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749856A - 用于乘员颈部保护的系统、方法、车辆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 Google Patents

用于乘员颈部保护的系统、方法、车辆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749856A
CN116749856A CN202310926778.4A CN202310926778A CN116749856A CN 116749856 A CN116749856 A CN 116749856A CN 202310926778 A CN202310926778 A CN 202310926778A CN 116749856 A CN116749856 A CN 11674985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ccupant
vehicle
neck
sensor device
sens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92677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明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ercedes Benz Group AG
Original Assignee
Mercedes Benz Group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ercedes Benz Group AG filed Critical Mercedes Benz Group AG
Priority to CN202310926778.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749856A/zh
Publication of CN1167498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74985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车辆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乘员的颈部保护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第一传感器装置,其配置为适于检测所述乘员的颈部肌肉状态的数据;第二传感器装置,其配置为适于检测与车辆的紧急状态相关的数据;至少一个第一执行装置,其配置为适于使所述乘员的颈部肌肉张紧;和控制装置,其配置为适于接收来自所述第一传感器装置和所述第二传感器装置的信号并且基于所述数据控制所述第一执行装置,以使所述乘员的颈部肌肉张紧。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相应的方法、车辆以及计算机程序产品。通过本发明能够在紧急状态的情况下使乘员的肌肉张紧,从而有效降低乘员颈部受伤风险,提高车辆的乘员保护能力以及用户对车辆的接受度。

Description

用于乘员颈部保护的系统、方法、车辆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乘员颈部保护的系统。此外,本申请还涉及一种用于乘员颈部保护的方法、一种具有这种系统的车辆以及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
背景技术
随着主动安全系统的广泛应用,自动驾驶技术得到进一步发展。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可能发生紧急刹车或者碰撞事故,而当乘员的颈部在松弛状态下,,例如乘员打瞌睡或分心时,乘员头部会过度前倾、后仰或侧歪等而造成颈部损伤。例如在车辆前部碰撞的情况下,头部在碰撞力的作用下相对于身体前倾。而在车辆被追尾的情况下,头部在惯性作用下相对于身体后仰。这将会导致颈部突然拉伸。该过程会伤害到颈部肌肉甚至颈椎。
研究表明,颈部肌肉的预先张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颈部的稳定性。因此在车辆紧急制动或碰撞时,在肌肉预先张紧的状态下与在松弛状态下相比,头部质心具有更小的加速度。与此同时,头部质心相对于胸椎角位移以及头部质心相对于胸椎的相对位移的峰值也会更小。从生物力学的角度来说,预先张紧的颈部肌肉使得椎骨以及椎间盘最大米塞斯应力得以降低。
因此,存在对乘员颈部保护、尤其是在紧急情况下进行保护的进一步需求。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发明提出一种高效方案,所述方案不仅能够克服现有技术方案中的不足,而且能够以特别简单的方式保护车辆乘员而不会明显提高系统的复杂性。因此,能够以成本有利的方式进一步提高乘员安全性以及对产品的接受度。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出一种用于乘员的颈部保护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第一传感器装置,其配置为适于检测所述乘员的颈部肌肉状态的数据;
