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708654A - 音频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音频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6708654A CN116708654A CN202210191577.XA CN202210191577A CN116708654A CN 116708654 A CN116708654 A CN 116708654A CN 202210191577 A CN202210191577 A CN 202210191577A CN 116708654 A CN116708654 A CN 11670865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volume
- mode
- call
- privacy
- voi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3672 processing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8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8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1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7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TZCXTZWJZNENPQ-UHFFFAOYSA-L barium sulfate Chemical compound [Ba+2].[O-]S([O-])(=O)=O TZCXTZWJZNENPQ-UHFFFAOYSA-L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09191 jump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523 sampl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5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3
- 230000005236 sound signal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1413 cellular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3507 map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35945 sensiti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0919 ceram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1276 controll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528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422 calculation algorith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133 accel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0988 bone and bon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086 color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038 discontinuous diafiltration by volume red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537 neu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855 radi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877 rende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725 suspens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48—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 H04M1/7245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according to context-related or environment-related condi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6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including speech amplifiers
- H04M1/6016—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including speech amplifiers in the receiver circui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8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herein functions are triggered by incoming communication even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5—Cordless telephon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音频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当接收到用户降低音量或提高音量的操作时,若判断调节后的音量等级小于或等于预设音量等级,则启用隐私通话模式,例如可以通过屏幕和听筒同时发声并控制这两种发声方式以不同的音量强度进行发声(如屏幕发声的强度大于或等于听筒发声的强度),以避免漏音,保护用户通话隐私,提升用户通话体验。若判断调节后的音量等级大于预设音量等级,则启用大音量模式,例如可以通过屏幕和听筒同时发声并控制这两种发声方式以不同的音量强度进行发声(如听筒发声的强度大于屏幕发声的强度),以保证良好的出音效果,提升用户通话体验。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音频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大部分手机是采用设置在手机顶部的听筒实现手机的语音通信发声的。通常,手机需要在听筒的位置对应设置出音孔以释放听筒发声时的能量,出音孔一般开设在手机的前面板上。随着大屏以及全面屏手机的发展,一些全面屏手机的出音孔设计为长缝形态,位于手机中框和前面板的连接处,同时为了确保外放出声面积够大,具有良好出音效果,在一些全面屏手机上还会在中框顶部增加开孔作为出音孔。
然而,在用户手持手机贴耳听音(例如语音通话场景)的过程中,通过听筒输出的语音不只是从侧缝处的出音孔发出,还有很大一部分能量从顶部出音孔发出,因此由出音孔出来的声音不光能够被该用户听到,在安静环境下还能够被其他用户听到,存在漏音现象,容易泄露用户隐私。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音频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解决了在用户手持手机贴耳听音的场景中通过听筒播放语音时存在漏音现象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音频处理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听筒、屏幕和屏幕发声装置,该屏幕发声装置用于驱动屏幕进行屏幕发声,该方法包括:
接收用户的第一操作,该第一操作用于触发拨打电话或者接听电话;
响应于该第一操作,电子设备进入语音通话状态,并按照隐私通话模式对应的第一输出策略输出语音,该第一输出策略为通过屏幕输出语音;
接收用户的第二操作,该第二操作用于触发电子设备的输出音量增大;
响应于该第二操作,当调节后的输出音量大于预设输出音量时,从隐私通话模式切换到大音量模式,并按照该大音量模式对应的第二输出策略输出语音,该第二输出策略为通过听筒输出语音。
通过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音频处理方法,当电子设备进入语音通话状态时,自动启用隐私通话模式,例如可以通过屏幕发声的方式来输出语音,以避免漏音,保护用户通话隐私,提升用户通话体验。当接收到用户增大音量的操作时,若判断调节后的音量等级大于预设音量等级,则启用大音量模式,例如可以通过听筒发声的方式输出语音,以保证良好的出音效果,提升用户通话体验。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输出策略为通过屏幕和听筒输出语音;其中,当在隐私通话模式下通过屏幕和听筒输出语音时,屏幕发声的音量强度大于或等于听筒发声的音量强度。
通过上述方案,在隐私通话模式下,可以通过屏幕和听筒同时发声并控制这两种发声方式以不同的音量强度进行发声,如屏幕发声的强度大于或等于听筒发声的强度,以避免漏音,保护用户通话隐私,提升用户通话体验。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输出策略为通过听筒和屏幕输出语音;其中,当在大音量模式下通过屏幕和听筒输出语音时,听筒发声的音量强度大于屏幕发声的音量强度。
通过上述方案,在大音量模式下,可以通过屏幕和听筒同时发声并控制这两种发声方式以不同的音量强度进行发声,如听筒发声的强度大于屏幕发声的强度,以保证良好的出音效果,提升用户通话体验。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隐私通话模式下的输出音量总强度等于在大音量模式下的输出音量总强度。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方法还可以包括:当从隐私通话模式切换到大音量模式时,增大电子设备的输出音量总强度。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按照大音量模式对应的第二输出策略输出语音之后,上述方法还可以包括:
接收用户的第三操作,该第三操作用于触发电子设备的输出音量减小;
响应于该第三操作,当调节后的输出音量小于或等于预设输出音量时,从大音量模式切换为隐私通话模式,并按照隐私通话模式对应的第一输出策略输出语音。
通过上述方案,当接收到用户降低音量的操作时,若判断调节后的音量等级小于或等于预设音量等级,则启用隐私通话模式,以避免漏音,保护用户通话隐私,提升用户通话体验。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按照隐私通话模式对应的第一输出策略输出语音,包括:
在电子设备已开启智慧隐私通话功能的情况下,按照隐私通话模式对应的第一输出策略输出语音。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电子设备的输出音量通过音量等级表示,预设音量通过预设的音量等级表示;或者,电子设备的输出音量通过音量分贝值表示,预设音量通过预设的音量分贝值表示。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电子设备的输出音量范围包括预设的音量分贝值范围,该预设的音量分贝值范围被划分为N个等级,该N个音量等级与预设的音量分贝值范围中的N个分贝值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N个音量等级包括音量1级至音量10级;其中,隐私通话模式对应音量1级至音量I级,大音量模式对应音量I+1级至音量10级,其中I为大于1且小于10的整数。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预设的音量分贝值范围为[2.5dB,25dB]。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I取6时,预设的音量等级为音量6级,音量6级对应的音量分贝值为15dB。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方法还可以包括:
在智慧隐私通话功能开启之后,在语音通话界面中的第一区域显示第一提示信息和/或第二提示信息,该第一提示信息用于提示隐私通话功能已开启,该第一提示信息用于引导用户靠近该第一区域接听电话;
其中,该第一区域为屏幕的与屏幕发声装置最靠近的区域。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在语音通话界面中的第一区域显示第一提示信息和/或第二提示信息,包括:在语音通话界面中的第一区域,交替显示第一提示信息和第二提示信息。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方法还包括:当从隐私通话模式切换到大音量模式时,取消显示第一提示信息和第二提示信息。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方法还包括:
在智慧隐私通话功能开启之后,在前M次语音通话的语音通话界面中均显示第三提示信息,该第三提示信息用于表示智慧隐私通话功能开启后的效果;
在后续的语音通话的语音通话界面中取消显示该第三提示信息。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方法还可以包括:当按照隐私通话模式对应的第一输出策略输出语音时,在电子设备的状态栏中显示用于标识隐私通话模式的图标。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方法还可以包括:当从隐私通话模式切换到大音量模式时,在电子设备的状态栏中取消显示用于标识隐私通话模式的图标。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方法还可以包括:
