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839284A - 一种制冷系统及其制冷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制冷系统及其制冷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839284A
CN116839284A CN202311091408.XA CN202311091408A CN116839284A CN 116839284 A CN116839284 A CN 116839284A CN 202311091408 A CN202311091408 A CN 202311091408A CN 116839284 A CN116839284 A CN 11683928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municated
controller
valve port
capillary tube
exchang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09140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839284B (zh
Inventor
俞凌
俞仲良
周全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Gelin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Gelin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Gelin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Gelin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091408.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839284B/zh
Publication of CN1168392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8392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8392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83928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11/00Self-contained movable devices, e.g. domestic refrigerato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FSPECIAL FURNITURE, FITTINGS, OR ACCESSORIES FOR SHOPS, STOREHOUSES, BARS, RESTAURANTS OR THE LIKE; PAYING COUNTERS
    • A47F3/00Show cases or show cabinets
    • A47F3/04Show cases or show cabinets air-conditioned, refrigerate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1/00Fluid-circulation arrangements
    • F25B41/30Expansion means; Dispositions thereof
    • F25B41/37Capillary tub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1/00Fluid-circulation arrangements
    • F25B41/40Fluid line arrang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9/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5B49/02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for compression type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19/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refrigeration units with respect to devices or objects to be refrigerated, e.g. infrared detec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9/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Devices That Are Associated With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冷系统及其制冷方法,属制冷系统领域,用于冷藏柜内温度的控制,包括连接形成回路的压缩机、冷凝器、第一毛细管、复合交换器及蒸发器,所述制冷系统还包括第一控制器、第一支路、第二控制器、第二支路、第二毛细管;所述制冷系统包括至少第一制冷状态与第二制冷状态。本发明通过在制冷系统中设置有复合交换器,能够将制冷系统中原本散发到周围空气的废旧热能,重新回收传递给展示柜内的复合区,使展示柜内的复合区能够升温或降温,节约了展示柜的电能损耗。

