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773858A - 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桩简易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桩简易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773858A
CN116773858A CN202310580655.XA CN202310580655A CN116773858A CN 116773858 A CN116773858 A CN 116773858A CN 202310580655 A CN202310580655 A CN 202310580655A CN 116773858 A CN116773858 A CN 11677385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charging pile
shell
powder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58065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叶劲风
刘强
曹海洋
王豪
朱文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310580655.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773858A/zh
Publication of CN1167738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77385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1/00Details of instruments or arrangements of the types included in groups G01R5/00 - G01R13/00 and G01R31/00
    • G01R1/02General constructional details
    • G01R1/04Housings; Supporting members; Arrangements of termina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2LIFE-SAVING; FIRE-FIGHTING
    • A62CFIRE-FIGHTING
    • A62C3/00Fire prevention, containment or extinguish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objects or places
    • A62C3/16Fire prevention, containment or extinguish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objects or places in electrical installations, e.g. cableway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2LIFE-SAVING; FIRE-FIGHTING
    • A62CFIRE-FIGHTING
    • A62C31/00Delivery of fire-extinguishing material
    • A62C31/005Delivery of fire-extinguishing material using nozzl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2LIFE-SAVING; FIRE-FIGHTING
    • A62CFIRE-FIGHTING
    • A62C31/00Delivery of fire-extinguishing material
    • A62C31/02Nozz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fire-extinguishing
    • A62C31/05Nozz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fire-extinguishing with two or more outle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2LIFE-SAVING; FIRE-FIGHTING
    • A62CFIRE-FIGHTING
    • A62C31/00Delivery of fire-extinguishing material
    • A62C31/28Accessories for delivery devices, e.g. support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KMEASURING TEMPERATURE; MEASURING QUANTITY OF HEAT; THERMALLY-SENSITIVE ELEM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K13/00Thermomet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KMEASURING TEMPERATURE; MEASURING QUANTITY OF HEAT; THERMALLY-SENSITIVE ELEM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K17/00Measuring quantity of heat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17/00Fire alarms; Alarms responsive to explosion
    • G08B17/10Actuation by presence of smoke or gases, e.g. automatic alarm devices for analysing flowing fluid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桩简易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包括壳体、测试组件、插头、蓄电池组、温度传感器和计算机组件,测试组件安装在壳体内侧、以对充电桩进行模拟实车测试;插头的一端与测试组件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插头的另一端与外接设备通过导线电性连接;蓄电池组固定安装在壳体的内侧、且通过导线与测试组件电性连接;温度传感器固定安装在壳体的内侧、以对壳体内部的温度进行检测;计算机组件安装在壳体的顶部、且与温度传感器信号连接。本发明的干粉喷头可以在起火时向测试组件喷出干粉进行灭火,这就可以及时阻止火势蔓延,也就可以避免测试组件局部着火后出现大面积烧毁。

