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796971A - 对共享电单车换电的人员排班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对共享电单车换电的人员排班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796971A
CN116796971A CN202310746244.3A CN202310746244A CN116796971A CN 116796971 A CN116796971 A CN 116796971A CN 202310746244 A CN202310746244 A CN 202310746244A CN 116796971 A CN116796971 A CN 11679697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ea
scheduled
person
historical task
wai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74624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炯炜
王宏杰
刘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Xiaoliu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Xiaoliu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Xiaoliu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Xiaoliu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746244.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796971A/zh
Publication of CN1167969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79697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1Resource planning, allocation, distributing or scheduling for enterprises or organisations
    • G06Q10/06316Sequencing of tasks or work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1Resource planning, allocation, distributing or scheduling for enterprises or organisations
    • G06Q10/06311Scheduling, planning or task assignment for a person or group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Economics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Marketing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对共享电单车换电的人员排班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根据获取的总历史任务量和每个第二历史任务量,确定每个待换电区域的历史任务量占比;其中,总历史任务量为每个第二历史任务量的总和;针对每个待排班人员,根据获取的该待排班人员在每个待换电区域的第一历史任务量,确定该待排班人员对每个待换电区域的期望领取概率;基于每个待换电区域的历史任务量占比和该待排班人员对应的每个期望领取概率,确定该待排班人员对应的排班结果。该方式根据待排班人员的期望领取概率和待换电区域的历史任务量占比确定最终的排班结果,通过综合待排班人员的任务量和待换电区域的任务量,可以提高对待换电区域与待排班人员的分配的公平性。

Description

对共享电单车换电的人员排班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共享车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对共享电单车换电的人员排班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共享电单车是共享出行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由于共享电单车通过内设的电池供电,当共享电单车被骑行一定里程后,可能电池电量会被耗尽,无法继续提供动力,因此,当共享电单车的电池电量低于预设阈值时,需要及时对电池进行更换,现有技术主要采用的换电排班方式是对每个待换电区域分配固定的换电人员,该方式中,待换电区域的总体框架通常是一定的,但分配的换电人员因人数、区域主体因素、时间有效性、人员主观能动性变动等原因,导致对待换电区域与换电人员的分配欠缺公平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共享电单车换电的人员排班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以提高对待换电区域与换电人员的分配的公平性。
