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853849A - 运输系统及运输方法 - Google Patents

运输系统及运输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853849A
CN116853849A CN202310644218.XA CN202310644218A CN116853849A CN 116853849 A CN116853849 A CN 116853849A CN 202310644218 A CN202310644218 A CN 202310644218A CN 116853849 A CN116853849 A CN 11685384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port
end frame
vehicle
frame
contai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64421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建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International Marine Containers Group Co Ltd
CIMC Containers Holding Co Ltd
Taicang CIMC Special Logistics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International Marine Containers Group Co Ltd
CIMC Containers Holding Co Ltd
Taicang CIMC Special Logistics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International Marine Containers Group Co Ltd, CIMC Containers Holding Co Ltd, Taicang CIMC Special Logistics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International Marine Container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644218.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853849A/zh
Publication of CN1168538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85384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67/00Loading or unloading vehicles
    • B65G67/60Loading or unloading ships
    • B65G67/603Loading or unloading ships us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rt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69/00Auxiliary measures taken, or devices used, in connection with loading or unload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Ocean & Marine Engineering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Packaging Of Machine Parts And Wound Produc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运输系统和运输方法。运输系统包括至少一层运输单元,运输单元包括运输集装箱和至少两个车辆,运输集装箱包括底架和两个呈门型的端框,端框包括端上梁和两个顶角件,两个顶角件位于端上梁的两端,至少两个车辆装载于运输集装箱中并沿底架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列,其中位于底架的两端的两个车辆的车头朝向相反并且朝向外侧,并且车头的斜坡位位于端框所在位置,端上梁位于斜坡位的上方,顶角件的顶部高于车辆的车身顶部,端上梁的底部低于车辆的车身顶部,使运输集装箱的整体高度小于2390毫米。由此,在运载堆叠总高度固定不变的情况下,降低单层运输单元的高度,运输系统能够包括更多层的运输单元,提高车辆运输的效率。

Description

运输系统及运输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集装箱技术领域,尤其地涉及一种运输系统及运输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的运输集装箱,用于运输车辆。车辆在运输集装箱内所占用的高度空间过多,不利于降低运输集装箱的自身高度。而目前的散货船舱中,船舱的内部空间的高度固定,目前48英尺折叠框架集装箱的高度为2390mm,在运载堆叠总高度约19.33米(含集装箱之间锁固的旋锁尺寸30mm)不变的情况下,散货船舱中只能装载8层的48英尺折叠框架集装箱,运输车辆的数量有限。
因此,针对上述现状,需要提供一种运输系统及运输方法,以至少部分地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
申请内容
在申请内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申请的申请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根据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运输系统,包括至少一层运输单元,所述运输单元包括:
运输集装箱,包括底架和两个呈门型的端框,两个所述端框设置在所述底架上,并沿所述底架的长度方向间隔相对设置,所述端框包括端上梁和两个顶角件,两个所述顶角件位于所述端上梁的两端;
至少两个车辆,装载于所述运输集装箱中并沿所述底架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列,其中位于所述底架的两端的两个所述车辆的车头朝向相反并且朝向外侧,并且所述车头的斜坡位位于所述端框所在位置,所述端上梁位于所述斜坡位的上方,所述顶角件的顶部高于所述车辆的车身顶部,所述端上梁的底部低于所述车辆的车身顶部,使所述运输集装箱的整体高度小于2390毫米。
根据本申请的运输系统,运输系统包括至少一层运输单元,运输单元包括运输集装箱和至少两个车辆,运输集装箱包括底架和两个呈门型的端框,两个端框设置在底架上,并沿底架的长度方向间隔相对设置,端框包括端上梁和两个顶角件,两个顶角件位于端上梁的两端,至少两个车辆装载于运输集装箱中并沿底架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列,其中位于底架的两端的两个车辆的车头朝向相反并且朝向外侧,并且车头的斜坡位位于端框所在位置,端上梁位于斜坡位的上方,顶角件的顶部高于车辆的车身顶部,端上梁的底部低于车辆的车身顶部,使运输集装箱的整体高度小于2390毫米。由此,在运载堆叠总高度固定不变的情况下,降低了运输集装箱的整体高度,降低单层运输单元的高度,运输系统能够包括更多层的运输单元,增加运输车辆的数量,提高车辆运输的效率,降低运输成本。
可选地,当所述运输系统用于装载高度为20米的船舱中,所述运输单元的层数为9至11层。
可选地,所述运输集装箱的高度在1705至2105毫米之间。
可选地,所述运输集装箱还包括运输平台,所述运输平台支撑所述车辆,所述运输平台设置在所述底架的高度范围内。
可选地,所述底架包括至少一个中间纵梁和相对设置的两个底侧梁,所述中间纵梁位于两个所述底侧梁之间,所述运输平台被所述中间纵梁分割形成两部分,所述运输平台的各部分的一侧与所述底侧梁固定连接以及另一侧与所述中间纵梁固定连接,所述运输平台的上表面低于所述底侧梁的上表面。
可选地,所述底架还包括横梁、叉槽和加强板,所述横梁和所述叉槽均与底侧梁垂直相连,所述加强板包括垂直相连的侧表面和底表面,两个所述加强板的各自的所述侧表面均连接至所述底侧梁,一个所述加强板的所述底表面连接至所述横梁,另一个所述加强板的所述底表面连接至所述叉槽。
可选地,所述底架还包括两个叉槽,两个所述叉槽的位置偏离于所述运输平台上的位于中部位置的所述车辆的车轮,两个所述叉槽的中心距在850至950毫米之间。
可选地,所述底架还包括中间底角件和横梁,所述端框与所述中间底角件铰接,所述横梁与所述中间底角件沿所述运输集装箱的长度方向错开设置。
可选地,所述底架包括若干叉槽和若干横梁,所述若干叉槽和所述若干横梁的至少之一与所述运输平台之间连接有过渡板。
可选地,所述底架还包括端部底角件和中间底角件,两个所述端框沿所述运输集装箱的长度方向均位于两个所述端部底角件之间,所述端框与所述中间底角件铰接,四个所述中间底角件之间的距离与40英尺标准集装箱的四个底角件之间的距离相同。
可选地,所述底架还包括前底端梁和后底端梁,两个所述端框为前端框和后端框,所述前端框能够朝向所述运输集装箱的内部折叠,所述后端框能够朝向所述运输集装箱的外部折叠,所述前端框和所述前底端梁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后端框和所述后底端梁之间的距离。
可选地,所述后底端梁还包括后端底角件,位于折叠位置的所述后端框的顶角件放置在所述后端底角件上。
可选地,所述底架还包括底侧梁,所述底侧梁设置有缺口,所述缺口容纳位于折叠位置的前端框。
可选地,所述底架还包括前底端梁和后底端梁,两个所述端框为前端框和后端框,所述前端框和所述后端框均能够朝向所述运输集装箱的内部折叠,所述前端框和所述前底端梁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后端框和所述后底端梁之间的距离。
可选地,所述底架还包括端部底角件和中间底角件,两个所述中间底角件均位于两个所述端部底角件之间,所述前端框和所述后端框分别与两个所述中间底角件铰接。
可选地,所述底架还包括前底端梁和后底端梁,两个所述端框为前端框和后端框,所述前端框和所述后端框均能够朝向所述运输集装箱的外部折叠,所述前端框和所述前底端梁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后端框和所述后底端梁之间的距离。
可选地,所述端框包括端上梁、连接件和两个立柱,所述端上梁设置在两个所述立柱之间,所述端上梁通过所述连接件与其中一个或两个所述立柱可拆卸地连接。
可选地,所述底架包括底侧梁、支座和插接组件,所述支座与所述底侧梁固定连接,所述端框包括立柱,所述立柱通过所述插接组件与所述支座连接。
可选地,所述支座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一插接孔,所述立柱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二插接孔,所述端框可活动地设置并形成有直立位置和折叠位置,
位于所述直立位置的所述端框的所述立柱的所述第二插接孔与所述第一插接孔相对应,所述插接组件穿设于所述第一插接孔以及所述第二插接孔中,以使得所述端框保持在所述直立位置;
位于折叠位置的所述端框的所述立柱的所述第二插接孔与所述第一插接孔错开。
