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778681B - 一种山地旅游景区灾害预警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山地旅游景区灾害预警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778681B
CN116778681B CN202311049014.8A CN202311049014A CN116778681B CN 116778681 B CN116778681 B CN 116778681B CN 202311049014 A CN202311049014 A CN 202311049014A CN 116778681 B CN116778681 B CN 11677868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trigger
chamber
spring
rotating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04901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778681A (zh
Inventor
刘洪江
孙永兴
何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shan Normal University
Yunna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Original Assignee
Leshan Normal University
Yunna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shan Normal University, Yunna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filed Critical Leshan Norm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311049014.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778681B/zh
Publication of CN1167786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77868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77868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77868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21/00Alarms responsive to a single specified undesired or abnormal condition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8B21/02Alarms for ensuring the safety of persons
    • G08B21/10Alarms for ensuring the safety of persons responsive to calamitous events, e.g. tornados or earthquake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灾害预警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山地旅游景区灾害预警方法与设备,包括以下步骤:S1:勘测山地旅游景区,对山体各个坡体进行滑坡的可能性分析;S2:对于发生滑坡概率大的坡体铺设预警设备,将预警设备的触发机构设置在该坡体的多个坡面内;S3:多个触发机构全部触发后预警设备通过中央控制单元给远程终端发出预警,单个触发机构触发后自动恢复,本发明通过设置多个预警设备的触发机构来减少无触发的可能性,同时多个预警设备的触发机构在单一触发的时候,能自动复原,避免出现长时间内逐次无触发的累计导致预警设备失效,整个预警设备需要的电子元件较少,延长了预警设备在雨水等极端天气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山地旅游景区灾害预警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灾害预警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山地旅游景区灾害预警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旅游景区拔地而起,不少开发商会将旅游景区设置在山地中,比如,我国的四川西部山区的旅游景区;对于山地的旅游景区而言,其面临着多种山区地质灾害,如:滑坡,泥石流,季节性洪水等等,其中滑坡是发生频率较高的山区旅游景区地质灾害,时刻威胁着游客的生命安全,对此,开发商会对容易滑坡的山地进行主动防护的加固,或者设置一些预警设备,最常见的为:测斜仪,其原理为测斜管轴线和铅垂线之间的夹角变化来检测山地边坡的滑动,但是由于滑坡的起因较多,如果只采用一个数据就来判断山体是否滑坡,存在着预警因素单一而导致的预警结果不准确。
