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747494B - 一种用于动静脉内瘘术后功能锻炼的训练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动静脉内瘘术后功能锻炼的训练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747494B
CN116747494B CN202311025434.2A CN202311025434A CN116747494B CN 116747494 B CN116747494 B CN 116747494B CN 202311025434 A CN202311025434 A CN 202311025434A CN 116747494 B CN116747494 B CN 11674749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mber
movable plate
knob
channel
windward s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02543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747494A (zh
Inventor
尹丽娟
廖金凤
魏霞
张曦
文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Peoples Hospital of Sichuan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Peoples Hospital of Sichuan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Peoples Hospital of Sichuan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filed Critical Sichuan Peoples Hospital of Sichuan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Priority to CN202311025434.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747494B/zh
Publication of CN1167474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74749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74749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74749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23/00Exercis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parts of the body
    • A63B23/035Exercis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parts of the body for limbs, i.e. upper or lower limbs, e.g. simultaneously
    • A63B23/12Exercis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parts of the body for limbs, i.e. upper or lower limbs, e.g. simultaneously for upper limbs or related muscles, e.g. chest, upper back or shoulder muscles
    • A63B23/16Exercis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parts of the body for limbs, i.e. upper or lower limbs, e.g. simultaneously for upper limbs or related muscles, e.g. chest, upper back or shoulder muscles for hands or fing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21/00Exercising apparatus for developing or strengthening the muscles or joints of the body by working against a counterforce, with or without measuring devices
    • A63B21/00058Mechanical means for varying the resistanc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21/00Exercising apparatus for developing or strengthening the muscles or joints of the body by working against a counterforce, with or without measuring devices
    • A63B21/008Exercising apparatus for developing or strengthening the muscles or joints of the body by working against a counterforce, with or without measuring devices using hydraulic or pneumatic force-resisters
    • A63B21/0085Exercising apparatus for developing or strengthening the muscles or joints of the body by working against a counterforce, with or without measuring devices using hydraulic or pneumatic force-resisters using pneumatic force-resist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21/00Exercising apparatus for developing or strengthening the muscles or joints of the body by working against a counterforce, with or without measuring devices
    • A63B21/02Exercising apparatus for developing or strengthening the muscles or joints of the body by working against a counterforce, with or without measuring devices using resilient force-resisters
