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709552A - 智能微基站融合无线通讯系统 - Google Patents

智能微基站融合无线通讯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709552A
CN116709552A CN202211601645.1A CN202211601645A CN116709552A CN 116709552 A CN116709552 A CN 116709552A CN 202211601645 A CN202211601645 A CN 202211601645A CN 116709552 A CN116709552 A CN 11670955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station
wireless
module
wireless signal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60164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焕焕
陆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Ljoy Automatic Control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Ljoy Automatic Contro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Ljoy Automatic Control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Ljoy Automatic Contro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601645.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709552A/zh
Publication of CN1167095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70955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04W72/1221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based on age of data to be s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25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external events, e.g. the presence of a signal
    • H04W52/0248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external events, e.g. the presence of a signal dependent on the time of the day, e.g. according to expected transmission activit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站以及与基站交互的移动站,所述基站与移动站通过无线信号中转基站实现交互;所述基站包括:信道估值器;传输差异性控制器;数据传输器;所述无线信号中转基站包括:无线接收模块、接收天线、无线Wi‑Fi接口、光钎接口、以太网接口、USB数据接口、系统通讯模块、网络通讯模块、莰入式微处理器MCU、地址编码处理器、无线发射模块、发射天线、定位数据处理器、智能充电器、供电转换电路、充电电池;本发明通过实时地考虑基站与无线信号中转基站间的信号传输状况或两者各自的负载状况,动态地划分无线电资源单元,以分配给基站及无线信号中转基站使用,这样可使基站、无线信号中转基站与用户装置间的信号传输达到最理想的传输效率。

Description

智能微基站融合无线通讯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无线通讯领域,更具体地说,尤其涉及智能微基站融合无线通讯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无线系统中,于架设基站及无线信号中转基站时,核心网络的特定的管理系统,例如:网元管理系统或运行和维护系统用以分别设定基站及无线信号中转基站的运作。此外,为使整体无线系统的效能提升,无线信号中转基站已可具备原本基站大部份的功能。在此情况下,基站可作为无线信号中转基站与核心网络的沟通桥梁。由于,基站与无线信号中转基站间无特定的协议机制,以使基站与无线信号中转基站彼此了解各自的运作模式。
因此,核心网络的管理系统在分配无线系统的无线电资源给基站及无线信号中转基站时,由于缺乏基站与无线信号中转基站间的信号传输状况或两者各自的系统负载状况,而导致基站、无线信号中转基站与用户装置间的信号传输无法达到最理想的传输效率。此外,现有的无线系统若欲改变无线电资源分配方式时,则必需通过核心网络的管理系统手动调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智能微基站融合无线通讯系统,以分配无线电资源单元给基站及无线信号中转基站使用,基站通过实时地考虑基站与无线信号中转基站间的信号传输状况或两者各自的负载状况,动态地划分无线电资源单元,以分配给基站及无线信号中转基站使用,这样可使基站、无线信号中转基站与用户装置间的信号传输达到最理想的传输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智能微基站融合无线通讯系统,包括:
基站以及与基站交互的移动站,所述基站与移动站通过无线信号中转基站实现交互;
所述基站包括:
信道估值器,用来完成上行线路时隙的信道评估;
