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811538A - 一种车用隐私玻璃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用隐私玻璃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811538A
CN116811538A CN202310917738.3A CN202310917738A CN116811538A CN 116811538 A CN116811538 A CN 116811538A CN 202310917738 A CN202310917738 A CN 202310917738A CN 116811538 A CN116811538 A CN 11681153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rtain
glass
curtain cloth
shade
sha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91773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娅平
夏佩
占玉霞
刘强
杨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feng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Dongfeng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feng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Dongfeng Motor Corp
Priority to CN202310917738.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811538A/zh
Publication of CN1168115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81153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1/00Windows; Windscreens; Accessories therefor
    • B60J1/20Accessories, e.g. wind deflectors, blinds
    • B60J1/2011Blinds; curtains or screens reducing heat or light intensity
    • B60J1/2013Roller blinds
    • B60J1/2019Roller blinds powered, e.g. by electric, hydraulic or pneumatic actuat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1/00Windows; Windscreens; Accessories therefor
    • B60J1/20Accessories, e.g. wind deflectors, blinds
    • B60J1/2011Blinds; curtains or screens reducing heat or light intensity
    • B60J1/2013Roller blinds
    • B60J1/2036Roller blinds characterised by structural el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1/00Windows; Windscreens; Accessories therefor
    • B60J1/20Accessories, e.g. wind deflectors, blinds
    • B60J1/2011Blinds; curtains or screens reducing heat or light intensity
    • B60J1/2013Roller blinds
    • B60J1/2066Arrangement of blinds in veh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1/00Windows; Windscreens; Accessories therefor
    • B60J1/20Accessories, e.g. wind deflectors, blinds
    • B60J1/2011Blinds; curtains or screens reducing heat or light intensity
    • B60J1/2013Roller blinds
    • B60J1/2066Arrangement of blinds in vehicles
    • B60J1/2086Arrangement of blinds in vehic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openable windows, e.g. side window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urtains And Furnishings For Windows Or Doors (AREA)
