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798790A - 一种防误触的供电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误触的供电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798790A
CN116798790A CN202310752138.6A CN202310752138A CN116798790A CN 116798790 A CN116798790 A CN 116798790A CN 202310752138 A CN202310752138 A CN 202310752138A CN 116798790 A CN116798790 A CN 11679879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supply
column
fixedly connected
rotating
supply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75213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武云鹏
李法众
郑卫东
张文博
赵智慧
曲国兵
张健
陈建江
武楚焱
陈希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neng Zhejiang Energy Development Co Ltd Yuhuan Branch
Original Assignee
Huaneng Zhejiang Energy Development Co Ltd Yuhuan Branc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neng Zhejiang Energy Development Co Ltd Yuhuan Branch filed Critical Huaneng Zhejiang Energy Development Co Ltd Yuhuan Branch
Priority to CN202310752138.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798790A/zh
Publication of CN1167987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79879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echanisms For Operating Contac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误触的供电装置,包括切换单元包括框架组件、设置于框架组件上表面的电源组件、与框架组件连接的驱动组件,以及与驱动组件连接的升降组件。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只有当同时满足电源与通电柱连通和导电块两端分别与通电柱进行连通,才实现电源对设备的供电功能,进一步减少了因只满足其中一种的误触或操作不当产生通电而造成的事故,提高了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防误触的供电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源供电及切换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防误触的供电装置。
背景技术
供电装置是各种电子设备与工业控制设备所必备的装置。但现有技术实现在对设备进行供电或切换供电的过程中,仅通过单因素控制实现对设备的供电或切换供电因此存在因误触或操作人员操作不当而产生通电造成的事故,安全性能低。
发明内容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鉴于上述或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发明。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误触的供电装置,其能够减少因误触或操作人员操作不当而通电造成的事故。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误触的供电装置,其包括切换单元,切换单元包括框架组件、设置于框架组件上表面的电源组件、与框架组件连接的驱动组件,以及与驱动组件连接的升降组件。
作为本发明防误触的供电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框架组件包括底板、对称设置于底板上的两组滑槽、与底板固定连接的侧板,以及与底板固定连接的固定架。
作为本发明防误触的供电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电源组件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电源、与电源接触连接的保护壳、与保护壳固定连接的第一弹簧、与侧板固定连接的固定板,以及固定穿设于固定板的通电柱。
作为本发明防误触的供电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驱动组件包括与底板固定连接的第一螺纹柱、与第一螺纹柱螺纹连接的第一转动件、与第一转动件固定连接的把手、与第一转动件螺纹连接的第一固定柱、与固定架转动连接的切换件,以及与切换件能够卡合连接的锁止件。
