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846429A - 耳机间的近场通信方法、装置、耳机及介质 - Google Patents

耳机间的近场通信方法、装置、耳机及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846429A
CN116846429A CN202310833399.0A CN202310833399A CN116846429A CN 116846429 A CN116846429 A CN 116846429A CN 202310833399 A CN202310833399 A CN 202310833399A CN 116846429 A CN116846429 A CN 11684642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arphone
near field
field communication
address book
instru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83339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陆玉云
王德雨
石磊
王征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Mojue Intelligent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Mojue Intelligent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Mojue Intelligent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Mojue Intelligent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833399.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846429A/zh
Publication of CN1168464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84642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80Services using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e.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NFC],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or low energy communic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是关于一种耳机间的近场通信方法、装置、耳机及介质,具体涉及通信技术领域。该方法由第一耳机执行,所述方法包括:更新所述第一耳机的通讯录,所述通讯录中存储有不同耳机的近场通信地址信息;在搜索到所述通讯录中的第二耳机处于所述第一耳机的近场通信范围内的情况下,接收针对所述第二耳机的通信对象选择指令;响应于所述通信对象选择指令,基于所述第二耳机的近场通信地址信息,向所述第二耳机发起近场通信。基于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实现耳机间的近场通信,在不依赖第三方设备的情况下,满足耳机间的无线数据传输需求。

Description

耳机间的近场通信方法、装置、耳机及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耳机间的近场通信方法、装置、耳机及介质。
背景技术
耳机是在日常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的一种听音设备。
一般地,耳机具有无线通讯功能。在耳机和其对应的终端设备之间可以进行无线通讯,比如电脑、或者手机等终端设备。
相关技术中,需要通过终端设备的辅助,实现不同耳机间的近场通信,比如:耳机A向终端设备A传输数据,终端设备A转发给终端设备B,终端设备B再转发给耳机B。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耳机间的近场通信方法、装置、耳机及介质,该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耳机间的近场通信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更新所述第一耳机的通讯录,所述通讯录中存储有不同耳机的近场通信地址信息;
在搜索到所述通讯录中的第二耳机处于所述第一耳机的近场通信范围内的情况下,接收针对所述第二耳机的通信对象选择指令;
响应于所述通信对象选择指令,基于所述第二耳机的近场通信地址信息,向所述第二耳机发起近场通信。
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耳机间的近场通信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通讯录更新模块,用于更新第一耳机的通讯录,所述通讯录中存储有不同耳机的近场通信地址信息;
通信对象选择模块,用于在搜索到所述通讯录中的第二耳机处于所述第一耳机的近场通信范围内的情况下,接收针对所述第二耳机的通信对象选择指令;
近场通信发起模块,用于响应于所述通信对象选择指令,基于所述第二耳机的近场通信地址信息,向所述第二耳机发起近场通信。
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耳机,所述耳机中包含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所述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上述的耳机间的近场通信方法。
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所述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上述的耳机间的近场通信方法。