Description

一种制冷系统及其制冷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冷系统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制冷系统及其制冷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展示柜产品,通常基本都是采用只具备制冷功能的展示柜,而无法同时展示需要高温的产品与低温的产品。
如图1至图2所示的一种展示冷藏柜,展示冷藏柜内设置有相互隔离冷藏区与复合区,复合区内设置有加热与降温装置,可对复合区内进行加热或者降温。
目前,现有的设备中,申请日为2020年04月14日,申请号CN202010287876.4的发明专利申请书中公开了一种冷热转换展示柜。该发明中,展示柜的加热区采用电加热的方式进行升温。这种升温方式虽然能够使用,但是升温的过程中,损失的耗能较多,制冷系统无法参与制热,因此冷藏设备在制冷与制热的过程中,电能损失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冷系统及其制冷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制冷系统无法参与制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制冷系统,用于冷藏柜内温度的控制,包括连接形成回路的压缩机、冷凝器、第一毛细管、复合交换器及蒸发器,所述制冷系统还包括:第一控制器,一端与复合交换器相连通,另一端与第一毛细管相连通;第一支路,一端连通于压缩机的出气端,另一端连通第一控制器,所述第一控制器用于复合交换器切换与第一毛细管、压缩机的通断;第二控制器,一端与复合交换器相连通,另一端与蒸发器相连通;第二支路,一端与蒸发器相连通,另一端与第二控制器相连通;第二毛细管,设置于第二支路内,所述第二控制器用于第二毛细管切换与蒸发器、复合交换器的通断;所述制冷系统包括至少第一制冷状态与第二制冷状态,当制冷系统位于第一制冷状态时,所述第一控制器控制复合交换器与第一毛细管相连通,并与压缩机断开,所述第二控制器控制蒸发器与复合交换器相连通,并与第二毛细管断开;当制冷系统位于第二制冷状态,所述第一控制器控制复合交换器与压缩机相连通,并与第一毛细管断开,所述第二毛细管与蒸发器、复合交换器均连通。
优选的,所述制冷系统还包括第三支路与第三控制器,所述第三控制器的一端与冷凝器相连通,所述第三控制器的另一端与第一毛细管相连通,所述第三支路的一端连通第三控制器,所述第三支路的另一端连通第一控制器,所述第三控制器用于第一毛细管切换与冷凝器、第三支路的通断,所述第一控制器还用于复合交换器切换与第一毛细管、第三支路的通断;所述制冷系统还包括第三制冷状态,当制冷系统位于第三制冷状态时,所述第三控制器控制冷凝器与第三支路相连通,并与第一毛细管断开,所述第一控制器控制复合交换器与第三支路相连通,并且压缩机与复合交换器断开。
优选的,所述第一控制器包括第一阀口一、第一阀口二与第一阀口三,所述第一阀口一与压缩机的出气端相连通,所述第一阀口二与第三支路、第一毛细管相连通,所述第一阀口三与复合交换器相连通;所述第二控制器包括第二阀口一、第二阀口二与第二阀口三,所述第二阀口一与复合交换器相连通,所述第二阀口二与第二毛细管相连通,所述第二阀口三与蒸发器相连通;所述第三控制器包括第三阀口一、第三阀口二与第三阀口三,所述第三阀口一与冷凝器相连通,所述第三阀口二与第一毛细管相连通,所述第三阀口三与第一阀口二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复合交换器内开设有相互交错设置的第一交换流道与第二交换流道,所述复合交换器上安装有第四控制器,所述复合交换器上设置有与第一交换流道相连通的第一管体、第二管体,所述第一管体与第一阀口三相连通,第二管体与第四控制器相连通,所述复合交换器上设置有与第二交换流道相连通的第三管体与第四管体,所述第三管体与第四控制器相连通,所述第二阀口一与第四控制器相连通,所述第四控制器用于第二管体切换与第三管体、第二阀口一的通断。
优选的,所述第四控制器包括第四阀口一、第四阀口二与第四阀口三,所述第四阀口一与第二管体相连通,所述第四阀口二与第三管体相连通,所述第四阀口三与第二阀口一连通。
优选的,所述复合交换器包括若干个交换单元,所述交换单元包括下壳体与上壳体,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的长边均固定密封形成密封边,所述下壳体朝向上壳体的一端形成有第一凸缘,所述第一凸缘与上壳体密封,使所述下壳体与上壳体之间形成间隔设置的第一容置空间与第二容置空间,所述复合交换器的端部均设置有密封端块,所述交换单元的端部分别插接于密封端块内,所述密封端块内开设有第一流动槽与第二流动槽,所述第一容置空间与第一流动槽组合形成第一交换流道,所述第二容置空间与第二流动槽组合形成第二交换流道。
