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899401A - 一种飞机研发流程与伴随知识的结合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飞机研发流程与伴随知识的结合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899401A
CN104899401A CN201510357704.9A CN201510357704A CN104899401A CN 104899401 A CN104899401 A CN 104899401A CN 201510357704 A CN201510357704 A CN 201510357704A CN 104899401 A CN104899401 A CN 10489940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knowledge
wbs
research
development
flow proc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35770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民
王永庆
施荣明
沈琪
张静
张国明
田锋
黄毓瑜
高建忠
赵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yang Aircraft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Aviation Industry of China AVIC
Original Assignee
Shenyang Aircraft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Aviation Industry of China AVI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yang Aircraft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Aviation Industry of China AVIC filed Critical Shenyang Aircraft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Aviation Industry of China AVIC
Priority to CN201510357704.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899401A/zh
Publication of CN1048994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9940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飞机研发流程与伴随知识的结合方法,通过对飞机研发流程构建WBS模型,即根据具体项目,基于基础的流程形成符合该型号的流程,从而展开型号研制工作,同时,进行伴随知识梳理并将梳理好的伴随知识导入知识库,进一步,将飞机研发流程与伴随知识进行结合,在项目策划过程中,可搜索关联伴随知识,在执行工作过程中,可查看相关伴随知识,所述伴随知识通过梳理导入到知识库中,并与研发流程构建的WBS的工作单元进行关联性匹配,同时,在执行过程中,对出现的新的伴随知识可以继续导入至研发流程的WBS中,形成良性循环。本发明有利于知识的积累,对飞机研发过程具有导向性作用,有效提高了飞机研发过程中的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飞机研发流程与伴随知识的结合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飞机研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飞机研发过程中的指导方法。
背景技术
从2005年以后,我国一些单位都开始开展知识管理,所谓知识管理是指企业利用现代信息化技术,开发企业知识资源,调动人力资源,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组织模式,推进企业现代化进程,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和经济效益的过程。知识管理的概念随着我国的制造业从跟随、仿制到自主创新的历史性转变,越来越被人们接受,各单位在不同程度上开始重视并着手做知识管理的有关工作,最普遍的一种做法是利用各种手段、方法构建本单位的知识库,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根据系统工程原理,每一个WBS节点的基本要素可由输入、输出、约束和资源组成,其中,WBS是产品研发流程的基本单元,现有技术中,是凭完成该WBS工作人员的经验、工作经历的积累,凭个人具有的隐形知识去解决技术问题,不同人员所解决的WBS的质量就不同,对缺乏工程经验的工作人员也许就无法完成高质量的WBS,现有技术中,还通过构建数据库的方式方便员工查找知识,然而该方法数据库构建复杂、利用率低,工作效率低。
