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828048A - 数据发送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数据发送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828048A
CN116828048A CN202310717445.0A CN202310717445A CN116828048A CN 116828048 A CN116828048 A CN 116828048A CN 202310717445 A CN202310717445 A CN 202310717445A CN 116828048 A CN116828048 A CN 11682804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pos terminal
data items
area
data acquisi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71744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文艺
周晓鑫
林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Xinguodu 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Xinguodu 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Xinguodu 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Xinguodu 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717445.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828048A/zh
Publication of CN1168280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82804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6Provisioning of proxy services
    • H04L67/565Conversion or adaptation of application format or cont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3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fic devices or networks
    • G06Q20/32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fic devices or networks using wireless devices
    • G06Q20/327Short range or proximity payments by means of M-devices
    • G06Q20/3278RFID or NFC payments by means of M-device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GREGISTERING THE RECEIPT OF CASH, VALUABLES, OR TOKENS
    • G07G1/00Cash registers
    • G07G1/12Cash registers electronically operated
    • G07G1/14Systems including one or more distant stations co-operating with a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2Network 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location of the user termin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发送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属于数据处理技术领域。方法包括:对初始数据集中的数据项进行预处理,以使数据项附加数据标识,并根据数据标识,将数据项归类到对应的对象标签中;响应于POS终端的数据获取策略的获取请求,确定POS终端所在的第一区域以及第一区域对应的区域协议;根据区域协议,对对象标签中的数据项进行启用或者禁用处理,并根据得到的启用数据项和禁用数据项生成数据获取策略;将数据获取策略下发至POS终端,以使POS终端根据数据获取策略进行数据项采集。因此,不必根据不同地区的区域协议针对性地进行对不同地区进行系统的部署,降低了系统的开发成本和维护难度。

Description

数据发送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发送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电子产品通过POS终端(Point of Sale Terminal,销售点终端)上设置的POS软件调用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近场通讯)完成刷卡支付时,需要根据区域协议完成数据的采集,以保证交易过程的顺利进行。但是,由于各个地区的区域协议往往不同,所需要采集的数据也有所差异。相关技术中,根据不同地区的区域协议针对性地对不同地区进行系统的部署,不仅开发成本高,而且不利于统一维护。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数据发送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能够降低系统的开发成本,减小对系统的维护难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数据发送方法,应用于后台管理端,所述方法包括:
建立初始数据集,对所述初始数据集中的数据项进行预处理,以使所述数据项附加数据标识,并根据所述数据标识,将所述数据项归类到对应的对象标签中;响应于POS终端的策略获取请求,确定所述POS终端所在的第一区域以及所述第一区域对应的区域协议;根据所述区域协议,对所述对象标签中的数据项进行启用或者禁用处理,并根据得到的启用数据项和禁用数据项生成数据获取策略;将所述数据获取策略下发至所述POS终端,以使所述POS终端根据所述数据获取策略进行数据项采集。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建立初始数据集,对所述初始数据集中的数据项进行预处理,以使所述数据项附加数据标识,并根据所述数据标识,将所述数据项归类到对应的对象标签中,包括:建立初始数据集,并按照预设格式对所述数据集中数据项的格式进行调节;将调节格式后的所述数据项进行标识,得到各个所述数据项对应的数据项标识;获取对象标签的划分规则;根据所述划分规则和所述数据项标识,将所述数据项归类到对应的对象标签中。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根据所述区域协议,对所述对象标签中的数据项进行启用或者禁用处理,并根据得到的启用数据项和禁用数据项生成数据获取策略,包括:根据所述区域协议,生成启用数据项和禁用数据项的目标数据标识;根据所述目标数据标识,在所述对象标签中查找所述启用数据项和所述禁用数据项;对所述启用数据项进行启用,对所述禁用数据项进行禁用,并将得到的所述启用数据项和所述禁用数据项进行汇总,生成数据获取策略;其中,所述启用数据项在所述POS终端中被允许访问,所述禁用数据项在所述POS终端中被禁止访问。