CN116857788A - 空气净化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空气净化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857788A
CN116857788A CN202310856181.7A CN202310856181A CN116857788A CN 116857788 A CN116857788 A CN 116857788A CN 202310856181 A CN202310856181 A CN 202310856181A CN 116857788 A CN116857788 A CN 11685778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ter screen
area
dirt
infrared
dir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85618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曾梓轩
胡新宇
赵建安
梁振华
陈文杰
刘子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2310856181.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857788A/zh
Publication of CN1168577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85778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5Electronic processing for selecting an operating mod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3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rpos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e.g. for safety or monitoring
    • F24F11/32Responding to malfunctions or emergencies
    • F24F11/39Monitoring filter performanc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89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8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filt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8/00Treatment, e.g. purification, of air supplied to human living or working spaces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cooling, humidifying or drying
    • F24F8/10Treatment, e.g. purification, of air supplied to human living or working spaces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cooling, humidifying or drying by separation, e.g. by filtering
    • F24F8/108Treatment, e.g. purification, of air supplied to human living or working spaces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cooling, humidifying or drying by separation, e.g. by filtering using dry filter el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8/00Treatment, e.g. purification, of air supplied to human living or working spaces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cooling, humidifying or drying
    • F24F8/90Cleaning of purification apparatu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Filtering Of Dispersed Particles In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空气净化技术领域,公开了空气净化设备及其控制方法,控制方法包括:启动滤网清洁模式,控制滤网旋转;采集滤网表面图像信息,并基于图像信息初步识别出滤网的脏污区域;控制红外检测装置对脏污区域的脏污程度进行二次检测,并判断脏污程度是否大于或等于设定脏污阈值:若是,则控制将脏污区域旋转至预设的吸尘位置,并控制吸尘装置启动对脏污区域进行除尘处理;若否,则控制滤网继续旋转对下一区域进行识别检测。本发明通过图像识别和红外检测相结合的方式对滤网的脏污区域、脏污程度进行精准高效识别,大大提高了检测效率及精准度,解决了现有的具备智能清洁滤网功能的空气净化设备,存在的识别效率低,检测周期长,容易误判的问题。

Description

空气净化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气净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空气净化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空气净化设备逐渐被越来越的家庭使用,人们对空气净化设备的智能程度的要求也逐渐提高。由于空气净化设备的滤网在使用一段时间后,滤网表面会堆积较多的灰尘,进而导致风阻变大,不仅使得净化效率变低而且也会使得电机功率升高,增加能耗,因此及时清洁滤网表面灰尘异物尤为重要。然而现有具备智能清洁滤网功能的空气净化设备,存在检测效率低,耗时长,容易误判等问题,难以满足用户需求。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气净化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具备智能清洁滤网功能的空气净化设备,存在检测效率低,耗时长,容易误判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气净化设备的控制方法,控制方法包括:启动滤网清洁模式,控制滤网旋转;采集滤网表面图像信息,并基于图像信息初步识别出滤网的脏污区域;控制红外检测装置对脏污区域的脏污程度进行二次检测,并判断脏污程度是否大于或等于设定脏污阈值:若是,则控制将脏污区域旋转至预设的吸尘位置,并控制吸尘装置启动对脏污区域进行除尘处理;若否,则控制滤网继续旋转对下一区域进行识别检测。
