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738642B - 一种管网系统的协同仿真平台 - Google Patents

一种管网系统的协同仿真平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738642B
CN116738642B CN202311028060.XA CN202311028060A CN116738642B CN 116738642 B CN116738642 B CN 116738642B CN 202311028060 A CN202311028060 A CN 202311028060A CN 116738642 B CN116738642 B CN 11673864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mulation
collaborative
node
personnel
collabo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02806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738642A (zh
Inventor
刘韶鹏
肖捷
战志超
康天
刘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Yunlu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Yunl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Yunlu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Yunl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028060.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738642B/zh
Publication of CN1167386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73864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73864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73864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10Geometric CAD
    • G06F30/18Network design, e.g. design based on topological or interconnect aspects of utility systems, piping, heating ventilation air conditioning [HVAC] or cabl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20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 G06F30/23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using finite element methods [FEM] or finite difference methods [FDM]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20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 G06F30/27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using machine learning, e.g.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neural networks, support vector machines [SVM] or training a model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NCOMPUTING ARRANGEMENTS BASED ON SPECIFIC COMPUTATIONAL MODELS
    • G06N3/00Computing arrangements based on biological models
    • G06N3/02Neural networks
    • G06N3/04Architecture, e.g. interconnection topology
    • G06N3/0464Convolutional networks [CNN, ConvNe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NCOMPUTING ARRANGEMENTS BASED ON SPECIFIC COMPUTATIONAL MODELS
    • G06N3/00Computing arrangements based on biological models
    • G06N3/02Neural networks
    • G06N3/08Learning metho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11/00Details relating to CAD techniques
    • G06F2111/02CAD in a network environment, e.g. collaborative CAD or distributed simul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11/00Details relating to CAD techniques
