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730498A - 一种耦合增强型复合流污水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耦合增强型复合流污水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730498A
CN116730498A CN202310667989.0A CN202310667989A CN116730498A CN 116730498 A CN116730498 A CN 116730498A CN 202310667989 A CN202310667989 A CN 202310667989A CN 116730498 A CN116730498 A CN 11673049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zone
sewage treatment
sewage
carbon sour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66798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730498B (zh
Inventor
黎德俊
黄海宇
陈景文
陈文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Shuizhidao Ecological Environment Restor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Shuizhidao Ecological Environment Restor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Shuizhidao Ecological Environment Restor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Shuizhidao Ecological Environment Restor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667989.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730498B/zh
Publication of CN1167304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73049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73049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73049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3/0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3/30Aerobic and anaerobic processes
    • C02F3/302Nitrification and denitrification treatment
    • C02F3/303Nitrification and denitrification treatment characterised by the nitrifica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3/0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3/005Combined electrochemical biological process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3/0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3/30Aerobic and anaerobic processes
    • C02F3/302Nitrification and denitrification treatment
    • C02F3/305Nitrification and denitrification treatment characterised by the denitrifica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3/0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3/30Aerobic and anaerobic processes
    • C02F3/308Biological phosphorus removal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3/0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3/34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characterised by the microorganisms used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203/00Apparatus and plants for the 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2203/006Apparatus and plants for the 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details of construction, e.g. specially adapted seals, modules, connec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305/00Use of specific compounds during water treatment
    • C02F2305/06Nutrients for stimulating the growth of microorganism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urification Treatments By Anaerobic Or Anaerobic And Aerobic Bacteria Or Animals (AREA)
  • Water Treatment By Electricity Or Magnetism (AREA)
  • 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ste Wat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耦合增强型复合流污水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该污水处理系统,包括前处理耦合系统和沉淀分离系统;其中,前处理耦合系统包括增强反应单元、复合流单元和移动生化反应单元;移动生化反应单元设有厌氧区、兼氧区和好氧区;增强反应单元按照从进水端到出水端的顺序包括依次设置在厌氧区的缓释碳源模块、设置在兼氧区的电解模块和设置在好氧区的培菌滤床模块。本发明的耦合增强型复合流污水处理系统,通过将增强反应单元、复合流单元和移动生化反应单元耦合后与沉淀分离系统形成集约型高效污水处理系统,具有独特的结构形式,大大提高了污水处理效果,能根据不同浓度的污水作出因地制宜的策略,安装方便,免维护周期长,寿命长。

Description

一种耦合增强型复合流污水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体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耦合增强型复合流污水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水处理行业正在迈向新的阶段,随着治理的需求不断深化,高质量的价值服务将引领未来的发展方向,水处理也由原来的集中式封闭处理,迈向更复杂的分散式开放处理。水处理行业的针对对象主要包括:河道黑臭水体,河湖、混合型农村污水、鱼塘养殖废水等水体。这类水体中的污染物浓度极其不稳定,时而低碳氮比,时而存在高浓度氨氮。当这类水体面对室外低温、台风等天气时,系统还容易出现短期停顿。这类水体的排放标准通常需要超越一级A排放标准指标,而传统的技术“活性污泥法”则难以满足这类越来越严格的水体排放出水要求。
目前能够满足污水一级A排放标准指标的前瞻技术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生物处理为主要手段的新技术,诸如:以厌氧氨氧化菌为核心的厌氧氨氧化技术、以硫自养细菌为反硝化为主导的硫协同技术和以好氧颗粒污泥为主的新生物技术。该类技术在小规模或局部区域应用的过程中具有效率高、对碳源要求小、工艺占地面积小等优点。但该类技术通常对外界条件例如pH值、温度、溶解氧浓度等的要求比较苛刻,难以应用在污染物浓度、温度波动大的环境中。其次,该类技术中的特殊菌种若放在波动大的开放水体当中与自然界中的优势菌竞争,其优势会逐渐丧失,必须人工干预才能再次形成优势种群,因此若采用新生物技术处理污水的工艺管理复杂,且需要频繁地投加药剂。
此外,另一类是以物化为主的新材料技术,诸如:MBR膜、曝气生物滤池等。此类新材料技术在应用污水处理过程中具有出水稳定,受温度影响小,适应范围广等优点。但该类技术需要连续运行,且需要反冲洗,经常性排泥,能耗极大,且结构复杂,设备需要时长维护更新,还容易造成二次污染。
总的来说,针对污染物浓度波动大的开放式水体,目前能满足污水一级A排放标准指标的废水处理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1)需要苛刻的外界条件:pH值、温度、溶解氧等。
