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839463A - 一种电容传感器、电子设备及其处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容传感器、电子设备及其处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839463A
CN116839463A CN202310798975.2A CN202310798975A CN116839463A CN 116839463 A CN116839463 A CN 116839463A CN 202310798975 A CN202310798975 A CN 202310798975A CN 116839463 A CN116839463 A CN 11683946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rget
value
capacitance
induction
functional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79897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Beij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Beijing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798975.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839463A/zh
Publication of CN1168394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83946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BMEASURING LENGTH, THICKNESS OR SIMILAR LINEAR DIMENSIONS; MEASURING ANGLES; MEASURING AREAS; MEASURING IRREGULARITIES OF SURFACES OR CONTOURS
    • G01B7/00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electric or magnetic techniques
    • G01B7/02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electric or magnetic techniques for measuring length, width or thickness
    • G01B7/023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electric or magnetic techniques for measuring length, width or thickness for measuring distance between sensor and object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BMEASURING LENGTH, THICKNESS OR SIMILAR LINEAR DIMENSIONS; MEASURING ANGLES; MEASURING AREAS; MEASURING IRREGULARITIES OF SURFACES OR CONTOURS
    • G01B7/00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electric or magnetic techniques
    • G01B7/32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electric or magnetic techniques for measuring area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DMEASURING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SPECIFIC VARIABLE;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WO OR MORE VARIABLES NOT COVERED IN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TARIFF METERING APPARATUS; MEASURING OR TEST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D5/00Mechanical means for transferring the output of a sensing member; Means for converting the output of a sensing member to another variable where the form or nature of the sensing member does not constrain the means for converting; Transducers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specific variable