Description

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桩简易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汽车充电桩测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桩简易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充电桩生产完成及新产品研发完成后一般都需要对其进行测试,同时已投入使用的充电桩也需要进行定时测试检查,以保证其顺利使用,现在一般通过专门的模拟实车的测试工具进行测试工作,但是现有的测试工具都忽略了充电桩在工作时产生的温度导致的热损耗现象;
对此,中国授权专利申请号为CN202110821963.8中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桩简易测试系统,包括盒体及计算机,所述盒体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防护框,所述防护框的内部下方活动设有放置板,所述计算机位于放置板上设置,所述防护框连接有升降机构并通过升降机构与放置板连接,所述防护框的左侧上端边沿通过合页转动连接有框盖,所述框盖连接有锁紧机构并通过锁紧机构与防护框连接,所述盒体的内部固定设有测试组件,所述测试组件包括模拟测试模块及热损耗检测模块”;
该专利虽然通过温度传感器及热损耗检测模块的相互配合,可以测试充电桩工作时的温度变化与热损耗的关系,但是,在测试充电桩工作时,由于测试组件会发热,一旦内部温度过高,很有可能导致测试组件内部的电缆烧毁着火的问题,进而造成测试充电桩被烧毁,同时会造成计算机被损毁,这就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测试组件高温容易起火的的缺点,而提出的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桩简易测试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设计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桩简易测试系统,包括壳体,
测试组件,所述测试组件安装在壳体内侧、以对充电桩进行模拟实车测试;插头,所述插头的一端与测试组件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插头的另一端与外接设备通过导线电性连接;蓄电池组,所述蓄电池组固定安装在壳体的内侧、且通过导线与测试组件电性连接;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固定安装在壳体的内侧、以对壳体内部的温度进行检测;计算机组件,所述计算机组件安装在壳体的顶部、且与温度传感器信号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计算机组件包括保护箱、两个丝杆、放置板、计算机、两个蜗轮、蜗杆和手轮;所述保护箱固定安装在壳体的顶部,两个所述丝杆分别转动安装在保护箱内侧的两端,所述放置板的两端分别螺纹安装在两个放置板上,所述计算机放置在放置板的顶部,两个所述蜗轮分别固定安装在两个丝杆的底端,所述蜗杆转动安装在保护箱内侧,两个所述蜗轮均与蜗杆啮合,所述手轮固定安装在蜗杆的端部、且位于保护箱的外侧。
进一步地,所述保护箱的顶部安装有防护机构,所述防护机构包括若干卡接件、盖板、若干卡块和把手;若干所述卡接件均安装在保护箱的外侧、且环绕着保护箱等距分布,若干所述卡块均固定安装在盖板底部的外沿、且与相应的卡接件配合,所述把手固定安装在盖板的顶部。
进一步地,所述卡接件包括卡座,所述卡座固定安装在保护箱的外侧,所述卡座上开设有与卡块相匹配的卡槽,所述卡槽的内壁上开设有收纳槽,所述收纳槽内滑动安装有限位块,所述收纳槽的一端滑动安装有贯穿的滑杆,所述滑杆的一端与限位块固定连接,所述滑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拉块,所述滑杆上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位于收纳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内侧固定安装有烟雾传感器,所述烟雾传感器与计算机信号连接;所述壳体内侧安装有灭火组件,所述灭火组件包括若干往复螺杆、若干滑块、喷粉件、若干传动带轮和电机;若干所述往复螺杆均转动安装在壳体内、且环绕着壳体内等距分布,若干所述滑块分别螺纹安装在相应的往复螺杆上,所述喷粉件安装在若干滑块之间,若干所述传动带轮分别固定安装在相应的往复螺杆的底端,若干所述传动带轮之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所述电机固定安装在壳体的底部、且输出轴与其中一个往复螺杆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喷粉件包括干粉导管、若干干粉喷头和伸缩软管;所述干粉导管固定安装在若干滑块之间、且套设在测试组件的外侧,若干所述干粉喷头均固定安装在干粉导管的内侧、且环绕着干粉导管等距分布,所述伸缩软管固定安装在干粉导管的顶部。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外侧安装有供粉组件,所述供粉组件包括安装箱、推送件、送粉件和干粉储罐,所述安装箱固定安装在壳体的外侧;
所述推送件包括第四齿轮、两个第五齿轮、两个第二不完全齿轮、导向杆、导向板、齿板、限位块和推拉杆;所述第四齿轮转动安装在安装箱内侧,两个所述第五齿轮分别转动安装在安装箱内侧的两端、且均与第四齿轮啮合,两个第二不完全齿轮分别与两个第五齿轮同轴固定连接,所述导向杆固定安装在安装箱内侧的底端,所述导向板的一端滑动安装在导向杆上,所述导向板的另一端与齿板固定连接,所述齿板可与任意一个第二不完全齿轮啮合,所述限位块固定安装在导向杆的顶端,所述推拉杆固定安装在齿板的顶部;
