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792863A - 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792863A
CN116792863A CN202310958225.7A CN202310958225A CN116792863A CN 116792863 A CN116792863 A CN 116792863A CN 202310958225 A CN202310958225 A CN 202310958225A CN 116792863 A CN116792863 A CN 11679286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conditioner
electric auxiliary
auxiliary heating
temperature
current indo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95822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熊重重
梁玉林
陈锐东
刘雷明
邹云辉
程春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2310958225.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792863A/zh
Publication of CN1167928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79286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和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空调器制热运行时,根据当前室内环境温度、目标温度和当前室内换热器管温,确定是否需要开启电辅热组件;在需要开启时,根据当前室内环境温度,确定需要开启的电辅热元件的数量,控制电辅热组件中对应数量的电辅热元件开启,以控制电辅热组件开启;在控制电辅热组件开启之后,结合当前室内环境温度和当前室内换热器管温,控制电辅热组件的运行情况,并控制压缩机的运行频率。该方案,通过优化空调器的电辅热组件的控制模式,在保证安全性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节能和用户体验的舒适性。

Description

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和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空调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和存储介质,尤其涉及一种空调器的电辅热功能的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如今空调器已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家用电器,空调器能够对室内环境进行制冷或制热,来满足用户的不同换热需求。空调器在执行制热功能时,若室外环境温度较低,则空调器的换热能力会有所降低,从而影响用户的舒适性体验;此时,若将空调器的电辅热功能投入使用,可以极大地提高空调器的制热效果,使房间的室内环境温度快速升高,但同时使用电辅热功能时也会带来高能耗、不安全等问题。
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和存储介质,以解决空调器在执行制热功能时,若室外环境温度较低,将空调器的电辅热功能投入使用,可以极大地提高空调器的制热效果,使房间的室内环境温度快速升高,但同时使用电辅热功能时也会带来高能耗和不安全的问题,达到通过在空调器制热运行时,结合室内环境温度和室内换热器管温,控制空调器的电辅热功能的启闭和压缩机的运行频率,以优化空调器的电辅热功能的控制模式,使空调器在保证安全性的前提下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节能和用户体验的舒适性的效果。
本发明提供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中,所述空调器,具有室内机和室外机;所述室内机,具有室内换热器和电辅热组件;所述电辅热组件,包括:电辅热元件,所述电辅热元件的数量为两个以上,两个以上所述电辅热元件并行设置、且能够单独地开启和关闭;所述室外机,具有压缩机;所述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包括:在所述空调器在制热模式下运行的情况下,获取所述空调器的室内环境温度,记为所述空调器的当前室内环境温度;获取所述室内换热器的管温,记为所述空调器的当前室内换热器管温;并获取所述空调器的目标温度;根据所述空调器的当前室内环境温度和所述空调器的目标温度,并结合所述空调器的当前室内换热器管温,确定是否需要开启所述电辅热组件;在确定需要开启所述电辅热组件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空调器的当前室内环境温度,确定所述电辅热组件中需要开启的电辅热元件的数量;以及,根据确定的所述电辅热组件中需要开启的电辅热元件的数量,控制所述电辅热组件中对应数量的电辅热元件开启,以控制所述电辅热组件开启;在控制所述电辅热组件开启之后,结合所述空调器的当前室内环境温度、以及所述空调器的当前室内换热器管温,控制已开启的所述电辅热组件的运行情况,并控制所述压缩机的运行频率。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根据所述空调器的当前室内环境温度和所述空调器的目标温度,并结合所述空调器的当前室内换热器管温,确定是否需要开启所述电辅热组件,包括:确定所述空调器的目标温度与所述空调器的当前室内环境温度之间的温度差值,记为所述空调器的室内温度差值;确定是否满足所述空调器的当前室内环境温度小于第一预设温度值,且所述空调器的室内温度差值大于第一预设温度阈值;若满足,则确定需要开启所述电辅热组件;若不满足,则确定所述空调器的当前室内换热器管温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设定管温:若是,则确定不需要开启所述电辅热组件,并使所述电辅热组件保持关闭状态;否则,确定需要开启所述电辅热组件。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确定需要开启所述电辅热组件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空调器的当前室内环境温度,确定所述电辅热组件中需要开启的电辅热元件的数量,包括:确定所述空调器的当前室内环境温度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温度值;第二预设温度值小于第一预设温度值;若确定所述空调器的当前室内环境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温度值,则确定所述电辅热组件中需要开启的电辅热元件的数量为第一设定数量;若确定所述空调器的当前室内环境温度小于第二预设温度值,则确定所述电辅热组件中需要开启的电辅热元件的数量为第二设定数量;第二设定数量大于第一设定数量。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控制所述电辅热组件开启之后,结合所述空调器的当前室内环境温度、以及所述空调器的当前室内换热器管温,控制已开启的所述电辅热组件的运行情况,并控制所述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包括:确定是否满足所述空调器的当前室内环境温度是否大于第三预设温度值,或者所述空调器的当前室内换热器管温是否大于第二设定管温;第三预设温度值大于第一预设温度值,第二设定管温大于第一设定管温;若满足,则控制已开启的所述电辅热组件关闭;若不满足,则保持已开启的所述电辅热组件当前的开启状态,并在第一设定时间之后,重新确定是否满足所述空调器的当前室内环境温度是否大于第三预设温度值,或者所述空调器的当前室内换热器管温是否大于第二设定管温:若满足,则控制已开启的所述电辅热组件关闭;若不满足,则控制已开启的所述电辅热组件关闭,同时,将所述压缩机的运行频率提高至所述压缩机的预设最高频率运行,并控制所述压缩机按所述压缩机的预设最高频率运行。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控制所述电辅热组件开启之后,结合所述空调器的当前室内环境温度、以及所述空调器的当前室内换热器管温,控制已开启的所述电辅热组件的运行情况,并控制所述压缩机的运行频率,还包括:在控制所述压缩机按所述压缩机的预设最高频率运行第二设定时间之后,确定所述空调器的当前室内换热器管温是否已降低;其中,第二设定时间小于第一设定时间;若确定所述空调器的当前室内换热器管温已降低,则控制开启后又关闭的所述电辅热组件重新开启,以使所述电辅热组件的运行状态恢复至所述电辅热组件关闭之前的运行状态,并继续控制所述压缩机按所述压缩机的预设最高频率运行,之后,返回,以在控制开启后又关闭的所述电辅热组件重新开启之后,重新结合所述空调器的当前室内环境温度、以及所述空调器的当前室内换热器管温,控制已重新开启的所述电辅热组件的运行情况,并控制所述压缩机的运行频率;若确定所述空调器的当前室内换热器管温未降低,则保持开启后又关闭的所述电辅热组件关闭,并继续控制所述压缩机按所述压缩机的预设最高频率运行,之后,按所述制热模式下的正常制热逻辑,控制所述压缩机正常制热运行。