针对上述缺陷,也有设置了多个触发机构来解决预警结果不准确的问题,如公开号为:CN 113112756 B的中国发明专利,其公开了一种高精度的滑坡应急预警装置,有且只有将多组隔断片都从腔体内拉出才能触发预警开关,通过设置多组隔断片能有效降低误触发的概率,但是上述技术方案的问题在于,阻隔片的使用次数有且只有一次,而滑坡的间隔是不确定的,有的几年甚至十几年才会滑坡一次,在这个长周期中,影响阻隔片单个触发的因素很多,如:石头的滚落带动的局部坡面滑动,伐树带动局部坡面扰动等等,那么阻隔片被多次的误触发拔出后,依旧存在预警结果不准确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山地旅游景区灾害预警设备用以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的实施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山地旅游景区灾害预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勘测山地旅游景区,对山体各个坡体进行滑坡的可能性分析;S2:对于发生滑坡概率大的坡体铺设预警设备,将预警设备的触发机构设置在该坡体的多个坡面内;S3:多个触发机构全部触发后预警设备通过中央控制单元给远程终端发出预警,单个触发机构触发后自动恢复。
进一步的,还包括以下步骤:S21:触发机构单个触发时,中央控制单元会记载触发次数和触发频率按设定时间段汇总发送给远程终端。
进一步的,还包括以下步骤:S22:触发机构单个触发时,中央控制单元会给远程终端发出警告。
一种山地旅游景区灾害预警设备,包括:竖直设置的壳体,壳体的内部从上到下依次设有:一个顶部腔室、多个中部腔室和一个底部腔室;顶部腔室的内部从上到下设有第一顶部腔室和第二顶部腔室;顶部腔室的内部设有第一触发机构,第一触发机构包括:第一旋转轴,其上部设置在第一顶部腔室内,其下部设置在第二顶部腔室内;第一旋转轴的上部设有第一旋转盘,第一旋转盘上设有第一豁口,第一顶部腔室的内部设有第一顶部弹簧和若干第一顶部备用板,若干第一顶部备用板通过柔性线连接且其宽度小于第一豁口的宽度;第一顶部弹簧推动第一顶部备用板;第二顶部腔室的内部设有第二顶部弹簧、第一顶部触发板、第一顶部接触板和第二顶部接触板,第一顶部触发板和第一顶部备用板通过柔性线连接;第一顶部接触板、第二顶部接触板和第一顶部触发板依次分布,第二顶部弹簧位于第一顶部触发板和第一顶部接触板之间;每个中部腔室从上到下设有第一中部腔室和第二中部腔室;中部腔室的内部设有第二触发机构,第二触发机构包括:第二旋转轴,其上部设置在第一中部腔室内,其下部设置在第二中部腔室内;第二旋转轴的上部设有第二旋转盘,第二旋转盘上设有第二豁口,第一中部腔室的内部设有第一中部弹簧和若干第一中部备用板,若干第一中部备用板通过柔性线连接且其宽度小于第二豁口的宽度;第一中部弹簧推动第一中部备用板;第二中部腔室的内部设有第二中部弹簧、第一中部触发板、第一中部接触板和第二中部接触板,第一中部触发板和第一中部备用板通过柔性线连接;第一中部接触板、第二中部接触板和第一中部触发板依次分布,第二中部弹簧位于第一中部触发板和第一中部接触板之间;第一中部接触板和第二顶部接触板一体化设置;底部腔室从上到下设有第一底部腔室和第二底部腔室;底部腔室的内部设有第三触发机构,第三触发机构包括:第三旋转轴,其上部设置在第一底部腔室内,其下部设置在第二底部腔室内;第二底部腔室的内部设有第二底部弹簧、第一底部触发板、第一底部接触板和第二底部接触板;第一底部接触板、第二底部接触板和第一底部触发板依次分布,第二底部弹簧位于第一底部触发板和第一底部接触板之间;第二底部接触板和第二中部接触板一体化设置;第一顶部触发板连接有第一触发线,第一触发线缠绕在第一旋转轴上;第一中部腔室内还设有第一复位组件,其包括:第一复位齿轮、其旋转轴上设有第一复位线,第一复位线贯穿第二顶部弹簧设置且固定连接在其一端;第一复位齿轮的旋转轴的端部还设有第一涡卷弹簧,其一端固定连接在壳体的内部,第一中部腔室的顶部设有第一滑槽,第二中部腔室的底部设有第二滑槽,第二旋转轴的顶部在第一滑槽内滑动,第二旋转轴的底部在第二滑槽内滑动,第一中部触发板连接有第二触发线,第二触发线缠绕在第二旋转轴上,第一中部腔室内还滑动设有第一直齿条,第一直齿条的远离第一复位齿轮的一端设有弹簧,第二旋转轴的上部设有第一啮合齿轮,第一啮合齿轮啮合第一直齿条设置,第一啮合齿轮随着第二旋转轴在第一滑槽内滑动后啮合第一复位齿轮;第一底部腔室内还设有第二复位组件,其包括:第二复位齿轮、其旋转轴上设有第二复位线,第二复位线贯穿第二中部弹簧设置且固定连接在其一端;第二复位齿轮的旋转轴的端部还设有第二涡卷弹簧,其一端固定连接在壳体的内部,第一底部腔室的顶部设有第三滑槽,第二底部腔室的底部设有第四滑槽,第三旋转轴的顶部在第三滑槽内滑动,第三旋转轴的底部在第三滑槽内滑动,第一底部触发板连接有第三触发线,第三触发线缠绕在第三旋转轴上,第一底部腔室内还滑动设有第二直齿条,第二直齿条的远离第二复位齿轮的一端设有弹簧,第三旋转轴的上部设有第二啮合齿轮,第二啮合齿轮啮合第二直齿条设置,第二啮合齿轮随着第三旋转轴在第三滑槽内滑动后啮合第二复位齿轮;第一顶部接触板连接有电源正极,第一底部接触板连接有电源负极,电源正极和电源负极之间连接有报警装置;第一顶部备用板和第一顶部触发板之间设有第一通孔,第一中部备用板和第一中部触发板之间设有第二通孔,第一顶部备用板逐一穿过第一通孔,第一中部备用板逐一穿过第二通孔。
进一步的,第一顶部触发板、第一中部触发板、第一底部触发板都设有夹层,第一顶部触发板的夹层用以放置连接第一顶部触发板的柔性线,第一中部触发板的夹层用以放置连接第一中部触发板的柔性线,第一底部触发板的夹层用以放置连接第一底部触发板的柔性线。
进一步的,第一直齿条为不完全齿条,第二直齿条为不完全齿条。
进一步的,第一直齿条的滑动方向与第一滑槽的滑动方向平行,且第一复位齿轮的旋转轴位于第一滑槽的滑动方向上。
进一步的,第二直齿条的滑动方向与第三滑槽的滑动方向平行,且第二复位齿轮的旋转轴位于第三滑槽的滑动方向上。
进一步的,还设有中央控制单元;第一顶部备用板和第一中部备用板上都设有标识,中央控制单元检测标识来记录第一顶部备用板或者第一中部备用板的使用情况。
进一步的,还设有太阳能发电板,太阳能发电板连接太阳能电池用以供电。