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生成数据获取策略之后,还包括:将所述数据获取策略进行保存,并建立所述数据获取策略与所述第一区域的映射关系,以使接收到所述POS终端发送的数据获取策略的获取请求时,通过所述映射关系直接对所述数据获取策略进行调用;定期对所述第一区域对应的所述数据获取策略进行维护和更新。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策略获取请求,查找本地是否存储所述第一区域对应的数据获取策略;若查找到所述第一区域对应的所述数据获取策略,将所述数据获取策略下发至所述POS终端。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后台管理端设置有默认数据获取策略,所述方法还包括:若并未接收到所述POS终端传输的位置信息,则将所述默认数据获取策略下发至所述POS终端;或者,若所述POS终端发送的数据获取策略的获取请求中并未包括所述第一区域对应的区域协议,则将所述默认数据获取策略下发至所述POS终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发送方法,应用于POS终端,所述方法包括:响应于目标数据集获取指令,获取终端的执行权限、所述终端所在第一区域的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一区域对应的区域协议;向后台管理端发送策略获取请求,以使所述后台管理端根据所述区域协议,对所述对象标签中的数据项进行启用或者禁用处理,生成数据获取策略;其中,所述策略获取请求包括所述第一区域的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一区域对应的区域协议;接收所述数据获取策略,根据所述数据获取策略,进行目标数据项的采集,并根据采集到的多个所述目标数据项,生成目标数据集;将所述目标数据集上传至所述后台管理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第三方面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发送系统,应用于后台管理端,所述系统包括:预处理模块,用于建立初始数据集,对所述初始数据集中的数据项进行预处理,以使所述数据项附加数据标识,并根据所述数据标识,将所述数据项归类到对应的对象标签中;区域协议获取模块,用于响应于POS终端的策略获取请求,确定所述POS终端所在的第一区域以及所述第一区域对应的区域协议;数据获取策略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区域协议,对所述对象标签中的数据项进行启用或者禁用处理,并根据得到的启用数据项和禁用数据项生成数据获取策略;数据项采集模块,用于将所述数据获取策略下发至所述POS终端,以使所述POS终端根据所述数据获取策略进行数据项采集。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出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五方面提出了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为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本申请提出的数据发送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通过建立初始数据集,对初始数据集中的数据项进行预处理,以使数据项附加数据标识,并根据数据标识,将数据项归类到对应的对象标签中,响应于POS终端的策略获取请求,确定POS终端所在的第一区域以及第一区域对应的区域协议,根据区域协议,对对象标签中的数据项进行启用或者禁用处理,并根据得到的启用数据项和禁用数据项生成数据获取策略,将数据获取策略下发至POS终端,以使POS终端根据数据获取策略进行数据项采集。能够使所有区域共用一套系统,系统能够根据不同区域的区域协议生成对应的数据获取策略,POS终端直接根据数据获取策略进行数据项的采集,因此,不必根据不同地区的区域协议针对性地进行对不同地区进行系统的部署,降低了系统的开发成本,减小了系统的维护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发送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发送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后台管理端中对数据项的显示图
图4是图2中的步骤S101的流程图;
图5是图2中的步骤S103的流程图;
图6是生成数据获取策略之后的其中一个流程图;
图7是数据发送方法的其中一个流程图;
图8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发送方法的流程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总体方案流程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发送系统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在装置示意图中进行了功能模块划分,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装置中的模块划分,或流程图中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申请。
在电子产品通过POS终端(Point of Sale Terminal,销售点Point of SaleTerminal)调用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近场通讯)完成刷卡支付时,需要根据区域协议完成数据的采集,以保证交易过程的顺利进行。由于NFC技术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各个地区对于NFC的应用也有着不同的规定和标准。因此,为了确保NFC在不同地区的兼容性和可靠性,需要根据不同地区的区域协议进行数据采集和处理。然而,由于各个地区的区域协议不同,所需要采集的数据也有所差异。这导致相关技术人员需要根据不同地区的规定和标准针对性地进行系统的部署和开发,增加了开发的难度和成本。同时,由于不同地区的规定和标准可能随时发生变化,这也给统一维护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发送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能够根据不同区域的区域协议生成对应的数据获取策略,POS终端直接根据数据获取策略进行数据项的采集,因此,不必根据不同地区的区域协议针对性地进行对不同地区进行系统的部署,降低了系统的开发成本,减小了系统的维护难度。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发送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具体通过如下实施例进行说明,首先描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数据发送系统。
请参照图1,在一些实施例中,数据发送系统包括数据获取策略形成模块101、数据获取策略下发模块102、处理模块103、数据集上送模块104和存储模块105。