    • G01D5/12Mechanical means for transferring the output of a sensing member; Means for converting the output of a sensing member to another variable where the form or nature of the sensing member does not constrain the means for converting; Transducers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specific variable using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 G01D5/14Mechanical means for transferring the output of a sensing member; Means for converting the output of a sensing member to another variable where the form or nature of the sensing member does not constrain the means for converting; Transducers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specific variable using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influencing the magnitude of a current or voltage
    • G01D5/24Mechanical means for transferring the output of a sensing member; Means for converting the output of a sensing member to another variable where the form or nature of the sensing member does not constrain the means for converting; Transducers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specific variable using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influencing the magnitude of a current or voltage by varying capacitanc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nic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容传感器,包括:第一感应通道,所述第一感应通道基于第一工作模式工作获得第一目标感应值,所述第一目标感应值用于表征目标对象与目标金属段之间的距离;第二感应通道;所述第二感应通道基于第二工作模式工作获得第二目标感应值,所述第二目标感应值用于表征所述目标对象与所述目标金属段的接触面积。同时,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和处理方法。

Description

一种电容传感器、电子设备及其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电容传感器、电子设备及其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容传感器只能用于检测目标对象与目标金属段之间的距离,无法在检测目标对象与目标金属段之间的距离的同时检测目标对象与目标金属段之间的接触面积,适用范围较为局限。
发明内容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根据本申请的一方面,提供一种电容传感器,包括:
第一感应通道,所述第一感应通道基于第一工作模式工作获得第一目标感应值,所述第一目标感应值用于表征目标对象与目标金属段之间的距离;
第二感应通道;所述第二感应通道基于第二工作模式工作获得第二目标感应值,所述第二目标感应值用于表征所述目标对象与所述目标金属段的接触面积。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工作模式包括第一功能模块和第二功能模块;
所述第二工作模式包括第三功能模块,其中,所述第一功能模块、所述第二功能模块以及所述第三功能模块属于所述电容传感器,所述第一功能模块与所述第三功能模块相同,所述第一功能模块与所述第二功能模块不同。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二感应通道响应于触发指令,所述第二感应通道基于所述第二工作模式工作,所述触发指令用于表征所述目标对象与所述目标金属段接触。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功能模块用于获得第一电容值,所述第一电容值由与所述电容传感器连接的所述目标金属段的电容以及所述电容传感器的极板电容组成;
所述第三功能模块用于获得第二电容值,所述第二电容值由与所述电容传感器连接的所述目标金属段的电容、所述电容传感器的极板电容以及与所述目标金属段接触的目标对象的电容组成;
其中,所述极板电容包括如下一种:
基板与地之间形成寄生电容;
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形成寄生电容。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电容值为所述第一功能模块通过调整电容阵列达到第一功能模块的输出结果为0所确定的补偿电容值;
所述第二电容值为所述第三功能模块通过调整电容阵列达到第三功能模块的输出结果为0所确定补偿电容值。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二目标感应值通过所述第二电容值与所述第一电容值进行处理确定。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目标金属段;
电容传感器,所述电容传感器与所述目标金属段连接,所述电容传感器包括:
第一感应通道,所述第一感应通道基于第一工作模式工作获得第一目标感应值,所述第一目标感应值用于表征目标对象与所述目标金属段之间的距离;
第二感应通道;所述第二感应通道基于第二工作模式工作获得第二目标感应值,所述第二目标感应值用于表征所述目标对象与所述目标金属段的接触面积。
上述方案中,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处理器,用于如果所述第一目标感应值满足目标阈值,获得触发指令;所述触发指令用于指示所述电容传感器的所述第二感应通道基于第二工作模式工作。