与上述方法相匹配,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空调器的控制装置中,所述空调器,具有室内机和室外机;所述室内机,具有室内换热器和电辅热组件;所述电辅热组件,包括:电辅热元件,所述电辅热元件的数量为两个以上,两个以上所述电辅热元件并行设置、且能够单独地开启和关闭;所述室外机,具有压缩机;所述空调器的控制装置,包括:获取单元,被配置为在所述空调器在制热模式下运行的情况下,获取所述空调器的室内环境温度,记为所述空调器的当前室内环境温度;获取所述室内换热器的管温,记为所述空调器的当前室内换热器管温;并获取所述空调器的目标温度;控制单元,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空调器的当前室内环境温度和所述空调器的目标温度,并结合所述空调器的当前室内换热器管温,确定是否需要开启所述电辅热组件;所述控制单元,还被配置为在确定需要开启所述电辅热组件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空调器的当前室内环境温度,确定所述电辅热组件中需要开启的电辅热元件的数量;以及,根据确定的所述电辅热组件中需要开启的电辅热元件的数量,控制所述电辅热组件中对应数量的电辅热元件开启,以控制所述电辅热组件开启;所述控制单元,还被配置为在控制所述电辅热组件开启之后,结合所述空调器的当前室内环境温度、以及所述空调器的当前室内换热器管温,控制已开启的所述电辅热组件的运行情况,并控制所述压缩机的运行频率。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所述空调器的当前室内环境温度和所述空调器的目标温度,并结合所述空调器的当前室内换热器管温,确定是否需要开启所述电辅热组件,包括:确定所述空调器的目标温度与所述空调器的当前室内环境温度之间的温度差值,记为所述空调器的室内温度差值;确定是否满足所述空调器的当前室内环境温度小于第一预设温度值,且所述空调器的室内温度差值大于第一预设温度阈值;若满足,则确定需要开启所述电辅热组件;若不满足,则确定所述空调器的当前室内换热器管温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设定管温:若是,则确定不需要开启所述电辅热组件,并使所述电辅热组件保持关闭状态;否则,确定需要开启所述电辅热组件。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单元,在确定需要开启所述电辅热组件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空调器的当前室内环境温度,确定所述电辅热组件中需要开启的电辅热元件的数量,包括:确定所述空调器的当前室内环境温度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温度值;第二预设温度值小于第一预设温度值;若确定所述空调器的当前室内环境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温度值,则确定所述电辅热组件中需要开启的电辅热元件的数量为第一设定数量;若确定所述空调器的当前室内环境温度小于第二预设温度值,则确定所述电辅热组件中需要开启的电辅热元件的数量为第二设定数量;第二设定数量大于第一设定数量。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单元,在控制所述电辅热组件开启之后,结合所述空调器的当前室内环境温度、以及所述空调器的当前室内换热器管温,控制已开启的所述电辅热组件的运行情况,并控制所述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包括:确定是否满足所述空调器的当前室内环境温度是否大于第三预设温度值,或者所述空调器的当前室内换热器管温是否大于第二设定管温;第三预设温度值大于第一预设温度值,第二设定管温大于第一设定管温;若满足,则控制已开启的所述电辅热组件关闭;若不满足,则保持已开启的所述电辅热组件当前的开启状态,并在第一设定时间之后,重新确定是否满足所述空调器的当前室内环境温度是否大于第三预设温度值,或者所述空调器的当前室内换热器管温是否大于第二设定管温:若满足,则控制已开启的所述电辅热组件关闭;若不满足,则控制已开启的所述电辅热组件关闭,同时,将所述压缩机的运行频率提高至所述压缩机的预设最高频率运行,并控制所述压缩机按所述压缩机的预设最高频率运行。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单元,在控制所述电辅热组件开启之后,结合所述空调器的当前室内环境温度、以及所述空调器的当前室内换热器管温,控制已开启的所述电辅热组件的运行情况,并控制所述压缩机的运行频率,还包括:在控制所述压缩机按所述压缩机的预设最高频率运行第二设定时间之后,确定所述空调器的当前室内换热器管温是否已降低;其中,第二设定时间小于第一设定时间;若确定所述空调器的当前室内换热器管温已降低,则控制开启后又关闭的所述电辅热组件重新开启,以使所述电辅热组件的运行状态恢复至所述电辅热组件关闭之前的运行状态,并继续控制所述压缩机按所述压缩机的预设最高频率运行,之后,返回,以在控制开启后又关闭的所述电辅热组件重新开启之后,重新结合所述空调器的当前室内环境温度、以及所述空调器的当前室内换热器管温,控制已重新开启的所述电辅热组件的运行情况,并控制所述压缩机的运行频率;若确定所述空调器的当前室内换热器管温未降低,则保持开启后又关闭的所述电辅热组件关闭,并继续控制所述压缩机按所述压缩机的预设最高频率运行,之后,按所述制热模式下的正常制热逻辑,控制所述压缩机正常制热运行。
与上述装置相匹配,本发明再一方面提供一种空调器,包括:以上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装置。
与上述方法相匹配,本发明再一方面提供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在所述程序运行时控制所述存储介质所在设备执行以上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由此,本发明的方案,通过在空调器的室内换热器处设置一组电辅热元件,用于实现空调器的电辅热功能;该一组电辅热元件至少包括并行设置的两个电辅热元件,且每个电辅热元件能够被单独地开启和关闭;在空调器制热运行的情况下,检测空调器的室内环境温度和室内换热器管温;根据室内环境温度、室内环境温度与设定温度的差值、以及室内换热器管温,确定是否需要开启空调器的电辅热功能;在确定需开启空调器的电辅热功能后,再根据当前的室内环境温度确定电辅热功能中电辅热元件的开启数量;同时,在开启确定数量的电辅热元件后,根据室内环境温度以及室内换热器管温,确定是否需要关闭空调器的电辅热功能,并同步调整压缩机的运行频率,从而,通过在空调器制热运行时,结合室内环境温度和室内换热器管温,控制空调器的电辅热功能的启闭和压缩机的运行频率,以优化空调器的电辅热功能的控制模式,使空调器在保证安全性的前提下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节能和用户体验的舒适性。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方法中确定是否需要开启所述电辅热组件的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方法中确定所述电辅热组件中需要开启的电辅热元件的数量的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方法中结合所述空调器的当前室内环境温度和所述空调器的当前室内换热器管温控制已开启的所述电辅热组件的运行情况的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方法中结合所述压缩机10的运行频率控制已开启的所述电辅热组件的运行情况的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空调器的控制装置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空调器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空调器的电辅热功能的开启逻辑的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9为空调器的电辅热功能的关闭逻辑的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结合附图,本发明实施例中附图标记如下:
10-压缩机;20-四通阀;30-室外换热器;40-电子膨胀阀;50-室内换热器;51-第一电辅热元件;52-第二电辅热元件;102-获取单元;104-控制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考虑到,空调器在执行制热功能时,若室外环境温度较低,将空调器的电辅热功能投入使用,可以极大地提高空调器的制热效果,使房间的室内环境温度快速升高,但同时使用电辅热功能时也会带来高能耗和不安全的问题。
相关方案中,空调器的电辅热功能,使用单个电辅热元件;空调器的电辅热功能的开启与关闭,是根据室内环境温度以及室内换热器管温来控制的。例如:当室内环境温度与设定温度之间的差值较大,且室内换热器管温小于一设定值时,判断可以打开空调器的电辅热功能;当室内环境温度与设定温度之间的差值较小或者室内换热器管温大于另一设定值,满足任意一个条件时,将空调器的电辅热功能关闭。但是,相关方案中,空调器的电辅热功能的控制方式,无法针对室内环境温度的具体情况来控制空调器的电辅热功能的开启与关闭,当室内环境温度太低时,单个电辅热元件无法满足空调器运行初期的制热舒适性需求,需要增加电辅热元件的数量投入;而当室内环境温度较高时,若只有一个电辅热元件,使得该一个电辅热元件的功率偏大,导致空调器的室内换热器温度太高,存在安全隐患;同时,当室外环境温度很低时,空调器的电辅热功能开启后,无法满足关闭空调器的电辅热功能的条件,使得空调器的电辅热功能的一直开启,导致耗电量增加。
