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711564B - 一种培育抗虫转基因玉米的装置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培育抗虫转基因玉米的装置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711564B
CN116711564B CN202310989519.6A CN202310989519A CN116711564B CN 116711564 B CN116711564 B CN 116711564B CN 202310989519 A CN202310989519 A CN 202310989519A CN 116711564 B CN116711564 B CN 11671156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cubator
seedling raising
tray
limiting
raising tr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98951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711564A (zh
Inventor
郭静远
贾瑞宗
姜晓琦
孔华
郭运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ya Research Institute Chinese Academy Of Tropical Agricultural Sciences
Original Assignee
Sanya Research Institute Chinese Academy Of Tropical Agricultural 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ya Research Institute Chinese Academy Of Tropical Agricultural Sciences filed Critical Sanya Research Institute Chinese Academy Of Tropical Agricultural Sciences
Priority to CN202310989519.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711564B/zh
Publication of CN1167115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71156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71156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71156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9/00Cultivation in receptacles, forcing-frames or greenhouses; Edging for beds, lawn or the like
    • A01G9/02Receptacles, e.g. flower-pots or boxes; Glasses for cultivating flowers
    • A01G9/029Receptacles for seedlings
    • A01G9/0295Units comprising two or more connected receptacl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22/00Cultivation of specific crops or pla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01G22/20Cerea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9/00Cultivation in receptacles, forcing-frames or greenhouses; Edging for beds, lawn or the like
    • A01G9/08Devices for filling-up flower-pots or pots for seedlings; Devices for setting plants or seeds in pots
    • A01G9/088Handling or transferring pot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Botany (AREA)
