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805401A - 一种基于ar设备的现场管理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ar设备的现场管理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805401A
CN116805401A CN202310626238.4A CN202310626238A CN116805401A CN 116805401 A CN116805401 A CN 116805401A CN 202310626238 A CN202310626238 A CN 202310626238A CN 116805401 A CN116805401 A CN 11680540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personnel
management
place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62623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车啸平
周诗梦
曲晨鑫
常恩耀
刘海明
邸晓飞
苏景昕
张仲为
郭宇
林秝
苑博韬
陈文杰
郭昕
宋军
曾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Weiying Technology Co ltd
Beijing Jiaoto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Weiying Technology Co ltd
Beijing Jiao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Weiying Technology Co ltd, Beijing Jiaoto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Weiy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626238.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805401A/zh
Publication of CN1168054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80540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Alarm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AR设备的现场管理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其中,该方法包括对所述工作现场的空间进行建模,得到现场空间三维模型,并将所述工作现场中各设备、各人员和各摄像头按照实际位置一一对应的显示在所述现场空间三维模型的空间位置上;对所述工作现场的信息进行统计和展示,分析场所内人员上报的紧急事件信息,输出并显示解决紧急事件的决策推荐结果;将接收信息划分为不同管理工作类目的相关数据,通过不同的三维管理面板进行模块化的实现,满足在日常运维工作的远程操作需求,使得管理更灵活。同时AR设备解决紧急事件的决策推荐结果,从而提高使用者决策的效率和合理性。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AR设备的现场管理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现场管理设备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AR设备的现场管理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背景技术
人们日常出行越来越倾向于使用铁路出行的方式,我国的铁路也随着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智能技术的不断深入发展,进入到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当前铁路车站强调智能发展,使用这些飞速发展的智能信息技术去将铁路客运站建设成一个能够智能运转,进而提高运转效率的智能客站。
传统的信息决策主要依赖于满足自身管理需求所开发的管理系统,例如铁路客站目前依赖于智能生产管控平台,此平台结合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3D显示、数据分析等多种智能信息技术结合来实现对于铁路客站的客运、设备和安全去有效地对车站进行正常的管控,例如日常的运转监督和对紧急事件的及时处理。除此以外,没有专属开发应用的信息决策,管理者主要依赖于具体的第三方软件,工作人员实时借由第三方软件去将管理者所需的信息发送给管理者,管理者以此来看到各方面的信息,去对公司的人员、工作场所的状态去做远程的把控,也借由第三方软件,管理者去进行信息的决策和决策的传达。
这些管理方式,信息决策的管理者通常都是通过在看到实时信息后,实时联系相关人员进行语音、视频沟通来商谈决策,产出决策结果再进行下达,人工讨论的信息决策,或许更灵活,但也可能出现遗忘官方规定和限制的可能性,合理性会受到影响。同时,决策者在讨论的过程可能会受到决策者的状态影响而出现拖沓延误紧急事件最佳处理时间,时效性受到了影响。平面的二维数据和图像的能带给决策管理者的印象是有限的,决策者在基于这些数据进行监督时,对于数据的敏感度和数据背后的问题的反应力也是一定的,因此目前的这种基于二维数据展示的管理方式存在着不足,影响决策的速度和决策命令的合理性。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AR设备的现场管理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现场管理的决策命令缺乏时效性和合理性的技术问题。