2)人工干预程度高,管理复杂,这在广大的交通不便地区的应用受到很大限制。
3)过多地使用药剂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4)结构复杂、造价和运行费用较高。
5)一经运行,不能轻易停止。对于无有保温功能的户外站点,冬季过后重启运行有很大限制。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耦合增强型复合流污水处理系统,通过将增强反应单元、复合流单元和移动生化反应单元耦合后与沉淀分离系统形成集约型高效污水处理系统,具有独特的结构形式,降低污水中污染物浓度,大大提高了污水处理效果。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水处理方法,该处理方法采用耦合技术,采用复合流的水流设计,能量损失小,形成底部缺氧、上部好氧和泥水分离的工艺形式,大大提高污水净化处理效率,减少污染,并且操作简便,污水处理率高。
实现本发明的目的之一通过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耦合增强型复合流污水处理系统,包括前处理耦合系统和沉淀分离系统;
所述前处理耦合系统包括增强反应单元、复合流单元和移动生化反应单元;移动生化反应单元设有厌氧区、兼氧区和好氧区;增强反应单元按照从进水端到出水端的顺序包括依次设置在厌氧区的缓释碳源模块、设置在兼氧区的电解模块和设置在好氧区的培菌滤床模块。
进一步的,所述缓释碳源模块的一端底部设有推流器、顶部设有过水口;所述缓释碳源模块的另一端底部设有进水器。
进一步的,所述电解模块的底部设有微孔曝气器,微孔曝气器用于调整兼氧区的含氧量;所述电解模块的一端底部设有过水口。
进一步的,所述培菌滤床模块的底部设有微孔曝气器,微孔曝气器用于调整好氧区的含氧量;所述培菌滤床模块的一端顶部设有过水口。
进一步的,所述厌氧区、兼氧区和好氧区中设有聚乙烯填料;所述聚乙烯填料与纯水的密度比为1.05:1。
进一步的,所述沉淀分离系统中包含依次连接的A模块和B模块;其中A模块一端顶部设有过水口,B模块由上而下依次设置有斜板填料层和沉淀漏斗。
进一步的,所述斜板填料层由与水平线呈55°~65°角的至少两层烧结板组成;所述沉淀漏斗与水平线呈45°~55°角。
进一步的,所述缓释碳源模块中装填有填料;填料为半透膜包裹的甘蔗渣、木屑和酒糟组成的悬浮球状载体;
所述电解模块中装填有填料;填料为无包裹的菱铁矿石和活性碳微粒组成的悬浮球状载体;
所述培菌滤床模块中装填有填料;填料为PP棉包裹的火山石球状载体;其中火山石预泡在细菌专用液中。
实现本发明的目的之二通过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污水处理方法,基于上述任一所述的耦合增强型复合流污水处理系统,包括以下步骤:
污水进入增强反应单元,由复合流单元调节污水在增强反应单元中的流向;污水进入厌氧区,污水先后与缓释碳源模块中的碳源和移动生化系统接触,分解污染物和释放磷,在缓释碳源模块中产生还原性离子;污水从厌氧区带来碳源、还原性离子和移动生化系统的反硝化微生物送往兼氧区,在兼氧区配合电解模块完成脱氮及进一步降解污染物;污水通过兼氧区后进入好氧区,培菌滤床模块提供硝化细菌液,在好氧区完成硝化反应和聚磷反应;污水通过好氧区后进入沉淀分离系统,经过沉淀后,出水。
进一步的,污水通过好氧区后进入沉淀分离系统,污水通过沉淀漏斗形成对冲流,再上升通过斜板填料层进行泥水分离,分离后的清水经沉淀分离系统B模块的过水口流出,污泥沿斜板填料进入漏斗。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的耦合增强型复合流污水处理系统,通过将增强反应单元、复合流单元和移动生化反应单元耦合后与沉淀分离系统形成集约型高效污水处理系统,增强反应单元按照从进水端到出水端的顺序包括依次设置在厌氧区的缓释碳源模块、设置在兼氧区的电解模块和设置在好氧区的培菌滤床模块;其中,缓释碳源模块用于将对污水释放碳源进行厌氧反应,电解模块用于提供氧化还原电位及碱度,培菌滤床模块用于培养并释放硝化细菌进行硝化反应和聚磷反应。该耦合增强型复合流污水处理系统具有独特的结构形式,降低污水中污染物浓度,污水经过处理后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指标,大大提高了污水处理效果,能根据不同浓度的污水作出因地制宜的策略,安装方便,免维护周期长,寿命长。
2、本发明的耦合增强型复合流污水处理系统适用于不用类型的污水处理池型,与不同类型的工艺的兼容性强,可以与已建污水处理厂的大部分工艺如AAO(厌氧-缺氧-好氧法污水处理工艺)、AO(缺氧好氧法污水处理工艺)、SBR(序批式活性污泥污水处理工艺)、CASS(周期循环活性污泥污水处理工艺)及氧化沟法等相组合,适合与现有污水处理厂组合进行升级改造。
3、本发明的耦合增强型复合流污水处理系统采用复合流单元的水流设计,污水处理系统中的填料和水都是紊流状态,气、水、固相之间的传质均匀性较好,采用复合流单元设计形成泥水分离的工艺形式,可去除COD、氨氮、总氮、总磷等污染物。另外,由于流态多变,填料亲水性好,在没有充足能源的情况下,可采用太阳能板进行供电,通过搅拌器,搅动水层进行复氧,进入安全模式的运行状态。