根据本申请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得第一目标感应值,所述第一目标感应值为电容传感器的第一感应通道基于第一工作模式工作所获得的感应值,所述第一目标感应值用于表征目标对象与所述目标金属段之间的距离;
如果所述第一目标感应值满足目标阈值,获得触发指令,所述触发指令用于表征所述目标对象与所述目标金属段接触;
基于所述触发指令,获得第二目标感应值,所述第二目标感应值为所述电容传感器的第二感应通道基于第二工作模式工作所获得的感应值,所述第二目标感应值用于表征所述目标对象与所述目标金属段的接触面积。
上述方案中,所述获得第一目标感应值,包括:
获得多个第一目标感应值,其中,不同的所述第一目标感应值表征不同目标对象与其对应目标金属段之间的距离;
所述获得第二目标感应值,包括:
获得多个第二目标感应值,不同的所述第二目标感应值表征不同目标对象与其对应目标金属段的接触面积;
所述方法还包括:
基于所述多个第二目标感应值确定握持姿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中电容传感器的结构组成示意图一;
图2为本申请中电子设备的结构组成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中电容传感器的结构组成示意图二;
图4为本申请中处理方法的流程实现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在附图的流程图示出的步骤可以在诸如一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计算机系统中执行。并且,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阐述。
图1为本申请中电容传感器的结构组成示意图一,如图1所示,该电容传感器包括:第一感应通道11和第二感应通道12,其中,第一感应通道11基于第一工作模式工作,以获得第一目标感应值,所述第一目标感应值用于表征目标对象与目标金属段之间的距离;第二感应通道12基于第二工作模式工作,以获得第二目标感应值,所述第二目标感应值用于表征所述目标对象与所述目标金属段的接触面积。
这里,目标对象包括但不限于有生命特征的人、人的部分器官,比如手掌、手指、耳朵、脸等。目标金属段可以归属于电容传感器,也可以归属于具有该电容传感器的检测装置,比如,检测装置可以是手机、PAD、手表、手环、健康穿戴设备、游戏机等等。
本申请中,该电容传感器还包括有第一功能模块13、第二功能模块14和第三功能模块15,其中,第一功能模块13和第二功能模块14在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下工作;第三功能模块15在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下工作,且所述第一功能模块13与所述第三功能模块15相同,所述第一功能模块13与所述第二功能模块14不同。
比如,第一功能模块13和第三功能模块15用于对各自对应的感应通道进行电容校准,第二功能模块14用于对目标对象与目标金属段之间的距离进行往复测量。
本申请中,该第二感应通道12用于响应于触发指令,所述触发指令用于表征所述目标对象与所述目标金属段接触。所述第二感应通道12基于所述触发指令在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下工作。也就是说,当第一感应通道11基于第一工作模式工作获得第一目标感应值表征目标对象与目标金属段未接触的情况下,第二感应通道处于非工作状态。
本申请中,所述第一功能模块13用于获得第一电容值,所述第一电容值由与所述电容传感器连接的所述目标金属段的电容以及所述电容传感器的极板电容组成;所述第三功能模块15用于获得第二电容值,所述第二电容值由与所述电容传感器连接的所述目标金属段的电容、所述电容传感器的极板电容以及与所述目标金属段接触的目标对象的电容组成。其中,所述极板电容包括基板与地之间形成寄生电容、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形成寄生电容中的至少一种。
这里,所述第一电容值为所述第一功能模块13通过调整电容阵列达到第一功能模块13的输出结果为0所确定的补偿电容值;所述第二电容值为所述第三功能模块15通过调整电容阵列达到第三功能模块15的输出结果为0所确定补偿电容值。
这里,电容传感器的电容(Cx)包括两个部分,分别为寄生电容(Cp)和可变电容(ΔC),其中寄生电容(Cp)为一固定电容值,当手指接近传感器时,会导致电容传感器的可变电容(ΔC)发生变化。在实际应用中,寄生电容(Cp)的值可能远大于可变电容(ΔC),而真正对于电容传感器有效的电容是可变电容(ΔC)的值。如果寄生电容(Cp)过大,容易导致电容检测电路饱和,而无法检测出可变电容(ΔC)的变化。因此,需要对电容传感器固有的寄生电容(Cp)的值进行补偿,补偿后的寄生电容(Cp′)为:Cp′=Cp-Cb,Cb为补偿电容值。本申请中的电容传感器无论是采用自电容结构还是采用互电容结构进行检测,寄生电容补偿的目的就是找到合适的补偿电容值Cb,使得Cp′等于或尽可能接近0,使得在可变电容ΔC=0时,传感装置的输出信号在零附近,从而当有物体接近时,可变电容(ΔC)发生的变化能够有效反映在输出信号的变化上。
本申请中,第二功能模块14用于获得第三电容值,第三电容值由与所述电容传感器连接的所述目标金属段的电容、所述电容传感器的极板电容以及与所述目标金属段接触的目标对象的电容组成;所述第三电容值为所述第一功能模块13通过调整电容阵列达到第一功能模块13的输出结果为0的情况下所检测到的可变电容(ΔC),如果可变电容(ΔC)发生变化,且可变电容(ΔC)的变化值处于模拟数字转换器(ADC)的预设范围内且为正向数据,则确定目标对象与目标金属段之间处于接触状态;反之,则确定目标对象与目标金属段之间处于非接触状态。
这里,ADC的预设范围比如是+/-5pf,比如检测到当前的可变电容(ΔC)的变化值为5pf或者4.5pf,则确定目标对象与目标金属段之间处于接触状态。如果检测到当前的可变电容(ΔC)的变化值为-5pf或者-4.5pf,则确定目标对象与目标金属段之间处于未接触状态。
本申请中,所述第二目标感应值可以通过所述第二电容值与所述第一电容值进行处理确定。
比如,将第二电容值与第一电容值之间的电容差值作为所述第二目标感应值。
本申请提供的电容传感器,通过设置两个感应通道,其中第一感应通道用于检测目标对象与目标金属段之间的距离,第二感应通道用于检测目标对象与目标金属段之间的接触面积,如此不仅可以兼顾高灵敏度的检测,而且可以基于接触面积识别目标对象的当前握持姿态。