本发明至少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通过设置多个预警设备的触发机构来减少无触发的可能性,同时多个预警设备的触发机构在单一触发的时候,能自动复原,避免出现长时间内逐次无触发的累计导致预警设备失效,整个预警设备需要的电子元件较少,延长了预警设备在雨水等极端天气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山地旅游景区灾害预警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山地旅游景区灾害预警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山地旅游景区灾害预警设备中触发机构触发的原理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山地旅游景区灾害预警设备中第二顶部弹簧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山地旅游景区灾害预警设备中第二中部弹簧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山地旅游景区灾害预警设备中第二底部弹簧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山地旅游景区灾害预警设备中第一旋转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山地旅游景区灾害预警设备中第一顶部触发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山地旅游景区灾害预警设备中第一复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山地旅游景区灾害预警设备中第一复位机构的原理示意图一;
图11为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山地旅游景区灾害预警设备中第一复位机构的原理示意图二;
图12为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山地旅游景区灾害预警设备中第一复位机构的原理示意图三;
图标:100-边坡,1-壳体,2-第一顶部腔室,3-第二顶部腔室,4-第一旋转轴,5-第一旋转盘,6-第一豁口,7-第一顶部弹簧,8-第一顶部备用板,9-第二顶部弹簧,10-第一顶部触发板,11-第一顶部接触板,12-第二顶部接触板,13-第二旋转轴,14-第二旋转盘,15-第二豁口,16-第一中部弹簧,17-第一中部备用板,18-第二中部弹簧,19-第一中部触发板,20-第一中部接触板,21-第二中部接触板,22-第三旋转轴,23-第二底部弹簧,24-第一底部触发板,25-第一底部接触板,26-第二底部接触板,27-第一触发线,28-第一复位齿轮,29-第一复位线,30-第一涡卷弹簧,31-第一滑槽,32-第二触发线,33-第一直齿条,34-第一啮合齿轮,35-第二复位齿轮,36-第二复位线,37-第二涡卷弹簧,38-电源正极,39-电源负极,40-第一通孔,41-第二通孔,42-夹层,43-第三触发线,44-第一中部腔室,45-第二中部腔室,46-第一底部腔室,47-第二底部腔室,48-第二啮合齿轮,49-弹簧顶针。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如图1所述,在本实施例中,主要公开了一种山地旅游景区灾害预警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S1:勘测山地旅游景区,对山体各个坡体进行滑坡的可能性分析,主要分析指标包括:边坡100地质条件,降雨量和降雨强度,主要植被覆盖面积,同地区滑坡数量和范围,地下水位,边坡100的可塑性和可液化性等;
S2:通过上述指标从高到低依次排列发生滑坡的概率大小,对于发生滑坡概率大的坡体铺设预警设备,将预警设备的触发机构设置在该坡体的多个坡面内;在本实施例中,预警设备包括远程信号收发模块、单片机、电池组,上述均采用现有的技术方案,比如:单片机采用STM32。
S3:多个触发机构全部触发后预警设备通过中央控制单元给远程终端发出预警,单个触发机构触发后自动恢复;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多个触发机构为挡板,每个挡板通过线连接在预警装置上,当滑坡发生的时候,带动挡板滑动,挡板将线扯出,连通电源,触发预警装置,预警装置通过远程信号收发模块报警;这里由于没有触发的时候,电源是不连通的,可以减少长时间预警时电力的损耗;提高使用寿命。
另外的,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以下步骤:S21:触发机构单个触发时,中央控制单元会记载触发次数和触发频率按设定时间段汇总发送给远程终端;这里的具体结构为,在连接挡板的线上设有多个彩色标识,同时再设置识别模块,识别模块连接单片机,每一次挡板的滑动都会带动线拉扯,从而识别模块识别彩色标识,将数据发送给单片机,这时,电池组就一直连通用以供电,进一步的,可以设置太阳能板来发电;在这个过程中,识别模块、太阳能板等技术均采用现有技术方案来实现,如:识别模块采用基恩士的传感器,太阳能板采用通威太阳能的电池板即可。
另外的,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以下步骤:
S22:触发机构单个触发时,中央控制单元会给远程终端发出警告;细化警告的种类和类型,从而提高各种实际情况的监管范围。
还需要强调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单个触发机构触发后,如果其余的触发机构没有触发的话,那么就意味着单个触发机构是误触发,需要复位,采用挡板配合线的技术方案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具体的,设定额定时间段,如3min,在识别模块识别到一个触发机构中的挡板滑动后,在3min中没有其余的触发机构没有触发的话,那么该次触发结果复位,具体的,有且只有多个触发机构在3min中相继触发的话,控制单元才会通过远程信号收发模块给远程终端发生预警。