作为本发明防误触的供电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第一转动件包括第一转动柱,以及与第一转动柱底端固定连接的第一传动轮。
作为本发明防误触的供电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切换件包括第二转动柱、与第二转动柱固定连接的转动盘,以及与第二转动柱固定连接的转动杆。
作为本发明防误触的供电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锁止件包括偏心环、与偏心环一端连接的按压件、一端与按压件固定连接的第二弹簧、固定对称设置于固定架上的两个夹板,以及同时与两个夹板连接的转轴。
作为本发明防误触的供电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按压件包括按压部、与按压部固定连接的连接部,以及与连接部固定连接的卡合部。
作为本发明防误触的供电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升降组件包括传动链、与传动链传动连接的第二传动轮、与第二传动轮固定连接的第三转动柱、与第二传动轮螺纹连接的第二螺纹柱、与第二传动轮上表面接触的升降件。
作为本发明防误触的供电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升降件包括两个对称设置于底板上表面的第二固定柱、同时贯穿设置于两个第二固定柱的升降板、对称固定设置于升降板上表面的第三固定柱、与第三固定柱固定连接的绝缘块,以及固定贯穿于绝缘块的导电柱。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设置的锁止件能够实现对切换件锁定或解锁的功能同时还能实现自锁定的功能既省时又省力;通过设置的切换件不仅能将电源移动至与通电柱连通实现供电的功能还能通过切换件不同方向转动带动不同电源现对不同设备进行供电或切换设备使用的功能;通过传动链将第一转动柱的升降与升降组件进行联动实现同步升降的功能,进一步实现将导电块两端分别与通电柱进行连通。最终实现只有同时满足电源与通电柱连通和导电块两端分别与通电柱进行连通,才能实现电源对设备的供电功能,进一步减少了因只满足其中一种的误触或操作不当而产生通电造成的事故,提高了人员在进行供电或电源切换的过程中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为防误触的供电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防误触的供电装置的另一视角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防误触的供电装置的部分示意图。
图4为防误触的供电装置的A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其次,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发明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说明书中不同地方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并非均指同一个实施例,也不是单独的或选择性的与其他实施例互相排斥的实施例。
实施例1
参照图1~4,为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该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误触的供电装置,其不仅能实现供电切换的功能还能够有效的减少因误触产生的触电事故。
具体的,一种防误触的供电装置,其包括切换单元100,切换单元100包括框架组件101、设置于框架组件101上表面的电源组件102、与框架组件101连接的驱动组件103,以及与驱动组件103连接的升降组件104。
进一步的,框架组件101包括底板101a、对称设置于底板101a上的两组滑槽101b、与底板101a固定连接的侧板101c,以及与底板101a固定连接的固定架101d,其中,固定架101d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水平板,水平板包括第一水平板101d-1和第二水平板101d-2,第一水平板101d-1位于第二水平板101d-2的正上方,第一水平板101d-1和第二水平板101d-2通过连接块101d-3进行固定连接,第二水平板101d-2又通过连接柱101d-4与底板101a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电源组件102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电源102a、与电源102a接触连接的保护壳102b、与保护壳102b固定连接的第一弹簧102c、与侧板101c固定连接的固定板102d,以及固定穿设于固定板102d的通电柱102e,其中,第一弹簧102c可为沿这同一水平线对称均匀分布设置的多组弹簧。