第二传感器装置,其配置为适于检测与车辆的紧急状态相关的数据;
至少一个第一执行装置,其配置为适于使所述乘员的颈部肌肉张紧;和
控制装置,其配置为适于接收来自所述第一传感器装置和所述第二传感器装置的数据并且基于所述数据控制所述第一执行装置,以使乘员的颈部肌肉张紧。
本发明的基本构思在于,通过实时地检测乘员的颈部肌肉状态,在发生紧急状况之前有效地使乘员肌肉张紧,使得在例如紧急制动或者碰撞的情况下,有效地激活乘员颈部肌肉以保护乘员的颈部并且配合相应的车辆主动安全措施进一步降低甚至避免乘员的受伤风险。由此提高了系统的整体安全性和用户体验并因而提高了用户的接受度。
在本发明中,“肌肉张紧”应理解为一种肌肉状态并且与“肌肉松弛/放松”相对地理解,并且这种“肌肉张紧”不会造成乘员的精神/情绪紧张或者说不会造成对乘员肌肉的负面刺激甚至损伤。
本发明的各个方案的有利构型能够由以下可选的实施例中获得。
根据本发明的系统的一个可选实施例,所述第一执行装置包括气体喷射器,其布置在乘员座椅的头枕处,尤其集成在头枕中,所述气体喷射器配置为适于由所述控制装置控制而朝向所述乘员的颈部的方向喷射气体。在正常布置的情况下,该第一执行装置不与乘员的颈部直接接触。通过该实施例可以特别有效地对乘员的颈部肌肉产生张紧效果(肌肉进入张紧状态),而不会造成对颈部的影响甚至损伤。此外,这种第一执行装置的原理和结构简单,成本有利。
根据本发明的系统的一个可选实施例,所述第一执行装置包括安全带,所述安全带配置为适于由所述控制装置控制而交替执行伸缩运动并且交替改变安全带的张/紧状态。该实施例可以利用车辆中现有的装置来实现。通过控制例如电动机的电机轴的转动方向,可以实现安全带张/紧状态的交替变换,从而促使乘员的上肢(例如胸部、肩部)以及颈部肌肉张紧。
根据本发明的系统的一个可选实施例,所述第一传感器装置布置在乘员座椅的头枕处,尤其集成在头枕中。该实施例通过简单的加装能够实现特别有效的肌肉状态检测,而不会占用过多空间。此外,这种传感器装置成本有利并且易于集成在不同的结构中。
根据本发明的系统的一个可选实施例,所述系统还包括:第三传感器装置,其与所述控制装置通信连接并且配置为适于检测所述乘员的生物特征,所述第一执行装置由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成基于所述乘员的生物特征调整所述第一执行装置的运行参数。该实施例能够根据乘员的生物特征来适应性地调整第一执行装置的运行参数,由此能够进一步细化对乘员的颈部肌肉的张紧过程并且在使乘员的颈部肌肉张紧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对乘员的颈部保护并因而提高用户的接受度。
根据本发明的系统的一个可选实施例,所述乘员的生物特征包括身高和/或体重和/或年龄和/或性别。该实施例可以根据不同的生物特征适应性调整第一执行装置的运行,因而提高了系统的适配性和可调整性。
根据本发明的系统的一个可选实施例,所述运行参数包括气体喷射频率、气体喷射流量和/或气体喷射时间。在气体喷射器的情况下,该实施例能够提供不同的运行参数。通过不同的运行参数的组合,可以提供丰富的、与紧急状态以及与乘员生物信息相关的肌肉张紧功能。
根据本发明的系统的一个可选实施例,所述运行参数包括所述安全带的伸缩运动的交替频率和/或张/紧程度。在安全带的情况下,该实施例提供不同的运行参数。通过不同的运行参数的组合,可以提供丰富的、与紧急状态以及与乘员生物信息相关的肌肉张紧功能。
根据本发明的系统的一个可选实施例,所喷射的气体为压缩气体。由此在气体喷射器的情况下大大增加气体存储量,减少更换气体的频次。
根据本发明的系统的一个可选实施例,所述系统还包括:振动装置,其与所述控制装置通信连接并且配置为适于向所述乘员输出振动信号;和/或光学装置,其与所述控制装置通信连接并且配置为适于向所述乘员输出光学信号;和/或声学装置,其与所述控制装置通信连接并且配置为适于向所述乘员输出声学信号。通过扩展系统的组成部分,该实施例能够借助附加的装置对本发明的第一执行装置进行补充和加强,从而能够在第一执行装置运行的同时以触觉和/或视觉和/或听觉的方式附加地对乘员进行提示,从而可以更可靠且更有效使乘员的颈部肌肉张紧并且也可以同时使乘员身体其他部位、例如大腿、手臂等肌肉处于张紧状态并相应调整坐姿,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紧急状态下的乘员安全性。
根据本发明的系统的一个可选实施例,所述振动装置包括安全带振动器和/或座椅振动器和/或方向盘振动器,所述振动装置被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成基于所述乘员的生物特征和/或紧急状态的程度来适配振动强度和/或振动频率。通过在车辆中设置在现有结构(座椅、方向盘和/或安全带等)中的不同类型的振动装置,能够确保对乘员颈部的更全方位的保护。
根据本发明的系统的一个可选实施例,所述安全带振动器集成在安全带中并且由柔性压电陶瓷制成。该实施例实现特别简单的结构以及特别可靠的振动功能。
