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744172A - 无线耳机 - Google Patents

无线耳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744172A
CN116744172A CN202310530770.6A CN202310530770A CN116744172A CN 116744172 A CN116744172 A CN 116744172A CN 202310530770 A CN202310530770 A CN 202310530770A CN 116744172 A CN116744172 A CN 11674417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or assembly
connector
state
housing
earpho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53077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林
毛朝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Xingji Meizu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Xingji Meiz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Xingji Meizu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Xingji Meiz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530770.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744172A/zh
Publication of CN1167441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74417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10Earpieces; Attachments therefor ; Earphones; Monophonic headphones
    • H04R1/1058Manufacture or assembly
    • H04R1/1066Constructional aspects of the interconnection between earpiece and earpiece suppor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20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covered by H04R1/00 but not provided for in any of its subgroups
    • H04R2201/10Details of earpieces, attachments therefor, earphones or monophonic headphones covered by H04R1/10 but not provided for in any of its subgroup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无线耳机。无线耳机包括:耳机壳体,电池设置于耳机壳体内;接头组件,接头组件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在第一状态,接头组件收纳于耳机壳体内,在第二状态,接头组件第一端凸出至耳机壳体外,并且在第二状态下接头组件能够插设于外部设备并使外部设备与电池电连接。根据本发明的无线耳机,在第二状态,接头组件第一端凸出至耳机壳体并能插设于外部设备,从而在没有耳机盒时,也能接通与接头组件适配的外部设备而实现充电,进一步提高无线耳机使用过程的便利性。在第一状态,接头组件收纳于耳机壳体内,一方面避免外部环境对接头组件磨损消耗,另一方面避免在佩戴时接头组件外露造成的佩戴不适感,保持无线耳机的佩戴舒适性。

Description

无线耳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耳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无线耳机。
背景技术
真无线立体声(True Wireless Stereo,TWS)耳机是基于蓝牙芯片技术发展而来的无线耳机,其不再需要有线连接,真正摆脱了传统耳机有线的束缚。
