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697443A - 供热控制方法、具有多个供热设备的并联系统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供热控制方法、具有多个供热设备的并联系统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697443A
CN116697443A CN202310493707.XA CN202310493707A CN116697443A CN 116697443 A CN116697443 A CN 116697443A CN 202310493707 A CN202310493707 A CN 202310493707A CN 116697443 A CN116697443 A CN 11669744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ing
heat supply
control method
heat
devic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49370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永明
江永杰
田建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u Midea Smart Kitchen Appliance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u Midea Smart Kitchen Appliance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u Midea Smart Kitchen Appliance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u Midea Smart Kitchen Appliance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493707.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697443A/zh
Publication of CN1166974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69744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DDOMESTIC- OR SPACE-HEATING SYSTEMS, e.g.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DOMESTIC HOT-WATER SUPPLY SYSTEMS; ELEMENTS OR COMPONENTS THEREFOR
    • F24D19/00Details
    • F24D19/1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4D19/1006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for water heating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t-Pump Type And Storage Water Hea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供热控制方法、具有多个供热设备的并联系统和存储介质。加热控制方法用于具有多个供热设备的并联系统。加热控制方法包括:检测是否有供热设备存在故障;在确定多个供热设备均不存在故障的情况下,根据与多个供热设备对应的供热策略,控制具有供热需求的至少一个供热设备启动并加热流体。上述加热控制方法,能够实现并联系统地联合控制多个供热设备供热,即使有供热设备存在故障而无法启动,也可以根据优先级顺序启动其他的供热设备进行供热,实现小时无间断使用的效果。

Description

供热控制方法、具有多个供热设备的并联系统和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供热控制方法、具有多个供热设备的并联系统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相关技术中,大型单台大功率采暖热水设备也有很多地区在使用,但其有安装需有较大空间、设备维护需停止采暖以及无法24小时无间断使用等不利因素影响,在实际使用时存在诸多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供热控制方法、具有多个供热设备的并联系统和存储介质。
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供热控制方法用于具有多个供热设备的并联系统,所述供热控制方法包括:
检测是否有所述供热设备存在故障;
在确定所述多个供热设备均不存在故障的情况下,根据与所述多个供热设备对应的供热策略,控制具有供热需求的至少一个所述供热设备启动并加热流体。
上述供热控制方法,能够实现系统地联合控制多个供热设备供热,即使有供热设备存在故障而无法启动,也可以根据优先级顺序启动其他的供热设备进行供热,实现小时无间断使用的效果。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根据与所述多个供热设备对应的供热策略,控制具有供热需求的至少一个所述供热设备启动并加热流体,包括:
在当前未接收到对第一供热设备的启动信号的情况下,接收到对第二供热设备的启动信号的时候,控制所述第二供热设备启动,所述第一供热设备的优先级大于所述第二供热设备的优先级;
在所述第二供热设备处于启动状态的情况下,接收到对所述第一供热设备的启动信号的时候,控制所述第一供热设备启动。