所述推送件包括储粉筒、活塞、出粉单向阀和进粉单向阀;所述储粉筒固定安装在安装箱内侧,所述活塞滑动安装在储粉筒内侧,所述推拉杆贯穿储粉筒的底壁、且与储粉筒滑动连接,所述推拉杆的顶端与活塞固定连接,所述出粉单向阀固定安装在储粉筒的出口端、且通过导管与伸缩软管接通,所述进粉单向阀固定安装在储粉筒的进口端、且通过导管与干粉储罐接通,所述干粉储罐固定安装在安装箱的外侧。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箱的外侧安装有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第三锥齿轮、第四锥齿轮、第二带轮和第三带轮;所述第三锥齿轮固定安装在其中一个往复螺杆的底部,所述第四锥齿轮转动安装在壳体的底部、且与第三锥齿轮啮合,所述第二带轮与第四锥齿轮同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带轮与第四齿轮同轴固定连接、且与第二带轮通过皮带传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保护箱的内侧安装有散热机构,所述散热机构包括安装座、转动座、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连接轴、万向联轴器、散热叶轮和驱动件;所述安装座固定安装在保护箱的内侧,所述转动座的一端转动安装在安装座内侧,所述第一锥齿轮与转动座同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锥齿轮转动安装在保护箱的内侧、且与第一锥齿轮啮合,所述连接轴贯穿第二锥齿轮的转轴、且与第二锥齿轮转动连接,所述散热叶轮转动安装在转动座的另一端,所述散热叶轮的转轴通过万向联轴器与连接轴固定连接;
所述驱动件包括第一带轮、第一不完全齿轮、第一齿轮、卷簧、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所述第一带轮转动安装在保护箱的外侧,所述第三带轮的一侧同轴固定安装有第四带轮,所述第四带轮与第一带轮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所述第一不完全齿轮与第一带轮同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锥齿轮同轴固定连接、且与第一不完全齿轮间歇性啮合,所述卷簧套设在第一齿轮的转轴上,所述卷簧的一端与保护箱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卷簧的另一端与第一齿轮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一带轮同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三齿轮固定安装在连接轴的端部、且与第二齿轮啮合。
本发明还提供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桩简易测试系统的测试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通过转动手轮可以使得蜗杆转动,从而使得两个蜗轮同步转动,这就使得两个丝杆同步转动,也就使得放置板带动计算机在竖直方向上进行移动,这就可以调整计算机的安装高度;
S2:将盖板底部的卡块插接在相应的卡座内部,卡块会作用于限位块使其滑动到收纳槽内,同时弹簧被压缩积蓄弹性势能;当卡块完全插接在卡槽内,弹簧释放势能使得限位块恢复到初始位置且对卡块进行限制,这就实现了盖板的快速安装,从而对计算机进行保护;
S3:将插头的输出端与外接设备通过导线电性连接进行充电测试,通过温度传感器对测试充电桩进行温度检测,然后将检测数据传输到计算机,再通过热损耗检测模块热损耗检测模块,最后通过模拟测试模块可以测试充电桩工作时的温度变化与热损耗的关系;
S4:当测试组件出现火情时,烟雾传感器可以实时传输信号到计算机,然后计算机控制电机启动,电机可以使得相应的往复螺杆转动,在若干传动带轮的传动作用下,可以使得所有的往复螺杆同步转动,这就使得若干滑块带动干粉导管进行往复上下移动,同时若干干粉喷头可以向测试组件喷出干粉进行灭火,这就可以及时阻止火势蔓延,也就可以避免测试组件局部着火后出现大面积烧毁。
本发明提出的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桩简易测试系统,有益效果在于:
1、通过温度传感器对测试充电桩进行温度检测,然后将检测数据传输到计算机,再通过热损耗检测模块热损耗检测模块,最后通过模拟测试模块可以测试充电桩工作时的温度变化与热损耗的关系,这就避免充电桩在投入使用后,热损耗过大造成能源浪费;
2、当出现火情时,通过启动电机可以使得相应的往复螺杆转动,在若干传动带轮的传动作用下,可以使得所有的往复螺杆同步转动,这就使得若干滑块带动干粉导管进行往复上下移动,同时若干干粉喷头可以向测试组件喷出干粉进行灭火,这就可以及时阻止火势蔓延,也就可以避免测试组件局部着火后出现大面积烧毁,同时也可以避免计算机被烧毁造成数据丢失的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桩简易测试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桩简易测试系统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桩简易测试系统的计算机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提出的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桩简易测试系统的卡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提出的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桩简易测试系统的系统框图;
图6为本发明提出的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桩简易测试系统的灭火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提出的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桩简易测试系统的喷粉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提出的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桩简易测试系统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提出的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桩简易测试系统的供粉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提出的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桩简易测试系统的推送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提出的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桩简易测试系统的送粉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提出的