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841381A - 终端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终端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841381A
CN116841381A CN202210293293.1A CN202210293293A CN116841381A CN 116841381 A CN116841381 A CN 116841381A CN 202210293293 A CN202210293293 A CN 202210293293A CN 116841381 A CN116841381 A CN 11684138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preset
dimensional
information
ges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29329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傅强
丁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Rockwel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Rockwel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Rockwel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Rockwel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293293.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841381A/zh
Priority to PCT/CN2023/080931 priority patent/WO2023179383A1/zh
Publication of CN1168413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84138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11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with the human body, e.g. for user immersion in virtual realit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17Gesture based interaction, e.g. based on a set of recognized hand gestur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终端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响应于车辆内预设终端设备发送的三维信息获取指令,向车辆内的预设影像传感器发送深度影像拍摄指令;接收预设影像传感器获取的车辆内人员的深度影像数据,对深度影像数据进行处理,获取人员的三维感知信息;发送三维感知信息至预设终端设备,通过三维感知信息对预设终端设备进行体感控制。根据本公开实施例,基于车辆以及预设影像传感器,能够发送三维感知信息至预设终端设备,使得预设终端设备能够实现体感控制,从而扩展了该预设终端设备的功能,提高了对预设终端设备进行控制的便捷性、及时性以及趣味性。

Description

终端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信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终端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车辆工程技术的发展,车辆内可以实现的功能愈加丰富。
相关技术中,用户在车辆内使用手机等终端设备玩游戏、查阅资料时,需要通过手指在该终端设备的屏幕进行点击等触控操作,从而实现对终端设备的控制。但是,通过触控操作控制终端设备的便捷性较差,在无法触控到该终端设备的情况下,无法及时对该终端设备进行操控。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终端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第一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终端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车辆,包括:
响应于所述车辆内预设终端设备发送的三维信息获取指令,向所述车辆内的预设影像传感器发送深度影像拍摄指令;
接收所述预设影像传感器获取的所述车辆内人员的深度影像数据,对所述深度影像数据进行处理,获取所述人员的三维感知信息;
发送所述三维感知信息至所述预设终端设备,通过所述三维感知信息对所述预设终端设备进行体感控制。
第二方面,本公开提供了另一种终端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终端设备,包括:
接收所述车辆发送的三维感知信息,将所述三维感知信息和姿态模板进行匹配,根据匹配结果确定车内人员的目标姿态;
根据所述目标姿态对所述终端设备进行体感控制。
第三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终端控制装置,所述装置应用于车辆,包括: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响应于所述车辆内预设终端设备发送的三维信息获取指令,向所述车辆内的预设影像传感器发送深度影像拍摄指令;
处理模块,用于接收所述预设影像传感器获取的所述车辆内人员的深度影像数据,对所述深度影像数据进行处理,获取所述人员的三维感知信息;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发送所述三维感知信息至所述预设终端设备,通过所述三维感知信息对所述预设终端设备进行体感控制。