    • A63B21/05Linearly-compressed element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rthopedic Medicine & Surge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ysical Education & Sports Medicin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iophysics (AREA)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动静脉内瘘术后功能锻炼的训练装置,包括握力器、输气管和压力带,握力器上设置有第一气囊,压力带上设置有第二气囊;输气管上设置有控流管道,控流管道包括主通道,主通道内设置有第一调节装置,第一调节装置将主通道划分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第一调节装置包括挡板和活动部,活动部包括活动板,活动板相对挡板移动,经移动后的活动板能与挡板形成第一通道;控流管道还包括副通道,副通道内设置有滑块,滑块将副通道划分为第一副腔室和第二副腔室,控流管道上设置有第二调节装置。本申请的锻炼装置能从直观上对无效锻炼进行计数,还便于患者对握力球的施压速度进行调节,并提高握力锻炼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动静脉内瘘术后功能锻炼的训练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动静脉内瘘术后功能锻炼的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动静脉内瘘被称为透析患者的生命线,通常,将前臂靠近手腕部位的动脉和邻近的静脉作一缝合,使吻合后的静脉中流动着动脉血,以此形成一个动静脉内瘘。
在动静脉内瘘手术建成后,并不能马上使用,通常,内瘘需要4-8周左右时间成熟,并且,为了促使内瘘尽快成熟,通常在术后进行握力锻炼。
通常,在握力锻炼的过程中,一般通过压力带压迫肢体上端,配合握力球进行锻炼,握力球内设置有气囊,气囊与压力带通过输气管相连通,通过间断性对握力球进行握力操作,使气囊间断性收缩和膨胀,以使压力带间断性对肢体上端进行压迫,以促进血管扩张。
同时,在对握力锻炼进行计数时,通常是对压力带压迫肢体上端的压力值进行监测,即在使用压力带进行间断压迫下,统计压力带压迫肢体上端时的压力值到达预设数值的次数,以此达到计数的目的,其对握力锻炼进行计数统计是评判握力锻炼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便于医护人员通过其计数数据对患者得握力锻炼进行调整。
进一步的,其握力锻炼的目的,实则是让血管中的血液对血管壁进行间断性施压,使血管间断性扩张和收缩;
并且目前在对握力锻炼进行计数时,由于其计数对象为压力带,使得患者在缓慢对握力球施压或者快速对握力球施压时,均能使压力带充气,使压力带均能达到预设压力数值,以对肢体上段施压;
然而,在缓慢对握力球进行施压以及快速对握力球进行施压时,其静脉血管中的血液流速不同;
即,在缓慢对握力球进行施压时,手臂静脉血管中的血液流速增速缓慢,且握力球内的气囊的变瘪速度较慢,其气囊内的气体经输气管输送至压力带的速度较慢,使得压力带对患者肢体上端进行缓慢加压,如此,在患者对握力球施压直至压力带达到预设压力数值的过程中,血液经挤压从手臂静脉血管的远心端朝近心端流动,在压力带对患者肢体上端缓慢加压的作用下,会使得患者手臂静脉血管中的位于握力球和压力带之间的区域中的血液更易从静脉血管中的被压力带所压迫的区域向近心端流动,从而,导致患者手臂静脉血管中的位于握力球和压力带之间的区域中的用于对血管壁进行压迫的血液减少,减弱了握力锻炼中的静脉血管扩张的程度,有可能出现静脉血管扩张程度不足的情况;
进一步的,在快速对握力球进行施压时,手臂静脉血管中的血液流速增速加快,且握力球内的气囊的变瘪速度较快,其气囊内的气体经输气管输送至压力带的速度较快,使得压力带对患者肢体上端进行快速加压,如此,在患者对握力球施压直至压力带达到预设压力数值的过程中,其握力球内的气囊快速变瘪,压力带对患者肢体上端的压迫能快速到达预设值,从而能够减小患者手臂静脉血管中的位于握力球和压力带之间的区域中的血液从被压力带所压迫的部位向近心端流动的血液量,以此,使得患者手臂静脉血管中的位于握力球和压力带之间的区域中存在较多的血液,以供对血管壁进行压迫,从而能够增强握力锻炼中的静脉血管扩张的程度,以此达到有效锻炼的目的,即为有效锻炼;
进而,在以压力带为计数对象,对握力锻炼进行计数时,因缓慢对握力球施压和快速对握力球施压的方式均能使压力带压迫患者肢体上端并达到预设压力数值,使得在统计握力锻炼次数时,其次数为缓慢对握力球施压时的次数和快速对握力球施压时的次数的累计,而缓慢对握力球施压时可能出现静脉血管扩张程度不足的情况,使得其缓慢对握力球进行施压的锻炼方式难以达到锻炼目的,其属于无效锻炼,而采用以压力带为计数对象的计数方式难以对无效锻炼进行筛分,使得实际有效锻炼的计数次数不准确,从而影响医护人员对患者握力锻炼的评估。
所以,基于上述不足,目前亟需设计一种能够对无效锻炼进行计数的训练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目前握力锻炼过程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能够对无效锻炼进行计数的锻炼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动静脉内瘘术后功能锻炼的训练装置,包括握力器、输气管和压力带,所述握力器上设置有第一气囊,所述压力带上设置有第二气囊,所述输气管连通所述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
所述输气管上设置有控流管道,所述控流管道包括主通道,所述主通道内设置有第一调节装置,所述第一调节装置将所述主通道划分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与所述第一气囊相连通,所述第二腔室与所述第二气囊相连通;
所述第一调节装置包括挡板和活动部,所述活动部包括活动板,所述活动板能相对所述挡板移动,经移动后的所述活动板能与所述挡板形成第一通道,所述第一通道用于连通所述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
所述活动板具有初始状态,处于初始状态的所述活动板与所述挡板相抵,使所述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相隔;
在所述第一腔室与所述第二腔室形成压差时,且在所述压差到达阈值时,到达所述阈值的压差能使所述活动板和挡板由初始状态向形成有所述第一通道的状态进行转变,且所述第一调节装置能调节所述阈值的大小;
所述控流管道还包括副通道,所述副通道与所述第一腔室相连通;
所述副通道内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与所述副通道为阻尼配合,所述滑块将所述副通道划分为第一副腔室和第二副腔室,所述第一副腔室与所述第一腔室通过连通孔相连通,且所述控流管道上设置有第二调节装置,所述第二调节装置用于调节所述连通孔的截面面积;在气体经所述连通孔从所述第一腔室进入所述第一副腔室内时,气体能推动所述滑块相对所述副通道滑动。
作为本申请优先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调节装置还包括活动轨道、第一弹簧和第一旋钮,所述活动轨道与所述活动板相配合,使所述活动板沿所述活动轨道滑动,所述第一弹簧的端部分别与所述第一旋钮和活动板相抵,所述第一弹簧具有弹性,所述第一弹簧为压缩状;
所述第一旋钮用于调节所述活动板处于初始状态下时的所述第一弹簧的压缩程度;
