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803607A - 带式打磨机 - Google Patents

带式打磨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803607A
CN116803607A CN202310192099.9A CN202310192099A CN116803607A CN 116803607 A CN116803607 A CN 116803607A CN 202310192099 A CN202310192099 A CN 202310192099A CN 116803607 A CN116803607 A CN 11680360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motor
switch
belt sander
hou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19209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大河内克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kit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kit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kita Corp filed Critical Makit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68036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80360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BMACHINES, DEVICES, OR PROCESSES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DRESSING OR CONDITIONING OF ABRADING SURFACES; FEEDING OF GRINDING, POLISHING, OR LAPPING AGENTS
    • B24B23/00Portable grinding machines, e.g. hand-guided; Accessories therefor
    • B24B23/06Portable grinding machines, e.g. hand-guided; Accessories therefor with abrasive belts, e.g. with endless travelling belts; Accessorie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BMACHINES, DEVICES, OR PROCESSES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DRESSING OR CONDITIONING OF ABRADING SURFACES; FEEDING OF GRINDING, POLISHING, OR LAPPING AGENTS
    • B24B47/00Drives or gearings; Equipment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BMACHINES, DEVICES, OR PROCESSES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DRESSING OR CONDITIONING OF ABRADING SURFACES; FEEDING OF GRINDING, POLISHING, OR LAPPING AGENTS
    • B24B55/00Safety devices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machines; Accessories fitted to grinding or polishing machines for keeping tools or parts of the machine in good working condi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BMACHINES, DEVICES, OR PROCESSES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DRESSING OR CONDITIONING OF ABRADING SURFACES; FEEDING OF GRINDING, POLISHING, OR LAPPING AGENTS
    • B24B55/00Safety devices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machines; Accessories fitted to grinding or polishing machines for keeping tools or parts of the machine in good working condition
    • B24B55/06Dust extraction equipment on grinding or polishing machines
    • B24B55/10Dust extraction equipment on grinding or polishing machin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portable grinding machines, e.g. hand-guided
    • B24B55/107Dust extraction equipment on grinding or polishing machin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portable grinding machines, e.g. hand-guided with belt-like too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FCOMBINATION OR MULTI-PURPOSE TOO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DETAILS OR COMPONENTS OF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NOT PARTICULARLY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S PERFORMED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5F5/00Details or components of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not particularly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s performed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5F5/02Construction of casings, bodies or hand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Finish Polishing, Edge Sharpening, And Grinding By Specific Grind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由蓄电池驱动的带式打磨机的操作效率的技术。带式打磨机具备电动式马达、具有马达收容部的外壳、带驱动部、第1把手以及蓄电池装配部。在驱动辊及从动辊的旋转轴的延伸方向规定为左右方向、从动辊和驱动辊排列的方向规定为前后方向、与左右方向及前后方向正交的方向规定为上下方向的情况下,带驱动部设置于马达的下方、且由打磨带的下表面规定研磨面。蓄电池装配部使得蓄电池在滑动方向上滑动而能够拆装蓄电池。蓄电池装配部设置于从上方观察时与研磨面重叠的位置、且是从前方观察时与马达重叠的位置。蓄电池的滑动方向为包括前后方向及左右方向的水平方向。

Description

带式打磨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式打磨机。
背景技术
已知如下带式打磨机:利用以蓄电池为电源的马达使环状的打磨带旋转而进行加工件的研磨。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如下带式打磨机,其具备:外壳,其对马达进行收容;打磨带,其设置于外壳的下部;以及蓄电池安装部,其设置于外壳。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14801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关于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带式打磨机,有可能因蓄电池安装部的位置而使得装配有蓄电池的带式打磨机在规定方向上增大、或者对使用时的操作性造成影响。因而,关于由蓄电池驱动的带式打磨机,期望一种能够提高操作效率的技术。
根据本发明的第1方式,提供一种带式打磨机。所述带式打磨机具备电动式马达、外壳、带驱动部、用于供用户把持的第1把手、以及蓄电池装配部。所述带驱动部包括借助所述马达而旋转的驱动辊、以及从动辊。所述带驱动部构成为对架设于所述驱动辊与所述从动辊之间的环状的打磨带进行驱动。在所述驱动辊的旋转轴以及所述从动辊的旋转轴延伸的方向规定为左右方向、所述从动辊和所述驱动辊排列的方向规定为前后方向、与所述左右方向及所述前后方向正交的方向规定为上下方向的情况下,所述带驱动部设置于所述马达的下方、且由所述打磨带的下表面规定研磨面。所述第1把手相对于所述马达而设置于作为所述前后方向上的一侧的后侧、且沿所述前后方向延伸。所述蓄电池装配部构成为使得作为所述马达的电源的蓄电池在滑动方向上滑动而能够拆装所述蓄电池。所述蓄电池装配部设置于从上方观察时与所述研磨面重叠的位置、且是从前方观察时与所述马达重叠的位置。所述滑动方向为包括所述前后方向及所述左右方向的水平方向。
根据该方式,马达以及蓄电池装配部设置于带驱动部的上方。因而,在驱动带式打磨机时,马达以及装配于蓄电池装配部的蓄电池的重量施加于研磨面(打磨面、作业面、加工面)。因此,能够利用马达以及蓄电池的质量而进行加工作业,所以,能够提高操作效率。
此外,蓄电池装配部从上方观察时与研磨面重叠意味着:蓄电池装配部的至少一部分在前后方向及左右方向上处于与研磨面重叠的位置。另外,蓄电池装配部从前方观察时与马达重叠意味着:蓄电池装配部的至少一部分在上下方向及左右方向上处于与马达重叠的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第2方式,提供一种带式打磨机。所述带式打磨机具备电动式马达、外壳、带驱动部、第1把手、能够相对于所述外壳而转动的第2把手、以及蓄电池装配部。所述外壳具有对所述马达进行收容的马达收容部。所述带驱动部包括借助所述马达而旋转的驱动辊、以及从动辊。所述带驱动部构成为对架设于所述驱动辊与所述从动辊之间的环状的打磨带进行驱动。在所述驱动辊的旋转轴以及所述从动辊的旋转轴延伸的方向规定为左右方向、所述从动辊和所述驱动辊排列的方向规定为前后方向、与所述左右方向及所述前后方向正交的方向规定为上下方向的情况下,所述带驱动部设置于所述马达的下方、且由所述打磨带的下表面规定研磨面。所述第1把手相对于所述马达而设置于作为所述前后方向上的一侧的后侧。所述第1把手构成为沿所述前后方向延伸、且用于供用户把持。所述第2把手具有转动轴沿所述左右方向延伸且与所述外壳连接的臂、以及与所述臂连接且用于供用户把持的把持部。所述蓄电池装配部构成为使得作为所述马达的电源的蓄电池在滑动方向上滑动而能够拆装所述蓄电池。所述蓄电池装配部设置于从上方观察时与所述研磨面重叠的位置、且是从前方观察时与所述马达重叠的位置。所述蓄电池装配部构成为:在所述蓄电池装配于所述蓄电池装配部的装配状态下,在所述上下方向上,所述蓄电池未从所述所述马达收容部的上壁突出。构成为:与所述第2把手的转动相应地使得所述把持部向第1转动位置和第2转动位置移动。所述第1转动位置为在所述上下方向上使得所述把持部的上端处于与所述上壁大致相同的位置的位置。所述第2转动位置为使得所述把持部比所述蓄电池更靠下侧或上侧的位置。
根据该方式,能够利用马达以及蓄电池的质量而进行加工作业,所以,能够提高操作效率。另外,装配于蓄电池装配部的蓄电池在上下方向上未从外壳的上壁突出,所以,能够使得装配有蓄电池的带式打磨机在上下方向上实现紧凑化。此外,关于带式打磨机的使用,可以考虑如下方式:将打磨带配置于加工件上、且由用户把持第1把手而进行加工作业的通常方式(以下,称为第1使用方式);以及在使得打磨带朝向铅垂上方而使带式打磨机翻转的状态下将该带式打磨机载置于桌子等、且由用户把持加工件并将其按压于打磨带而进行加工作业的方式(以下,称为第2使用方式)。根据上述方式,在第2使用方式下,外壳的上壁以及第2把手、与桌子等接触,所以能够使得第2使用方式下的带式打磨机的姿势稳定。
根据本发明的第3方式,提供一种带式打磨机。所述带式打磨机具备电动式马达、外壳、带驱动部、第1把手以及蓄电池装配部。所述外壳具有对所述马达进行收容的马达收容部。所述带驱动部包括借助所述马达而旋转的驱动辊、以及从动辊,且构成为对架设于所述驱动辊与所述从动辊之间的环状的打磨带进行驱动。在所述驱动辊的旋转轴以及所述从动辊的旋转轴延伸的方向规定为左右方向、所述从动辊和所述驱动辊排列的方向规定为前后方向、与所述左右方向及所述前后方向正交的方向规定为上下方向的情况下,所述带驱动部设置于所述马达的下方、且由所述打磨带的下表面规定研磨面。所述第1把手相对于所述马达而设置于作为所述前后方向上的一侧的后侧。所述第1把手构成为沿所述前后方向延伸、且用于供用户把持。所述蓄电池装配部构成为使得作为所述马达的电源的蓄电池在滑动方向上滑动而能够拆装所述蓄电池。所述蓄电池装配部以从上方观察时与所述马达及所述研磨面重叠的方式设置于所述马达收容部的上壁。所述蓄电池装配部构成为:使所述蓄电池相对于所述蓄电池装配部在从后向前的方向上滑动而能够装配所述蓄电池。
