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825564A - 按键结构及力反馈设备 - Google Patents

按键结构及力反馈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825564A
CN116825564A CN202310809022.1A CN202310809022A CN116825564A CN 116825564 A CN116825564 A CN 116825564A CN 202310809022 A CN202310809022 A CN 202310809022A CN 116825564 A CN116825564 A CN 11682556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iving
screw rod
sleeve
key structure
operation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80902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兆江
朱跃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oertek Inc
Original Assignee
Goertek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oertek Inc filed Critical Goertek Inc
Priority to CN202310809022.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825564A/zh
Publication of CN1168255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82556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按键结构及电子设备,按键结构包括壳体、操作部、传动结构、复位件及驱动机构,操作部沿第一方向可活动地安装于壳体;传动结构相对操作部设置在壳体内,传动结构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丝杆与套设于丝杆周侧的丝套,丝杆朝向操作部的一端贯穿丝套设置,以使得操作部在其活动行程上能够与丝杆抵触;复位件用于驱动丝杆朝向操作部活动;驱动机构包括驱动部,驱动部与丝套可离合设置,以使得驱动部具有与丝套传动连接的结合状态、以及与丝套解除结合的分离状态,通过驱动部与丝套快速地离合设置,使得驱动机构能在第一时间将反馈力通过丝杆传递至操作部上,反应更为灵敏,操作者的触觉体验更为真实。

Description

按键结构及力反馈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游戏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按键结构及力反馈设备。
背景技术
在一些游戏设备上,为提升用户体验,使得用户能够通过游戏手柄或按键作用在手部上的力来模拟游戏场景中力的大小,会在游戏控制手柄设备(包含传统游戏手柄及AR/VR新型手持式手柄等)上设计了力反馈结构,可以提供触觉反馈功能,当扳机按下时,通过提供反向的力模拟不同的触觉场景,而现有的力反馈结构通常使用出力部件为扳机提供力反馈,在无需力反馈模式下,出力部件需要缩回一定的距离,以避让扳机的空载按压行程,而由无需力反馈模式向需要力反馈模式切换时,需要先将出力部件伸出至抵接扳机,只有在扳机实际接触到出力部件时力反馈作用才能开始,从出力部件开始伸出到接触到扳机之间存在等待时间,这种模式切换的等待时间较长,影响用户的触觉体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按键结构及力反馈设备,旨在改善现有力反馈结构中存在的力反馈的反应时间较长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按键结构包括:
壳体;
操作部,沿第一方向可活动地安装于所述壳体;
传动结构,相对所述操作部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传动结构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丝杆与套设于所述丝杆周侧的丝套,所述丝杆朝向所述操作部的一端贯穿所述丝套设置,以使得所述操作部在其活动行程上能够与所述丝杆抵触;
复位件,用于驱动所述丝杆朝向所述操作部活动;以及,
驱动机构,包括驱动部,所述驱动部与所述丝套可离合设置,以使得所述驱动部具有与所述丝套传动连接的结合状态、以及与所述丝套解除结合的分离状态。