目前的TWS耳机,通常配合耳机盒进行使用。TWS耳机通过与耳机盒电连接而实现充电功能。上述的无线耳机,在没有耳机盒时,无法进行充电。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线耳机,解决无线耳机在没有耳机盒时无法充电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线耳机,无线耳机包括:耳机壳体,电池设置于所述耳机壳体内;接头组件,所述接头组件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在所述第一状态,所述接头组件收纳于所述耳机壳体内,在所述第二状态,所述接头组件第一端凸出至所述耳机壳体外,并且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接头组件能够插设于外部设备并使所述外部设备与所述电池电连接。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无线耳机,无线耳机包括接头组件,在第二状态,接头组件第一端凸出至耳机壳体,并能插设于外部设备以将外部设备与电池电连接,从而在没有耳机盒时,也能接通与接头组件适配的外部设备而实现充电,进一步提高无线耳机使用过程的便利性。在第一状态,接头组件收纳于耳机壳体内,一方面避免外部环境对接头组件磨损消耗,另一方面避免在佩戴时接头组件外露造成的佩戴不适感,保持无线耳机的佩戴舒适性。
根据本发明的前述任一实施方式,无线耳机还包括:可滑动的盖板,所述接头组件收纳于所述盖板之下,当所述盖板滑开时所述接头组件的第一端可以弹出;可滑动的卡扣,当所述接头组件在第一状态时卡住所述接头组件的第一端,当所述盖板滑开时带动所述卡扣退开以解除对所述接头组件第一端的限位;弹性件,设置于所述耳机壳体内并与收纳于所述耳机壳体内的所述接头组件第一端的底面相抵接,所述卡扣能够活动至与收纳于所述耳机壳体内的所述接头组件相分离,所述弹性件将解除限位的所述接头组件第一端向所述耳机壳体的外部弹出。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接头组件在第一状态时,卡扣卡住接头组件的第一端,避免接头组件向外凸出,并减少接头组件在耳机壳体内的晃动。卡扣能够活动至与收纳于耳机壳体内的接头组件相分离,弹性件将解除限位的接头组件第一端向耳机壳体的外部弹出,从而在滑开盖板时实现接头组件第一端的自动弹出,提高使用接头组件对无线耳机充电时的便利性。
根据本发明的前述任一实施方式,所述耳机壳体包括喇叭容纳部和从所述喇叭容纳部的一侧向外延伸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的侧壁设有接头容纳槽;所述无线耳机还包括充电触点,所述充电触点设置于所述延伸部,所述充电触点与所述电池电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前述任一实施方式,所述接头组件包括接头壳体和与所述接头壳体连接的插头,所述插头用于插设于外部设备,所述接头壳体转动连接于所述接头容纳槽内,在所述第一状态,所述弹性件与所述插头相抵接。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第一状态,弹性件与插头相抵接。接头壳体转动连接于接头容纳槽内,在滑开盖板时,弹性件能将插头自动弹出,使得接头组件转动至插头外露于耳机壳体的状态,便于将插头插入外部设备。
根据本发明的前述任一实施方式,所述卡扣滑动设置于所述接头容纳槽的一侧,所述卡扣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所述卡扣在所述第一位置时伸向所述接头容纳槽,并与收纳于所述接头容纳槽内的所述接头组件相抵接,所述卡扣在所述第二位置时退出所述接头容纳槽,使得所述卡扣能与收纳于所述接头容纳槽内的所述接头组件相分离,所述无线耳机还包括:复位件,所述复位件设置于所述延伸部内,所述复位件用于将所述卡扣向所述第一位置复位。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复位件能将卡扣向第一位置复位,卡扣在第一位置时伸向接头容纳槽并与接头组件相抵接,从而在不使用接头组件的默认状态下实现将接头组件限位于耳机壳体内。
根据本发明的前述任一实施方式,所述复位件包括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所述第一磁体设置于所述卡扣,所述第二磁体在所述卡扣的滑动方向与所述第一磁体和所述卡扣间隔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一磁体与所述第二磁体的同性磁极相向设置。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将第一磁体与第二磁体的同性磁极相向设置,利用磁力实现对卡扣的复位。
根据本发明的前述任一实施方式,所述盖板滑动设置于所述延伸部,所述盖板的滑动方向与所述卡扣的滑动方向平行,所述盖板朝向所述接头容纳槽的表面设有凸起,在所述盖板从遮挡所述接头容纳槽滑向暴露所述接头容纳槽的过程中,所述凸起能够抵接所述卡扣并带动所述卡扣向所述第二位置滑动。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盖板朝向接头容纳槽的表面设有凸起,滑开盖板时,凸起能够抵接卡扣并带动卡扣向第二位置滑动,从而在滑开盖板的同时解除卡扣对接头组件的限位,实现滑开盖板后接头组件第一端自动弹出,提高无线耳机使用便利性。
根据本发明的前述任一实施方式,所述接头组件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接头组件转动至使得所述插头位于所述接头容纳槽外,所述盖板能够滑动至与所述接头壳体相抵。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接头组件弹出后,盖板能够滑动至与接头壳体相抵,盖板能够对弹出后的接头组件形成一定程度的限位,降低使用接头组件时接头组件产生不必要的转动,提高与外部设备电连接的稳定性。