发明内容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通过增加了伴随知识要素以及将此要素与飞机研发流程相结合,提供了完成产品设计的每个科研活动所需的所有要素,并形成良好循环,本发明的飞机研发流程与伴随知识的结合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构建飞机研发流程的WBS模型以及创建WBS工作单元之间的关系;
S2、进行伴随知识梳理并将梳理好的伴随知识导入知识库;
S3、从知识库导出伴随知识至WBS工作单元中,使伴随知识与飞机研发流程的WBS模型相关联;
S4、对执行工作时出现的新的伴随知识,重复执行步骤S2和S3。
优选的是,在步骤S1中,构建飞机研发流程的WBS模型包括,
不使用实例自上而下创建WBS,指在没有实例的情况下,顶层创建WBS根单元,并将子单元授权给下级管理;
不使用实例自下而上创建WBS,是指下级先创建工作包,然后在工作包的基础上进行逐级汇总形成顶层WBS单元;
使用实例自上而下创建WBS和使用实例自下而上创建WBS,指在纲要WBS的基础上进行飞机研发流程的WBS模型的构建。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WBS工作单元之间的关系包括WBS单元与WBS工作包、WBS工作包与WBS工作包,WBS单元与WBS单元之间的关系,所述关系为顺序关系、依赖关系和约束关系中的至少一种。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构建飞机研发流程的WBS模型包括在研发流程管理系统中建立每个工作单元的基本信息模块、输入模块、输出模块、资源模块、约束模块和伴随知识模块。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在所述步骤S2中,包括为维度匹配相应的知识库,创建分类树及分类节点。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知识库的分类节点匹配WBS工作单元的伴随知识模块。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在所述步骤S3中,从知识库导出伴随知识至WBS工作单元中包括已关联知识、推荐知识和搜索知识。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根据输入输出关系的数据流对飞机研发流程的WBS模型的查看方式包括NN图、数据图、泳道图。
同时,在执行过程中,出现的新的伴随知识可以继续导入至研发流程的WBS中,形成良性循环,有利于知识的积累,对飞机研发过程具有导向性作用,有效提高了飞机研发过程中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飞机研发流程与伴随知识的结合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飞机研发流程导入系统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分类树及分类节点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伴随知识导入知识库示意图。
图5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伴随知识梳理过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飞机研发流程与伴随知识的结合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构建飞机研发流程的WBS模型以及创建WBS工作单元之间的关系;
S2、进行伴随知识梳理并将梳理好的伴随知识导入知识库,所述伴随知识是指执行每个科研活动所需要的所有知识;
S3、从知识库导出伴随知识至WBS工作单元中;
S4、对执行工作时出现的新的伴随知识,重复执行步骤S2和S3。
其中在步骤S1中,构建飞机研发流程的WBS模型(以下即WBS模型)包括两种情况,一是从空白状态新建WBS模型,二是在已有WBS模型的基础上创建新的WBS模型。构建飞机研发流程的WBS模型包括在研发流程管理系统中建立每个工作单元的基本信息模块、输入模块、输出模块、资源模块、约束模块和伴随知识模块。其中,科研活动基本信息是对科研活动信息的补充说明,包括科研活动名称、科研活动编号、科研活动信息说明、科研活动类型、科研活动负责人、所属部门等信息,输入分为两类情况:第一类是该输入作为本所内其他科研活动的输出,另一类是外单位的文件,输出分为本科研活动的输出(可作为其他科研活动的输入)、工作结果和过程数据三类,资源是该科研活动所使用的工具,包括过程组件模板、商用软件信息和过程模板,约束是该科研活动所用的质量信息,包括科研活动约束,质量检查表和质量检查文件等,伴随知识是指解决WBS已有过的解决方法、应具备哪些知识、应用哪些标准、规范、需用什么软件手段、有哪些成功的经验、有哪些失败的教训、有哪些模板以及有哪些案例可以参考等等。
在构建过程中,包括自动将word文档中科研活动属性信息转换成Excel表格的程序,并将转换后每个专业所有各级科研活动集合在一个excel表上,以便进一步做每个叶节点科研活动的输入输出匹配。