图2为本申请中电子设备的结构组成示意图,该电子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手机、手表、手环、PAD、游戏机、可穿戴设备等等。如图2所示,该电子设备包括:目标金属段21和电容传感器22;其中,电容传感器22中具有多个引脚,每个引脚与一个所述目标金属段21连接,所述电容传感器22中每一个引脚均可以包括第一感应通道221和第二感应通道222,所述第一感应通道221基于第一工作模式工作获得第一目标感应值,所述第一目标感应值用于表征目标对象与所述目标金属段21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二感应通道222基于第二工作模式工作获得第二目标感应值,所述第二目标感应值用于表征所述目标对象与所述目标金属段21的接触面积。
可以理解为,电容传感器22的同一个引脚包括有逻辑上的两个通道,分别为第一感应通道221和第二感应通道222。其中,第一感应通道221和第二感应通道222中均可以具有多个功能模块,每个感应通道上的功能模块的功能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通过对不同感应通道内的功能模块进行不同配置,可以使两个感应通道实现目标功能(详细如图3所示)。
这里,目标金属段21可以归属于电子设备上的天线,也可以独立于该天线存在,当目标金属段21独立于电子设备上天线存在时,目标金属段21与天线之间的距离需要满足信号的抗干扰条件。
本申请的优选方案中,该电子设备还包括:处理器23,用于如果所述第一目标感应值满足目标阈值,获得触发指令;所述触发指令用于指示所述电容传感器22的所述第二感应通道222基于第二工作模式工作。
这里,当通过所述第一感应通道221获得的第一目标感应值表征目标对象与目标金属段21之间处于接触状态的情况下,确定第一目标感应值满足目标阈值,处理器23则可以获得触发指令,以触发使能所述第二感应通道222基于第二工作模式工作,以获得第二目标感应值,通过第二目标感应值确定确定所述目标对象与所述目标金属段的接触面积;
这里,可以将第一目标感应值与目标阈值进行比较,当第一目标感应值与目标阈值之间的差值大于或等于预设值,则确定一目标感应值满足目标阈值。反之,如果当第一目标感应值与目标阈值之间的差值小于预设值的情况下,则保持第二感应通道222的当前状态不变,并继续使能通过第一感应通道221反复基于第一工作模式工作,以获得第一目标感应值,直到检测到第一目标感应值满足目标阈值,获得触发指令,来触发所述电容传感器22的所述第二感应通道222基于第二工作模式工作。
本申请中,电容传感器22与图1中的电容传感器相同,具体结构和实现可以参考图1中对电容传感器的相关描述。
这里,处理器23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可以通过处理器23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处理器23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or),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这里,该电子设备还包括存储器24、至少一个网络接口25和用户接口26。电子设备中的各个组件通过总线系统27耦合在一起。可理解,总线系统27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总线系统27除包括数据总线之外,还包括电源总线、控制总线和状态信号总线。但是为了清楚说明起见,在图2中将各种总线都标为总线系统27。
其中,用户接口26可以包括显示器、键盘、鼠标、轨迹球、点击轮、按键、按钮、触感板或者触摸屏等。
可以理解,存储器24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也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OM,Read Only Memory)、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磁性随机存取存储器(FRAM,ferromagnetic random access memory)、快闪存储器(Flash Memory)、磁表面存储器、光盘、或只读光盘(CD-ROM,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磁表面存储器可以是磁盘存储器或磁带存储器。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Memory),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同步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SRAM,Synchronous 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DRAM,Synchronous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DRSDRAM,Double Data Rate Synchronous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SDRAM,Enhanced Synchronous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LDRAM,SyncLink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RRAM,Direct Rambus Random Access Memory)。本申请实施例描述的存储器24旨在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和任意其它适合类型的存储器。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存储器24用于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以支持电子设备的操作。这些数据的示例包括:用于在电子设备上操作的任何计算机程序,如操作系统241和应用程序242;联系人数据;电话簿数据;消息;图片;音频等。其中,操作系统241包含各种系统程序,例如框架层、核心库层、驱动层等,用于实现各种基础业务以及处理基于硬件的任务。应用程序242可以包含各种应用程序,例如媒体播放器(Media Player)、浏览器(Browser)等,用于实现各种应用业务。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方法的程序可以包含在应用程序242中。