可选地,所述复位件包括弹簧,所述弹簧连接所述丝杆和所述壳体。
可选地,所述丝杆的周侧壁上形成有凸部,所述弹簧套设于所述丝杆,且一端抵接至所述凸部。
可选地,所述壳体内对应所述丝杆的端部形成有限位套,用以供所述丝杆伸入,所述丝杆呈止转设置于所述限位套;和/或,
所述丝套的周侧壁形成有限位台阶,在所述丝套靠近所述操作部的活动行程上,所述限位台阶能与所述驱动部的端面抵持限位。
可选地,所述操作部在其活动行程上具有初始位置及作用位置,所述操作部在初始位置时能与所述丝杆抵触。
可选地,所述驱动部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轴线转动安装于所述壳体、且套设于所述丝套,所述驱动部上形成有第一凹凸结构;
所述丝套的周侧壁上形成有第二凹凸结构;
在所述驱动部的转动行程上,所述第一凹凸结构能与所述第二凹凸结构相互啮合。
可选地,所述驱动部包括从动齿轮;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
驱动装置,具有沿所述第一方向设置的转轴;以及,
驱动齿轮,固定连接于所述转轴,所述驱动齿轮与所述从动齿轮相啮合。
可选地,所述按键结构还包括:
位移检测结构,包括检测部及移动部,所述移动部设于所述丝杆,所述检测部对应设于所述壳体,用以获取所述移动部的位置信号;以及,
控制装置,电性连接至所述驱动装置及所述检测部,以根据所述位置信号控制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功率。
可选地,所述移动部包括磁铁;
所述检测部包括磁感应元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电子设备包括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按键结构,所述按键结构包括:
壳体;
操作部,沿第一方向可活动地安装于所述壳体;
传动结构,相对所述操作部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传动结构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丝杆与套设于所述丝杆周侧的丝套,所述丝杆朝向所述操作部的一端贯穿所述丝套设置,以使得所述操作部在其活动行程上能够与所述丝杆抵触;
复位件,用于驱动所述丝杆朝向所述操作部活动;以及,
驱动机构,包括驱动部,所述驱动部与所述丝套可离合设置,以使得所述驱动部具有与所述丝套传动连接的结合状态、以及与所述丝套解除结合的分离状态。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中,由于所述丝杆朝向所述操作部的一端贯穿所述丝套设置,当用户按压所述操作部在其活动行程上活动时,能够驱动所述丝杆沿第一方向活动,若无需力反馈,所述驱动机构能驱动所述驱动部切换至分离状态,所述丝套不受阻挡,能在所述丝杆的带动下沿第一方向活动,用户不会感受到反馈力的存在;若需要力反馈,所述驱动机构能驱动所述驱动部切换至结合状态,所述丝套沿第一方向的运动被所述驱动部限制,由于所述丝杆与所述丝套之间的相互作用,所述丝套会发生转动,同时由于所述驱动部与所述丝套之间的传动连接作用,所述驱动部能向所述丝套施加沿其旋转周向相反方向的反馈力,由于反馈力的存在,所述操作部沿第一方向的移动量受到相应程度上的削弱,最终体现为用户感受到反馈力的存在;由于需要力反馈与无需力反馈两种模式之间的切换是由所述驱动部的位置状态决定,所述驱动机构只需驱动所述驱动部在所述结合状态与所述分离状态之间切换即可,而所述驱动部的运动无需等待、不受其他结构的影响,能够随时且快速的切换状态,可以大大降低力反馈的反应等待时长,所述力反馈设备的灵敏度得以提高,提升了用户的触觉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按键结构一实施例的爆炸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操作部处于初始位置时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驱动部处于分离状态下,操作部处于作用位置时的剖面示意图;
图4为图1中的驱动部处于结合状态下,操作部处于作用位置时的剖面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0 按键结构 4 复位件
1 壳体 5 驱动机构
11 限位套 51 驱动部
2 操作部 51a 从动齿轮
3 传动结构 52 驱动装置
31 丝杆 53 驱动齿轮
32 丝套 6 位移检测结构
321 第二凹凸结构 61 移动部