    • G06F2111/04Constraint-based CAD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管网系统的协同仿真平台,协同仿真平台包括Web端和服务器端,服务器端包括人员管理模块、协同管理模块和协同仿真模块,人员管理模块被配置为存储和管理仿真人员及其属性信息;协同管理模块被配置为响应于第一操作,生成仿真项目对应的仿真流程,为仿真流程中各个仿真节点选择协同人员,为各个协同人员配置相应的协作权限;基于各个协同人员的协作权限和仿真流程为各个协同人员配置相应的协作时序约束,生成仿真流程文件;协同仿真模块被配置为响应于第二操作,执行仿真项目中与仿真节点相关联的各个仿真节点的协同仿真。因此,使得多人基于协作时序约束进行协同合作,保证仿真的有效性,保证仿真节点内容的唯一性。

Description

一种管网系统的协同仿真平台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仿真计算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管网系统的协同仿真平台。
背景技术
在模型设计过程中往往需要很多人的参与调试,特别在仿真领域,还需要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专家参与,而且模型在迭代过程中需要依赖专家的经验来调试相应参数以帮助仿真过程更快地收敛。在管网系统设计与仿真过程中,通常首先建立相应的管网设计图,并设置各部分管网相应的参数,之后进行仿真计算。在管网规模较大,设计复杂的情况下,建模仿真工作量较大,往往希望通过多人分工合作来完成。
而现有的管网系统仿真平台,同一时间只能支持一个仿真人员对同一个仿真项目进行操作,因此,当需要多人分工合作时,也只能按照仿真流程顺序地进行,影响工作效率。此外,如果希望首先由多个仿真人员独立地对仿真项目的部分内容进行建模仿真,然后将仿真结果合并的方式,由于在复杂的管网仿真系统中,各个仿真节点之间通常在逻辑上或时序上具有较强的耦合关系,并且在没有整体协同和统一管理的情况下容易发生模型和数据混乱,信息的安全性也没有保证。
因此,目前尚未有能够帮助实现复杂管网系统的多人协同仿真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提供了本申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需要一种管网系统的协同仿真平台,使得多人基于协作时序约束进行协同合作,避免不必要和重复的工作,避免发生模型和数据混乱,保证仿真的有效性,提高仿真效率,保证仿真节点的内容的唯一性,提高模型中的数据的安全性。
根据本申请的第一方案,提供了一种管网系统的协同仿真平台,所述协同仿真平台包括Web端和服务器端,所述服务器端包括领域模型数据库,所述领域模型数据库被配置为存储与管网系统相关的领域内的仿真模块,其中,各个仿真模块基于对应领域内的专有模型和计算方法转化而得到。所述服务器端还包括人员管理模块,所述人员管理模块被配置为存储和管理仿真人员及其属性信息。所述服务器端还包括协同管理模块,所述协同管理模块被配置为:接收来自所述Web端的项目管理人员的第一操作,响应于所述第一操作,基于所述领域模型库创建仿真项目,生成仿真项目对应的仿真流程,其中,所述仿真流程包括多个具有时序约束关系和数据流转关系的仿真节点;为所述仿真流程中各个仿真节点选择所述人员管理模块中匹配的仿真人员,作为对应仿真节点的协同人员,并且,结合所述协同人员的属性信息为各个协同人员配置相应的协作权限;基于各个协同人员的协作权限和所述仿真流程为各个协同人员配置相应的协作时序约束;基于所述仿真流程、各个仿真节点对应的协同人员,以及各个协同人员的协作权限和协作时序约束,生成仿真流程文件。所述服务器端还包括协同仿真模块,所述协同仿真模块被配置为:接收来自所述Web端的协同人员对对应仿真节点的第二操作,响应于所述第二操作,基于所述领域模型数据库构建所述仿真节点的内部模型,并基于所述仿真流程文件,执行所述仿真项目中与所述仿真节点相关联的各个仿真节点的协同仿真,并基于仿真结果更新所述仿真流程文件。
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管网系统的协同仿真平台,包括Web端和服务器端,可以通过服务器端配合Web端进行仿真计算等,能够降低仿真计算的耗时,无需进行数据的频繁导入和导出过程。服务器端可以直接基于领域模型数据库进行创建仿真项目,提高服务器端进行仿真计算的效率。响应于项目管理人员的第一操作,协同管理模块创建仿真项目和仿真流程,还能够自动基于协同人员的属性信息为各个仿真节点匹配对应的仿真人员,各个协同人员分别具有协作权限和协作时序约束,使得各个协同人员分别基于协作权限和协作时序约束来进行构建内部模型,提高仿真的有效性和仿真效率,还能够保证仿真节点的内容的唯一性和准确性,提高内部模型的数据安全性。协同仿真模块则可以支持仿真人员在Web端执行的操作,完成仿真节点的内部模型的建立,协助多人协同仿真的顺利进行。
附图说明
在不一定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可以在不同的视图中描述相似的部件。具有字母后缀或不同字母后缀的相同附图标记可以表示相似部件的不同实例。附图大体上通过举例而不是限制的方式示出各种实施例,并且与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一起用于对所申请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在适当的时候,在所有附图中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指代同一或相似的部分。这样的实施例是例证性的,而并非旨在作为本装置或方法的穷尽或排他实施例。
图1示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管网系统的协同仿真平台的结构图;
图2示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协同管理模块的处理流程图;以及
