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804845A - 钟表用部件、钟表用机芯以及钟表 - Google Patents

钟表用部件、钟表用机芯以及钟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804845A
CN116804845A CN202310280360.0A CN202310280360A CN116804845A CN 116804845 A CN116804845 A CN 116804845A CN 202310280360 A CN202310280360 A CN 202310280360A CN 116804845 A CN116804845 A CN 11680484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gion
thickness
layer
silicon oxide
oxide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28036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舟川刚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68048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80484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4HOROLOGY
    • G04BMECHANICALLY-DRIVEN CLOCKS OR WATCHES; MECHANICAL PARTS OF CLOCKS OR WATCHES IN GENERAL; TIME PIECES USING THE POSITION OF THE SUN, MOON OR STARS
    • G04B45/00Time pieces of which the indicating means or cases provoke special effects, e.g. aesthetic effects
    • G04B45/02Time pieces of which the clockwork is visible partly or wholly
    • GPHYSICS
    • G04HOROLOGY
    • G04BMECHANICALLY-DRIVEN CLOCKS OR WATCHES; MECHANICAL PARTS OF CLOCKS OR WATCHES IN GENERAL; TIME PIECES USING THE POSITION OF THE SUN, MOON OR STARS
    • G04B13/00Gearwork
    • G04B13/02Wheels; Pinions; Spindles; Pivots
    • GPHYSICS
    • G04HOROLOGY
    • G04BMECHANICALLY-DRIVEN CLOCKS OR WATCHES; MECHANICAL PARTS OF CLOCKS OR WATCHES IN GENERAL; TIME PIECES USING THE POSITION OF THE SUN, MOON OR STARS
    • G04B13/00Gearwork
    • G04B13/02Wheels; Pinions; Spindles; Pivots
    • G04B13/027Wheels; Pinions; Spindles; Pivots planar toothing: shape and design
    • GPHYSICS
    • G04HOROLOGY
    • G04BMECHANICALLY-DRIVEN CLOCKS OR WATCHES; MECHANICAL PARTS OF CLOCKS OR WATCHES IN GENERAL; TIME PIECES USING THE POSITION OF THE SUN, MOON OR STARS
    • G04B19/00Indicating the time by visual means
    • G04B19/04Hands; Discs with a single mark or the like
    • GPHYSICS
    • G04HOROLOGY
    • G04BMECHANICALLY-DRIVEN CLOCKS OR WATCHES; MECHANICAL PARTS OF CLOCKS OR WATCHES IN GENERAL; TIME PIECES USING THE POSITION OF THE SUN, MOON OR STARS
    • G04B19/00Indicating the time by visual means
    • G04B19/04Hands; Discs with a single mark or the like
    • G04B19/042Construction and manufacture of the hands; arrangements for increasing reading accuracy