322 限位台阶 62 检测部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在一些游戏设备上,为提升用户体验,使得用户能够通过游戏手柄或按键作用在手部上的力来模拟游戏场景中力的大小,会在游戏控制手柄设备(包含传统游戏手柄及AR/VR新型手持式手柄等)上设计了力反馈结构,可以提供触觉反馈功能,当扳机按下时,通过提供反向的力模拟不同的触觉场景,而现有的力反馈结构通常使用出力部件为扳机提供力反馈,在无需力反馈模式下,出力部件需要缩回一定的距离,以避让扳机的空载按压行程,而由无需力反馈模式向需要力反馈模式切换时,需要先将出力部件伸出至抵接扳机,只有在扳机实际接触到出力部件时力反馈作用才能开始,从出力部件开始伸出到接触到扳机之间存在等待时间,这种模式切换的等待时间较长,影响用户的触觉体验。
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一种按键结构,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按键结构一实施例的爆炸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操作部处于初始位置时的剖面示意图;图3为图1中的驱动部处于分离状态下,操作部处于作用位置时的剖面示意图;图4为图1中的驱动部处于结合状态下,操作部处于作用位置时的剖面示意图。
请参阅图1至图4,按键结构100包括壳体1、操作部2、传动结构3、复位件4及驱动机构5,所述操作部2沿第一方向可活动地安装于所述壳体1;所述传动结构3相对所述操作部2设置在所述壳体1内,所述传动结构3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丝杆31与套设于所述丝杆31周侧的丝套32,所述丝杆31朝向所述操作部2的一端贯穿所述丝套32设置,以使得所述操作部2在其活动行程上能够与所述丝杆31抵触;所述复位件4用于驱动所述丝杆31朝向所述操作部2活动;所述驱动机构5包括驱动部51,所述驱动部51与所述丝套32可离合设置,以使得所述驱动部51具有与所述丝套32传动连接的结合状态、以及与所述丝套32解除结合的分离状态。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中,由于所述丝杆31朝向所述操作部2的一端贯穿所述丝套32设置,当用户按压所述操作部2在其活动行程上活动时,能够驱动所述丝杆31沿第一方向活动,若无需力反馈,所述驱动机构5能驱动所述驱动部51切换至分离状态,所述丝套32不受阻挡,能在所述丝杆31的带动下沿第一方向活动,用户不会感受到反馈力的存在;若需要力反馈,所述驱动机构5能驱动所述驱动部51切换至结合状态,所述丝套32沿第一方向的运动被所述驱动部51限制,由于所述丝杆31与所述丝套32之间的相互作用,所述丝套32会发生转动,同时由于所述驱动部51与所述丝套32之间的传动连接作用,所述驱动部51能向所述丝套32施加沿其旋转周向相反方向的反馈力,由于反馈力的存在,所述操作部2沿第一方向的移动量受到相应程度上的削弱,最终体现为用户感受到反馈力的存在;由于需要力反馈与无需力反馈两种模式之间的切换是由所述驱动部51的位置状态决定,所述驱动机构5只需驱动所述驱动部51在所述结合状态与所述分离状态之间切换即可,而所述驱动部51的运动无需等待、不受其他结构的影响,能够随时且快速的切换状态,可以大大降低力反馈的反应等待时长,所述力反馈设备的灵敏度得以提高,提升了用户的触觉体验。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所述驱动部51的运动无需等待、不受其他结构的影响,所述丝杆31被所述操作部2顶推至任意位置时,所述驱动部51都能根据需要及时切换状态,也即是,所述驱动部51在所述丝套32沿第一方向的多个位置都能与之结合,可以通过磁条与磁体的磁吸作用实现,例如,在所述丝套32上设置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磁条,在所述驱动部51上对应设置磁体,通过在所述丝套32处于不同位置时驱动所述磁条与所述磁体相吸,能够阻止所述丝套32沿第一方向活动;还可以在所述丝套32上沿第一方向排布多个卡槽,在所述驱动部51上设置卡凸,通过在所述丝套32处于不同位置时驱动所述卡凸卡入至对应的所述卡槽,也能够阻止所述丝套32沿第一方向活动;所述驱动结构5的结构形式有多种,但均应该包括驱动所述驱动部51在所述结合状态和所述分离状态的传动结构,其作用是,在所述驱动部51处于所述结合状态时,能够提供给所述丝套32沿其旋转周向相反方向的反馈力,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其中,所述复位件4的作用是驱动所述丝杆31朝向所述操作部2活动,其提供的复位力只需满足能够克服所述丝杆31与其他结构间的阻力或者所述丝杆31自身重力即可,对于用户的触感影响较小,其具体的实现形式有很多,可以通过磁力作用驱动复位,还可以通过弹力作用驱动复位,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复位件4包括弹簧,所述弹簧连接所述丝杆31和所述壳体1。