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777737A - 图像变换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图像变换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777737A
CN116777737A CN202310807426.7A CN202310807426A CN116777737A CN 116777737 A CN116777737 A CN 116777737A CN 202310807426 A CN202310807426 A CN 202310807426A CN 116777737 A CN116777737 A CN 11677773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pping relation
transformation
image
relation
horizont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80742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成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Goke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Goke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Goke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Goke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807426.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777737A/zh
Publication of CN1167777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77773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Image Process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图像变换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属于图像处理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垂直映射关系和水平映射关系,所述垂直映射关系为多个第一位置与多个第二位置在列方向上的位置变换关系,所述水平映射关系为多个第一位置与多个第二位置在行方向上的位置变换关系,多个所述第一位置位于源图像中,多个所述第二位置位于目标图像中;根据所述垂直映射关系和所述水平映射关系对所述源图像进行透视变换,得到所述目标图像。本申请节省了硬件计算资源和存储资源,适用范围较广,即使图像变换幅度大也能实现较好的变换效果。

Description

图像变换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图像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图像变换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透视变换(Perspective Transformation)是指利用透视中心、像点、目标点三点共线的条件,按透视旋转定律,使承影面(透视面)绕迹线(透视轴)旋转某一角度,破坏原有的投影光线束,仍能保持承影面上投影几何图形不变的变换。用于将不符合需求的原始图形变换为符合需求的目标图形。
现有的透视变换算法,基本使用的是后向查找的双线性插值算法。该方法通过一个预设的透视变换矩阵,来确定源图像和目标图像的每个点的映射关系。但是在图像变换比较大的情况下,需要跨多行或多列读取源图像的数据,占用了大量的读取缓存,所以导致该方式的存储量占用很大,因此也限制了透视变换的幅度。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图像变换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图像变换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垂直映射关系和水平映射关系,所述垂直映射关系为多个第一位置与多个第二位置在列方向上的位置变换关系,所述水平映射关系为多个第一位置与多个第二位置在行方向上的位置变换关系,多个所述第一位置位于源图像中,多个所述第二位置位于目标图像中;
根据所述垂直映射关系和所述水平映射关系对所述源图像进行透视变换,得到所述目标图像。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垂直映射关系和所述水平映射关系对所述源图像进行透视变换,得到所述目标图像,包括:
根据第一映射关系对所述源图像进行一次透视变换,得到过程数据;
根据第二映射关系对所述过程数据进行二次透视变换,得到所述目标图像;
所述第一映射关系与一次透视变换的变换方向对应,所述第二映射关系与二次透视变换的变换方向对应,所述第一映射关系为所述垂直映射关系和所述水平映射关系中的一者,所述第二映射关系为所述垂直映射关系和所述水平映射关系中的另一者。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第一映射关系对所述源图像进行一次透视变换,包括:
沿列方向从所述源图像中依次读取像素块;
每获取到所述像素块时,根据所述第一映射关系对所述像素块进行一次透视变换,得到所述像素块对应的过程数据;