    • GPHYSICS
    • G04HOROLOGY
    • G04BMECHANICALLY-DRIVEN CLOCKS OR WATCHES; MECHANICAL PARTS OF CLOCKS OR WATCHES IN GENERAL; TIME PIECES USING THE POSITION OF THE SUN, MOON OR STARS
    • G04B19/00Indicating the time by visual means
    • G04B19/06Dials
    • G04B19/12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dials or graduations markings
    • GPHYSICS
    • G04HOROLOGY
    • G04BMECHANICALLY-DRIVEN CLOCKS OR WATCHES; MECHANICAL PARTS OF CLOCKS OR WATCHES IN GENERAL; TIME PIECES USING THE POSITION OF THE SUN, MOON OR STARS
    • G04B45/00Time pieces of which the indicating means or cases provoke special effects, e.g. aesthetic effects
    • G04B45/0007Light-, colour-, line-, or spot-effects caused by parts or pictures moved by the clockwork
    • GPHYSICS
    • G04HOROLOGY
    • G04BMECHANICALLY-DRIVEN CLOCKS OR WATCHES; MECHANICAL PARTS OF CLOCKS OR WATCHES IN GENERAL; TIME PIECES USING THE POSITION OF THE SUN, MOON OR STARS
    • G04B45/00Time pieces of which the indicating means or cases provoke special effects, e.g. aesthetic effects
    • G04B45/0015Light-, colour-, line- or spot-effects caused by or on stationary par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AREA)
  • Physical Vapour Deposition (AREA)
  • Gears, Cams (AREA)

Abstract

钟表用部件、钟表用机芯以及钟表。颜色的表现范围较宽、装饰性优异。钟表用部件具有:基材,其以硅为主成分;以及光反射层,其是在所述基材上依次层叠第1氧化硅层、硅层和第2氧化硅层而成的,在俯视所述光反射层时,所述光反射层具有第1区域和第2区域,所述第1氧化硅层在所述第1区域中的厚度与在所述第2区域中的厚度、或者所述第2氧化硅层在所述第1区域中的厚度与在所述第2区域中的厚度中的至少一方不同。

Description

钟表用部件、钟表用机芯以及钟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钟表用部件、具有该钟表用部件的钟表用机芯以及钟表。
背景技术
以往,钟表用部件是通过对金属材料进行机械加工而形成的,但近年来,从轻量化的观点和加工性的观点来看,使用含有硅的基材作为钟表用部件的材料。
此外,在近年来的钟表用部件中,不仅对露出于钟表外部而使用的部件要求装饰性,还对内置于钟表内部的部件要求装饰性。
例如,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提高内置于钟表的齿轮的装饰性的技术。详细而言,具有以硅为主成分的基材和在基材上依次层叠第1氧化硅层、硅层和第2氧化硅层而成的光反射层,在俯视光反射层时,光反射层具有第1区域和第2区域,通过使第1区域中的硅层的厚度与第2区域中的硅层的厚度不同,改变了2个区域中的颜色。换言之,通过仅使硅层的厚度不同,调整了颜色。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21-15083号公报
但是,专利文献1的技术存在改良的余地。详细而言,由于仅通过硅层的厚度改变了颜色,因此,能够实现的颜色的范围存在极限。
即,要求颜色的表现范围较宽、装饰性优异的钟表用部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钟表用部件具有:基材,其以硅为主成分;以及光反射层,其是在所述基材上依次层叠第1氧化硅层、硅层和第2氧化硅层而成的,在俯视所述光反射层时,所述光反射层具有第1区域和第2区域,所述第1氧化硅层在所述第1区域中的厚度与在所述第2区域中的厚度、或者所述第2氧化硅层在所述第1区域中的厚度与在所述第2区域中的厚度中的至少一方不同。
本申请的一个方式的钟表用机芯包含上述钟表用部件。
本申请的一个方式的钟表是能够看到所述钟表用部件的透视构造。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1的钟表的主视图。
