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742666B - 储能系统的充放电控制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储能系统的充放电控制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6742666B CN116742666B CN202311000769.9A CN202311000769A CN116742666B CN 116742666 B CN116742666 B CN 116742666B CN 202311000769 A CN202311000769 A CN 202311000769A CN 116742666 B CN116742666 B CN 116742666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harge
- energy storage
- period
- storage device
- discharg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4146 energy storage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68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8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17
- 238000005457 optimiz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4
- 238000005286 illumin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8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10000001061 forehead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1276 controll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5265 energy consump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HBBGRARXTFLTSG-UHFFFAOYSA-N Lithium ion Chemical compound [Li+] HBBGRARXTFLTSG-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990 capaci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1416 lithium i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28—Arrangements for balancing of the load in a network by storage of energy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004—Generation forecast, e.g. methods or systems for forecasting future energy generation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008—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involving trading of energy or energy transmission right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details of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2203/20—Simulating, e g planning, reliability check, modelling or computer assisted design [CAD]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2300/00—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characterised by decentralized, dispersed, or local generation
- H02J2300/20—The dispersed energy generation being of renewable origin
- H02J2300/22—The renewable source being solar energy
- H02J2300/24—The renewable source being solar energy of photovoltaic origin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70/00—Other energy conversion or management systems reducing GHG emissions
- Y02E70/30—Systems combining energy storage with energy generation of non-fossil origi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储能系统的充放电控制方法及系统,尤其涉及电力系统运行分析技术领域,包括,信息采集模块,用以采集供电周期内供电区域的颗粒度用电量;信息分析模块,用以划分用电时段;参数获取模块,用以获取储能参数和光照强度;太阳能分析模块,用以太阳能充电量;时段分析模块,用以计算荷电状态,并对各用电时段的电网充电量和放电量进行分析;优化调整模块,用以调整荷电状态的计算过程,还用以对荷电状态的调整过程进行优化,还用以调整各用电时段的充电量;充放电控制模块,用以控制储能装置进行充电操作和放电操作。本发明实现了对储能系统充放电量在不同环境下的动态调节,提高了充放电效率和准确度,降低了用电成本。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运行分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储能系统的充放电控制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经济发展迅速,人们出行非常方便,各地的旅游产业也随着人们的出行发展了起来,人们出行游玩一般情况下都选择住在当地的酒店,人们在酒店中的各种活动使得酒店用电的负荷呈现出明显的峰谷差特性,在用电的高峰期,连接供电区域的电网的负载量巨大,而在用电的低谷期电网会输送过多的电能,这使得需要对电能的存储和输出进行控制,以降低酒店用电成本。