优选的,所述第一凸缘向上延伸穿过上壳体的顶壁。
优选的,所述第一凸缘延伸出上壳体的外壁上设置有若干个交换板,所述第一凸缘与下壳体采用一体结构。
优选的,所述上壳体朝向下壳体的端面设置有若干个第二凸缘,所述第二凸缘与下壳体贴合固定,并形成阻挡制冷剂流动的阻挡部。
一种制冷系统的制冷方法,包括:
所述压缩机吸入制冷剂气体,并对制冷剂进行加温加压处理,加温加压的制冷剂从压缩机排出至复合交换器进行热交换,之后经过第二毛细管进行降压降温,降压降温的制冷剂流动至蒸发器内进行热交换,热交换完成后制冷剂重新启动流动至压缩机内。
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在制冷系统中设置有复合交换器,能够将制冷系统中原本散发到周围空气的废旧热能,重新回收传递给展示柜内的复合区,使展示柜内的复合区能够升温或降温,节约了展示柜的电能损耗,并且通过切换复合交换器不同长度的流通路径,改变制冷剂的流量,平衡了制冷系统的吸、排气压力,保证了制冷系统热量传递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制冷系统用于展示柜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制冷系统用于展示柜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制冷系统位于第一制冷状态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制冷系统位于第二制冷状态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复合交换器位于展示柜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制冷系统位于第三制冷状态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第一控制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第二控制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第三控制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复合交换器位于第一导流状态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复合交换器位于第二导流状态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复合交换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复合交换器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图13中I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交换单元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密封端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支撑板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中:1a、冷藏区;1b、复合区;101、第一支路;102、第二支路;103、第三支路;2、压缩机;3、冷凝器;4、第一毛细管;5、复合交换器;501、第一交换流道;502、第二交换流道;503、第一管体;504、第二管体;505、第三管体;506、第四管体;51、第四控制器;511、第四阀口一;512、第四阀口二;513、第四阀口三;52、交换单元;521、下壳体;5211、第一凸缘;5212、交换板;521a、第一容置空间;521b、第二容置空间;522、上壳体;5221、通槽;5222、第二凸缘;53、密封端块;531、第一流动槽;532、第二流动槽;54、阻挡条;6、蒸发器;7、第一控制器;71、第一阀口一;72、第一阀口二;73、第一阀口三;8、第二控制器;81、第二阀口一;82、第二阀口二;83、第二阀口三;9、第二毛细管;10、三通阀一;11、三通阀二;12、第三控制器;121、第三阀口一;122、第三阀口二;123、第三阀口三;13、支撑板。
具体实施方式
使得本公开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公开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公开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外定义,本公开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公开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公开中使用的“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还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如图1至图2所示的一种展示冷藏柜,展示冷藏柜内设置有相互隔离的冷藏区1a与复合区1b,冷藏区1a内长时间保持低温;复合区1b内既可长时间保持低温,又可长时间保持高温。