再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指令,该计算机指令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读取该计算机指令,处理器执行该计算机指令,使得该计算机设备执行上述的耳机间的近场通信方法。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在耳机中通过通讯录存储其他耳机的近场通信地址信息,在开启近场通信的搜索功能之后,若在当前搜索到通讯录中的某个其他耳机处于该耳机的近场通信范围内,用户可以选择其他耳机作为通信对象,进而该耳机与其他耳机之间进行近场通信,以实现耳机间的近场通信,在不依赖第三方设备的情况下,满足耳机间的无线数据传输需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耳机间的近场通信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耳机间的近场通信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耳机间的近场通信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耳机间的近场通信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耳机间的近场通信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耳机的具体结构的示意图。
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耳机间的近场通信装置的结构方框图。
图8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机设备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应理解,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提到的“指示”可以是直接指示,也可以是间接指示,还可以是表示具有关联关系。举例说明,A指示B,可以表示A直接指示B,例如B可以通过A获取;也可以表示A间接指示B,例如A指示C,B可以通过C获取;还可以表示A和B之间具有关联关系。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对应”可表示两者之间具有直接对应或间接对应的关系,也可以表示两者之间具有关联关系,也可以是指示与被指示、配置与被配置等关系。
本申请实施例中,“预定义”可以通过在设备(例如,包括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中预先保存相应的代码、表格或其他可用于指示相关信息的方式来实现,本申请对于其具体的实现方式不做限定。
相关技术中,耳机虽然有无线通讯功能,但是只能在耳机和其他终端设备之间,比如电脑,或者手机等其他具有无线通讯功能的终端设备,无法实现耳机与耳机之间的点对点信息交互。其现有的通讯方式主要用于给耳机进行功能设定或者给耳机传输数据,该种通讯方式下需要终端设备进行辅助,即便部分耳机可以在与终端设备相连的情况下通话,但也必须依赖于手机。
但是在一些近场情况下,如果不借助公网的终端设备,在近场通信范围内,正常音量的语音无法抵达对方耳机佩戴者,不同耳机佩戴者之间如果想要实现点对点通话或者点对多通话则无法实现。
也即,现有的耳机具有无线通讯功能,但在近场通信的应用方面还没有相应的设备,但实际应用中有该需求。
针对如上缺陷,本申请实施例旨在利用近场通信技术,将不同耳机之间建立点对点通讯,以解决当下耳机间的近场通讯问题。下面,对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说明。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耳机间的近场通信方法的方法流程图。该方法应用于耳机中,该耳机可以记为第一耳机。如图1所示,该耳机间的近场通信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10:更新第一耳机的通讯录,通讯录中存储有不同耳机的近场通信地址信息。
其中,近场通信地址信息是在近场通信技术下,对耳机进行身份标识的一种信息。上述近场通信技术包括但不限于:蓝牙、WIFI,本申请实施例对近场通信技术的具体种类不加以限制。示例性的,近场通信地址信息为媒体访问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地址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每个耳机中可以存储其他耳机的近场通信地址信息,这些其他耳机的近场通信地址信息组成该耳机中的通讯录,且该通讯录支持进行更新,将新的其他耳机的近场通信地址信息加入该通讯录。
步骤120:在搜索到通讯录中的第二耳机处于第一耳机的近场通信范围内的情况下,接收针对第二耳机的通信对象选择指令。
其中,通信对象选择指令是一种对耳机间的近场通信对象进行选择的指令。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若第一耳机开启近场通信的搜索功能,且在当前搜索到通讯录中的第二耳机处于第一耳机的近场通信范围内,则可以接收针对第二耳机的通信对象选择指令,该指令用于指示选择第二耳机作为第一耳机近场通信的通信对象。
可以理解的是,通信对象选择指令可以仅选择了第二耳机一个对象,从而进行第一耳机与第二耳机之间的一对一通信,通信对象选择指令也可以是选择了包括第二耳机在内的多个耳机,从而进行第一耳机与多个耳机之间的一对多通信。
其中,通信对象选择指令是用户直接操作于第一耳机而生成的选择指令,或,是用户通过第一耳机对应的控制终端设备发送的选择指令,本申请实施例对通信对象选择指令的具体实现形式不加以限制。
比如:用户对第一耳机进行语音控制,选择第二耳机作为通信对象;第一耳机通过语音等形式播报当前的通讯录,在播报到第二耳机时,用户对第一耳机进行敲击控制,选择第二耳机作为通信对象。比如:控制终端设备上显示有第一耳机对应的可视化设定界面,在该可视化设定界面中同步显示有第一耳机对应的通讯录,用户在该可视化设定界面中选择第二耳机作为通信对象。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步骤120中的接收针对第二耳机的通信对象选择指令之前,还包括如下步骤:发送通信对象提示信息,通信对象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第二耳机处于第一耳机的近场通信范围内。
在本实现方式中,当在第一耳机的近场通信范围内,通讯录中的耳机出现时,第一耳机对出现的耳机进行主动提醒,以提示用户可以进行耳机间的近场通信。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通信对象提示信息的形式包括:语音播报;或,振动。