  • Cultivation Receptacles Or Flower-Pots, Or Pots For Seedl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培育抗虫转基因玉米的装置及方法,涉及培育装置领域,包括培育箱以及育苗盘,育苗盘滑动连接在培育箱内,还包括设置在培育箱内的抬升机构;当育苗盘浸种完成后,育苗盘下移的过程中触发抬升机构,抬升机构向上移动并使育苗盘处于液面以上。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培育抗虫转基因玉米的装置,在育苗盘对种子浸泡完成后,育苗盘的质量增加,进而使育苗盘在培育箱内下移,当育苗盘下移至一定高度后触发抬升机构,进而使抬升机构推动育苗盘上移,以使育苗盘内种子处于浸泡液的液面以上,此过程无需工作人员手动拿取育苗盘,避免工作人员手动拿取育苗盘时出现的脱手现象,使育苗盘的取放稳定且保证了种苗的安全,方便对玉米种子种植。

Description

一种培育抗虫转基因玉米的装置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培育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培育抗虫转基因玉米的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在公开号:CN110463466A,公开日:2019-11-19,名称为《一种种植单元和基盘》的发明专利申请中,其包括若干种植单元,种植单元包括面盖和培育箱,培育箱与面盖可拆卸连接,种植单元包括上端、下端、左端和右端。左端设有若干卡槽,右端设有若干伸出部,伸出部与卡槽匹配,下端包括下槽,上端包括上槽,下槽的外壁宽度与上槽的内壁宽度相等,下槽包括若干定位块,上槽包括若干与定位块配合的定位孔。
在种子种植前,一般为了提高种子的发芽率,都会将种子使用清水或者催芽溶液进行浸泡一段时间后,再将种子播种到种植盘内,然后再铺上一层种植土放置合适的温度以及湿度范围内进行催芽。然而,在包括上述专利的现有技术中,玉米种子在培育过程中首先需要工作人员手动将育苗盘放入培育箱内,之后玉米种子经过浸泡后,需要工作人员再次通过手动方式将育苗盘取出并离开浸泡液面。由于培育箱内蓄积的种子生长所需的催芽溶液或清水,使得工作人员在取出育苗盘时受到的阻力较大,致使工作人员拿起育苗盘时容易出现脱手的情况,从而导致育苗盘倾倒甚至与培育箱的内壁碰撞,影响育苗盘内部种苗的安全。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培育抗虫转基因玉米的装置,以解决现有的玉米种子在培育过程中需要工作人员手动取放育苗盘带来的育苗盘容易出现脱手的现象,致使育苗盘发生倾斜甚至与培育箱的内壁碰撞而影响育苗盘内部种苗的安全性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培育抗虫转基因玉米的装置,包括培育箱以及育苗盘,育苗盘竖直滑动设置在培育箱内,培育箱内还设置有抬升机构,抬升机构位于育苗盘的下部并与培育箱滑动连接,抬升机构的顶部与育苗盘的底部相抵接;当育苗盘浸种完成后,育苗盘下移的过程中触发抬升机构使抬升机构向上移动并推顶育苗盘向上移动至浸种溶液液面以上。
进一步的,抬升机构包括滑动设置在培育箱内的升降组件及抵接组件,抵接组件的顶部与育苗盘的底部相抵接,升降组件与抵接组件连接并沿培育箱的竖直方向滑动。
进一步的,升降组件包括竖直设置在培育箱内部底壁上的多个第一限位筒,每个第一限位筒内均滑动设置有一第一连接柱,第一连接柱的底部与第一限位筒之间设有压簧。
进一步的,抵接组件包括触发单元及锁止单元,触发单元与培育箱滑动连接,锁止单元在触发单元下移的过程中对各第一连接柱进行解锁。
进一步的,触发单元包括竖直设置在培育箱内部底壁上的第二限位筒,第二限位筒内滑动设置有一第二连接柱,第二连接柱的底部与第二限位筒之间设有第一弹簧;锁止单元包括滑动连接在各第一限位筒上的插接块以及环绕设置在各第二连接柱周侧的多个楔形杆,各楔形杆与各插接块滑动连接。
进一步的,育苗盘包括种植盘和托板,种植盘与托板之间相互滑动连接,且种植盘、托板之间通过多个支撑弹簧连接,支撑弹簧的一端与种植盘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托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脱苗机构,脱苗机构包括限位组件及推出组件,限位组件对种植盘进行限位后使推出组件对托板进行抵接,并使托板相对于种植盘上移。
进一步的,限位组件包括分别转动连接在培育箱的两侧的限位块,限位块与培育箱上设置的卡槽对应设置,限位块上开设有楔形槽,培育箱上滑动设有滑块,滑块与楔形槽相卡接。