其中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对共享电单车换电的人员排班方法,共享电单车位于待换电区域内;方法包括:获取每个待排班人员分别对应的在每个待换电区域的第一历史任务量,以及每个待换电区域分别对应的第二历史任务量;根据总历史任务量和每个第二历史任务量,确定每个待换电区域的历史任务量占比;其中,总历史任务量为每个第二历史任务量的总和;针对每个待排班人员,根据该待排班人员在每个待换电区域的第一历史任务量,确定该待排班人员对每个待换电区域的期望领取概率;基于每个待换电区域的历史任务量占比和该待排班人员对应的每个期望领取概率,确定该待排班人员对应的排班结果,以对排班结果对应的待换电区域内的共享电单车进行换电。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根据待排班人员的期望领取概率和待换电区域的历史任务量占比确定最终的排班结果,通过综合待排班人员的任务量和待换电区域的任务量,可以提高对待换电区域与待排班人员的分配的公平性。
进一步的,针对每个待排班人员,根据该待排班人员在每个待换电区域的第一历史任务量,确定该待排班人员对每个待换电区域的期望领取概率的步骤包括:针对每个待排班人员,确认该待排班人员对应的每个待换电区域的第一历史任务量的最小公倍数;将最小公倍数除以每个待换电区域的第一历史任务量,得到该待排班人员对每个待换电区域的期望领取概率。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最小公倍数计算期望领取概率,在保证平衡数据的前提下,使计算方式更加简单、方便,可以降低计算负责度,提高排班效率。
进一步的,基于每个待换电区域的历史任务量占比和该待排班人员对应的每个期望领取概率,确定该待排班人员对应的排班结果的步骤包括:针对每个待换电区域,将该待换电区域的历史任务量占比与该待排班人员对该待换电区域的期望领取概率相乘,得到该待排班人员对该待换电区域的实际领取概率;根据每个实际领取概率,确定该待排班人员对应的排班结果。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将该待换电区域的历史任务量占比与该待排班人员对该待换电区域的期望领取概率相乘,并根据所得到的实际领取概率确定排班结果的方式可以使待排班人员的第一历史任务量的趋势按照待换电区域的历史任务量占比的趋势变化,实现平衡。
进一步的,排班结果与该待排班人员的前一日排班结果不同。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前一日所领取的待换电区域不会被列入当日备选的待换电区域,可以保证待排班人员不会连续好多日都在同一待换电区域做单,缓解了待排班人员重复领取同一待换电区域,导致体验性较差的问题,
进一步的,方法还包括:对于每个待排班人员,如果该待排班人员在第一换电区域内,领取当次任务包的时间与上一次任务包的完成时间之差小于预设阈值,将当次任务包与上一次任务包确认为同一次任务量,标记为同一包次。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将第一换电区域内,时间较近的多次任务包确认为同一次任务量,在保证计算结果贴合实际的前提下,可以大大降低数据计算复杂度,从而提高排班效率。
进一步的,方法还包括:如果该待排班人员在同一天内对应有多个第二换电区域,根据总包次数和每个第二换电区域分别对应的包次数,确定每个第二换电区域的包次数占比;其中,总包次数为同一天内每个第二换电区域的包次数的总和;根据包次数占比确定任务量。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计算同一天内对应有多个第二换电区域各自对应的包次数占比一确定任务量的方式,更符合真实情况,贴合实际,进而可以提高排班结果的准确性。
进一步的,方法还包括:如果第三排班人员为新增人员,且其他待排班人员未处于做单状态,将每个待换电区域的历史任务量占比确定为第三排班人员对每个待换电区域的实际领取概率。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对于缺乏第一历史数据的新增排班人员,可以直接按照每个待换电区域的历史任务量占比作为实际领取概率,明确了新增排班人员的实际领取概率确定方式。
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对共享电单车换电的人员排班装置,共享电单车位于待换电区域内;装置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每个待排班人员分别对应的在每个待换电区域的第一历史任务量,以及每个待换电区域分别对应的第二历史任务量;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总历史任务量和每个第二历史任务量,确定每个待换电区域的历史任务量占比;其中,总历史任务量为每个第二历史任务量的总和;第二确定模块,用于针对每个待排班人员,根据该待排班人员在每个待换电区域的第一历史任务量,确定该待排班人员对每个待换电区域的期望领取概率;排班模块,用于基于每个待换电区域的历史任务量占比和该待排班人员对应的每个期望领取概率,确定该待排班人员对应的排班结果,以对排班结果对应的待换电区域内的共享电单车进行换电。
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存储器存储有能够被处理器执行的机器可执行指令,处理器执行机器可执行指令以实现上述任一项的对共享电单车换电的人员排班方法。