第四方面,本公开提供了另一种终端控制装置,所述装置应用于终端设备,包括:
第三发送模块,用于向车辆发送三维信息获取指令;
匹配模块,用于接收所述车辆发送的三维感知信息,将所述三维感知信息和姿态模板进行匹配,根据匹配结果确定车内人员的目标姿态;
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姿态对所述终端设备进行体感控制。
第五方面,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控制设备,包括:
处理器;
存储器,用于存储可执行指令;
其中,处理器用于从存储器中读取可执行指令,并执行可执行指令以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的终端控制方法。
第六方面,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得处理器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的终端控制方法。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终端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响应于车辆内预设终端设备发送的三维信息获取指令,向车辆内的预设影像传感器发送深度影像拍摄指令;接收预设影像传感器获取的车辆内人员的深度影像数据,对深度影像数据进行处理,获取人员的三维感知信息;发送三维感知信息至预设终端设备,通过三维感知信息对预设终端设备进行体感控制。由此,基于车辆以及预设影像传感器,能够发送三维感知信息至预设终端设备,使得预设终端设备能够实现体感控制,从而扩展了该预设终端设备的功能,提高了对预设终端设备进行控制的便捷性、及时性以及趣味性。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终端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终端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终端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控制设备的硬件电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公开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对本公开的方案进行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公开,但本公开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显然,说明书中的实施例只是本公开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应用于车辆,该方法可以由终端控制装置执行,其中该装置可以采用软件和/或硬件实现,一般可集成在电子设备中。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101,响应于车辆内预设终端设备发送的三维信息获取指令,向车辆内的预设影像传感器发送深度影像拍摄指令。
在本实施例中,车辆内存在预设影像传感器,在对预设终端设备进行体感控制的过程中,该影像传感器能够采集车辆内人员的深度影像数据并将该深度影像数据发送给车辆,车辆对该深度影像数据进行处理,获得人员的三维感知信息,基于该三维感知信息对预设终端设备进行体感控制,具体地:
在本实施例中,预设终端设备可以根据应用场景进行设置,本实施例不做限制,例如该预设终端设备包括手机或平板电脑。在需要通过体感控制操控该预设终端设备的情况下,该预设终端设备可以向车辆发送三维信息获取指令,车辆响应于该三维信息获取指令,首先向车辆内的预设影像传感器发送深度影像拍摄指令。该预设影像传感器可以为车辆自带的,也可以为加装的,本实施例不作限制,该预设影像传感器的种类本实施例也不做限制,可以根据车辆的当前配置确定,例如该影像传感器包括结构光深度相机或三维飞行时间(3D Time of flight,3DTOF)相机。
可选地,在首次使用该终端控制方法等应用场景中,可以建立车辆与预设移动设备之间的第一车机连接。该第一车机连接可以基于车辆与预设移动设备之间的连接协议进行建立,在该连接协议中可以约束预设终端设备与车辆之间传输的文件的格式、文件的类型等。该第一车机连接的连接方式有多种,本实施例不做限制,例如,该第一车机连接可以为Type-C连接等有线连接方式,也可以为蓝牙连接等无线连接方式。
在首次使用该终端控制方法等应用型场景中,还可以建立车辆与影像传感器之间的第二车机连接。该第二车机连接的连接方式包括但不限于有线连接、无线连接中的任一种。
步骤102,接收预设影像传感器获取的车辆内人员的深度影像数据,对深度影像数据进行处理,获取人员的三维感知信息。
向所述车辆内的预设影像传感器发送深度影像拍摄指令之后,预设影像传感器响应于该深度影像拍摄指令对车辆内的人员进行拍摄,从而获得车辆内人员的深度影像数据,并向车辆发送该深度影像数据,车辆接收到该深度影像数据,并使用车辆内的计算单元对该深度影像数据进行处理,从而能够获得该人员的三维感知信息。其中,计算单元包括但不限于中央处理器、图形处理器中的任一种,经过该计算单元处理之后获得的三维感知信息的类型可以根据应用场景需求进行设置,本实施例不作限制,例如,在体感游戏应用场景下,该三维感知信息可以为车辆内人员的运动姿态估计信息;在控制网页浏览的应用场景中,该三维感知信息可以为车辆内人员的手势信息。
上述对深度影像数据进行处理,获取人员的三维感知信息的方法有多种,本实施例不做限制,示例说明如下: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可以对深度影像数据中的所有人像影像数据进行神经网络计算处理,从而获得影像传感器拍摄到的所有人员的三维感知信息。
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可以对深度影像数据进行筛选,确定被授权对预设终端设备进行控制的预设人员的目标影像数据,从而对该目标影像数据进行处理,获得该预设人员的三维感知信息。从而避免了未获得授权的人员控制该预设终端设备。