因此,为保证空调器在室外环境温度较低情况下依旧能够让用户获得较好的舒适性体验,需对空调器的电辅热功能的控制模式进行优化,以在满足安全性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节能和用户体验的舒适性。
所以,本发明的方案提出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具体是一种空调器的电辅热功能的控制方法,以优化空调器的电辅热功能的控制模式,使空调器在保证安全性的前提下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节能和用户体验的舒适性。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方法的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所述空调器,具有室内机和室外机;所述室内机,具有室内换热器50和电辅热组件;所述电辅热组件,包括:电辅热元件,所述电辅热元件的数量为两个以上,如第一电辅热元件51和第二电辅热元件52,两个以上所述电辅热元件并行设置、且能够单独地开启和关闭;所述室外机,具有压缩机10。
具体地,图7为空调器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的空调器,包括室内机与室外机两部分。室内机由室内换热器50和第一电辅热元件51(即电辅热1)、第二电辅热元件52(即电辅热2)组成;室外机由室外换热器30、压缩机10、四通阀20和电子膨胀阀40组成。其中,压缩机10的排气口,连通至四通阀20的第一阀口。四通阀20的第二阀口,经室外换热器30、电子膨胀阀40和室内换热器50后,连通至四通阀20的第四阀口。四通阀20的第三阀口,返回至压缩机10的吸气口。
其中,第一电辅热元件51(即电辅热1)和第二电辅热元件52(即电辅热2)并行设置。具体地,第一电辅热元件51(即电辅热1)和第二电辅热元件52(即电辅热2)可以并行设置在室内换热器50的出风侧,优选地,第一电辅热元件51(即电辅热1)和第二电辅热元件52(即电辅热2)可以并行设置在室内机的出风口的内侧,以对室内机的出风口的空气进行加热,以提高室内机的出风温度。并且,第一电辅热元件51(即电辅热1)和第二电辅热元件52(即电辅热2)可以分开单独控制开启和关闭;也就是说,能够单独控制第一电辅热元件51(即电辅热1)的开启和关闭,也能够单独控制第二电辅热元件52(即电辅热2)的开启和关闭。
例如:电辅热1与电热器2并联放置在室内换热器50的前面;空调器从进风口吸风,依次经过室内换热器50、电加热器(即电辅热1与电热器2)对空调器的进风进行加热后吹向室内;两个电辅热(即电辅热1与电热器2)并联,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有选择性地开启电辅热1和/或电热器2,当室内环境温度很低时,将两个电辅热(即电辅热1与电热器2)全部投入使用,当室内环境温度不算太低时,就可以仅开启一个电辅热(即电辅热1或电热器2)。
在本发明的方案中,如图1所示,所述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包括:步骤S110至步骤S140。
在步骤S110处,在所述空调器开启制热模式后,所述电辅热组件默认处于关闭状态;在所述空调器在制热模式下运行的情况下,在所述电辅热组件未被禁止开启的情况下,获取所述空调器的室内环境温度,记为所述空调器的当前室内环境温度;获取所述室内换热器50的管温,记为所述空调器的当前室内换热器管温;并获取所述空调器的目标温度。
在步骤S120处,根据所述空调器的当前室内环境温度和所述空调器的目标温度,并结合所述空调器的当前室内换热器管温,确定是否需要开启所述电辅热组件。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步骤S120中根据所述空调器的当前室内环境温度和所述空调器的目标温度,并结合所述空调器的当前室内换热器管温,确定是否需要开启所述电辅热组件的具体过程,参见以下示例性说明。
下面结合图2所示本发明的方法中确定是否需要开启所述电辅热组件的一实施例流程示意图,进一步说明步骤S120中确定是否需要开启所述电辅热组件的具体过程,包括:步骤S210至步骤S240。
步骤S210,确定所述空调器的目标温度与所述空调器的当前室内环境温度之间的温度差值,记为所述空调器的室内温度差值。
步骤S220,确定是否满足所述空调器的当前室内环境温度小于第一预设温度值,且所述空调器的室内温度差值大于第一预设温度阈值。其中,第一预设温度值如温度T预设值1,第一预设温度阈值如温度△t1。
步骤S230,若满足,则确定需要开启所述电辅热组件。
步骤S240,若不满足,则确定所述空调器的当前室内换热器管温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设定管温:若是,则确定不需要开启所述电辅热组件,并使所述电辅热组件保持关闭状态;否则,确定需要开启所述电辅热组件。其中,第一设定管温如温度T0。
具体地,图8为空调器的电辅热功能的开启逻辑的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如图8所示,空调器的电辅热功能的开启逻辑,包括:
步骤11、在空调器制热运行的过程中,当检测到用户未设定空调器的电辅热功能关闭时,获取当前的室内环境温度,并计算室内环境温度与用户设定温度的差值,之后执行步骤12,以根据空调器的当前的室内环境温度、室内环境温度与用户设定温度的差值、以及室内换热器温度,确认是否需要开启空调器的电辅热功能。
步骤12、确定是否满足空调器的室内环境温度<温度T预设值1、且室内环境温度与用户设定温度的差值>温度△t1:若是则执行步骤13以结合室内换热器温度确定需要开启的电辅热元件的数量,否则使空调器的电辅热功能继续保持关闭状态。其中,温度T预设值1的推荐值为25℃,大于此温度表明此时室内环境温度较高,不开启空调器的电辅热功能也可以满足用户的制热舒适性需求;温度△t1的推荐值为3℃,小于此值表明室内环境温度与用户设定温度较为接近,无需开启空调器的电辅热功能。
步骤13、当检测到空调器的室内环境温度<T预设值1,且室内环境温度与用户设定温度的差值>△t1时,进一步获取是室内换热器50的管温,作为室内换热器温度,并执行步骤14,即结合室内换热器温度,确认是否需要开启空调器的电辅热功能、以及确定需要开启空调器的电辅热功能时需要开启的电辅热元件的数量。
步骤14、结合室内换热器温度所处的不同温度区间,确认是否需要开启空调器的电辅热功能、以及确定需要开启空调器的电辅热功能时需要开启的电辅热元件的数量,具体可以参见步骤141和步骤142。
步骤141、当室内换热器≥温度T0时,空调器的电辅热功能维持关闭状态。其中,温度T0的推荐值为45℃。
在空调器制热运行的过程中,通过获取空调器的当前的室内环境温度、室内环境温度与用户设定温度的差值、以及室内换热器温度,确认是否需要开启空调器的电辅热功能;在空调器的电辅热功能开启,空调器的电辅热功能投入使用后,再根据当前的室内环境温度以及室内换热器管温控制空调器的电辅热功能关闭,这样,通过优化空调器的电辅热功能的控制模式,在满足用户舒适性需求的同时,使空调器的能耗降低。
在步骤S130处,在确定需要开启所述电辅热组件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空调器的当前室内环境温度,确定所述电辅热组件中需要开启的电辅热元件的数量;以及,根据确定的所述电辅热组件中需要开启的电辅热元件的数量,控制所述电辅热组件中对应数量的电辅热元件开启,以控制所述电辅热组件开启。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步骤S130中在确定需要开启所述电辅热组件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空调器的当前室内环境温度,确定所述电辅热组件中需要开启的电辅热元件的数量的具体过程,参见以下示例性说明。
下面结合图3所示本发明的方法中确定所述电辅热组件中需要开启的电辅热元件的数量的一实施例流程示意图,进一步说明步骤S130中确定所述电辅热组件中需要开启的电辅热元件的数量的具体过程,包括:步骤S310至步骤S330。
步骤S310,在所述空调器的当前室内环境温度小于第一预设温度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空调器的当前室内环境温度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温度值;第二预设温度值小于第一预设温度值。其中,第二预设温度值如温度T预设值2
步骤S320,若确定所述空调器的当前室内环境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温度值,则确定所述电辅热组件中需要开启的电辅热元件的数量为第一设定数量;进而,根据确定的所述电辅热组件中需要开启的电辅热元件的数量即第一设定数量,控制所述电辅热组件中第一设定数量的电辅热元件开启,以控制所述电辅热组件开启。其中,第一设定数量如一个。
步骤S330,若确定所述空调器的当前室内环境温度小于第二预设温度值,则确定所述电辅热组件中需要开启的电辅热元件的数量为第二设定数量;第二设定数量大于第一设定数量;进而,根据确定的所述电辅热组件中需要开启的电辅热元件的数量即第二设定数量,控制所述电辅热组件中第二设定数量的电辅热元件开启,以控制所述电辅热组件开启。其中,第二设定数量为两个。