  • Bli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车用玻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用隐私玻璃及车辆,该车用隐私玻璃包括:遮光组件、驱动组件和两层间隔设置的玻璃层;其中,遮光组件包括遮光帘布和帘布支撑杆,遮光帘布设于两层玻璃层之间,帘布支撑杆设于遮光帘布的一端;驱动组件包括卷轴和驱动件,卷轴设于两层玻璃层之间,且卷轴的一端与帘布支撑杆连接,驱动件与卷轴连接,用于驱动卷轴与帘布支撑杆连接一端在两层玻璃层之间移动,以带动遮光帘布在两层玻璃层之间展开或者收拢。本方案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通过玻璃与玻璃之间增加的胶层上下移动来调整玻璃的透光度,导致整个隐私玻璃的结构复杂,所占Z向空间较大,不够隐蔽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车用隐私玻璃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用玻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用隐私玻璃及车辆。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上用的玻璃为普通玻璃,无遮阳功能,乘客会受到太阳照射的困扰,只能通过贴膜来减少紫外线的侵入,但为了保证玻璃透光性,无法做到完全不投光,无隐私功能,车内无法成为私人空间。
现有技术中的智能汽车隐私玻璃包括空腔玻璃和汽车内部系统,汽车内部系统包括电源和与电源电连接的汽车智能钥匙系统,空腔玻璃内部通过升降机构连接有能够上下移动的隐私玻璃;空腔玻璃底部开有能够使隐私玻璃进出的通槽;隐私玻璃包括第一玻璃层、第一胶层、调光玻璃膜、第二胶层和第二玻璃层;调光玻璃膜电源接入端连接有逆变器并且通过逆变器与电源电连接;调光玻璃膜通过逆变器与汽车智能钥匙系统信号连接;逆变器上电连接有控制调光玻璃膜透明度的旋钮控制开关;能够提高使用灵活性;同时空腔玻璃能够进一步提高隔音和隔热的作用。
或者,通过第一玻璃层、变色玻璃层和第二玻璃层依次层叠设置,变色玻璃层封装于第一玻璃层和第二玻璃层之间,变色玻璃层包括多块电致变色玻璃,多块电致变色玻璃平铺设置,且均与控制器连接。变色玻璃风窗由于采用了平铺设置且均与控制器连接的多块电致变色玻璃,以实现透光率的分区调节,以满足不同乘客对于光线和温度的需求。
但是,通过玻璃与玻璃之间增加的胶层上下移动来调整玻璃的透光度,整个隐私玻璃的结构复杂,所占Z向空间较大,不够隐蔽;且空腔玻璃底部的通槽存在不密封,水汽无法排解的情况。变色来调节光线,不能做到完全的阳光遮蔽和完全的隐私功能。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用隐私玻璃及车辆,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通过玻璃与玻璃之间增加的胶层上下移动来调整玻璃的透光度,导致整个隐私玻璃的结构复杂,所占Z向空间较大,不够隐蔽的问题。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车用隐私玻璃,包括:
两层间隔设置的玻璃层;
遮光组件,其包括遮光帘布和帘布支撑杆,所述遮光帘布设于两层所述玻璃层之间,所述帘布支撑杆设于所述遮光帘布的一端;
驱动组件,其包括卷轴和驱动件,所述卷轴设于两层所述玻璃层之间,且所述卷轴的一端与所述帘布支撑杆连接,所述驱动件与所述卷轴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卷轴与帘布支撑杆连接一端在两层所述玻璃层之间移动,以带动所述遮光帘布在两层所述玻璃层之间展开或者收拢。
在一些可选的方案中,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滑槽,所述滑槽沿所述遮光帘布的展开方向设置,且位于所述遮光帘布的一侧,所述卷轴与帘布支撑杆连接一端在所述滑槽内沿所述遮光帘布的展开方向滑动。
在一些可选的方案中,所述卷轴与帘布支撑杆连接一端设有与所述滑槽形状匹配的滑块,所述卷轴通过所述滑块与帘布支撑杆连接。
在一些可选的方案中,所述卷轴与帘布支撑杆连接一端设有滚轮,所述滚轮卡设在所述滑槽内,并可在所述滑槽沿所述遮光帘布的展开方向滚动。
在一些可选的方案中,所述滑槽的槽口朝向所述遮光帘布,所述滑槽的槽底设有限位凸起,所述滚轮轮廓的周向方向上设有与限位凸起对应的限位槽。
在一些可选的方案中,两层所述玻璃层之间还设有展开限位槽,其设于所述遮光帘布的展开时展开端的展开极限位置,所述展开限位槽和帘布支撑杆采用相互吸引的磁性材料制件。
在一些可选的方案中,两层所述玻璃层之间还设有收拢限位件,其设于所述遮光帘布的收拢时展开端的收拢极限位置,所述收拢限位件和帘布支撑杆采用相互吸引的磁性材料制件。
在一些可选的方案中,所述收拢限位件包括两根限位杆,分别相对于两层所述玻璃层固定设置,并且留有使所述遮光帘布穿过的间隙,所述遮光帘布的收拢时,所述帘布支撑杆卡设在两根限位杆上。
在一些可选的方案中,所述展开限位槽和收拢限位件采用电磁铁,展开所述遮光帘布时,所述展开限位槽上电,所述收拢限位件下电,收拢所述遮光帘布时,所述展开限位槽下电,所述收拢限位件上电。.如权利要求所述的车用隐私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帘布支撑杆包括两块夹持杆,所述遮光帘布位于两块所述夹持杆之间,其中一所述夹持杆靠近所述遮光帘布的一侧设有凸出部,另一所述夹持杆设有与所述凸出部对应的限位孔,所述凸出部穿过所述遮光帘布卡设在所述限位孔内。
在一些可选的方案中,所述遮光帘布的另一端设有所述帘布固定杆,并位于两层所述玻璃层之间,且相对于所述玻璃层固定设置。
在一些可选的方案中,所述遮光帘布在收拢时呈扇形折叠。
在一些可选的方案中,所述遮光帘布在折叠折痕处的硬度小于两折叠折痕之间区域的硬度。
在一些可选的方案中,所述遮光帘布的折叠折痕处设有帘布支撑筋条。
在一些可选的方案中,所述驱动件为电机,所述电机的驱动轴穿过两层所述玻璃层,并于两层所述玻璃层之间的卷轴卡接,所述驱动轴穿过两层所述玻璃层的一端设有电机安装螺栓。
在一些可选的方案中,两层所述玻璃层之间的边缘处设有密封层。