根据本发明的前述任一实施方式,所述耳机壳体包括喇叭容纳部和从所述喇叭容纳部的一侧向外延伸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具有远离所述喇叭容纳部的端部,所述充电触点位于所述端部,所述接头组件与所述端部可拆卸连接,在所述接头组件与所述端部连接状态下,所述接头组件经由所述充电触点将所述外部设备与所述电池电连接。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接头组件与端部可拆卸连接,接头组件与端部连接后,接头组件经由充电触点将外部设备与电池电连接,从而实现在没有耳机盒时也能对无线耳机充电。
根据本发明的前述任一实施方式,所述接头组件包括接头壳体、插头、电连接顶针以及指示灯,所述插头与所述接头壳体连接,所述插头用于插设于外部设备,所述接头壳体设有插口,所述电连接顶针设置于所述插口内并与所述插头电连接,所述指示灯位于所述接头壳体的外壁,在所述接头组件与所述端部连接状态下,所述电连接顶针与所述充电触点电连接。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无线耳机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无线耳机第一实施例在第一状态下的截面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无线耳机第一实施例在第二状态下的截面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无线耳机第一实施例在盖板与接头壳体相抵状态下的截面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无线耳机第二实施例的半剖分解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00-无线耳机;
110-耳机壳体;111-喇叭容纳部;112-延伸部;E1-接头容纳槽;E2-滑槽;1121-端部;
120-接头组件;120a-第一端;121-接头壳体;122-插头;123-电连接顶针;124-指示灯;
130-盖板;131-凸起;
140-卡扣;141-安装槽;142-连接件;
150-弹性件;
160-充电触点;
170-复位件;171-第一磁体;172-第二磁体;
180-喇叭;
190-电池。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阅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发明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图1为本发明无线耳机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本实施例中无线耳机100为真无线立体声(True Wireless Stereo,TWS)耳机。无线耳机100包括耳机壳体110、接头组件120。电池190设置于耳机壳体110内。接头组件120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
图2为本发明无线耳机100第一实施例在第一状态下的截面示意图,在第一状态,接头组件120收纳于耳机壳体110内。
图3为本发明无线耳机100第一实施例在第二状态下的截面示意图,在第二状态,接头组件120第一端120a凸出至耳机壳体110外,并且在第二状态下接头组件120能够插设于外部设备并使外部设备与电池190电连接。
本实施例中,接头组件120例如是USB Type-C接头,在其它一些实施例中,接头组件120可以是USB Type-A接头、Lighting接头等。外部设备例如是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设备,也可以是充电宝等其它能够向外供电的设备。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无线耳机100,无线耳机100包括接头组件120,在第二状态,接头组件120第一端120a凸出至耳机壳体110,并能插设于外部设备以将外部设备与电池190电连接,从而在没有耳机盒时,也能接通与接头组件120适配的外部设备而实现充电,进一步提高无线耳机100使用过程的便利性。在第一状态,接头组件120收纳于耳机壳体110内,一方面避免外部环境对接头组件120磨损消耗,另一方面避免在佩戴时接头组件120外露造成的佩戴不适感,保持无线耳机100的佩戴舒适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无线耳机100还包括可滑动的盖板130、可滑动的卡扣140、弹性件150。接头组件120收纳于盖板130之下,当盖板130滑开时接头组件120的第一端120a可以弹出。当接头组件120在第一状态时卡住接头组件120的第一端120a,当盖板130滑开时带动卡扣140退开以解除对接头组件120第一端120a的限位。弹性件150设置于耳机壳体110内并与收纳于耳机壳体110内的接头组件120第一端120a的底面相抵接。卡扣140能够活动至与收纳于耳机壳体110内的接头组件120相分离,弹性件150将解除限位的接头组件120第一端120a向耳机壳体110的外部弹出。