步骤103,发送三维感知信息至预设终端设备,通过三维感知信息对预设终端设备进行体感控制。
在对深度影像数据进行处理获得三维感知信息之后,将该三维感知信息发送至预设终端设备,预设终端设备接收该三维感知信息之后,可以基于该三维感知信息实现对预设终端设备的体感控制。例如,若应用场景为体感游戏,可以基于该三维感知信息确定游戏中虚拟人物的姿态;若应用场景为网页浏览控制,可以基于该三维感知信息确定对网页的控制指令。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响应于车辆内预设终端设备发送的三维信息获取指令,向车辆内的预设影像传感器发送深度影像拍摄指令;接收预设影像传感器获取的车辆内人员的深度影像数据,对深度影像数据进行处理,获取人员的三维感知信息;发送三维感知信息至预设终端设备,通过三维感知信息对预设终端设备进行体感控制。由此,基于车辆以及预设影像传感器,能够发送三维感知信息至预设终端设备,使得预设终端设备能够实现体感控制,从而扩展了该预设终端设备的功能,提高了对预设终端设备进行控制的便捷性、及时性以及趣味性。
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终端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解析车辆内预设终端设备发送的三维信息获取指令,确定预设终端设备对应的设备标识。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授权标识判断预设终端设备是否被授权获取车辆内人员的三维感知信息,从而保证了车内人员的信息安全。首先,对车辆内预设终端设备发送的三维信息获取指令进行解析,从而确定该请求获取三维感知信息的预设终端设备的设备标识。一种可的实施方式中,该设备标识可以为产品序列号等与终端设备一一对应的标识。
步骤202,判断设备标识是否属于授权标识,若设备标识属于授权标识,发送深度影像拍摄指令至预设影像传感器。
在本实施例中,授权标识为被授权获取车内人员的三维感知信息的终端设备具有的设备标识,该授权标识的确定方法有多种,本实施例不做限制,例如,可以在预设终端设备首次请求获取三维感知信息时,判断是否将该预设终端设备对应的设备标识添加入授权标识中,或者,可以通过车主预先设置的方法确定授权标识。
判断预设终端设备的设备标识是否属于授权标识,若该设备标识属于授权标识,则说明该预设终端设备被允许获取三维感知信息,进而向预设影像传感器发送深度影像拍摄指令。
步骤203,接收预设影像传感器获取的车辆内人员的深度影像数据,提取深度影像数据中的候选人脸数据。
在一些应用场景中,预设影像传感器拍摄的深度影像数据中可能包括多位人员,其中一些旁观人员不对预设终端设备进行控制,但是这些旁观人员的三维感知信息可能也被采集到,从而对造成对预设终端设备的误控制。为了避免发生此类误控制情况,在本市实施例中通过预设人脸数据,实现了对深度影像数据的筛选,具体的:
接收预设影像传感器获取的车辆内人员的深度影像数据,并对该深度影像数据进行人脸数据提取,获得该深度影像数据中包括的候选人脸数据。
步骤204,将候选人脸数据与预设人员对应的预设人脸数据进行匹配,获得匹配成功的目标人脸数据。
在本实施例中,预设人员为当前对预设终端设备进行控制的人员,其中该预设人脸数据的获取方法有多种,可以根据应用场景进行选择,本实施例不作限制,例如可以在对预设终端设备进行体感控制前,预先采集该预设人员的人脸数据新信息作为的预设人脸数据;也可以预先采集多个人员的备选人脸数据,在对预设终端设备进行体感控制前,从多个备选人脸数据中选择确定预设人脸数据。在确定候选人脸数据之后,将候选人脸数据与该预设人脸数据进行匹配,获得匹配成功的目标人脸数据。
步骤205,获取深度影像数据中与目标人脸数据关联的目标影像数据。
在本实施例中,目标影像数据为深度影像数据中与目标人脸数据所属人员相同的影像数据。通过获取与目标人脸数据关联的目标影像数据,能够过滤掉深度影像数据中旁观人员的影像数值。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可以根据目标人脸数据确定目标人员,进而确定深度影像数据中该目标人员的目标影像数据。
步骤206,对目标影像数据进行处理,获得目标人员的三维感知信息。
在获取目标影像数据之后,对该目标影像数据进行神经网络计算处理,从而获得目标人员的三维感知信息。其中,目标人员为与目标人脸数据相匹配的人员。
步骤207,发送三维感知信息至预设终端设备,通过三维感知信息对预设终端设备进行体感控制。
由此,在本公开实施例中,进一步保护了车内人员的隐私信息,提高了信息安全性,并且能够识别目标人员的目标影像数据,从而避免了车内其他人员对预设终端设备的误操作,提高了该终端控制方法的准确性和实用性。
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终端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应用于终端设备,该方法可以由终端控制装置执行,其中该装置可以采用软件和/或硬件实现,一般可集成在电子设备中。如图3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301,向车辆发送三维信息获取指令。
在本实施例中,该终端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受限于该终端设备上的传感器类型等因素,在需要获取车辆内人员的三维感知信息时,该终端设备需要通过车辆获取该三维感知信息,首先向车辆发送三维信息获取指令。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在向车辆发送三维信息获取指令之前,可以通过提示信息向该终端设备的用户进行提示,具体包括:
向用户展示三维获取提示信息。其中,三维获取提示信息用于向用户提示终端设备将向车辆请求车辆内人员的三维感知信息,该三维获取提示信息的类型有多种,可以根据应用场景等进行设置,本实施例不作限制,例如,该三维获取提示信息可以为弹窗提示信息,或者,该三维获取提示信息可以为下拉列表提示信息。
若用户确认三维获取提示信息,根据预设连接协议向车辆发送三维信息获取指令。若用户确认该三维获取提示信息,则说明用户授权该终端设备向车辆发起获取三维感知信息的请求,进而根据预设连接协议向车辆发送三维信息获取指令。
步骤302,接收车辆发送的三维感知信息,将三维感知信息和姿态模板进行匹配,根据匹配结果确定车内人员的目标姿态。
