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725490A - 一种术后转运患者体征遥测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术后转运患者体征遥测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725490A
CN116725490A CN202310769462.9A CN202310769462A CN116725490A CN 116725490 A CN116725490 A CN 116725490A CN 202310769462 A CN202310769462 A CN 202310769462A CN 116725490 A CN116725490 A CN 11672549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tient
monitoring
parameter
physiological
press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76946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韩琳
马玉霞
杨秋霞
崔宇彤
付红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ANSU PROVINCIAL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GANSU PROVINCIAL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ANSU PROVINCIAL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GANSU PROVINCIAL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2310769462.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725490A/zh
Publication of CN1167254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72549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002Remote monitoring of patients using telemetry, e.g. transmission of vital signals via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 A61B5/0015Remote monitoring of patients using telemetry, e.g. transmission of vital signals via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characterised by features of the telemetry system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002Remote monitoring of patients using telemetry, e.g. transmission of vital signals via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 A61B5/0015Remote monitoring of patients using telemetry, e.g. transmission of vital signals via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characterised by features of the telemetry system
    • A61B5/0022Monitoring a patient using a global network, e.g. telephone networks, interne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2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pulse, heart rate, blood pressure or blood flow; Combined pulse/heart-rate/blood pressure determination; Evaluating a cardiovascular condi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using combinations of techniques provided for in this group with electrocardiography or electroauscultation; Heart catheters for measuring blood pressure
    • A61B5/0205Simultaneously evaluating both cardiovascular conditions and different types of body conditions, e.g. heart and respiratory condi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24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bioelectric or biomagnetic signals of the body or parts thereof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24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bioelectric or biomagnetic signals of the body or parts thereof
    • A61B5/316Modalities, i.e. specific diagnostic methods
    • A61B5/318Heart-related electrical modalities, e.g. electrocardiography [EC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24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bioelectric or biomagnetic signals of the body or parts thereof
    • A61B5/316Modalities, i.e. specific diagnostic methods
    • A61B5/318Heart-related electrical modalities, e.g. electrocardiography [ECG]
    • A61B5/33Heart-related electrical modalities, e.g. electrocardiography [ECG]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operation with other devic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24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bioelectric or biomagnetic signals of the body or parts thereof
