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779121A - 陪诊任务执行方法、装置、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陪诊任务执行方法、装置、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779121A
CN116779121A CN202310814312.5A CN202310814312A CN116779121A CN 116779121 A CN116779121 A CN 116779121A CN 202310814312 A CN202310814312 A CN 202310814312A CN 116779121 A CN116779121 A CN 11677912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sk
accompanying
target
diagnosis
execu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81431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肖莎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angjia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angjia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angjia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Kangjia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814312.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779121A/zh
Publication of CN1167791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77912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4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administration of healthcare resources or facilities;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operation of medical equipment or devices
    • G16H40/2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administration of healthcare resources or facilities;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operation of medical equipment or devices for the management or administration of healthcare resources or facilities, e.g. managing hospital staff or surgery room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1Resource planning, allocation, distributing or scheduling for enterprises or organisations
    • G06Q10/06311Scheduling, planning or task assignment for a person or group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Econom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arketing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陪诊任务执行方法、装置、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涉及智慧医疗技术领域,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因陪诊业务执行过程繁琐的沟通流程,导致陪诊任务的执行效果差的问题。该方法包括:从待陪诊用户关联的预约订单信息中,获取目标陪诊任务;从多个陪诊端中,确定出与至少一个目标任务节点关联的候选陪诊端;按照至少一个目标任务节点的任务执行顺序,依次向关联的候选陪诊端发送对应的任务执行指令;其中,相邻位序的任务执行顺序中,第二位序对应的任务执行指令包括第一位序对应的任务执行结果;接收候选陪诊端返回的至少一个任务执行结果,以及,根据至少一个任务执行结果,确定对目标陪诊任务执行的目标执行结果。

Description

陪诊任务执行方法、装置、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智慧医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陪诊任务执行方法、装置、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当前社会老龄化的加剧和独居老人数量的增多,陪诊业务已逐步成为一种发展趋势。其中,陪诊业务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代预约挂号、代取报告、代候诊、代问诊、代办理住院等。
当前为了加快陪诊业务的执行效率,将执行陪诊业务的各个环节,配置不同陪诊服务人员,以使多个陪诊服务人员通过电话或者即时通信工具相互沟通协同处理权益履约对应环节的服务。然而,上述陪诊业务执行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执行信息都需要陪诊服务人员之间的沟通获取的,其沟通成本高、安全性差且实效性也不能得到保证,容易耽误患者就诊。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陪诊任务执行方法、装置、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以至少解决因陪诊业务执行过程繁琐的沟通流程,导致陪诊任务的执行效果差的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陪诊任务执行方法,应用于陪诊系统的服务端,陪诊系统还包括多个陪诊端,陪诊端与任务节点关联,该方法包括:从待陪诊用户关联的预约订单信息中,获取目标陪诊任务;目标陪诊任务包括至少一个目标任务节点;从多个陪诊端中,确定出与至少一个目标任务节点关联的候选陪诊端;按照至少一个目标任务节点的任务执行顺序,依次向关联的候选陪诊端发送对应的任务执行指令;其中,相邻位序的任务执行顺序中,第二位序对应的任务执行指令包括第一位序对应的任务执行结果;第二位序大于第一位序;接收候选陪诊端返回的至少一个任务执行结果,以及,根据至少一个任务执行结果,确定对目标陪诊任务执行的目标执行结果。