如此,在用户松开所述操作部2时,所述弹簧能够提供给所述丝杆31顶推所述操作部2回位的复位作用力;需要说明的是,在所述操作部2的活动行程中,所述弹簧可以有两种状态,也即是受压收缩状态或受拉伸张状态,在所述弹簧由受压收缩状态或受拉伸张状态回复至自然状态的过程中,均能够提供复位力,其两种具体安装位置本实施例不作赘述。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所述丝杆31的周侧壁上形成有凸部,所述弹簧套设于所述丝杆31,且一端抵接至所述凸部。通过将所述弹簧套设在所述丝杆31,且一端抵接凸部,在所述丝杆31活动压缩弹簧的过程中,能够有效防止弹簧的中部跑偏失效,所述按键结构100的可靠性得以提高。
本实施例中,所述壳体1内对应所述丝杆31的端部形成有限位套11,用以供所述丝杆31伸入;所述丝杆31呈止转设置于所述限位套11。通过所述限位套11的设置,能够对所述丝杆31的端部进行限位,以防止所述丝杆31在运动的过程中发生位置偏移,确保所述丝杆31多次运动轨迹的重复一致性,提高了所述按键结构100的可靠性。其中,所述丝杆31呈止转设置于所述限位套11指的是,所述丝杆31在伸入所述限位套11的过程中只能做沿第一方向的活动,无法相对所述限位套11发生转动,而实现这种运动限制的结构有多种,例如,可以通过滑块与滑槽的配合加以实现,将滑块与滑槽其中至于设置所述丝杆31,另一设置于所述限位套11的内壁上,所述滑槽需沿所述丝杆31的第一方向延伸,通过滑块与滑槽的限位配合即可防止所述丝杆31转动,还可以通过导杆与导孔的配合加以实现,将导孔呈偏心设置在所述丝杆31的端部,且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导杆设于所述壳体1,且能适配伸入至所述导孔,设置两组导杆及导孔即可防止所述丝杆31转动。
另一实施例中,所述丝套32的周侧壁形成有限位台阶322,在所述丝套32靠近所述操作部2的活动行程上,所述限位台阶322能与所述驱动部51的端面抵持限位。如此,在所述驱动部51处于所述分离状态时,所述丝套32可随所述丝杆31沿所述第一方向活动,在所述操作部2不受外力作用下,所述复位件4可将所述丝套32通过所述限位台阶322抵紧在所述驱动部51的端面上,以使得所述传动结构3能够进行定位,以便等待下一次传动。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两个并列的技术方案“所述壳体1内对应所述丝杆31的端部形成有限位套11,用以供所述丝杆31伸入,所述丝杆31呈止转设置于所述限位套11”及“所述丝套32的周侧壁形成有限位台阶322,在所述丝套32靠近所述操作部2的活动行程上,所述限位台阶322能与所述驱动部51的端面抵持限位”可以择一设置,也可以同时设置,显而易见的是,同时设置的效果更好。
请参阅图2至图4,本实施例中,所述操作部2在其活动行程上具有初始位置及作用位置,所述操作部2在初始位置时能与所述丝杆31抵触。此时,所述操作部2与所述丝杆31在初始位置即保持抵接,同时由于所述复位件4的作用,所述丝杆31始终能够向所述操作部2提供顶推作用力,也即是,所述操作部2与所述丝杆31在任何位置都能保持抵接接触,用户操作所述操作部2活动时能够及时得到力反馈,提升了用户的体验感。其中,所述初始位置指的是,所述操作部2在不受外力作用下最终所处的位置,也即是等待按压的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操作部2包括扳机,所述扳机摆动设置于所述壳体1、且抵接至所述丝杆31,所述扳机在其摆动行程上能驱动所述丝杆31活动,通过设置所述扳机能够贴合用户的手指,使得用户的按压操作过程更为舒适,所述丝杆31还能通过所述复位件4起到顶推所述扳机复位的作用,以方便用户的下一次按压,需要解释的是,所述扳机在摆动行程包括沿第一方向的活动行程段。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操作部2包括按钮,所述按钮沿第一方向活动设置于所述壳体1。
所述驱动部51与所述丝套32的结合方向可以有多种,只要能在结合后限制所述丝套32沿第一方向移动、以及对所述丝套32施加沿其旋转周向相反方向的反馈力即可,例如,可以沿所述丝套32的周向方向结合,还可以沿所述丝套32的径向方向结合,考虑到结合的快慢直接影响到力反馈的反应等待时长的长短,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部51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轴线转动安装于所述壳体1、且套设于所述丝套32,所述驱动部51上形成有第一凹凸结构(图中未式出);所述丝套32的周侧壁上形成有第二凹凸结构321;在所述驱动部51的转动行程上,所述第一凹凸结构能与所述第二凹凸结构321相互啮合。