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机器可读存储介质,该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机器可执行指令,该机器可执行指令在被处理器调用和执行时,机器可执行指令促使处理器实现上述任一项的对共享电单车换电的人员排班方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对共享电单车换电的人员排班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待换电区域的分布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对共享电单车换电的人员排班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对共享电单车换电的人员排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有技术主要采用的换电排班方式是对每个待换电区域分配固定的换电人员,该方式中,待换电区域的总体框架通常是一定的,但分配的换电人员因人数、区域主体因素(如需要换电的P点的密集程度,距离电池仓库的距离,分配区域的形状等)、时间有效性、人员主观能动性变动等原因,导致对待换电区域与换电人员的分配欠缺公平性,降低了换电人员做单的积极性,并且相关技术主要采用人工方式进行排班,人力成本较高,且排班效率较低,排班延迟问题较明显。基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共享电单车换电的人员排班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该技术可以应用于需要对共享电单车换电的人员进行排班的应用场景中。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首先对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对共享电单车换电的人员排班方法进行详细介绍,该方法中,共享电单车位于待换电区域内,该待换电区域内可以包括多个预设的共享车辆停车区域,即多个P点;共享电单车通常被停放在共享车辆停车区域内,本实施例中的共享电单车具体可以指剩余的电池电量低于预设阈值的共享电单车,为了使共享电单车能够继续被骑行,需要对电池电量低于预设阈值的共享电单车进行换电,具体可以将低电量电池从共享电单车上换下来,在充电站充完电的高电量电池可以被换在共享电单车上;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2,获取每个待排班人员分别对应的在每个待换电区域的第一历史任务量,以及每个待换电区域分别对应的第二历史任务量。
上述第一历史任务量可以用于指示,针对每个待排班人员,在指定时间段内,该待排班人员在每个待换电区域内分别领取的任务包的数量;比如,共有待换电区域A、待换电区域B和待换电区域C三个待换电区域,近一周内,待排班人员甲在待换电区域A的第一历史任务量为领取了2次任务包,在待换电区域B的第一历史任务量为领取了3次任务包,在待换电区域C的第一历史任务量为领取了4次任务包等;上述第二历史任务量可以用于指示,针对每个待换电区域,在指定时间段内,每个待排班人员在该待换电区域领取的任务包的数量的总和;比如,共有待排班人员甲、待排班人员乙和待排班人员丙三个待排班人员,近一周内,待排班人员甲在待换电区域A共领取了2次任务包,待排班人员乙在待换电区域A共领取了5次任务包,待排班人员丙在待换电区域A共领取了4次任务包,则该待换电区域A对应的第二历史任务量为2+5+4=11次任务包。在实际实现时,每个待排班人员在不同待换电区域领取的任务包的数量等相关数据都会被记录、保存,当需要对待排班人员进行排班时,可以提取出所需时间段内的每个待排班人员分别对应的第一历史任务量和每个待换电区域分别对应的第二历史任务量。上述任务包通常是按照P点出单,任务包中通常包括:P点的预期电量阈值、需要更换电池的共享电单车的数量、换电优先级等。
步骤S104,根据总历史任务量和每个第二历史任务量,确定每个待换电区域的历史任务量占比;其中,总历史任务量为每个第二历史任务量的总和。
比如,共有待排班人员甲和待排班人员乙两个待排班人员,共有待换电区域A和待换电区域B两个待换电区域,近一周内,待排班人员甲在待换电区域A共领取了2次任务包,在待换电区域B共领取了3次任务包,待排班人员乙在待换电区域A共领取了5次任务包,在待换电区域B共领取了6次任务包,则待换电区域A对应的第二历史任务量为2+5=7次任务包;待换电区域B对应的第二历史任务量为3+6=9次任务包,总历史任务量为7+9=16次任务包,待换电区域A的历史任务量占比为7/16,待换电区域B的历史任务量占比为9/16。
步骤S106,针对每个待排班人员,根据该待排班人员在每个待换电区域的第一历史任务量,确定该待排班人员对每个待换电区域的期望领取概率。
在实际实现时,每个待排班人员的最佳期望是领取每个待换电区域的机会均等,个人历史领取区域有高有低的情况下,倾向于平衡数据,因此,可以根据待排班人员在每个待换电区域的第一历史任务量,确定对每个待换电区域的期望领取概率,具体的,第一历史任务量越低,表示该待排班人员在该第一历史任务量对应的待换电区域领取的任务越少,为了平衡数据,该第一历史任务量对应的待换电区域的期望领取概率通常会越高,即该待排班人员领取该待换电区域的概率越高;反之,第一历史任务量越高,表示该待排班人员在该第一历史任务量对应的待换电区域领取的任务越多,为了平衡数据,该第一历史任务量对应的待换电区域的期望领取概率通常会越低,即该待排班人员领取该待换电区域的概率越低。
步骤S108,基于每个待换电区域的历史任务量占比和该待排班人员对应的每个期望领取概率,确定该待排班人员对应的排班结果,以对排班结果对应的待换电区域内的共享电单车进行换电。