如此,根据不同程度的使用需求来进行供热,有利于提高供热效率。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供热控制方法包括:
在所述第一供热设备的热水供应流量不小于第一流量值,和/或,所述第一供热设备的热水温度不大于第一温度值的情况下,确定生成对所述第一供热设备的启动信号。
如此,可使得第一供热设备能够及时提供足够的热水。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第二供热设备处于启动状态的情况下,接收到对所述第一供热设备的启动信号的时候,控制所述第一供热设备启动,包括:
控制选通阀切断与第二供水管道的连通以停止向所述第二供热设备提供所述流体,并控制所述选通阀切换至连通第一供水管道以向所述第一供热设备提供所述流体。
如此,可保证对第一供热设备的热水效率。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供热控制方法包括:
在至少两个所述供热设备处于启动状态的情况下,根据至少两个所述供热设备的反馈信息控制至少两个所述供热设备的加热功率。
如此,可有利于维持恒温、节能及环保的效果。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供热控制方法包括:
在至少一个所述供热设备处于启动状态的情况下,确定所述多个供热设备满足预设条件的时候,再次检测是否有所述供热设备存在故障。
如此,有利于及时维持整体的加热效果。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预设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个:
所有所述供热设备均处于所述启动状态;
具有低优先级的所述供热设备处于所述启动状态,且仍未接收到具有高优先级的所述供热设备的启动信号。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供热控制方法包括:
在再次确定所述多个供热设备不存在故障的情况下,且确定处于所述启动状态的所述供热设备均满足对应的所述加热条件而关闭的时候,根据所述多个供热设备的优先级顺序,控制具有供热需求的所述供热设备启动并加热所述流体;
在再次确定所述多个供热设备不存在故障的情况下,且确定处于所述启动状态的所述供热设备未满足对应的所述加热条件的时候,重新检测是否有所述供热设备存在故障。
如此,能够及时确定供热设备在停止加热后是否发生故障,方便下一次能够即时使用。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供热控制方法包括:
根据至少两个所述供热设备的供热需求,确定至少两个所述供热设备的加热时长,并使得至少两个所述供热设备的加热时长均处于分配时长范围内。
如此,可对多个供热设备的使用寿命进行平衡,有利于提高整体系统的使用时长。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供热控制方法包括:
在检测到有处于启动状态的所述供热设备存在故障的情况下,控制故障供热设备关闭并不响应对所述故障供热设备的启动信号,以及控制未启动的所述供热设备启动以补充所述故障供热设备的加热功率。
如此,可维持整体系统的加热效率。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供热控制方法包括:
根据对应的目标加热功率,控制所述供热设备的至少一个启动,并使得处于启动状态的所述供热设备的加热总功率不小于所述目标加热功率。
如此,可达到满足加热需求的效果。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一种具有多个供热设备的并联系统,所述并联系统包括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用于:
检测是否有所述供热设备存在故障;
在确定所述多个供热设备均不存在故障的情况下,根据与所述多个供热设备对应的供热策略,控制具有供热需求的至少一个所述供热设备启动并加热流体。
上述并联系统,能够实现系统地联合控制多个供热设备供热,即使有供热设备存在故障而无法启动,也可以根据优先级顺序启动其他的供热设备进行供热,实现小时无间断使用的效果。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一种具有多个供热设备的并联系统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任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的供热控制方法的步骤。
上述并联系统,能够实现系统地联合控制多个供热设备供热,即使有供热设备存在故障而无法启动,也可以根据优先级顺序启动其他的供热设备进行供热,实现小时无间断使用的效果。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的供热控制方法的步骤。
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能够实现系统地联合控制多个供热设备供热,即使有供热设备存在故障而无法启动,也可以根据优先级顺序启动其他的供热设备进行供热,实现小时无间断使用的效果。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加热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并联系统的模块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并联系统的系统原理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并联系统-10;供热设备-20、控制模块-21;采暖装置-30、换热器-31、采暖末端-32、供热水装置-40、储水箱-41、供热水末端-42、中央控制器-5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请参考图1和图2,本发明实施方式的一种加热控制方法,用于具有多个供热设备20的并联系统10。加热控制方法包括:
01:检测是否有供热设备20存在故障;
02:在确定多个供热设备20均不存在故障的情况下,根据与多个供热设备20对应的供热策略,控制具有供热需求的至少一个供热设备20启动并加热流体。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加热控制方法可以通过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并联系统10来实现。具体地,请结合图2,并联系统10包括控制模块21,控制模块21用于:检测是否有供热设备20存在故障;在确定多个供热设备20不存在故障的情况下,根据对应多个供热设备20的优先级顺序,控制对应的至少一个具有供热需求的供热设备20开启并加热流体。
上述加热控制方法和并联系统10,能够实现并联系统10地联合控制多个供热设备20供热,即使有供热设备20存在故障而无法启动,也可以根据优先级顺序启动其他的供热设备20进行供热,实现2小时无间断使用的效果。
具体地,供热设备20可以向采暖设备和供热水设备进行供热。在相关应用中,采暖设备和供热水设备多适应于家庭使用的场景,具有热负荷较低的特征。在部分热负荷需求较大的使用场景,如学校、工厂、酒店及医院等,采用热负荷较低的设备提供暖气或热水的效率偏低。在这种情况下,采用具有较大的热负荷的设备,虽然能够满足热负荷需求,但这样的设备往往需要占据较大的空间,在发生故障等需要维护的时候,则需要进行停机维修,从而难以满足不间断运作的使用场景。
在本发明实施方式中,通过控制多个供热设备20的启动和关闭,使得多个供热设备20构成具有较大的热负荷的供热并联系统10。在其中一个供热设备20出现故障时,则会在被控制启动时被检测到,从而能够控制其他的供热设备20启动以保证足够的热负荷。在所有的供热设备20都没有出现故障的情况下,则可确定所有的供热设备20可以正常运行,从而能够按照对应的供热策略,控制相应的供热设备20启动并加热流体。
另外,流体可以为水。流体可以用于供热水,也可以作为热源进行采暖,从而可满足用户在不同使用场景下的需求。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步骤01(根据与多个供热设备20对应的供热策略,控制具有供热需求的至少一个供热设备20启动并加热流体),包括:
在当前未接收到对第一供热设备20的启动信号的情况下,接收到对第二供热设备20的启动信号的时候,控制第二供热设备20启动,第一供热设备20的优先级大于第二供热设备20的优先级;
在第二供热设备20处于启动状态的情况下,接收到对第一供热设备20的启动信号的时候,控制第一供热设备20启动。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加热控制方法可以通过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并联系统10来实现。具体地,请结合图2,控制模块21用于:在当前未接收到对第一供热设备20的启动信号的情况下,接收到对第二供热设备20的启动信号的时候,控制第二供热设备20启动,第一供热设备20的优先级大于第二供热设备20的优先级且前后相邻;在第二供热设备20处于启动状态的情况下,接收到对第一供热设备20的启动信号的时候,控制第一供热设备20启动。
如此,根据不同程度的使用需求来进行供热,有利于提高供热效率。
具体地,第一供热设备20可以向供热水设备供热,第二供热设备20可以向采暖设备供热。可以理解,在实际应用中,用户对热水和暖气都可以不同的需求,用户对热水的需求倾向于不定时和即时使用,而对采暖的需求则倾向于持续和延迟使用。在这种情况下,则可以将第一供热设备20确定为需要优先启动,第二供热设备20则确定为可延迟启动。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在确定未接收到对第一供热设备20的启动信号的情况下,则表示当前不需要优先启动第一供热设备20烧热水,从而可以响应对第二供热设备20的启动信号,启动第二供热设备20进行供暖。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控制第一供热设备20启动的情况下,可通过相应的阀门连通水泵与第一供热设备20的供水通道之间的通路,以对第一供热设备20进行供水。在确定第一供热设备20被供水的情况下,则可控制第一供热设备20启动以开始加热水。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控制第二供热设备20启动的情况下,可通过相应的阀门连通水泵与第二供热设备20的供水通道之间的通路,以对第二供热设备20进行供水。在确定第二供热设备20被供水的情况下,则可控制第二供热设备20启动以开始加热水。在第二供热设备20中被加热的水最终可以呈液态或呈气态地通入相应的采暖通道内提供采暖。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供热控制方法包括:
在第一供热设备20的热水供应流量不小于第一流量值,和/或,第一供热设备20的热水温度不大于第一温度值的情况下,确定生成对第一供热设备20的启动信号。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加热控制方法可以通过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并联系统10来实现。具体地,请结合图2,控制模块21用于:在第一供热设备20的热水供应流量不小于第一流量值,和/或,第一供热设备20的热水温度不大于第一温度值的情况下,确定生成对第一供热设备20的启动信号。
如此,可使得第一供热设备20能够及时提供足够的热水。
具体地,在第一供热设备20的热水供应流量不小于第一流量值的情况下,或者,在第一供热设备20的热水温度不大于第一温度值的情况下,则可确定用户正在大量使用热水,存在需要及时补充热水的可能。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可通过检测第一供热设备20的热水供应流量来确定第一供热设备20的热水供应流量是否不小于第一流量值。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可通过检测第一供热设备20的热水温度来确定第一供热设备20的热水温度是否不大于第一温度值。