根据该方式,能够利用马达及蓄电池的质量而进行加工作业,所以,能够提高操作效率。另外,蓄电池的装配方向为从前向后的方向,所以,用户容易用把持第1把手的手向蓄电池的装配方向的相反方向(从后向前的方向)施力。因而,具有在将蓄电池装配于蓄电池装配部时容易装配蓄电池这样的优点。
根据本发明的第4方式,提供一种以能够拆装的方式装配所述蓄电池的带式打磨机。
根据该方式,能够利用马达及蓄电池的质量而进行加工作业,所以,能够提高操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装配有蓄电池以及集尘箱的带式打磨机的立体图。
图2是带式打磨机的立体图。
图3是装配有蓄电池以及集尘箱的带式打磨机的左视图、且是示出前把手的转动范围的图。
图4是装配有蓄电池以及集尘箱的带式打磨机的俯视图。
图5是带式打磨机的俯视图。
图6是图4的Ⅵ-Ⅵ箭头处的剖视图。
图7是图4的Ⅶ-Ⅶ箭头处的剖视图。
图8是集尘箱的外观立体图。
图9是示出图4的Ⅶ-Ⅶ箭头处的集尘箱的剖视图。
图10是集尘箱的俯视图、且是用虚线表示内部的剖视图。
图11是示出过滤部件和框架的图。
图12是图6的局部放大图、且是示出开关机构的图。
图13是将右主体外壳打开的右视图、且是放大示出第1开关以及第1锁定开关的图。
图14是与图12的ⅪⅤ-ⅪⅤ箭头对应的、第1锁定开关以及第1开关操作部的剖视图、且是示出锁定断开状态的图。
图15是与图14对应的图、且是示出第1锁定开关移动至第1锁定接通位置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16是与图14对应的图、且是示出第1锁定开关移动至第2锁定接通位置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17是将右主体外壳打开的右视图、且是放大示出第2开关以及第2锁定开关的图。
图18是图5的ⅩⅤⅢ-ⅩⅤⅢ箭头处的、第2开关以及第2锁定开关的剖视图。
图19是与图18对应的图、且是示出第2锁定开关移动至锁定接通位置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20是能够相对于带式打磨机拆装的蓄电池的一例。
图21是示出第2实施方式的带式打磨机的将右主体外壳打开的右视图。
图22是示出第2实施方式的带式打磨机的俯视图。
图23是示出第3实施方式的带式打磨机的将右主体外壳打开的右视图。
图24是示出第3实施方式的带式打磨机的俯视图。
图25是示出外形及容量较大的蓄电池装配于第2实施方式的带式打磨机的状态下的带式打磨机的、将右主体外壳打开的右视图。
图26是示出外形及容量较大的蓄电池装配于第2实施方式的带式打磨机的状态下的带式打磨机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1A、1B…带式打磨机;10、10A、10B…外壳;11…主体外壳;11L…左主体外壳;11R…右主体外壳;12、12B…第1部分;121、121B…上壁;122…前壁;123…侧壁;124…后壁;13、13A、13B…第2部分;131、131A…上壁;133…侧壁;14…把手;14L…左壁;14R…右壁;142…支承壁;144…开口;145L…开口;145R…开口;146…凹陷部;146a…第1凸缘;146b…第2凸缘;147…开口;149…开口;149L…突起部;149R…突起部;15…控制器收容部;16…横外壳;161…风扇外壳;162…齿轮罩;163…带罩;165…空气排出口;140…排出喷嘴;150…吸引喷嘴;17、17B…前把手;171…臂;172…基端部;173…末端部;175…把持部;A4…转动轴;18…转动部;19…集尘口;2…马达;21…马达主体;22…轴;A3…旋转轴;3…风扇;31…引导板;32…挡板;4、4A、4B…蓄电池装配部;41…装配面;42…导轨;44…电源端子;46…信号用端子;47…锁定纳入孔;5…控制器;6…带驱动部;61…驱动辊;62…从动辊;A1、A2…旋转轴;64…支承框;8…开关机构;80…第1开关;81…第1开关操作部;811…基部;812…抵接部;814…凸起部;815…突起部;818…施力部件;82…第1主开关;821…主体部;822…柱塞;85…第1锁定开关;851…操作轴部;851L、851R…操作部;853…锁定断开卡止部;854…凹陷部;854L;854R…限制壁;855L、855R…锁定接通卡止部;858…施力部件;859…保持部;90…第2开关;91…第2开关操作部;911…基部;911L…左壁部;912…抵接部;915…轴孔;916…转动轴;917…开口;918…扭簧;918f…臂;92…第2主开关;921…主体部;922…致动器;95…第2锁定开关;951…操作部;952…凸缘部;953…阶梯销;954…卡止部;958…施力部件;35…动力传递部;39…拨盘;101…间隔壁;102…壁部;191…第1流路;192…第2流路;200…集尘箱;210…第1喷嘴;212…O形环;220…第2喷嘴;222…O形环;230…容器部;231…上表面;232…后壁;233…侧面;234…下表面;235…窗部;240…喷嘴连接部;240L…左喷嘴部;240R…右喷嘴部;241…间隔壁;242…槽部;243…后端部;244…O形环;245…卡合部;246…螺母;247…板;250…主体部;253…前端部;258…筒状部;260…过滤部件;261…开口;262…框架;265…接地部件;270…拆装部;271…安装螺钉;272…旋钮;273…轴;274…前端部;281…第1空间;282…第2空间;300、300A…蓄电池;305…锁定部件;310…壳体;311…突出部;312…上表面;313…侧面;314…前表面;320…装配部;321…装配面;322…轨道支承部;324…电源端子;326…信号用端子;B…打磨带;B1…打磨面;F1、F2…气流;P1、P2…假想平面;R1、R2、R3、R4…转动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的非限定性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马达收容部可以具备与所述研磨面大致平行的上壁。所述蓄电池装配部可以设置成在所述上下方向上比所述上壁更靠下方。
根据该实施方式,在蓄电池装配状态下,能够使得带式打磨机在上下方向上实现紧凑化。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或者取代上述实施方式,所述蓄电池装配部可以构成为:在所述蓄电池装配于所述蓄电池装配部的装配状态下,在所述上下方向上,所述蓄电池未从所述上壁向上方突出。
根据该方式,能够使得带式打磨机在上下方向上实现紧凑化。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或者取代上述实施方式,所述蓄电池装配部构成为:在所述蓄电池装配于所述蓄电池装配部的装配状态下,在所述上下方向上,所述蓄电池比所述上壁更向上方以规定的突出长度而突出。所述规定的突出长度可以为所述蓄电池的所述上下方向上的长度的10%以下的长度。
根据该实施方式,在蓄电池装配状态下,能够使得带式打磨机在上下方向上实现紧凑化。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或者取代上述实施方式,所述蓄电池装配部可以构成为:在所述蓄电池装配于所述蓄电池装配部的装配状态下,在所述前后方向上,所述蓄电池未从所述外壳的前端突出。
根据该实施方式,能够在前后方向上使得装配有蓄电池的带式打磨机实现紧凑化。另外,能够抑制因装配于蓄电池装配部的蓄电池与位于带式打磨机的前侧的壁等构造物接触而对带式打磨机的加工范围造成限制。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或者取代上述实施方式,所述蓄电池装配部可以构成为:在所述蓄电池装配于所述蓄电池装配部的装配状态下,在所述前后方向上,所述蓄电池比所述外壳的前端更向前方以规定的突出长度而突出。所述规定的突出长度可以为所述蓄电池的所述前后方向上的长度的10%以下的长度。
根据该实施方式,在蓄电池装配状态下,能够使得带式打磨机在前后方向上实现紧凑化。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或者取代上述实施方式,所述蓄电池装配部可以构成为:在所述蓄电池装配于所述蓄电池装配部的装配状态下,在所述左右方向上,所述蓄电池未从所述外壳的左端及右端突出。
根据该实施方式,在蓄电池装配状态下,能够使得带式打磨机在左右方向上实现紧凑化。另外,能够抑制因装配于蓄电池装配部的蓄电池与位于带式打磨机的左侧或右侧的壁等构造物接触而对带式打磨机的加工范围造成限制。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或者取代上述实施方式,所述蓄电池装配部可以构成为:在所述蓄电池装配于所述蓄电池装配部的装配状态下,在所述左右方向上,所述蓄电池比所述外壳的左端或右端更向左侧或右侧以规定的突出长度而突出。所述规定的突出长度可以为所述蓄电池的所述左右方向上的长度的10%以下的长度。
根据该实施方式,在蓄电池装配状态下,能够使得带式打磨机在左右方向上实现紧凑化。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或者取代上述实施方式,所述滑动方向可以为所述前后方向。所述蓄电池装配部可以构成为:使所述蓄电池相对于所述蓄电池装配部在从前向后的方向上滑动而能够装配所述蓄电池。
根据该实施方式,蓄电池相对于蓄电池装配部的拆装方向(滑动方向)与第1把手的延伸方向相同为前后方向。因而,当用户将蓄电池装配于蓄电池装配部时容易用把持第1把手的手向蓄电池的装配方向的相反方向施力。因此,当将蓄电池装配于蓄电池装配部时,用户能够用把持把手的手而使得带式打磨机的姿势稳定,所以,存在容易装配蓄电池这样的优点。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或者取代上述实施方式,所述蓄电池装配部可以构成为:使所述蓄电池在所述左右方向上滑动而能够拆装所述蓄电池。
根据该实施方式,用户使蓄电池在左右方向上滑动而能够将蓄电池装配于蓄电池装配部。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或者取代上述实施方式,所述带式打磨机可以还具备相对于所述外壳而能够转动的第2把手。所述第2把手可以具有转动轴沿所述左右方向延伸且与所述外壳连接的臂、以及与所述臂连接且用于供用户把持的把持部。可以构成为:与所述第2把手的转动相应地使得所述把持部向第1转动位置和第2转动位置移动。所述第1转动位置可以为在所述上下方向上使得所述把持部的上端处于与所述马达收容部的上壁大致相同的位置。所述第2转动位置可以为使得所述把持部位于比所述蓄电池更靠下侧或上侧的位置。
根据该实施方式,使第2把手转动以使得把持部移动至第2转动位置,从而能够相对于蓄电池装配部拆装蓄电池。另外,使第2把手转动以使得把持部移动至第1转动位置,从而在以第2使用方式使用带式打磨机时外壳的上壁以及第2把手、与桌子等接触。因此,能够使得第2使用方式下的带式打磨机的姿势稳定。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或者取代上述实施方式,所述蓄电池装配部可以构成为:在所述蓄电池装配于所述蓄电池装配部的装配状态下,在所述上下方向上,所述蓄电池的上表面处于与所述上壁大致相同的位置。
根据该实施方式,在第2使用方式下,外壳的上壁、第2把手以及蓄电池的上表面、与桌子等接触,所以,能够使得带式打磨机的姿势更加稳定。
<第1实施方式>
<带式打磨机的整体结构>
对作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带式打磨机1进行说明。带式打磨机1为如下工具:利用马达2而驱动对环状的打磨带B进行保持的带驱动部6、且使打磨带B与加工件接触(按压抵接),由此能够完成加工作业。本实施方式的带式打磨机1具备把手14。用户一边使打磨带B与加工件接触、一边把持把手14使带式打磨机1移动而能够对期望的部位进行加工。此外,本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带式打磨机1也称为“上把手型带式打磨机”。上把手型带式打磨机为如下类型的带式打磨机:把手14、马达2配置于打磨带B的研磨面的相反侧的面。
首先,利用图1~图7对带式打磨机1的整体结构进行说明。带式打磨机1主要具备外壳10、电动式马达2、风扇3、动力传递部35、带驱动部6、蓄电池装配部4以及开关机构8。
带驱动部6具备:驱动辊61;从动辊62,其相对于驱动辊61而配置于一侧;以及支承框64(参照图6),其将驱动辊61和从动辊62支承为能够绕轴旋转。驱动辊61和从动辊62平行地排列配置。环状的打磨带B架设于驱动辊61与从动辊62之间。在支承框64的规定的面设置有将打磨带B向加工件按压的板。驱动辊61利用马达2而向箭头D(参照图1)的方向旋转。
以下,为了便于说明,驱动辊61和从动辊62排列的方向定义为带式打磨机1的前后方向,带驱动部6中设置有驱动辊61的那侧定义为后侧,设置有从动辊62的那侧定义为前侧。另外,与前后方向交叉且驱动辊61及从动辊62的旋转轴A1、A2延伸的方向定义为带式打磨机1的左右方向。另外,与前后方向及左右方向正交的方向规定为带式打磨机1的上下方向。上下方向中的、带式打磨机1中设置带驱动部6的那侧定义为下侧,其相反侧定义为上侧。打磨带B中的从外壳10露出的部分作为用于对加工件进行研磨的研磨面(打磨面B1)而发挥功能。
外壳10包括主体外壳11和横外壳16。
主体外壳11以使得带驱动部6的下端部露出的状态而对带驱动部6进行保持。主体外壳11将带驱动部6的上部以及比带驱动部6的后端部更靠后方的部分覆盖,整体大体沿前后方向延伸。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对彼此对半分割的左主体外壳11L和右主体外壳11R进行螺纹紧固而形成主体外壳11。
如图2所示,主体外壳11在带驱动部6的上部具有第1部分12、以及比第1部分12更靠前侧的第2部分13。
