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730645A - 混凝土自修复细骨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Google Patents

混凝土自修复细骨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730645A
CN116730645A CN202310498406.6A CN202310498406A CN116730645A CN 116730645 A CN116730645 A CN 116730645A CN 202310498406 A CN202310498406 A CN 202310498406A CN 116730645 A CN116730645 A CN 11673064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pairing
floating
fine aggregate
agent
concre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49840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吕乐阳
张翔宇
黄锐斌
邢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310498406.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730645A/zh
Publication of CN1167306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73064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40/00Processes, in general, for influencing or modifying the properties of 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compositions, e.g. their setting or hardening ability
    • C04B40/0028Aspects relating to the mixing step of the mortar preparation
    • C04B40/0039Premixtures of ingredie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18/00Use of agglomerated or waste materials or refuse as fillers for 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Treatment of agglomerated or waste materials or refuse, specially adapted to enhance their filling properties in 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 C04B18/04Waste materials; Refuse
    • C04B18/06Combustion residues, e.g. purification products of smoke, fumes or exhaust gases
    • C04B18/08Flue dust, i.e. fly ash
    • C04B18/082Cenospher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0/00Use of materials as fillers for 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according to more than one of groups C04B14/00 - C04B18/00 and characterised by shape or grain distribution; Treatment of materials according to more than one of the groups C04B14/00 - C04B18/00 specially adapted to enhance their filling properties in 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Expanding or defibrillating materials
    • C04B20/10Coating or impregnating
    • C04B20/1055Coating or impregnating with inorganic materials