有益效果:首先通过采集滤网表面图像信息初步判断滤网表面灰尘异物堆积情况,先初步识别出滤网的脏污区域,然后再结合红外检测装置进一步判断该脏污区域的脏污程度,然后将脏污程度较为严重的区域转至与吸尘装置相对应的吸尘位置,吸尘装置对该区域的滤网表面的灰尘异物进行吸附清洁,实现了滤网的智能清洁,保证了滤网的清洁状态,解决了普通空气净化设备滤网表面容易堆积灰尘,无法自动清理滤网表面灰尘异物的问题。
此外,通过图像识别和红外检测相结合的方式对滤网的脏污区域、脏污程度进行精准高效识别,识别精度高、速度快,大大提高了滤网清洁的检测效率及精准度,保证了整机的节能和清洁的及时,既避免了单独通过图像识别滤网的脏污区域存在检测误差,容易误判,造成能源浪费的问题,又避免了单独通过红外识别滤网的脏污情况,存在的检测周期长,效率低,耗时长,清洁不及时的问题。因此,有效的解决现有技术中具备智能清洁滤网功能的空气净化设备,存在识别效率低,检测周期长,容易误判,很难兼顾整机的节能和滤网的及时清洁,难以满足用户需求的问题。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采集滤网表面图像信息,并基于所述图像信息初步识别出滤网的脏污区域;控制红外检测装置对所述脏污区域的脏污程度进行二次检测,并判断所述脏污程度是否大于或等于设定脏污阈值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控制图像识别装置采集滤网表面信息,并在识别到脏污区域时,控制滤网停止旋转;控制红外检测装置转动至与脏污区域相对应的位置,以对脏污区域的脏污程度进行二次检测判断;当判断到脏污区域的脏污程度大于或等于设定脏污阈值时,则控制红外检测装置与滤网同步转动,同时图像识别装置通过追踪红外检测装置的位置来判断脏污区域是否转到吸尘位置。
有益效果:红外检测装置可单独转动或者可以与滤网同步转动,利用图像识别装置初步锁定滤网表面的脏污区域,控制滤网停止旋转,然后将红外检测装置转至该脏污区域,对该脏污区域的脏污程度进行进一步的识别检测,在监测到脏污区域脏污较为严重,则随后控制红外检测装置与滤网同角速度同方向旋转,直至图像识别装置识别红外检测装置已转至吸尘装置处,则代表滤网脏污较严重的脏污区域已转至吸尘装置处,利用吸尘装置完成对滤网表面的除尘,实现空气净化设备的旋转滤网自清洁。由于滤网为筒状,而图像识别装置位于滤网的一侧,滤网在旋转过程中,脏污区域可能会转到与图像识别装置相背离的一面被遮挡,图像识别装置无法继续跟踪定位该脏污区域的位置,因此,本实施例通过控制红外检测装置和滤网同步转动,并且通过追踪红外检测装置的位置来判断滤网是否转动吸尘位置处,可有效的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使得红外检测装置不仅具备检测滤网脏污程度的功能,而且还能起到辅助定位的作用。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图像识别装置通过追踪所述红外检测装置的位置来判断所述脏污区域是否转到所述吸尘位置之后还包括以下步骤:在判断到脏污区域已转至吸尘位置时,控制滤网停止转动,同时控制红外检测装置转动至远离吸尘位置的避让位置。
有益效果:在判断到脏污区域已转至吸尘位置时,滤网停止转动以方便吸尘装置对其进行吸尘处理,红外检测装置则继续转动远离该吸尘位置,避免影响到吸尘装置的吸尘工作。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滤网呈筒状,红外检测装置包括对应设置在滤网内外两侧的红外发生器和红外接收器,控制红外检测装置对脏污区域的脏污程度进行二次检测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控制红外发生器向脏污区域发射红外光线;获取红外接收器接收到的红外光线的量,计算脏污区域的透光量,根据透光量来判断脏污区域的脏污程度。
有益效果:通过红外接收器接收到的红外发生器发射的红外光线的量来计算出脏污区域的透光量,然后根据透光量来判断脏污区域的脏污程度,计算结果更加精准。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启动滤网清洁模式之前包括以下步骤:接收滤网达到预设的清洁周期的信号。在达到预设的清洁周期,自动启动滤网清洁模式,智能化程度更高。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控制方法还包括:根据滤网透光量的变化情况自动调整清洁周期的大小。
有益效果:若透光量减少得快则证明环境质量较差,因此,可缩短清洁周期,避免滤网清洁不及时而影响空气净化设备的净化效果,若透光量减少的慢则证明环境质量较好则可延长清洁周期,避免频繁清洁造成的能源浪费的问题,从而实现智能调整清洁周期的大小,保证整机的节能和清洁的及时。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根据滤网透光量的变化情况自动调整清洁周期的大小,具体包括:设定全新的空气净化设备的滤网透光量为X0=100%,滤网默认的清洁周期为Y0;当使用后首次达到Y0时间时,获取此时滤网的透光量X1,并对滤网进行第一次清洁,并在清洁过后重新计时;当再次判断达到Y0时间时,获取此时滤网的透光量X2,并对滤网进行第二次清洁;计算滤网透光量的变化率Z1=(X1-X2)/(X0-X1),则第三次的清洁周期为Y1=Y0/Z1;以此类推在后续每次清洁时,均根据公式Zn=(Xn-Xn+1)/(Xn-1-Xn)计算滤网透光量的变化率Zn,并根据公式Yn=Yn-1/Zn计算并更新下一次的清洁周期Yn,其中,Zn为本次清洁前计算获得的滤网透光量的变化率,Yn为下一次的清洁周期。
有益效果:通过采用上述方法实现了整机清洁周期计时的智能逻辑,保证整机的节能和清洁的及时,能够有效的避免现有的固定清洁周期的空气净化设备,在室内环境质量较时过度清洁,造成的能源浪费的问题,在室内环境质量较差时,清洁不及时,使得未经彻底净化的空气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的问题。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在对脏污区域进行除尘处理之后执行以下步骤:控制滤网继续旋转,直至判断到滤网整个周向所有区域的脏污程度均小于设定脏污阈值时停止旋转,并结束滤网清洁模式。
第二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指令,计算机指令用于使计算机执行上述任一实施方式的控制方法。