另外,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通过在接收到用户的操作来确定生成对第一供热设备20的启动信号。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在第二供热设备20处于启动状态的情况下,接收到对第一供热设备20的启动信号的时候,控制第一供热设备20启动,包括:
控制选通阀(图未示)切断与第二供水管道的连通以停止向第二供热设备20提供流体,并控制选通阀切换至连通第一供水管道以向第一供热设备20提供流体。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加热控制方法可以通过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并联系统10来实现。具体地,请结合图2,控制模块21用于:控制选通阀切断与第二供水管道的连通以停止向第二供热设备20提供流体,并控制选通阀切换至连通第一供水管道以向第一供热设备20提供流体。
如此,可保证对第一供热设备20的热水效率。
可以理解,在实际应用中,在需要使用热水时,虽然可以预先烧好一定量的热水,但仍然会存在热水的预先存储量不足的情况,从而需要再次启动第一供热设备20进行烧热水。在烧热水的情况下,可能会存在对第一供热设备20的供水不足的情况。
在上述的情况下,为了保证对第一供热设备20的供水,进而保证第一供热设备20的烧热水的效率,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供热设备20和第二供热设备20可以通过选通阀来控制流体的提供。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可以控制选通阀切断与第二供水管道之间的连通,以停止向第二供热设备20继续提供水,并控制选通阀连通至第一供水管道,以将水通过第一供水管道提供给第一供热设备20,从而可在总出水量受限的情况下,保证第一供热设备20具有足够的水进行加热。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供热设备20可以向采暖设备供热,可以理解,采暖设备在提供暖气时,暖气的加热空间多为封闭的,这样,即使第二供热设备20由于没有提供水而不再提供暖气,也能够使得暖气的加热空间在短时间内维持足够高的温度,在第一供热设备20完成加热后,通过重新向第二供热设备20供水,也能够及时补充暖气。选通阀可以为三通阀。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供热控制方法包括:
在至少两个供热设备20处于启动状态的情况下,根据至少两个供热设备20的反馈信息控制至少两个供热设备20的加热功率。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加热控制方法可以通过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并联系统10来实现。具体地,请结合图2,控制模块21用于:在至少两个供热设备20处于启动状态的情况下,根据至少两个供热设备20的反馈信息控制至少两个供热设备20的加热功率。
如此,可有利于维持恒温、节能及环保的效果。
具体地,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反馈信息可以包括对应供热设备20的故障检测信息,可以包括供热设备20的加热温度信息,也可以包括供热设备20的加热时长。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反馈信息为对应供热设备20的故障检测信息,在至少两个供热设备20处于启动状态的情况下,若根据其中一个供热设备20的反馈信息被确定为存在故障,则会确定存在故障的供热设备20停止加热,并控制未启动的供热设备20启动并可达到加热功率与存在故障的供热设备20的加热功率相近的程度。
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反馈信息为供热设备20的加热温度信息。在确定供热设备20的当前加热温度与目标加热温度的差值较大时,可以控制供热设备20增加加热功率以提高当前加热温度的上升速率,在确定供热设备20的当前加热温度与目标加热温度的差值较小时,则可以控制供热设备20减小加热功率以减小当前加热温度的上升速率。
在又一个实施方式中,反馈信息为供热设备20的加热时长。在确定供热设备20的当前加热时长与目标加热时长的差值较大时,可以控制供热设备20增加加热功率以提高当前加热温度的上升速率,在确定供热设备20的当前加热时长与目标加热时长的差值较小时,则可以控制供热设备20减小加热功率以减小当前加热温度的上升速率。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可以理解,通过启动其他的供热设备20来替换存在故障的供热设备20,能够维持整体的加热功率,进而达到维持加热温度的效果;通过在加热的初期增加加热功率,在即将维持加热目标的时候减小加热功率,能够方便快速达到需要维持的加热温度,且能够减少消耗多余的功率进行加热,有利于节能及环保。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供热控制方法包括:
在至少一个供热设备20处于启动状态的情况下,确定多个供热设备20满足预设条件的时候,再次检测是否有供热设备20存在故障。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加热控制方法可以通过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并联系统10来实现。具体地,请结合图2,控制模块21用于:在至少一个供热设备20处于启动状态的情况下,确定多个供热设备20满足预设条件的时候,再次检测是否有供热设备20存在故障。
如此,有利于及时维持整体的加热效果。