需要说明的是,电源102a和保护壳102b尺寸与滑槽101b尺寸适配,使得电源102a和保护壳102b能够沿着滑槽101b长度方向进行水平移动,第一弹簧102c一端与保护壳102b固定连接,另一端与侧板101c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驱动组件103包括与底板101a固定连接的第一螺纹柱103a、与第一螺纹柱103a螺纹连接的第一转动件103b、与第一转动件103b固定连接的把手103c、与第一转动件103b螺纹连接的第一固定柱103d、与固定架101d转动连接的切换件103e,以及与切换件103e能够卡合连接的锁止件103f,其中,第一固定柱103d有一个贯穿的开孔103f-231并设有内螺纹,第一转动件103b通过与第一固定柱103d的内螺纹进行螺纹连接,使得第一转动件103b能够沿着第一固定柱103d进行竖向移动,同时第一转动件103b分别与第一螺纹柱103a和第一固定柱103d螺纹连接的螺纹相同,能够使得当转动把手103c时第一转动件103b能够沿着第一螺纹柱103a和第一固定柱103d等距竖向移动。
进一步的,第一转动件103b包括第一转动柱103b-1,以及与第一转动柱103b-1底端固定连接的第一传动轮103b-2,其中第一传动轮103b-2设有内螺纹,第一传动轮103b-2上的内螺纹与第一螺纹柱103a的螺纹适配,能够当把手103c转动时同时带动第一转动柱103b-1和第一传动轮103b-2沿着第一螺纹柱103a进行竖向移动。
需要说明的是,当处于原始状态时,第一转动柱103b-1同时贯穿过第一水平板101d-1和第二水平板101d-2,第一转动柱103b-1同时与第一螺纹柱103a和第一固定柱103d螺纹连接,并且第一传动轮103b-2位于第二水平板101d-2下方。
进一步的,切换件103e包括第二转动柱103e-1、与第二转动柱103e-1固定连接的转动盘103e-2,以及与第二转动柱103e-1固定连接的转动杆103e-3,其中,第二转动柱103e-1贯穿设置于第一水平板101d-1并通过现有技术实现第二转动柱103e-1仅沿着贯穿口进行水平转动,不发生竖向位移。
需要说明的是,转动盘103e-2设置于第一水平板101d-1上方,转动杆103e-3设置于第一水平板101d-1和第二水平板101d-2之间,并且当转动杆103e-3进行以第二转动柱103e-1为圆心的圆周运动时,转动杆103e-3能够实现与两个电源102a的保护壳102b接触和脱离的状态但始终不存在发生转动杆103e-3转动超过连接块101d-3的情况,同时转动盘103e-2圆周均匀分布设有相同的缺口,锁止件103f通过缺口对转动盘103e-2进行水平转动锁止。
较佳的是,转动杆103e-3能够与保护壳102b接触的一端设有水平段和对称设置的弧形段(能够较好稳定的与保护壳102b接触,逐渐挤压第一弹簧102c,受力稳定均匀),当水平段与保护壳102b接触并挤压第一弹簧102c时,能够使得挤压力较为均匀的传递至第一弹簧102c处,同时实现电源102a和保护壳102b通过压缩第一弹簧102c将电源102a的通电端正对并与通电柱102e接通,即实现供电的功能,进一步的只需通过外力调节转动杆103e-3的转向就能实现不同电源102a对不同设备供电的功能。
进一步的,锁止件103f包括偏心环103f-1、与偏心环103f-1一端连接的按压件103f-2、一端与按压件103f-2固定连接的第二弹簧103f-3、固定对称设置于固定架101d上的两个夹板103f-4,以及同时与两个夹板103f-4连接的转轴103f-5,其中,偏心环103f-1的重心靠近按压件103f-2一侧,靠近按压件103f-2的一侧的环径小于把手103c但远离按压件103f-2的一端的环径大于把手103c的尺寸,能够实现当转动把手103c时把手103c随第一转动柱103b-1竖直向下移动时,能够按压到偏心环103f-1的一侧,偏心环103f-1产生倾斜向下的移动,并压缩第二弹簧103f-3。
进一步的,按压件103f-2包括按压部103f-21、与按压部103f-21固定连接的连接部103f-22,以及与连接部103f-22固定连接的卡合部103f-23,其中,第二弹簧103f-3一端与连接部103f-22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一水平板101d-1上表面固定连接,其中卡合部103f-23设有一开孔,转轴103f-5穿设于开孔。
需要说明的是,卡合部103f-23的两个相对的侧壁分别与两个夹板103f-4相对的两个内侧壁接触,同时通过转轴103f-5将其进行连接,当第二弹簧103f-3被压缩时,卡合部103f-23进行弧形转动卡合部103f-23最终脱离缺口,实现锁止件103f对转动盘103e-2的转动解锁。
较佳的是,采用偏心环103f-1能够减少人为转动把手103c的转动时长,就能轻松使得锁止件103f进行解锁,进一步的通过第一转动柱103b-1的螺纹当停止转动把手103c时,锁止件103f就能够实现自动锁定的功能,不需要外力持续按压按压部103f-21进行解锁的功能,既省时有省力。
进一步的,升降组件104包括传动链104a、与传动链104a传动连接的第二传动轮104b、与第二传动轮104b固定连接的第三转动柱104e、与第二传动轮104b螺纹连接的第二螺纹柱104c、与第二传动轮104b上表面接触的升降件104d,其中,第三转动柱104e内设螺纹能够随着第二传动轮104b沿着第二螺纹杆104c进行升降。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传动轮104b和第二螺纹柱104c螺纹连接的螺纹与第一传动轮103b-2和第一螺纹柱103a螺纹连接的螺纹相同,当第一传动轮103b-2进行螺纹升降时通过传动链104a同步带动第二传动轮104b沿着第二螺纹柱104c进行竖向升降的移动,进一步带动升降件104d进行升降。