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模块103可以是数据发送系统的神经中枢和指挥中心。处理模块103可以根据指令操作码和时序信号,产生操作控制信号,完成取指令和执行指令的控制。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模块103可以根据操作指令控制数据获取策略形成模块101根据各个地区的区域协议生成数据获取策略、并能够根据指令控制数据获取策略下发模块102将数据获取策略下发至POS终端、在POS终端将收集的数据项汇总成数据集之后,通过数据集上送模块104将数据集上送至后台管理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存储模块105可以保存处理模块103刚用过或循环使用的指令或数据。如果处理模块103需要再次使用该指令或数据,可从存储模块105中直接调用,由此避免了重复存取,减少了处理模块103的等待时间,因而提高了系统的效率。在一些实施例中,存储模块还可以存储生成的各个地区对应的数据获取策略,以便下次对应地区请求数据获取策略时,可以直接向POS终端发送对应的策略。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数据发送方法可以通过如下实施例进行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各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当涉及到需要根据用户信息、用户行为数据,用户历史数据以及用户位置信息等与用户身份或特性相关的数据进行相关处理时,都会先获得用户的许可或者同意,例如,获取用户的数据访问请求时,均会先获得用户的许可或者同意。而且,对这些数据的收集、使用和处理等,都会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此外,当本申请实施例需要获取用户的敏感个人信息时,会通过弹窗或者跳转到确认页面等方式获得用户的单独许可或者单独同意,在明确获得用户的单独许可或者单独同意之后,再获取用于使本申请实施例能够正常运行的必要的用户相关数据。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发送方法的一个可选的流程图,方法应用于后台管理端,图2中的方法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包括步骤S101至步骤S104。
步骤S101,建立初始数据集,对初始数据集中的数据项进行预处理,以使数据项附加数据标识,并根据数据标识,将数据项归类到对应的对象标签中;
步骤S102,响应于POS终端的数据获取策略的获取请求,确定POS终端所在的第一区域以及第一区域对应的区域协议;
步骤S103,根据区域协议,对对象标签中的数据项进行启用或者禁用处理,并根据得到的启用数据项和禁用数据项生成数据获取策略;
步骤S104,将数据获取策略下发至POS终端,以使POS终端根据数据获取策略进行数据项采集。
在一些实施例中,POS终端是指一种销售点(Point of Sale)终端,POS终端上设置POS软件,可以代替传统的POS机器,实现数据项采集功能。在一些实施例中,NFC(NearField Communication,近场通讯技术)是指无线通讯的一种技术,通常用于移动支付领域。可以理解的是,POS终端可以通过连接NFC读卡器来实现NFC支付功能,具体地,当客户使用具有NFC信息的银行卡或电子产品支付时,只需要将卡或电子设备放在POS终端所在的电子产品附近,即可完成支付过程。在一些实施例中,POS终端通过与NFC读卡器进行通讯,实现从客户卡或手机上读取支付信息和完成支付的功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后台管理端建立在数据发送系统上,受到数据发送系统的控制。在一些实施例中,不同区域的POS终端共用一个后台管理端,后台管理端能够对区域协议进行处理,并根据区域协议生成数据获取策略,再将数据获取策略下发至POS终端。在一些实施例中,后台管理端还能够根据POS终端上送的数据集查看销售数据、交易量、客户信息等,以便进行业务分析和决策。在一些实施例中,后台管理端可以根据POS终端上送的数据集生成各种统计报表,如营业额、销售额、客户数量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初始数据集是根据所有地区的区域协议进行采集,再将区域协议涉及的所有数据项进行汇总形成的集合。可以理解的是,由于大部分区域协议中的数据项通常会重合,因此,可以将采集到的所有数据项附加数据标识。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将数据标识为交易金额、交易时间、交易地点、交易方式、姓名、手机号码、身份证号码、银行卡号、支付宝账号、微信支付账号、POS机型号、设备编号、操作系统版本等、系统日志、异常信息等。进一步地,还可以将数据项标识为阿拉伯数字或者英文字母,如将交易金额标识为1、将交易时间标识为2,或者将交易金额标识为A,将交易时间标识为B等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根据数据标识,将数据项归类到对应的对象标签中。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对数据项进行逐级标识或者分类标识,示例性的,可以采用以下方法:对于不同类型的数据项,可以分别进行分类到对应的对象标签中,如对象标签可以为交易数据、个人信息、账户信息、设备信息等。在一些实施例中,对于每个分类下的具体数据项,如对象标签为交易数据下的交易金额、交易时间、交易地点等。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将个人信息如姓名、手机号码、身份证号码等归类到个人信息的对象标签中。在一些实施例中,对于POS机设备本身相关的数据项,如设备信息下的设备编号、操作系统版本等也可以归类到POS机设备相应的对象标签下。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对数据项进行数据标识和对象标签的归类,可以更加清晰地了解不同类型的数据项,从而更好地保护用户隐私,同时,还能够便于系统根据区域政策快速查找到相关数据项。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区域可以为根据地理位置划分的任意区域,其中可以包括跨区的划分、跨市的划分、跨省的划分或者跨国的划分等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制。在一些实施例中,后台管理端能够响应POS终端的数据获取策略请求,由于数据获取策略请求包含POS终端所在的第一区域的位置信息和第一区域对应的区域协议,因此,可以根据数据获取策略请求确定POS终端所在的第一区域以及第一区域对应的区域协议。
在一些实施例中,区域协议是告知网站或者移动端软件(本申请为POS终端)如何收集和使用数据项的文档。在一些实施例中,POS终端能够根据区域协议,对对象标签中的数据项进行启用或者禁用处理,并根据得到的启用数据项和禁用数据项生成数据获取策略。示例性的,若第一区域的区域协议中,允许获取交易时间和姓名,禁止获取操作系统版本,那么,后台管理端能够根据对象标签,查找到对应的数据项,并根据区域协议进行数据项的启用或者禁用管理。示例性的,可以根据通过区域协议查找到对应的对象标签,如交易时间所属的对象标签为交易数据,那么,可以找到交易数据,在交易数据中对交易时间进行启用操作;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姓名所属的对象标签为个人信息,那么,可以找到个人信息,在个人信息中对姓名进行启用操作;在一些实施例中,如操作系统版本所属的对象标签为设备信息,那么,可以找到设备信息,在设备信息中对操作系统版本进行启用操作。可以理解的是,在最终生成的数据获取策略中,若对应的数据项被启用,那么,POS终端可以对该数据项进行数据采集;若对应的数据项被禁用,那么,POS终端禁止对该数据项进行数据采集。可以理解的是,不管后台管理端对数据项进行启用还是禁用处理,均基于区域协议进行操作。
进一步地,后台管理端可以根据对象标签,在区域协议中对对象标签中的所有数据项进行查找,并根据区域协议对对应的数据项进行启用或者禁用处理,最终生成数据获取策略。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设置通用标签,通用标签包含了所有区域协议中均能够被允许访问的数据项,在生成数据获取策略时,不必再进行额外的开启或者禁用处理。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后台管理端向POS终端下发数据获取策略之后,POS终端能够根据数据获取策略对数据项进行采集,并将采集到的数据项进行汇总后作为目标数据集进行上送。