具体地,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在已有供热设备20在加热的情况下,由于可能存在加热中途出现故障的可能,通过确认供热设备20是否满足预设条件,来确定预期参与加热的供热设备20是否都已被启动,进而能够确定再次检测是否有供热设备20存在故障的时机,最终能够保障及时发现无法提供加热功率的供热设备20并及时启动其他的供热设备20补充缺少的加热功率。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一预设条件可以包括所有供热设备20均处于启动状态。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一预设条件可以包括具有低优先级的供热设备20处于启动状态,且仍未接收到具有高优先级的供热设备20的启动信号。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供热控制方法包括:
在再次确定多个供热设备20不存在故障的情况下,且确定处于启动状态的供热设备20均满足对应的加热条件而关闭的时候,根据多个供热设备20的优先级顺序,控制具有供热需求的供热设备20启动并加热流体;
在再次确定多个供热设备20不存在故障的情况下,且确定处于启动状态的供热设备20未满足对应的加热条件的时候,重新检测是否有供热设备20存在故障。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加热控制方法可以通过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并联系统10来实现。具体地,请结合图2,控制模块21用于:在再次确定多个供热设备20不存在故障的情况下,且确定处于启动状态的供热设备20均满足对应的加热条件而关闭的时候,根据多个供热设备20的优先级顺序,控制具有供热需求的供热设备20启动并加热流体;在再次确定多个供热设备20不存在故障的情况下,且确定处于启动状态的供热设备20未满足对应的加热条件的时候,重新检测是否有供热设备20存在故障。
如此,能够及时确定供热设备20在停止加热后是否发生故障,方便下一次能够即时使用。
具体地,在再次确定处于启动状态的供热设备20都不存在故障的情况下,若当前未完成加热任务,则会相应地进行第三次的故障检测。第三次故障检测可以在确定当前未完成加热任务后预设时长后进行。在再次确定处于启动状态的供热设备20都不存在故障的情况下,若当前完成加热任务,则可以控制完成加热任务的供热设备20关闭,并会进入供热设备20的优先级的判断阶段,响应对具有高优先级的供热设备20的启动信号进行启动。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供热控制方法包括:
根据至少两个供热设备20的供热需求,确定至少两个供热设备20的加热时长,并使得至少两个供热设备20的加热时长均处于分配时长范围内。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加热控制方法可以通过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并联系统10来实现。具体地,请结合图2,控制模块21用于:根据至少两个供热设备20的供热需求,确定至少两个供热设备20的加热时长,并使得至少两个供热设备20的加热时长均处于分配时长范围内。
如此,可对多个供热设备20的使用寿命进行平衡,有利于提高整体并联系统10的使用时长。
具体地,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在确定其中一个供热设备20的历史使用时长小于另外一个供热设备20的历史使用时长的情况下,则会相应地增加历史使用时长较小的供热设备20的加热时长,以及相应地减小历史使用时长较大的供热设备20的加热时长。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在确定其中一个供热设备20的历史使用时长小于另外一个供热设备20的历史使用时长的情况下,则会相应地控制历史使用时长较小的供热设备20启动并加热,以及不启动历史使用时长较大的供热设备20。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供热控制方法包括:
在检测到有处于启动状态的供热设备20存在故障的情况下,控制故障供热设备20关闭并不响应对故障供热设备20的启动信号,以及控制未启动的供热设备20启动以补充故障供热设备20的加热功率。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加热控制方法可以通过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并联系统10来实现。具体地,请结合图2,控制模块21用于:在检测到有处于启动状态的供热设备20存在故障的情况下,控制故障供热设备20关闭并不响应对故障供热设备20的启动信号,以及控制未启动的供热设备20启动以补充故障供热设备20的加热功率。
如此,可维持整体并联系统10的加热效率。
具体地,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在确定其中一个供热设备20存在故障的情况下,则会控制故障供热设备20停止加热并发出对应的报警信号,告知用户对故障供热设备20进行维修,并相应地启动当前未启动的供热设备20进行加热,以补充由于故障供热设备20而缺少的加热功率,进而保证整体并联系统10的加热效率。
另外,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在确定需要启动供热设备20来补充缺少的加热功率的情况下,可以控制所有未启动的供热设备20中历史使用时长最少的一个供热设备20启动,从而可达到维持所有供热设备20的使用寿命平衡的效果。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供热控制方法包括:
根据对应的目标加热功率,控制供热设备20的至少一个启动,并使得处于启动状态的供热设备20的加热总功率不小于目标加热功率。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加热控制方法可以通过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并联系统10来实现。具体地,请结合图2,控制模块21用于:根据对应的目标加热功率,控制供热设备20的至少一个启动,并使得处于启动状态的供热设备20的加热总功率不小于目标加热功率。