接收到用户对电子设备的物理音量按键的第四操作;
响应于该第四操作,在语音通话界面中显示音量条图标以及通话模式图标;
其中,该音量条图标用于表示语音通话时的输出音量大小,该通话模式图标用于表示当前通话模式为隐私通话模式或者大音量模式。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智慧隐私通话功能开启的情况下,该通话模式图标为用于表示隐私通话模式的图标;或者,在智慧隐私通话功能关闭的情况下,通话模式图标为用于表示大音量模式的图标。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扬声器;上述方法还可以包括:
在智慧隐私通话功能开启的情况下,接收到用户对语音通话界面中的扬声器控件的第五操作;
响应于该第五操作,通过扬声器输出语音,并停止听筒发声和屏幕发声。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方法还可包括:
当接收到用户对系统设置图标的操作时,显示系统设置界面,该系统设置界面中包括隐私通话设置项;
当接收到用户对隐私通话设置项的操作时,显示智慧隐私通话功能的设置界面,该设置界面中显示有智慧隐私通话功能的开启控件和关闭控件;
当接收到用户对开启控件的操作时,开启智慧隐私通话功能;或者,当接收到用户对关闭控件的操作时,关闭智慧隐私通话功能。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方法还可以包括:
在智慧隐私通话功能开启的情况下,接收到用户在语音通话界面中的第六操作;
响应于该第六操作,从语音通话界面跳转到卡片通知界面,该卡片通知界面中显示有第一通知卡片,该第一通知卡片用于提示智慧隐私通话功能已开启。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方法还可以包括:当接收到用户对第一通知卡片的操作时,从该通知界面跳转到智慧隐私通话功能的设置界面。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方法适用于基于IP的语音电话的通话场景。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音频处理装置,该装置包括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中的方法的单元。该装置可对应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中描述的方法,该装置中的单元的相关描述请参照上述第一方面的描述,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其中,上述第一方面描述的方法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或单元。例如,处理模块或单元、显示模块或单元等。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处理器与存储器耦合,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或指令,使得第一方面中的方法被执行。
例如,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或指令,使得该装置执行第一方面中的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用于实现第一方面中的方法的计算机程序(也可称为指令或代码)。
例如,该计算机程序被计算机执行时,使得该计算机可以执行第一方面中的方法。
第五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芯片,包括处理器。处理器用于读取并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执行第一方面及其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可选地,芯片还包括存储器,存储器与处理器通过电路或电线连接。
第六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芯片系统,包括处理器。处理器用于读取并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执行第一方面及其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可选地,所述芯片系统还包括存储器,存储器与处理器通过电路或电线连接。
第七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也可称为指令或代码),所述计算机程序被计算机执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实现第一方面中的方法。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第二方面至第七方面的有益效果可以参见上述第一方面中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电子设备中设置有听筒及出音孔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中设置有听筒和屏幕振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音频处理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的界面示意图之一;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音频处理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的界面示意图之二;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音频处理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的界面示意图之三;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音频处理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的界面示意图之四;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音频处理方法在模式切换时音量条变化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音频处理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的界面示意图之五;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音频处理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的界面示意图之六;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音频处理方法应用的音量等级划分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音频处理方法应用的另一种音量等级划分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音频处理方法在模式切换时音量条变化的示意图之一;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音频处理方法在模式切换时音量条变化的示意图之二;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音频处理方法在模式切换时音量条变化的示意图之三;
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音频处理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的界面示意图之七;
图1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音频处理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的界面示意图之八;
图1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音频处理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的界面示意图之九;
图1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音频处理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的界面示意图之十;
图2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音频处理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的界面示意图之十一;
图2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音频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目前,大部分手机是采用设置在手机顶部的听筒实现手机的语音通信发声的。通常,手机需要在听筒的位置对应设置出音孔以释放听筒发声时的能量,出音孔一般开设在手机的前面板上。但是,随着手机的不断发展,为了向用户提供更好的屏幕观看体验,手机屏幕的屏占比越来越高。设置在前面板上的出音孔由于占用了手机的前面板部分区域,会增加手机边框的宽度,所以会影响手机进一步提高屏幕的屏占比。
因此,随着大屏以及全面屏手机的发展,为了减小用于语音通信中通话发声的听筒(也称为受话器)的出音孔在手机的前面板上占用的面积,以进一步提高屏幕的屏占比,一些全面屏手机的听筒出音孔设计为长缝形态,位于手机中框和前面板的连接处,同时为了确保外放出声面积够大,具有良好出音效果,在一些全面屏手机上还会增加中框顶部开孔作为出音孔。
例如,图1示出了一种手机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手机可以包括用于设置屏幕的前面板(通常包括屏幕和边框)、用于支撑内部电路的后面板以及中框,通过前面板、后面板以及中框能够围合成壳体结构。如图1中的(a)所示,在该壳体结构内位于顶部的位置(即手机顶部位置)设置有听筒101(即用于语音通信中通话发声的扬声器,也称为受话器)。对应于该听筒101,手机设置有两处出音孔(如,出音孔102和出音孔103)。结合图1中的(b)所示,图1中的(b)为手机结构的剖视图,其中出音孔102位于该手机前面板和中框的连接处(即侧缝处)。出音孔103则位于该手机的中框上距离上述听筒101较近的位置(即手机的中框顶部位置)。
但是,此种方式设置的出音孔,在用户正常使用手机进行语音通信时,用户的耳廓无法完全覆盖包裹出音孔,所以当扬声器的声音能量由开设在手机中框顶部的出音孔出来时,会有漏音现象。图1中的(c)示出了用户通过手机进行语音通信的场景示意图。如图1中的(c)所示,用户手持手机通过听筒进行语音通信的过程中,手机听筒靠近用户的耳朵(或者说耳廓),由于手机听筒的出音孔(位于手机侧缝处的出音孔102和中框顶部的出音孔103)无法被用户的耳朵完全包裹覆盖,所以由出音孔出来的声音不光能够被该用户听到,在安静环境下还能够被其他用户听到。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音频处理方法,该方法可以应用于具有语音通信功能的电子设备,例如该音频处理方法可以应用于用户通过上述电子设备进行贴耳听音的场景中,如用户通过听筒进行语音通话,或者通过听筒收听即时通讯应用中的语音消息等。其中,上述电子设备可以包括显示屏(也称为屏幕)、屏幕发声装置(即能够通过屏幕振动发声的装置),听筒(即上述的用于语音通信中通话发声的扬声器,也称为受话器)以及对应该听筒开设的出音孔。
例如,图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中的(a)和(b)所示,除了设置有图1所示的听筒101、出音孔102和出音孔103之外,电子设备还设置有与屏幕连接的屏幕发声装置104。例如,屏幕发声装置104是与屏幕连接的振动源(也称为激励器)。激励器引起屏幕振动,实现通过屏幕发声。其中,屏幕发声装置104设置于电子设备的壳体结构内。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语音输出模式(也称为听音模式)可以包括隐私模式(privacy mode,PVM),大音量模式,以及扬声器模式。其中,隐私模式也可以称为隐私通话模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电子设备开启隐私通话模式后,电子设备可以结合采用屏幕发声方式和听筒发声方式来输出语音。其中,屏幕发声方式对应的语音输出强度(例如70%)大于或等于听筒发声方式对应的语音输出强度(例如30%)。即,手机可以采用屏幕发声为主、听筒发声为辅的方式同时播放语音。隐私通话模式还可以仅采用屏幕发声。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电子设备开启大音量模式后,电子设备可以结合采用听筒发声方式和屏幕发声方式来输出语音。其中,听筒发声方式对应的语音输出强度(例如70%)大于屏幕发声方式对应的语音输出强度(例如30%)。手机可以采用听筒发声为主、屏幕发声为辅的方式同时播放语音。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从隐私通话模式切换到大音量模式时,还可以在隐私通话模式对应的音量基础上,增大整体发声音量(或称为响度或强度),以提升语音播放效果。也就是说,在大音量模式下通过听筒发声和屏幕发声时的整体发声响度,大于在隐私通话模式下通过听筒发声和屏幕发声时的整体发声响度。