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6340890A 公开了一种用于协调配电网储能系统充放电效率的分布式控制方法,包括下述步骤:步骤测算本地功率缺额:步骤实现功率缺额的共享,获取系统总功率缺额:步骤测算每个储能系统的边际充电成本,确定预设的牵制一致性值;步骤通过牵制控制使各储能代理达到牵制一致性;步骤调整配电网中储能系统的充电功率。该发明仅解决了对高峰期储能系统放电的功率的调节,降低电网负荷,无法实现储能系统充放电量在不同环境下的动态调节,存在储能系统对充放电分析效率低、不准确的问题,用电成本高。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储能系统的充放电控制方法及系统,用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储能系统对充放电分析效率低、不准确,用电成本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储能系统的充放电控制系统,包括:
信息采集模块,用以采集供电周期内供电区域的颗粒度用电量;
信息分析模块,用以对供电区域的颗粒度用电量进行负荷状态分析,以划分用电时段并计算各用电时段供电区域用电量,统计供电区域总用电量;
参数获取模块,用以获取储能装置的储能参数和供电区域的光照强度;
太阳能分析模块,用以根据光照强度计算光伏发电机对储能装置的太阳能充电量;
时段分析模块,用以根据储能装置的储能参数计算荷电状态,所述时段分析模块还用以根据各用电时段供电区域用电量、储能装置的太阳能充电量和荷电状态对各用电时段的电网充电状态和放电量进行分析,并根据电网充电状态得到储能装置充电量;
优化调整模块,用以根据各用电时段的放电量对储能装置的连续放电状态进行分析,并在储能装置处于连续放电状态时,调整荷电状态的计算过程,所述优化调整模块还用以根据用电时段的总放电量和供电区域总用电量对荷电状态的调整过程进行优化,所述优化调整模块还用以根据各用电时段的放电量和充电量分析储能装置的电荷闲置时间,并根据电荷闲置时间对电能损耗进行分析,以根据电能损耗调整各用电时段的充电量;
充放电控制模块,用以根据各用电时段的充电量和放电量控制储能装置进行充电操作和放电操作。
进一步地,所述信息分析模块将供电区域的颗粒度用电量与负荷阈值进行比对,并根据比对结果对供电区域的负荷状态进行分析并划分用电时段,其中:
当Ei≤e1时,所述信息分析模块判定供电区域的负荷状态为低负荷,将颗粒度用电量对应的时段作为低负荷用电时段;
当e1<Ei<e2时,所述信息分析模块判定供电区域的负荷状态为中负荷,将颗粒度用电量对应的时段作为中负荷用电时段;
当Ei≥e2时,所述信息分析模块判定供电区域的负荷状态为高负荷,将颗粒度用电量对应的时段作为高负荷用电时段;
所述信息分析模对相邻颗粒度负荷相同的用电时段进行合并分析。
进一步地,所述时段分析模块设有计算单元,其用以根据储能参数计算荷电状态,所述计算单元通过荷电状态计算公式计算荷电状态,所述计算单元设有荷电状态计算公式如下:
SOC=Q1余/Q2常
Q2急=Q2容×α
Q2常=Q2容-Q2急
其中,SOC表示储能装置的荷电状态,Q1余表示储能装置的常用电荷余量,其取值范围为:Q1余≤Q2常,Q2常表示储能装置的常用电荷容量,Q2急表示储能装置的应急电荷容量,Q2容表示储能装置的电荷容量,α表示应急分配系数,其取值范围为0<α<1。
进一步地,所述时段分析模块设有充电分析单元,其用以根据用电时段、储能装置的荷电状态和太阳能充电量对各用电时段的电网充电状态进行分析,并计算储能装置充电量,其中:
当用电时段为高负荷用电时段时,所述充电分析单元判定不对储能装置进行电网充电,储能装置充电量的计算如下:
Da=E光;
当用电时段为中负荷用电时段时,所述充电分析单元判定对储能装置进行电网充电,储能装置充电量的计算如下:
Da=E光+P充×ta×(1-SOC)×ω1;
当用电时段为低负荷用电时段时,所述充电分析单元判定对储能装置进行电网充电,储能装置充电量的计算如下:
Da=E光+P充×ta×(1-SOC)×ω2;
其中,Da表示储能装置在当前用电时段的充电量,P充表示电网充电功率,ω1表示第一分析参数,其取值范围为:0≤ω1<1,ω2表示第二分析参数,其取值范围为:0≤ω1<ω2≤1且ω1+ω2≤1。
进一步地,所述时段分析模块设有放电分析单元,其用以根据荷电状态、用电时段和各用电时段供电区域用电量对各用电时段的放电量进行分析,其中:
当用电时段为高负荷用电时段时,所述放电分析单元分析储能装置的放电量如下:
Sa=Wa×ω2/SOC;
当用电时段为中负荷用电时段时,所述放电分析单元分析储能装置的放电量如下:
Sa=Wa×ω1/SOC;
当用电时段为低负荷用电时段时,所述放电分析单元分析储能装置的放电量如下:
Sa=0;
其中,Sa表示当前用电时段储能装置的放电量,Wa表示当前用电时段供电区域用电量。
进一步地,所述优化调整模块设有计算调整单元,其用以根据各用电时段的放电量对储能装置的连续放电状态进行分析,以对荷电状态的计算过程进行调整,其中:
当Sz×S(z+1)>0时,所述计算调整单元判定储能装置为连续放电状态,并对荷电状态的计算过程进行调整,调整后的荷电状态为soc,设定socsoc=Q1余/Q2容;
当Sz×S(z+1)=0时,所述计算调整单元判定储能装置为非连续放电状态,不对荷电状态的计算过程进行调整;
其中Sz表示相邻用电时段中前一用电时段储能装置的放电量,S(z+1)表示相邻用电时段中后一用电时段储能装置的放电量,z表示用电时段的编号,其取值范围为:z={z<a,z∈N+}。
进一步地,所述优化调整模块设有调整优化单元,其用以计算用电时段的总放电量和供电区域总用电量的比值,并将计算结果与分析阈值进行比对,根据比对结果对应急分配系数进行调整,以对荷电状态的调整过程进行优化,其中:
当S/L≥ω3时,所述调整优化单元不对应急分配系数进行优化;
当S/L<ω3时,所述调整优化单元对应急分配系数进行调整,调整后的应急分配系数为α',设定α'=α×S/L,其中,L表示供电区域用电时段的总放电量,ω3表示分析阈值,ω3=ω1+ω2。
进一步地,所述优化调整模块设有充电调整单元,其用以根据电荷闲置时间和储能参数通过损耗计算公式计算电能损耗,所述充电调整单元设有损耗计算公式如下:
E损=Q余×β1×tb/24
其中,E损表示电能损耗,β1表示储能装置的损失率,其取值范围为0<β1≤0.05,tb表示电荷闲置时间。
进一步地,所述优化调整模块设有充电调整单元,其用以计算电能损耗与储能装置的常用电荷余量的比值,并将计算结果与损失阈值进行比对,根据比对结果对各用电时段的充电量进行调整,其中:
当E损/Q余≥β2时,所述充电调整单元对充电量进行调整,调整后的储能装置的充电量为Da',设定Da'=E光+P充×ta×ta/tb×(1-SOC)×ωc,其中,ωc表示分析参数,c表示分析参数编号,c的取值范围为c={1,2};
当E损/Q余<β2时,所述充电调整单元不对充电量进行调整;