如此,可达到满足加热需求的效果。
具体地,目标加热功率可以通过用户设定的加热需求来确定。在确定目标加热功率的情况下,则可根据目标加热功率来确定需要启动的一个或多个供热设备20,并使得启动后的所有供热设备20的加热总功率不小于目标加热功率,达到满足加热需求的效果。
请参考图3,图3所示的实施方式为一种可行的并联系统10。在图3中,并联系统10包括采暖装置30、供热水装置40和中央控制器50。
采暖装置30包括换热器31和至少一个采暖末端32。换热器31具有两个能够相互换热且不连通的换热管道。供热设备20与换热器31的其中一个换热管道连通形成循环回路。采暖末端32与换热器31的另一个换热管道连通形成循环回路。在供热设备20的数量为至少两个的情况下,每个供热设备20相互并联连通,从而使得每个供热设备20都可以向换热器31通入热水,以使得采暖装置30内的媒介能够在换热器31内与热水进行换热。换热后的媒介会通入采暖末端32,以通过采暖末端32散发热量,达到采暖的效果。采暖末端32可以通过开启与换热器31之间的管道以获取换热后的媒介,也可以通过封闭与换热器31之间的管道以停止获取换热后的媒介。
供热水装置40包括储水箱41和至少一个供热水末端42。供热设备20通过管道连通储水箱41的进水端,供热水末端42通过管道连通储水箱41的出水端。储水箱41也可以将内部的水通入供热设备20内以进行加热。
中央控制器50用于控制在并联系统10内的导通阀的通断,从而能够控制相应的管道导通或封闭。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请结合图3,中央控制器50可以控制从储水箱41通向供热设备20以向供热设备20提供待加热的水的通道的通断。
在图3中,供热设备20可以通过端口A来获取来自并联系统10外的供水,从而能够及时补充供水以用于加热。储水箱41可以通过端口B来获取来自供热设备20外的热水。采暖末端32可以通过端口B来获取额外的媒介。
图3中的箭头方向表示供水或媒介沿相应的管道流动的方向。
对于供热设备20而言,在确定有采暖末端32需要加热后的媒介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开启相应数量的供热设备20加热得到热水,热水会通入换热器31内以与媒介进行换热。在确定有供热水末端42需要使用的热水量较大,或者储水箱41内的水量较低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开启相应数量的供热设备20加热得到热水,热水会通入储水箱41内以向供热水末端42提供热水。
另外,在确定需要优先向供热水装置40提供热水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中央控制器50控制供热设备20与换热器31之间的管道封闭,以及控制供热设备20与储水箱41之间的管道导通。中央控制器50可以包括控制模块21,或者,控制模块21可以包括中央控制器50。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一种具有多个供热设备20的并联系统10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任一个实施方式的供热控制方法的步骤。
例如,在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的情况下,可以实现的加热控制方法包括:
01:检测是否有供热设备20存在故障;
02:在确定多个供热设备20均不存在故障的情况下,根据与多个供热设备20对应的供热策略,控制具有供热需求的至少一个供热设备20启动并加热流体。
上述并联系统10,能够实现并联系统10地联合控制多个供热设备20供热,即使有供热设备20存在故障而无法启动,也可以根据优先级顺序启动其他的供热设备20进行供热,实现2小时无间断使用的效果。
具体地,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多个供热设备20可以向供热水设备和采暖设备供热。供热水设备用于满足用户的热水需求。采暖设备用于满足用户的采暖需求。可以理解,通过控制相应的供热设备20进行联合启动,可以满足用户在不同情况下的使用需求,并能够实现24小时使用的效果。
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实施方式的语音识别方法。
例如,在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的情况下,可以实现的加热控制方法方法包括:
01:检测是否有供热设备20存在故障;
02:在确定多个供热设备20均不存在故障的情况下,根据与多个供热设备20对应的供热策略,控制具有供热需求的至少一个供热设备20启动并加热流体。
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能够实现并联系统10地联合控制多个供热设备20供热,即使有供热设备20存在故障而无法启动,也可以根据优先级顺序启动其他的供热设备20进行供热,实现2小时无间断使用的效果。
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设置在控制模块21,也可设置在其他终端,控制模块21能够与其他终端进行通信来获取到相应的程序。
可以理解,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包括:能够携带计算机程序的任何实体或装置、记录介质、U盘、移动硬盘、磁碟、光盘、计算机存储器、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以及软件分发介质等。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计算机程序代码可以为源代码形式、对象代码形式、可执行文件或某些中间形式等。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包括:能够携带计算机程序代码的任何实体或装置、记录介质、U盘、移动硬盘、磁碟、光盘、计算机存储器、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以及软件分发介质。