4、本发明的污水处理方法,该处理方法采用耦合技术,采用复合流的水流设计,通过对推流器转速、增强反应单元中各个模块的进出水口位置、斜板填料层和沉淀漏斗的相应结构设计的选择,使得能量损失小,形成泥水分离的工艺形式,大大提高污水净化处理效率,减少污染,并且操作简便,污水处理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耦合增强型复合流污水处理系统的整体剖面图;
图中:1、进水器;2-1、缓释碳源模块;2-2、电解模块;2-3、培菌滤床模块;3-1、厌氧区;3-2、兼氧区、3-3好氧区;4、过水口;5、搅拌器;6-1、斜板填料层;6-2、清水区;6-3、沉淀漏斗;7、微孔曝气器;8、推流器;9、箭头(箭头为水流方向);10、耦合增强型复合流污水处理系统。
图2为本发明的耦合增强型复合流污水处理系统的整体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一种耦合增强型复合流污水处理系统,包括前处理耦合系统和沉淀分离系统;
所述前处理耦合系统包括增强反应单元、复合流单元和移动生化反应单元;移动生化反应单元设有厌氧区、兼氧区和好氧区;增强反应单元按照从进水端到出水端的顺序包括依次设置在厌氧区的缓释碳源模块、设置在兼氧区的电解模块和设置在好氧区的培菌滤床模块。
本发明提供一种耦合增强型复合流污水处理系统,包括前处理耦合系统和沉淀分离系统。其中,前处理耦合系统包括增强反应单元、复合流单元和移动生化反应单元。增强反应单元包括依次设置的缓释碳源模块、电解模块和培菌滤床模块。进一步的,缓释碳源模块能持续释放碳源,对于低C/N比的污水能持续释放碳源能满足污水的日常所需营养。电解模块能持续提高系统氧化还原电位及碱度,同时电极反应生成的产物具有很高的化学还原活性;针对需要高脱氮的污水,在不添加药剂的情况下能极限脱氮。此外,在偏酸性废水中,电极反应产生的新生液态氢能与废水中的有机物和无机物组分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能使废水中的发色基团破坏甚至使高分子断链,从而达到脱色的目的。培菌滤床模块能对细菌进行预培,将优势菌种持续释放至系统当中,直至形成以优势菌种为主体的微生物种群。再进一步的,本申请通过复合流单元,集竖向流、横向流、环流于一体,通过复合流单元的整体流向设计使污水处理系统的水流与菌胶团产生漩涡、冲击、掺搅、紊动、扩散、剪切,充分利用水流的能量,使水-气-污泥更加紧密结合,始终维持在一个平衡的状态,而且充分利用污水处理系统的每一处空间,减少污水处理过程中污泥膨胀、短流、填料堆积的风险。
作为其中的一个实施方式,增强反应系统通过不锈钢网(图1中不做显示)焊接在反应器池体上,容积可随实际处理的水量大小而改变。
作为其中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缓释碳源模块的一端底部设有推流器、顶部设有过水口;所述缓释碳源模块的另一端底部设有进水器。
其中,水流不断冲刷缓释碳源模块及与移动生化反应系统形成生物膜,在此区域初步分解污水中的污染物,以及释放磷。进一步的,通过调整推流器8的推流力度以及污水进入系统的水量、停留时间,可控制缓释碳源的释放量,根据所需要处理的污水中BOD/COD值的高低选择推流器的实际工作转速。
作为其中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电解模块的底部设有微孔曝气器,微孔曝气器用于调整兼氧区的含氧量;所述电解模块的一端底部设有过水口。
其中,水流通过缓释碳源模块带来的碳源与电解模块中产生的还原性离子和反硝化微生物充分混合反应,完成脱氮以及进一步降解污染物。进一步的,可以通过调整微孔曝气器实际工作中的风量调整实际环境状态中的氧气浓度。对于脱氮要求不高,及污水本身含氮不高的情况下,可调整实际环境为好氧状态,对于脱氮要求不高而难降解COD浓度较高的污水,可调整实际环境为厌氧状态。
作为其中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培菌滤床模块的底部设有微孔曝气器,微孔曝气器用于调整好氧区的含氧量;所述培菌滤床模块的一端顶部设有过水口。
作为其中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厌氧区、兼氧区和好氧区中设有聚乙烯填料;所述聚乙烯填料与纯水的密度比为1.05:1。
作为其中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沉淀分离系统中包含依次连接的A模块和B模块;其中A模块一端顶部设有过水口,B模块由上而下依次设置有斜板填料层和沉淀漏斗。
作为其中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斜板填料层由与水平线呈55°~65°角的至少两层烧结板组成;所述沉淀漏斗与水平线呈45°~55°角。优选的,所述斜板填料由与水平线呈60°角的至少两层烧结板组成;所述沉淀漏斗与水平线呈51°角。
其中,所述斜板填料由与水平线呈55°~65°角的至少两层烧结板组成;所述沉淀漏斗与水平线呈45°~55°角,将斜板填料和沉淀漏斗通过合理的水力和结构设计,能使泥水快速分离,浓缩污泥,提高污水处理效率。进一步的,采用烧结板作为斜板填料,烧结板对于0.2μm以上的污泥,截流效率高达99.99%以上,净化效率高。