    • C04B20/1066Oxides, Hydroxid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0/00Use of materials as fillers for 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according to more than one of groups C04B14/00 - C04B18/00 and characterised by shape or grain distribution; Treatment of materials according to more than one of the groups C04B14/00 - C04B18/00 specially adapted to enhance their filling properties in 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Expanding or defibrillating materials
    • C04B20/10Coating or impregnating
    • C04B20/1055Coating or impregnating with inorganic materials
    • C04B20/1077Cements, e.g. waterglas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50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 Y02W30/91Use of waste materials as fillers for mortars or concrete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Working Measures On Existing Buildindg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混凝土自修复细骨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混凝土自修复细骨料包括漂珠和修复剂,漂珠呈多孔的空腔球体状,修复剂承载于漂珠的空腔内,包覆剂脱水结膜于漂珠外壳上。本申请提供的混凝土自修复细骨料以漂珠作为修复剂的载体,漂珠其本身结构为空腔球体,漂珠的空腔用于储存修复剂,包覆剂用于封堵漂珠外壳的孔洞,防止修复剂溢出,使用过程中,当混凝土结构发生开裂的情况,开裂所产生的应力会破坏漂珠的壁壳,进而将空腔中的修复剂释放出来,对裂缝进行修复,达到自修复的目的。

Description

混凝土自修复细骨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建筑材料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混凝土自修复细骨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由于气候变化等原因,建筑的墙体或屋顶会出现不规则的裂缝,随着裂缝的延伸及扩大,建筑将会加速老化和损坏,严重的可能会造成坍塌。为避免建筑墙体或屋顶裂缝的扩大及其对建筑的损害,延长建筑的使用寿命,必须对新产生的裂缝进行及时修补,以达到防水和防止裂缝进一步恶化的目的。
现有的混凝土建筑裂缝修复办法为在混凝土材料中添加自修复材料,自修复材料常见采用人工制备骨料作为修复剂的承载机制。目前多采用的载体为多孔陶瓷或者海绵吸附修复剂,多孔陶瓷硬度较大,不易破损,不利于修复剂的释放;海绵较绵软,外力稍微挤压,储存在海绵里的修复剂便会被挤出,可能会出现在建筑物未出现裂缝之前修复剂便消耗完全,导致无法进行裂缝修复的情况。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申请提供混凝土自修复细骨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目前常用的细骨料采用的载体为多孔陶瓷或者海绵等吸附修复剂,但这些载体的储存效果较差,不利于修复剂的释放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混凝土自修复细骨料,包括漂珠和修复剂,漂珠呈多孔的空腔球体状,修复剂承载于漂珠的空腔内。
可选地,修复剂硅酸钠;和/或,
漂珠与修复剂的质量比为1:2.5-4。
可选地,混凝土自修复细骨料还包括包覆剂,包覆剂包覆于漂珠的外表面。
可选地,包覆剂包括硅酸锂和/或二氧化硅;和/或,
漂珠和修复剂的总质量与包覆剂的质量比为10-15:1。
可选地,漂珠球壁所含孔的孔径为10-50μm,每100克漂珠容纳90g-130g修复剂。
第二方面,提供了上述混凝土自修复细骨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漂珠,漂珠呈多孔的空腔球体;
将修复剂溶液吸附于漂珠的空腔中,干燥,修复剂形成固体承载于漂珠的空腔腔壁上,得到混凝土自修复细骨料。
可选地,制备方法还包括对所述漂珠进行前处理,所述前处理包括:
提供初始漂珠,采用氢氟酸溶液对初始漂珠进行刻蚀处理,使初始漂珠的表面形成孔洞,并且孔洞与所述空腔连通,得到漂珠。