第1部分12从带驱动部6的上方、且带驱动部6的前后方向上的大致中间位置向后方设置。第1部分12主要对马达2进行收容。第1部分12也称为“马达收容部”。第1部分12形成为包括上壁121、前壁122、侧壁123、123以及后壁124在内的近似箱状。上壁121与上下方向大致正交。上壁121与打磨面B1大致平行。前壁122及后壁124与前后方向大致正交。上壁121只要能够在带式打磨机1以第2使用方式使用时载置于桌子等即可,也可以包含一些凹凸。
第2部分13从带驱动部6的上方、且带驱动部6的前后方向上的大致中间位置向前方设置。第2部分13的侧壁133与第1部分12的侧壁123连续。第2部分13的上壁131位于比第1部分12的上壁121更靠下方的位置。因而,主体外壳11中的位于带驱动部6上方的部分呈台阶形。在第2部分13设置有蓄电池装配部4。
主体外壳11中的比第1部分12更靠后方的部分构成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把手14。把手14与第1部分12连接、且在前后方向上延伸。在本实施方式中,把手14与第1部分12的后壁124上部连接、且从第1部分12向后方且向下方延伸。把手14的上端未比第1部分12的上壁121更向上方突出。在本实施方式中,把手14的上端在上下方向上处于与上壁121大致相同的位置。把手14也称为“第1把手”。
把手14的后端部向下方弯曲。该弯曲的部分与第1部分12的后方下部连接。据此,主体外壳11中的比带驱动部6更靠后方的部分呈环状。
主体外壳11中的将把手14的后端部与带驱动部6的后方连接的部分、且是把手14的下方的部分构成控制器收容部15。控制器收容部15的前端部(带驱动部6的正后方部分)沿着驱动辊61的外缘而弯曲。主体外壳11在带驱动部6的正后方部分在左右方向上开口。该开口作为用于将因加工作业而生成的粉尘向设置于外壳10内的粉尘用流路(第1流路191)导入的集尘口19发挥功能。
如图6所示,开关机构8设置于主体外壳11的马达2的后部。开关机构8具备能够由用户手动操作的第1开关80、第2开关90、第1锁定开关85以及第2锁定开关95(参照图4)。后面对开关机构8进行详细叙述。
此外,在主体外壳11的马达2的后方上部设置有用于对马达2的转速进行调节的拨盘39。拨盘39的上端从主体外壳11的上壁121露出。拨盘39构成为:通过用户的手动操作而改变其姿势(旋转位置)。拨盘39与控制器5借助配线而连接。控制器5构成为:根据拨盘39的旋转位置而设定马达2的转速。
如图6所示,控制器5搭载于在控制器收容部15的壳体内配置的主基板。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器5构成为包括CPU、存储器的微机。控制器5构成为:进行马达2的驱动控制等、对带式打磨机1的各种动作进行控制。控制器5借助未图示的配线而与蓄电池装配部4、马达2以及开关机构8所具备的第1开关80、第2开关90连接。控制器5构成为:在第1开关80与第2开关90处于接通状态的情况下,将装配于蓄电池装配部4的蓄电池300的电力向马达2供给。据此,马达2旋转而借助动力传递部35对带驱动部6进行驱动,由此使得打磨带B向箭头D的方向旋转。另外,控制器5构成为:在第1开关80与第2开关90的至少一方处于断开状态的情况下,不向马达2供电。
第1部分12的左侧壁123的一部分开口,并由横外壳16覆盖。如图3及图4所示,横外壳16包括:风扇外壳161,其将风扇3的左侧覆盖;齿轮罩162,其将动力传递部35的一部分覆盖;以及带罩163,其将作为动力传递部35的一部分的环状的同步带覆盖。横外壳16螺纹紧固于左主体外壳11L。
马达2由从装配于蓄电池装配部4的蓄电池300供给的电力驱动。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马达2而采用无刷直流(DC)马达。如图6所示,马达2具备:马达主体21,其具有定子及转子;以及轴22,其从转子延伸设置、且与转子一体旋转。轴22(轴22的旋转轴A3)沿左右方向延伸。轴22借助轴承而支承于主体外壳11。
如图7所示,动力传递部35构成为:保持于横外壳16、且将轴22的旋转传递至驱动辊61。动力传递部35具有:包括与轴22的左端部一体的带轮在内的带轮部;环状的同步带;以及对轴22的旋转进行减速的齿轮机构等。
风扇3构成为:发挥对马达2进行冷却的功能、以及作为集尘风扇的功能。风扇3产生对马达2进行冷却的气流、且产生将因加工作业而生成的粉尘吸引至外壳10内并将其向集尘箱200排出的气流。
在本实施方式中,风扇3主要收容于主体外壳11的第1部分12、且是马达主体21的左侧。风扇3固定于轴22的、马达主体21与轴承之间、且与轴22一体旋转。如上所述,第1部分12的左壁123的一部分开口,风扇3的背面由横外壳16(风扇外壳161)覆盖。风扇外壳161的前侧部分沿着风扇3的外缘而弯曲。在风扇外壳161的该弯曲部分设置有多个小开口(空气排出口165)(例如,参照图4、图7)。
本实施方式的风扇3构成为离心风扇。风扇3从风扇3的背面侧(带式打磨机1的左侧)吸入空气,并将吸入的空气向与轴22的旋转轴A3交叉的方向呈辐射状喷出。利用设置于风扇3的前表面侧(带式打磨机1的右侧)的多个小叶片、以及设置于风扇3的前表面侧的挡板32而将喷出的空气向马达2送出。另外,在风扇3的背面侧设置有与后面叙述的吸引喷嘴150连接的引导板31。风扇3旋转而从背面侧吸引空气并将其呈辐射状喷出,由此将喷出的空气向马达2送出,并且将外壳10内的空气向空气排出口165送出。
<集尘箱、以及用于将粉尘收容于集尘箱的带式打磨机的结构>
本实施方式的带式打磨机1构成为能够对集尘箱200进行拆装。以下,对用于将粉尘收容于集尘箱200的带式打磨机1的结构、以及集尘箱200的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3及图7所示,带式打磨机1的外壳10具有2个筒状部(排出喷嘴140、吸引喷嘴150)。排出喷嘴140、吸引喷嘴150设置于横外壳16的后方上部,并沿前后方向延伸。排出喷嘴140、吸引喷嘴150在上下方向上排列,排出喷嘴140位于吸引喷嘴150的下侧。排出喷嘴140、吸引喷嘴150向后方开口。
如上所述,主体外壳11在带驱动部6的正后方部分具有在左右方向上开口的集尘口19。在外壳10内形成有将集尘口19与排出喷嘴140连通的第1流路191。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流路191由外壳10内的间隔壁101与排出喷嘴140的筒壁规定。间隔壁101设置为与主体外壳11内的后方下部、齿轮罩162内的后部以及风扇外壳161内的后部连续。利用间隔壁101以及排出喷嘴140的筒壁而使得第1流路191与收容马达2、风扇3、动力传递部35等各部件的空间分离。因而,通过第1流路191的空气、粉尘不会流入马达2、风扇3以及动力传递部35等的收容部。
如图7所示,在外壳10内设置有将吸引喷嘴150与空气排出口165连通的第2流路192。第2流路192与在外壳10中收容风扇3的空间连通。第2流路192主要由吸引喷嘴150的筒壁、引导板31、构成风扇外壳161的壁部102规定。
接下来,参照图7~图11对集尘箱200的结构进行说明。整个集尘箱200形成为沿规定的方向延伸。集尘箱200具备:第1喷嘴210及第2喷嘴220,它们沿该规定的方向延伸;容器部230,其与第1喷嘴210及第2喷嘴220连接;以及过滤部件260,其设置于容器部230内。第1喷嘴210、第2喷嘴220以及容器部230由不会使空气透过的材料形成。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喷嘴210、第2喷嘴220以及容器部230由具有导电性的合成树脂形成。
在图8中,以集尘箱200装配于带式打磨机1时的姿势为基准而示出上下方向、前后方向、左右方向。集尘箱200在装配于带式打磨机1的状态下整体沿前后方向延伸。第1喷嘴210及第2喷嘴220沿前后方向延伸,并向前方开口。第1喷嘴210及第2喷嘴220在上下方向上排列,第1喷嘴210位于第2喷嘴220的下侧。第1喷嘴210、第2喷嘴220分别插入于带式打磨机1的排出喷嘴140、吸引喷嘴150而将集尘箱200装配于带式打磨机1。若第1喷嘴210插入于排出喷嘴140,则带式打磨机1的第1流路191与第1喷嘴210内(集尘箱200内)连通。另外,若第2喷嘴220插入于吸引喷嘴150,则带式打磨机1的第2流路192与第2喷嘴220内(集尘箱200内)连通。此外,在第1喷嘴210及第2喷嘴22的外周壁分别设置有O(オー)形环212、222。据此,能够保持各喷嘴的连接部位处的气密性。
容器部230形成为沿前后方向延伸的近似箱状。容器部230的左右方向长度比容器部230的上下方向长度及前后方向长度短。容器部230的上壁(上表面231)与上下方向大致正交。容器部230的下壁(下表面234)向后方且向上方倾斜。如图4所示,在集尘箱200装配于带式打磨机1的情况下,容器部230位于把手14及控制器收容部15的左侧。
集尘箱200构成为:在装配于带式打磨机1的状态下,收敛于外壳10的上下方向宽度及左右方向宽度内。另外,集尘箱200构成为:在装配于带式打磨机1的状态下,下表面234在上下方向上位于比打磨面B1更靠上方的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容器部230的左侧面233的左右方向上的位置与外壳10的左侧面(风扇外壳161的左侧面)大致相同。另外,如图7所示,容器部230的上表面231的上下方向上的位置与带式打磨机1的上端(上壁121)大致相同。
容器部230构成为:能够分割为喷嘴连接部240以及主体部250。喷嘴连接部240为容器部230中的前侧部分,并与第1喷嘴210及第2喷嘴220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喷嘴连接部240与第1喷嘴210及第2喷嘴220一体形成。如图10所示,对彼此对半分割的左喷嘴部240L与右喷嘴部240R进行螺纹紧固而形成第1喷嘴210、第2喷嘴220以及喷嘴连接部240。在喷嘴连接部240的后端部243的外周设置有O形环244。
主体部250为容器部230中的后侧部分。主体部250形成为前端开口的近似箱状。在本实施方式中,容器部230由碳树脂形成。如图9所示,容器部230具有由透光性的树脂形成的窗部235。用户能够经由窗部235而确认容器部230内的粉尘量。
如图9所示,集尘箱200还具备构成为相对于喷嘴连接部240拆装主体部250的拆装部270。在本实施方式中,拆装部270包括:设置于主体部250的安装螺钉271;以及设置于喷嘴连接部240的卡合部245。安装螺钉271具有旋钮272以及轴273。卡合部245构成为:供安装螺钉271的前端部274卡合(嵌合)。
在主体部250的内部设置有从容器部230的后壁232向前方延伸的筒状部258。筒状部的后端为设置于后壁232的开口。旋钮272配置于后壁232的后表面侧、且将该开口覆盖。轴273与旋钮272连接、且配置于筒状部258内。喷嘴连接部240具有在上下方向上设置于第1喷嘴210与第2喷嘴220之间的间隔壁241,卡合部245由设置于间隔壁241的开口、以及配置于开口内的螺母246等卡合部件构成。间隔壁241将喷嘴连接部240内区划为与第1喷嘴210连通的空间以及与第2喷嘴220连通的空间。
对将主体部250装配于喷嘴连接部240的方法进行说明。用户以使得装配有安装螺钉271的主体部250与喷嘴连接部240的外形(例如,侧面233)连续的方式对主体部250与喷嘴连接部240进行对位。用户使得主体部250的前端部253嵌入喷嘴连接部240的后端部243、且将轴273的前端部274插入于卡合部245的开口。若用户对旋钮272进行手动操作(旋转操作),则轴273的前端部274插入于卡合部245的开口并与卡合部245卡合(嵌合)。这样,能够将主体部250装配于喷嘴连接部240。
过滤部件260以将容器部230内的空间区划为与第1喷嘴210连通的第1空间281、以及与第2喷嘴220连通的第2空间282的方式设置于容器部230内。过滤部件260设置于与第1喷嘴210相比更靠近第2喷嘴220的位置。过滤部件260形成为使得空气透过、且不使加工作业中生成的粉尘透过。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过滤部件260而使用具有开口261的袋状的空气过滤器。空气过滤器例如为粗尘用过滤器。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过滤部件260的内部配置有框架262。框架262形成为使得过滤部件260扩展并保持为袋形。如图9所示,在喷嘴连接部240的内壁中的、间隔壁241的上侧且是第1喷嘴210的后侧设置有将框架262固定为能够拆装的槽部242。过滤部件260以开口261朝向第1喷嘴210侧(前侧)的方式借助框架262而固定于槽部242。也可以说过滤部件260安装于喷嘴连接部240中的、与第2喷嘴220连接的部分(第2喷嘴连接部)。如图10所示,过滤部件260的下端部由从间隔壁241向后方延伸的板247支承。
集尘箱200还具有细绳状的接地部件265。接地部件265为用于使得集尘箱200与大地处于相同电位的部件。接地部件265的一端部与容器部230接触,另一端部从容器部230露出。接地部件265的露出长度为:在打磨面B1放置于加工件上时使得接地部件265的另一端部能够与加工件、相对于加工件处于同一平面上的部件接触的长度。在本实施方式中,接地部件265与容器部230内的空间(第1空间281)隔开,并设置于喷嘴连接部240的下端部。接地部件265将积存于集尘箱200的电荷释放。
以下,与粉尘贮存于集尘箱200的形式一并对本实施方式的集尘箱200所实现的效果以及装配有集尘箱200的带式打磨机1所实现的效果进行说明。
若集尘箱200的第1喷嘴210、第2喷嘴220分别与带式打磨机1的排出喷嘴140、吸引喷嘴150连接且集尘箱200装配于带式打磨机1,则带式打磨机1的第1流路191与集尘箱200内的第1空间281连通。另外,带式打磨机1的第2流路192与集尘箱200内的第2空间282连通。如上所述,第1空间281与第2空间282由过滤部件260区划开,所以,集尘箱200内的空气能够在第1空间281及第2空间282移动。