一种基于AR设备的现场管理方法,所述方法运行在AR设备上,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基于物联网实时收集的工作现场中的各设备数据、场所内人员数据、场所内人员上报的紧急事件信息和各摄像头的视频流;
将所述各设备数据、所述场所内人员数据、所述场所内人员上报的紧急事件信息和所述各摄像头的视频流划分为不同管理工作类目的相关数据;
建立并显示三维操作面板,所述三维操作面板包括多个三维管理面板,多个三维管理面板分别用于显示不同管理工作类目的相关数据;
对所述工作现场的空间进行建模,得到现场空间三维模型,并将所述工作现场中各设备、各人员和各摄像头按照实际位置一一对应的显示在所述现场空间三维模型的空间位置上;
对所述各设备数据、所述场所内人员数据、所述场所内人员上报的紧急事件信息和所述各摄像头的视频流,进行数据统计并输出统计结果;
分析场所内人员上报的紧急事件信息,输出并显示解决紧急事件的决策推荐结果;
通过人机交互方式接收显示三维管理面板的指令,根据所述指令显示对应的三维管理面板上的管理工作类目的相关数据;
通过人机交互方式接收管控指令,并将所述管控指令发送至所述工作现场的各设备和各人员的终端上,其中,所述管控指令包括输入的管控信息和/或从所述决策推荐结果中选择的决策信息。
可选的,分析场所内人员上报的紧急事件信息,输出并显示解决紧急事件的决策推荐结果,包括:
将场所内人员上报的紧急事件信息输入预测网络模型,所述预测网络模型输出当前紧急事件所属的综合事件类别,其中,所述预测网络模型是以历史紧急事件的数据和对应的综合事件类别为训练数据训练机器学习组件得到,场所内人员上报的紧急事件信息包括事件的地点编号、爆发时间、爆发时间的长度区间、爆发场所的当前人数以及包含的基本事件类别;
根据综合事件类别和解决方案之间预存的对应关系,输出并显示当前紧急事件所属的综合事件类别对应的解决方案。
可选的,所述预测网络模型为DNN网络,所述DNN网络包括一层输入层、两个隐藏层和一个输出层,其中,所述输入层包含14个节点,一个隐藏层包含64节点,另一个隐藏层包含64节点,输出层包含一个节点,其中,所有层之间均以全连接的方式进行连接。
可选的,获取基于物联网实时收集的工作现场中的各设备数据、场所内人员数据、场所内人员上报的紧急事件信息和各摄像头的视频流,包括:
将所述各设备数据、所述场所内人员数据、所述场所内人员上报的紧急事件信息和所述各摄像头的视频流经过内网通过安全平台传输至广域网络;
通过所述广域网络获取所述各设备数据、所述场所内人员数据、所述场所内人员上报的紧急事件信息和所述各摄像头的视频流;
将所述管控指令通过所述广域网络发送至所述安全平台,再经由所述安全平台传输至所述内网后发送至所述工作现场的各设备和各人员的终端上。
可选的,所述多个三维管理面板包括日常管理面板、设备管理面板和安全管理面板;
所述日常管理面板显示的的管理工作类目的相关数据包括场所内的运营数据,相关人数统计结果以及人员在岗监控数据;
所述设备管理面板显示的管理工作类目的相关数据包括设备状态汇总、设备状态监控、用水用电分析统计和节能计划;
所述安全管理面板显示的管理工作类目的相关数据包括应急事件和各个监控摄像头的实时视频流。
可选的,还包括:
将所述工作现场中工位的实际位置对应标注到所述现场空间三维模型的空间位置上,在所述现场空间三维模型中的工位上标注对应工位的在岗人员的人员名称、人员编号、是否在岗以及在岗时间。
可选的,还包括:
在所述现场空间三维模型中各设备的空间位置上标注对应设备的设备名称、设备编号和设备状态。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于AR设备的现场管理系统,以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现场管理的决策命令缺乏时效性和合理性的技术问题。该系统包括:
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基于物联网实时收集的工作现场中的各设备数据、场所内人员数据、场所内人员上报的紧急事件信息和各摄像头的视频流;
信息处理模块,用于将所述各设备数据、所述场所内人员数据、所述场所内人员上报的紧急事件信息和所述各摄像头的视频流划分为不同管理工作类目的相关数据;
面板构建模块,用于建立并显示三维操作面板,所述三维操作面板包括多个三维管理面板,多个三维管理面板分别用于显示不同管理工作类目的相关数据;
模型构建模块,用于将所述工作现场中各设备、各人员和各摄像头按照实际位置一一对应显示在现场空间三维模型的空间位置上;
数据统计模块,用于对所述各设备数据、所述场所内人员数据、所述场所内人员上报的紧急事件信息和所述各摄像头的视频流,进行数据统计并输出统计结果;
决策推荐模块,用于分析上报的紧急事件信息,输出并显示解决紧急事件的决策推荐结果;
数据显示模块,用于通过人机交互方式接收显示三维管理面板的指令,根据所述指令显示对应的三维管理面板上的管理工作类目的相关数据;
指令发送模块,用于通过人机交互方式接收管控指令,并将所述管控指令发送至所述工作现场的各设备和各人员的终端上,其中,所述管控指令包括输入的管控信息和/或从所述决策推荐结果中选择的决策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的基于AR设备的现场管理方法,以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现场管理的决策命令缺乏时效性和合理性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执行上述的基于AR设备的现场管理方法的计算机程序,以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现场管理的决策命令缺乏时效性和合理性的技术问题。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说明书实施例采用的上述至少一个技术方案能够达到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本申请借助AR技术、物联网技术、网络通信、人机交互等先进技术,将管理主要分为日常、设备、安全这三类,从这三个方面出发,将功能通过不同的三维管理面板进行模块化的实现,满足在日常运维工作的远程操作需求,去全面地、有针对性地点对点地解决困难问题。提供了一种在目前大环境下的一种新的办公方式的选择,使得管理更灵活。同时本申请通过AR设备根据工作场所的紧急事件向管理人员输出解决紧急事件的决策推荐结果,从而使得在完成日常管理的同时也能提升决策的效率和合理性。同时提供了一种在目前大环境下的一种新的办公方式的选择,使得管理更灵活。