相比于听筒发声方式,屏幕发声方式能有效防止语音通话时漏音,因此当用户处于安静环境中接打电话时,用户通常希望减少漏音,此时可以采用隐私通话模式,能够保证通话清晰的同时,减少漏音,从而起到保护用户隐私的效果。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在电子设备开启隐私通话模式后,电子设备还可以仅通过屏幕发声方式来输出语音。可以理解,此时听筒不发声。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在电子设备开启大音量模式后,电子设备还可以仅通过听筒发声方式来输出语音。可以理解,此时屏幕不发声。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电子设备开启扬声器模式后,电子设备通过扬声器(也称为喇叭)输出语音。可以理解,此时听筒和屏幕均不发声。
可选地,响应于用户对电子设备的操作,可以控制语音输出方式在隐私通话模式、大音量模式以及扬声器模式之间切换。具体触发切换的条件以及切换过程,将在下文中进行详细描述。
以下,先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音频处理方法应用的电子设备进行说明。
示例性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超级移动个人计算机(ultra-mobile personal computer,UMPC)、上网本,以及蜂窝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可穿戴式设备(如:智能手表、智能手环),等具备语音通信功能的设备,本申请实施例对该电子设备的具体形态不作特殊限制。
示例地,以电子设备为手机为例,图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也即,示例性的,图3所示的电子设备可以是手机。
如图3所示,手机可以包括:处理器310,外部存储器接口320,内部存储器321,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接口330,充电管理模块340,电源管理模块341,电池342,天线1,天线2,移动通信模块350,无线通信模块360,音频模块370,扬声器370A,受话器(即听筒)370B,麦克风370C,耳机接口370D,传感器模块380,按键390,马达391,指示器392,摄像头393,显示屏394,以及用户标识模块(subscriber identification module,SIM)卡接口395,屏幕发声装置396等。
其中,上述传感器模块可以包括压力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气压传感器,磁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距离传感器,接近光传感器,指纹传感器,温度传感器,触摸传感器,环境光传感器和骨传导传感器等传感器。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可以通过接近光传感器(即光线传感器)、距离传感器等传感器来检测用户耳朵是否贴靠在听筒附近。例如,电子设备可以通过距离传感器检测手机前面板(或者屏幕)前方是否有遮挡,以及遮挡物与屏幕之间的距离,确定当前用户耳朵是否贴靠在听筒附近。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示意的结构并不构成对手机的具体限定。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手机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拆分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图示的部件可以以硬件,软件或软件和硬件的组合实现。
处理器31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例如:处理器310可以包括应用处理器(application processor,AP),调制解调处理器,图形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unit,GPU),图像信号处理器(image signal processor,ISP),控制器,存储器,视频编解码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基带处理器,和/或神经网络处理器(neural-network processing unit,NPU)等。其中,不同的处理单元可以是独立的器件,也可以集成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中。
控制器可以是手机的神经中枢和指挥中心。控制器可以根据指令操作码和时序信号,产生操作控制信号,完成取指令和执行指令的控制。
处理器310中还可以设置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和数据。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310中的存储器为高速缓冲存储器。该存储器可以保存处理器310刚用过或循环使用的指令或数据。如果处理器310需要再次使用该指令或数据,可从所述存储器中直接调用。避免了重复存取,减少了处理器310的等待时间,因而提高了系统的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31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接口。接口可以包括集成电路(inter-integrated circuit,I2C)接口,集成电路内置音频(inter-integrated circuitsound,I2S)接口,脉冲编码调制(pulse code modulation,PCM)接口,通用异步收发传输器(universal asynchronous receiver/transmitter,UART)接口,移动产业处理器接口(mobile industry processor interface,MIPI),通用输入输出(general-purposeinput/output,GPIO)接口,用户标识模块(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SIM)接口,和/或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接口等。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示意的各模块间的接口连接关系,只是示意性说明,并不构成对手机的结构限定。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手机也可以采用上述实施例中不同的接口连接方式,或多种接口连接方式的组合。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可以通过处理器310来确定当前所处的听音环境的类别,然后根据该类别对听筒发声的频段和屏幕发声的频段分别进行调整,以控制听筒和屏幕发声分别播放声音信号中对应频段内的声音,从而避免安静环境下人耳听音时电子设备出现漏音。
充电管理模块340用于从充电器(如无线充电器或有线充电器)接收充电输入,为电池342充电。电源管理模块341用于连接电池342,充电管理模块340与处理器310。电源管理模块341接收电池342和/或充电管理模块340的输入,为电子设备的各个器件供电。
手机的无线通信功能可以通过天线1,天线2,移动通信模块350,无线通信模块360,调制解调处理器以及基带处理器等实现。
天线1和天线2用于发射和接收电磁波信号。手机中的每个天线可用于覆盖单个或多个通信频带。不同的天线还可以复用,以提高天线的利用率。例如:可以将天线1复用为无线局域网的分集天线。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天线可以和调谐开关结合使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手机的天线1和移动通信模块350耦合,天线2和无线通信模块360耦合,使得手机可以通过无线通信技术与网络以及其他设备通信。上述移动通信模块350可以提供应用在手机上的包括2G/3G/4G/5G等无线通信的解决方案。移动通信模块35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滤波器,开关,功率放大器,低噪声放大器(low noise amplifier,LNA)等。移动通信模块350可以由天线1接收电磁波,并对接收的电磁波进行滤波,放大等处理,传送至调制解调处理器进行解调。
移动通信模块350还可以对经调制解调处理器调制后的信号放大,经天线1转为电磁波辐射出去。在一些实施例中,移动通信模块350的至少部分功能模块可以被设置于处理器310中。在一些实施例中,移动通信模块350的至少部分功能模块可以与处理器310的至少部分模块被设置在同一个器件中。
无线通信模块360可以提供应用在手机上的包括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area networks,WLAN)(如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网络),蓝牙(bluetooth,BT),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调频(frequencymodulation,FM),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红外技术(infrared,IR)等无线通信的解决方案。
无线通信模块360可以是集成至少一个通信处理模块的一个或多个器件。无线通信模块360经由天线2接收电磁波,将电磁波信号调频以及滤波处理,将处理后的信号发送到处理器310。无线通信模块360还可以从处理器310接收待发送的信号,对其进行调频,放大,经天线2转为电磁波辐射出去。
当然,上述无线通信模块360也可以支持手机进行语音通信。例如,手机可以通过无线通信模块360接入Wi-Fi网络,然后使用任一种可提供语音通信服务的应用程序与其他设备进行交互,为用户提供语音通信服务。例如,上述可提供语音通信服务的应用程序可以是即时通讯应用。
手机可以通过GPU,显示屏394,以及应用处理器等实现显示功能。GPU为图像处理的微处理器,连接显示屏394和应用处理器。GPU用于执行数学和几何计算,用于图形渲染。处理器31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GPU,其执行程序指令以生成或改变显示信息。显示屏394用于显示图像,视频等。
手机可以通过ISP,摄像头393,视频编解码器,GPU,显示屏394以及应用处理器等实现拍摄功能。ISP用于处理摄像头393反馈的数据。在一些实施例中,ISP可以设置在摄像头393中。摄像头393用于捕获静态图像或视频。在一些实施例中,手机可以包括1个或N个摄像头393,N为大于1的正整数。
外部存储器接口320可以用于连接外部存储卡,例如Micro SD卡,实现扩展手机的存储能力。内部存储器321可以用于存储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代码,所述可执行程序代码包括指令。处理器310通过运行存储在内部存储器321的指令,从而执行手机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例如,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处理器310可以通过执行存储在内部存储器321中的指令,内部存储器321可以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
手机可以通过音频模块370,扬声器370A,受话器(即听筒)370B,麦克风370C,耳机接口370D,以及应用处理器等实现音频功能。例如音乐播放,录音等。
音频模块370用于将数字音频信号转换成模拟音频信号输出,也用于将模拟音频输入转换为数字音频信号。音频模块370还可以用于对音频信号编码和解码。在一些实施例中,音频模块370可以设置于处理器310中,或将音频模块370的部分功能模块设置于处理器310中。扬声器370A,也称“喇叭”,用于将音频电信号转换为声音信号。受话器370B,也称“听筒”,用于将音频电信号转换成声音信号。麦克风370C,也称“话筒”,“传声器”,用于将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耳机接口370D用于连接有线耳机。耳机接口370D可以是USB接口330,也可以是3.5mm的开放移动电子设备平台(open mobile terminal platform,OMTP)标准接口,美国蜂窝电信工业协会(cellular telecommunications industry association ofthe USA,CTIA)标准接口。
其中,该受话器370B(即“听筒”)可以是图1所示的听筒101。
示例性的,本申请实施例中,音频模块370可以将移动通信模块350和无线通信模块360接收到的音频电信号转换为声音信号。由音频模块370的受话器370B(即“听筒”)播放该声音信号,同时由屏幕发声装置396来驱动屏幕(即显示屏)进行屏幕发声以播放该声音信号。
示例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可以通过麦克风370C来检测当前所处环境的环境音的声音强度大小。从而便于处理器310根据检测到的环境音的声音强度大小来确定当前所处的听音环境的类别。
按键390包括开机键,音量键等。马达391可以产生振动提示。指示器392可以是指示灯,可以用于指示充电状态,电量变化,也可以用于指示消息,未接来电,通知等。SIM卡接口395用于连接SIM卡。手机可以支持1个或N个SIM卡接口,N为大于1的正整数。
当然,可以理解的,上述图3所示仅仅为电子设备的设备形态为手机时的示例性说明。若电子设备是平板电脑,手持计算机,PDA,可穿戴式设备(如:智能手表、智能手环)等其他设备形态时,电子设备的结构中可以包括比图3中所示更少的结构,也可以包括比图3中所示更多的结构,在此不作限制。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包括硬件层、运行在硬件层之上的操作系统层,以及运行在操作系统层上的应用层。其中,硬件层可以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unit,CPU)、内存管理单元(memory management unit,MMU)和内存(也称为主存)等硬件。操作系统层的操作系统可以是任意一种或多种通过进程(process)实现业务处理的计算机操作系统,例如,Linux操作系统、Unix操作系统、Android操作系统、iOS操作系统或windows操作系统等。应用层可以包含浏览器、通讯录、文字处理软件、即时通信软件等应用。