其中,β2表示损失阈值,其取值范围为:0<β2≤0.03≤β1≤0.05。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储能系统的充放电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S1,采集供电周期内供电区域的颗粒度用电量;
步骤S2,计算供电区域的颗粒度平均用电量,以对颗粒度时段的负荷状态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划分用电时段;
步骤S3,计算各用电时段的供电区域用电量,并统计供电区域总用电量;
步骤S4,获取供电区域的光照强度并计算太阳能充电量;
步骤S5,获取储能装置的储能参数并计算荷电状态;
步骤S6,根据各用电时段供电区域用电量、储能装置的太阳能充电量和荷电状态分析各时段的充电量和放电量,并对放电量进行统计,以得到用电时段总放电量;
步骤S7,对储能装置的连续放电状态进行分析,在储能装置处于连续放电状态时,调整荷电状态的计算过程;
步骤S8,根据用电时段总放电量和供电区域总用电量对荷电状态的调整过程进行优化;
步骤S9,根据各用电时段的放电量和充电量分析储能装置的电荷闲置时间,以计算电能损耗,并根据电能损耗对各用电时段的充电量进行调整;
步骤S10,根据各用电时段的充电量和放电量控制储能装置进行充电操作和放电操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所述信息采集模块对供电周期内供电区域的颗粒度用电量的采集,以采集到的准确的颗粒度用电量,从而提高储能系统对颗粒度用电量的分析效率和准确度,降低了用电成本,通过所述信息分析模块对颗粒度用电量进行负荷状态分析,以划分出用电时段,从而提高储能系统对各用电时段的分析效率,通过所述信息分析模块对用电时段的划分,以计算出个用电时段供电区域的用电量,从而提高储能系统对充放电的分析效率,提高储能系统分析的准确度,降低了用电成本,通过所述参数获取模块对储能装置的储能参数和供电区域的光照强度的获取,以得到准确的储能参数和光照强度,从而提高了储能系统的分析效率,提高了储能系统分析的准确度,降低了用电成本,通过所述太阳能分析模块对光照强度的分析,以计算出光伏发电机对储能装置的太阳能充电量,从而提高储能系统对充电量的分析效率,提高系统分析的准确度,降低了用电成本,通过所述时段分析模块对各用电时段供电区域用电量、储能装置的太阳能充电量和荷电状态的分析,以计算出各用电时段储能装置的充电量和放电量,从而提高储能系统对充放电的分析效率,提高储能系统分析的准确度,降低了用电成本,通过所述优化调整模块对储能装置连续放电状态的分析,以调整荷电状态的计算过程,从而提高了储能系统对充放电的分析效率,提高了储能系统分析的准确度,降低了用电成本,通过所述优化调整模块对用电时段的总放电量和供电区域总用电量的分析,以对荷电状态的调整过程进行优化,从而提高了储能系统对充放电的分析效率,提高了储能系统分析的准确度,降低了用电成本,通过所述优化调整模块对各用电时段的放电量和充电量的分析,以分析出储能装置的电荷闲置时间,从而计算出电能损耗,并根据电能损耗调整各用电时段的充电量,进而提高了储能系统对充放电的分析效率,提高了储能系统分析的准确度,降低了用电成本,通过所述充放电控制模块对各用电时段的充电量和放电量进行分析,以对储能装置的充电操作和放电操作进行控制,从而提高了储能系统对充放电的分析效率,提高了储能系统分析的准确度,降低了用电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储能系统的充放电控制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2为本实施例时段分析模块的结构框图;
图3为本实施例优化调整模块的结构框图;
图4为本实施例储能系统的充放电控制方法的流程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的技术原理,并非在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所示,其为本实施例储能系统的充放电控制系统,包括:
信息采集模块,用以采集供电周期内供电区域的颗粒度用电量;本实施例中所述颗粒度指时间颗粒度,本实施例中时粒度间颗设置为一刻钟,供电周期设置为7天,本实施例中所述供电区域为酒店,本实施例不对时间颗粒度、供电周期和供电区域作具体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自由设置,如还可将供电周期设置为三天、五天和一个月等,还可将时间颗粒度设置为一分钟、五分钟和一小时等,还可设置供电区域为商场、医院和写字楼等;本实施例中所述颗粒度用电量的来源为电力网站获取、电力负荷管理平台导出和供电区域电网表调用等;
信息分析模块,用以对供电区域的颗粒度用电量进行负荷状态分析,以划分用电时段并计算各用电时段供电区域用电量,统计供电区域总用电量,信息分析模块与所述信息采集模块连接,所述负荷状态包括高负荷、中负荷和低负荷,所述用电时段包括高负荷用电时段、中负荷用电时段和低负荷用电时段;
参数获取模块,用以获取储能装置的储能参数和供电区域的光照强度,参数获取模块与所述信息分析模块连接,所述储能装置包括蓄电池、超级电容器和锂离子电池等,所述储能参数包括电荷容量和电荷余量,所述电荷容量包括应急电荷容量和常用电荷容量,所述电荷余量包括应急电荷余量和常用电荷余量,所述光照强度指太阳的辐照度可通过安装于光伏发电机上的光照传感器获取;
太阳能分析模块,用以根据光照强度计算光伏发电机对储能装置的太阳能充电量,太阳能分析模块与所述参数获取模块连接,所述光伏发电机应至少设置一个,所述光伏发电机包括独立光伏发电机、并网光伏发电机和分布式光伏发电机等;
时段分析模块,用以根据储能装置的储能参数计算荷电状态,所述时段分析模块还用以根据各用电时段供电区域用电量、储能装置的太阳能充电量和荷电状态对各用电时段的电网充电状态和放电量进行分析,并根据电网充电状态得到储能装置充电量,时段分析模块与所述太阳能分析模块连接;
优化调整模块,用以根据各用电时段的放电量对储能装置的连续放电状态进行分析,并在储能装置处于连续放电状态时,调整荷电状态的计算过程,所述优化调整模块还用以根据用电时段的总放电量和供电区域总用电量对荷电状态的调整过程进行优化,所述优化调整模块还用以根据各用电时段的放电量和充电量分析储能装置的电荷闲置时间,并根据电荷闲置时间对电能损耗进行分析,以根据电能损耗调整各用电时段的充电量,优化调整模块与所述时段分析模块连接;
充放电控制模块,用以根据各用电时段的充电量和放电量控制储能装置进行充电操作和放电操作,充放电控制模块与所述优化调整模块连接。
请参阅图2所示,所述时段分析模块包括:
计算单元,用以根据储能装置的储能参数计算荷电状态;
充电分析单元,用以根据荷电状态、用电时段和太阳能充电量对各用电时段的电网充电状态进行分析,以得到各用电时段的储能装置充电量,充电分析单元与所述计算单元连接;
放电分析单元,用以根据荷电状态、用电时段和供电区域用电量对各用电时段的放电量进行分析,放电分析单元与所述计算单元连接。
请参阅图3所示,所述优化调整模块包括:
计算调整单元,用以根据各用电时段的放电量对储能装置的连续放电状态进行分析,当储能装置处于连续放电状态时,对荷电状态的计算过程进行调整;