图2是钟表的后视图。
图3是擒纵齿轮部的俯视图。
图4是沿图3的b-b剖面的剖视图。
图5A是示出光反射层的形成工序中的过程的剖视图。
图5B是示出光反射层的形成工序中的过程的剖视图。
图5C是示出光反射层的形成工序中的过程的剖视图。
图5D是示出光反射层的形成工序中的过程的剖视图。
图5E是示出光反射层的形成工序中的过程的剖视图。
图5F是示出光反射层的形成工序中的过程的剖视图。
图5G是示出光反射层的形成工序中的过程的剖视图。
图6是示出具有多个区域的光反射层的一例的剖视图。
图7是示出第1氧化硅层的厚度与灰度的关系的曲线图。
图8是示出硅层的厚度与灰度的关系的曲线图。
图9是示出第2氧化硅层的厚度与灰度的关系的曲线图。
图10是示出层厚结构不同的3个区域中的颜色的一个方式的图表。
图11是实施方式2的擒纵齿轮部的俯视图。
图12是图3的p部中的放大图。
标号说明
1:基材;3:表盘;5:外装壳体;7:表冠;8:后盖;10:线状部(第2区域);t11~t13:厚度;20:第3区域;t21~t23:厚度;30:第4区域;t31~t33:厚度;35:机芯;40:光反射层;41:条盒轮;44A:时针;44B:分针;44C:能量储存针;44D:小秒针;45:轮系;46:框部件;47:摆轮;48A:窗;48B:窗;49:游丝发条;50:自动卷紧机构;51:四号轮;52:传动轮;53:抗蚀剂层;53a:开口部;54:掩模;58:擒纵叉;60:手动卷紧机构;61:圆孔轮;62:方孔传递轮;63:方孔轮;65:第1线;66:第2线;67:第3线;70:调速器;77:标记;78:圆形的区域;80:擒纵机;t81~t83:厚度;81:第1氧化硅层;82:硅层;83:第2氧化硅层;100:擒纵齿轮部;100b:齿轮部;101:擒纵轮;102:轴部件;110:贯穿插入部;111:轮辋部;112:齿部;113:第1保持部;113A:抵接部;114:第2保持部;114A:第1部分;114B:第2部分;114C:抵接部;115:保持部;200:钟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钟表的概要***
图1是钟表的主视图。图2是钟表的后视图。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实施方式1的钟表200是具有时针44A、分针44B的模拟式手表。钟表200是机械式钟表,采用了能够从表盘3侧和后盖8侧(图2)看到机芯35的一部分的透视构造。另外,透视构造包含:在后盖8配置有玻璃等具有透光性的部件并能够经由后盖8看到机芯35的构造;以及在表盘3上具有开口并能够通过表盘3的开口看到机芯35的部件的构造。
钟表200具有圆筒状的外装壳体5,在外装壳体5的内周侧配置有圆盘状的表盘3。在表盘3上设置有窗48A。钟表200构成为通过该窗48A看到机芯35的一部分。
外装壳体5的两个开口中的表面侧的开口被防风玻璃堵住,在背面侧的开口处安装有后盖8(图2)。另外,也将外装壳体5称作主体。
钟表200具备:机芯35,其收纳于外装壳体5内;时针44A、分针44B,它们显示时刻信息;能量储存针44C,其对基于未图示的发条的持续时间进行指示;以及小秒针44D。
时针44A、分针44B、能量储存针44C和小秒针44D安装于机芯35的指针轴,由机芯35进行驱动。
在外装壳体5的侧面设置有表冠7。通过操作表冠7,能够进行与操作对应的输入。
在图1中,能够从表盘3侧通过设置于该表盘3的窗48A看到构成机芯35的一部分的擒纵轮101、擒纵叉58、摆轮47、游丝发条49、螺钉90等。擒纵轮101具有作为钟表用部件的擒纵齿轮部100和轴部件102。
如图2所示,后盖8由环状的框部件46和窗48B构成,该框部件46形成外周部分,该窗48B由嵌入到该框部件46的透明部件形成。
机芯35具有轮系45、摆夹板43、手动卷紧机构60和自动卷紧机构50等。
轮系45具有设置于底板的后盖8侧的条盒轮41、二号轮、三号轮、四号轮51、擒纵轮101、擒纵叉58和摆轮47等。在图2中,示出了条盒轮41、四号轮51、擒纵轮101、擒纵叉58和摆轮47。擒纵轮101和擒纵叉58构成擒纵机80,摆轮47和游丝发条49构成调速器70。另外,调速器70相当于摆轮游丝机构。
手动卷紧机构60具有柄轴、立轮、离合轮、圆孔轮61、方孔传递轮62和方孔轮63等。在图2中,示出了圆孔轮61、方孔传递轮62和方孔轮63。
自动卷紧机构50具有旋转锤、轴承、偏心轮、爪杆和传动轮52等。在图2中,示出了传动轮52。
在图2中,能够通过设置于后盖8的窗48B观察构成机芯35的一部分的条盒轮41、擒纵轮101、擒纵叉58、摆轮47、圆孔轮61、方孔传递轮62、方孔轮63、偏心轮和传动轮52等。
另外,钟表用部件不限于擒纵齿轮部100,只要是在透视构造中能够看到的部件即可。例如,条盒轮41、包含四号轮51在内的编号轮、擒纵叉58、作为摆轮游丝机构的调速器70等也包含于钟表用部件。此外,经由防风玻璃看到的表盘3和包含时针44A、分针44B在内的指针也包含于钟表用部件。换言之,钟表用部件是条盒轮41、编号轮、擒纵齿轮部100、擒纵叉58和摆轮游丝机构中的至少一个。此外,钟表用部件是表盘3和指针中的至少一个。
另外,在钟表200中,从表盘3侧或后盖8侧看到机芯35的结构部件的方式不限于上述方式。
例如,也可以是,通过适当变更窗48A、48B的设计、大小、配置位置和窗的数量等能够看到机芯35的期望的结构部件。