请参照图3,后台管理端可以对POS终端上送的目标数据集进行维护和管理。进一步地,可以将数据项的数据放置在同一个数据项标识下,并显示对应数据项的区域、对应数据项是处于启用状态还是禁用状态等等。
可以理解的是,后台管理端可以根据POS终端发送的目标数据集进行数据的备份,以防止数据丢失。在一些实施例中,后台管理端可以对数据集进行统计和分析。在一些实施例中,POS终端可以支持多设备共享数据,将采集到的数据发送到后台管理端后,可以实现数据同步,方便在多个终端设备之间共享数据。
本申请提出的数据发送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通过建立初始数据集,对初始数据集中的数据项进行预处理,以使数据项附加数据标识,并根据数据标识,将数据项归类到对应的对象标签中,响应于POS终端的策略获取请求,确定POS终端所在的第一区域以及第一区域对应的区域协议,根据区域协议,对对象标签中的数据项进行启用或者禁用处理,并根据得到的启用数据项和禁用数据项生成数据获取策略,将数据获取策略下发至POS终端,以使POS终端根据数据获取策略进行数据项采集。能够使所有区域共用一套系统,系统能够根据不同区域的区域协议生成对应的数据获取策略,POS终端直接根据数据获取策略进行数据项的采集,因此,不必根据不同地区的区域协议针对性地进行对不同地区进行系统的部署,降低了系统的开发成本,减小了系统的维护难度。
请参照图4,步骤S101包括但不限于步骤S201至步骤S204:
步骤S201,建立初始数据集,并按照预设格式对数据集中数据项的格式进行调节;
步骤S202,将调节格式后的数据项进行标识,得到各个数据项对应的数据项标识;
步骤S203,获取对象标签的划分规则;
步骤S204,根据划分规则和数据项标识,将数据项归类到对应的对象标签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后台管理端可以根据对所有区域的区域政策进行采集,并提取区域政策涉及的数据项。可以理解的是,在POS终端中,初始数据集中的数据项可能来自于多个区域,并且格式也有很大不同,例如,每个区域的区域政策的语言不同,例如可能为中文、英文或者其他语言。可以理解的是,为了方便处理这些数据项,POS终端允许用户按照预设的格式对数据项的格式进行调节。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通过设置一些规则,使得所有的数据项都符合同样的格式要求。例如,可以统一各个区域协议的语言,例如全设置为英文版本或者中文版本等。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设置数据项的显示格式,如,设置货币金额只显示两位小数,或者设置日期格式为年-月-日,这样,后台管理端和POS终端就可以更加高效地处理这些数据,减少出错的可能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将调节格式后的数据项进行标识,得到各个数据项对应的数据项标识。例如,将每个数据项进行编号,编号可采用阿拉伯数字或者英文字母,如将交易金额标识为1、将交易时间标识为2,或者将交易金额标识为A,将交易时间标识为B等等。可以理解的是,对于数据项对应的数据项标识,不限于上述标识方式,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予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设置划分规则,划分规则可以为归类规则,如设定姓名获取对象标签的划分规则;根据划分规则和数据项标识,将数据项归类到对应的对象标签中。具体地,可以设定数据项为交易金额、交易时间、交易地点等数据项划定在交易数据的对象标签中。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将姓名、手机号码、身份证号码等划定到个人信息的对象标签中。
请参照图5,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103包括但不限于包括步骤S301至步骤S303:
步骤S301,根据区域协议,生成启用数据项和禁用数据项的目标数据标识;
步骤S302,根据目标数据标识,在对象标签中查找启用数据项和禁用数据项;
步骤S303,对启用数据项进行启用,对禁用数据项进行禁用,并将得到的启用数据项和禁用数据项进行汇总,生成数据获取策略;其中,启用数据项在POS终端中被允许访问,禁用数据项在POS终端中被禁止访问。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提取区域协议中包含的数据项,例如交易金额、姓名等等,并提取区域协议的关键字,如严禁收集交易金额的数据项、允许收集姓名的数据项等等,并根据这些关键字决定对数据项启用或者禁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后台管理端可以根据区域协议中提及的数据项和关键字,判断该数据项是启用数据项还是禁用数据项,判断完毕后,添加相应的目标数据标识,如交易金额标识为1、将交易时间标识为2等,可以理解的是,目标数据标识应该与对象标签中数据项的数据标识一一对应,以便于查找。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根据数据标识,如1,在对象标签中,可以根据数据项标识快速查找到对应的数据项,并对数据项进行启用或者禁用。在对区域协议涉及的所有数据项进行启用或者禁用完毕之后,将所有设计的数据项进行汇总,生成数据获取策略。
可以理解的是,启用数据项在POS终端中被允许访问,禁用数据项在POS终端中被禁止访问。也即是说,POS终端可以根据数据获取策略,对涉及的启用数据项进行访问,对设计的禁用数据项不进行访问并将访问采集的所有启用数据项进行汇总,生成目标数据集,再将目标数据集上送至后台管理端。
请参照图6,生成数据获取策略之后,还包括步骤S401至步骤S402:
步骤S401,将数据获取策略进行保存,并建立数据获取策略与第一区域的映射关系,以使接收到POS终端发送的数据获取策略的获取请求时,通过映射关系直接对数据获取策略进行调用;
步骤S402,定期对第一区域对应的数据获取策略进行维护和更新。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在后台管理端生成数据获取策略之后,在将数据获取策略下发至POS终端的同时,将数据获取策略进行本地保存,并建立数据获取策略与第一区域的映射关系。示例性的,建立了数据获取策略与A地区的映射关系之后,在后续POS终端发起对A地区获取数据获取策略的请求之后,后台管理端可以直接下发本地保存的A地区的数据获取策略请求,不必再重新根据区域政策新生成数据获取策略。
在一些实施例中,后台管理端可以定期对第一区域对应的数据获取策略进行维护和更新,如若是第一区域的区域协议更新了,可以根据更新部分,对数据获取策略进行调整。示例性的,如果原区域协议为允许收集姓名,更新的区域协议为禁止收集姓名,那么对应的数据获取策略也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对姓名的数据项设置为禁止获取。
请参照图7,在一些实施例中,数据发送方法还包括步骤S501至步骤S502:
步骤S501,根据策略获取请求,查找本地是否存储第一区域对应的数据获取策略;
步骤S502,若查找到第一区域对应的数据获取策略,将数据获取策略下发至POS终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接收POS终端的数据获取策略的获取请求之后,后台管理端可以根据区域协议,查找本地是否存储第一区域对应的数据获取策略。若在本地查找到对应的数据获取策略,则直接将对应的数据获取策略下发至POS终端。