车辆接收到该三维信息获取指令后,可以通过车内的预设影像传感器获取车内人员的深度影像数据,并对该深度影像数据进行处理,获得车辆内人员的三维感知信息并发送该三维感知信息,终端设备接收到该三维感知信息之后,可以将三维感知信息和姿态模板进行匹配,将姿态模板中匹配成功的姿态作为车内人员的目标姿态。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可以将三维感知信息和姿态模板进行匹配,确定各姿态模板对应的置信度,将其中置信度最高的姿态模板设置为车内人员的目标姿态。
步骤303,根据目标姿态对终端设备进行体感控制。
确定目标姿态之后,可以根据该目标姿态确定对终端设备的控制指令,根据该控制指令操控终端设备,从而实现了对终端设备的体感控制,基于该体感控制能够实现在车辆内使用终端设备玩体感游戏、通过体感浏览网页等功能,进而扩展了该终端设备的功能。
以通过手势对终端设备进行体感控制为例,说明对该终端设备进行体感控制的过程,在该应用场景中,三维感知信息为手势信息、姿态模板为手势模板,包括以下步骤:
首先,将手势信息和手势模板进行匹配,根据手势模板对应的匹配置信度确定目标手势。在本实施例中,手势模板可以根据应用场景需求进行设置,本实施例不作限制,将手势信息与该手势模板进行匹配,获得各手势模板对应的匹配置信度,将其中匹配置信度最高的手势模板确定为目标手势。
进一步的,根据手势操作对应关系,确定目标手势对应的目标操作标识。在手势操作对应关系中,包括手势及其对应的操作标识,在确定目标手势之后,可以根据该目标手势对手势操作对应关系进行查找操作,从而确定该目标手势对应的目标操作标识。
最后,根据目标操作标识对终端设备进行体感控制。
以网页浏览为例,手势模板可以包括下挥手、上挥手等,在手势操作对应关系中,上挥手对应的操作标识为向上翻页标识,下挥手对应的操作标识为向下翻页标识,若与手势信息匹配成功的目标手势为上挥手,则根据上挥手对手势操作关系进行查询,确定的目标操作标识为上翻页标识,根据该上翻页标识对终端设备中浏览的网页进行上翻页控制。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向车辆发送三维信息获取指令;接收车辆发送的三维感知信息,将三维感知信息和姿态模板进行匹配,根据匹配结果确定车内人员的目标姿态;根据目标姿态对终端设备进行体感控制。由此,终端设备能够获取车内人员的三维感知信息,从而实现车内人员对该终端设备的体感控制,扩展了该终端设备的应用场景,提高了对预设终端设备进行控制的便捷性、及时性以及趣味性。
图4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在本公开一些实施例中,图4所示的终端控制装置可以由电子设备或服务器执行。该电子设备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诸如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个人数字助理(PDA)、平板电脑(PAD)、便携式多媒体播放器(PMP)、车载终端(例如车载导航终端)、可穿戴设备等的移动终端,以及诸如数字TV、台式计算机、智能家居设备等的固定终端。服务器可以是服务器集群也可以是云服务器。
如图4所示,该终端控制装置400可以包括:第一发送模块401、处理模块402、第二发送模块403。
第一发送模块401,用于响应于车辆内预设终端设备发送的三维信息获取指令,向车辆内的预设影像传感器发送深度影像拍摄指令;
处理模块402,用于接收预设影像传感器获取的车辆内人员的深度影像数据,对深度影像数据进行处理,获取人员的三维感知信息;
第二发送模块403,用于发送三维感知信息至预设终端设备,通过三维感知信息对预设终端设备进行体感控制。
在本公开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发送模块401,用于:
解析车辆内预设终端设备发送的三维信息获取指令,确定预设终端设备对应的设备标识;
判断设备标识是否属于授权标识,若设备标识属于授权标识,发送深度影像拍摄指令至预设影像传感器。
在本公开一些实施例中,处理模块402,用于:
提取深度影像数据中的候选人脸数据;
将候选人脸数据与预设人员对应的预设人脸数据进行匹配,获得匹配成功的目标人脸数据;
获取深度影像数据中与目标人脸数据关联的目标影像数据;
对目标影像数据进行处理,获得预设人员的三维感知信息。
在本公开一些实施例中,预设终端设备包括预设移动设备,装置还包括:
第一连接模块,用于建立车辆与预设移动设备之间的第一车机连接;
第二连接模块,用于建立车辆与影像传感器之间的第二车机连接。
图5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终端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在本公开一些实施例中,图5所示的终端控制装置可以由电子设备或服务器执行。该电子设备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诸如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个人数字助理(PDA)、平板电脑(PAD)、便携式多媒体播放器(PMP)、车载终端(例如车载导航终端)、可穿戴设备等的移动终端,以及诸如数字TV、台式计算机、智能家居设备等的固定终端。服务器可以是服务器集群也可以是云服务器。
如图5所示,该终端控制装置500可以包括:第三发送模块501、匹配模块502、控制模块503。
第三发送模块501,用于向车辆发送三维信息获取指令;
匹配模块502,用于接收车辆发送的三维感知信息,将三维感知信息和姿态模板进行匹配,根据匹配结果确定车内人员的目标姿态;
控制模块503,用于根据目标姿态对终端设备进行体感控制。
在本公开一些实施例中,第三发送模块501,用于:
向用户展示三维获取提示信息;
若用户确认三维获取提示信息,根据预设连接协议向车辆发送三维信息获取指令。
在本公开一些实施例中,三维感知信息包括手势信息,匹配模块502,用于:
将手势信息和手势模板进行匹配,根据手势模板对应的匹配置信度确定目标手势;
控制模块503,用于:
根据手势操作对应关系,确定目标手势对应的目标操作标识。
根据目标操作标识对终端设备进行体感控制。
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终端控制装置可执行本公开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终端控制方法,具备执行方法相应的功能模块和有益效果。