图3示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协作时序约束下的操作反馈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作详细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申请的限定。
本申请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在该词前的要素涵盖在该词后列举的要素,并不排除也涵盖其他要素的可能。
图1示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管网系统的协同仿真平台的结构图。所述协同仿真平台100包括Web端101和服务器端102,所述服务器端102包括领域模型数据库1021、人员管理模块1022、协同管理模块1023和协同仿真模块1024。Web端101可以包括Web浏览器或应用程序,项目管理人员和协同人员可以通过Web浏览器的界面进行操作和浏览。服务器端102收到Web端101的操作后进行响应,以完成内部模型的构建和仿真计算,并得到仿真计算结果,以供用户通过Web端101查看结果。仿真节点的内部模型的构建包括确定仿真模型、确定边界条件参数、确定仿真参数、确定边界条件的数据、确定与仿真参数相关的数据和确定仿真计算方法等工作。其中,仿真参数包括流体参数、管道参数、阀门参数以及温度和压力等。
所述领域模型数据库1021被配置为存储与管网系统相关的领域内的仿真模块,其中,各个仿真模块基于对应领域内的专有仿真模型和仿真计算方法转化而得到。专门仿真模型包括卷积模型、神经网络模型、分类模型和聚类模型等。仿真计算方法包括有限元求解方法等,有限元求解方法具体可以包括有限元差分法等。将专有仿真模型和仿真计算方法转化成仿真模块,基于仿真模块有助于协同管理模块1023完成仿真项目的创建。
所述人员管理模块1022被配置为存储和管理仿真人员及其属性信息。在一些实施例中,仿真人员的属性信息包括职级信息和角色信息。职级信息可以包括仿真人员的职位级别的信息等,角色信息可以包括仿真人员的职责信息等。所述属性信息还可以包括仿真人员的经验(例如处理过的管网系统的仿真项目)等。在人员管理模块1022中可以通过职级字段和角色字段来存储对应的属性信息,以实现对仿真人员的分类和管理,方便进行仿真人员调度和任务分配等操作。
图2示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协同管理模块的处理流程图。在步骤201,接收来自所述Web端的项目管理人员的第一操作,响应于所述第一操作,基于所述领域模型库创建仿真项目,生成仿真项目对应的仿真流程,其中,所述仿真流程包括多个具有时序约束关系和数据流转关系的仿真节点。建立仿真项目时,可以基于领域模型库进行节点的拖拽操作,然后建立连接,得到仿真流程。各个仿真节点的时序约束关系,可以包括各个仿真节点之间的顺序连接关系,例如,仿真节点B可能需要依赖前一仿真节点A的仿真结果。各个仿真节点之间的流转关系,例如,仿真节点B需要利用仿真节点A中涉及的部分管道仿真参数数据。通过协同仿真平台100,无需进行频繁的数据上传,减少数据传输造成的时间成本。
在步骤202,为所述仿真流程中各个仿真节点选择所述人员管理模块中匹配的仿真人员,作为对应仿真节点的协同人员,并且,结合所述协同人员的属性信息为各个协同人员配置相应的协作权限。通过各个仿真节点的内容和仿真人员的属性信息的自动匹配,能够降低项目管理人员的工作量。进一步,在有多个匹配的仿真人员的情况下,可以根据仿真人员的职责信息和职级信息与仿真节点的匹配度进行选择。协作权限为协同人员对仿真节点的操作权限。通过协作权限能够限制协同人员的操作,以提高项目中的数据的安全性。在一些实施例中,各个协同人员可以具有登陆Web端101的账号和密码或具有能够通过识别的信息(例如人脸识别或指纹识别等)。以便各个协同人员进入到Web端101进行操作。对于不具有协作权限的协同人员,在Web端101的界面上可能无法进行选择等操作。
在步骤203,基于各个协同人员的协作权限和所述仿真流程为各个协同人员配置相应的协作时序约束。基于协作时序约束,使得多人的工作内容被自动规划得更加合理,以减少和避免不必要以及重复的工作,避免发生模型和数据混乱,例如在得到相应的结果后,提示可以进行相应的工作,否则无法工作,能够提高仿真的有效性。还可以使得多人分别对同一仿真节点进行的操作,更加符合时间顺序和权限限制的要求,保证仿真节点的内容的唯一性和准确性。
在步骤204,基于所述仿真流程、各个仿真节点对应的协同人员,以及各个协同人员的协作权限和协作时序约束,生成仿真流程文件。仿真流程文件的内容可以包括各个仿真节点的流程、各个仿真节点对应的协同人员的信息、项目的基本信息、各个仿真节点的操作信息、各个协同人员的权限以及协作时序约束等。因此仿真流程文件中能够包括项目的各项基本信息,有利于整个项目的仿真更加有序,便于项目管理人员掌握整个项目的情况,其中,通过仿真节点的操作信息,能够得到协同人员的操作内容,以便整个项目更加透明化。
所述协同仿真模块1024被配置为:接收来自所述Web端101的协同人员对对应仿真节点的第二操作,响应于所述第二操作,基于所述领域模型数据库1021构建所述仿真节点的内部模型,并基于所述仿真流程文件,执行所述仿真项目中与所述仿真节点相关联的各个仿真节点的协同仿真,并基于仿真结果更新所述仿真流程文件。这样能够得到与当前的内部模型和当前的仿真流程文件中的信息所对应的仿真计算结果。利用仿真结果更新仿真流程文件,使得仿真流程文件中能够记录下与当前的内部模型和当前的仿真流程文件中的信息所对应的仿真结果的情况,以便后续对内部模型进行修改等。管网系统的仿真结果可以包括管道的流量和流速等。
因此,本申请实施例的协同仿真平台100使得多人基于协作时序约束进行协同合作,提高仿真的有效性和效率,降低多人协同合作过程中的不必要和重复的工作量,避免发生模型和数据混乱,保证仿真节点的内容的唯一性,提高信息的安全性,无需进行数据的频繁导入和导出过程,降低仿真计算的耗时。