若对带式打磨机1进行驱动,则风扇3进行旋转而从背面侧吸气。此时,通过风扇3的吸气而使得风扇3周围的空气从吸引喷嘴150流向空气排出口165。也就是说,通过风扇3的旋转而产生从集尘箱200内经由第2流路192流向空气排出口165的气流F2(参照图7)。另外,通过风扇3的吸气而使得集尘箱200内变为负压,所以,产生从设置于带驱动部6后方的集尘口19经由第1流路191而流向集尘箱200内的气流F1。据此,加工作业中生成的粉尘从集尘口19向第1流路191、排出喷嘴140、第1喷嘴210、容器部230的第1空间281按顺序依次移动。流入容器部230的粉尘因过滤部件260而被妨碍向第2空间282移动,所以滞留于第1空间281。这样,粉尘贮存于集尘箱200的第1空间281。另外,集尘箱200内的空气透过过滤部件260而从第1空间281向第2空间282、第2喷嘴220、吸引喷嘴150、第2流路192、空气排出口165按顺序依次移动,并向带式打磨机1的外部排出。
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集尘箱200的第1喷嘴210、第2喷嘴220分别与带式打磨机1的排出喷嘴140、吸引喷嘴150连接并使得风扇3旋转,由此能够产生从带式打磨机1的集尘口19通过集尘箱200内而流向带式打磨机1的空气排出口165的气流。另外,过滤部件260将容器部230内的空间区划为与第1喷嘴210连通的第1空间281、以及与第2喷嘴220连通的第2空间282,所以,粉尘能够贮存于集尘箱200内,能够抑制粉尘从第2喷嘴220流入外壳10内。因而,关于本实施方式的集尘箱200以及装配有集尘箱20的带式打磨机1,能够提高粉尘的集尘效率。
此外,如上所述,利用间隔壁101以及排出喷嘴140的筒壁而使得第1流路191与收容马达2、风扇3、动力传递部35等各部件的空间分离。因而,通过第1流路191的空气、粉尘不会流入马达2、风扇3以及动力传递部35等的收容部。另外,虽然空气从集尘箱200流入第2流路192,但是,该空气为由过滤部件260过滤除去粉尘的空气。因此,能够抑制加工作业中生成的粉尘附着于外壳10内的马达2、风扇3以及动力传递部35。其结果,能够实现带式打磨机1的长寿命化。
另外,关于集尘箱200,供粉尘流入的第1喷嘴210设置成比吸引空气的第2喷嘴220更靠下侧。因而,也可以不使粉尘移动至容器部230内的上方,所以,能够缩短用于使粉尘贮存于容器部230内的路径,从而能够提高集尘效率。
过滤部件260借助框架262而固定于设置在第2喷嘴220后侧的槽部242。也就是说,过滤部件260设置于与第1喷嘴210相比更靠近第2喷嘴220的位置。因而,相对于与第2喷嘴220连通的第2空间282而能够增大贮存粉尘的第1空间281。
另外,第1喷嘴210、第2喷嘴220在上下方向上排列且向后方开口。因而,能够抑制由于第1喷嘴210与第2喷嘴220向不同方向开口而使得容器部230内的空气的流动变得复杂。因此,能够进一步对容器部230内的气流实施整流,所以,能够进一步提高集尘效率。
此外,容器部230具备:与第1喷嘴210及第2喷嘴220连接的喷嘴连接部240;以及以能够拆装的方式装配于喷嘴连接部240的主体部250,过滤部件260设置于喷嘴连接部240。因而,通过从喷嘴连接部24拆下主体部250而能够将贮存于容器部230内的粉尘除去。
有时空气向过滤部件260内(第2空间282)移动时被过滤部件260妨碍移动的粉尘会附着于过滤部件260的外表面。然而,在本实施方式中,过滤部件260装配于喷嘴连接部240,所以,用户在从喷嘴连接部240拆下主体部250时能够容易地将附着于过滤部件260外表面的粉尘除去。因而,能够抑制过滤部件260被粉尘覆盖,所以,能够进一步提高集尘效率。
集尘箱200具备构成为相对于喷嘴连接部240而拆装主体部250的拆装部270。因而,用户无需另外准备用于相对于喷嘴连接部240而拆装主体部250的工具,所以,能够提高与集尘箱200的使用相关的便利性。
关于带式打磨机1,粉尘通过外壳10内的第1流路191,所以,容易因粉尘与外壳10的摩擦而产生静电。然而,本实施方式的集尘箱200具备:一端部与由导电性的合成树脂形成的容器部230接触、且另一端部从容器部230露出的接地部件265。因而,产生的静电能够经由接地部件265而释放。因此,能够抑制因静电而导致粉尘滞留于规定部位,所以能够进一步提高集尘效率。
集尘箱200构成为:在装配于带式打磨机1的状态下,收敛于外壳10的上下方向宽度以及左右方向宽度内。因而,能够抑制集尘箱200与位于带式打磨机1的左右侧的壁部、物体接触而对带式打磨机1的加工范围造成限制。此外,在以第2使用方式使用带式打磨机1的情况下,能够抑制集尘箱200与载置带式打磨机1的桌子等接触。
<集尘箱的其他方式、以及用于将粉尘收容于集尘箱的带式打磨机的其他方式>
集尘箱200只要具备能够与排出喷嘴140连接的第1喷嘴210、能够与吸引喷嘴150连接的第2喷嘴220、容器部230以及过滤部件260即可,也可以采用上述实施方式以外的形状、材质等。例如,容器部230可以为塑料制的袋形。另外,过滤部件260只要构成为使得空气透过、且不使带式打磨机1的加工作业中生成的粉尘透过即可。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过滤部件260的开口261安装于喷嘴连接部240中的与第2喷嘴220连接的部分(第2喷嘴连接部),但是,过滤部件260也可以安装于第2喷嘴220。
<开关机构的结构>
接下来,对开关机构8的整体结构进行说明。开关机构8为用于通过用户的手动操作对马达2的驱动及停止进行切换从而对带式打磨机1的驱动及停止进行切换的机构。如图6所示,开关机构8具备第1开关80、第2开关90、第1锁定开关85以及第2锁定开关95。在图14~图18中,作为用于对开关机构8的构造进行说明的假想平面,示出了包括把手14的长轴且与左右方向正交的平面P1。图12中示出了在带式打磨机1停止时(平时)由平面P1剖切的开关机构8。
如图12所示,第1开关80的一部分从设置于把手14前方下部的开口144向下方突出。第1开关80构成为能够对把手14进行拉动操作。第1开关80也称为拉入开关、触发器开关。第2开关90的一部分从设置于把手14后方上部的开口149向上方突出。第2开关90构成为能够对把手14进行按压操作。第1开关80及第2开关90构成为瞬时开关。
如图4及图12所示,第1锁定开关85以对第1开关80发挥作用的方式设置于把手14的前方。第1锁定开关85构成为:发挥限制第1开关80变为接通状态的功能(维持第1开关80的断开状态的功能、锁定断开功能)。另外,第1锁定开关85构成为:发挥维持第1开关80的接通状态的功能(锁定接通功能)。第1锁定开关85也称为锁定断开/锁定接通开关。第2锁定开关95以对第2开关90发挥作用的方式设置于把手14的左后方。第2锁定开关95构成为:发挥维持第2开关90的接通状态的功能(锁定接通功能)。第2锁定开关95也称为锁定接通开关。
控制器5构成为:在第1开关80及第2开关90的双方处于接通状态时使马达2旋转。控制器5构成为:在第1开关80及第2开关90的至少一方处于断开状态时使马达2的旋转停止。
如上所述,用户能够以第1使用方式和第2使用方式而使用本实施方式的带式打磨机1。第1使用方式是通常的使用方式,且是将打磨面B1配置于加工件上、且由用户把持把手14而进行加工作业的方式。第2使用方式是如下方式:在使得打磨面B1朝向铅垂上方而将带式打磨机1翻转的状态下例如将其载置于支架、桌子等、且由用户把持加工件并将其按压于打磨带B而进行加工作业。第2锁定开关95是主要在第2使用方式下使用的开关。
<第1开关的结构>
首先,对第1开关80进行说明。如图12及图13所示,第1开关80具备第1开关操作部81以及第1主开关82。
第1主开关82保持于主体外壳11的把手14内。第1主开关82具有:主体部821,其与控制器5电连接;以及柱塞822,其从主体部821的下部向下方露出、且能够大致在上下方向上移动。关于第1主开关82,若柱塞822的露出部分的长度为规定阈值以下则变为接通(接通状态),若柱塞822的露出部分的长度超过规定阈值则变为断开(断开状态)。主体部821在第1主开关82接通时将接通信号向控制器5输出。
第1开关操作部81构成为能够由用户进行手动操作。第1开关操作部81能够向第1接通位置及第1断开位置移动。在图13中,用实线表示处于第1接通位置的第1开关操作部81,用虚线表示处于第1断开位置的第1开关操作部81。第1接通位置为第1开关操作部81对第1主开关82发挥作用而使得第1主开关82变为接通状态的第1开关操作部81的位置。第1断开位置为使得第1主开关82变为断开状态的第1开关操作部81的位置。第1开关操作部81在平时处于第1断开位置。使第1开关操作部81向第1接通位置、第1断开位置移动的操作也分别称为接通操作、断开操作。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开关操作部81的接通操作为拉动操作。第1开关操作部81的断开操作为拉动操作的解除。
对第1开关操作部81的结构进行具体说明。第1开关操作部81具有基部811、凸起部814以及突起部815。基部811为从第1主开关82的前方朝柱塞822的下方延伸的部分。基部811的一部分从设置于把手14前方下部的开口144向下方突出。该突出的部分具有沿着用户的手指的外形。基部811具有与柱塞822的下端抵接的抵接部812(参照图12)。突起部815形成为从基部811的前侧部分向上方突出的近似厚板状。如图14~图16所示,突起部815在左右方向上位于把手14的大致中央,平面P1从突起部815通过。凸起部814在基部811的前部沿左右方向延伸,并由把手14支承。凸起部814能够相对于把手14转动。
在第1开关操作部81的接通操作未被第1锁定开关85限制的情况下,第1开关操作部81通过用户的拉动操作而被拉入至开口144内。此时,第1开关操作部81以凸起部814为中心而顺时针转动。据此,第1开关操作部81从图13中虚线所示的状态向实线所示的状态转移,使得突起部815向前方移动。另外,抵接部812将柱塞822压入。抵接部812将柱塞822压入而使得第1主开关82(第1开关80)变为接通状态。第1接通位置还是柱塞822的露出部分的长度为规定阈值以下的第1开关操作部81的位置。
若解除第1开关操作部81的拉动操作,则第1开关操作部81以凸起部814为中心逆时针转动而恢复至原来的位置,使得突起部815向后方移动。另外,抵接部812解除对柱塞822的压入。据此,第1开关80变为断开状态。第1断开位置还是柱塞822的露出部分的长度大于规定阈值的第1开关操作部81的位置。
第1开关80还具备对第1开关操作部81向第1断开位置施力的施力部件818。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施力部件818而采用压缩螺旋弹簧。如图12所示,施力部件818的一端在凸起部814的后部且在抵接部812的前部由基部811支承。施力部件818的另一端由把手14的内壁支承。克服施力部件818的作用力对第1开关操作部81进行拉动操作而将其定位于第1接通位置,由此使得第1开关80变为接通状态。另外,若解除第1开关操作部81的拉动操作,则利用施力部件818的作用力而使得第1开关操作部81恢复至第1断开位置,据此,使得第1开关80变为断开状态。
<第1锁定开关的结构>
接下来,对第1锁定开关85进行说明。第1锁定开关85通过用户的手动操作而向限制第1开关操作部81的接通操作的锁定断开位置、以及允许第1开关操作部81的接通操作的锁定断开解除位置移动。锁定断开解除位置包括维持第1开关80的接通操作的锁定接通位置。第1锁定开关85在平时定位于锁定断开位置。图12及图14示出了第1锁定开关85定位于锁定断开位置的状态(锁定断开状态),图15及图16示出了第1锁定开关85定位于锁定接通位置的状态(锁定接通状态)。
如图14所示,第1锁定开关85具备操作轴部851、锁定断开卡止部853、锁定接通卡止部855L、855R以及施力部件858。第1锁定开关85构成为能够对把手14进行压入操作的压入操作部。
操作轴部851为大致沿左右方向延伸的部件。如图14所示,在锁定断开状态下,操作轴部851的左右方向上的大致中央部处于平面P1内。在平时,操作轴部851的左端部及右端部分别从设置于把手14的左侧面(左壁14L)及右侧面(右壁14R)的开口145L、145R突出。操作轴部851的左端部及右端部分别作为操作部851L、851R而发挥功能。第1锁定开关85配置于用户对第1开关操作部81进行操作的手指到达的范围。具体而言,操作部851R配置于用户用右手把持把手14以便用右手指对第1开关操作部81进行拉动操作时用户的右手拇指到达的范围。另外,操作部851L配置于用左手把持把手14以便用左手指对第1开关操作部81进行拉动操作时用户的左手拇指到达的范围。
锁定断开卡止部853构成为:与第1开关操作部81的突起部815抵接而对第1开关操作部81的拉动操作进行限制。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操作轴部851中的左右方向上的中央部设置有向后方凹陷的凹陷部854。锁定断开卡止部853形成为从凹陷部854的中央前部向前方下部突出的厚板状。
锁定接通卡止部855L、855R分别与锁定断开卡止部853分离地设置于凹陷部854的左端及右端。锁定接通卡止部855L、855R在前后方向上位于比锁定断开卡止部853更靠后方的位置。锁定接通卡止部855L、855R分别形成为向下方突出的厚板状。锁定接通卡止部855L与锁定断开卡止部853的左右方向上的间隔、以及锁定接通卡止部855R与锁定断开卡止部853的左右方向上的间隔分别大于突起部815的左右方向上的厚度。因而,突起部815(第1开关操作部81)在与锁定断开卡止部853的卡合解除时能够转动(变为锁定断开解除状态)。此外,在该卡合解除时,第1开关操作部81能够在前后方向上转动直至突起部815的后壁(后表面)位于比锁定接通卡止部855L、855R的前壁(前表面)更靠前方的位置为止。
操作轴部851还具有限制壁854L、854R。限制壁854L、854R对凹陷部854的左右端进行规定。限制壁854L设置于锁定接通卡止部855L的左前方。限制壁854L在第1锁定开关85向右压入时与突起部815的左侧面抵接。据此,限制壁854L对第1锁定开关85向右侧的移动进行限制,并且将锁定接通卡止部855L定位于突起部815的正后方。限制壁854R设置于锁定接通卡止部855R的右前方。限制壁854R在第1锁定开关85向左压入时与突起部815的右侧面抵接。据此,限制壁854R对第1锁定开关85向左侧的移动进行限制,并且将锁定接通卡止部855R定位于突起部815的正后方。
