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779392B - 一种高稳定性断路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稳定性断路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779392B
CN116779392B CN202310965309.3A CN202310965309A CN116779392B CN 116779392 B CN116779392 B CN 116779392B CN 202310965309 A CN202310965309 A CN 202310965309A CN 116779392 B CN116779392 B CN 11677939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breaker
heat
deformation
arc
gr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96530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779392A (zh
Inventor
吴嘉艺
李林洪
江小芬
吴海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xiao Safety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uxiao Safety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xiao Safety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xiao Safety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965309.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779392B/zh
Publication of CN1167793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77939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77939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77939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73/00Protective overload circuit-breaking switches in which excess current opens the contacts by automatic release of mechanical energy stored by previous operation of a hand reset mechanism
    • H01H73/02Details
    • H01H73/18Means for extinguishing or suppressing arc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71/00Details of the protective switches or relays covered by groups H01H73/00 - H01H83/00
    • H01H71/02Housings; Casings; Bases; Mounting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9/00Details of switching devices, not covered by groups H01H1/00 - H01H7/00
    • H01H9/52Cooling of switch parts

Landscapes

  • Break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稳定性断路器,包括断路器本体,采用上述电弧导向板、灭弧格栅和吸热形变包结构,在实现对断路器本体产生电弧进行导向快速消灭作用的同时,还能够利用吸热形变包的热形变作用对电弧携带的热量进行吸收和散发,有效起到促进电弧消灭效率,降低热量堆积的作用,有效避免电弧携带热量对断路器本体内电气元件、断路器后壳和断路器前壳造成的损伤,有效保证后续断路器本体使用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延长断路器本体的使用寿命,并且还能够通过热形变保护片的配合进一步提高断路器本体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避免在断路器本体内温度过高时,强行对断路器本体进行闭合的作用,提高断路器本体电路保护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高稳定性断路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断路器,特别是涉及应用于电气元件领域的一种高稳定性断路器。