本申请提供的电子设备,通过将一个目标金属体连接到一个电容传感器的两个感应通道,其中一个感应通道基于第一工作模式检测目标对象与目标金属体的距离,另一个感应通道基于第二工作模式检测目标对象与目标金属体的接触面积,其中,第一工作模式表征电容检测模式,第二工作模式表征电容校准模式。且第一工作模式也可以具有校准功能,但第一工作模式下的电容校准是为了检测目标对象与目标金属体的接触状态,第二工作模式下的电容校准是为了检测目标对象与目标金属体之间的接触面积,两者实现的效果不同。如此,不仅可以兼顾电容传感器的高灵敏度的检测,而且可以识别当前的握持姿态。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与上述提供的电容传感器实施例属于同一构思,其具体实现过程详见电容传感器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
图3为本申请中电容传感器的结构组成示意图二,如图3所示,
电容传感器的同一个引脚可以具有逻辑上的第一感应通道31和第二感应通道32,其中,第一感应通道31和第二感应通道32可以均具有相同的多个功能模块,多个功能模块可以进行不同配置,如图3所示,第一感应通道31和第二感应通道32均具有五个功能模块,分别为A、B、C、D、E,其中,配置第一感应通道31中的功能模块A和功能模块B为有效状态,功能模块C、D、E为无效状态;配置第二感应通道32中的功能模块A′为有效状态,其他功能模块为无效状态。比如,功能模块A和功能模块A′均为具有校准功能的模块,功能模块B为具有检测功能的模块。其中,在第一感应通道31和第二感应通道32共同的引脚与一个目标金属段连接的情况下,可以形成第一通路,该功能模块A可以在没有目标对象接触该目标金属段的情况下,检测该第一通路上的第一电容值(由引脚、目标金属段的电容组成),功能模块A通过调整该第一电容值对应的该功能模块上电容阵列,可以使得该功能模块A在第一通路的输出结果为0,此时,如果有目标对象靠近目标金属段,功能模块A调整后的电容阵列对应的值就会发生变化,功能模块B可以检测到该第一通路上产生的+/-5pf的电容值,根据该+/-5pf的电容值的大小就可以确定目标对象与目标金属段的距离。该距离表征目标对象与目标金属段的接触状态为接触还是未接触。当基于目标对象与目标金属段的距离确定目标对象与目标金属段处于接触状态时触发第二感应通道32上的功能模块A′使能,以通过功能模块A′在目标对象接触目标金属段的情况下,检测该第一通路上的第二电容值(由引脚、目标金属段、目标对象的电容组成),通过该第二电容值与第一电容值作差,就可以得到表征目标对象与目标金属段的接触面积的电容值。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第一感应通道在检测第一通路上的电容值时,无法确定目标对象与目标金属段的距离,即接触状态,因此,需要在通过第一感应通道检测到目标对象与目标金属段处于接触状态的情况下,使能通过第二感应通道对目标金属段与目标对象之间的接触面积进行检测。从而即可以实现对目标对象与目标金属段之间的距离进行检测,又可以实现对目标对象与目标金属段之间的接触面积进行检测。
图4为本申请中处理方法的流程实现示意图,该方法可以应用于上述电子设备,如图4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401,获得第一目标感应值,所述第一目标感应值为电容传感器的第一感应通道基于第一工作模式工作所获得的感应值,所述第一目标感应值用于表征目标对象与所述目标金属段之间的距离;
这里,可以获得多个第一目标感应值,其中,不同的所述第一目标感应值表征不同目标对象与其对应目标金属段之间的距离。比如,不同目标对象可以是不同的用户,或者是同一用户的不同器官、或者是同一同户的同一器官的不同部位。
这里,第一工作模式包括第一功能模块和第二功能模块,其中,所述第一功能模块与所述第二功能模块均属于该电容传感器,且所述第一功能模块与所述第二功能模块不同。比如,第一功能模块用于对第一感应通道的电容值进行校准,第二功能模块用于通过第一感应通道作往返的电容检测,以根据检测到的电容值确定目标对象与目标金属段之间的距离。
这里,所述第一功能模块用于获得第一电容值,所述第一电容值由与所述电容传感器连接的所述目标金属段的电容以及所述电容传感器的极板电容组成;且所述第一电容值为所述第一功能模块通过调整电容阵列达到第一功能模块的输出结果为0所确定的补偿电容值;第二功能模块用于在第一功能模块的输出结果调整为0的情况下获得第三电容值,所述第三电容值可以由与所述电容传感器连接的所述目标金属段的电容、所述电容传感器的极板电容以及与所述目标金属段接触的目标对象的电容组成,且所述第三电容值可以表征目标对象与目标金属段之间的距离,从而可以确定目标对象与目标金属段的接触状态。
步骤402,如果所述第一目标感应值满足目标阈值,获得触发指令,所述触发指令用于表征所述目标对象与所述目标金属段接触;
这里,可以将第一目标感应值与电容传感器中校准后的第一感应通道的输出电容值进行比较,如果比较结果表征第一目标感应值与输出电容值的差值落入到ADC的范围内,且为正向数据,(比如ADC的范围是+/-5pf,第一目标感应值是4.5pf),则确定第一目标感应值满足目标阈值,所述目标对象与所述目标金属段接触,从而获得表征所述目标对象与所述目标金属段接触的触发指令,所述触发指令用于触发电容传感器的第二感应通道。相反,如果比较结果表征第一目标感应值与输出电容值的差值落入到ADC的范围内,但是负向数据(比如-5pf),则确定第一目标感应值不满足目标阈值,所述目标对象与所述目标金属段未接触,则不触发第二感应通道,而是继续使能第一感应通道基于第一工作模式工作。
步骤403,基于所述触发指令,获得第二目标感应值,所述第二目标感应值为所述电容传感器的第二感应通道基于第二工作模式工作所获得的感应值,所述第二目标感应值用于表征所述目标对象与所述目标金属段的接触面积。
这里,可以获得多个第二目标感应值,不同的所述第二目标感应值表征不同目标对象与其对应目标金属段的接触面积。比如,不同目标对象可以是不同的用户,或者是同一用户的不同器官、或者是同一同户的同一器官的不同部位。比如,人的耳朵对应于手机上的第一目标金属段,人的手指对应于手机上的第二目标金属段,人的脸对应手机上的第三目标金属段。