可选地,所述插接组件包括限位板、限位销和至少两个插接杆,所述限位板和所述限位销分别位于所述插接杆的两端,所述限位销与所述插接杆可分离地连接,所述限位板和所述插接杆均可移动地设置并形成有插接位置和开启位置,
位于所述插接位置的所述限位板比位于所述开启位置的所述限位板更靠近所述底侧梁;
位于所述插接位置的所述插接杆穿设于所述第一插接孔和所述第二插接孔中;
位于所述开启位置的所述插接杆穿设于所述第一插接孔中且与所述第二插接孔分离。
可选地,所述支座的上方设置有可移动的旋锁,所述立柱的底部设置有避让口,当所述旋锁在位于所述折叠位置的所述端框的上方时,所述避让口避让所述旋锁。
可选地,所述支座中设置有中间底角件和垫板,所述垫板位于所述中间底角件的上表面,所述端框的底部具有凸起,位于所述直立位置的所述端框的所述凸起与所述垫板相抵,位于折叠位置的所述端框的所述凸起与所述垫板分离。
可选地,所述端框可活动地设置并形成有第一折叠位置、第二折叠位置和位于所述第一折叠位置和所述第二折叠位置之间的直立位置,所述端框在所述第一折叠位置和所述第二折叠位置之间能够活动,所述端框朝向所运输集装箱的内部能够活动至所述第一折叠位置,所述端框朝向所述运输集装箱的外部能够活动至所述第二折叠位置。
可选地,所述底架设置有阻挡构件,所述阻挡构件为可翻转式挡板或弹簧插销,所述阻挡构件可移动地设置并形成有阻挡位置和避让位置,位于所述阻挡位置的所述阻挡构件阻挡所述端框移动,位于所述避让位置的所述阻挡构件避让所述端框以使得所述端框相对于所述底架能够活动。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上述运输系统的运输方法,所述端上梁可活动地设置并形成有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所述运输方法包括:
至少一个所述端框的端上梁活动至所述打开位置;
一个车辆通过位于所述打开位置的所述端上梁的所述端框行驶至所述底架上的一端并且车头朝向外侧;
其余车辆依次通过位于所述打开位置的所述端上梁的所述端框行驶至所述底架上,并且最后一个所述车辆与第一个行驶至所述底架上的一端的车辆的车头相反并朝向外侧;
所述端上梁活动至所述关闭位置,完成一层所述运输单元装载车辆;
重复上述步骤,并从下至上依次层叠各层所述运输单元。
根据本申请的运输方法,在运载堆叠总高度固定不变的情况下,降低了运输集装箱的整体高度,降低单层运输单元的高度,运输系统能够包括更多层的运输单元,增加运输车辆的数量,提高车辆运输的效率,降低运输成本。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上述运输系统的运输方法,其中一个或两个所述端框可活动地设置并形成有折叠位置和直立位置,位于所述直立位置的所述端框与所述底架相垂直,位于所述折叠位置的所述端框平放在所述底架上,所述运输方法包括:
至少一个所述端框活动至所述折叠位置;
一个车辆通过位于所述折叠位置的所述端框行驶至所述底架上的一端并且车头朝向外侧;
其余车辆依次通过位于所述折叠位置的所述端框行驶至所述底架上,并且最后一个所述车辆与第一个行驶至所述底架上的一端的车辆的车头相反并朝向外侧;
位于所述折叠位置的所述端框活动至所述直立位置,完成一层所述运输单元装载车辆;
重复上述步骤,并从下至上依次层叠各层所述运输单元。
根据本申请的运输方法,在运载堆叠总高度固定不变的情况下,降低了运输集装箱的整体高度,降低单层运输单元的高度,运输系统能够包括更多层的运输单元,增加运输车辆的数量,提高车辆运输的效率,降低运输成本。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上述运输系统的运输方法,所述端框可活动地设置并形成有第一折叠位置、第二折叠位置和位于所述第一折叠位置和所述第二折叠位置之间的直立位置,所述端框在所述第一折叠位置和所述第二折叠位置之间能够活动,所述端框朝向所运输集装箱的内部能够活动至所述第一折叠位置,所述端框朝向所述运输集装箱的外部能够活动至所述第二折叠位置,所述运输方法包括:
一个车辆通过位于所述第二折叠位置的所述端框行驶至所述底架上的一端并且车头朝向外侧;
其余车辆依次通过位于所述第二折叠位置的所述端框行驶至所述底架上,并且最后一个所述车辆与第一个行驶至所述底架上的一端的车辆的车头相反并朝向外侧;
位于所述第二折叠位置的所述端框活动至所述直立位置,完成一层所述运输单元装载车辆;
重复上述步骤,并从下至上依次层叠各层所述运输单元。
根据本申请的运输方法,在运载堆叠总高度固定不变的情况下,降低了运输集装箱的整体高度,降低单层运输单元的高度,运输系统能够包括更多层的运输单元,增加运输车辆的数量,提高车辆运输的效率,降低运输成本。
附图说明
本申请的下列附图在此作为本申请的一部分用于理解本申请。附图中示出了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及其描述,用来解释本申请的装置及原理。在附图中,
图1为根据本申请的第一种优选地实施方式的运输集装箱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申请的第二种优选地实施方式的运输集装箱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申请的第三种优选地实施方式的运输集装箱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的端框的一个立体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的端框的另一个立体示意图,其中,端上梁位于打开位置;
图6为图1所示的运输单元的立体示意图,其中,运输集装箱中装载有车辆;
图7为运输车用于运输多个图1所示的运输集装箱的侧视示意图,其中,端框位于折叠位置;
图8为图7所示的多个运输集装箱的侧视示意图;
图9为多层图6所示的运输单元堆码在一起的侧视示意图;
图10为根据本申请的第四种优选地实施方式的运输集装箱的立体示意图;
图11为图10所示的运输单元的一个立体示意图,其中,运输集装箱中装载有车辆,端框位于折叠位置;
图12为图11所示的运输单元的另一个立体示意图;
图13为图11所示的运输单元的再一个立体示意图,其中,端框位于直立位置;
图14为根据本申请的第五种优选地实施方式的运输集装箱的立体示意图;
图15为图14中的一个局部放大图,其中,端框位于直立位置;
图16为图15所示的另一个局部放大图,其中,端框位于朝向运输集装箱的内部的方向折叠;
图17为图15所示的再一个局部放大图,其中,端框位于朝向运输集装箱的外部的方向折叠;
图18为图15所示的插接组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19为图15所示的立柱的底部的局部示意图;
图20为图16所示的旋锁的立体示意图;
图21为根据本申请的运输集装箱的底部的局部的第一个立体示意图;
图22为根据本申请的运输集装箱的底部的局部的第二个立体示意图;
图23为根据本申请的运输集装箱的底部的局部的第三个立体示意图;图24为图22所示的运输集装箱的底部的局部的侧视示意图;和图25为图23所示的运输集装箱的底部的局部的侧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1:第一运输集装箱 102:第二运输集装箱
103:第三运输集装箱 110:底架
111:底侧梁 112:中间纵梁
113:端部底角件 114:中间底角件
115:前底端梁 116:后底端梁
117:后端底角件 118:横梁
119:叉槽 120:鹅颈槽
121:可翻转式挡板 122:弹簧插销
130:端框 131:前端框
132:后端框 134:顶角件
135:立柱 136:端上梁
137:连接件 138:通孔
139:延长板 150:运输平台
151:波纹板 152:过渡板
160:第四运输集装箱 170:第五运输集装箱
171:插接组件 172:支座
173:第二插接孔 174:限位板
175:限位销 176:插接杆
177:连接板 178:旋锁
179:铰接板 180:铰接孔
181:垫板 182:凸起
190:加强板 200:车辆
201:车头 202:运输车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申请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本申请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申请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为了彻底理解本申请,将在下列的描述中提出详细的结构,以便阐释本申请。显然,本申请的施行并不限定于该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习的特殊细节。本申请的较佳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如下,然而除了这些详细描述外,本申请还可以具有其他实施方式,不应当解释为局限于这里提出的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的是,在此使用的术语的目的仅在于描述具体实施方式并且不作为本申请的限制,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和“所述/该”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指出另外的方式。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所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但不排除存在或附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本申请中所使用的术语“上”、“下”、“前”、“后”、“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非限制。
本申请中所引用的诸如“第一”和“第二”的序数词仅仅是标识,而不具有任何其他含义,例如特定的顺序等。而且,例如,术语“第一部件”其本身不暗示“第二部件”的存在,术语“第二部件”本身不暗示“第一部件”的存在。
以下,将参照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更详细地说明,这些附图示出了本申请的代表实施方式,并不是限定本申请。
参照图6和图9,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运输系统,运输系统运输车辆200。具体地,运输系统包括至少一层运输单元,运输单元包括运输集装箱和至少两个车辆,尤其地,运输集装箱能够运输至少两个车辆200。
图1示出了本申请的第一优选的实施方式的第一运输集装箱101。第一运输集装箱101包括底架110和端框130,端框呈门型,两个端框130设置在底架110上。端框130有两个,分别为前端框131和后端框132,前端框131和后端框132沿底架110的长度方向间隔相对布置。端框130包括端上梁136和两个顶角件134。两个顶角件134位于端上梁136的两端。两个顶角件134分别位于端上梁136的沿底架110的宽度方向的两端。前端框131和后端框132均包括端上梁136,前端框131和后端框132各自还均包括两个顶角件134。即,运输集装箱包括四个顶角件134。
至少两个车辆200装载于第一运输集装箱101中。至少两个车辆200放置在底架110上。至少两个车辆200沿底架110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列。至少两个车辆200均平放至底架110。车辆200的长度方向与底架的长度方向相平行。其中,位于底架的两端的两个车辆200的车头201朝向相反并且朝向外侧。在图6所示的实施方式中,三个车辆200装载于第一运输集装箱101中。三个车辆200均放置在底架110上。位于底架的两端的两个车辆200的车头201朝向相反并且朝向外侧。在位于底架的两端的两个车辆200之间的车辆200的车头201可以朝向底架的任意一端。