“一站式”决策支持的管理信息中心系统一直是管理界的难题,需要解决如何以成型的指标体系及管理方法促进科技与业务的融合。基于AR设备的系统可以具象化的打破数据隔离,实现指标分析及决策场景落地。通过3D指标体系实时反映各细分系统的运行状态,将采集的数据形象化、直观化、具体化,全方位满足基于数据的个性化业务场景定制及管理需求,随时随地掌握系统运行情况辅助决策,真正实现数据化运营。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AR设备的现场管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预测网络模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AR设备的现场管理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机设备的结构框图。
图中附图标记:201、储器;202、处理器;301、信息获取模块;302、信息处理模块;303、面板构建模块;304、模型构建模块;305、数据统计模块;306、决策推荐模块;307、数据显示模块;308、指令发送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申请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申请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申请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基于AR设备的现场管理方法,所述方法运行在AR设备上,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101:获取基于物联网实时收集的工作现场中的各设备数据、场所内人员数据、场所内人员上报的紧急事件信息和各摄像头的视频流。
步骤102:将所述各设备数据、所述场所内人员数据、所述场所内人员上报的紧急事件信息和所述各摄像头的视频流划分为不同管理工作类目的相关数据。
步骤103:建立并显示三维操作面板,所述三维操作面板包括多个三维管理面板,多个三维管理面板分别用于显示不同管理工作类目的相关数据。
步骤104:对所述工作现场的空间进行建模,得到现场空间三维模型,并将所述工作现场中各设备、各人员和各摄像头按照实际位置一一对应的显示在所述现场空间三维模型的空间位置上。
步骤105:对所述各设备数据、所述场所内人员数据、所述场所内人员上报的紧急事件信息和所述各摄像头的视频流,进行数据统计并输出统计结果。
步骤106:分析场所内人员上报的紧急事件信息,输出并显示解决紧急事件的决策推荐结果。
步骤107:通过人机交互方式接收显示三维管理面板的指令,根据所述指令显示对应的三维管理面板上的管理工作类目的相关数据。
步骤108:通过人机交互方式接收管控指令,并将所述管控指令发送至所述工作现场的各设备和各人员的终端上,其中,所述管控指令包括输入的管控信息和/或从所述决策推荐结果中选择的决策信息。
本申请基于AR技术、物联网技术、网络通信、人机交互等先进技术,将管理主要分为日常、设备、安全这三类,从这三个方面出发,将功能通过不同的三维管理面板进行模块化的实现,满足在日常运维工作的远程操作需求,去全面地、有针对性地点对点地解决困难问题。提供了一种在目前大环境下的一种新的办公方式的选择,使得管理更灵活。同时本申请通过AR设备根据工作场所的紧急事件向管理人员输出解决紧急事件的决策推荐结果,从而使得在完成日常管理的同时也能提升决策的效率和合理性。同时提供了一种在目前大环境下的一种新的办公方式的选择,使得管理更灵活。
在一个实施例中,本申请的方法块依托于信息管理者所工作的场所内部所使用的信息管理系统。内部信息管理系统利用物联网技术实时收集工作场所中的各设备数据、场所内人员数据、现场接入网络的各摄像头设备的视频流,并储存有工作人员的各类信息。总体数据来源在内部所使用的系统中被分为日常相关、设备相关以及安全相关。管理人员发出数据提取指令时,AR设备会依据指令进行执行,从内部信息管理系统中提取相关数据,在将数据传输至AR设备,供管理人员查看,用于辅助管理人员进行相关的决策。
在一个实施例中,获取基于物联网实时收集的工作现场中的各设备数据、场所内人员数据、场所内人员上报的紧急事件信息和各摄像头的视频流,包括:
将所述各设备数据、所述场所内人员数据、所述场所内人员上报的紧急事件信息和所述各摄像头的视频流经过内网通过安全平台传输至广域网络。
通过所述广域网络获取所述各设备数据、所述场所内人员数据、所述场所内人员上报的紧急事件信息和所述各摄像头的视频流。
将所述管控指令通过所述广域网络发送至所述安全平台,再经由所述安全平台传输至所述内网后发送至所述工作现场的各设备和各人员的终端上。
在一实施例中,建立并显示的所述三维操作面板包括三个三维管理面板,三个三维管理面板分别用于显示不同管理工作类目的相关数据。三个三维管理面板包括日常管理面板、设备管理面板和安全管理面板。
在一个实施例中,对所述工作现场的空间进行建模,得到现场空间三维模型,具体的,现场空间的三维模型通过三维画图软件构建,并将所述工作现场中各设备、各人员和各摄像头按照实际位置(即各设备、各人员和各摄像头在工作现场中的位置)一一对应的显示在所述现场空间三维模型的空间位置上。
将所述工作现场中工位的实际位置对应标注到所述现场空间三维模型的空间位置上,在所述现场空间三维模型中的工位上标注对应工位的在岗人员的人员名称、人员编号、是否在岗以及在岗时间。
在所述现场空间三维模型中各设备的空间位置上标注对应设备的设备名称、设备编号和设备状态。