作为其中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缓释碳源模块中装填有填料;填料为半透膜包裹的甘蔗渣、木屑和酒糟组成的悬浮球状载体。其中,半透膜包裹的甘蔗渣、木屑和酒糟的质量比为2:3:1。
所述电解模块中装填有填料;填料为无包裹的菱铁矿石和活性碳微粒组成的悬浮球状载体。其中,无包裹的菱铁矿石和活性碳微粒的质量比为4:1。
所述培菌滤床模块中装填有填料;填料为PP棉包裹的火山石球状载体;其中,火山石预泡在细菌专用液中。其中,细菌专用液中包括厌氧氨氧化细菌,硝化细菌等。
其中,在前处理耦合系统中微生物附着在载体上随水流流动,气、水、固相之间的传质较好,不需要污泥回流或循环反冲洗。进一步的,培菌滤床模块中的填料采用预培技术,可7天内快速启动,节约接种时间。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采用上述耦合增强型复合流污水处理系统处理污水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污水进入增强反应单元,由复合流单元调节污水在增强反应单元中的流向;污水进入厌氧区,污水先后与缓释碳源模块中的碳源和移动生化系统接触,分解污染物和释放磷,在缓释碳源模块中产生还原性离子;污水从厌氧区带来碳源、还原性离子和移动生化系统的反硝化微生物送往兼氧区,在兼氧区配合电解模块完成脱氮及进一步降解污染物;污水通过兼氧区后进入好氧区,培菌滤床模块提供硝化细菌液,在好氧区完成硝化反应和聚磷反应;污水通过好氧区后进入沉淀分离系统,经过沉淀后,出水。
作为其中的一个实施方式,污水通过好氧区后进入沉淀分离系统,污水通过沉淀漏斗形成对冲流,再上升通过斜板填料层进行泥水分离,分离后的清水经沉淀分离系统B模块的过水口流出,污泥沿斜板填料进入漏斗。
本发明的处理污水的方法采用耦合增强型复合流污水处理系统进行处理,通过前处理耦合系统和沉淀分离系统对污水进行处理,将增强反应单元、复合流单元和移动生化反应单元耦合形成具有特定结构的前处理耦合系统,该污水处理方法处理效率高,减少了污泥膨胀的风险,应用灵活,单元模块多,结构紧凑,能大大提升污水系统的负荷;污泥浓度可控制在3000mg/L~10000mg/L。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参照图1,一种耦合增强型复合流污水处理系统10,其中包括前处理耦合系统和沉淀分离系统;所述前处理耦合系统包括增强反应单元、复合流单元和移动生化反应单元;移动生化反应单元设有厌氧区3-1、兼氧区3-2和好氧区3-3;增强反应单元按照从进水端到出水端的顺序包括依次设置在厌氧区3-1的缓释碳源模块2-1、设置在兼氧区3-2的电解模块2-2和设置在好氧区3-3的培菌滤床模块2-3。
其中,缓释碳源模块2-1的一端底部设有推流器8、顶部设有过水口4,另一端底部设有进水器1;电解模块2-2的底部设有微孔曝气器7,一端底部设有过水口4;培菌滤床模块2-3的底部设有微孔曝气器7,一端顶部设有过水口4。沉淀分离系统中包含依次连接的导水A模块和沉淀分离B模块;其中A模块一端顶部设有过水口4,B模块由上而下依次设置有斜板填料层6-1和沉淀漏斗6-3;所述斜板填料层6-1由与水平线呈60°角的五层烧结板组成;沉淀漏斗与水平线呈51°角。
一种采用耦合增强型复合流污水处理系统处理污水的方法,参照图1,包括以下步骤:
污水经进水器1后横向流进入增强反应单元,污水在厌氧区3-1中推流器8作用下水位混合不断上升形成竖向上升流先后与缓释碳源模块2-1中的碳源和移动生化系统接触,分解污染物和释放磷,在缓释碳源模块2-1中产生还原性离子;污水从厌氧区3-1带来碳源、还原性离子和移动生化系统的反硝化微生物以横向流送往兼氧区3-2,进入电解模块2-2并与填料接触后以竖向下降流通过电解模块2-2,在兼氧区3-2配合电解模块2-2完成脱氮及进一步降解污染物;污水通过兼氧区3-2后以横向流进入好氧区3-3,进入培菌滤床模块2-3,培菌滤床模块2-3提供硝化细菌液,在搅拌器5的作用下与填料接触,在好氧区3-3完成硝化反应和聚磷反应;污水通过好氧区3-3后以横向流进入沉淀分离系统,再以竖向流进入沉淀分离系统底部通过沉淀漏斗6-3形成对冲流,再以斜升流上升通过斜板填料层6-1进行泥水分离,分离后的清水进入沉淀分离系统上方一段的过水口流出经过清水区6-2,污泥沿斜板填料层6-1进入沉淀漏斗6-3。
对比例1
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其中包括依次设置的前处理系统和沉淀分离系统;所述前处理系统包括复合流单元和移动生化反应单元;移动生化反应单元设有厌氧区、兼氧区和好氧区。其中复合流单元、移动生化反应单元、沉淀分离系统的具体设置与实施例1中相对应的模块相同。
对比例2
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其中包括依次设置的前处理系统和沉淀分离系统;所述前处理系统包括增强反应单元和移动生化反应单元;移动生化反应单元设有厌氧区、兼氧区和好氧区。增强反应单元按照从进水端到出水端的顺序包括依次设置在厌氧区的缓释碳源模块、设置在兼氧区的电解模块和设置在好氧区的培菌滤床模块。其中增强反应单元、移动生化反应单元、沉淀分离系统的具体设置与实施例1中相对应的模块相同。