如图3至图5所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制冷系统,用于冷藏柜内温度的控制,包括连接形成回路的压缩机2、冷凝器3、第一毛细管4、复合交换器5及蒸发器6。其中,蒸发器6设置于冷藏区1a内,并提供制冷源;复合交换器5设置于复合区1b内,并提供冷源与热源。
制冷系统还包括第一控制器7、第二控制器8、第二支路102与第二毛细管9,第一控制器7一端与复合交换器5相连通,另一端与第一毛细管4相连通;第一支路101一端连通于压缩机2的出气端,另一端连通第一控制器7,第一控制器7用于复合交换器5切换与第一毛细管4、压缩机2的通断;第二控制器8一端与复合交换器5相连通,另一端与蒸发器6相连通;第二支路102一端与蒸发器6相连通,另一端与第二控制器8相连通;第二毛细管9设置于第二支路102内;第二控制器8用于第二毛细管9切换与蒸发器6、复合交换器5的通断。
具体来说,压缩机2包括进气端与出气端,出气端上装设有三通阀一10,三通阀一10的一端连通压缩机2的进气端,三通阀一10的另一端连通冷凝器3的入口,三通阀一10的下一端连通第一控制器7;蒸发器6的进气端还安装有三通阀二11,三通阀二11的一端连通第二控制器8,三通阀二11的另一端连通第二毛细管9,三通阀二11的下一端连通复合交换器5。
如图3所示,制冷系统包括至少第一制冷状态与第二制冷状态,当制冷系统位于第一制冷状态时,第一控制器7控制复合交换器5与第一毛细管4相连通,并与压缩机2断开,第二控制器8控制蒸发器6与复合交换器5相连通,并与第二毛细管9断开。
在制冷系统位于第一制冷状态下,具体的制冷方法为压缩机2吸入制冷剂气体,并对制冷剂进行加温加压处理,加温加压的制冷剂从压缩机2排出至冷凝器3内进行热交换,之后经过第一毛细管4进行降压降温,降压降温的制冷剂流通至复合交换器5内进行热交换,进行热交换完成后流动至蒸发器6内进行热交换,热交换完成后制冷剂重新动回流至压缩机2内。
制冷系统位于第一制冷状态时,制冷剂优先进入复合交换器5,吸收复合区1b内的热量,使复合区1b内的物品进行降温,再经过蒸发器6,吸收冷藏区1a内的热量,使冷藏区1a内的物品进行降温,复合区1b的制冷效果要优于冷藏区1a的制冷效果。
如图4所示,当制冷系统位于第二制冷状态,第一控制器7控制复合交换器5与压缩机2相连通,并与第一毛细管4断开,第二控制器8控制第二毛细管9与蒸发器6、复合交换器5均连通。
在制冷系统位于第二制冷状态下,具体的制冷方法为压缩机2的进气端吸入制冷剂气体,并对制冷剂进行加温加压处理,加温加压的制冷剂从压缩机2排出至复合交换器5内进行热交换,之后经过第二毛细管9进行降压降温,降压降温的制冷剂流动至蒸发器6内进行热交换,热交换完成后制冷剂重新动回流至压缩机2内。
制冷系统位于第二制冷状态时,加温加压下的制冷剂只进入到复合交换器5内,将热量传递给复合区1b内,使复合区1b内的物品吸热升温,之后流入第二毛细管9进行降压降温,降压降温的制冷剂流动至蒸发器6,吸收冷藏区1a内的热量,冷藏区1a内的物品进行降温。
总的来说,本发明通过在制冷系统中设置有复合交换器5,能够将制冷系统中原本散发到周围空气的废旧热能,重新回收传递给展示柜内的复合区1b,使展示柜内的复合区1b能够升温或降温,节约了展示柜的电能损耗。
如图6所示,为了增加对复合区1b热量传递的控制能力,制冷系统还包括第三支路103与第三控制器12,第三控制器12的一端与冷凝器3相连通,第三控制器12的另一端与第一毛细管4相连通,第三支路103的一端连通第三控制器12,第三支路103的另一端连通第一控制器7,第三控制器12用于第一毛细管4切换与冷凝器3、第三支路103的通断,第一控制器7还用于复合交换器5切换与第一毛细管4、第三支路103的通断;
制冷系统还包括第三制冷状态,当制冷系统位于第三制冷状态时,第三控制器12控制冷凝器3与第三支路103相连通,并与第一毛细管4断开,第一控制器7控制复合交换器5与第三支路103相连通,并且压缩机2与复合交换器5断开。制冷系统位于第三制冷状态时,压缩机2的进气端吸入制冷剂气体,并对制冷剂进行加温加压处理,加温加压的制冷剂分为两股,一股流经至冷凝器3内进行热交换,之后流经至复合交换器5内进行热交换,同时另一股直接流入到复合交换器5内进行热交换,最终两股制冷剂混合,混合后的制冷剂流经至第二毛细管9进行降压降温,降压降温的制冷剂流动至蒸发器6内,热交换完成后制冷剂重新动回流至压缩机2内。
制冷系统位于第三制冷状态时,加温加压下的制冷剂分为两股,一股进入至冷凝器3内,另一股进入到复合交换器5内,控制了流经复合交换器5制冷剂的流量,使复合交换器5能够精确调节温度,避免经过复合交换器5的制冷剂流量过大,复合区1b的温度过高,同时控制了流经冷凝器3制冷剂的流量,保证了制冷剂的散热效果。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增加制冷系统对冷藏柜复合区1b的温度控制,冷凝器3的进入口还安装有第一流量阀,第一流量阀用于控制制冷剂流入冷凝器3的流量,压缩机2与复合交换器5之间安装有第二流量阀,第二流量阀用于控制从压缩机2流入复合交换器5制冷剂的流量。
