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849602A - 眼底图像拍摄方法及其装置、主控设备 - Google Patents

眼底图像拍摄方法及其装置、主控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849602A
CN116849602A CN202310717574.XA CN202310717574A CN116849602A CN 116849602 A CN116849602 A CN 116849602A CN 202310717574 A CN202310717574 A CN 202310717574A CN 116849602 A CN116849602 A CN 11684960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undus
image
light source
fundus image
lens grou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71757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冠南
解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lbo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lb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bo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lb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717574.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849602A/zh
Publication of CN1168496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84960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3/00Apparatus for testing the eyes; Instruments for examining the eyes
    • A61B3/10Objective types, i.e. instruments for examining the eyes independent of the patients' perceptions or reactions
    • A61B3/12Objective types, i.e. instruments for examining the eyes independent of the patients' perceptions or reactions for looking at the eye fundus, e.g. ophthalmoscop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3/00Apparatus for testing the eyes; Instruments for examining the eyes
    • A61B3/0008Apparatus for testing the eyes; Instruments for examining the eyes provided with illuminating mea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3/00Apparatus for testing the eyes; Instruments for examining the eyes
    • A61B3/10Objective types, i.e. instruments for examining the eyes independent of the patients' perceptions or reactions
    • A61B3/14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ye photography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眼底图像拍摄方法,包括:控制第一光源开启,第一光源形成第一光照环境;调整调焦透镜组的焦距,并在第一光照环境下拍摄眼睛的屈光眼底图像或者眼底对焦图像,屈光眼底图像用于对眼睛进行屈光分析;根据眼底对焦图像判断调焦透镜组的焦距是否合适;当调焦透镜组的焦距合适时,控制第一光源关闭,并控制第二光源开启,第二光源形成第二光照环境;以及在第二光照环境下拍摄眼睛的目标眼底图像。本发明公开的眼底图像拍摄方法能够解决眼底相机使用不便的问题。此外,本发明还公开一种眼底图像拍摄装置及主控设备。

Description

眼底图像拍摄方法及其装置、主控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眼科仪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眼底图像拍摄方法及其装置、主控设备。
背景技术
人眼视网膜的眼底视神经是大脑向外延伸的部分,是重要的视觉器官。观察视网膜不仅可以检查眼部的健康问题,还可以发现糖尿病并发症、高血压等全身的病变。目前,视网膜可通过眼底相机等仪器采集眼底图像进行观察。
为了便于医生观察、分析病情,现有的眼底相机通常采用固定的模式获取眼底图像,无法由医生自由设置,导致使用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眼底图像拍摄方法及其装置、主控设备,旨在解决眼底相机使用不便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眼底图像拍摄方法,所述眼底图像拍摄方法包括:
控制第一光源开启,所述第一光源形成第一光照环境;
调整调焦透镜组的焦距,并在所述第一光照环境下拍摄眼睛的屈光眼底图像或者眼底对焦图像,所述屈光眼底图像用于对所述眼睛进行屈光分析;
根据所述眼底对焦图像判断所述调焦透镜组的焦距是否合适;