图6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控制设备的硬件电路结构示意图。
如图6所示,该终端控制设备600可以包括控制器601以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的存储器602。
具体地,上述控制器601可以包括中央处理器(CPU),或者特定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或者可以被配置成实施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
存储器602可以包括用于信息或指令的大容量存储器。举例来说而非限制,存储器602可以包括硬盘驱动器(Hard Disk Drive,HDD)、软盘驱动器、闪存、光盘、磁光盘、磁带或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驱动器或者两个及其以上这些的组合。在合适的情况下,存储器602可包括可移除或不可移除(或固定)的介质。在合适的情况下,存储器602可在综合网关设备的内部或外部。在特定实施例中,存储器602是非易失性固态存储器。在特定实施例中,存储器602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在合适的情况下,该ROM可以是掩模编程的ROM、可编程ROM(Programmable ROM,PROM)、可擦除PROM(Electrical Programmable ROM,EPROM)、电可擦除PROM(Electrically ErasableProgrammable ROM,EEPROM)、电可改写ROM(Electrically Alterable ROM,EAROM)或闪存,或者两个或及其以上这些的组合。
控制器601通过读取并执行存储器602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指令,以执行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终端控制方法的步骤。
在一个示例中,该终端控制设备600还可包括收发器603和总线604。其中,如图6所示,控制器601、存储器602和收发器603通过总线604连接并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总线604包括硬件、软件或两者。举例来说而非限制,总线可包括加速图形端口(Accelerated Graphics Port,AGP)或其他图形总线、增强工业标准架构(Extended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EISA)总线、前端总线(Front Side BUS,FSB)、超传输(Hyper Transport,HT)互连、工业标准架构(Industrial Standard Architecture,ISA)总线、无限带宽互连、低引脚数(Low Pin Count,LPC)总线、存储器总线、微信道架构(MicroChannel Architecture,MCA)总线、外围控件互连(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PCI)总线、PCI-Express(PCI-X)总线、串行高级技术附件(Serial Advanced TechnologyAttachment,SATA)总线、视频电子标准协会局部(Video Electronics StandardsAssociation Local Bus,VLB)总线或其他合适的总线或者两个或更多个以上这些的组合。在合适的情况下,总线604可包括一个或多个总线。尽管本申请实施例描述和示出了特定的总线,但本申请考虑任何合适的总线或互连。
以下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实施例,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与上述各实施例的终端控制方法属于同一个发明构思,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实施例中未详尽描述的细节内容,可以参考上述车道保持方法的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包含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介质,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在由计算机处理器执行时用于执行一种终端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响应于车辆内预设终端设备发送的三维信息获取指令,向车辆内的预设影像传感器发送深度影像拍摄指令;接收预设影像传感器获取的车辆内人员的深度影像数据,对深度影像数据进行处理,获取人员的三维感知信息;发送三维感知信息至预设终端设备,通过三维感知信息对预设终端设备进行体感控制。或者,向车辆发送三维信息获取指令;接收车辆发送的三维感知信息,将三维感知信息和姿态模板进行匹配,根据匹配结果确定车内人员的目标姿态;根据目标姿态对终端设备进行体感控制。
当然,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包含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介质,其计算机可执行指令不限于如上的方法操作,还可以执行本公开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终端控制方法中的相关操作。
通过以上关于实施方式的描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公开可借助软件及必需的通用硬件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公开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计算机的软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RAM)、闪存(FLASH)、硬盘或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云平台(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云平台等)执行本公开各个实施例所提供的终端控制方法。