所述根据第二映射关系对所述过程数据进行二次透视变换,得到所述目标图像,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映射关系对所述像素块对应的过程数据进行二次透视变换,得到所述像素块对应的目标图像块;
在得到所有像素块对应的目标图像块的情况下,形成所述目标图像。
在一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第一映射关系为所述垂直映射关系,所述第二映射关系为所述水平映射关系的情况下,所述垂直映射关系和所述水平映射关系是通过对位置映射关系进行LU拆分得到的。
在一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第一映射关系为所述水平映射关系,所述第二映射关系为所述垂直映射关系的情况下,所述垂直映射关系和所述水平映射关系是通过对位置映射关系进行UL拆分得到的。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位置映射关系的获取过程包括:
沿行方向每间隔第一数量获取所述第二位置的坐标;
每获取到所述第二位置的坐标时,通过透视变换矩阵将所述第二位置的坐标转换为对应的源坐标,所述源坐标与所述第一位置对应;
通过所述第二位置的坐标以及所述第一位置对应的源坐标,构建所述位置映射关系。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获取垂直映射关系和水平映射关系之前,还包括:
获取沿行方向上的图像变换趋势;
在所述图像变换趋势未超过芯片的处理上限时,执行步骤:获取垂直映射关系和水平映射关系;
在所述图像变换趋势超过芯片的处理上限时,通过位置映射关系对所述源图像进行透视变换。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图像变换装置,所述图像变换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垂直映射关系和水平映射关系,所述垂直映射关系为多个第一位置与多个第二位置在列方向上的位置变换关系,所述水平映射关系为多个第一位置与多个第二位置在行方向上的位置变换关系,多个所述第一位置位于源图像中,多个所述第二位置位于目标图像中;
变换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垂直映射关系和所述水平映射关系对所述源图像进行透视变换,得到所述目标图像。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以及处理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在所述处理器运行时执行第一方面提供的图像变换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在处理器上运行时执行第一方面提供的图像变换方法。
上述本申请提供的图像变换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直接利用垂直映射关系和水平映射关系进行透视变换,由此在进行透视变换时不需要跨多行或多列读取源图像的数据,节省了硬件计算资源和存储资源,适用范围较广,即使图像变换幅度大也能实现较好的变换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定。在各个附图中,类似的构成部分采用类似的编号。
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像变换方法的一流程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像变换方法的一子流程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透视变换方式的一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像变换装置的一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下文中,可在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包括”、“具有”及其同源词仅意在表示特定特征、数字、步骤、操作、元件、组件或前述项的组合,并且不应被理解为首先排除一个或更多个其它特征、数字、步骤、操作、元件、组件或前述项的组合的存在或增加一个或更多个特征、数字、步骤、操作、元件、组件或前述项的组合的可能性。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除非另有限定,否则在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的含义。所述术语(诸如在一般使用的词典中限定的术语)将被解释为具有与在相关技术领域中的语境含义相同的含义并且将不被解释为具有理想化的含义或过于正式的含义,除非在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中被清楚地限定。
在日常生活及生产应用中,存在一些需要对图像进行变换的场景,透视变换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但是现有技术提供的透视变换也存在不完善之处:现有的透视变换通过一个预设的透视变换矩阵,来确定源图像和目标图像的每个点的位置映射关系。但是在图像变换比较大的情况下,需要从中跨多行或多列读取源图像的数据,占用了大量的行/列缓存,所以导致该方式的存储量占用很大,因此也限制了透视变换的幅度。
基于此,为了改善占用缓存较大,导致存储量占用大,限制了变换幅度中的至少一个问题,本申请提出了将位置映射关系进行垂直和水平方向上的分离,使得芯片在进行透视变换时可以直接使用垂直映射关系和水平映射关系对源图像进行透视变换,并由此提供了一种图像变换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后续通过各实施例进行示例说明。