进一步地,根据至少一个任务执行结果,确定对目标陪诊任务执行的目标执行结果,包括:
至少一个目标任务节点的任务执行顺序中最后位序关联的候选陪诊端,返回的任务执行结果指示任务执行成功时,目标执行结果为对目标陪诊任务执行成功;
至少一个目标任务节点的任务执行顺序中任意位序关联的候选陪诊端,返回的任务执行结果指示任务执行失败时,目标执行结果为对目标陪诊任务执行失败。
进一步地,按照至少一个目标任务节点的任务执行顺序,依次向关联的候选陪诊端发送对应的任务执行请求,包括:向关联的候选陪诊端发送对应的任务接收请求,任务接收请求用于请求接收对关联的目标任务节点的任务的执行;将候选陪诊端中,返回了确认结果的候选陪诊端,确定为目标陪诊端;确认结果用于指示确认对关联的目标任务节点进行执行;按照至少一个目标任务节点的任务执行顺序,依次向关联的目标陪诊端发送对应的任务执行请求。
进一步地,接收候选陪诊端返回的至少一个任务执行结果,以及,根据至少一个任务执行结果,确定对目标陪诊任务执行的目标执行结果,包括:依次接收关联的各个目标陪诊端返回的各个任务执行结果,以及,根据各个任务执行结果,确定对目标陪诊任务执行的目标执行结果。
进一步地,陪诊系统还包括管理端,管理端用于配置各个任务节点关联的陪诊终端。
进一步地,待陪诊用户为符合陪诊任务分配规则的陪诊用户;管理端用于配置预设陪诊用户库的预设用户标识和对应的符合陪诊任务分配的分配次数;符合陪诊任务分配规则的陪诊用户为陪诊用户标识与任意预设用户标识相同的陪诊用户,且对应的分配次数大于0。
进一步地,该方法还包括:当目标执行结果为对目标陪诊任务执行成功时,将预设陪诊用户库中与待陪诊用户标识相同的预设用户标识对应的分配次数减少一次。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陪诊任务执行方法,应用于陪诊系统的陪诊端,陪诊系统还包括服务端,陪诊端与任务节点关联,该方法包括:接收服务端发送的任务执行指令,在陪诊端上显示任务执行指令;任务执行指令用于对陪诊端关联的目标任务节点的任务进行执行;响应于使用陪诊端的目标陪诊服务人员输入对关联的目标任务节点的任务执行的执行信息,生成任务执行结果,以及,将任务执行结果发送至服务端。
进一步地,该方法还包括:接收服务端发送对应的任务接收请求,任务接收请求用于请求接收对陪诊端关联的目标任务节点的任务的执行;响应于目标陪诊服务人员输入的确定结果,将确认结果发送至服务端,确认结果用于指示确认对陪诊端关联的目标任务节点进行执行。
进一步地,该方法还包括:接收服务端发送的目标任务进度信息,目标任务进度信息为与目标任务节点关联的其他目标任务节点对应的任务进度信息;显示目标任务进度信息。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陪诊任务执行装置,应用于陪诊系统的服务端,所述陪诊系统还包括多个陪诊端,陪诊端与任务节点关联,该装置包括:获取单元,被配置为执行从待陪诊用户关联的预约订单信息中,获取目标陪诊任务;所述目标陪诊任务包括至少一个目标任务节点;确定单元,被配置为执行从所述多个陪诊端中,确定出与所述至少一个目标任务节点关联的候选陪诊端;发送单元,被配置为执行按照所述至少一个目标任务节点的任务执行顺序,依次向关联的所述候选陪诊端发送对应的任务执行指令;其中,相邻位序的任务执行顺序中,第二位序对应的任务执行指令包括第一位序对应的任务执行结果;所述第二位序大于所述第一位序;接收单元,被配置为执行接收所述候选陪诊端返回的至少一个任务执行结果,以及,根据所述至少一个任务执行结果,确定对所述目标陪诊任务执行的目标执行结果。
进一步地,接收单元,被具体配置为执行至少一个目标任务节点的任务执行顺序中最后位序关联的候选陪诊端,返回的任务执行结果指示任务执行成功时,目标执行结果为对目标陪诊任务执行成功;至少一个目标任务节点的任务执行顺序中任意位序关联的候选陪诊端,返回的任务执行结果指示任务执行失败时,目标执行结果为对目标陪诊任务执行失败。
进一步地,发送单元,被具体配置为执行:向关联的候选陪诊端发送对应的任务接收请求,任务接收请求用于请求接收对关联的目标任务节点的任务的执行;将候选陪诊端中,返回了确认结果的候选陪诊端,确定为目标陪诊端;确认结果用于指示确认对关联的目标任务节点进行执行;按照至少一个目标任务节点的任务执行顺序,依次向关联的目标陪诊端发送对应的任务执行请求。
进一步地,接收单元,被具体配置为执行:依次接收关联的各个目标陪诊端返回的各个任务执行结果,以及,根据各个任务执行结果,确定对目标陪诊任务执行的目标执行结果。
进一步地,陪诊系统还包括管理端,管理端用于配置各个任务节点关联的陪诊端。
进一步地,待陪诊用户为符合陪诊任务分配规则的陪诊用户;管理端用于配置预设陪诊用户库的预设用户标识和对应的符合陪诊任务分配的分配次数;符合陪诊任务分配规则的陪诊用户为陪诊用户标识与任意预设用户标识相同的陪诊用户,且对应的分配次数大于0。
进一步地,该装置还被配置为执行:当目标执行结果为对目标陪诊任务执行成功时,将预设陪诊用户库中与待陪诊用户标识相同的预设用户标识对应的分配次数减少一次。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陪诊任务执行装置,应用于陪诊系统的陪诊端,陪诊系统还包括服务端,陪诊端与任务节点关联,该装置包括:显示单元,被配置为执行接收服务端发送的任务执行指令,在陪诊端上显示任务执行指令;任务执行指令用于对陪诊端关联的目标任务节点的任务进行执行;生成单元,被配置为执行响应于使用陪诊端的目标陪诊服务人员输入的执行信息,生成任务执行结果,以及,将任务执行结果发送至服务端;执行信息为对陪诊端关联的目标任务节点的任务执行的信息。
进一步地,该装置还被配置为:接收服务端发送对应的任务接收请求,任务接收请求用于请求接收对陪诊端关联的目标任务节点的任务的执行;响应于目标陪诊服务人员输入的确定结果,将确认结果发送至服务端,确认结果用于指示确认对陪诊端关联的目标任务节点进行执行。
进一步地,该装置还被配置为:接收服务端发送的目标任务进度信息,目标任务进度信息为与目标任务节点关联的其他目标任务节点对应的任务进度信息;显示目标任务进度信息。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陪诊系统,服务端和多个陪诊端,该陪诊系统可执行指令,以实现如第一方面及其任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的陪诊任务执行方法,或者,以实现如第二方面及其任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的陪诊任务执行方法。