第三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空气净化设备,空气净化设备采用上述任一实施方式的控制方法对其滤网进行清洁。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空气净化设备包括壳体、过滤装置、吸尘装置、图像识别装置,其中,壳体上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过滤装置包括可旋转地设于壳体内的滤网和用于驱动滤网转动的驱动机构,滤网适于对由进风口进入到壳体的空气进行过滤;吸尘装置固定设置在壳体内,用于吸附滤网上的灰尘;图像识别装置设置在壳体内,用于采集滤网表面的图像信息,并初步识别出滤网的脏污区域;红外检测装置用于对脏污区域的脏污程度进行二次检测判断。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过滤装置还包括底座,底座包括支撑部分和旋转部分,旋转部分可转动地设于支撑部分内,旋转部分包括自底座的中心向外依次设置的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和第二区域,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和第二区域适于独立或同步旋转;其中,第一区域呈圆盘状,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呈圆环状,滤网安装于第二区域,红外检测装置的红外发生器和红外接收器中的一个安装于第一区域,另一个安装于第三区域。
有益效果:通过将滤网安装在第二区域,红外发生器和红外接收器对应安装在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能够实现红外发生器和红外接收器分布在滤网的内外两侧,同时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和第二区域均可绕底座的中心轴线旋转,从而能够带动滤网、红外发生器和红外接收器旋转。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红外发生器和红外接收器分别通过立柱支撑固定在底座上方第一预设高度位置,设定滤网的高度为H,第一预设高度为H1,1/2H<H1<H。
有益效果:由于图像识别装置的识别区域有限,脏污区域转至吸尘装置附近时可能已不在图像识别装置的视野范围,而红外发生器和红外接收器通过立柱支撑在底座上方第一预设高度位置,可方便图像识别装置通过红外发生器或者红外接收器或者立柱来追踪辨认脏污区域的位置。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吸尘装置固设在底座的支撑部分上,且位于滤网的一侧,吸尘装置的吸尘口朝向滤网的外周,且与滤网之间呈设定间隔。
有益效果:通过将吸尘装置设置在滤网的一侧,且二者之间呈设定间隔,既能够确保吸尘装置对滤网的吸附效果,同时避免吸尘装置干涉到滤网的旋转。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底座的支撑部分上固定设有支架,支架位于滤网的外侧且与滤网之间呈设定间隔,图像识别装置包括图像采集单元,图像采集单元固定设置于支架上第二预设高度位置。
有益效果:通过支架将图像识别装置支撑在第二预设高度位置,能够增大图像识别装置的视野范围,方便其通过红外检测装置追踪待清洁的脏污区域的位置。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空气净化设备的整机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空气净化设备去掉壳体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去掉滤网后的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空气净化设备的控制方法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空气净化设备的控制方法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空气净化设备的控制方法的第三种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空气净化设备的控制方法的第四种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空气净化设备的控制方法的第五种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空气净化设备的控制方法的第六种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空气净化设备的控制方法第七种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壳体;101、进风口;102、出风口;103、操作面板;
20、过滤装置;21、滤网;22、底座;221、支撑部分;222、旋转部分;2221、第一区域;2222、第二区域;2223、第三区域;23、支架;
30、吸尘装置;
40、图像识别装置;
50、红外检测装置;51、红外发生器;52、红外接收器;53、立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空气净化设备逐渐被越来越的家庭使用,人们对空气净化设备的智能程度的要求也逐渐提高。由于空气净化设备的滤网21在使用一段时间后,滤网21表面会堆积较多的灰尘,进而导致风阻变大,不仅使得净化效率变低而且也会使得电机功率升高,增加能耗,因此及时清洁滤网21表面灰尘异物尤为重要。然而现有具备智能清洁滤网21功能的空气净化设备,存在检测效率低,容易误判,很难兼顾整机的节能和及时清洁的问题,难以满足用户需求。
具体地,相关技术的一些空气净化设备一般采用单独的图像识别装置40来拍照分析滤网21的脏污情况,受空气净化设备的壳体10内的光线、空气质量以及遮挡物干扰等不确定的干扰因素的影响,通过拍照识别滤网21的脏污情况会存在一定的误差,精准度较低。例如,壳体10的光线较暗或者空气较为浑浊,图像识别装置40的拍照识别到滤网21灰尘杂质较多,然而实际滤网21表面并无灰尘或者灰尘量较少,并未达到清洁的标准,此时若直接对滤网21进行清洁,则会造成资源的浪费问题。
此外,相关技术的另一些空气净化设备单独采用的红外检测装置50来识别滤网21的脏污程度,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避免图像识别装置40检测存在误差,精度低的问题,但是,通过红外检测装置50来识别需要对滤网21整个周向逐一识别检测,且滤网21需要暂停以方便红外检测装置50检测,存在检测耗时较长,步骤繁琐,效率低,清洁不及时等问题。
因此,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检测效率高、误差小,能够兼顾整机的节能和及时清洁的空气净化设备的控制方法。
下面结合图1至图10,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气净化设备的控制方法,结合图1至图4所示,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1:启动滤网清洁模式,控制滤网21旋转;