本实施例中以空白状态新建WBS模型为例进行说明,如图2所示,首先由各领域专业负责人,填写word形式的WBS表格,从而整理本领域专业的科研活动,所述的WBS表格包括编号、名称、版次、研制阶段、所属领域及专业、要求及约束、工作内容、工作结果、设计输入、设计输出、工具和方法、设计、审校、批准以及相关专业等。之后通过程序将上述word形式的WBS表格转换为Excel形式,最后,将Excel格式的导入WBS表格到系统中保存。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通过程序转化office软件内容为现有技术,或者本领域技术人员较易实现的程序设计,相关技术人员根据word形式的WBS表格中的相关内容自行排版,并设计转化程序。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构建飞机研发流程的WBS模型无论是从空白状态新建WBS模型,还是在已有WBS模型的基础上创建新的WBS模型都包括两种方式:自上而下创建WBS模型以及自下而上创建WBS模型,具体为:
不使用实例自上而下创建WBS模型,是指顶层研发管理者或者是其代理授权用户,在不用任何系统实例的基础上,创建WBS模型根单元,并逐级创建下面的子单元,并将适当的子单元授权给下级项目管理人员,所述的WBS单元是指WBS模型中的最小单元,一个WBS模型由多个WBS单元构成,且每个WBS单元都符合步骤1中所述的工作单元的基本信息模块、输入模块、输出模块、资源模块、约束模块和伴随知识模块;
不使用实例自下而上创建WBS模型,是指研发活动单位在已经清楚自身拥有工作包的基础上创建WBS模型,这种方式是用户先创建工作包,然后在工作包的基础上进行逐级汇总上报,最后形成项目的WBS模型;
使用实例自上而下创建WBS模型,是指用户使用系统内置的行业纲要WBS实例、或者是通过自己定义的纲要WBS实例,然后选择合适自身项目的纲要实例模板,在纲要实例模板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成,各类子项目的纲要WBS,并在此基础上,以自上而下的方式进行单元的管理和授权(WBS单元的分解,新增、删除、修改、合并)最终完成WBS模型创建,用户使用系统内置的行业WBS模型在内置行业WBS模型的基础上,以自上而下的授权和管理方式创建WBS模型;
使用实例自下而上创建WBS模型,是指在用户导入或者创建完成特定项目的工作包之后,用户按照自下而上的汇总创建方式,将WBS单元汇集到用户所选择的系统内置纲要WBS实例上,用户使用系统内置的行业WBS在内置行业WBS的基础上,以自下而上的授权和管理方式创建WBS;
打开已有WBS模型并创建新单元,打开在系统中已经建立的WBS模型,并允许用户在此基础上进行新的WBS单元的添加和对以往WBS项的授权修改以及删除、拆分、合并等操作;
导入外部WBS并创建新单元,从外部导入已经存在的WBS结构树,导入系统可识别的文件类型如:Excel、Project、P6等类型的文件系统,系统导入后以系统文件结构方式存储,并可以在此基础上创建新的WBS单元项,以及增加、修改、删除、拆分、合并已有的WBS单元。
应当理解的是,依据上述方式创建的WBS模型还可以进行协同授权,具体如下:
WBS单元协同授权,是指WBS单元的上级管理者可以同时将下级节点单元授权给不同的授权用户进行下级WBS单元的管理(新增、删除、修改、拆分和合并);
协同创建WBS,是指在WBS上级单元管理者将其单元的下级单元,授权给不同的用户时,这些用户可以同时创建并管理自己的WBS单元及其下级单元。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WBS工作单元之间的关系包括WBS单元与WBS工作包、WBS工作包与WBS工作包,WBS单元与WBS单元之间的关系,所述关系为顺序关系、依赖关系和约束关系中的至少一种。工作包与工作包的关系创建,不同层级的管理者,可以创建其管理单元节点下的工作包关系,如A为B输入的条件,系统自动提示工作包与工作包的关系,对于具有3条以上相关属性的工作包,系统自动提示具有相应权限的用户建立工作包关联。这些关系可以描述不同工作包的相关性。
应当理解的是,构建所述WBS模型后,还应包括基础流程梳理、检查及维护。根据基础科研活动定义生成基础研发数据流程,目的是检查基础WBS和科研活动输入输出及约束关系的完备性。主要包括:按WBS的层次,分层自底向上进行研发流程检查,发现流程缺陷;检查科研活动的输出没有被使用的情况;检查科研活动的输入没有人提供的情况。
基于三维系统工程模型,沿主流程、产品研发的各阶段逐个阶段梳理。一个阶段上辅流程的所有研发活动梳理后,进入产品研发的下一个阶段的所有研发活动梳理,这样直至产品研发的所有阶段的研发活动都梳理完毕,便在每个阶段形成了该阶段研发活动的WBS分解结构树,以便导入,该系统将导入库设计为12类,具体如下。
1)策划类(开发计划、发展规划等),是指在型号研制的初期或各转阶段初期,制定对整个型号研发或部门的研发活动起到纲领性作用的发展计划与远景规划等任务,如编制开发计划、远景规划、军方需求分析。
2)设计报告类(方案、规范、技术要求、总结等,也包括文件更改),是指在型号研制过程中,编写设计方案、规范、技术要求、总结等设计文档的工作,以及这些文件的更改工作,如机翼结构设计方案。
3)建模/发图类(数模、图样、技术条件等,也包括设计更改),是指其交付物体现在产品组成及其功能的科研活动,是飞机研制的核心类科研活动。一般此类工作在型号研制的中后期会比较常见(初步设计阶段、详细设计阶段、设计定型阶段),其交付物的表现类型可以是数模、图纸等形式,如机翼结构设计建模、起落架液压系统设计。
4)仿真/计算分析类,是指为了验证方案或产品的可行性和性能采用工具软件或公式进行的计算和分析工作,其交付物不能直接体现在最终产品中,但型号工作证明了其交付物的真实性,如机翼强度与刚度分析、载荷用质量分布计算。
5)数据库类,是指为了建立专业某一阶段其他科研活动或其他专业参考的数据库的工作,在飞机设计中为了保持数据的统一性和唯一性,需要创建属于本专业的相关核心数据内容。数据库在一个阶段内会根据数据的成熟度和更改形成不同的版本,不同阶段有不同详细程度和精确程度,如重量专业质量特性数据库,风洞试验结果数据库,载荷数据库,故障记录数据库。