背景技术
断路器是能关合、承载、开断正常回路条件下的电流;在规定的时间内承载规定的过电流,并能关合和开断在异常回路条件(如各种短路条件)下的电流的机械开关装置。由于其所在的电路一般具有较大的工作电流,因此断开时极容易产生电弧,如不采取灭弧措施,则将烧毁断路器或电网。
为解决产生电弧的问题,市场中的某断路器采用灭弧罩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市场占比。
中国发明专利CN201810127363.X说明书公开了具有电弧罩的断路器,该一种电路中断器具有位于可移动触头臂上的第一触头,可移动触头臂可移入或移出与静止触头的物理接触。电弧角罩位于擒纵机构上或固定于擒纵机构,擒纵机构与移动触头臂耦接,电弧角罩包括一个基本上呈U形的突片,该突片被提供作为具有电弧接收表面的突出部,使得当可移动触头被移动到突出部附近时,任何可能在触头之间形成的电弧可以从可移动触头传递到电弧接收表面,从而最小化对可移动触头的损坏并熄灭电弧。
随着断路器逐渐朝向小型化发展,其内部的空间逐渐减小,故在电弧产生后,虽然能够通过各种灭弧结构和装置能够促进电弧的消耗,直至熄灭电弧,但是不能够对电弧产生时伴随的温度进行吸收或者扩散,容易使得高温的堆积,造成断路器由于温度过高形成损伤,也会对断路器的塑料外壳形成损伤,进而直接影响断路器的电路保护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在消灭断路器内电弧的同时,对其产生的热量进行降温处理,降低温度过高对断路器造成的损伤。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稳定性断路器,包括断路器本体,断路器本体包括有断路器后壳和安装在断路器后壳前端的断路器前壳,断路器后壳和断路器前壳内安装有机械锁定结构、与机械锁定结构连接并位于机械锁定结构右上方的机械触头以及与机械触头配合并位于机械触头上方的触头底片;
断路器后壳和断路器前壳前后两内壁均固定连接有电弧导向板,且电弧导向板位于机械触头和触头底片配合处,断路器后壳和断路器前壳前后两内壁还固定连接有位于电弧导向板下方的格栅辅助组件;
两个格栅辅助组件之间设置有多个相互不接触的灭弧格栅,灭弧格栅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一组吸热形变包,且单组吸热形变包呈不接触的形式分布设置在灭弧格栅上下两端。
在上述高稳定性断路器中,能够在断路器本体断开或者闭合时产生的电弧进行导向和消灭,还能够对其产生的热量进行吸收,促进热量的散热,避免热量堆积对断路器本体内部结构造成的损伤作用。
作为本申请的进一步改进,吸热形变包内填充有吸热材料,且吸热形变包采用绝缘材料制成,吸热材料为不可逆形变的热收缩材料。
作为本申请的再进一步改进,吸热形变包内填充有吸热材料,且吸热形变包采用绝缘材料制成,吸热材料为可逆形变的热收缩材料。
作为本申请的补充,格栅辅助组件包括有分别固定安装在断路器后壳和断路器前壳内壁并位于电弧导向板下方的格栅承接片,格栅承接片上开设有多个格栅卡槽;
灭弧格栅前后两端均设置有与格栅卡槽相配合的灭弧卡耳。
作为本申请的补充,吸热形变包前后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与其相接通的热传导支耳,且热传导支耳固定连接在相对应的灭弧卡耳上,热传导支耳内的空间和吸热形变包内的空间形成压力平衡状态,在吸热形变包产生形变时,热传导支耳产生相向的形变作用。
作为本申请的进一步改进,格栅卡槽左右两内壁均固定连接有导热贴片,格栅承接片前后两内壁均嵌接有与导热贴片相对应的导热条通路,导热条通路通过热传导支耳的形变和格栅承接片配合形成导热通路。
作为本申请的进一步改进的补充,断路器后壳和断路器前壳之间卡接有位于格栅辅助组件右侧的热形变保护片,且热形变保护片外端涂镀有绝缘漆层,导热条通路右端与热形变保护片固定连接,触头底片上端固定连接有弹性导通条,弹性导通条右端与热形变保护片上端固定连接。
作为本申请的再进一步改进,两个电弧导向板相远离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导热贴片,且电弧导向板采用绝缘材料制成。
综上,通过电弧导向板、灭弧格栅和吸热形变包的配合,在实现对断路器本体产生电弧进行导向快速消灭作用的同时,还能够利用吸热形变包的热形变作用对电弧携带的热量进行吸收和散发,有效起到促进电弧消灭效率,降低热量堆积的作用,有效避免电弧携带热量对断路器本体内电气元件、断路器后壳和断路器前壳造成的损伤,有效保证后续断路器本体使用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延长断路器本体的使用寿命,并且还能够通过热形变保护片的配合进一步提高断路器本体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避免在断路器本体内温度过高时,强行对断路器本体进行闭合的作用,提高断路器本体电路保护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第1、2种实施方式的断路器本体轴测图;