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桩简易测试系统的传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提出的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桩简易测试系统的散热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提出的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桩简易测试系统的驱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壳体1、支撑脚2、测试组件3、插头4、蓄电池组5、温度传感器6、计算机组件7、保护箱71、丝杆72、放置板73、计算机74、蜗轮75、蜗杆76、手轮77、散热机构78、安装座781、转动座782、第一锥齿轮783、第二锥齿轮784、连接轴785、万向联轴器786、散热叶轮787、驱动件788、第一带轮7881、第一不完全齿轮7882、第一齿轮7883、卷簧7884、第二齿轮7885、第三齿轮7886、防护机构79、卡接件791、卡座7911、卡槽7912、滑杆7913、限位块7914、拉块7915、收纳槽7916、弹簧7917、盖板792、卡块793、把手794、烟雾传感器8、灭火组件9、往复螺杆91、滑块92、喷粉件93、干粉导管931、干粉喷头932、伸缩软管933、传动带轮94、电机95、供粉组件10、安装箱101、推送件102、第四齿轮1021、第五齿轮1022、第二不完全齿轮1023、导向杆1024、导向板1025、齿板1026、限位块1027、推拉杆1028、送粉件103、储粉筒1031、活塞1032、出粉单向阀1033、进粉单向阀1034、干粉储罐104、传动组件11、第三锥齿轮111、第四锥齿轮112、第二带轮113、第三带轮114、第四带轮11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实施例1:
参照图1-4,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桩简易测试系统,包括壳体1,壳体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若干支撑脚2,若干支撑脚2环绕着壳体1等距分布;测试组件3,测试组件3安装在壳体1内侧、以对充电桩进行模拟实车测试;
插头4,插头4的一端与测试组件3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插头4的另一端与外接设备通过导线电性连接;
蓄电池组5,蓄电池组5固定安装在壳体1的内侧、且通过导线与测试组件3电性连接;
温度传感器6,温度传感器6固定安装在壳体1的内侧、以对壳体1内部的温度进行检测;
计算机组件7,计算机组件7安装在壳体1的顶部、且与温度传感器6信号连接;计算机组件7包括保护箱71、两个丝杆72、放置板73、计算机74、两个蜗轮75、蜗杆76和手轮77;保护箱71固定安装在壳体1的顶部,两个丝杆72分别转动安装在保护箱71内侧的两端,放置板73的两端分别螺纹安装在两个放置板73上,计算机74放置在放置板73的顶部,两个蜗轮75分别固定安装在两个丝杆72的底端,蜗杆76转动安装在保护箱71内侧,两个蜗轮75均与蜗杆76啮合,手轮77固定安装在蜗杆76的端部、且位于保护箱71的外侧;通过转动手轮77可以使得蜗杆76转动,从而使得两个蜗轮75同步转动,这就使得两个丝杆72同步转动,也就使得放置板73带动计算机74在竖直方向上进行移动,这就可以调整计算机74的安装高度,也就可以满足实际安装过程中计算机74的不同安装高度要求。
保护箱71的顶部安装有防护机构79,防护机构79包括若干卡接件791、盖板792、若干卡块793和把手794;若干卡接件791均安装在保护箱71的外侧、且环绕着保护箱71等距分布,若干卡块793均固定安装在盖板792底部的外沿、且与相应的卡接件791配合,把手794固定安装在盖板792的顶部;
卡接件791包括卡座7911,卡座7911固定安装在保护箱71的外侧,卡座7911上开设有与卡块793相匹配的卡槽7912,卡槽7912的内壁上开设有收纳槽7916,收纳槽7916内滑动安装有限位块7914,收纳槽7916的一端滑动安装有贯穿的滑杆7913,滑杆7913的一端与限位块7914固定连接,滑杆791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拉块7915,滑杆7913上套设有弹簧7917,弹簧7917位于收纳槽7916内。盖板792可以对计算机74进行防护,安装时,通过将盖板792底部的卡块793插接在相应的卡座7911内部,卡块793会作用于限位块7914使其滑动到收纳槽7916内,同时弹簧7917被压缩积蓄弹性势能;当卡块793完全插接在卡槽7912内,弹簧7917释放势能使得限位块7914恢复到初始位置且对卡块793进行限制,这就实现了盖板792的快速安装,同样的,只需向外拉动拉块7915使得限位块7914与卡块793脱离,可以将盖板792直接拆除,这种结构可以使得盖板792拆装十分方便,方便于人工操作。
实施例2:
参照图4-5,作为本发明的另一优选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计算机74的输出端信号连接有热损耗检测模块和模拟测试模块;热损耗检测模块用于对测试充电桩的热损进行检测计算,模拟测试模块可以测试充电桩工作时的温度变化与热损耗的关系。通过温度传感器6对测试充电桩进行温度检测,然后将检测数据传输到计算机74,再通过热损耗检测模块热损耗检测模块,最后通过模拟测试模块可以测试充电桩工作时的温度变化与热损耗的关系,这就避免充电桩在投入使用后,热损耗过大造成能源浪费。
实施例3:
参照图6-12,作为本发明的另一优选实施例,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壳体1内侧固定安装有烟雾传感器8,烟雾传感器8与计算机74信号连接;壳体1内侧安装有灭火组件9,灭火组件9包括若干往复螺杆91、若干滑块92、喷粉件93、若干传动带轮94和电机95;若干往复螺杆91均转动安装在壳体1内、且环绕着壳体1内等距分布,若干滑块92分别螺纹安装在相应的往复螺杆91上,喷粉件93安装在若干滑块92之间,若干传动带轮94分别固定安装在相应的往复螺杆91的底端,若干传动带轮94之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电机95固定安装在壳体1的底部、且输出轴与其中一个往复螺杆91固定连接,电机95与计算机74电信连接;烟雾传感器8可以检测到壳体1内是否出现火情,当壳体1内出现火情时,烟雾传感器8可以实时传输信号到计算机74,然后计算机74控制电机95启动。