进一步的,推出组件包括转动连接在培育箱内部的第二齿轮、滑动连接在培育箱内的齿条,每个限位块上均同轴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第一齿轮分别与第二齿轮、齿条啮合连接,第二齿轮上具有用于推顶托板移动的抵接部。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培育抗虫转基因玉米的方法,使用培育抗虫转基因玉米的装置进行培育,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取健壮饱满的种子依次放置在育苗盘中的种植孔内;
S2:向培育箱内注入配置好的生根粉溶液,将种植盘内的种子放在清水中浸泡2-3h;
S3:当种植盘上的重量达到预设值向下移动触发抬升机构使抬升机构将育苗盘推出生根粉溶液液面以上;
S4:铺土,将种植土平铺到育苗盘内,进行催芽;
S5:育苗后驱动脱苗机构运动,进而将种植盘内的秧苗从育苗盘内顶出,再进行移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培育抗虫转基因玉米的装置,在育苗盘对种子浸泡完成后,育苗盘的质量增加,且育苗盘在自身重力作用下自动向培育箱内下移,当育苗盘下移至一定高度后触发抬升机构,进而使抬升机构推动育苗盘上移,使育苗盘上移,育苗盘内种子处于浸泡液的液面以上,抬升机构自动将育苗盘竖直向上顶起,无需工作人员手动拿取育苗盘,避免工作人员手动拿取育苗盘时出现脱手现象,使育苗盘的取放稳定且保证了种苗的安全;通过向上移动脱苗机构中的连杆,带动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及齿条同步动作,使托板相对于种植盘向上移动,实现了将玉米秧苗从种植盘内全部自动推出,方便工作人员后期对秧苗进行移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培育箱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图1中A处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3-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培育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脱苗机构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图6中的B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齿轮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图8的C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齿条与插销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育苗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图11中的D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的抬升机构的部分组件的分解图;
图14为本发明的插接块与第一限位筒、第一连接柱之间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培育箱;11、卡槽;12、滑块;13、第三弹簧;
2、育苗盘;21、种植盘;211、卡块;212、种植孔;
22、托板;221、底孔;222、底板;223、凸块;
23、支撑弹簧;24、连接筒;241、滑槽;
3、抬升机构;
31、升降组件;311、第一限位筒;312、第一连接柱;3121、插接孔;313、压簧;314、连接板;
32、抵接组件;321、第二限位筒;322、第二连接柱;323、第一弹簧;324、插接块;3241、楔形凹槽;325、楔形杆;
4、脱苗机构;
41、限位组件;411、限位块;4111、楔形槽;
42、推出组件;421、第二齿轮;4211、抵接部;422、齿条;423、第一齿轮;424、连杆;425、插销;426、第二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如图1~图14所示,为本发明的培育抗虫转基因玉米的装置,包括培育箱1以及育苗盘2,育苗盘2竖直滑动设置在培育箱1内,培育箱1内还设置有抬升机构3,抬升机构3位于育苗盘2的下部并与培育箱1滑动连接,抬升机构3的顶部与育苗盘2的底部相抵接。当育苗盘2浸种完成后,育苗盘2下移的过程中触发抬升机构3使抬升机构3向上移动并推顶育苗盘2向上移动至浸种溶液液面以上。
具体的,如图1所示,培育箱1为一顶部敞口的中空结构,培育箱1内滑动连接有一育苗盘2,育苗盘2在培育箱1内的竖直方向上能够上下滑动。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如图1和图11所示,培育箱1相对的两侧壁上以其横向和纵向中线为镜像对称线镜像对称开设有四个卡槽11,育苗盘2上以其横向和纵向中线为镜像对称线镜像对称凸设有四个卡块211,各卡块211与各卡槽11一一对应设置,进而确保育苗盘2在培育箱1内沿竖直方向上下移动。育苗盘2上成线性等距设置有多个种植孔212,各种植孔212内用于放置玉米种子,以对玉米种子进行培育。在培育箱1的底端可以贯通连接有一排水管,在排水管上固定安装有阀门(图中未画出),进而在浸种完毕后能够将培育箱1内的生根粉溶液排出培育箱1。