在本实现方式中,可选择进行语音播报的方式,或者通过振动交互的方式,有效提醒用户通讯录中的耳机出现在近场通信范围内。
可以理解的是,除了上述第一耳机对可通信对象进行主动播报的实现方式之外,用户也可以对第一耳机当前的可通信对象进行查询,由第一耳机接收查询指令,响应于查询指令,第一耳机发送通信对象提示信息。
步骤130:响应于通信对象选择指令,基于第二耳机的近场通信地址信息,向第二耳机发起近场通信。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接收到通信对象选择指令之后,第一耳机通过通讯录中存储的第二耳机的近场通信地址信息,向第二耳机发起近场通信。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步骤130中的向第二耳机发起近场通信,包括:向第二耳机发送通话请求;或,向第二耳机发送共享数据。
在本实现方式中,第一耳机可以发起主动的通话请求,请求成功后,被邀约对象即可收到请求,语音可控制是否应答,同意应答后双方即可开始双向通话;第一耳机也可以选择将耳机中的数据资料进行分享,比如:将播放列表中的歌曲分享给想要分享的通讯录中的好友,实现不需要其他辅助设备的数据交换。基于本实现方式,两只耳机之间可以互相分享歌曲,也可以在没有终端设备的前提下满足近场通话需求,从而将耳机间的近场通信方法应用于不同场景。
示例性的,结合参考图2,通过近场通信方式建立耳机点对点连接,使得耳机与耳机之间可互相通讯,通过耳机解决短距离信息传递需求,和不依赖三方设备的情况下耳机内部存储资料互传需求。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耳机间的近场通信方法,在耳机中通过通讯录存储其他耳机的近场通信地址信息,在开启近场通信的搜索功能之后,若在当前搜索到通讯录中的某个其他耳机处于该耳机的近场通信范围内,用户可以选择其他耳机作为通信对象,进而该耳机与其他耳机之间进行近场通信,以实现耳机间的近场通信,在不依赖第三方设备的情况下,满足耳机间的无线数据传输需求。
在示意性实施例中,第一耳机通过开启搜索功能,搜索近场通信范围内处于可发现状态的耳机,从而更新本耳机的通讯录。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耳机间的近场通信方法的方法流程图。该方法应用于耳机中,该耳机可以记为第一耳机。如图3所示,该耳机间的近场通信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310:接收搜索功能开启指令。
其中,搜索功能开启指令是一种开启耳机的搜索功能的指令。
其中,搜索功能开启指令是用户直接操作于第一耳机而生成的开启指令,或,是用户通过第一耳机对应的控制终端设备发送的开启指令,本申请实施例对搜索功能开启指令的具体实现形式不加以限制。
步骤320:响应于搜索功能开启指令,在第一耳机的近场通信范围内搜索其他耳机广播的发送数据包。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接收到搜索功能开启指令后,第一耳机在当前有效的近场通信范围内搜索是否有其他耳机广播的发送数据包,从而发现其他耳机。
可以理解的是,其他耳机中可以设置有是否能被发现的开关。若该开关处于打开状态,则该耳机开启被发现功能,对外广播发送数据包,在第一耳机开启搜索功能时,若该耳机处于第一耳机的近场通信范围内,该耳机能被第一耳机搜索到。若该开关处于关闭状态,则关闭此功能,在第一耳机开启搜索功能时,该耳机将不会被第一耳机搜索到。
步骤330:在接收到第二耳机的发送数据包的情况下,解析第二耳机的发送数据包中第二耳机的近场通信地址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耳机打开搜索功能后,若接收到第二耳机广播的发送数据包,则解析该发送数据包,得到第二耳机的近场通信地址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步骤330包括:在接收到第二耳机的发送数据包的情况下,解析第二耳机的发送数据包中第二耳机的厂商识别码;在第二耳机的厂商识别码与第一耳机的厂商识别码相同的情况下,解析第二耳机的发送数据包中第二耳机的近场通信地址信息。
其中,厂商识别码是标识耳机所属厂商的信息。示例性的,厂商识别码是组织唯一标识符(Organizationally Unique Identifier,OUI)。
在本实现方式中,在搜索到第二耳机后,解析第二耳机的发送数据包中的厂商识别码,基于厂商识别码识别第二耳机是否为第一耳机的同厂商耳机,在第二耳机是第一耳机的同厂商耳机的情况下,才解析第二耳机的发送数据包中的近场通信地址信息,进而进行后续的将第二耳机加入通讯录,与第二耳机交友的步骤,实现同厂商耳机之间的交友。
步骤340:将第二耳机的近场通信地址信息存储进第一耳机的通讯录。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第一耳机搜索发现第二耳机,并解析得到第二耳机的近场通信地址信息之后,通过将第二耳机的近场通信地址信息存储进第一耳机的通讯录,以将第二耳机加入第一耳机的通讯录。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步骤340包括:基于搜索到的第二耳机的近场通信地址信息,向第二耳机发送交友请求信息,交友请求信息用于请求将第二耳机加入第一耳机的通讯录;接收第二耳机发送的交友确认信息,交友确认信息用于指示同意将第二耳机加入第一耳机的通讯录;响应于交友确认信息,将第二耳机的近场通信地址信息存储进第一耳机的通讯录。
在本实现方式中,通过交友请求信息、交友确认信息的交互,进行第一耳机、第二耳机的双向交友意愿的确认。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步骤340之后,还包括如下步骤:接收名称添加指令;响应于名称添加指令,在通讯录中增加第二耳机的备注名称。
其中,名称添加指令是一种指示耳机的备注名称的指令。
其中,名称添加指令是用户直接操作于第一耳机而生成的添加指令,或,是用户通过第一耳机对应的控制终端设备发送的添加指令,本申请实施例对名称添加指令的具体实现形式不加以限制。
在本实现方式中,在第一耳机接收到交友确认信息,将第二耳机加入通讯录后,可以通过增加第二耳机的备注名称的方式,对通讯录中的各个耳机进行区分。
下面,结合图4所示的第一耳机的执行过程和图5所示的第二耳机的执行过程,对上述步骤310至步骤340所示的第一耳机和第二耳机的交友过程进行示例性的说明:
第一耳机主动搜索开启,搜索周边的近场通信设备,若周围有同厂商类型的第二耳机,通过第二耳机的发送数据包中的厂商识别码识别是否属于同厂商,若检测到同厂商的耳机,可选择是否发送交友请求,若选择发送,则主动搜索方第一耳机会向搜索到的第二耳机发送交友请求。当第二耳机接收到交友请求后,第二耳机可以自动播报或振动提示请求确认信息,第二耳机对应的用户可选择同意或者拒绝,根据不同的UI操作或者语音控制即可。若通过交友请求,第二耳机的近场通信地址信息会被存储到发起方第一耳机的通讯录中。被请求方第二耳机的通讯录中也会自动增加第一耳机的近场通信地址信息。
步骤350:在搜索到通讯录中的第二耳机处于第一耳机的近场通信范围内的情况下,接收针对第二耳机的通信对象选择指令。
本步骤的具体实施方式可以参见上文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360:响应于通信对象选择指令,基于第二耳机的近场通信地址信息,向第二耳机发起近场通信。
本步骤的具体实施方式可以参见上文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耳机间的近场通信方法,第一耳机开启搜索功能,搜索近场通信范围内处于可发现状态的耳机,通过解析搜索到的第二耳机的发送数据包得到第二耳机的近场通信地址,从而更新本耳机的通讯录,完成第一耳机与第二耳机的交友过程。
下面,结合如下应用场景,对上文实施例提供的耳机间的近场通信方法进行示例性的说明:
耳机A通过设定打开被发现开关,开启方式可通过语音发送指令,或者,连接耳机A对应的控制手机打开专用APP进入可视化界面设定,设定完成之后耳机A便处于可被发现状态,此时,耳机B进入主动搜索状态,即可扫描有效近场通信范围内的近场通信设备,若该有效区域内有同厂商的耳机且打开了能被搜索的功能,则该耳机会出现在耳机B主动搜索的发现列表中。搜索结束后,耳机B会提示用户搜索完成及已发现哪些设备。若没有发现,设备一直处于主动搜索状态,直到主动关闭指令发出,或者直到被搜索并被请求。搜索完成后发现列表中可显示所有该区域的设备,可选择自动播报发现设备的近场通信地址。用户可通过指令选择连接发现列表内所有对象还是单独发送给某一个或者多个。选定后并发送交友请求,被邀请对象会收到交友请求,收到交友请求的用户可语音控制是否通过请求,若通过请求,则双方进入通讯录。通讯录有了其他耳机的无线通信地址后,可通过修改备注的方式进行区分。
通过交友请求后,耳机B对应的用户可选择通讯录中的任意好友或者其多个好友进行通讯:
举例一,当在有效近场通信范围内有通讯录中的好友出现时,耳机B可通过主动提醒的方式提醒用户是否发起通讯请求,如果是,则发起主动请求,请求成功后,被邀约对象即可收到请求,语音可控制是否应答。同意应答后双方即可开始双向通话。
举例二,当建立连接后,用户可选择将耳机B中的资料互相分享。比如,可将播放列表中的歌曲分享给通讯录中的好友,实现不需要其他辅助设备的数据交换。
从上述示例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实现如下效果:
第一、实现近场通讯功能,解决没有移动终端公网通讯设备时,正常音量语音无法抵达的通话需求。
第二、实现耳机和耳机之间的无线数据交换。
第三、近场耳机间建立点对点通讯连接功能,填补耳机与耳机之间的通讯连接问题。
上文实施例中的耳机的具体结构可以参考图6,该种耳机主要包含图6中所示的模块,分别为电源模块、通讯模块、存储模块、处理器及驱动模块和振动发声单元。
电源模块主要给整个耳机的提供电能。
通讯模块主要起到可以发送消息和接收消息的作用,负责耳机与耳机之间的通信,或者耳机与其他设备之间的通信,以进行无线通话和数据交换。使用通讯协议与其他设备进行配对和通信。当耳机与其他设备进行连接时,其他设备的数据可通过无线传输的方式将数据传输给耳机。其他设备的一些信息可通过无线通信的方式传输给耳机,比如播放,暂停等功能性操作,也可以将一些数据传输给耳机,比如将请求交友的信息发送给在近场通信范围内的选定耳机,如果对方应答交友请求后,耳机之间便可进行信息的交互,如通话,发送其他类型的文件等。
存储模块主要负责存储本体需要存储的信息及需要与其他设备之间传输的数据,通常使用非易失性存储器,主要用于存储配对者的设备信息及有权限访问的相关资料。
处理器主要负责耳机整体功能实现和数据处理,负责处理从其他设备传输来的数据,对数据进行编解码,解压,压缩,解密,加密,分析等相关操作。
电源模块为耳机提供电源,为通讯模块和处理器提供必要的电力,通讯模块和处理器之间通过主板电路连接,并使用存储模块存储传输的数据,处理器对相关数据进行处理,处理后的数据存储到存储模块中。
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耳机间的近场通信装置的结构方框图。所述装置包括:
通讯录更新模块701,用于更新第一耳机的通讯录,所述通讯录中存储有不同耳机的近场通信地址信息;
通信对象选择模块702,用于在搜索到所述通讯录中的第二耳机处于所述第一耳机的近场通信范围内的情况下,接收针对所述第二耳机的通信对象选择指令;
近场通信发起模块703,用于响应于所述通信对象选择指令,基于所述第二耳机的近场通信地址信息,向所述第二耳机发起近场通信。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通讯录更新模块701,用于:
接收搜索功能开启指令;
响应于所述搜索功能开启指令,在所述第一耳机的近场通信范围内搜索其他耳机广播的发送数据包;
在接收到所述第二耳机的发送数据包的情况下,解析所述第二耳机的发送数据包中所述第二耳机的近场通信地址信息;
将所述第二耳机的近场通信地址信息存储进所述第一耳机的通讯录。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通讯录更新模块701,用于:
基于搜索到的所述第二耳机的近场通信地址信息,向所述第二耳机发送交友请求信息,所述交友请求信息用于请求将所述第二耳机加入所述第一耳机的通讯录;
接收所述第二耳机发送的交友确认信息,所述交友确认信息用于指示同意将所述第二耳机加入所述第一耳机的通讯录;
响应于所述交友确认信息,将所述第二耳机的近场通信地址信息存储进所述第一耳机的通讯录。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通讯录更新模块701,用于:
在将所述第二耳机的近场通信地址信息存储进所述第一耳机的通讯录之后,接收名称添加指令;
响应于所述名称添加指令,在所述通讯录中增加所述第二耳机的备注名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通信对象选择模块702,用于:
在接收到所述第二耳机的发送数据包的情况下,解析所述第二耳机的发送数据包中所述第二耳机的厂商识别码;
在所述第二耳机的厂商识别码与所述第一耳机的厂商识别码相同的情况下,解析所述第二耳机的发送数据包中所述第二耳机的近场通信地址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通信对象选择模块702,用于:
在接收针对所述第二耳机的通信对象选择指令之前,发送通信对象提示信息,所述通信对象提示信息用于提示所述第二耳机处于所述第一耳机的近场通信范围内。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通信对象提示信息的形式包括:
语音播报;
或,
振动。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近场通信发起模块703,用于:
向所述第二耳机发送通话请求;
或,
向所述第二耳机发送共享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耳机间的近场通信装置,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设备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另外,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装置与方法实施例属于同一构思,其具体实现过程详见方法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
请参阅图8,其是根据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机设备的示意图,所述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耳机间的近场通信方法。
其中,处理器可以为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处理器还可以为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芯片,或者上述各类芯片的组合。
存储器作为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用于存储非暂态软件程序、非暂态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以及模块,如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方法对应的程序指令/模块。处理器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中的非暂态软件程序、指令以及模块,从而执行处理器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即实现上述方法实施方式中的方法。
存储器可以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要的应用程序;存储数据区可存储处理器所创建的数据等。此外,存储器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暂态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非暂态固态存储器件。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存储器可选包括相对于处理器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处理器。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有至少一条计算机程序,所述至少一条计算机程序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上述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例如,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只读光盘(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磁带、软盘和光数据存储设备等。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申请的其他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申请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申请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申请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申请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申请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1)

1.一种耳机间的近场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由第一耳机执行,所述方法包括:
更新所述第一耳机的通讯录,所述通讯录中存储有不同耳机的近场通信地址信息;
在搜索到所述通讯录中的第二耳机处于所述第一耳机的近场通信范围内的情况下,接收针对所述第二耳机的通信对象选择指令;
响应于所述通信对象选择指令,基于所述第二耳机的近场通信地址信息,向所述第二耳机发起近场通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更新所述第一耳机的通讯录,包括:
接收搜索功能开启指令;
响应于所述搜索功能开启指令,在所述第一耳机的近场通信范围内搜索其他耳机广播的发送数据包;
在接收到所述第二耳机的发送数据包的情况下,解析所述第二耳机的发送数据包中所述第二耳机的近场通信地址信息;
将所述第二耳机的近场通信地址信息存储进所述第一耳机的通讯录。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搜索到的第二耳机的近场通信地址信息存储进所述第一耳机的通讯录,包括:
基于搜索到的所述第二耳机的近场通信地址信息,向所述第二耳机发送交友请求信息,所述交友请求信息用于请求将所述第二耳机加入所述第一耳机的通讯录;
接收所述第二耳机发送的交友确认信息,所述交友确认信息用于指示同意将所述第二耳机加入所述第一耳机的通讯录;
响应于所述交友确认信息,将所述第二耳机的近场通信地址信息存储进所述第一耳机的通讯录。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所述第二耳机的近场通信地址信息存储进所述第一耳机的通讯录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名称添加指令;