统计单元,用以统计各用电时段的放电量,以得到用电时段的总放电量,统计单元与所述计算调整单元连接;
调整优化单元,用以将用电时段的总放电量和供电区域总用电量进行比对,并根据比对结果对荷电状态的调整过程进行优化,调整优化单元与所述统计单元连接;
闲置分析单元,用以根据各用电时段的储能装置的充电量和放电量对储能装置的电荷闲置时间进行分析,闲置分析单元与所述调整优化单元连接;
充电调整单元,用以根据电荷闲置时间和储能参数计算电能损耗,并根据电能损耗调整各用电时段的充电量,充电调整单元与所述闲置分析单元连接。
具体而言,本实施例中通过所述信息采集模块对供电周期内供电区域的颗粒度用电量的采集,以采集到的准确的颗粒度用电量,从而提高储能系统对颗粒度用电量的分析效率和准确度,降低了用电成本,通过所述信息分析模块对颗粒度用电量进行负荷状态分析,以划分出用电时段,从而提高储能系统对各用电时段的分析效率,通过所述信息分析模块对用电时段的划分,以计算出个用电时段供电区域的用电量,从而提高储能系统对充放电的分析效率,提高储能系统分析的准确度,降低了用电成本,通过所述参数获取模块对储能装置的储能参数和供电区域的光照强度的获取,以得到准确的储能参数和光照强度,从而提高了储能系统的分析效率,提高了储能系统分析的准确度,降低了用电成本,通过所述太阳能分析模块对光照强度的分析,以计算出光伏发电机对储能装置的太阳能充电量,从而提高储能系统对充电量的分析效率,提高系统分析的准确度,降低了用电成本,通过所述时段分析模块对各用电时段供电区域用电量、储能装置的太阳能充电量和荷电状态的分析,以计算出各用电时段储能装置的充电量和放电量,从而提高储能系统对充放电的分析效率,提高储能系统分析的准确度,降低了用电成本,通过所述优化调整模块对储能装置连续放电状态的分析,以调整荷电状态的计算过程,从而提高了储能系统对充放电的分析效率,提高了储能系统分析的准确度,降低了用电成本,通过所述优化调整模块对用电时段的总放电量和供电区域总用电量的分析,以对荷电状态的调整过程进行优化,从而提高了储能系统对充放电的分析效率,提高了储能系统分析的准确度,降低了用电成本,通过所述优化调整模块对各用电时段的放电量和充电量的分析,以分析出储能装置的电荷闲置时间,从而计算出电能损耗,并根据电能损耗调整各用电时段的充电量,进而提高了储能系统对充放电的分析效率,提高了储能系统分析的准确度,降低了用电成本,通过所述充放电控制模块对各用电时段的充电量和放电量进行分析,以对储能装置的充电操作和放电操作进行控制,从而提高了储能系统对充放电的分析效率,提高了储能系统分析的准确度,降低了用电成本。
具体而言,本实施例中所述信息分析模块将供电区域的颗粒度用电量与负荷阈值进行比对,并根据比对结果对供电区域的负荷状态进行分析并划分用电时段,其中:
当Ei≤e1时,所述信息分析模块判定供电区域的负荷状态为低负荷,将颗粒度用电量对应的时段作为低负荷用电时段;
当e1<Ei<e2时,所述信息分析模块判定供电区域的负荷状态为中负荷,将颗粒度用电量对应的时段作为中负荷用电时段;
当Ei≥e2时,所述信息分析模块判定供电区域的负荷状态为高负荷,将颗粒度用电量对应的时段作为高负荷用电时段;
其中,Ei=(E1i+E2i+...+Eji)/T,Ei表示供电周期内供电区域的颗粒度平均用电量,i表示颗粒度编号,其取值范围为:i={i|1≤i≤96,i∈N},T表示供电周期的天数,j表示周期内的天数编号,其取值范围为:j={j|j≤T,j∈N+},E1i表示供电周期内第一天供电区域的颗粒度用电量,E2i表示供电周期内第二天供电区域的颗粒度用电量,Eji表示供电周期内最后一天供电区域的颗粒度用电量,e1表示第一负荷阈值,e2表示第二负荷阈值,e1<e2。
具体而言,本实施例中所述信息分析模对各相邻的用电时段进行合并分析,其中:
当相邻用电时段同为高负荷用电时段时,所述信息分析模块将用电时段进行合并以形成新的高负荷用电时段;
当相邻用电时段同为中负荷用电时段时,所述信息分析模块将用电时段进行合并以形成新的中负荷用电时段;
当相邻用电时段同为低负荷用电时段时,所述信息分析模块将用电时段进行合并以形成新的低负荷用电时段;
当相邻用电时段不同时,所述信息分析模块不对用电时段进行合并。
具体而言,本实施例中所述信息分析模块根据供电区域的颗粒度用电量通过统计各用电时段内供电区域的颗粒度平均用电量以计算出用电时段供电区域用电量,并通过统计用电时段供电区域用电量以计算出供电区域总用电量。
具体而言,本实施例中所述太阳能分析模块根据光照强度通过太阳能转化公式计算光伏发电机对储能装置的太阳能充电量,所述太阳能分析模块设有太阳能转化公式如下:
E光=[0.001×(I-I额)+1]×P额×ta×n
其中,E光表示光伏发电机对储能装置的太阳能充电量,I表示当前太阳的辐照度,I额表示光伏发电机的额定辐照度,P额表示光伏发电机的额定功率,ta表示各用电时段的时长,a表示用电时段的编号,其取值范围为a={a≤96,a∈N+},n表示供电区域设置的光伏发电机数量。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不对太阳能充电量的计算过程作具体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自由设置,如还可设置为E光=I/I额×P额×ta×n,只需满足对太阳能充电量的计算即可。
具体而言,本实施例中所述计算单元根据储能参数计算荷电状态,所述计算单元通过荷电状态计算公式计算荷电状态,所述计算单元设有荷电状态计算公式如下:
SOC=Q1余/Q2常
Q2急=Q2容×α
Q2常=Q2容-Q2急
其中,SOC表示储能装置的荷电状态,Q1余表示储能装置的常用电荷余量,其取值范围为:Q1余≤Q2常,Q2常表示储能装置的常用电荷容量,Q2急表示储能装置的应急电荷容量,Q2容表示储能装置的电荷容量,α表示应急分配系数,其取值范围为0<α<1。
具体而言,本实施例中通过所述计算单元对储能参数的分析,以计算出荷电状态,从而提高了储能系统对充放电的分析效率,提高了储能系统分析的准确度。
具体而言,本实施例中所述充电分析单元根据用电时段、储能装置的荷电状态和太阳能充电量对各用电时段的电网充电状态进行分析,并计算储能装置充电量,其中:
当用电时段为高负荷用电时段时,所述充电分析单元判定不对储能装置进行电网充电,储能装置充电量的计算如下:
Da=E光;
当用电时段为中负荷用电时段时,所述充电分析单元判定对储能装置进行电网充电,储能装置充电量的计算如下:
Da=E光+P充×ta×(1-SOC)×ω1;
当用电时段为低负荷用电时段时,所述充电分析单元判定对储能装置进行电网充电,储能装置充电量的计算如下:
Da=E光+P充×ta×(1-SOC)×ω2;
其中,Da表示储能装置在当前用电时段的充电量,P充表示电网充电功率,ω1表示第一分析参数,其取值范围为:0≤ω1<1,ω2表示第二分析参数,其取值范围为:0≤ω1<ω2≤1且ω1+ω2≤1。
具体而言,本实施例中通过所述充电分析单元对用电时段、储能装置的荷电状态和太阳能充电量的分析,以计算出储能装置的充电量,从而提高了储能系统对充电的分析效率,提高了储能系统分析的准确度。
具体而言,本实施例中所述放电分析单元根据荷电状态、用电时段和各用电时段供电区域用电量对各用电时段的放电量进行分析,其中:
当用电时段为高负荷用电时段时,所述放电分析单元分析储能装置的放电量如下:
Sa=Wa×ω2/SOC;