施力部件858设置于操作轴部851的后方。施力部件858沿着左右方向配置。施力部件858构成为对第1锁定开关85向锁定断开位置施力。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施力部件858而采用压缩螺旋弹簧。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操作轴部851的后部设置有与操作轴部851一体形成且对施力部件858进行保持的保持部859。施力部件858的左端及右端分别保持于保持部859的左壁及右壁。保持部859的左壁及右壁分别具有开口。从把手14的左壁及右壁突出的突起部149L、149R经由保持部859的上述开口而与施力部件858的左端及右端抵接。如图15所示,若操作轴部851向左移动,则施力部件858与保持部859一起向左移动。此时,施力部件858的右端由保持部859的右壁支承,另一方面,施力部件858的左端由突起部149L支承,从而施力部件858进行压缩。另外,如图16所示,若操作轴部851向右移动,则施力部件858与保持部859一起向右移动。此时,施力部件858的左端由保持部859的左壁支承,另一方面,施力部件858的右端由突起部149R支承,从而施力部件858进行压缩。
如上所述,第1锁定开关85在平时定位于锁定断开位置。如图14所示,锁定断开位置为锁定断开卡止部853位于突起部815的正后方的第1锁定开关85的位置。在锁定断开位置处,锁定断开卡止部853位于平面P1上。第1锁定开关85通过用户的手动操作被向右压入而能够移动至图15所示的第1锁定接通位置。第1锁定接通位置为锁定接通卡止部855R位于突起部815的正后方的第1锁定开关85的位置。在第1锁定接通位置处,锁定接通卡止部855R位于平面P1上。另外,第1锁定开关85通过用户的手动操作被向左压入而能够移动至图16所示的第2锁定接通位置。第2锁定接通位置为锁定接通卡止部855L位于突起部815的正后方的第1锁定开关85的位置。在第2锁定接通位置处,锁定接通卡止部855L位于平面P1上。
<第1开关以及第1锁定开关的操作方法>
如图12、图14所示,当第1锁定开关85处于锁定断开位置时,锁定断开卡止部853的后壁与第1开关操作部81的突起部815的前壁抵接(卡合、干涉)。据此,锁定断开卡止部853对突起部815向前方的移动、即第1开关操作部81的拉动操作进行限制(锁定断开状态)。
若用户将操作部851R向把手14压入,则第1锁定开关85从锁定断开位置向左移动。这样,锁定断开卡止部853与第1开关操作部81的突起部815的卡合解除(锁定断开解除状态)。据此,突起部815能够顺时针转动,从而能够进行第1开关操作部81的拉动操作(接通操作)。此外,若用户对第1开关操作部81进行拉动操作,则突起部815能够顺时针转动而在前后方向上移动至比锁定接通卡止部855R更靠前方的位置。
若用户将第1锁定开关85进一步向左压入,则如图15所示那样第1锁定开关85向左移动至使得限制壁854R与突起部815的右侧面抵接的位置。在限制壁854R的左后方设置有锁定接通卡止部855R,所以,若限制壁854R与突起部815的右侧面抵接,则锁定接通卡止部855R位于突起部815的正后方。也就是说,第1锁定开关85定位于第1锁定接通位置。
若用户解除第1开关操作部81的拉动操作(接通操作),则利用施力部件818(参照图12)而对第1开关操作部81作用有朝向第1断开位置的作用力。然而,突起部815的后壁(后表面)与锁定接通卡止部855R的前壁(前表面)卡合,从而对第1开关操作部81向第1断开位置的移动进行限制。由此,第1开关操作部81维持为第1接通位置。因而,即便用户解除第1开关操作部81的拉动操作,也会维持接通操作(锁定接通状态)。此外,此时,第1锁定开关85的施力部件858如图15所示那样进行压缩,由此对第1锁定开关85向锁定断开位置施力。然而,第1开关80的施力部件818对第1开关操作部81的突起部815(第1开关操作部81)向朝向第1断开位置的方向(突起部815逆时针转动的方向)施力。因而,施力部件818的作用力借助突起部815而作用于锁定接通卡止部855R,从而突起部815与锁定接通卡止部855R的卡合得以保持。这样,第1锁定开关85停留于第1锁定接通位置。
如图15所示,在第1锁定开关85定位于第1锁定接通位置而维持第1开关操作部81的接通操作的状态下,若用户进一步对第1开关操作部81进行拉动操作,则突起部815顺时针转动。由此,突起部815从锁定接通卡止部855R离开,突起部815与锁定接通卡止部855R的卡合解除。因而,第1锁定开关85利用施力部件858的作用力而恢复至锁定断开位置(参照图14)。另外,第1开关操作部81利用施力部件818的作用力而恢复至第1断开位置。
用户使处于锁定断开位置的第1锁定开关85向第2锁定接通位置移动的方式也与上述方式相同。即,若用户将操作部851L向把手14压入,则第1锁定开关85从锁定断开位置向右移动。这样,锁定断开卡止部853与第1开关操作部81的突起部815的卡合解除。若用户对第1开关操作部81进行拉动操作(接通操作),则突起部815能够在前后方向上移动至比锁定接通卡止部855L更靠前方的位置。
若用户进一步将第1锁定开关85向右压入,则如图16所示那样第1锁定开关85向右移动至使得限制壁854L与突起部815的左侧面抵接的位置。在限制壁854L的右后方设置有锁定接通卡止部855L,所以,若限制壁854L与突起部815的左侧面抵接,则锁定接通卡止部855L位于突起部815的正后方。也就是说,第1锁定开关85定位于第2锁定接通位置。
若用户解除第1锁定开关85的拉动操作(接通操作),则利用施力部件818对第1开关操作部81作用有朝向第1断开位置的作用力。但是,突起部815的后壁与锁定接通卡止部855L的前壁抵接,从而对第1开关操作部81向第1断开位置的移动进行限制。据此,第1开关操作部81维持为第1接通位置,即便用户解除第1锁定开关85的拉动操作,也会维持第1开关操作部81的接通操作(第1开关80的锁定接通状态)。此外,施力部件818的作用力借助突起部815而作用于锁定接通卡止部855L(第1锁定开关85)。通过该作用力的作用而使得第1锁定开关85停留于第2锁定接通位置。
如图16所示,在第1锁定开关85定位于第2锁定接通位置而维持第1开关操作部81的接通操作的状态下,若用户进一步对第1开关操作部81进行拉入操作,则突起部815顺时针转动。由此,突起部815与锁定接通卡止部855R的卡合解除。因而,第1锁定开关85利用施力部件858的作用力而恢复至锁定断开位置(参照图14)。另外,第1开关操作部81利用施力部件818的作用力而恢复至第1断开位置。
如上,用户在第1开关80处于锁定接通状态时(参照图15及图16),对第1开关操作部81进行拉动操作之后,仅通过解除该拉动操作就能够使得第1开关80处于断开状态、且使得第1开关80向锁定断开状态转移。
<第2开关的结构>
接下来,对第2开关90进行说明。如图12所示,第2开关90具备第2开关操作部91以及第2主开关92。
第2主开关92在比第1开关80更靠后方的位置处保持于主体外壳11的把手14内。第2主开关92具备:主体部921,其与控制器5电连接;以及致动器922,其从主体部921的上部向上方突出。致动器922被向下方按压而向主体部921压入。关于第2主开关92,若致动器922相对于主体部921的压入(按压)量为规定阈值以上,则变为接通(接通状态),若致动器922相对于主体部921的压入量小于规定阈值,则变为断开(断开状态)。主体部921在第2主开关92接通时将接通信号向控制器5输出。
第2开关操作部91设置成比第1开关操作部81及第1锁定开关85更靠后方。第2开关操作部91设置成比包含第1部分12(马达收容部)的上壁121的假想平面P2(参照图6)更靠下方。如图12所示,第2开关操作部91以其一部分从设置于把手14后方上部的开口149向上方突出的方式配置于把手14,并大致在上下方向上移动。第2开关操作部91构成为能够由用户进行手动操作。第2开关操作部91能够向第2接通位置及第2断开位置移动。在图17中,用实线表示处于第2接通位置的第2开关操作部91,由虚线表示处于第2断开位置的第2开关操作部91。第2接通位置为第2开关操作部91对第2主开关92发挥作用而使得马达进行驱动的第2开关操作部91的位置。第2断开位置为使得马达2的驱动停止的第2开关操作部91的位置。第2开关操作部91在平时处于第2断开位置。使第2开关操作部91向第2接通位置、第2断开位置移动的操作还分别称为接通操作、断开操作。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开关操作部91的接通操作为按压操作。第2开关操作部91的断开操作为按压操作的解除。
对第2开关操作部91的结构进行具体说明。第2开关操作部91具有:基部911;沿左右方向延伸、且左右端由把手14支承的转动轴916;以及施力部件918。基部911配置于第2主开关92的上方且前方,并沿前后方向延伸。基部911的后侧部分向下方伸出。在基部911的后方下部设置有能够与致动器922的上端部抵接的抵接部912。
在平时,基部911的一部分从设置于把手14后方上部的开口149向上方突出(参照图12)。该突出的部分呈背鳍状。在基部911的前端部设置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轴孔915。转动轴916插通于轴孔915。基部911能够以转动轴916为中心而转动。通过用户的按压操作而使得基部911逆时针(向下方)转动并将其向开口149压入。
基部911形成为在内部具有空间的块状。如图12所示,在基部911的左壁部911L设置有开口917。详细情况在后面叙述,开口917形成为能够将第2锁定开关95的卡止部954插入并配置于基部911的内部空间的位置及大小。
施力部件918构成为对第2开关操作部91向第2断开位置施力。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施力部件918而采用扭簧。扭簧918的线圈部分设置于转动轴916上。在把手14内设置有从基部911的前方朝后方下部延伸的支承壁142,扭簧918的一个臂918f固定于支承壁142。扭簧918的另一个臂(未图示)固定于基部911,对基部911向上方(顺时针的方向)施力。
通过用户的按压操作而将第2开关操作部91向开口149内压入。此时,第2开关操作部91以转动轴916为中心而逆时针转动。据此,抵接部912向下方移动而将致动器922压入,从而使得第2主开关92(第2开关90)变为接通状态。第2接通位置还是致动器922的压入(按压)量为规定阈值以上的第2开关操作部91的位置。
若解除第2开关操作部91的拉动操作,则第2开关操作部91利用扭簧918的作用力以转动轴916为中心顺时针转动而恢复至原来的位置,由此使得抵接部912解除致动器922的压入。由此,第2开关90变为断开状态。第2断开位置还是致动器922的压入(按压)量小于规定阈值的第2开关操作部91的位置。
<第2锁定开关的结构>
第2锁定开关95以对第2开关90发挥作用的方式设置于把手14的后方。第2锁定开关95在前后方向上位于第1锁定开关85的后方、且在上下方向上位于第1锁定开关85的下方。如图18所示,第2锁定开关95的一部分从设置于把手14的左壁14L的开口147露出。第2锁定开关95在平时定位于断开位置(非锁定接通位置)(参照图18)。第2锁定开关95能够移动至通过用户的手动操作而维持第2开关操作部91的接通操作的锁定接通位置(参照图19)。
如图18及图19所示,在把手14的左壁14L中的与第2开关操作部91的后方部分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向右侧凹陷的凹陷部146。第2锁定开关95配置于凹陷部146。凹陷部146形成为趋向右侧而内径减小的多阶圆状。开口147位于凹陷部146的大致中央部。凹陷部146具有与左右方向正交的第1凸缘146a以及第2凸缘146b。第2凸缘146b为设置于开口147的周围的环状壁。第1凸缘146a为设置于第2凸缘146b的左侧、且是第2凸缘146b的周围的环状壁。
第2锁定开关95具有:阶梯销953;设置于阶梯销953的左端部的操作部951;以及施力部件958。
阶梯销953大致沿左右方向延伸,并能够在左右方向上移动。阶梯销953以在对第2开关操作部91进行按压操作时能够插入于基部911的开口917的方式配置于把手14。阶梯销953以右端部配置于把手14内且左端部配置于凹陷部146内(开口147的左侧)的状态而插通于开口147。阶梯销953的右端部的外径形成为大于开口147的直径。据此,能够防止阶梯销953从把手14脱离。另外,详细情况在后面叙述,阶梯销953的右端部作为卡止于第2开关操作部91而将第2开关操作部91维持为第2接通位置的卡止部954发挥功能。
操作部951形成为嵌合于阶梯销953的左端部的盖状。操作部951能够与阶梯销953一体地在左右方向上移动。操作部951的外径大于第2凸缘146b且小于第1凸缘146a。因而,操作部951向右侧的移动被第1凸缘146a限制。与第1锁定开关85不同,第2锁定开关95的操作部951在左右方向上未比凹陷部146周围的左壁14L更向左侧突出。
施力部件958构成为对第2锁定开关95向非锁定接通位置施力。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施力部件958而采用压缩螺旋弹簧。施力部件958配置于阶梯销953上。施力部件958的左端由操作部951的凸缘部952支承,右端由第2凸缘146b支承。
<第2开关与第2锁定开关的操作方法>
如图12、图18所示,在平时,第2开关操作部91(基部911)的一部分从设置于把手14的开口147向比把手14更靠上方的位置突出(第2断开位置)。如上所述,通过用户的按压操作将第2开关操作部91向开口149内压入而使其向第2接通位置移动,由此使得第2主开关92(第2开关90)变为接通状态。
在对第2开关操作部91进行按压操作的状态下,若用户将第2锁定开关95的操作部951向把手14内压入,则第2锁定开关95的卡止部954从在第2开关操作部91的基部911设置的开口917向基部911的内部空间插入。而且,若解除第2开关操作部91的按压操作,则利用扭簧918的作用力而对第2开关操作部91向原来的位置(第2断开位置)施力。然而,在第2开关操作部91从第2接通位置脱离(移动)之前,阶梯销953的卡止部954与基部911的开口917周围的左壁部911L卡合(参照图19)。据此,第2开关操作部91维持为第2接通位置(锁定接通状态)。另外,第2锁定开关95虽被施力部件958向非锁定接通位置施力,但是,通过卡止部954与基部911的卡合而停留在锁定接通位置。如上,即便用户使手指从第2开关操作部91及第2锁定开关95离开,也能维持第2开关90的接通状态。
在上述锁定接通状态下,若用户对第2开关操作部91进行按压操作,则第2开关操作部91逆时针(向下方)转动,从而阶梯销953的卡止部954与基部911的左壁部911L的卡合得到解除。据此,第2锁定开关95利用施力部件958的作用力而恢复至非锁定断开位置(参照图18)。另外,第2开关操作部91利用施力部件918的作用力而恢复至第2断开位置。也就是说,用户在锁定接通状态下暂时对第2开关操作部91进行按压操作之后,仅通过解除该按压操作就能够使第2开关90变为断开状态。