可选地,将修复剂溶液吸附于漂珠的空腔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漂珠浸入修复剂溶液中,在真空条件下,将修复剂溶液吸附于漂珠的空腔;和/或,
将修复剂溶液吸附于漂珠的空腔后,还包括:
将包覆剂包覆于漂珠的外表面,形成包覆层,得到混凝土自修复细骨料。
可选地,修复剂溶液为浓度为19.9mol/L-21.3mol/L、模数为2.1-2.5的硅酸钠溶液,修复剂溶液饱和吸附于漂珠的空腔中;和/或,
漂珠和修复剂的总质量与包覆剂的质量比为(10-15):(1-1.5)。
第三方面,提供了上述混凝土自修复细骨料在建筑中的应用。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申请提供的混凝土自修复细骨料以漂珠作为修复剂的载体,漂珠其本身结构为空心球体,漂珠的空腔用于储存修复剂,使用过程中,当混凝土结构发生开裂的情况,开裂所产生的应力会破坏漂珠的壁壳,进而将空腔中的修复剂释放出来,对裂缝进行修复,达到自修复的目的;与现有技术相比,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的混凝土自修复细骨料采用的漂珠自带空腔结构,储存效果好,且漂珠的壁壳硬度适宜,轻度挤压不会释出修复剂,而建筑物开裂的应力可以破坏漂珠的壁壳,释放修复剂,进而修复建筑物的裂缝;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采用的漂珠为粉煤灰中的漂珠,是火力发电伴生的固体废物,无需额外制造,减少了制作工序以及制作成本,具备有成本低廉的优势,还能起到节能减排的效果;
2、本申请提供的混凝土自修复细骨料的制备方法以漂珠作为载体,根据漂珠的结构特点,将修复剂吸附于漂珠的空腔中,与现有技术相比,传统的多孔陶瓷需外额外制造生产,增加了制作工序以及制造成本,本申请的漂珠为粉煤灰中的漂珠,是火力发电伴生的固体废物,漂珠无需额外制造,减少了制作程序以及制造成本,可操作性强,适合大规模工业推广。
3、本申请提供的混凝土自修复细骨料应用于混凝土结构,使混凝土结构在开裂后拥有更强的裂缝修复能力、机械性能恢复能力以及耐久性能恢复能力。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1的混凝土自修复细骨料的制备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中的(a)为本申请实施例1的漂珠酸洗前的扫描电镜图;图2中的(b)为实施例1的漂珠酸洗后的扫描电镜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1的漂珠承载硅酸钠后剖面的扫描电镜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1混凝土自修复细骨料成品的扫描电镜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2混凝土自修复细骨料中纳米二氧化硅粉末包覆漂珠的扫描电镜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1混凝土自修复细骨料应用于混凝土试样裂缝愈合前的图像;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1混凝土自修复细骨料应用于混凝土试样裂缝愈合后的图像。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混凝土自修复细骨料,包括漂珠和修复剂,漂珠呈多孔的空腔球体状,修复剂承载于漂珠的空腔内。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混凝土自修复细骨料以漂珠作为修复剂的载体,漂珠其本身结构为空腔球体,漂珠的空腔用于储存修复剂,使用过程中,当混凝土结构发生开裂的情况,开裂所产生的应力会破坏漂珠的壁壳,进而将空腔中的修复剂释放出来,对裂缝进行修复,达到自修复的目的。
与现有技术相比,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的混凝土自修复细骨料采用的漂珠自带空腔结构,储存效果好,且漂珠的壁壳硬度适宜,轻度挤压不会释出修复剂,而建筑物开裂的应力可以破坏漂珠的壁壳,释放修复剂,进而修复建筑物的裂缝。
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采用的漂珠为粉煤灰中的漂珠,是火力发电伴生的固体废物,无需额外制造,减少了制作工序以及制作成本,具备有成本低廉的优势,还能起到节能减排的效果。
相比于传统混凝土结构,添加了本申请实施例的混凝土自修复细骨料后的混凝土结构在开裂后将拥有更强的裂缝修复能力、机械性能恢复能力以及耐久性能恢复能力。
漂珠的化学成份以二氧化硅和三氧化二铝为主,本申请实施例的混凝土自修复细骨料可作为辅助材料例如细骨料参与混凝土的生产,用于房屋或者其它建筑物的建造,对混凝土结构的机械性能等有一定的改善。
已有的自修复细骨料采用壁材作为修复剂,例如高分子有机聚合物、可生成矿物沉淀的细菌等,采用这些壁材作为修复剂有以下不足之处:
已有的自修复细骨料的壁材大都选用高分子有机聚合物,这直接导致了自修复细骨料与混凝土基质的界面结合力较弱的问题,从而影响自修复细骨料的力学触发效率,也极大影响混凝土结构的强度及稳定性;
使用可生成矿物沉淀的细菌作为混凝土自修复机制对裂缝等病害的修复响应较迟缓,难以在第一时间对病害进行有效控制。且考虑到混凝土内部高pH等环境因素的影响,细菌的活性问题等有待解决。
所以在一些优化实施例中,本申请实施例的修复剂选用包括水活性矿物盐,水活性矿物盐能够与混凝土中的碱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化合物。漂珠劈裂后,在具有水分的环境下,水活性矿物盐与混凝土中的例如氢氧化钙等矿物碱进行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化合物,实现裂缝的快速自修复,而且修复的稳定性优异。
水活性矿物盐例如可以包括硅酸钠,硅酸钠能够和混凝土中水化生成的氢氧化钙反应,生成大量凝胶态的水化硅酸钙(即C-S-H凝胶),能够对混凝土的裂缝进行封堵和修复,并且提高了混凝土开裂后的机械强度,从而实现混凝土自愈合的目的,修复反应方程式如下:
Na2SiO3+Ca(OH)2+H2O→x(Ca.SiO3)H2O+NaOH。
可选地,漂珠与修复剂的质量比为1:2.5-4,根据漂珠的孔容量,漂珠能够容纳此质量比的修复剂,并且保证具有足够量的修复剂起到很好的修复作用。
可选地,每100克漂珠容纳90g-150g修复剂。酸洗后漂珠球壁所含孔的孔径为10-50μm,能够通过吸附的方式将修复剂溶液吸入漂珠的空腔中,并且在干燥后,修复剂不易漏出空腔外。
一些实施例中,混凝土自修复细骨料还包括包覆剂,包覆剂包覆于漂珠的外表面,以封堵漂珠壁壳的孔洞,将修复剂储存于漂珠的空腔中,减少修复剂在混凝土搅拌过程中的损失,解决了漂珠吸附修复剂后在和水泥基体拌和时难以有效贮存修复剂的问题,以及漂珠吸附修复剂后粘结成团难以分离的问题。
包覆剂例如可以包括硅酸锂和/或二氧化硅,在一些实施例中,包覆剂可以单独使用硅酸锂,或者单独使用二氧化硅,或者硅酸锂和二氧化硅混合使用。当包覆剂为硅酸锂时,制备过程中,采用硅酸锂溶液包裹于漂珠的外表面,硅酸锂在干燥后在漂珠的外表面形成不溶于水的晶体薄膜,能够封堵漂珠表面的孔洞,保护漂珠内部吸附的吸附剂。
当包覆剂为二氧化硅时,制备过程中,因为水活性矿物盐例如硅酸钠晶体在加热时会提高粘度,而且因为纳米二氧化硅粉末的粒径远小于漂珠孔洞大小,所以在加热搅拌过程中,它能够黏附于漂珠的外表面,不断封堵孔洞,从而实现隔绝空腔来保护修复剂的目的。
当包覆剂包括二氧化硅时,二氧化硅也能够与混凝土中的氢氧化钙反应,生成C-S-H凝胶,此反应能够提高漂珠外壳与水泥基体界面之间的粘结应力,使得漂珠能够更稳定的存储在混凝土中,其反应方程式如下:
Ca(OH)2+H2O→Ca2++OH-, (b)
可选地,漂珠和修复剂的总质量与包覆剂的质量比为(10-15):(1-1.5),即修复剂承载于漂珠后,两者总质量与包覆剂的质量比为(10-15):(1-1.5)。包覆剂的作用主要是封堵漂珠腔壁上的孔洞,可以理解地,包覆剂越多,其封堵孔洞越严实,但封堵太严实,将影响到后续混凝土自修复细骨料开裂释放修复剂的效果。所以包覆剂的厚度并不需要太厚,仅包覆一层或两层包覆层,达到和水泥基体拌和时修复剂不损失或者少损失,在混凝土结构裂开时,能够撕裂包覆剂层和漂珠,使水分与漂珠空腔中的修复剂接触,并产生反应,即可。所以本申请实施例包覆剂的使用量选为漂珠和修复剂的总质量与包覆剂的质量比为(10-15):(1-1.5)。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上述混凝土自修复细骨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提供多孔的空腔球体状的漂珠。
漂珠是一种能浮于水面的粉煤灰空心球,一般情况下,漂珠为薄壁密闭型空心球体结构,或者漂珠的薄壁上具有针孔,难以吸附修复剂或者吸附修复剂的效率很低,所以在吸附修复剂之前需要对漂珠进行前处理,在漂珠的表面形成孔洞,并且孔洞与空腔连通,使修复剂可通过孔洞流入空腔中。
一些实施例中,漂珠的前处理方法包括:
提供初始漂珠,采用氢氟酸溶液对初始漂珠进行刻蚀处理,使初始漂珠的表面形成孔洞,并且孔洞与空腔连通,得到漂珠。
初始漂珠的表面具有玻璃化层,通过氢氟酸溶液酸洗,可将部分的玻璃化层去除,形成与空腔连通的孔洞,大幅提高溶液吸附率以及漂珠破损后的修复剂释放率。
可选地,刻蚀处理的方法包括:
将初始漂珠投入装有氢氟酸溶液的容器中,在搅拌状态下,使初始漂珠的表面与氢氟酸溶液充分接触。
一些实施例中,氢氟酸溶液的浓度为1mol/L-1.5mol/L,氢氟酸溶液的用量与初始漂珠的用量关系为:1L氢氟酸溶液处理200g-300g初始漂珠。
刻蚀处理完成后,还进行冲洗处理,然后在100℃-110℃下进行干燥,得到漂珠。一些实施例中,待漂珠干燥完毕后,进行<20目、20目-30目、30目-60目的筛分,根据需要选用对应目数的漂珠。一些实施例选用20目-30目的漂珠待用,该目数的漂珠能够储存足够量的修复剂,而且作为辅助材料加入混凝土中不会影响混凝土的可建造性。
S2:将修复剂溶液吸附于漂珠的空腔中,干燥,修复剂形成固体承载于漂珠的空腔腔壁上,得到混凝土自修复细骨料。
可选地,将修复剂溶液吸附于漂珠的空腔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漂珠浸入修复剂溶液中,在真空条件下,将修复剂溶液吸附于漂珠的空腔。