对于每个待排班人员,在确定每个待换电区域的历史任务量占比,和该待排班人员对每个待换电区域的期望领取概率后,可以按照预设的计算方式,如,同一待换电区域的数据对应相乘,或按照预设的权重系数进行加权计算等方式,得到计算结果,根据该计算结果可以确定该待排班人员对应的排班结果,比如待排班人员甲领取待换电区域B、待排班人员乙领取待换电区域A等,待排班人员就可以对所领取的待换电区域内的共享电单车进行换电。
上述对共享电单车换电的人员排班方法,获取每个待排班人员分别对应的在每个待换电区域的第一历史任务量,以及每个待换电区域分别对应的第二历史任务量;根据总历史任务量和每个第二历史任务量,确定每个待换电区域的历史任务量占比;其中,总历史任务量为每个第二历史任务量的总和;针对每个待排班人员,根据该待排班人员在每个待换电区域的第一历史任务量,确定该待排班人员对每个待换电区域的期望领取概率;基于每个待换电区域的历史任务量占比和该待排班人员对应的每个期望领取概率,确定该待排班人员对应的排班结果,以对排班结果对应的待换电区域内的共享电单车进行换电。该方式根据待排班人员的期望领取概率和待换电区域的历史任务量占比确定最终的排班结果,通过综合待排班人员的任务量和待换电区域的任务量,可以提高对待换电区域与待排班人员的分配的公平性。
下面提供另一种对共享电单车换电的人员排班方法,该方法在上述实施例方法的基础上实现;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获取每个待排班人员分别对应的在每个待换电区域的第一历史任务量,以及每个待换电区域分别对应的第二历史任务量。
对于每个待排班人员,如果该待排班人员在第一换电区域内,领取当次任务包的时间与上一次任务包的完成时间之差小于预设阈值,将当次任务包与上一次任务包确认为同一次任务量,标记为同一包次。
参见图2所示的一种待换电区域的分布示意图,全域根据不同的待排班人员的人数按一定的顺序(例如:从左至右)从A,B,C,……标号,以便区分,划分出多个待换电区域,比如,如果有六人做单,可以将全域划分为6个待换电区域,如果有三人做单,可以将全域划分为3个待换电区域,可以按预设时间频率,如每小时发布出相应待换电区域的任务包,以供待排班人员领取。
上述预设阈值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比如10分钟、15分钟等;最理想的状态,一个待换电区域一天默认由一个待排班人员做单,考虑区域内因和个人领取任务的习惯不同,不仅仅以任务包的数据作为占用区域的统计结果,同一天在同一个第一换电区域内,该待排班人员每次领取任务包后,会计算当次领取任务包的时间与前一次任务包的完成时间之间的差值,如果该差值小于预设阈值,任务包都按一个批次号标志,同样,如果下一次领取任务包的时间与当次任务包的完成时间之间的差值也小于预设阈值,则下一次领取任务包也按该同一个批次号标志,可以理解,同一天在同一个第一换电区域内,如果每相邻两个任务包中,后一个任务包的领取时间与前一个任务包的完成时间之间的差值小于预设阈值,则不论领取多少次的任务包,任务包都按一个批次号标志,只记作1包次,可以附加上每日的维度计算,记作“包次天”。
如果该待排班人员在同一天内对应有多个第二换电区域,根据总包次数和每个第二换电区域分别对应的包次数,确定每个第二换电区域的包次数占比;其中,总包次数为同一天内每个第二换电区域的包次数的总和;根据包次数占比确定任务量。
比如,待排班人员甲在同一天内,在待换电区域A共领取了3包次,在待换电区域B共领取了1包次,则总包次数为3+1=4包次,待换电区域A对应的包次数占比为3/4=0.75,可以附加上每日的维度,则根据该包次数占比确定任务量为0.75包次天,待换电区域B对应的包次数占比为1/4=0.25,可以附加上每日的维度,则根据该包次数占比确定任务量为0.25包次天,根据所确定的不同的“包次天”的值作为统计每个待排班人员和每个待换电区域的结果。
步骤二,根据总历史任务量和每个第二历史任务量,确定每个待换电区域的历史任务量占比;其中,总历史任务量为每个第二历史任务量的总和。
不考虑任何影响因素,最理想的期望是每个待排班人员每天都平均的在一致的待换电区域做单,从总体角度分析这样情况的数据时候1:1:1…,比如,待排班人员有2个人,每天都分成2个待换电区域做单,第一天,待排班人员甲在待换电区域A做单,待排班人员乙就在待换电区域B做单,第二天再彼此交换,10天之后,理想情况下,待换电区域A的第二历史任务量为10包次天,待换电区域B的第二历史任务量为10包次天。但因为人员变动导致真实可领取的待换电区域可能会发生变化,比如,待排班人员甲某一天没有上班,则那一天就只有待排班人员乙上班,那一天的区域可能就只有待换电区域A,十天后,待换电区域A的第二历史任务量为10包次天,待换电区域B的第二历史任务量为9包次天,再假设,为了弥补待排班人员甲某一天没来上班,在第二天待排班人员丙也加入换电一天,则第二天即分成了3人做单,十天后,待换电区域A的第二历史任务量为10包次天,待换电区域B的第二历史任务量为9包次天,待换电区域C的第二历史任务量为1包次天,总体按待换电区域A、B、C递减,待排班人员实际领取的每个待换电区域“包次天”占比也期望按照该趋势变化,每个待换电区域的历史任务量占比如下:其中,A表示待换电区域A对应的第二历史任务量;B表示待换电区域B对应的第二历史任务量,A+B+C表示待换电区域A、待换电区域B、待换电区域C的总历史任务量;以这个总量为基准值,每个待排班人员的区域值总量也期望以这个趋势变化。
步骤三,针对每个待排班人员,确认该待排班人员对应的每个待换电区域的第一历史任务量的最小公倍数。
比如,共有待换电区域A、待换电区域B和待换电区域C三个待换电区域,可以附加上每日的维度,待排班人员甲在待换电区域A的第一历史任务量为2包次天,在待换电区域B的第一历史任务量为3包次天,在待换电区域C的第一历史任务量为4包次天,则对2、3、4取最小公倍数为12。
步骤四,将最小公倍数除以每个待换电区域的第一历史任务量,得到该待排班人员对每个待换电区域的期望领取概率。