在一些可选的方案中,所述电机与玻璃层之间,以及所述玻璃层与电机安装螺栓之间设有密封垫片。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车用隐私玻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利用驱动件转动释放卷轴的卷收力,卷轴慢慢伸出,以使卷轴与帘布支撑杆连接一端在两层玻璃层之间移动,从而带动帘布支撑杆在两层玻璃层之间向遮光帘布展开方向移动,以带动遮光帘布在两层玻璃层之间展开。当需要收起遮光帘布时,利用驱动件转动克服卷轴的卷收力,卷轴慢慢收回,以使卷轴与帘布支撑杆连接一端在两层玻璃层之间移动,从而带动帘布支撑杆在在两层玻璃层之间向遮光帘布收拢方向移动,以带动遮光帘布在两层玻璃层之间收拢。本方案中通过设置在两层玻璃层之间的卷轴,以及与其连接的帘布支撑杆,实现带动遮光帘布在两层玻璃层之间移动,做到了机构隐蔽,不占空间,不影响玻璃的正常装配。两层间隔设置的玻璃层与常规玻璃一样安装在玻璃升降器上,由于隐私帘的设计全部集中在隐私玻璃内部,不影响其安装布置。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车用隐私玻璃的安装环境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收拢时遮光组件与驱动组件的三维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展开时遮光组件与驱动组件的主视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收拢时遮光组件与驱动组件的主视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展开时遮光组件与驱动组件的剖视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收拢时遮光组件与驱动组件的剖视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展开时遮光组件与驱动组件的三维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展开时遮光组件与驱动组件的顶部局部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滑槽内设置滑块的部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槽内设置滚轮的局部示意图;
图中:1、玻璃层;11、展开限位槽;12、收拢限位件;121、限位杆;13、密封层;2、遮光组件;21、遮光帘布;22、帘布支撑杆;23、帘布支撑筋条;24、帘布固定杆;3、驱动组件;31、卷轴;311、滑块;312、滚轮;313、支架;32、驱动件;33、滑槽;34、密封垫片;35、电机安装螺栓;41、车门主体;42、窗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8所示,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车用隐私玻璃,包括:遮光组件2、驱动组件3和两层间隔设置的玻璃层1;
其中,遮光组件2包括遮光帘布21和帘布支撑杆22,遮光帘布21设于两层玻璃层1之间,帘布支撑杆22设于遮光帘布21的一端;驱动组件3包括卷轴31和驱动件32,卷轴31设于两层玻璃层1之间,且卷轴31的一端与帘布支撑杆22连接,驱动件32与卷轴31连接,用于驱动卷轴31与帘布支撑杆22连接一端在两层玻璃层1之间移动,以带动遮光帘布21在两层玻璃层1之间展开或者收拢。
在使用该车用隐私玻璃需要打开遮光帘布21时,利用驱动件32转动释放卷轴31的卷收力,卷轴31慢慢伸出,以使卷轴31与帘布支撑杆22连接一端在两层玻璃层1之间移动,从而带动帘布支撑杆22在两层玻璃层1之间向遮光帘布21展开方向移动,以带动遮光帘布21在两层玻璃层1之间展开。当需要收起遮光帘布21时,利用驱动件32转动克服卷轴31的卷收力,卷轴31慢慢收回,以使卷轴31与帘布支撑杆22连接一端在两层玻璃层1之间移动,从而带动帘布支撑杆22在在两层玻璃层1之间向遮光帘布21收拢方向移动,以带动遮光帘布21在两层玻璃层1之间收拢。本方案中通过设置在两层玻璃层1之间的卷轴31,以及与其连接的帘布支撑杆22,实现带动遮光帘布21在两层玻璃层1之间移动,做到了机构隐蔽,不占空间,不影响玻璃的正常装配。
本例中,卷轴31采用一根可卷收的杆状制件,展开时呈杆状,卷收时,呈卷尺状。
另外,本方案中,卷轴31与帘布支撑杆22连接一端在两层玻璃层1之间移动时,在竖向方向设置,位于遮光帘布21的一侧,并且位于车门的主体结构内,驱动件32也位于窗框或者车门的主体结构内,在使用时只会看到遮光帘布21在车门窗框的孔洞内展开或者收拢。
如图2、图3、图4、图7和图8所示,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驱动组件3还包括滑槽33,滑槽33沿遮光帘布21的展开方向设置,且位于遮光帘布21的一侧,卷轴31与帘布支撑杆22连接一端在滑槽33内沿遮光帘布21的展开方向滑动。
在本实施例中,滑槽33位于车门的主体结构内,被车门的主体结构遮挡,这样不会影响车窗本身的外观。在遮光帘布21的一侧设置沿遮光帘布21的展开方向的滑槽33,在卷轴31与帘布支撑杆22连接一端在两层玻璃层1之间移动时,可以限制卷轴31与帘布支撑杆22连接一端的位置,可以使帘布支撑杆22在两层玻璃层1之间移动时,更加稳定。
在本例中,滑槽33竖向设置,在遮光帘布21展开时,遮光帘布21靠着帘布支撑杆22受到卷轴31的推动力向上移动,受帘布支撑杆22推动下在竖向方向展开,在遮光帘布21收拢时,帘布支撑杆22受到卷轴31的拉动,帘布支撑杆22向下移动,遮光帘布21在重力作用收拢。
在其他实施例中,滑槽33也可以横向设置,在遮光帘布21展开时,遮光帘布21靠着帘布支撑杆22受到卷轴31的推动力移动,受帘布支撑杆22推动下在横向方向展开;在遮光帘布21收拢时,可在遮光帘布21另一端设置一根卷轴,并配备卷簧,收拢时,帘布支撑杆22受到卷轴31的拉动,帘布支撑杆22横向移动,卷簧提供卷收力,卷轴将遮光帘布21卷收收拢。