可以在第1使用方式、第2使用方式下分别如下那样对以上说明的开关机构8进行操作。在第1使用方式下,用户例如用左手对第2开关操作部91进行按压操作。而且,将右手搭在第1开关操作部81、且用右手拇指将第1锁定开关85的操作部851R压入,从而能够解除第1开关80的锁定断开状态。而且,用右手拉入第1开关操作部81、且用右手拇指进一步将第1锁定开关85的操作部851R压入,从而能够维持第1开关80的接通状态(锁定接通状态)。此外,用户用右手对第2开关操作部91进行按压操作、且将左手搭在第1开关操作部81、且用左手拇指将第1锁定开关85的操作部851L压入,由此也能够使第1开关80处于锁定接通状态。在该状态下,若用户使手从带式打磨机1离开,则第2开关操作部91恢复至第2断开位置,第2开关90变为断开状态。因而,用户仅通过解除第2开关操作部91的按压操作,就能够使带式打磨机1停止。
在第2使用方式下,用户对第2开关操作部91进行按压操作(使之移动至第2接通位置)将第2锁定开关95压入而使得第2开关90变为锁定接通状态。此外,用户以与第1使用方式相同的方式对第1开关操作部81及第1锁定开关85进行操作而能够使第1开关80变为锁定接通状态。据此,用户能够使手从带式打磨机1离开而把持加工件进行加工作业。此外,用户在如上述那样暂时对第2开关操作部91进行按压操作之后,仅通过解除该按压操作,就能够使第2开关90变为断开状态,从而能够使带式打磨机1停止。
如以上说明,关于本实施方式的带式打磨机1,能够利用第1锁定开关85维持第1开关80的接通状态,利用第2锁定开关95维持第2开关90的接通状态。因而,关于本实施方式的带式打磨机1,在第2使用方式下,即便在带式打磨机1载置于具有一些凹凸的面的情况下,也能够稳定地继续马达2的驱动。
另外,在锁定断开状态下,第1锁定开关85的操作部851L、851R从把手14的左右壁14L、14R分别突出,第2锁定开关95的操作部951配置于在把手14的左壁14L设置的凹陷部146。因而,在第2使用方式中,容易连续地进行第1锁定开关85和第2锁定开关95的操作。因此,在第2使用方式中,能够进一步提高带式打磨机1的驱动所涉及的操作性。
此外,关于带式打磨机1,对外壳10的马达2进行收容的部分(第1部分12)的上壁121与打磨带B大致平行,第2开关操作部91设置成比包含上壁121的假想平面P2更靠下方。因而,在第2使用方式中,通过将上壁121载置于桌子、支架等而能够使带式打磨机1的姿势稳定。
另外,第1锁定开关85除了发挥维持第1开关80的接通状态的功能(锁定接通功能)以外,还能够发挥防止第1开关80变为接通状态的功能(锁定断开功能)。因而,能够抑制因另外设置发挥锁定断开功能的开关而使得开关机构的操作变得复杂、使得带式打磨机变得大型化。也就是说,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实现带式打磨机1的驱动所涉及的操作性的提高、以及带式打磨机1的紧凑化。
另外,第2开关操作部91从把手14的上方突出,所以,用户将第2开关操作部91从上方压入而能够使得第2开关90变为接通状态。因而,在第1使用方式下,也能够提高带式打磨机1的驱动所涉及的操作性。
另外,通过用户的按压操作的解除而使得第2开关操作部91恢复至第2断开位置,所以,在第1使用方式下,即便在用户使手从带式打磨机1离开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带式打磨机1自行移动。
第2锁定开关95在与第2开关操作部91的移动方向(大致上下方向)交叉的左右方向上移动。因而,能够抑制如下情况:用户在对第2开关操作部91进行操作的情况下,用户的手指不慎触碰到第2锁定开关95而意外地对第2锁定开关95进行操作。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锁定开关95构成为未比把手14更向外侧(比左壁14L更向左侧)突出。据此,能够进一步抑制意外地对第2锁定开关95进行操作。
<开关机构的其他方式>
若第1开关80、第2开关90构成为瞬时开关,则可以采用上述结构以外的结构。例如,第1开关操作部81、第2开关操作部91可以构成为通过用户的滑动操作而向第1、2接通位置、以及第1、2断开位置移动的滑动操作部。同样地,若第1锁定开关85、第2锁定开关95分别构成为能够持续进行第1开关80、第2开关90的接通操作,则可以采用上述结构以外的结构。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施力部件818、858、958而采用压缩螺旋弹簧,作为施力部件918而采用扭簧。与此相对,作为施力部件818、858、918、958也可以采用其他施力部件(弹性体)。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2锁定开关95设置于把手14的左壁14L。与此相对,第2锁定开关95也可以设置于把手14的右壁14R,还可以分别设置于左右壁14L、14R。
<蓄电池装配部的结构>
接下来,利用图1~图5及图20对蓄电池装配部4的结构进行说明。蓄电池装配部4设置于带驱动部6的上方(主体外壳11的第2部分13)。蓄电池装配部4构成为:通过使具有公知结构的充电式蓄电池300相对于蓄电池装配部4在滑动方向上滑动而对蓄电池300进行拆装。
首先,对能够相对于蓄电池装配部4拆装的蓄电池的一例进行说明。图20所示的蓄电池300为装配于蓄电池装配部4的蓄电池组的一例。在图20中,蓄电池300具备:壳体310,其对多个蓄电池单格进行收容;以及装配部320,其能够相对于蓄电池装配部4拆装。装配部320具有:在蓄电池300装配于蓄电池装配部4时与蓄电池装配部4的装配面41对置的装配面321。在图20中,关于蓄电池300的方向,相对于壳体310设置有装配面321的方向定义为下侧,其相反侧定义为上侧。另外,与上下方向交叉的方向、且是蓄电池300的滑动方向设为前后方向,前后方向中设置后面叙述的305的那侧定义为前侧、其相反侧定义为后侧。此外,与上下方向及前后方向交叉的方向定义为左右方向。
装配部320具有装配面321、一对轨道支承部322、一对电源端子324以及信号用端子326。装配面321为在蓄电池300装配于带式打磨机1的蓄电池装配部4时与蓄电池装配部4的装配面41(详细情况在后面叙述)对置的面。在本实施方式中,装配面321包括壳体310的下表面、且是壳体310的前方下部向下方突出的部分(突出部311)的下表面。装配面321为与前后方向及左右方向大致平行的面。蓄电池300形成为上下方向宽度比前后方向宽度及左右方向宽度小的矩形箱状。蓄电池300(壳体310)在滑动方向上具有长边。装配面321的相反侧的面(上表面312)在蓄电池300中具有最大面积。一对轨道支承部322设置于突出部311的左右侧面,并沿壳体310的长边方向(前后方向)延伸。一对轨道支承部322构成为能够与蓄电池装配部4所具备的导轨42(参照图4)卡合。
装配部320还包括设置于突出部311的前方下部的锁定部件305。锁定部件305与设置于蓄电池装配部4的锁定支承部卡合而将蓄电池300固定(锁定)于蓄电池装配部4。解锁按钮(未图示)由用户进行按压操作而解除锁定部件305与锁定支承部的锁定。
如图2及图5所示,蓄电池装配部4设置于主体外壳11的第2部分13。蓄电池装配部4设置于上壁131及侧壁133的内侧部分,并形成为能够从前方纳入蓄电池300。如上所述,主体外壳11中的位于带驱动部6上方的部分形成为第2部分13的上壁131位于比第1部分12的上壁121更靠下方的位置的台阶状。第1部分12对马达2进行收容,所以,也可以说蓄电池装配部4设置于马达2的前方、且带驱动部6的上方。另外,也可以说蓄电池装配部4从上方观察时与带驱动部6重叠、且从前方观察时与马达2重叠。
如图6所示,蓄电池装配部4构成为:在装配有蓄电池300的装配状态(以下,称为蓄电池装配状态)下,在上下方向上,蓄电池300未从外壳10的上壁121向上方突出。另外,蓄电池装配部4构成为:在蓄电池装配状态下,在前后方向上,蓄电池300未从主体外壳11的前端向前方突出。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6所示,在上下方向上,蓄电池300中的装配面321的相反侧的面(上表面312)、与主体外壳11的第1部分12的上壁121处于大致相同的位置。另外,在前后方向上,蓄电池300的前表面314与主体外壳11的前端处于大致相同的位置。此外,如图4所示,蓄电池装配部4构成为:在左右方向上,蓄电池300未从左主体外壳11L的左端向左侧突出、且未从右主体外壳11R向右侧突出。换言之,蓄电池装配部4构成为:在蓄电池装配状态下,蓄电池300的左右方向收敛于主体外壳11的第2部分13的左右方向宽度内。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左右方向上,蓄电池300的右表面313处于与右主体外壳11R的侧壁123、133大致相同的位置。
蓄电池装配部4具备装配面41、一对导轨42、一对电源端子44以及信号用端子46。在本实施方式中,蓄电池300相对于蓄电池装配部4的滑动方向为前后方向。详细而言,蓄电池300相对于蓄电池装配部4的装配方向为从前向后的方向。装配于蓄电池装配部4的蓄电池300的拆卸方向为从后向前的方向。
装配面41为在蓄电池300装配于蓄电池装配部4时与蓄电池300的一面(装配面321)对置的面。装配面41与前后方向及左右方向大致平行。在第2部分13的侧壁133的内侧分别设置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导轨42。一对导轨42构成为使得蓄电池300的轨道支承部322卡合。在蓄电池300的装配部320装配于蓄电池装配部4的情况下,导轨42在前后方向上对轨道支承部322进行引导。也可以说装配面41与蓄电池300的滑动方向大致平行。
一对电源端子44设置于一对导轨42之间。一对电源端子44形成为从装配面41向上方突出且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板状。一对电源端子44构成为从装配于蓄电池装配部4的蓄电池300接受电力。信号用端子46设置于一对电源端子44之间,从装配面41向上方突出,并且沿前后方向延伸。信号用端子46构成为与装配于蓄电池装配部4的蓄电池300进行信号的收发。
蓄电池300的装配部320相对于蓄电池装配部4从前向后滑动,由此使得蓄电池300的轨道支承部322与蓄电池装配部4的导轨42卡合而将蓄电池300装配于蓄电池装配部4。此时,蓄电池装配部4的装配面41与蓄电池300的装配面321对置。另外,蓄电池装配部4的一对电源端子44分别与蓄电池300的一对电源端子324电连接。另外,蓄电池装配部4的信号用端子46与蓄电池300的信号用端子326电连接。
蓄电池装配部4还包括供蓄电池300的锁定部件305卡合的锁定纳入孔47。若蓄电池300装配于蓄电池装配部4,则锁定部件305与锁定纳入孔47卡合而将蓄电池300固定为无法在前后方向上移动。而且,若按下蓄电池300的解锁按钮,则锁定部件305与锁定纳入孔47的卡合解除。在该卡合解除的状态下使蓄电池300相对于蓄电池装配部4从后向前滑动而将蓄电池300从蓄电池装配部4拆下。
本实施方式的带式打磨机1还具备前把手17。前把手17与外壳10连接,并能够相对于外壳10转动。如图3所示,前把手17的转动轴A4沿左右方向延伸。前把手17也称为“第2把手”。
前把手17以沿左右方向延伸的转动轴A4为中心而转动。前把手17具备:臂171,其具备基端部172和末端部173、且沿与转动轴A4交叉的方向延伸;以及把持部175,其用于供用户把持。
如图2及图3所示,臂171的基端部172以能够拆装的方式安装于在外壳10的左侧壁(风扇外壳161)设置的转动部18。转动部18构成为:与臂171的基端部172卡合而允许臂171在绕转动轴A4的规定范围内转动。把持部175从臂171的末端部173向右侧延伸。把持部175与左右方向平行。把持部175的末端(右侧的端部)位于比外壳10的右端(右侧壁123、133)更靠左侧的位置。把持部175的左右方向长度形成为收敛于外壳10的左右方向宽度内。前把手17通过转动而调整臂171的长度、以及臂171的基端部172相对于外壳10的位置,以使得把持部175不与外壳10、装配于蓄电池装配部4的蓄电池300接触。
在转动部18、以及前把手17中的与转动部18对置的部分(把持部175的基端部172的右侧面)分别设置有沿径向延伸的多个凸轮面。前把手17构成为:通过前把手17的多个凸轮面与转动部18的凸轮面彼此啮合(卡合)而定位于多个转动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前把手17定位于4个转动位置(角度位置)。如图3所示,臂171绕转动轴A4转动而使得前把手17(把持部175)按照位置R1、R2、R3、R4的顺序从下方朝上方移动。臂171的基端部172与转动部18卡合而使得把持部175的位置固定(定位)于各转动位置R1~R4。
在位置R1,把持部175位于比外壳10(第2部分13)的前端更靠前侧、且是比装配面41更靠下侧的位置。在位置R2,把持部175位于比外壳10的前端更靠前侧、且是装配于蓄电池装配部4的蓄电池300的前方(正前方)的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位置R2,如图6所示,把持部175的上端处于与外壳10的上端部(第1部分12的上壁121)、以及装配于蓄电池装配部4的蓄电池的上表面312在上下方向上大致相同的位置。在位置R2,包含上壁121的平面P2从把持部175的上端以及蓄电池300的上表面312通过。位置R2也称为“第1转动位置”。
在位置R3、R4,把持部175位于比外壳10的前端更靠后侧、且是在上下方向上比外壳10的上壁121更靠上侧的位置。位置R3为适用于如下情况的位置:用户用一只手把持把手14、且用另一只手把持前把手17的把持部175而以第1使用方式进行加工作业。位置R4为适用于如下情况的位置:用户将带式打磨机1提起并使之移动。此外,在位置R1,把持部175位于比装配面41更靠下侧的位置,在位置R3、R4,把持部175位于比外壳10的上端部(第1部分12的上壁121)更靠上侧、即比装配于蓄电池装配部4的蓄电池300更靠上侧的位置。因而,用户使前把手17转动而使得把持部175向位置R1、R3、R4的任一位置移动,由此能够相对于蓄电池装配部4拆装蓄电池300。位置R1、R3、R4也称为“第2转动位置”。