培育箱1内还设置有抬升机构3,抬升机构3位于育苗盘2的下部并与培育箱1滑动连接,本实施例中,抬升机构3在培育箱1内沿竖直方向上下移动。抬升机构3的顶部与育苗盘2的底部相抵接,抬升机构3对育苗盘2具有一定的支撑作用。如图3~图5所示,抬升机构3包括滑动设置在培育箱1内的升降组件31及抵接组件32,抵接组件32的顶部与育苗盘2的底部相抵接,升降组件31与抵接组件32连接并沿培育箱1的竖直方向滑动。育苗盘2内的玉米种子浸泡完成后,由于自身重量增加,致使育苗盘2沿竖直方向自由下落,当育苗盘2向下移动至预定位置时触发升降组件31并使其动作。
其中,升降组件31包括竖直设置在培育箱1内部底壁上的多个第一限位筒311,每个第一限位筒311内均滑动设置有一第一连接柱312,第一连接柱312的底部与第一限位筒311之间设有压簧313。
抵接组件32包括触发单元及锁止单元,触发单元与培育箱1滑动连接,锁止单元在触发单元下移的过程中对各第一连接柱312进行解锁。
触发单元包括竖直设置在培育箱1内部底壁上的第二限位筒321,第二限位筒321内滑动设置有一第二连接柱322,第二连接柱322的底部与第二限位筒321之间设有第一弹簧323。锁止单元包括滑动连接在各第一限位筒311上的插接块324以及固定环绕设置在各第二连接柱322周侧的多个楔形杆325,各楔形杆325与各插接块324滑动连接。
具体的,在培育箱1的内壁底端固定连接有四个第一限位筒311,各第一限位筒311可以分别位于培育箱1的对角线上,各个第一限位筒311的轴向上均滑动连接有一第一连接柱312,各第一限位筒311的内壁底端固定连接有一压簧313,各压簧31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与其对应设置的第一连接柱312上。各第一连接柱312的上端均固定连接在同一个连接板314的底部,如图13所示,各第一限位筒311的沿其径向方向均滑动插设有一插接块324,即各第一限位筒311的径向上均开设有一与插接块324相适配的安装槽,安装槽的形状及大小与插接块324配合设置,本实施例中安装槽的尺寸略大于插接块324的尺寸,以方便插接块324穿设在安装槽内并可沿水平方向在安装槽内移动。如图13所示,插接块324的末端具有一上窄下宽的楔形部,各第一连接柱312的侧壁上开设有一与插接块324相适配的插接孔3121,即插接孔3121的形状及尺寸与插接块324配合设置,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插接孔3121的尺寸略大于插接块324末端的楔形部的尺寸,以方便插接块324在插接孔3121内水平移动,且插接块324末端设置的楔形部更容易的插入插接孔3121内或从插接孔3121内拔出。各插接块324上均开设有一与楔形杆325相适配的楔形凹槽3241,使楔形杆325在楔形凹槽3241内滑动且楔形杆325与插接块324不脱离。本实施例中,如图14所示,插接块324穿设在第一限位筒311的安装槽内并沿水平方向移动,当插接块324插入第一连接柱312的插接孔3121内时对各第一连接柱312进行锁止限位,以限制第一连接柱312的轴向位移。当插接块324从第一连接柱312的插接孔3121内拔出时,插接块324不再对各第一连接柱312锁止限位。
在培育箱1的内壁底端的中心位置处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筒321,第二限位筒321内壁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323,第二限位筒321的轴向上滑动连接有一第二连接柱322,第一弹簧32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二连接柱322上,第二连接柱322的周侧环绕固定连接有四个楔形杆325,各楔形杆325的位置与各插接块324的位置一一对应设置,使得各楔形杆325与各插接块324相对滑动连接。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抬升机构3在培育箱1的竖直方向移动,抬升机构3是将竖直向下运动的运动转化为竖直向上的运动,在现有技术中能够将竖直向下运动转化为竖直向上的运动可以采用齿轮齿条422传动机构、连杆424机构或者其它的能够将竖直向下的直线运动转化为竖直向上的运动机构均适用于本实施中,在此不以此为限。
在浸种的过程中,由于刚开始抬升机构3对育苗盘2具有一定的支撑作用,进而使育苗盘2上的各卡块211与培育箱1内的各卡槽11的最底端具有一定距离,以保证育苗盘2能够在重力增大之后向下移动并对抬升机构3进行抵压。