若并未查找到第一区域对应的数据获取策略,则根据POS终端发送的区域协议,生成数据获取策略再发送至POS终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后台管理端设置有默认数据获取策略,数据发送方法还包括:
若并未接收到POS终端传输的位置信息,则将默认数据获取策略下发至POS终端;
或者,若POS终端发送的数据获取策略的获取请求中并未包括第一区域对应的区域协议,则将默认数据获取策略下发至POS终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后台管理端设置有默认数据获取策略,默认数据获取策略是在后台管理端无法根据现有的数据生成新的数据获取策略时,对POS终端下发的策略。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POS终端发送数据获取策略的获取请求中并未携带第一区域的位置信息时,由于不能根据位置信息得到对应第一区域的区域协议,因此,后台管理端会向POS终端下发默认数据获取策略。
在一些实施例中,若第一区域并未设置区域协议,则说明所有的数据获取策略对第一区域均适用,因此,后台管理端可以直接向POS终端下发默认数据获取策略。
请参照图8,图8提出了又一种数据发送方法,应用于POS终端,方法包括但不限于步骤S601至步骤S604:
步骤S601,响应于目标数据集获取指令,获取终端所在第一区域的位置信息和第一区域对应的区域协议;
步骤S602,向后台管理端发送策略获取请求,以使后台管理端根据区域协议,对对象标签中的数据项进行启用或者禁用处理,生成数据获取策略;其中,策略获取请求包括第一区域的位置信息和第一区域对应的区域协议;
步骤S603,接收数据获取策略,根据数据获取策略,进行目标数据项的采集,并根据采集到的多个目标数据项,生成目标数据集;
步骤S604,将目标数据集上传至后台管理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可以是任意支持NFC支付的电子设备。在一些实施例中,在NFC靠近终端时,终端的感应区会快速感应到NFC的交易指令,从而调用POS终端,并向POS终端发送目标数据集获取指令。在一些实施例中,POS终端在获取目标数据集的获取指令之后,首先获取终端的执行权限,以便后续进行数据项的采集。在一些实施例中,POS终端还需要获取终端所在的第一区域对应的位置信息,具体地,如果终端具备GPS(Global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功能,那么POS终端可以通过GPS获取当前位置信息。在一些实施例中,POS终端可以通过查询终端所连接的网络的IP(Internet Protocol,网际协议)地址来获取位置信息。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可以通过扫描周围的WIFI(WirelessFidelity,无线保真局域网)信号,获取所在的位置信息并将位置信息同步至POS终端等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由于数据获取策略是根据区域协议生成的,因此,需要获取第一区域的区域协议。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区域可以直接根据第一区域的位置信息进行相应的查找。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获取第一区域的位置信息和第一区域对应的区域协议之后,POS终端向后台管理端发送策略获取请求,以使后台管理端根据区域协议,对对象标签中的数据项进行启用或者禁用处理,也即是说,可以根据区域协议的要求,确定数据项应该进行启用处理还是禁用处理。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根据数据项标识,如姓名标识为1,可以根据1找到对应的对象标签,并将对象标签中的数据项与区域协议进行一一对应,以使得后台管理端能够更加快速地对目标数据项进行启用或者禁用处理。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后台管理端对所有区域协议涉及的数据项都进行启用或者禁用处理之后,生成数据获取策略。可以理解的是,数据获取策略包含了所有指示POS终端启用或者禁用的数据项。
在一些实施例中,POS终端接收数据获取策略之后,根据数据获取策略,进行数据项的采集。示例性的,对启用的数据项进行采集,对禁用的数据项不进行采集,再将采集到的所有启用数据项作为目标数据项进行汇总,生成目标数据集。在一些实施例中,在POS终端生成目标数据集之后,将目标数据集发送至后台管理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果是对于无法获取位置信息的区域,或者并未设置区域协议的区域,可以不用向后台管理端发送数据获取策略的获取请求,直接上送默认数据集即可。或者,可以在后台管理端下发了默认数据获取策略之后,对数据项进行采集,得到默认数据集,再对数据集进行上送。
请参照图9,本申请结合图9给出了一个技术方案的总体实施例。在一些实施例中,后台管理端接收到POS终端发送的获取数据获取策略的请求之后,判断请求中是否上传第一区域的位置信息,若检测到请求并未上传第一区域的位置信息,则向POS终端的默认数据获取策略。或者,若检测到请求中上传了第一区域的位置信息,那么判断第一区域所属的区域。
进一步地,后台管理端在得到第一区域的位置信息之后,后台管理端可以查找本地是否存在与第一区域建立映射关系的数据获取策略,若本地存在对应的数据获取策略,则直接向POS终端发送数据获取策略。若本地并未存在对应的数据获取策略,则根据第一区域对应的区域协议,对对象标签中的数据项进行启用或者禁用处理,直至对区域协议中涉及的所有区域协议都进行处理之后,根据处理的结果生成数据获取策略,并将数据获取策略下发至POS终端。
进一步地,在后台管理端将数据获取策略下发至POS终端之后,POS终端会根据数据获取策略对启用的数据项进行收集处理,对禁用的数据项不作收集处理,当POS终端对所有数据获取策略要求启用的数据项收集完毕之后,将数据项进行汇总形成目标数据集并上传至后台管理端。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提出的数据发送方法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本申请提出的方法不必根据不同的区域协议单独部署系统,既减小了部署系统的成本和难度,也有利于后续对系统进行统一维护。
进一步地,后台管理端还能够在本地存储历史各个区域的数据获取策略,由此可以方便后续直接对数据获取策略直接进行调用,不必重复生成,节省了系统资源,加快了数据获取策略的下发速度。
请参照图10,在一些实施例中,本申请提出了一种数据发送系统,应用于后台管理端,系统包括:
预处理模块1001,用于建立初始数据集,对初始数据集中的数据项进行预处理,以使数据项附加数据标识,并根据数据标识,将数据项归类到对应的对象标签中;
区域协议获取模块1002,用于响应于POS终端的策略获取请求,确定POS终端所在的第一区域以及第一区域对应的区域协议;
数据获取策略生成模块1003,用于根据区域协议,对对象标签中的数据项进行启用或者禁用处理,并根据得到的启用数据项和禁用数据项生成数据获取策略;
数据项采集模块1004,用于将数据获取策略下发至POS终端,以使POS终端根据数据获取策略进行数据项采集。