需要再次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公开的是一种山地旅游景区灾害预警方法,其中运用的传感器和电子设备均可以从市面上采购。
实施例二
如图2-1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主要公开的是一种山地旅游景区灾害预警设备,本实施例和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的触发机构完全采用纯机械结构,保证了预警设备长期野外淋雨的工况下不会发生过潮或者生锈损坏,另外的,采用纯机械机构还能有效的减少电池电量的损耗,延长使用寿命。
具体的,一种山地旅游景区灾害预警设备包括:
竖直设置的壳体1,其采用锚杆锚固在边坡100上,壳体1的内部从上到下依次设有:一个顶部腔室、多个中部腔室和一个底部腔室;其中中部腔室可以设置多个,按照实际勘测的结果来设置,一般的一个腔室对应一个触发点;在本实施例中,中部腔室设有一个,以下均已一个中部腔室展开说明。
顶部腔室的内部从上到下设有第一顶部腔室2和第二顶部腔室3;顶部腔室的内部设有第一触发机构,
第一触发机构包括:第一旋转轴4,其上部设置在第一顶部腔室2内,其下部设置在第二顶部腔室3内;第一旋转轴4的上部设有第一旋转盘5,第一旋转盘5上设有第一豁口6,第一顶部腔室2的内部设有第一顶部弹簧7和若干第一顶部备用板8,若干第一顶部备用板8通过柔性线连接且其宽度小于第一豁口6的宽度;第二顶部腔室3的内部设有第二顶部弹簧9、第一顶部触发板10、第一顶部接触板11和第二顶部接触板12,第一顶部触发板10和第一顶部备用板8通过柔性线连接;第一顶部接触板11、第二顶部接触板12和第一顶部触发板10依次分布,第二顶部弹簧9位于第一顶部触发板10和第一顶部接触板11之间;第一顶部备用板8和第一顶部触发板10之间设有第一通孔40,第一顶部备用板8逐一穿过第一通孔40;同时,第一顶部触发板10连接有第一触发线27,第一触发线27缠绕在第一旋转轴4上;进一步的,如图8所示,第一顶部触发板10和第一顶部备用板8都设有夹层42,夹层42用以收纳柔性线。
其工作过程为:当第一顶部触发板10被滑坡滑动拉出,第一顶部触发板10通过第一触发线27带动第一旋转轴4旋转,第一旋转轴4带动第一旋转盘5旋转,一般的第一旋转盘5旋转360度后,第一豁口6才会位于第一顶部触发板10和第一顶部备用板8之间,此时第一顶部备用板8就可以从第一豁口6和第一通孔40之间下降,然后卡在第一顶部触发板10的位置;需要说明的是,无论是第一顶部触发板10还是第一顶部备用板8,其从壳体1中拉出都需要超过额定的拉力,这个额定的拉力是通过弹簧顶针给的,弹簧顶针的运动方向向上,第一顶部触发板10和第一顶部备用板8的拉出方向垂直于弹簧顶针49,这样的话,就需要滑坡有足够的力采用突破弹簧顶针49的限制,当然得,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将顶针的顶部设置为斜面的方式来减少阻力。
上述过程描述的是,当第一个触发机构触发后,其余的触发机构没有触发的话,那么第一个触发机构就会“复位”,这里第一顶部备用板8就是“复位”再次充当第一顶部触发板10的角色,如图3-6所示,整个触发的机构是通过设置在顶部腔室的第二顶部弹簧9,中部腔室的第二中部弹簧18和底部腔室的第二底部弹簧23,当三者都释放分别抵接在第一顶部接触板11和第二顶部接触板12之间,第一中部接触板20和第二中部接触板21之间,第一底部接触板25和第二底部接触板26之间的时候,电流回路连通,从而发出警告,如果在第一顶部备用板8穿过第一通孔40之前,第一中部触发板19没有动,那么第二顶部弹簧9就不会连接第一顶部触摸板和第二顶部触摸板,第二中部弹簧18同理,如果设有多个中部腔室,那么第二中部弹簧18就需要其相邻的另一个运动后才能释放。
对于第一中部触发板19的触发怎么影响第二顶部弹簧9的释放,具体设置如下:
中部腔室从上到下设有第一中部腔室44和第二中部腔室45;中部腔室的内部设有第二触发机构,第二触发机构包括:第二旋转轴13,其上部设置在第一中部腔室44内,其下部设置在第二中部腔室45内;第二旋转轴13的上部设有第二旋转盘14,第二旋转盘14上设有第二豁口15,第一中部腔室44的内部设有第一中部弹簧16和若干第一中部备用板17,若干第一中部备用板17通过柔性线连接且其宽度小于第二豁口15的宽度;第一中部弹簧16推动第一中部备用板17;第二中部腔室45的内部设有第二中部弹簧18、第一中部触发板19、第一中部接触板20和第二中部接触板21,第一中部触发板19和第一中部备用板17通过柔性线连接;第一中部接触板20、第二中部接触板21和第一中部触发板19依次分布,第二中部弹簧18位于第一中部触发板19和第一中部接触板20之间;第一中部接触板20和第二顶部接触板12一体化设置。
另外的,第一中部腔室44内还设有第一复位组件,如图2和9,10,11,12所示,其包括:第一复位齿轮28、其旋转轴上设有第一复位线29,第一复位线29贯穿第二顶部弹簧9设置且固定连接在其一端;第一复位齿轮28的旋转轴的端部还设有第一涡卷弹簧30,其一端固定连接在壳体1的内部,第一中部腔室44的顶部设有第一滑槽31,第二中部腔室45的底部设有第二滑槽,第二旋转轴13的顶部在第一滑槽31内滑动,第二旋转轴13的底部在第二滑槽内滑动,第一中部触发板19连接有第二触发线32,第二触发线32缠绕在第二旋转轴13上,第一中部腔室44内还滑动设有第一直齿条33,第一直齿条33的远离第一复位齿轮28的一端设有弹簧,第二旋转轴13的上部设有第一啮合齿轮34,第一啮合齿轮34啮合第一直齿条33设置,第一啮合齿轮34随着第二旋转轴13在第一滑槽31内滑动后啮合第一复位齿轮28。