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777676A - 一种医疗公共建筑bim可视动态管控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医疗公共建筑bim可视动态管控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777676A
CN116777676A CN202310433341.7A CN202310433341A CN116777676A CN 116777676 A CN116777676 A CN 116777676A CN 202310433341 A CN202310433341 A CN 202310433341A CN 116777676 A CN116777676 A CN 11677767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el
bim
data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43334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宁
刘宝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MCC17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MCC17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MCC17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MCC17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433341.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777676A/zh
Publication of CN1167776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77767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8Construc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6Visual data mining; Browsing structured data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8Databas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database models, e.g. relational or object models
    • G06F16/284Relational databas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10Geometric CAD
    • G06F30/13Architectural design, e.g. computer-aided architectural design [CAAD] related to design of buildings, bridges, landscapes, production plants or roa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20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1Resource planning, allocation, distributing or scheduling for enterprises or organisations
    • G06Q10/06313Resource planning in a project environ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1Resource planning, allocation, distributing or scheduling for enterprises or organisations
    • G06Q10/06315Needs-based resource requirements planning or analysi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Economic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ometr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Marketing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Analysis (AREA)
  • 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AREA)
  • Pure & Applied Mathematics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医疗公共建筑BIM可视动态管控方法,属于高新技术建筑工程领域,利用BIM辅助实施现场进度及人员调配可视化管控的方法;通过手机端编辑施工位置及施工人员情况,同步关联显示BIM模型及施工模型进度,实时动态显示该部位人员数量及施工情况。可视化控制系统,接收来自手机端信号,并对信号进行运算,相互比对从而同步BIM模型进度,BIM模型进度也实时反馈给手机端完成可视化系统控制闭环。本发明采用一种BIM技术延伸,将BIM技术接入施工项目管理工作当中,从而实现现场可视化管控,更直观清楚的展现现场施工状态。

Description

一种医疗公共建筑BIM可视动态管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新技术建筑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医疗公共建筑BIM可视动态管控方法。