如图3至图9所示,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第一控制器7包括第一阀口一71、第一阀口二72与第一阀口三73,第一阀口一71与压缩机2的出气端相连通,第一阀口二72与第三支路103、第一毛细管4相连通,第一阀口三73与复合交换器5相连通;第二控制器8包括第二阀口一81、第二阀口二82与第二阀口三83,第二阀口一81与复合交换器5相连通,第二阀口二82与第二毛细管9相连通,第二阀口三83与蒸发器6相连通;第三控制器12包括第三阀口一121、第三阀口二122与第三阀口三123,第三阀口一121与冷凝器3相连通,第三阀口二122与第一毛细管4相连通,第三阀口三123与第一阀口二72相连通。
具体的,第一控制器7、第二控制器8与第三控制器12均采用两位三通阀,两位三通阀可通过电磁控制通断,便于制冷系统调节,切换不同的工作状态。
如图10至图16所示,为了保证制冷系统热量传递的稳定性,复合交换器5内开设有相互交错设置的第一交换流道501与第二交换流道502,复合交换器5上安装有第四控制器51,复合交换器5上设置有与第一交换流道501相连通的第一管体503、第二管体504,第一管体503与第一阀口三73相连通,第二管体504与第四控制器51相连通,复合交换器5上设置有与第二交换流道502相连通的第三管体505与第四管体506,第三管体505与第四控制器51相连通,第二阀口一81与第四控制器51相连通,第四控制器51用于第二管体504切换与第三管体505、第二阀口一81的通断。
如图10至图11所示,复合交换器5包括第一导流状态与第二导流状态,当复合交换器5位于第一导流状态时,第四控制器51控制第二管体504与第三管体505断开,第二管体504与第二阀口一81连通,使第一交换流道501分别与第一控制器7、第二控制器8相连通;当复合交换器5位于第二导流状态时,第四控制器51控制第二管体504与第三管体505连通,第二管体504与第二阀口一81断开,使第一控制器7、第一交换流道501、第二交换流道502与第二控制器8依次连通。
制冷系统位于第三制冷状态时,复合交换器5位于第一导流状态,制冷剂经过分摊后流入复合交换器5的制冷剂较少,复合交换器5具有较短的流通路径,存储的制冷剂容量较少,平衡制冷系统的吸、排气压力,保证了制冷系统热量传递的稳定性;
制冷系统位于第一制冷状态与第二制冷状态时,复合交换器5位于第二导流状态,复合交换器5具有较长的流通路径,能够储存较多的制冷剂,避免了制冷剂过多,流通受阻,制冷系统吸、排气压力增高的问题,保证了制冷系统热量传递的稳定性。
如图13所示,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第四控制器51包括第四阀口一511、第四阀口二512与第四阀口三513,第四阀口一511与第二管体504相连通,第四阀口二512与第三管体505相连通,第四阀口三513与第二阀口一81连通。第四控制器51均采用两位三通阀,两位三通阀可通过电磁控制通断,便于制冷系统调节,切换不同的工作状态。
如图15至图16所示,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为了减少交换单元52生产成本,复合交换器5包括若干个交换单元52,交换单元52包括下壳体521与上壳体522,上壳体522与下壳体521的长边均固定密封形成密封边,上壳体522与下壳体521均可采用冲压工艺进行制作,上壳体522与下壳体521的边缘通过焊接的方式进行密封。下壳体521朝向上壳体522的一端形成有第一凸缘5211,第一凸缘5211与上壳体522密封,使下壳体521与上壳体522之间形成间隔设置的第一容置空间521a与第二容置空间521b,复合交换器5的端部均设置有密封端块53,交换单元52的端部分别插接于密封端块53内,密封端块53内开设有第一流动槽531与第二流动槽532,第一容置空间521a与第一流动槽531组合形成第一交换流道501,第二容置空间521b与第二流动槽532组合形成第二交换流道502。
具体来说,第一凸缘5211通过焊接的方式与上壳体522进行密封;密封端块53的外形匹配交换单元52;采用上述制作方式成型的交换单元52,具有制造成本低,制造成型快的优点,能够快速进行装配与生产,降低制冷系统的制造成本,并且由于采用分体设计,交换单元52的具体数量可根据需要制冷面积进行调整,能够进一步减少模具的开发,降低制冷系统的设计与制造成本。
如图15至图16所示,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上壳体522上开设有通槽5221,第一凸缘5211穿过上壳体522的通槽5221,并向上延伸出顶壁。
具体来说,第一凸缘5211既可以增加交换单元52沿长度方向的结构强度,又可以增加交换单元52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交换单元52能够交换更多的热量,增加了交换单元52热量的传递效率。
如图15至图16所示,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第一凸缘5211延伸出上壳体522的外壁上通过折弯成型的方式设置有若干个交换板5212,第一凸缘5211与下壳体521采用一体结构。
具体来说,第一凸缘5211是将下壳体521的中部对折冲压制成,便于交换单元52的制造;第一凸缘5211的顶部开设有切口,使交换板5212相互连接的部分相互分离,交换板5212可朝向侧部折弯,交换板5212可增加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进一步增加了交换单元52热量的传递效率。