车辆200的车头201具有斜坡位(前挡风玻璃和引擎盖所在位置)。位于底架的两端的两个车辆200的车头201的斜坡位均分别位于两个端框130的位置。端框130的端上梁136位于斜坡位的上方。这样,端上梁136的下方的空间用于容纳车辆200的车头201的斜坡位。车辆200的车头201的斜坡位自第一运输集装箱101的内部朝向外侧的方向倾斜向下延伸,使得车辆200的车头201的斜坡位的上方的空间自第一运输集装箱101的内部朝向外侧的方向逐渐变大,使得端上梁136能够靠近底架110的方向设置。由此,使得端框130的最顶端的高度能够降低,进而降低第一运输集装箱101的整体高度。
靠近前端框131的车辆200的车头201的斜坡位位于前端框131的位置。前端框131的端上梁136位于靠近前端框131的车辆200的车头201的斜坡位的上方。靠近后端框132的车辆200的车头201的斜坡位位于后端框132的位置。后端框132的端上梁136位于靠近后端框132的车辆200的车头201的斜坡位的上方。
现有的运输集装箱运输车辆的方式为,多个车辆的车头同向装载于运输集装箱上,其中一端的车辆的车身顶部与端框所在位置对应,因此端框的端上梁的底部须位于车辆车身顶部之上,以避免端上梁与车辆干涉。
而在本实施例中,两端的车辆200的车头朝向相反且朝向外,顶角件134的顶部高于车辆200的车身顶部,并且端上梁136位于斜坡位的上方,端上梁136的底部低于车辆200的车身顶部。首先,这样,顶角件134的最顶端位于车辆200的车身顶部的上方,能够保护车辆200,多层运输单元堆叠时,能够避免上层的运输集装箱的底架110触碰车辆200。此外,两端的车辆200的车头斜坡位均与端框所在位置对应,能够充分利用车辆200的车头201的斜坡空间,避开端框130与车顶的干涉,使端上梁136的底部低于车辆200的车身顶部,从而能够降低运输集装箱的高度。
具体地,使第一运输集装箱101的整体高度小于2390毫米。即第一运输集装箱101的整体高度小于48英尺折叠框架集装箱的高度。这样,降低了第一运输集装箱101的整体高度,进而降低了单层运输单元的整体高度。由此,在运载堆叠总高度固定不变的情况下,降低单层运输单元的高度,运输系统能够包括更多层的运输单元,增加运输车辆的数量,提高车辆运输的效率,降低运输成本。
根据本申请的运输系统,运输系统包括至少一层运输单元,运输单元包括运输集装箱和至少两个车辆,运输集装箱包括底架和两个呈门型的端框,两个端框设置在底架上,并沿底架的长度方向间隔相对设置,端框包括端上梁和两个顶角件,两个顶角件位于端上梁的两端,至少两个车辆装载于运输集装箱中并沿底架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列,其中位于底架的两端的两个车辆的车头朝向相反并且朝向外侧,并且车头的斜坡位位于端框所在位置,端上梁位于斜坡位的上方,顶角件的顶部高于车辆的车身顶部,端上梁的底部低于车辆的车身顶部,使运输集装箱的整体高度小于2390毫米。由此,在运载堆叠总高度固定不变的情况下,降低单层运输单元的高度,运输系统能够包括更多层的运输单元,增加运输车辆的数量,提高车辆运输的效率,降低运输成本。
进一步地,当运输系统用于装载高度为20米的船舱中,运输单元的层数为9至11层。当然,如船舱装载高度增加,装载运输单元的层数可相应增加。作为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第一运输集装箱101的高度在1705至2105毫米之间。优选地,第一运输集装箱101的高度为1905毫米。
作为一种优选地实施方式,本申请的10层运输单元的总高度与现有的8层的48英尺折叠框架集装箱的总高度相同。散货船舱的内部空间的高度约19.33米。第一运输集装箱101的高度可以为1905mm,十层运输单元堆码后的总高度约19.33米(含运输集装箱之间锁固的旋锁尺寸30mm)。在运载时,散货船舱中可以容纳有10层运输单元,车辆200的运输效率提高了25%。
第一运输集装箱101还包括运输平台150,运输平台150与底架110连接。运输平台150支撑车辆200。运输平台150设置在底架110的高度范围内。运输平台150的沿底架110的高度方向的上表面不突出于底架110的上表面。运输平台150的沿底架110的高度方向的下表面不突出于底架110的下表面。
底架110包括底侧梁111,两个底侧梁111相对设置。两个底侧梁111沿底架110的宽度方向分别位于底架110的两侧。底侧梁111的长度方向与底架110的长度方向相平行。运输平台150的沿底架110的高度方向的上表面低于底侧梁111的上表面。运输平台150的沿底架110的高度方向的下表面高于底侧梁111的下表面。
底架110还包括中间纵梁112,中间纵梁112位于两个底侧梁111之间。底架110包括至少一个中间纵梁112,至少一个中间纵梁112位于两个底侧梁111之间。在图1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底架110包括两个中间纵梁112,两个中间纵梁112均位于两个底侧梁111之间。中间纵梁112的长度方向与底侧梁111的长度方向相平行,且中间纵梁112沿底架110的宽度方向与底侧梁111间隔开。
当然,底架还可以包括一个中间纵梁112或者三个中间纵梁112、更多个中间纵梁112,中间纵梁112均位于两个底侧梁111之间,运输平台被中间纵梁分割形成两部分或者更多部分即可。
运输平台150被中间纵梁112分割形成两部分。运输平台150的两部分沿底架110的宽度方向分别位于底架110的两侧。运输平台150的一部分位于一个底侧梁111和一个中间纵梁112之间,运输平台150的另一部分位于另一个底侧梁111和另一个中间纵梁112之间。
运输平台150的各部分的一侧与底侧梁111固定连接。运输平台150的沿底架110的宽度方向的两部分中的每一个中的一侧分别与其相邻的底侧梁111固定连接。运输平台150的各部分的一侧沿底架110的宽度方向的一侧与底侧梁11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运输平台150和底侧梁111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在一起。
运输平台150的各部分的另一侧与中间纵梁112固定连接。运输平台150的沿底架110的宽度方向的两部分中的每一个中的另一侧分别与其相邻的中间纵梁112固定连接。运输平台150的各部分的沿底架110的宽度方向的另一侧与中间纵梁112固定连接。运输平台150和中间纵梁112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在一起。
运输平台150的上表面不凸出于底侧梁111的上表面。这样,运输平台150沿第一运输集装箱101的高度方向的上表面所处的位置较低。可选地,运输平台150的最高点不凸出于底侧梁111的上表面。运输平台150的最低点接近底侧梁111的下表面。运输平台150的下表面与底侧梁111的下表面近似于齐平。
运输平台150用于支撑车辆200。这样,车辆200的车轮沿底架110的宽度方向的投影与底侧梁111的投影部分的重合。这样,车轮可以最大程度地下沉至底架110高度内,位于运输平台150上的车辆200的最高点所处的位置较低,相应地,端框130的最高点位置可以降低,从而可以进一步降低第一运输集装箱101的自身高度,从而便于运输和堆码,堆码后的多个第一运输集装箱101的总高度降低,在固定空间的情况下能够容纳更多层的第一运输集装箱101。具体地,能够将运输单元的层数提高至11层,运输效率提高37.5%。
作为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底架110还包括叉槽119,以便于叉车搬运第一运输集装箱101。叉槽119可以为空箱叉槽,相邻的两个叉槽119的中心距在850毫米至950毫米之间。这样,相邻的两个叉槽119的中心距较小,从而避让车辆200的车轮。现有的相邻的两个叉槽的中心距通常为2050mm,本申请的运输系统的运输集装箱的相邻的两个叉槽的中心距远小于现有的相邻的两个叉槽的中心距。
叉槽119的沿第一运输集装箱101的宽度方向的两侧分别与两个底侧梁111连接。叉槽119与底侧梁111垂直相连。运输平台150的沿第一运输集装箱101的长度方向的端部与叉槽119连接。这样,叉槽119能够对运输平台150提供稳定的支撑力。
底架110包括两个叉槽119,两个叉槽119沿底架110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由于运输平台150下降至底架110的高度范围内,车辆200的车轮的至少一部分也在底架110的高度范围内,而叉槽119同样设置于底架110,因此运输平台150所在位置会与叉槽119的高度产生重叠,叉槽119凸出于运输平台150。因此,两个叉槽119的位置偏离于运输平台150上的位于中部位置的车辆200的车轮,两个叉槽119位于底架110上装载的位于中间位置的车辆的两个车轮之间,并缩短两个叉槽119之间的中心距,从而避免车轮与叉槽119产生干涉而影响车辆在运输集装箱上的装载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底架110上能够装载有多个车辆,位于所述底架的两端的两个所述车辆之间的车辆为中部位置的车辆。
底架包括若干叉槽119,若干叉槽119的至少之一与运输平台150之间连接有过渡板152。过渡板152连接叉槽119的顶端和运输平台150的上表面,避免叉槽119妨碍车辆行驶。运输平台150的上表面低于叉槽119的上表面。过渡板152与叉槽119之间倾斜连接,过渡板152与运输平台之间倾斜连接。由此,便于车辆200通过过渡板152行驶至运输平台150。一个叉槽119与运输平台150之间连接有过渡板152。这样,使得车辆在运输平台上更加平稳行驶。过渡板152的数量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多个叉槽119分别与多个运输平台150之间连接有过渡板152。
底架110还包括端部底角件113,端部底角件113位于底架110的角部。底架110包括四个端部底角件113,四个端部底角件113分别位于底架110的四个角部。两个端部底角件113沿第一运输集装箱101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两个端框130沿第一运输集装箱101的长度方向均位于两个端部底角件113之间。这样,可以灵活调节连两个端框130所在的位置。
底架110还包括中间底角件114,端框130的底部两侧均设置有中间底角件114。中间底角件114与端框130铰接。中间底角件114能够不随端框130转动。中间底角件114能够与位于第一运输集装箱101下方的集装箱进行联接。端框130可转动地连接至底架,并形成有直立位置和折叠位置。位于直立位置的端框130可以旋转至折叠位置。位于折叠位置的端框130可以旋转至直立位置。位于直立位置的端框130垂直于底架110。位于折叠位置的端框130平放至底架110。在直立位置,位于同一端的端框130的顶角件134和中间底角件114在同一竖直面内。
位于直立位置的前端框131垂直于底架110。位于直立位置的前端框131的顶角件134和中间底角件114在同一竖直面内。位于直立位置的后端框132垂直于底架110。位于直立位置的后端框132的顶角件134和中间底角件114在同一竖直面内。由此,可以实现多个第一运输集装箱101的堆码。
位于直立位置的端框130的中间底角件114还能够直接与集装箱海运船的舱位中的联接结构进行联接。位于直立位置的端框130的中间底角件114还能够直接与公路用运输车202的联接结构进行联接。位于直立位置的端框130沿底架110的长度方向能够旋转至折叠位置。位于折叠位置的端框130平放在底架110上。由此,便于收纳和堆码,节约运输集装箱的空箱运输空间。