在一个实施例中,对所述各设备数据、所述场所内人员数据、所述场所内人员上报的紧急事件信息和所述各摄像头的视频流,进行数据统计并输出统计结果。当管理人员需要查看相关数据时,通过人机交互的方式发出数据展示指令时,数据展示包括基本数据展示以及数据统计展示,基本的数据展示会根据数据不同所属功能类别分模块进行细节化展示,显示数据名称、数据具体数值等;数据统计则是基于所收到的数据,将这些数据依据不同功能类别进行统计分析展示,展示的形式包括饼状图、柱状图、折线图展示。而且数据和数据统计分析图形以立体的形式展示。当管理人员需要查看视频时,通过人机交互的方式发出视频展示指令时,AR设备将接收到的视频流显示在三维管理面板中对应位置处。
当发生紧急事件时,管理人员可通过语音、手势操作,选中决策推荐,查看AR设备决策推荐的结果,基于此决策推荐结果作为参考,来进行最终的信息决策,通过AR设备将所管控指令发送至所述工作现场的各设备和各人员的终端上,通过决策推荐的结果可以提高管理人员决策的时效性和合理性,同时通过AR设备快速的将管控指令进行发送,进一步提高紧急事件处理的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分析场所内人员上报的紧急事件信息,输出并显示解决紧急事件的决策推荐结果,包括:将场所内人员上报的紧急事件信息输入预测网络模型,所述预测网络模型输出当前紧急事件所属的综合事件类别,其中,所述预测网络模型是以历史紧急事件的数据和对应的综合事件类别为训练数据训练机器学习组件得到,场所内人员上报的紧急事件信息包括事件的地点编号、爆发时间、爆发时间的长度区间、爆发场所的当前人数以及包含的基本事件类别。根据综合事件类别和解决方案之间预存的对应关系,输出并显示当前紧急事件所属的综合事件类别对应的解决方案。
具体的,AR设备初次使用时,以历年的事件处理数据为训练数据,训练得到预测网络模型,实现可根据事件特征判别事件所属综合解决方案类别,每个综合方案类别对应有官方制定的解决方案。每出现5个新的事件记录时,AR设备基于全部的事件数据,重新训练网络,得到新的可用预测网络模型。
如图2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预测网络模型采用DNN网络,网络结构共四层,包含一层输入层、两个隐藏层以及一个输出层,其中输入层包含14个节点,一个隐藏层64节点,一个隐藏层64节点,输出层一个节点,其中,所有层之间均以全连接的方式进行连接。输入层的数据来自于现场人员经过信息来源模块传输过来的数据,现场人员在上报紧急事件时,会填写一个紧急事件描述表来描述事件,表单示例如下表1所示,事件的地点编号、爆发时间、爆发时间长度区间、爆发场所当前人数以及包含的基本事件类别(如火灾、斗殴、水灾等基础事件,包含为1,不包含为0)。
表1
网络的输入层包括紧急事件表格的所有数据,共14个维度,网络输出一个维度,输出结果为当前事件所属综合事件类别。AR模块会根据此综合事件类别提取并展示对应的综合事件类别解决方案。
以表1中所描述的事件为例,表中展示的事件为“10:00在1号场地发生了紧急事件,有疑似不法分子纵火,1min中内火灾形成,造成了安全设备以及用水设备损坏,目前1号场所内共有近100人”,基于此表格,AR设备中的预测网络模型会输入这些数据,预测出最适宜的2号综合方案,综合方案的内容为:调动场所内安全警卫人员控制住不法分子,110报警,119报警请求火灾支援,立刻疏散人员经安全通道至安全场所,调用现场可用灭火设备控制火情,等待警察和消防员到场。
所述日常管理面板显示的管理工作类目的相关数据包括场所内的运营数据,相关人数统计结果以及人员在岗监控数据。
所述设备管理面板显示的管理工作类目的相关数据包括设备状态汇总、设备状态监控、用水用电分析统计和节能计划。
所述安全管理面板显示的管理工作类目的相关数据包括应急事件和查看各个监控摄像头的实时视频流。
针对不同类目的管理可以使用不同的管理面板进行查看相关数据,具体使用过程如下:
日常管理者可以查看日常管理所涉及到的重要数据,包括运行信息、查看数据、相关人数统计、预测以及人员在岗监控。人员的在岗监控以当前场所的现场空间三维模型为依托,在工位上显示此工位工作人员的在岗信息(人员名称、人员编号、是否在岗、在岗时间)。日常管理者佩戴AR设备,通过人机交互例如语音、手势操作完成拉大缩小、滑动、选择、信息输入来操作三维操作面板,登录进入工作所使用的内部系统。日常管理者利用AR设备发送指令,指令包括查看某特定部分数据、决策信息传达。AR设备将指令数据进行处理,然后从工作使用的内部系统中提取相应数据,经由内网、安全平台传输至AR设备。AR模块的软件部分进行响应,数据的三维基本展示和统计分析结果的三维展示,其中出现紧急事件时,管理者选中决策辅助后,AR设备会利用人工智能推荐出一种适宜当前紧急事件的解决方案展示在管理者视野中作为参考,管理者可在此参考下进行信息决策。
设备管理:设备管理者可以查看设备状态汇总、设备状态监控、用水用电分析统计以及节能计划等。设备状态监控以设备所处场所的现场空间三维模型为依托,标注设备信息(设备名称、设备编号、设备状态)。设备管理者佩戴AR设备,通过人机交互例如语音、手势操作完成拉大缩小、滑动、选择、信息输入来操作三维操作面板,登录进入工作所使用的内部系统。设备管理者利用AR模块发送指令,指令包括查看某特定部分数据、决策信息传达。AR设备将指令数据进行处理,然后从工作使用的内部系统中提取相应数据,经由内网、安全平台传输至AR设备。AR模块的软件部分进行响应,数据的三维基本展示和统计分析结果的三维展示,其中出现紧急事件时,管理者选中决策辅助后,AR设备会利用人工智能推荐出一种适宜当前紧急事件的解决方案展示在管理者视野中作为参考,管理者可在此参考下进行信息决策。
安全管理:安全管理者可查看应急事件以及各处监控的实时视频等。安全管理者佩戴AR设备,通过人机交互例如语音、手势操作完成拉大缩小、滑动、选择、信息输入操作三维操作面板,登录进入工作所使用的内部系统。安全管理者利用AR设备发送指令,指令包括查看某特定部分数据、决策信息传达。AR设备将指令数据进行处理,然后从工作使用的内部系统中提取相应数据,经由内网、安全平台传输至AR设备。AR设备的软件部分进行响应,完成事件、视频展示以及决策辅助,其中出现紧急事件时,管理者选中决策辅助后,AR设备会利用人工智能推荐出一种适宜当前紧急事件的解决方案展示在管理者视野中作为参考,管理者可在此参考下进行信息决策。