在一些实施例中,结合所述仿真流程为各个协同人员配置相应的协作时序约束具体包括:基于所述仿真流程中各个仿真节点之间的时序约束关系,和/或数据流转关系,来为各个协同人员配置相应的协作时序约束。各个仿真节点之间的时序约束关系包括各个仿真节点之间的连接关系。例如,仿真流程依次包括仿真节点A-仿真节点B,对于负责不同的仿真节点的协同人员,如果不同的仿真节点不具有相互依赖的关系,则可以同时在不同的Web端101界面上进行操作,以提高工作效率。对于具有依赖关系的不同仿真节点,需要按照时间顺序来操作不同的仿真节点,例如仿真节点B需要依赖仿真节点A的仿真结果,所以可能需要仿真节点A得到仿真结果之后,仿真节点B才能进行相应部分的操作,所以仿真节点B的相应部分的操作在仿真节点A得到仿真结果之前受到限制和约束,避免重复提前操作相应部分的工作,避免发生模型和数据混乱,提高仿真效率。对于同一仿真节点,如果同时操作同一仿真节点,多个协同人员可能同时修改项目中的数据等操作,所以通过协作时序约束能够保证第一仿真节点的内容的唯一性和正确性,以提高仿真效率。
各个仿真节点的数据流转关系包括,数据从仿真节点A到仿真节点B。因此,可以约束仿真节点A的协同人员对仿真节点B的访问权限和数据获取权限,仿真节点B的协同人员可以具有对仿真节点A的访问权限和数据获取权限。在仿真节点A完成仿真节点B需要的数据后,仿真节点B可以进行相应的操作,避免仿真节点B相应的重复工作。因此,通过协作时序约束能够保证仿真的有效性,提高工作效率和数据安全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协同管理模块1023被进一步配置为:接收来自所述Web端101的项目管理人员的第三操作,响应于所述第三操作,对所述仿真流程文件进行修改。通过第三操作,项目管理人员还可以对协同人员的权限和仿真节点的连接关系等进行修改,以便更好地进行协同仿真。例如,项目管理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对各个协同人员中的任一个或多个协同人员为超级人员,还可以创建各个协同人员之外超级人员。超级人员可以为领域内的具有丰富经验的专家,项目管理人员可以设置专家具有更高的权限,因为模型在迭代的过程中需要依赖专家的经验来调试相应参数以达到更快的收敛,满足项目的安全和顺利进行。项目管理人员还可以修改两个或多个仿真节点的时序,以便改变仿真节点的仿真计算时间等,例如其中一个仿真节点预定的是需要仿真2小时,但是实际的仿真实际为2分钟,那么项目管理人员可以去修改整个仿真流程的仿真节点的连接顺序。因此,基于项目的情况,通过项目管理人员对仿真流程文件的修改,能够使项目能够更顺利、安全和准确地完成内部模型的建立和协同仿真。
在一些实施例中,结合所述协同人员的属性信息为各个协同人员配置相应的协作权限具体包括:所述协同人员的属性信息包括职级信息和角色信息;基于所述各个协同人员的职级信息和角色信息,配置各协同人员的对仿真流程文件的浏览权限、对各个仿真节点的访问权限、修改操作权限、数据访问权限和获取权限以及仿真计算权限。其中,仿真流程文件的浏览权限为协同人员查看仿真流程文件但不能修改仿真流程文件的权限,以便协同人员查看其他协同人员对的操作信息。进一步,项目流程文件可以包括各个部分,例如人员信息部分、仿真模型构建部分和仿真计算部分等。因此可以设置仿真计算部分的协同人员具有对仿真计算部分内容的浏览权限。这样能够方便协同人员了解项目中的相关的流程和信息,以便更好地完成协同仿真,还能保证隐私性。
对于不同的协作权限,基于各个协同人员的协作权限和所述仿真流程为各个协同人员配置相应的协作时序约束具体包括如下情况。
在一些实施例中,对于第一仿真节点的访问权限:在协同人员对第一仿真节点做出访问操作的情况下,仅让对所述第一仿真节点具有访问权限的协同人员进入所述第一仿真节点。这样能够提高数据的安全性。
在多个对所述第一仿真节点具有访问权限的协同人员分别对所述第一仿真节点做出访问操作的情况下,按照做出访问操作的时间顺序依次进入所述第一仿真节点,且按照操作时间顺序排在前一个的协同人员退出所述第一仿真节点后,下一个具有访问权限的协同人员进入所述第一仿真节点。在同一时间只有一个协同人员进入到第一仿真节点,能够避免多个协同人员对第一仿真节点的操作相互覆盖,以便仿真流程文件中记载的时间、协同人员与操作是相互对应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对于数据访问权限和数据获取权限:在协同人员做出访问和/或获取第一仿真节点的数据的情况下,仅让对所述第一仿真节点的数据具有数据访问和/或获取权限的协同人员获得所述第一仿真节点的数据。这样,能够提高数据的安全性。所述数据包括具体的仿真参数、边界条件数据和仿真参数数据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对于修改操作权限:在协同人员对第一仿真节点的做出修改操作时,仅让对所述第一仿真节点具有修改操作权限的协同人员对所述第一仿真节点进行修改操作。在多个对所述第一仿真节点的具有修改操作权限的协同人员分别对所述第一仿真节点做出修改操作的情况下,按照做出修改操作的时间顺序依次进入所述第一仿真节点,且按照时间顺序排在前一个的协同人员退出所述第一仿真节点后,下一个具有修改权限的协同人员进入所述第一仿真节点。这样保证在同一时间只有一个协同人员在做修改操作,保证内部模型和数据的准确性,因为如果两个协同人员同时对内部模型和/或数据进行修改,可能导致最后保存的内部模型和/或数据不唯一。修改操作包括对仿真计算方法、边界条件和仿真参数以及相关的数据等的修改。
在具有修改操作权限的协同人员对所述第一仿真节点进行修改操作的过程中,限制其余各协同人员对所述第一仿真节点的访问权限。这样,其余各协同人员看到的都是修改后的仿真参数和数据等,而不是修改前的相应状态,保证第一仿真节点的仿真参数和数据等的准确性和唯一性,避免误导其他协同人员。
在具有修改操作权限的协同人员对所述第一仿真节点进行修改后,更新所述第一仿真节点。这样,使得协同人员能够得到实时和准确的仿真参数和数据等。