为了便于堆码和运输,四个中间底角件114之间的距离与40英尺标准集装箱的四个底角件之间的距离相同。这样,位于直立位置的两个端框130的各自的顶角件134可以与上方的40英尺标准集装箱的底角件连接。两个端框130的各自的中间底角件114可以与下方的40英尺标准集装箱的顶角件134连接。由此,实现第一运输集装箱101与其他集装箱的堆码。
为了提高底架110的结构强度,底架110还包括横梁118和底端梁,横梁118和底端梁的长度方向与底架110的宽度方向均相平行。横梁118和底端梁相平行。底端梁与底侧梁111的端部垂直相连。底端梁和底侧梁111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在一起。底端梁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底侧梁111连接。
横梁118与底侧梁111垂直相连。横梁118和底侧梁111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在一起。横梁118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底侧梁111连接。
底架110还包括加强板190,加强板190包括垂直相连的侧表面和底表面。加强板190的侧表面面向底侧梁111,加强板190的底表面面向第一运输集装箱101的下方。底架110包括两个加强板190,一个加强板190连接至横梁118,另一个加强板190连接至叉槽119。具体地,一个加强板190与底侧梁111连接,并且所述一个加强板190还与横梁118连接。所述一个加强板190的侧表面连接至底侧梁111,所述一个加强板190的底表面连接至横梁118。另一个加强板190与底侧梁111连接,并且所述另一个加强板190还与叉槽119连接。所述另一个加强板190的侧表面连接至底侧梁111,所述另一个加强板190的底表面连接至叉槽119。
运输平台150可以包括多孔的波纹板151,以提高强度。多个波纹板151能够分别支撑多个车辆200。由此,使得底端梁和横梁118能够为运输平台150提供稳定的支撑力,防止运输平台150破裂。
现有的运输集装箱的横梁设置在底架,并且其中一个横梁在两个中间底角件之间(也即位于端框位置)。而本实施例中,运输平台150下降至底架110的高度范围内,车辆200的车轮的至少一部分也在底架110的高度范围内,运输平台150所在位置会与横梁118的高度重叠,横梁118凸出于运输平台150。而第一运输集装箱101装载车辆200后,位于端部的车辆的车轮大致位于端框的位置。因此,车轮容易与刚好位于两个中间底角件之间的横梁118产生干涉。参照图3,基于此,将该横梁118与中间底角件114沿第一运输集装箱101的长度方向错开设置,避免车轮与横梁118干涉。
优选地,底架110包括若干横梁118,若干横梁118的至少之一与运输平台150之间连接有过渡板152。过渡板152连接横梁118的顶端和运输平台150的上表面,避免横梁118妨碍车辆行驶。运输平台150的上表面低于横梁118的上表面。过渡板152与横梁118之间倾斜连接,过渡板152与运输平台150之间倾斜连接。由此,便于车辆200通过过渡板152行驶至运输平台150。一个横梁118与运输平台150之间连接有过渡板152。这样,使得车辆在运输平台上更加平稳行驶。过渡板152的数量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多个横梁118与运输平台之间连接有过渡板152。
如图6所示,运输平台150上的分别靠近前端框131和后端框132的两个车辆200的车头201方向相反,两个车辆200的车头201方向均朝向运输集装箱的外部。这样,位于直立位置的前端框131的一部分位于一个车辆200的车头201的上方,能够充分利用车辆200的车头201部分的斜坡空间,避开前端框131与车顶的干涉,从而能够降低端框最高点的所在高度,进而降低运输集装箱的高度。位于直立位置的后端框132的一部分位于另一个车辆200的车头201的上方,能够充分利用车辆200的车头201部分的斜坡空间,避开后端框132与车顶的干涉,并能够降低运输集装箱的高度。第一运输集装箱101的高度低于48英尺折叠框架集装箱的高度。位于直立位置的端框130的高度低于48英尺折叠框架集装箱的高度。由此,进一步降低第一运输集装箱101的高度,从而节约第一运输集装箱101所占用的空间。这样,第一运输集装箱101的高度不超过2390mm。散货船舱中可以容纳有更多层的第一运输集装箱101。比如在散货船舱中可以容纳有9层装载,汽车运输效率提高12.5%。
作为另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至少一个端框130在直立位置和折叠位置之间能够转动。前端框131和后端框132中的至少一个可转动地连接至底架110并形成直立位置和折叠位置。在图1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前端框131和后端框132均能够相对于底架110在直立位置和折叠位置之间转动。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知晓的是,前端框131和后端框132中的一个相对于底架110在直立位置和折叠位置之间转动。
如图6所示,位于直立位置的端框130与底架110相垂直。位于直立位置的端框130和底架110之间能够形成运输空间,以容纳货物,比如车辆200。
第一运输集装箱101的前端框131能够朝向第一运输集装箱101的内部折叠。前端框131沿第一运输集装箱101的长度方向朝向第一运输集装箱101的内部折叠。位于直立位置的前端框131沿第一运输集装箱101的长度方向朝向后端框132的方向折叠。
并且,第一运输集装箱101的后端框132还能够朝向第一运输集装箱101的外部折叠。后端框132沿第一运输集装箱101的长度方向朝向第一运输集装箱101的外部折叠。位于直立位置的后端框132沿第一运输集装箱101的长度方向朝远离前端框131的方向折叠。
前端框131的底部与一对中间底角件114铰接。前端框131的底部与中间底角件114通过铰接装置铰接在一起。同样地,后端框132的底部与另一对中间底角件114铰接。后端框132的底部与中间底角件114也通过铰接装置铰接在一起。端框与铰接装置的连接关系同现有的端框与铰接装置的连接关系相类似。比如,铰接装置包括铰链轴和插销,铰链轴的长度方向与底架的宽度方向相平行。铰链轴和插销间隔设置。插销可拆卸地与端框130连接。当插销与端框分离时,端框能够相对于底架转动。当插销与端框连接时,端框相对于底架固定。
前端框131下方的两个中间底角件114以及后端框132下方的两个中间底角件114之间的距离与40英尺标准集装箱的四个底角件之间的距离相同。如图7所示,为了便于运输车202运输位于折叠位置的端框130的第一运输集装箱101,前端框131和第一运输集装箱101的前端之间的距离小于后端框132和第一运输集装箱101的后端之间的距离。
具体地,底架110包括两个底端梁(前底端梁115和后底端梁116),前底端梁115和后底端梁116沿底架110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前端框131和后端框132均位于前底端梁115和后底端梁116之间。前端框131沿底架110的长度方向与前底端梁115间隔开。后端框132沿底架110的长度方与后底端梁116间隔开。前端框131和前底端梁115之间的距离小于后端框132和后底端梁116之间的距离。这样,前端框131朝向第一运输集装箱101的内部折叠,并且前端框131和前底端梁115之间的距离小于后端框132和后底端梁116之间的距离,使得前端框131更靠近运输平台150上的车辆200的车头201的位置,减少了第一运输集装箱101的前部所占用的空间,便于运输车202的车头201的转动。
为了使得底架110能够稳定地支撑位于折叠位置的后端框132,后底端梁116还包括后端底角件117,后端底角件117的高度低于底侧梁111的高度。如图8所示,位于折叠位置的后端框132的顶角件134放置在后端底角件117上。后端底角件117能够稳定支撑位于折叠位置的后端框132。
为了使得底架110能够稳定地支撑位于折叠位置的前端框131,底侧梁111设置有缺口,缺口沿第一运输集装箱101的高度方向向上开放。缺口的位置与位于折叠位置的前端框131相对应。缺口容纳位于折叠位置的前端框131。这样,能够减少位于折叠位置的前端框131在第一运输集装箱101的高度方向上所占用的空间,并且防止位于折叠位置的前端框131滑动。
为了防止车辆200滑动,运输平台150还包括绑绳收紧机构,绑绳收紧机构与车轮固定连接,以将车辆200固定至运输平台150。优选地,为了使得运输集装箱能够适应公路用运输车202的结构,底架110还包括鹅颈槽120,鹅颈槽120在底架110的位置与标准集装箱的鹅颈槽120的位置相同。
为了便于车辆200行驶至运输平台150上,如图4和图5所示,前端框131和/或后端框132的顶部可以打开。端框130包括立柱135、端上梁136和连接件137,端上梁136设置在两个立柱135之间。端上梁136通过连接件137与其中一个或者两个立柱135可拆卸地连接。端上梁136可以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移动。这样,车辆200可以通过位于打开位置的端上梁136行驶至运输平台150上,或者从运输平台150驶出。由此,可以降低端框130的高度而不影响车辆200的行驶。
立柱135可以通过延长板139与端上梁136连接。延长板139与立柱135垂直相连。延长板139设置有通孔,端上梁136的端部设置有通孔138。延长板139的通孔和位于关闭位置的端上梁136的通孔138相对应。连接件137包括插销,插销可以穿过延长板139的通孔和位于关闭位置的端上梁136的通孔138。可以理解的,虽然本申请的运输系统包括若干插销,但插销彼此设置的位置不同,作用也相应地不同。当然,连接件137还可以包括螺栓和螺母,螺栓穿过延长板139的通孔和位于关闭位置的端上梁136的通孔138,螺栓和螺母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由此,可以使得端上梁136与立柱135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使得端上梁136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移动。
端上梁136的两端均可以设置有螺栓,端上梁136的一端通过螺栓与立柱135可拆卸地连接,端上梁136的另一端通过螺栓与立柱135铰接。这样,端上梁136的一端与立柱135分离,并且能够绕端上梁136的另一端的螺栓转动,从而实现端上梁136的转动。
在车辆200装卸时,打开前端框131和/或后端框132的端上梁136,使得车辆200行驶至运输平台150或者从运输平台150驶出。在车辆200装卸完毕后,关闭端上梁136,并且使得前端框131和后端框132均位于直立位置,从而运输第一运输集装箱101。
传统的运输方式为多个车辆的车头同向,装载完成后,其中一端的车辆的顶部与端框所在位置对应。因此,端框的高度需在车辆的车身的顶部之上。而采用本申请的运输系统,运输集装箱的两端的车辆的车头方向相反,运输集装箱的两端的车辆的车头斜坡位置均与端框所在位置对应,从而可以降低端框最高点(也即顶角件的顶部)的位置高度。端框最高点(也即顶角件的顶部)的位置稍高于车辆顶部即可。
图2示出了本申请的第二种优选地实施方式的第二运输集装箱102,第二运输集装箱102的结构与第一运输集装箱101的结构类似,以下将对不同之处进行描述,相同之处不再赘述。
前端框131和后端框132分别与两个中间底角件114铰接。第二运输集装箱102的前端框131和后端框132均能够朝向第二运输集装箱102的内部折叠。前端框131沿第二运输集装箱102的长度方向朝向第二运输集装箱102的内部折叠。位于直立位置的前端框131沿第二运输集装箱102的长度方向朝向后端框132的方向折叠。后端框132沿第二运输集装箱102的长度方向朝向第二运输集装箱102的内部折叠。位于直立位置的后端框132沿第二运输集装箱102的长度方向朝向前端框131的方向折叠。由此,避免超长。