具体地,如图8所示,空调器的电辅热功能的开启逻辑,还包括:在步骤14中,步骤142、当室内换热器<温度T0时,确定需要开启空调器的电辅热功能,并根据当前的室内环境温度确定电辅热功能中电辅热元件的开启数量,具体可以参见步骤1421和步骤1422。
步骤1421、当室内环境温度≥温度T预设值2时,仅开启第一电辅热元件51(即电辅热1)。其中,T预设值2的推荐值为10℃。
步骤1422、当室内环境温度<T预设值2时,同时将第一电辅热元件51(即电辅热1)、第二电辅热元件52(即电辅热2)开启。
在本发明的方案中,通过设置多个并联、且能够单独开启和关闭的电辅热元件,如第一电辅热元件51(即电辅热1)和第二电辅热元件52(即电辅热2),在空调器制热运行的情况下,可以根据不同的室内环境温度控制不同的电辅热元件开启,例如:在室内环境温度较高的情况下开启一个电辅热元件即可满足用户的制热舒适性需求,而在室内环境温度较低的情况下、用户需要尽快提升室内环境温度时,可开启两个以上电辅热元件,在对空调器的电辅热功能的使用上更为灵活。
在步骤S140处,在控制所述电辅热组件开启之后,结合所述空调器的当前室内环境温度、以及所述空调器的当前室内换热器管温,控制已开启的所述电辅热组件的运行情况,并控制所述压缩机10的运行频率。
本发明的方案提出的一种空调器的电辅热功能的控制方案,在空调器的电辅热功能中,设置两个以上并行设置的电辅热元件;在空调器制热运行时,获取室内环境温度和室内换热器管温,并计算设定温度与环境温度的差值;根据室内环境温度、室内环境温度与设定温度的差值、以及室内换热器管温,判断是否开启空调器的电辅热功能;在确定需开启空调器的电辅热功能后,再根据当前的室内环境温度确定电辅热功能中电辅热元件的开启数量;同时,在空调器的电辅热功能开启,空调器的电辅热功能投入使用后,根据室内环境温度以及室内换热器管温,确定是否关闭空调器的电辅热功能,同步调整压缩机的运行频率,使空调器在满足用户的制热舒适性要求的情况下能够做到更加节能。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步骤S140中在控制所述电辅热组件开启之后,结合所述空调器的当前室内环境温度、以及所述空调器的当前室内换热器管温,控制已开启的所述电辅热组件的运行情况,并控制所述压缩机10的运行频率,包括:结合所述空调器的当前室内环境温度和所述空调器的当前室内换热器管温控制已开启的所述电辅热组件的运行情况的第一过程。
下面结合图4所示本发明的方法中结合所述空调器的当前室内环境温度和所述空调器的当前室内换热器管温控制已开启的所述电辅热组件的运行情况的一实施例流程示意图,进一步说明步骤S140中结合所述空调器的当前室内环境温度和所述空调器的当前室内换热器管温控制已开启的所述电辅热组件的运行情况的具体过程,包括:步骤S410至步骤S430。
步骤S410,确定是否满足所述空调器的当前室内环境温度是否大于第三预设温度值,或者所述空调器的当前室内换热器管温是否大于第二设定管温;第三预设温度值大于第一预设温度值,第二设定管温大于第一设定管温。其中,第三预设温度值如温度T预设值3,第二设定管温如温度T1。
步骤S420,若满足,即若确定所述空调器的当前室内环境温度大于第三预设温度值,或者确定所述空调器的当前室内换热器管温大于第二设定管温,则控制已开启的所述电辅热组件关闭。
步骤S430,若不满足,即若确定所述空调器的当前室内环境温度小于或等于第三预设温度值,且确定所述空调器的当前室内换热器管温小于或等于第二设定管温,则保持已开启的所述电辅热组件当前的开启状态,并在第一设定时间之后,重新确定是否满足所述空调器的当前室内环境温度是否大于第三预设温度值,或者所述空调器的当前室内换热器管温是否大于第二设定管温:若满足,则控制已开启的所述电辅热组件关闭;若不满足,则控制已开启的所述电辅热组件关闭,同时,将所述压缩机的运行频率提高至所述压缩机的预设最高频率运行,并控制所述压缩机按所述压缩机的预设最高频率运行。其中,第一设定时间如时间m0。
具体地,图9为空调器的电辅热功能的关闭逻辑的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如图9所示,空调器的电辅热功能的关闭逻辑,包括:
步骤21、当空调器的电辅热功能开启后,获取当前的室内环境温度以及室内换热器管温,执行步骤22,即根据当前的室内环境温度以及室内换热器管温控制空调器的电辅热功能关闭。
步骤22、根据当前的室内环境温度和室内换热器管温所处的不同温度区间,结合地控制空调器的电辅热功能关闭,具体参见步骤221和步骤222。
步骤221、当室内环境温度>温度T预设值3或室内换热器管温>温度T1时,将空调器的电辅热功能关闭。其中,温度T预设值3的推荐值为27℃,温度T1的推荐值为50℃。
步骤222、当室内环境温度≤T预设值3、且室内换热器管温≤温度T1时,空调器的电辅热功能保持当前的开启状态;在空调器的电辅热功能开启时间m0后,再次检测当前的室内环境温度以及室内换热器管温是否满足上述要求:若满足要求则将空调器的电辅热功能关闭,否则执行步骤23,以结合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对室内环境温度进行升高控制。其中,时间m0的推荐值为30min。
步骤23、结合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对室内环境温度进行升高控制,具体是:将空调器的电辅热功能关闭,同时提升压缩机的运行频率至最高可运行频率;在压缩机按最高运行频率运行时间m1后,执行步骤24,即检测当前的室内换热器管温是否降低。其中,时间的m1推荐值为10min。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步骤S140中,在控制所述电辅热组件开启之后,结合所述空调器的当前室内环境温度、以及所述空调器的当前室内换热器管温,控制已开启的所述电辅热组件的运行情况,并控制所述压缩机10的运行频率,还包括:结合所述压缩机10的运行频率控制已开启的所述电辅热组件的运行情况的第二过程。
下面结合图5所示本发明的方法中结合所述压缩机10的运行频率控制已开启的所述电辅热组件的运行情况的一实施例流程示意图,进一步说明步骤S140中结合所述压缩机10的运行频率控制已开启的所述电辅热组件的运行情况的具体过程,包括:步骤S510至步骤S530。
步骤S510,在控制所述压缩机按所述压缩机的预设最高频率运行第二设定时间之后,确定所述空调器的当前室内换热器管温是否已降低;其中,第二设定时间小于第一设定时间。其中,第二设定时间如时间m1。
步骤S520,若确定所述空调器的当前室内换热器管温已降低,则控制开启后又关闭的所述电辅热组件重新开启,以使所述电辅热组件的运行状态恢复至所述电辅热组件关闭之前的运行状态,并继续控制所述压缩机按所述压缩机的预设最高频率运行,之后,返回,以在控制开启后又关闭的所述电辅热组件重新开启之后,重新结合所述空调器的当前室内环境温度、以及所述空调器的当前室内换热器管温,控制已重新开启的所述电辅热组件的运行情况,并控制所述压缩机10的运行频率。
步骤S530,若确定所述空调器的当前室内换热器管温未降低,则保持开启后又关闭的所述电辅热组件关闭,并继续控制所述压缩机按所述压缩机的预设最高频率运行,之后,在保持所述电辅热组件关闭的情况下,按所述制热模式下的正常制热逻辑,控制所述压缩机正常制热运行,即,按所述空调器在制热模式下的正常运行方式,控制所述压缩机运行,具体地,可以是:确定所述空调器的室内温度差值是否小于第二预设温度阈值:若是,则控制所述压缩机降频运行,之后返回,以重新确定所述空调器的室内温度差值是否小于第二预设温度阈值;否则,继续控制所述压缩机按所述压缩机的预设最高频率运行,之后返回,以重新确定所述空调器的室内温度差值是否小于第二预设温度阈值。
具体地,如图9所示,空调器的电辅热功能的关闭逻辑,还包括:
步骤24、检测当前的室内换热器管温是否降低:若是则执行步骤241,否则执行步骤242。例如:在室内换热器50上布有感温包,用于检测室内换热器管温,通过对比当前时刻室内换热器管温与电辅热关闭前的时刻室内换热器管温的差值,来确认室内换热器管温是否下降;若差值较大,则说明当前的室内换热器管温下降。
步骤241、若室内换热器温度降低,将空调器的电辅热功能重新开启并运行;其中,将空调器的电辅热功能重新开启并运行,具体可以是:按关闭空调器的电辅热功能之前的电辅热元件的开启数量,将空调器的电辅热功能重新开启并运行时间mo(如5min);之后,返回步骤21,以当空调器的电辅热功能重新开启后,重新获取当前的室内环境温度以及室内换热器管温,以进行循环控制。这里,将空调器的电辅热重新开启后,运行m0(例如5min)时间后再返回步骤21进行判断,避免电辅热频繁开关。
步骤242、若室内换热器管温升高,则将空调器的电辅热功能保持关闭状态,压缩机频率按提升后的频率运行;在压缩机频率按提升后的频率运行再运行一段时间后,根据室内环境温度与用户设定温度的差值确定压缩机是否需要降频运行;例如:若室内环境温度与用户设定温度的差值小于或等于第三预设温度阈值(如2℃)则控制压缩机降频运行,若室内环境温度与用户设定温度的差值大于第三预设温度阈值则控制压缩机继续按最高运行频率运行。
采用本发明的方案,可在室外环境温度较低的情况下,空调器开启制热运行时,在空调器的电辅热功能开启一段时间后,通过提高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并关闭空调器的电辅热功能,在满足用户制热需求的同时减小耗电量;从而,通过优化空调器的电辅热功能的控制模式,在满足用户舒适性需求的同时,使空调器的能耗降低。