喷粉件93包括干粉导管931、若干干粉喷头932和伸缩软管933;干粉导管931固定安装在若干滑块92之间、且套设在测试组件3的外侧,若干干粉喷头932均固定安装在干粉导管931的内侧、且环绕着干粉导管931等距分布,伸缩软管933固定安装在干粉导管931的顶部。当出现火情时,通过启动电机95可以使得相应的往复螺杆91转动,在若干传动带轮94的传动作用下,可以使得所有的往复螺杆91同步转动,这就使得若干滑块92带动干粉导管931进行往复上下移动,同时若干干粉喷头932可以向测试组件3喷出干粉进行灭火,这就可以及时阻止火势蔓延,也就可以避免测试组件3局部着火后出现大面积烧毁,同时也可以避免计算机74被烧毁造成数据丢失的风险。
壳体1的外侧安装有供粉组件10,供粉组件10包括安装箱101、推送件102、送粉件103和干粉储罐104,安装箱101固定安装在壳体1的外侧;推送件102包括第四齿轮1021、两个第五齿轮1022、两个第二不完全齿轮1023、导向杆1024、导向板1025、齿板1026、限位块1027和推拉杆1028;第四齿轮1021转动安装在安装箱101内侧,两个第五齿轮1022分别转动安装在安装箱101内侧的两端、且均与第四齿轮1021啮合,两个第二不完全齿轮1023分别与两个第五齿轮1022同轴固定连接,导向杆1024固定安装在安装箱101内侧的底端,导向板1025的一端滑动安装在导向杆1024上,导向板1025的另一端与齿板1026固定连接,齿板1026可与任意一个第二不完全齿轮1023啮合,限位块1027固定安装在导向杆1024的顶端,推拉杆1028固定安装在齿板1026的顶部;
推送件102包括储粉筒1031、活塞1032、出粉单向阀1033和进粉单向阀1034;储粉筒1031固定安装在安装箱101内侧,活塞1032滑动安装在储粉筒1031内侧,推拉杆1028贯穿储粉筒1031的底壁、且与储粉筒1031滑动连接,推拉杆1028的顶端与活塞1032固定连接,出粉单向阀1033固定安装在储粉筒1031的出口端、且通过导管与伸缩软管933接通,进粉单向阀1034固定安装在储粉筒1031的进口端、且通过导管与干粉储罐104接通,干粉储罐104固定安装在安装箱101的外侧。
安装箱101的外侧安装有传动组件11,传动组件11包括第三锥齿轮111、第四锥齿轮112、第二带轮113和第三带轮114;第三锥齿轮111固定安装在其中一个往复螺杆91的底部,第四锥齿轮112转动安装在壳体1的底部、且与第三锥齿轮111啮合,第二带轮113与第四锥齿轮112同轴固定连接,第三带轮114与第四齿轮1021同轴固定连接、且与第二带轮113通过皮带传动连接。
启动电机95后,往复螺杆91会带动第三锥齿轮111转动,这就使得第四锥齿轮112带动第二带轮113同步转动,从而使得第三带轮114同步转动,也就使得第四齿轮1021发生转动,这就使得两个第五齿轮1022带动两个第二不完全齿轮1023同向转动,进而使得齿板1026进行上下往复滑动,这就使得推拉杆1028带动活塞1032在储粉筒1031进行上下往复滑动;
当活塞1032向下滑动时,储粉筒1031内部压强减小,此时进粉单向阀1034可以将干粉储罐104内部的干粉导入储粉筒1031内部;当活塞1032向上滑动时,储粉筒1031内部压强增大,此时出粉单向阀1033将储粉筒1031内部的干粉导入伸缩软管933内,进而导入干粉导管931且通过干粉喷头932喷出进行灭火。
实施例4:
参照图13-14,作为本发明的另一优选实施例,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保护箱71的内侧安装有散热机构78,散热机构78包括安装座781、转动座782、第一锥齿轮783、第二锥齿轮784、连接轴785、万向联轴器786、散热叶轮787和驱动件788;安装座781固定安装在保护箱71的内侧,转动座782的一端转动安装在安装座781内侧,第一锥齿轮783与转动座782同轴固定连接,第二锥齿轮784转动安装在保护箱71的内侧、且与第一锥齿轮783啮合,连接轴785贯穿第二锥齿轮784的转轴、且与第二锥齿轮784转动连接,散热叶轮787转动安装在转动座782的另一端,散热叶轮787的转轴通过万向联轴器786与连接轴785固定连接;
驱动件788包括第一带轮7881、第一不完全齿轮7882、第一齿轮7883、卷簧7884、第二齿轮7885和第三齿轮7886;第一带轮7881转动安装在保护箱71的外侧,第三带轮114的一侧同轴固定安装有第四带轮115,第四带轮115与第一带轮7881通过皮带传动连接,第一不完全齿轮7882与第一带轮7881同轴固定连接,第一齿轮7883与第二锥齿轮784同轴固定连接、且与第一不完全齿轮7882间歇性啮合,卷簧7884套设在第一齿轮7883的转轴上,卷簧7884的一端与保护箱71的侧壁固定连接,卷簧7884的另一端与第一齿轮7883固定连接,第二齿轮7885与第一带轮7881同轴固定连接,第三齿轮7886固定安装在连接轴785的端部、且与第二齿轮7885啮合。
第三带轮114同时带动第二齿轮7885转动,这就使得第三齿轮7886带动连接轴785同步转动,从而使得万向联轴器786带动散热叶轮787进行自转,高速转动的散热叶轮787可以对计算机74进行物理降温,避免计算机74温度过高而损坏;
第三带轮114转动的同时会带动第四带轮115同步转动,这就使得第一带轮7881同步转动,也就使得第一不完全齿轮7882进行转动,当第一不完全齿轮7882与第一齿轮7883啮合时,第二锥齿轮784会带动第一锥齿轮783转动,从而使得转动座782带动散热叶轮787进行纵向转动,同时卷簧7884收缩积蓄弹性势能;当第一不完全齿轮7882与第一齿轮7883脱离时,卷簧7884释放弹性势能,从而使得第一齿轮7883啮合反向转动,如此循环,可以使得转动座782和散热叶轮787进行周期性的纵向往复转动,进而可以使得散热叶轮787对计算机74进行大范围的吹风,也就可以对计算机74进行大范围的散热,有效避免计算机74温度过高而损坏。
本发明还提供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桩简易测试系统的测试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通过转动手轮77可以使得蜗杆76转动,从而使得两个蜗轮75同步转动,这就使得两个丝杆72同步转动,也就使得放置板73带动计算机74在竖直方向上进行移动,这就可以调整计算机74的安装高度;
S2:将盖板792底部的卡块793插接在相应的卡座7911内部,卡块793会作用于限位块7914使其滑动到收纳槽7916内,同时弹簧7917被压缩积蓄弹性势能;当卡块793完全插接在卡槽7912内,弹簧7917释放势能使得限位块7914恢复到初始位置且对卡块793进行限制,这就实现了盖板792的快速安装,从而对计算机74进行保护;
S3:将插头4的输出端与外接设备通过导线电性连接进行充电测试,通过温度传感器6对测试充电桩进行温度检测,然后将检测数据传输到计算机74,再通过热损耗检测模块热损耗检测模块,最后通过模拟测试模块可以测试充电桩工作时的温度变化与热损耗的关系;
S4:当测试组件3出现火情时,烟雾传感器8可以实时传输信号到计算机74,然后计算机74控制电机95启动,电机95可以使得相应的往复螺杆91转动,在若干传动带轮94的传动作用下,可以使得所有的往复螺杆91同步转动,这就使得若干滑块92带动干粉导管931进行往复上下移动,同时若干干粉喷头932可以向测试组件3喷出干粉进行灭火,这就可以及时阻止火势蔓延,也就可以避免测试组件3局部着火后出现大面积烧毁。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桩简易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