进一步地,陪诊系统还包括管理端。该管理端用于配置各个任务节点关联的陪诊端。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和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其中,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可执行指令,以实现如第一方面及其任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的陪诊任务执行方法,或者,以实现如第二方面及其任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的陪诊任务执行方法。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指令,当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的指令由电子设备的处理器执行时,使得电子设备能够执行如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的陪诊任务执行方法。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八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指令,当计算机指令在电子设备上运行时,使得电子设备执行上述第一方面及其任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的陪诊任务执行方法,或者,执行上述第二方面及其任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的陪诊任务执行方法。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至少带来以下有益效果:陪诊系统中设置有用于执行各个任务节点的任务的陪诊终端和各个任务节点的任务的执行流程。基于此,陪诊系统的服务端能智能地按照待陪诊用户的目标陪诊任务关联的任务节点的任务执行顺序,有序地向各个任务节点关联的候选陪诊终端发送任务执行请求,同时,将上一任务节点的任务执行结果包含于下一任务节点的任务执行请求中,以使下一任务节点的候选陪诊终端的候选陪诊人员能参考上一个任务节点的任务执行状态确定当前任务执行结果。如此,基于任务节点的任务与陪诊终端对应关系和各个任务节点之间的逻辑执行顺序,对目标陪诊任务按照关联的任务节点任务的执行顺序智能执行,以省略各个任务环节的陪诊服务人员向其他任务环节的陪诊服务人员进行执行结果咨询和沟通的流程。同时陪诊系统调用关联的候选陪诊终端去响应对应的节点任务的任务请求,以保证候选陪诊终端对应的陪诊服务人员在执行陪诊任务执行时,提供更加专业的服务,从而保证陪诊任务的执行效果。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陪诊任务执行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陪诊任务执行方法的流程图一;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陪诊任务执行方法的流程图二;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陪诊任务执行方法的流程图三;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陪诊任务执行装置的框图一;
图6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陪诊任务执行装置的框图二;
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普通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并且,以下本申请所涉及的用户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用户设备信息、用户个人信息等)和数据(包括但不限于用于分析的数据、存储的数据、展示的数据等),均为经用户授权或者经过各方充分授权的信息和数据,并且相关数据的收集、使用和处理需要遵守相关国家和地区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并提供有相应的操作入口,供用户选择授权或者拒绝。
在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陪诊任务执行方法进行详细介绍之前,先对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应用场景和实施环境进行简单介绍。
首先,对本申请涉及的应用场景进行简单介绍。
随着当前社会老龄化的加剧和独居老人数量的增多,陪诊业务已逐步成为一种发展趋势。其中,陪诊业务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代预约挂号、代取报告、代候诊、代问诊、代办理住院等。
当前为了加快陪诊业务的执行效率,将执行陪诊业务的各个环节,配置不同陪诊服务人员,以使多个陪诊服务人员通过电话或者即时通信工具相互沟通协同处理权益履约对应环节的服务。然而,上述陪诊业务执行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执行信息都需要陪诊服务人员之间的沟通获取的,其沟通成本高、安全性差且实效性也不能得到保证,容易耽误患者就诊。
针对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陪诊任务执行方法,应用于陪诊系统的服务端。陪诊系统中设置有用于执行各个任务节点的任务的陪诊终端和各个任务节点的任务的执行流程。基于此,陪诊系统的服务端能智能地按照待陪诊用户的目标陪诊任务关联的任务节点的任务执行顺序,有序地向各个任务节点关联的候选陪诊终端发送任务执行请求,同时,将上一任务节点的任务执行结果包含于下一任务节点的任务执行请求中,以使下一任务节点的候选陪诊终端的候选陪诊人员能参考上一个任务节点的任务执行状态确定当前任务执行结果。
如此,基于任务节点的任务与陪诊终端对应关系和各个任务节点之间的逻辑执行顺序,对目标陪诊任务按照关联的任务节点任务的执行顺序智能执行,以省略各个任务环节的陪诊服务人员向其他任务环节的陪诊服务人员进行执行结果咨询和沟通的流程。同时陪诊系统调用关联的候选陪诊终端去响应对应的节点任务的任务请求,以保证候选陪诊终端对应的陪诊服务人员在执行陪诊任务执行时,提供更加专业的服务,从而保证陪诊任务的执行效果。
其次,下面对本申请涉及的实施架构进行简单介绍。
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陪诊系统10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陪诊系统包括服务端101、陪诊端102和用户端103,服务端101、陪诊端102和用户端103之间可以通过有线网络或无线网络建立连接。其中,服务端101可以为服务器。陪诊端102可以为安装有实现陪诊业务的程序的终端设备。用户端103可以为安装有实现发起陪诊任务的程序的终端设备。