下面将结合附图,通过下述多个示例性实施例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举例说明。以下实施例中的方法均可以在具有上述硬件结构的电子设备中实现。为了便于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均以电子设备为如图1所示的手机为例。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音频处理方法,当接收到用户降低音量或提高音量的操作时,若判断调节后的音量等级小于或等于预设音量等级,则启用隐私通话模式,例如可以通过屏幕和听筒同时发声并控制这两种发声方式以不同的音量强度进行发声(如屏幕发声的强度大于或等于听筒发声的强度),以避免漏音,保护用户通话隐私,提升用户通话体验。若判断调节后的音量等级大于预设音量等级,则启用大音量模式,例如可以通过屏幕和听筒同时发声并控制这两种发声方式以不同的音量强度进行发声(如听筒发声的强度大于屏幕发声的强度),以保证良好的出音效果,提升用户通话体验。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音频控制方法可以应用于语音通话场景。例如,语音通话场景可以是接到电话的来电场景,或者是来电接听后的通话场景,也可以是拨打电话的去电场景,或者是去电被接听后的通话场景,当然还可以是其他任意可能的语音通话场景,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定。为了便于说明,下文中将上述各种语音通话场景采用的界面统称为语音通话界面。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默认已开启智慧隐私通话功能。在智慧隐私通话功能开启之后,隐私通话模式可以在语音通话的场景中直接启用,或者在语音通话的场景中当电子设备的音量值低于预设音量等级时启用,具体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确定,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定。
如上所述,隐私通话模式可以结合采用屏幕发声方式和听筒发声方式来输出语音。可选地,屏幕发声方式对应的语音输出强度大于或等于听筒发声方式对应的语音输出强度。或者,隐私通话模式可以仅通过屏幕发声方式来输出语音。相比于听筒发声方式,屏幕发声方式能有效防止语音通话时漏音,因此当用户处于安静环境中接打电话时,用户通常希望减少漏音,此时可以采用隐私通话模式,能够保证通话清晰的同时,减少漏音,从而起到保护用户隐私的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电子设备接到电话时,可以默认启用智慧隐私通话功能对应的隐私通话模式,并在来电界面中显示已开启智慧隐私通话功能相关的提示信息。可选地,该提示信息可以为文字,也可以为图标,也可以是文字与图标的组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开启智慧隐私通话功能之后,在每次使用听筒接打时可以在语音通话界面在气泡框内显示智慧隐私通话功能的介绍说明(例如:保证通话清晰的同时,减少漏音、保护隐私);还可以在特定区域(即屏幕发声区域)中显示诸如“智慧隐私通话已开启”和/或“靠近此区域,听得更清晰”等操作方式,通过这些提示信息介绍智慧隐私通话功能并引导用户使用智慧隐私通话功能。
示例性地,以来电场景为例,图4示出了来电界面的示意图,如图4中的(a)所示,在来电界面40中显示有以下提示信息:“智慧隐私通话已开启”41,“保证通话清晰的同时,减少漏音、保护隐私”42(位于气泡框中),以及标识隐私通话的图标43(显示于状态栏处)。如图4中的(b)所示,在来电界面40中显示有以下提示信息:“靠近此区域,听得更清晰”44,“保证通话清晰的同时,减少漏音、保护隐私”42,以及标识隐私通话的图标43。这些提示信息均用于提示已启用隐私通话模式。其中,在来电界面40中可以交替显示(即轮播)“智慧隐私通话已开启”41和“靠近此区域,听得更清晰”44。这样可以让用户更快地获知智慧隐私通话功能并学习使用该功能,提升人机交互体验。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提示信息均为示例性地说明,提示信息的具体内容、显示位置、显示数量、显示尺寸、显示样式等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确定,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定。
可选地,上述提示信息可以在开启智慧隐私通话功能之后的前N次通话场景(例如N为3)的语音通话界面中显示,以引导用户使用该智慧隐私通话功能,并在后续通话场景中取消显示。例如,在语音通话界面中可以取消显示诸如“保证通话清晰的同时,减少漏音、保护隐私”等对智慧隐私通话功能的介绍说明。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用户点击语音通话界面中的任意位置(包括接听键)时,在语音通话界面中取消显示对智慧隐私通话功能的介绍说明信息,例如“保证通话清晰的同时,减少漏音、保护隐私”对应的气泡框消失。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语音通话界面中,“智慧隐私通话已开启”可以为常驻提示。也就是说,当用户点击语音通话界面中的任意位置(包括接听键)时,“智慧隐私通话已开启”提示信息可以保持显示。
示例性地,以来电接听后的通话场景为例,图5示出了来电界面以及接听后的语音通话界面的示意图,如图5中的(a)所示,用户点击来电界面40中的接听键45,以接听电话。如图5中的(b)所示,响应于用户对接听键45的操作,来电界面40切换显示为语音通话界面46。在语音通话界面46中显示有以下提示信息:“智慧隐私通话已开启”41以及标识隐私通话的图标43。其中,图5中的(a)所示的“保证通话清晰的同时,减少漏音、保护隐私”对应的气泡框消失。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智慧隐私通话功能开启时,当用户下拉菜单栏时,菜单栏中显示有用于指示正在进行语音通话的通知卡片以及用于指示智慧隐私通话功能已开启的通知卡片。
示例性地,图6示出了菜单栏显示的关于智慧隐私通话功能的通知卡片的示意图,如图6中的(a)所示,用户在语音通话界面46上沿箭头方向向下滑动手指,以下拉菜单栏。如图6中的(b)所示,显示菜单栏(也称为通知界面),该菜单栏中显示有通知卡片47和通知卡片48,通知卡片47用于指示正在进行语音通话,通知卡片48用于指示智慧隐私通话功能已开启。
通过这些通知卡片,便于用户更好地获知智慧隐私通话功能的应用场景以及应用效果,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音频处理方法还适用于基于IP的语音电话(voice over Internet protocol,VoIP)。示例性地,图7示出了VoIP电话的通话场景的界面示意图,如图7所示,在VoIP通话界面50中显示有“智慧隐私通话已开启”51,以及标识隐私通话的图标52,用于提示当前通话场景采用隐私通话模式来实现语音输出。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中是以来电场景以及来电接听后的通话场景为例进行示例性说明的,可以理解,在实际实现时,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音频处理方法也适用于去电场景以及去电接听后的通话场景,具体智慧隐私通话功能相关的描述可以参见上述来电场景以及来电接听后的通话场景中对智慧隐私通话功能相关的详细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音频处理方法还适用于播放语音消息的场景,例如一些社交应用支持接收或发送语音消息,这些语音消息在播放时也可以应用上述智慧隐私通话功能,避免语音消息播放时漏音。
再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音频处理方法还适用于播放录音的场景,例如在播放录音时也可以应用上述智慧隐私通话功能,避免录音播放时漏音。
可以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音频处理方法可以适用于用户需要通过电子设备进行贴耳听音的各种场景,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智慧隐私通话功能开启之后,在语音通话场景中,隐私通话模式可以在电子设备的输出音量等级低于预设音量等级时自动启用。也就是说,在语音通话场景中当电子设备的输出音量等级低于预设音量等级时,则自动切换为隐私通话模式,并采用隐私通话模式对应的语音输出方式(例如通过屏幕和听筒共同发声,如屏幕发声强度大于听筒发声强度)来输出语音,避免语音通话时漏音。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在语音通话场景中,当感应到用户连续多次触发音量降低的操作时,也可以自动切换为隐私通话模式,并采用隐私通话模式对应的语音输出方式(例如通过屏幕和听筒共同发声,如屏幕发声强度大于听筒发声强度)来输出语音,避免语音通话时漏音。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电子设备开启隐私通话模式后,电子设备可以结合采用屏幕发声方式和听筒发声方式来输出语音。其中,屏幕发声方式对应的语音输出强度(例如70%)大于或等于听筒发声方式对应的语音输出强度(例如30%)。即,手机可以采用屏幕发声为主、听筒发声为辅的方式同时播放语音。隐私通话模式还可以仅采用屏幕发声。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电子设备开启大音量模式后,电子设备可以结合采用听筒发声方式和屏幕发声方式来输出语音。其中,听筒发声方式对应的语音输出强度(例如70%)大于屏幕发声方式对应的语音输出强度(例如30%)。手机可以采用听筒发声为主、屏幕发声为辅的方式同时播放语音。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从隐私通话模式切换到大音量模式时,还可以在隐私通话模式对应的音量基础上,增大整体发声音量(或称为响度或强度),以提升语音播放效果。也就是说,在大音量模式下通过听筒发声和屏幕发声时的整体发声响度,大于在隐私通话模式下通过听筒发声和屏幕发声时的整体发声响度。
相比于听筒发声方式,屏幕发声方式能有效防止语音通话时漏音,因此当用户处于安静环境中接打电话时,用户通常希望减少漏音,此时可以采用隐私通话模式,能够保证通话清晰的同时,减少漏音,从而起到保护用户隐私的效果。
以上说明了开启隐私通话模式的可能方式以及开启后的语音通话界面的显示效果,下面详细描述隐私通话模式在实际使用时的可能实现方式,例如下面将介绍:如何实现隐私通话模式与大音量模式之间的切换,具体通过哪些用户操作以及满足何种条件可以触发模式切换,以及模式切换时音量条的变化等。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本申请提供的音频处理方法,可以根据电子设备的输出音量等级或范围,控制隐私通话模式与大音量模式切换使用。
其中,针对隐私通话模式与大音量模式的切换,电子设备可以预定义下述规则:
当电子设备的输出音量等级小于或等于预设音量等级时,或者当电子设备的输出音量等级在预设的第一音量等级范围内时,则自动启用隐私通话模式;
当电子设备的输出音量等级大于预设音量等级时,或者当电子设备的输出音量等级在预设的第二音量等级范围内时,则自动退出隐私通话模式,并进入大音量模式。其中,第二音量等级范围中各个等级对应的音量值大于第一音量等级范围中各个等级对应的音量值。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电子设备的输出音量等级可以是接听或者拨打电话时的音量等级,或者可以是用户触发调整后的音量等级。
也就是说,在用户通过电子设备进行贴耳听音的场景中,本申请提供的音频处理方法可以在电子设备的输出音量等级降低后小于或等于预设音量等级时,自动启用隐私通话模式,以避免语音通话时漏音。在电子设备的输出音量等级升高后超过预设音量等级时,自动退出隐私通话模式,并进入大音量模式,保证大音量播放效果。
示例性地,当接收到用户降低音量或提高音量的操作时,若判断调节后的音量等级小于或等于预设音量等级,则启用隐私通话模式,例如可以通过屏幕和听筒同时发声并控制这两种发声方式以不同的音量强度进行发声(例如屏幕发声的强度大于听筒发声的强度),以避免漏音,提升用户通话体验。若判断调节后的音量等级大于预设音量等级,则启用大音量模式,例如可以通过屏幕和听筒同时发声并控制这两种发声方式以不同的音量强度进行发声(例如听筒发声的强度大于屏幕发声的强度),以保证良好的出音效果,提升用户通话体验。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可以将不同音量划分为10个等级,包括1级至10级,其中从1至级10级对应的音量值逐级增大。其中,音量值可以采用分贝(dB)表示。每个等级对应的音量值或音量范围,具体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确定,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通过音量条的形式来表示音量值的大小。例如,通过在音量条中以不同填充长度区分不同大小的音量等级,例如音量条中的填充越多,则表示音量等级越大,在此情况下语音输出音量越大。当音量条中被完全填充,对应10级,表示达到音量的最大值。当音量条没有被填充,表示静音。
具体到本申请方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取这10个等级中的一个等级,作为预设音量等级。示例性地,可以取6级作为预设音量等级;相应地,预设的第一音量等级范围可以取[1,6],预设的第二音量等级范围可以取[7,10]。
示例性地,这里针对不同音量等级启用不同通话模式进行描述,如图8中的(a)所示,音量条对应音量6级(这里以6级为例,还可以是1级至5级中的任一等级),音量6级在[1,6]音量等级范围内,此时启用隐私通话模式。再参考图8中的(b)所示,音量条对应7级(这里以7级为例,还可以是8级至10级中的任一等级),音量7级在[7,10]音量范围内,此时启用大音量模式。