如图3、图4和图9所示,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卷轴31与帘布支撑杆22连接一端设有与滑槽33形状匹配的滑块311,卷轴31通过滑块311与帘布支撑杆22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一般情况下,由于窗口在车长方向一般情况下只有一边为规则的竖直形状,有条件将滑槽33竖向设置,并且能够隐藏在车门主体41内,因此,帘布支撑杆22与卷轴31端部的移动方向垂直,而且卷轴31需要能够在将遮光帘布21收拢时卷收起来,卷轴31的刚性不能太强,若单纯的靠伸出的卷轴31支撑帘布支撑杆22,可能导致帘布支撑杆22倾斜,从而影响遮光帘布21展开时的美观。本方案中,在卷轴31与帘布支撑杆22连接一端设置与滑槽33形状匹配的滑块311,将滑块311卡设在滑槽33内,卷轴31的作用主要是承担推动滑块311在滑槽33内移动,基本不参与对帘布支撑杆22的横向支撑,对帘布支撑杆22的横向支撑的任务主要由滑块311承担,由于滑块311与滑槽33的形状匹配,卡设在滑槽33内,可使滑块311提供横向支撑帘布支撑杆22的力。
另外,本例中,滑槽33内安装滑块311的滑动腔的截面呈圆弧形,滑块311的截面也呈圆弧形,滑动腔的开口朝向遮光帘布21,帘布支撑杆22穿过滑动腔的开口,与滑动腔内滑块311连接。在其他实施例中,滑槽33内安装滑块311的滑动腔的截面也可以呈矩形,能够提供将滑块311卡设在滑槽33内,提供支撑帘布支撑杆22的力即可。
如图3、图4和图10所示,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卷轴31与帘布支撑杆22连接一端设有滚轮312,滚轮312卡设在滑槽33内,并可在滑槽33沿遮光帘布21的展开方向滚动。
在本实施例中,在卷轴31与帘布支撑杆22连接一端设置滚轮312,可有利于卷轴31与帘布支撑杆22连接一端在滑槽33内移动,减小摩擦力。由于卷轴31需要能够在将遮光帘布21收拢时卷收起来,卷轴31的刚性不能太强,因此,在卷轴31与帘布支撑杆22连接一端设置滚轮312,减小卷轴31与滑槽33之间的摩擦力,可一定程度上降低对卷轴31的刚性需求。
本例中,卷轴31与帘布支撑杆22连接一端设有支架313,滚轮312通过销轴可转动的设置在支架313内,支架313与帘布支撑杆22连接,并且卡设在滑槽33内。
如图10所示,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滑槽33的槽口朝向遮光帘布21,滑槽33的槽底设有限位凸起,滚轮312轮廓的周向方向上设有与限位凸起对应的限位槽。
在本实施例中,滚轮312位于中部的径向面与帘布支撑杆22的轴线位于同一平面,帘布支撑杆22穿过滑槽33的槽口与支架313连接。在滑槽33的槽底设有限位凸起,并在滚轮312轮廓的周向方向上设有与限位凸起对应的限位槽,可在滚轮312在滑槽33内移动时,限定滚轮312的位置,从而保持帘布支撑杆22移动时的稳定性,以提升质感。本例中,限位槽设于滚轮312中部,且限位槽和限位凸起的截面形状呈相互匹配的圆弧形。
如图8所示,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两层玻璃层1之间还设有展开限位槽11,其设于遮光帘布21的展开时展开端的展开极限位置,展开限位槽11和帘布支撑杆22采用相互吸引的磁性材料制件。
在本实施例中,滑槽33竖向设置,帘布支撑杆22在竖向方向移动,遮光帘布21在竖向方向展开或者收拢。当遮光帘布21的展开,遮光帘布21的展开端位于展开极限位置时,若单纯的依靠帘布支撑杆22对整个遮光帘布21进行支撑,若长时间仅仅依靠帘布支撑杆22对整个遮光帘布21进行支撑,可能会导致帘布支撑杆22的弯曲,影响遮光帘布21在窗口内的效果,例如帘布支撑杆22部分漏出至窗口内。正常情况下遮光帘布21的展开端位于展开极限位置时,帘布支撑杆22隐藏在车门主体41或者窗口42外沿的密封圈内。本例中,在遮光帘布21的展开,遮光帘布21的展开端位于的展开极限位置设置展开限位槽11,并且展开限位槽11和帘布支撑杆22采用相互吸引的磁性材料制件,这样可使帘布支撑杆22移动至展开限位槽11时,与展开限位槽11磁吸到一起,利用展开限位槽11的磁吸力为帘布支撑杆22提供一定的支撑力,并且可防止车辆行驶过程中的颠簸造成帘布支撑杆22的晃动。另外,展开限位槽11还可以为帘布支撑杆22上升的极限位置提供限位,避免帘布支撑杆22撞到摄于两层玻璃层1之间,并位于边缘处的密封层,破坏两层玻璃层1之间的密封。
本例中,遮光帘布21在竖向方向展开或者收拢,展开极限位置位于两层玻璃层1的最顶端,在其他实施例中,展开极限位置可根据实际遮光帘布21的展开或者收拢方向进行设置。展开限位槽11固定设置于两层玻璃层1之间,并位于两层玻璃层1的最顶端。遮光帘布21展开端指的是遮光帘布21上设有帘布支撑杆22的一端。
如图5至图7所示,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两层玻璃层1之间还设有收拢限位件12,其设于遮光帘布21的收拢时展开端的收拢极限位置,收拢限位件12和帘布支撑杆22采用相互吸引的磁性材料制件。
在本实施例中,当遮光帘布21收拢,遮光帘布21的展开端位于收拢极限位置时,收拢极限位置位于窗口的外沿处,车门本体能够刚好将帘布支撑杆22隐藏的位置,本方案中为了方便遮光帘布21在展开时容易打开,收拢极限位置不会是帘布支撑杆22将遮光帘布21压实的位置,即遮光帘布21在收拢极限位置和帘布固定的另外一端存在一定的间隙,使遮光帘布21部分展开。若单纯的依靠帘布支撑杆22对整个遮光帘布21进行支撑,若长时间仅仅依靠帘布支撑杆22对整个遮光帘布21进行支撑,同样可能会导致帘布支撑杆22的弯曲,影响遮光帘布21下次展开后在窗口内的效果,例如帘布支撑杆22部分漏出至窗口内。正常情况下遮光帘布21的展开端位于展开极限位置时,帘布支撑杆22隐藏在车门主体41或者窗口42外沿的密封圈内。
本例中,在遮光帘布21收拢时,遮光帘布21的展开端位于的收拢极限位置设置收拢限位件12,并且收拢限位件12和帘布支撑杆22采用相互吸引的磁性材料制件,这样可使帘布支撑杆22移动至收拢限位件12时,与收拢限位件12磁吸到一起,利用收拢限位件12的磁吸力为帘布支撑杆22提供一定的支撑力,并且可防止车辆行驶过程中的颠簸造成帘布支撑杆22的晃动。另外,收拢限位件12还可以为帘布支撑杆22下降的极限位置提供限位,避免帘布支撑杆22将收拢至两层玻璃层1之间的遮光帘布21压实,不利于下一次的展开。
如图5和图6所示,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收拢限位件12包括两根限位杆121,分别相对于两层玻璃层1固定设置,并且留有使遮光帘布21穿过的间隙,遮光帘布21的收拢时,帘布支撑杆22卡设在两根限位杆121上。