根据本发明的系统的一个可选实施例,所述第一传感器装置构造为红外线传感器和/或超声波传感器。该实施例结构简单并且能够特别可靠地检测肌肉状态。
根据本发明的系统的一个可选实施例,所述第二传感器装置构造为预碰撞传感器(英文:pre-crash sensor)和/或加速度传感器。该实施例能够利用现有车辆中的传感器实现功能扩展,无需增加硬件成本。
根据本发明的系统的一个可选实施例,所述第三传感器装置构造为车内摄像头。该实施例能够利用现有车辆中的传感器实现功能扩展,无需增加硬件成本。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用于乘员颈部保护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由第一传感器装置检测乘员的颈部肌肉状态的数据;
S2由第二传感器装置检测与车辆的紧急状态相关的数据;和
S3基于所述第一传感器装置和第二传感器装置的数据控制第一执行装置,以使乘员的颈部肌肉张紧。
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与步骤S3并行地向乘员输出振动信号和/或光学信号和/或声学信号,以附加地使乘员的颈部肌肉张紧。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车辆,尤其是自动驾驶车辆,所述车辆包括根据上述实施例之一所述的系统。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被控制装置执行时至少用于辅助实施上述实施例之一所述的方法。
本发明的更多的特征从权利要求、附图和附图的描述中变得显而易见的。在上述说明中提到的特征和特征组合以及在下文的附图描述中提到的和/或只在附图中示出的特征和特征组合不仅可以以相应指定的组合使用,而且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以其它组合使用。因此,下述内容也视作被本发明涵盖和公开:这些内容未在附图中明确示出并未被明确解释,而是源自由来自所解释的内容的分离的特征所组成的组合并由这些组合产生。下述内容和特征组合也被视作是被公开的:其不具有原始撰写的独立权利要求的所有特征。此外,下述内容和特征组合被视作尤其被上文内容所公开:其超出或偏离权利要求的引用关系中所限定的特征组合。
附图说明
下面,通过参看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原理、特点和优点。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车辆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中的车辆中具有乘员的视图;
图3示出了在图1中的车辆的一个示例性运行场景;
图4示出了在图1中的车辆的另一示例性运行场景;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方法的流程图;和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方法的流程图。
在附图中,有时为了明确起见,夸大表示了每个构成要素的大小、层的厚度或区域。因此,附图中每个构成要素的形状和大小不反映真实比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以及有益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将结合附图以及多个示例性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在本说明书中,为了方便起见,使用“中部”、“上”、“下”、“前”、“后”、“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词句以参照附图说明构成要素的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说明书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公开的限制。构成要素的位置关系根据描述每个构成要素的方向适当地改变。因此,不局限于在说明书中说明的词句,根据情况可以适当地更换。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车辆1的示意图。根据该实施例,车辆1构造为乘用车并且是自动驾驶车辆。车辆1具有自动驾驶系统ADS并且能够在自动驾驶模式下接管驾驶员的操控,从而自动地控制车辆1的行驶运行。
如图1所示并结合图2,车辆1包括用于乘员20的颈部保护的系统10。根据该实施例,系统10包括第一传感器装置30和第二传感器装置40。第一传感器装置30包括红外线传感器和/或超声波传感器并且能够检测乘员20的颈部肌肉状态的数据。第二传感器装置40包括预碰撞传感器和加速度传感器并且能够检测与车辆1的紧急状态相关的数据。系统10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执行装置50和控制装置60。第一执行装置50配置为适于通过接触或非接触的方式使乘员20的颈部肌肉张紧。控制装置60能够接收来自第一传感器装置30和第二传感器装置40的数据并且基于这些数据来控制第一执行装置,以使乘员20的颈部肌肉张紧。