在使用过程中,如图1和图5所示,工作人员手动在育苗盘2内放入玉米种子,放种完毕后,此时向培育箱1内注入配置好的生根粉溶液,使生根分溶液的液面略浸没玉米种子,在玉米种子浸泡的过程中,由于育苗盘2上的玉米种子会吸收水分使得育苗盘2的重量逐渐增加,当育苗盘2的重量增加至一定数值后,育苗盘2在培育箱1内沿竖直方向向下移动,育苗盘2向下移动的过程中触发抬升机构3,抬升机构3向上运动,将培育箱1内的育苗盘2推顶至溶液液面以上。具体为,育苗盘2向下移动的过程中抵压第二连接柱322,进而使第二连接柱322在第二限位筒321内向下移动并压缩第一弹簧323,同时第二连接柱322向下移动的过程中带动各楔形杆325同步向下移动,使各楔形杆325向下移动的过程中带动各插接块324移动,由于各楔形杆325与各插接块324之间相对滑动连接,使得各楔形杆325向下移动的过程中顶推各插接块324朝着第二限位筒321的轴心位置处水平移动,直至各个插接块324从与其对应设置的第一连接柱312上的插接孔3121内拔出并使插接块324与第一连接柱312之间脱离,但插接块324依旧插设在第一限位筒311的安装槽内。此时第一连接柱312不再被插接块324卡接锁止,压簧313复位并恢复至自然状态时的长度,进而使各个第一连接柱312在与其对应设置的压簧313的复位作用下向上移动,并带动其顶部的连接板314向上移动进而将育苗盘2推出,使育苗盘2位于浸泡液的液面以上,然后再将培育箱1内的多余的浸泡液排出。
如图11和图12所示,育苗盘2包括种植盘21和托板22,种植盘21与托板22之间相互滑动连接,且种植盘21、托板22之间通过多个支撑弹簧23连接,支撑弹簧23的一端与种植盘2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托板22固定连接。具体的,种植盘21的上端在其横向以及纵向方向上贯通连接有多个种植孔212,种植盘21的底端位于各种植孔212的位置处均对应固定连接有一连接筒24,位于种植盘21的四角位置处的连接筒24的外部均套接有一支撑弹簧23,托板22与种植盘21通过连接筒24滑动连接,支撑弹簧23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种植盘21的底端,支撑弹簧2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托板22上,进而通过支撑弹簧23使种植盘21与托板22之间不仅能能够相对滑动,还能使得种植盘21与托板22之间的距离保持相对固定。
具体的,如图12所示,托板22上设有多个底孔221,多个底孔221的位置与种植盘21上的多个种植孔212对应设置。每个底孔221的中心均设有底板222,底板222的外径小于底孔221的内径,底板222与底孔221之间形成环形且两者之间通过多个凸块223连接。凸块223位于底板222及底孔221之间,凸块223的一端与底孔221的内壁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底板222的外壁固定连接。每个底孔221上均设置有四个凸块223,四个凸块223沿底孔221的周向均布设置。每个连接筒24的侧壁上均开设有四个滑槽241,四个滑槽241的长度方向与连接筒24的轴向平行,四个滑槽241的位置及尺寸与四个凸块223配合设置,使凸块223在滑槽241内上下滑动。而且,底板222的外径小于或等于连接筒24的内径,以使托板22与连接筒24插设且相互之间能够移动。
种植盘21与托板22之间通过支撑弹簧23能够相对滑动,支撑弹簧23处于自然状态时,种植盘21与托板22之间保持一定距离,连接筒24上的滑槽241分别与托板22上的凸块223对应,以使凸块223能在滑槽241内沿其长度方向上下移动。向上推顶托板22时,支撑弹簧23被压缩,托板22上的凸块223沿连接筒24的滑槽241向上移动,且底板222在连接筒24内部随之向上移动,使得托板22穿设在连接筒24上并沿其轴向向上移动,进而使得种植盘21与托板22之间的距离缩小。
如图6~图9所示,还包括脱苗机构4,脱苗机构4设置在培育箱1上,脱苗机构4包括限位组件41及推出组件42,限位组件41对种植盘21进行限位后使推出组件42对托板22进行抵接,并使托板22相对于种植盘21上移。当育苗完成后脱苗机构4使托板22相对于种植盘21上移,进而实现将秧苗顶出,秧苗顶出的具体过程将在下文进行详细介绍。
限位组件41包括分别转动连接在培育箱1的两侧的限位块411,限位块411与培育箱1上设置的卡槽11对应设置,限位块411上开设有楔形槽4111,培育箱1上滑动设有滑块12,滑块12与楔形槽4111相卡接。具体的,培育箱1的上端相对两侧均转动连接有一限位块411,限位块411与培育箱1的转动连接处设置有一扭簧(图中未画出),各限位块411与培育箱1上各卡槽11一一对应设置,通过限位块411转动对各卡槽11进行限位,即如图2和图9所示,当限位块411转动至呈水平状态时,限位块411上的楔形槽4111与滑块12相卡接,限位块411处于锁止状态,同时限位块411刚好与卡槽11相卡接,且限位块411的底部能对滑动设置在卡槽11内的卡块211进行高度限位,进而在托板22与种植盘21相对滑动的过程对种植盘21的位置进行限位,限位块411的底部抵接卡块211的顶部,以此限制种植盘21向上移动。