在一些实施例中,用户端103在显示界面显示陪诊任务建立界面上输入预约订单信息。服务端根据该预约订单信息,得到目标陪诊任务。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该陪诊系统还包括管理端104。管理端104用于配置各个陪诊端102不同目标任务的任务节点。
进一步地,用户端103与管理端104显示界面上显示的即时通讯对话框,以使待陪诊用户能在用户端103的即时通讯对话框上输入该待陪诊用户的诉求信息和用户信息的同时,管理端104的业务运营人员也能在即时通讯对话框上,输入与诉求信息关联的业务信息,以方便待陪诊用户了解陪诊业务的业务信息;同时运营人员也能基于二者在对话框的对话内容,建立该待陪诊用户的预约订单信息。
进一步地,服务端101根据预约订单信息中与陪诊任务关联的任务信息,得到待陪诊用户的目标陪诊任务。同时,服务端101确定出执行该目标陪诊任务的多个任务节点以及多个任务节点的任务执行顺序。并且,服务端101从多个陪诊端102中,确定出能执行各个任务节点的任务的候选陪诊终端,以及按照该任务执行顺序,有序地向各个候选陪诊终端发送任务执行请求,以使各个候选陪诊终端的陪诊服务人员能按序完成对应任务节点的任务。如此,基于各个任务节点任务的任务执行结果,确定整个目标陪诊任务的目标任务结果。
该陪诊服务人员也称为提供陪诊服务的任务服务人员。
一些实施例中,服务端101包含有数据库或与数据库连接,待陪诊用户的用户信息可以存储于数据库中。陪诊端102或管理端104可以通过服务端101实现对数据库中用户信息的访问操作。
另一些实施例中,服务端101可以是单独的一个服务器,或者,也可以是由多个服务器构成的服务器集群。部分实施方式中,服务器集群还可以是分布式集群。本申请对服务端101的具体实现方式也不作限制。
陪诊端102、用户端103和管理端104均可以理解为终端设备。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桌面型、膝上型、手持计算机、笔记本电脑、超级移动个人计算机(ultra-mobile personal computer,UMPC)、上网本,以及蜂窝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digital assistant,PDA)、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虚拟现实(virtualreality,VR)设备等可以安装并使用内容社区应用(如快手)的设备,本申请对该终端设备的具体形态不作特殊限制。其可以与用户通过键盘、触摸板、触摸屏、遥控器、语音交互或手写设备等一种或多种方式进行人机交互。
可选地,上述图1所示的陪诊系统中,服务端101可以与至少一个终端设备连接。本申请对终端设备的数量及类型均不作限制。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陪诊任务执行方法可以应用于前述图1所示的实施架构中的陪诊系统,其中陪诊系统包括的陪诊端与任务节点对应关联。为了便于理解,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提供的陪诊任务执行方法进行具体介绍。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陪诊任务执行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该陪诊任务执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21,服务端从待陪诊用户关联的预约订单信息中,获取目标陪诊任务。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根据预约订单信息中业务场景信息,确定目标陪诊任务的目标任务节点。如外地住院业务场景下,多个任务节点为:预约挂号-接站(到目的地接待陪诊用户)-陪诊-送站。如本地业务场景下,多个任务节点为:预约挂号-陪诊。
该目标陪诊任务包括至少一个目标任务节点。可理解的是,该目标陪诊任务包括一个或多个目标任务节点对应的一个或多个子任务。其中,各个目标任务节点与对应的陪诊端关联。陪诊端用于执行对应任务节点的任务。任务节点的任务可理解为子任务。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该预约订单信息是根据待陪诊用户在用户端显示界面上输入的订单信息生成的。
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该预约订单信息是根据在管理端与用户端共同显示的陪诊服务平台的显示界面上,输入的对陪诊业务进行咨询和解答的对话文本生成。
S22,服务端从多个陪诊端中,确定出与至少一个目标任务节点关联的候选陪诊端。
一个任务节点与至少一个陪诊端关联,以执行该任务节点的任务。
该步骤中,将目标陪诊任务对应的各个目标任务节点关联的陪诊端,确定为候选陪诊端。该候选陪诊端为具备执行目标任务节点的任务的执行能力。
S23,服务端按照至少一个目标任务节点的任务执行顺序,依次向关联的候选陪诊端发送对应的任务执行指令。
任务执行指令用于对候选陪诊端对应的目标任务节点的任务进行执行。
其中,相邻位序的任务执行顺序中,第二位序对应的任务执行指令包括第一位序对应的任务执行结果;第二位序大于第一位序,即,第二位序与第一位序的位序差值为1。其中,第一位序与第二位序为至少一个目标任务节点的任务执行顺序中任意相邻的两个位序。其第一位序对应的任务执行结果为对第一位序的目标任务节点的任务执行的任务执行结果。其第二位序对应的任务执行结果为对第二位序的目标任务节点的任务执行的任务执行结果。
按照各个任务节点的各个任务之间的逻辑关系,确定了各个任务节点的任务执行顺序。基于至少一个目标任务节点的任务执行顺序,确定向关联的候选陪诊端发送对应的任务执行指令的发送顺序。在第一位序任务节点任务执行完成后,即,产生对应的任务执行结果后,发送第二位序任务节点的任务执行指令。
基于第二位序对应的任务执行指令包括第一位序对应的任务执行结果,以保证下一位序(即,第二位序)的候选陪诊端的陪诊服务人员能基于上一位序(即,第一位序)的任务执行结果执行该下一位序任务节点对应的任务,以便于候选陪诊端的陪诊服务人员能查询任务执行进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任务节点的序号与任务执行顺序一一对应。