在本实施例中,在遮光帘布21收拢时,遮光帘布21的展开端位于的收拢极限位置设置两个限位杆121,且使两根限位杆121分别相对于两层玻璃层1固定设置,并且两根限位杆121之间留有使遮光帘布21穿过的间隙,当遮光帘布21的收拢时,帘布支撑杆22卡设在两根限位杆121上,即本方案中,限位杆121和帘布支撑杆22采用相互吸引的磁性材料制件,且两根限位杆121之间的间隙大于帘布支撑杆22的宽度,避免帘布支撑杆22从两根限位杆121之间落下,即能够支撑帘布支撑杆22,限定帘布支撑杆22的相对位置,又能够限定帘布支撑杆22的下降极限位置。
另外,驱动件32驱动卷轴31与帘布支撑杆22连接一端在两层玻璃层1之间移动的驱动力,大于收拢限位件12和帘布支撑杆22以及帘布支撑杆22和限位杆121之间的磁吸力。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展开限位槽11和收拢限位件12采用电磁铁,展开遮光帘布21时,展开限位槽11上电,收拢限位件12下电,收拢遮光帘布21时,展开限位槽11下电,收拢限位件12上电。
在本实施例中,帘布支撑杆22采用特制材料制件,展开遮光帘布21时,收拢限位件12下电,收拢限位件12的磁力消失,帘布支撑杆22向上移动时无需克服收拢限位件12的磁力,只需要克服重力即可,这样可避免帘布支撑杆22的变形,遮光帘布21展开到位后,展开限位槽11上电,可使帘布支撑杆22与展开限位槽11相互吸引,为帘布支撑杆22提供支撑力。收拢遮光帘布21时,展开限位槽11下电,磁力消失,帘布支撑杆22向下移动时无需克服展开限位槽11的磁力,遮光帘布21收拢到位后,收拢限位件12上电,可使帘布支撑杆22与收拢限位件12相互吸引,以保持帘布支撑杆22的相对位置。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帘布支撑杆22包括两块夹持杆,遮光帘布21位于两块夹持杆之间,其中一夹持杆靠近遮光帘布21的一侧设有凸出部,另一夹持杆设有与凸出部对应的限位孔,凸出部穿过遮光帘布21卡设在限位孔内。
在本实施例中,帘布支撑杆22呈两瓣式结构,即包括两块夹持杆,夹持杆靠近遮光帘布21的一侧设有凸出部,将凸出部穿过遮光帘布21卡设在另一夹持杆设有与凸出部对应的限位孔内,这样的方式可方便将遮光帘布21安装至帘布支撑杆22上,并且能够给遮光帘布21相对稳定的支撑力。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将帘布支撑杆22设计为其他结构,只要能够支撑遮光帘布21即可。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遮光帘布21的另一端设有帘布固定杆24,并位于两层玻璃层1之间,且相对于玻璃层1固定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遮光帘布21包括展开端和固定端,其中展开端与帘布支撑杆22连接,位于窗口的上方,固定端相对于两层玻璃层1固定设置。本例中通过帘布固定杆24相对于两层玻璃层1固定设置,且设置在遮光帘布21的另一端,即固定端,可使遮光帘布21固定设置。本例中,遮光帘布21在竖向方向展开或者收拢,收拢时,遮光帘布21靠重力自行收拢。
在其他实施例中,可在遮光帘布21的固定端设置一根卷轴,并配备卷簧,收拢时,帘布支撑杆22受到卷轴31的拉动,帘布支撑杆22横向移动,卷簧提供卷收力,卷轴将遮光帘布21卷收收拢,可实现遮光帘布21的横向展开和收拢。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遮光帘布21在收拢时呈扇形折叠。
在本实施例中,遮光帘布21在收拢时呈扇形折叠,在打开时呈平面,这样的设计方便遮光帘布21收拢时自动折叠。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遮光帘布21在折叠折痕处的硬度小于两折叠折痕之间区域的硬度。
在本实施例中,折叠折痕处的硬度小于两折叠折痕之间区域的硬度,这样可方便遮光帘布21收拢时自动折叠。另外,两折叠折痕之间折叠片的宽度小于等于两层玻璃层1之间的宽度,当一层折叠片落下后,其边缘位于其中一玻璃层1内侧,下一层折叠片只能向两层玻璃层1之间的区域弯折,如此往复,以实现所有折叠片的折叠。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遮光帘布21的折叠折痕处设有帘布支撑筋条23。
在本实施例中,在折叠折痕处设置帘布支撑筋条23,可对遮光帘布21进行一定的支撑,由于本方案中,窗口呈异型,在遮光帘布21展开和收拢方向的一侧呈竖直设置,另一侧呈异型,窗口中部的宽度大于上部的宽度,只能在帘布支撑杆22的一端设置了卷轴31驱动帘布支撑杆22在两层玻璃层1之间移动,那么中部遮光帘布21的宽度也大于上部遮光帘布21的宽度,因此,在折叠折痕处设置帘布支撑筋条23,可对遮光帘布21的中部进行一定支撑,保持平整的形态,另外,遮光帘布21也采用具有一定硬度的材料制件。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驱动件32为电机,电机的驱动轴穿过两层玻璃层1,并于两层玻璃层1之间的卷轴31卡接,驱动轴穿过两层玻璃层1的一端设有电机安装螺栓35。
在本方案中,卷轴31展开时呈杆状,一端连接帘布支撑杆22,另一端与穿过两层玻璃层1的电机驱动轴卡接,电机可驱动电机驱动轴转动,从而带动卷轴31卷收或者展开。另外,驱动轴穿过两层玻璃层1的一端设有电机安装螺栓35,电机驱动轴与电机安装螺栓35卡接,并可相对转动,用于防止电机脱落。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两层玻璃层1之间的边缘处设有密封层13。
在本实施例中,两层玻璃层1之间的边缘处设置密封层13,将两层玻璃层1之间的空间整体密封,保证了双层玻璃内部的干燥,避免起雾的情况出现。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电机与玻璃层1之间,以及玻璃层1与电机安装螺栓35之间设有密封垫片34。
在本实施例中,在电机与玻璃层1之间,以及玻璃层1与电机安装螺栓35之间设置密封垫片34,可保障双层玻璃内部的密封性,避免外界气体进入。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上述任一种车用隐私玻璃。