注意,上述仅为本公开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公开不限于这里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公开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公开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公开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公开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1)

1.一种终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车辆,包括:
响应于所述车辆内预设终端设备发送的三维信息获取指令,向所述车辆内的预设影像传感器发送深度影像拍摄指令;
接收所述预设影像传感器获取的所述车辆内人员的深度影像数据,对所述深度影像数据进行处理,获取所述人员的三维感知信息;
发送所述三维感知信息至所述预设终端设备,通过所述三维感知信息对所述预设终端设备进行体感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应于所述车辆内预设终端设备发送的三维信息获取指令,向所述车辆内的预设影像传感器发送深度影像拍摄指令,包括:
解析所述车辆内预设终端设备发送的所述三维信息获取指令,确定所述预设终端设备对应的设备标识;
判断所述设备标识是否属于授权标识,若所述设备标识属于所述授权标识,发送所述深度影像拍摄指令至所述预设影像传感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深度影像数据进行处理,获取所述人员的三维感知信息,包括:
提取所述深度影像数据中的候选人脸数据;
将所述候选人脸数据与预设人员对应的预设人脸数据进行匹配,获得匹配成功的目标人脸数据;
获取所述深度影像数据中与所述目标人脸数据关联的目标影像数据;
对所述目标影像数据进行处理,获得目标人员的所述三维感知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终端设备包括预设移动设备,所述方法还包括:
建立所述车辆与所述预设移动设备之间的第一车机连接;
建立所述车辆与所述影像传感器之间的第二车机连接。
5.一种终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终端设备,包括:
向车辆发送三维信息获取指令;
接收所述车辆发送的三维感知信息,将所述三维感知信息和姿态模板进行匹配,根据匹配结果确定车内人员的目标姿态;
根据所述目标姿态对所述终端设备进行体感控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车辆发送三维信息获取指令包括:
向用户展示三维获取提示信息;
若用户确认所述三维获取提示信息,根据预设连接协议向所述车辆发送所述三维信息获取指令。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维感知信息包括手势信息,所述将所述三维感知信息和姿态模板进行匹配,根据匹配结果确定车内人员的目标姿态;根据所述目标姿态对所述终端设备进行体感控制,包括:
将所述手势信息和手势模板进行匹配,根据所述手势模板对应的匹配置信度确定目标手势;
根据手势操作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目标手势对应的目标操作标识;
根据所述目标操作标识对所述终端设备进行体感控制。
8.一种终端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车辆,包括: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响应于所述车辆内预设终端设备发送的三维信息获取指令,向所述车辆内的预设影像传感器发送深度影像拍摄指令;
处理模块,用于接收所述预设影像传感器获取的所述车辆内人员的深度影像数据,对所述深度影像数据进行处理,获取所述人员的三维感知信息;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发送所述三维感知信息至所述预设终端设备,通过所述三维感知信息对所述预设终端设备进行体感控制。
9.一种终端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终端设备包括:
第三发送模块,用于向车辆发送三维信息获取指令;
匹配模块,用于接收所述车辆发送的三维感知信息,将所述三维感知信息和姿态模板进行匹配,根据匹配结果确定车内人员的目标姿态;
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姿态对所述终端设备进行体感控制。
10.一种终端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
存储器,用于存储可执行指令;
其中,所述处理器用于从所述存储器中读取所述可执行指令,并执行所述可执行指令以实现上述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控制方法,或者上述权利要求5-7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控制方法。
11.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得处理器实现上述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控制方法,或者上述权利要求5-7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控制方法。