在一些实施例中,POS终端是指一种销售点(Point of Sale)终端,POS终端上设置POS软件,可以代替传统的POS机器,实现数据项采集功能。在一些实施例中,NFC(NearField Communication,近场通讯技术)是指无线通讯的一种技术,通常用于移动支付领域。可以理解的是,POS终端可以通过连接NFC读卡器来实现NFC支付功能,具体地,当客户使用具有NFC信息的银行卡或电子产品支付时,只需要将卡或电子设备放在POS终端所在的电子产品附近,即可完成支付过程。在一些实施例中,POS终端通过与NFC读卡器进行通讯,实现从客户卡或手机上读取支付信息和完成支付的功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后台管理端建立在数据发送系统上,受到数据发送系统的控制。在一些实施例中,不同区域的POS终端共用一个后台管理端,后台管理端能够对区域协议进行处理,并根据区域协议生成数据获取策略,再将数据获取策略下发至POS终端。在一些实施例中,后台管理端还能够根据POS终端上送的数据集查看销售数据、交易量、客户信息等,以便进行业务分析和决策。在一些实施例中,后台管理端可以根据POS终端上送的数据集生成各种统计报表,如营业额、销售额、客户数量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初始数据集是根据所有地区的区域协议进行采集,再将区域协议涉及的所有数据项进行汇总形成的集合。可以理解的是,由于大部分区域协议中的数据项通常会重合,因此,可以将采集到的所有数据项附加数据标识。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将数据标识为交易金额、交易时间、交易地点、交易方式、姓名、手机号码、身份证号码、银行卡号、支付宝账号、微信支付账号、POS机型号、设备编号、操作系统版本等、系统日志、异常信息等。进一步地,还可以将数据项标识为阿拉伯数字或者英文字母,如将交易金额标识为1、将交易时间标识为2,或者将交易金额标识为A,将交易时间标识为B等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根据数据标识,将数据项归类到对应的对象标签中。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对数据项进行逐级标识或者分类标识,示例性的,可以采用以下方法:对于不同类型的数据项,可以分别进行分类到对应的对象标签中,如对象标签可以为交易数据、个人信息、账户信息、设备信息等。在一些实施例中,对于每个分类下的具体数据项,如对象标签为交易数据下的交易金额、交易时间、交易地点等。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将个人信息如姓名、手机号码、身份证号码等归类到个人信息的对象标签中。在一些实施例中,对于POS机设备本身相关的数据项,如设备信息下的设备编号、操作系统版本等也可以归类到POS机设备相应的对象标签下。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对数据项进行数据标识和对象标签的归类,可以更加清晰地了解不同类型的数据项,从而更好地保护用户隐私,同时,还能够便于系统根据区域政策快速查找到相关数据项。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区域可以为根据地理位置划分的任意区域,其中可以包括跨区的划分、跨市的划分、跨省的划分或者跨国的划分等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制。在一些实施例中,后台管理端能够响应POS终端的数据获取策略请求,由于数据获取策略请求包含POS终端所在的第一区域的位置信息和第一区域对应的区域协议,因此,可以根据数据获取策略请求确定POS终端所在的第一区域以及第一区域对应的区域协议。
在一些实施例中,区域协议是告知网站或者移动端软件(本申请为POS终端)如何收集和使用数据项的文档。在一些实施例中,POS终端能够根据区域协议,对对象标签中的数据项进行启用或者禁用处理,并根据得到的启用数据项和禁用数据项生成数据获取策略。示例性的,若第一区域的区域协议中,允许获取交易时间和姓名,禁止获取操作系统版本,那么,后台管理端能够根据对象标签,查找到对应的数据项,并根据区域协议进行数据项的启用或者禁用管理。示例性的,可以根据通过区域协议查找到对应的对象标签,如交易时间所属的对象标签为交易数据,那么,可以找到交易数据,在交易数据中对交易时间进行启用操作;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姓名所属的对象标签为个人信息,那么,可以找到个人信息,在个人信息中对姓名进行启用操作;在一些实施例中,如操作系统版本所属的对象标签为设备信息,那么,可以找到设备信息,在设备信息中对操作系统版本进行启用操作。可以理解的是,在最终生成的数据获取策略中,若对应的数据项被启用,那么,POS终端可以对该数据项进行数据采集;若对应的数据项被禁用,那么,POS终端禁止对该数据项进行数据采集。可以理解的是,不管后台管理端对数据项进行启用还是禁用处理,均基于区域协议进行操作。
进一步地,后台管理端可以根据对象标签,在区域协议中对对象标签中的所有数据项进行查找,并根据区域协议对对应的数据项进行启用或者禁用处理,最终生成数据获取策略。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设置通用标签,通用标签包含了所有区域协议中均能够被允许访问的数据项,在生成数据获取策略时,不必再进行额外的开启或者禁用处理。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后台管理端向POS终端下发数据获取策略之后,POS终端能够根据数据获取策略对数据项进行采集,并将采集到的数据项进行汇总后作为目标数据集进行上送。
请参照图3,后台管理端可以对POS终端上送的目标数据集进行维护和管理。进一步地,可以将数据项的数据放置在同一个数据项标识下,并显示对应数据项的区域、对应数据项是处于启用状态还是禁用状态等等。
可以理解的是,后台管理端可以根据POS终端发送的目标数据集进行数据的备份,以防止数据丢失。在一些实施例中,后台管理端可以对数据集进行统计和分析。在一些实施例中,POS终端可以支持多设备共享数据,将采集到的数据发送到后台管理端后,可以实现数据同步,方便在多个终端设备之间共享数据。
本申请提出的数据发送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通过建立初始数据集,对初始数据集中的数据项进行预处理,以使数据项附加数据标识,并根据数据标识,将数据项归类到对应的对象标签中,响应于POS终端的策略获取请求,确定POS终端所在的第一区域以及第一区域对应的区域协议,根据区域协议,对对象标签中的数据项进行启用或者禁用处理,并根据得到的启用数据项和禁用数据项生成数据获取策略,将数据获取策略下发至POS终端,以使POS终端根据数据获取策略进行数据项采集。能够使所有区域共用一套系统,系统能够根据不同区域的区域协议生成对应的数据获取策略,POS终端直接根据数据获取策略进行数据项的采集,因此,不必根据不同地区的区域协议针对性地进行对不同地区进行系统的部署,降低了系统的开发成本,减小了系统的维护难度。
该数据发送系统的具体实施方式与上述数据发送方法的具体实施例基本相同,在此不再赘述。在满足本申请实施例要求的前提下,数据发送系统还可以设置其他功能模块,以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数据发送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数据发送方法。该电子设备可以为包括平板电脑、车载电脑等任意智能终端。
请参阅图11,图11示意了另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硬件结构,电子设备包括:
处理器1101,可以采用通用的CPU(CentralProcessingUnit,中央处理器)、微处理器、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IntegratedCircuit,ASIC)、或者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等方式实现,用于执行相关程序,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
存储器1102,可以采用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ROM)、静态存储设备、动态存储设备或者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Memory,RAM)等形式实现。存储器1102可以存储操作系统和其他应用程序,在通过软件或者固件来实现本说明书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时,相关的程序代码保存在存储器1102中,并由处理器1101来调用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的数据发送方法;