在所述活动板和挡板由初始状态向形成有所述第一通道的状态进行转变时,所述活动板相对所述活动轨道移动,且所述第一弹簧的形变量增大。
作为本申请优先的技术方案,所述活动板上设置有第一迎风面和第二迎风面,所述第一迎风面与所述第一腔室相对应,所述第二迎风面与所述第二腔室相对应;
在所述第一腔室相对所述第二腔室为正压时,处于所述第一腔室内的气体作用于所述第一迎风面,且在所述压差到达阈值时,气体作用于所述第一迎风面并推动所述活动板移动;
在所述第一腔室相对所述第二腔室为负压时,处于所述第二腔室内的气体作用于所述第二迎风面,且在所述压差到达阈值时,气体作用于所述第二迎风面并推动所述活动板移动。
作为本申请优先的技术方案,所述挡板上的用于与所述活动板相抵的部分为第一抵挡部,所述活动板上的用于与所述挡板相抵的部分为第二抵挡部;
所述第一抵挡部呈凹槽状,所述第二抵挡部的截面呈弧形,在所述活动板处于初始状态时,所述第二抵挡部位于呈凹槽状的所述第一抵挡部处。
作为本申请优先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抵挡部上还设置有两个弹性片,所述弹性片具有弹性,所述弹性片位于所述第一抵挡部的两侧;
在所述活动板处于初始状态时,其中一个所述弹性片贴附于所述第一迎风面,另一个所述弹性片贴附于所述第二迎风面;
在所述活动板由初始状态逐渐朝远离所述挡板的方向移动时,其中所述贴附于第一迎风面的弹性片与所述第一迎风面的贴附面积逐渐缩小直至所述弹性片与所述第一迎风面相分离,所述贴附于第二迎风面的弹性片与所述第二迎风面的贴附面积逐渐缩小直至所述弹性片与所述第二迎风面相分离。
作为本申请优先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旋钮包括第一旋钮本体和支撑板,所述第一旋钮本体和所述支撑板相铰接,所述第一旋钮本体螺纹连接在所述控流管道上,在使所述第一旋钮本体相对所述控流管道转动时,所述第一旋钮本体沿其自身中心轴线方向移动,所述第一旋钮本体带动所述支撑板沿所述第一旋钮本体的中心轴线方向移动。
作为本申请优先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调节装置包括挡块,所述挡块与所述控流管道滑动配合,使所述挡块能相对所述控流管道滑动,经滑动的所述挡块用于调节所述连通孔的截面面积。
作为本申请优先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调节装置还包括第二旋钮,所述第二旋钮与所述挡块转动连接,且所述第二旋钮与所述控流管道螺纹连接,在使所述第二旋钮相对所述控流管道转动时,所述第二旋钮沿其自身中心轴线方向移动,所述第二旋钮带动所述挡块沿所述第二旋钮的中心轴线方向移动,以改变所述连通孔的截面面积。
作为本申请优先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副腔室上设置有通气孔,所述通气孔用于使所述第二副腔室与外界环境相连通;所述副通道为透明材质制成。
作为本申请优先的技术方案,所述握力器还包括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具有弹性,所述第二弹簧用于使被压扁的第一气囊恢复形变。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 在本申请的方案中,通过设置控流管道,使得第一气囊内的气体在向第二气囊输送的过程中,需使气体经过控流管道,并且,通过对第一调节装置进行调节,能够对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形成的压差所对应的阈值进行调节,同时,通过对第二调节装置进行调节,能够调节连通孔的截面面积,如此,通过控制第一调节装置和第二调节装置,在患者对握力器施压以使第一气囊变瘪时,其患者对握力器施压时的快慢速度能够影响气体在控流管道中的分配情况,即,在患者缓慢对握力器进行施压时,气体从第一气囊流入至第一腔室后,连通孔能供气体流通,使得第一腔室的气体从连通孔流入至第一副腔室内,并使气体推动副通道中的滑块滑动,使得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形成的压差难以达到阈值,或者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形成的压差接近阈值,从而能使第一腔室内的较多气体向第一副腔室内流动,且只有少部分气体或无气体向第二腔室流动,进而在患者缓慢对握力器进行施压时,能够大大降低流向第二腔室的气体量,从而能够减轻压力带对肢体上端的压迫;
同时,在患者快速对握力球进行施压时,在气体从第一气囊流入至第一腔室后,其连通孔的流通量有限,使得部分气体向连通孔流入后,剩余气体仍在第一腔室内,此时,能使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形成压差超过阈值,进而使得活动板相对挡板移动,且移动后的活动板与挡板形成第一通道,使得大部分气体从第一腔室内经第一通道向第二腔室流动,进而使得第二腔室内的气体经输气管向第二气囊流动,从而使第二气囊充气,并使患者的肢体上端有明显的压迫感;
如此,在患者快速挤压第一气囊以及缓慢挤压第一气囊时,其第二气囊所接受的反馈是不同的,并且无效锻炼是因缓慢对握力球施压时所出现的静脉血管扩张程度不足,难以达到锻炼目的的锻炼方式,如此,在患者缓慢对握力球施压时,能够减少压力带中的第二气囊的充气量,从而在无效锻炼的过程中,能降低压力带对患者肢体上端的压迫,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2. 进一步的,在握力球上的第一气囊由瘪状恢复至充气状的过程中,所使用的握力球能驱动第一气囊恢复形变,使得第一气囊能自身从第一腔室中吸入气体,并且在吸气的过程中,能够驱动滑块滑动,以此在第一气囊反复被挤压以及恢复的过程中,能使滑块来回滑动,同时,在患者处于无效锻炼的过程中,位于副通道内的滑块能进行滑动,且相较于有效锻炼,其滑块在无效锻炼时的滑动行程较远,以此,通过对滑块的运动行程进行观察,便于医护人员和患者对有效锻炼和无效锻炼进行区分,以此便于从直观上对无效锻炼进行计数,并且患者能以滑块的滑动行程作为无效锻炼和有效锻炼的区分标准,以此便于患者对握力球的施压速度进行调节,从而提高握力锻炼的效果;
3. 并且,在患者进行有效锻炼时,因在第一气囊变瘪阶段,仍存在部分气体从连通孔内进入至第一副腔室内并推动滑块滑动小段距离,在第一气囊由瘪状逐渐恢复至充气状的过程中,能使第一副腔室内的气体优先从连通孔进入第一腔室并流入第一气囊中,以此在第一气囊由瘪状恢复至充气状的这一过程中的前期,能优先使第一副腔室内的气体进入至第一气囊中,从而能够减少第二腔室内的气体进入到第一腔室中的气体量,如此使得控流管道还能起到保压的作用,即在第一气囊由瘪状恢复至充气状的这一过程中,能够在此过程的前期减弱气体由第二气囊向第一气囊流入的气体量,从而使得患者手掌放松和肢体上端放松之间存在时间差,即在患者手掌放松时,压力带对肢体上端的压迫在短时间内未明显减弱,如此,使得在压力带对肢体上端的压迫在短时间内未明显减弱且患者手掌放松时,其手臂的肌肉对手臂静脉血管的挤压降低,随后,压力带对肢体上端的压迫降低,从而,一方面,能够降低患者手部保持握紧姿势的时间,提高握力锻炼过程中的患者的舒适性,另一方面,在提高患者舒适度的同时,能进一步提高锻炼过程中肢体上端受压时间,同时,另一方面,能将手臂静脉血管放松阶段分为两个阶段,其中一阶段为手臂肌肉放松使手臂静脉血管放松阶段,另一阶段为压力带对肢体上端的压迫力度明显减弱使手臂静脉血管放松阶段,有利于维持静脉血管的扩张状态,能够避免短时间内使静脉血管快速由扩张状缩回,以此能进一步提高对静脉血管进行扩张的效果;
4. 进一步的,通过设置第一迎风面和第二迎风面,使得在按压第一气囊的过程中,在第一腔室与第二腔室间的压差达到阈值时,使得气体作用于第一迎风面并推动活动块移动,从而便于第一气囊中的气体向第二气囊输送,同时在第一气囊由瘪状恢复至充气状的过程中,在第一腔室与第二腔室间的压差达到阈值时,使得气体作用于第二迎风面并推动活动块移动,从而便于第二气囊中的气体向第一气囊输送,以此便于气体在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中的流通交换。