CN202210293293.1A 2022-03-23 2022-03-23 终端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684138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93293.1A CN116841381A (zh) 2022-03-23 2022-03-23 终端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CT/CN2023/080931 WO2023179383A1 (zh) 2022-03-23 2023-03-10 终端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93293.1A CN116841381A (zh) 2022-03-23 2022-03-23 终端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841381A true CN116841381A (zh) 2023-10-03

Family

ID=880998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293293.1A Pending CN116841381A (zh) 2022-03-23 2022-03-23 终端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6841381A (zh)
WO (1) WO2023179383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459441B1 (ko) * 2012-12-18 2014-11-07 현대자동차 주식회사 차량 내 손가락 사이점을 이용한 사용자 인터페이스 조작 시스템 및 방법
US20150116200A1 (en) * 2013-10-25 2015-04-30 Honda Motor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gestural control of vehicle systems
CN110554766A (zh) * 2018-05-31 2019-12-10 柯刚铠 交互方法及车载交互装置
CN110816473B (zh) * 2019-11-29 2022-08-16 福智易车联网(宁波)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控制方法、车辆控制系统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179383A1 (zh) 2023-09-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928587B1 (en) Automatic device login based on wearable sensor fusion
EP3435206B1 (en)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for wireless connection
EP3287922A1 (en) Unlocking control method and terminal device
CN107729836B (zh) 人脸识别方法及相关产品
WO2019072132A1 (zh) 人脸识别方法及相关产品
EP3471015A1 (en) Face recognition method and related product
CN105160320B (zh) 指纹识别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9074171B (zh) 输入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3792277A (zh) 一种显示应用、图片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7480601B (zh) 检测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6228054A (zh) 身份验证方法和装置
JP7231638B2 (ja) 映像に基づく情報取得方法及び装置
US11392680B2 (en) Authentication and generation of information for authentication
EP3584741A1 (en) Fingerprint registration method and related product
CN110247898B (zh) 身份验证方法、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
US20160210499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cessing handwriting data
CN107657219B (zh) 人脸检测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7454251B (zh) 解锁控制方法及相关产品
EP3444749A2 (en) Method for controlling unlocking and related products
WO2020048159A1 (zh) 解锁控制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08259670B (zh) 电子装置、跌落处理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7066864B (zh) 一种应用图标显示方法及其设备
US10834231B2 (en) Methods, systems, and media for pairing devices to complete a task using an application request
CN111160157B (zh) 基于dwg图纸的文本提取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16841381A (zh) 终端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