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第一凹凸结构与所述第二凹凸结构321相互啮合后,既可以限制所述丝套32沿第一方向活动,也可以为所述丝套32沿第一方向所处轴线转动提供反馈力,使得所述驱动机构5通过所述驱动部51作用于所述丝套32上的反馈力传递至所述丝杆31上,同时,通过所述驱动部51的转动既可以实现状态的切换,又可以对所述丝套32施加反馈力,能够更为准确且便捷的驱动所述第一凹凸结构与所述第二凹凸结构321相互啮合,从而降低了力反馈的反应时长。具体地,所述第二凹凸结构321包括第一方向延伸的锯齿结构,所述第一凹凸结构包括卡齿,所述卡齿能在所述第一坊向的多个位置卡接至所述锯齿结构。
进一步地,另一实施例中,所述驱动部51包括从动齿轮51a;所述驱动机构5包括驱动装置52及驱动齿轮53,所述驱动装置52具有沿所述第一方向设置的转轴;所述驱动齿轮53固定连接于所述转轴,所述驱动齿轮53与所述从动齿轮51a相啮合。
通过所述驱动齿轮53与所述从动齿轮51a的减速传动作用,起到了降低转速增加扭力的作用,使得所述驱动装置52对所述从动齿轮51a的驱动更加平稳可控。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驱动装置52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设置于所述壳体1。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驱动装置52的转轴的转动方向设置为与所述丝套32被所述丝杆31驱动后的转动方向相逆,比如,当所述丝杆31被所述操作部2驱动沿所述第一方向活动时,若将所述丝套32的内螺纹设置为最终使得所述丝套32沿顺时针转动的情形时,此时所述驱动部51的转动方向也沿顺时针转动,从而带动所述驱动齿轮53逆时针旋转,此时可设置所述驱动装置52的转轴输出扭矩的方向为顺时针方向,如此,所述驱动装置52输出的反向的扭力通过所述驱动部51传递至所述丝套32,体现为反馈力,反馈力则会传递给所述丝杆31,从而削弱所述操作部2被外力驱动沿所述第一方向活动,最终体现在所述操作部2上的作用力增大,从而实现力反馈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因所述驱动装置52输出的反向扭力越大,那么最终作用于所述操作部2上的反馈力越大,那么,可以根据实时的游戏场景,在需要较大的力反馈时,增大所述驱动装置52的输出功率,在需要较小的力反馈时,减小所述驱动装置52的输出功率。还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驱动装置52输出的最大扭力值设置得小于所述丝套32正向顺时针转动时的扭力值,如此,用户在按压所述操作部2时,不会感受到完全按压不动而导致的游戏体验感失真的情形。
所述驱动装置52与所述驱动部51之间的传动结构3还可以有其他形式,例如,还可以通过带传动机构将所述驱动装置52的驱动扭力传递至所述驱动部51,本实施例对此不作赘述。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驱动部51包括从动齿轮51a,所述驱动机构5包括驱动装置52及驱动齿条,所述驱动装置52具有沿第二方向活动设置的活动部,所述驱动齿条沿第一方向延伸设置于所述活动部,且啮合至所述从动齿轮51a,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垂直,通过所述活动部的活动设置,能够带动所述驱动齿条沿第二方向活动,从而带动所述从动齿轮51a对应转动,以将反馈力传递至所述丝套32。具体地,所述驱动装置52包括设于所述壳体1的直线电机或者驱动气缸。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所述按键结构100还包括位移检测结构6及控制装置,所述位移检测结构6包括检测部62及移动部61,所述移动部61设于所述丝杆31,所述检测部62对应设于所述壳体1,用以获取所述移动部61的位置信号;所述控制装置电性连接至所述驱动装置52及所述检测部62,以根据所述位置信号控制所述驱动装置52的输出功率。如此,所述活动部能够随着所述丝杆31活动,而所述检测部62能够实时监测所述活动部的位置信息,所述位置信息即能反映所述丝杆31的受压程度,根据所述位置信息,所述控制装置能够控制所述驱动装置52在相应的输出功率下工作,以提供对应的反向扭力,例如,用户按压所述操作部2的幅度越大,得到的反馈力也越大,用户获得的游戏场景反馈更为真实。