示例性地,这里针对不同通话模式的切换进行描述,如图8中的(a)所示,当用户调高音量时,音量条的填充量会增加,例如音量条从6级变化为7级,则自动退出隐私通话模式,并进入大音量模式,即从隐私通话模式切换到大音量模式。当用户调低音量时,音量条的填充量会减少,例如音量条从7级变化为6级,则从大音量模式切换到隐私通话模式。
需要说明的,上述以音量条从6级变化为7级以及音量条从7级变化为6级为例进行示例性说明,在实际实现时,从1级至6级中的任一等级变化为7级至10级中的任一等级,均可以触发从隐私通话模式切换到大音量模式;以及从7级至10级中的任一等级变化为1级至6级中的任一等级,均可以触发从大音量模式切换到隐私通话模式。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取音量6级作为预设音量等级为示例性地说明,在实际实现时预设音量等级的取值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不限定大音量模式和隐私通话模式时音量条的显示形式、显示颜色、显示长度等。在一些实施例中,大音量模式时的音量条与隐私通话模式时的音量条可以如图8中的(a)所示。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大音量模式时的音量条与隐私通话模式时的音量条可以如图8中的(b)所示,两种通话模式的音量条在显示颜色上不同。为了便于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均以图8中的(a)所示的音量条为例进行示例性说明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通过不同的图标分别表示隐私通话模式和大音量模式,以区分隐私通话模式和大音量模式。具体地,用于标识通话模式的图标在显示位置、显示尺寸以及显示形式等方面,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确定,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定。可选地,用于标识通话模式的图标可以显示于音量条的下方或上方。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通话模式切换时,在音量条的填充量发生变化的同时,通话模式的图标也会相应发生变化,以提示用户通话模式已切换,从而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通话模式切换时,电子设备可以震动提示用户,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在一些实施例中,用户可以通过对电子设备的物理音量按键按压,以调高音量或降低音量。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用户可以在屏幕上显示的音量条上滑动操作,以调高音量或降低音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上述通话模式切换的过程。
示例性地,图9示出了通话模式切换的一种界面示意图。如图9中的(a)所示,当前语音通话中已启用隐私通话模式。用户可以按压音量按键以调节音量。如图9中的(b)所示,在用户按压音量按键之后,语音通话界面中显示音量条61以及用于标识隐私通话模式的图标62。音量按键包括音量增加键(音量+键)和音量降低键(音量-键),用户可以按压音量+键以调高音量,也可以按压音量-键以调低音量。如图9中的(c)和(d)所示,当用户按压音量+键以调高音量时,音量条沿箭头方向增加,当调节后的音量等级超过预设音量等级(6级)时,从隐私通话模式切换为大音量模式。如图9中的(d)所示,在大音量模式下,用于标识隐私通话模式的图标62更新显示为用于标识大音量模式的图标63;此外,隐私通话模式的相关提示信息,例如不再显示“智慧隐私通话已开启”,状态栏中用于标识隐私通话模式的图标也取消显示。
再示例性地,图10示出了通话模式切换的另一种界面示意图。如图10中的(a)所示,语音通话界面中显示音量条61以及用于标识大音量模式的图标63,由此可知当前语音通话中为大音量模式。用户可以通过在音量条61沿特定方向滑动手指以调节音量,例如沿某一方向滑动手指可以调高音量,沿相反方向滑动手指可以调低音量。如图10中的(b)所示,在用户在音量条61沿箭头所示方向滑动手指以调低音量。如图10中的(c)所示,当用户在音量条61操作以调低音量时,音量条沿箭头所示方向下降,当调节后的音量等级小于或等于预设音量等级(6级)时,从大音量模式切换为隐私通话模式。如图10中的(c)所示,在隐私通话模式下,用于标识大音量模式的图标63更新显示为用于标识隐私通话模式的图标62;此外会显示“智慧隐私通话已开启”,状态栏中也会显示用于标识隐私通话模式的图标,以提示用户当前已启用隐私通话模式。
可选地,如图10中的(c)和(d)所示,在预设时长(例如5秒)后,音量条以及用于标识通话模式的图标会被隐藏。用户可以按压物理音量按键,再次呼出音量条以及用于标识通话模式的图标。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图11示出了音量等级的划分以及各个音量等级与音量值的映射关系的示意图。如图11所示,音量等级被划分为1级到10级,其中当音量等级处于1级到6级范围内,则启用隐私通话模式;当音量等级处于7级到10级范围内,则启用大音量模式。示例性地,1级到10级分别对应的音量值为:2.5dB,5dB,7.5dB,10dB,12.5dB,15dB,17.5dB,20dB,22.5dB,25dB。可以理解,这里各个音量等级与音量值的映射关系为示例性地说明,可以理解,在实际实现时,各个音量等级对应的音量值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设置,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实施例中,隐私通话模式和大音量模式采用的是同一音量等级划分规则。在一些实施例中,隐私通话模式和大音量模式还可以采用不同的音量等级划分规则。下面结合图12示例性地说明这两种通话模式各自的音量等级划分规则以及这两种通话模式的音量等级映射关系。
如图12所示,隐私通话模式也可以对应10个音量等级,这10个音量等级对应的音量值分别为1.5dB至15dB,例如音量1级对应1.5dB,音量10级对应15dB。大音量模式对应10个音量等级,这10个音量等级对应的音量值分别为2.5dB至25dB,例如音量1级对应2.5dB,音量10级对应25dB。隐私通话模式的10个音量等级所覆盖的音量值范围与大音量模式的音量1级至音量6级所覆盖的音量值范围相同。可以理解,隐私通话模式的10个音量等级是对大音量模式的音量1级至音量6级的更细等级划分。
图12还示出了从隐私通话模式切换到大音量模式时音量等级的映射关系,如图12所示,隐私通话模式的音量10级对应的音量值为15,大音量模式的音量6级对应的音量值同样也为15,也就是说,隐私通话模式的音量10级相当于大音量模式的音量6级。
其中,隐私通话模式的音量9级(13.5dB)近似相当于大音量模式的音量6级(15dB),隐私通话模式的音量8级(12dB)近似相当于大音量模式的音量5级(12.5dB),隐私通话模式的音量6级(9dB)和7级(10.5dB)近似相当于大音量模式的音量4级(10dB),隐私通话模式的音量4级(6dB)近似相当于大音量模式的音量3级(7.5dB),隐私通话模式的5级(7.5dB)相当于大音量模式的音量3级(7.5dB),隐私通话模式的音量2级(3dB)和3级(4.5dB)近似相当于大音量模式的音量2级(5dB),隐私通话模式的音量1级(1.5dB)近似相当于大音量模式的音量1级(2.5dB)。
需要说明的是,图12所示的映射关系为示例性地说明,具体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确定,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定。
结合图11和图12所示的音量等级划分规则,在隐私通话模式与大音量模式之间切换的过程中,音量条的变化形式可以有各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本申请实施例示例性地给出了以下三种实现方式:
方式一,结合参考图11和图13,两种模式的音量条长度相同且音量条表示的音量值范围相同。两种模式的音量条的最大等级均为音量10级,音量10级对应25dB。
如图13中的(a)所示,当前音量条表示音量6级(15dB),此时为隐私通话模式。当用户调高音量时,音量条的阴影填充量增多,例如音量等级升高到音量7级(17.5dB),此时发生模式切换,即退出隐私通话模式,并进入大音量模式。进一步地,当用户继续调高音量时,音量条的阴影填充量增多,例如音量等级升高到音量8级(20dB),此时仍然为大音量模式。
如图13中的(b)所示,当前音量条表示音量7级(17.5dB),此时为大音量模式。当用户调低音量时,音量条的阴影填充量减少,例如音量等级降低到音量6级(15dB),此时发生模式切换,即启用隐私通话模式,并退出大音量模式。进一步地,当用户继续调低音量时,音量条的阴影填充量减少,例如音量等级降低到音量5级(12.5dB),此时仍然为隐私通话模式。
方式二,结合参考图12和图14,两种模式的音量条长度不同且音量条表示的音量值范围不同。不同于上述方式一,在方式二中,隐私通话模式的音量条长度小于大音量模式的音量条长度。隐私通话模式的音量条最大等级为音量10级,该音量10级对应15dB;大音量模式的音量条最大等级为音量10级,该音量10级对应25dB。
如图14中的(a)所示,当前音量条表示音量8级(12dB),此时为隐私通话模式。当用户调高音量时,音量条的阴影填充量变为填满状态,音量等级升高到音量10级(15dB)。当用户继续调高音量时,音量条变长且阴影填充量变化为未填满状态,例如对应的音量等级为音量8级(20dB),此时发生模式切换,即退出隐私通话模式,并进入大音量模式。进一步地,当用户继续调高音量时,音量条的长度为发生变化并且音量条的阴影填充量增多,例如音量等级升高到音量9级(22.5dB),此时仍然为大音量模式。
如图14中的(b)所示,当前音量条表示音量7级(17.5dB),此时为大音量模式。当用户调低音量时,音量条变短并且阴影填充量变化为填满状态,对应的音量等级为音量10级(15dB),此时发生模式切换,即启用隐私通话模式,并退出大音量模式。进一步地,当用户继续调低音量时,音量条的长度不发生变化并且阴影填充量降低,例如音量等级降低到音量7级(10.5dB),此时仍然为隐私通话模式。
可以看出,在方式二中,音量条在隐私通话模式可调至最大等级,即音量10级,此时音量条保持满格显示。
方式三,结合参考图12和图15,两种模式的音量条长度相同但音量条表示的音量值范围不同。不同于上述方式一,在方式三中,隐私通话模式的音量条最大等级为音量10级,该音量10级对应15dB;大音量模式的音量条最大等级为音量10级,该音量10级对应25dB。为了便于区分,方式三中可以采用不同颜色或图案分别表示两种模式的音量条的阴影。
如图15中的(a)所示,当前音量条表示音量8级(12dB),此时为隐私通话模式。当用户调高音量时,音量条的阴影填充量变化为填满状态,音量等级升高到音量10级(15dB),此时仍然为隐私通话模式。进一步地,当用户继续调高音量时,音量条的阴影填充量下降且阴影颜色变化,例如对应的音量等级为音量7级(17.5dB),此时发生模式切换,即退出隐私通话模式,并进入大音量模式。进一步地,当用户继续调高音量时,音量条的阴影填充量增多,例如音量等级升高到音量8级(20dB),此时仍然为大音量模式。
如图15中的(b)所示,当前音量条表示音量7级(17.5dB),此时为大音量模式。当用户调低音量时,音量条的阴影填充量变化为填满状态且阴影颜色发生变化,对应的音量等级为音量10级(15dB),此时发生模式切换,即启用隐私通话模式,并退出大音量模式。进一步地,当用户继续调低音量时,音量条的阴影填充量减少,例如音量等级降低到音量7级(10.5dB),此时仍然为隐私通话模式。
以上详细描述了隐私通话模式与大音量模式之间切换的过程,下面再进一步说明隐私通话模式与扬声器模式之间切换的可能实现方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本申请提供的音频处理方法,在电子设备处于隐私通话模式的情况下,当电子设备接收到用户点击扬声器图标时,可以切换为扬声器模式,即通过扬声器发声来输出语音,此时屏幕和听筒均不发声。可选地,进一步地,当电子设备接收到用户点击扬声器图标时,可以退出扬声器模式,并重新进入隐私通话模式。
示例性地,图16示出了接听来电后的语音通话界面的示意图,在语音通话界面中显示有以下提示信息:“智慧隐私通话已开启”71以及标识隐私通话的图标72。如图16中的(a)所示,用户点击语音通话界面中的扬声器键73,以触发通过扬声器播放语音。如图16中的(b)所示,响应于用户对扬声器键73的操作,手机开启免提功能,此时通过扬声器播放语音,且屏幕和听筒均不发声,并且语音通话界面中可以显示提示信息“已退出智慧隐私通话”74,相应地“智慧隐私通话已开启”71以及标识隐私通话的图标72会取消显示。提示信息“已退出智慧隐私通话”74在显示预设时长(例如5秒)后会隐藏。
进一步可选地,如图16中的(c)所示,用户可以再次点击语音通话界面中的扬声器键73,以触发关闭扬声器。如图16中的(d)所示,响应于用户对扬声器键73的操作,手机从扬声器模式切换到隐私通话模式。如此实现隐私通话模式与大音量模式之间的切换。
再示例性地,图17示出了通过在智慧隐私通话功能的通知卡片上操作来触发从隐私通话模式切换到扬声器模式的界面示意图,如图17中的(a)所示,用户在语音通话界面上沿箭头方向向下滑动手指,以下拉菜单栏。如图17中的(b)所示,显示菜单栏(也称为通知界面),该菜单栏中显示有通知卡片75,该通知卡片75用于指示正在进行语音通话,用户可以点击该通知卡片75中的免提标识76,以触发开启免提功能。如图17中的(c)所示,在用户点击该免提标识76之后,从菜单栏界面返回到语音通话界面,在语音通话界面中可以显示提示信息“已退出智慧隐私通话”74。相应地“智慧隐私通话已开启”71以及标识隐私通话的图标72会取消显示。如此实现隐私通话模式与大音量模式之间的切换。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提供了智慧隐私通话功能的设置界面,用户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在该设置界面中触发智慧隐私通话功能开启或关闭。
示例性地,图18示出了通过智慧隐私通话功能的通知卡片进入智慧隐私通话功能的设置界面的示意图,如图18中的(a)所示,用户在语音通话界面上沿箭头方向向下滑动手指,以下拉菜单栏。如图18中的(b)所示,显示菜单栏(也称为通知界面),该菜单栏中显示有通知卡片77,该通知卡片77用于指示智慧隐私通话功能已开启,用户可以点击该通知卡片77,以对智慧隐私通话功能进行设置。如图18中的(c)所示,在用户点击该通知卡片75之后,从菜单栏界面跳转到智慧隐私通话功能的设置界面78,该设置界面78中包括智慧隐私通话功能的开关控件79,开关控件79当前指示智慧隐私通话功能处于开启状态。用户可以对开关控件79操作(例如沿图示箭头方向的滑动操作),以触发关闭智慧隐私通话功能。