前端框131和前底端梁115之间的距离等于后端框132和后底端梁116之间的距离。由此,便于加工和制造。同样地,底架110还可以设置有缺口,以用于容纳位于折叠位置的端框130。具体地,底侧梁111设置有两个缺口,两个缺口沿底侧梁11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一个缺口容纳位于折叠位置的前端框131,另一个缺口容纳位于折叠位置的后端框132。这样,能够减少位于折叠位置的前端框131和后端框132在第一运输集装箱101的高度方向上所占用的空间,并且防止位于折叠位置的前端框131和后端框132滑动。
端部底角件113的高度高于中间底角件114的高度。端部底角件113的高度与底侧梁111的高度相齐平。由此,第二运输集装箱102的底架110的各个结构能够保持在相同的高度,从而便于堆码。
图3示出了本申请的第三种优选地实施方式的第三运输集装箱103,第三运输集装箱103的结构与第一运输集装箱101的结构类似,以下将对不同之处进行描述,相同之处不再赘述。
第三运输集装箱103的前端框131和后端框132均能够朝向第三运输集装箱103的外部折叠。前端框131沿第三运输集装箱103的长度方向朝向第三运输集装箱103的外部折叠。位于直立位置的前端框131沿第三运输集装箱103的长度方向朝远离后端框132的方向折叠。后端框132沿第三运输集装箱103的长度方向朝向第三运输集装箱103的外部折叠。位于直立位置的后端框132沿第三运输集装箱103的长度方向朝远离前端框131的方向折叠。这样,底架110无需设置有缺口,无需对底架110进行额外加强,底侧梁111的厚度降低,降低运输集装箱的约450kg的重量。
前端框131和前底端梁115之间的距离等于后端框132和后底端梁116之间的距离。由此,便于加工和制造。四个中间底角件114之间的距离与40英尺标准集装箱的四个底角件之间的距离相同。位于折叠位置的前端框131和后端框132均凸出于底架110。端部底角件113的高度低于底侧梁111的高度。这样,保证位于折叠位置的前端框131和后端框132能够顺利转动并且平放至底架110上。
为了适应车辆200的位置,中间底角件114和横梁118沿第三运输集装箱103的长度方向错开设置,以避让车辆200的车轮。尤其地,前端框131的下方的中间底角件114和横梁118沿第三运输集装箱103的长度方向错开设置。由此,避免横梁118干涉车辆200的停放,使得运输集装箱能够容纳更多数量的车辆200。
如图7和图8所示,多个位于折叠位置的端框130的集装箱可以堆码在一起。运输车202能够运输多个位于折叠位置的端框130的集装箱。由此提高运输效率。
图14至图20示出了本申请的第五种优选地实施方式的第五运输集装箱170,第五运输集装箱170的结构与第一运输集装箱101的结构类似,以下将对不同之处进行描述,相同之处不再赘述。
第五运输集装箱170的端框130与底侧梁111可以插接在一起,以便于转动端框130和/或将端框130与底侧梁111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
具体地,底架还包括插接组件171和支座172,支座172与底侧梁111固定连接。支座172通过焊接的方式与底侧梁111连接在一起。插接组件171与支座172连接。端框130包括立柱135,立柱135通过插接组件171与支座172连接。
支座172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一插接孔,两个第一插接孔沿底架110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尤其地,支座172的与底侧梁111相连的壁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一插接孔。当然,三个、四个或者更多数量的第一插接孔还可以沿底架110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本实施方式对此不加以限定。插接组件171与至少两个第一插接孔插接在一起。由此,至少两个第一插接孔能够对插接组件171约束,尤其地,至少两个第一插接孔能够沿底架110的长度方向对插接组件171进行约束。
正如上述所描述的,端框130可活动地设置并形成有直立位置和折叠位置。结合图19所示,端框130的立柱135的底部设置有铰接板179。铰接板179位于支座172中且铰接板179和支座172铰接。铰接板179设置有铰接孔180,支座172设置有铰接轴,铰接孔180和铰接轴铰接。
立柱135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二插接孔173,两个第二插接孔173沿底架110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可选地,铰链板179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二插接孔173。第二插接孔173与铰接孔180间隔开。当然,三个、四个或者更多数量的第二插接孔173还可以沿底架110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本实施方式对此不加以限定。位于直立位置的端框130的立柱135的第二插接孔173与第一插接孔相对应。
如图15所示,位于直立位置的端框130的立柱135的至少两个第二插接孔173分别与至少两个第一插接孔相对应。可以理解的,底侧梁111也设置有供插接组件171穿过的插接孔。插接组件171通过第一插接孔能够延伸进入第二插接孔173中。插接组件171穿设于第一插接孔和第二插接孔173中。至少两个第一插接孔和至少两个第二插接孔173均对插接组件171起到约束,从而限制插接组件171和端框130沿底架110的长度方向移动,以使得端框130保持在直立位置。
如图16和图17所示,位于折叠位置的端框130的立柱135的第二插接孔173与第一插接孔错开。位于折叠位置的端框130的立柱135的至少两个第二插接孔173均与至少两个第一插接孔错开。插接组件171不能插入位于折叠位置的端框130的立柱135的第二插接孔173中。这样,端框130能够相对于底侧梁111沿底架110的长度方向转动。如图16所示,端框130的立柱135能够沿底架110的长度方向朝向第五运输集装箱170的内部折叠。如图17所示,端框130能够沿底架110的长度方向朝向第五运输集装箱170的外部折叠。
插接组件171的具体结构如图18所示,插接组件171包括限位板174、限位销175和至少两个插接杆176,限位板174和限位销175分别位于插接杆176的两端。限位板174与插接杆176的沿底架110的宽度方向的第一端连接在一起。图18示出的插接组件171包括两个插接杆176,两个插接杆176沿底架110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知晓,插接组件171还可以包括更多数量的插接杆176,比如三个、四个或者更多个,插接杆176的数量与第一插接孔(和第二插接孔173)的数量相等。限位板174与至少两个插接杆176的第一端均连接在一起。
限位销175与插接杆176的沿底架110的宽度方向的第二端可分离地连接。限位销175与至少两个插接杆176的第二端均连接在一起。当端框130需要旋转时,先拔出限位销175使得限位销175与插接杆176分离,插接杆176能够相对于端框130沿底架110的宽度方向移动,插接杆176不再插入端框130的第二插接孔173中,使得端框130能够旋转。当端框130位于直立位置时,先拔出限位销175使得限位销175与插接杆176分离,插接杆176能够相对于端框130沿底架110的宽度方向移动,插接杆176插入端框130的第二插接孔173中,使得端框130能够被固定,最后将限位销175再插入插接杆176中,从而使得端框130被保持至直立位置。
插接组件171还包括连接板177,插接杆176与连接板177插接在一起。连接板177与底侧梁111固定连接。比如,连接板177和底侧梁111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联结在一起。插接杆176相对于连接板177能够移动。插接杆176可以带动限位板174和限位销175相对于连接板177能够移动。
限位板174可移动地设置至底侧梁111并形成有插接位置和开启位置,位于插接位置的限位板174比位于开启位置的限位板174更靠近底侧梁111。插接杆176也移动地设置至底侧梁111并形成有插接位置和开启位置。
可以理解的,底侧梁111位于限位板174和支座172之间,底侧梁111也设置有供插接杆176穿过的插接孔,底侧梁111的插接孔与第一插接孔和位于直立位置的端框130的立柱135的第二插接孔173均相对应。第二插接孔173和限位板174沿底架110的宽度方向分别位于底侧梁111的两侧。
位于开启位置的插接杆176沿底架110的宽度方向朝向第五运输集装箱170的外部能够移动至插接位置。位于插接位置的插接杆176穿设于第一插接孔和第二插接孔173中。这样,位于插接位置的插接杆176能够固定位于直立位置的端框130和底架110,使得端框130保持在直立位置。
位于插接位置的插接杆176沿底架110的宽度方向朝向第五运输集装箱170的内部能够移动至开启位置。位于开启位置的插接杆176穿设与第一插接孔中且与第二插接孔173分离。这样,位于开启位置的插接杆176不对端框130的立柱135约束,端框130相对于底架110能够旋转。
进一步地,支座172的上方还可以设置有旋锁178。旋锁178可移动地设置至底侧梁111。比如,旋转可以通过挂绳或者旋转轴连接至底侧梁111。这样,当端框130位于直立位置时,旋锁178能够设置至底侧梁111的其他位置,使得旋锁178避免与位于直立位置的端框130产生干涉。立柱135上设有用于避让旋锁178的避让口。尤其地,铰链板179上设有用于避让旋锁178的避让口。当旋锁178在位于折叠位置的端框130的上方时避让口避让旋锁178。由此,避免立柱135与旋锁178发生干涉而对端框130的旋转造成影响。
当端框130旋转时,为了避免端框130与支座172之间产生干涉,如图21所示,端框130的底部具有凸起182。支座172中设置有中间底角件114和垫板181,垫板181可以由柔性材料制成。垫板181位于中间底角件114的上表面。凸起182与垫板181的接触面积较小,便于端框130的转动。并且,多个运输集装箱堆码时,凸起182可以分担部分竖向受力。即,位于直立位置的端框130的顶部的连接件137、插接组件171和凸起182共同分担受力。尤其地,立柱的底部具有凸起182。位于直立位置的端框130的凸起182与垫板181相抵,以保证端框130位于直立位置。位于折叠位置的端框130的凸起182与垫板181分离,以保证端框130位于折叠位置。优选地,位于折叠位置的端框130的凸起182沿运输集装箱的高度方向位于垫板181的上方。
作为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端框130可活动地设置至底架110。比如,端框130可以通过铰接的方式与底架110连接,端框130相对于底架110能够转动。端框130还可以可拆卸地与底架110连接,端框130能够从底架110上拆卸下来或者安装至底架110。
端框130能够相对于底架110活动并形成有第一折叠位置、第二折叠位置和直立位置,直立位置在第一折叠位置和第二折叠位置之间。端框130在第一折叠位置和第二折叠位置之间能够活动。端框130朝向运输集装箱的内部能够活动至第一折叠位置。端框130朝向运输集装箱的外部能够活动至第二折叠位置。位于第一折叠位置的端框130能够放置在底架110上。位于第二折叠位置的端框130能够放置在底架110上。位于第一折叠位置的端框130与位于第二折叠位置的端框130相平行。