实施例1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图像变换方法。
具体的,参见图1,所述图像变换方法包括:
步骤S110,获取垂直映射关系和水平映射关系;
步骤S120,根据所述垂直映射关系和所述水平映射关系对所述源图像进行透视变换,得到所述目标图像。
本实施例提供的映射关系包括垂直映射关系和水平映射关系,由非芯片层面处理得到,例如编码器等。该垂直映射关系和水平映射关系可以由非芯片层面对位置映射关系进行拆分得到。
上述垂直映射关系记录了多个第一位置与多个第二位置在行方向上的位置变换关系,水平映射关系记录了多个第一位置与多个第二位置在列方向上的位置变换关系。其中多个所述第一位置可以位于源图像中,多个所述第二位置位于目标图像中。
而上述位置映射关系记载了多个第一位置和多个第二位置间完整的位置变换关系。
上述位置变换关系记录了目标图像中的点与源图像中的点间的坐标位置关系,该位置变换关系中不存在图像数据。该位置变换关系可以以表的形式存储。示例性地,上述位置映射关系可以为位置映射表,垂直映射关系和水平映射关系可以分别为垂直映射表和水平映射表。
在进行图像变换时,芯片可以从存储模块中获取垂直映射关系和水平映射关系,后续通过该垂直映射关系和水平映射关系可以对源图像进行透视变换,并由此得到目标图像。
上述图像变换可以运用于非镜头畸变类型的刚性变换,例如可以应用于图像的仿射变换中。
需要说明的是,目前的透视变换算法,基本使用的是后向查找的双线性插值算法。具体可以获得坐标映射关系,将坐标映射关系保存在硬件端。硬件端通过计算获得坐标映射关系的值再进行双线性插值,由此完成图像的透视变换。
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像变换方法,使用的是经过拆分得到的垂直映射关系和水平映射关系。在利用双线性插值算法进行透视变换时,可以沿透视变换方向,分别依据垂直映射关系和水平映射关系中获得的垂直和水平的位置数据,从类似DDR(Double DataRate,双倍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储器)的存储模块中对应获得一变换方向上的数据,对该数据进行该变换方向上的透视变换,并在此基础上完成可以依据位置数据完成另一变换方向上数据的透视变换。
相比之下,本实施例提供的图像变换方法是基于水平垂直分离插值实现的透视变换,不需要跨多行读取源图像在各个位置的数据,几乎不占用行缓存,仅需要少量的DDR的存储资源,因此减少了存储量占用,也不限制透视变换幅度。
此外,由于在芯片类的硬件端只需要完成双线性插值,没有复杂的公式计算,节省了硬件计算资源。整体上该透视变换方案更符合芯片类硬件端的规则,能够更好地利用DDR存储器的性能,减少芯片的功耗,增加了整个流程的运行效率。
请参见图2,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垂直映射关系和所述水平映射关系对所述源图像进行透视变换,得到所述目标图像,包括:
步骤S121,根据第一映射关系对所述源图像进行一次透视变换,得到过程数据;
步骤S122,根据第二映射关系对所述过程数据进行二次透视变换,得到所述目标图像;
所述第一映射关系与一次透视变换的变换方向对应,所述第二映射关系与二次透视变换的变换方向对应,所述第一映射关系为所述垂直映射关系和所述水平映射关系中的一者,所述第二映射关系为所述垂直映射关系和所述水平映射关系中的另一者。
在获取到垂直映射关系和水平映射关系后,可以由芯片执行对源图像的透视变换,变换顺序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具体地,先进行何种方向的变换依据芯片功耗和/或架构而定。
在芯片架构设计时,可以考虑架构适配性,同时测试芯片按照不同变换方向进行透视变换时的功耗,选择功耗较低和/或架构适配性较佳的一种变换顺序。
例如,若芯片的行缓存较大,则可以先进行垂直变换再进行水平变换。若芯片的列缓存较大,则可以先进行水平变换再进行垂直变换。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第一映射关系对所述源图像进行一次透视变换,包括:沿列方向从所述源图像中依次读取像素块;每获取到所述像素块时,根据所述第一映射关系对所述像素块进行一次透视变换,得到所述像素块对应的过程数据;
所述根据第二映射关系对所述过程数据进行二次透视变换,得到所述目标图像,包括:根据所述第二映射关系对所述像素块对应的过程数据进行二次透视变换,得到所述像素块对应的目标图像块;在得到所有像素块对应的目标图像块的情况下,形成所述目标图像。
根据上文所述,变换顺序依据芯片功耗和架构而定,所以本申请确定了第一映射关系和第二映射关系;在进行变换时,先根据第一映射关系对所述源图像进行一次透视变换,得到所述像素块对应的过程数据,再根据第二映射关系对所述过程数据进行二次透视变换,得到所述目标图像。
芯片在读取像素块内的数据时,优先采用列方向进行变换,也可以沿行方向或沿其他方向,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以第一映射关系为垂直映射关系,第二映射关系为水平映射关系为例,在进行透视变换时,可以将源图像拆分成多个像素块,沿行方向根据第一映射关系和第二映射关系对逐个像素块进行一次透视变换和二次透视变换,最终所有的像素块完成透视变换后即形成了透视变换后的目标图像。
仍以上述示例继续进行说明,在对单个像素块进行透视变换时,类似芯片的硬件端可以从垂直映射关系中选取四个位置坐标点,然后通过双线性插值算法,利用四个位置坐标点计算得到目标点对应到源图像上的垂直坐标,由此可以按照该垂直坐标从DDR读取源图像中的像素块数据,并完成其在垂直方向上的变换。
然后可以根据水平映射关系,同样经过双线性插值,获得目标点对应到源图像上的水平坐标,将垂直方向上变换后的过程数据进行二次透视变换,由此完成单个像素块的透视变换,在从DDR中读取所有像素块的数据后,得到所有像素块经过透视变换后的结果后即可组合形成目标图像。