进一步地,如图18中的(d)所示,在用户对开关控件79操作之后,退出隐私通话模式,并且从智慧隐私通话功能的设置界面78跳转到语音通话界面,在语音通话界面中可以显示提示信息“已退出智慧隐私通话”74。相应地“智慧隐私通话已开启”71以及标识隐私通话的图标72会取消显示。
需要说明的是,上面实施例应用的语音通话场景为例进行示例性的说明,可以理解,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关于在隐私通话模式与扬声器模式之间切换,以及对隐私通话模式的功能设置等方案同样可以应用于VoIP的语音通话场景中。
示例性地,以隐私通话模式与扬声器模式之间切换为例,图19示出了VoIP的语音通话界面的示意图,在VoIP的语音通话界面中显示有以下提示信息:“智慧隐私通话已开启”81以及标识隐私通话的图标82。如图19中的(a)所示,用户点击语音通话界面中的扬声器键83,以触发通过扬声器播放语音。如图19中的(b)所示,响应于用户对扬声器键83的操作,手机开启免提功能,此时通过扬声器播放语音,且屏幕和听筒均不发声,并且语音通话界面中可以显示提示信息“已退出智慧隐私通话”84,相应地“智慧隐私通话已开启”81以及标识隐私通话的图标82会取消显示。
如此,在用户通过电子设备进行贴耳听音时,电子设备可以根据不同的音量等级判断是启用隐私通话模式还是大音量模式,并且可以选择通过听筒和/或屏幕进行发声。例如,在电子设备默认设置的音量等级或者用户触发调整后的音量等级小于或等于预设音量等级时,启用隐私通话模式,在隐私通话模式下可以通过听筒和屏幕以不同的发声强度播放语音,例如屏幕发声强度大于听筒发声强度。在电子设备默认设置的音量等级或者用户触发调整后的音量等级大于预设音量等级时,则启用大音量模式,在大音量模式下也可以通过听筒和屏幕以不同的发声强度播放语音,例如听筒发声强度大于屏幕发声强度。通过听筒发声和屏幕发声互补使用,以使电子设备播放语音时既可以避免安静环境下漏音还可以具有良好音质。从而能够良好的保护用户的隐私,使电子设备在用户进行贴耳听音时具有更好的私密性。
如上所述,在用户通过手机进行贴耳听音,或用户选择听筒模式(即手机通过听筒播放声音的模式)时,手机可以判断当前的音量等级是否小于或等于预设音量等级,并根据判断结果确定是启用隐私通话模式还是启用大音量模式。下面说明如何检测用户通过手机贴耳听音的动作的可能实现方式。
其中,用户通过手机进行贴耳听音(即手机所处的贴耳听音状态),可以是用户耳朵贴靠在听筒附近,通过手机的听筒收听手机内存储的音频数据(如录音数据、歌曲数据等)。还可以是用户耳朵贴靠在听筒附近进行语音通信(语音通信可以是通过手机中的电话功能与其他电子设备进行的语音通信,也可以是通过手机中安装的即时通讯应用与其他电子设备进行的语音通信)时,通过手机的听筒收听手机接收到的对侧用户手机传输来的声音数据。还可以是用户耳朵贴靠在听筒附近,通过手机的听筒收听即时通讯应用中的语音消息等。如,手机通过即时通讯应用接收来自其他手机的语音消息。手机可以显示即时通讯应用的聊天界面,该聊天界面包括来自其他手机的语音消息。响应于用户对该语音消息的点击操作,手机可以通过听筒播放来自其他手机的语音消息(即声音信号)。
示例地,手机可以通过光线传感器、距离传感器等传感器来检测用户耳朵是否贴靠在听筒附近。例如,手机可以通过距离传感器检测手机前面板(或者屏幕)前是否有遮挡,当前面板前近距离处有遮挡,则可确定当前用户耳朵贴靠在听筒附近。又例如,当手机光线传感器检测到光线强度瞬间降低且变化较大时,则可确定当前用户耳朵贴靠在听筒附近。当然,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手机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或算法检测用户耳朵是否贴靠在听筒附近,也可以参考常规技术中的相关介绍,此处不做限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用户使用手机进行贴耳听音时,手机还可以显示可供用户选择的各种听音模式,以便用户根据实际使用需求,手动选择听音模式,触发手机执行相应的听筒和屏幕发声的声音播放策略。其中,听音模式可以包括隐私模式和大音量模式。
例如,如图20中的(a)所示,手机的语音通话界面中可以显示“隐私通话模式”和“大音量模式”的控件等可供用户选择的听音模式。例如,如图20中的(a)所示,当前听音模式为隐私通话模式时,手机的语音通话界面显示的控件“隐私通话模式”具有突出显示的效果。如图20中的(a)和(b)所示,响应于用户点击“大音量模式”的操作,手机可以将听音模式从“隐私通话模式”切换为“大音量模式”。当然,用户也可以通过点击“隐私通话模式”,将听音模式从“大音量模式”切换为“隐私通话模式”。后续,手机便可以根据用户选择的听音模式对应的声音播放策略(例如通过听筒和屏幕发声)来播放声音。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示例中,手机接收到用户输入的选择听音模式的操作后,可以直接采用相对应的声音播放策略来播放声音。每种听音模式采用对应的声音播放策略。
其中,隐私通话模式可以采用听筒和屏幕共同发声的声音播放策略来播放声音,其中屏幕发声强度可以大于或等于听筒发声强度。即,手机可以采用屏幕发声为主、听筒发声为辅的方式同时播放语音。隐私通话模式还可以仅采用屏幕发声。
其中,大音量模式可以采用听筒和屏幕共同发声的声音播放策略来播放声音,其中听筒发声强度可以大于屏幕发声强度。即,手机可以采用听筒发声为主、屏幕发声为辅的方式同时播放语音。大音量模式还可以仅采用听筒发声。
其中,根据上述示例的用户贴耳听音的各种场景,听筒和屏幕发声播放的语音可以是手机中保存的任一个音频数据,例如,语音是手机中保存的录音数据或歌曲数据等。还可以是手机进行语音通信时手机接收到的对侧用户手机传输来的声音数据。还可以是手机中安装的即时通讯应用中的语音消息等。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安静环境下,手机还可以根据人耳与手机(或听筒)间的距离来调整听筒发声和屏幕发声的音量(或称为响度)。同时,还可以对听筒发声输出的频段以及屏幕发声输出的频段进行调整。
例如,当人耳远离手机时,手机可以增加听筒发声和屏幕发声的音量。同时,手机还可以减少听筒发声输出的频段中相对高频的部分的发声,即降低屏幕发声输出的频段和听筒发声输出的频段间的分界频率,使听筒发声输出更低的频段。由于屏幕发声的能量大部分正对人耳,而听筒发声的部分能量会从手机中框顶部的出音孔释放,因此提高音量后听筒发声相比于屏幕发声更易漏音,所以进一步调低听筒发声输出的频段,能够避免提高音量后其他用户听清听筒发声输出的声音。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根据屏幕发声的灵敏度对屏幕发声的声音强度进行设置。即,根据屏幕发声的灵敏度不同,设置的屏幕发声的声音强度也可以有所不同。
例如,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屏幕发声可以通过屏幕发声装置(例如,如图2所示的屏幕发声装置)实现,根据不同的屏幕发声方案,屏幕发声装置也有所不同。如,屏幕发声装置可以是连接在屏幕背面的振动源(通常为压电陶瓷,也可以是马达振子、激励器或其他振动单元),可以通过电流信号控制压电陶瓷振动以带动屏幕振动,从而实现屏幕发声。又如,屏幕发声装置还可以是通过悬臂梁结构固定在手机中框上的压电陶瓷,可以通过电流信号控制压电陶瓷振动,利用手机中框将振动传递至屏幕带动屏幕振动,从而实现屏幕发声。又如,屏幕发声装置还可以是固定在手机中框上的激励器,可以通过电流信号控制激励器振动,利用手机中框将振动传递至屏幕带动屏幕振动,从而实现屏幕发声。又例如,屏幕发声装置还可以分体式磁悬浮振子。其中一个振子固定在手机中框上,另一个振子固定在屏幕上,可以通过电流信号控制固定在屏幕上的振子相对于固定在手机中框上的振子振动,从而推动屏幕振动实现屏幕发声。受屏幕发声装置设置的类型、位置、手机中框重量、手机内部结构布局等的影响,不同的屏幕发声方案的屏幕发声灵敏度均有所不同,可以为灵敏高的屏幕发声设置相对较小的屏幕发声声音强度和推动功率,而为灵敏度低的屏幕发声设置相对较大的屏幕发声声音强度和推动功率。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如手机)可以自动开启上述方法所实现的功能,也可以设置为用户手动开启上述方法所实现的功能。
也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大于”可以替换为“大于或等于”,“小于或等于”可以替换为“小于”,或者,“大于或等于”可以替换为“大于”,“小于”可以替换为“小于或等于”。
本文中描述的各个实施例可以为独立的方案,也可以根据内在逻辑进行组合,这些方案都落入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中。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中由电子设备实现的方法和操作,也可以由可用于电子设备的部件(例如芯片或者电路)实现。
上文描述了本申请提供的方法实施例,下文将描述本申请提供的装置实施例。应理解,装置实施例的描述与方法实施例的描述相互对应,因此,未详细描述的内容可以参见上文方法实施例,为了简洁,这里不再赘述。
上文主要从方法步骤的角度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进行了描述。可以理解的是,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实施该方法的电子设备包含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本申请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结合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根据上述方法示例,对电子设备进行功能模块的划分,例如,可以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也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模块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其它可行的划分方式。下面以采用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为例进行说明。
图2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音频处理装置800的示意性框图。该装置800可以用于执行上文方法实施例中电子设备所执行的动作。该装置800包括检测单元810、处理单元820和显示单元830。
检测单元810,用于接收用户的第一操作,该第一操作用于触发拨打电话或者接听电话;
处理单元820,用于响应于该第一操作,电子设备进入语音通话状态,并按照隐私通话模式对应的第一输出策略输出语音,该第一输出策略为通过屏幕输出语音;
检测单元810,还用于接收用户的第二操作,该第二操作用于触发电子设备的输出音量增大;
处理单元820,还用于响应于该第二操作,当调节后的输出音量大于预设输出音量时,从隐私通话模式切换到大音量模式,并按照该大音量模式对应的第二输出策略输出语音,该第二输出策略为通过听筒输出语音。
通过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音频处理装置,当电子设备进入语音通话状态时,自动启用隐私通话模式,例如可以通过屏幕发声的方式来输出语音,以避免漏音,保护用户通话隐私,提升用户通话体验。当接收到用户增大音量的操作时,若判断调节后的音量等级大于预设音量等级,则启用大音量模式,例如可以通过听筒发声的方式输出语音,以保证良好的出音效果,提升用户通话体验。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输出策略为通过屏幕和听筒输出语音;其中,当在隐私通话模式下通过屏幕和听筒输出语音时,屏幕发声的音量强度大于或等于听筒发声的音量强度。
通过上述方案,在隐私通话模式下,可以通过屏幕和听筒同时发声并控制这两种发声方式以不同的音量强度进行发声,如屏幕发声的强度大于或等于听筒发声的强度,以避免漏音,保护用户通话隐私,提升用户通话体验。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输出策略为通过听筒和屏幕输出语音;其中,当在大音量模式下通过屏幕和听筒输出语音时,听筒发声的音量强度大于屏幕发声的音量强度。
通过上述方案,在大音量模式下,可以通过屏幕和听筒同时发声并控制这两种发声方式以不同的音量强度进行发声,如听筒发声的强度大于屏幕发声的强度,以保证良好的出音效果,提升用户通话体验。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隐私通话模式下的输出音量总强度等于在大音量模式下的输出音量总强度。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处理单元820,还用于当从隐私通话模式切换到大音量模式时,增大电子设备的输出音量总强度。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检测单元810,还用于接收用户的第三操作,该第三操作用于触发电子设备的输出音量减小;
处理单元820,还用于响应于该第三操作,当调节后的输出音量小于或等于预设输出音量时,从大音量模式切换为隐私通话模式,并按照隐私通话模式对应的第一输出策略输出语音。
通过上述方案,当接收到用户降低音量的操作时,若判断调节后的音量等级小于或等于预设音量等级,则启用隐私通话模式,以避免漏音,保护用户通话隐私,提升用户通话体验。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按照隐私通话模式对应的第一输出策略输出语音,包括:
在电子设备已开启智慧隐私通话功能的情况下,按照隐私通话模式对应的第一输出策略输出语音。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电子设备的输出音量通过音量等级表示,预设音量通过预设的音量等级表示;或者,电子设备的输出音量通过音量分贝值表示,预设音量通过预设的音量分贝值表示。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电子设备的输出音量范围包括预设的音量分贝值范围,该预设的音量分贝值范围被划分为N个等级,该N个音量等级与预设的音量分贝值范围中的N个分贝值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N个音量等级包括音量1级至音量10级;其中,隐私通话模式对应音量1级至音量I级,大音量模式对应音量I+1级至音量10级,其中I为大于1且小于10的整数。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预设的音量分贝值范围为[2.5dB,25dB]。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I取6时,预设的音量等级为音量6级,音量6级对应的音量分贝值为15dB。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图21所示,装置800还可以包括显示单元830。
显示单元830,用于在智慧隐私通话功能开启之后,在语音通话界面中的第一区域显示第一提示信息和/或第二提示信息,该第一提示信息用于提示隐私通话功能已开启,该第一提示信息用于引导用户靠近该第一区域接听电话;
其中,该第一区域为屏幕的与屏幕发声装置最靠近的区域。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在语音通话界面中的第一区域显示第一提示信息和/或第二提示信息,包括:在语音通话界面中的第一区域,交替显示第一提示信息和第二提示信息。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显示单元830,还用于当从隐私通话模式切换到大音量模式时,取消显示第一提示信息和第二提示信息。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显示单元830,还用于在智慧隐私通话功能开启之后,在前M次语音通话的语音通话界面中均显示第三提示信息,该第三提示信息用于表示智慧隐私通话功能开启后的效果;并在后续的语音通话的语音通话界面中取消显示该第三提示信息。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显示单元830,还用于当按照隐私通话模式对应的第一输出策略输出语音时,在电子设备的状态栏中显示用于标识隐私通话模式的图标。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显示单元830,还用于当从隐私通话模式切换到大音量模式时,在电子设备的状态栏中取消显示用于标识隐私通话模式的图标。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检测单元810,还用于接收到用户对电子设备的物理音量按键的第四操作;
显示单元830,还用于响应于该第四操作,在语音通话界面中显示音量条图标以及通话模式图标;
其中,该音量条图标用于表示语音通话时的输出音量大小,该通话模式图标用于表示当前通话模式为隐私通话模式或者大音量模式。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智慧隐私通话功能开启的情况下,该通话模式图标为用于表示隐私通话模式的图标;或者,在智慧隐私通话功能关闭的情况下,通话模式图标为用于表示大音量模式的图标。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扬声器;检测单元810,还用于在智慧隐私通话功能开启的情况下,接收到用户对语音通话界面中的扬声器控件的第五操作;
处理单元820,还用于响应于该第五操作,通过扬声器输出语音,并停止听筒发声和屏幕发声。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处理单元820,还用于当检测单元810接收到用户对系统设置图标的操作时,显示系统设置界面,该系统设置界面中包括隐私通话设置项;
显示单元830,还用于当检测单元810接收到用户对隐私通话设置项的操作时,显示智慧隐私通话功能的设置界面,该设置界面中显示有智慧隐私通话功能的开启控件和关闭控件;
当接收到用户对开启控件的操作时,开启智慧隐私通话功能;或者,当接收到用户对关闭控件的操作时,关闭智慧隐私通话功能。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检测单元810还用于在智慧隐私通话功能开启的情况下,接收到用户在语音通话界面中的第六操作;
显示单元830还用于响应于该第六操作,从语音通话界面跳转到卡片通知界面,该卡片通知界面中显示有第一通知卡片,该第一通知卡片用于提示智慧隐私通话功能已开启。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显示单元830,还用于当检测单元810接收到用户对第一通知卡片的操作时,从该通知界面跳转到智慧隐私通话功能的设置界面。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装置800适用于基于IP的语音电话的通话场景。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装置800可对应于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描述的方法,并且装置800中的单元的上述和其它操作和/或功能分别为了实现方法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本申请提供一种芯片,该芯片与存储器耦合,该芯片用于读取并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或指令,以执行上述各实施例中的方法。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芯片,该芯片用于读取并执行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或指令,使得各实施例中的方法被执行。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程序代码,当计算机程序代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各实施例中的方法。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当计算机程序代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各实施例中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并未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的执行主体的具体结构进行特别限定,只要能够通过运行记录有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的代码的程序,以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进行处理即可。例如,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以是电子设备,或者,是电子设备中能够调用程序并执行程序的功能模块。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28)
1.一种音频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听筒、屏幕和屏幕发声装置,所述屏幕发声装置用于驱动屏幕进行屏幕发声,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用户的第一操作,所述第一操作用于触发拨打电话或者接听电话;
响应于所述第一操作,所述电子设备进入语音通话状态,并按照隐私通话模式对应的第一输出策略输出语音,所述第一输出策略为通过所述屏幕输出语音;
接收用户的第二操作,所述第二操作用于触发所述电子设备的输出音量增大;
响应于所述第二操作,当调节后的输出音量大于预设输出音量时,从所述隐私通话模式切换到大音量模式,并按照所述大音量模式对应的第二输出策略输出语音,所述第二输出策略为通过所述听筒输出语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出策略为通过所述屏幕和所述听筒输出语音;
其中,当在所述隐私通话模式下通过所述屏幕和所述听筒输出语音时,所述屏幕发声的音量强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听筒发声的音量强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输出策略为通过所述听筒和所述屏幕输出语音;
其中,当在所述大音量模式下通过所述屏幕和所述听筒输出语音时,所述听筒发声的音量强度大于所述屏幕发声的音量强度。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隐私通话模式下的输出音量总强度等于在所述大音量模式下的输出音量总强度。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从所述隐私通话模式切换到所述大音量模式时,增大所述电子设备的输出音量总强度。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按照所述大音量模式对应的第二输出策略输出语音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用户的第三操作,所述第三操作用于触发所述电子设备的输出音量减小;
响应于所述第三操作,当调节后的输出音量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输出音量时,从所述大音量模式切换为所述隐私通话模式,并按照所述隐私通话模式对应的第一输出策略输出语音。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按照隐私通话模式对应的第一输出策略输出语音,包括:
在所述电子设备已开启智慧隐私通话功能的情况下,按照所述隐私通话模式对应的第一输出策略输出语音。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的输出音量通过音量等级表示,预设音量通过预设的音量等级表示;或者,
所述电子设备的输出音量通过音量分贝值表示,预设音量通过预设的音量分贝值表示。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的输出音量范围包括预设的音量分贝值范围,所述预设的音量分贝值范围被划分为N个等级,所述N个音量等级与所述预设的音量分贝值范围中的N个分贝值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N个音量等级包括音量1级至音量10级;其中,所述隐私通话模式对应音量1级至音量I级,所述大音量模式对应音量I+1级至音量10级,其中I为大于1且小于10的整数。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的音量分贝值范围为[2.5dB,25dB]。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I取6时,所述预设的音量等级为音量6级,所述音量6级对应的音量分贝值为15dB。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智慧隐私通话功能开启之后,在语音通话界面中的第一区域显示第一提示信息和/或第二提示信息,所述第一提示信息用于提示所述隐私通话功能已开启,所述第一提示信息用于引导用户靠近所述第一区域接听电话;
其中,所述第一区域为所述屏幕的与所述屏幕发声装置最靠近的区域。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语音通话界面中的第一区域显示第一提示信息和/或第二提示信息,包括:
在所述语音通话界面中的第一区域,交替显示所述第一提示信息和所述第二提示信息。
15.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从隐私通话模式切换到所述大音量模式时,取消显示所述第一提示信息和所述第二提示信息。
16.根据权利要求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智慧隐私通话功能开启之后,在前M次语音通话的语音通话界面中均显示第三提示信息,所述第三提示信息用于表示所述智慧隐私通话功能开启后的效果;
在后续的语音通话的语音通话界面中取消显示所述第三提示信息。
17.根据权利要求1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按照所述隐私通话模式对应的第一输出策略输出语音时,在所述电子设备的状态栏中显示用于标识所述隐私通话模式的图标。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从所述隐私通话模式切换到所述大音量模式时,在所述电子设备的状态栏中取消显示用于标识所述隐私通话模式的图标。
19.根据权利要求1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到用户对所述电子设备的物理音量按键的第四操作;
响应于所述第四操作,在所述语音通话界面中显示音量条图标以及通话模式图标;
其中,所述音量条图标用于表示语音通话时的输出音量大小,所述通话模式图标用于表示当前通话模式为所述隐私通话模式或者大音量模式。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智慧隐私通话功能开启的情况下,所述通话模式图标为用于表示所述隐私通话模式的图标;或者,
在所述智慧隐私通话功能关闭的情况下,所述通话模式图标为用于表示所述大音量模式的图标。
21.根据权利要求1至2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扬声器;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智慧隐私通话功能开启的情况下,接收到用户对语音通话界面中的扬声器控件的第五操作;
响应于所述第五操作,通过所述扬声器输出语音,并停止所述听筒发声和所述屏幕发声。
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接收到用户对系统设置图标的操作时,显示系统设置界面,所述系统设置界面中包括隐私通话设置项;
当接收到用户对隐私通话设置项的操作时,显示智慧隐私通话功能的设置界面,所述设置界面中显示有所述智慧隐私通话功能的开启控件和关闭控件;