5. 进一步的,在第一抵挡部上设置两个具有弹性的弹性片,并使弹性片位于第一抵挡部的两侧,在活动板处于初始状态时,能使其中一个弹性片贴附于第一迎风面,另一个弹性片贴附于第二迎风面,如此,在活动板处于初始状态时,能够极大程度地防止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间的气体的流通,同时,在气体的作用下使活动板朝远离挡板的方向移动时,其弹性片的弹性作用能使活动板在移动过程中,还能使弹性片贴附第一迎风面和/或第二迎风面,其弹性片能起到辅助封堵活动板与挡板间的连通空间的作用,以此,在活动板被推动并形成第一通道时,在第一通道的截面面积较小时,弹性片能贴附第一迎风面和/或第二迎风面,以此对第一通道进行封堵,在第一通道的截面面积较大时,弹性片不足以贴附第一迎风面和第二迎风面,使得第一通道导通,以此能够提高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相导通初期的第一通道的截面面积,便于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间的气体交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种用于动静脉内瘘术后功能锻炼的训练装置其中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种用于动静脉内瘘术后功能锻炼的训练装置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的位于控流管道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图2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一种用于动静脉内瘘术后功能锻炼的训练装置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的位于第一调节装置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图2中B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一种用于动静脉内瘘术后功能锻炼的训练装置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的位于握力器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示:1-握力器,2-输气管,3-压力带,4-第一气囊,5-第二气囊,6-控流管道,7-主通道,8-第一调节装置,9-第一腔室,10-第二腔室,11-挡板,12-活动部,13-活动板,14-第一通道,15-副通道,16-滑块,17-第一副腔室,18-第二副腔室,19-连通孔,20-第二调节装置,21-活动轨道,22-第一弹簧,23-第一旋钮,24-第一迎风面,25-第二迎风面,26-第一抵挡部,27-第二抵挡部,28-弹性片,29-第一旋钮本体,30-支撑板,31-挡块,32-第二旋钮,33-通气孔,34-第二弹簧,35-第三旋钮,36-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因此,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部分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和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组合。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类术语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动静脉内瘘术后功能锻炼的训练装置,参见图1-图6所示,包括握力器1、输气管2和压力带3,所述握力器1上设置有第一气囊4,所述压力带3上设置有第二气囊5,所述输气管2连通所述第一气囊4和第二气囊5;
所述输气管2上设置有控流管道6,所述控流管道6包括主通道7,所述主通道7内设置有第一调节装置8,所述第一调节装置8将所述主通道7划分为第一腔室9和第二腔室10,所述第一腔室9与所述第一气囊4相连通,所述第二腔室10与所述第二气囊5相连通;
所述第一调节装置8包括挡板11和活动部12,所述活动部12包括活动板13,所述活动板13能相对所述挡板11移动,经移动后的所述活动板13能与所述挡板11形成第一通道14,所述第一通道14用于连通所述第一腔室9和第二腔室10;
所述活动板13具有初始状态,处于初始状态的所述活动板13与所述挡板11相抵,使所述第一腔室9和第二腔室10相隔;
在所述第一腔室9与所述第二腔室10形成压差时,且在所述压差到达阈值时,到达所述阈值的压差能使所述活动板13和挡板11由初始状态向形成有所述第一通道14的状态进行转变,且所述第一调节装置8能调节所述阈值的大小;
所述控流管道6还包括副通道15,所述副通道15与所述第一腔室9相连通;
所述副通道15内设置有滑块16,所述滑块16与所述副通道15为阻尼配合,所述滑块16将所述副通道15划分为第一副腔室17和第二副腔室18,所述第一副腔室17与所述第一腔室9通过连通孔19相连通,且所述控流管道6上设置有第二调节装置20,所述第二调节装置20用于调节所述连通孔19的截面面积;在气体经所述连通孔19从所述第一腔室9进入所述第一副腔室17内时,气体能推动所述滑块16相对所述副通道15滑动。
在本申请中,通过设置控流管道6,使得第一气囊4内的气体在向第二气囊5输送的过程中,需使气体经过控流管道6,并且,通过对第一调节装置8进行调节,能够对第一腔室9和第二腔室10形成的压差所对应的阈值进行调节,同时,通过对第二调节装置20进行调节,能够调节连通孔19的截面面积,如此,通过控制第一调节装置8和第二调节装置20,在患者对握力器1施压以使第一气囊4变瘪时,其患者对握力器1施压时的快慢速度能够影响气体在控流管道6中的分配情况,即,在患者缓慢对握力器1进行施压时,气体从第一气囊4流入至第一腔室9后,连通孔19能供气体流通,使得第一腔室9的气体从连通孔19流入至第一副腔室17内,并使气体推动副通道15中的滑块16滑动,使得第一腔室9和第二腔室10所形成的压差难以达到阈值,或者第一腔室9和第二腔室10所形成的压差接近阈值,从而能使第一腔室9内的较多气体向第一副腔室17内流动,且只有少部分气体或无气体向第二腔室10流动,进而在患者缓慢对握力器1进行施压时,能够大大降低流向第二腔室10的气体量,从而能够减轻压力带3对肢体上端的压迫;
同时,在患者快速对握力球进行施压时,在气体从第一气囊4流入至第一腔室9后,其连通孔19的流通量有限,使得部分气体向连通孔19流入后,剩余气体仍在第一腔室9内,此时,能使第一腔室9和第二腔室10所形成压差超过阈值,进而使得活动板13相对挡板11移动,且移动后的活动板13与挡板11形成第一通道14,使得大部分气体从第一腔室9内经第一通道14向第二腔室10流动,进而使得第二腔室10内的气体经输气管2向第二气囊5流动,从而使第二气囊5充气,并使患者的肢体上端有明显的压迫感;