    • A61B5/316Modalities, i.e. specific diagnostic methods
    • A61B5/389Electromyography [EMG]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Path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Surge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Cardiolog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hysiology (AREA)
  • Pulmonology (AREA)
  • Measuring And Recording Apparatus For Diagnosi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术后转运患者体征遥测系统,包括:第一监测设备,第二监测设备;中控模块,其包括存储器以及处理器,其中,存储器用于存储来自所述第一监测设备获取的所述生理参数数据集和来自所述第二监测设备获取的环境参数,基于所述第一监测设备获取的异常的生理参数数据集和对应于生成异常的生理参数数据集的同一时间段内所述第二监测设备获取的环境参数,所述处理器生成第一判断程序和第二判断程序,第一判断程序判断患者的生理参数异常是否由环境改变引起,以对患者的生理状况做出针对性的判断,便于医生或医护人员能够及时发现患者生理参数出现异常的原因。

Description

一种术后转运患者体征遥测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监测系统,优选地,涉及术后患者的生理和健康状态的医疗监测系统,尤其优选地,涉及一种术后转运患者体征遥测系统。
背景技术
在临床治疗中,医生通常是通过监测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来了解患者的身体生理状况。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能够帮助医生掌握患者的病情变化并显示出患者对治疗的反应。生命体征包括脉搏、呼吸、血压、体温等。医生通常希望监测患者尽量多的生命体征以充分了解患者的身体生理状况,对于医生判断治疗效果、制定治疗计划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患者监测包括同时使用多个独立的监测设备,如脉搏血氧计、血压监测器、心脏监测器、温度监测器等。现有监测方法是,通过物理布线或电缆将多个独立的监测设备连接到患者的相应部位以获得患者的生理参数,然而,这样的多参数系统可能比单独的监测设备更具限制性,因为多个独立的监测设备连接到患者身上时,会有多条电线交叉连接于患者的身体。而当前可用的患者监测设备通常会阻碍患者的移动。患者在从一个地方移动到另一个地方时,必须携带监护设备一同移动,或在转运过程中更换监测设备,例如从手术室转至麻醉恢复室,由麻醉恢复室转至普通病房,需进行设备更换,这一操作过程十分麻烦,增加医护人员的工作量。目前临床治疗中的无线传感设备在开发中遇到许多问题和挑战,例如监测到患者生理参数异常时会发出报警提示,医护人员接收到报警提示后需要到相应病房中对患者身体状况进行确认,但部分情况是,患者处于正常状况,但由于其情绪变化而引起生理参数异常,生理参数出现异常后系统会发出报警提示,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此外,在临床治疗的患者生理参数监测中,除了患者身体异常引起的生理参数变化,还有患者所处的环境/路况变化引起的生理参数变化,如患者在上下救护车、从平路切换至进电梯的情况下,如患者被推入或推出电梯时,床体会在电梯门口抖动或颠簸的情况。现有的监测技术不能排除由于环境/路况变化导致的生理参数的异常而误发报警提示,报警提示发出后,医护人员或医生还需花时间寻找出现此现象的原因,因此增加临床医生或其他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并且,非病理性的生理参数异常的情况会影响医生对患者病情的判断。
此外,一方面由于对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存在差异;另一方面由于申请人做出本发明时研究了大量文献和专利,但篇幅所限并未详细罗列所有的细节与内容,然而这绝非本发明不具备这些现有技术的特征,相反本发明已经具备现有技术的所有特征,而且申请人保留在背景技术中增加相关现有技术之权利。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之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术后转运患者体征遥测系统,包括:
第一监测设备,其被配置为监测患者的生理信号并形成相应的生理参数数据集,
第二监测设备,其被配置为监测患者出现非病理性的生理异常时的环境参数,
中控模块,其包括存储器以及处理器,其中,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来自所述第一监测设备获取的所述生理参数数据集和来自所述第二监测设备获取的环境参数的,
所述处理器分别与所述第一监测设备和所述第二监测设备通讯连接,其中,
基于所述第一监测设备获取的超过预设范围的异常的生理参数和对应于生成所述异常的生理参数的同一时间段内所述第二监测设备获取的环境参数,所述处理器生成第一判断程序和第二判断程序。本发明通过设置第一判断程序和第二判断程序来判断患者的生理参数异常是否由环境/路况改变引起,以对患者的生理状况做出针对性的判断,便于医生或医护人员能够及时发现患者生理参数出现异常的原因。
生理信号指监测设备所监测的用来判断病人的病情轻重和危急程度的信号。优选地,生理信号至少包括心电信号、肌电信号、皮电信号、呼吸信号。例如,人体的每次心跳都会从心脏起博(SA节点)产生电流,电流从右心房的SA节点流向下面的两个心室,每次收缩前都会有电信号,心电传感器检测来自人体心脏产生的电信号,通过心电信号处理单元将电信号转化为能够直观反映人体生命体征的图谱或具体数据,如,心率为80次/分。
生理参数指由生理信号所转化的能够直观反映人体生命体征的图谱或具体数据,如,心率为80次/分,血压为120/80mmHg,呼气末二氧化碳值为35mmHg等生理参数。
生理参数数据集指由各生理参数构成的集合,至少包括第一生理参数和第二生理参数,如生理参数数据集至少包括心电参数、血压参数、血氧饱和度参数。
病理性的生理参数异常指人体表现出来的功能失调、器官实质性损害的状态,如出血、缺氧、缺血等,需要及时治疗。
非病理性的生理异常指由于环境变化、运动、饮食等导致的生理参数异常的情况。
优选地,响应于所述第一监测设备获取的第一生理参数和第二生理参数超过预设范围,所述处理器生成第一判断程序:
若在所述第一监测设备获取的生理参数数据集的第一生理参数和第二生理参数超过预设范围的同一时间段监测到所述环境参数的变化,所述处理器判断患者的生理参数的异常是由患者所处环境变化引起的,所述处理器发送二级报警指令。当患者的生理参数出现异常的同时监测到环境参数发生变化,则判断在该时间段内的生理参数异常是由环境变化引起的,可排除由患者自身病情加重引起的病理性生理参数异常这一情况,减少医护人员的工作量,有利于后续转院后的医生对患者的病情的掌握。
优选地,响应于所述第一监测设备获取的第一生理参数和第二生理参数超过预设范围,所述处理器生成第二判断程序:
若在所述第一监测设备获取的第一生理参数和第二生理参数超过预设范围的同一时间段监测到所述环境参数无变化,所述处理器判断患者的生理参数的异常为病理性的生理参数异常,所述处理器发送一级报警指令。当判断患者的生理参数出现异常并非由环境变化引起,医护人员可对患者进行及时的抢救,系统记录的患者的生理参数变化以及出现生理参数异常的原因能够减少干扰医生评估患者病情的因素。
优选地,预设范围被配置为判断人体处于正常生理条件下的生理参数的波动范围。
优选地,环境参数被配置为反映转运途中的路况变化的参数。
优选地,所述第一监测设备至少包括两种监测患者不同生理信号的监测单元以获取患者的至少两种生理参数。
优选地,所述第二监测设备包括获取患者的移动路线的路线生成单元、获取患者的疼痛等级的疼痛监测单元和监测压力参数的压力监测单元,