当接收到用户对所述开启控件的操作时,开启所述智慧隐私通话功能;或者,当接收到用户对所述关闭控件的操作时,关闭所述智慧隐私通话功能。
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智慧隐私通话功能开启的情况下,接收到用户在语音通话界面中的第六操作;
响应于所述第六操作,从所述语音通话界面跳转到卡片通知界面,所述卡片通知界面中显示有第一通知卡片,所述第一通知卡片用于提示所述智慧隐私通话功能已开启。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接收到用户对所述第一通知卡片的操作时,从所述通知界面跳转到智慧隐私通话功能的设置界面。
25.根据权利要求1至2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适用于基于IP的语音电话的通话场景。
26.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与存储器耦合,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或指令,以使得所述电子设备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2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7.一种芯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与存储器耦合,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或指令,以使得所述芯片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2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8.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在电子设备上运行时,使得所述电子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2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10358549.1A CN118264746A (zh) | 2022-02-28 | 2022-02-28 | 音频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
CN202210191577.XA CN116708654A (zh) | 2022-02-28 | 2022-02-28 | 音频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
PCT/CN2022/141748 WO2023160204A1 (zh) | 2022-02-28 | 2022-12-26 | 音频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
CN202280069266.4A CN118120217A (zh) | 2022-02-28 | 2022-12-26 | 音频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
EP22928447.6A EP4418642A1 (en) | 2022-02-28 | 2022-12-26 | Audio processing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191577.XA CN116708654A (zh) | 2022-02-28 | 2022-02-28 | 音频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410358549.1A Division CN118264746A (zh) | 2022-02-28 | 2022-02-28 | 音频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6708654A true CN116708654A (zh) | 2023-09-05 |
Family
ID=87764643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410358549.1A Pending CN118264746A (zh) | 2022-02-28 | 2022-02-28 | 音频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
CN202210191577.XA Pending CN116708654A (zh) | 2022-02-28 | 2022-02-28 | 音频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
CN202280069266.4A Pending CN118120217A (zh) | 2022-02-28 | 2022-12-26 | 音频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410358549.1A Pending CN118264746A (zh) | 2022-02-28 | 2022-02-28 | 音频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80069266.4A Pending CN118120217A (zh) | 2022-02-28 | 2022-12-26 | 音频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EP (1) | EP4418642A1 (zh) |
CN (3) | CN118264746A (zh) |
WO (1) | WO2023160204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8264746A (zh) * | 2022-02-28 | 2024-06-28 |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 音频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799968A (zh) * | 2019-02-25 | 2019-05-24 |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 设备音量的调节方法、穿戴式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WO2019191953A1 (zh) * | 2018-04-04 | 2019-10-1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屏幕发声方法及终端设备 |
CN118120217A (zh) * | 2022-02-28 | 2024-05-31 |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 音频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3550207B2 (ja) * | 1995-03-01 | 2004-08-04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モード切替え式電話機及び同電話機におけるモード設定方法 |
CN109120770A (zh) * | 2017-06-23 | 2019-01-01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终端隐私保护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08958631B (zh) * | 2018-07-09 | 2020-11-27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屏幕发声控制方法、装置以及电子装置 |
CN109062533B (zh) * | 2018-07-13 | 2021-06-15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发声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
-
2022
- 2022-02-28 CN CN202410358549.1A patent/CN118264746A/zh active Pending
- 2022-02-28 CN CN202210191577.XA patent/CN116708654A/zh active Pending
- 2022-12-26 WO PCT/CN2022/141748 patent/WO2023160204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22-12-26 EP EP22928447.6A patent/EP4418642A1/en active Pending
- 2022-12-26 CN CN202280069266.4A patent/CN118120217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9191953A1 (zh) * | 2018-04-04 | 2019-10-1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屏幕发声方法及终端设备 |
CN109799968A (zh) * | 2019-02-25 | 2019-05-24 |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 设备音量的调节方法、穿戴式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18120217A (zh) * | 2022-02-28 | 2024-05-31 |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 音频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23160204A1 (zh) | 2023-08-31 |
EP4418642A1 (en) | 2024-08-21 |
CN118264746A (zh) | 2024-06-28 |
CN118120217A (zh) | 2024-05-3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7986802B2 (en) |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and personal hands-free accessory with audio disable | |
JP2007520943A (ja) | ノイズの大きい環境における電話機の拡張された使用 | |
KR100658001B1 (ko) | 휴대용 무선단말기에서 스피커폰 통화를 상대방에게통보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 |
CN114466097A (zh) | 防漏音的移动终端及移动终端的声音输出方法 | |
US20100080379A1 (en) | Intelligibility boost | |
CN116471355B (zh) | 音频播放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 |
CN114125616A (zh) | 无线耳机的低功耗方法、装置、无线耳机及可读存储介质 | |
KR20070013766A (ko) | 어쿠스틱 쇼크를 방지하기 위한 오디오 신호의 출력 볼륨을설정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이동 통신 단말기 | |
CN118120217A (zh) | 音频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 |
JP2006042077A (ja) | 携帯通信端末および携帯通信端末の着信音量制御方法 | |
CN106657621B (zh) | 一种声音信号自适应调节装置及方法 | |
KR100547741B1 (ko) | 휴대 단말기의 스피커 장치 | |
CN115623123B (zh) | 一种音频处理方法及设备 | |
CN113938557A (zh) | 智能终端自适应方法、装置及介质 | |
CN117998009A (zh) | 通话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
JP4600643B2 (ja) | 文字表示機能を有するテレビ電話装置及びテレビ電話装置における音声の文字変換表示方法 | |
KR20010017204A (ko) | 휴대폰의 착신음 음량 레벨 제어방법 | |
CN113596232B (zh) | 一种声音通道管理方法、系统和移动终端 | |
KR100684519B1 (ko) | 카오디오용 음성 인식 핸즈프리 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하는카오디오 | |
KR100606092B1 (ko) | 휴대 단말기의 하울링 방지 방법 | |
KR100790147B1 (ko) | 휴대단말기에서 오디오 파일을 출력하는 장치 및 방법 | |
CN117202011A (zh) | 音量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7714581A (zh) | 音频信号的处理方法和电子设备 | |
KR20050014243A (ko) | 이동통신 단말기를 이용한 오디오 데이터 재생장치 및방법 | |
KR100706369B1 (ko) | 이동통신 단말기의 헤드셋을 이용한 차량용 핸즈프리시스템과, 헤드셋을 이용한 차량용 핸즈프리 기능을 탑재한이동통신 단말기 및 이동통신 단말기의 헤드셋을 이용한차량용 핸즈프리 처리방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