如此,在患者快速挤压第一气囊4以及缓慢挤压第一气囊4时,其第二气囊5所接受的反馈是不同的,并且无效锻炼是因缓慢对握力球施压时所出现的静脉血管扩张程度不足,难以达到锻炼目的的锻炼方式,如此,在患者缓慢对握力球施压时,能够减少压力带3中的第二气囊5的充气量,从而在无效锻炼的过程中,能降低压力带3对患者肢体上端的压迫,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进一步的,在握力球上的第一气囊4由瘪状恢复至充气状的过程中,所使用的握力球能驱动第一气囊4恢复形变,使得第一气囊4能自身从第一腔室9中吸入气体,并且在吸气的过程中,能够驱动滑块16滑动,以此在第一气囊4反复被挤压以及恢复的过程中,能使滑块16来回滑动,同时,在患者处于无效锻炼的过程中,位于副通道15内的滑块16能进行滑动,且相较于有效锻炼,其滑块16在无效锻炼时的滑动行程较远,以此,通过对滑块16的运动行程进行观察,便于医护人员和患者对有效锻炼和无效锻炼进行区分,以此便于从直观上对无效锻炼进行计数,并且患者能以滑块16的滑动行程作为无效锻炼和有效锻炼的区分标准,以此便于患者对握力球的施压速度进行调节,从而提高握力锻炼的效果;
并且,在患者进行有效锻炼时,因在第一气囊4变瘪阶段,仍存在部分气体从连通孔19内进入至第一副腔室17内并推动滑块16滑动小段距离,在第一气囊4由瘪状逐渐恢复至充气状的过程中,能使第一副腔室17内的气体优先从连通孔19进入第一腔室9并流入第一气囊4中,以此在第一气囊4由瘪状恢复至充气状的这一过程中的前期,能优先使第一副腔室17内的气体进入至第一气囊4中,从而能够减少第二腔室10内的气体进入到第一腔室9中的气体量,如此使得控流管道6还能起到保压的作用,即在第一气囊4由瘪状恢复至充气状的这一过程中,能够在此过程的前期减弱气体由第二气囊5向第一气囊4流入的气体量,从而使得患者手掌放松和肢体上端放松之间存在时间差,即在患者手掌放松时,压力带3对肢体上端的压迫在短时间内未明显减弱,如此,使得在压力带3对肢体上端的压迫在短时间内未明显减弱且患者手掌放松时,其手臂的肌肉对手臂静脉血管的挤压降低,随后,压力带3对肢体上端的压迫降低,从而,一方面,能够降低患者手部保持握紧姿势的时间,提高握力锻炼过程中的患者的舒适性,另一方面,在提高患者舒适度的同时,能进一步提高锻炼过程中肢体上端受压时间,同时,另一方面,能将手臂静脉血管放松阶段分为两个阶段,其中一阶段为手臂肌肉放松使手臂静脉血管放松阶段,另一阶段为压力带3对肢体上端的压迫力度明显减弱使手臂静脉血管放松阶段,有利于维持静脉血管的扩张状态,能够避免短时间内使静脉血管快速由扩张状缩回,以此能进一步提高对静脉血管进行扩张的效果。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上述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调节装置8还包括活动轨道21、第一弹簧22和第一旋钮23,所述活动轨道21与所述活动板13相配合,使所述活动板13沿所述活动轨道21滑动,所述第一弹簧22的端部分别与所述第一旋钮23和活动板13相抵,所述第一弹簧22具有弹性,所述第一弹簧22为压缩状;
所述第一旋钮23用于调节所述活动板13处于初始状态下时的所述第一弹簧22的压缩程度;
在所述活动板13和挡板11由初始状态向形成有所述第一通道14的状态进行转变时,所述活动板13相对所述活动轨道21移动,且所述第一弹簧22的形变量增大。
进一步的,通过设置第一旋钮23,便于对第一旋钮23进行调节,从而便于调节活动板13处于初始状态下时的第一弹簧22的压缩程度,以此便于对第一腔室9与第二腔室10形成的压差所对应的阈值的大小进行调节,以此在握力锻炼的准备过程中,通过对第一旋钮23进行调节,能够针对不同的患者调节合适的阈值,进而使不同的患者在握力训练时,均能提高握力训练效率和效果。
实施例二
在实施例一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参见图1-图4所示,所述活动板13上设置有第一迎风面24和第二迎风面25,所述第一迎风面24与所述第一腔室9相对应,所述第二迎风面25与所述第二腔室10相对应;
在所述第一腔室9相对所述第二腔室10为正压时,处于所述第一腔室9内的气体作用于所述第一迎风面24,且在所述压差到达阈值时,气体作用于所述第一迎风面24并推动所述活动板13移动;
在所述第一腔室9相对所述第二腔室10为负压时,处于所述第二腔室10内的气体作用于所述第二迎风面25,且在所述压差到达阈值时,气体作用于所述第二迎风面25并推动所述活动板13移动。
进一步的,通过设置第一迎风面24和第二迎风面25,使得在按压第一气囊4的过程中,在第一腔室9与第二腔室10间的压差达到阈值时,使得气体作用于第一迎风面24并推动活动块移动,从而便于第一气囊4中的气体向第二气囊5输送,同时在第一气囊4由瘪状恢复至充气状的过程中,在第一腔室9与第二腔室10间的压差达到阈值时,使得气体作用于第二迎风面25并推动活动块移动,从而便于第二气囊5中的气体向第一气囊4输送,以此便于气体在第一气囊4和第二气囊5中的流通交换。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上述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所述挡板11上的用于与所述活动板13相抵的部分为第一抵挡部26,所述活动板13上的用于与所述挡板11相抵的部分为第二抵挡部27;
所述第一抵挡部26呈凹槽状,所述第二抵挡部27的截面呈弧形,在所述活动板13处于初始状态时,所述第二抵挡部27位于呈凹槽状的所述第一抵挡部26处。
进一步的,通过设置第一抵挡部26和第二抵挡部27,并将第一抵挡部26设置成凹槽状,第二抵挡部27的截面设置成弧形,使得在活动板13处于初始状态时,能使第二抵挡部27位于呈凹槽状的第一抵挡部26处,从而在活动板13与挡板11相抵时,便于对活动板13和挡板11之间的位置关系进行定位,能够提高相抵时的活动板13与挡板11之间的位置的稳定性。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上述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抵挡部26上还设置有两个弹性片28,所述弹性片28具有弹性,所述弹性片28位于所述第一抵挡部26的两侧;
在所述活动板13处于初始状态时,其中一个所述弹性片28贴附于所述第一迎风面24,另一个所述弹性片28贴附于所述第二迎风面25;
在所述活动板13由初始状态逐渐朝远离所述挡板11的方向移动时,其中所述贴附于第一迎风面24的弹性片28与所述第一迎风面24的贴附面积逐渐缩小直至所述弹性片28与所述第一迎风面24相分离,所述贴附于第二迎风面25的弹性片28与所述第二迎风面25的贴附面积逐渐缩小直至所述弹性片28与所述第二迎风面25相分离。
进一步的,在第一抵挡部26上设置两个具有弹性的弹性片28,并使弹性片28位于第一抵挡部26的两侧,在活动板13处于初始状态时,能使其中一个弹性片28贴附于第一迎风面24,另一个弹性片28贴附于第二迎风面25,如此,在活动板13处于初始状态时,能够极大程度地防止第一腔室9和第二腔室10间的气体的流通,同时,在气体的作用下使活动板13朝远离挡板11的方向移动时,其弹性片28的弹性作用能使活动板13在移动过程中,还能使弹性片28贴附第一迎风面24和/或第二迎风面25,其弹性片28能起到辅助封堵活动板13与挡板11间的连通空间的作用,以此,在活动板13被推动并形成第一通道14时,在第一通道14的截面面积较小时,弹性片28能贴附第一迎风面24和/或第二迎风面25,以此对第一通道14进行封堵,在第一通道14的截面面积较大时,弹性片28不足以贴附第一迎风面24和第二迎风面25,使得第一通道14导通,以此能够提高第一腔室9和第二腔室10相导通初期的第一通道14的截面面积,便于第一腔室9和第二腔室10间的气体交换。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上述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旋钮23包括第一旋钮本体29和支撑板30,所述第一旋钮本体29和所述支撑板30相铰接,所述第一旋钮本体29螺纹连接在所述控流管道6上,在使所述第一旋钮本体29相对所述控流管道6转动时,所述第一旋钮本体29沿其自身中心轴线方向移动,所述第一旋钮本体29带动所述支撑板30沿所述第一旋钮本体29的中心轴线方向移动。