此外,也可以是由透明部件形成表盘3的整体,能够从表盘3侧看到机芯35的整体,还可以是由透明部件形成后盖8的整体,能够从后盖8侧看到机芯35的整体。
***擒纵轮的结构***
图3是擒纵齿轮部的俯视图。
擒纵齿轮部100在中央部具有供轴部件102(图2)贯穿插入的贯穿插入部110。擒纵齿轮部100具有:轮辋部111,其具有多个齿部112;以及保持部115,其构成贯穿插入部件110。
轮辋部111是擒纵齿轮部100的外缘的环状部分。齿部112从轮辋部111的外周朝向外侧突出设置,形成为特殊的钩形状。
擒纵齿轮部100具有7个保持部115。保持部115在环状的轮辋部111的周向上的7个部位按照360°/7的等间距进行配置。另外,保持部115的数量可以是3个到7个的范围,也可以是7个以上,没有特别限定。
保持部115具有:第1保持部113,其从轮辋部111延伸;以及第2保持部114,其从第1保持部113分支设置。第1保持部113、第2保持部114和轮辋部111由同一材料一体地形成。
第1保持部113在从轮辋部111朝向中心部的方向上延伸,形成为宽度尺寸随着朝向中心部而减小。第1保持部113的中心部侧的末端成为与轴部件102(图2)抵接的抵接部113A。该抵接部113A形成为平面圆弧状。
第2保持部114具有第1部分114A和第2部分114B。第2保持部114具有将轴部件102(图2)固定于擒纵齿轮部100的中心部并且抑制擒纵齿轮部100相对于轴部件102的倾斜或脱落的功能。
第1部分114A与第1保持部113连接,从第1保持部113分支地形成,沿与第1保持部113的延伸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第2保持部114具有多个第1部分114A。多个第1部分114A互相大致平行地配置。第2部分114B与多个第1部分114A连接,在朝向中心部的方向上延伸。第2部分114B的宽度尺寸大致恒定,中心部侧的末端成为与轴部件102(图2)抵接的抵接部114C。抵接部114C形成为平面圆弧状。
***光反射层的结构***
图4是沿图3的b-b剖面的剖视图。
如图3所示,在从轮辋部111向外侧突出的齿部112的延伸部设置有作为装饰用的线的线状部10。线状部10是第2区域的一例,呈现出与周围的部位不同的颜色,因此,作为设计上的重点而设置。
图4示出齿部112的延伸部的剖面,擒纵齿轮部100构成为在基材1的表面具有光反射层40。光反射层40设置于基材1的整周。
基材1以硅为主成分。硅的种类没有特别限定,可以选择从加工性的观点来看适当的种类。作为硅,可举出单晶硅、多晶硅等。它们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并用2种以上。通过使用硅制的基材1,与使用金属制的基材的情况相比,实现擒纵齿轮部100的轻量化。此外,通过光刻技术和蚀刻技术,能够形成复杂的形状。
光反射层40是在基材1上依次层叠第1氧化硅层81、硅层82、第2氧化硅层83而构成的。另外,关于各层的形成方法,在后面叙述。
第1氧化硅层81的厚度t81根据要显色的颜色进行调整,通常为100nm以上且450nm以下,优选为100nm以上且400nm以下。当第1氧化硅层81的厚度t81为100nm以上时,容易控制厚度。当厚度t81为400nm以下时,能够缩短成膜时间,因此,生产性提高。
硅层82设置于第1氧化硅层81上。硅层82可以是非晶层,也可以是多晶硅层,优选为多晶硅层。硅层82的厚度t82根据要显色的颜色进行调整,优选为30nm以上且150nm以下。另外,不限于此。
第2氧化硅层83设置于硅层82上。第2氧化硅层83的厚度t83根据要显色的颜色进行调整,通常为5nm以上且500nm以下,优选为10nm以上且500nm以下。
如图4所示,线状部10中的光反射层40的厚度与周围的厚度不同。详细而言,线状部10中的第1氧化硅层81的厚度t11比周围的第1氧化硅层81的厚度t81小。另一方面,线状部10中的硅层82的厚度t12与周围的硅层82的厚度t82相同。同样,第2氧化硅层83的厚度t13与周围的第2氧化硅层83的厚度t83相同。即,与周围的光反射层40相比,仅线状部10中的第1氧化硅层81的厚度t11变薄。另外,将线状部10的周围的基座部分称作第1区域。
***光反射层的形成方法***
图5A~图5G是示出光反射层的形成工序中的过程的剖视图。图5A~图5G与图4对应,是沿图3的b-b剖面的剖视图。
接着,对包含线状部10的光反射层40的形成方法进行说明。
首先,如图5A所示,在基材1的整周形成第1氧化硅层81。在优选例中,通过热氧化法,对硅制的基材1形成厚度t81的第1氧化硅层81。作为热氧化法,例如可举出使用了水的湿氧化法和使用了氧的干氧化法。另外,不限于热氧化法,也可以使用物理气相沉积法(PVD法)、化学气相沉积法(CVD法)和将它们组合起来的方法等。作为PVD法,例如可举出溅射法、离子镀法和真空蒸镀法等。作为CVD法,例如可举出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法、热化学气相沉积法和光化学气相沉积法等。
接着,如图5B所示,在第1氧化硅层81的整个面例如涂覆公知的抗蚀剂而形成抗蚀剂层53。在优选例中,通过喷涂方式涂覆正型的抗蚀剂。另外,也可以使用负型的抗蚀剂。
接着,使用掩模54进行曝光,该掩模54的作为线状部10的部分进行了开口。详细而言,如图5B所示,经由掩模54对抗蚀剂层53照射光,将掩模54的图案转印并曝光。图5B所示的工序相当于(a)曝光工序。