在上述实施例中,接头组件120在第一状态时,卡扣140卡住接头组件120的第一端120a,避免接头组件120向外凸出,并减少接头组件120在耳机壳体110内的晃动。卡扣140能够活动至与收纳于耳机壳体110内的接头组件120相分离,弹性件150将解除限位的接头组件120第一端120a向耳机壳体110的外部弹出,从而在滑开盖板130时实现接头组件120第一端120a的自动弹出,提高使用接头组件120对无线耳机100充电时的便利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耳机壳体110包括喇叭容纳部111和从喇叭容纳部111的一侧向外延伸的延伸部112,喇叭容纳部111容纳设置有喇叭180。延伸部112的侧壁设有接头容纳槽E1。无线耳机100还包括充电触点160,充电触点160设置于延伸部112,充电触点160与电池190电连接。本实施例中,充电触点160为金属材质的触点状电连接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接头组件120包括接头壳体121和与接头壳体121连接的插头122,插头122用于插设于外部设备,接头壳体121转动连接于接头容纳槽E1内,在第一状态,弹性件150与插头122相抵接。
在上述实施例中,在第一状态,弹性件150与插头122相抵接。接头壳体121转动连接于接头容纳槽E1内,在滑开盖板130时,弹性件150能将插头122自动弹出,使得接头组件120转动至插头122外露于耳机壳体110的状态,便于将插头122插入外部设备。
在一些实施例中,卡扣140滑动设置于接头容纳槽E1的一侧,卡扣140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卡扣140在第一位置时伸向接头容纳槽E1,并与收纳于接头容纳槽E1内的接头组件120相抵接,卡扣140在第二位置时退出接头容纳槽E1,使得卡扣140能与收纳于接头容纳槽E1内的接头组件120相分离。无线耳机100还包括复位件170,复位件170设置于延伸部112内,复位件170用于将卡扣140向第一位置复位。
在上述实施例中,复位件170能将卡扣140向第一位置复位,卡扣140在第一位置时伸向接头容纳槽E1并与接头组件120相抵接,从而在不使用接头组件120的默认状态下实现将接头组件120限位于耳机壳体110内。
在本实施例中,复位件170包括第一磁体171和第二磁体172,第一磁体171设置于卡扣140,第二磁体172在卡扣140的滑动方向与第一磁体171和卡扣140间隔相对设置,且第一磁体171与第二磁体172的同性磁极相向设置。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将第一磁体171与第二磁体172的同性磁极相向设置,利用磁力实现对卡扣140的复位。
在其它一些实施例中,复位件170可以是利用弹性件等结构实现将卡扣140向第一位置的复位。即使复位件170包括两个磁体,也不限于将两个磁体的同性磁极相向设置来实现复位,也可以通过调整两个磁体的位置,使两个磁体的异性性磁极相向设置来实现复位。
如图1,在本实施例中,延伸部112的内部在接头容纳槽E1的一侧具有滑槽E2,卡扣140滑动设置于滑槽E2,并在滑槽E2的导向作用下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间活动和切换。
在本实施例中,卡扣140设有延伸方向与滑槽E2相平行的安装槽141,连接件142穿过安装槽141并与滑槽E2的槽底固定连接,以将卡扣140可滑动安装于滑槽E2。连接件142与安装槽141之间可相对滑动,并也能产生对卡扣140的导向作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盖板130滑动设置于延伸部112,盖板130的滑动方向与卡扣140的滑动方向平行,盖板130朝向接头容纳槽E1的表面设有凸起131。在盖板130从遮挡接头容纳槽E1滑向暴露接头容纳槽E1的过程中,凸起131能够抵接卡扣140并带动卡扣140向第二位置滑动。
在上述实施例中,盖板130朝向接头容纳槽E1的表面设有凸起131,滑开盖板130时,凸起131能够抵接卡扣140并带动卡扣140向第二位置滑动,从而在滑开盖板130的同时解除卡扣140对接头组件120的限位,实现滑开盖板130后接头组件120第一端120a自动弹出,提高无线耳机100使用便利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接头组件120在第二状态下,接头组件120转动至使得插头122位于接头容纳槽E1外,盖板130能够滑动至与接头壳体121相抵。
图4为本发明无线耳机100第一实施例在盖板与接头壳体相抵状态下的截面示意图,在上述实施例中,接头组件120弹出后,盖板130能够滑动至与接头壳体121相抵,盖板130能够对弹出后的接头组件120形成一定程度的限位,降低使用接头组件120时接头组件120产生不必要的转动,提高与外部设备电连接的稳定性。
图5为本发明无线耳机100第二实施例的半剖分解示意图。本实施例中,无线耳机100包括耳机壳体110、接头组件120。第二实施例的部分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相同,以下将对两者不同之处进行说明,相同之处不再详述。
在本实施例中,接头组件120不再与耳机壳体110转动连接,而是能够与耳机壳体110分离。耳机壳体110包括喇叭180容纳部111和从喇叭180容纳部111的一侧向外延伸的延伸部112,延伸部112具有远离喇叭180容纳部111的端部1121,充电触点160位于该端部1121。本实施例中,接头组件120与该端部1121可拆卸连接,在接头组件120与端部1121连接状态下,接头组件120经由充电触点160将外部设备与电池190电连接。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接头组件120与端部1121可拆卸连接,接头组件120与端部1121连接后,接头组件120经由充电触点160将外部设备与电池190电连接,从而实现在没有耳机盒时也能对无线耳机100充电。