推出组件42包括转动连接在培育箱1内部的第二齿轮421、滑动连接在培育箱1内的齿条422,每个限位块411上均同轴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423,第一齿轮423分别与第二齿轮421、齿条422啮合连接,第二齿轮421上具有用于推顶托板22移动的抵接部4211。具体的,在培育箱1相对的两侧的竖直方向上均滑动连接有一齿条422,两个齿条422之间通过连杆424固定连接,如图6所示,连杆424为U形结构且水平设置,连杆424的两端分别与对应侧的齿条422的顶部固定连接,使得两个齿条422保持同步运动。各限位块411的侧壁上在其铰接处同轴固定连接有一第一齿轮423,各齿条422与其对应设置的第一齿轮423相互啮合。培育箱1的内壁上转动连接有一第二齿轮421,第二齿轮421与第一齿轮423啮合,第二齿轮421上具有一抵接部4211。如图7所示,第二齿轮421呈凸轮结构,第二齿轮421上的抵接部4211用于推顶托板22移动。如图10所示,在培育箱1的相对两侧壁对应齿条422的位置处均水平滑动连接有插销425,各插销425与培育箱1之间通过第二弹簧426进行连接,齿条422的纵向方向上开设有与插销425相适配的插槽,插销425的末端具有一楔形抵接部,便于插销425插入齿条422的插槽内。当齿条422移动至其插槽的位置与插销425相对时,插销425插入齿条422的插槽内,以对齿条422进行锁止限位。当需要移动齿条422时,手动将插销425从插槽内拔出,齿条422即可上下移动。参照图2所示,培育箱1的上端滑动连接有一滑块12,滑块12与培育箱1之间通过第三弹簧13连接,培育箱1上开设有一与滑块12相适配的连接槽,连接槽内固定连接第三弹簧13的一端,第三弹簧1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滑块12上,滑块12上具有一楔形部,各限位块411上对应滑块12的一侧均开设有一与滑块12相适配的楔形槽4111。
本发明的培育抗虫转基因玉米的装置在使用时,如图1和图5所示,工作人员手动在种植盘21内的各种植孔212分别依次放入2-3粒玉米种子,进而提高种植盘21上的各个种植孔212的发芽率,放种完毕后,此时向培育箱1内注入配置好的生根粉溶液,使生根分溶液的液面略浸没玉米种子,在玉米种子浸泡的过程中,由于育苗盘2上的玉米种子会吸收水分使得育苗盘2的重量逐渐增加,当育苗盘2的重量增加达到一定数值后,育苗盘2自由向下移动,进而使育苗盘2向下移动的过程中对第二连接柱322进行抵压,使第二连接柱322在第二限位筒321内沿竖直方向向下移动,第二连接柱322向下移动的过程中压缩第一弹簧323,同时带动与其固定连接的各楔形杆325向下移动,各楔形杆325向下移动的过程中带动各插接块324朝着第二限位筒321的轴心位置处水平移动,直至各个插接块324从与其对应设置的第一连接柱312上的安装槽内脱离,此时压簧313复位具有一个伸长的趋势,进而使各个第一连接柱312在与其对应设置的压簧313伸长的作用下向上移动,并使固定在其顶部的连接板314向上移动将育苗盘2推出,使育苗盘2位于生根粉溶液的液面以上,然后再将培育箱1内的浸泡液排出。优选的,在本申请中育苗盘2移动至液面上后可以通过自锁结构对育苗盘2进行定位,避免在育苗盘2上铺土的过程中育苗盘2向下移动,锁止结构可以采用插接方式或者采用其它的现有技术,因此在本实施例的图中未画出。
当育苗完成后,工作人员手动将连杆424向上移动,进而使与其固定连接的各个齿条422在培育箱1内向上移动,齿条422在移动过程中带动第一齿轮423转动,第一齿轮423在转动过程中带动限位块411及第二齿轮421同步转动,直至限位块411转动至与滑块12相抵接,即滑块12在第三弹簧13的作用下插入限位块411上的楔形槽4111内以对限位块411进行锁止限位,且第二齿轮421的抵接部4211对托板22进行抵接,使托板22相对于种植盘21向上移动,限位块411锁止限位,使其底部抵接种植盘21上的卡块211的顶部,以对种植盘21进行限位,防止托板22向上移动时带动种植盘21向上移动,插销425插入齿条422上的插槽内并对齿条422进行限位,进而实现将玉米秧苗从种植盘21内推出,方便使用者对秧苗进行移栽。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培育抗虫转基因玉米的方法,使用培育抗虫转基因玉米的装置进行培育,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取健壮饱满的种子依次放置在育苗盘2中的种植孔212内;
S2:向培育箱1内注入配置好的生根粉溶液,将种植盘21内的种子放在清水中浸泡2-3h;
S3:当种植盘21上的重量达到预设值向下移动触发抬升机构3使抬升机构3将育苗盘2推出生根粉溶液液面以上;
S4:铺土,将种植土平铺到育苗盘2内,进行催芽;
S5:育苗后驱动脱苗机构4运动,进而将种植盘21内的秧苗从育苗盘2内顶出,再进行移栽。