进一步的,升降件104d包括两个对称设置于底板101a上表面的第二固定柱104d-1、同时贯穿设置于两个第二固定柱104d-1的升降板104d-2、对称固定设置于升降板104d-2上表面的第三固定柱104d-3、与第三固定柱104d-3固定连接的绝缘块104d-4,以及固定贯穿于绝缘块104d-4的导电柱104d-5,其中,升降板104d-2下表面与第二传动轮104b上表面接触,实现当第二传动轮104b进行竖直升降时,同时带动升降板104d-2进行升降,通过第二固定柱104d-1对升降板104d-2的升降进行限位,使得升降板104d-2只能实现竖直升降,只有当导电柱104d-5两端同时与通电柱102接触,此时才能将正与电源102a接触的通电柱102的电传输至对应通电柱102实现对设备进行供电的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原始状态下升降板104d-2位于最高处,导电块两端分别与通电柱102e接触,但此时转动杆103e-3为发生转动,第一弹簧102c未被压缩,即电源102a未与通电柱102e接触连通,未实现对设备供电的状态。
较佳的是,要实现给设备供电的状态需要同时满足两个条件即第一弹簧102c被压缩电源102a与通电柱102e连通的同时升降板104d-2升到最高处导电块两端分别与通电柱102e连通。当只满足其一时不能实现供电,即本装置还能减少因误触实现的供电造成的事故。
在使用时,本装置有如下的四种使用状态(附图仅对与设备连接的通电柱102e进行了一个位置示意,该通电柱102e与设备的连通过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进行赘述)。
第一种使用状态(原始状态):锁止件103f对切换件103e进行锁定,电源102a未与通电柱102e连通,导电块两端分别与通电柱102e进行连通,即不能实现给设备供电的状态。把手103c位于最高点,第一传动轮103b-2同时分别于第一螺纹柱103a和第一固定柱103d螺纹连接并保持静止,同时第二传动轮104b第二螺纹柱104c螺纹连接也保持静止,此时升降板104d-2也位于最高点,并且转动杆103e-3不与保护壳102b接触,导电块两端分别与通电柱102e进行连通,但电源102a不与通电柱102e进行接触,不能实现对设备进行供电。
第二种使用状态:锁止件103f解除对切换件103e的锁止作用,电源102a未与通电柱102e的连通,并且此时导电块下降,导电块两端脱离通电柱102e,即不能实现给设备供电的状态。当外力转动把手103c,把手103c连同第一转动柱103b-1同时沿着第一固定柱103d和第一螺纹柱103a进行竖直向下移动,在向下移动的过程中,挤压偏心环103f-1,偏心环103f-1产生倾斜向下的移动,同时偏心环103f-1带动按压部103f-21也向下移动,进一步压缩第二弹簧103f-3,卡合部103f-23以转轴103f-5为转动点实现弧形移动,使得卡合部103f-23脱离缺口(并能够实现自动锁定的状态),即对转动盘103e-2的转动实现解锁,同时当第一转动柱103b-1在向下移动的过程中,通过传动链104a将第一传动轮103b-2的向下转动同步带动第二传动轮104b沿着第二螺纹进行向下移动,进一步带动升降板104d-2进行下降,使得导电块的两端分别脱离通电柱102e,不能实现对设备进行供电。
第三种使用状态:电源102a与通电柱102e连通,导电块两端脱离通电柱102e,即不能实现给设备供电的状态。当锁止件103f解除切换件103e的锁止,外力转动第二转动柱103e-1的同时分别带动转动盘103e-2和转动杆103e-3转动,转动杆103e-3逐渐转动至与其中一个保护壳102b接触时,但转动杆103e-3的水平段与保护壳102b完全接触时,第一弹簧102c被压缩至最大程度时,停止转动,此时电源102a被移动至最靠近侧板101c的距离,同时电源102a与通电柱102e接触实现电源102a部的通电,但导电块两端依旧脱离通电柱102e,依旧不能实现给设备供电的状态,并且减少了一但电源102a接通时就完全通电造成的事故,进一步减少了因误触产生通电而造成的事故。
第四种使用状态(供电状态):电源102a与通电柱102e连接,同时导电块两端分别与通电柱102e进行连通,即实现给设备供电的状态。当第一弹簧102c被压缩到最大程度时,电源102a与通电柱102e接触连通,此时反向转动把手103c,第一转动柱103b-1进行竖直上升,带动偏心环103f-1进行复位,复位过程中第二弹簧103f-3也同步进行复位,卡合部103f-23重新与缺口卡合锁止,进一步对转动杆103e-3进行锁定,能够使得转动杆103e-3一端保持与保护壳102b稳定接触,即电源102a与通电柱102e之间稳定连接,当转动把手103c带动第一转动柱103b-1稳定上升时,第一传动轮103b-2沿着第一螺纹柱103a进行竖直向上运动,同时通过传动链104a同步带动第二传动轮104b沿着第二螺纹柱104c进行竖直向上运动,使得升降板104d-2也沿着两个第二固定柱104d-1进行竖直向上移动,进一步带动绝缘块104d-4和导电柱104d-5进行上升,但转动把手103c复位结束时,此时导电块两端分别与通电柱102e进行连通,实现给设备供电的状态。
综上,本发明通过设置的锁止件103f能够实现对切换件103e锁定或解锁的功能同时还能实现自锁定的功能既省时又省力;通过设置的切换件103e不仅能将电源102a移动至与通电柱102e连通实现供电的功能还能通过切换件103e不同方向转动带动不同电源102a实现对不同设备进行供电或切换设备使用的功能,操作方便便捷;通过传动链104a将第一转动柱103b-1的升降与升降组件104进行联动实现同步升降的功能,进一步实现将导电块两端分别与通电柱102e。最终实现只有同时满足电源102a与通电柱102e连通和导电块两端分别与通电柱102e进行连通,才能实现电源102a对设备的供电功能,进一步减少了因只满足其中一种的误触或操作不当而产生通电造成的事故,提高了人员在进行供电或电源102a切换的过程中的安全性。