当所述移动路线中的引起患者在转运途中出现生理参数异常的特殊位点信息与所述疼痛监测单元获取的疼痛等级或所述压力监测单元获取的压力参数的变化相对应,排除病理性的生理异常的情况。
优选地,所述中控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路线生成单元获取的患者的移动路线,获取患者在转运途中出现生理参数异常的特殊位点信息。
中控模块将患者的移动路线和预设转运路径进行比对,获取患者在特定时间的转运过程中经过的特殊位点信息,当患者的生理参数出现异常的时间与经过转运路线中的特殊位点的时间匹配,可确认患者的生理参数异常是由环境变化引起,提醒医护人员下次转运患者时,注意在特殊位点规避引起患者生理参数异常的操作。
优选地,所述压力监测单元包括设置于约束装置与患者接触部位的第一传感监测组件,以获取所述约束装置对患者接触部位的压力参数。
优选地,所述压力监测单元还包括设置于床体的第二传感监测组件,以获取患者对床体的压力参数变化。
优选地,最初将患者约束于床体时,约束装置对患者肢体/躯体的压力设置为第一压力初始特征值。
优选地,当所述第一传感监测组件获取的第一压力参数增加至大于第一压力初始特征值,所述第二传感监测组件获取的第二压力参数无变化,所述处理器发送二级报警指令。第一压力参数增加表明转运过程中对患者进行约束的约束装置对患者的束缚力度增加,可能引起患者呼吸不畅、呼吸困难等情况,进而引起患者的生理参数出现异常,监测第一压力参数的变化可明确约束装置对患者的约束力度的变化,帮助医护人员快速找到引起患者生理参数出现异常的具体原因,以尽快对患者采取针对性的措施。
优选地,最初将患者约束于床体时,患者身体各部位对床体不同位点的压力设置为第二压力初始特征值。
优选地,当所述第一传感监测组件获取的第一压力参数等于第一压力初始特征值,所述第二传感监测组件获取的第二压力参数小于或大于第二压力初始特征值,所述处理器发送二级报警指令。当第二压力参数相对于第二压力初始特征值发生改变时,可判断患者对床体的压力发生变化,例如,在转运途中,床体颠簸使得患者的头部在床体上发生磕碰,患者的脑部出现损伤而引起患者的生理参数异常,因此,有助于医护人员快速明确引起患者生理参数异常的原因,做出针对性的救治措施,若不能及时找到引起生理参数异常的原因,可能会干扰医生做出正确的病情判断,进而影响后续治疗效果。
优选地,所述中控模块与患者病历数据库通讯连接以获取患者信息。患者病例数据库至少储存有患者的基础信息、所处科室、手术史、每次检查结果等,中控模块可直接调取患者的病历信息,方便医护人员快速掌握患者信息并且在其出现生理参数异常时作出最有利于患者的抢救措施,例如,医护人员着重观察脑损伤患者的颅内压的变化。
优选地,所述处理器设置有监测调控单元,基于从所述患者病历数据库获取的患者信息,所述监测调控单元能够将一个或多个第一监测设备设定为主传感设备。基于患者的科室、病史等,监测调控单元将最能反映患者病情变化的监测相应生理参数的设备设置为主传感设备,便于医护人员掌握患者的病情变化,有利于医生作出快速准确的病情判断。
优选地,基于所述主传感设备获取的生理参数的稳定性,所述监测调控单元能够将一个或多个第一监测设备设定为副传感设备。当主传感设备获取的患者的生理参数处于稳定时,说明患者的病情稳定,不需要进行连续监测,监测调控单元能够选择性地控制一个或多个无线传感设备进行间断的患者生理参数的监测,进而降低每个无线传感设备的电池需求,达到监测设备功耗最小化的目的。
优选地,所述遥测系统包括显示器。所述显示器与所述中控模块通讯连接,以从中控模块获取患者的生理参数数据集。医生或其他医护人员能够从显示器直接观察患者的生理参数的变化。优选地,显示器设置在患者的床体上。
本发明中的环境变化能够指患者转运途中的路况变化,例如由医院中平坦的路面切换为进出电梯口时的颠簸路面、医护人员运送患者上下救护车时的环境变化、经过医院中的具有缓冲带的斜坡路面等会导致患者经历抖动、颠簸、磕碰的情况;环境变化还能够指转运途中,约束患者的约束装置对患者身体的束缚力度的改变。
本发明通过设置第一判断程序和第二判断程序来判断患者的生理参数异常是否由环境/路况改变引起,以对患者的生理状况做出针对性的判断,便于医生或医护人员能够及时发现患者生理参数出现异常的原因,并做出有针对性的救治措施;此外,患者的术后的生理参数的监测对于转院后医生判断患者的病情具有重要作用,如转院后需要再次进行手术,医生可对患者整个转运途中的生理参数进行分析,若发现生理参数异常的时间段是由对应时间段的环境变化引起的,则能够判断在转运途中,患者自身的生理状况是正常的,该时间段内的生理参数异常不是自身病情恶化引起的,在转运途中会出现环境变化或路途状况改变而引起患者生理参数改变的情况,例如,在上下救护车、从平路切换至进电梯的情况,具体地,患者被推入或推出电梯时,床体会在电梯门口抖动或颠簸,或者,转运过程中对患者进行约束以防止患者发生坠床的约束装置对患者的束缚力度会改变,如设置在患者的胸部的约束带对患者的束缚力度增加,导致患者呼吸不畅、呼吸困难等。对于恢复意识的患者,经历抖动或颠簸使得其遭受手术创伤的疼痛刺激,且当约束带对患者的束缚力度过大时,其心率、血压等生理参数会发生改变,因此,医护人员能够根据报警单元的报警提示找出患者出现生理参数异常的原因,并及时对患者进行救治,同时,医生能够根据整个转运途中的生理参数变化评估患者的病情,以制定出更适合于该患者的救治方案。
同时,基于监测调控单元接收的生理参数的稳定性和患者病历数据库的信息,监测调控单元能够自动设定主传感设备和副传感设备以最小化无线传感设备的功耗。如本技术方案所提供的,当患者的病情稳定且不需要进行连续监测时,监测调控单元能够选择性地控制一个或多个无线传感设备进行间断的患者生理参数的监测,进而降低每个无线传感设备的电池需求,达到监测设备功耗最小化的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患者遥测系统基于主无线传感设备收集的关键参数自动确认患者的生理状况何时异常。当监测到患者的状况处于恶化时,监测调控单元自动启动所有的无线传感设备或启用无线传感设备的连续监测功能,医生接收到警示信息时,遥测系统监测的患者的最新生理参数信息已经产生,并且遥测系统中的所有相关的生理参数已经更新。而现有监测技术中,医生接收到警示信息后,需要自行操作以启动各种监测设备,此时医生还需要等待监测设备产生监测结果,再对患者的生理状况进行评估,若患者的情况较危急,可能就会错失最佳抢救时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遥测系统的简化模块连接关系示意图。
附图标记列表
100:第一监测设备;110:主传感设备;120:副传感设备;200:第二监测设备;210:路线生成单元;220:疼痛监测单元;230:压力监测单元;300:中控模块;310:存储器;320:处理器;321:监测调控单元;400:报警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遥测系统包括中控模块300、至少两种不同的第一监测设备100和报警单元400。中控模块300与第一监测设备100通讯连接。所述中控模块300接收来自第一监测设备100的信息。第一监测设备100用于监测患者的生理信号并生成相应的生理参数数据集。优选地,第一监测设备100能够为无线传感设备。无线传感设备用于监测来自患者的不同生理参数并形成生理参数数据集。优选地,无线传感设备包括传感器和信号处理单元。优选地,传感器与信号处理单元通讯连接。传感器用于采集患者的生理信息。信号处理单元接收来自传感器的生理信息。信号处理单元将生理信息转换为生理参数并生成生理参数数据集。优选地,信号处理单元与中控模块300通讯连接。信号处理单元将生理参数数据集发送至中控模块300。优选地,传感器与中控模块300通讯连接。中控模块300根据接收的生理参数数据集判断患者的身体状况并控制相应的传感器的启用。
优选地,每一个无线传感设备能够包括至少一个传感器以采集患者的生理参数。
优选地,传感器能够通过无线传输的方式将采集的生理参数发送至信号处理单元。
优选地,传感器为本领域中可以使用的任何传感器或其他设备。传感器能够为电极或其他可用的生理监测设备。如温度传感器、脉搏血氧传感器、心电传感器、脑电传感器等。
中控模块300至少包括存储器310和处理器320。处理器320设置有监测调控单元321和特征比对单元。
优选地,处理器320从至少两个无线传感设备中的每一个接收每个对应的参数数据集。
优选地,所述信号处理单元将生理参数数据集发送至存储器310保存。处理器320能够从存储器310获取生理参数数据集。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监测调控单元321可在所述处理器320上执行:
将所述至少两个无线传感设备中的一个分配为主无线传感设备,并且将其余的无线传感设备中的至少一个分配为副无线传感设备。其中由主无线传感设备测量的生理参数设置为关键参数,并且由所述主无线传感设备发送的参数数据集设置为关键参数数据集。监测调控单元321处理来自主无线传感设备的关键参数数据集以评估所述关键参数的稳定性。基于所述关键参数的稳定性,监测调控单元321选择性地控制副无线传感设备的启用和/或启用频率。监测调控单元321根据获取的生理参数数据集来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基于对患者生理参数数据集的判断,处理器320从存储器310调取操作指令并将操作指令发送至相应的无线传感设备以控制无线传感设备的启用和/或启用频率。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控模块300与患者病历数据库通讯连接。患者病历数据库中存储有患者信息,患者信息至少包括患者所处科室、治疗历史、医生对患者的医嘱。
基于从患者病历数据库获取的信息,监测调控单元321能够将一个或多个无线传感设备设为主传感设备110。主传感设备110用于监测患者的生理状况。由主无线传感设备监测的生理参数为关键参数。关键参数用于评估患者状况的稳定性。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基于对患者的诊断和/或患者病历数据库获取的信息,监测调控单元321选择关键参数和对应的主无线传感设备。优选地,正在接受治疗的患者可以根据其特定状况来配置与患者状况最相关的关键参数。优选地,与患者状况或诊断最相关或最受影响的生理参数设置为关键参数。同样,如果患者正在接受特定的治疗或患者处于术后恢复时期,则关键参数能够是本阶段最易受到影响的生理参数或与手术恢复相关的指示信号。
优选地,监测调控单元321能够处理分析来自于主无线传感设备的关键参数数据集,从而判断关键参数的稳定性。关键参数的稳定性指在一段时间范围内,关键参数的波动范围不超过该参数的预设范围,说明患者处于稳定状况。参数的预设范围是判断人体处于正常生理条件下的生理参数的波动范围。基于对关键参数的稳定性的判断,监测调控单元321选择性地将其余的一个或多个无线传感设备设为副传感设备120。
优选地,监测调控单元321能够控制一个或多个副无线传感设备的监测频率。例如,当关键参数处于该参数的预设范围内,处理器320判断患者状况稳定,监测调控单元321能够将副无线传感设备设置为功耗节省模式。优选地,当关键参数处于该参数的预设范围内,监测调控单元321降低副无线传感设备的监测频率。优选地,监测调控单元321能够设置一个或多个副无线传感设备的监测间隔时间。优选地,每个无线传感设备的监测间隔时间能够是独立设置的。例如对患者的血氧饱和度的监测由每小时监测一次调整为每两小时监测一次。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当主无线传感设备获取的关键参数超过对应参数的预设范围,监测调控单元321将其他的无线传感设备设置为副无线传感设备。副无线传感设备采集的生理参数为辅助参数。当关键参数超过对应参数的预设范围,副无线传感设备启动或增加副无线传感设备的监测频率。
优选地,所述中控模块300与报警单元400通讯连接以将报警指令发送至报警单元400。所述报警单元400接收到报警指令后发出相应的报警提示。
优选地,主无线传感设备用于连续监测关键参数。基于所述患者的诊断或治疗史中的一个来分配所述主无线传感设备。
优选地,关键参数和主无线传感设备在所述两个或更多个无线传感设备中的至少两个之间轮换。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当关键参数处于该参数的预定范围内时,即该关键参数是稳定的,所述副无线传感设备中的至少一个被关闭,以使得副无线传感设备不再测量来自所述患者的任何生理参数或发送任何参数数据集。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当关键参数处于该参数的预定范围内时,所述副无线传感设备中的至少一个以低功率模式运行,使得所述相应的副无线传感设备不发送任何参数数据集。
优选地,处于所述低功率模式的所述副无线传感设备连续测量来自所述患者的相应生理参数,并存储预定量的最新参数数据。
优选地,处于低功率模式的副无线传感设备以预定间隔时间的方式监测患者的相应的生理参数,并存储预定量的最新参数数据。
优选地,监测调控单元321能够基于所述参数的稳定性为所述一个或多个副无线传感设备中的每一个分配监测间隔时间。
遥测系统至少包括五个无线传感设备、中控模块300、报警单元400。五个无线传感设备与中控模块300通讯连接。五个无线传感设备与中控模块300形成监测网络。中控模块300能够设置于患者病房范围内。优选地,中控模块300能够放置于患者病床的附近位置。中控模块300设置有处理器320和存储器310。处理器320设置有监测调控单元321、特征比对单元。
五个无线传感设备对应的传感器分别为心电传感器、具有压力传感器的血压袖带、脉搏血氧饱和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脑电传感器。本实施例的遥测系统中提供的传感器仅是为了阐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发明。本发明中的传感器包括用于监测任何临床生理参数的传感器或其他设备。
优选地,脉搏血氧饱和度传感器为放置于患者指尖的标准脉搏血氧饱和度传感器。
在遥测系统中,无线心电传感设备被配置为主无线传感设备,其他的无线传感设备被配置为副无线传感设备。优选地,未被配置为副无线传感设备的其他无线传感设备能够独立控制。
例如,患有慢性心脏病的人经常经历不规则的呼吸,因此对于此类患者来说,将呼吸频率设置为关键参数可能是合适的。对于被诊断患有心脏病和/或正在接受心脏病治疗的患者,或最近进行过心脏手术的患者,心脏的电活动可能被设置为关键生理参数,在这种情况下,无线心电传感设备可以被配置为主无线传感设备,并且其他的无线传感设备中的一个或多个可以是基于由无线心电传感设备监测的关键参数数据集控制的副无线传感设备。本实施例中无线心电传感设备作为主无线传感设备可以被设置为连续监测心脏的电活动以作为评估患者状况的关键参数。作为主无线传感设备的无线心电传感设备输出的生理参数为关键参数数据集,监测调控单元321连续地处理心电参数以确定心电参数的稳定性。然后可以基于心电参数的稳定性选择性地控制其他的无线传感设备。当关键参数处于心电参数的预设范围内,如心率处于60~100次/分,患者的心电图中P波时限不超过0.12秒,PR间期为0.12-0.20秒,高度不超过0.25mV,QRS复合波激活时间小于0.11秒,ST段位于等电位线上,T波与QRS波同向,处理器320判断患者处于正常状况,监测调控单元321将一个或多个副无线传感设备关闭,并且仅在心电参数数据集被确定为不稳定(即关键参数超过心电参数的预设范围,并在一段时间内大幅度波动)时才激活一个或多个副无线传感设备,如心率>100次/分,PII直立,PavR倒置,P波较正常窦性心律时的P波振幅稍高。当心电参数处于预设范围内时,监测调控单元321可以指示每个副无线传感设备在其允许的最长监测时间间隔下对患者的生理参数进行监测。
如果关键参数超过预设范围,表明关键参数不稳定,则监测调控单元321能够基于患者的关键参数的不稳定程度,如在15分钟内监测调控单元321监测到患者的心率为110次/分仅出现一次且持续时间很短,其余时间均处于60~100次/分,该异常情况可能是患者的情绪波动引起的,监测调控单元321指示一个或多个副无线传感设备将监测频率适当地增加到最大监测间隔时间。优选地,监测调控单元321可以指示每个副无线传感设备的监测频率在最大监测间隔和连续监测之间变化。
基于患者的诊断、病史、手术史、先前的监测数据等,每个无线传感设备最小测量间隔可以是不同的。例如,对于监测在患者的一般监测不重要但可能提供重要的参数的无线传感设备,最小测量间隔可以设置为零,当患者病情开始恶化时该参数可能提供重要信息。在这种情况下,副无线传感设备可以完全关闭或以低功率模式运行,除非关键参数超过预设范围。