接着,如图5C所示,对被曝光的抗蚀剂层53进行显影而将其去除,形成开口部53a。该工序相当于(b)显影工序。
接着,如图5D所示,将抗蚀剂层53作为掩模,对露出于开口部53a的第1氧化硅层81进行蚀刻。在优选例中,通过干蚀刻法进行蚀刻,直到第1氧化硅层81的厚度成为厚度t11。另外,也可以使用湿蚀刻。该工序相当于(c)蚀刻工序。
然后,如图5E所示,去除抗蚀剂层53。
接着,如图5F所示,在第1氧化硅层81的整个面形成硅层82。在优选例中,使用低压CVD法形成硅层82。例如,在低压CVD法中,例如通过将成膜温度控制在500℃以上且700℃以下,在低压下使单硅烷气体流动,能够形成硅层82。通过低压CVD法形成硅层82,由此,能够根据成膜温度,将硅层82的层质从非晶硅控制到多晶硅。
接着,如图5G所示,在硅层82的整个面形成第2氧化硅层83。在优选例中,通过与第1氧化硅层81相同的方法形成第2氧化硅层83。
通过以上的工序,形成图4所示的具有线状部10的光反射层40。
***具有多个区域的光反射层***
图6是示出具有多个区域的光反射层的一例的剖视图,与图4对应。
在图4中,说明了具有1个线状部10作为第2区域的光反射层40的例子,但能够在光反射层40上设置多个区域。
在图6所示的光反射层40设置有3个层厚结构不同的区域。首先,第2区域是与上述的线状部10相同的层厚结构的区域,以下,称作第2区域10。第3区域20是设置于第2区域10的旁边的层厚结构不同的区域。第4区域30是设置于第3区域20的旁边的层厚结构不同的区域。
第3区域20、第4区域30例如是与线状部10相同的装饰线,呈长条状地配置有不同颜色的3条线。以下,对与图4中的说明相同的部位标注相同标号,并省略重复的说明。
在第3区域20的层厚结构中,硅层82的厚度t22比周围的硅层82的厚度t82小。另一方面,第1氧化硅层81的厚度t21与周围的第1氧化硅层81的厚度t81相同。同样,第2氧化硅层83的厚度t23与周围的第2氧化硅层83的厚度t83相同。即,与周围的光反射层40相比,仅第3区域20中的硅层82的厚度t22变薄。
这样的第3区域20能够通过与线状部10相同的工序形成。详细而言,通过在形成硅层82后,对作为第3区域20的部分进行上述的(a)曝光工序、(b)显影工序、(c)蚀刻工序,能够仅使硅层82的厚度t22变薄。
在第4区域30的层厚结构中,第2氧化硅层83的厚度t33比周围的第2氧化硅层83的厚度t83小。另一方面,第1氧化硅层81的厚度t31与周围的第1氧化硅层81的厚度t81相同。同样,硅层82的厚度t32与周围的硅层82的厚度t82相同。即,与周围的光反射层40相比,仅第4区域30中的第2氧化硅层83的厚度t33变薄。
这样的第4区域30能够通过与线状部10相同的工序形成。详细而言,通过在形成第2氧化硅层83后,对作为第4区域30的部分进行上述的(a)曝光工序、(b)显影工序、(c)蚀刻工序,能够仅使第2氧化硅层83的厚度t33变薄。
根据图6的光反射层40,能够通过第2区域10、第3区域20、第4区域30进行3色的表现。而且,如果加上周围的基座部分中的第1区域的颜色,则能够进行4色的表现。换言之,第1区域至所述第4区域中的颜色不同。此外,不限于4色,也可以设置更多不同颜色的区域。
另外,在上述中,在各区域仅变更了1层的厚度,但也可以在1个区域改变多个层中的层厚。由此,能够进行更多种多样的色彩表现。
换言之,在俯视光反射层40时,光反射层40具有基座部分的第1区域和第2区域10。而且,构成为第1氧化硅层81的第1区域中的厚度与第2区域10中的厚度、或者第2氧化硅层83的第1区域中的厚度与第2区域10中的厚度中的至少一方不同。此外,也可以进一步使第1区域中的硅层82的厚度与第2区域10中的硅层82的厚度不同。
此外,构成为在俯视光反射层40时,光反射层40还具有第3区域20,第1区域中的第1氧化硅层81的厚度与第3区域20中的第1氧化硅层81的厚度、第1区域中的硅层82的厚度与第3区域20中的硅层82的厚度、第1区域中的第2氧化硅层83的厚度与第3区域20中的第2氧化硅层83的厚度中的至少一方不同,并且,第2区域10中的第1氧化硅层81的厚度与第3区域20中的第1氧化硅层81的厚度、第2区域10中的硅层82的厚度与第3区域20中的硅层82的厚度、第2区域10中的第2氧化硅层83的厚度与第3区域20中的第2氧化硅层83的厚度中的至少一方不同。
***色相***
在上述中,说明了第2区域10的颜色、第3区域20的颜色和第4区域30的颜色不同的情况。该颜色不同是指,由CIELAB颜色空间定义的色相和彩度中的至少一方不同。另外,色相和彩度由CIELAB颜色空间的颜色坐标a*、b*表示。
由CIELAB颜色空间定义的色相角∠h°是使用国际照明委员会(CIE)在1976年推荐的在知觉上具有大致均等的步长的颜色空间即L*a*b*颜色空间的颜色坐标a*、b*并通过式(1)计算出的表示色相的参数。
色相角∠h°=tan-1(b*/a*)……式(1)
此外,在日本工业标准JISZ8781-4:2013“测色-第4部:CIE1976L*a*b*颜色空间”的“3.6CIELAB1976 ab色相角”中,该色相角∠h°也是通过“4.2与明度、色度以及色相分别相关的量”的式(11)计算出的色相的相关量(一并参照JISZ8113的03087),“CIE1976L*a*b*”和“CIELAB”可以互换叫法。
***各层中的膜厚与颜色的关系***
图7是示出第1氧化硅层的厚度与灰度的关系的曲线图。在图7中,横轴表示第1氧化硅层81的厚度(nm),纵轴表示灰度。另外,观察角度为0°,灰度按照R、G、B示出。