本实施例中,接头组件120包括接头壳体121、插头122、电连接顶针123以及指示灯124,插头122与接头壳体121连接,插头122用于插设于外部设备,接头壳体121设有插口,电连接顶针123设置于插口内并与插头122电连接,指示灯124位于接头壳体121的外壁,在接头组件120与端部1121连接状态下,电连接顶针123与充电触点160电连接。电连接顶针123可以通过线缆与插头122电连接,插头122可以与接头壳体121注塑成型。指示灯124用于在无线耳机100的电池190处于不同状态时产生不同提示,例如,在通过接头组件120向无线耳机100的电池190充电时,指示灯124闪烁,在无线耳机100的电池190已充满电时,指示灯124常量,从而提示用户及时拔出接头组件120,节省能源。
根据上述本发明实施例的无线耳机100,无线耳机100包括接头组件120,接头组件120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在第一状态,接头组件120收纳于耳机壳体110内。在第二状态,接头组件120第一端120a凸出至耳机壳体110外,并且在第二状态下接头组件120能够插设于外部设备并使外部设备与电池190电连接,从而在没有耳机盒时,也能接通与接头组件120适配的外部设备而实现充电,进一步提高无线耳机100使用过程的便利性。在第一状态,接头组件120收纳于耳机壳体110内,一方面避免外部环境对接头组件120磨损消耗,另一方面避免在佩戴时接头组件120外露造成的佩戴不适感,保持无线耳机100的佩戴舒适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无线耳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耳机壳体,电池设置于所述耳机壳体内;
接头组件,所述接头组件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在所述第一状态,所述接头组件收纳于所述耳机壳体内,在所述第二状态,所述接头组件第一端凸出至所述耳机壳体外,并且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接头组件能够插设于外部设备并使所述外部设备与所述电池电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耳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可滑动的盖板,所述接头组件收纳于所述盖板之下,当所述盖板滑开时所述接头组件的第一端可以弹出;
可滑动的卡扣,当所述接头组件在第一状态时卡住所述接头组件的第一端,当所述盖板滑开时带动所述卡扣退开以解除对所述接头组件第一端的限位;
弹性件,设置于所述耳机壳体内并与收纳于所述耳机壳体内的所述接头组件第一端的底面相抵接,
所述卡扣能够活动至与收纳于所述耳机壳体内的所述接头组件相分离,所述弹性件将解除限位的所述接头组件第一端向所述耳机壳体的外部弹出。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壳体包括喇叭容纳部和从所述喇叭容纳部的一侧向外延伸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的侧壁设有接头容纳槽;
所述无线耳机还包括充电触点,所述充电触点设置于所述延伸部,所述充电触点与所述电池电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线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组件包括接头壳体和与所述接头壳体连接的插头,所述插头用于插设于外部设备,所述接头壳体转动连接于所述接头容纳槽内,在所述第一状态,所述弹性件与所述插头相抵接。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线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滑动设置于所述接头容纳槽的一侧,所述卡扣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所述卡扣在所述第一位置时伸向所述接头容纳槽,并与收纳于所述接头容纳槽内的所述接头组件相抵接,所述卡扣在所述第二位置时退出所述接头容纳槽,使得所述卡扣能与收纳于所述接头容纳槽内的所述接头组件相分离,
所述无线耳机还包括:
复位件,所述复位件设置于所述延伸部内,所述复位件用于将所述卡扣向所述第一位置复位。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线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件包括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所述第一磁体设置于所述卡扣,所述第二磁体在所述卡扣的滑动方向与所述第一磁体和所述卡扣间隔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一磁体与所述第二磁体的同性磁极相向设置。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线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滑动设置于所述延伸部,所述盖板的滑动方向与所述卡扣的滑动方向平行,所述盖板朝向所述接头容纳槽的表面设有凸起,