管理过程可以在工作现场的某一个办公室中通过佩戴本申请实施例的AR设备来实现,也可以在远程通过佩戴本申请实施例的AR设备来实现,比如家里或其他非工作现场的其他办公场地。基于AR设备的现场管理方法还包括:利用点云对使用者所处当前空间进行建模,并对使用者目前所处位置在此空间中的位置进行定位。进而选择适应于当前使用者舒适视野距离及角度的位置,将三维操作面板界面在合适的位置进行展示。
本申请利用AR技术,以AR设备为使用的设备,满足信息管理者日常的信息管理职责需求,使得管理者能够不受地点的约束,远程就能够完成一般情况下正常工作地点才能完成的信息管理流程,同时基于信息进行合理的决策。通过日常的管理信息的查看,系统目标实现利用设备在远程可与工作人员、远程专家进行实时的多人视频交流来完成实时的决策下达和建议咨询,从而使得在完成日常管理的同时也能提升决策的效率和合理性。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基于AR设备的现场管理系统,如下面的实施例所述。由于基于AR设备的现场管理系统解决问题的原理与基于AR设备的现场管理方法相似,因此基于AR设备的现场管系统置的实施可以参见基于AR设备的现场管理方法的实施,重复之处不再赘述。以下所使用的,术语“单元”或者“模块”可以实现预定功能的软件和/或硬件的组合。尽管以下实施例所描述的装置较佳地以软件来实现,但是硬件,或者软件和硬件的组合的实现也是可能并被构想的。
在本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基于AR设备的现场管理系统,如图3所示,该系统包括:
信息获取模块301,用于获取基于物联网实时收集的工作现场中的各设备数据、场所内人员数据、场所内人员上报的紧急事件信息和各摄像头的视频流。
信息处理模块302,用于将所述各设备数据、所述场所内人员数据、所述场所内人员上报的紧急事件信息和所述各摄像头的视频流划分为不同管理工作类目的相关数据。
面板构建模块303,用于建立并显示三维操作面板,所述三维操作面板包括多个三维管理面板,多个三维管理面板分别用于显示不同管理工作类目的相关数据。
模型构建模块304,用于将所述工作现场中各设备、各人员和各摄像头按照实际位置一一对应显示在现场空间三维模型的空间位置上,其中,现场空间三维模型可以是人员根据现场的环境通过三维制图软件绘制,也可以是工作现场设计过程绘制的三维模型,模型构建模块接收并读取现场空间三维模型后,将所述工作现场中各设备、各人员和各摄像头按照实际位置一一对应显示在现场空间三维模型的空间位置上。
数据统计模块305,用于对所述各设备数据、所述场所内人员数据、所述场所内人员上报的紧急事件信息和所述各摄像头的视频流,进行数据统计并输出统计结果。
决策推荐模块306,用于分析上报的紧急事件信息,输出并显示解决紧急事件的决策推荐结果。
数据显示模块307,用于通过人机交互方式接收显示三维管理面板的指令,根据所述指令显示对应的三维管理面板上的管理工作类目的相关数据。
指令发送模块308,用于通过人机交互方式接收管控指令,并将所述管控指令发送至所述工作现场的各设备和各人员的终端上,其中,所述管控指令包括输入的管控信息和/或从所述决策推荐结果中选择的决策信息。
“一站式”决策支持的管理信息中心系统一直是管理界的难题,需要解决如何以成型的指标体系及管理方法促进科技与业务的融合。基于AR设备的系统可以具象化的打破数据隔离,实现指标分析及决策场景落地。通过3D指标体系实时反映各细分系统的运行状态,将采集的数据形象化、直观化、具体化,全方位满足基于数据的个性化业务场景定制及管理需求,随时随地掌握系统运行情况辅助决策,真正实现数据化运营。
在一个实施例中,决策推荐模块,用于将场所内人员上报的紧急事件信息输入预测网络模型,所述预测网络模型输出当前紧急事件所属的综合事件类别,其中,所述预测网络模型是以历史紧急事件的数据和对应的综合事件类别为训练数据训练机器学习组件得到的,场所内人员上报的紧急事件信息包括事件的地点编号、爆发时间、爆发时间的长度区间、爆发场所的当前人数以及包含的基本事件类别;根据综合事件类别和解决方案之间预存的对应关系,输出并显示当前紧急事件所属的综合事件类别对应的解决方案。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预测网络模型为DNN网络,所述DNN网络包括一层输入层、两个隐藏层和一个输出层,其中,所述输入层包含14个节点,一个隐藏层包含64节点,另一个隐藏层包含64节点,输出层包含一个节点,其中,所有层之间均以全连接的方式进行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信息获取模块,用于将所述各设备数据、所述场所内人员数据、所述场所内人员上报的紧急事件信息和所述各摄像头的视频流经过内网通过安全平台传输至广域网络;通过所述广域网络获取所述各设备数据、所述场所内人员数据、所述场所内人员上报的紧急事件信息和所述各摄像头的视频流;将所述管控指令通过所述广域网络发送至所述安全平台,再经由所述安全平台传输至所述内网后发送至所述工作现场的各设备和各人员的终端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个三维管理面板包括日常管理面板、设备管理面板和安全管理面板;所述日常管理面板显示的的管理工作类目的相关数据包括场所内的运营数据,相关人数统计结果以及人员在岗监控数据;所述设备管理面板显示的管理工作类目的相关数据包括设备状态汇总、设备状态监控、用水用电分析统计和节能计划;所述安全管理面板显示的管理工作类目的相关数据包括应急事件和各个监控摄像头的实时视频流。
在一个实施例中,模型构建模块,还用于将所述工作现场中工位的实际位置对应标注到所述现场空间三维模型的空间位置上,在所述现场空间三维模型中的工位上标注对应工位的在岗人员的人员名称、人员编号、是否在岗以及在岗时间。
在一个实施例中,模型构建模块,还用于在所述现场空间三维模型中各设备的空间位置上标注对应设备的设备名称、设备编号和设备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