响应于所述名称添加指令,在所述通讯录中增加所述第二耳机的备注名称。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接收到所述第二耳机的发送数据包的情况下,解析所述第二耳机的发送数据包中所述第二耳机的近场通信地址信息,包括:
在接收到所述第二耳机的发送数据包的情况下,解析所述第二耳机的发送数据包中所述第二耳机的厂商识别码;
在所述第二耳机的厂商识别码与所述第一耳机的厂商识别码相同的情况下,解析所述第二耳机的发送数据包中所述第二耳机的近场通信地址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接收针对所述第二耳机的通信对象选择指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发送通信对象提示信息,所述通信对象提示信息用于提示所述第二耳机处于所述第一耳机的近场通信范围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对象提示信息的形式包括:
语音播报;
或,
振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所述第二耳机发起近场通信,包括:
向所述第二耳机发送通话请求;
或,
向所述第二耳机发送共享数据。
9.一种耳机间的近场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通讯录更新模块,用于更新第一耳机的通讯录,所述通讯录中存储有不同耳机的近场通信地址信息;
通信对象选择模块,用于在搜索到所述通讯录中的第二耳机处于所述第一耳机的近场通信范围内的情况下,接收针对所述第二耳机的通信对象选择指令;
近场通信发起模块,用于响应于所述通信对象选择指令,基于所述第二耳机的近场通信地址信息,向所述第二耳机发起近场通信。
10.一种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中包含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所述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所述的耳机间的近场通信方法。
11.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所述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所述的耳机间的近场通信方法。
CN202310833399.0A 2023-07-07 2023-07-07 耳机间的近场通信方法、装置、耳机及介质 Pending CN11684642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833399.0A CN116846429A (zh) 2023-07-07 2023-07-07 耳机间的近场通信方法、装置、耳机及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833399.0A CN116846429A (zh) 2023-07-07 2023-07-07 耳机间的近场通信方法、装置、耳机及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846429A true CN116846429A (zh) 2023-10-03

Family

ID=881597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833399.0A Pending CN116846429A (zh) 2023-07-07 2023-07-07 耳机间的近场通信方法、装置、耳机及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846429A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25635A (zh) * 2014-03-11 2014-05-28 宁波翼动通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蓝牙耳机共享音频的方法
CN105657127A (zh) * 2016-01-18 2016-06-08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声音共享的方法、耳机及终端
KR20160069723A (ko) * 2014-12-09 2016-06-17 주식회사 엘지유플러스 헤드폰 및 헤드폰을 통한 음악 서비스 수신 방법
CN108449746A (zh) * 2018-06-14 2018-08-24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建立bt连接的方法、无线耳机及tws耳机
CN108810697A (zh) * 2018-06-14 2018-11-13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耳机配对的方法、装置及无线耳机
CN110809243A (zh) * 2019-10-30 2020-02-18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无线耳机、无线耳机配对方法、终端及系统
CN111107667A (zh) * 2019-12-31 2020-05-05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蓝牙耳机的配对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4499587A (zh) * 2021-07-22 2022-05-13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音频同步的通信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CN114827970A (zh) * 2022-04-24 2022-07-29 星氛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局域网的蓝牙耳机通信系统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25635A (zh) * 2014-03-11 2014-05-28 宁波翼动通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蓝牙耳机共享音频的方法