继续以上述步骤中的举例为例,将最小公倍数分别除以每个待换电区域的第一历史任务量,可以得到该待排班人员甲对待换电区域A的期望领取概率为12÷2=6,对待换电区域B的期望领取概率为12÷3=4,对待换电区域C的期望领取概率为12÷4=3,可以表示为其中,a表示待排班人员甲在待换电区域A的第一历史任务量、b表示待排班人员甲在待换电区域B的第一历史任务量、c表示待排班人员甲在待换电区域C的第一历史任务量、[a,b,c…]表示该待排班人员甲对应的每个待换电区域的第一历史任务量的最小公倍数。
步骤五,针对每个待换电区域,将该待换电区域的历史任务量占比与该待排班人员对该待换电区域的期望领取概率相乘,得到该待排班人员对该待换电区域的实际领取概率。
继续以上述步骤中的举例为例,将待换电区域A的历史任务量占比与该待排班人员甲对该待换电区域A的期望领取概率相乘,可以得到待排班人员甲对待换电区域A的实际领取概率,具体可以按公式计算,即依次类推,可以计算得到待排班人员甲对每个待换电区域的实际领取概率,可以对计算得到的多个实际领取概率计算相应的权重,比如,70%的概率会领取到待换电区域A,20%的概率会领取到待换电区域B,10%的概率会领取到待换电区域C等,通过权重显示的方式可以更直观看出待排班人员对每个待换电区域的领取概率,通过随机的概率,可以避免早领的人员一直在优先级前列的待换电区域内轮转。
步骤六,根据每个实际领取概率,确定该待排班人员对应的排班结果。
排班结果与该待排班人员的前一日排班结果不同。在实际实现时,为了缓解待排班人员重复领取同一待换电区域,导致体验性较差的问题,前一日所领取的待换电区域不会被列入当日备选的待换电区域,保证待排班人员不会连续好多日都在同一待换电区域做单;比方,待排班人员甲昨天在一个较差的待换电区域做单,如果今天备选的多个待换电区域中还是存在该较差的待换电区域,则该待排班人员甲就有概率今天还是在这个较差的待换电区域做单,连续两天在较差的待换电区域做单会给该待排班人员甲带来较差的体验。
如果第三排班人员为新增人员,且其他待排班人员未处于做单状态,将每个待换电区域的历史任务量占比确定为第三排班人员对每个待换电区域的实际领取概率。在实际实现时,如果新增了第三排班人员,由于该第三排班人员第一次做单,没有个人对应的第一历史任务量,这种情况下,可以直接按照每个待换电区域的历史任务量占比进行分配。
为方便理解,参见图3所示的另一种对共享电单车换电的人员排班方法,例如:单日内的排班人数变化:原先待排班人员的人数为2(小赵和小钱)做单(分别对应待换电区域A和待换电区域B),一段时间内变化为3(新增人员小孙):
①如果小赵和小钱仍在做单中,则小孙领取新增的待换电区域C;
②如果小赵和小钱未在做单中,小孙是第一次做单,则按照计算后的优先级领取任务(该数据只是为了举例说明,说明小孙做单的概率,数据来源见下③),对概率取100%的权重为A:B:C=42.4%:40.7%:16.9%,即小孙领取待换电区域A的几率权重最高,最可能优先领取待换电区域A;
③如果小赵和小钱未在做单中,小孙是非第一次做单,小孙则按照计算后的优先级领取任务,比如,相对小孙而言,个人的对每个待换电区域的第一历史数据a,b,c分别为4,3,1,最小公倍数为12,个人对各个待换电区域的期望领取概率分别为3,4,12;总体区域中,每个待换电区域分别对应的第二历史任务量,即包次天量分别为50,48,20,每个待换电区域的历史任务量占比分别为,将每个待换电区域所对应的期望领取概率和历史任务量占比相乘后,得到实际领取概率为/>对概率取100%的权重为A:B:C=25.8%:33%:41.2%,可以看出,小孙领取待换电区域C的几率权重最高,最可能优先领取待换电区域C。
需要说明的是,比如,按情况③举例,小孙是第二次做单,则其个人历史数据可能只有在待换电区域A对应的第一历史任务量,比如3包次天,这种情况下,可以将其他待换电区域对应的第一历史任务量取1进行计算。
图3中,结束区域可以理解为:比如,任务包包含p点,按照p点归属的车辆出单,一个任务包里有几百p点,从地图上看就是一块区域,领取了这个区域的这个时间点任务包之后,这块区域换电单都是这个人的,只有做单结束之后才能被其他人领单。锁区时间可以理解为,比如,对于某个待换电区域,如果6小时内无做单记录,则待排班人员可以按优先级和概率领取该待换电区域,如果6小时内有做单记录,则相应的排班人员优先领取和上次一样的待换电区域;需要说明的是,当日数据会进入个人和总体全域的计算池,为后一日优先级计算提供数据,后一日领取的待换电区域会自动排除前一日最后的领取的待换电区域。
如果小赵和小钱已结束区域,且超过了锁区时间,则三人按照实际计算优先级领取任务,具体可以参考前述实施例中的计算方式确定优先级;如果没有超过锁区时间,且是小赵和小钱先领取任务包,则小赵和小钱都按照原先的区域领取;如果是小孙先领取任务包,则小孙先按照概率计算优先级领取,若没有占用第二个人的区域,则第二个人默认领取原本领域的区域,如果占用了第二个人的区域,则第二个人可以重新计算优先级,第三个人同理;比如,本来是小赵和小钱两个人,小赵本来是领取的待换电区域A,如果中间有事,大家都空窗(结束了任务),加入小孙后,新增了待换电区域C,小赵上线时,默认领取A,本来小钱应该领取B,但是小孙提前领了,并且按照算法小孙领了B,那小钱就只能领C。
上述对共享电单车换电的人员排班方法,可以达成待换电区域和待排班人员的相对公平。全域下,可以根据当前排班人数分配区域;对系统方面,每个待排班人员对应的待换电区域下的任务包可以及时刷新,避免区域任务包的占用和空置;最理想的情况是人员和区域1:1分配,但是因为人员实际上线信息后置,无法预判下一个时间点时间做单的人员,所以任务包需要及时更新去配合当前时间段的人员数量。在人员方面,每次领取区域的任务包不会出现所领取的待换电区域之间距离较大的问题、区域下任务包的订单数量均等、分配到好的区域和坏的区域的几率均等;相关技术中,单纯随机算法在一段时间段内无法体现公平,固定片区做单又因为人员未知更加死板,在此基础上,本申请综合考虑了个人和总体,体验上进行了领取的相对公平算法,可以提高对待换电区域与待排班人员的分配的公平性。