其工作过程为:当第一中部触发板19被滑坡拉出的时候,带动第二旋转轴13旋转,第二旋转轴13旋转的时候,带动第一啮合齿轮34旋转,由于第一啮合齿轮34啮合第一直齿条33,所以第一啮合齿轮34会向第一复位齿轮28运动,进而第一啮合齿轮34和第一复位齿轮28啮合,带动第一复位齿轮28旋转,第一复位齿轮28旋转松开第一复位线29,从而第一复位线29不会拉紧第二顶部弹簧9,这个时候,第一顶部触发板10运动的是,那么在第一豁口6还没有旋转到第一顶部备用板8的下方的时候,第二顶部弹簧9就会释放抵接在第二顶部接触板12上,完成第一顶部接触板11和第二顶部接触板12的电连通;当然的,如果第一顶部触发板10没有触发的话,也就是是说第一中部触发板19是误触发,那么当第一中部触发板19停止运动后,涡卷弹簧会释放,带动第一啮合齿轮34反向旋转,由于第一直齿条33的存在,第一啮合齿轮34远离第一复位齿轮28,两者不会不啮合,从而第一复位齿轮28单独将第一复位线29重新收拢在第一复位齿轮28的旋转轴上,在本处,涡卷弹簧的弹力是大于第二顶部弹簧9的弹力的;以此就完成了,当第一顶部触发板10触发的时候,第一中部触发板19没有触发的时候,第一顶部触发板10会“复位”;第一中部触发板19触发的时候,第一顶部触发板10没有触发的时候,一段时间后,也不会影响第一顶部触发板10的触发;第一中部触发板19的是由第一底部触发板24来决定的,所以当设置多个中部腔室的时候,每一个中部腔室都不会相互影响。
对于底部腔室的具体结构如下:底部腔室从上到下设有第一底部腔室46和第二底部腔室47;底部腔室的内部设有第三触发机构,第三触发机构包括:第三旋转轴22,其上部设置在第一底部腔室46内,其下部设置在第二底部腔室47内;第二底部腔室47的内部设有第二底部弹簧23、第一底部触发板24、第一底部接触板25和第二底部接触板26;第一底部接触板25第二底部接触板26和第一底部触发板24依次分布,第二底部弹簧23位于第一底部触发板24和第一底部接触板25之间;第二底部接触板26和第二中部接触板21一体化设置;第一底部腔室46内还设有第二复位组件,其包括:第二复位齿轮35、其旋转轴上设有第二复位线36,第二复位线36贯穿第二中部弹簧18设置且固定连接在其一端;第二复位齿轮35的旋转轴的端部还设有第二涡卷弹簧37,其一端固定连接在壳体1的内部,第一底部腔室46的顶部设有第三滑槽,第二底部腔室47的底部设有第四滑槽,第三旋转轴22的顶部在第三滑槽内滑动,第三旋转轴22的底部在第三滑槽内滑动,第一底部触发板24连接有第三触发线43,第三触发线43缠绕在第三旋转轴22上,第一底部腔室46内还滑动设有第二直齿条,第二直齿条的远离第二复位齿轮35的一端设有弹簧,第三旋转轴22的上部设有第二啮合齿轮48,第二啮合齿轮48啮合第二直齿条设置,第二啮合齿轮48随着第三旋转轴22在第三滑槽内滑动后啮合第二复位齿轮35;第二复位组件的动作过程和原理与第一复位组件的动作过程和原理一样;底部腔室区别于中部腔室的点在于,底部腔室内没有备用板,所以第一底部触发板24触发后没有“复原”,但是相对于能“复原”的多个中部腔室而言,本预计装置的防干扰性大大增强。
另外的,第一顶部接触板11连接有电源正极38,第一底部接触板25连接有电源负极39,电源正极38和电源负极39之间连接有报警装置;有且只有当第二顶部弹簧9、第二中部弹簧18和第二底部弹簧23都释放后,电源才能连通,从而报警。
同样的,第一顶部触发板10、第一中部触发板19、第一底部触发板24都设有夹层42,第一顶部触发板10的夹层42用以放置连接第一顶部触发板10的柔性线,第一中部触发板19的夹层42用以放置连接第一中部触发板19的柔性线,第一底部触发板24的夹层42用以放置连接第一底部触发板24的柔性线。
需要说明书,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直齿条33为不完全齿条,第二直齿条为不完全齿条,当第一啮合齿轮34和第一复位齿轮28啮合的时候,第一直齿条33和第一啮合齿轮34不啮合,同理,当第人啮合齿轮和第儿复位齿轮啮合的时候,第二直齿条和第二啮合齿轮48不啮合;另外的,第一直齿条33的滑动方向与第一滑槽31的滑动方向平行,且第一复位齿轮28的旋转轴位于第一滑槽31的滑动方向上;第二直齿条的滑动方向与第三滑槽的滑动方向平行,且第二复位齿轮35的旋转轴位于第三滑槽的滑动方向上;保证正向啮合的同时,使反向能不啮合。
另外的,在本实施例中,还是可以设置标识,不过标识设置在第一顶部备用板8和第一中部备用板17上,标识采用彩色标记即可,中央控制单元检测标识来记录第一顶部备用板8或者第一中部备用板17的使用情况。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山地旅游景区灾害预警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竖直设置的壳体(1),所述壳体(1)的内部从上到下依次设有:一个顶部腔室、多个中部腔室和一个底部腔室;
所述顶部腔室的内部从上到下设有第一顶部腔室(2)和第二顶部腔室(3);所述顶部腔室的内部设有第一触发机构,
所述第一触发机构包括:第一旋转轴(4),其上部设置在第一顶部腔室(2)内,其下部设置在第二顶部腔室(3)内;
所述第一旋转轴(4)的上部设有第一旋转盘(5),所述第一旋转盘(5)上设有第一豁口(6),所述第一顶部腔室(2)的内部设有第一顶部弹簧(7)和若干第一顶部备用板(8),若干第一顶部备用板(8)通过柔性线连接且其宽度小于第一豁口(6)的宽度;所述第一顶部弹簧(7)推动所述第一顶部备用板(8);
所述第二顶部腔室(3)的内部设有第二顶部弹簧(9)、第一顶部触发板(10)、第一顶部接触板(11)和第二顶部接触板(12),所述第一顶部触发板(10)和所述第一顶部备用板(8)通过柔性线连接;所述第一顶部接触板(11)、第二顶部接触板(12)和第一顶部触发板(10)依次分布,所述第二顶部弹簧(9)位于所述第一顶部触发板(10)和第一顶部接触板(11)之间;
每个所述中部腔室从上到下设有第一中部腔室(44)和第二中部腔室(45);所述中部腔室的内部设有第二触发机构,
所述第二触发机构包括:第二旋转轴(13),其上部设置在第一中部腔室(44)内,其下部设置在第二中部腔室(45)内;
所述第二旋转轴(13)的上部设有第二旋转盘(14),所述第二旋转盘(14)上设有第二豁口(15),所述第一中部腔室(44)的内部设有第一中部弹簧(16)和若干第一中部备用板(17),若干第一中部备用板(17)通过柔性线连接且其宽度小于第二豁口(15)的宽度;所述第一中部弹簧(16)推动所述第一中部备用板(17);