在另一实施例中,主无线传感设备可以不是连续监测的而是以间断监测的方式监测患者的生理参数。例如,NIBP需要一段时间来监测或确定,在这种情况下,主无线传感设备可以以频繁且规则的间隔进行监测。因此,当关键参数长期处于在预设范围内时,监测调控单元321能够指示主无线传感设备设置最大监测间隔。优选地,监测调控单元321可以根据关键参数偏离预设范围的程度而增加或减少主无线传感设备的监测频率。例如,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在8小时内均处于95%~100%的预设范围内,监测调控单元321增加连续监测的间隔时间,监测调控单元321调整无线SpO2传感设备由每半小时监测一次变为每小时监测一次。
参数的稳定性可以由参数在一段时间内保持在其预设范围表示。该预设范围可以是基于先前从患者记录的相关生理数据开发的患者特定的正常范围,或者可以是与患者相关的统计的人群正常范围。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参数的稳定性可以是在正常和临界之间的临界尺度上,例如心率在60次/分和100次/分之间的尺度上,当监测到患者的心率长时间处于80次/分,代表患者心率处于正常的阈值范围内,并且至少预定时间段已经在该范围内;60次/分或100次/分处于临界值,也代表患者在预定时间段处于正常状况。患者心率低于30次/分,属于严重心动过缓,代表严重不稳定、可能威胁生命的紧急情况,需要临床医生立即进行救治。
优选地,监测调控单元321可以被配置为使得关键参数和主无线传感设备在监测网络中的至少两个无线传感设备之间轮转。优选地,可以基于患者的病情、诊断、治疗史等来指定两个或更多无线传感设备,并且可以在这些传感设备之间轮换指定主无线传感设备。例如,诊断出心脏问题的患者的遥测系统可能具有无线ECG感测设备和无线SpO2传感设备,可以在这两个无线传感设备之间对可能的主无线传感设备以及优势位置进行分配。优选地,可以周期性地在无线传感设备之间轮换分配主无线传感设备。可以基于许多因素来改变新的主无线传感设备。例如,如果当前主无线传感设备处于低电量或出故障,可以基于由副无线传感设备收集的参数数据集来选择和分配新的主无线传感设备。如果副无线传感设备之一的定期检查指示出相关监测生理参数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变化的参数数据集可以在一段时间内或无限期地被分配为新的关键参数数据集,并且相关联的无线传感设备可以被分配作为新的主无线传感设备。
中控模块300与患者病历数据库通讯连接以将用于相应无线传感设备的参数数据集发送至患者病历数据库,患者病历数据库将获取的患者的生理参数保存下来。患者病历数据库可以被更新以存储由各种无线传感设备记录和发送的参数数据集。中控模块300还可以包括其他患者护理数据库,例如用于监测、评估和存储特定患者监测数据。优选地,中控模块300可以包括ECG数据库。
优选地,每个无线传感设备的输入端口/输出端口能够通过相应的通信路径与中控模块300相关联的输入端口/输出端口通信。例如,无线传感设备可以在WMTS频谱或Wi-Fi频谱上与中控模块300通信。此外,中控模块300可以提供一个或多个中央监测站以用于主治临床医生监测患者状况和/或接收报警提示。
处理器320从存储器310加载并执行操作和/或报警指令。当由处理器320执行时,处理器320从存储器310加载指令,存储器310存储有详细描述的操作,例如包括根据患者状况为无线传感设备分配监测间隔。
虽然本实施例提供的描述涉及具有单个处理器320的中控模块300,但是应当认识到,这样的系统的实现可以是使用通迅连接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320来执行,并且这样的实现被认为在本说明书的范围内。
优选地,存储器可以实现为单个存储设备,但也可以跨多个存储设备或子系统实现。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存储器310还可以存储患者病历数据库。患者病历数据库也可以分布和/或执行在一个或多个存储介质或中控模块300可访问的存储介质组上。优选地,患者病历数据库可以包括位于不同存储位置的多个不同子数据库和/或包含可以以不同格式赋予的不同信息。
存储设备或存储介质能够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只读存储器、磁盘、光盘、闪存、虚拟存储器和非虚拟存储器、磁盘组、磁带、磁盘存储器或其他磁存储设备,或可用于存储所需信息并可由指令执行系统访问的任何其他介质,以及其任何组合或变体。存储器310还可以包括能够与处理器320通信的附加元件,例如存储器310能够与处理器320通信的控制器。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遥测系统,通过采集生理信号构建情绪特征模型,受试对象保持平静,休息10分钟,将监测设备连接于受试对象。优选地,监测设备为可穿戴式设备。对受试对象进行情绪激发,如紧张、悲伤、愉悦、愤怒等情绪。采集受试对象处于相应情绪时的生理信号数据。优选地,生理信号包括心电信号、肌电信号、皮电信号、呼吸信号。优选地,通过不同的传感器采集对应的生理信号。如利用心电传感器采集受试对象的心电信号,利用肌电传感器采集受试对象的肌电信号,利用皮电传感器采集受试对象的皮电信号,利用呼吸监测传感器采集受试对象的呼吸信号。心电传感器、肌电传感器、皮电传感器和呼吸监测传感器(PVDF压电薄膜传感器)分别将采集的生理信号发送至对应的信号处理单元,信号处理单元根据每种生理信号的特点提取出生理信号特征,然后对生理信号特征进行分析并构建相应情绪的生理信号的情绪特征曲线。该情绪特征曲线设置为标准特征曲线。信号处理单元将标准特征曲线发送至特征比对单元作为参考曲线,并且,特征比对单元预设有各情绪下构建的特征曲线波动范围。
以心脏手术后的患者的生理信号监测为例,该实施例中的主无线传感设备设置为心电传感设备,心电传感设备包括心电传感器和心电信号处理单元。心电信号处理单元与心电传感器通讯连接以接收来自心电传感器的心电信号。心电信号处理单元接收心电信号后将心电信号转换为心电参数后发送至监测调控单元321。优选地,监测调控单元321与心电信号处理单元通讯连接。优选地,监测调控单元321设置有心电稳定性指标的预定范围,监测调控单元321接收到心电参数后,处理器320生成第一判断程序:
当心电参数处于心电稳定性指标的预定范围内,如患者心率处于60~100次/分,患者的心电图中P波时限不超过0.12秒,PR间期为0.12-0.20秒,高度不超过0.25mV,QRS复合波激活时间小于0.11秒,ST段位于等电位线上,T波与QRS波同向,处理器320判断患者处于正常状况,处理器320不发送报警指令,心电传感设备以规则的周期性间隔监测提供关键参数数据集,其他传感设备被监测调控单元321指示为关闭或以低频率监测的方式对患者身体状况进行监测。
当心电参数处于心电稳定性指标的预定范围外,如心率>100次/分,PII直立,PavR倒置,P波较正常窦性心律时的P波振幅稍高。处理器320控制信号处理单元对心电信号进行特征提取,基于心电信号特征,信号处理单元构建出心电特征曲线并将心电特征曲线发送至特征比对单元,特征比对单元将心电特征曲线与各情绪下构建的标准心电特征曲线进行比对,处理器320生成第二判断程序:
心电特征曲线处于紧张情绪下的标准心电特征曲线波动范围内,处理器320判断此时的患者的心电参数异常是由紧张情绪引起的而非身体状况异常引起,因此,处理器320判断结果为患者处于正常状况,不发送报警提示,患者产生紧张情绪可能是由于患者所处的环境的压抑,例如病房内各种监测仪器的存在造成的患者情绪紧张,或者临床医生查房时患者也会出现情绪紧张的情况。心电传感设备继续以规则的周期性间隔监测提供关键参数数据集,其他传感设备被监测调控单元321指示为关闭或以低频率监测的方式对患者身体状况进行监测。
心电特征曲线处于各情绪下的标准心电特征曲线波动范围外,如ST段在等电位线上者ST段抬高≥1mm,持续时间≥1min,两次下移间隔≥1min,处理器320判断此时的患者的心电参数异常是由身体状况异常引起的,处理器320判断结果为患者处于异常状况,此时处理器320发出报警指令至报警单元400,同时监测调控单元321激活血压传感设备、脉搏血氧饱和度传感设备或将这些传感设备调整为连续监测模式,当医生接收到报警单元400的报警提示会前往相应患者的病房对患者的状况进行检查和判断,此时,医生能够及时获取到患者的心电参数、血压参数、血氧饱和度参数等,医生结合各参数信息来判断患者的身体状况,以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手段。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是对实施例1的进一步改进,重复的内容不再赘述。