如图4所示,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201、处理器202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的基于AR设备的现场管理方法。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执行上述的基于AR设备的现场管理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具体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永久性和非永久性、可移动和非可移动媒体可以由任何方法或技术来实现信息存储。信息可以是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的模块或其他数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相变内存(P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其他类型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快闪记忆体或其他内存技术、只读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多功能光盘(DVD)或其他光学存储、磁盒式磁带,磁带磁盘存储或其他磁性存储设备或任何其他非传输介质,可用于存储可以被计算设备访问的信息。按照本文中的界定,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不包括暂存电脑可读媒体(transitory media),如调制的数据信号和载波。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发明实施例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发明实施例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实施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基于AR设备的现场管理方法,所述方法运行在AR设备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基于物联网实时收集的工作现场中的各设备数据、场所内人员数据、场所内人员上报的紧急事件信息和各摄像头的视频流;
将所述各设备数据、所述场所内人员数据、所述场所内人员上报的紧急事件信息和所述各摄像头的视频流划分为不同管理工作类目的相关数据;
建立并显示三维操作面板,所述三维操作面板包括多个三维管理面板,多个三维管理面板分别用于显示不同管理工作类目的相关数据;
对所述工作现场的空间进行建模,得到现场空间三维模型,并将所述工作现场中各设备、各人员和各摄像头按照实际位置一一对应的显示在所述现场空间三维模型的空间位置上;
对所述各设备数据、所述场所内人员数据、所述场所内人员上报的紧急事件信息和所述各摄像头的视频流,进行数据统计并输出统计结果;
分析场所内人员上报的紧急事件信息,输出并显示解决紧急事件的决策推荐结果;
通过人机交互方式接收显示三维管理面板的指令,根据所述指令显示对应的三维管理面板上的管理工作类目的相关数据;
通过人机交互方式接收管控指令,并将所述管控指令发送至所述工作现场的各设备和各人员的终端上,其中,所述管控指令包括输入的管控信息和/或从所述决策推荐结果中选择的决策信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AR设备的现场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分析场所内人员上报的紧急事件信息,输出并显示解决紧急事件的决策推荐结果,包括:
将场所内人员上报的紧急事件信息输入预测网络模型,所述预测网络模型输出当前紧急事件所属的综合事件类别,其中,所述预测网络模型是以历史紧急事件的数据和对应的综合事件类别为训练数据训练机器学习组件得到的,场所内人员上报的紧急事件信息包括事件的地点编号、爆发时间、爆发时间的长度区间、爆发场所的当前人数以及包含的基本事件类别;
根据综合事件类别和解决方案之间预存的对应关系,输出并显示当前紧急事件所属的综合事件类别对应的解决方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AR设备的现场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测网络模型为DNN网络,所述DNN网络包括一层输入层、两个隐藏层和一个输出层,其中,所述输入层包含14个节点,一个隐藏层包含64节点,另一个隐藏层包含64节点,输出层包含一个节点,其中,所有层之间均以全连接的方式进行连接。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基于AR设备的现场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基于物联网实时收集的工作现场中的各设备数据、场所内人员数据、场所内人员上报的紧急事件信息和各摄像头的视频流,包括:
将所述各设备数据、所述场所内人员数据、所述场所内人员上报的紧急事件信息和所述各摄像头的视频流经过内网通过安全平台传输至广域网络;
通过所述广域网络获取所述各设备数据、所述场所内人员数据、所述场所内人员上报的紧急事件信息和所述各摄像头的视频流;
将所述管控指令通过所述广域网络发送至所述安全平台,再经由所述安全平台传输至所述内网后发送至所述工作现场的各设备和各人员的终端上。
5.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基于AR设备的现场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三维管理面板包括日常管理面板、设备管理面板和安全管理面板;
所述日常管理面板显示的的管理工作类目的相关数据包括场所内的运营数据,相关人数统计结果以及人员在岗监控数据;
所述设备管理面板显示的管理工作类目的相关数据包括设备状态汇总、设备状态监控、用水用电分析统计和节能计划;