所述第二中部腔室(45)的内部设有第二中部弹簧(18)、第一中部触发板(19)、第一中部接触板(20)和第二中部接触板(21),所述第一中部触发板(19)和所述第一中部备用板(17)通过柔性线连接;所述第一中部接触板(20)、第二中部接触板(21)和第一中部触发板(19)依次分布,所述第二中部弹簧(18)位于所述第一中部触发板(19)和第一中部接触板(20)之间;所述第一中部接触板(20)和第二顶部接触板(12)一体化设置;
所述底部腔室从上到下设有第一底部腔室(46)和第二底部腔室(47);所述底部腔室的内部设有第三触发机构,
所述第三触发机构包括:第三旋转轴(22),其上部设置在第一底部腔室(46)内,其下部设置在第二底部腔室(47)内;
所述第二底部腔室(47)的内部设有第二底部弹簧(23)、第一底部触发板(24)、第一底部接触板(25)和第二底部接触板(26);所述第一底部接触板(25)、第二底部接触板(26)和第一底部触发板(24)依次分布,所述第二底部弹簧(23)位于所述第一底部触发板(24)和第一底部接触板(25)之间;所述第二底部接触板(26)和第二中部接触板(21)一体化设置;
所述第一顶部触发板(10)连接有第一触发线(27),所述第一触发线(27)缠绕在所述第一旋转轴(4)上;
所述第一中部腔室(44)内还设有第一复位组件,其包括:第一复位齿轮(28)、其旋转轴上设有第一复位线(29),所述第一复位线(29)贯穿所述第二顶部弹簧(9)设置且固定连接在其一端;所述第一复位齿轮(28)的旋转轴的端部还设有第一涡卷弹簧(30),其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壳体(1)的内部,所述第一中部腔室(44)的顶部设有第一滑槽(31),所述第二中部腔室(45)的底部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旋转轴(13)的顶部在所述第一滑槽(31)内滑动,所述第二旋转轴(13)的底部在所述第二滑槽内滑动,所述第一中部触发板(19)连接有第二触发线(32),所述第二触发线(32)缠绕在所述第二旋转轴(13)上,所述第一中部腔室(44)内还滑动设有第一直齿条(33),所述第一直齿条(33)的远离所述第一复位齿轮(28)的一端设有弹簧,所述第二旋转轴(13)的上部设有第一啮合齿轮(34),所述第一啮合齿轮(34)啮合所述第一直齿条(33)设置,所述第一啮合齿轮(34)随着第二旋转轴(13)在第一滑槽(31)内滑动后啮合所述第一复位齿轮(28);
所述第一底部腔室(46)内还设有第二复位组件,其包括:第二复位齿轮(35)、其旋转轴上设有第二复位线(36),所述第二复位线(36)贯穿所述第二中部弹簧(18)设置且固定连接在其一端;所述第二复位齿轮(35)的旋转轴的端部还设有第二涡卷弹簧(37),其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壳体(1)的内部,所述第一底部腔室(46)的顶部设有第三滑槽,所述第二底部腔室(47)的底部设有第四滑槽,所述第三旋转轴(22)的顶部在所述第三滑槽内滑动,所述第三旋转轴(22)的底部在所述第三滑槽内滑动,所述第一底部触发板(24)连接有第三触发线(43),所述第三触发线(43)缠绕在所述第三旋转轴(22)上,所述第一底部腔室(46)内还滑动设有第二直齿条,所述第二直齿条的远离所述第二复位齿轮(35)的一端设有弹簧,所述第三旋转轴(22)的上部设有第二啮合齿轮(48),所述第二啮合齿轮(48)啮合所述第二直齿条设置,所述第二啮合齿轮(48)随着第三旋转轴(22)在第三滑槽内滑动后啮合所述第二复位齿轮(35);
所述第一顶部接触板(11)连接有电源正极(38),所述第一底部接触板(25)连接有电源负极(39),所述电源正极(38)和所述电源负极(39)之间连接有报警装置;
所述第一顶部备用板(8)和所述第一顶部触发板(10)之间设有第一通孔(40),所述第一中部备用板(17)和所述第一中部触发板(19)之间设有第二通孔(41),所述第一顶部备用板(8)逐一穿过所述第一通孔(40),所述第一中部备用板(17)逐一穿过所述第二通孔(4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山地旅游景区灾害预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顶部触发板(10)、第一中部触发板(19)、第一底部触发板(24)都设有夹层(42),所述第一顶部触发板(10)的夹层(42)用以放置连接所述第一顶部触发板(10)的柔性线,所述第一中部触发板(19)的夹层(42)用以放置连接所述第一中部触发板(19)的柔性线,所述第一底部触发板(24)的夹层(42)用以放置连接所述第一底部触发板(24)的柔性线。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山地旅游景区灾害预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直齿条(33)为不完全齿条,所述第二直齿条为不完全齿条。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山地旅游景区灾害预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直齿条(33)的滑动方向与所述第一滑槽(31)的滑动方向平行,且所述第一复位齿轮(28)的旋转轴位于所述第一滑槽(31)的滑动方向上。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山地旅游景区灾害预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直齿条的滑动方向与所述第三滑槽的滑动方向平行,且所述第二复位齿轮(35)的旋转轴位于所述第三滑槽的滑动方向上。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山地旅游景区灾害预警设备,其特征在于,还设有中央控制单元;所述第一顶部备用板(8)和所述第一中部备用板(17)上都设有标识,所述中央控制单元检测标识来记录所述第一顶部备用板(8)或者所述第一中部备用板(17)的使用情况。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山地旅游景区灾害预警设备,其特征在于,还设有太阳能发电板,所述太阳能发电板连接太阳能电池用以供电。