6)软件类,是指与型号相关的机载或非机载软件工具的开发相关工作。软件类科研活动是随着信息化技术发展和机载设备的信息化而产生的,机载软件在飞机中起到神经系统的重要作用,是实现飞机智能化和自动化不可缺少的内容,非机载软件为故障检测和处理以及海量飞行数据分析提供了基础。为了更好地完成型号工作,而由专业人员自行开发或改进的工具类软件工作也可属于型号科研活动,如飞控软件需求分析与设计、飞控软件代码开发、火控软件测试。
7)试验类,是指为了验证设计与计算分析的准确性而进行的试验类工作,按不同维度可分为地面试验和飞行试验,或分为模拟试验和真实试验。其流程可划分为试验设计、试验准备、试验、试验数据处理、试验数据分析、试验总结等,如机翼静强度试验设计、机翼静强度试验、全机称重试验。
8)协调类,是指需要多个专业或者与企业外部进行协调的工作,通常包括主负责协调、主要参与的协调和部分参与的协调。协调类工作的交付物不一定很正式,但其以某种形式存在,如协调单、协议、总师决定单等,如飞机分区协调、重心前后限确定。
9)评审类,是指在对型号研制各阶段、各科研活动当前研制成果进行确认、把关的工作,其主要包括设计评审、试验评审,如电磁兼容试验评审、首飞评审、样件评审等。
10)用户资料类,是为了向用户提供飞机正常使用和维修的全部技术资料,而所需展开的编制、发布、出版等工作,如飞行员培训手册、飞机改装讲义等。
11)双五归零类(FRACAS),是指在型号研制过程中,针对发现的重大质量问题而发起的问题追踪、闭环活动,如管理归零、技术归零。
12)通用类,是指与之前11类不同的型号相关工作,包括培训、技术管理等。这些通用类工作在各专业可能都存在,但不是专业的主要工作,只能占专业工作的少部分时间和精力,如培训、技术管理要求等。
应当理解的是,项目策划可以根据基础研发流程进行实例化,再加上项目新的情况,构建项目WBS模型,并进行科研活动的定义。可在基础WBS模型的基础上,进行项目策划,提高项目策划效率。具体操作方式是,选择与项目接近的基础WBS模型,在此基础上对基础WBS模型中树或叶节点科研活动信息进行修改,以满足新项目的需求。如增加所需的领域专业,删除不需要的领域专业,增加某领域专业下的非叶节点或叶节点科研活动;同时可以依据新项目的要求,修改叶节点科研活动的各项属性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可通过多种编程方式实现,并可按照上述实施例提及的方法进行设计,如设计成NN图,用以显示对角线上科研活动单元之间的关系,再如各WBS单元之间的相互关联链接;定义节点、叶子节点之间的各个约束、链接等。
在所述步骤S2中,所述伴随知识是指执行每个科研活动所需要的所有知识。伴随知识对科研活动的进行具有指导、参考或借鉴作用。应当理解的是,伴随知识的梳理不仅要梳理、总结以前在各型号、课题、专项工作中已经支撑了科研活动圆满完成的所有知识,还应梳理该科研活动交付技术报告的伴随知识。此外,需要挖掘出存在于头脑中的未公开的隐性知识,作为今后该科研活动的伴随知识。
本实施例中,梳理的伴随知识类型分为11类:流程类、依据来源类、数据类、标准规范类、方法类、技术报告类、经验/教训类、手段/工具类、专利/成果类、术语类和其他类。可以明确的是,伴随知识的划分应以能正确恰当地服务于当前科研活动为准。不能太大,即不可太宽泛,不易度量;亦不可太小,即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内容表达。下面以具体的划分情况进行解说明:
(1)流程类知识包括科研活动外围的流程知识和科研活动内部的流程知识。科研活动外围的流程知识是指该科研活动与其它与之有输入输出关系的科研活动的流程,旨为明确该科研活动在研发数据流程中的位置,即清晰表明该科研活动的输入来源的诸个科研活动,以及该科研活动输出去向的诸个科研活动。此类流程类知识表示科研活动和相关科研活动的逻辑关系。一般以数据流图的形式表示。科研活动外围的流程知识还应包括对科研活动的输入输出的选取原则、要求等的进一步描述。一般以文字描述的形式表示。科研活动内部的流程知识,主要描述执行科研活动的设计子流程、执行步骤的说明。此类流程类知识指导科研活动的执行。可以工作流图或文字描述的形式表示。
(2)依据来源类知识,科研活动开展的背景和依据,用来描述为什么开展此科研活动。多为上级指令性文件等。
(3)数据类知识,数据类知识是指支撑型号研发过程和进行飞机设计的参考数据资源,包括工程实例数据、基础支撑数据、各种参考库等数据资源。数据类型包括结构化数据、数学模型、图片视频、文件、三维数模、输入参数,以及相关成品数据等。
(4)标准规范类知识,标准规范类知识是用于提供型号研制过程中具体科研活动需要遵循的标准和约束条件。飞机研发规范知识是指型号研制过程中所需要用到的规范、条例、标准,例如相关国家标准、国军标、行标、所标、型号规范、型号标准化大纲等。它们为飞机设计确定了必须遵循的标准,以保证飞机设计的标准化和正确性。
(5)方法类知识,方法类知识是提供给工程师在设计、计算、优化、试验等任务中进行工具选择、方法选择、参考和调用等,包括显性方法和隐性方法。例如设计和装配的方法、工程估算的分析方法、仿真分析方法,以及现有的自研程序、设计方法等。
(6)技术报告类知识,兰台系统中存储的各类技术报告。
(7)经验/教训类知识,经验类知识,用于为在工作中遇到具体问题的工程师,提供解决问题的心得、经验;或为工程师在处理同类问题时,提供失败经验教训,避免重复错误。对完成某个研发任务中各种隐性知识的汇总描述,可随时积累,包括但不限于各种经验、教训、最佳实践、解决办法、应用技巧、使用心得等,例如建议的技术措施、技术结构、故障解决对策、设计方法、工艺方法、试验或测定方法、数据处理方法、参数选择方法等。