步骤S102:采集滤网21表面图像信息,并基于所述图像信息初步识别出滤网21的脏污区域;
步骤S103:控制红外检测装置50对所述脏污区域的脏污程度进行二次检测,并判断所述脏污程度是否大于或等于设定脏污阈值:若是,则执行步骤S104;若否,则执行步骤S105;
步骤S104:控制将所述脏污区域旋转至预设的吸尘位置,并控制吸尘装置30启动对所述脏污区域进行除尘处理;
步骤S105:控制滤网21继续旋转对下一区域进行识别检测。
在上述实施例中,首先通过采集滤网21表面图像信息初步判断滤网21表面灰尘异物堆积情况,先初步识别出滤网21的脏污区域,然后再结合红外检测装置50进一步判断该脏污区域的脏污程度,然后将脏污程度较为严重的区域转至与吸尘装置30相对应的吸尘位置,吸尘装置30对该区域的滤网21表面的灰尘异物进行吸附清洁,实现了滤网21的智能清洁,保证了滤网21的清洁状态,解决了普通空气净化设备滤网21表面容易堆积灰尘,无法自动清理滤网21表面灰尘异物的问题。
此外,本实施例通过图像识别和红外检测相结合的方式对滤网21的脏污区域、脏污程度进行精准高效识别,识别精度高、速度快,大大提高了滤网21清洁的检测效率及精准度,保证了整机的节能和清洁的及时,既避免了单独通过图像识别滤网21的脏污区域存在检测误差,容易误判,造成能源浪费的问题,又避免了单独通过红外识别滤网21的脏污情况,存在的检测周期长,效率低,耗时长,清洁不及时的问题。因此,有效的解决现有技术中具备智能清洁滤网21功能的空气净化设备,存在识别效率低,检测周期长,容易误判,很难兼顾整机的节能和滤网21的及时清洁,难以满足用户需求的问题。
进一步地,在上述步骤S101中通过控制滤网21旋转实现对其整个周向检测清洁,更加方便。在上述步骤S102中可通过设置在滤网21一侧的图像识别装置40先采集滤网21表面的图像信息,来初步获得滤网21的脏污区域,然后再控制滤网21暂停红外检测装置50再对该脏污区域进行进一步识别检测即可,无需对整个滤网21的全部区域都进行识别检测,使得红外检测装置50的检测更具针对性,检测效率也大大提高。此外因图像识别无法检测较为细小的灰尘异物及滤网21的具体堵塞情况,因此,在图像识别装置40初步识别到脏污区域后通过红外检测装置50对该脏污区域进行进一步的识别检测,通过图像和红外识别相结合的方式能够弥补仅通过图像识别检测误差大、精度低的缺陷。
此外,由于用户平常使用空气净化设备一般喜欢放置在靠墙位置而不是室内的中间位置,靠墙一面通常灰尘量不会特别大,因此,滤网21整个周向的脏污程度可能不一致,可能存在滤网21某一区域灰尘堆积量过大,而其余区域灰尘堆积量非常小,若无差别的对整个滤网21都进行清洁,存在一定的功耗浪费的问题,因此,本实施例通过图像识别和红外检测相结合的方式,精准定位需要清洁的脏污区域,然后再将需要清洁的脏污区域旋转至吸尘位置进行除尘清灰处理,更具针对性,清洁效果更好,能够有效避免资源浪费的问题。
在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图中1至图3以及图5所示,采集滤网表面图像信息,并基于所述图像信息初步识别出滤网的脏污区域;控制红外检测装置对所述脏污区域的脏污程度进行二次检测,并判断所述脏污程度是否大于或等于设定脏污阈值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01:控制图像识别装置40采集滤网21表面信息,并在识别到脏污区域时,控制滤网21停止旋转;
步骤S202:控制红外检测装置50转动至与所述脏污区域相对应的位置,以对所述脏污区域的脏污程度进行二次检测判断;
步骤S203:当判断到所述脏污区域的脏污程度大于或等于设定脏污阈值时,则控制红外检测装置50与所述滤网21同步转动,同时图像识别装置40通过追踪所述红外检测装置50的位置来判断所述脏污区域是否转到所述吸尘位置。
在上述实施例中,红外检测装置50可单独转动或者可以与滤网21同步转动,利用图像识别装置40初步锁定滤网21表面的脏污区域,控制滤网21停止旋转,然后将红外检测装置50转至该脏污区域,对该脏污区域的脏污程度进行进一步的识别检测,在监测到脏污区域脏污较为严重,则随后控制红外检测装置50与滤网21同角速度同方向旋转,直至图像识别装置40识别红外检测装置50已转至吸尘装置30处,则代表滤网21脏污较严重的脏污区域已转至吸尘装置30处,利用吸尘装置30完成对滤网21表面的除尘,实现空气净化设备的旋转滤网21自清洁。由于滤网21为筒状,而图像识别装置40位于滤网21的一侧,滤网21在旋转过程中,脏污区域可能会转到与图像识别装置40相背离的一面被遮挡,图像识别装置40无法继续跟踪定位该脏污区域的位置,因此,本实施例通过控制红外检测装置50和滤网21同步转动,并且通过追踪红外检测装置50的位置来判断滤网21是否转动吸尘位置处,可有效的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使得红外检测装置50不仅具备检测滤网21脏污程度的功能,而且还能起到辅助定位的作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图中1至图3以及图6所示,所述图像识别装置通过追踪所述红外检测装置的位置来判断所述脏污区域是否转到所述吸尘位置之后还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301:在判断到所述脏污区域已转至吸尘位置时,控制滤网21停止转动;
步骤S302:同时控制红外检测装置50转动至远离所述吸尘位置的避让位置。
在上述实施例中,在判断到所述脏污区域已转至吸尘位置时,滤网21停止转动以方便吸尘装置30对其进行吸尘处理,红外检测装置50则继续转动远离该吸尘位置,避免影响到吸尘装置30的吸尘工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图中1至图3以及图7所示,所述滤网21呈筒状,所述红外检测装置50包括对应设置在所述滤网21内外两侧的红外发生器51和红外接收器52,所述控制红外检测装置50对所述脏污区域的脏污程度进行二次检测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401:控制红外发生器51向所述脏污区域发射红外光线;
步骤S402:获取所述红外接收器52接收到的红外光线的量,计算脏污区域的透光量,根据所述透光量来判断所述脏污区域的脏污程度。
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红外接收器52接收到的红外发生器51发射的红外光线的量来计算出脏污区域的透光量,然后根据透光量来判断所述脏污区域的脏污程度,计算结果更加精准。
在一些较为具体的实施例中,若所述透光量大于或等于设定阈值,则可推断出所述脏污区域的脏污程度大于或等于设定脏污阈值;若所述透光量小于设定阈值,则可推断出所述脏污区域的脏污程度小于设定脏污阈值。
示例性地,所述设定阈值为70%,若红外接收器52能接收到70%以上红外发生器51发出的红外线,则代表滤网21此区域覆盖灰尘量尚可,暂不需进行清洁,若红外接收器52接收到红外发生器51发出的红外线小于70%,则代表滤网21此区域灰尘异物已累积到一定程度,影响进风风阻,会使得电机功耗增大,需要进行清洁。