CN202311049014.8A 2023-08-21 2023-08-21 一种山地旅游景区灾害预警设备 Active CN11677868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049014.8A CN116778681B (zh) 2023-08-21 2023-08-21 一种山地旅游景区灾害预警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049014.8A CN116778681B (zh) 2023-08-21 2023-08-21 一种山地旅游景区灾害预警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778681A CN116778681A (zh) 2023-09-19
CN116778681B true CN116778681B (zh) 2023-11-07

Family

ID=879897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049014.8A Active CN116778681B (zh) 2023-08-21 2023-08-21 一种山地旅游景区灾害预警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778681B (zh)

Citation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283442A (ja) * 2004-03-30 2005-10-13 Fuyo Denshi:Kk 支線式地盤崩落予知装置
WO2006022501A1 (en) * 2004-08-21 2006-03-02 Gmg Co., Ltd. Method and sensor for measuring and analyzing collapse of inclined plane
JP2006184278A (ja) * 2004-11-30 2006-07-13 Sanko Denshi Kk 地滑り等の検出装置
CN101329807A (zh) * 2008-07-05 2008-12-24 李宏奇 电子报警器
CA2665993A1 (en) * 2008-05-20 2009-11-20 At&T Mobility Ii Llc Method for geo-targeting wireless emergency alerts
CN105654676A (zh) * 2014-12-01 2016-06-08 罗小府 深井地震征兆预警机
CN106157542A (zh) * 2016-07-28 2016-11-23 北京圣世信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次生灾害网格化预警方法及预警系统
CN106683347A (zh) * 2016-12-27 2017-05-17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通信信号研究所 高速铁路地震预警现场监测系统
CN109197269A (zh) * 2018-10-18 2019-01-15 沈阳农业大学 一种温室内卷帘装置
CN209468706U (zh) * 2019-01-03 2019-10-08 中交一公局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路基边坡施工的防护结构
KR20200100268A (ko) * 2019-02-18 2020-08-26 이우성 산사태방재용 분배투입장치
CN113112756A (zh) * 2021-03-09 2021-07-13 应急管理部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 一种高精度的滑坡应急预警装置
CN216287022U (zh) * 2021-11-26 2022-04-12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预警组件及危岩体预警装置
US11501623B1 (en) * 2021-05-14 2022-11-15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Wuhan) Arrangement apparatus for multiple integrated sensors in deep position of sliding mass and arrangement method
CN115830811A (zh) * 2022-12-28 2023-03-21 于克臣 一种地质灾害预警装置
CN116145702A (zh) * 2023-03-10 2023-05-23 北京工业大学 拉线式边坡监测预警系统
CN219201949U (zh) * 2023-02-17 2023-06-16 山东省公路桥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滑坡灾害数据采集设备
CN116504029A (zh) * 2023-05-16 2023-07-28 四川轻化工大学 一种基于雨量监测的泥石流预警装置及使用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283442A (ja) * 2004-03-30 2005-10-13 Fuyo Denshi:Kk 支線式地盤崩落予知装置