对应于上述方法实施例,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对共享电单车换电的人员排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共享电单车位于待换电区域内;如图4所示,所述装置包括:获取模块40,用于获取每个待排班人员分别对应的在每个待换电区域的第一历史任务量,以及每个待换电区域分别对应的第二历史任务量;第一确定模块41,用于根据总历史任务量和每个所述第二历史任务量,确定每个所述待换电区域的历史任务量占比;其中,所述总历史任务量为每个所述第二历史任务量的总和;第二确定模块42,用于针对每个所述待排班人员,根据该待排班人员在每个所述待换电区域的第一历史任务量,确定该待排班人员对每个所述待换电区域的期望领取概率;排班模块43,用于基于每个所述待换电区域的历史任务量占比和该待排班人员对应的每个所述期望领取概率,确定该待排班人员对应的排班结果,以对所述排班结果对应的待换电区域内的共享电单车进行换电。
上述对共享电单车换电的人员排班装置,获取每个待排班人员分别对应的在每个待换电区域的第一历史任务量,以及每个待换电区域分别对应的第二历史任务量;根据总历史任务量和每个第二历史任务量,确定每个待换电区域的历史任务量占比;其中,总历史任务量为每个第二历史任务量的总和;针对每个待排班人员,根据该待排班人员在每个待换电区域的第一历史任务量,确定该待排班人员对每个待换电区域的期望领取概率;基于每个待换电区域的历史任务量占比和该待排班人员对应的每个期望领取概率,确定该待排班人员对应的排班结果,以对排班结果对应的待换电区域内的共享电单车进行换电。该装置根据待排班人员的期望领取概率和待换电区域的历史任务量占比确定最终的排班结果,通过综合待排班人员的任务量和待换电区域的任务量,可以提高对待换电区域与待排班人员的分配的公平性。
进一步的,第二确定模块42还用于:针对每个所述待排班人员,确认该待排班人员对应的每个待换电区域的第一历史任务量的最小公倍数;将所述最小公倍数除以每个所述待换电区域的第一历史任务量,得到该待排班人员对每个所述待换电区域的期望领取概率。
进一步的,排班模块43还用于:针对每个所述待换电区域,将该待换电区域的历史任务量占比与该待排班人员对该待换电区域的期望领取概率相乘,得到该待排班人员对该待换电区域的实际领取概率;根据每个所述实际领取概率,确定该待排班人员对应的排班结果。
进一步的,所述排班结果与该待排班人员的前一日排班结果不同。
进一步的,该装置还用于:对于每个所述待排班人员,如果该待排班人员在第一换电区域内,领取当次任务包的时间与上一次任务包的完成时间之差小于预设阈值,将当次任务包与上一次任务包确认为同一次任务量,标记为同一包次。
进一步的,该装置还用于:如果该待排班人员在同一天内对应有多个第二换电区域,根据总包次数和每个第二换电区域分别对应的包次数,确定每个第二换电区域的包次数占比;其中,所述总包次数为同一天内每个第二换电区域的包次数的总和;根据所述包次数占比确定任务量。
进一步的,该装置还用于:如果第三排班人员为新增人员,且其他待排班人员未处于做单状态,将每个所述待换电区域的历史任务量占比确定为所述第三排班人员对每个所述待换电区域的实际领取概率。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对共享电单车换电的人员排班装置,其实现原理及产生的技术效果和前述对共享电单车换电的人员排班方法实施例相同,为简要描述,对共享电单车换电的人员排班装置实施例部分未提及之处,可参考前述对共享电单车换电的人员排班方法实施例中相应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参见图5所示,该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130和存储器131,该存储器131存储有能够被处理器130执行的机器可执行指令,该处理器130执行机器可执行指令以实现上述对共享电单车换电的人员排班方法。
进一步地,图5所示的电子设备还包括总线132和通信接口133,处理器130、通信接口133和存储器131通过总线132连接。
其中,存储器131可能包含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也可能还包括非不稳定的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通过至少一个通信接口133(可以是有线或者无线)实现该系统网元与至少一个其他网元之间的通信连接,可以使用互联网,广域网,本地网,城域网等。总线132可以是ISA总线、PCI总线或EISA总线等。所述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5中仅用一个双向箭头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处理器130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130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处理器130可以是通用处理器,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简称CPU)、网络处理器(Network Processor,简称NP)等;还可以是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Signal