这里,第二工作模式包括第三功能模块,所述第三功能模块可以归属于该电容传感器,且第三功能模块与第一功能模块可以相同。比如,第一功用模块和第三功能模块均用于电容校准。
这里,所述第三功能模块用于获得第二电容值,所述第二电容值由与所述电容传感器连接的所述目标金属段的电容、所述电容传感器的极板电容以及与所述目标金属段接触的目标对象的电容组成;且所述第二电容值为所述第三功能模块通过调整电容阵列达到第三功能模块的输出结果为0所确定补偿电容值,是通过所述第二电容值与所述第一电容值之间的电容差值而确定。
在优选方案中,还可以基于所述多个第二目标感应值确定握持姿态。
一种实现方式中,可以将多个第二目标感应值进行比较,其中,多个所述第二目标感应值对应的目标金属段的位置不同。如果比较结果表征第一区域的多个第二目标感应值之间的差值小于阈值,且第一区域的多个第二目标感应值大于第二区域的多个第二目标感应值,则确定当前处于单手握持姿态;其中,第一区域的多个第二目标感应值对应的目标金属段的位置相邻,第二区域的多个第二目标感应值对应的目标金属段的位置相邻。
这里,还可以基于当前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对应的标识确定当前是左手握持姿态还是右手握持姿态。比如,第一区域对应左手标识,第二区域对应右手标识,则确定当前是左手握持姿态。
本申请提供的处理方法,通过将一个目标金属体连接到一个电容传感器的两个感应通道,其中一个感应通道基于第一工作模式检测目标对象与目标金属体的距离,另一个感应通道基于第二工作模式检测目标对象与目标金属体的接触面积,其中,第一工作模式表征电容检测模式,第二工作模式表征电容校准模式。且第一工作模式也可以具有校准功能,但第一工作模式下的电容校准是为了检测目标对象与目标金属体的接触状态,第二工作模式下的电容校准是为了检测目标对象与目标金属体之间的接触面积,两者实现的效果不同。如此,不仅可以兼顾电容传感器的高灵敏度的检测,而且可以识别当前的握持姿态。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处理方法与上述提供的电子设备实施例和电容传感器实施例均属于同一构思,其具体实现过程详见装置实施例和电容传感器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和用于存储能够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上述处理方法中任一项方法步骤。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所显示或讨论的各组成部分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设备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的、机械的或其它形式的。
上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方法实施例中所揭露的方法,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任意组合,得到新的方法实施例。
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产品实施例中所揭露的特征,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任意组合,得到新的产品实施例。
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方法或设备实施例中所揭露的特征,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任意组合,得到新的方法实施例或设备实施例。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电容传感器,包括:
第一感应通道,所述第一感应通道基于第一工作模式工作获得第一目标感应值,所述第一目标感应值用于表征目标对象与目标金属段之间的距离;
第二感应通道;所述第二感应通道基于第二工作模式工作获得第二目标感应值,所述第二目标感应值用于表征所述目标对象与所述目标金属段的接触面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传感器,所述第一工作模式包括第一功能模块和第二功能模块;
所述第二工作模式包括第三功能模块;
其中,所述第一功能模块、所述第二功能模块以及所述第三功能模块属于所述电容传感器,所述第一功能模块与所述第三功能模块相同,所述第一功能模块与所述第二功能模块不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容传感器,所述第二感应通道响应于触发指令,所述第二感应通道基于所述第二工作模式工作,所述触发指令用于表征所述目标对象与所述目标金属段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容传感器,所述第一功能模块用于获得第一电容值,所述第一电容值由与所述电容传感器连接的所述目标金属段的电容以及所述电容传感器的极板电容组成;
所述第三功能模块用于获得第二电容值,所述第二电容值由与所述电容传感器连接的所述目标金属段的电容、所述电容传感器的极板电容以及与所述目标金属段接触的目标对象的电容组成;
其中,所述极板电容包括如下一种:
基板与地之间形成寄生电容;
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形成寄生电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容传感器,所述第一电容值为所述第一功能模块通过调整电容阵列达到第一功能模块的输出结果为0所确定的补偿电容值;
所述第二电容值为所述第三功能模块通过调整电容阵列达到第三功能模块的输出结果为0所确定补偿电容值。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容传感器,所述第二目标感应值通过所述第二电容值与所述第一电容值进行处理确定。
7.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目标金属段;
电容传感器,所述电容传感器与所述目标金属段连接,所述电容传感器包括:
第一感应通道,所述第一感应通道基于第一工作模式工作获得第一目标感应值,所述第一目标感应值用于表征目标对象与所述目标金属段之间的距离;