如图15至图16所示,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上壳体522朝向下壳体521的端面设置有若干个第二凸缘5222,第二凸缘5222与下壳体521贴合固定,并形成阻挡制冷剂流动的阻挡部,阻挡部小于第一流动槽531与第二流动槽532。
具体来说,第二凸缘5222与上壳体522采用一体结构,第二凸缘5222通过冲压工艺形成于上壳体522的端面,第二凸缘5222可通过焊接的方式与下壳体521相固定;当制冷剂沿第一流动槽531或第二流动槽532的长度方向流动时,阻挡部限制制冷剂的流动,使制冷剂改变流动方向,贴合阻挡部的边缘流动,从而增加了制冷剂流通路径的长度,使制冷剂能够充分传递热量,保证了交换单元52热量的传递效果。
如图13至图14所示,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增加流通路径,第一交换流道501与第二交换流道502内固定有若干个阻挡条54,阻挡条54贴合交换单元52的内壁,并与第二凸缘5222的侧壁相贴合,阻挡部形成交错结构,使第一交换流道501与第二交换流道502形成一个弓字形通道,从而增加了制冷剂流通路径的长度。
如图17所示,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增加复合交换器5的结构强度,复合交换器5还包括支撑板13,支撑板13均与交换单元52焊接固定,可增加复合交换器5的结构强度。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压缩机2与蒸发器6之间还可安装有蓄能罐,蓄能罐用于储存多余的制冷剂,避免制冷剂过多,损坏压缩机。
总的来说,本发明通过切换复合交换器5不同长度的流通路径,改变制冷剂的流量,平衡了制冷系统的吸、排气压力,保证了制冷系统热量传递的稳定性。
以上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不用于限制本发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发明的实质和保护范围内,对本发明做出各种修改或等同替换,这种修改或等同替换也应视为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制冷系统,用于冷藏柜内温度的控制,包括连接形成回路的压缩机(2)、冷凝器(3)、第一毛细管(4)、复合交换器(5)及蒸发器(6),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系统还包括:
第一控制器(7),一端与复合交换器(5)相连通,另一端与第一毛细管(4)相连通;
第一支路(101),一端连通于压缩机(2)的出气端,另一端连通第一控制器(7),所述第一控制器(7)用于复合交换器(5)切换与第一毛细管(4)、压缩机(2)的通断;
第二控制器(8),一端与复合交换器(5)相连通,另一端与蒸发器(6)相连通;
第二支路(102),一端与蒸发器(6)相连通,另一端与第二控制器(8)相连通;
第二毛细管(9),设置于第二支路(102)内,所述第二控制器(8)用于第二毛细管(9)切换与蒸发器(6)、复合交换器(5)的通断;
所述制冷系统包括至少第一制冷状态与第二制冷状态,当制冷系统位于第一制冷状态时,所述第一控制器(7)控制复合交换器(5)与第一毛细管(4)相连通,并与压缩机(2)断开,所述第二控制器(8)控制蒸发器(6)与复合交换器(5)相连通,并与第二毛细管(9)断开;当制冷系统位于第二制冷状态,所述第一控制器(7)控制复合交换器(5)与压缩机(2)相连通,并与第一毛细管(4)断开,所述第二毛细管(9)与蒸发器(6)、复合交换器(5)均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系统还包括第三支路(103)与第三控制器(12),所述第三控制器(12)的一端与冷凝器(3)相连通,所述第三控制器(12)的另一端与第一毛细管(4)相连通,所述第三支路(103)的一端连通第三控制器(12),所述第三支路(103)的另一端连通第一控制器(7),所述第三控制器(12)用于第一毛细管(4)切换与冷凝器(3)、第三支路(103)的通断,所述第一控制器(7)还用于复合交换器(5)切换与第一毛细管(4)、第三支路(103)的通断;所述制冷系统还包括第三制冷状态,当制冷系统位于第三制冷状态时,所述第三控制器(12)控制冷凝器(3)与第三支路(103)相连通,并与第一毛细管(4)断开,所述第一控制器(7)控制复合交换器(5)与第三支路(103)相连通,并且压缩机(2)与复合交换器(5)断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器(7)包括第一阀口一(71)、第一阀口二(72)与第一阀口三(73),所述第一阀口一(71)与压缩机(2)的出气端相连通,所述第一阀口二(72)与第三支路(103)、第一毛细管(4)相连通,所述第一阀口三(73)与复合交换器(5)相连通;所述第二控制器(8)包括第二阀口一(81)、第二阀口二(82)与第二阀口三(83),所述第二阀口一(81)与复合交换器(5)相连通,所述第二阀口二(82)与第二毛细管(9)相连通,所述第二阀口三(83)与蒸发器(6)相连通;所述第三控制器(12)包括第三阀口一(121)、第三阀口二(122)与第三阀口三(123),所述第三阀口一(121)与