图3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协作时序约束下的操作反馈示意图。如图3所示,进入协同仿真平台100的第一协同人员301对服务器端102的第一仿真节点做出第一访问操作303(例如输入账号密码或者其它识别的操作),然后服务器端102做出第一反馈304(例如打开第一仿真节点的界面或进入成功的提示),第一协同人员301做出第一数据获取操作305时,服务器端102做出第二反馈306,向Web端101反馈对应的数据。第一协同人员301做出数据修改操作307,使得服务器端102的第一仿真节点的数据被修改,然后第一协同人员301做出退出操作308。在第一协同人员301进入第一仿真节点后,第二协同人员302虽然做出多次第二访问操作309,但是无法进入第一仿真节点,但是会得到服务器端102做出的第三反馈310,第三反馈310可能是显示进入失败的提示等。在第一协同人员301退出第一仿真节点后,第二协同人员302做出的第二访问操作309,得到了服务器端102做出的第四反馈311(例如打开第一仿真节点的界面或进入成功的提示)。然后第二协同人员302做出获取第一仿真节点的第二数据获取操作312时,服务器端102做出第五反馈313,向Web端101反馈对应的数据。
因此,基于各个协同人员的协作时序约束,使得各个协同人员的操作得到对应的反馈,按照顺序各个仿真节点的工作,避免重复和不必要的工作量。还可以保证仿真节点的内容的唯一性和准确性,提高数据的安全性。更好地实现多人协作开发各个仿真节点的内部模型,完成管网系统的仿真计算。另外,可以通过并发控制方法完成各个协同人员的协作时序约束,例如互斥锁(mutex)、读写锁(read-write lock)、信号量(semaphore)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协同仿真平台100还包括物性参数库,所述物性参数库被配置为存储仿真对象的属性、物性参数和图形数据等。例如包括管道的属性值和常规的参数,以便协同人员能够直接调用物性参数库中的可用参数,完成参数的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对于仿真计算权限:在协同人员执行仿真计算的操作的情况下,仅让具有仿真计算权限的协同人员执行仿真计算的操作。在多个具有仿真计算权限的协同人员分别执行仿真计算操作的情况下,按照做出仿真计算操作的时间顺序,最先做出仿真计算操作的协同人员能够触发仿真计算。这样,在仿真计算的过程中,避免再次触发仿真计算,以便仿真计算过程的顺利进行和保证仿真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在具有仿真计算权限的协同人员执行仿真计算操作开始到退出仿真计算的过程中,限制其余各协同人员的对各个仿真节点的访问权限。这样,避免仿真计算结果与各个仿真节点的内部模型以及数据不对应,以便后续根据仿真结果调整对应的仿真参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服务器端102还包括模型数据设置模块、模型流程建立模块和模型仿真计算模块。所述模型数据设置模块被配置为:配合所述协同仿真模块1024,完成数据的建立、存储和管理;配合所述协同管理模块1023,基于所述协同人员的数据的访问权限和获取权限分享仿真项目中的数据。以便配合协同仿真模块1024完成内部模型的仿真参数的设置等操作。配合协同管理模块1023保证数据的安全性。
模型流程建立模块被配置为:配合所述协同管理模块1023,生成仿真项目对应的仿真流程。以便建立各个仿真节点和各个仿真节点之间的连接关系。
模型仿真计算模块被配置为:配合所述协同仿真模块1024,基于所述内部模型和流程仿真文件,执行所述仿真项目中与所述仿真节点相关联的各个仿真节点的协同仿真,并得到仿真计算结果。进一步,模型仿真计算模块采用分布式框架进行协同仿真计算。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模型流程仿真计算模块还被配置为:基于所述仿真计算结果和实际案例的实际结果进行误差计算,得到仿真计算的误差结果;在所述误差结果的误差值大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基于所述误差结果对仿真节点的所述内部模型的仿真参数进行修改。这样,可以对仿真参数进行优化调整,以便仿真结果更加贴近于实际结果。例如,将仿真计算结果的管道流量和流速与实际案例的管道流量和流速进行对比,来调整仿真参数、仿真计算方法和/或数据。以便误差能够收敛到一个合适的范围,让用户能够得到一个最优的结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模型数据设置模块还配置为将各个协同人员对各个仿真节点的内部模型的修改时间戳和修改内容保存到仿真流程文件中。这样能够通过查询仿真流程文件的历史记录,得到不同的协同人员的操作时间和操作内容,保证整个操作过程对于项目中的各个协同人员的透明化,在结果误差超过第一阈值或数据处理方向错误的时候,便于进行调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服务器端102还包括数据协同模块,其被配置为:在不同的数据源之间进行数据交换、数据同步和数据共享。数据源包括数据库(物性参数数据库和存储数据的数据库等)、本地文件和通过API接口等方式引入的外部文件等。文件包括文本文件、EXCEL文件和CAD图形文件等。通过数据协同模块保证多个数据源之间的数据一致性和可靠性,提高数据访问和管理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协同仿真平台100还包括结果展示模块,所述结果展示模块被配置为响应于第二操作,将仿真结果和误差结果发送到Web端101。结果展示模块可以以自动生成折线图或表格等形式来展示仿真结果,方便对仿真结果的查看。
此外,尽管已经在本文中描述了示例性实施例,其范围包括任何和所有基于本申请的具有等同元件、修改、省略、组合(例如,各种实施例交叉的方案)、改编或改变的实施例。因此,本说明书和示例旨在仅被认为是示例,真正的范围和精神由权利要求以及其等同物的全部范围所指示。
以上描述旨在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例如,上述示例(或其一个或更多方案)可以彼此组合使用。例如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阅读上述描述时可以使用其它实施例。另外,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各种特征可以被分组在一起以简单化本申请。这不应解释为一种不要求保护的申请的特征对于任一权利要求是必要的意图。相反,本申请的主题可以少于特定的申请的实施例的全部特征。从而,权利要求书作为示例或实施例在此并入具体实施方式中,其中每个权利要求独立地作为单独的实施例,并且考虑这些实施例可以以各种组合或排列彼此组合。本发明的范围应参照所附权利要求以及这些权利要求赋权的等同形式的全部范围来确定。