采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在空调器的室内换热器处设置一组电辅热元件,用于实现空调器的电辅热功能;该一组电辅热元件至少包括并行设置的两个电辅热元件,且每个电辅热元件能够被单独地开启和关闭;在空调器制热运行的情况下,检测空调器的室内环境温度和室内换热器管温;根据室内环境温度、室内环境温度与设定温度的差值、以及室内换热器管温,确定是否需要开启空调器的电辅热功能;在确定需开启空调器的电辅热功能后,再根据当前的室内环境温度确定电辅热功能中电辅热元件的开启数量;同时,在开启确定数量的电辅热元件后,根据室内环境温度以及室内换热器管温,确定是否需要关闭空调器的电辅热功能,并同步调整压缩机的运行频率,从而,通过在空调器制热运行时,结合室内环境温度和室内换热器管温,控制空调器的电辅热功能的启闭和压缩机的运行频率,以优化空调器的电辅热功能的控制模式,使空调器在保证安全性的前提下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节能和用户体验的舒适性。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对应于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一种空调器的控制装置。参见图6所示本发明的装置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空调器,具有室内机和室外机;所述室内机,具有室内换热器50和电辅热组件;所述电辅热组件,包括:电辅热元件,所述电辅热元件的数量为两个以上,如第一电辅热元件51和第二电辅热元件52,两个以上所述电辅热元件并行设置、且能够单独地开启和关闭;所述室外机,具有压缩机10。
具体地,图7为空调器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的空调器,包括室内机与室外机两部分。室内机由室内换热器50和第一电辅热元件51(即电辅热1)、第二电辅热元件52(即电辅热2)组成;室外机由室外换热器30、压缩机10、四通阀20和电子膨胀阀40组成。其中,压缩机10的排气口,连通至四通阀20的第一阀口。四通阀20的第二阀口,经室外换热器30、电子膨胀阀40和室内换热器50后,连通至四通阀20的第四阀口。四通阀20的第三阀口,返回至压缩机10的吸气口。
其中,第一电辅热元件51(即电辅热1)和第二电辅热元件52(即电辅热2)并行设置。具体地,第一电辅热元件51(即电辅热1)和第二电辅热元件52(即电辅热2)可以并行设置在室内换热器50的出风侧,优选地,第一电辅热元件51(即电辅热1)和第二电辅热元件52(即电辅热2)可以并行设置在室内机的出风口的内侧,以对室内机的出风口的空气进行加热,以提高室内机的出风温度。并且,第一电辅热元件51(即电辅热1)和第二电辅热元件52(即电辅热2)可以分开单独控制开启和关闭;也就是说,能够单独控制第一电辅热元件51(即电辅热1)的开启和关闭,也能够单独控制第二电辅热元件52(即电辅热2)的开启和关闭。
在本发明的方案中,如图6所示,所述空调器的控制装置,包括:获取单元102和控制单元104。
其中,所述获取单元102,被配置为在所述空调器开启制热模式后,所述电辅热组件默认处于关闭状态;在所述空调器在制热模式下运行的情况下,在所述电辅热组件未被禁止开启的情况下,获取所述空调器的室内环境温度,记为所述空调器的当前室内环境温度;获取所述室内换热器50的管温,记为所述空调器的当前室内换热器管温;并获取所述空调器的目标温度。该获取单元102的具体功能及处理参见步骤S110。
所述控制单元104,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空调器的当前室内环境温度和所述空调器的目标温度,并结合所述空调器的当前室内换热器管温,确定是否需要开启所述电辅热组件。该控制单元104的具体功能及处理参见步骤S120。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单元104,根据所述空调器的当前室内环境温度和所述空调器的目标温度,并结合所述空调器的当前室内换热器管温,确定是否需要开启所述电辅热组件,包括:
所述控制单元104,具体还被配置为确定所述空调器的目标温度与所述空调器的当前室内环境温度之间的温度差值,记为所述空调器的室内温度差值。该控制单元104的具体功能及处理还参见步骤S210。
所述控制单元104,具体还被配置为确定是否满足所述空调器的当前室内环境温度小于第一预设温度值,且所述空调器的室内温度差值大于第一预设温度阈值。该控制单元104的具体功能及处理还参见步骤S220。其中,第一预设温度值如温度T预设值1,第一预设温度阈值如温度△t1。
所述控制单元104,具体还被配置为若满足,则确定需要开启所述电辅热组件。该控制单元104的具体功能及处理还参见步骤S230。
所述控制单元104,具体还被配置为若不满足,则确定所述空调器的当前室内换热器管温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设定管温:若是,则确定不需要开启所述电辅热组件,并使所述电辅热组件保持关闭状态;否则,确定需要开启所述电辅热组件。该控制单元104的具体功能及处理还参见步骤S240。其中,第一设定管温如温度T0。
具体地,图8为空调器的电辅热功能的开启逻辑的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如图8所示,空调器的电辅热功能的开启逻辑,包括:
步骤11、在空调器制热运行的过程中,当检测到用户未设定空调器的电辅热功能关闭时,获取当前的室内环境温度,并计算室内环境温度与用户设定温度的差值,之后执行步骤12,以根据空调器的当前的室内环境温度、室内环境温度与用户设定温度的差值、以及室内换热器温度,确认是否需要开启空调器的电辅热功能。
步骤12、确定是否满足空调器的室内环境温度<温度T预设值1、且室内环境温度与用户设定温度的差值>温度△t1:若是则执行步骤13以结合室内换热器温度确定需要开启的电辅热元件的数量,否则使空调器的电辅热功能继续保持关闭状态。其中,温度T预设值1的推荐值为25℃,大于此温度表明此时室内环境温度较高,不开启空调器的电辅热功能也可以满足用户的制热舒适性需求;温度△t1的推荐值为3℃,小于此值表明室内环境温度与用户设定温度较为接近,无需开启空调器的电辅热功能。
步骤13、当检测到空调器的室内环境温度<T预设值1,且室内环境温度与用户设定温度的差值>△t1时,进一步获取是室内换热器50的管温,作为室内换热器温度,并执行步骤14,即结合室内换热器温度,确认是否需要开启空调器的电辅热功能、以及确定需要开启空调器的电辅热功能时需要开启的电辅热元件的数量。
步骤14、结合室内换热器温度所处的不同温度区间,确认是否需要开启空调器的电辅热功能、以及确定需要开启空调器的电辅热功能时需要开启的电辅热元件的数量,具体可以参见步骤141和步骤142。
步骤141、当室内换热器≥温度T0时,空调器的电辅热功能维持关闭状态。其中,温度T0的推荐值为45℃。
在空调器制热运行的过程中,通过获取空调器的当前的室内环境温度、室内环境温度与用户设定温度的差值、以及室内换热器温度,确认是否需要开启空调器的电辅热功能;在空调器的电辅热功能开启,空调器的电辅热功能投入使用后,再根据当前的室内环境温度以及室内换热器管温控制空调器的电辅热功能关闭,这样,通过优化空调器的电辅热功能的控制模式,在满足用户舒适性需求的同时,使空调器的能耗降低。
所述控制单元104,还被配置为在确定需要开启所述电辅热组件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空调器的当前室内环境温度,确定所述电辅热组件中需要开启的电辅热元件的数量;以及,根据确定的所述电辅热组件中需要开启的电辅热元件的数量,控制所述电辅热组件中对应数量的电辅热元件开启,以控制所述电辅热组件开启。该控制单元104的具体功能及处理还参见步骤S130。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单元104,在确定需要开启所述电辅热组件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空调器的当前室内环境温度,确定所述电辅热组件中需要开启的电辅热元件的数量,包括:
所述控制单元104,具体还被配置为在所述空调器的当前室内环境温度小于第一预设温度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空调器的当前室内环境温度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温度值;第二预设温度值小于第一预设温度值。该控制单元104的具体功能及处理还参见步骤S310。其中,第二预设温度值如温度T预设值2
所述控制单元104,具体还被配置为若确定所述空调器的当前室内环境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温度值,则确定所述电辅热组件中需要开启的电辅热元件的数量为第一设定数量;进而,根据确定的所述电辅热组件中需要开启的电辅热元件的数量即第一设定数量,控制所述电辅热组件中第一设定数量的电辅热元件开启,以控制所述电辅热组件开启。该控制单元104的具体功能及处理还参见步骤S320。其中,第一设定数量如一个。
所述控制单元104,具体还被配置为若确定所述空调器的当前室内环境温度小于第二预设温度值,则确定所述电辅热组件中需要开启的电辅热元件的数量为第二设定数量;第二设定数量大于第一设定数量;进而,根据确定的所述电辅热组件中需要开启的电辅热元件的数量即第二设定数量,控制所述电辅热组件中第二设定数量的电辅热元件开启,以控制所述电辅热组件开启。该控制单元104的具体功能及处理还参见步骤S330。其中,第二设定数量为两个。
具体地,如图8所示,空调器的电辅热功能的开启逻辑,还包括:在步骤14中,步骤142、当室内换热器<温度T0时,确定需要开启空调器的电辅热功能,并根据当前的室内环境温度确定电辅热功能中电辅热元件的开启数量,具体可以参见步骤1421和步骤1422。
步骤1421、当室内环境温度≥温度T预设值2时,仅开启第一电辅热元件51(即电辅热1)。其中,T预设值2的推荐值为10℃。
步骤1422、当室内环境温度<T预设值2时,同时将第一电辅热元件51(即电辅热1)、第二电辅热元件52(即电辅热2)开启。