位于第一折叠位置的端框130能够朝向运输集装箱的外部直接活动至第二折叠位置。位于第二折叠位置的端框130能够朝向运输集装箱的内部直接活动至第一折叠位置。端框130还能够活动至直立位置。位于第一折叠位置的端框130能够朝向运输集装箱的外部移动至直立位置。位于直立位置的端框130能够朝向运输集装箱的内部活动至第一折叠位置。位于第二折叠位置的端框130能够朝向运输集装箱的内部活动至直立位置。位于直立位置的端框130能够朝向运输集装箱的外部活动至第二折叠位置。优选地,位于第一折叠位置的端框130能够旋转180°活动至第二折叠位置。位于第二折叠位置的端框130能够反向旋转180°活动至第一折叠位置。
作为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底架110还设置有阻挡构件,阻挡构件可移动地设置并形成有阻挡位置和避让位置。位于阻挡位置的阻挡构件阻挡端框130移动。位于阻挡位置的阻挡构件沿底架110的宽度方向凸出于底架110。位于阻挡位置的阻挡构件沿底架110的长度方向的投影与位于直立位置的端框130的投影的部分的重合。由此,增加位于直立位置的端框的稳定性。
位于避让位置的阻挡构件避让端框130以使得端框130相对于底架110能够活动。位于阻挡位置的阻挡构件沿底架110的宽度方向不凸出于底架110。位于避让位置的阻挡构件沿底架110的长度方向的投影与位于直立位置的端框130的投影完全错开。
如图22和图24所示,阻挡构件可以为可翻转式挡板121,可翻转式挡板121可转动地与底侧梁111连接。可翻转式挡板121的转动轴线与底侧梁111的长度方向相平行。底架110设置有两个可翻转式挡板121,两个可翻转式挡板121沿底架110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位于直立位置的端框130的立柱135位于两个可翻转式挡板121之间。可翻转式挡板121在阻挡位置和避让位置之间可转动。位于阻挡位置的两个可翻转式挡板121可以阻止位于直立位置的端框130能够向运输集装箱的内部或外部转动。
位于阻挡位置的可翻转式挡板121移动至避让位置。位于避让位置的阻挡构件沿底架110的长度方向与端框130完全错开,以使得位于直立位置的端框130能够向运输集装箱的内部或外部转动。
如图23和图25所示,阻挡构件可以为弹簧插销122,弹簧插销122可移动地与底侧梁111连接。弹簧插销122相对于底架110可伸缩。底架110设置有两个弹簧插销122,两个弹簧插销122沿底架110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位于直立位置的端框130的立柱135位于两个弹簧插销122之间。弹簧插销122在阻挡位置和避让位置之间可移动。位于阻挡位置的两个弹簧插销122可以阻止位于直立位置的端框130能够向运输集装箱的内部或外部转动。
位于阻挡位置的弹簧插销122移动至避让位置。位于避让位置的阻挡构件沿底架110的长度方向与端框130完全错开,以使得位于直立位置的端框130能够向运输集装箱的内部或外部转动。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上述的运输系统的运输方法,用于将车辆行驶至上述的运输集装箱。端框包括端上梁,端上梁可活动地设置并形成有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端上梁能够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移动,所述运输方法包括:
至少一个所述端框的端上梁活动至打开位置;
一个车辆通过位于所述打开位置的所述端上梁的所述端框行驶至所述底架上的一端并且车头朝向外侧;
其余车辆依次通过位于打开位置的端上梁的端框行驶至底架上,并且最后一个车辆与第一个行驶至底架上的一端的车辆的车头相反并朝向外侧;
端上梁活动至关闭位置,完成一层运输单元装载车辆;
重复上述步骤,并从下至上依次层叠各层运输单元。
根据本申请的运输方法,在运载堆叠总高度固定不变的情况下,降低了运输集装箱的整体高度,降低单层运输单元的高度,运输系统能够包括更多层的运输单元,增加运输车辆的数量,提高车辆运输的效率,降低运输成本。
正如上述所描述的,端框包括端上梁,端上梁能够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移动。端框还包括立柱,立柱与端上梁可拆卸地连接。位于关闭位置的端上梁的两端可以分别与两个立柱连接。位于打开位置的端上梁与一个立柱铰接,并且位于打开位置的端上梁与另一个立柱分离。
运输方法包括:
步骤S101:至少一个端框130的端上梁136活动至打开位置。
位于打开位置的端上梁136使得端框130开放。位于打开位置的端上梁136不会干涉车辆200行使,尤其地,位于打开位置的端上梁136能够避让车辆的车顶。在车辆200装卸时,打开前端框131和/或后端框132的端上梁136,使得车辆200行驶至运输平台150或者从运输平台150驶出。
步骤S102:一个车辆200通过位于打开位置的端上梁136的端框130行驶至底架110上,并且能够行驶至底架110的一端,所述一个车辆200的车头朝向外侧。
第一个车辆200通过位于打开位置的端上梁136的端框行使至底架110上。第一个车辆200可以通过位于打开位置的端上梁的后端框132行驶至底架110上。
车辆200能够沿底架110的长度方向行驶。第一个车辆200的车头201朝向前端框131。第一个车辆200能够从后端框132的位置行驶至靠近前端框131的位置。第一个车辆200通过位于打开位置的端上梁的后端框132行驶至底架110上的一端。第一个车辆200通过位于打开位置的端上梁的后端框132行驶至底架110的靠近前端框131的一端。第一个车辆200的车头201沿底架110的长度方向朝向运输集装箱的外侧。
步骤S103:其余车辆200依次通过位于打开位置的端上梁的端框行驶至底架上,并且最后一个车辆与第一个行驶至底架110上的一端的车辆的车头相反并朝向外侧。
另一个车辆200可以通过位于打开位置的端上梁的后端框132行驶至底架110上。其余车辆依次通过位于打开位置的端上梁的后端框132行驶至底架上。
第一个车辆靠近前端框131,最后一个车辆靠近后端框132。第一个车辆的车头朝向运输集装箱的外侧,最后一个车辆的车头朝向运输集装箱的外侧。第一个车辆和最后一个车辆的车头方向相反。最后一个车辆与第一个行驶至底架110上的靠近前端框131的车辆的车头朝向相反的方向。最后一个车辆沿底架110的长度方向与第一个车辆的车头朝向相反的方向。
步骤S104:端上梁136活动至关闭位置,完成一层所述运输单元装载车辆。
待其余车辆200均行驶到位后,后端框132的位于打开位置的端上梁移动至关闭位置。这样,形成一个运输单元,且完成一层运输单元装载至少两个车辆。
步骤S105:重复上述步骤,至少两个车辆依次行驶进入另一个运输集装箱中。
重复上述步骤,至少两个车辆200依次行驶进入另一个运输集装箱中。另一个运输集装箱中的第一个车辆200和最后一个车辆200的车头方向相反,并且另一个运输集装箱中的第一个车辆200和最后一个车辆200的车头均朝向外侧。
这样,形成另一个运输单元。
步骤S106:从下至上依次层叠各层运输单元。
各层运输单元沿运输集装箱的高度方向从下至上依次层叠,以形成运输系统。至少两层运输单元沿运输集装箱的高度方向从下至上依次层叠。
本申请的10层运输单元的总高度与现有的8层的48英尺折叠框架集装箱的总高度相同。散货船舱的内部空间的高度约19.33米。第一运输集装箱101的高度可以为1905mm,十层运输单元堆码后的总高度约19.33米(含运输集装箱之间锁固的旋锁尺寸30mm)。在运载时,散货船舱中可以容纳有10层运输单元,车辆200的运输效率提高了25%。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上述运输系统的运输方法,用于将车辆行驶至上述的运输集装箱。如图10至图13所示,第四运输集装箱160的端框130包括端上梁136和立柱135,端上梁136和立柱135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在一起。其中一个端框130或两个端框130可活动地设置并形成有折叠位置和直立位置。位于直立位置的端框130与底架110相垂直。位于折叠位置的端框130平放在底架110上。
运输方法包括:
至少一个端框130活动至折叠位置;
一个车辆通过位于折叠位置的端框130行驶至底架110上的一端并且车头朝向外侧;
其余车辆依次通过位于折叠位置的端框130行驶至底架110上,并且最后一个车辆与第一个行驶至底架110上的一端的车辆的车头相反并朝向外侧;
位于折叠位置的端框130活动至直立位置,完成一层运输单元装载车辆;
重复上述步骤,并从下至上依次层叠各层运输单元。
根据本申请的运输方法,在运载堆叠总高度固定不变的情况下,降低了运输集装箱的整体高度,降低单层运输单元的高度,运输系统能够包括更多层的运输单元,增加运输车辆的数量,提高车辆运输的效率,降低运输成本。
正如上述所描述的,运输集装箱的端框130可以包括端上梁136和立柱135,端上梁136和立柱135可以固定连接。前端框131和后端框132中的至少一个可活动地设置并形成有折叠位置和直立位置。位于直立位置的前端框131与底架110相垂直。位于折叠位置的前端框131平放在底架110上。位于直立位置的后端框132与底架110相垂直。位于折叠位置的后端框132平放在底架110上。
运输方法包括:
步骤S201:至少一个端框130活动至折叠位置。
至少一个端框130在直立位置和折叠位置之间能够转动。前端框131和后端框132中的至少一个可转动地连接至底架110并形成直立位置和折叠位置。在图1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前端框131和后端框132均能够相对于底架110在直立位置和折叠位置之间转动。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知晓的是,前端框131和后端框132中的一个相对于底架110在直立位置和折叠位置之间转动。位于折叠位置的端框130平放在底架110上。
步骤S202:一个车辆200通过位于折叠位置的端框130行驶至底架110上的一端并且车头朝向外侧。
位于折叠位置的端框130不阻挡第一个车辆200行驶。第一个车辆200通过位于折叠位置的端框行使至底架110上。第一个车辆200可以通过位于折叠位置的后端框132行驶至底架110上。
第一个车辆200能够沿底架110的长度方向行驶。第一个车辆200的车头201朝向前端框131。第一个车辆200能够从后端框132的位置行驶至靠近前端框131的位置。第一个车辆200通过位于折叠位置的后端框132行驶至底架110上的一端。第一个车辆200通过位于折叠位置的后端框132行驶至底架110的靠近前端框131的一端。第一个车辆200的车头201沿底架110的长度方向朝向运输集装箱的外侧。
步骤S203:其余车辆依次通过位于折叠位置的端框130行驶至底架110上,并且最后一个车辆与第一个行驶至底架上的一端的车辆的车头相反并朝向外侧。
另一个车辆200可以通过位于折叠位置的后端框132行驶至底架110上。其余车辆依次通过位于折叠位置的后端框132行驶至底架上。
第一个车辆靠近前端框131,最后一个车辆靠近后端框132。第一个车辆的车头朝向运输集装箱的外侧,最后一个车辆的车头朝向运输集装箱的外侧。第一个车辆和最后一个车辆的车头方向相反。最后一个车辆与第一个行驶至底架110上的靠近前端框131的车辆的车头朝向相反的方向。最后一个车辆沿底架110的长度方向与第一个车辆的车头朝向相反的方向。
步骤S204:位于折叠位置的端框活动至所述直立位置,完成一层所述运输单元装载车辆。
待其余车辆200均行驶到位后,后端框132活动至直立位置。这样,形成一个运输单元,且完成一层运输单元装载至少两个车辆。
步骤S205:重复上述步骤,至少两个车辆依次行驶进入另一个运输集装箱中。