在所述盖板从遮挡所述接头容纳槽滑向暴露所述接头容纳槽的过程中,所述凸起能够抵接所述卡扣并带动所述卡扣向所述第二位置滑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线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组件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接头组件转动至使得所述插头位于所述接头容纳槽外,所述盖板能够滑动至与所述接头壳体相抵。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壳体包括喇叭容纳部和从所述喇叭容纳部的一侧向外延伸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具有远离所述喇叭容纳部的端部,所述充电触点位于所述端部,
所述接头组件与所述端部可拆卸连接,在所述接头组件与所述端部连接状态下,所述接头组件经由所述充电触点将所述外部设备与所述电池电连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无线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组件包括接头壳体、插头、电连接顶针以及指示灯,所述插头与所述接头壳体连接,所述插头用于插设于外部设备,所述接头壳体设有插口,所述电连接顶针设置于所述插口内并与所述插头电连接,所述指示灯位于所述接头壳体的外壁,在所述接头组件与所述端部连接状态下,所述电连接顶针与所述充电触点电连接。
CN202310530770.6A 2023-05-10 2023-05-10 无线耳机 Pending CN11674417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530770.6A CN116744172A (zh) 2023-05-10 2023-05-10 无线耳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530770.6A CN116744172A (zh) 2023-05-10 2023-05-10 无线耳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744172A true CN116744172A (zh) 2023-09-12

Family

ID=879141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530770.6A Pending CN116744172A (zh) 2023-05-10 2023-05-10 无线耳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744172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282054B2 (en) Stand for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CN111510525B (zh) 电子设备
TW202147066A (zh) 具導引部件或模組化部件之行動裝置傳輸座與殼體及其製造與使用方法
US6975842B2 (en) Mobile phone with battery latch
CN110493680B (zh) 双耳无线耳机
KR20140004290U (ko) 충전커넥터 일체형 스마트폰 케이스
US20100279164A1 (en) Electronic device with battery cover latch
US20090229083A1 (en) Headset Clip System
JPS61116780A (ja) 電気機器の電源プラグ装置
WO2019000844A1 (zh) 一种转接器、转接装置及充电设备
CN113595166A (zh) 一种无线充电器
US20040135541A1 (en) Battery charger for mobile phone
CN116744172A (zh) 无线耳机
CN112788471A (zh) 耳机充电盒
CN110571893A (zh) 充电器、可穿戴设备和充电系统
GB2377825A (en) Device with expansion adaprot slotted into battery
CN213207083U (zh) 终端固持装置及稳定器
CN210327115U (zh) 充电器、可穿戴设备和充电系统
CN109462792B (zh) 一种耳机
CN208461486U (zh) 背夹电池
CN110518928A (zh) 一种对讲机
CN214381339U (zh) 无线耳机
CN220087459U (zh) 无线耳机及耳机组件
CN214799834U (zh) 耳机充电盒
KR200190767Y1 (ko) 충전용 잭 내장형 핸드폰 거치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