在本发明的某些实施方式中,控制模块21可以是一个单片机芯片,集成了处理器、存储器,通讯模块等。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
流程图中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任何过程或方法描述可以被理解为,表示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用于实现特定逻辑功能或过程的步骤的可执行指令的代码的模块、片段或部分,并且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范围包括另外的实现,其中可以不按所示出或讨论的顺序,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这应被本发明的实施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在流程图中表示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逻辑和/或步骤,例如,可以被认为是用于实现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的定序列表,可以具体实现在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中,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如基于计算机的系统、包括处理模块的系统或其他可以从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取指令并执行指令的系统)使用,或结合这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而使用。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4)

1.一种供热控制方法,用于具有多个供热设备的并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热控制方法包括:
检测是否有所述供热设备存在故障;
在确定所述多个供热设备均不存在故障的情况下,根据与所述多个供热设备对应的供热策略,控制具有供热需求的至少一个所述供热设备启动并加热流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热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根据与所述多个供热设备对应的供热策略,控制具有供热需求的至少一个所述供热设备启动并加热流体,包括:
在当前未接收到对第一供热设备的启动信号的情况下,接收到对第二供热设备的启动信号的时候,控制所述第二供热设备启动,所述第一供热设备的优先级大于所述第二供热设备的优先级;
在所述第二供热设备处于启动状态的情况下,接收到对所述第一供热设备的启动信号的时候,控制所述第一供热设备启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供热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热控制方法包括:
在所述第一供热设备的热水供应流量不小于第一流量值,和/或,所述第一供热设备的热水温度不大于第一温度值的情况下,确定生成对所述第一供热设备的启动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供热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供热设备处于启动状态的情况下,接收到对所述第一供热设备的启动信号的时候,控制所述第一供热设备启动,包括:
控制选通阀切断与第二供水管道的连通以停止向所述第二供热设备提供所述流体,并控制所述选通阀切换至连通第一供水管道以向所述第一供热设备提供所述流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热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热控制方法包括:
在至少两个所述供热设备处于启动状态的情况下,根据至少两个所述供热设备的反馈信息控制至少两个所述供热设备的加热功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热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热控制方法包括:
在至少一个所述供热设备处于启动状态的情况下,确定所述多个供热设备满足预设条件的时候,再次检测是否有所述供热设备存在故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供热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个:
所有所述供热设备均处于所述启动状态;
具有低优先级的所述供热设备处于所述启动状态,且仍未接收到具有高优先级的所述供热设备的启动信号。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供热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热控制方法包括:
在再次确定所述多个供热设备不存在故障的情况下,且确定处于所述启动状态的所述供热设备均满足对应的所述加热条件而关闭的时候,根据所述多个供热设备的优先级顺序,控制具有供热需求的所述供热设备启动并加热所述流体;