重复上述步骤,至少两个车辆200依次行驶进入另一个运输集装箱中。另一个运输集装箱中的第一个车辆200和最后一个车辆200的车头方向相反,并且另一个运输集装箱中的第一个车辆200和最后一个车辆200的车头均朝向外侧。这样,形成另一个运输单元,且完成另一层运输单元装载至少两个车辆。
步骤S206:从下至上依次层叠各层运输单元。
各层运输单元沿运输集装箱的高度方向从下至上依次层叠,以形成运输系统。至少两层运输单元沿运输集装箱的高度方向从下至上依次层叠。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上述运输系统的运输方法,用于将车辆行驶至上述的运输集装箱。端框130可活动地设置并形成有第一折叠位置、第二折叠位置和位于第一折叠位置和第二折叠位置之间的直立位置,端框130在第一折叠位置和第二折叠位置之间能够移动,端框130朝向所运输集装箱的内部能够活动至第一折叠位置,端框130朝向运输集装箱的外部能够活动至第二折叠位置。
运输方法包括:
一个车辆通过位于第二折叠位置的端框130行驶至底架110上的一端并且车头朝向外侧;
其余车辆依次通过位于第二折叠位置的端框130行驶至底架110上,并且最后一个车辆与第一个行驶至底架110上的一端的车辆的车头相反并朝向外侧;
位于第二折叠位置的端框130活动至直立位置,完成一层运输单元装载车辆;
重复上述步骤,并从下至上依次层叠各层运输单元。
根据本申请的运输方法,在运载堆叠总高度固定不变的情况下,降低了运输集装箱的整体高度,降低单层运输单元的高度,运输系统能够包括更多层的运输单元,增加运输车辆的数量,提高车辆运输的效率,降低运输成本。
如图14至图20所示,端框130可活动地设置至底架110。比如,端框130可以通过铰接的方式与底架110连接,端框130相对于底架110能够转动。端框130还可以可拆卸地与底架110连接,端框130能够从底架110上拆卸下来或者安装至底架110。
端框130能够相对于底架110活动并形成有第一折叠位置、第二折叠位置和直立位置,直立位置在第一折叠位置和第二折叠位置之间。端框130在第一折叠位置和第二折叠位置之间能够活动。端框130朝向运输集装箱的内部能够活动至第一折叠位置。端框130朝向运输集装箱的外部能够活动至第二折叠位置。位于第一折叠位置的端框130能够放置在底架110上。位于第二折叠位置的端框130能够放置在底架110上。位于第一折叠位置的端框130与位于第二折叠位置的端框130相平行。
位于第一折叠位置的端框130能够朝向运输集装箱的外部直接活动至第二折叠位置。位于第二折叠位置的端框130能够朝向运输集装箱的内部直接活动至第一折叠位置。端框130还能够活动至直立位置。位于第一折叠位置的端框130能够朝向运输集装箱的外部移动至直立位置。位于直立位置的端框130能够朝向运输集装箱的内部活动至第一折叠位置。位于第二折叠位置的端框130能够朝向运输集装箱的内部活动至直立位置。位于直立位置的端框130能够朝向运输集装箱的外部活动至第二折叠位置。优选地,位于第一折叠位置的端框130能够旋转180°活动至第二折叠位置。位于第二折叠位置的端框130能够反向旋转180°活动至第一折叠位置。
底架还包括插接组件171和支座172,支座172与底侧梁111固定连接。插接组件171与支座172连接。端框130包括立柱135,立柱135通过插接组件171与支座172连接。插接组件171包括限位板174、限位销175和至少两个插接杆176。
位于开启位置的插接杆176沿底架110的宽度方向朝向第五运输集装箱170的外部能够移动至插接位置。位于插接位置的插接杆176穿设于第一插接孔和第二插接孔173中。这样,位于插接位置的插接杆176能够固定位于直立位置的端框130和底架110,使得端框130保持在直立位置。
位于插接位置的插接杆176沿底架110的宽度方向朝向第五运输集装箱170的内部能够移动至开启位置。位于开启位置的插接杆176穿设与第一插接孔中且与第二插接孔173分离。这样,位于开启位置的插接杆176不对端框130的立柱135约束,端框130相对于底架110能够旋转,进而使得端框130分别转动至第一折叠位置或者第二折叠位置。
步骤S301:一个车辆200通过位于第二折叠位置的端框130行驶至底架110上的一端并且车头朝向外侧。
位于第二折叠位置的端框130不阻挡第一个车辆200行驶。第一个车辆200通过位于第二折叠位置的端框行使至底架110上。第一个车辆200可以通过位于第二折叠位置的后端框132行驶至底架110上。
第一个车辆200能够沿底架110的长度方向行驶。第一个车辆200的车头201朝向前端框131。第一个车辆200能够从后端框132的位置行驶至靠近前端框131的位置。第一个车辆200通过位于第二折叠位置的后端框132行驶至底架110上的一端。第一个车辆200通过位于第二折叠位置的后端框132行驶至底架110的靠近前端框131的一端。第一个车辆200的车头201沿底架110的长度方向朝向运输集装箱的外侧。
步骤S302:其余车辆依次通过位于第二折叠位置的端框130行驶至底架110上,并且最后一个车辆与第一个行驶至底架上的一端的车辆的车头相反并朝向外侧。
另一个车辆200可以通过位于第二折叠位置的后端框132行驶至底架110上。其余车辆依次通过位于第二折叠位置的后端框132行驶至底架上。
第一个车辆靠近前端框131,最后一个车辆靠近后端框132。第一个车辆的车头朝向运输集装箱的外侧,最后一个车辆的车头朝向运输集装箱的外侧。第一个车辆和最后一个车辆的车头方向相反。最后一个车辆与第一个行驶至底架110上的靠近前端框131的车辆的车头朝向相反的方向。最后一个车辆沿底架110的长度方向与第一个车辆的车头朝向相反的方向。
步骤S303:位于所述第二折叠位置的所述端框活动至所述直立位置,完成一层所述运输单元装载车辆。
待其余车辆200均行驶到位后,后端框132活动至直立位置。这样,形成一个运输单元,且完成一层运输单元装载至少两个车辆。当然,如果前端框131也位于折叠位置(第一折叠位置或第二折叠位置),也将位于折叠位置的前端框131活动至直立位置。
步骤S304:重复上述步骤,至少两个车辆依次行驶进入另一个运输集装箱中。
重复上述步骤,至少两个车辆200依次行驶进入另一个运输集装箱中。另一个运输集装箱中的第一个车辆200和最后一个车辆200的车头方向相反,并且另一个运输集装箱中的第一个车辆200和最后一个车辆200的车头均朝向外侧。这样,形成另一个运输单元,且完成另一层运输单元装载至少两个车辆。
步骤S305:从下至上依次层叠各层运输单元。
各层运输单元沿运输集装箱的高度方向从下至上依次层叠,以形成运输系统。至少两层运输单元沿运输集装箱的高度方向从下至上依次层叠。
本申请的10层运输单元的总高度与现有的8层的48英尺折叠框架集装箱的总高度相同。散货船舱的内部空间的高度约19.33米。第一运输集装箱101的高度可以为1905mm,十层运输单元堆码后的总高度约19.33米(含运输集装箱之间锁固的旋锁尺寸30mm)。在运载时,散货船舱中可以容纳有10层运输单元,车辆200的运输效率提高了25%。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中所使用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申请。本文中出现的诸如“部”、“件”等术语既可以表示单个的零件,也可以表示多个零件的组合。本文中出现的诸如“安装”、“设置”等术语既可以表示一个部件直接附接至另一个部件,也可以表示一个部件通过中间件附接至另一个部件。本文中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描述的特征可以单独地或与其他特征结合地应用于另一个实施方式,除非该特征在该另一个实施方式中不适用或是另有说明。
本申请已经通过上述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应当理解的是,上述实施方式只是用于举例和说明的目的,而非意在将本申请限制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范围内。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根据本申请的教导还可以做出更多种的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均落在本申请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以内。本申请的保护范围由附属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范围所界定。

Claims (27)

1.一种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层运输单元,所述运输单元包括:
运输集装箱,包括底架和两个呈门型的端框,两个所述端框设置在所述底架上,并沿所述底架的长度方向间隔相对设置,所述端框包括端上梁和两个顶角件,两个所述顶角件位于所述端上梁的两端;
至少两个车辆,装载于所述运输集装箱中并沿所述底架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列,其中位于所述底架的两端的两个所述车辆的车头朝向相反并且朝向外侧,并且所述车头的斜坡位位于所述端框所在位置,所述端上梁位于所述斜坡位的上方,所述顶角件的顶部高于所述车辆的车身顶部,所述端上梁的底部低于所述车辆的车身顶部,使所述运输集装箱的整体高度小于2390毫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运输系统用于装载高度为20米的船舱中,所述运输单元的层数为9至11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集装箱的高度在1705至2105毫米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集装箱还包括运输平台,所述运输平台支撑所述车辆,所述运输平台设置在所述底架的高度范围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包括至少一个中间纵梁和相对设置的两个底侧梁,所述中间纵梁位于两个所述底侧梁之间,所述运输平台被所述中间纵梁分割形成两部分,所述运输平台的各部分的一侧与所述底侧梁固定连接以及另一侧与所述中间纵梁固定连接,所述运输平台的上表面低于所述底侧梁的上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还包括横梁、叉槽和加强板,所述横梁和所述叉槽均与底侧梁垂直相连,所述加强板包括垂直相连的侧表面和底表面,两个所述加强板的各自的所述侧表面均连接至所述底侧梁,一个所述加强板的所述底表面连接至所述横梁,另一个所述加强板的所述底表面连接至所述叉槽。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还包括两个叉槽,两个所述叉槽的位置偏离于所述运输平台上的位于中部位置的所述车辆的车轮,两个所述叉槽的中心距在850至950毫米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还包括中间底角件和横梁,所述端框与所述中间底角件铰接,所述横梁与所述中间底角件沿所述运输集装箱的长度方向错开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包括若干叉槽和若干横梁,所述若干叉槽和所述若干横梁的至少之一与所述运输平台之间连接有过渡板。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还包括端部底角件和中间底角件,两个所述端框沿所述运输集装箱的长度方向均位于两个所述端部底角件之间,所述端框与所述中间底角件铰接,四个所述中间底角件之间的距离与40英尺标准集装箱的四个底角件之间的距离相同。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还包括前底端梁和后底端梁,两个所述端框为前端框和后端框,所述前端框能够朝向所述运输集装箱的内部折叠,所述后端框能够朝向所述运输集装箱的外部折叠,所述前端框和所述前底端梁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后端框和所述后底端梁之间的距离。