(8)手段/工具类知识,飞机研发工具类知识,是指单位和人员具有的支撑所内核心业务和竞争力的研发设计中使用工具的方法,可包括工具使用手册、工具使用案例和工具使用方法。
(9)专利/成果类知识,专利类知识,已申请和已授权的专利;成果类知识,各种攻关研究项目的成果等。
(10)术语类知识,指该科研活动相关的术语。
(11)其它类知识,其他不属于以上类型的知识、上述未包含的情况。
为了之后与WBS模板相匹配,本实施例在伴随知识模板构建时应与WBS模板相适应,针对上述11中分类,具体的构建过程如下:
首先等进行知识模板通用属性定义,包括序号:为模板中知识的排序;关联科研活动编号;名称:填写知识所关联科研活动的编号和名称,编号和名称间用“;”间隔。可填写多个科研活动编号;名称,之间以空格分开;知识名称:知识的命名;所属领域/专业:知识所属的领域/专业,其中,一条知识可属多个领域/专业,但需按“领域/专业”页签内领域/专业名称填写,之间以空格分开;知识类型:从给出的11类中选择知识类型,流程类、依据来源类、数据类、标准规范类、方法类、技术报告类、经验/教训类、手段/工具类、专利/成果类、术语类和其他类;关键词:该知识的关键词。可填写多个,之间以空格分开;知识来源:写明知识产生的型号(所内的、所外)、课题、专项名称;已应用的型号/课题/专项:写明该知识已经应用的一或多个型号、课题或专项的名称,之间以空格分开;国家密级:知识的国家密级,选择机密、秘密、内部或非密;商业密级:知识的商业密级,选择商业密级A、商业密级B或内部;知识提供者:知识原作者的姓名,可有多人,之间以空格分开;知识提供者单位:知识原作者所属的组织机构,如果是所内人员,填写到科室一级,如“101”,所外人员,填写工作单位,如“第一试飞院”,与知识提供者一一对应;知识梳理者:梳理此条科研活动伴随知识的人的姓名,可有多人,之间以空格分开;知识梳理者单位:知识梳理者所属的组织机构,填写到科室一级,如“101”,与知识提供者一一对应;知识内容/摘要:填写知识的内容或者摘要,此栏填写内容的长度不超过200字,如果知识内容超过200字,请以附件形式提交知识;附件:填写附件的文件名称及后缀。
需要说明的是,叶节点科研活动编号必须是12位。例如,如果一级科研活动22060101是叶节点,补齐12位编号为:22060101.00.00;如果二级科研活动22060101.01是叶节点,补齐12位编号为:22060101.01.00。
其次,进行知识模板非通用属性定义:流程类知识的属性同通用属性,流程图需以图片形式放在word或pdf格式的附件中,或者以visio形式放到word格式的附件中。
本实施例中,如关联科研活动编号;名称32170105.03.05;设计定型试飞任务书编写;试飞验证专业通用流程;所属领域/专业:飞行试验领域/试飞验证专业;知识类型:流程类;关键词:试飞验证、通用流程;知识来源(型号/课题/专项):专业流程等等。
依据来源类知识的属性同通用属性;数据类知识模板的通用属性相同,其附件类型可为CATIA的.pat数模,也可为放入word或pdf文档内的数据;标准规范类知识的通用属性相同,其特殊属性是:标准/规范的编号;名称:填写在“知识名称”栏中,标准/规范的编号和名称间用“;”间隔;可接受的附件格式是word和pdf。
需要说明的是,伴随知识梳理过程主要包括如下步骤,如图5所示:
制定科研活动伴随知识梳理指南和模板,该项工作工程师将依据需求梳理每一科研活动伴随知识;
确定各部试点科研活动及负责人;
随后,各部开始根据要求梳理伴随知识,并完成了对科研活动的伴随知识的梳理工作;
研讨每类知识的含义、总结梳理经验;
继续梳理后,汇总梳理成果,通过试点科研活动的梳理,验证了梳理流程和方法的可行性,使各部均有试点梳理人员掌握了梳理原则和方法;
科研活动伴随知识梳理推广,本实施例中,明确有无与科研活动相关的工作文件、设计指南等作为技术报告类知识,如“JXX-20-1736;XX飞机设计定型试飞任务书”;
对全部梳理成果进行收集,并将知识导入到所测试系统中。
上述将知识导入到所测试系统时,首先要为维度匹配相应的知识库,创建分类树及分类节点,具体如图3所示,在所述步骤S2中,包括为维度匹配相应的知识库,创建分类树及分类节点,提供对知识分类结构树进行定制、管理和维护,建立适应于研发工作需要的知识分类体系,具体如下:
S201、新建维度;
S202、为维度匹配相应的知识库;
S203、在定义好的维度基础上为该维度定义分类树;
S204、在分类树定义界面创建分类节点;
S205、对分类节点以及维度进行增删改和移动顺序操作。
如图4所示,科研活动伴随知识梳理工作获得的伴随知识将通过模板导入功能进入所测试系统的知识库中,同时,也可以在知识工程系统中直接添加并填写科研活动相关的伴随知识,具体如下:
在“知识库维护”模块中选择关联知识导入功能;
选择梳理好的知识模板保存并上传。
所述知识库的分类节点匹配WBS工作单元的伴随知识模块。在所述步骤S3中,从知识库导出伴随知识至WBS工作单元中包括已关联知识、推荐知识和搜索知识,科研活动伴随知识可由三个途径获得:
(a)到知识库搜索知识进行关联;
(b)从他人推荐的知识中选择关联;
(c)从系统自动推送的参考知识中选择关联。
应当理解的是,步骤S3中,所述科研活动关联伴随知识在本实施例中除了客户端具有检索功能以外,还设定为可向客户端推送推荐知识。其在客户端形式以如下的方式展现:
伴随知识导入形成产品设计专业知识库,根据填写的伴随知识模板,将所有伴随知识导入各专业,形成产品设计专业知识库。