传输差异性控制器,用来在所述的信道评估和来自所述的信道评估瞬间的时间差的基础上,控制每个下行线路时隙所使用的传输差异性;
数据传输器,用来传输使用所述的控制传输差异性的,在所述的下行线路时隙中的数据;
所述无线信号中转基站包括:
无线接收模块、接收天线、无线Wi-Fi接口、光钎接口、以太网接口、USB数据接口、系统通讯模块、网络通讯模块、莰入式微处理器MCU、地址编码处理器、无线发射模块、发射天线、定位数据处理器、智能充电器、供电转换电路、充电电池;
所述无线信号中转基站具有信号接收并加以地址和时间标签以后放大转发功能,同时无线信号中转基站设有无线Wi-Fi接口、光钎接口、以太网接口和USB数据接口。
优选的,所述基站根据所述无线信号中转基站信息,产生一组态模式,并传送包含该组态模式的第二讯息至无线信号中转基站,所述组态模式用以将所述无线通讯系统的无线电资源单元划分为第一集合及第二集合,以使该基站使用该第一集合传送第一信号至所述无线信号中转基站,以及所述无线信号中转基站使用该第二集合,与用户装置传输第二信号。
优选的,所述基站还包括:
接收模块、解码模块、编码模块、译码模块、调节模块以及数据处理模块;
所述接收模块与所述解码模块相连接,并向所述解码模块发送数据,所述解码模块连接于基站总线上,并向所述基站总线发送数据;
所述编码模块连接于基站总线上,并接收所述基站总线的数据;
所述译码模块与所述基站总线相连接,并接收所述基站总线的数据;
所述调节模块与所述译码模块相连接,并接收所述译码模块发送的数据;
所述数据处理模块连接于基站总线上,并与所述基站总线进行数据传输。
优选的,所述基站将包含DAP和DSC的参数包含在RRC消息中,发送至移动站,所述DAP是用于所述移动站间歇接收下行链接控制信道的期间,即所述移动站能够接收来自所述基站装置的控制信息或用户数据的期间,所述DSC是间歇性地重复所述DAP的周期。
优选的,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站包括:
接收所述RRC消息,根据所述RRC消息,设定在用于进行所述间歇接收的参数中所含的所述DSC以及所述DAP的单元。
优选的,所述无线信号中转基站内置网关,所述网关包括:
中央处理器CPU,及分别与所述CPU连接的通信终端、网络管理单元、随机存储器、程序存储器。
优选的,所述网关还包括:
供电单元,所述供电单元包括串联的保护电路和直流转直流模块,所述保护电路的输入端与外部电源连接,所述保护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网关中的主供电电路连接,通过主供电电路与各个单元连接。
优选的,所述基站的通讯工作流程为:
在基站中,完成上行线路时隙的信道评估;
在所述的基站中,在所述的信道评估和来自所述的信道评估瞬间的时间差的基础上,控制用于每个下行线路时隙的传输差异性;
在所述的基站中,以使用所述控制的传输差异性的所述的下行线路时隙来传输数据。
优选的,在所述的信道估计和来自所述的信道评估瞬间的时间差的基础上,决定是否使用每个下行线路时隙的传输差异性;
在所述的信道估计和来自所述的信道评估瞬间的时间差的基础上,决定每个下行线路时隙使用的一种类型的传输差异性。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和优点:本发明提供的智能微基站融合无线通讯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以分配无线电资源单元给基站及无线信号中转基站使用,基站通过实时地考虑基站与无线信号中转基站间的信号传输状况或两者各自的负载状况,动态地划分无线电资源单元,以分配给基站及无线信号中转基站使用,这样可使基站、无线信号中转基站与用户装置间的信号传输达到最理想的传输效率;
其次,通过对上行链接和下行链接分别对应于服务设定能发送接收区间和发送接收停止区间,在移动站中能减少功耗,在基站装置中进行考虑了服务的高效的调度;
再者,在上行线路时隙的信道估计瞬间和通过下行线路时隙的传输数据的传输瞬间之间存在时间差异性的时候,仍能够阻止传输质量特征衰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智能微基站融合无线通讯系统的系统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提供了如图1所示的智能微基站融合无线通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站以及与基站交互的移动站,基站与移动站通过无线信号中转基站实现交互;
基站将包含DAP和DSC的参数包含在RRC消息中,发送至移动站,DAP是用于移动站间歇接收下行链接控制信道的期间,即移动站能够接收来自基站装置的控制信息或用户数据的期间,DSC是间歇性地重复DAP的周期;
具体的,基站包括:
信道估值器,用来完成上行线路时隙的信道评估;
传输差异性控制器,用来在的信道评估和来自的信道评估瞬间的时间差的基础上,控制每个下行线路时隙所使用的传输差异性;
数据传输器,用来传输使用的控制传输差异性的,在的下行线路时隙中的数据;
值得说明的是,基站根据无线信号中转基站信息,产生一组态模式,并传送包含该组态模式的第二讯息至无线信号中转基站,组态模式用以将无线通讯系统的无线电资源单元划分为第一集合及第二集合,以使该基站使用该第一集合传送第一信号至无线信号中转基站,以及无线信号中转基站使用该第二集合,与用户装置传输第二信号;
作为本实施例可选的,基站还包括:
接收模块、解码模块、编码模块、译码模块、调节模块以及数据处理模块;
进一步的,接收模块与解码模块相连接,并向解码模块发送数据,解码模块连接于基站总线上,并向基站总线发送数据;
编码模块连接于基站总线上,并接收基站总线的数据;
译码模块与基站总线相连接,并接收基站总线的数据;
调节模块与译码模块相连接,并接收译码模块发送的数据;
数据处理模块连接于基站总线上,并与基站总线进行数据传输;
值得说明的是,基站的通讯工作流程为:
在一个基站中,完成上行线路时隙的信道评估;
在的基站中,在的信道评估和来自的信道评估瞬间的时间差的基础上,控制用于每个下行线路时隙的传输差异性;
在的基站中,以使用控制的传输差异性的的下行线路时隙来传输数据。通过对上行链接和下行链接分别对应于服务设定能发送接收区间和发送接收停止区间,在移动站中能减少功耗,在基站装置中进行考虑了服务的高效的调度。