所述安全管理面板显示的管理工作类目的相关数据包括应急事件和各个监控摄像头的实时视频流。
6.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基于AR设备的现场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将所述工作现场中工位的实际位置对应标注到所述现场空间三维模型的空间位置上,在所述现场空间三维模型中的工位上标注对应工位的在岗人员的人员名称、人员编号、是否在岗以及在岗时间。
7.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基于AR设备的现场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所述现场空间三维模型中各设备的空间位置上标注对应设备的设备名称、设备编号和设备状态。
8.一种基于AR设备的现场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基于物联网实时收集的工作现场中的各设备数据、场所内人员数据、场所内人员上报的紧急事件信息和各摄像头的视频流;
信息处理模块,用于将所述各设备数据、所述场所内人员数据、所述场所内人员上报的紧急事件信息和所述各摄像头的视频流划分为不同管理工作类目的相关数据;
面板构建模块,用于建立并显示三维操作面板,所述三维操作面板包括多个三维管理面板,多个三维管理面板分别用于显示不同管理工作类目的相关数据;
模型构建模块,用于将所述工作现场中各设备、各人员和各摄像头按照实际位置一一对应显示在现场空间三维模型的空间位置上;
数据统计模块,用于对所述各设备数据、所述场所内人员数据、所述场所内人员上报的紧急事件信息和所述各摄像头的视频流,进行数据统计并输出统计结果;
决策推荐模块,用于分析上报的紧急事件信息,输出并显示解决紧急事件的决策推荐结果;
数据显示模块,用于通过人机交互方式接收显示三维管理面板的指令,根据所述指令显示对应的三维管理面板上的管理工作类目的相关数据;
指令发送模块,用于通过人机交互方式接收管控指令,并将所述管控指令发送至所述工作现场的各设备和各人员的终端上,其中,所述管控指令包括输入的管控信息和/或从所述决策推荐结果中选择的决策信息。
9.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基于AR设备的现场管理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执行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基于AR设备的现场管理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CN202310626238.4A 2023-05-30 2023-05-30 一种基于ar设备的现场管理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Pending CN11680540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626238.4A CN116805401A (zh) 2023-05-30 2023-05-30 一种基于ar设备的现场管理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626238.4A CN116805401A (zh) 2023-05-30 2023-05-30 一种基于ar设备的现场管理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805401A true CN116805401A (zh) 2023-09-26

Family

ID=880801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626238.4A Pending CN116805401A (zh) 2023-05-30 2023-05-30 一种基于ar设备的现场管理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805401A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13083A (zh) * 2010-12-01 2011-04-13 深圳市天维尔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预案生成应急行动方案的方法及系统
CN109640032A (zh) * 2018-04-13 2019-04-16 河北德冠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人工智能多要素全景监控检测五维预警系统
CN111062686A (zh) * 2019-12-10 2020-04-24 广州电力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数字化模型的移动智能监理管控方法及系统
US20200365008A1 (en) * 2019-05-15 2020-11-19 Skydome Ab Enhanced emergency response
US20210158207A1 (en) * 2019-11-26 2021-05-27 Saudi Arabian Oil Company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system and method for site safety and tracking
US20210157312A1 (en) * 2016-05-09 2021-05-27 Strong Force Iot Portfolio 2016, Llc Intelligent vibration digital twi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ndustrial environments