进一步的,通过设置第一旋钮本体29和支撑板30,使得在使第一旋钮23相对控流管道6转动时,能够使第一旋钮本体29相对支撑板30转动,并使支撑板30相对第一弹簧22固定,在活动板13处于初始状态下时,能够提高调节第一弹簧22的压缩量的稳定性。
实施例三
在实施例二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参见图5和图6所示,所述第二调节装置20包括挡块31,所述挡块31与所述控流管道6滑动配合,使所述挡块31能相对所述控流管道6滑动,经滑动的所述挡块31用于调节所述连通孔19的截面面积。
进一步的,通过设置挡块31,使得经滑动的挡块31能调节连通孔19的截面面积,从而调节单位时间内通过连通孔19的气体量和流速,以此便于配合第一调节装置8,提高本申请的训练装置与不同患者的适配度,便于医护人员在握力锻炼的准备阶段对训练装置进行调试,以适用不同的患者。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上述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调节装置20还包括第二旋钮32,所述第二旋钮32与所述挡块31转动连接,且所述第二旋钮32与所述控流管道6螺纹连接,在使所述第二旋钮32相对所述控流管道6转动时,所述第二旋钮32沿其自身中心轴线方向移动,所述第二旋钮32带动所述挡块31沿所述第二旋钮32的中心轴线方向移动,以改变所述连通孔19的截面面积。
进一步的,通过设置第二旋钮32,便于转动第二旋钮32以使挡板11沿第二旋钮32的中心轴线移动,以此便于改变连通孔19的截面面积,从而提高调节连通孔19的截面面积的便利性。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上述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副腔室18上设置有通气孔33,所述通气孔33用于使所述第二副腔室18与外界环境相连通;所述副通道15为透明材质制成。
进一步的,在第二副腔室18上设置与外界环境相连通的通气孔33,以此在第一副腔室17内的气体量增加时,便于推动滑块16滑动;同时副通道15采用透明材质制成,便于对副通道15内的滑块16的运动进行观察,提高对滑块16运动的观察的便利性。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上述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所述握力器1还包括第二弹簧34,所述第二弹簧34具有弹性,所述第二弹簧34用于使被压扁的第一气囊4恢复形变。
进一步的,通过设置第二弹簧34,在第一气囊4被压扁后,除第一气囊4自身回弹的情况下,第二弹簧34能提供弹性力辅助第一气囊4恢复充气状,同时,握力器1还包括第三旋钮35,第三旋钮35能调节第二弹簧34的压缩量,即在第一气囊4被压扁后,其处于此状态下的第二弹簧34的压缩量能被调节,以此便于调节第一气囊4恢复充气状时的恢复速度和恢复能力,以此便于优先使第一副腔室17内的气体进入第一气囊4内,再使第二腔室10内的气体进入第一气囊4内,并且第一气囊4连接在握板36上,且第二弹簧34也设置在握板36上,使得握板36的移动带动第二弹簧34的压缩和第一气囊4的形变。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而并非限制本发明所描述的技术方案,尽管本说明书参照上述的各个实施例对本发明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因此任何对本发明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一切不脱离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其均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9)

1.一种用于动静脉内瘘术后功能锻炼的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握力器、输气管和压力带,所述握力器上设置有第一气囊,所述压力带上设置有第二气囊,所述输气管连通所述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
所述输气管上设置有控流管道,所述控流管道包括主通道,所述主通道内设置有第一调节装置,所述第一调节装置将所述主通道划分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与所述第一气囊相连通,所述第二腔室与所述第二气囊相连通;
所述第一调节装置包括挡板和活动部,所述活动部包括活动板,所述活动板能相对所述挡板移动,经移动后的所述活动板能与所述挡板形成第一通道,所述第一通道用于连通所述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
所述活动板具有初始状态,处于初始状态的所述活动板与所述挡板相抵,使所述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相隔;
在所述第一腔室与所述第二腔室形成压差时,且在所述压差到达阈值时,到达所述阈值的压差能使所述活动板和挡板由初始状态向形成有所述第一通道的状态进行转变,且所述第一调节装置能调节所述阈值的大小;
所述控流管道还包括副通道,所述副通道与所述第一腔室相连通;
所述副通道内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与所述副通道为阻尼配合,所述滑块将所述副通道划分为第一副腔室和第二副腔室,所述第一副腔室与所述第一腔室通过连通孔相连通,且所述控流管道上设置有第二调节装置,所述第二调节装置用于调节所述连通孔的截面面积;在气体经所述连通孔从所述第一腔室进入所述第一副腔室内时,气体能推动所述滑块相对所述副通道滑动;
所述第二调节装置包括挡块,所述挡块与所述控流管道滑动配合,使所述挡块能相对所述控流管道滑动,经滑动的所述挡块用于调节所述连通孔的截面面积;
所述第二副腔室上设置有通气孔,所述通气孔用于使所述第二副腔室与外界环境相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动静脉内瘘术后功能锻炼的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装置还包括活动轨道、第一弹簧和第一旋钮,所述活动轨道与所述活动板相配合,使所述活动板沿所述活动轨道滑动,所述第一弹簧的端部分别与所述第一旋钮和活动板相抵,所述第一弹簧具有弹性,所述第一弹簧为压缩状;
所述第一旋钮用于调节所述活动板处于初始状态下时的所述第一弹簧的压缩程度;
在所述活动板和挡板由初始状态向形成有所述第一通道的状态进行转变时,所述活动板相对所述活动轨道移动,且所述第一弹簧的形变量增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动静脉内瘘术后功能锻炼的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板上设置有第一迎风面和第二迎风面,所述第一迎风面与所述第一腔室相对应,所述第二迎风面与所述第二腔室相对应;
在所述第一腔室相对所述第二腔室为正压时,处于所述第一腔室内的气体作用于所述第一迎风面,且在所述压差到达阈值时,气体作用于所述第一迎风面并推动所述活动板移动;
在所述第一腔室相对所述第二腔室为负压时,处于所述第二腔室内的气体作用于所述第二迎风面,且在所述压差到达阈值时,气体作用于所述第二迎风面并推动所述活动板移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动静脉内瘘术后功能锻炼的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上的用于与所述活动板相抵的部分为第一抵挡部,所述活动板上的用于与所述挡板相抵的部分为第二抵挡部;