在图7中,使第1氧化硅层81的厚度在10nm以上且500nm以下的范围内每次变化10nm。另一方面,硅层82的厚度固定设为76nm,第2氧化硅层83的厚度固定设为140nm。
RGB的灰度的求出方法如下。使用硅制的基材1、第1氧化硅层81、硅层82和第2氧化硅层83各自在波长400nm以上且800nm以下的折射率n和衰减系数k,通过光学计算来求出反射光谱。接着,通过公知的方法,将反射率R(λ)和等色函数变换为3刺激值XYZ,接着变换为256灰度的RGB值。另外,不进行γ校正而设为γ=1。
如图7所示,可知灰度的R、G和B均根据第1氧化硅层81的厚度而周期性地变化。
例如,为了使蓝色显色,优选使B为150灰度以上、使G和R为100灰度以下,因此,根据图7可知,第1氧化硅层81的厚度优选为20nm以上且100nm以下、或180以上且290nm以下、或330nm以上且500nm以下。特别是,在220nm附近,存在B显示高灰度且G和R显示低灰度的区域,因此,可知第1氧化硅层的厚度更优选为210nm以上且280nm以下。
图8是示出硅层的厚度与灰度的关系的曲线图,与图7对应。
在图8中,横轴表示硅层82的厚度(nm),纵轴表示灰度。另外,观察角度为0°,灰度按照R、G、B示出。
在图8中,使硅层82的厚度在60nm以上且94nm以下的范围内每次变化2nm。另一方面,第1氧化硅层81的厚度固定设为220nm,第2氧化硅层83的厚度固定设为140nm。
如图8所示,可知只是将硅层82的厚度变更5nm左右,R、G和B的灰度就都较大地变化,当变更10nm左右时,灰度更大幅地变化。
图9是示出第2氧化硅层的厚度与灰度的关系的曲线图,与图7对应。在图9中,横轴表示第2氧化硅层83的厚度(nm),纵轴表示灰度。另外,观察角度为0°,灰度按照R、G、B示出。
在图9中,使第2氧化硅层83的厚度在80nm以上且650nm以下的范围内每次变化10nm。另一方面,第1氧化硅层81的厚度固定设为220nm,硅层82的厚度固定设为76nm。
如图9所示,可知灰度的R、G和B均根据第2氧化硅层83的厚度而周期性地变化。
例如,为了使蓝色显色,优选使B为150灰度以上、使G和R为100灰度以下,因此,根据图9可知,第2氧化硅层的厚度优选为100nm以上且200nm以下、或250以上且360nm以下、或400nm以上且550nm以下。
如图7~图9所说明的那样,可知通过使第1氧化硅层81、硅层82、第2氧化硅层83的厚度变化,能够表现多种多样的颜色。
<实施例>
图10是示出层厚结构不同的3个区域中的颜色的一个方式的图表。
将层厚结构不同的第5区域、第6区域、第7区域中的各层的厚度设定成图10的表的厚度,确认了各区域中的颜色。
在第5区域中,将第1氧化硅层81的厚度设为150nm,将硅层82的厚度设为110nm,将第2氧化硅层83的厚度设为70nm。第5区域的观察角度0°处的颜色为红色。
在第6区域中,将第1氧化硅层81的厚度设为220nm,将硅层82的厚度设为75nm,将第2氧化硅层83的厚度设为140nm。第6区域的观察角度0°处的颜色为蓝色。
在第7区域中,将第1氧化硅层81的厚度设为220nm,将硅层82的厚度设为65nm,将第2氧化硅层83的厚度设为140nm。第7区域的观察角度0°处的颜色为紫色。
例如,如图6所示,在将第5区域、第6区域、第7区域呈3条线状地设置在基材1上的情况下,能够设置红/蓝/紫的长条状的3色的装饰线。
另外,在图6中,由于是示意图,因此,较大地示出了装饰线部分的凹陷,但实际上是极小的凹陷,因此,不会对基材1的强度造成影响。例如,在擒纵齿轮部100的情况下,由于基材1的厚度为大约120μm,与此相对,装饰线部分的凹陷的深度为几十nm数量级,因此,在基材1的厚度上的误差的范畴内,不会对钟表用部件的强度造成影响。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的钟表部件、钟表200,能够得到以下的效果。
作为钟表部件的擒纵齿轮部100具有:基材1,其以硅为主成分;以及光反射层40,其是在基材1上依次层叠第1氧化硅层81、硅层82和第2氧化硅层83而成的,在俯视光反射层40时,光反射层40具有基座部分的第1区域和第2区域10,第1氧化硅层81的第1区域中的厚度与第2区域10中的厚度、或者第2氧化硅层83的第1区域中的厚度与第2区域10中的厚度中的至少一方不同。
由此,例如在第2区域10是线状部10的情况下,线状部10中的第1氧化硅层81的厚度比周围的第1氧化硅层81的厚度小。由此,能够在齿部112的延伸部设置与周围不同颜色的线状部10的装饰用线。而且,线状部10的颜色能够通过变更层厚来调整。
由此,能够提供颜色的表现范围较宽、装饰性优异的钟表用部件。而且,由于基材1是轻量的硅制,因层厚变更而产生的凹陷极小,因此,能够在不损害钟表用部件的强度的情况下实施多种多样的装饰。由此,能够提供轻量且装饰性优异的钟表用部件。
因此,能够提供装饰性优异、设计性较高的钟表200。
而且,也可以使第1区域中的硅层82的厚度与第2区域10中的硅层82的厚度不同。
由此,除了第1氧化硅层81的厚度以外,还变更硅层82的厚度,因此,能够表现更多种多样的颜色。