在本发明的方案中,通过设置多个并联、且能够单独开启和关闭的电辅热元件,如第一电辅热元件51(即电辅热1)和第二电辅热元件52(即电辅热2),在空调器制热运行的情况下,可以根据不同的室内环境温度控制不同的电辅热元件开启,例如:在室内环境温度较高的情况下开启一个电辅热元件即可满足用户的制热舒适性需求,而在室内环境温度较低的情况下、用户需要尽快提升室内环境温度时,可开启两个以上电辅热元件,在对空调器的电辅热功能的使用上更为灵活。
所述控制单元104,还被配置为在控制所述电辅热组件开启之后,结合所述空调器的当前室内环境温度、以及所述空调器的当前室内换热器管温,控制已开启的所述电辅热组件的运行情况,并控制所述压缩机10的运行频率。该控制单元104的具体功能及处理还参见步骤S140。
本发明的方案提出的一种空调器的电辅热功能的控制方案,在空调器的电辅热功能中,设置两个以上并行设置的电辅热元件;在空调器制热运行时,获取室内环境温度和室内换热器管温,并计算设定温度与环境温度的差值;根据室内环境温度、室内环境温度与设定温度的差值、以及室内换热器管温,判断是否开启空调器的电辅热功能;在确定需开启空调器的电辅热功能后,再根据当前的室内环境温度确定电辅热功能中电辅热元件的开启数量;同时,在空调器的电辅热功能开启,空调器的电辅热功能投入使用后,根据室内环境温度以及室内换热器管温,确定是否关闭空调器的电辅热功能,同步调整压缩机的运行频率,使空调器在满足用户的制热舒适性要求的情况下能够做到更加节能。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单元104,在控制所述电辅热组件开启之后,结合所述空调器的当前室内环境温度、以及所述空调器的当前室内换热器管温,控制已开启的所述电辅热组件的运行情况,并控制所述压缩机10的运行频率,包括:结合所述空调器的当前室内环境温度和所述空调器的当前室内换热器管温控制已开启的所述电辅热组件的运行情况的第一过程,具体如下:
所述控制单元104,具体还被配置为确定是否满足所述空调器的当前室内环境温度是否大于第三预设温度值,或者所述空调器的当前室内换热器管温是否大于第二设定管温;第三预设温度值大于第一预设温度值,第二设定管温大于第一设定管温。该控制单元104的具体功能及处理还参见步骤S410。其中,第三预设温度值如温度T预设值3,第二设定管温如温度T1。
所述控制单元104,具体还被配置为若满足,即若确定所述空调器的当前室内环境温度大于第三预设温度值,或者确定所述空调器的当前室内换热器管温大于第二设定管温,则控制已开启的所述电辅热组件关闭。该控制单元104的具体功能及处理还参见步骤S420。
所述控制单元104,具体还被配置为若不满足,即若确定所述空调器的当前室内环境温度小于或等于第三预设温度值,且确定所述空调器的当前室内换热器管温小于或等于第二设定管温,则保持已开启的所述电辅热组件当前的开启状态,并在第一设定时间之后,重新确定是否满足所述空调器的当前室内环境温度是否大于第三预设温度值,或者所述空调器的当前室内换热器管温是否大于第二设定管温:若满足,则控制已开启的所述电辅热组件关闭;若不满足,则控制已开启的所述电辅热组件关闭,同时,将所述压缩机的运行频率提高至所述压缩机的预设最高频率运行,并控制所述压缩机按所述压缩机的预设最高频率运行。该控制单元104的具体功能及处理还参见步骤S430。其中,第一设定时间如时间m0。
具体地,图9为空调器的电辅热功能的关闭逻辑的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如图9所示,空调器的电辅热功能的关闭逻辑,包括:
步骤21、当空调器的电辅热功能开启后,获取当前的室内环境温度以及室内换热器管温,执行步骤22,即根据当前的室内环境温度以及室内换热器管温控制空调器的电辅热功能关闭。
步骤22、根据当前的室内环境温度和室内换热器管温所处的不同温度区间,结合地控制空调器的电辅热功能关闭,具体参见步骤221和步骤222。
步骤221、当室内环境温度>温度T预设值3或室内换热器管温>温度T1时,将空调器的电辅热功能关闭。其中,温度T预设值3的推荐值为27℃,温度T1的推荐值为50℃。
步骤222、当室内环境温度≤T预设值3、且室内换热器管温≤温度T1时,空调器的电辅热功能保持当前的开启状态;在空调器的电辅热功能开启时间m0后,再次检测当前的室内环境温度以及室内换热器管温是否满足上述要求:若满足要求则将空调器的电辅热功能关闭,否则执行步骤23,以结合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对室内环境温度进行升高控制。其中,时间m0的推荐值为30min。
步骤23、结合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对室内环境温度进行升高控制,具体是:将空调器的电辅热功能关闭,同时提升压缩机的运行频率至最高可运行频率;在压缩机按最高运行频率运行时间m1后,执行步骤24,即检测当前的室内换热器管温是否降低。其中,时间的m1推荐值为10min。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单元104,在控制所述电辅热组件开启之后,结合所述空调器的当前室内环境温度、以及所述空调器的当前室内换热器管温,控制已开启的所述电辅热组件的运行情况,并控制所述压缩机10的运行频率,还包括:结合所述压缩机10的运行频率控制已开启的所述电辅热组件的运行情况的第二过程,具体如下:
所述控制单元104,具体还被配置为在控制所述压缩机按所述压缩机的预设最高频率运行第二设定时间之后,确定所述空调器的当前室内换热器管温是否已降低;其中,第二设定时间小于第一设定时间。该控制单元104的具体功能及处理还参见步骤S510。其中,第二设定时间如时间m1。
所述控制单元104,具体还被配置为若确定所述空调器的当前室内换热器管温已降低,则控制开启后又关闭的所述电辅热组件重新开启,以使所述电辅热组件的运行状态恢复至所述电辅热组件关闭之前的运行状态,并继续控制所述压缩机按所述压缩机的预设最高频率运行,之后,返回,以在控制开启后又关闭的所述电辅热组件重新开启之后,重新结合所述空调器的当前室内环境温度、以及所述空调器的当前室内换热器管温,控制已重新开启的所述电辅热组件的运行情况,并控制所述压缩机10的运行频率。该控制单元104的具体功能及处理还参见步骤S520。
所述控制单元104,具体还被配置为若确定所述空调器的当前室内换热器管温未降低,则保持开启后又关闭的所述电辅热组件关闭,并继续控制所述压缩机按所述压缩机的预设最高频率运行,之后,在保持所述电辅热组件关闭的情况下,按所述制热模式下的正常制热逻辑,控制所述压缩机正常制热运行,即,按所述空调器在制热模式下的正常运行方式,控制所述压缩机运行,具体地,可以是:确定所述空调器的室内温度差值是否小于第二预设温度阈值:若是,则控制所述压缩机降频运行,之后返回,以重新确定所述空调器的室内温度差值是否小于第二预设温度阈值;否则,继续控制所述压缩机按所述压缩机的预设最高频率运行,之后返回,以重新确定所述空调器的室内温度差值是否小于第二预设温度阈值。该控制单元104的具体功能及处理还参见步骤S530。
具体地,如图9所示,空调器的电辅热功能的关闭逻辑,还包括:
步骤24、检测当前的室内换热器管温是否降低:若是则执行步骤241,否则执行步骤242。
步骤241、若室内换热器温度降低,将空调器的电辅热功能重新开启并运行;其中,将空调器的电辅热功能重新开启并运行,具体可以是:按关闭空调器的电辅热功能之前的电辅热元件的开启数量,将空调器的电辅热功能重新开启并运行时间mo(如5min);之后,返回步骤21,以当空调器的电辅热功能重新开启后,重新获取当前的室内环境温度以及室内换热器管温,以进行循环控制。
步骤242、若室内换热器管温升高,则将空调器的电辅热功能保持关闭状态,压缩机频率按提升后的频率运行;在压缩机频率按提升后的频率运行再运行一段时间后,根据室内环境温度与用户设定温度的差值确定压缩机是否需要降频运行;例如:若室内环境温度与用户设定温度的差值小于或等于第三预设温度阈值(如2℃)则控制压缩机降频运行,若室内环境温度与用户设定温度的差值大于第三预设温度阈值则控制压缩机继续按最高运行频率运行。
采用本发明的方案,可在室外环境温度较低的情况下,空调器开启制热运行时,在空调器的电辅热功能开启一段时间后,通过提高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并关闭空调器的电辅热功能,在满足用户制热需求的同时减小耗电量;从而,通过优化空调器的电辅热功能的控制模式,在满足用户舒适性需求的同时,使空调器的能耗降低。
由于本实施例的装置所实现的处理及功能基本相应于前述方法的实施例、原理和实例,故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未详尽之处,可以参见前述实施例中的相关说明,在此不做赘述。
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在空调器的室内换热器处设置一组电辅热元件,用于实现空调器的电辅热功能;该一组电辅热元件至少包括并行设置的两个电辅热元件,且每个电辅热元件能够被单独地开启和关闭;在空调器制热运行的情况下,检测空调器的室内环境温度和室内换热器管温;根据室内环境温度、室内环境温度与设定温度的差值、以及室内换热器管温,确定是否需要开启空调器的电辅热功能;在确定需开启空调器的电辅热功能后,再根据当前的室内环境温度确定电辅热功能中电辅热元件的开启数量;同时,在开启确定数量的电辅热元件后,根据室内环境温度以及室内换热器管温,确定是否需要关闭空调器的电辅热功能,并同步调整压缩机的运行频率,以优化空调器的电辅热功能的控制模式,在满足使用安全性和用户舒适性需求的同时,使空调器的能耗降低。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对应于空调器的控制装置的一种空调器。该空调器可以包括:以上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装置。
由于本实施例的空调器所实现的处理及功能基本相应于前述装置的实施例、原理和实例,故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未详尽之处,可以参见前述实施例中的相关说明,在此不做赘述。