在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图中1至图3以及图8所示,所述启动滤网清洁模式之前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0:接收滤网21达到预设的清洁周期的信号。
在上述实施例中,在达到预设的清洁周期,自动启动滤网清洁模式,智能化程度更高。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预设的清洁周期可以为固定时间,或者所述清洁周期也可以为根据环境中的灰尘情况自动调整的变值。
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空气净化设备也可以根据用户的指令来启动滤网清洁模式。例如,用户可以通过语音、触控等方式选择手动执行滤网清洁模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空气净化设备在使用时在达到预设换面时间时,其中,预设换面时间小预设的清洁周期,可控制滤网21进行一次180°的旋转,以将滤网21靠墙的一面转至正面。由于用户平常使用空气净化设置一般喜欢放置在靠墙的角落位置而不是空间的中间区域,靠墙一面通常灰尘量不会特别大,旋转180度可让靠墙且较为干净的滤网21部分转至另一半,保证整个滤网21集尘的均匀。
在上述实施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空气净化设备在运行时会有计时器进行计时,累积到一定量如二十四小时后(该时间用户可自行设置),驱动滤网21进行一次180°的旋转,反复翻面使用,以提高整个滤网21集尘效果的均匀性。
在达到预设的清洁周期时,则对滤网21周向进行360°的识别检测,在检测到有需要清洁的脏污区域时,则将该脏污区域转至吸尘位置,无需频繁启动吸尘装置30进行除尘。
在上述实施例的一些较为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根据滤网21透光量的变化情况自动调整清洁周期的大小。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若透光量减少得快则证明环境质量较差,因此,可缩短清洁周期,避免滤网21清洁不及时而影响空气净化设备的净化效果,若透光量减少的慢则证明环境质量较好则可延长清洁周期,避免频繁清洁造成的能源浪费的问题,从而实现智能调整清洁周期的大小,保证整机的节能和清洁的及时。
在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图1至图3以及图9所示,所述根据滤网21透光量的变化情况自动调整清洁周期的大小,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501:设定全新的空气净化设备的滤网21透光量为X0=100%,滤网21默认的清洁周期为Y0
步骤S502:当使用后首次达到Y0时间时,获取此时滤网21的透光量X1,并对滤网21进行第一次清洁,并在清洁过后重新计时;
步骤S503:当再次判断达到Y0时间时,获取此时滤网21的透光量X2,并对滤网21进行第二次清洁;
步骤S504:计算滤网21透光量的变化率Z1=(X1-X2)/(X0-X1),则第三次的清洁周期为Y1=Y0/Z1
步骤S505:以此类推在后续每次清洁时,均根据公式Zn=(Xn-Xn+1)/(Xn-1-Xn)计算滤网透光量的变化率Zn,并根据公式Yn=Yn-1/Zn计算并更新下一次的清洁周期Yn,其中,Zn为本次清洁前计算获得的滤网透光量的变化率,Yn为下一次的清洁周期。
通过采用上述方法实现了整机清洁周期计时的智能逻辑,保证整机的节能和清洁的及时,能够有效的避免现有的固定清洁周期的空气净化设备,在室内环境质量较时过度清洁,造成的能源浪费的问题,在室内环境质量较差时,清洁不及时,使得未经彻底净化的空气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的问题。
在一些较为具体的实施例中,本实施例提供的空气净化设备通过结合红外检测装置50反馈的数据完成清洁周期的梯度计时:
首次使用空气净化设备时默认的清洁周期为Y0,默认新滤网21透光量为X0=100%,则第一次清洁周期为一周即Y0=7天,一周后读取红外接收器52接收红外发生器接收的平均红外线量X1,然后进入第二周,第二次清洁计算得出的平均红外透光量X2,则与第一次清洁相比其透光量变化率Z1=(X1-X2)/(X0-X1)第三次清洁周期即为Y1=Y0/Z1。第三次清洁计算得出的平均红外透光量X3,则与第二次清洁相比其透光量变化Z2=(X3-X2)/(X2-X1),第四次清洁周期Y2=Y1/Z2,以此类推可得到每次透光量的变化率Z1,Z2,……,Zn,并每次清洁过后,计时器根据透光量变化率Y1,Y2,……,Yn计算并更新下一次的清洁周期,可理解为若透光量减少得快证明环境较差则会相应的缩短清洁判断周期,若透光量减少的慢证明环境较好,则会加大清洁判断周期,避免频繁清洁造成的浪费能源的问题,以此达到智能计时自动调整清洁周期的目的。
在上述实施例中,由于比较的是变化趋势,变化率即梯度,需由差值相除而得,所以第一周并不会得出透光变化率,必须要有两次数据才能进行梯度计算,所以第一次和二次的清洁周期都是一周,第二次清洁后空气净化设备就会智能调整第三次检测的周期。此处举例说明以方便理解:设定滤网21到手后透光量X0=100%,第一周测得透光量X1=99%,第二周测得透光量X2=97%,则透光量变化率Z1=(99%-97%)/(100%-99%)=2,则代表第一周至第二周期间产生的灰尘量大于刚刚买回来到第一周期间产生的灰尘量,灰尘有增加的趋势,表面环境空气质量较差,所以第三次的检测周期缩短至Y1=Y0/Z1=7/2=3.5天,缩短清洁周期,提高清洁频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图1至图3以及图10所示,在对所述脏污区域进行除尘处理之后执行以下步骤:
步骤S106:控制滤网21继续旋转,直至判断到滤网21整个周向所有区域的脏污程度均小于设定脏污阈值时停止旋转;
步骤S107:结束滤网清洁模式。
本实施例中图像识别装置40识别到脏污区域后滤网21则不再转动,等待红外检测装置50转到对应位置,目的是让红外检测装置正好停在脏污区域,然后红外检测装置50对脏污区域的脏污程度进一步识别判断,判断是否需要清洁,若是,则控制滤网21和红外检测装置50同步转动,图像识别装置40通过追踪红外检测装置50的位置来判断待清洁的脏污区域是否转动到吸尘位置处。由于滤网21一旦转动到脏污区域离开图像识别装置40识别区域,图像识别装置40将丢失脏污区域的位置,无法判断脏污区域处是否已转到吸尘装置30处,因此让红外检测装置50停留在脏污区域处,并随同滤网21一起转动,图像识别装置40根据红外检测装置50的位置判别待清洁的脏污区域处是否转动至吸尘装置30处。
第二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用于使计算机执行上述任一实施方式所述的控制方法。