以上实施例仅为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不用于限制本发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申请的实质和保护范围内,对本发明做出各种修改或等同替换,这种修改或等同替换也应视为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4)

1.一种管网系统的协同仿真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协同仿真平台包括Web端和服务器端,所述服务器端包括:
领域模型数据库,其被配置为存储管网系统领域内的仿真模块,其中,各个仿真模块基于管网系统领域内的专有模型和仿真计算方法转化而得到,所述仿真计算方法包括有限元求解方法;
人员管理模块,其被配置为存储和管理仿真人员及其属性信息;
协同管理模块,其被配置为:
接收来自所述Web端的项目管理人员的第一操作,响应于所述第一操作,基于所述领域模型数据库创建仿真项目,生成仿真项目对应的仿真流程,其中,所述仿真流程包括多个具有时序约束关系和数据流转关系的仿真节点;
为所述仿真流程中各个仿真节点选择所述人员管理模块中匹配的仿真人员,作为对应仿真节点的协同人员,并且,结合所述协同人员的属性信息为各个协同人员配置相应的协作权限;
基于各个协同人员的协作权限和所述仿真流程为各个协同人员配置相应的协作时序约束;
基于所述仿真流程、各个仿真节点对应的协同人员,以及各个协同人员的协作权限和协作时序约束,生成仿真流程文件;
协同仿真模块,其被配置为:接收来自所述Web端的协同人员对对应仿真节点的第二操作,响应于所述第二操作,基于所述领域模型数据库构建所述仿真节点的内部模型,并基于所述仿真流程文件,执行所述仿真项目中与所述仿真节点相关联的各个仿真节点的协同仿真,并基于仿真结果更新所述仿真流程文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协同仿真平台,其特征在于,结合所述仿真流程为各个协同人员配置相应的协作时序约束具体包括:基于所述仿真流程中各个仿真节点之间的时序约束关系,和/或数据流转关系,来为各个协同人员配置相应的协作时序约束。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协同仿真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协同管理模块被进一步配置为:
接收来自所述Web端的项目管理人员的第三操作,响应于所述第三操作,对所述仿真流程文件进行修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协同仿真平台,其特征在于,结合所述协同人员的属性信息为各个协同人员配置相应的协作权限具体包括:
所述协同人员的属性信息包括职级信息和角色信息;
基于所述各个协同人员的职级信息和角色信息,配置各协同人员的对仿真流程文件的浏览权限、对各个仿真节点的访问权限、修改操作权限、数据访问权限和获取权限以及仿真计算权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协同仿真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协作权限为对各个仿真节点的访问权限,基于各个协同人员的协作权限和所述仿真流程为各个协同人员配置相应的协作时序约束具体包括:
在协同人员对第一仿真节点做出访问操作的情况下,仅让对所述第一仿真节点具有访问权限的协同人员进入所述第一仿真节点并浏览所述第一仿真节点的内部模型;
在多个对所述第一仿真节点具有访问权限的协同人员分别对所述第一仿真节点做出访问操作的情况下,按照做出访问操作的时间顺序依次进入所述第一仿真节点,且按照操作时间顺序排在前一个的协同人员退出所述第一仿真节点后,下一个具有访问权限的协同人员进入所述第一仿真节点。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协同仿真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协作权限为对各个仿真节点的修改操作权限,基于各个协同人员的协作权限和所述仿真流程为各个协同人员配置相应的协作时序约束具体包括:
在协同人员对第一仿真节点的做出修改操作时,仅让对所述第一仿真节点具有修改操作权限的协同人员对所述第一仿真节点进行修改操作;
在多个对所述第一仿真节点的具有修改操作权限的协同人员分别对所述第一仿真节点做出修改操作的情况下,按照做出修改操作的时间顺序依次进入所述第一仿真节点,且按照时间顺序排在前一个的协同人员退出所述第一仿真节点后,下一个具有修改权限的协同人员进入所述第一仿真节点;
在具有修改操作权限的协同人员对所述第一仿真节点进行修改操作的过程中,限制其余各协同人员对所述第一仿真节点的访问权限;
在具有修改操作权限的协同人员对所述第一仿真节点进行修改后,更新所述第一仿真节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协同仿真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协作权限为仿真计算权限,基于各个协同人员的协作权限和所述仿真流程为各个协同人员配置相应的协作时序约束具体包括:
在协同人员执行仿真计算的操作的情况下,仅让具有仿真计算权限的协同人员执行仿真计算的操作;
在多个具有仿真计算权限的协同人员分别执行仿真计算操作的情况下,按照做出仿真计算操作的时间顺序,最先做出仿真计算操作的协同人员能够触发仿真计算;
在具有仿真计算权限的协同人员执行仿真计算操作开始到退出仿真计算的过程中,限制其余各协同人员的对各个仿真节点的访问权限。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协同仿真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端还包括:
模型数据设置模块,其被配置为:配合所述协同仿真模块,完成数据的建立、存储和管理;配合所述协同管理模块,基于所述协同人员的数据的访问权限和获取权限分享仿真项目中的数据;
模型流程建立模块,其被配置为:配合所述协同管理模块,生成仿真项目对应的仿真流程;
模型仿真计算模块,其被配置为响应于:配合所述协同仿真模块,基于所述内部模型和流程仿真文件,执行所述仿真项目中与所述仿真节点相关联的各个仿真节点的协同仿真,并得到仿真计算结果。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协同仿真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型仿真计算模块还被配置为:基于所述仿真计算结果和实际案例的实际结果进行误差计算,得到仿真计算的误差结果;
在所述误差结果的误差值大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基于所述误差结果对各个仿真节点的所述内部模型的仿真参数进行修改。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协同仿真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型数据设置模块还配置为将各个协同人员对各个仿真节点的内部模型的修改时间戳和修改内容保存到仿真流程文件中。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协同仿真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协同仿真平台还包括领域物性参数数据库,所述模型数据设置模块基于所述领域物性参数数据库完成数据的建立。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协同仿真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端还包括数据协同模块,其被配置为:在不同的数据源之间进行数据交换、数据同步和数据共享。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协同仿真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协同仿真平台还包括结果展示模块,所述结果展示模块被配置为响应于第二操作,将仿真结果和误差结果发送到Web端。
14.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协同仿真平台,其特征在于,模型仿真计算模块采用分布式框架进行协同仿真计算。
CN202311028060.XA 2023-08-16 2023-08-16 一种管网系统的协同仿真平台 Active CN11673864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028060.XA CN116738642B (zh) 2023-08-16 2023-08-16 一种管网系统的协同仿真平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028060.XA CN116738642B (zh) 2023-08-16 2023-08-16 一种管网系统的协同仿真平台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738642A CN116738642A (zh) 2023-09-12
CN116738642B true CN116738642B (zh) 2023-11-28

Family

ID=879154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028060.XA Active CN116738642B (zh) 2023-08-16 2023-08-16 一种管网系统的协同仿真平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73864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014516A (zh) * 2023-09-27 2023-11-07 章和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一种远程运维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72711A (en) * 1993-09-28 1996-11-05 Bull Hn Information Systems Inc. Mechanism for linking together the files of emulated and host system for access by emulated system users
CN103678815A (zh) * 2013-12-10 2014-03-26 西北工业大学 一种机械产品协同仿真平台系统及其仿真方法
CN111177899A (zh) * 2019-12-16 2020-05-19 北京航天智造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云平台的多学科协同仿真方法和系统
CN115859688A (zh) * 2023-02-15 2023-03-28 北京云庐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多级仿真系统的应急处置方法、终端、平台和介质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72711A (en) * 1993-09-28 1996-11-05 Bull Hn Information Systems Inc. Mechanism for linking together the files of emulated and host system for access by emulated system users