测试组件(3),所述测试组件(3)安装在壳体(1)内侧、以对充电桩进行模拟实车测试;
插头(4),所述插头(4)的一端与测试组件(3)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插头(4)的另一端与外接设备通过导线电性连接;
蓄电池组(5),所述蓄电池组(5)固定安装在壳体(1)的内侧、且通过导线与测试组件(3)电性连接;
温度传感器(6),所述温度传感器(6)固定安装在壳体(1)的内侧、以对壳体(1)内部的温度进行检测;
计算机组件(7),所述计算机组件(7)安装在壳体(1)的顶部、且与温度传感器(6)信号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桩简易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组件(7)包括保护箱(71)、两个丝杆(72)、放置板(73)、计算机(74)、两个蜗轮(75)、蜗杆(76)和手轮(7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桩简易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箱(71)固定安装在壳体(1)的顶部,两个所述丝杆(72)分别转动安装在保护箱(71)内侧的两端,所述放置板(73)的两端分别螺纹安装在两个放置板(73)上,所述计算机(74)放置在放置板(73)的顶部,两个所述蜗轮(75)分别固定安装在两个丝杆(72)的底端,所述蜗杆(76)转动安装在保护箱(71)内侧,两个所述蜗轮(75)均与蜗杆(76)啮合,所述手轮(77)固定安装在蜗杆(76)的端部、且位于保护箱(71)的外侧;所述保护箱(71)的顶部安装有防护机构(79),所述防护机构(79)包括若干卡接件(791)、盖板(792)、若干卡块(793)和把手(794);若干所述卡接件(791)均安装在保护箱(71)的外侧、且环绕着保护箱(71)等距分布,若干所述卡块(793)均固定安装在盖板(792)底部的外沿、且与相应的卡接件(791)配合,所述把手(794)固定安装在盖板(792)的顶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桩简易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件(791)包括卡座(7911),所述卡座(7911)固定安装在保护箱(71)的外侧,所述卡座(7911)上开设有与卡块(793)相匹配的卡槽(7912),所述卡槽(7912)的内壁上开设有收纳槽(7916),所述收纳槽(7916)内滑动安装有限位块(7914),所述收纳槽(7916)的一端滑动安装有贯穿的滑杆(7913),所述滑杆(7913)的一端与限位块(7914)固定连接,所述滑杆(791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拉块(7915),所述滑杆(7913)上套设有弹簧(7917),所述弹簧(7917)位于收纳槽(7916)内;所述壳体(1)内侧固定安装有烟雾传感器(8),所述烟雾传感器(8)与计算机(74)信号连接;所述壳体(1)内侧安装有灭火组件(9),所述灭火组件(9)包括若干往复螺杆(91)、若干滑块(92)、喷粉件(93)、若干传动带轮(94)和电机(95);若干所述往复螺杆(91)均转动安装在壳体(1)内、且环绕着壳体(1)内等距分布,若干所述滑块(92)分别螺纹安装在相应的往复螺杆(91)上,所述喷粉件(93)安装在若干滑块(92)之间,若干所述传动带轮(94)分别固定安装在相应的往复螺杆(91)的底端,若干所述传动带轮(94)之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所述电机(95)固定安装在壳体(1)的底部、且输出轴与其中一个往复螺杆(91)固定连接;所述喷粉件(93)包括干粉导管(931)、若干干粉喷头(932)和伸缩软管(933);所述干粉导管(931)固定安装在若干滑块(92)之间、且套设在测试组件(3)的外侧,若干所述干粉喷头(932)均固定安装在干粉导管(931)的内侧、且环绕着干粉导管(931)等距分布,所述伸缩软管(933)固定安装在干粉导管(931)的顶部;
所述壳体(1)的外侧安装有供粉组件(10),所述供粉组件(10)包括安装箱(101)、推送件(102)、送粉件(103)和干粉储罐(104),所述安装箱(101)固定安装在壳体(1)的外侧;
所述推送件(102)包括第四齿轮(1021)、两个第五齿轮(1022)、两个第二不完全齿轮(1023)、导向杆(1024)、导向板(1025)、齿板(1026)、限位块(1027)和推拉杆(1028);所述第四齿轮(1021)转动安装在安装箱(101)内侧,两个所述第五齿轮(1022)分别转动安装在安装箱(101)内侧的两端、且均与第四齿轮(1021)啮合,两个第二不完全齿轮(1023)分别与两个第五齿轮(1022)同轴固定连接,所述导向杆(1024)固定安装在安装箱(101)内侧的底端,所述导向板(1025)的一端滑动安装在导向杆(1024)上,所述导向板(1025)的另一端与齿板(1026)固定连接,所述齿板(1026)可与任意一个第二不完全齿轮(1023)啮合,所述限位块(1027)固定安装在导向杆(1024)的顶端,所述推拉杆(1028)固定安装在齿板(1026)的顶部;
所述推送件(102)包括储粉筒(1031)、活塞(1032)、出粉单向阀(1033)和进粉单向阀(1034);所述储粉筒(1031)固定安装在安装箱(101)内侧,所述活塞(1032)滑动安装在储粉筒(1031)内侧,所述推拉杆(1028)贯穿储粉筒(1031)的底壁、且与储粉筒(1031)滑动连接,所述推拉杆(1028)的顶端与活塞(1032)固定连接,所述出粉单向阀(1033)固定安装在储粉筒(1031)的出口端、且通过导管与伸缩软管(933)接通,所述进粉单向阀(1034)固定安装在储粉筒(1031)的进口端、且通过导管与干粉储罐(104)接通,所述干粉储罐(104)固定安装在安装箱(101)的外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桩简易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箱(101)的外侧安装有传动组件(1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桩简易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11)包括第三锥齿轮(111)、第四锥齿轮(112)、第二带轮(113)和第三带轮(114);所述第三锥齿轮(111)固定安装在其中一个往复螺杆(91)的底部,所述第四锥齿轮(112)转动安装在壳体(1)的底部、且与第三锥齿轮(111)啮合,所述第二带轮(113)与第四锥齿轮(112)同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带轮(114)与第四齿轮(1021)同轴固定连接、且与第二带轮(113)通过皮带传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桩简易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箱(71)的内侧安装有散热机构(78)。