以下,对具备本实施方式的蓄电池装配部4的带式打磨机1实现的效果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蓄电池装配部4设置于:从上方观察时与带驱动部6(打磨带B、打磨面B1)重叠的位置、且是从前方观察时与马达2重叠的位置。因而,在驱动带式打磨机1时,马达2与装配于蓄电池装配部4的蓄电池300的重量施加于打磨面B1。因此,能够利用马达2及蓄电池300的质量而进行加工作业,所以,能够提高带式打磨机1的操作效率。
另外,蓄电池装配部4构成为:在蓄电池装配状态下,在上下方向上,蓄电池300的上表面312处于与主体外壳11的第1部分12的上壁121大致相同的位置。另外,构成为:在左右方向上,蓄电池300的右表面313处于与右主体外壳11R的侧壁123、133大致相同的位置。另外,构成为:在前后方向上,蓄电池300的前表面314处于与主体外壳11的前端大致相同的位置。因而,能够使蓄电池装配状态下的带式打磨机1在上下方向、左右方向、前后方向上实现紧凑化,能够抑制蓄电池300与位于带式打磨机1的前方、左右侧的壁、物体接触而限制带式打磨机的加工范围。
此外,在蓄电池装配状态下,蓄电池300的上表面312与外壳10的上壁121在上下方向上处于大致相同的位置,所以,在以设为将打磨面B1朝向铅垂上方而使带式打磨机1翻转的状态、且用户把持加工件将其按压于打磨带B进行加工作业的方式(第2使用方式)而使用带式打磨机1的情况下,外壳10的上壁121以及蓄电池300的上表面312与桌子等接触。因此,能够使第2使用方式下的带式打磨机1的姿势稳定。此外,蓄电池300的上表面312在蓄电池300中具有最大面积,所以,会以较大的面积与桌子等接触。因而,能够使第2使用方式下的带式打磨机1的姿势更加稳定。
另外,关于带式打磨机1,蓄电池300相对于蓄电池装配部4的装配方向是从前向后的方向,且是沿着把手14的延伸方向的方向。因而,用户在例如将蓄电池装配于蓄电池装配部4时容易用把持把手14的手向蓄电池300的装配方向的相反方向(从后向前的方向)施力。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带式打磨机1,具有容易将蓄电池300装配于蓄电池装配部4这样的优点。
另外,带式打磨机1具备能够相对于外壳10转动的前把手17。前把手17转动而使得把持部175在上下方向上向位于比装配于蓄电池装配部4的蓄电池300更靠下侧的位置的位置R1(第2转动位置)、使得把持部175的上端处于与外壳10的上壁121大致相同的位置的位置R2(第1转动位置)、以及使得把持部175位于比装配于蓄电池装配部4的蓄电池300更靠上侧的位置的位置R3、R4(第2转动位置)移动。因而,在使前把手17转动以使得把持部175移动至位置R2而以第2使用方式使用带式打磨机1的情况下,外壳10的上壁121、把持部175、以及装配于蓄电池装配部4的蓄电池300的上表面312、与载置带式打磨机1的桌子等接触。因此,能够使第2使用方式下的带式打磨机1的姿势更加稳定。另外,使前把手17转动以使得把持部175向位置R1、R3、R4的任一位置移动而能够相对于蓄电池装配部4拆装蓄电池300。
<第2实施方式>
利用图21及图22对第2实施方式的带式打磨机1A进行说明。此外,在以下说明中,主要涉及蓄电池装配部4A的结构,省略带式打磨机1A中的与上述实施方式的带式打磨机1相同的结构的说明。在以下附图中,为了明确带式打磨机1A中的蓄电池装配部4A的位置关系,对装配于蓄电池装配部4A的蓄电池300标注交叉阴影线。另外,在图21中,用实线表示带式打磨机1A的内部构造,在图22中,用虚线表示带式打磨机1A的内部构造。
蓄电池装配部4A与第1实施方式的蓄电池装配部4同样地设置于马达2的前方且带驱动部6的上方。在本实施方式中,与第1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蓄电池装配部4A设置于外壳10A的第1部分12的前壁122。第1实施方式中说明的、与蓄电池300的装配面321对置的装配面、一对导轨、一对电源端子、信号用端子设置于第1部分12的前壁122。在本实施方式中,导轨、电源端子、信号用端子沿左右方向延伸。在本实施方式中,蓄电池300相对于蓄电池装配部4A的滑动方向为左右方向。详细而言,蓄电池300相对于蓄电池装配部4A的装配方向为从左向右的方向。装配于蓄电池装配部4A的蓄电池300的拆卸方向为从右向左的方向。在蓄电池装配状态下,蓄电池300的具有最大面积的面312朝向带式打磨机1A的前方,蓄电池300的侧面313朝向带式打磨机1A的上方及下方。一个侧面313与第2部分13A的上壁131A对置。
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蓄电池装配部4A构成为:在蓄电池装配状态下,在上下方向上,蓄电池300未从外壳10A的上壁121向上方突出。另外,蓄电池装配部4A构成为:在蓄电池装配状态下,在左右方向上,未从外壳10A的左端向左突出、且未从外壳10A的右端向右突出。此外,蓄电池装配部4A构成为:在蓄电池装配状态下,在前后方向上,蓄电池300未从外壳10A的前端向前方突出。
蓄电池300形成为蓄电池300的上下方向宽度(参照图20)比前后方向宽度及左右方向宽度小的矩形箱状。另外,一个侧面313与第2部分13A的上壁131A对置。因而,关于本实施方式的带式打磨机1A,能够使得第2部分13A的前后方向长度比第1实施方式的第2部分13短,并且在前后方向上能够使得蓄电池300未从外壳10A的前端向前侧突出。因而,与第1实施方式的带式打磨机1相比,具有能够使得带式打磨机1A在前后方向上实现紧凑化这样的优点。
另外,在驱动带式打磨机1A时,马达2、以及装配于蓄电池装配部4A的蓄电池300的重量施加于打磨面B1。因而,本实施方式的带式打磨机1A也与第1实施方式的带式打磨机1相同地能够提高操作效率。
<第3实施方式>
利用图23及图24对第3实施方式的带式打磨机1B进行说明。第3实施方式的带式打磨机1B与上述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蓄电池装配部4B设置于马达2的上方。在图23中,用实线表示带式打磨机1B的内部构造,在图24中,用虚线表示带式打磨机1B的内部构造。
蓄电池装配部4B设置于外壳10B的第1部分12B(马达收容部)的上壁121B。也就是说,在本实施方式中,与蓄电池300的装配面321对置的装配面、一对导轨、一对电源端子、信号用端子设置于第1部分12B的上壁121B。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导轨、电源端子、信号用端子沿前后方向延伸,蓄电池300相对于蓄电池装配部4B的滑动方向为前后方向。详细而言,蓄电池300相对于蓄电池装配部4B的装配方向为从前向后的方向。装配于蓄电池装配部4B的蓄电池300的拆卸方向为从后向前的方向。在蓄电池装配状态下,蓄电池300的具有最大面积的面312朝向上方。
蓄电池装配部4B构成为:在蓄电池装配状态下,在左右方向上,蓄电池300未从外壳10B的左端向左突出、且未从外壳10B的右端向右突出。另外,蓄电池装配部4B构成为:在蓄电池装配状态下,在前后方向上,蓄电池300未从外壳10B的前端向前方突出。此外,蓄电池装配部4B设置于第1部分12B,所以,第2部分13B形成为在前后方向上比第1实施方式短。在第2部分13B的上壁131B设置有在左右方向上具有转动轴的前把手17B。
关于本实施方式的带式打磨机1B,与第1实施方式的带式打磨机1相比,具有能够在前后方向上实现紧凑化这样的优点。另外,与第1实施方式的带式打磨机1相同,蓄电池300相对于蓄电池装配部4B的装配方向为从前向后的方向,且是沿着把手14的延伸方向的方向。因而,用户容易用把持把手14的手向蓄电池300的装配方向的相反方向(从后向前的方向)施力,所以,具有容易将蓄电池300装配于蓄电池装配部4B这样的优点。
另外,在驱动带式打磨机1B时,马达2、以及装配于蓄电池装配部4B的蓄电池300的重量施加于打磨面B1。因而,本实施方式的带式打磨机1B也与第1实施方式的带式打磨机1相同地能够提高操作效率。
<蓄电池装配部的其他方式>
蓄电池装配部4、4A可以构成为:在蓄电池装配状态下,蓄电池300从上壁121向上方以规定的突出长度而突出。另外,蓄电池装配部4、4A、4B可以构成为:在蓄电池装配状态下,蓄电池300从带式打磨机1、1A、1B的前端向前侧以规定的突出长度而突出。同样地,蓄电池装配部4、4A、4B可以构成为:在蓄电池装配状态下,蓄电池300从带式打磨机1、1A的左端或右端向左侧或右侧以规定的突出长度而突出。图25及图26中示出如下状态:外形及容量比上述实施方式的蓄电池300大的蓄电池300A装配于第2实施方式的带式打磨机1A。上下方向、前后方向、左右方向上的规定的突出长度分别优选为蓄电池300A的上下方向、前后方向、左右方向上的长度的10%以下。根据该方式,也能够使得装配有蓄电池300A的带式打磨机实现紧凑化,并且能够使得蓄电池装配状态下的带式打磨机在上下方向、左右方向、前后方向上实现紧凑化。另外,能够抑制蓄电池300A妨碍加工作业。
蓄电池300相对于蓄电池装配部4、4A的滑动方向并不局限于前后方向、左右方向,也可以为包括前后方向及左右方向的水平方向。例如,滑动方向还可以为与上下方向正交且与前后方向及左右方向交叉的倾斜方向。根据该方式,在驱动带式打磨机1、1A时,马达2、以及装配于蓄电池装配部4、4A的蓄电池300的重量也施加于打磨面B1。因此,能够利用马达2以及蓄电池300的质量而进行加工作业,所以,能够提高带式打磨机1、1A的操作效率。
此外,本发明鉴于上述实施方式的主旨而构建以下方式。以下方式中的至少1个可以与上述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以及各权利要求所记载的结构(特征)的至少1个组合而加以采用。
[方式1-1]
一种集尘箱,能够相对于带式打磨机而拆装,所述带式打磨机具备:带驱动部,其构成为使环状的打磨带旋转;以及外壳,其对驱动集尘风扇和所述带驱动部的电动式马达进行收容,
其中,
所述外壳具有:排出喷嘴,其借助所述集尘风扇的旋转而将因加工作业生成的粉尘从所述外壳内排出;以及吸引喷嘴,其将所述集尘箱的空气向所述外壳内吸引,
所述集尘箱具备:
第1喷嘴,其能够与所述排出喷嘴连接;
第2喷嘴,其能够与所述吸引喷嘴连接;
合成树脂制的容器部,其与所述第1喷嘴及所述第2喷嘴连接;以及
过滤部件,其使得空气和粉尘分离、设置于所述容器部内、且将所述容器部内的空间区划为与所述第1喷嘴连通的第1空间以及与所述第2喷嘴连通的第2空间。
[方式1-2]
所述过滤部件设置于所述容器部内的与所述第1喷嘴相比更靠近所述第2喷嘴的位置。
[方式1-3]
所述带驱动部包括借助所述马达而旋转的驱动辊、以及从动辊,
在所述驱动辊的旋转轴以及所述从动辊的旋转轴延伸的方向规定为左右方向、所述从动辊和所述驱动辊排列的方向规定为前后方向、与所述左右方向及所述前后方向正交的方向规定为上下方向的情况下,由所述打磨带的下表面规定研磨面,
在所述集尘箱装配于所述带式打磨机的状态下,所述第1喷嘴位于所述第2喷嘴的下侧,
所述第1空间为所述容器部内的下方空间。
[方式1-4]
所述第1喷嘴及所述第2喷嘴向相同方向开口。
[方式1-5]
所述过滤部件为一端开口的袋状的空气过滤器。
[方式1-6]
所述容器部具备:喷嘴连接部,其与所述第1喷嘴及所述第2喷嘴连接;以及主体部,其以能够拆装的方式装配于所述喷嘴连接部,
所述过滤部件设置于所述喷嘴连接部。
[方式1-7]
所述集尘箱还具备相对于所述喷嘴连接部拆装所述容器主体的拆装部。
[方式1-8]
所述集尘箱的至少一部分由导电性的合成树脂形成。
[方式1-9]
在所述带式打磨机中设置所述带驱动部的那侧设为下侧、且其相反侧设为上侧而规定上下方向的情况下,在所述集尘箱装配于所述带式打磨机的状态下,所述容器部中的、比所述上下方向上的中间位置更靠下侧的至少一部分由所述导电性的合成树脂形成。
[方式1-10]
所述集尘箱还具有接地部件,该接地部件的一端部与由所述导电性的合成树脂形成的部分连接,该接地部件的另一端部向所述集尘箱的外部露出。
[方式1-11]
一种带式打磨机,其以能够拆装的方式装配有所述集尘箱。
[方式1-12]
所述带式打磨机具备:
电动式马达;
集尘风扇;
外壳,其对所述马达和所述集尘风扇进行收容;以及
带驱动部,其包括借助所述马达而旋转的驱动辊、以及从动辊、且构成为对架设于所述驱动辊与所述从动辊之间的环状的打磨带进行驱动,
在所述驱动辊的旋转轴以及所述从动辊的旋转轴延伸的方向规定为左右方向、所述从动辊和所述驱动辊排列的方向规定为前后方向、与所述左右方向及所述前后方向正交的方向规定为上下方向的情况下,所述带驱动部配置于所述外壳的下方,
所述外壳具有:
排出喷嘴,其将因所述加工作业而生成的粉尘从所述外壳内排出;
吸引喷嘴,其将所述集尘箱的空气向所述外壳内吸引;
集尘口,其设置于所述带驱动部的后方;
空气排出口,其与收容所述集尘风扇的空间连通;
第1流路,其将所述集尘口与所述排出喷嘴连接;以及
第2流路,其将所述吸引喷嘴与所述空气排出口连接,
所述第1流路设置成与所述外壳内的收容所述马达及所述集尘风扇的空间、以及所述第2流路区划开,
所述第2流路与收容所述集尘风扇的空间连通,
所述集尘风扇通过旋转而产生从所述集尘口通过所述第1流路而朝向所述排出喷嘴的气流、以及从所述吸引喷嘴通过所述第2流路而朝向所述空气排出口的气流。
[方式1-13]
所述吸引喷嘴以及所述排出喷嘴向后方开口,
所述排出喷嘴设置于所述吸引喷嘴的下方。
[方式2-1]
一种带式打磨机,其中,
所述带式打磨机具备:
电动式马达;
外壳,其对所述马达进行收容;
带驱动部,其包括借助所述马达而旋转的驱动辊、以及从动辊,且构成为对架设于所述驱动辊与所述从动辊之间的环状的打磨带进行驱动,并且在所述驱动辊的旋转轴以及所述从动辊的旋转轴延伸的方向规定为左右方向、所述从动辊和所述驱动辊排列的方向规定为前后方向、与所述左右方向及所述前后方向正交的方向规定为上下方向的情况下,所述带驱动部设置于所述马达的下方、且由所述打磨带的下表面规定研磨面;
第1开关,其配置于所述外壳,且构成为能够由用户手动操作,并且具备能够向使得所述第1开关处于接通状态的第1接通位置、以及使得所述第1开关处于断开状态的第1断开位置移动的第1开关操作部;以及
第2开关,其配置于所述外壳,且构成为能够由用户手动操作,并且具备能够向使得所述第2开关处于接通状态的第2接通位置、以及使得所述第2开关处于断开状态的第2断开位置移动的第2开关操作部,
所述第1开关及所述第2开关为瞬时开关,
所述马达构成为:在所述第1开关及所述第2开关处于接通状态的情况下进行驱动,在所述第1开关及所述第2开关的至少一方处于断开状态的情况下停止,
还具备:第1锁定开关,其配置于所述外壳,且构成为将所述第1开关操作部维持为所述第1接通位置;以及第2锁定开关,其配置于所述外壳,且构成为将所述第2开关操作部维持为所述第2接通位置。