本发明中,根据输入输出关系的数据流对飞机研发流程的WBS模型的查看方式包括NN图、数据图、泳道图。其中,NN图展示了各领域、各专业、一级科研活动间、二级科研活动间、三级科研活动间的输入输出关系;数据图展示了某叶节点科研活动与其他叶节点科研活动间的输入输出关系;泳道图展示的是不同阶段、不同领域专业间的输入输出关系。
在步骤S4中,所有执行该WBS工作单元的知识均成为WBS工作模型的必要部分。而当执行结束后产生的新知识沉淀下来,以更新该WBS工作单元的伴随知识。
需要说明的是,按照本发明的飞机研发流程与伴随知识的结合方法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任何一项及其任意组合,但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前提下,本领域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飞机研发流程与伴随知识的结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S1、构建飞机研发流程的WBS模型以及创建WBS工作单元之间的关系;
S2、进行伴随知识梳理并将梳理好的伴随知识导入知识库,所述伴随知识是指执行每个科研活动所需要的所有知识;
S3、从知识库导出伴随知识至WBS工作单元中,使伴随知识与飞机研发流程的WBS模型相关联;
S4、对执行工作时出现的新的伴随知识,重复执行步骤S2和S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机研发流程与伴随知识的结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构建飞机研发流程的WBS模型包括,
不使用实例自上而下创建WBS,指在没有实例的情况下,顶层创建WBS根单元,并将子单元授权给下级管理;
不使用实例自下而上创建WBS,是指下级先创建工作包,然后在工作包的基础上进行逐级汇总形成顶层WBS单元;
使用实例自上而下创建WBS和使用实例自下而上创建WBS,指在纲要WBS的基础上进行飞机研发流程的WBS模型的构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飞机研发流程与伴随知识的结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WBS工作单元之间的关系包括WBS单元与WBS工作包、WBS工作包与WBS工作包,WBS单元与WBS单元之间的关系,所述关系为顺序关系、依赖关系和约束关系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机研发流程与伴随知识的结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构建飞机研发流程的WBS模型包括在研发流程管理系统中建立每个工作单元的基本信息模块、输入模块、输出模块、资源模块、约束模块和伴随知识模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机研发流程与伴随知识的结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2中,包括为维度匹配相应的知识库,创建分类树及分类节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飞机研发流程与伴随知识的结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知识库的分类节点匹配WBS工作单元的伴随知识模块。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机研发流程与伴随知识的结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3中,从知识库导出伴随知识至WBS工作单元中包括已关联知识、推荐知识和搜索知识。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飞机研发流程与伴随知识的结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输入输出关系的数据流对飞机研发流程的WBS模型的查看方式包括NN图、数据图以及泳道图。
CN201510357704.9A 2015-06-24 2015-06-24 一种飞机研发流程与伴随知识的结合方法 Pending CN10489940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357704.9A CN104899401A (zh) 2015-06-24 2015-06-24 一种飞机研发流程与伴随知识的结合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357704.9A CN104899401A (zh) 2015-06-24 2015-06-24 一种飞机研发流程与伴随知识的结合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99401A true CN104899401A (zh) 2015-09-09

Family

ID=540320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357704.9A Pending CN104899401A (zh) 2015-06-24 2015-06-24 一种飞机研发流程与伴随知识的结合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899401A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44024A (zh) * 2016-03-25 2016-08-10 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飞机产品图样更改类别控制方法