性能功效检测
1、将同一地区的污水按照从进水端到出水端的顺序依次经过实施例1与对比例1~2的前处理系统和沉淀分离系统,检测污水中COD、氨氮、总氮、总磷的去除率,结果如表1所示。
2、在夏季和冬季分别将同一地区的污水按照从进水端到出水端的顺序依次经过实施例1的前处理耦合系统和沉淀分离系统,检测不同季节时采用实施例1的耦合增强型复合流污水处理系统对污水中COD、氨氮、总氮、总磷的去除效果,结果如表2所示。
表1污水中COD、氨氮、总氮、总磷的去除率
指标 实施例1 对比例1 对比例2
COD 去除率85% 去除率60% 去除率75%
氨氮 去除率90% 去除率50% 去除率50%
总氮 去除率80% 去除率40% 去除率40%
总磷 去除率85% 去除率80% 去除率80%
表2不同季节污水中COD、氨氮、总氮、总磷的去除率
指标 夏天效果 冬天效果
COD 去除率85% 去除率80%
氨氮 去除率80% 去除率90%
总氮 去除率80% 去除率90%
总磷 去除率85% 去除率70%
由表1可知,本发明的实施例1耦合增强型复合流污水处理系统COD去除率达到85%、氨氮去除率达90%,总氮去除率达80%,总磷去除率达85%,明显优于对比例1和对比例2的污水处理系统。由表2可看出,本发面的实施例1耦合增强型复合流污水处理系统在夏季和冬季对污水处理效果显著,不会因为天气原因导致处理效率以及处理效果降低,能够很好的应用于各个地区。本发明的耦合增强型复合流污水处理系统,通过将增强反应单元、复合流单元和移动生化反应单元耦合后与沉淀分离系统形成集约型高效污水处理系统,增强反应单元按照从进水端到出水端的顺序包括依次设置在厌氧区的缓释碳源模块、设置在兼氧区的电解模块和设置在好氧区的培菌滤床模块;其中,缓释碳源模块用于将对污水释放碳源进行厌氧反应,电解模块用于提供氧化还原电位及碱度,培菌滤床模块用于培养并释放硝化细菌进行硝化反应和聚磷反应。该耦合增强型复合流污水处理系统具有独特的结构形式,降低污水中污染物浓度,污水经过处理后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指标,大大提高了污水处理效果,能根据不同浓度的污水作出因地制宜的策略,安装方便,免维护周期长,寿命长。
本发明的污水处理方法,该处理方法采用耦合技术,采用复合流的水流设计,能量损失小,形成底部缺氧、上部好氧和泥水分离的工艺形式,大大提高污水净化处理效率,减少污染,并且操作简便,污水处理率高,且冬天也能保证效率,防止水面结冰。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耦合增强型复合流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前处理耦合系统和沉淀分离系统;
所述前处理耦合系统包括增强反应单元、复合流单元和移动生化反应单元;移动生化反应单元设有厌氧区、兼氧区和好氧区;增强反应单元按照从进水端到出水端的顺序包括依次设置在厌氧区的缓释碳源模块、设置在兼氧区的电解模块和设置在好氧区的培菌滤床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耦合增强型复合流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缓释碳源模块的一端底部设有推流器、顶部设有过水口;所述缓释碳源模块的另一端底部设有进水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耦合增强型复合流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模块的底部设有微孔曝气器,微孔曝气器用于调整兼氧区的含氧量;所述电解模块的一端底部设有过水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耦合增强型复合流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培菌滤床模块的底部设有微孔曝气器,微孔曝气器用于调整好氧区的含氧量;所述培菌滤床模块的一端顶部设有过水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耦合增强型复合流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区、兼氧区和好氧区中设有聚乙烯填料;所述聚乙烯填料与纯水的密度比为1.05: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耦合增强型复合流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分离系统中包含依次连接的A模块和B模块;其中A模块一端顶部设有过水口,B模块由上而下依次设置有斜板填料层和沉淀漏斗。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耦合增强型复合流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板填料层由与水平线呈55°~65°角的至少两层烧结板组成;所述沉淀漏斗与水平线呈45°~55°角。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耦合增强型复合流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缓释碳源模块中装填有填料;填料为半透膜包裹的甘蔗渣、木屑和酒糟组成的悬浮球状载体;