在的信道估计和来自的信道评估瞬间的时间差的基础上,决定是否使用每个下行线路时隙的传输差异性;
在的信道估计和来自的信道评估瞬间的时间差的基础上,决定每个下行线路时隙使用的一种类型的传输差异性。
在上行线路时隙的信道估计瞬间和通过下行线路时隙的传输数据的传输瞬间之间存在时间差异性的时候,仍能够阻止传输质量特征衰减。
其中,无线信号中转基站包括:
无线接收模块、接收天线、无线Wi-Fi接口、光钎接口、以太网接口、USB数据接口、系统通讯模块、网络通讯模块、莰入式微处理器MCU、地址编码处理器、无线发射模块、发射天线、定位数据处理器、智能充电器、供电转换电路、充电电池;
具体的,无线信号中转基站具有信号接收并加以地址和时间标签以后放大转发功能,同时无线信号中转基站设有无线Wi-Fi接口、光钎接口、以太网接口和USB数据接口。
无线信号中转基站内置网关,网关包括:
中央处理器CPU,及分别与CPU连接的通信终端、网络管理单元、随机存储器、程序存储器,网关还包括:
供电单元,供电单元包括串联的保护电路和直流转直流模块,保护电路的输入端与外部电源连接,保护电路的输出端与网关中的主供电电路连接,通过主供电电路与各个单元连接。
移动站包括:
接收RRC消息,根据RRC消息,设定在用于进行间歇接收的参数中所含的DSC以及DAP的单元。
以分配无线电资源单元给基站及无线信号中转基站使用,基站通过实时地考虑基站与无线信号中转基站间的信号传输状况或两者各自的负载状况,动态地划分无线电资源单元,以分配给基站及无线信号中转基站使用,这样可使基站、无线信号中转基站与用户装置间的信号传输达到最理想的传输效率。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智能微基站融合无线通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基站以及与基站交互的移动站,所述基站与移动站通过无线信号中转基站实现交互;所述基站包括:信道估值器,用来完成上行线路时隙的信道评估;传输差异性控制器,用来在所述的信道评估和来自所述的信道评估瞬间的时间差的基础上,控制每个下行线路时隙所使用的传输差异性;数据传输器,用来传输使用所述的控制传输差异性的,在所述的下行线路时隙中的数据;所述无线信号中转基站包括:无线接收模块、接收天线、无线Wi-Fi接口、光钎接口、以太网接口、USB数据接口、系统通讯模块、网络通讯模块、莰入式微处理器MCU、地址编码处理器、无线发射模块、发射天线、定位数据处理器、智能充电器、供电转换电路、充电电池;
所述无线信号中转基站具有信号接收并加以地址和时间标签以后放大转发功能,同时无线信号中转基站设有无线Wi-Fi接口、光钎接口、以太网接口和USB数据接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微基站融合无线通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根据所述无线信号中转基站信息,产生一组态模式,并传送包含该组态模式的第二讯息至无线信号中转基站,所述组态模式用以将所述无线通讯系统的无线电资源单元划分为第一集合及第二集合,以使该基站使用该第一集合传送第一信号至所述无线信号中转基站,以及所述无线信号中转基站使用该第二集合,与用户装置传输第二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微基站融合无线通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还包括:
接收模块、解码模块、编码模块、译码模块、调节模块以及数据处理模块;所述接收模块与所述解码模块相连接,并向所述解码模块发送数据,所述解码模块连接于基站总线上,并向所述基站总线发送数据;所述编码模块连接于基站总线上,并接收所述基站总线的数据;所述译码模块与所述基站总线相连接,并接收所述基站总线的数据;所述调节模块与所述译码模块相连接,并接收所述译码模块发送的数据;所述数据处理模块连接于基站总线上,并与所述基站总线进行数据传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微基站融合无线通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将包含DAP和DSC的参数包含在RRC消息中,发送至移动站,所述DAP是用于所述移动站间歇接收下行链接控制信道的期间,即所述移动站能够接收来自所述基站装置的控制信息或用户数据的期间,所述DSC是间歇性地重复所述DAP的周期。
5.根据权利要求1和4任意一项所述的智能微基站融合无线通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站包括:接收所述RRC消息,根据所述RRC消息,设定在用于进行所述间歇接收的参数中所含的所述DSC以及所述DAP的单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微基站融合无线通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信号中转基站内置网关,所述网关包括:
中央处理器CPU,及分别与所述CPU连接的通信终端、网络管理单元、随机存储器、程序存储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微基站融合无线通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网关还包括:
供电单元,所述供电单元包括串联的保护电路和直流转直流模块,所述保护电路的输入端与外部电源连接,所述保护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网关中的主供电电路连接,通过主供电电路与各个单元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微基站融合无线通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的通讯工作流程为:在一个基站中,完成上行线路时隙的信道评估;在所述的基站中,在所述的信道评估和来自所述的信道评估瞬间的时间差的基础上,控制用于每个下行线路时隙的传输差异性;在所述的基站中,以使用所述控制的传输差异性的所述的下行线路时隙来传输数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智能微基站融合无线通讯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信道估计和来自所述的信道评估瞬间的时间差的基础上,决定是否使用每个下行线路时隙的传输差异性;在所述的信道估计和来自所述的信道评估瞬间的时间差的基础上,决定每个下行线路时隙使用的一种类型的传输差异性。