冷凝器(3)相连通,所述第三阀口二(122)与第一毛细管(4)相连通,所述第三阀口三(123)与第一阀口二(72)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交换器(5)内开设有相互交错设置的第一交换流道(501)与第二交换流道(502),所述复合交换器(5)上安装有第四控制器(51),所述复合交换器(5)上设置有与第一交换流道(501)相连通的第一管体(503)、第二管体(504),所述第一管体(503)与第一阀口三(73)相连通,第二管体(504)与第四控制器(51)相连通,所述复合交换器(5)上设置有与第二交换流道(502)相连通的第三管体(505)与第四管体(506),所述第三管体(505)与第四控制器(51)相连通,所述第二阀口一(81)与第四控制器(51)相连通,所述第四控制器(51)用于第二管体(504)切换与第三管体(505)、第二阀口一(81)的通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控制器(51)包括第四阀口一(511)、第四阀口二(512)与第四阀口三(513),所述第四阀口一(511)与第二管体(504)相连通,所述第四阀口二(512)与第三管体(505)相连通,所述第四阀口三(513)与第二阀口一(81)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交换器(5)包括若干个交换单元(52),所述交换单元(52)包括下壳体(521)与上壳体(522),所述上壳体(522)与下壳体(521)的长边均固定密封形成密封边,所述下壳体(521)朝向上壳体(522)的一端形成有第一凸缘(5211),所述第一凸缘(5211)与上壳体(522)密封,使所述下壳体(521)与上壳体(522)之间形成间隔设置的第一容置空间(521a)与第二容置空间(521b),所述复合交换器(5)的端部均设置有密封端块(53),所述交换单元(52)的端部分别插接于密封端块(53)内,所述密封端块(53)内开设有第一流动槽(531)与第二流动槽(532),所述第一容置空间(521a)与第一流动槽(531)组合形成第一交换流道(501),所述第二容置空间(521b)与第二流动槽(532)组合形成第二交换流道(50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缘(5211)向上延伸穿过上壳体(522)的顶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缘(5211)延伸出上壳体(522)的外壁上设置有若干个交换板(5212),所述第一凸缘(5211)与下壳体(521)采用一体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522)朝向下壳体(521)的端面设置有若干个第二凸缘(5222),所述第二凸缘(5222)与下壳体(521)贴合固定,并形成阻挡制冷剂流动的阻挡部。
10.一种制冷系统的制冷方法,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2)吸入制冷剂气体,并对制冷剂进行加温加压处理,加温加压的制冷剂从压缩机(2)排出至复合交换器(5)进行热交换,之后经过第二毛细管(9)进行降压降温,降压降温的制冷剂流动至蒸发器(6)内进行热交换,热交换完成后制冷剂重新启动流动至压缩机(2)内。
CN202311091408.XA 2023-08-29 2023-08-29 一种制冷系统及其制冷方法 Active CN11683928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091408.XA CN116839284B (zh) 2023-08-29 2023-08-29 一种制冷系统及其制冷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091408.XA CN116839284B (zh) 2023-08-29 2023-08-29 一种制冷系统及其制冷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839284A true CN116839284A (zh) 2023-10-03
CN116839284B CN116839284B (zh) 2023-11-21

Family

ID=881654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091408.XA Active CN116839284B (zh) 2023-08-29 2023-08-29 一种制冷系统及其制冷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839284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214211A1 (en) * 1997-08-27 1999-02-27 Serge Dube Refrigerant reservoir and heat exchanger unit for a refrigerated counter system
JP2002340469A (ja) * 2001-05-18 2002-11-27 Hoshizaki Electric Co Ltd ショーケース付冷蔵庫