在一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第一映射关系为所述垂直映射关系,所述第二映射关系为所述水平映射关系的情况下,所述垂直映射关系和所述水平映射关系是通过对位置映射关系进行LU拆分得到的。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对位置映射关系进行LU拆分,得到的是先进行垂直方向上透视变换所需的垂直映射关系,以及基于垂直方向上透视变换的过程数据进行水平方向上二次透视变换所需的水平映射关系。
在这些示例中,通过LU拆分对应得到的垂直映射关系和水平映射关系,使得目标图像和源图像中各个点的映射关系已经确定,再后续结合对应两次不同变换方向上的两次透视变换,即便在图像变换较大的情况,也不需要跨很多行进行数据读取,改善行缓存占用较大的问题,也不存在对透视变换的幅度限制。
在一实施方式中,可以对位置映射关系进行LU拆分来获取垂直映射关系和水平映射关系。
变换矩阵可以根据预先标定或公式1获得,以二维图像为例:
公式1:
其中,u、v是目标图像中的点的坐标,x’、y’是源图像中的点的坐标。m0、m1、m3、m4分别表示目标图像相对于源图像的缩放尺度和旋转量;m2表示目标图像相对于源图像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移;m5表示目标图像相对于源图像在垂直方向上的位移;m6、m7表示目标图像相对于源图像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形变量。m8为权重因子,在归一化条件下,m8恒为1。
在根据公式计算得到源图像和目标图像间各个位置的位置映射关系例如位置映射表后,可以对位置映射关系进行LU拆分,得到下三角矩阵L和上三角矩阵U;根据所述下三角矩阵L确定垂直映射关系;根据所述下三角矩阵U确定水平映射关系。
根据公式1,可以得知变换矩阵是一个已知的矩阵,那么将公式1变形之后可以得到公式2:
x=au+bv
y=cu+dv
将公式2写成矩阵形式得到公式3:
其中,(x,y)为源图像中的点的坐标,(u,v)为目标图像中的点的坐标,矩阵[a,b;c,d]为系数;
为了便于后续计算,本申请对目标图像或者源图像设置了计算网格,每个计算网格中的像素点的集合为像素块。对于目标图像或源图像的一个像素块中,块内的全部点都适用于公式3,因此,可以从目标图像和源图像的像素块内各取两个点,例如相邻的点,以求解a、b、c和d的值。
具体地,可以采用公式4:
x1=au1+bv1
x2=au2+bv2
y1=cu1+dv1
y2=cu2+dv2
(x1,y1)、(x2,y2)是来自源图像的计算网格的任意两个点的坐标,(u1,v1)、(u2,v2)是来自目标图像的计算网格的任意两个点的坐标,对a、b、c和d的值进行求解的过程实质上是解两个二元一次方程组。
将矩阵[a,b;c,d]根据公式5:
进行LU拆分;
LU拆分是将原矩阵通过初等行变换变成一个下三角矩阵L和一个上三角矩阵U的乘积。也就是从下至上地对原矩阵做初等行变换,将对角线左下方的元素变成零,然后再证明这些行变换的效果等同于左乘一系列单位下三角矩阵,这一系列单位下三角矩阵的乘积的逆就是L矩阵,它也是一个单位下三角矩阵。在本实施例中,LU拆分得到的下三角矩阵为公式5中的(L11,0;L21,L22),上三角矩阵为公式5中的(U11,U12;0,U22)。
垂直映射关系的意义是为了只改变各点的垂直坐标而不改变水平坐标。因此,将L11和U22确定为1时,得到所述垂直映射关系,如公式6:
x=u
y=L21u+L22v;
水平映射关系同理,如公式7:
x=U11u+U12v
y=v。
此时公式5可以简化为公式8:
a=U11
b=U12
c=L21U11
d=L21U12+L22
而在公式3、4中,可以得出a、b、c、d都是可以求解的量。那么根据公式8,就可以得出分解后的LU矩阵为:
将分解后的LU矩阵代入公式6,得到用a、b、c、d表示的垂直映射关系,公式10:
x=u
和用a、b、c、d表示的水平映射关系,公式11:
x=au+bv
y=v
a、b、c、d都是可以求解的量,那么公式10和11就是确定的两个公式。
在一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第一映射关系为所述水平映射关系,所述第二映射关系为所述垂直映射关系的情况下,所述垂直映射关系和所述水平映射关系是通过对位置映射关系进行UL拆分得到的。UL拆分的原理与LU拆分的原理和实现过程相似,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位置映射关系的获取过程包括:
沿行方向每间隔第一数量获取所述第二位置的坐标;每获取到所述第二位置的坐标时,通过透视变换矩阵将所述第二位置的坐标转换为对应的源坐标,所述源坐标与所述第一位置对应;通过所述第二位置的坐标以及所述第一位置对应的源坐标,构建所述位置映射关系。
例如,可以每隔32个点存储一次第二位置的坐标;这样,可以较大地节省存储量,同时充分利用DDR性能完成数据的高速读取和存储。
示例性的,具体的透视变换方式可以使用双线性插值算法。双线性插值是一种能兼顾插值效果和运算速度的图像处理方法。可以参见图3,假设图2中的Q11坐标为(m1,n1),Q12坐标为(m1,n2),Q21坐标为(m2,n1),Q22坐标为(m2,n2)。那么,先进行两次单线性插值得到R1(m,n1)和R2(m,n2),再对R1和R2进行单线性插值,得到插值结果P(m,n)。在本实施方式中,Q11、Q12、Q21、Q22是预设的计算网格,也就是第一预设网格的四个顶点。
本申请的非芯片端和芯片端执行不同的步骤,即:非芯片端执行对位置映射关系的分解,芯片端执行对源图像到目标图像的变化。因此若后续需要修改,只需在非芯片端修改映射关系即可,而无需对芯片端进行改动,也就是说,本申请实施例具有较好的向上演变的空间。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获取垂直映射关系和水平映射关系之前,还包括:
获取沿行方向上的图像变换趋势;在所述图像变换趋势未超过芯片的处理上限时,执行步骤:获取垂直映射关系和水平映射关系;在所述图像变换趋势超过芯片的处理上限时,通过位置映射关系对所述源图像进行透视变换。
这一步骤是为了最大程度的利用芯片性能,在芯片的处理上限之内实现最高效的图像变换。