背景技术
医疗建筑在我国是一种比较特殊的公共建筑,这种建筑对社会的影响力较大,并且在施工过程中专业性较强,施工工艺流程较为复杂,整体项目管理的难度较大,同时也面临着政府及业主单位对工期要求严格赶工施工较多,在施工过程中对施工现场进行统筹筹划,人员调配难度较大,急需一种可以系统管理的方法。随着我国对BIM技术在医疗建筑行业的使用数量逐渐增长,并且BIM技术也在不断的在更新换代,在BIM与施工过程中多个阶段,多个角度都有体现,对以后的BIM技术的运用,做出了很高的期望。
医疗建筑是BIM技术使用过程中应用最多的一种建筑类型,在施工过程中技术非常复杂多样,BIM技术应用范围覆盖到整个建筑总过程的各个生命周期,绝大数的医院项目都使用了BIM技术对整个建筑进行管理,其中包括前期的设计过程、中期的建筑施工过程以及后期的运营管理过程等。在国内很多个BIM技术在医院建筑使用的案例中可以知道,BIM技术在使用的过程中大多数都是在个别的阶段进行BIM技术的使用,而对建筑进行全过程使用的非常少。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发明人经过实践和总结得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医疗公共建筑BIM可视动态管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建立BIM全专业三维模型作为基准模型;
S2、分析BIM三维模型并拆分,并且在基准模型上标注模型部位所在区域;
S3、三维模型根据RevitAPI二次开发接口开发相应的程序,程序满足功能需求:终端设备界面功能,终端信息上传功能,信息采集分析,终端信息存储功能,终端信息下载功能,信息集成和可视化交互;
S4、系统后台管理端采用Java编程语言和基于模式MVC的框架SSM集进行开发,采用数据库MySQL存储数据,后台管理端的前端界面使用JavaServerPages来设计和优化前端界面;
兼容微信公众平台开发环境,基于MVC模式的JFianlWeixin框架快速搭建和开发微信端项目,使用iQueryWeUI和Bootstrap网页组合构建美观简洁的移动界面,在并按照软件开发流程对各个业务功能模块分别进行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编码实现与系统测试;
S5、系统后台管理端接收信号,并通过信号模拟通过RevitAPI二次开发接口输入Revit模型,生成三维模拟模型;
S6、通过API二次开发接口发布程序,同步显示Revit三维实时模型及模型各部位信息。
在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S1中,建立的三维模型是通过BIM软件中的Revit软件进行建模。
在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S2中,并将建立的模型按照不同专业区分类别,分析模型并进行模型拆分,并设置模型信息。
在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S3中,使用RevitAPI提供方法提取BIM中的数据属性信息和模型信息,包括材质信息、图形构建信息、模型各材质参数属性,各构件属性信息通过其ID访问,由其对应的RevitAPI获取其材质参数,提取后放入各构件所对应的数据表中,运用RevitAPI将需提取的元素参数数据存入数据库中并标记所属模型ID和所属用户ID,以实现多用户和多模型数据。
在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S4中,后台管理系统采用基于JavaWeb编程语言,经过推荐算法模块计算后的数据进行管理与操作,按照医院项目施工特点,设计出对应的视图层个性化数据界面,通过设置施工人数、施工部位、完成进度情况,采用基于MVC框架实现代码的高内聚低耦合的特性,有利于开发微信端Model、View、Controller三层的系统代码的逻辑性,也有利于后期的代码扩展与维护。
在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S5中,使用RevitAPI依次分别确定族的种类及实例,分析数据类型并过滤,获得各类数据类型;
根据得到的数据类型的不同,使用相应的用于获取数据的RevitAPI函数进行数据提取;程序运行过程中返回的结果存放于内存中,待模型信息和颜色信息提取完成写入JSON文件持久化保存,材质预算等信息在提取完成后存入搭建好相应表结构的MySQL数据库;
在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S6中,通过对RevitAPI的二次开发将BIM模型的三维图形数据分离,通过关系型数据库实现各属性值相互关联存储,通过终端设备的界面数据交互,实现Revit数据的可视化三维展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可以获得以下技术效果:
(1)本发明的一种医疗公共建筑BIM可视动态管控方法及系统,通过对现有Revit建模进一步优化,按二次开发方式建立Revit模型便于模型数据有效分离,本发明进一步提升BIM在施工过程中的应用效果;
(2)本发明的一种医疗公共建筑BIM可视动态管控方法,采用Revit API进行二次开发,将Revit模型数据分离,利用关系型数据库进行关联存储,并采用MVC框架构建后台管理系统,依据所需的项目管理功能要求,构建视图层个性化数据界面,通过终端设备的界面数据交互,实现Revit数据的可视化三维展示。本发明所采用的二次开发程序更贴近医疗建筑项目管理要求,通过本发明BIM可视化动态管控方法及系统,可以更有效直观的体现现场施工统筹筹划过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安装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应用原理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案,一种医疗公共建筑BIM可视动态管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建立BIM全专业三维模型作为基准模型;建立的三维模型是通过BIM软件中的Revit软件进行建模。