此外,在俯视光反射层40时,光反射层40还具有第3区域20,第1区域中的第1氧化硅层81的厚度与第3区域20中的第1氧化硅层81的厚度、第1区域中的硅层82的厚度与第3区域20中的硅层82的厚度、第1区域中的第2氧化硅层83的厚度与第3区域20中的第2氧化硅层83的厚度中的至少一方不同,并且,第2区域10中的第1氧化硅层81的厚度与第3区域20中的第1氧化硅层81的厚度、第2区域10中的硅层82的厚度与第3区域20中的硅层82的厚度、第2区域10中的第2氧化硅层83的厚度与第3区域20中的第2氧化硅层83的厚度中的至少一方不同。换言之,第1区域至第3区域中的颜色不同。
由此,第3区域20呈现出与第2区域10不同的颜色,因此,能够包含第1区域而进行3色的表现,能够表现更多种多样的颜色。
此外,钟表用部件是条盒轮41、编号轮、擒纵齿轮部100、擒纵叉58和摆轮游丝机构中的至少一个。
由此,能够提供装饰性优异的钟表用部件。
此外,钟表用部件是表盘3和指针中的至少一个。
由此,能够提供装饰性优异的钟表用部件。
此外,钟表200包含上述的钟表用部件,是能够看到该钟表用部件的透视构造。
由此,通过透视构造,能够提供使用内部的钟表用部件作为设计要素的设计性较高的钟表200。
实施方式2
***不同的装饰形式***
图11是实施方式2的擒纵齿轮部的俯视图,与图3对应。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在齿部112的延伸部设置有作为装饰用的线的线状部10,但不限于此,只要是与设计对应的装饰形式即可。例如,在本实施方式的擒纵齿轮部100b中,对齿轮部整体施加有倾斜的长条状的装饰线。以下,对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部位标注相同标号,并省略重复的说明。
在擒纵齿轮部100b中,在齿轮部整体设置有倾斜的长条状的装饰线,装饰线为红色的第1线65、蓝色的第2线66、紫色的第3线67的3条线依次反复的图案。
第1线65为图10的第5区域的层厚结构,呈现出红色。第2线66为图10的第6区域的层厚结构,呈现出蓝色。第3线67为图10的第7区域的层厚结构,呈现出紫色。另外,各线的颜色仅为一例,也可以使用其他颜色。此外,不限于倾斜线,能够按照钟表200的整体的设计重点而采用多种多样的设计。
由此,擒纵齿轮部100b的整体由基于第1线65、第2线66、第3线67的倾斜的3色的条纹线更鲜艳地装饰。
图12是图3的p部的放大图。
图12是擒纵齿轮部100的齿部112的周边的放大图,在轮辋部111设置有S字状的标记77。在标记77的周围设置有圆形的区域78。在优选例中,擒纵齿轮部100的基座部分被设定成蓝色,标记77被设定成红色,圆形的区域78被设定成紫色。基座部分被设定成图10的第6区域的层厚结构,标记77被设定成第5区域的层厚结构,圆形的区域78被设定成第7区域的层厚结构。
这样,在钟表用部件中,也能够以多彩的颜色而鲜艳地放入标记、标识等文字信息。另外,在上述中,说明了将装饰线、文字信息设置于基材1的表面的情况,但不限于表面,只要是具有光反射层40的面即可,例如也可以设置于基材1的背面、侧面。由此,能够实施更多种多样的装饰。

Claims (12)

1.一种钟表用部件,其具有:
基材,其以硅为主成分;以及
光反射层,其是在所述基材上依次层叠第1氧化硅层、硅层和第2氧化硅层而成的,
在俯视所述光反射层时,所述光反射层具有第1区域和第2区域,
所述第1氧化硅层在所述第1区域中的厚度与在所述第2区域中的厚度、或者所述第2氧化硅层在所述第1区域中的厚度与在所述第2区域中的厚度中的至少一方不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钟表用部件,其中,
所述第1区域中的所述硅层的厚度与所述第2区域中的所述硅层的厚度不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钟表用部件,其中,
在俯视所述光反射层时,所述光反射层还具有第3区域,
所述第1区域中的所述第1氧化硅层的厚度与所述第3区域中的所述第1氧化硅层的厚度、所述第1区域中的所述硅层的厚度与所述第3区域中的所述硅层的厚度、所述第1区域中的所述第2氧化硅层的厚度与所述第3区域中的所述第2氧化硅层的厚度中的至少一方不同,
并且,所述第2区域中的所述第1氧化硅层的厚度与所述第3区域中的所述第1氧化硅层的厚度、所述第2区域中的所述硅层的厚度与所述第3区域中的所述硅层的厚度、所述第2区域中的所述第2氧化硅层的厚度与所述第3区域中的所述第2氧化硅层的厚度中的至少一方不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钟表用部件,其中,
所述第1区域至所述第3区域中的颜色不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钟表用部件,其中,
在所述钟表用部件中,设置有装饰,该装饰包含所述第1区域的第1颜色、所述第2区域的第2颜色和所述第3区域的第3颜色。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钟表用部件,其中,
所述装饰是3色的条纹线,
所述3色的条纹线具有由所述第1区域形成的第1线、由所述第2区域形成的第2线和由所述第3区域形成的第3线。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钟表用部件,其中,
所述装饰具有基座、设置于基座内的标记和设置于所述基座内且所述标记的周围的部分,
所述基座由所述第1区域、所述第2区域、所述第3区域中的任意一个形成,
所述标记由所述第1区域、所述第2区域、所述第3区域中的与所述基座不同的区域形成,