在再次确定所述多个供热设备不存在故障的情况下,且确定处于所述启动状态的所述供热设备未满足对应的所述加热条件的时候,重新检测是否有所述供热设备存在故障。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热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热控制方法包括:
根据至少两个所述供热设备的供热需求,确定至少两个所述供热设备的加热时长,并使得至少两个所述供热设备的加热时长均处于分配时长范围内。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热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热控制方法包括:
在检测到有处于启动状态的所述供热设备存在故障的情况下,控制故障供热设备关闭并不响应对所述故障供热设备的启动信号,以及控制未启动的所述供热设备启动以补充所述故障供热设备的加热功率。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热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热控制方法包括:
根据对应的目标加热功率,控制所述供热设备的至少一个启动,并使得处于启动状态的所述供热设备的加热总功率不小于所述目标加热功率。
12.一种具有多个供热设备的并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并联系统包括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用于:
检测是否有所述供热设备存在故障;
在确定所述多个供热设备均不存在故障的情况下,根据与所述多个供热设备对应的供热策略,控制具有供热需求的至少一个所述供热设备启动并加热流体。
13.一种具有多个供热设备的并联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供热控制方法的步骤。
14.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供热控制方法的步骤。
CN202310493707.XA 2023-04-28 2023-04-28 供热控制方法、具有多个供热设备的并联系统和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669744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493707.XA CN116697443A (zh) 2023-04-28 2023-04-28 供热控制方法、具有多个供热设备的并联系统和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493707.XA CN116697443A (zh) 2023-04-28 2023-04-28 供热控制方法、具有多个供热设备的并联系统和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697443A true CN116697443A (zh) 2023-09-05

Family

ID=878247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493707.XA Pending CN116697443A (zh) 2023-04-28 2023-04-28 供热控制方法、具有多个供热设备的并联系统和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697443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573471A1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hot water and water for ambient heating, and relative boiler system
CN116697443A (zh) 供热控制方法、具有多个供热设备的并联系统和存储介质
CN110213950B (zh) 一种水冷电堆散热风扇控制系统
JP2016065685A (ja) ハイブリッド給湯システム
CN109269007B (zh) 一种户式水机控制方法、控制系统及空调器
JP2004132686A (ja) 液体冷却器の自動制御システム
JP5988080B2 (ja) 熱源装置
US20150221965A1 (en) Cogene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cogeneration system
CN111692637B (zh) 控制方法、控制装置、空调系统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JP2003269736A (ja) コージェネレーションシステム
JP5991816B2 (ja) 熱電併給システム
JP5914799B2 (ja) 発電システム
JP6902272B2 (ja) 給湯システム
JP2003269789A (ja) コージェネレーションシステム
JP2007315645A (ja) 連結給湯システム
JP5950159B2 (ja) コージェネレーションシステム
JP7094186B2 (ja) 熱交換制御装置
CN113939696B (zh) 热源系统、供热水系统、供热水方法以及供热水控制程序
JP5982648B2 (ja) 燃料電池システム
JP2018091614A (ja) 燃料電池システム
JP2018185084A (ja) エネルギ供給システム
CN117317294A (zh) 燃料电池热管理方法及系统
JP2009058169A (ja) 給湯システム
CN117450671A (zh) 热水器并联系统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JP2023101314A (ja) 貯湯給湯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