所述第一抵挡部呈凹槽状,所述第二抵挡部的截面呈弧形,在所述活动板处于初始状态时,所述第二抵挡部位于呈凹槽状的所述第一抵挡部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动静脉内瘘术后功能锻炼的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抵挡部上还设置有两个弹性片,所述弹性片具有弹性,所述弹性片位于所述第一抵挡部的两侧;
在所述活动板处于初始状态时,其中一个所述弹性片贴附于所述第一迎风面,另一个所述弹性片贴附于所述第二迎风面;
在所述活动板由初始状态逐渐朝远离所述挡板的方向移动时,其中所述贴附于第一迎风面的弹性片与所述第一迎风面的贴附面积逐渐缩小直至所述弹性片与所述第一迎风面相分离,所述贴附于第二迎风面的弹性片与所述第二迎风面的贴附面积逐渐缩小直至所述弹性片与所述第二迎风面相分离。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动静脉内瘘术后功能锻炼的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旋钮包括第一旋钮本体和支撑板,所述第一旋钮本体和所述支撑板相铰接,所述第一旋钮本体螺纹连接在所述控流管道上,在使所述第一旋钮本体相对所述控流管道转动时,所述第一旋钮本体沿其自身中心轴线方向移动,所述第一旋钮本体带动所述支撑板沿所述第一旋钮本体的中心轴线方向移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动静脉内瘘术后功能锻炼的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调节装置还包括第二旋钮,所述第二旋钮与所述挡块转动连接,且所述第二旋钮与所述控流管道螺纹连接,在使所述第二旋钮相对所述控流管道转动时,所述第二旋钮沿其自身中心轴线方向移动,所述第二旋钮带动所述挡块沿所述第二旋钮的中心轴线方向移动,以改变所述连通孔的截面面积。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动静脉内瘘术后功能锻炼的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副通道为透明材质制成。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动静脉内瘘术后功能锻炼的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握力器还包括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具有弹性,所述第二弹簧用于使被压扁的第一气囊恢复形变。
CN202311025434.2A 2023-08-15 2023-08-15 一种用于动静脉内瘘术后功能锻炼的训练装置 Active CN11674749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025434.2A CN116747494B (zh) 2023-08-15 2023-08-15 一种用于动静脉内瘘术后功能锻炼的训练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025434.2A CN116747494B (zh) 2023-08-15 2023-08-15 一种用于动静脉内瘘术后功能锻炼的训练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747494A CN116747494A (zh) 2023-09-15
CN116747494B true CN116747494B (zh) 2023-10-20

Family

ID=879517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025434.2A Active CN116747494B (zh) 2023-08-15 2023-08-15 一种用于动静脉内瘘术后功能锻炼的训练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747494B (zh)

Citation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63929A (zh) * 2016-07-05 2016-09-28 广东工业大学 气压握力器
CN107606264A (zh) * 2017-08-30 2018-01-19 宁波景珍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医用气量调节装置
CN210543145U (zh) * 2019-06-26 2020-05-19 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 一种多功能握力器
CN211752259U (zh) * 2020-01-16 2020-10-27 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一种健瘘操辅助握力器
CN113041569A (zh) * 2021-03-22 2021-06-29 蚌埠医学院 一种促进肌力恢复的脑卒中康复训练可调控按压装置
CN213722685U (zh) * 2020-09-28 2021-07-20 嘉兴市第二医院 一种血液透析内瘘患者锻炼用工具
CN113262439A (zh) * 2021-06-08 2021-08-17 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 一种肾移植术后训练康复器
CN215084658U (zh) * 2021-01-19 2021-12-10 南京市大厂医院 一种内瘘术后锻炼装置
CN215738897U (zh) * 2021-09-06 2022-02-08 南充市中心医院 一种用于动静脉内痿的血管功能监测装置
CN114431925A (zh) * 2022-04-07 2022-05-06 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 一种双通道溶栓装置及其控制系统
CN217040220U (zh) * 2022-01-19 2022-07-26 海南省人民医院 一种内痿功能锻炼束臂带
CN115068038A (zh) * 2022-07-06 2022-09-20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一种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痿血管压迫装置
CN218357186U (zh) * 2022-09-29 2023-01-24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一种一体式动静脉内瘘训练装置
CN116059598A (zh) * 2023-03-08 2023-05-05 台州市立医院 一种辅助训练的握力装置
CN116196603A (zh) * 2023-03-13 2023-06-02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 一种医用透析瘘管运动训练监测器
CN219128198U (zh) * 2022-06-21 2023-06-06 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第一医院(湖南省直中医医院) 一种动静脉内瘘锻炼装置