S2、分析BIM三维模型并拆分,并且在基准模型上标注模型部位所在区域;并将建立的模型按照不同专业区分类别,分析模型并进行模型拆分,并设置模型信息。
S3、三维模型根据RevitAPI二次开发接口开发相应的程序,程序满足功能需求:终端设备界面功能,终端信息上传功能,信息采集分析,终端信息存储功能,终端信息下载功能,信息集成和可视化交互;
使用RevitAPI提供方法提取BIM中的数据属性信息和模型信息,包括材质信息、图形构建信息、模型各材质参数属性,各构件属性信息通过其ID访问,由其对应的RevitAPI获取其材质参数,提取后放入各构件所对应的数据表中,运用RevitAPI将需提取的元素参数数据存入数据库中并标记所属模型ID和所属用户ID,以实现多用户和多模型数据。
S4、系统后台管理端采用Java编程语言和基于模式MVC的框架SSM集进行开发,采用数据库MySQL存储数据,后台管理端的前端界面使用JavaServerPages来设计和优化前端界面;
兼容微信公众平台开发环境,基于MVC模式的JFianlWeixin框架快速搭建和开发微信端项目,使用iQueryWeUI和Bootstrap网页组合构建美观简洁的移动界面,在并按照软件开发流程对各个业务功能模块分别进行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编码实现与系统测试;后台管理系统采用基于JavaWeb编程语言,经过推荐算法模块计算后的数据进行管理与操作,按照医院项目施工特点,设计出对应的视图层个性化数据界面,通过设置施工人数、施工部位、完成进度情况,采用基于MVC框架实现代码的高内聚低耦合的特性,有利于开发微信端Model、View、Controller三层的系统代码的逻辑性,也有利于后期的代码扩展与维护。
S5、系统后台管理端接收信号,并通过信号模拟通过RevitAPI二次开发接口输入Revit模型,生成三维模拟模型;使用RevitAPI依次分别确定族的种类及实例,分析数据类型并过滤,获得各类数据类型;
根据得到的数据类型的不同,使用相应的用于获取数据的RevitAPI函数进行数据提取;程序运行过程中返回的结果存放于内存中,待模型信息和颜色信息提取完成写入JSON文件持久化保存,材质预算等信息在提取完成后存入搭建好相应表结构的MySQL数据库;
S6、通过API二次开发接口发布程序,同步显示Revit三维实时模型及模型各部位信息。通过对RevitAPI的二次开发将BIM模型的三维图形数据分离,通过关系型数据库实现各属性值相互关联存储,通过终端设备的界面数据交互,实现Revit数据的可视化三维展示。
本发明提出的方法详细描述如下:通过Revit软件建立BIM模型,采用Revit API进行二次开发,将Revit模型数据分离,利用关系型数据库进行关联存储,使用Revit API依次分别确定族的种类及实例,分析数据类型并过滤,获得各类数据类型。根据得到的数据类型的不同,使用相应的用于获取数据的Revit API函数进行数据提取。程序运行过程中返回的结果存放于内存中,待模型信息和颜色信息提取完成写入JSON文件持久化保存,材质预算等信息在提取完成后存入搭建好相应表结构的MySQL数据库;同时采用MVC框架高内聚低耦合的特性设计系统后台管理端,按照医院项目施工特点,设计出对应的视图层个性化数据界面,包括设置施工人数、施工部位、完成进度等情况,通过终端设备的界面数据交互,实现Revit数据的可视化三维展示。
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法能够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方法简单、便捷,效率高,从而显著降低了施工成本,经济效益较高。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7)

1.一种医疗公共建筑BIM可视动态管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建立BIM全专业三维模型作为基准模型;
S2、分析BIM三维模型并拆分,并且在基准模型上标注模型部位所在区域;
S3、三维模型根据RevitAPI二次开发接口开发相应的程序,程序满足功能需求:终端设备界面功能,终端信息上传功能,信息采集分析,终端信息存储功能,终端信息下载功能,信息集成和可视化交互;
S4、系统后台管理端采用Java编程语言和基于模式MVC的框架SSM集进行开发,采用数据库MySQL存储数据,后台管理端的前端界面使用JavaServerPages来设计和优化前端界面;
兼容微信公众平台开发环境,基于MVC模式的JFianlWeixin框架快速搭建和开发微信端项目,使用iQueryWeUI和Bootstrap网页组合构建美观简洁的移动界面,在并按照软件开发流程对各个业务功能模块分别进行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编码实现与系统测试;
S5、系统后台管理端接收信号,并通过信号模拟通过RevitAPI二次开发接口输入Revit模型,生成三维模拟模型;
S6、通过API二次开发接口发布程序,同步显示Revit三维实时模型及模型各部位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疗公共建筑BIM可视动态管控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S1中,建立的三维模型是通过BIM软件中的Revit软件进行建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疗公共建筑BIM可视动态管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2中,并将建立的模型按照不同专业区分类别,分析模型并进行模型拆分,并设置模型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疗公共建筑BIM可视动态管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3中,使用RevitAPI提供方法提取BIM中的数据属性信息和模型信息,包括材质信息、图形构建信息、模型各材质参数属性,各构件属性信息通过其ID访问,由其对应的RevitAPI获取其材质参数,提取后放入各构件所对应的数据表中,运用RevitAPI将需提取的元素参数数据存入数据库中并标记所属模型ID和所属用户ID,以实现多用户和多模型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疗公共建筑BIM可视动态管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4中,后台管理系统采用基于JavaWeb编程语言,经过推荐算法模块计算后的数据进行管理与操作,按照医院项目施工特点,设计出对应的视图层个性化数据界面,通过设置施工人数、施工部位、完成进度情况,采用基于MVC框架实现代码的高内聚低耦合的特性,有利于开发微信端Model、View、Controller三层的系统代码的逻辑性,也有利于后期的代码扩展与维护。