所述电解模块中装填有填料;填料为无包裹的菱铁矿石和活性碳微粒组成的悬浮球状载体;
所述培菌滤床模块中装填有填料;填料为PP棉包裹的火山石球状载体;其中,火山石预泡在细菌专用液中。
9.一种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耦合增强型复合流污水处理系统,包括以下步骤:
污水进入增强反应单元,由复合流单元调节污水在增强反应单元中的流向;污水进入厌氧区,污水先后与缓释碳源模块中的碳源和移动生化系统接触,分解污染物和释放磷,在缓释碳源模块中产生还原性离子;污水从厌氧区带来碳源、还原性离子和移动生化系统的反硝化微生物送往兼氧区,在兼氧区配合电解模块完成脱氮及进一步降解污染物;污水通过兼氧区后进入好氧区,培菌滤床模块提供硝化细菌液,在好氧区完成硝化反应和聚磷反应;污水通过好氧区后进入沉淀分离系统,经过沉淀后,出水。
10.根据权利要求9的一种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通过好氧区后进入沉淀分离系统,污水通过沉淀漏斗形成对冲流,再上升通过斜板填料层进行泥水分离,分离后的清水经沉淀分离系统B模块的过水口流出,污泥沿斜板填料进入漏斗。
CN202310667989.0A 2023-06-06 2023-06-06 一种耦合增强型复合流污水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Active CN11673049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667989.0A CN116730498B (zh) 2023-06-06 2023-06-06 一种耦合增强型复合流污水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667989.0A CN116730498B (zh) 2023-06-06 2023-06-06 一种耦合增强型复合流污水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730498A true CN116730498A (zh) 2023-09-12
CN116730498B CN116730498B (zh) 2024-06-25

Family

ID=879126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667989.0A Active CN116730498B (zh) 2023-06-06 2023-06-06 一种耦合增强型复合流污水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730498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20004334A (ko) * 2000-07-05 2002-01-16 박태주 생물막을 이용한 소규모 오폐수 처리장치
CN1422817A (zh) * 2002-10-31 2003-06-11 大连理工大学 厌氧-兼氧-好氧一体化污水处理方法及回用设备
CN201506745U (zh) * 2009-09-10 2010-06-16 临安浙科装饰纸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水性油墨污水净化装置
CN105858888A (zh) * 2016-04-26 2016-08-17 青岛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aao工艺的生物除磷脱氮装置
CN106542700A (zh) * 2016-10-27 2017-03-29 桂林理工大学 一种一体式safo‑mbbr分散污水处理回用方法
CN217809105U (zh) * 2022-03-16 2022-11-15 辽宁山水清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一体化城镇污水处理装置
CN218910039U (zh) * 2022-12-30 2023-04-25 涟源市海川达水务有限公司 高效的泥膜共生脱氮除磷污水处理系统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20004334A (ko) * 2000-07-05 2002-01-16 박태주 생물막을 이용한 소규모 오폐수 처리장치
CN1422817A (zh) * 2002-10-31 2003-06-11 大连理工大学 厌氧-兼氧-好氧一体化污水处理方法及回用设备
CN201506745U (zh) * 2009-09-10 2010-06-16 临安浙科装饰纸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水性油墨污水净化装置