麻醉与手术对患者的生理功能具有重要影响,麻醉结束,手术完毕,即使患者的生命体征处于平稳状态,但不等同于麻醉性药物的作用已经消失,因此,患者手术结束后,一般先转运至麻醉恢复室度过麻醉期,待患者意识恢复清醒,自助呼吸良好即可回到病房。术后患者从麻醉恢复室转运至病房的途中,容易出现血压、心率、呼吸等的改变,医护人员需要严密检测这些生理参数的改变,以便在患者突发意外时及时通知主治医生。此外,有的患者在医院进行早期治疗后,选择转院治疗,在此过程中患者的生理参数的监测是十分重要的,获取患者在整个治疗阶段包括转运途中的生理参数的变化对于转院后所在医院的医生对该患者的病情的评估及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部分患者本身处于正常状况,但是在转运途中会出现情绪变化或路途状况改变而引起患者生理参数改变的情况,例如陪护家属的言语对患者的刺激导致的患者情绪紧张、烦躁等情况;另一方面,在上下救护车、从平路切换至进电梯的情况,具体地,患者被推入或推出电梯时,床体会在电梯门口抖动或颠簸,对于恢复意识的患者,经历抖动或颠簸使得其遭受手术创伤的疼痛刺激,其心率、血压等生理参数会发生改变,例如,其心率由90次/分增加到120次/分,血压由120/80mmHg改变为140/60mmHg。现有的监测技术不能排除由于转运途中患者的情绪变化或路况改变而导致的生理参数的异常,会出现频繁发送报警提示的情况,部分情况下的报警提示属于误报,患者的身体处于正常状况,报警提示误报会增加临床医生或其他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并且,由于情绪变化或环境变化导致的生理参数异常也会影响医生对患者病情的判断,不利于后续治疗。在转运途中,排除误报后,若发现患者的生理参数出现病理性异常,医生或其他医护人员可对患者展开针对性的急救,这对于患者的生命安全是十分有利的。
基于上述问题,本实施例提供的遥测系统还包括第二监测设备200,如图1所示。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第二监测设备200包括情绪监测单元、路线生成单元210、疼痛监测单元220、压力监测单元230。优选地,情绪监测单元能够为移动终端。移动终端配置有分子传感器和情绪信号处理单元。移动终端与中控模块300通讯连接以将采集的情绪信息发送至中控模块300。优选地,移动终端能够为手机、智能穿戴设备、计算机等。分子传感器对目标患者发射红外光并采集目标患者反射的激素特征光。分子传感器将激素特征光发送至情绪信号处理单元。情绪信号处理单元根据获取的激素特征光生成目标患者含有的激素种类信息,进而得到目标患者的情绪信息。情绪参数即为前述的情绪信息。具体地,激素种类信息能够为ACTH和皮质类固醇的分泌量。当人体出现焦虑、发怒、恐惧等情绪时,其分泌的ACTH和皮质类固醇明显地增加。情绪信号处理单元将情绪信息分为第一等级和第二等级,第一等级为患者情绪处于平静,第二等级为患者情绪处于焦虑、发怒或恐惧情绪。情绪信号处理单元将情绪信息发送至中控模块300。优选地,疼痛监测单元220能够为肌电传感设备。肌电传感设备至少包括肌电传感器和肌电信号处理单元。肌电传感设备与中控模块300通讯连接以将采集的肌电信息发送至中控模块300。肌电传感器采集患者的肌电信号并发送至肌电信号处理单元。肌电信号处理单元将接收的肌电信号转换为肌电信息并发送至中控模块300。优选地,肌电信号处理单元从接收的肌电信号提取信号特征值并根据信号特征值生成疼痛等级。疼痛等级代表不同的疼痛程度。优选地,疼痛等级设置有零、第一等级和第二等级。零代表不疼痛。第一等级为轻度疼痛。第二等级为重度疼痛。肌电信号处理单元将疼痛等级发送至中控模块300。压力监测单元230包括压力传感器和压力信号处理单元。压力监测单元230与中控模块300通讯连接以将采集的压力信息发送至中控模块300。转运过程中会对患者进行约束以防止患者发生坠床等意外。优选地,约束带将患者约束在床体上。压力监测单元230包括第一传感监测组件和第二传感监测组件。优选地,第一传感监测组件包括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一压力信号处理单元。第一压力传感器设置于约束带与患者的接触部位,以监测约束带对患者身体的压力变化。第一压力传感器将采集的第一压力信号发送至第一压力信号处理单元,第一压力信号处理单元将第一压力信号转化为第一压力参数并发送至中控模块300。优选地,第二传感监测组件包括第二压力传感器和第二压力信号处单元。优选地,第二压力传感器能够为第二压力传感阵列。床体上设置有第二压力传感阵列以采集患者对床体的压力变化。第二压力传感阵列将采集的第二压力信号发送至第二压力信号处理单元,第二压力信号处理单元将第二压力信号转化为第二压力参数并发送至中控模块300。优选地,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将检测到的压力通过电信号输出,再通过第一压力信号处理单元和第二压力信号处理单元将电信号转化为具体的压力数据。优选地,将最初的约束带对患者身体的第一压力参数和患者初始对床体的第二压力参数设置为压力初始特征值以作为后期压力参数变化的参照标准。优选地,最初将患者约束于床体时,约束装置对患者肢体/躯体的压力设置为第一压力初始特征值。优选地,最初将患者约束于床体时,患者身体各部位对床体不同位点的压力设置为第二压力初始特征值。环境参数指反映患者所处环境变化的参数,本实施例中环境参数能够为第一压力参数和第二压力参数。本实施例设置有一级报警指令和二级报警指令,一级报警指令对应于病理性参数异常,一级报警指令对应于一级报警提示;二级报警指令对应于非病理性参数异常,二级报警指令对应于二级报警提示。优选地,一级报警提示设置为按照第一模式发出提示。优选地,提示能够为光信号、声信号、振动信号。例如,第一模式为声光连续报警模式。优选地,二级报警提示设置为按照第二模式发出提示。优选地,提示能够为光信号、声信号、振动信号。例如,第二模式为光信号报警模式。
本实施例以肺损伤患者的转运为例对遥测系统进行详细说明。心率的预设范围设置为60~100次/分,呼气末二氧化碳值的预设范围设置为35-45mmHg。对肺损伤患者而言,监测其呼吸参数是十分重要的,监测调控单元321将CO2传感设备设定为主传感设备110,其中,CO2传感设备包括CO2传感器和CO2信号处理单元。监测调控单元321将心电传感设备设定为副传感设备120。优选地,监测调控单元321还能够将脉搏传感设备设定为副传感设备120。优选地,脉搏传感设备包括红外脉搏传感器和脉搏信号处理单元。CO2传感器将采集的C02信号发送至C02信号处理单元,C02信号处理单元生成CO2分压,当患者在目前所在的医院进行早期治疗后,监测到患者的呼气末二氧化碳值为35mmHg,心率为80次/分。患者从所在医院转运至另外的医院的途中,
在转运患者的时间段内,监测到该患者的呼气末二氧化碳值为35mmHg,心率为110次/分,呼气末二氧化碳值和血压处于预设范围内,心率超过预设范围,处理器320生成判断信息:心率的变化是由情绪变化引起的。基于心率的变化,情绪监测单元和疼痛监测单元220生成情绪信息和疼痛等级并将相应的信息发送至中控模块300,
处理器320被配置为:
情绪监测单元获取的患者的情绪信息为第二等级,疼痛监测单元220获取的疼痛等级为零,处理器320判断心率的异常由患者的情绪变化引起的,属于非病理性的参数异常,处理器320不发送报警指令。
情绪监测单元获取的患者的情绪信息为第一等级,疼痛监测单元220获取的疼痛等级为第一级,处理器320判断心率的异常由患者身体创伤的疼痛刺激引起的,属于非病理性的参数异常,处理器320不发送报警指令。
情绪监测单元获取的患者的情绪信息为第一等级,疼痛监测单元220获取的疼痛等级为零,处理器320判断第一时间段内的心率的异常不是由于情绪变化和疼痛刺激引起的,属于病理性的参数异常,处理器320调取一级报警指令并将一级报警指令发送至报警单元400,报警单元400根据报警指令发出一级报警提示,医护人员接收到报警提示后及时对患者进行检查或急救。
在转运患者的时间段内,监测到该患者的呼气末二氧化碳值为50mmHg,心率为160次/分,呼气末二氧化碳值和心率参数均超过预设范围,此种情况可能是患者病理性的生理参数异常或由于环境变化引起的生理参数异常,基于呼气末二氧化碳值和心率的变化,压力监测单元230将获取的第一压力参数和第二压力参数发送至中控模块300。