示例性的,目标任务节点为第一节点、第二节点和第三节点。分别依次对应第一任务、第二任务和第三任务。任务执行逻辑为从第一节点的第一任务,到第二节点的第二任务,再到第三节点的第三任务。服务端向第一节点的候选陪诊端发送第一任务执行请求后,第一节点的候选陪诊端的目标陪诊服务人员执行第一任务,并在第一任务执行完成后,输入对应的完成信息产生第一任务结果。服务端再向第二节点的候选陪诊端发送第二任务执行请求,第二任务执行请求包括第一任务结果;第二节点的候选陪诊端的目标陪诊服务人员执行第二任务,在第二任务执行完成后,输入对应的完成信息产生第二任务结果。服务端再向第三节点的候选陪诊端发送第三任务执行请求,第三任务执行请求包括第二任务结果;第三节点的候选陪诊端的目标陪诊服务人员执行第三任务,在第三任务执行完成后,输入对应的完成信息产生第三任务结果。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任意位序的候选陪诊端响应于对应的陪诊服务人员在候选陪诊端执行的任务查询请求,检测是否接收到上一位序的任务节点的任务执行结果,若接收到上一位序的任务执行结果,显示指示上一位序节点的任务已执行完成的第一显示信息;若未接收到上一位序的任务执行结果,显示指示上一位序节点的任务未执行完成的第二显示信息。
如此,基于任务执行顺序和各个任务节点的任务执行结果,保证各个目标任务节点的任务的智能执行过程的合理性。
S24,候选陪诊端接收服务端发送的任务执行指令,在候选陪诊端上显示任务执行指令。
任务执行指令用于对候选陪诊端关联的目标任务节点的任务进行执行。
S25,候选陪诊端响应于使用陪诊端的目标陪诊服务人员输入的执行信息,生成任务执行结果。
该执行信息为指示对候选陪诊端关联的目标任务节点的任务执行的信息。
S26,候选陪诊端将任务执行结果发送至服务端。
S27,服务端接收候选陪诊端返回的至少一个任务执行结果,以及,根据至少一个任务执行结果,确定对目标陪诊任务执行的目标执行结果。
服务端接收到各个目标任务节点的候选陪诊端返回的各个任务执行结果。基于各个目标任务节点的任务的任务执行结果,确定对目标陪诊任务执行的执行状况。
通过上述实施例,基于任务节点的任务与陪诊终端对应关系和各个任务节点之间的逻辑执行顺序,对目标陪诊任务按照关联的任务节点任务的执行顺序智能执行,以省略各个任务环节的陪诊服务人员向其他任务环节的陪诊服务人员进行执行结果咨询和沟通的流程。同时陪诊系统调用关联的候选陪诊终端去响应对应的节点任务的任务请求,以保证候选陪诊终端对应的陪诊服务人员在执行陪诊任务执行时,提供更加专业的服务,从而保证陪诊任务的执行效果。
作为上述实施例具体实施方式的细化和扩展,为了完整说明本实施例的具体施过程,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陪诊任务执行方法。
结合图2,如图3所示,上述S27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具体实施。
S271,至少一个目标任务节点的任务执行顺序中最后位序关联的候选陪诊端,返回的任务执行结果指示任务执行成功时,目标执行结果为对目标陪诊任务执行成功。
其中,一个目标任务节点可以关联一个或多个候选陪诊端。
可理解的是,任一目标任务节点的候选陪诊端中,任一候选陪诊端返回的任务执行结果指示任务执行成功,则说明该目标任务节点的执行位序关联的候选陪诊端,返回的任务执行结果指示任务执行成功。
在一些实施例中,任一目标任务节点的候选陪诊端中,任一候选陪诊端接收对应目标任务节点的任务执行请求时,其他候选陪诊端不能再接收对应目标任务节点的任务执行请求。
S272,至少一个目标任务节点的任务执行顺序中任意位序关联的候选陪诊端,返回的任务执行结果指示任务执行失败时,目标执行结果为对目标陪诊任务执行失败。
上述实施方式中,基于以下实施场景:针对相邻位序的目标任务节点,上一位序的目标任务节点的任务执行结果指示任务执行成功时,向下一位序的目标任务节点的候选陪诊端发送任务执行请求。
结合图2,如图4所示,上述S23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具体实施。
S231,服务端向关联的候选陪诊端发送对应的任务接收请求。
任务接收请求用于请求接收对关联的目标任务节点的任务的执行。
向至少一个目标任务节点中各个目标任务节点关联的候选陪诊端,发送任务接收请求,以确定候选陪诊端中能实际执行对应目标任务节点的任务。
S232,候选陪诊端接收服务端发送对应的任务接收请求。
该任务接收请求用于请求接收对候选陪诊端关联的目标任务节点的任务的执行。
S233,候选陪诊端响应于目标陪诊服务人员输入的确定结果,将确认结果发送至服务端。
其中,确认结果用于指示确认对候选陪诊端关联的目标任务节点进行执行。
S234,服务端将候选陪诊端中,返回了确认结果的候选陪诊端,确定为目标陪诊端。
该确认结果用于指示确认对关联的目标任务节点进行执行。
将各个目标任务节点关联的各个候选陪诊端中,返回了确认结果的候选陪诊端,确定为执行对应目标任务节点的任务。
S235,服务端按照至少一个目标任务节点的任务执行顺序,依次向关联的目标陪诊端发送对应的任务执行请求。
基于该实施方式,直接向确认能执行目标任务节点的任务的目标陪诊端,发送任务执行请求,减少了任务执行请求的发送数量,同时简化了后续任务执行结果的获取流程。
基于上述实施方式,上述S27还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具体实施:依次接收关联的各个目标陪诊端返回的各个任务执行结果,以及,根据各个任务执行结果,确定对目标陪诊任务执行的目标执行结果。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陪诊系统还包括管理端,管理端用于配置各个任务节点关联的陪诊端。如此,管理端的管理用户能为各个任务节点的配置专业的陪诊服务人员,以保证陪诊过程的专业性,从而提高陪诊效率。
可选的,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待陪诊用户为符合陪诊任务分配规则的陪诊用户;管理端用于配置预设陪诊用户库的预设用户标识和对应的符合陪诊任务分配的分配次数;符合陪诊任务分配规则的陪诊用户为陪诊用户标识与任意预设用户标识相同的陪诊用户,且对应的分配次数大于0。
该实施方式中,陪诊系统是针对具有陪诊权益的待陪诊用户服务的。先对待陪诊用户是否具备陪诊权益进行确定,以保证陪诊系统能为有针对性的用户提供陪诊服务。
进一步地,当目标执行结果为对目标陪诊任务执行成功时,将预设陪诊用户库中与待陪诊用户标识相同的预设用户标识对应的分配次数减少一次。基于此,实现了对待陪诊用户权益自动核销。
在一些实施例中,任意目标陪诊端向服务端发送对目标任务进度信息的查看请求。服务端接收该查看请求,并根据接收到的各个目标任务节点的任务执行结果,生成目标任务进度信息,以及,向发送查看请求的目标陪诊端发送的目标任务进度信息。目标陪诊端接收服务端发送的目标任务进度信息,以及,显示目标任务进度信息。该目标任务进度信息为与目标任务节点关联的其他目标任务节点对应的任务进度信息。
为了实现上述功能,陪诊任务执行装置包含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很容易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算法步骤,本申请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结合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如图5所示的陪诊任务执行装置,应用于陪诊系统的服务端,所述陪诊系统还包括多个陪诊端,陪诊端与任务节点关联。该装置包括:获取单元501、确定单元502、发送单元503和接收单元504。