第三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空气净化设备,所述空气净化设备采用上述任一实施方式所述的控制方法对其滤网21进行清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空气净化设备包括壳体10、过滤装置20、吸尘装置30、图像识别装置40,其中,壳体10上设有进风口101和出风口102;过滤装置20包括可旋转地设于所述壳体10内的滤网21和用于驱动所述滤网21转动的驱动机构,所述滤网21适于对由进风口101进入到壳体10的空气进行过滤;吸尘装置30固定设置在所述壳体10内,用于吸附滤网21上的灰尘;图像识别装置40设置在所述壳体10内,用于采集滤网21表面的图像信息,并初步识别出滤网21的脏污区域;红外检测装置50用于对所述脏污区域的脏污程度进行二次检测判断。
在上述实施例中,滤网21呈筒状,图像识别装置40设置在滤网21外,且位于滤网21的一侧,在进行清洁模式时,可通过驱动机构控制滤网21旋转,使得滤网21整个表面均能够经过图像识别装置40被所述图像识别装置40识别检测到。
在一些实施例中,进风口101设置在壳体10的四周侧壁上,出风口102
在一些实施例中,红外检测装置50包括设置在滤网21内外两侧的红外发生器51和红外接收器52。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过滤装置20还包括底座22,所述底座22包括支撑部分221和旋转部分222,旋转部分222可转动地设于所述支撑部分221内,所述旋转部分222包括自底座22的中心向外依次设置的第一区域2221、第二区域2222和第二区域2222,所述第一区域2221、第二区域2222和第二区域2222适于独立或同步旋转;其中,第一区域2221呈圆盘状,第二区域2222和第三区域2223呈圆环状,所述滤网21安装于第二区域2222,红外检测装置50的红外发生器51和红外接收器52中的一个安装于第一区域2221,另一个安装于第三区域2223。
在上述实施例中,支撑部分221固定设置在壳体10内,旋转部分222可转动地设置在支撑部分221内,通过将滤网21安装在第二区域2222,红外发生器51和红外接收器52对应安装在第一区域2221和第二区域2222,能够实现红外发生器51和红外接收器52分布在滤网21的内外两侧,同时第一区域2221、第二区域2222和第二区域2222均可绕底座22的中心轴线旋转,从而能够带动滤网21、红外发生器51和红外接收器52旋转。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区域2221、第二区域2222、第三区域2223形成类似于三个转盘,第一区域2221、第二区域2222、第三区域2223可以由驱动机构通过多个齿轮等传动件传动连接,单独控制旋转。可选地,驱动机构为步进电机。
可选地,驱动机构包括三个步进电机。或者,在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通过一个步进电机结合离合器来实现控制第一区域2221、第二区域2222、第三区域2223的单独或任意两个或者三个的同步旋转。
本实施例中,红外发生器51、红外接收器52及滤网21三个部件分别位于三个独立的转盘上方,控制器可单独控制各个转盘的转动,从而实现某个转盘单独旋转或两个、三个转盘同步旋转。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红外发生器51和红外接收器52分别通过立柱53支撑固定在所述底座22上方第一预设高度位置,设定所述滤网21的高度为H,所述第一预设高度为H1,1/2H<H1<H。
在上述实施例中,由于图像识别装置40的识别区域有限,脏污区域转至吸尘装置30附近时可能已不在图像识别装置40的视野范围,而红外发生器51和红外接收器52通过立柱53支撑在底座22上方第一预设高度位置,可方便图像识别装置40通过红外发生器51或者红外接收器52或者立柱53来追踪辨认脏污区域的位置。
可选地,所述立柱53与滤网21齐高,设定立柱53高度为H2,H2=H,红外发生器51和红外接收器52可拆卸地安装固定于立柱53上,图像识别装置40通过立柱53的位置来追踪辨认脏污区域的位置是否转动到预设的吸尘位置。
可选地,所述立柱53为杆状的注塑件,在空气净化设备正常使用时,立柱53处于角落位置,不影响进风。
在一些实施例中,红外发生器51和红外接收器52的数量可以分别为一个或者优选的红外发生器51和红外接收器52为多个,多个红外发生器51和多个红外接收器52一一对应地设于滤网21内外两侧的立柱53上,且沿立柱53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布,通过设置的多个红外发生器51和多个红外接收器52能够提高检测的精准度。前文所述的透光量为根据多个红外发生器51和多个红外接收器52的透光量计算出的平均值。
可选地,红外发生器51和红外接收器52通过螺钉固定在立柱53。红外发生器51和红外接收器52能够随立柱53转动而转动。本实施例图像识别装置40依靠摄像头进行初步判断脏污区域,而当脏污区域转动一定角度离开摄像头范围后无法将其定位至吸尘装置30处,因此依靠红外检测装置50进行定位。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吸尘装置30固设在所述底座22的支撑部分221上,且位于所述滤网21的一侧,所述吸尘装置30的吸尘口朝向所述滤网21的外周,且与所述滤网21之间呈设定间隔。
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将吸尘装置30设置在滤网21的一侧,且二者之间呈设定间隔,既能够确保吸尘装置30对滤网21的吸附效果,同时避免吸尘装置30干涉到滤网21的旋转。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吸尘装置30为柱状吸尘器,且设置在空气净化设备的角落位置,不影响进风。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座22的支撑部分221上固定设有支架23,所述支架23位于所述滤网21的外侧且与所述滤网21之间呈设定间隔,图像识别装置40包括图像采集单元,图像采集单元固定设置于支架23上第二预设高度位置。
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支架23将图像识别装置40支撑在第二预设高度位置,能够增大图像识别装置40的视野范围,方便其通过红外检测装置50追踪待清洁的脏污区域的位置。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二预设高度高于滤网21,即图像采集单元高于滤网21,如此更加方便图像识别装置40根据红外检测装置50来追踪需要清洁的脏污区域的是否转动至吸尘位置。可选地,图像采集单元为小型摄像头。
在一些实施例中,图像识别装置40和吸尘装置30设置在滤网21的同一侧,图像识别装置40和吸尘装置30与滤网21中心轴线所呈夹角小于180°,如此,更加便于图像识别装置40追踪需要清洁的脏污区域的转动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10的顶部设有操作面板103,操作面板103供用户操控空气净化设备,而且还能够显示空气净化设备的运行参数。操作面板103位于壳体10顶部中心位置,出风口102设置在操作面板103外周的壳体10顶壁上。