图2为本申请第1、2种实施方式的断路器本体爆炸图;
图3为本申请第1、2种实施方式的电弧导向板和格栅辅助组件配合爆炸图;
图4为本申请第1、2种实施方式的消弧作用时吸热形变包形变状态变化图;
图5为本申请第1、2种实施方式的正常状态下断路器本体主视剖面图;
图6为本申请第1、2种实施方式的正常状态下格栅辅助组件、灭弧格栅和吸热形变配合图;
图7为本申请第1、2种实施方式的消弧作用时断路器本体主视剖面图;
图8为本申请第1、2种实施方式的消弧作用时格栅辅助组件、灭弧格栅和吸热形变配合图;
图9为本申请第2种实施方式的消弧温度累计过高时吸热形变包形变状态变化图;
图10为本申请第2种实施方式的消弧温度累计过高时断路器本体主视剖面图;
图11为本申请第2种实施方式的消弧温度累计过高时格栅辅助组件、灭弧格栅和吸热形变配合图;
图12为本申请第2种实施方式的消弧温度累计过高时热形变保护片作用于触头底片状态图。
图中标号说明:
1断路器本体、101断路器后壳、102断路器前壳、11机械锁定结构、12机械触头、13触头底片、131弹性导通条、2电弧导向板、21导热贴片、3格栅辅助组件、31格栅承接片、32格栅卡槽、33导热贴片、34导热条通路、4热形变保护片、5灭弧格栅、51灭弧卡耳、6吸热形变包、61热传导支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2种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第1种实施方式:
图1-8示出包括断路器本体1,断路器本体1包括有断路器后壳101和安装在断路器后壳101前端的断路器前壳102,断路器后壳101和断路器前壳102内安装有机械锁定结构11、与机械锁定结构11连接并位于机械锁定结构11右上方的机械触头12以及与机械触头12配合并位于机械触头12上方的触头底片13;
断路器后壳101和断路器前壳102前后两内壁均固定连接有电弧导向板2,且电弧导向板2位于机械触头12和触头底片13配合处,断路器后壳101和断路器前壳102前后两内壁还固定连接有位于电弧导向板2下方的格栅辅助组件3;
两个格栅辅助组件3之间设置有多个相互不接触的灭弧格栅5,灭弧格栅5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一组吸热形变包6,且单组吸热形变包6呈不接触的形式分布设置在灭弧格栅5上下两端,通过电弧导向板2、灭弧格栅5和吸热形变包6的配合,在实现对断路器本体1产生电弧进行导向快速消灭作用的同时,还能够利用吸热形变包6的热形变作用对电弧携带的热量进行吸收和散发,有效起到促进电弧消灭效率,降低热量堆积的作用,有效避免电弧携带热量对断路器本体1内电气元件、断路器后壳101和断路器前壳102造成的损伤,有效保证后续断路器本体1使用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延长断路器本体1的使用寿命,并且还能够通过热形变保护片4的配合进一步提高断路器本体1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避免在断路器本体1内温度过高时,强行对断路器本体1进行闭合的作用,提高断路器本体1电路保护的安全性。
图3-8示出吸热形变包6内填充有吸热材料,且吸热形变包6采用绝缘材料制成,吸热材料为不可逆形变的热收缩材料,此处的热收缩材料可以为具有热收缩性质的高分子复合材料,吸热形变包6能够在其内部吸热材料的配合下对电弧携带的热量进行吸收,在辅助灭弧格栅5提高电弧消灭效率,降低电弧造成损伤的同时,还能够在其内部吸热材料选用吸热形变材料时,对多个灭弧格栅5之间的通道间隙进行改变,通过增大间隙的方式促进热量的扩散,进一步降低热量的堆积,促进热量的损耗,有效降低断路器本体1的损伤,保证断路器本体1后续使用过程中的性能稳定性和安全性。
图3-8示出吸热形变包6前后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与其相接通的热传导支耳61,且热传导支耳61固定连接在相对应的灭弧卡耳51上,热传导支耳61内的空间和吸热形变包6内的空间形成压力平衡状态,在吸热形变包6产生形变时,热传导支耳61产生相向的形变作用,热传导支耳61和灭弧卡耳51的配合,有效限制热传导支耳61的形变位置,有效保证热传导支耳61的单侧形变作用,并且由于吸热形变包6和热传导支耳61的接通作用,使得热传导支耳61能够配合吸热形变包6的吸热形变作用产生辅助导热条通路34的热传递导通作用。
图1-8示出格栅辅助组件3包括有分别固定安装在断路器后壳101和断路器前壳102内壁并位于电弧导向板2下方的格栅承接片31,格栅承接片31上开设有多个格栅卡槽32;