当用电时段为中负荷用电时段时,所述放电分析单元分析储能装置的放电量如下:
Sa=Wa×ω1/SOC;
当用电时段为低负荷用电时段时,所述放电分析单元分析储能装置的放电量如下:
Sa=0;
其中,Sa表示当前用电时段储能装置的放电量,Wa表示当前用电时段供电区域用电量,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不对分析参数的取值作具体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自由设置,只需满足对各用电时段的充电量和放电量的分析即可,第一分析参数和第二分析参数的最佳取值为:ω1=0.3,ω2=0.5。
具体而言,本实施例中通过所述放电分析单元对荷电状态、用电时段和各用电时段供电区域用电量的分析,以计算出储能装置的放电量,从而提高了储能系统对放电的分析效率,提高了储能系统分析的准确度。
具体而言,本实施例中所述计算调整单元根据各用电时段的放电量对储能装置的连续放电状态进行分析,以对荷电状态的计算过程进行调整,其中:
当Sz×S(z+1)>0时,所述计算调整单元判定储能装置为连续放电状态,并通过计算调整公式对荷电状态的计算过程进行调整,调整后的荷电状态为soc,设定socsoc=Q1余/Q2容;
当Sz×S(z+1)=0时,所述计算调整单元判定储能装置为非连续放电状态,不对荷电状态的计算过程进行调整;
其中Sz表示相邻用电时段中前一用电时段储能装置的放电量,S(z+1)表示相邻用电时段中后一用电时段储能装置的放电量,z表示用电时段的编号,其取值范围为:z={z<a,z∈N+}。
具体而言,本实施中通过所述计算调整单元对储能装置连续放电状态的分析,以调整荷电状态的计算过程,从而提高了储能系统对充放电的分析效率,提高了储能系统分析的准确度。
具体而言,本实施例中所述统计单元通过放电统计公式计算用电时段的总放电量,所述统计单元设有放电统计公式如下:
S=S1+S2+...+Sa
其中,S表示储能装置的用电时段的总放电量,S1表示第一用电时段储能装置的放电量,S2表示第二用电时段储能装置的放电量,Sa表示最后一个用电时段储能装置的放电量。
具体而言,本实施例中所述调整优化单元计算用电时段的总放电量和供电区域总用电量的比值,并将计算结果与分析阈值进行比对,根据比对结果对应急分配系数进行调整,以对荷电状态的调整过程进行优化,其中:
当S/L≥ω3时,所述调整优化单元不对应急分配系数进行优化;
当S/L<ω3时,所述调整优化单元通过系数调整公式对应急分配系数进行调整,调整后的应急分配系数为α',设定α'=α×S/L,其中,L表示供电区域用电时段的总放电量,ω3表示分析阈值,ω3=ω1+ω2。
具体而言,本实施中通过所述调整优化单元对用电时段的总放电量和供电区域总用电量的分析,以对荷电状态的调整过程进行优化,从而提高了储能系统对充放电的分析效率,提高了储能系统分析的准确度。
具体而言,本实施例中所述闲置分析单元根据各用电时段的储能装置的充电量和放电量对储能装置的电荷闲置时间进行分析,计算进行电网充电但不放电的用电时段与下一个存在放电的用电时段的时间差,以形成电荷闲置时间。
具体而言,本实施例中通过所述闲置分析单元对各用电时段的储能装置的充电量和放电量的分析,以计算出电荷闲置时间,从而提高了储能系统对充放电的分析效率,提高了储能系统分析的准确度。
具体而言,本实施例中所述充电调整单元根据电荷闲置时间和储能参数通过损耗计算公式计算电能损耗,所述充电调整单元设有损耗计算公式如下:
E损=Q余×β1×tb/24
其中,E损表示电能损耗,β1表示储能装置的损失率,其取值范围为0<β1≤0.05,tb表示电荷闲置时间,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不对储能装置的损失率的取值作具体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自由设置,只需满足对电能损耗的计算即可,损失阈值的最佳取值为:β1=0.03。
具体而言,本实施例中通过所述充电调整单元对电荷闲置时间的分析,以而计算出电能损耗,从而提高了储能系统对充放电的分析效率,提高了储能系统分析的准确度。
具体而言,本实施例中所述充电调整单元计算电能损耗与储能装置的常用电荷余量的比值,并将计算结果与损失阈值进行比对,根据比对结果对各用电时段的充电量进行调整,其中:
当E损/Q余≥β2时,所述充电调整单元通过充电调整公式对充电量进行调整,调整后的储能装置的充电量为Da',设定Da'=E光+P充×ta×ta/tb×(1-SOC)×ωc,其中,ωc表示分析参数,c表示分析参数编号,c的取值范围为c={1,2};
当E损/Q余<β2时,所述充电调整单元不对充电量进行调整;
其中,β2表示损失阈值,其取值范围为:0<β2≤0.03≤β1≤0.05,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不对损失阈值的取值作具体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自由设置,只需满足对充电量的调整即可,损失阈值的最佳取值为:β2=0.003。
具体而言,本实施例中通过所述充电调整单元对电能损耗与常用电荷余量的分析,以对各用电时段的充电量进行调整,从而提高了储能系统对充放电的分析效率,提高了储能系统分析的准确度。
具体而言,本实施例中所述充放电控制模块根据各用电时段的充电量和放电量对储能装置进行控制,其中:
当Da>0时,所述充放电控制模块控制储能装置进行充电操作;
当Sa>0时,所述充放电控制模块控制储能装置进行放电操作。
请参阅图4所示,其为本实施例储能系统的充放电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S1,采集供电周期内供电区域的颗粒度用电量;
步骤S2,计算供电区域的颗粒度平均用电量,以对颗粒度时段的负荷状态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划分用电时段;
步骤S3,计算各用电时段的供电区域用电量,并统计供电区域总用电量;
步骤S4,获取供电区域的光照强度并计算太阳能充电量;
步骤S5,获取储能装置的储能参数并计算荷电状态;
步骤S6,根据各用电时段供电区域用电量、储能装置的太阳能充电量和荷电状态分析各时段的充电量和放电量,并对放电量进行统计,以得到用电时段总放电量;
步骤S7,对储能装置的连续放电状态进行分析,在储能装置处于连续放电状态时,调整荷电状态的计算过程;
步骤S8,根据用电时段总放电量和供电区域总用电量对荷电状态的调整过程进行优化;
步骤S9,根据各用电时段的放电量和充电量分析储能装置的电荷闲置时间,以计算电能损耗,并根据电能损耗对各用电时段的充电量进行调整;
步骤S10,根据各用电时段的充电量和放电量控制储能装置进行充电操作和放电操作。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发明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做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储能系统的充放电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信息采集模块,用以采集供电周期内供电区域的颗粒度用电量,所述颗粒度指时间颗粒度;