KR20160069723A (ko) * 2014-12-09 2016-06-17 주식회사 엘지유플러스 헤드폰 및 헤드폰을 통한 음악 서비스 수신 방법
CN105657127A (zh) * 2016-01-18 2016-06-08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声音共享的方法、耳机及终端
CN108449746A (zh) * 2018-06-14 2018-08-24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建立bt连接的方法、无线耳机及tws耳机
CN108810697A (zh) * 2018-06-14 2018-11-13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耳机配对的方法、装置及无线耳机
CN110809243A (zh) * 2019-10-30 2020-02-18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无线耳机、无线耳机配对方法、终端及系统
CN111107667A (zh) * 2019-12-31 2020-05-05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蓝牙耳机的配对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4499587A (zh) * 2021-07-22 2022-05-13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音频同步的通信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CN114827970A (zh) * 2022-04-24 2022-07-29 星氛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局域网的蓝牙耳机通信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10160697A1 (en) Method of pairing wireless earpieces and system therefor
US9716969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devic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6751468B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viding push to talk feature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8041298B2 (en) Hiding a device
CN116017642A (zh) 通信处理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
US11665214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ceiving audio data by using Bluetooth technology
US11444800B2 (en) Topology switching method based on isochronous channel, apparatus, system and storage medium
KR20050098878A (ko) 무선 전화 네트워크에서 방송 콘텐츠의 공유 채널 전송동안 포인트-투-포인트 콜을 개시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US20160366263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or receiving data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1448841A (zh) 通信处理方法及装置
WO2023284454A1 (zh) 蓝牙连接的提示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
JP2022512019A (ja) ブルートゥース機器に用いられる拡張接続方法及び拡張接続システム
CN110536246A (zh) 一种设备防丢失方法及系统
CN111083746A (zh) 模式可切换的蓝牙设备、蓝牙连接系统和蓝牙连接方法
WO2023160212A1 (zh) 连接建立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
JP7173956B2 (ja) 通信方法、通信装置、電子機器及びコンピュータ可読記憶媒体
CN111757306B (zh) 基于耳机充电盒的外放方法、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1556476A (zh) 蓝牙tws设备间的数据传输方法及蓝牙tws设备
WO2022257657A1 (zh) 呼叫功能设置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RU2152694C1 (ru) Способ управления прямым вызовом между мобильными абонентскими терминалами в мобильной системе связи
CN116846429A (zh) 耳机间的近场通信方法、装置、耳机及介质
CN113115153B (zh) 一种处理方法、蓝牙耳机及管理平台
US20230103916A1 (en) Audio data reception method using short-rang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therefor
CN114844736A (zh) 一种设备及通话控制方法
KR20040006758A (ko) 블루투스를 내장한 이동통신 단말기간의 그룹 통신 제공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