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桩简易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机构(78)包括安装座(781)、转动座(782)、第一锥齿轮(783)、第二锥齿轮(784)、连接轴(785)、万向联轴器(786)、散热叶轮(787)和驱动件(788);所述安装座(781)固定安装在保护箱(71)的内侧,所述转动座(782)的一端转动安装在安装座(781)内侧,所述第一锥齿轮(783)与转动座(782)同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锥齿轮(784)转动安装在保护箱(71)的内侧、且与第一锥齿轮(783)啮合,所述连接轴(785)贯穿第二锥齿轮(784)的转轴、且与第二锥齿轮(784)转动连接,所述散热叶轮(787)转动安装在转动座(782)的另一端,所述散热叶轮(787)的转轴通过万向联轴器(786)与连接轴(785)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桩简易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788)包括第一带轮(7881)、第一不完全齿轮(7882)、第一齿轮(7883)、卷簧(7884)、第二齿轮(7885)和第三齿轮(7886);所述第一带轮(7881)转动安装在保护箱(71)的外侧,所述第三带轮(114)的一侧同轴固定安装有第四带轮(115),所述第四带轮(115)与第一带轮(7881)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所述第一不完全齿轮(7882)与第一带轮(7881)同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齿轮(7883)与第二锥齿轮(784)同轴固定连接、且与第一不完全齿轮(7882)间歇性啮合,所述卷簧(7884)套设在第一齿轮(7883)的转轴上,所述卷簧(7884)的一端与保护箱(71)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卷簧(7884)的另一端与第一齿轮(7883)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齿轮(7885)与第一带轮(7881)同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三齿轮(7886)固定安装在连接轴(785)的端部、且与第二齿轮(7885)啮合。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桩简易测试系统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通过转动手轮(77)可以使得蜗杆(76)转动,从而使得两个蜗轮(75)同步转动,这就使得两个丝杆(72)同步转动,也就使得放置板(73)带动计算机(74)在竖直方向上进行移动,这就可以调整计算机(74)的安装高度;
S2:将盖板(792)底部的卡块(793)插接在相应的卡座(7911)内部,卡块(793)会作用于限位块(7914)使其滑动到收纳槽(7916)内,同时弹簧(7917)被压缩积蓄弹性势能;当卡块(793)完全插接在卡槽(7912)内,弹簧(7917)释放势能使得限位块(7914)恢复到初始位置且对卡块(793)进行限制,这就实现了盖板(792)的快速安装,从而对计算机(74)进行保护;
S3:将插头(4)的输出端与外接设备通过导线电性连接进行充电测试,通过温度传感器(6)对测试充电桩进行温度检测,然后将检测数据传输到计算机(74),再通过热损耗检测模块热损耗检测模块,最后通过模拟测试模块可以测试充电桩工作时的温度变化与热损耗的关系;
S4:当测试组件(3)出现火情时,烟雾传感器(8)可以实时传输信号到计算机(74),然后计算机(74)控制电机(95)启动,电机(95)可以使得相应的往复螺杆(91)转动,在若干传动带轮(94)的传动作用下,可以使得所有的往复螺杆(91)同步转动,这就使得若干滑块(92)带动干粉导管(931)进行往复上下移动,同时若干干粉喷头(932)可以向测试组件(3)喷出干粉进行灭火,这就可以及时阻止火势蔓延,也就可以避免测试组件(3)局部着火后出现大面积烧毁。
CN202310580655.XA 2023-05-22 2023-05-22 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桩简易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 Pending CN11677385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580655.XA CN116773858A (zh) 2023-05-22 2023-05-22 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桩简易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580655.XA CN116773858A (zh) 2023-05-22 2023-05-22 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桩简易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773858A true CN116773858A (zh) 2023-09-19

Family

ID=880106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580655.XA Pending CN116773858A (zh) 2023-05-22 2023-05-22 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桩简易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773858A (zh)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271518A (ja) * 2005-03-28 2006-10-12 Air Water Safety Service Inc ドラフトチャンバ消火装置