本实施例的空气净化设备为空气净化器,其工作原理如下:
用户正常使用状态下,滤网21不会旋转,红外检测装置50位于壳体10的角落,避免遮挡进风口101,不影响进风,图像识别装置40处于关闭状态。当用户关闭空气净化设备后,若已达滤网21累计需检测或清洁时间,则操作面板103弹出进入检测状态提醒用户先不用断开插头,即提醒用户不要切断电源,同时驱动机构驱动旋转底座22带动滤网21开始进行360°检查,此时图像识别装置40处于开启状态,滤网21内外的红外发生器51和红外接收器52开始工作,判断逻辑如下:
首先利用图像识别装置40初步判断滤网21表面异物情况,如观察到某一区域表面堆积灰尘异物较厚则滤网21停止旋转,将红外发生器51和红外接收器52移动至与该脏污区域相对应的位置,对该区域进行二次识别检测,当红外发生器51和红外接收器52检测到该脏污区域表面灰尘异物较多大于设定脏污阈值,则控制红外检测装置50随滤网21同步转动,图像识别装置40通过追踪红外发生器51和/或红外接收器52和/或立柱53来判断是否转至吸尘器处,若判断到红外检测装置50转到吸尘位置,则代表滤网21状态不佳的待清洁的脏污区域已转到吸尘装置30处,到达后滤网21停止转动,红外检测装置50继续转动远离防止影响吸尘装置30工作。
因图像识别装置40无法检查到较为细小的灰尘异物及滤网21堵塞情况,因此为了提高检测的精准度,本实施例通过红外检测装置50进行第二轮检查,若红外接收器52能接收到70%以上发生器产生的红外线,则代表滤网21此区域覆盖灰尘量尚可,暂不需进行清洁,若红外接收器52接收不到70%以上的红外线,代表滤网21此区域灰尘异物已累积到一定程度,进风风阻增大,电机功耗增大,需要对该脏污区域进行清洁则此时滤网21不再旋转,随后红外发生器51、红外接收器52随滤网21同步转动,根据图像识别装置40判断红外检测装置50是否转至吸尘装置30处,红外检测装置50转到则代表滤网21待清洁的脏污区域已转到吸尘装置30处,到达后滤网21停止转动,红外检测装置50继续转动远离防止影响吸尘装置30工作。当某一区域净化完成后,继续从此位置开始重复360°检查,直至确保滤网21所有区域都是洁净状态。
虽然结合附图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做出各种修改和变型,这样的修改和变型均落入由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之内。

Claims (14)

1.一种空气净化设备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启动滤网清洁模式,控制滤网旋转;
采集滤网表面图像信息,并基于所述图像信息初步识别出滤网的脏污区域;
控制红外检测装置对所述脏污区域的脏污程度进行二次检测,并判断所述脏污程度是否大于或等于设定脏污阈值:
若是,则控制将所述脏污区域旋转至预设的吸尘位置,并控制吸尘装置启动对所述脏污区域进行除尘处理;若否,则控制滤网继续旋转对下一区域进行识别检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设备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滤网表面图像信息,并基于所述图像信息初步识别出滤网的脏污区域;控制红外检测装置对所述脏污区域的脏污程度进行二次检测,并判断所述脏污程度是否大于或等于设定脏污阈值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控制图像识别装置采集滤网表面信息,并在识别到脏污区域时,控制滤网停止旋转;
控制红外检测装置转动至与所述脏污区域相对应的位置,以对所述脏污区域的脏污程度进行二次检测判断;
当判断到所述脏污区域的脏污程度大于或等于设定脏污阈值时,则控制红外检测装置与所述滤网同步转动,同时图像识别装置通过追踪所述红外检测装置的位置来判断所述脏污区域是否转到所述吸尘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净化设备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识别装置通过追踪所述红外检测装置的位置来判断所述脏污区域是否转到所述吸尘位置之后还包括以下步骤:
在判断到所述脏污区域已转至吸尘位置时,控制滤网停止转动,同时控制红外检测装置转动至远离所述吸尘位置的避让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空气净化设备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网呈筒状,所述红外检测装置包括对应设置在所述滤网内外两侧的红外发生器和红外接收器,所述控制红外检测装置对所述脏污区域的脏污程度进行二次检测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控制红外发生器向所述脏污区域发射红外光线;
获取所述红外接收器接收到的红外光线的量,计算脏污区域的透光量,根据所述透光量来判断所述脏污区域的脏污程度。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空气净化设备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根据滤网透光量的变化情况自动调整清洁周期的大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气净化设备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滤网透光量的变化情况自动调整清洁周期的大小,具体包括:
设定全新的空气净化设备的滤网透光量为X0=100%,滤网默认的清洁周期为Y0
当使用后首次达到Y0时间时,获取此时滤网的透光量X1,并对滤网进行第一次清洁,并在清洁过后重新计时;
当再次判断达到Y0时间时,获取此时滤网的透光量X2,并对滤网进行第二次清洁;
计算滤网透光量的变化率Z1=(X1-X2)/(X0-X1),则第三次的清洁周期为Y1=Y0/Z1
以此类推在后续每次清洁时,均根据公式Zn=(Xn-Xn+1)/(Xn-1-Xn)计算滤网透光量的变化率Zn,并根据公式Yn=Yn-1/Zn计算并更新下一次的清洁周期Yn,其中,Zn为本次清洁前计算获得的滤网透光量的变化率,Yn为下一次的清洁周期。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空气净化设备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对所述脏污区域进行除尘处理之后执行以下步骤:
控制滤网继续旋转,直至判断到滤网整个周向所有区域的脏污程度均小于设定脏污阈值时停止旋转,并结束滤网清洁模式。
8.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用于使计算机执行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方法。