Processor,简称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Circuit,简称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简称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131,处理器130读取存储器131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前述实施例的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机器可读存储介质,该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机器可执行指令,该机器可执行指令在被处理器调用和执行时,该机器可执行指令促使处理器实现上述对共享电单车换电的人员排班方法,具体实现可参见方法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对共享电单车换电的人员排班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了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程序代码包括的指令可用于执行前面方法实施例中所述的方法,具体实现可参见方法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虽然本发明披露如上,但本发明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对共享电单车换电的人员排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共享电单车位于待换电区域内;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每个待排班人员分别对应的在每个待换电区域的第一历史任务量,以及每个待换电区域分别对应的第二历史任务量;
根据总历史任务量和每个所述第二历史任务量,确定每个所述待换电区域的历史任务量占比;其中,所述总历史任务量为每个所述第二历史任务量的总和;
针对每个所述待排班人员,根据该待排班人员在每个所述待换电区域的第一历史任务量,确定该待排班人员对每个所述待换电区域的期望领取概率;
基于每个所述待换电区域的历史任务量占比和该待排班人员对应的每个所述期望领取概率,确定该待排班人员对应的排班结果,以对所述排班结果对应的待换电区域内的共享电单车进行换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针对每个所述待排班人员,根据该待排班人员在每个所述待换电区域的第一历史任务量,确定该待排班人员对每个所述待换电区域的期望领取概率的步骤包括:
针对每个所述待排班人员,确认该待排班人员对应的每个待换电区域的第一历史任务量的最小公倍数;
将所述最小公倍数除以每个所述待换电区域的第一历史任务量,得到该待排班人员对每个所述待换电区域的期望领取概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每个所述待换电区域的历史任务量占比和该待排班人员对应的每个所述期望领取概率,确定该待排班人员对应的排班结果的步骤包括:
针对每个所述待换电区域,将该待换电区域的历史任务量占比与该待排班人员对该待换电区域的期望领取概率相乘,得到该待排班人员对该待换电区域的实际领取概率;
根据每个所述实际领取概率,确定该待排班人员对应的排班结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班结果与该待排班人员的前一日排班结果不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于每个所述待排班人员,如果该待排班人员在第一换电区域内,领取当次任务包的时间与上一次任务包的完成时间之差小于预设阈值,将当次任务包与上一次任务包确认为同一次任务量,标记为同一包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如果该待排班人员在同一天内对应有多个第二换电区域,根据总包次数和每个第二换电区域分别对应的包次数,确定每个第二换电区域的包次数占比;其中,所述总包次数为同一天内每个第二换电区域的包次数的总和;
根据所述包次数占比确定任务量。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如果第三排班人员为新增人员,且其他待排班人员未处于做单状态,将每个所述待换电区域的历史任务量占比确定为所述第三排班人员对每个所述待换电区域的实际领取概率。
8.一种对共享电单车换电的人员排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共享电单车位于待换电区域内;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每个待排班人员分别对应的在每个待换电区域的第一历史任务量,以及每个待换电区域分别对应的第二历史任务量;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总历史任务量和每个所述第二历史任务量,确定每个所述待换电区域的历史任务量占比;其中,所述总历史任务量为每个所述第二历史任务量的总和;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针对每个所述待排班人员,根据该待排班人员在每个所述待换电区域的第一历史任务量,确定该待排班人员对每个所述待换电区域的期望领取概率;