JP2007033984A (ja) * 2005-07-28 2007-02-08 Ogura Clutch Co Ltd 粉体搬送装置
WO2014099042A2 (en) * 2012-12-20 2014-06-26 Victaulic Company Dry sprinkler
WO2019028942A1 (zh) * 2017-08-09 2019-02-14 中国矿业大学 一种气粉分离的三相射流消防炮系统
CN110470885A (zh) * 2019-08-27 2019-11-19 徐州华琅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抗干扰能力强的霍尔电流传感器
CN212880674U (zh) * 2019-12-24 2021-04-06 陕西万众安信消防检测维保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配电柜的消防装置
KR102247044B1 (ko) * 2019-12-10 2021-04-30 호남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배터리 에너지 저장시스템의 소화장치
CN113267705A (zh) * 2021-07-21 2021-08-17 天津滨电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桩简易测试装置
CN113731608A (zh) * 2021-09-08 2021-12-03 于崔云 一种石墨烯颗粒加工工艺
CN217036375U (zh) * 2022-03-18 2022-07-22 唐山汇通机电设备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灭火功能的配电柜
KR102445453B1 (ko) * 2022-03-08 2022-09-21 (주)대림엠이씨 신속 화재진압이 가능한 화재감지기능 탑재 소방장치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271518A (ja) * 2005-03-28 2006-10-12 Air Water Safety Service Inc ドラフトチャンバ消火装置
JP2007033984A (ja) * 2005-07-28 2007-02-08 Ogura Clutch Co Ltd 粉体搬送装置
WO2014099042A2 (en) * 2012-12-20 2014-06-26 Victaulic Company Dry sprinkler
WO2019028942A1 (zh) * 2017-08-09 2019-02-14 中国矿业大学 一种气粉分离的三相射流消防炮系统
CN110470885A (zh) * 2019-08-27 2019-11-19 徐州华琅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抗干扰能力强的霍尔电流传感器
KR102247044B1 (ko) * 2019-12-10 2021-04-30 호남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배터리 에너지 저장시스템의 소화장치
CN212880674U (zh) * 2019-12-24 2021-04-06 陕西万众安信消防检测维保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配电柜的消防装置
CN113267705A (zh) * 2021-07-21 2021-08-17 天津滨电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桩简易测试装置
CN113731608A (zh) * 2021-09-08 2021-12-03 于崔云 一种石墨烯颗粒加工工艺
KR102445453B1 (ko) * 2022-03-08 2022-09-21 (주)대림엠이씨 신속 화재진압이 가능한 화재감지기능 탑재 소방장치
CN217036375U (zh) * 2022-03-18 2022-07-22 唐山汇通机电设备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灭火功能的配电柜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周会会等: "储能系统危险性分析及灭火技战术", 中国人民警察大学学报, vol. 39, no. 4, pages 73 - 76 *
潘志杰: "基于充电桩监测动力电池数据模型预防电动公交车起火方法研究", 能源与环境, no. 3, pages 48 - 4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935300A (zh) 一种基于电缆几何尺寸的电缆缺陷检测设备
CN116773858A (zh) 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桩简易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
CN114400572A (zh) 一种高压电缆巡检修复机器人
CN219641202U (zh) 一种具有防护结构的新能源汽车电池测试平台
CN116242959B (zh) 一种防火电线电缆生产用耐火测试装置
CN116298671A (zh) 一种电网线路监测装置及监测方法
CN210942017U (zh) 一种用于油田抢险作业的油田应急机器人
CN204376318U (zh) 高精确度自动穿线器
CN214622497U (zh) 一种生产环境中氯乙烯的测定装置
CN114069710A (zh) 一种船舶用岸电系统
CN209850083U (zh) 一种安全车身板材点焊装置
CN220061041U (zh) 一种适用于狭窄环境的管道无损检测装置
CN219452326U (zh) 一种具有吸尘功能的充气泵
CN212883136U (zh) 一种不锈钢复合管材抗静电阻燃涂抹装置
CN217623173U (zh) 一种带有灭火装置的电瓶车充电桩
CN117601164B (zh) 一种安全生产的化学危险物品夹取设备
CN219738306U (zh) 一种地下车库车位引导设备
CN212621450U (zh) 一种电动自行车用的链条拉力检测装置
CN111122073A (zh) 一种汽车油管用气密性检测设备及其工作方法
CN117148221B (zh) 信号电缆测试装置
CN112006082B (zh) 一种卤肉食品灭菌设备
CN220690426U (zh) 一种电主轴批量测试装置
CN220938926U (zh) 一种消防设施维护用检测装置
CN216695003U (zh) 一种用于工程造价测量的便携式放线测量装置
CN212965193U (zh) 一种自动可靠性老化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