CN105858888A (zh) * 2016-04-26 2016-08-17 青岛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aao工艺的生物除磷脱氮装置
CN106542700A (zh) * 2016-10-27 2017-03-29 桂林理工大学 一种一体式safo‑mbbr分散污水处理回用方法
CN217809105U (zh) * 2022-03-16 2022-11-15 辽宁山水清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一体化城镇污水处理装置
CN218910039U (zh) * 2022-12-30 2023-04-25 涟源市海川达水务有限公司 高效的泥膜共生脱氮除磷污水处理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730498B (zh) 2024-06-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740813U (zh) 基于a2/o工艺的厌氧—好氧内循环污泥原位减量系统
CN114291964B (zh) 一种脱氮回收磷的污水处理系统及其方法
CN212222761U (zh) 一种高速路服务区高氨氮废水处理装置
CN109292967A (zh) 一种基于sbbr工艺的高氨氮农村生化污水处理装置及方法
CN113860633B (zh) 一种高速公路服务区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与方法
CN109879546A (zh) 一种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及处理工艺
CN112830634A (zh) 高浓度废水cod和n同池同步降解工艺
CN116693057A (zh) 寒区高速服务区生活污水的智能模块化一体化处理设备
CN218507639U (zh) 一种污水一体化处理设备
CN116730498B (zh) 一种耦合增强型复合流污水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CN217535571U (zh) 一种基于硫自养的uad生物流化床脱氮装置
CN215365360U (zh) 利用a2o+改性滤料生物滤池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系统
CN110171903A (zh) 城市微污染河水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14671574A (zh) 一种污水处理装置
CN115340185A (zh) 一种污水一体化处理设备及其处理方法
CN213680293U (zh) 一种一体化生物流化床污水处理装置
CN204550200U (zh) 城市污水脱氮除磷处理系统
CN209065652U (zh) 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CN113233709A (zh) 一种生活污水非膜处理方法、系统
CN115477439A (zh) 集成式一体化mbr污水处理设备
CN108178424B (zh) 一种双回流活性污泥床污水处理方法
CN111606505A (zh) 一种微纳米气泡与膜生物反应器相结合的污水处理设备
CN113772890B (zh) 一种基于ao-mbbr-电感耦合滤池的污水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CN212246410U (zh) 一种ifas-aoas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CN216106514U (zh) 一种基于ao-mbbr-电感耦合滤池的污水处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after: 510000 room 1703, 17 / F, No. 83, Huadi Avenue middle, Liwan District, Guangzhou, Guangdong Province (office only)

Applicant after: Guangzhou Shuizhidao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1703, 17th Floor, No. 83 Huadi Avenue Middle, Liwan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0000

Applicant before: GUANGZHOU SHUIZHIDAO ECOLOGICAL ENVIRONMENT RESTORATION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