灭弧格栅5前后两端均设置有与格栅卡槽32相配合的灭弧卡耳51,格栅卡槽32和灭弧卡耳51的配合,实现了对灭弧格栅5的定位作用,格栅承接片31采用绝缘材料制成配合灭弧格栅5之间的间隙,使得电弧在移动至格栅承接片31处后,通过灭弧格栅5的电阻和隔离作用对其进行损耗,促进电路的消灭,阻隔电弧的传递,有效起到消弧的作用,保证断路器本体1的使用寿命和使用安全性。
图3-8示出格栅卡槽32左右两内壁均固定连接有导热贴片33,格栅承接片31前后两内壁均嵌接有与导热贴片33相对应的导热条通路34,导热条通路34通过热传导支耳61的形变和格栅承接片31配合形成导热通路,导热条通路34、导热贴片33和热传导支耳61的配合,能够形成一个接通的热传递通道,致使热形变保护片4能够直接接收热量,并在热量堆积至热形变保护片4的形变温度后,使得热形变保护片4上端产生形变作用于弹性导通条131,进而直接切断机械触头12和触头底片13的闭合,起到有效的延迟合闸作用,有效保证断路器本体1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避免断路器本体1在内部高温状态下产生合闸作用,降低用电事故的发生率,并且在后续散热结束后,热形变保护片4能够恢复形变,使得机械触头12和触头底片13进行闭合工作,保证断路器本体1的正常使用。
图3-8示出断路器后壳101和断路器前壳102之间卡接有位于格栅辅助组件3右侧的热形变保护片4,且热形变保护片4外端涂镀有绝缘漆层,热形变保护片4的热形变温度可以等于或者小于位于断路器本体1内过载保护双金属片内的形变金属片的热形变温度,此时能够在热量没有传递至过载保护双金属片处时就能够对断路器本体1进行延迟合闸的保护,有效对终端进行安全保护,导热条通路34右端与热形变保护片4固定连接,触头底片13上端固定连接有弹性导通条131,弹性导通条131右端与热形变保护片4上端固定连接,通过热形变保护片4和弹性导通条131的配合,有效实现热形变保护片4在断路器本体1内部处于高温状态时对断路器本体1进行的延迟合闸的保护作用,有效保证在外界控制机械锁定结构11带动机械触头12和触头底片13产生合闸动作,对断路器本体1进行导通保护,有效保证用电安全性,并且在断路器本体1内部温度恢复后实现断路器本体1的闭合合闸作用,保证了断路器本体1的正常运行,进而有效增加了断路器本体1的性能稳定性和安全性。
其中机械锁定结构11、机械触头12、触头底片13和载保护双金属片均为断路器本体1内现有的结构,故在本实施例中不做赘述。
图1-3示出两个电弧导向板2相远离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导热贴片21,导热贴片21可以为导热硅脂片,且电弧导向板2采用绝缘材料制成,导热贴片21和电弧导向板2的配合一方面能够对电弧进行方向引导,使其能够有效移动至格栅辅助组件3和灭弧格栅5处进行消弧作用,还能够在引导过程中对电弧热量进行传导和损耗,有效避免电弧热量对机械触头12和触头底片13造成损伤,提高电弧导向板2的防护性。
图1-8示出在断路器本体1的使用过程中,由于过载等原因造成机械触头12和触头底片13之间产生断开作用时,其断开时产生的电弧在电弧导向板2的引导作用下向两个格栅承接片31之间的灭弧格栅5上传递,通过多个灭弧格栅5的电阻损耗和灭弧格栅5相互之间不接触的阻断作用对电弧起到有效的消灭作用,同时在电弧导向板2引导的过程中,其上的导热贴片21能够有效促进电弧内携带热量的散发和传导,有效降低热量对机械触头12、触头底片13和电弧导向板2的损伤,并且在灭弧格栅5对电弧进行消灭的过程中,其上的吸热形变包6会对热量产生吸收作用,促进电弧内热量的散发,避免热量在灭弧格栅5上的堆积,有效促进电弧消灭效率的同时,还能够降低热量对机械触头12、触头底片13、灭弧格栅5、断路器后壳101和断路器前壳102形成的损伤,降低断路器本体1的损伤率,以此保证后断路器本体1使用过程中的性能稳定性和安全性;
在出现散热不良或者热量持续累计增大的情况下,由于吸热形变包6内采用的为不可逆形变的热收缩材料,在吸热形变包6不断吸热的过程中,则由于吸热形变包6内热收缩材料逐渐的收缩作用,使其内部的气体或者液体逐渐向热传导支耳61的移动,使得热传导支耳61在压力作用下产生胀大作用,逐渐向导热贴片33靠近,在吸热形变包6收缩达到一定程度后,使得热传导支耳61与格栅卡槽32上的导热贴片33相抵接,进而使得导热条通路34形成导通效果,进而在后续消灭电弧产生热量堆积作用时,在导热条通路34的热量传导下,热量直接传递至热形变保护片4上,使得热形变保护片4在温度达到其形变温度后,其上端产生形变,对弹性导通条131进行带动,使得触头底片13产生远离机械触头12的移动,进而在工作人员控制机械锁定结构11使得机械触头12产生合闸动作时,由于断路器本体1内部温度过高,此时热形变保护片4产生延迟合闸作用,以此对此时的断路器本体1进行保护,避免出现持续性断开的状况,保证断路器本体1使用的稳定性和合闸的安全性,在断路器本体1内温度逐渐降低后,热形变保护片4产生恢复形变,带动弹性导通条131产生恢复形变,使得触头底片13和机械触头12接触闭合,完成合闸动作,有效保证断路器本体1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以及后续性能的稳定性;