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疗公共建筑BIM可视动态管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5中,使用RevitAPI依次分别确定族的种类及实例,分析数据类型并过滤,获得各类数据类型;
根据得到的数据类型的不同,使用相应的用于获取数据的RevitAPI函数进行数据提取;程序运行过程中返回的结果存放于内存中,待模型信息和颜色信息提取完成写入JSON文件持久化保存,材质预算等信息在提取完成后存入搭建好相应表结构的MySQL数据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疗公共建筑BIM可视动态管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6中,通过对RevitAPI的二次开发可有效地将BIM模型的三维图形数据分离,通过关系型数据库实现各属性值相互关联存储,通过终端设备的界面数据交互,实现Revit数据的可视化三维展示。
CN202310433341.7A 2023-04-21 2023-04-21 一种医疗公共建筑bim可视动态管控方法 Pending CN11677767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433341.7A CN116777676A (zh) 2023-04-21 2023-04-21 一种医疗公共建筑bim可视动态管控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433341.7A CN116777676A (zh) 2023-04-21 2023-04-21 一种医疗公共建筑bim可视动态管控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777676A true CN116777676A (zh) 2023-09-19

Family

ID=880088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433341.7A Pending CN116777676A (zh) 2023-04-21 2023-04-21 一种医疗公共建筑bim可视动态管控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777676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81662B (zh) 修正过程控制数据的方法及装置
CN109492266A (zh) 标准件模型数据的优化设计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3642920B (zh) 一种面向工业制造领域数字化应用的快速构建方法
CN112199086A (zh) 自动编程控制系统、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1630340A (zh) 一种面向图形对象的配电网单线图矢量绘制工具
CN103970109B (zh) Web环境下基于工业现场数据的流程重现可视化方法
CN109981692A (zh) 一种新型工业物联网架构及其实现方法
CN104978411A (zh) 一种高速列车的车型开发方法和装置
CN103914307A (zh) 一种基于可复用库的交互界面快速实现方法
CN110442510A (zh) 一种页面属性获取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
CN107657135B (zh) 一种核电站发电机内定子更换方法及系统
CN110083872A (zh) 一种面向bim模型的数据提取方法
CN112685011B (zh) 一种基于Vue的AI应用可视化编排方法
CN112182236A (zh) 一种知识图谱的构建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CN108170855A (zh) 一种CityGML与IFC数据统一查询及数据抽取方法
Yang et al. Development and optimization of CAD system based on big data technology
US20220083940A1 (en) Intelligent and Automatic Generation of Construction Rule Set
CN101482897A (zh) 一种智能裙装款式与纸样设计系统
CN108564264B (zh) 一种确定注水开发效果的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1784192A (zh) 一种基于动态演化的工业园区应急预案可执行化系统
CN117355852A (zh) 基于知识的装配工艺规划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5975381B (zh) 故障监测专家系统集成开发平台
CN116777676A (zh) 一种医疗公共建筑bim可视动态管控方法
CN106815719A (zh) 制造企业柔性erp系统可视化开发平台的设计与实现方法
JP2014126902A (ja) 製品情報管理装置及び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