在该实施例中,控制装置60可以是车辆1的中央控制器或者是子控制器或域控制器。
在该实施例中,预碰撞传感器安装在车辆1的前部和后部并且检测与位于车辆1前方/后方对象的距离以及相对速度并且基于距离数据与相对速度数据输出与紧急状态相关的数据、例如发生碰撞风险的数据。加速度传感器检测车辆1自身的加速度数据、尤其是减速度数据并且在制动、尤其是紧急制动情况下输出减速度数据。
如图1所示,系统10还包括第三传感器装置70,其与控制装置60通信连接并且配置为适于检测乘员20的生物特征。在该实施例中,第三传感器装置70是车辆1内部的摄像头并且实时地拍摄乘员20的图像数据并且将图像数据传输给控制装置60。控制装置60可以分析处理这些图像数据并且生成与乘员20对应的生物特征数据,例如乘员的身高和/或体重和/或年龄和/或性别,这通过现有的图像识别技术、例如通过深度神经网络算法、对象分类法等来实现。此外,控制装置60还可以基于这些图像数据来分析乘员20的疲劳状态,例如打瞌睡等。基于上述这些生物特征数据,控制装置60可以相应地调整第一执行装置50的运行参数。
此外,系统10还包括振动装置91,其与控制装置60通信连接并且配置为适于向乘员20输出振动信号;光学装置92,其与控制装置60通信连接并且配置为适于向乘员20输出光学信号;和声学装置93,其与控制装置60通信连接并且配置为适于向乘员20输出声学信号。
图2示出了在图1中的车辆1中具有乘员20的视图。在图2中示意性示出了乘员20,该乘员20是驾驶员。然而,在其他实施例中,乘员20也可以是副驾驶员或者位于后排的乘员,并且在车辆1中也可以包括多名乘员20,他们例如可以是驾驶员、副驾驶员以及后排乘员。
结合图1,如图2所示,驾驶员位于车辆1中并且落座于座椅80上。在座椅80的头枕中集成有第一传感器装置30,其朝向驾驶员的颈部方向布置并且实时地检测驾驶员的颈部肌肉状态。如前所述,第一传感器装置30是红外线传感器和/或超声波传感器。
在本发明中,可以设置多个第一传感器装置30和执行装置50,它们分别布置在一个乘员座椅80上。
根据该实施例,第一执行装置50包括气体喷射器51,其集成在座椅80(在此为驾驶员座椅)的头枕中并且包括两个气体开口511,这个两个气体开口511朝向驾驶员的颈部布置并且在驾驶员正坐的情况下相对于驾驶员的颈部对称地布置。在气体喷射器51中存储有适量的压缩气体。气体喷射器51能够被控制装置60控制而朝向乘员20的颈部方向喷射气体。该气体具有与车内温度相匹配的温度、例如具有22度的温度,并且因此在朝向乘员20的颈部喷射时不会对乘员20的颈部造成伤害。
替代地或附加地,根据另一实施例,第一执行装置50包括安全带52。在常规使用状态下,驾驶员在佩戴好安全带52的情况下,卷收器自动收紧并且贴合在驾驶员的身体上,实现必要的张紧状态。
根据该另一实施例,安全带52的卷收器能够被控制装置60控制而交替执行伸缩运动并且交替改变张/紧状态。
在一个未示出的实施例中,该执行装置50还可以包括颈部固定装置,其例如构造为颈部张紧带。
如图2所示,系统10还包括构造为摄像机的第三传感器装置70,其朝向车内布置并且检测车内乘员20的图像数据,这些图像数据可以包括乘员的生物特征,例如年龄、性别、体重、身高等。
在又一实施例中,振动装置91包括安全带振动器、座椅振动器和方向盘振动器(未详细示出)。安全带振动器集成在安全带52的内侧并且由柔性压电陶瓷制成。座椅振动器集成在座椅垫中和/或座椅靠背中并且可以在座椅垫中和/或座椅靠背上的不同部位上设置多个振动器。
在该实施例中,光学装置92例如包括车辆1内的灯光装置和/或中控屏和/或仪表板,其能够向乘员20输出光信号,例如灯光信号和/或中控屏中的光学符号和/或仪表板中的光学符号。声学装置93例如包括车辆1内的扬声器,其能够向乘员20输出音频信号。
上述这些振动装置91、光学装置92和/或声学装置93能够附加地被控制装置60控制成基于乘员20的生物特征和/或紧急状态的程度来适配输出的信号。例如,当生物特征表征该乘员为男性成年驾驶员并且紧急状态程度为“非常紧急”的情况下,振动装置60被控制以20次/秒的振动频率和“高”振动强度(依据系统设置而定)输出振动。而当生物特征表征该乘员为后排乘员并且为6岁女孩并且紧急状态程度为“不紧急”的情况下,振动装置60以8次/秒的振动频率和“低”振动强度输出振动。
下面,结合图1、图2以及图3和图4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应用场景。
图3示出了在图1中的车辆1的一个示例性运行场景。在该运行场景中,如前所述,车辆1是自动驾驶车辆并且处于自动驾驶模式。当前,车辆1位于道路上并且以80km/h的速度行驶。在相同的道路中,车辆2位于车辆1前方并且以60km/h的速度沿相同方向行驶。根据该实施例,集成在乘员座椅80的头枕中的第一传感器装置30实时地检测车辆1中的乘员20的颈部肌肉状态(在该实施例中为驾驶员的颈部肌肉状态)。由于车辆1处于自动驾驶模式,因而驾驶员无需对车辆1进行操纵并且处于放松状态或者说驾驶员没有关注驾驶事件。由此,第一传感器装置30检测到驾驶员的颈部肌肉状态为“松弛”并且将涉及颈部肌肉状态的数据实时地传输给控制装置60。与此同时,包括预碰撞传感器和加速度传感器的第二传感器装置40布置在车辆1前部并且实时地检测车辆1与车辆2的距离、相对速度以及车辆1的加(减)速度。第二传感器装置40将实时的检测数据传输给控制装置60。