CN107967518A (zh) * 2017-11-21 2018-04-27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一种基于产品设计的知识自动关联系统及方法
CN109767102A (zh) * 2018-12-29 2019-05-17 福建华闽通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工程结构划分方法
CN111784099A (zh) * 2020-05-15 2020-10-16 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飞机保障装备项目交付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12232748A (zh) * 2019-07-15 2021-01-15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研发活动的知识管理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终端设备
CN112528509A (zh) * 2020-12-17 2021-03-19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 一种飞机机电系统快速设计验证系统和方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10032A (zh) * 2012-12-25 2013-09-18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 一种基于参数化构件的飞机结构设计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10032A (zh) * 2012-12-25 2013-09-18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 一种基于参数化构件的飞机结构设计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DIANA PENCIUC 等: "Modeling and architecture of a workspace for tacit knowledge management in railway transport", 《2010 2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OOLS WITH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
刘(日韦),: "航空型号研制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研究",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经济与管理科学辑》 *
贺亚伟: "知识工程在Z公司研发管理中的应用",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经济与管理科学辑》 *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44024A (zh) * 2016-03-25 2016-08-10 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飞机产品图样更改类别控制方法
CN107967518A (zh) * 2017-11-21 2018-04-27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一种基于产品设计的知识自动关联系统及方法
CN109767102A (zh) * 2018-12-29 2019-05-17 福建华闽通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工程结构划分方法
CN112232748A (zh) * 2019-07-15 2021-01-15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研发活动的知识管理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终端设备