当所述调焦透镜组的焦距合适时,控制所述第一光源关闭,并控制第二光源开启,所述第二光源形成第二光照环境;以及
在所述第二光照环境下拍摄所述眼睛的目标眼底图像。
优选地,所述第一光源为近红外光,所述第二光源为白光。
优选地,调整调焦透镜组的焦距包括:
当接收到屈光指令时,按照第一间距调整所述调焦透镜组的焦距;以及
当接收到眼底指令时,按照第二间距调整所述调焦透镜组的焦距,所述第一间距与所述第二间距不同。
优选地,在所述第一光照环境下拍摄眼睛的屈光眼底图像或者眼底对焦图像包括:
每一次调整所述调焦透镜组的焦距均拍摄相应的屈光眼底图像或者眼底对焦图像。
优选地,根据所述眼底对焦图像判断所述调焦透镜组的焦距是否合适包括:
判断所述眼底对焦图像是否对焦正确;
当所述眼底对焦图像对焦不正确时,按照第二间距调整所述调焦透镜组的焦距;以及
当所述眼底对焦图像对焦正确时,确认所述调焦透镜组的焦距合适。
优选地,在所述第二光照环境下拍摄所述眼睛的目标眼底图像之后,所述眼底图像拍摄方法还包括:
对所述目标眼底图像进行补偿处理以得到补偿眼底图像。
优选地,在所述第二光照环境下拍摄所述眼睛的目标眼底图像之后,所述眼底图像拍摄方法还包括:
控制所述第二光源关闭。
本发明进一步提出一种主控设备,所述主控设备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指令;以及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程序指令以实现如上所述的眼底图像拍摄方法。
本发明进一步还提出一种眼底图像拍摄装置,所述眼底图像拍摄装置包括第一光源、第二光源、调焦透镜组以及如上所述的主控设备,所述主控设备分别与所述第一光源、所述第二光源、所述调焦透镜组电性连接。
优选地,所述眼底图像拍摄装置还包括图像传感器,所述主控设备与所述图像传感器电性连接,所述图像传感器设置于所述调焦透镜组远离眼睛的一侧。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在光路系统中同时设置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例如近红外光和白光。在屈光分析模式下,可以在第一光照环境下拍摄形成屈光眼底图像,使得检测者能够快速得到被测者的眼睛黄斑中心及黄斑周围的屈光度;在眼底图像模式下,可以在第一光照环境下对调焦透镜组的焦距进行调整,拍摄形成眼底对焦图像,从而快速调整调焦透镜组的焦距以完成对焦,并切换至第二光照环境以拍摄目标眼底图像,使不同屈光度的眼睛的眼底图像都能够清晰成像,使得检测者能够根据目标眼底图像对被测者的眼睛情况进行准确分析。可以理解的是,眼底图像拍摄方法能够切换屈光分析模式和眼底图像模式两种不同的拍摄模型,通过控制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按预设程序工作,可以在屈光分析模式下任意获取调焦过程中形成的屈光眼底图像,在眼底图像模式下获取聚焦正确后使用第二光源所拍摄的目标眼底图像,从而实现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按测试者的设置进行工作,同时满足屈光分析和拍摄眼底图像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眼底图像拍摄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眼底图像拍摄方法的子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眼底图像拍摄方法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的光路系统中第一光源开启的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的光路系统中第二光源开启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主控设备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眼底图像拍摄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中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还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上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另外,在本发明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请结合参看图1和图3,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眼底图像拍摄方法的流程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眼底图像拍摄方法的应用场景示意图。眼底图像拍摄方法用于对眼睛进行屈光分析和拍摄眼底图像。
以图3所示的应用场景为例,主控设备10分别与第一光源20、第二光源30、调焦透镜组40、图像传感器50电性连接。在本实施例中,主控设备10用于执行眼底图像拍摄方法。其中,主控设备10的相关功能可以由一个设备实现,也可以由多个设备共同实现,还可以是由一个设备内的一个或多个功能模块实现,在此不作具体限定。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功能既可以是硬件设备中的网络元件,也可以是在专用硬件上运行的软件功能,或者是硬件与软件的结合,或者是平台(例如,云平台)上实例化的虚拟化功能。
在光路系统中,接目物镜60、调焦透镜组40以及图像传感器50依次设置,并位于同一轴线上。当拍摄眼底图像时,接目物镜60远离调焦透镜组40的一端朝向眼睛。第一光源20和第二光源30设置于光路,第一光源20和第二光源30的具体位置可以根据实际拍摄情况进行设置,图4所示的光路并不对第一光源20和第二光源30的具体位置进行限制。
眼底图像拍摄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2,控制第一光源开启。