获取单元501,被配置为执行从待陪诊用户关联的预约订单信息中,获取目标陪诊任务;所述目标陪诊任务包括至少一个目标任务节点。
确定单元502,被配置为执行从所述多个陪诊端中,确定出与所述至少一个目标任务节点关联的候选陪诊端。
发送单元503,被配置为执行按照所述至少一个目标任务节点的任务执行顺序,依次向关联的所述候选陪诊端发送对应的任务执行指令;其中,相邻位序的任务执行顺序中,第二位序对应的任务执行指令包括第一位序对应的任务执行结果;所述第二位序大于所述第一位序。
接收单元504,被配置为执行接收所述候选陪诊端返回的至少一个任务执行结果,以及,根据所述至少一个任务执行结果,确定对所述目标陪诊任务执行的目标执行结果。
进一步地,接收单元504,被具体配置为执行至少一个目标任务节点的任务执行顺序中最后位序关联的候选陪诊端,返回的任务执行结果指示任务执行成功时,目标执行结果为对目标陪诊任务执行成功;至少一个目标任务节点的任务执行顺序中任意位序关联的候选陪诊端,返回的任务执行结果指示任务执行失败时,目标执行结果为对目标陪诊任务执行失败。
进一步地,发送单元503,被具体配置为执行:向关联的候选陪诊端发送对应的任务接收请求,任务接收请求用于请求接收对关联的目标任务节点的任务的执行;将候选陪诊端中,返回了确认结果的候选陪诊端,确定为目标陪诊端;确认结果用于指示确认对关联的目标任务节点进行执行;按照至少一个目标任务节点的任务执行顺序,依次向关联的目标陪诊端发送对应的任务执行请求。
进一步地,接收单元504,被具体配置为执行:依次接收关联的各个目标陪诊端返回的各个任务执行结果,以及,根据各个任务执行结果,确定对目标陪诊任务执行的目标执行结果。
进一步地,陪诊系统还包括管理端,管理端用于配置各个任务节点关联的陪诊端。
进一步地,待陪诊用户为符合陪诊任务分配规则的陪诊用户;管理端用于配置预设陪诊用户库的预设用户标识和对应的符合陪诊任务分配的分配次数;符合陪诊任务分配规则的陪诊用户为陪诊用户标识与任意预设用户标识相同的陪诊用户,且对应的分配次数大于0。
进一步地,该装置还被配置为执行:当目标执行结果为对目标陪诊任务执行成功时,将预设陪诊用户库中与待陪诊用户标识相同的预设用户标识对应的分配次数减少一次。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如图6所示的陪诊任务执行装置,应用于陪诊系统的陪诊端,陪诊系统还包括服务端,陪诊端与任务节点关联,该装置包括:显示单元601和生成单元602。
显示单元601,被配置为执行接收服务端发送的任务执行指令,在陪诊端上显示任务执行指令;任务执行指令用于对陪诊端关联的目标任务节点的任务进行执行。
生成单元602,被配置为执行响应于使用陪诊端的目标陪诊服务人员输入的执行信息,生成任务执行结果,以及,将任务执行结果发送至服务端;执行信息为对陪诊端关联的目标任务节点的任务执行的信息。
进一步地,该装置还被配置为:接收服务端发送对应的任务接收请求,任务接收请求用于请求接收对陪诊端关联的目标任务节点的任务的执行;响应于目标陪诊服务人员输入的确定结果,将确认结果发送至服务端,确认结果用于指示确认对陪诊端关联的目标任务节点进行执行。
进一步地,该装置还被配置为:接收服务端发送的目标任务进度信息,目标任务进度信息为与目标任务节点关联的其他目标任务节点对应的任务进度信息;显示目标任务进度信息。
关于上述实施例中的装置,其中各个单元模块执行操作的具体方式已经在有关该方法的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将不做详细阐述说明。
图7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示意图。如图7,该电子设备5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501以及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503。其中,处理器501被配置为执行存储器503中的指令,以实现以下实施例中的陪诊任务执行方法。
另外,电子设备50还可以包括通信总线502、至少一个通信接口504、输入设备506和输出设备505。
处理器501可以是一个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s,CPU),微处理单元,ASIC,或一个或多个用于控制本申请方案程序执行的集成电路。
通信总线502可包括一通路,在上述组件之间传送信息。
通信接口504,使用任何收发器一类的装置,用于与其他设备或通信网络通信,如以太网,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networks,WLAN)等。
输入设备506用于接收输入信号和输出设备505用于输出信号。
存储器503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或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静态存储设备,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者可存储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动态存储设备,也可以是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只读光盘(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光碟存储(包括压缩光碟、激光碟、光碟、数字通用光碟、蓝光光碟等)、磁盘存储介质或者其他磁存储设备、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但不限于此。存储器可以是独立存在,通过总线与处理单元相连接。存储器也可以和处理单元集成在一起。
其中,存储器503用于存储执行本申请方案的指令,并由处理器501来控制执行。处理器501用于执行存储器503中存储的指令,从而实现本申请方法中的功能。
在具体实现中,作为一种实施例,处理器501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CPU,例如图7中的CPU0和CPU1。
在具体实现中,作为一种实施例,电子设备50可以包括多个处理器,例如图7中的处理器501和处理器507。这些处理器中的每一个可以是一个单核(single-CPU)处理器,也可以是一个多核(multi-CPU)处理器。这里的处理器可以指一个或多个设备、电路、和/或用于处理数据(例如计算机程序指令)的处理核。