CN111784099A (zh) * 2020-05-15 2020-10-16 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飞机保障装备项目交付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11784099B (zh) * 2020-05-15 2021-12-10 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飞机保障装备项目交付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12528509A (zh) * 2020-12-17 2021-03-19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 一种飞机机电系统快速设计验证系统和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okooei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in project management: necessities, challenges and outcomes
CN104899401A (zh) 一种飞机研发流程与伴随知识的结合方法
Succar et al. Model uses: foundations for a modular requirements clarification language
Cerezo et al. Towards standardized building properties template files for early design energy model generation
Kang et al. Development of a 4D object-based system for visualizing the risk information of construction projects
CN111176613B (zh) 基于体系结构模型的协同任务自动分解系统
Ogwueleka et al. The future of BIM technologies in Africa: prospects and challenges
Chen Grand challenges in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CN105930344A (zh) 一种基于产品研制流程的数据库应用系统快速开发平台
Eastman et al. Introducing a new methodology to develop the information delivery manual for AEC projects
Kumar et al. Conceptualizing “COBieEvaluator” A rule based system for tracking asset changes using COBie datasheets
CN106815418A (zh) 电网应急演练关键要素建模方法和装置
Ma et al. Customizable process design for collaborative geographic analysis
Park et al. Towards reliable business process simulation: a framework to integrate ERP systems
Jawadekar A case study of the use of BIM and construction operations building information exchange (COBie) for facility management
Xuemin et al. The process of information systems architecture development
Lynch et al. Financial digital twin for public sector capital projects
US20070276637A1 (en) Visual optimization programming
Bourdon et al. Model‐based architecting evaluation method for the delivery of complex nuclear projects
Brucker et al.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BIM): a road map for implementation to support MILCON transformation and civil works projects within the US Army Corps of Engineers
Kari et al. BIM to GIS and GIS to BIM
Ezekwem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modeling: An integration of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and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 for lean and green developments
Rosenberg et al. Large-Scale Parallel Development
de Wilde Intelligent computing for building performance analysis
Gharehbaghi On-Site engineering information systems (EIS) for building and construction project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