在使用该车用隐私玻璃需要打开遮光帘布21时,利用驱动件32转动释放卷轴31的卷收力,卷轴31慢慢伸出,以使卷轴31与帘布支撑杆22连接一端在两层玻璃层1之间移动,从而带动帘布支撑杆22在两层玻璃层1之间向遮光帘布21展开方向移动,以带动遮光帘布21在两层玻璃层1之间展开。当需要收起遮光帘布21时,利用驱动件32转动克服卷轴31的卷收力,卷轴31慢慢收回,以使卷轴31与帘布支撑杆22连接一端在两层玻璃层1之间移动,从而带动帘布支撑杆22在在两层玻璃层1之间向遮光帘布21收拢方向移动,以带动遮光帘布21在两层玻璃层1之间收拢。本方案中通过设置在两层玻璃层1之间的卷轴31,以及与其连接的帘布支撑杆22,实现带动遮光帘布21在两层玻璃层1之间移动,做到了机构隐蔽,不占空间,不影响玻璃的正常装配。
设置滑槽33在车门的主体结构内,被车门的主体结构遮挡,这样不会影响车窗本身的外观。在遮光帘布21的一侧设置沿遮光帘布21的展开方向的滑槽33,在卷轴31与帘布支撑杆22连接一端在两层玻璃层1之间移动时,可以限制卷轴31与帘布支撑杆22连接一端的位置,可以使帘布支撑杆22在两层玻璃层1之间移动时,更加稳定。
滑槽33竖向设置,在遮光帘布21展开时,遮光帘布21靠着帘布支撑杆22受到卷轴31的推动力向上移动,受帘布支撑杆22推动下在竖向方向展开,在遮光帘布21收拢时,帘布支撑杆22受到卷轴31的拉动,帘布支撑杆22向下移动,遮光帘布21在重力作用收拢。
由于窗口在车长方向一般情况下只有一边为规则的竖直形状,有条件将滑槽33竖向设置,并且能够隐藏在车门主体41内,因此,帘布支撑杆22与卷轴31端部的移动方向垂直,而且卷轴31需要能够在将遮光帘布21收拢时卷收起来,卷轴31的刚性不能太强,若单纯的靠伸出的卷轴31支撑帘布支撑杆22,可能导致帘布支撑杆22倾斜,从而影响遮光帘布21展开时的美观。本方案中,在卷轴31与帘布支撑杆22连接一端设置与滑槽33形状匹配的滑块311,将滑块311卡设在滑槽33内,卷轴31的作用主要是承担推动滑块311在滑槽33内移动,基本不参与对帘布支撑杆22的横向支撑,对帘布支撑杆22的横向支撑的任务主要由滑块311承担,由于滑块311与滑槽33的形状匹配,卡设在滑槽33内,可使滑块311提供横向支撑帘布支撑杆22的力。
在卷轴31与帘布支撑杆22连接一端设置滚轮312,可有利于卷轴31与帘布支撑杆22连接一端在滑槽33内移动,减小摩擦力。由于卷轴31需要能够在将遮光帘布21收拢时卷收起来,卷轴31的刚性不能太强,因此,在卷轴31与帘布支撑杆22连接一端设置滚轮312,减小卷轴31与滑槽33之间的摩擦力,可一定程度上降低对卷轴31的刚性需求。
滚轮312位于中部的径向面与帘布支撑杆22的轴线位于同一平面,帘布支撑杆22穿过滑槽33的槽口与支架313连接。在滑槽33的槽底设有限位凸起,并在滚轮312轮廓的周向方向上设有与限位凸起对应的限位槽,可在滚轮312在滑槽33内移动时,限定滚轮312的位置,从而保持帘布支撑杆22移动时的稳定性,以提升质感。本例中,限位槽设于滚轮312中部,且限位槽和限位凸起的截面形状呈相互匹配的圆弧形。
滑槽33竖向设置,帘布支撑杆22在竖向方向移动,遮光帘布21在竖向方向展开或者收拢。当遮光帘布21的展开,遮光帘布21的展开端位于展开极限位置时,若单纯的依靠帘布支撑杆22对整个遮光帘布21进行支撑,若长时间仅仅依靠帘布支撑杆22对整个遮光帘布21进行支撑,可能会导致帘布支撑杆22的弯曲,影响遮光帘布21在窗口内的效果,例如帘布支撑杆22部分漏出至窗口内。正常情况下遮光帘布21的展开端位于展开极限位置时,帘布支撑杆22隐藏在车门主体41或者窗口42外沿的密封圈内。本例中,在遮光帘布21的展开,遮光帘布21的展开端位于的展开极限位置设置展开限位槽11,并且展开限位槽11和帘布支撑杆22采用相互吸引的磁性材料制件,这样可使帘布支撑杆22移动至展开限位槽11时,与展开限位槽11磁吸到一起,利用展开限位槽11的磁吸力为帘布支撑杆22提供一定的支撑力,并且可防止车辆行驶过程中的颠簸造成帘布支撑杆22的晃动。另外,展开限位槽11还可以为帘布支撑杆22上升的极限位置提供限位,避免帘布支撑杆22撞到摄于两层玻璃层1之间,并位于边缘处的密封层,破坏两层玻璃层1之间的密封。
为了方便遮光帘布21在展开时容易打开,收拢极限位置不会是帘布支撑杆22将遮光帘布21压实的位置,即遮光帘布21在收拢极限位置和帘布固定的另外一端存在一定的间隙,使遮光帘布21部分展开。若单纯的依靠帘布支撑杆22对整个遮光帘布21进行支撑,若长时间仅仅依靠帘布支撑杆22对整个遮光帘布21进行支撑,同样可能会导致帘布支撑杆22的弯曲,影响遮光帘布21下次展开后在窗口内的效果,例如帘布支撑杆22部分漏出至窗口内。正常情况下遮光帘布21的展开端位于展开极限位置时,帘布支撑杆22隐藏在车门主体41或者窗口42外沿的密封圈内。
在遮光帘布21收拢时,遮光帘布21的展开端位于的收拢极限位置设置两个限位杆121,且使两根限位杆121分别相对于两层玻璃层1固定设置,并且两根限位杆121之间留有使遮光帘布21穿过的间隙,当遮光帘布21的收拢时,帘布支撑杆22卡设在两根限位杆121上,即本方案中,限位杆121和帘布支撑杆22采用相互吸引的磁性材料制件,且两根限位杆121之间的间隙大于帘布支撑杆22的宽度,避免帘布支撑杆22从两根限位杆121之间落下,即能够支撑帘布支撑杆22,限定帘布支撑杆22的相对位置,又能够限定帘布支撑杆22的下降极限位置。
帘布支撑杆22呈两瓣式结构,即包括两块夹持杆,夹持杆靠近遮光帘布21的一侧设有凸出部,将凸出部穿过遮光帘布21卡设在另一夹持杆设有与凸出部对应的限位孔内,这样的方式可方便将遮光帘布21安装至帘布支撑杆22上,并且能够给遮光帘布21相对稳定的支撑力。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将帘布支撑杆22设计为其他结构,只要能够支撑遮光帘布21即可。
叠折痕处的硬度小于两折叠折痕之间区域的硬度,这样可方便遮光帘布21收拢时自动折叠。另外,两折叠折痕之间折叠片的宽度小于等于两层玻璃层1之间的宽度,当一层折叠片落下后,其边缘位于其中一玻璃层1内侧,下一层折叠片只能向两层玻璃层1之间的区域弯折,如此往复,以实现所有折叠片的折叠。