所述标记的周围由所述第1区域、所述第2区域、所述第3区域中的与所述基座及所述标记不同的区域形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钟表用部件,其中,
所述钟表用部件是条盒轮、编号轮、擒纵轮、擒纵叉和摆轮游丝机构中的至少一个。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钟表用部件,其中,
所述钟表用部件是表盘和指针中的至少一个。
10.一种钟表用机芯,其包含权利要求1所述的钟表用部件。
11.一种钟表,其包含权利要求1所述的钟表用部件。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钟表,其中,
所述钟表是能够看到所述钟表用部件的透视构造。
CN202310280360.0A 2022-03-23 2023-03-21 钟表用部件、钟表用机芯以及钟表 Pending CN11680484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2-046492 2022-03-23
JP2022046492A JP2023140590A (ja) 2022-03-23 2022-03-23 時計用部品、時計用ムーブメントおよび時計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804845A true CN116804845A (zh) 2023-09-26

Family

ID=880788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280360.0A Pending CN116804845A (zh) 2022-03-23 2023-03-21 钟表用部件、钟表用机芯以及钟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305497A1 (zh)
JP (1) JP2023140590A (zh)
CN (1) CN116804845A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3140590A (ja) 2023-10-05
US20230305497A1 (en) 2023-09-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619166B2 (ja) 時計用風防ガラス
JP7207458B2 (ja) 時計用部品、時計用ムーブメントおよび時計
JP2022080276A (ja) 時計仕掛けの構成要素などのアイテムにコーティングを堆積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そのような方法によってコーティングされたアイテム
CN116804845A (zh) 钟表用部件、钟表用机芯以及钟表
US20230315018A1 (en) Watch Part, Watch,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Watch Part
US12001169B2 (en) Watch component, watch movement and watch
US20210018875A1 (en) Watch component, watch movement and watch
JP6950473B2 (ja) 時計用部品および時計
US20180217559A1 (en) Timepiece component and timepiece
CN101631692A (zh) 低炫目反射镜片和带有这种反射镜片的后视镜
US20200262740A1 (en) Colored watch glass
US20240111251A1 (en) Watch Component, Watch,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Watch Component
US20240142914A1 (en) Watch Component, Watch,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Watch Component
JP4619676B2 (ja) 時計用風防ガラスおよび時計
US20240103443A1 (en) Watch Component, Watch,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Watch Component
US20220413439A1 (en) Timepiece Parts And Timepiece
US20230315019A1 (en) Watch Component, Watch,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Watch Component
US12007718B2 (en) Dial for a timepie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16149159A (zh) 包括其上沉积有成堆薄层的外部构件的表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