US20210375462A1 (en) * 2020-06-02 2021-12-02 Jonathan C. Rayos System and method utilizing software-enable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for health monitoring and medical diagnostics
WO2023030513A1 (zh) * 2021-09-05 2023-03-09 汉熵通信有限公司 物联网系统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13083A (zh) * 2010-12-01 2011-04-13 深圳市天维尔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预案生成应急行动方案的方法及系统
US20210157312A1 (en) * 2016-05-09 2021-05-27 Strong Force Iot Portfolio 2016, Llc Intelligent vibration digital twi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ndustrial environments
CN109640032A (zh) * 2018-04-13 2019-04-16 河北德冠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人工智能多要素全景监控检测五维预警系统
US20200365008A1 (en) * 2019-05-15 2020-11-19 Skydome Ab Enhanced emergency response
US20210158207A1 (en) * 2019-11-26 2021-05-27 Saudi Arabian Oil Company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system and method for site safety and tracking
CN111062686A (zh) * 2019-12-10 2020-04-24 广州电力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数字化模型的移动智能监理管控方法及系统
US20210375462A1 (en) * 2020-06-02 2021-12-02 Jonathan C. Rayos System and method utilizing software-enable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for health monitoring and medical diagnostics
WO2023030513A1 (zh) * 2021-09-05 2023-03-09 汉熵通信有限公司 物联网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418902B (zh) 一种智慧铁路综合交通枢纽集成控制系统
CN106685074B (zh) 一种保电指挥系统和方法
WO2022036866A1 (zh) 变电站作业防误预警系统
CN105225566B (zh) 一种电网应急演练可视化仿真推演系统
CN106598000B (zh) 一种生产调度与安全管控系统
CN110989506A (zh) 一种断路器自动化装配数字孪生车间的管理平台
CN103700031A (zh) 调控一体化模式下的电力告警信息发布方法
CN112578907A (zh) 一种基于ar实现远程指导作业的方法、装置
CN110020967A (zh) 一种电网调度端变电站智能告警的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5974869A (zh) 一种应用于建筑环境自适应节能管理系统的节能监控中心
CN114372341A (zh) 基于数字孪生的钢铁热轧管控系统及方法
WO2021114856A1 (zh) 一种基于多源数据的保供电系统
CN111792487A (zh) 基于大数据平台的电梯智能管理系统及管理方法
CN110363118A (zh) 目标对象的行为监控方法、装置、系统和存储介质
CN110182244A (zh) 一种基于云计算和ai智能的有轨电车云平台
CN113962060A (zh) 车站管控系统
CN115423645A (zh) 一种水电厂人机安全智能管理系统和方法
CN116468287A (zh) 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的智慧园区控制系统
CN113922502B (zh) 一种智能视频运维管理系统及管理方法
Xu et al. Effectiveness study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t facility system in maintaining building fire safety (case study: typical public building cases of fire-fighting facilities management in China)
CN114092279A (zh) 全业务泛在可视化智慧电力运维系统
Sha et al. Smart city public safety intelligent early warning and detection
CN211180586U (zh) 综合管廊运维系统
CN116805401A (zh) 一种基于ar设备的现场管理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CN104700180A (zh) 基于企业地理信息的预管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