由于车辆1与车辆2的相对速度,车辆1逐渐接近车辆2。此时,车辆1的自动驾驶系统例如进行减速,加速度传感器将减速度数据传输给控制装置60,其基于第二传感器装置40的预碰撞传感器数据以及加速度传感器的减速度数据以及第一传感器装置30的驾驶员肌肉状态数据控制第一执行装置50,以使驾驶员的颈部肌肉张紧。
在该实施例中,第一执行装置50包括气体喷射器51。气体喷射器51被控制装置60控制而朝着驾驶员的颈部喷射压缩气体,使得驾驶员的颈部肌肉被气体喷射而从肌肉松弛状态进入肌肉张紧状态并且因此使驾驶员关注于驾驶事件。在此,气体喷射器51的喷射频率处于5Hz至10Hz之间,气体喷射流量(喷射强度)处于1L/min与2L/min之间并且喷射时间处于5秒至2分钟之间。
在一个替代或附加的实施例中,第一执行装置50包括安全带52,安全带52被控制装置60控制而交替执行伸缩运动并且交替改变其张/紧状态。驾驶员因此可以从颈部松弛状态进入颈部张紧状态并且因此关注于驾驶事件。
此外,根据又一实施例,车辆1还包括第三传感器装置70,其检测驾驶员的生物特征数据并且将其输送给控制装置60。在此,生物特征数据包括驾驶员的性别,年龄,体重,身高等数据。
根据该又一实施例,控制装置60还基于第三传感器装置70的生物特征数据相应地调整第一执行装置50的运行参数。在该又一实施例中,当生物特征数据表明驾驶员为胶胖的成年男性情况下,气体喷射器51被控制成以10Hz的喷射频率和2L/min的气体喷射流量来喷射气体或者以10Hz的频率交替改变安全带52的张/紧状态。而在其他实施例中,例如乘员位于后排并且生物特征数据表明该乘员为体重较轻的儿童情况下,气体喷射器51被控制成以5Hz的喷射频率和1L/min的气体喷射流量来喷射气体或者以5Hz的频率交替改变安全带52的张/紧状态。
在又一实施例中,如前所述,系统10还包括振动装置91,其与控制装置60通信连接并且配置为适于向乘员20(例如驾驶员)输出振动信号;光学装置92,其与控制装置60通信连接并且配置为适于向乘员20输出光学信号;和声学装置93,其与控制装置60通信连接并且配置为适于向乘员20输出声学信号。
图4示出了与图3不同的另一场景,在该场景中,车辆1与车辆2行驶在相同的道路中并且车辆2在车辆1后方行驶。车辆2以大于车辆1的速度行驶接近车辆1并且车辆1可能存在被车辆2追尾的风险。
根据该实施例,车辆1的第二传感器装置40包括预碰撞传感器和加速度传感器。与图3不同的是,预碰撞传感器还布置在车辆1后部并且检测车辆1与车辆2的距离和相对速度。加速度传感器检测车辆1的加速度。
与图3类似地,控制装置60基于第一传感器装置30和第二传感器装置40的数据控制第一执行装置,以使乘员20的颈部肌肉张紧。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方法的流程图。结合图3或图4的场景。在该方法中,在步骤S1中,PP由第一传感器装置30检测乘员20的颈部肌肉状态的数据。在步骤S2中,由第二传感器装置40检测与车辆1的紧急状态相关的数据。在步骤S3中,将基于第一传感器装置30和第二传感器装置40的数据控制第一执行装置40,以使乘员20的颈部肌肉张紧。在该步骤S3中,控制装置60实时地接收第一传感器装置30和第二传感器装置40的数据并且对其进行分析处理。如果第一传感器装置30的数据表明乘员20的颈部肌肉处于松弛状态并且第二传感器装置40的数据表明车辆1处于紧急状态,则控制装置60控制第一执行装置40使乘员20的颈部肌肉张紧。如果第一传感器装置30的数据表明乘员20的颈部肌肉已处于张紧状态或者如果第二传感器装置40的数据表明车辆1未处于紧急状态,则控制装置60对第一执行装置40不执行控制。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方法的流程图。与图5不同之处在于,在该另一实施例中,与步骤S3并行地,在步骤S31中附加地向乘员20输出振动信号和/或光学信号和/或声学信号,以附加地使乘员20的颈部肌肉张紧(如结合图3或图4所述那样)。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方法的流程图。与图6类似地,在步骤S3和S31之后,在步骤S4中,在紧急状态解除时,控制装置60停用第一执行装置50。在该状态下,控制装置60控制光学装置93继续向乘员20输出光信号,以使乘员20的颈部肌肉张紧保持。
本发明还保护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包括计算机指令,计算机指令被控制装置60执行时至少用于辅助实施本发明的方法100之一。
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够在车辆处于紧急状态下以特别有效且不同的和/或组合的方式使乘员的颈部肌肉张紧,从而特别可靠地保护乘员颈部免受进一步伤害并且有效地提高车辆行驶时的乘员安全性。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本发明的其它优点和替代性实施方式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本发明就其更宽泛的意义而言并不局限于所示和所述的具体细节、代表性结构和示例性实施方式。相反,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基本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进行各种修改和替代。