主控设备10控制第一光源20开启,第一光源20发出的光线从眼睛的瞳孔进入眼球。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光源20形成第一光照环境。具体地,第一光源20为近红外光。在一些可行的实施例中,第一光源20还可以为红外光。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光源20发射的光线为近红外光线。
步骤S104,调整调焦透镜组的焦距,并在第一光照环境下拍摄眼睛的屈光眼底图像或者眼底对焦图像。
主控设备10调整调焦透镜组40的焦距,同时在第一光照环境下,主控设备10控制图像传感器50拍摄眼睛的屈光眼底图像或者眼底对焦图像(如图4所示)。其中,屈光眼底图像用于对眼睛进行屈光分析。图像传感器50包括但不限于CMOS(Complementary Metal-Oxide-Semiconductor)、CCD(charge coupled device)等具备图像采集功能的设备。
在本实施例中,调整调焦透镜组40的焦距具体包括:当接收到屈光指令时,按照第一间距调整调焦透镜组40的焦距;当接收到眼底指令时,按照第二间距调整调焦透镜组40的焦距。其中,第一间距与第二间距不同。第一间距和第二间距的具体数值可以根据实际拍摄情况进行设置,在此不做限定。
具体地,控制第一光源20开启之前,主控设备10判断是否接收到屈光指令或者眼底指令。当接收到屈光指令时,主控设备10进入屈光分析模式,在开启第一光源20后,主控设备10按照第一间距调整调焦透镜组40的焦距。当接收到眼底指令时,主控设备10进入眼底图像模式,在开启第一光源20后,主控设备10按照第二间距调整调焦透镜组40的焦距。可以理解的是,当检测者需要对被测者进行屈光分析时,输入屈光指令,主控设备10进入屈光分析模式;当检测者需要对被测者进行眼底分析时,输入眼底指令,主控设备10进入眼底图像模式。
在本实施例中,在第一光照环境下拍摄眼睛的屈光眼底图像或者眼底对焦图像具体包括:每一次调整调焦透镜组40的焦距均拍摄相应的屈光眼底图像或者眼底对焦图像。
具体地,在屈光分析模式下,需要在眼轴方向上对眼睛进行轴向的连续扫描,因此,主控设备10控制调焦透镜组40在调焦范围内往复运动,且调焦透镜组40每一次移动的距离均为第一间距。每控制调焦透镜组40移动一次,主控设备10就相应控制图像传感器50获取一次屈光眼底图像。可以理解的是,图像传感器50获取第一光照环境下连续的屈光眼底图像。其中,不同的屈光眼底图像在眼底对焦的点不同。
在眼底图像模式下,由于眼睛的屈光度不同,需要通过调焦透镜组40来补偿离焦量,因此,主控设备10控制调焦透镜组40移动来进行补偿,且调焦透镜组40每一次移动的距离均为第二间距。每控制调焦透镜组40移动一次,主控设备10就相应控制图像传感器50获取一次眼底对焦图像。可以理解的是,图像传感器50获取第二光照环境下连续的眼底对焦图像。其中,不同的眼底对焦图像在眼底对焦的点不同。
步骤S106,根据眼底对焦图像判断调焦透镜组的焦距是否合适。
在眼底图像模式下,主控设备10根据眼底对焦图像判断调焦透镜组40的焦距是否合适。其中,主控设备10预先设置有图像分析算法,用于对眼底对焦图像进行分析。可以理解的是,主控设备10调整调焦透镜组40的焦距后,图像传感器50拍摄相对应的眼底对焦图像,并将眼底对焦图像发送至主控设备10,主控设备10对眼底对焦图像进行分析,若眼底对焦图像不是合适的图像,则主控设备10再调整调焦透镜组40的焦距;若眼底对焦图像是合适的图像,则主控设备10确认当前调焦透镜组40的焦距为合适的焦距。
当调焦透镜组的焦距合适时,执行步骤S108。
如何根据眼底对焦图像判断调焦透镜组的焦距是否合适的具体过程将在下文详细描述。
步骤S108,控制第一光源关闭,并控制第二光源开启。
当分析出当前调焦透镜组40的焦距为合适的焦距时,主控设备10控制第一光源20关闭,并控制第二光源30开启,第二光源30发出的光线从眼睛的瞳孔进入眼球。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光源30形成第二光照环境。具体地,第二光源30为白光。在一些可行的实施例中,第二光源30还可以为可见光。
步骤S110,在第二光照环境下拍摄眼睛的目标眼底图像。
主控设备10在第二光照环境下,控制图像传感器50拍摄眼睛的目标眼底图像(如图5所示)。可以理解的是,目标眼底图像是在调焦透镜组40焦距合适的情况下拍摄得到的。
在本实施例中,当检测者需要对被测者进行屈光分析时,输入屈光指令,主控设备10进入屈光分析模式,获取图像传感器50发送的屈光眼底图像以供检测者查看;当检测者需要对被测者进行眼底分析时,输入眼底指令,主控设备10进入眼底图像模式,获取图像传感器50发送的目标眼底图像以供检测者查看。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二光照环境下拍摄眼睛的目标眼底图像之后,主控设备10控制第二光源30关闭。由于眼睛对可见光波段的光十分敏感,若长时间曝光会损伤眼睛,因此,拍摄得到目标眼底图像后,主控设备10马上关闭第二光源30,以控制第二光源30通过瞬时曝光的方式来对眼睛进行照明。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二光照环境下拍摄眼睛的目标眼底图像之后,主控设备10还对目标眼底图像进行补偿以得到补偿眼底图像,通过算法对目标眼底图像进行补偿,能够得到清晰度更高的补偿眼底图像。
上述实施例中,在光路系统中同时设置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例如近红外光和白光。在屈光分析模式下,可以在第一光照环境下拍摄形成屈光眼底图像,使得检测者能够快速得到被测者的眼睛黄斑中心及黄斑周围的屈光度;在眼底图像模式下,可以在第一光照环境下对调焦透镜组的焦距进行调整,拍摄形成眼底对焦图像,从而快速调整调焦透镜组的焦距以完成对焦,并切换至第二光照环境以拍摄目标眼底图像,使不同屈光度的眼睛的眼底图像都能够清晰成像,使得检测者能够根据目标眼底图像对被测者的眼睛情况进行准确分析。可以理解的是,眼底图像拍摄方法能够切换屈光分析模式和眼底图像模式两种不同的拍摄模型,通过控制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按预设程序工作,可以在屈光分析模式下任意获取调焦过程中形成的屈光眼底图像,在眼底图像模式下获取聚焦正确后使用第二光源所拍摄的目标眼底图像,从而实现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按测试者的设置进行工作,同时满足屈光分析和拍摄眼底图像的需求。其中,屈光眼底图像可用于眼底各位置的屈光度分析,目标眼底图像可用于观察眼底以分析病情。