该电子设备如图7所示包括:处理器501和用于存储处理器501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503;其中,处理器501被配置为执行可执行指令,以实现如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的陪诊任务执行方法。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的指令由陪诊任务执行装置或电子设备的处理器执行时,使得陪诊任务执行装置或电子设备能够执行如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的陪诊任务执行方法。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或指令,计算机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如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的陪诊任务执行方法。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申请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申请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申请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申请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申请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申请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5)

1.一种陪诊任务执行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陪诊系统的服务端,所述陪诊系统还包括多个陪诊端,陪诊端与任务节点关联,所述方法包括:
从待陪诊用户关联的预约订单信息中,获取目标陪诊任务;所述目标陪诊任务包括至少一个目标任务节点;
从所述多个陪诊端中,确定出与所述至少一个目标任务节点关联的候选陪诊端;
按照所述至少一个目标任务节点的任务执行顺序,依次向关联的所述候选陪诊端发送对应的任务执行指令;其中,相邻位序的任务执行顺序中,第二位序对应的任务执行指令包括第一位序对应的任务执行结果;所述第二位序大于所述第一位序;
接收所述候选陪诊端返回的至少一个任务执行结果,以及,根据所述至少一个任务执行结果,确定对所述目标陪诊任务执行的目标执行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至少一个任务执行结果,确定对所述目标陪诊任务执行的目标执行结果,包括:
所述至少一个目标任务节点的任务执行顺序中最后位序关联的候选陪诊端,返回的任务执行结果指示任务执行成功时,所述目标执行结果为对所述目标陪诊任务执行成功;
所述至少一个目标任务节点的任务执行顺序中任意位序关联的候选陪诊端,返回的任务执行结果指示任务执行失败时,所述目标执行结果为对所述目标陪诊任务执行失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按照所述至少一个目标任务节点的任务执行顺序,依次向关联的所述候选陪诊端发送对应的任务执行请求,包括:
向关联的所述候选陪诊端发送对应的任务接收请求,所述任务接收请求用于请求接收对关联的目标任务节点的任务的执行;
将所述候选陪诊端中,返回了确认结果的候选陪诊端,确定为目标陪诊端;所述确认结果用于指示确认对关联的目标任务节点进行执行;
所述按照所述至少一个目标任务节点的任务执行顺序,依次向关联的目标陪诊端发送对应的任务执行请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所述候选陪诊端返回的至少一个任务执行结果,以及,根据所述至少一个任务执行结果,确定对所述目标陪诊任务执行的目标执行结果,包括:
依次接收关联的各个目标陪诊端返回的各个任务执行结果,以及,根据所述各个任务执行结果,确定对所述目标陪诊任务执行的目标执行结果。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陪诊系统还包括管理端,所述管理端用于配置各个任务节点关联的陪诊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陪诊用户为符合陪诊任务分配规则的陪诊用户;所述管理端用于配置预设陪诊用户库的预设用户标识和对应的符合陪诊任务分配的分配次数;所述符合陪诊任务分配规则的陪诊用户为陪诊用户标识与任意预设用户标识相同的陪诊用户,且对应的分配次数大于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目标执行结果为对所述目标陪诊任务执行成功时,将所述预设陪诊用户库中与待陪诊用户标识相同的预设用户标识对应的分配次数减少一次。
8.一种陪诊任务执行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陪诊系统的陪诊端,所述陪诊系统还包括服务端,所述陪诊端与任务节点关联,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所述服务端发送的任务执行指令,在所述陪诊端上显示所述任务执行指令;所述任务执行指令用于对所述陪诊端关联的目标任务节点的任务进行执行;
响应于使用所述陪诊端的目标陪诊服务人员输入对关联的目标任务节点的任务执行的执行信息,生成任务执行结果,以及,将所述任务执行结果发送至所述服务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服务端发送对应的任务接收请求,所述任务接收请求用于请求接收对所述陪诊端关联的目标任务节点的任务的执行;
响应于所述目标陪诊服务人员输入的确定结果,将所述确认结果发送至所述服务端,所述确认结果用于指示确认对所述陪诊端关联的目标任务节点进行执行。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服务端发送的目标任务进度信息,所述目标任务进度信息为与所述目标任务节点关联的其他目标任务节点对应的任务进度信息;
显示所述目标任务进度信息。
11.一种陪诊任务执行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陪诊系统的服务端,所述陪诊系统还包括多个陪诊端,陪诊端与任务节点对应关联,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单元,被配置为执行从待陪诊用户关联的预约订单信息中,获取目标陪诊任务;所述目标陪诊任务包括至少一个目标任务节点;
确定单元,被配置为执行从所述多个陪诊端中,确定出与所述至少一个目标任务节点关联的候选陪诊端;
发送单元,被配置为执行按照所述至少一个目标任务节点的任务执行顺序,依次向关联的所述候选陪诊端发送对应的任务执行指令;其中,相邻位序的任务执行顺序中,第二位序对应的任务执行指令包括第一位序对应的任务执行结果;所述第二位序大于所述第一位序;
接收单元,被配置为执行接收所述候选陪诊端返回的至少一个任务执行结果,以及,根据所述至少一个任务执行结果,确定对所述目标陪诊任务执行的目标执行结果。
12.一种陪诊任务执行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陪诊系统的陪诊端,所述陪诊系统还包括服务端,所述陪诊端与任务节点关联,所述方法包括:
显示单元,被配置为执行接收所述服务端发送的任务执行指令,在所述陪诊端上显示所述任务执行指令;所述任务执行指令用于对所述陪诊端关联的目标任务节点的任务进行执行;
生成单元,被配置为执行响应于使用所述陪诊端的目标陪诊服务人员输入的执行信息,生成任务执行结果,以及,将所述任务执行结果发送至所述服务端,所述执行信息为对所述陪诊端关联的目标任务节点的任务执行的信息。
13.一种陪诊系统,所述陪诊系统包括服务端和多个陪诊端,所述陪诊系统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陪诊任务执行方法,或,实现如权利要求8-10中任一项所述的陪诊任务执行方法。
14.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和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所述可执行指令,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陪诊任务执行方法,或,实现如权利要求8-10中任一项所述的陪诊任务执行方法。
15.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指令,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的指令由电子设备的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电子设备能够执行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的陪诊任务执行方法,或,实现如权利要求8-10中任一项所述的陪诊任务执行方法。
CN202310814312.5A 2023-07-04 2023-07-04 陪诊任务执行方法、装置、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677912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814312.5A CN116779121A (zh) 2023-07-04 2023-07-04 陪诊任务执行方法、装置、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814312.5A CN116779121A (zh) 2023-07-04 2023-07-04 陪诊任务执行方法、装置、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779121A true CN116779121A (zh) 2023-09-19

Family

ID=879893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814312.5A Pending CN116779121A (zh) 2023-07-04 2023-07-04 陪诊任务执行方法、装置、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779121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398723B (zh) 跨平台通信方法、伺服器装置与电子装置
CN113268336B (zh) 一种服务的获取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可读介质
CN113505520A (zh) 用于支持异构联邦学习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US20220171011A1 (en) Positioning method and device, server, storage medium and terminal
CN110489440A (zh) 数据查询方法和装置
CN109684172A (zh) 基于访问频率的日志推送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7547599B (zh) 资源分配方法及系统
CN111327447B (zh) 一种分布式系统、仲裁方法、节点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779121A (zh) 陪诊任务执行方法、装置、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6533718A (zh) 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9725931A (zh) 一种jenkins构建方法及装置
CN112799744B (zh) 工业app的调用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及电子设备
US11487510B2 (en) Dynamic web-based integrated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CN111949862B (zh) 一种管理业务任务流程的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4827924A (zh) 一种服务信息获取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3691937A (zh) 用于确定位置信息的方法、云手机和终端设备
JP5636394B2 (ja)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KR20140061567A (ko) 전자 금융 거래에서 고객 서비스 센터를 통한 오류 처리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09656535B (zh) 基于浏览器的语音技能离线开发方法
CN112507676A (zh) 能源报表生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6825309A (zh) 问诊订单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680867B (zh) 一种资源配给的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3987324A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015770A (zh) 面向服务器的通信方法、通信系统、通信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4637583A (zh) 长交易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