Claims (14)

1.一种用于乘员(20)的颈部保护的系统(10),所述系统(10)包括:
第一传感器装置(30),其配置为适于检测所述乘员(20)的颈部肌肉状态的数据;
第二传感器装置(40),其配置为适于检测与车辆(1)的紧急状态相关的数据;
至少一个第一执行装置(50),其配置为适于使所述乘员(20)的颈部肌肉张紧;和
控制装置(60),其配置为适于接收来自所述第一传感器装置(30)和所述第二传感器装置(40)的信号并且基于所述数据控制所述第一执行装置(50),以使所述乘员(20)的颈部肌肉张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10),其中,所述第一执行装置(50)包括气体喷射器(51),其布置在乘员座椅(80)的头枕处,尤其集成在头枕中,所述气体喷射器(51)配置为适于由所述控制装置(60)控制而朝向所述乘员(20)的颈部的方向喷射气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系统(10),其中,所述第一执行装置(50)包括安全带(52),所述安全带(52)配置为适于由所述控制装置(60)控制而交替执行伸缩运动并且交替改变所述安全带(52)的张/紧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10),其中,所述第一传感器装置(30)布置在乘员座椅(80)的头枕处,尤其集成在头枕中。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10),所述系统(10)还包括:
第三传感器装置(70),其与所述控制装置(60)通信连接并且配置为适于检测所述乘员(20)的生物特征,所述第一执行装置(50)由所述控制装置(60)控制成基于所述乘员(20)的生物特征调整所述第一执行装置(50)的运行参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10),其中,所述乘员(20)的生物特征包括身高和/或体重和/或年龄和/或性别;和/或
所述运行参数包括所述气体喷射器(51)的气体喷射频率、气体喷射流量和/或气体喷射时间;和/或
所述运行参数包括所述安全带(52)的伸缩运动的交替频率和/或张/紧程度;
所喷射的气体为压缩气体。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10),所述系统(10)还包括:
振动装置(91),其与所述控制装置(60)通信连接并且配置为适于向所述乘员(20)输出振动信号;和/或
光学装置(92),其与所述控制装置(60)通信连接并且配置为适于向所述乘员(20)输出光学信号;和/或
声学装置(93),其与所述控制装置(60)通信连接并且配置为适于向所述乘员(20)输出声学信号。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10),其中,所述振动装置(91)包括安全带振动器和/或座椅振动器和/或方向盘振动器,所述振动装置被所述控制装置(60)控制成基于所述乘员(20)的生物特征和/或紧急状态的程度来适配振动强度和/或振动频率。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10),其中,所述安全带振动器集成在安全带(52)中并且由柔性压电陶瓷制成。
10.根据权利要求5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10),其中,
所述第一传感器装置(30)构造为红外线传感器和/或超声波传感器;和/或
所述第二传感器装置(40)构造为预碰撞传感器和/或加速度传感器;和/或
所述第三传感器装置(70)构造为车内摄像头。
11.一种用于乘员(20)颈部保护的方法(100),所述方法(100)包括以下步骤:
S1由第一传感器装置(30)检测乘员(20)的颈部肌肉状态的数据;
S2由第二传感器装置(40)检测与车辆(1)的紧急状态相关的数据;和
S3基于所述第一传感器装置和第二传感器装置的数据控制第一执行装置,以使乘员(20)的颈部肌肉张紧。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100),其中,与步骤S3并行地向乘员(20)输出振动信号和/或光学信号和/或声学信号,以附加地使乘员(20)的颈部肌肉张紧。
13.一种车辆(1),尤其是自动驾驶车辆(1),所述车辆(1)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10)。
14.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被控制装置(60)执行时至少用于辅助实施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方法(100)。