本发明虽为实现上述目的而公开了较佳的具体实施例,但其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构造特征,任何该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知,在本发明的技术精神下,任何轻易思及的变化或修饰皆是可能的,且皆被本发明的申请专利范围所涵盖。

Claims (3)

1.一种培育抗虫转基因玉米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培育箱(1)、育苗盘(2)以及脱苗机构(4),所述育苗盘(2)竖直滑动设置在所述培育箱(1)内,所述培育箱(1)内还设置有抬升机构(3),所述抬升机构(3)位于所述育苗盘(2)的下部并与所述培育箱(1)滑动连接,所述抬升机构(3)的顶部与所述育苗盘(2)的底部相抵接;当所述育苗盘(2)浸种完成后,育苗盘(2)下移的过程中触发抬升机构(3)使抬升机构(3)向上移动并推动育苗盘(2)向上移动至浸种溶液液面以上;
所述育苗盘(2)包括种植盘(21)和托板(22),所述种植盘(21)与所述托板(22)之间相互滑动连接,且所述种植盘(21)、所述托板(22)之间通过多个支撑弹簧(23)连接,所述支撑弹簧(23)的一端与所述种植盘(2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托板(22)固定连接;
所述脱苗机构(4)包括限位组件(41)及推出组件(42),所述限位组件(41)对所述种植盘(21)进行限位后使推出组件(42)对所述托板(22)进行抵接,并使所述托板(22)相对于所述种植盘(21)上移;
所述抬升机构(3)包括滑动设置在所述培育箱(1)内的升降组件(31)及抵接组件(32),所述抵接组件(32)的顶部与所述育苗盘(2)的底部相抵接,所述升降组件(31)与所述抵接组件(32)连接并沿所述培育箱(1)的竖直方向滑动;
所述升降组件(31)包括竖直设置在所述培育箱(1)内部底壁上的多个第一限位筒(311),每个所述第一限位筒(311)内均滑动设置有一第一连接柱(312),所述第一连接柱(312)的底部与所述第一限位筒(311)之间设有压簧(313);
所述抵接组件(32)包括触发单元及锁止单元,所述触发单元与所述培育箱(1)滑动连接,所述锁止单元在所述触发单元下移的过程中对各第一连接柱(312)进行解锁;
所述触发单元包括竖直设置在所述培育箱(1)内部底壁上的第二限位筒(321),所述第二限位筒(321)内滑动设置有一第二连接柱(322),所述第二连接柱(322)的底部与所述第二限位筒(321)之间设有第一弹簧(323);所述锁止单元包括滑动连接在各第一限位筒(311)上的插接块(324)以及环绕设置在各第二连接柱(322)周侧的多个楔形杆(325),各楔形杆(325)与各插接块(324)滑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培育抗虫转基因玉米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41)包括分别转动连接在所述培育箱(1)的两侧的限位块(411),所述限位块(411)与所述培育箱(1)上设置的卡槽(11)对应设置,所述限位块(411)上开设有楔形槽(4111),所述培育箱(1)上滑动设有滑块(12),所述滑块(12)与所述楔形槽(4111)相卡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培育抗虫转基因玉米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出组件(42)包括转动连接在所述培育箱(1)内部的第二齿轮(421)、滑动连接在所述培育箱(1)内的齿条(422),每个所述限位块(411)上均同轴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423),所述第一齿轮(423)分别与所述第二齿轮(421)、所述齿条(422)啮合连接,所述第二齿轮(421)上具有用于推动所述托板(22)移动的抵接部(4211)。
CN202310989519.6A 2023-08-08 2023-08-08 一种培育抗虫转基因玉米的装置及方法 Active CN11671156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989519.6A CN116711564B (zh) 2023-08-08 2023-08-08 一种培育抗虫转基因玉米的装置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989519.6A CN116711564B (zh) 2023-08-08 2023-08-08 一种培育抗虫转基因玉米的装置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711564A CN116711564A (zh) 2023-09-08
CN116711564B true CN116711564B (zh) 2023-10-31

Family