[方式2-2]
所述外壳包括:马达收容部,其对所述马达进行收容;以及把持部,其与所述马达收容部连接、且从所述马达收容部向后方延伸,
所述第2开关操作部设置于所述把持部,且具有在处于所述第2断开位置时从所述把持部向上方突出的形状,
所述第2开关操作部构成为:通过对所述把持部进行按压操作而从所述第2断开位置向所述第2接通位置移动。
[方式2-3]
所述第2锁定开关以在与所述第2开关操作部的移动方向交叉的方向上移动的方式设置于所述外壳。
[方式2-4]
所述第1锁定开关与所述第2锁定开关设置于所述外壳的同一侧的面。
[方式2-5]
所述第2锁定开关设置成比所述第1锁定开关更靠下侧。
[方式2-6]
所述第1锁定开关构成为:能够向与处于所述第1断开位置的所述第1开关操作部卡合而限制所述第1开关操作部向所述第1接通位置移动的锁定断开位置、以及与处于所述第1接通位置的所述第1开关操作部卡合而限制所述第1开关操作部向所述第1断开位置移动的锁定接通位置移动。
[方式2-7]
所述第1开关具备:以使得移动至所述第1接通位置的所述第1开关操作部恢复至所述第1断开位置的方式施力的第1施力部件,
所述第2开关具备:以使得移动至所述第2接通位置的所述第2开关操作部恢复至所述第2断开位置的方式施力的第2施力部件。
[方式2-8]
所述把持部从所述马达收容部向后方且下方延伸,
所述第1开关操作部设置于所述第2开关与所述马达收容部之间的所述把持部,且具有在处于所述第1断开位置时从所述把持部向下方突出的形状,
所述第1开关操作部构成为:通过对所述把持部进行拉动操作而从所述第1断开位置向所述第1接通位置移动。
[方式2-9]
所述马达收容部的上壁与所述研磨面大致平行,
所述第2开关操作部设置成比包含所述上壁的假想平面更靠下方。

Claims (15)

1.一种带式打磨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带式打磨机具备:
电动式马达;
外壳,其具有对所述马达进行收容的马达收容部;
带驱动部,其包括借助所述马达而旋转的驱动辊、以及从动辊,且构成为对架设于所述驱动辊与所述从动辊之间的环状的打磨带进行驱动,并且在所述驱动辊的旋转轴以及所述从动辊的旋转轴延伸的方向规定为左右方向、所述从动辊和所述驱动辊排列的方向规定为前后方向、与所述左右方向及所述前后方向正交的方向规定为上下方向的情况下,所述带驱动部设置于所述马达的下方、且由所述打磨带的下表面规定研磨面;
第1把手,其相对于所述马达而设置于作为所述前后方向上的一侧的后侧,沿所述前后方向延伸,且用于供用户把持;以及
蓄电池装配部,其使得作为所述马达的电源的蓄电池在滑动方向上滑动而能够拆装所述蓄电池,
所述蓄电池装配部设置于从上方观察时与所述研磨面重叠的位置、且是从前方观察时与所述马达重叠的位置,
所述滑动方向为包括所述前后方向及所述左右方向的水平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式打磨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马达收容部具备与所述研磨面大致平行的上壁,
所述蓄电池装配部设置成在所述上下方向上比所述上壁更靠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式打磨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蓄电池装配部构成为:在所述蓄电池装配于所述蓄电池装配部的装配状态下,在所述上下方向上,所述蓄电池未从所述上壁向上方突出。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式打磨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蓄电池装配部构成为:在所述蓄电池装配于所述蓄电池装配部的装配状态下,在所述上下方向上,所述蓄电池比所述上壁更向上方以规定的突出长度而突出,
所述规定的突出长度为所述蓄电池的所述上下方向上的长度的10%以下的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带式打磨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蓄电池装配部构成为:在所述蓄电池装配于所述蓄电池装配部的装配状态下,在所述前后方向上,所述蓄电池未从所述外壳的前端突出。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带式打磨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蓄电池装配部构成为:在所述蓄电池装配于所述蓄电池装配部的装配状态下,在所述前后方向上,所述蓄电池比所述外壳的前端更向前方以规定的突出长度而突出,
所述规定的突出长度为所述蓄电池的所述前后方向上的长度的10%以下的长度。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带式打磨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蓄电池装配部构成为:在所述蓄电池装配于所述蓄电池装配部的装配状态下,在所述左右方向上,所述蓄电池未从所述外壳的左端及右端突出。
8.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带式打磨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蓄电池装配部构成为:在所述蓄电池装配于所述蓄电池装配部的装配状态下,在所述左右方向上,所述蓄电池比所述外壳的左端或右端更向左侧或右侧以规定的突出长度而突出,
所述规定的突出长度为所述蓄电池的所述左右方向上的长度的10%以下的长度。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带式打磨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滑动方向为所述前后方向,
所述蓄电池装配部构成为:使得所述蓄电池相对于所述蓄电池装配部在从前向后的方向上滑动而能够装配所述蓄电池。
10.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带式打磨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蓄电池装配部构成为:使得所述蓄电池在所述左右方向上滑动而能够拆装所述蓄电池。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带式打磨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带式打磨机具备第2把手,该第2把手具有转动轴沿所述左右方向延伸且与所述外壳连接的臂、以及与所述臂连接且用于供用户把持的把持部,该第2把手能够相对于所述外壳而转动,
所述把持部与所述第2把手的转动相应地向第1转动位置以及第2转动位置移动,所述第1转动位置是在所述上下方向上使得所述把持部的上端处于与所述马达收容部的上壁大致相同的位置的位置,所述第2转动位置是在所述蓄电池装配于所述蓄电池装配部的装配状态下在所述上下方向上使得所述把持部比所述蓄电池更靠下侧或上侧的位置。
12.一种带式打磨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带式打磨机具备:
电动式马达;
外壳,其具有对所述马达进行收容的马达收容部;
带驱动部,其包括借助所述马达而旋转的驱动辊、以及从动辊,且构成为对架设于所述驱动辊与所述从动辊之间的环状的打磨带进行驱动,并且在所述驱动辊的旋转轴以及所述从动辊的旋转轴延伸的方向规定为左右方向、所述从动辊和所述驱动辊排列的方向规定为前后方向、与所述左右方向及所述前后方向正交的方向规定为上下方向的情况下,所述带驱动部设置于所述马达的下方、且由所述打磨带的下表面规定研磨面;
第1把手,其相对于所述马达而设置于作为所述前后方向上的一侧的后侧,沿所述前后方向延伸、且用于供用户把持;
第2把手,其具有转动轴沿所述左右方向延伸且与所述外壳连接的臂、以及与所述臂连接且用于供用户把持的把持部,该第2把手能够相对于所述外壳而转动;以及
蓄电池装配部,其使得作为所述马达的电源的蓄电池在滑动方向上滑动而能够拆装所述蓄电池,
所述蓄电池装配部设置于从上方观察时与所述研磨面重叠的位置、且是从前方观察时与所述马达重叠的位置,
所述蓄电池装配部构成为:在所述蓄电池装配于所述蓄电池装配部的装配状态下,在所述上下方向上,所述蓄电池未从所述所述马达收容部的上壁突出,
所述把持部与所述第2把手的转动相应地向第1转动位置以及第2转动位置移动,所述第1转动位置是在所述上下方向上使得所述把持部的上端处于与所述上壁大致相同的位置的位置,所述第2转动位置是在所述蓄电池装配于所述蓄电池装配部的装配状态下在所述上下方向上使得所述把持部比所述蓄电池更靠下侧或上侧的位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带式打磨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蓄电池装配部构成为:在所述蓄电池装配于所述蓄电池装配部的装配状态下,在所述上下方向上,所述蓄电池的上表面处于与所述上壁大致相同的位置。
14.一种带式打磨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带式打磨机具备:
电动式马达;
外壳,其具有对所述马达进行收容的马达收容部;
带驱动部,其包括借助所述马达而旋转的驱动辊、以及从动辊,且构成为对架设于所述驱动辊与所述从动辊之间的环状的打磨带进行驱动,并且在所述驱动辊的旋转轴以及所述从动辊的旋转轴延伸的方向规定为左右方向、所述从动辊和所述驱动辊排列的方向规定为前后方向、与所述左右方向及所述前后方向正交的方向规定为上下方向的情况下,所述带驱动部设置于所述马达的下方、且由所述打磨带的下表面规定研磨面;
第1把手,其相对于所述马达而设置于作为所述前后方向上的一侧的后侧,沿所述前后方向延伸、且用于供用户把持;以及
蓄电池装配部,其使得作为所述马达的电源的蓄电池在滑动方向上滑动而能够拆装所述蓄电池,
所述蓄电池装配部以从上方观察时与所述马达及所述研磨面重叠的方式设置于所述马达收容部的上壁,
所述蓄电池装配部构成为:使得所述蓄电池相对于所述蓄电池装配部在从后向前的方向上滑动而能够装配所述蓄电池。
15.根据权利要求1~14中任一项所述的带式打磨机,其特征在于,
以能够拆装的方式装配有所述蓄电池。
CN202310192099.9A 2022-03-23 2023-03-02 带式打磨机 Pending CN11680360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2-046452 2022-03-23
JP2022046452A JP2023140560A (ja) 2022-03-23 2022-03-23 ベルトサンダ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803607A true CN116803607A (zh) 2023-09-26

Family

ID=879307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192099.9A Pending CN116803607A (zh) 2022-03-23 2023-03-02 带式打磨机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302602A1 (zh)
JP (1) JP2023140560A (zh)
CN (1) CN116803607A (zh)
DE (1) DE102023107045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4148018A (ja) 2013-02-01 2014-08-21 Makita Corp 手持式電動研磨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3140560A (ja) 2023-10-05
US20230302602A1 (en) 2023-09-28
DE102023107045A1 (de) 2023-09-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000933B2 (en) Electric power tool
EP2361732B1 (en) Power tool having off-lock member
CN108687872B (zh) 便携式加工机
US20080211327A1 (en) Battery Pack And Electric Hand-Held Power Tool
CN110039420B (zh) 打磨工具、打磨工具的底板组件的拆卸方法及安装方法
WO2018168421A1 (ja) 携帯用研磨機
US20230249269A1 (en) Power tool
US11179787B2 (en) Battery adapter for a cutting power tool
EP2591887B1 (en) Electric power tool
CN113977502A (zh) 手持类工具
CN112334271B (zh) 带式砂光机
CN112008664A (zh) 多功能电动工具
CN116803607A (zh) 带式打磨机
CN116803606A (zh) 集尘箱以及带式打磨机
CN114793606A (zh) 作业机械
JP2023140557A (ja) ベルトサンダ
WO2021166399A1 (ja) 電動工具
CN115122203A (zh) 便携式研磨机
EP4059400B1 (en) Powered sander with dust collection feature
CN111745748B (zh) 电动作业机
CN218658283U (zh) 一种可拆卸充电式电磨
KR100762327B1 (ko) 핸디청소기 일체형 진공청소기
JP2023054752A (ja) 携帯用加工機
JP2024033910A (ja) 作業機
CN113441787A (zh) 便携式切割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