一些实施例中,将修复剂溶液吸附于漂珠的空腔中的方法包括:
提供第一反应容器,第一反应容器具有真空端口和排气端口,真空端口用于连接真空泵,排气端口用于排气;
将漂珠放置于第一反应容器中,采用真空泵将第一反应容器进行第一次抽真空,然后对漂珠进行负压排气;
负压排气完成后,打开排气阀门,采用导管将修复剂溶液吸入第一反应容器中,并使修复剂溶液的的液面覆盖漂珠的表面,然后关闭排气阀门,同时通过真空泵,对第一反应容器进行第二次抽真空,使漂珠负压吸附修复剂溶液,得到混凝土自修复细骨料。
先对对漂珠进行真空排气,将其空腔内的微量水分排出,能够有效提高修复剂的吸附率,再将修复剂溶液进行真空负压吸附,使其充分进入到漂珠的空腔。
可以理解地,除了真空吸附的方法,还可以根据修复剂的特性来选择不同的吸附处理方式。
可选地,修复剂溶液为模数2.1-2.5、浓度19.9mol/L-21.3mol/L的硅酸钠溶液。
一些实施例中,混凝土自修复细骨料需包覆一层防水膜,则将修复剂溶液吸附于漂珠的空腔后,还包括:
将包覆剂包覆于漂珠的外表面,形成包覆层,得到混凝土自修复细骨料。
包覆剂可以为液体或者固体,当包覆剂为液体时,例如硅酸锂溶液等,可采用喷涂的方式将包覆剂吸附于漂珠的表面,将包覆剂液体喷涂于漂珠的表面,漂珠的表面形成包覆剂层。
一些实施例中,将包覆剂吸附于漂珠表面的方法包括:
在滚筒式造粒机中加入漂珠,保持60r/min的转速,并持续施加60℃的热风,待持续烘干2-3h后,以一定频次喷涂浓度为1.5mol/L,模数为4-5的硅酸锂溶液,使其能够在漂珠表面形成包覆性良好的防水保护膜。其原理为硅酸锂溶液在干燥后形成不溶于水的晶体薄膜,能够封堵漂珠表面的孔洞,保护漂珠内部吸附的修复剂。
当包覆剂为固体时,例如纳米二氧化硅粉末,将包覆剂包覆于漂珠的外表面的方法包括:
将步骤S2得到的中间产物和纳米二氧化硅粉末放置于第三反应容器中,进行水浴加热和充分搅拌,使其充分混合封堵漂珠的孔洞,对修复剂进行保护。
修复剂中的水活性矿物盐例如硅酸钠在加热时会提高粘度,而纳米二氧化硅粉末由于其粒径小于漂珠的孔洞大小,所以在加热搅拌过程中,它能够不断黏附于漂珠表面,并且封堵孔洞,从而实现隔绝空腔来保护修复剂的目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混凝土自修复细骨料的制备方法以漂珠作为载体,根据漂珠的结构特点,将修复剂吸附于漂珠的空腔中,漂珠无需额外制造,减少了制作程序以及制造成本,解决了自修复壁材复杂的制备程序问题,能够直接使用现有的粉煤灰漂珠作为修复剂的载体,同时混凝土自修复细骨料还能够作为辅助材料例如细骨料取代部分天然砂或水泥灰加入混凝土材料中,用于建造建筑物。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混凝土自修复细骨料的制备方法可操作性强,适合大规模工业推广。
以下通过多个实施例来举例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混凝土自修复细骨料的制备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S1:取200g初始漂珠,初始漂珠如图2中的(a),在搅拌状态下,以1L1.2mol.L-1的氢氟酸溶液对初始漂珠进行2h酸洗。
S2:酸洗完成后进行冲洗,冲洗7-8次后,在105℃下干燥24h,得到漂珠,漂珠扫描电镜图见图2中的(b)。
S3:取干燥后的漂珠,先置于第一反应容器中,对第一反应容器进行负压排气,保持容器内在0.1MPa真空压力下30min,再添加500g,20mol.L-1、模数为2.1-2.5的硅酸钠溶液,直至硅酸钠溶液浸没漂珠堆的表面,然后以同样真空气压进行负压吸附120min,得到第一初产品,其内部形貌见图3。
S4:取出吸附完毕的产品水洗3次,滤干表面水后放置于滚筒式造粒机中进行滚动干燥,在60℃的热风吹制下,保持滚筒转速为60r/min,持续3h。
漂珠内部硅酸钠定型后,喷涂1.5mol/L,模数为4.5的硅酸锂溶液,喷涂质量为漂珠质量(含修复剂)的1/10-1/15,同时持续施加60℃热风,使其能够在漂珠表面形成包覆性良好的防水保护膜,得到混凝土自修复细骨料,其形貌图见图4所示。
自修复混凝土制备包括步骤:
将100g水泥、291g标准砂和9g实施例1制备的自修复细骨料加入到搅拌机中并维持搅拌叶片速率为100r/min充分搅拌3min,同时在搅拌过程中匀速加入50g拌合水,再以150r/min充分搅拌3min得到混合料,将混合料进行浇筑、脱模后,在20±2℃、95%RH条件下进行标准养护28d,得到自修复混凝土。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混凝土自修复细骨料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的包覆剂为纳米二氧化硅粉末,步骤S4改为:
将第二初产品放置于水浴锅中,加热至80℃-85℃,持续3min以上,然后以纳米二氧化硅粉末:第二初产品质量比为1:2的比例添加纳米二氧化硅粉末,持续搅拌5min以上,直至大部分漂珠均匀裹上纳米二氧化硅粉末,后放置于60℃干燥箱中进行干燥24h,得到混凝土自修复细骨料。纳米二氧化硅粉末包覆漂珠的效果图如图5所示。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的混凝土自修复细骨料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选择漂珠和修复剂的质量比为1:3,步骤S3改为:
S3:取干燥后的漂珠,先置于第一反应容器中,对第一反应容器进行负压排气30min,再添加600g,20mol.L-1、模数为2.1-2.5的硅酸钠溶液,直至硅酸钠溶液浸没漂珠堆的表面,然后进行负压吸附30min,得到第一初产品。
实施例4
本实施例的混凝土自修复细骨料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选择漂珠和修复剂的质量比为1:3.5,步骤S3改为:
S3:取干燥后的漂珠,先置于第一反应容器中,对第一反应容器进行负压排气30min,再添加700g,20mol.L-1、模数为2.1-2.5的硅酸钠溶液,直至硅酸钠溶液浸没漂珠堆的表面,然后进行负压吸附30min,得到第一初产品。
实施例1的混凝土自修复细骨料应用于混凝土结构后的裂缝的愈合效果(百分比)和修复天数、裂缝宽度的关系如表1所示。
表1
可知,本申请制备方法制成的混凝土自修复细骨料应用于混凝土结构能够快速修复裂缝,且修复效果良好,特别当裂缝宽度<100μm时,7天便可修复100%。
实施例1的混凝土自修复细骨料应用于混凝土结构开裂的水养修复效果图如图6所示。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混凝土自修复细骨料,其特征在于:包括漂珠和修复剂,所述漂珠呈多孔的空腔球体状,所述修复剂承载于所述漂珠的空腔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自修复细骨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修复剂包括硅酸钠;和/或,
所述漂珠与所述修复剂的质量比为1:2.5-4。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混凝土自修复细骨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自修复细骨料还包括包覆剂,所述包覆剂包覆于所述漂珠的外表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凝土自修复细骨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覆剂包括硅酸锂和/或二氧化硅;和/或,
所述漂珠和所述修复剂的总质量与所述包覆剂的质量比为8-12:1。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混凝土自修复细骨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漂珠球壁所含孔的孔径为10-50μm,每100克所述漂珠容纳90g-150g所述修复剂。
6.一种混凝土自修复细骨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制备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混凝土自修复细骨料,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漂珠,所述漂珠呈多孔的空腔球体状;
将修复剂溶液吸附于所述漂珠的空腔中,干燥,所述修复剂形成固体承载于所述漂珠的空腔内,得到混凝土自修复细骨料。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混凝土自修复细骨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方法还包括对所述漂珠进行前处理,所述前处理包括:
提供初始漂珠,采用氢氟酸溶液对所述初始漂珠进行刻蚀处理,使所述初始漂珠的表面形成孔洞,并且所述孔洞与所述空腔连通,得到所述漂珠。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混凝土自修复细骨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修复剂溶液吸附于所述漂珠的空腔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述漂珠浸入所述修复剂溶液中,在真空条件下,将所述修复剂溶液吸附于所述漂珠的空腔;和/或,
将所述修复剂溶液吸附于所述漂珠的空腔后,还包括:
将包覆剂包覆于所述漂珠的外表面,形成包覆层,得到所述混凝土自修复细骨料。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混凝土自修复细骨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修复剂溶液为浓度为19.9mol/L-21.3mol/L、模数为2.1-2.5的硅酸钠溶液,所述修复剂溶液饱和吸附于所述漂珠的空腔中;和/或,
所述漂珠和所述修复剂的总质量与所述包覆剂的质量比为(10-15):(1-1.5)。