请结合参看图2,其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眼底图像拍摄方法的子流程图。步骤S106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202,判断眼底对焦图像是否对焦正确。
主控设备10对眼底对焦图像进行分析,以判断眼底对焦图像是否对焦正确。具体地,由于不同眼底对焦图像在眼底对焦的点不同,主控设备10需要分析出哪一眼底对焦图像在眼底对焦的点为适合观察的点,即对焦正确。则拍摄该眼底对焦图像时调焦透镜组40对应的焦距为合适的焦距。
当眼底对焦图像对焦不正确时,执行步骤S204;当眼底对焦图像对焦正确时,执行步骤S206。
步骤S204,按照第二间距调整调焦透镜组的焦距。
当眼底对焦图像对焦不正确时,主控设备10按照第二间距调整调焦透镜组40的焦距。也就是说,当眼底对焦图像不是合适的图像时,主控设备10继续调整调焦透镜组40的焦距以寻找合适的眼底对焦图像。
步骤S206,确认调焦透镜组的焦距合适。
当眼底对焦图像对焦正确时,主控设备10确认调焦透镜组40当前的焦距为合适的焦距。
上述实施例中,根据眼底对焦图像是否清晰拍摄到需要分析的眼底区域来判断眼底对焦图像是否对焦正确,以使在合适的焦距下拍摄得到清晰的目标眼底图像,以便于眼底的观察。
请结合参看图6,其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主控设备的内部结构示意图。主控设备10包括存储器11和处理器12。存储器11用于存储程序指令,处理器12用于执行程序指令以实现上述眼底图像拍摄方法。
其中,处理器12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是一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Unit,CPU)、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或其它数据处理芯片,用于运行存储器11中存储的程序指令。
存储器11至少包括一种类型的可读存储介质,该可读存储介质包括闪存、硬盘、多媒体卡、卡型存储器(例如,SD或DX存储器等)、磁性存储器、磁盘、光盘等。存储器11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是计算机设备的内部存储单元,例如计算机设备的硬盘。存储器11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是计算机设备的外部存储设备,例如计算机设备上配备的插接式硬盘、智能存储卡(Smart Media Card,SMC)、安全数字(Secure Digital,SD)卡、闪存卡(FlashCard)等。进一步地,存储器11还可以既包括计算机设备的内部存储单元也包括外部存储设备。存储器11不仅可以用于存储安装于计算机设备的应用软件及各类数据,例如实现眼底图像拍摄方法的代码等,还可以用于暂时地存储已经输出或者将要输出的数据。
请结合参看图7,其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眼底图像拍摄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眼底图像拍摄装置1包括第一光源20、第二光源30、调焦透镜组40和主控设备10。主控设备10分别与第一光源20、第二光源30、调焦透镜组40电性连接。
主控设备10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眼底图像拍摄装置1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眼底图像拍摄装置1还包括图像传感器50,主控设备10与图像传感器50电性连接。图像传感器50设置于调焦透镜组40远离眼睛的一侧。
具体地,眼底图像拍摄装置1还包括接目物镜,其中,接目物镜、调焦透镜组40以及图像传感器50依次设置,并位于同一轴线上。当拍摄眼底图像时,接目物镜60远离调焦透镜组40的一端朝向眼睛。第一光源20和第二光源30设置于光路,第一光源20和第二光源30的具体位置可以根据实际拍摄情况进行设置。
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发明的部分或优选实施例,无论是文字还是附图都不能因此限制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凡是在与本发明一个整体的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眼底图像拍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眼底图像拍摄方法包括:
控制第一光源开启,所述第一光源形成第一光照环境;
调整调焦透镜组的焦距,并在所述第一光照环境下拍摄眼睛的屈光眼底图像或者眼底对焦图像,所述屈光眼底图像用于对所述眼睛进行屈光分析;
根据所述眼底对焦图像判断所述调焦透镜组的焦距是否合适;
当所述调焦透镜组的焦距合适时,控制所述第一光源关闭,并控制第二光源开启,所述第二光源形成第二光照环境;以及
在所述第二光照环境下拍摄所述眼睛的目标眼底图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眼底图像拍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源为近红外光,所述第二光源为白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眼底图像拍摄方法,其特征在于,调整调焦透镜组的焦距包括:
当接收到屈光指令时,按照第一间距调整所述调焦透镜组的焦距;以及
当接收到眼底指令时,按照第二间距调整所述调焦透镜组的焦距,所述第一间距与所述第二间距不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眼底图像拍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光照环境下拍摄眼睛的屈光眼底图像或者眼底对焦图像包括:
每一次调整所述调焦透镜组的焦距均拍摄相应的屈光眼底图像或者眼底对焦图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眼底图像拍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眼底对焦图像判断所述调焦透镜组的焦距是否合适包括:
判断所述眼底对焦图像是否对焦正确;
当所述眼底对焦图像对焦不正确时,按照第二间距调整所述调焦透镜组的焦距;以及
当所述眼底对焦图像对焦正确时,确认所述调焦透镜组的焦距合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眼底图像拍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光照环境下拍摄所述眼睛的目标眼底图像之后,所述眼底图像拍摄方法还包括:
对所述目标眼底图像进行补偿处理以得到补偿眼底图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眼底图像拍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光照环境下拍摄所述眼睛的目标眼底图像之后,所述眼底图像拍摄方法还包括:
控制所述第二光源关闭。
8.一种主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设备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指令;以及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程序指令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眼底图像拍摄方法。
9.一种眼底图像拍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眼底图像拍摄装置包括第一光源、第二光源、调焦透镜组以及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主控设备,所述主控设备分别与所述第一光源、所述第二光源、所述调焦透镜组电性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眼底图像拍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眼底图像拍摄装置还包括图像传感器,所述主控设备与所述图像传感器电性连接,所述图像传感器设置于所述调焦透镜组远离眼睛的一侧。
CN202310717574.XA 2023-06-15 2023-06-15 眼底图像拍摄方法及其装置、主控设备 Pending CN11684960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717574.XA CN116849602A (zh) 2023-06-15 2023-06-15 眼底图像拍摄方法及其装置、主控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717574.XA CN116849602A (zh) 2023-06-15 2023-06-15 眼底图像拍摄方法及其装置、主控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849602A true CN116849602A (zh) 2023-10-10

Family

ID=882242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717574.XA Pending CN116849602A (zh) 2023-06-15 2023-06-15 眼底图像拍摄方法及其装置、主控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849602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068079B2 (en) Biometric authentication device and biometric image output control method
JP5651119B2 (ja) 眼の画像化装置及び方法
US8534836B2 (en) Fundus camera
US20120154748A1 (en) Fundus camera
US20120050515A1 (e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CN106821303B (zh) 一种自主式眼底摄影成像系统及方法
JP5361522B2 (ja) 眼底カメラ
CN112075921B (zh) 眼底相机及其焦距调整方法
JP2017012663A (ja) 眼科撮影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KR101992016B1 (ko) 광원 및 초점 자동 제어 기능을 가지는 안저 형광 영상 획득 장치 및 방법
CN210383874U (zh) 一种自动对准定位眼底相机
JP2014079392A (ja) 眼科撮影装置
CN112190227B (zh) 眼底相机及其使用状态检测方法
JP5777308B2 (ja) 眼科撮影装置、眼科撮影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12075920A (zh) 眼底相机及其工作距离调整方法
CN116849602A (zh) 眼底图像拍摄方法及其装置、主控设备
CN216352422U (zh) 多模态图像采集装置
JP2925572B2 (ja) 眼科装置
CN112190228B (zh) 眼底相机及其检测方法
CN112220448B (zh) 眼底相机及眼底图像合成方法
EP3695775B1 (en) Smartphone-based handheld optical device and method for capturing non-mydriatic retinal images
JP7379028B2 (ja) 電子機器、電子機器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憶媒体
KR102183197B1 (ko) 안구 촬영 장치 및 이의 광학 모듈 자동 위치 조절 방법
JP5784087B2 (ja) 眼科装置、及び眼科装置の制御方法
TWI544897B (zh) 影像偵測裝置及影像偵測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