由于吸热形变包6内采用的为不可逆形变的热收缩材料,在单次热收缩材料收缩至极限值后,其不会在温度降低后产生回缩作用,进而使得热传导支耳61持续与导热贴片33抵接,在后续断路器本体1的电路保护过程中,热形变保护片4会直接接收电弧产生的热量扩散,使得热形变保护片4会产生较为频繁的延迟合闸的保护作用,此时的断路器本体1可以运用在一些负载较小的电路使用,制造成本低,具有低廉和安全的作用。
第2种实施方式:
图1-12示出包括断路器本体1,断路器本体1包括有断路器后壳101和安装在断路器后壳101前端的断路器前壳102,断路器后壳101和断路器前壳102内安装有机械锁定结构11、与机械锁定结构11连接并位于机械锁定结构11右上方的机械触头12以及与机械触头12配合并位于机械触头12上方的触头底片13;
断路器后壳101和断路器前壳102前后两内壁均固定连接有电弧导向板2,且电弧导向板2位于机械触头12和触头底片13配合处,断路器后壳101和断路器前壳102前后两内壁还固定连接有位于电弧导向板2下方的格栅辅助组件3;
两个格栅辅助组件3之间设置有多个相互不接触的灭弧格栅5,灭弧格栅5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一组吸热形变包6,且单组吸热形变包6呈不接触的形式分布设置在灭弧格栅5上下两端,通过电弧导向板2、灭弧格栅5和吸热形变包6的配合,在实现对断路器本体1产生电弧进行导向快速消灭作用的同时,还能够利用吸热形变包6的热形变作用对电弧携带的热量进行吸收和散发,有效起到促进电弧消灭效率,降低热量堆积的作用,有效避免电弧携带热量对断路器本体1内电气元件、断路器后壳101和断路器前壳102造成的损伤,有效保证后续断路器本体1使用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延长断路器本体1的使用寿命,并且还能够通过热形变保护片4的配合进一步提高断路器本体1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避免在断路器本体1内温度过高时,强行对断路器本体1进行闭合的作用,提高断路器本体1电路保护的安全性。
图1-12示吸热形变包6内填充有吸热材料,且吸热形变包6采用绝缘材料制成,吸热材料为可逆形变的热收缩材料,此处的热收缩材料可以记忆金属丝配合吸热填料或者绝缘油组成,在其产生热收缩形变后,还能够在冷却回温后产生恢复形变,进而实现了吸热形变包6的循环利用,进一步延长格栅辅助组件3和吸热形变包6的使用寿命和对断路器本体1的保护效果,保证热形变保护片4的作用灵敏性,在吸热形变包6产生形变时,热传导支耳61产生相向的形变作用,通过限定吸热形变包6内填充的材料为热收缩材料的性质,能够有效实现其后续在收缩后对热传导支耳61进行作用,使其通过格栅承接片31和导热条通路34作用直接形成热形变保护片4的形变作用,有效保证在由于不断闭合和断开机械触头12和触头底片13过程中产生较高的内部热量,断路器本体1内部呈断开的状态,避免由于高温造成的通电损伤和事故,保证断路器本体1的安全性。
图3-12示出吸热形变包6前后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与其相接通的热传导支耳61,且热传导支耳61固定连接在相对应的灭弧卡耳51上,热传导支耳61内的空间和吸热形变包6内的空间形成压力平衡状态,在吸热形变包6产生形变时,热传导支耳61产生相向的形变作用,热传导支耳61和灭弧卡耳51的配合,有效限制热传导支耳61的形变位置,有效保证热传导支耳61的单侧形变作用,并且由于吸热形变包6和热传导支耳61的接通作用,使得热传导支耳61能够配合吸热形变包6的吸热形变作用产生辅助导热条通路34的热传递导通作用。
图3-12示出格栅辅助组件3包括有分别固定安装在断路器后壳101和断路器前壳102内壁并位于电弧导向板2下方的格栅承接片31,格栅承接片31上开设有多个格栅卡槽32;
灭弧格栅5前后两端均设置有与格栅卡槽32相配合的灭弧卡耳51,格栅卡槽32和灭弧卡耳51的配合,实现了对灭弧格栅5的定位作用,格栅承接片31采用绝缘材料制成配合灭弧格栅5之间的间隙,使得电弧在移动至格栅承接片31处后,通过灭弧格栅5的电阻和隔离作用对其进行损耗,促进电路的消灭,阻隔电弧的传递,有效起到消弧的作用,保证断路器本体1的使用寿命和使用安全性。
图3-12示出格栅卡槽32左右两内壁均固定连接有导热贴片33,格栅承接片31前后两内壁均嵌接有与导热贴片33相对应的导热条通路34,导热条通路34通过热传导支耳61的形变和格栅承接片31配合形成导热通路,导热条通路34、导热贴片33和热传导支耳61的配合,能够形成一个接通的热传递通道,致使热形变保护片4能够直接接收热量,并在热量堆积至热形变保护片4的形变温度后,使得热形变保护片4上端产生形变作用于弹性导通条131,进而直接切断机械触头12和触头底片13的闭合,起到有效的延迟合闸作用,有效保证断路器本体1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避免断路器本体1在内部高温状态下产生合闸作用,降低用电事故的发生率,并且在后续散热结束后,热形变保护片4能够恢复形变,使得机械触头12和触头底片13进行闭合工作,保证断路器本体1的正常使用。