CN103678815A (zh) * 2013-12-10 2014-03-26 西北工业大学 一种机械产品协同仿真平台系统及其仿真方法
CN111177899A (zh) * 2019-12-16 2020-05-19 北京航天智造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云平台的多学科协同仿真方法和系统
CN115859688A (zh) * 2023-02-15 2023-03-28 北京云庐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多级仿真系统的应急处置方法、终端、平台和介质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一种基于角色的协同仿真系统访问控制模型;曹远;蔡军;;系统仿真学报(第S1期) *
支持虚拟样机的协同仿真平台关键技术研究;苟凌怡, 熊光楞, 杨流辉, 陈斌元, 柴旭东, 陈晓波;系统仿真学报(第03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738642A (zh) 2023-09-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nham et al. Supervisory control of discrete-event systems: A brief history
Bloom Structural operational semantics for weak bisimulations
König et al. Intelligent BIM-based construction scheduling using discrete event simulation
CN116738642B (zh) 一种管网系统的协同仿真平台
CN104298825A (zh) 一种基于权限管理和模型分解的故障树协同分析系统
CN111176613B (zh) 基于体系结构模型的协同任务自动分解系统
Bajaj et al. Graph‐based digital blueprint for model based engineering of complex systems
CN111651431A (zh) 一种面向数据库服务的管理流程标准化方法
CN105930344B (zh) 一种基于产品研制流程的数据库应用系统快速开发平台
CN104899401A (zh) 一种飞机研发流程与伴随知识的结合方法
Kumar et al. Conceptualizing “COBieEvaluator” A rule based system for tracking asset changes using COBie datasheets
van Hee et al. Consistency in model integration
Kossmann et al. 7.4. 3 Ontology‐driven Requirements Engineering—A case study of OntoREM in the aerospace context
Popovic et al. Formal verification of distributed transaction management in a SOA based control system
Gillani et al. Integration of software architecture in requirements elicitation for rapid software development
US7904431B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automated request modelling
Rudakov et al. Harmonization of IEEE 1012 and IEC 60880 standards regarding verification and validation of nuclear power plant safety systems software using model-based methodology
Hammers et al. Governing the process chain of product development with an enhanced Quality Gate approach
Schlobinski et al. Vision and requirements of scenario-driven environmental decision support systems supporting automation for end users
Shershakov DPMine: modeling and process mining tool
Li et al. A practicable mbsa modeling process using Altarica
Allen Managing Data and the Testing Process in the MBD Environment
Duo et al. A practicable safety modeling methodology for aircraft systems using Altarica
Concepcion et al. SAM—a computer aided design tool for specifying and analyzing modular, heirarchical systems
Scherp et al. strukt—a pattern system for integrating individual and organizational knowledge work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