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底端梁还包括后端底角件,位于折叠位置的所述后端框的顶角件放置在所述后端底角件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还包括底侧梁,所述底侧梁设置有缺口,所述缺口容纳位于折叠位置的前端框。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还包括前底端梁和后底端梁,两个所述端框为前端框和后端框,所述前端框和所述后端框均能够朝向所述运输集装箱的内部折叠,所述前端框和所述前底端梁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后端框和所述后底端梁之间的距离。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还包括端部底角件和中间底角件,两个所述中间底角件均位于两个所述端部底角件之间,所述前端框和所述后端框分别与两个所述中间底角件铰接。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还包括前底端梁和后底端梁,两个所述端框为前端框和后端框,所述前端框和所述后端框均能够朝向所述运输集装箱的外部折叠,所述前端框和所述前底端梁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后端框和所述后底端梁之间的距离。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端框包括端上梁、连接件和两个立柱,所述端上梁设置在两个所述立柱之间,所述端上梁通过所述连接件与其中一个或两个所述立柱可拆卸地连接。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包括底侧梁、支座和插接组件,所述支座与所述底侧梁固定连接,所述端框包括立柱,所述立柱通过所述插接组件与所述支座连接。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一插接孔,所述立柱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二插接孔,所述端框可活动地设置并形成有直立位置和折叠位置,
位于所述直立位置的所述端框的所述立柱的所述第二插接孔与所述第一插接孔相对应,所述插接组件穿设于所述第一插接孔以及所述第二插接孔中,以使得所述端框保持在所述直立位置;
位于折叠位置的所述端框的所述立柱的所述第二插接孔与所述第一插接孔错开。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组件包括限位板、限位销和至少两个插接杆,所述限位板和所述限位销分别位于所述插接杆的两端,所述限位销与所述插接杆可分离地连接,所述限位板和所述插接杆均可移动地设置并形成有插接位置和开启位置,
位于所述插接位置的所述限位板比位于所述开启位置的所述限位板更靠近所述底侧梁;
位于所述插接位置的所述插接杆穿设于所述第一插接孔和所述第二插接孔中;
位于所述开启位置的所述插接杆穿设于所述第一插接孔中且与所述第二插接孔分离。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的上方设置有可移动的旋锁,所述立柱的底部设置有避让口,当所述旋锁在位于所述折叠位置的所述端框的上方时,所述避让口避让所述旋锁。
22.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中设置有中间底角件和垫板,所述垫板位于所述中间底角件的上表面,所述端框的底部具有凸起,位于所述直立位置的所述端框的所述凸起与所述垫板相抵,位于折叠位置的所述端框的所述凸起与所述垫板分离。
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端框可活动地设置并形成有第一折叠位置、第二折叠位置和位于所述第一折叠位置和所述第二折叠位置之间的直立位置,所述端框在所述第一折叠位置和所述第二折叠位置之间能够活动,所述端框朝向所运输集装箱的内部能够活动至所述第一折叠位置,所述端框朝向所述运输集装箱的外部能够活动至所述第二折叠位置。
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设置有阻挡构件,所述阻挡构件为可翻转式挡板或弹簧插销,所述阻挡构件可移动地设置并形成有阻挡位置和避让位置,位于所述阻挡位置的所述阻挡构件阻挡所述端框移动,位于所述避让位置的所述阻挡构件避让所述端框以使得所述端框相对于所述底架能够活动。
25.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至24中的任一项所述运输系统的运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端上梁可活动地设置并形成有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所述运输方法包括:
至少一个所述端框的端上梁活动至所述打开位置;
一个车辆通过位于所述打开位置的所述端上梁的所述端框行驶至所述底架上的一端并且车头朝向外侧;
其余车辆依次通过位于所述打开位置的所述端上梁的所述端框行驶至所述底架上,并且最后一个所述车辆与第一个行驶至所述底架上的一端的车辆的车头相反并朝向外侧;
所述端上梁活动至所述关闭位置,完成一层所述运输单元装载车辆;
重复上述步骤,并从下至上依次层叠各层所述运输单元。
26.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至24中的任一项所述运输系统的运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或两个所述端框可活动地设置并形成有折叠位置和直立位置,位于所述直立位置的所述端框与所述底架相垂直,位于所述折叠位置的所述端框平放在所述底架上,所述运输方法包括:
至少一个所述端框活动至所述折叠位置;
一个车辆通过位于所述折叠位置的所述端框行驶至所述底架上的一端并且车头朝向外侧;
其余车辆依次通过位于所述折叠位置的所述端框行驶至所述底架上,并且最后一个所述车辆与第一个行驶至所述底架上的一端的车辆的车头相反并朝向外侧;
位于所述折叠位置的所述端框活动至所述直立位置,完成一层所述运输单元装载车辆;
重复上述步骤,并从下至上依次层叠各层所述运输单元。
27.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8至23中的任一项所述运输系统的运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端框可活动地设置并形成有第一折叠位置、第二折叠位置和位于所述第一折叠位置和所述第二折叠位置之间的直立位置,所述端框在所述第一折叠位置和所述第二折叠位置之间能够活动,所述端框朝向所运输集装箱的内部能够活动至所述第一折叠位置,所述端框朝向所述运输集装箱的外部能够活动至所述第二折叠位置,所述运输方法包括:
一个车辆通过位于所述第二折叠位置的所述端框行驶至所述底架上的一端并且车头朝向外侧;
其余车辆依次通过位于所述第二折叠位置的所述端框行驶至所述底架上,并且最后一个所述车辆与第一个行驶至所述底架上的一端的车辆的车头相反并朝向外侧;
位于所述第二折叠位置的所述端框活动至所述直立位置,完成一层所述运输单元装载车辆;
重复上述步骤,并从下至上依次层叠各层所述运输单元。
CN202310644218.XA 2023-06-01 2023-06-01 运输系统及运输方法 Pending CN11685384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644218.XA CN116853849A (zh) 2023-06-01 2023-06-01 运输系统及运输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644218.XA CN116853849A (zh) 2023-06-01 2023-06-01 运输系统及运输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853849A true CN116853849A (zh) 2023-10-10

Family

ID=882205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644218.XA Pending CN116853849A (zh) 2023-06-01 2023-06-01 运输系统及运输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853849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577772A (en) Collapsible containers
US8783489B2 (en) Collapsible storage container
RU2584043C2 (ru) Складная интермодальная транспортная платформа
CA1231589A (en) System for stacking containers on a flat bed vehicle
EP0082610B1 (en) Railway container and car
US5275301A (en) Collapsible freight container with gates
US6149219A (en) Dropgate cargo support system
US20080022883A1 (en) Railway Car for Transporting Semi-Trucks
US20040083671A1 (en) Collapsible containerized shelter transportable by self-loading vehicles
CN209871294U (zh) 顶盖具有垫高件的容器
US9045280B2 (en) Collapsible storage container
US9004832B1 (en) Intermodal container
US4618068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hipping and storing cargo
US4759294A (en) Railroad car with double stack container restraint system
US3830381A (en) Truck and outsize cargo container
CN220011443U (zh) 运输系统
US3854425A (en) End doors for auto rack cars
CN116853849A (zh) 运输系统及运输方法
CA2717418A1 (en) Collapsible intermodal flatbed and method of use
CN219601058U (zh) 运输装置及运输系统
GB2303360A (en) Collapsible Shipping Container
CN221164247U (zh) 一种运车集装箱
CN116198407A (zh) 运输装置及运输系统
CN219134818U (zh) 一种折叠式的车辆运输架
CN219858627U (zh) 导轨、门体和集装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