WO2006022501A1 (en) * 2004-08-21 2006-03-02 Gmg Co., Ltd. Method and sensor for measuring and analyzing collapse of inclined plane
JP2006184278A (ja) * 2004-11-30 2006-07-13 Sanko Denshi Kk 地滑り等の検出装置
CA2665993A1 (en) * 2008-05-20 2009-11-20 At&T Mobility Ii Llc Method for geo-targeting wireless emergency alerts
CN101329807A (zh) * 2008-07-05 2008-12-24 李宏奇 电子报警器
CN105654676A (zh) * 2014-12-01 2016-06-08 罗小府 深井地震征兆预警机
CN106157542A (zh) * 2016-07-28 2016-11-23 北京圣世信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次生灾害网格化预警方法及预警系统
CN106683347A (zh) * 2016-12-27 2017-05-17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通信信号研究所 高速铁路地震预警现场监测系统
CN109197269A (zh) * 2018-10-18 2019-01-15 沈阳农业大学 一种温室内卷帘装置
CN209468706U (zh) * 2019-01-03 2019-10-08 中交一公局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路基边坡施工的防护结构
KR20200100268A (ko) * 2019-02-18 2020-08-26 이우성 산사태방재용 분배투입장치
CN113112756A (zh) * 2021-03-09 2021-07-13 应急管理部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 一种高精度的滑坡应急预警装置
US11501623B1 (en) * 2021-05-14 2022-11-15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Wuhan) Arrangement apparatus for multiple integrated sensors in deep position of sliding mass and arrangement method
CN216287022U (zh) * 2021-11-26 2022-04-12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预警组件及危岩体预警装置
CN115830811A (zh) * 2022-12-28 2023-03-21 于克臣 一种地质灾害预警装置
CN219201949U (zh) * 2023-02-17 2023-06-16 山东省公路桥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滑坡灾害数据采集设备
CN116145702A (zh) * 2023-03-10 2023-05-23 北京工业大学 拉线式边坡监测预警系统
CN116504029A (zh) * 2023-05-16 2023-07-28 四川轻化工大学 一种基于雨量监测的泥石流预警装置及使用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778681A (zh) 2023-09-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6778681B (zh) 一种山地旅游景区灾害预警设备
CN115900792A (zh) 一种在不良气候条件下可实现自动防护的监测装置
CN113608277B (zh) 一种矿山勘测基准矫正装置
CN201146524Y (zh) 智能无线机房综合监测报警系统
CN220795424U (zh) 蓄电池检测装置
CN208284058U (zh) 一种海上核平台报警装置
CN210982784U (zh) 一种新型自发射翻斗雨量计
CN113790747A (zh) 一种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建筑群能耗监测装置
CN108769341B (zh) 一种通信系统
CN112781559A (zh) 一种铁塔倾斜在线监测系统及其监测方法
CN207318574U (zh) 液流电池电压采集装置
CN214616678U (zh) 一种采矿工程监控预警装置
CN218885687U (zh) 一种气密度检测装置
CN215730110U (zh) 一种无线火灾自动报警器
CN219831347U (zh) 汽车电子元器件使用寿命检测装置
CN210374777U (zh) 一种军用岗哨枪支离位用报警装置
CN219348892U (zh) 一种风速检测装置
CN217276412U (zh) 一种城市道路水位预警公用设施装置
CN215814489U (zh) 一种物联网水文循环响应监测报警装置
CN113588042B (zh) 一种便携式数显地下水位半自动测量装置
CN209087106U (zh) 一种工程测量用监测点警示装置
CN216202076U (zh) 一种抗倾斜式智能电子监控户外用支撑机构
CN215482453U (zh) 一种便携式公路隧道检测用警示牌
CN220490126U (zh) 一种多功能的温盐传感器
CN216144927U (zh) 一种锂电池电量预警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