CN202310926778.4A 2023-07-26 2023-07-26 用于乘员颈部保护的系统、方法、车辆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Pending CN11674985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926778.4A CN116749856A (zh) 2023-07-26 2023-07-26 用于乘员颈部保护的系统、方法、车辆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926778.4A CN116749856A (zh) 2023-07-26 2023-07-26 用于乘员颈部保护的系统、方法、车辆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749856A true CN116749856A (zh) 2023-09-15

Family

ID=879553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926778.4A Pending CN116749856A (zh) 2023-07-26 2023-07-26 用于乘员颈部保护的系统、方法、车辆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749856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333011B1 (en) Motion sickness mitigation
JP6127163B2 (ja) 運転者の覚醒度を監視及び制御するための方法及び装置
CN106462027B (zh) 控制机动车辆中的车辆系统的方法
CN110588452B (zh) 一种车辆座椅调节方法、系统及车载终端
CN101918241B (zh) 用于自动调节机动车座椅的头靠的方法以及用于实施该方法的装置
WO2016132653A1 (ja) 刺激付与装置
Jin et al. Occupant kinematics and biomechanics with rotatable seat in autonomous vehicle collision: a preliminary concept and strategy
CN1646350A (zh) 汽车安全气囊控制系统
CN112955351A (zh) 用于在车辆驾驶操作中减少乘客的晕车相关紊乱的装置
CN111516630A (zh) 碰撞防护系统及方法
CN108382349A (zh) 汽车安全带控制系统及汽车安全带控制方法
JP2024053103A (ja) 乗物用シート
CN116749856A (zh) 用于乘员颈部保护的系统、方法、车辆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US20240034213A1 (en) Vehicle Seat
US20040122575A1 (en) Device for detecting a seating position of a passenger in a motor vehicle
EP2839997B1 (en) Arrangement for control of vehicle seat belt alert arrangement, a seat, a vehicle, a method and use of the arrangement
JP2004521007A (ja) 車両における乗員に警告をするための装置
DE102016224205B4 (de)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Beeinflussung einer Einschlafphase oder Schlafphase von Passagieren eines vollautonom betriebenen Kraftfahrzeugs
WO2022030318A1 (ja) シートリクライニング位置制御装置
US20230339379A1 (en) Pneumatic seat control system and control method of vehicle,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CN111862533B (zh)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车辆联合导航设备及导航方法
CN108162763A (zh) 一种行驶辅助系统、方法及车辆
US11535137B2 (en) Vehicle seat, vehicle seat control device, and vehicle seat control method
JP7493870B2 (ja) 運転支援装置、運転支援方法及び車両
EP4296987B1 (en) Driver attention 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