所述检测部62能够实时检测所述活动部的位置信息,其获取方式有多种,具体地,所述移动部61包括磁铁;所述检测部62包括磁感应元件。此时,通过所述磁感应元件能够实时感应磁场的强度变化,以分析所述磁铁对应距离,通过磁感应的方式能够更为精准且灵敏地获取所述丝杆31的受压程度,以通过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驱动装置52输出对应的反向扭力。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按键结构100包括滑动变阻器,所述滑动变阻器包括变阻器本体及滑动拨杆,滑动拨杆沿第一反向活动设置于所述变阻器本体,所述变阻器本体设于所述壳体1,所述滑动拨杆的末端设于所述丝杆31,所述变阻器本体包括所述检测部62,所述滑动拨杆包括所述活动部。通过所述丝杆31带动所述滑动拨杆动作,以将所述丝杆31的受压程度体现为所述变阻器本体的阻值变化量,通过所述阻值变化量能够便捷的解算出所述丝杆31的位置状态。
在实际应用中,用户在游戏使用时,按压所述操作部2进行游戏操作,例如假定为划船游戏时,当游戏内的船处于静止状态时,游戏的信息不产生电流,所述驱动装置52不工作,所述驱动部51也处于所述分离状态,此时用户按压下所述操作部2后,感受到的反馈力即为所述复位件4产生的较小的复位力;当船启航时,此时在游戏场景中的阻力较小,所述驱动装置52提供较小的驱动力,使得所述驱动部51处于所述结合状态,所述丝套32与所述丝杆31发生相对转动,用户主要感受到的反馈力为所述驱动机构5反馈力,用户感受到的游戏反馈力较小,能够正常航行;同理,当船撞上冰山等障碍物时,此时在游戏场景中的阻力较大,所述驱动装置52提供较大的反向扭力,因此用户感受到的反馈力对应游戏障碍物的场景而变大,体现为船难以划动。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按键结构100。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电子设备的按键结构100的详细结构可参照上述按键结构100的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由于在本发明的电子设备中使用了上述按键结构100,因此,本发明电子设备的实施例包括上述按键结构100全部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且所达到的技术效果也完全相同,在此不再赘述。所述电子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游戏机、游戏手柄以及虚拟手术系统。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做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
操作部,沿第一方向可活动地安装于所述壳体;
传动结构,相对所述操作部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传动结构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丝杆与套设于所述丝杆周侧的丝套,所述丝杆朝向所述操作部的一端贯穿所述丝套设置,以使得所述操作部在其活动行程上能够与所述丝杆抵触;
复位件,用于驱动所述丝杆朝向所述操作部活动;以及,
驱动机构,包括驱动部,所述驱动部与所述丝套可离合设置,以使得所述驱动部具有与所述丝套传动连接的结合状态、以及与所述丝套解除结合的分离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件包括弹簧,所述弹簧连接所述丝杆和所述壳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杆的周侧壁上形成有凸部,所述弹簧套设于所述丝杆,且一端抵接至所述凸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对应所述丝杆的端部形成有限位套,用以供所述丝杆伸入,所述丝杆呈止转设置于所述限位套;和/或,
所述丝套的周侧壁形成有限位台阶,在所述丝套靠近所述操作部的活动行程上,所述限位台阶能与所述驱动部的端面抵持限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部在其活动行程上具有初始位置及作用位置,所述操作部在初始位置时能与所述丝杆抵触。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轴线转动安装于所述壳体、且套设于所述丝套,所述驱动部上形成有第一凹凸结构;
所述丝套的周侧壁上形成有第二凹凸结构;
在所述驱动部的转动行程上,所述第一凹凸结构能与所述第二凹凸结构相互啮合。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包括从动齿轮;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
驱动装置,具有沿所述第一方向设置的转轴;以及,