CN116509362A (zh) * 2023-05-17 2023-08-01 苏州九龙医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动静脉内瘘握力锻炼智能监测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398448B2 (en) * 2014-06-23 2019-09-03 Kpr U.S., Llc Arteriovenous fistula maturation
US10806279B2 (en) * 2017-10-13 2020-10-20 Robert Berney Pillow with adjustable sleeve for inflatable air bladder
US20210069056A1 (en) * 2018-05-31 2021-03-11 Neuraltide Pressure application method

Patent Citation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63929A (zh) * 2016-07-05 2016-09-28 广东工业大学 气压握力器
CN107606264A (zh) * 2017-08-30 2018-01-19 宁波景珍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医用气量调节装置
CN210543145U (zh) * 2019-06-26 2020-05-19 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 一种多功能握力器
CN211752259U (zh) * 2020-01-16 2020-10-27 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一种健瘘操辅助握力器
CN213722685U (zh) * 2020-09-28 2021-07-20 嘉兴市第二医院 一种血液透析内瘘患者锻炼用工具
CN215084658U (zh) * 2021-01-19 2021-12-10 南京市大厂医院 一种内瘘术后锻炼装置
CN113041569A (zh) * 2021-03-22 2021-06-29 蚌埠医学院 一种促进肌力恢复的脑卒中康复训练可调控按压装置
CN113262439A (zh) * 2021-06-08 2021-08-17 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 一种肾移植术后训练康复器
CN215738897U (zh) * 2021-09-06 2022-02-08 南充市中心医院 一种用于动静脉内痿的血管功能监测装置
CN217040220U (zh) * 2022-01-19 2022-07-26 海南省人民医院 一种内痿功能锻炼束臂带
CN114431925A (zh) * 2022-04-07 2022-05-06 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 一种双通道溶栓装置及其控制系统
CN219128198U (zh) * 2022-06-21 2023-06-06 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第一医院(湖南省直中医医院) 一种动静脉内瘘锻炼装置
CN115068038A (zh) * 2022-07-06 2022-09-20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一种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痿血管压迫装置
CN218357186U (zh) * 2022-09-29 2023-01-24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一种一体式动静脉内瘘训练装置
CN116059598A (zh) * 2023-03-08 2023-05-05 台州市立医院 一种辅助训练的握力装置
CN116196603A (zh) * 2023-03-13 2023-06-02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 一种医用透析瘘管运动训练监测器
CN116509362A (zh) * 2023-05-17 2023-08-01 苏州九龙医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动静脉内瘘握力锻炼智能监测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Upper limb isometric exercise protocolled programme and arteriovenous fistula maturation process.Clinical Kidney Journal.2021,14(2),全文. *
景月娟 ; 王震 ; 苏勇俊 ; 王贵芝 ; 程丽娟 ; .弹力带超级组训练法对改善健康人群血管条件的效果.护理研究.2020,(13),全文. *
覃艳斯 ; .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围手术期术侧臂的功能锻炼.内科.2020,(03),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747494A (zh) 2023-09-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082640B (zh) 一种运动医学用关节外科术后康复训练装置
CN107982035B (zh) 一种气囊式人体肘/膝部运动训练系统
CN209033069U (zh) 一种气动康复训练手套
WO2012120393A2 (en) Device for hand rehabilitation
CN114307081A (zh) 一种呼吸内科肺功能理疗器
CN116747494B (zh) 一种用于动静脉内瘘术后功能锻炼的训练装置
CN210645022U (zh) 一种呼吸内科肺活量训练装置
CN214550987U (zh) 一种呼吸内科用肺功能康复训练器
CN209286596U (zh) 一种基于运动康复安装有防护装置的弹性球
CN114870356B (zh) 一种类风湿关节炎用手指恢复训练器
CN209137241U (zh) 一种手功能康复锻炼器
CN109953871B (zh) 一种利用气压分布状态进行训练的手指复健用指套
CN111789745A (zh) 一种气动康复手套
CN116196603A (zh) 一种医用透析瘘管运动训练监测器
CN206063384U (zh) 一种康复科用手指康复锻炼器
CN113069313B (zh) 一种辅助健瘘仪
CN212854527U (zh) 一种便携式肺呼吸功能康复训练器
CN211723872U (zh) 人体下肢关节康复器
CN209450749U (zh) 一种约束手套
CN113679566A (zh) 一种开胸手术后上肢恢复辅助装置
CN208756276U (zh) 一种肘关节矫形器
CN219423667U (zh) 一种手部护理锻炼器
CN220632930U (zh) 一种可调节式握力球
CN113842602B (zh) 一种神经外科术后康复训练装置
CN209808931U (zh) 一种神经内科患者康复训练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