在折叠折痕处设置帘布支撑筋条23,可对遮光帘布21进行一定的支撑,由于本方案中,窗口呈异型,在遮光帘布21展开和收拢方向的一侧呈竖直设置,另一侧呈异型,窗口中部的宽度大于上部的宽度,只能在帘布支撑杆22的一端设置了卷轴31驱动帘布支撑杆22在两层玻璃层1之间移动,那么中部遮光帘布21的宽度也大于上部遮光帘布21的宽度,因此,在折叠折痕处设置帘布支撑筋条23,可对遮光帘布21的中部进行一定支撑,保持平整的形态,另外,遮光帘布21也采用具有一定硬度的材料制件。
卷轴31展开时呈杆状,一端连接帘布支撑杆22,另一端与穿过两层玻璃层1的电机驱动轴卡接,电机可驱动电机驱动轴转动,从而带动卷轴31卷收或者展开。另外,驱动轴穿过两层玻璃层1的一端设有电机安装螺栓35,电机驱动轴与电机安装螺栓35卡接,并可相对转动,用于防止电机脱落。
两层玻璃层1之间的边缘处设置密封层13,将两层玻璃层1之间的空间整体密封,保证了双层玻璃内部的干燥,避免起雾的情况出现。在电机与玻璃层1之间,以及玻璃层1与电机安装螺栓35之间设置密封垫片34,可保障双层玻璃内部的密封性,避免外界气体进入。
另外,本方案通过遮光帘布21来进行遮光,通过遮光帘布21的不同选择来达成不同的遮光性能,灵活性比较高,便于后续的拓展,同时还能做到完全的遮光和隐私功能。遮光帘布21的选择可考虑全不透光式帘布,也可考虑采用电控变色玻璃胶膜,增加电控输入单元来实现不同的遮阳和隐私功能。电机的启动由门护板上的开关或者是通过手势等智能设备来控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申请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8)

1.一种车用隐私玻璃,其特征在于,包括:
两层间隔设置的玻璃层(1);
遮光组件(2),其包括遮光帘布(21)和帘布支撑杆(22),所述遮光帘布(21)设于两层所述玻璃层(1)之间,所述帘布支撑杆(22)设于所述遮光帘布(21)的一端;
驱动组件(3),其包括卷轴(31)和驱动件(32),所述卷轴(31)设于两层所述玻璃层(1)之间,且所述卷轴(31)的一端与所述帘布支撑杆(22)连接,所述驱动件(32)与所述卷轴(31)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卷轴(31)与帘布支撑杆(22)连接一端在两层所述玻璃层(1)之间移动,以带动所述遮光帘布(21)在两层所述玻璃层(1)之间展开或者收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隐私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3)还包括滑槽(33),所述滑槽(33)沿所述遮光帘布(21)的展开方向设置,且位于所述遮光帘布(21)的一侧,所述卷轴(31)与帘布支撑杆(22)连接一端在所述滑槽(33)内沿所述遮光帘布(21)的展开方向滑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用隐私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卷轴(31)与帘布支撑杆(22)连接一端设有与所述滑槽(33)形状匹配的滑块(311),所述卷轴(31)通过所述滑块(311)与帘布支撑杆(22)连接。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用隐私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卷轴(31)与帘布支撑杆(22)连接一端设有滚轮(312),所述滚轮(312)卡设在所述滑槽(33)内,并可在所述滑槽(33)沿所述遮光帘布(21)的展开方向滚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用隐私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33)的槽口朝向所述遮光帘布(21),所述滑槽(33)的槽底设有限位凸起,所述滚轮(312)轮廓的周向方向上设有与限位凸起对应的限位槽。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隐私玻璃,其特征在于:两层所述玻璃层(1)之间还设有展开限位槽(11),其设于所述遮光帘布(21)的展开时展开端的展开极限位置,所述展开限位槽(11)和帘布支撑杆(22)采用相互吸引的磁性材料制件。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用隐私玻璃,其特征在于:两层所述玻璃层(1)之间还设有收拢限位件(12),其设于所述遮光帘布(21)的收拢时展开端的收拢极限位置,所述收拢限位件(12)和帘布支撑杆(22)采用相互吸引的磁性材料制件。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用隐私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收拢限位件(12)包括两根限位杆(121),分别相对于两层所述玻璃层(1)固定设置,并且留有使所述遮光帘布(21)穿过的间隙,所述遮光帘布(21)的收拢时,所述帘布支撑杆(22)卡设在两根限位杆(121)上。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用隐私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展开限位槽(11)和收拢限位件(12)采用电磁铁,展开所述遮光帘布(21)时,所述展开限位槽(11)上电,所述收拢限位件(12)下电,收拢所述遮光帘布(21)时,所述展开限位槽(11)下电,所述收拢限位件(12)上电。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隐私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帘布支撑杆(22)包括两块夹持杆,所述遮光帘布(21)位于两块所述夹持杆之间,其中一所述夹持杆靠近所述遮光帘布(21)的一侧设有凸出部,另一所述夹持杆设有与所述凸出部对应的限位孔,所述凸出部穿过所述遮光帘布(21)卡设在所述限位孔内。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隐私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帘布(21)的另一端设有帘布固定杆(24),并位于两层所述玻璃层(1)之间,且相对于所述玻璃层(1)固定设置。