响应于第一监测设备100获取的第一生理参数和第二生理参数超过预设范围,所述处理器320生成第一判断程序:若在所述第一监测设备100获取的第一生理参数和第二生理参数超过预设范围的同一时间段监测到所述环境参数的变化,所述处理器320判断患者的生理参数的异常是由患者所处环境变化引起的,所述处理器320发送二级报警指令。
具体地,处理器320被配置为:在转运患者的时间段内,第一压力参数增加,大于第一压力初始特征值,第二压力参数无变化,说明在转运途中,约束带对身体接触部位的压力增加,约束带对患者的束缚力度增加,导致患者呼吸困难,心率增加,处理器320调取二级报警指令并将二级报警指令发送至报警单元400,报警单元400根据报警指令发出相应的二级报警提示,医护人员接收到报警提示后及时对患者进行检查,及时调整约束带对患者的束缚力度。
在转运患者的时间段内,第一压力参数无变化,第二压力参数发生变化,具体地,当医护人员运送患者上下救护车时,床体会经历颠簸,患者对床体的压力会在此过程发生变化,如患者的头部在床体对应位置进行磕碰,在头部所处的床体的对应位置处,监测到第二压力参数由第二压力特征初始值突变为0,再由0突变为大于第二压力特征初始值最后恢复至第二压力特征初始值,说明在转运途中,床体颠簸使得患者的头部在床体上发生磕碰,患者的脑部出现损伤,导致呼吸困难、心率增加,处理器320调取二级报警指令并将二级报警指令发送至报警单元400,报警单元400根据二级报警指令发出相应的二级报警提示,医护人员接收到二级报警提示后及时对患者进行检查或急救。
响应于所述第一监测设备100获取的第一生理参数和第二生理参数超过预设范围,所述处理器320生成第二判断程序:
若在所述第一监测设备100获取的第一生理参数和第二生理参数超过预设范围的同一时间段监测到所述环境参数无变化,所述处理器320判断患者的生理参数的异常为病理性的生理参数异常,所述处理器320发送一级报警指令。
具体地,处理器320被配置为:在转运患者的时间段内,第一压力参数无变化,第二压力参数无变化,即第一压力参数和第二压力参数等于压力初始特征值,处理器320判断第一时间段内的呼气末二氧化碳值和心率参数的异常不是由于环境/路况变化引起的,属于病理性的参数异常,处理器320调取一级报警指令并将一级报警指令发送至报警单元400,报警单元400根据一级报警指令发出相应的一级报警提示,医护人员接收到一级报警提示后及时对患者进行检查或急救。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第二监测设备200还包括路线生成单元,以获取反映患者的移动路线的路面参数。优选地,环境参数包括路面参数。路线生成单元与中控模块通讯连接。优选地,路线生成单元能够为GPS定位器。GPS定位器安装于转运床体上,用于生成转运床体的移动路线。
优选地,中控模块300储存有预设转运路径的信息。预设转运路径指医院中所有能够用于患者转运的路线。优选地,预设转运路径的信息包括引起患者在转运途中出现生理参数异常的特殊位点信息。例如,在预设转运路径中,特殊位点信息包括所有的电梯口、坡道、缓冲区等位点。患者转运过程中路线生成单元获取患者的移动路线。中控模块300将患者的移动路线和预设转运路径进行比对,获取患者在特定时间的转运过程中经过的特殊位点信息。当所述移动路线中的引起患者在转运途中出现生理参数异常的特殊位点信息与所述疼痛监测单元(220)获取的疼痛等级或所述压力监测单元(230)获取的压力参数的变化相对应,排除病理性的生理异常的情况。例如,患者的移动路线为经过电梯和坡道的第一路线,中控模块300获取到患者在上午9∶10经过电梯,在9∶15经过坡道的信息,当9∶10和9∶15分别出现了心率波动或血压波动等异常信息时,判断为非病理性的生理异常。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控模块300设置有程序优化反馈,当下次转运患者时,增加进行提醒或规避的具体操作,例如,上车时磕到头部导致的患者心率异常情况,并且在对转运医护人员培训时进行提醒,尤其是针对一个位置多次发生问题的情况,中控模块300生成具有提示作用的培训内容,甚至于可以记录出现问题的位置发生患者生理参数异常时负责的医护人员,用于年终总结等会议评判人员工作等级时,作为评判指标。
本发明通过判断患者的生理参数异常是否由情绪变化、环境/路况改变引起,对患者的生理状况的异常做出针对性的判断,便于医生或医护人员能够及时发现患者生理参数出现异常的原因,并做出有针对性的救治措施,该设置的优点在于:患者在转运途中出现生理参数异常的情况时有发生,现有技术中,当患者的生理参数出现异常时监测设备就会发出报警提示,医护人员并不能判断出本次的生理参数异常是患者自身病情恶化导致的还是由于外部环境变化引起的,因而加大了医护人员在排查患者病情原因时的工作量;而本发明能够判断出患者转运途中出现生理参数异常的原因,比如,患者的情绪激动、烦躁引起的生理参数异常,患者的创伤的疼痛刺激引起的生理参数异常,类似这种非患者自身病情恶化引起的生理参数异常是可以排除报警提示的,减少了医护人员的排查工作量;此外,患者的术后的生理参数的监测对于转院后医生判断患者的病情具有重要作用,如转院后需要再次进行手术,医生可对患者整个转运途中的生理参数进行分析,现有技术中,医生获取到患者的术后的生理参数在一些时间段是异常的,医生对于这种生理参数的异常难以评估,医生不能区分出该生理参数的异常是外部环境引起的还是患者自身的病情变化,进而影响医生对患者后期治疗方案的确定,而本发明能够区分生理参数异常是由情绪引起的或环境变化引起的或是患者自身病情恶化引起的,医生能够明确知道在对应时间段内生理参数异常是外部环境引起的或病情变化导致的,因此,基于本发明的设置,医生能够制定出更适合于该患者的救治方案。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具体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发明公开内容的启发下想出各种解决方案,而这些解决方案也都属于本发明的公开范围并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本发明说明书及其附图均为说明性而并非构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发明说明书包含多项发明构思,诸如“优选地”、“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或“可选地”均表示相应段落公开了一个独立的构思,申请人保留根据每项发明构思提出分案申请的权利。在全文中,“优选地”所引导的特征仅为一种可选方式,不应理解为必须设置,故此申请人保留随时放弃或删除相关优选特征之权利。

Claims (10)

1.一种术后转运患者体征遥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监测设备(100),其被配置为监测患者的生理信号并形成相应的生理参数数据集,
第二监测设备(200),其被配置为监测患者出现非病理性的生理异常时的环境参数,
中控模块(300),其包括存储器(310)以及处理器(320),其中,所述存储器(310)用于存储来自所述第一监测设备(100)获取的所述生理参数数据集和来自所述第二监测设备(200)获取的环境参数的,
所述处理器(320)分别与所述第一监测设备(100)和所述第二监测设备(200)通讯连接,其中,
基于所述第一监测设备(100)获取的超过预设范围的异常的生理参数和对应于生成所述异常的生理参数的同一时间段内所述第二监测设备(200)获取的环境参数,所述处理器(320)生成第一判断程序和第二判断程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响应于所述第一监测设备(100)获取的生理参数数据集中的第一生理参数和第二生理参数超过预设范围,所述处理器(320)生成第一判断程序:
若在所述第一监测设备(100)获取的第一生理参数和第二生理参数超过预设范围的同一时间段监测到所述环境参数的变化,所述处理器(320)判断患者的生理参数的异常是由患者所处环境变化引起的,所述处理器(320)发送二级报警指令。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响应于所述第一监测设备(100)获取的第一生理参数和第二生理参数超过预设范围,所述处理器(320)生成第二判断程序:
若在所述第一监测设备(100)获取的第一生理参数和第二生理参数超过预设范围的同一时间段监测到所述环境参数无变化,所述处理器(320)判断患者的生理参数的异常为病理性的生理参数异常,所述处理器(320)发送一级报警指令。
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监测设备(200)包括获取患者的移动路线的路线生成单元(210)、获取患者的疼痛等级的疼痛监测单元(220)和监测压力参数的压力监测单元(230),
当所述移动路线中的引起患者在转运途中出现生理参数异常的特殊位点信息与所述疼痛监测单元(220)获取的疼痛等级或所述压力监测单元(230)获取的压力参数的变化相对应,排除病理性的生理异常的情况。
5.根据权利要求1~4之一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监测单元(230)包括设置于约束装置与患者接触部位的第一传感监测组件,以获取所述约束装置对患者接触部位的第一压力参数。
6.根据权利要求1~5之一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监测单元(230)还包括设置于床体的第二传感监测组件,以获取患者对床体的第二压力参数。
7.根据权利要求1~6之一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传感监测组件获取的第一压力参数增加至大于第一压力初始特征值,所述第二传感监测组件获取的第二压力参数无变化,所述处理器(320)发送二级报警指令。
8.根据权利要求1~7之一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传感监测组件获取的第一压力参数等于第一压力初始特征值,所述第二传感监测组件获取的第二压力参数小于或大于第二压力初始特征值,所述处理器(320)发送二级报警指令。
9.根据权利要求1~8之一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控模块(300)被配置为,根据所述路线生成单元(210)获取的患者的移动路线,获取患者在转运途中出现生理参数异常的特殊位点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1~9之一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控模块(300)与患者病历数据库通讯连接以获取患者信息。
CN202310769462.9A 2023-06-27 2023-06-27 一种术后转运患者体征遥测系统 Pending CN11672549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769462.9A CN116725490A (zh) 2023-06-27 2023-06-27 一种术后转运患者体征遥测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769462.9A CN116725490A (zh) 2023-06-27 2023-06-27 一种术后转运患者体征遥测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725490A true CN116725490A (zh) 2023-09-12

Family

ID=879113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769462.9A Pending CN116725490A (zh) 2023-06-27 2023-06-27 一种术后转运患者体征遥测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725490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986262B2 (ja) 医療前兆イベント予測のシステムおよび当該システムを操作するための方法
US10441184B2 (en) Electrocardiogram device and methods
US20100268040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detection of pre-fainting and other conditions hazardous to the health of a patient
US20170303799A1 (en) Hemodynamic Reserve Monitor and Hemodialysis Control
US20150359489A1 (en) Smart mobile health monitoring system and related methods
US20160038043A1 (en) Assessing Effectiveness of CPR
US20050228234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monitoring physiologic signs and implementing emergency disposals
US11992330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eventing sleep disturbance
JP2016522005A (ja) 臨床決定支援における筋酸素飽和およびpHの利用
JP2017534421A (ja) 輸液による蘇生の前、最中、および後の出血の迅速な検出
US20140266643A1 (en) Hospital bed for receiving data from thin patch wireless sensors
CN111460276A (zh) 配车服务系统、配车服务方法、存储有程序的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以及移动体
Watt et al. Alarms and anesthesia: challenges in design of intelligent systems for patient monitoring
US20210350889A1 (en) A system for immediate personalized treatment of a patient in a medical emergency
CN116725490A (zh) 一种术后转运患者体征遥测系统
US20230078892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ventilatory depression and for prompting a patient to breathe
KR20040034164A (ko) 간병용로봇장치 및 간병로봇 모니터링시스템
Kumaravel Smart healthcare with sensors and wireless body area networking
US20210244312A1 (en) Medical Analysis Device for Assessing a Patient's Suitability for Anaesthesia
KR20210128576A (ko) 웨어러블 디바이스 기반 건강관리 시스템
EP4147634A1 (en) Patient monitoring for alarm management
US20230165540A1 (en) Alarm management for monitored physiological variables
US20210338175A1 (en) Signaling device for cathetering requirement
US20230337924A1 (en) State information determination method and device, control method and device
Schachter Future directions in ambulatory eeg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