输入/输出接口1103,用于实现信息输入及输出;
通信接口1104,用于实现本设备与其他设备的通信交互,可以通过有线方式(例如USB、网线等)实现通信,也可以通过无线方式(例如移动网络、WIFI、蓝牙等)实现通信;
总线1105,在设备的各个组件(例如处理器1101、存储器1102、输入/输出接口1103和通信接口1104)之间传输信息;
其中处理器1101、存储器1102、输入/输出接口1103和通信接口1104通过总线1105实现彼此之间在设备内部的通信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数据发送方法。
存储器作为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用于存储非暂态软件程序以及非暂态性计算机可执行程序。此外,存储器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暂态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非暂态固态存储器件。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存储器可选包括相对于处理器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该处理器。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本申请实施例描述的实施例是为了更加清楚的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知,随着技术的演变和新应用场景的出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对于类似的技术问题,同样适用。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图中示出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步骤,或者组合某些步骤,或者不同的步骤。
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文中所公开方法中的全部或某些步骤、系统、设备中的功能模块/单元可以被实施为软件、固件、硬件及其适当的组合。
本申请的说明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应当理解,在本申请中,“至少一个(项)”和“若干”是指一个或者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用于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只存在A,只存在B以及同时存在A和B三种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以下至少一项(个)”或其类似表达,是指这些项中的任意组合,包括单项(个)或复数项(个)的任意组合。例如,a,b或c中的至少一项(个),可以表示:a,b,c,“a和b”,“a和c”,“b和c”,或“a和b和c”,其中a,b,c可以是单个,也可以是多个。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系统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上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上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多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的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简称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的介质。
以上参照附图说明了本申请实施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局限本申请实施例的权利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不脱离本申请实施例的范围和实质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均应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权利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数据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后台管理端,所述方法包括:
建立初始数据集,对所述初始数据集中的数据项进行预处理,以使所述数据项附加数据标识,并根据所述数据标识,将所述数据项归类到对应的对象标签中;
响应于POS终端的数据获取策略的获取请求,确定所述POS终端所在的第一区域以及所述第一区域对应的区域协议;
根据所述区域协议,对所述对象标签中的数据项进行启用或者禁用处理,并根据得到的启用数据项和禁用数据项生成所述数据获取策略;
将所述数据获取策略下发至所述POS终端,以使所述POS终端根据所述数据获取策略进行数据项采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初始数据集,对所述初始数据集中的数据项进行预处理,以使所述数据项附加数据标识,并根据所述数据标识,将所述数据项归类到对应的对象标签中,包括:
建立初始数据集,并按照预设格式对所述初始数据集中数据项的格式进行调节;
将调节格式后的所述数据项进行标识,得到各个所述数据项对应的数据项标识;
获取对象标签的划分规则;
根据所述划分规则和所述数据项标识,将所述数据项归类到对应的对象标签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区域协议,对所述对象标签中的数据项进行启用或者禁用处理,并根据得到的启用数据项和禁用数据项生成所述数据获取策略,包括:
根据所述区域协议,生成启用数据项和禁用数据项的目标数据标识;
根据所述目标数据标识,在所述对象标签中查找所述启用数据项和所述禁用数据项;
对所述启用数据项进行启用,对所述禁用数据项进行禁用,并将得到的所述启用数据项和所述禁用数据项进行汇总,生成所述数据获取策略;其中,所述启用数据项在所述POS终端中被允许访问,所述禁用数据项在所述POS终端中被禁止访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数据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成所述数据获取策略之后,还包括:
将所述数据获取策略进行保存,并建立所述数据获取策略与所述第一区域的映射关系,以使接收到所述POS终端发送的数据获取策略的获取请求时,通过所述映射关系对所述数据获取策略进行调用;
定期对所述第一区域对应的所述数据获取策略进行维护和更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策略获取请求,查找本地是否存储所述第一区域对应的数据获取策略;
若查找到所述第一区域对应的所述数据获取策略,将所述数据获取策略下发至所述POS终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台管理端设置有默认数据获取策略,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并未接收到所述POS终端传输的位置信息,则将所述默认数据获取策略下发至所述POS终端;
或者,若所述POS终端发送的数据获取策略的获取请求中并未包括所述第一区域对应的区域协议,则将所述默认数据获取策略下发至所述POS终端。