驱动齿轮,固定连接于所述转轴,所述驱动齿轮与所述从动齿轮相啮合。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结构还包括:
位移检测结构,包括检测部及移动部,所述移动部设于所述丝杆,所述检测部对应设于所述壳体,用以获取所述移动部的位置信号;以及,
控制装置,电性连接至所述驱动装置及所述检测部,以根据所述位置信号控制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功率。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部包括磁铁;
所述检测部包括磁感应元件。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按键结构。
CN202310809022.1A 2023-07-03 2023-07-03 按键结构及力反馈设备 Pending CN11682556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809022.1A CN116825564A (zh) 2023-07-03 2023-07-03 按键结构及力反馈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809022.1A CN116825564A (zh) 2023-07-03 2023-07-03 按键结构及力反馈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825564A true CN116825564A (zh) 2023-09-29

Family

ID=881164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809022.1A Pending CN116825564A (zh) 2023-07-03 2023-07-03 按键结构及力反馈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825564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632367B2 (en) Smart trigger-stops for videogame controllers
JP3808577B2 (ja) デテント状触覚帰還を提供する装置及び方法
US7764268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viding a haptic device
US11439897B2 (en) Manipulation input device
US8002089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viding a haptic device
JP3847684B2 (ja) タッチセンサ部構造
US9238298B2 (en) Two-switch device for an electric nail gun
US20180316244A1 (en) Power generator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6825564A (zh) 按键结构及力反馈设备
US20230407959A1 (en) Rotary shifter
US20210094156A1 (en) Power tool with electrically controlled commutating assembly
JP2000235822A5 (zh)
US8579707B2 (en) Angling joystick and gaming device having same
WO2023070859A1 (zh) 力反馈装置、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系统
KR20190045068A (ko) 다자유도 형상 변화 디바이스들을 위한 시스템들 및 방법들
US11820405B2 (en) Integrated control apparatus for autonomous vehicle
CN216986270U (zh) 按键结构及游戏机
CN218975323U (zh) 一种力反馈单元及电子设备
CN116825565A (zh) 按键结构和电子设备
CN219225494U (zh) 鼠标
JPH06325662A (ja) 全方位型スライドスイッチ
CN218221057U (zh) 蓄力模组及游戏手柄设备
JP7117469B1 (ja) フォースフィードバック装置
CN218980409U (zh) 触觉反馈装置及电子设备
JPH03666Y2 (z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