重要的是,应注意,在多个不同示例性实施方案中示出的本申请的构造和布置仅是例示性的。尽管在此公开内容中仅详细描述了几个实施方案,但参阅此公开内容的人员应容易理解,在实质上不偏离该申请中所描述的主题的新颖教导和优点的前提下,许多改型是可能的(例如,各种元件的尺寸、尺度、结构、形状和比例、以及参数值(例如,温度、压力等)、安装布置、材料的使用、颜色、定向的变化等)。例如,示出为整体成形的元件可以由多个部分或元件构成,元件的位置可被倒置或以其它方式改变,并且分立元件的性质或数目或位置可被更改或改变。因此,所有这样的改型旨在被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根据替代的实施方案改变或重新排序任何过程或方法步骤的次序或顺序。在权利要求中,任何“装置加功能”的条款都旨在覆盖在本文中所描述的执行功能的结构,且不仅是结构等同而且还是等同结构。在不背离本发明的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在示例性实施方案的设计、运行状况和布置中做出其他替换、改型、改变和省略。因此,本发明不限制于特定的实施方案,而是扩展至仍落在所附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的多种改型。
此外,为了提供示例性实施方案的简练描述,可以不描述实际实施方案的所有特征(即,与当前考虑的执行本发明的最佳模式不相关的那些特征,或与实现本发明不相关的那些特征)。
应理解的是,在任何实际实施方式的开发过程中,如在任何工程或设计项目中,可做出大量的具体实施方式决定。这样的开发努力可能是复杂的且耗时的,但对于那些得益于此公开内容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不需要过多实验,开发努力将是一个设计、制造和生产的常规工作。
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10)

1.一种防误触的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切换单元(100),所述切换单元(100)包括框架组件(101)、设置于所述框架组件(101)上表面的电源组件(102)、与所述框架组件(101)连接的驱动组件(103),以及与所述驱动组件(103)连接的升降组件(10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误触的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组件(101)包括底板(101a)、对称设置于所述底板(101a)上的两组滑槽(101b)、与所述底板(101a)固定连接的侧板(101c),以及与所述底板(101a)固定连接的固定架(101d)。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误触的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组件(102)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电源(102a)、与所述电源(102a)接触连接的保护壳(102b)、与所述保护壳(102b)固定连接的第一弹簧(102c)、与所述侧板(101c)固定连接的固定板(102d),以及固定穿设于所述固定板(102d)的通电柱(102e)。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误触的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103)包括与所述底板(101a)固定连接的第一螺纹柱(103a)、与所述第一螺纹柱(103a)螺纹连接的第一转动件(103b)、与所述第一转动件(103b)固定连接的把手(103c)、与所述第一转动件(103b)螺纹连接的第一固定柱(103d)、与所述固定架(101d)转动连接的切换件(103e),以及与所述切换件(103e)能够卡合连接的锁止件(103f)。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误触的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件(103b)包括第一转动柱(103b-1),以及与所述第一转动柱(103b-1)底端固定连接的第一传动轮(103b-2)。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误触的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件(103e)包括第二转动柱(103e-1)、与所述第二转动柱(103e-1)固定连接的转动盘(103e-2),以及与所述第二转动柱(103e-1)固定连接的转动杆(103e-3)。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误触的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件(103f)包括偏心环(103f-1)、与所述偏心环(103f-1)一端连接的按压件(103f-2)、一端与所述按压件(103f-2)固定连接的第二弹簧(103f-3)、固定对称设置于所述固定架(101d)上的两个夹板(103f-4),以及同时与两个所述夹板(103f-4)连接的转轴(103f-5)。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误触的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件(103f-2)包括按压部(103f-21)、与所述按压部(103f-21)固定连接的连接部(103f-22),以及与所述连接部(103f-22)固定连接的卡合部(103f-23)。