CN102519169A (zh) * 2011-12-28 2012-06-27 上海海立中野冷机有限公司 一种超市陈列柜制冷过程中外排余热综合利用方法
CN206565670U (zh) * 2016-12-19 2017-10-20 昆山金博特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展示柜
CN213371079U (zh) * 2020-08-21 2021-06-08 郑州凯雪冷链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冷热分离的玻璃门展示柜
CN114739026A (zh) * 2022-03-22 2022-07-12 澳柯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展示柜的混合制冷剂制冷系统
CN115177124A (zh) * 2022-06-22 2022-10-14 澳柯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冷热转换展示柜
CN116558183A (zh) * 2023-05-26 2023-08-0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载冰箱及其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214211A1 (en) * 1997-08-27 1999-02-27 Serge Dube Refrigerant reservoir and heat exchanger unit for a refrigerated counter system
JP2002340469A (ja) * 2001-05-18 2002-11-27 Hoshizaki Electric Co Ltd ショーケース付冷蔵庫
CN102519169A (zh) * 2011-12-28 2012-06-27 上海海立中野冷机有限公司 一种超市陈列柜制冷过程中外排余热综合利用方法
CN206565670U (zh) * 2016-12-19 2017-10-20 昆山金博特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展示柜
CN213371079U (zh) * 2020-08-21 2021-06-08 郑州凯雪冷链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冷热分离的玻璃门展示柜
CN114739026A (zh) * 2022-03-22 2022-07-12 澳柯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展示柜的混合制冷剂制冷系统
CN115177124A (zh) * 2022-06-22 2022-10-14 澳柯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冷热转换展示柜
CN116558183A (zh) * 2023-05-26 2023-08-0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载冰箱及其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839284B (zh) 2023-11-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833012A (zh) 空调器
CN204630138U (zh) 空调器
CN110500669B (zh) 双回风梯级除湿空调系统
CN111486534A (zh) 低功耗恒温恒湿机及其工作方法
CN106286889B (zh) 六通换向阀和空调系统
CN116839284B (zh) 一种制冷系统及其制冷方法
CN212299278U (zh) 低功耗恒温恒湿机
CN102141321A (zh) 温控处理系统和方法
CN215570924U (zh) 一种医用微型冷水机
CN204787173U (zh) 一种换热器、空调系统及集流管
EP2642221A2 (en) Refrigerator
CN212109084U (zh) 一种具有自然冷却功能的空调系统
CN209910086U (zh) 一种用于空调上的制冷蓄冰系统
CN104748425A (zh) 多联机系统的室外机组件及多联机系统
CN218367329U (zh) 热管理集成模块、热管理系统及车辆
CN220452779U (zh) 六通阀及空调
CN218661453U (zh) 热交换器和车辆的热管理系统
CN216977016U (zh) 一种空气源热泵系统
CN218495411U (zh) 换热器、空调
CN218955530U (zh) 双系统冰箱定温差换热器
CN212257626U (zh) 一种汽车起重机电池热管理系统
CN217763915U (zh) 一种不间断制热除霜分体式空气源热泵机组
CN216204445U (zh) 空调系统
CN220871044U (zh) 采暖热水系统
CN216633133U (zh) 一种侧出风的便携式焊接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