排班模块,用于基于每个所述待换电区域的历史任务量占比和该待排班人员对应的每个所述期望领取概率,确定该待排班人员对应的排班结果,以对所述排班结果对应的待换电区域内的共享电单车进行换电。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能够被所述处理器执行的机器可执行指令,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机器可执行指令以实现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对共享电单车换电的人员排班方法。
10.一种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该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机器可执行指令,该机器可执行指令在被处理器调用和执行时,机器可执行指令促使处理器实现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对共享电单车换电的人员排班方法。
CN202310746244.3A 2023-06-21 2023-06-21 对共享电单车换电的人员排班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Pending CN11679697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746244.3A CN116796971A (zh) 2023-06-21 2023-06-21 对共享电单车换电的人员排班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746244.3A CN116796971A (zh) 2023-06-21 2023-06-21 对共享电单车换电的人员排班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796971A true CN116796971A (zh) 2023-09-22

Family

ID=880432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746244.3A Pending CN116796971A (zh) 2023-06-21 2023-06-21 对共享电单车换电的人员排班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796971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177802B (zh) 一种基于无线通信的电动汽车有序充电系统及其方法
CN106779176B (zh) 电动出租车快充站内充电设施配置及定容方法
CN109819047B (zh) 一种基于激励机制的移动边缘计算资源分配方法
CN108629504A (zh) 为用户提供出行服务的方法及装置
CN115900744A (zh) 充电路径规划方法、装置和服务器
CN112529487A (zh) 车辆调度方法、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CN111179506A (zh) 共享充电桩自助充电系统及共享充电桩的推荐方法
CN114943392A (zh) 一种基于数据分析的换电路径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12906980A (zh) 订单处理方法、装置、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5526549A (zh) 共享车辆的调度收益计算方法、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15130727A (zh) 一种新能源纯电公交车夜间充电调度方法
CN108734876A (zh) 一种基于预估电量和等待时间的后台预约租车方法
CN113343437A (zh) 电动汽车快速充电引导方法、系统、终端及介质
CN116796971A (zh) 对共享电单车换电的人员排班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TWI706366B (zh) 電動車充電站電能管理方法
CN108734875A (zh) 一种基于预估电量和等待时间的web预约租车方法
CN116777171A (zh) 一种面向网约车的点对点拼车动态调度方法及装置
CN110599050A (zh) 一种电动汽车与共享车位匹配方法和装置
FR3096520A1 (fr) Systeme et procede de gestion de charge des batteries pour un parc de vehicules
CN115042654A (zh) 充电站的排位充电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终端
CN112612934A (zh) 用户充电行为画像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10838023A (zh) 用于购车决策的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9754304A (zh) 费用设定装置和费用设定方法
CN117151760B (zh) 基于自适应算法的换电服务定价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4596667B (zh) 一种数据共享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