CN202211601645.1A 2022-12-13 2022-12-13 智能微基站融合无线通讯系统 Pending CN11670955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601645.1A CN116709552A (zh) 2022-12-13 2022-12-13 智能微基站融合无线通讯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601645.1A CN116709552A (zh) 2022-12-13 2022-12-13 智能微基站融合无线通讯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709552A true CN116709552A (zh) 2023-09-05

Family

ID=878398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601645.1A Pending CN116709552A (zh) 2022-12-13 2022-12-13 智能微基站融合无线通讯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709552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211930B1 (ko) 데이터 통신 방법 및 장치
EP3836687A1 (en)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US9451547B2 (en) Coordinated signaling of scheduling information for uplink and downlink communications
EP3910839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nfiguring harq feedback between terminal nodes
WO2020192778A1 (zh) 一种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反馈控制方法及相关设备
EP2584829B1 (en) Relay device and relay method for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1292447B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分配传输时间段的方法和设备及其系统
JP7462766B2 (ja) サイドリンク通信のための方法およびデバイス
KR20110081724A (ko)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고절전 수신모드 디바이스 통신을 위한 페이징 방법 및 장치와 그 시스템
CN101873537B (zh) 业务指示方法、监听窗口扩展方法、休眠参数调整方法
US8995906B2 (en) M2M equipment, base station, and method for performing scheduling delay
CN102291835A (zh) 一种无线资源调度方法、接入网网元及终端
JP2015508265A (ja) データブロック伝送の処理時間依存制御
JP7440645B2 (ja) サイドリンク通信のための方法およびデバイス
WO2018077007A1 (zh) 帧传输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11869245B (zh) 直连通信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2423393B (zh)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EP1352540B1 (en) Method and radio communications system for reporting status information between a mobile station and a radio access network
US20230363049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performing sidelink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WO2022077227A1 (zh) 直连通信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6709552A (zh) 智能微基站融合无线通讯系统
CN110224803A (zh) 一种实现beacon自主发现的LoRa通信方法
US11237018B2 (en) Data concentration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advanced metering
CN111432379B (zh) 一种直通链路的传输方法和终端
WO2023060447A1 (zh) 信号发送方法、信号接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