本实施例提供的图像变换方法,通过拆分得到垂直映射关系和水平映射关系,在不影响最终结果的情况下,节省了硬件计算资源和存储资源,适用范围较广,即使图像变换幅度大也能实现较好的变换效果。
实施例2
此外,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图像变换装置。
具体的,如图4所示,图像变换装置200包括:
获取模块210,用于获取垂直映射关系和水平映射关系,所述垂直映射关系为多个第一位置与多个第二位置在列方向上的位置变换关系,所述水平映射关系为多个第一位置与多个第二位置在行方向上的位置变换关系,多个所述第一位置位于源图像中,多个所述第二位置位于目标图像中;
变换模块220,用于根据所述垂直映射关系和所述水平映射关系对所述源图像进行透视变换,得到所述目标图像。
本实施例提供的图像变换装置200可以实现实施例1所提供的图像变换方法,具有相似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3
此外,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以及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时执行实施例1所提供的图像变换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可以实现实施例1所提供的图像变换方法,具有相似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4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实施例1所提供的图像变换方法。
在本实施例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为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简称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磁碟或者光盘等。
本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实现实施例1所提供的图像变换方法,为避免重复,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空调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申请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图像变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垂直映射关系和水平映射关系,所述垂直映射关系为多个第一位置与多个第二位置在列方向上的位置变换关系,所述水平映射关系为多个第一位置与多个第二位置在行方向上的位置变换关系,多个所述第一位置位于源图像中,多个所述第二位置位于目标图像中;
根据所述垂直映射关系和所述水平映射关系对所述源图像进行透视变换,得到所述目标图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垂直映射关系和所述水平映射关系对所述源图像进行透视变换,得到所述目标图像,包括:
根据第一映射关系对所述源图像进行一次透视变换,得到过程数据;
根据第二映射关系对所述过程数据进行二次透视变换,得到所述目标图像;
所述第一映射关系与一次透视变换的变换方向对应,所述第二映射关系与二次透视变换的变换方向对应,所述第一映射关系为所述垂直映射关系和所述水平映射关系中的一者,所述第二映射关系为所述垂直映射关系和所述水平映射关系中的另一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第一映射关系对所述源图像进行一次透视变换,包括:
沿列方向从所述源图像中依次读取像素块;
每获取到所述像素块时,根据所述第一映射关系对所述像素块进行一次透视变换,得到所述像素块对应的过程数据;
所述根据第二映射关系对所述过程数据进行二次透视变换,得到所述目标图像,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映射关系对所述像素块对应的过程数据进行二次透视变换,得到所述像素块对应的目标图像块;
在得到所有像素块对应的目标图像块的情况下,形成所述目标图像。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映射关系为所述垂直映射关系,所述第二映射关系为所述水平映射关系的情况下,所述垂直映射关系和所述水平映射关系是通过对位置映射关系进行LU拆分得到的。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映射关系为所述水平映射关系,所述第二映射关系为所述垂直映射关系的情况下,所述垂直映射关系和所述水平映射关系是通过对位置映射关系进行UL拆分得到的。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映射关系的获取过程包括:
沿行方向每间隔第一数量获取所述第二位置的坐标;
每获取到所述第二位置的坐标时,通过透视变换矩阵将所述第二位置的坐标转换为对应的源坐标,所述源坐标与所述第一位置对应;
通过所述第二位置的坐标以及所述第一位置对应的源坐标,构建所述位置映射关系。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垂直映射关系和水平映射关系之前,还包括:
获取沿行方向上的图像变换趋势;
在所述图像变换趋势未超过芯片的处理上限时,执行步骤:获取垂直映射关系和水平映射关系;
在所述图像变换趋势超过芯片的处理上限时,通过位置映射关系对所述源图像进行透视变换。
8.一种图像变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垂直映射关系和水平映射关系,所述垂直映射关系为多个第一位置与多个第二位置在列方向上的位置变换关系,所述水平映射关系为多个第一位置与多个第二位置在行方向上的位置变换关系,多个所述第一位置位于源图像中,多个所述第二位置位于目标图像中;