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在空调器的室内换热器处设置一组电辅热元件,用于实现空调器的电辅热功能;该一组电辅热元件至少包括并行设置的两个电辅热元件,且每个电辅热元件能够被单独地开启和关闭;在空调器制热运行的情况下,检测空调器的室内环境温度和室内换热器管温;根据室内环境温度、室内环境温度与设定温度的差值、以及室内换热器管温,确定是否需要开启空调器的电辅热功能;在确定需开启空调器的电辅热功能后,再根据当前的室内环境温度确定电辅热功能中电辅热元件的开启数量;同时,在开启确定数量的电辅热元件后,根据室内环境温度以及室内换热器管温,确定是否需要关闭空调器的电辅热功能,并同步调整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在满足用户制热需求的同时减小耗电。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对应于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在所述程序运行时控制所述存储介质所在设备执行以上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由于本实施例的存储介质所实现的处理及功能基本相应于前述方法的实施例、原理和实例,故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未详尽之处,可以参见前述实施例中的相关说明,在此不做赘述。
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在空调器的室内换热器处设置一组电辅热元件,用于实现空调器的电辅热功能;该一组电辅热元件至少包括并行设置的两个电辅热元件,且每个电辅热元件能够被单独地开启和关闭;在空调器制热运行的情况下,检测空调器的室内环境温度和室内换热器管温;根据室内环境温度、室内环境温度与设定温度的差值、以及室内换热器管温,确定是否需要开启空调器的电辅热功能;在确定需开启空调器的电辅热功能后,再根据当前的室内环境温度确定电辅热功能中电辅热元件的开启数量;同时,在开启确定数量的电辅热元件后,根据室内环境温度以及室内换热器管温,确定是否需要关闭空调器的电辅热功能,并同步调整压缩机的运行频率,以使空调器在满足安全性、以及用户的制热舒适性要求的情况下,能够做到更加节能。
综上,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在不冲突的前提下,上述各有利方式可以自由地组合、叠加。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具有室内机和室外机;所述室内机,具有室内换热器和电辅热组件;所述电辅热组件,包括:电辅热元件,所述电辅热元件的数量为两个以上,两个以上所述电辅热元件并行设置、且能够单独地开启和关闭;所述室外机,具有压缩机;所述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包括:
在所述空调器在制热模式下运行的情况下,获取所述空调器的室内环境温度,记为所述空调器的当前室内环境温度;获取所述室内换热器的管温,记为所述空调器的当前室内换热器管温;并获取所述空调器的目标温度;
根据所述空调器的当前室内环境温度和所述空调器的目标温度,并结合所述空调器的当前室内换热器管温,确定是否需要开启所述电辅热组件;
在确定需要开启所述电辅热组件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空调器的当前室内环境温度,确定所述电辅热组件中需要开启的电辅热元件的数量;以及,根据确定的所述电辅热组件中需要开启的电辅热元件的数量,控制所述电辅热组件中对应数量的电辅热元件开启,以控制所述电辅热组件开启;
在控制所述电辅热组件开启之后,结合所述空调器的当前室内环境温度、以及所述空调器的当前室内换热器管温,控制已开启的所述电辅热组件的运行情况,并控制所述压缩机的运行频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空调器的当前室内环境温度和所述空调器的目标温度,并结合所述空调器的当前室内换热器管温,确定是否需要开启所述电辅热组件,包括:
确定所述空调器的目标温度与所述空调器的当前室内环境温度之间的温度差值,记为所述空调器的室内温度差值;
确定是否满足所述空调器的当前室内环境温度小于第一预设温度值,且所述空调器的室内温度差值大于第一预设温度阈值;
若满足,则确定需要开启所述电辅热组件;
若不满足,则确定所述空调器的当前室内换热器管温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设定管温:若是,则确定不需要开启所述电辅热组件,并使所述电辅热组件保持关闭状态;否则,确定需要开启所述电辅热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确定需要开启所述电辅热组件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空调器的当前室内环境温度,确定所述电辅热组件中需要开启的电辅热元件的数量,包括:
确定所述空调器的当前室内环境温度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温度值;第二预设温度值小于第一预设温度值;
若确定所述空调器的当前室内环境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温度值,则确定所述电辅热组件中需要开启的电辅热元件的数量为第一设定数量;
若确定所述空调器的当前室内环境温度小于第二预设温度值,则确定所述电辅热组件中需要开启的电辅热元件的数量为第二设定数量;第二设定数量大于第一设定数量。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控制所述电辅热组件开启之后,结合所述空调器的当前室内环境温度、以及所述空调器的当前室内换热器管温,控制已开启的所述电辅热组件的运行情况,并控制所述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包括:
确定是否满足所述空调器的当前室内环境温度是否大于第三预设温度值,或者所述空调器的当前室内换热器管温是否大于第二设定管温;第三预设温度值大于第一预设温度值,第二设定管温大于第一设定管温;
若满足,则控制已开启的所述电辅热组件关闭;
若不满足,则保持已开启的所述电辅热组件当前的开启状态,并在第一设定时间之后,重新确定是否满足所述空调器的当前室内环境温度是否大于第三预设温度值,或者所述空调器的当前室内换热器管温是否大于第二设定管温:若满足,则控制已开启的所述电辅热组件关闭;若不满足,则控制已开启的所述电辅热组件关闭,同时,将所述压缩机的运行频率提高至所述压缩机的预设最高频率运行,并控制所述压缩机按所述压缩机的预设最高频率运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控制所述电辅热组件开启之后,结合所述空调器的当前室内环境温度、以及所述空调器的当前室内换热器管温,控制已开启的所述电辅热组件的运行情况,并控制所述压缩机的运行频率,还包括:
在控制所述压缩机按所述压缩机的预设最高频率运行第二设定时间之后,确定所述空调器的当前室内换热器管温是否已降低;其中,第二设定时间小于第一设定时间;
若确定所述空调器的当前室内换热器管温已降低,则控制开启后又关闭的所述电辅热组件重新开启,以使所述电辅热组件的运行状态恢复至所述电辅热组件关闭之前的运行状态,并继续控制所述压缩机按所述压缩机的预设最高频率运行,之后,返回,以在控制开启后又关闭的所述电辅热组件重新开启之后,重新结合所述空调器的当前室内环境温度、以及所述空调器的当前室内换热器管温,控制已重新开启的所述电辅热组件的运行情况,并控制所述压缩机的运行频率;
若确定所述空调器的当前室内换热器管温未降低,则保持开启后又关闭的所述电辅热组件关闭,并继续控制所述压缩机按所述压缩机的预设最高频率运行,之后,按所述制热模式下的正常制热逻辑,控制所述压缩机正常制热运行。
6.一种空调器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具有室内机和室外机;所述室内机,具有室内换热器和电辅热组件;所述电辅热组件,包括:电辅热元件,所述电辅热元件的数量为两个以上,两个以上所述电辅热元件并行设置、且能够单独地开启和关闭;所述室外机,具有压缩机;所述空调器的控制装置,包括:
获取单元,被配置为在所述空调器在制热模式下运行的情况下,获取所述空调器的室内环境温度,记为所述空调器的当前室内环境温度;获取所述室内换热器的管温,记为所述空调器的当前室内换热器管温;并获取所述空调器的目标温度;
控制单元,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空调器的当前室内环境温度和所述空调器的目标温度,并结合所述空调器的当前室内换热器管温,确定是否需要开启所述电辅热组件;
所述控制单元,还被配置为在确定需要开启所述电辅热组件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空调器的当前室内环境温度,确定所述电辅热组件中需要开启的电辅热元件的数量;以及,根据确定的所述电辅热组件中需要开启的电辅热元件的数量,控制所述电辅热组件中对应数量的电辅热元件开启,以控制所述电辅热组件开启;
所述控制单元,还被配置为在控制所述电辅热组件开启之后,结合所述空调器的当前室内环境温度、以及所述空调器的当前室内换热器管温,控制已开启的所述电辅热组件的运行情况,并控制所述压缩机的运行频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所述空调器的当前室内环境温度和所述空调器的目标温度,并结合所述空调器的当前室内换热器管温,确定是否需要开启所述电辅热组件,包括:
确定所述空调器的目标温度与所述空调器的当前室内环境温度之间的温度差值,记为所述空调器的室内温度差值;
确定是否满足所述空调器的当前室内环境温度小于第一预设温度值,且所述空调器的室内温度差值大于第一预设温度阈值;
若满足,则确定需要开启所述电辅热组件;
若不满足,则确定所述空调器的当前室内换热器管温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设定管温:若是,则确定不需要开启所述电辅热组件,并使所述电辅热组件保持关闭状态;否则,确定需要开启所述电辅热组件。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在确定需要开启所述电辅热组件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空调器的当前室内环境温度,确定所述电辅热组件中需要开启的电辅热元件的数量,包括:
确定所述空调器的当前室内环境温度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温度值;第二预设温度值小于第一预设温度值;
若确定所述空调器的当前室内环境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温度值,则确定所述电辅热组件中需要开启的电辅热元件的数量为第一设定数量;
若确定所述空调器的当前室内环境温度小于第二预设温度值,则确定所述电辅热组件中需要开启的电辅热元件的数量为第二设定数量;第二设定数量大于第一设定数量。
9.根据权利要求6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在控制所述电辅热组件开启之后,结合所述空调器的当前室内环境温度、以及所述空调器的当前室内换热器管温,控制已开启的所述电辅热组件的运行情况,并控制所述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包括:
确定是否满足所述空调器的当前室内环境温度是否大于第三预设温度值,或者所述空调器的当前室内换热器管温是否大于第二设定管温;第三预设温度值大于第一预设温度值,第二设定管温大于第一设定管温;
若满足,则控制已开启的所述电辅热组件关闭;
若不满足,则保持已开启的所述电辅热组件当前的开启状态,并在第一设定时间之后,重新确定是否满足所述空调器的当前室内环境温度是否大于第三预设温度值,或者所述空调器的当前室内换热器管温是否大于第二设定管温:若满足,则控制已开启的所述电辅热组件关闭;若不满足,则控制已开启的所述电辅热组件关闭,同时,将所述压缩机的运行频率提高至所述压缩机的预设最高频率运行,并控制所述压缩机按所述压缩机的预设最高频率运行。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在控制所述电辅热组件开启之后,结合所述空调器的当前室内环境温度、以及所述空调器的当前室内换热器管温,控制已开启的所述电辅热组件的运行情况,并控制所述压缩机的运行频率,还包括:
在控制所述压缩机按所述压缩机的预设最高频率运行第二设定时间之后,确定所述空调器的当前室内换热器管温是否已降低;其中,第二设定时间小于第一设定时间;
若确定所述空调器的当前室内换热器管温已降低,则控制开启后又关闭的所述电辅热组件重新开启,以使所述电辅热组件的运行状态恢复至所述电辅热组件关闭之前的运行状态,并继续控制所述压缩机按所述压缩机的预设最高频率运行,之后,返回,以在控制开启后又关闭的所述电辅热组件重新开启之后,重新结合所述空调器的当前室内环境温度、以及所述空调器的当前室内换热器管温,控制已重新开启的所述电辅热组件的运行情况,并控制所述压缩机的运行频率;
若确定所述空调器的当前室内换热器管温未降低,则保持开启后又关闭的所述电辅热组件关闭,并继续控制所述压缩机按所述压缩机的预设最高频率运行,之后,按所述制热模式下的正常制热逻辑,控制所述压缩机正常制热运行。
11.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6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装置。
12.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在所述程序运行时控制所述存储介质所在设备执行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CN202310958225.7A 2023-08-01 2023-08-01 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和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679286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958225.7A CN116792863A (zh) 2023-08-01 2023-08-01 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和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958225.7A CN116792863A (zh) 2023-08-01 2023-08-01 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和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792863A true CN116792863A (zh) 2023-09-22

Family

ID=880423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958225.7A Pending CN116792863A (zh) 2023-08-01 2023-08-01 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和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792863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2121350A1 (zh) 一种空调化霜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空调
CN114440398B (zh) 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及空调器
CN111765595B (zh) 一种多联机空调及其化霜控制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12128941A (zh) 新风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469958A (zh) 空调器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JP2008069991A (ja) 空気調和機
CN112361537B (zh) 多联机系统及其回油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处理器
CN115013912A (zh) 一种新风系统的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新风系统
CN112629022B (zh) 多联热水机控制方法、装置及多联热水机
JP2013036678A (ja) 空調装置
JP5730689B2 (ja) 空調運転制御システム
CN116792863A (zh) 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和存储介质
CN108692425B (zh) 空调器除霜控制方法
JP2006118732A (ja) 空気調和機
CN111059701B (zh) 节能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水多联系统
CN113154654B (zh) 一种空调除霜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空调
CN112944633B (zh) 移动空调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移动空调
CN114251806B (zh)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1720979B (zh) 空调器及其节能控制方法
CN110895013B (zh) 水多联系统的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水多联系统
CN113251567A (zh) 一种制热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系统
JP2005201538A (ja) ヒートポンプ式温水器
CN111219858A (zh) 多级电辅热的水多联空调防冷风的控制方法、系统和空调
CN111174394A (zh) 一种水多联空调及其控制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JP2002181367A (ja) 空気調和機の制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