9.一种空气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净化设备采用上述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方法对其滤网进行清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气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净化设备包括:
壳体,其上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
过滤装置,包括可旋转地设于所述壳体内的滤网和用于驱动所述滤网转动的驱动机构;
吸尘装置,固定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用于吸附滤网上的灰尘;
图像识别装置,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用于采集滤网表面的图像信息,并初步识别出滤网的脏污区域;
红外检测装置,用于对所述脏污区域的脏污程度进行二次检测判断。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空气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装置还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包括:
支撑部分;
旋转部分,可旋转地设于所述支撑部分内,所述旋转部分包括自底座的中心向外依次设置的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和第二区域适于独立或同步旋转;
其中,第一区域呈圆盘状,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呈圆环状,所述滤网安装于第二区域,红外检测装置的红外发生器和红外接收器中的一个安装于第一区域,另一个安装于第三区域。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空气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发生器和红外接收器分别通过立柱支撑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方第一预设高度位置,设定所述滤网的高度为H,所述第一预设高度为H1,1/2H<H1<H。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空气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尘装置固设在所述底座的支撑部分上,且位于所述滤网的一侧,所述吸尘装置的吸尘口朝向所述滤网的外周,且与所述滤网之间呈设定间隔。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空气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支撑部分上固定设有支架,所述支架位于所述滤网的外侧且与所述滤网之间呈设定间隔,所述图像识别装置包括图像采集单元,所述图像采集单元固定设置于所述支架上第二预设高度位置。
CN202310856181.7A 2023-07-12 2023-07-12 空气净化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Pending CN11685778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856181.7A CN116857788A (zh) 2023-07-12 2023-07-12 空气净化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856181.7A CN116857788A (zh) 2023-07-12 2023-07-12 空气净化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857788A true CN116857788A (zh) 2023-10-10

Family

ID=882355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856181.7A Pending CN116857788A (zh) 2023-07-12 2023-07-12 空气净化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857788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123281B (zh) 一种空调过滤网自动除尘机构及空调器
CN113828096B (zh) 自动检测工作环境启动的集尘器
CN111102676B (zh) 一种空调内机恒风量控制方法和空调器
CN205832853U (zh) 紊流型湿水网转动式空气净化器
CN106765924A (zh) 空调器及其清洁控制方法
CN110038356A (zh) 一种可以循环使用的空气过滤器
CN101493249B (zh) 空调室内单元的控制方法
CN116857788A (zh) 空气净化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09695950A (zh) 一种空调器双层环形过滤网除尘装置及空调器
CN109695940A (zh) 一种空调过滤网除尘装置的控制方法、控制单元和除尘装置
CN114110893B (zh) 一种用于空调室外机的过滤网组件及空调、控制方法
CN114413398A (zh) 净化器、净化器的控制方法及装置和非易失性存储介质
WO2018233443A1 (zh) 带有净化功能的空调器室内机及其控制方法
CN206160334U (zh) 一种多功能家用机器人
CN110870780B (zh) 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医用仪器及除尘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15307300A (zh) 一种安全高效型ffu智能群控系统
CN207849592U (zh) 一种车用家用空气净化器
CN210269532U (zh) 一种自动清洗的油烟传感器
JPH05215653A (ja) 自動花粉捕集装置
CN115451546B (zh) 空气净化器及空气净化器的控制方法
CN113315674A (zh) 一种sim卡能否联网快速判别装置
CN112781143A (zh) 一种能自清洁的通风设备
CN111336559A (zh) 吸油烟机及其油污清洁方法
CN221405597U (zh) 一种室内环境监测用的二氧化碳传感器
CN113280443B (zh) 用于超低能耗建筑的新风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