变换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垂直映射关系和所述水平映射关系对所述源图像进行透视变换,得到所述目标图像。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以及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在所述处理器运行时执行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变换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其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在处理器上运行时执行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变换方法。
CN202310807426.7A 2023-07-03 2023-07-03 图像变换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677773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807426.7A CN116777737A (zh) 2023-07-03 2023-07-03 图像变换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807426.7A CN116777737A (zh) 2023-07-03 2023-07-03 图像变换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777737A true CN116777737A (zh) 2023-09-19

Family

ID=880114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807426.7A Pending CN116777737A (zh) 2023-07-03 2023-07-03 图像变换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777737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Lee et al. Local texture estimator for implicit representation function
EP2036046B1 (en) Anisometric texture synthesis
CN104067296B (zh) 一维信号抽取的方法和装置
JP2021100247A (ja) 歪んだドキュメント画像の矯正方法及び装置
EP3120322A1 (en) Method for processing input low-resolution (lr) image to output high-resolution (hr) image
CN106056560B (zh) 单应性校正
CN110838133B (zh) 多目标跟踪方法及相关设备
TWI288891B (en) Texture filtering using a programmable table filter to improve computer graphics performance
JPS61143879A (ja) 画素値を計算する方法と装置
CN112801904B (zh) 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混合退化图像增强方法
US5930407A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efficiently generating cubic coefficients in a computer graphics system
CN113592711B (zh) 点云数据不均匀的三维重建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447897B (zh) 一种真实场景图像合成方法及系统
CN111476718B (zh) 一种图像放大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设备
CN112580675A (zh) 图像处理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6188272B (zh) 适用于多模糊核的两阶段深度网络图像超分辨率重建方法
CN116777737A (zh) 图像变换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957955A (zh) 晶圆图像校正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US20220020113A1 (en) Image resizing using seam carving
CN112419146B (zh)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JP2013218523A (ja) 画像拡大処理装置
CN112862718A (zh) 一种基于功率谱密度约束的模式分解滤波方法
CN110807113A (zh) 可视化布局中的矩形图元重叠的非迭代消除方法
Marsh et al. Image zooming using corner matching
CN116485713A (zh) 针对图像的计数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