第二感应通道;所述第二感应通道基于第二工作模式工作获得第二目标感应值,所述第二目标感应值用于表征所述目标对象与所述目标金属段的接触面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处理器,用于如果所述第一目标感应值满足目标阈值,获得触发指令;所述触发指令用于指示所述电容传感器的所述第二感应通道基于第二工作模式工作。
9.一种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得第一目标感应值,所述第一目标感应值为电容传感器的第一感应通道基于第一工作模式工作所获得的感应值,所述第一目标感应值用于表征目标对象与所述目标金属段之间的距离;
如果所述第一目标感应值满足目标阈值,获得触发指令,所述触发指令用于表征所述目标对象与所述目标金属段接触;
基于所述触发指令,获得第二目标感应值,所述第二目标感应值为所述电容传感器的第二感应通道基于第二工作模式工作所获得的感应值,所述第二目标感应值用于表征所述目标对象与所述目标金属段的接触面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所述获得第一目标感应值,包括:
获得多个第一目标感应值,其中,不同的所述第一目标感应值表征不同目标对象与其对应目标金属段之间的距离;
所述获得第二目标感应值,包括:
获得多个第二目标感应值,不同的所述第二目标感应值表征不同目标对象与其对应目标金属段的接触面积;
所述方法还包括:
基于所述多个第二目标感应值确定握持姿态。
CN202310798975.2A 2023-06-30 2023-06-30 一种电容传感器、电子设备及其处理方法 Pending CN11683946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798975.2A CN116839463A (zh) 2023-06-30 2023-06-30 一种电容传感器、电子设备及其处理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798975.2A CN116839463A (zh) 2023-06-30 2023-06-30 一种电容传感器、电子设备及其处理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839463A true CN116839463A (zh) 2023-10-03

Family

ID=881683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798975.2A Pending CN116839463A (zh) 2023-06-30 2023-06-30 一种电容传感器、电子设备及其处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839463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747368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preventing false-touch on touch screen, mobile terminal and storage medium
US9778742B2 (en) Glove touch detection for touch devices
CN107463289A (zh) 一种触摸屏的校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JP5481581B2 (ja) タッチ検出方法およびタッチ制御装置
CN107294522A (zh) 基于触摸按键的响应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07357458B (zh) 触摸按键的响应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CN111480139A (zh) 具有多阶段电容测量过程的双电极触摸按钮
CN110928406B (zh) 包括窄边框的电子装置以及用于其的接近感测方法
CN108759892A (zh) 传感器校准方法、电子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10852882B2 (en) Fingerprint sensing control method for fingerprint sensing device
US11714510B2 (en) Capacitance detection circuit, touch control chip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1190509A (zh) 一种触摸检测方法、装置及无线耳机和存储介质
US11353978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a touch point
CN116839463A (zh) 一种电容传感器、电子设备及其处理方法
KR20110087015A (ko) 터치 센서 ic
TWI700624B (zh) 觸控中心計算方法、觸控系統及觸控裝置
CN115278431A (zh) 状态确定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TW201642101A (zh) 用於觸控裝置的觸控模組及相關的觸控方法
CN114003147B (zh) 信号检测装置、触控板和电子设备
EP2657827A2 (en) Touch detection method and touch control device using the same
TW201704955A (zh) 觸控式電子裝置及其控制方法
CN207780653U (zh) 一种移动终端壳体及移动终端
JP6504937B2 (ja) 入力判定装置、制御プログラム、電子機器、及び入力判定装置の入力閾値校正方法
US20190113999A1 (en) Touch motion tracking and reporting technique for slow touch movements
TW202122984A (zh) 觸控偵測方法、觸控裝置及資訊處理裝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