10.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混凝土自修复细骨料在建筑中的应用。
CN202310498406.6A 2023-05-05 2023-05-05 混凝土自修复细骨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Pending CN11673064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498406.6A CN116730645A (zh) 2023-05-05 2023-05-05 混凝土自修复细骨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498406.6A CN116730645A (zh) 2023-05-05 2023-05-05 混凝土自修复细骨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730645A true CN116730645A (zh) 2023-09-12

Family

ID=879140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498406.6A Pending CN116730645A (zh) 2023-05-05 2023-05-05 混凝土自修复细骨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730645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776270B (zh) 一种复合结构自修复微胶囊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JP5328811B2 (ja) セメント系材料および構造物の補修剤とその調製方法
CN108947340B (zh) 一种能够持续修复地铁工程混凝土的微生物胶囊
CN110563368A (zh) 一种混凝土再生骨料及其制备工艺
CN113683347B (zh) 一种高透水再生骨料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KR102610286B1 (ko) 탄산화 및 염해 저항성이 향상된 균열 자기치유 보수 모르타르의 제조 방법
CN111908864A (zh) 一种抗冻混凝土及其生产工艺
CN115108767A (zh) 一种房屋建筑用再生高强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11548112A (zh) 一种净水型免烧陶粒及制备方法
CN113461388B (zh) 一种GO-TiO2纳米流体改性的高致密自清洁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05753390A (zh) 一种储热加气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14671638A (zh) 一种重复性、长期性的自修复骨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0395884A (zh) 一种仿生自修复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12662239B (zh) 建筑物外墙多功能薄体隔热保温材料及制备方法
CN116730645A (zh) 混凝土自修复细骨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2551973A (zh) 一种抗裂自修复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04193405A (zh) 化合物混凝土渗透晶化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15536329B (zh) 一种自修复颗粒、自修复水泥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5490536A (zh) 一种水性渗透型无机防水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5772386A (zh) 一种复合相变储热大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CN114804815A (zh) 一种自修复玻镁板的制备方法
CN113136170B (zh) 基于原位沉淀二次包覆的水合盐-多孔材料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551992A (zh) 一种具有光催化作用的人工粗骨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485457A (zh) 一种专门适合碱激发材料的养护方式—封存养护
CN117624992B (zh) 一种反射隔热真石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