图1-12示出断路器后壳101和断路器前壳102之间卡接有位于格栅辅助组件3右侧的热形变保护片4,且热形变保护片4外端涂镀有绝缘漆层,热形变保护片4的热形变温度可以等于或者小于位于断路器本体1内过载保护双金属片内的形变金属片的热形变温度,此时能够在热量没有传递至过载保护双金属片处时就能够对断路器本体1进行延迟合闸的保护,有效对终端进行安全保护,导热条通路34右端与热形变保护片4固定连接,触头底片13上端固定连接有弹性导通条131,弹性导通条131右端与热形变保护片4上端固定连接,通过热形变保护片4和弹性导通条131的配合,有效实现热形变保护片4在断路器本体1内部处于高温状态时对断路器本体1进行的延迟合闸的保护作用,有效保证在外界控制机械锁定结构11带动机械触头12和触头底片13产生合闸动作,对断路器本体1进行导通保护,有效保证用电安全性,并且在断路器本体1内部温度恢复后实现断路器本体1的闭合合闸作用,保证了断路器本体1的正常运行,进而有效增加了断路器本体1的性能稳定性和安全性。
其中机械锁定结构11、机械触头12、触头底片13和载保护双金属片均为断路器本体1内现有的结构,故在本实施例中不做赘述。
图1-3示出两个电弧导向板2相远离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导热贴片21,导热贴片21可以为导热硅脂片,且电弧导向板2采用绝缘材料制成,导热贴片21和电弧导向板2的配合一方面能够对电弧进行方向引导,使其能够有效移动至格栅辅助组件3和灭弧格栅5处进行消弧作用,还能够在引导过程中对电弧热量进行传导和损耗,有效避免电弧热量对机械触头12和触头底片13造成损伤,提高电弧导向板2的防护性。
图1-12示出在断路器本体1使用过程中,由于过载等原因造成机械触头12和触头底片13之间产生断开作用时,本实施例产生与实施例1中相同步骤的灭弧和吸热的作用,不同的是,在出现散热不良或者热量持续累计增大的情况下,由于本实施例中吸热形变包6内采用的为可逆形变的热收缩材料,在吸热形变包6不断吸热的过程中,吸热形变包6内的热收缩材料产生热收缩形变,故而会使得其内部的气体或者液体逐渐向热传导支耳61的移动,使得热传导支耳61在压力作用下产生胀大作用,逐渐向导热贴片33靠近,在吸热形变包6收缩达到一定程度后,使得热传导支耳61与格栅卡槽32上的导热贴片33相抵接,进而使得导热条通路34形成导通效果,进而在后续消灭电弧产生热量堆积作用时,在导热条通路34的热量传导下,热量直接传递至热形变保护片4上,使得热形变保护片4在温度达到其形变温度后,其上端产生形变,对弹性导通条131进行带动,使得触头底片13产生远离机械触头12的移动,进而在工作人员控制机械锁定结构11使得机械触头12产生合闸动作时,由于断路器本体1内部温度过高,此时热形变保护片4产生延迟合闸作用,以此对此时的断路器本体1进行保护,避免出现持续性断开的状况,保证断路器本体1使用的稳定性和合闸的安全性,在断路器本体1内温度逐渐降低后,热形变保护片4产生恢复形变,带动弹性导通条131产生恢复形变,使得触头底片13和机械触头12接触闭合,完成合闸动作,有效保证断路器本体1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以及后续性能的稳定性;
由于吸热形变包6内采用的为可逆形变的热收缩材料,在后续断路器本体1内温度降低时,吸热形变包6会在其内部可逆形变的热收缩材料的作用下产生恢复形变,释放热传导支耳61内的压力,使得热传导支耳61产生收缩的形变作用,使其不与导热贴片33抵接,断开了导热条通路34的导热通路,在后续断路器本体1的使用过程中,增大吸热形变包6的散热效果,保证其持续散热的作用性,并且能够降低热形变保护片4被反复产生热形变触发延迟合闸作用的概率,进而有效提高热形变保护片4的灵敏性,使得断路器本体1能够适用于一些高精度终端或者灵敏度要求高的电路中,具有安全性高的作用。
结合当前实际需求,本申请采用的上述实施方式,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在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不脱离本申请构思作出的各种变化,仍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4)

1.一种高稳定性断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断路器本体(1),所述断路器本体(1)包括有断路器后壳(101)和安装在断路器后壳(101)前端的断路器前壳(102),所述断路器后壳(101)和断路器前壳(102)内安装有机械锁定结构(11)、与机械锁定结构(11)连接并位于机械锁定结构(11)右上方的机械触头(12)以及与机械触头(12)配合并位于机械触头(12)上方的触头底片(13);
所述断路器后壳(101)和断路器前壳(102)前后两内壁均固定连接有电弧导向板(2),且电弧导向板(2)位于机械触头(12)和触头底片(13)配合处,所述断路器后壳(101)和断路器前壳(102)前后两内壁还固定连接有位于电弧导向板(2)下方的格栅辅助组件(3);