信息分析模块,用以对供电区域的颗粒度用电量进行负荷状态分析,以划分用电时段并计算各用电时段供电区域用电量,统计供电区域总用电量;
参数获取模块,用以获取储能装置的储能参数和供电区域的光照强度;
太阳能分析模块,用以根据光照强度计算光伏发电机对储能装置的太阳能充电量;
时段分析模块,用以根据储能装置的储能参数计算荷电状态,所述时段分析模块还用以根据各用电时段供电区域用电量、储能装置的太阳能充电量和荷电状态对各用电时段的电网充电状态和放电量进行分析,并根据电网充电状态得到储能装置充电量;
优化调整模块,用以根据各用电时段的放电量对储能装置的连续放电状态进行分析,并在储能装置处于连续放电状态时,调整荷电状态的计算过程,所述优化调整模块还用以根据用电时段的总放电量和供电区域总用电量对荷电状态的调整过程进行优化,所述优化调整模块还用以根据各用电时段的放电量和充电量分析储能装置的电荷闲置时间,并根据电荷闲置时间对电能损耗进行分析,以根据电能损耗调整各用电时段的充电量;
充放电控制模块,用以根据各用电时段的充电量和放电量控制储能装置进行充电操作和放电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系统的充放电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分析模块将供电区域的颗粒度用电量与负荷阈值进行比对,并根据比对结果对供电区域的负荷状态进行分析并划分用电时段,其中:
当Ei≤e1时,所述信息分析模块判定供电区域的负荷状态为低负荷,将颗粒度用电量对应的时段作为低负荷用电时段;
当e1<Ei<e2时,所述信息分析模块判定供电区域的负荷状态为中负荷,将颗粒度用电量对应的时段作为中负荷用电时段;
当Ei≥e2时,所述信息分析模块判定供电区域的负荷状态为高负荷,将颗粒度用电量对应的时段作为高负荷用电时段;
其中,Ei=(E1i+E2i+...+Eji)/T,Ei表示供电周期内供电区域的颗粒度平均用电量,i表示颗粒度编号,其取值范围为:i={i|1≤i≤96,i∈N},T表示供电周期的天数,j表示周期内的天数编号,其取值范围为:j={j|j≤T,j∈N+},E1i表示供电周期内第一天供电区域的颗粒度用电量,E2i表示供电周期内第二天供电区域的颗粒度用电量,Eji表示供电周期内最后一天供电区域的颗粒度用电量,e1表示第一负荷阈值,e2表示第二负荷阈值,e1<e2;
所述信息分析模块对相邻颗粒度负荷相同的用电时段进行合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能系统的充放电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时段分析模块设有计算单元,其用以根据储能参数计算荷电状态,所述计算单元通过荷电状态计算公式计算荷电状态,所述计算单元设有荷电状态计算公式如下:
SOC=Q1余/Q2常
Q2急=Q2容×α
Q2常=Q2容-Q2急
其中,SOC表示储能装置的荷电状态,Q1余表示储能装置的常用电荷余量,其取值范围为:Q1余≤Q2常,Q2常表示储能装置的常用电荷容量,Q2急表示储能装置的应急电荷容量,Q2容表示储能装置的电荷容量,α表示应急分配系数,其取值范围为0<α<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储能系统的充放电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时段分析模块设有充电分析单元,其用以根据用电时段、储能装置的荷电状态和太阳能充电量对各用电时段的电网充电状态进行分析,并计算储能装置充电量,其中:
当用电时段为高负荷用电时段时,所述充电分析单元判定不对储能装置进行电网充电,储能装置充电量的计算如下:
Da=E光;
当用电时段为中负荷用电时段时,所述充电分析单元判定对储能装置进行电网充电,储能装置充电量的计算如下:
Da=E光+P充×ta×(1-SOC)×ω1;
当用电时段为低负荷用电时段时,所述充电分析单元判定对储能装置进行电网充电,储能装置充电量的计算如下:
Da=E光+P充×ta×(1-SOC)×ω2;
其中,E光表示光伏发电机对储能装置的太阳能充电量,ta表示各用电时段的时长,Da表示储能装置在当前用电时段的充电量,P充表示电网充电功率,ω1表示第一分析参数,其取值范围为:0≤ω1<1,ω2表示第二分析参数,其取值范围为:0≤ω1<ω2≤1且ω1+ω2≤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储能系统的充放电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时段分析模块设有放电分析单元,其用以根据荷电状态、用电时段和各用电时段供电区域用电量对各用电时段的放电量进行分析,其中:
当用电时段为高负荷用电时段时,所述放电分析单元分析储能装置的放电量如下:
Sa=Wa×ω2/SOC;
当用电时段为中负荷用电时段时,所述放电分析单元分析储能装置的放电量如下:
Sa=Wa×ω1/SOC;
当用电时段为低负荷用电时段时,所述放电分析单元分析储能装置的放电量如下:
Sa=0;
其中,Sa表示当前用电时段储能装置的放电量,Wa表示当前用电时段供电区域用电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储能系统的充放电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优化调整模块设有计算调整单元,其用以根据各用电时段的放电量对储能装置的连续放电状态进行分析,以对荷电状态的计算过程进行调整,其中:
当Sz×S(z+1)>0时,所述计算调整单元判定储能装置为连续放电状态,并对荷电状态的计算过程进行调整,调整后的荷电状态为soc,设定soc=Q1余/Q2容;
当Sz×S(z+1)=0时,所述计算调整单元判定储能装置为非连续放电状态,不对荷电状态的计算过程进行调整;
其中Sz表示相邻用电时段中前一用电时段储能装置的放电量,S(z+1)表示相邻用电时段中后一用电时段储能装置的放电量,z表示用电时段的编号,其取值范围为:z={z<a,z∈N+}。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储能系统的充放电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优化调整模块设有调整优化单元,其用以计算用电时段的总放电量和供电区域总用电量的比值,并将计算结果与分析阈值进行比对,根据比对结果对应急分配系数进行调整,以对荷电状态的调整过程进行优化,其中:
当S/L≥ω3时,所述调整优化单元不对应急分配系数进行优化;
当S/L<ω3时,所述调整优化单元对应急分配系数进行调整,调整后的应急分配系数为α',设定α'=α×S/L,其中,S表示储能装置的用电时段的总放电量,L表示供电区域用电时段的总放电量,ω3表示分析阈值,ω3=ω1+ω2。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储能系统的充放电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优化调整模块设有充电调整单元,其用以根据电荷闲置时间和储能参数通过损耗计算公式计算电能损耗,所述充电调整单元设有损耗计算公式如下:
E损=Q1余×β1×tb/24
其中,E损表示电能损耗,β1表示储能装置的损失率,其取值范围为0<β1≤0.05,tb表示电荷闲置时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储能系统的充放电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优化调整模块设有充电调整单元,其用以计算电能损耗与储能装置的常用电荷余量的比值,并将计算结果与损失阈值进行比对,根据比对结果对各用电时段的充电量进行调整,其中:
当E损/Q1余≥β2时,所述充电调整单元对充电量进行调整,调整后的储能装置的充电量为Da',设定Da'=E光+P充×ta×ta/tb×(1-SOC)×ωc,其中,ωc表示分析参数,c表示分析参数编号,c的取值范围为c={1,2};
当E损/Q1余<β2时,所述充电调整单元不对充电量进行调整;
其中,β2表示损失阈值,其取值范围为:0<β2≤0.03≤β1≤0.05。
10.一种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储能系统的充放电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S1,采集供电周期内供电区域的颗粒度用电量;
步骤S2,计算供电区域的颗粒度平均用电量,以对颗粒度时段的负荷状态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划分用电时段;
步骤S3,计算各用电时段的供电区域用电量,并统计供电区域总用电量;
步骤S4,获取供电区域的光照强度并计算太阳能充电量;
步骤S5,获取储能装置的储能参数并计算荷电状态;
步骤S6,根据各用电时段供电区域用电量、储能装置的太阳能充电量和荷电状态分析各时段的充电量和放电量,并对放电量进行统计,以得到用电时段总放电量;
步骤S7,对储能装置的连续放电状态进行分析,在储能装置处于连续放电状态时,调整荷电状态的计算过程;
步骤S8,根据用电时段总放电量和供电区域总用电量对荷电状态的调整过程进行优化;
步骤S9,根据各用电时段的放电量和充电量分析储能装置的电荷闲置时间,以计算电能损耗,并根据电能损耗对各用电时段的充电量进行调整;
步骤S10,根据各用电时段的充电量和放电量控制储能装置进行充电操作和放电操作。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1000769.9A CN116742666B (zh) | 2023-08-10 | 2023-08-10 | 储能系统的充放电控制方法及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1000769.9A CN116742666B (zh) | 2023-08-10 | 2023-08-10 | 储能系统的充放电控制方法及系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6742666A CN116742666A (zh) | 2023-09-12 |
CN116742666B true CN116742666B (zh) | 2023-10-31 |
Family
ID=879136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11000769.9A Active CN116742666B (zh) | 2023-08-10 | 2023-08-10 | 储能系统的充放电控制方法及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6742666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7239893B (zh) * | 2023-09-20 | 2024-04-09 | 山东探越物联网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太阳能供电系统充放电控制方法 |
CN118508474A (zh) * | 2024-04-11 | 2024-08-16 | 北京首兴安成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用电分析的配电网储能管理系统及方法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201017954A (en) * | 2008-10-17 | 2010-05-01 | Evt Technology Co Ltd | Rechargeable battery pack with detection device for multi-battery power source use and the power source |
WO2013120347A1 (zh) * | 2012-02-17 | 2013-08-22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一种微电网自平衡和自平滑统一的控制方法 |
CN109980732A (zh) * | 2019-04-01 | 2019-07-05 | 漳州科华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锂电池充放电控制方法及供电系统 |
CN113060036A (zh) * | 2021-03-15 | 2021-07-02 | 远景智能国际私人投资有限公司 | 光储充电站的充电控制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
CN113746105A (zh) * | 2021-09-30 | 2021-12-03 | 南方电网数字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电力需求响应的优化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
CN115632432A (zh) * | 2022-10-10 | 2023-01-20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光储荷协同优化方法、设备、介质及系统 |
-
2023
- 2023-08-10 CN CN202311000769.9A patent/CN116742666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201017954A (en) * | 2008-10-17 | 2010-05-01 | Evt Technology Co Ltd | Rechargeable battery pack with detection device for multi-battery power source use and the power source |