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防误触的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组件(104)包括传动链(104a)、与所述传动链(104a)传动连接的第二传动轮(104b)、与所述第二传动轮(104b)固定连接的第三转动柱(104e)、与所述第二传动轮(104b)螺纹连接的第二螺纹柱(104c)、与所述第二传动轮(104b)上表面接触的升降件(104d)。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防误触的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件(104d)包括两个对称设置于所述底板(101a)上表面的第二固定柱(104d-1)、同时贯穿设置于两个所述第二固定柱(104d-1)的升降板(104d-2)、对称固定设置于所述升降板(104d-2)上表面的第三固定柱(104d-3)、与所述第三固定柱(104d-3)固定连接的绝缘块(104d-4),以及固定贯穿于所述绝缘块(104d-4)的导电柱(104d-5)。
CN202310752138.6A 2023-06-25 2023-06-25 一种防误触的供电装置 Pending CN11679879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752138.6A CN116798790A (zh) 2023-06-25 2023-06-25 一种防误触的供电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752138.6A CN116798790A (zh) 2023-06-25 2023-06-25 一种防误触的供电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798790A true CN116798790A (zh) 2023-09-22

Family

ID=880492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752138.6A Pending CN116798790A (zh) 2023-06-25 2023-06-25 一种防误触的供电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798790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664565A (zh) * 2024-01-29 2024-03-08 山东临朐静远石油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液压转盘输出扭矩检测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664565A (zh) * 2024-01-29 2024-03-08 山东临朐静远石油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液压转盘输出扭矩检测装置
CN117664565B (zh) * 2024-01-29 2024-04-09 山东临朐静远石油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液压转盘输出扭矩检测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6798790A (zh) 一种防误触的供电装置
CN1188877C (zh) 带有固定架闭锁装置的开关保险单元
CN211280615U (zh) 一种电池包换电锁止装置及车辆
CN1022878C (zh) 断路器的两件支架闭锁和把手挡板锁定插板
CN201363007Y (zh) 智能机械密码锁芯
CN101174527B (zh) 电动车自锁保险组合开关
CN111873313B (zh) 一种注塑成型生产设备
CN210296222U (zh) 真空断路器联锁机构
CN116989006A (zh) 一种引风机轴向推力控制系统
CN219811886U (zh) 一种机房布线固定机构及容纳装置
CN117353179A (zh) 一种具有多重防护效果的电气柜
CN216426454U (zh) 一种排管机电永磁铁调节装置
CN219760578U (zh) 一种常锁结构及接地线锁紧装置
CN115596975B (zh) 一种小型模块化馈线终端数传装置
CN116799423A (zh) 一种用于电源快速安装的供电装置
CN117614356A (zh) 一种自由组装式的可调光伏发电装置及其组装方法
CN116321942A (zh) 一种电气设备散热方法及装置
CN220283444U (zh) 一种拨爪机构及螺旋千斤顶
CN217114211U (zh) 一种双断路器的互锁装置
CN117650741A (zh) 一种适用于局限环境的分布式光伏发电装置
CN109037568B (zh) 一种电瓶栓上的安全型便捷式盖帽
CN212461300U (zh) 一种电气设备拉杆装置
CN117353188A (zh) 一种可散热的防撞电气柜
CN114641165A (zh) 一种用于工程防护设施现场控制装置的防护设备
CN117028328A (zh) 一种便于固定的可移动风机对正方法及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