ID=878700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989519.6A Active CN116711564B (zh) 2023-08-08 2023-08-08 一种培育抗虫转基因玉米的装置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711564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7083740U (zh) * 2017-07-12 2018-03-13 贵州省烟草公司黔东南州公司 一种烤烟育苗自动晾盘装置
CN209403143U (zh) * 2018-12-24 2019-09-20 贵州新天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农业种子育苗装置
CN114651636A (zh) * 2022-05-06 2022-06-24 汕尾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富硒水稻播种装置
CN217363976U (zh) * 2022-06-06 2022-09-06 石天朝(恩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堇叶碎米荠种植的种子育苗装置
CN217487204U (zh) * 2022-07-07 2022-09-27 玉溪师范学院 一种滇黄精育苗盘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7083740U (zh) * 2017-07-12 2018-03-13 贵州省烟草公司黔东南州公司 一种烤烟育苗自动晾盘装置
CN209403143U (zh) * 2018-12-24 2019-09-20 贵州新天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农业种子育苗装置
CN114651636A (zh) * 2022-05-06 2022-06-24 汕尾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富硒水稻播种装置
CN217363976U (zh) * 2022-06-06 2022-09-06 石天朝(恩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堇叶碎米荠种植的种子育苗装置
CN217487204U (zh) * 2022-07-07 2022-09-27 玉溪师范学院 一种滇黄精育苗盘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711564A (zh) 2023-09-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353723A (en) Seedling array transplanter head
US5557881A (en) Seedling transplanter
CA2638147A1 (en) Transplanter
KR100994563B1 (ko) 모종을 화분에 이식하는 장치
US3903643A (en) Germinating tray
CN116711564B (zh) 一种培育抗虫转基因玉米的装置及方法
US3820480A (en) Apparatus for transplanting plants
CN115349419A (zh) 一种农业园艺起苗装置及起苗方法
CN113647286A (zh) 软枣猕猴桃品种配套栽培技术方法
CN115708453A (zh) 一种便于起苗的玫瑰花育苗箱
CN215957125U (zh) 一种用于快速移栽烟叶的装置
CN112715220B (zh) 一种用于枣树种植的育苗器
CN115336489A (zh) 一种番茄种子育苗种植箱
CN114532109A (zh) 一种农业用蔬菜苗盘育苗设备
CN112154752B (zh) 一种便于携带移动的插秧机
KR100991554B1 (ko) 묘삼 식재장치 및 방법
CN220422439U (zh) 一种幼苗移栽装置
CN219679356U (zh) 一种育苗盘的高度调节组件
CN112335515A (zh) 一种山茶科植物幼苗移栽用批量处理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16097957B (zh) 一种幼苗快速移栽设备
CN206196477U (zh) 一种分层移动式育苗装置
CN215683303U (zh) 便携式移苗装置
CN220674379U (zh) 一种种植用幼苗移栽装置
CN212013568U (zh) 穴盘苗移栽装置及与其适配的育苗穴盘
CN208258585U (zh) 一种仿野生种植苗床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