两个所述格栅辅助组件(3)之间设置有多个相互不接触的灭弧格栅(5),所述灭弧格栅(5)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一组吸热形变包(6),且单组吸热形变包(6)呈不接触的形式分布设置在灭弧格栅(5)上下两端,所述吸热形变包(6)内填充有吸热材料,且吸热形变包(6)采用绝缘材料制成;
所述格栅辅助组件(3)包括有分别固定安装在断路器后壳(101)和断路器前壳(102)内壁并位于电弧导向板(2)下方的格栅承接片(31),所述格栅承接片(31)上开设有多个格栅卡槽(32),所述灭弧格栅(5)前后两端均设置有与格栅卡槽(32)相配合的灭弧卡耳(51);
所述吸热形变包(6)前后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与其相接通的热传导支耳(61),且热传导支耳(61)固定连接在相对应的灭弧卡耳(51)上,所述热传导支耳(61)内的空间和吸热形变包(6)内的空间形成压力平衡状态,在吸热形变包(6)产生形变时,热传导支耳(61)产生相向的形变作用;
所述格栅卡槽(32)左右两内壁均固定连接有导热贴片(33),所述格栅承接片(31)前后两内壁均嵌接有与导热贴片(33)相对应的导热条通路(34),所述导热条通路(34)通过热传导支耳(61)的形变和格栅承接片(31)配合形成导热通路;
所述断路器后壳(101)和断路器前壳(102)之间卡接有位于格栅辅助组件(3)右侧的热形变保护片(4),且热形变保护片(4)外端涂镀有绝缘漆层,所述导热条通路(34)右端与热形变保护片(4)固定连接,所述触头底片(13)上端固定连接有弹性导通条(131),所述弹性导通条(131)右端与热形变保护片(4)上端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稳定性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热材料为不可逆形变的热收缩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稳定性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热材料为可逆形变的热收缩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稳定性断路器,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电弧导向板(2)相远离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导热贴片(21),且电弧导向板(2)采用绝缘材料制成。
CN202310965309.3A 2023-08-02 2023-08-02 一种高稳定性断路器 Active CN11677939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965309.3A CN116779392B (zh) 2023-08-02 2023-08-02 一种高稳定性断路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965309.3A CN116779392B (zh) 2023-08-02 2023-08-02 一种高稳定性断路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779392A CN116779392A (zh) 2023-09-19
CN116779392B true CN116779392B (zh) 2024-03-15

Family

ID=879932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965309.3A Active CN116779392B (zh) 2023-08-02 2023-08-02 一种高稳定性断路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779392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43886A (zh) * 2020-02-24 2020-06-05 蚌埠普源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灭弧室及其断路器
CN215731391U (zh) * 2021-09-03 2022-02-01 乐清市自力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散热性能好的灭弧罩
KR20220061718A (ko) * 2020-11-06 2022-05-13 엘에스일렉트릭(주) 아크 소호부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기중 차단기