WO2013120347A1 (zh) * | 2012-02-17 | 2013-08-22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一种微电网自平衡和自平滑统一的控制方法 |
CN109980732A (zh) * | 2019-04-01 | 2019-07-05 | 漳州科华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锂电池充放电控制方法及供电系统 |
CN113060036A (zh) * | 2021-03-15 | 2021-07-02 | 远景智能国际私人投资有限公司 | 光储充电站的充电控制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
CN113746105A (zh) * | 2021-09-30 | 2021-12-03 | 南方电网数字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电力需求响应的优化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
CN115632432A (zh) * | 2022-10-10 | 2023-01-20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光储荷协同优化方法、设备、介质及系统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Capacity Configuration and Economic Evaluation of Grid-Connected PV and Energy Storage Charging Station;First A. Ai Yaoyao et al.;《2018 China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lectricity Distribution (CICED)》;第3304-3308页 * |
促进风电消纳的发电侧、储能及需求侧联合优化模型;宋艺航等;《电网技术》;第38卷(第3期);第610-615页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6742666A (zh) | 2023-09-1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6742666B (zh) | 储能系统的充放电控制方法及系统 | |
CN109149651A (zh) | 一种计及调压辅助服务收益的光储系统优化运行方法 | |
WO2019148689A1 (zh) | 一种微电网并网联络线功率的控制系统及其方法 | |
AU2018101070A4 (en) | Automatic voltage control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wind farm | |
CN111244993B (zh) | 一种储能参与电网调峰应用的容量优化配置方法 | |
CN106921164A (zh) | 配网电压无功协同优化的混合整数二阶锥规划方法与系统 | |
CN112086975B (zh) | 一种协调多储能单元参与二次调频的优化调度方法 | |
CN114884108B (zh) | 源网荷储一体化的微电网多时间尺度能量管理优化方法 | |
CN116780637B (zh) | 一种分布式能源管理系统及方法 | |
CN114938035B (zh) | 考虑储能退化成本的共享储能能量调度方法及系统 | |
CN110046780B (zh) | 基于分时电价的孤岛微电网需求响应经济调度方法及系统 | |
CN114123280A (zh) | 一种考虑系统效率的电池储能电站能量管理方法 | |
Fan et al. | Scheduling framework using dynamic optimal power flow for battery energy storage systems | |
CN111762057B (zh) | 一种区域微网中v2g电动汽车智能充放电管理方法 | |
Liu et al. | A MILP-based battery degradation model for economic scheduling of power system | |
CN114744638A (zh) | 基于新能源消纳的电力系统可调节负荷容量优化方法 | |
CN115000985A (zh) | 一种用户侧分布式储能设施聚合管控方法及系统 | |
Han et al. | Analysis of economic operation model for virtual power plants considering the uncertainties of renewable energy power generation | |
CN115983890A (zh) | 5g基站储能系统的soc偏移优化控制方法及系统 | |
CN108183498A (zh) | 一种含风光储配电网背景下的车储混合配置方法 | |
Zhu et al. | Capacity optimization configuration of wind farm energy storage system based on life cycle economic analysis | |
CN112039057B (zh) | 一种基于两阶段调度的低电压治理方法 | |
CN110417002B (zh) | 一种孤岛微电网能量模型的优化方法 | |
Maochun et al. | Typical scenario construction for fast assessment of renewable energy absorption capacity | |
CN113991714A (zh) | 一种基于换电站的弹性资源聚合方法和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327 Address after: Room 308, No. 35 Erlizhuang,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100080 Patentee after: Haohua Haitong (Beijing) International Trade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No. 5153, Yingqian Street, High tech Zone, Weifang City, Shandong Province, 261000 Patentee before: SHANDONG SUPERMALY GENERATING EQUIPMENT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