7.一种数据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POS终端,所述方法包括:
响应于目标数据集获取指令,获取所述POS终端所在第一区域的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一区域对应的区域协议;
向后台管理端发送策略获取请求,以使所述后台管理端根据所述区域协议,对所述对象标签中的数据项进行启用或者禁用处理,生成数据获取策略;其中,所述策略获取请求包括所述第一区域的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一区域对应的区域协议;
接收所述数据获取策略,根据所述数据获取策略,进行目标数据项的采集,并根据采集到的多个所述目标数据项,生成目标数据集;
将所述目标数据集上传至所述后台管理端。
8.一种数据发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后台管理端,所述系统包括:
预处理模块,用于建立初始数据集,对所述初始数据集中的数据项进行预处理,以使所述数据项附加数据标识,并根据所述数据标识,将所述数据项归类到对应的对象标签中;
区域协议获取模块,用于响应于POS终端的数据获取策略的获取请求,确定所述POS终端所在的第一区域以及所述第一区域对应的区域协议;
数据获取策略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区域协议,对所述对象标签中的数据项进行启用或者禁用处理,并根据得到的启用数据项和禁用数据项生成所述数据获取策略;
数据项采集模块,用于将所述数据获取策略下发至所述POS终端,以使所述POS终端根据所述数据获取策略进行数据项采集。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POS终端的数据发送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POS终端的数据发送方法。
CN202310717445.0A 2023-06-15 2023-06-15 数据发送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682804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717445.0A CN116828048A (zh) 2023-06-15 2023-06-15 数据发送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717445.0A CN116828048A (zh) 2023-06-15 2023-06-15 数据发送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828048A true CN116828048A (zh) 2023-09-29

Family

ID=881268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717445.0A Pending CN116828048A (zh) 2023-06-15 2023-06-15 数据发送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828048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80096155A1 (en) Cloud-based secure printing system and method of processing same
WO2013036003A2 (ko) 이동통신단말기를 이용한 쿠폰 통합 관리방법 및 그 시스템
US10187549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inting documents using print hardware and automatic print device identification based on context correlation
CN108388512B (zh) 数据处理方法和服务器
CN104616142B (zh) 一种数据转移方法、服务器、移动终端及系统
CN110197402B (zh) 基于用户群的用户标签分析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US20150120478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electronic receipt
CN103218182A (zh) 图像形成系统、图像形成设备、和图像形成方法
CN108346095B (zh) 联合系统的管控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6828048A (zh) 数据发送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180040006A1 (en) Method for generating webpage on basis of consumer behavior patterns and method for utilizing webpage
KR101557031B1 (ko) 이미지 콘텐츠 등록 서비스 방법 및 시스템
US10154395B2 (en) Terminal and service providing device, electronic wallet system comprising the same, control method thereof,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having computer program recorded thereon
US20030162559A1 (en) Mobile communications terminal, information transmitting system and information receiving method
KR101374712B1 (ko) 대량 쿠폰 발행 방법 및 서버
US20230056653A1 (en) Document analysis to identify document characteristics and appending the document characteristics to a record
CN112230815B (zh) 智能求助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3812908A (zh) 云端文件处理方法以及系统
CN112685613A (zh) 一种资源包查询的方法、装置及信息处理系统
US10289948B2 (en) Maintenance system, and computer 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storing a maintenance program
CN105338094A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和系统
CN112612959B (zh) 推送信息的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N117472617B (zh) 一种消息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KR102120611B1 (ko) 비트코인 보상 기반의 백업 데이터 관리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KR20130126013A (ko) 쇼핑 정보 관리 방법 및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