CN218414434U (zh) * 2022-09-06 2023-01-31 德力西电气有限公司 断路器壳体结构及断路器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43886A (zh) * 2020-02-24 2020-06-05 蚌埠普源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灭弧室及其断路器
KR20220061718A (ko) * 2020-11-06 2022-05-13 엘에스일렉트릭(주) 아크 소호부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기중 차단기
CN215731391U (zh) * 2021-09-03 2022-02-01 乐清市自力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散热性能好的灭弧罩
CN218414434U (zh) * 2022-09-06 2023-01-31 德力西电气有限公司 断路器壳体结构及断路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779392A (zh) 2023-09-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416835B2 (ja) 電流ヒューズ装置及びそれを含む電池アセンブリ
KR102500622B1 (ko) 고전압 퓨즈
US6414285B1 (en) Thermal protector
DE102011015449A1 (de) Schalteinheit zum Schalten von hohen Gleichspannungen
EP3319105B1 (en) Extinguishing unit of molded case circuit breaker
JP6412152B2 (ja) リチウムイオン電池保護器
CN116779392B (zh) 一种高稳定性断路器
CN114373653B (zh) 一种膨胀式熔断器
US4493005A (en) Overload by-pass conductor with an external short circuit path
CN212136508U (zh) 一种电池组件
RU2714927C2 (ru) Улучшенный разъединитель и разрядник для защиты от перенапряжений, содержащий такой разъединитель
CN214203919U (zh) 一种可自恢复的断路保护结构
US6437960B1 (en) Current limiting circuit breaker with posi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 resistivity (PTC) element and insertable insulating object
CN117083761A (zh) 电池连接结构、电池系统及电动车辆
CN220753351U (zh) 一种剩余电流灭弧断路器
CN216161671U (zh) 一种低压断路器灭弧室
CN112185758A (zh) 保护器及压缩机工作电路
CN115296287B (zh) 一种浪涌保护装置
JP3731380B2 (ja) サーマルプロテクタおよびこのサーマルプロテクタを用いた電池パック
CN201422013Y (zh) 外拉式防爆防燃的安全突波吸收模块
CN218513341U (zh) 断路器
CN217655840U (zh) 一种塑壳断路器结构和塑壳断路器
CN115020931B (zh) 电池以及电子设备
CN218101147U (zh) 一种应用于spd的延时脱扣机构
CN219553843U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安全保护装置、锂离子电池和模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201

Address after: Room 2001, Building B, No. 547 Tianmu West Road, Jing'an District, Shanghai, 200040

Applicant after: Yuxiao safety technology (Shanghai)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No. 15 Luobai Road, Luocun, Shishan Town, Nanhai District, Fosh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28000

Applicant before: Foshan Qingjing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