12.如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车用隐私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帘布(21)在收拢时呈扇形折叠。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车用隐私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帘布(21)在折叠折痕处的硬度小于两折叠折痕之间区域的硬度。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车用隐私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帘布(21)的折叠折痕处设有帘布支撑筋条(23)。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隐私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32)为电机,所述电机的驱动轴穿过两层所述玻璃层(1),并于两层所述玻璃层(1)之间的卷轴(31)卡接,所述驱动轴穿过两层所述玻璃层(1)的一端设有电机安装螺栓(35)。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车用隐私玻璃,其特征在于,两层所述玻璃层(1)之间的边缘处设有密封层(13)。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车用隐私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与玻璃层(1)之间,以及所述玻璃层(1)与电机安装螺栓(35)之间设有密封垫片(34)。
18.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7任一项所述的车用隐私玻璃。
CN202310917738.3A 2023-07-25 2023-07-25 一种车用隐私玻璃及车辆 Pending CN11681153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917738.3A CN116811538A (zh) 2023-07-25 2023-07-25 一种车用隐私玻璃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917738.3A CN116811538A (zh) 2023-07-25 2023-07-25 一种车用隐私玻璃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811538A true CN116811538A (zh) 2023-09-29

Family

ID=881430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917738.3A Pending CN116811538A (zh) 2023-07-25 2023-07-25 一种车用隐私玻璃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811538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205334A (en) Double layer shade
RU2594853C2 (ru) Комбинированное многофункциональное окно
US20040040672A1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shading a window
KR20100010743U (ko) 롤 블라인드
CN116811538A (zh) 一种车用隐私玻璃及车辆
KR101774002B1 (ko) 햇빛 차단 시스템이 부착된 단열복합창
CN217227263U (zh) 一种天窗遮阳帘装置
KR101402298B1 (ko) 자동차유리 차광용 롤블라인드 및 이를 이용한 자동차 실내 환기장치
TW201903274A (zh) 具有底部軌條調平機構的用於建築特徵之遮蓋物
KR101774003B1 (ko) 햇빛 차단 시스템이 부착된 단열복합창
JPH10205249A (ja) 遮光膜装置
CN216610825U (zh) 一种电动遮阳组件及具有其的汽车
JP2534981Y2 (ja) シヤツター装置
CN215042591U (zh) 一种用于隔离汽车前后排温度的新能源汽车卷帘
CN218785919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天窗装配式伸缩遮阳帘
US20240117673A1 (en) Kickback Device, Mechanism, and Associated Method for Altering the Release Point of a Covering from a Rotatable Member in an Architectural-Structure Covering
CN218085028U (zh) 一种可自动升降的汽车遮阳帘
CN214450194U (zh) 一种车窗可开启的房车门
CN215632667U (zh) 可密封的窗帘
KR200424995Y1 (ko) 롤스크린
CN219154218U (zh) 一种具备全新展开动作的车载遮阳伞
JP3139111U (ja) 車輌フロントガラスの電動遮光装置
CN210422420U (zh) 一种中置遮阳一体化双层窗
KR102023725B1 (ko) 절첩식 허니콤 구조의 차량용 블라인드
KR20140118162A (ko) 블라인드 스크린이 내장된 이중창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