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693185A - 一种光纤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光纤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693185A
CN116693185A CN202310521325.3A CN202310521325A CN116693185A CN 116693185 A CN116693185 A CN 116693185A CN 202310521325 A CN202310521325 A CN 202310521325A CN 116693185 A CN116693185 A CN 11669318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tical fiber
rod
glass tube
layer glass
clad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52132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陆慧芳
冯立钦
骆志财
陈雨婷
金哲盛
邱曼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Honsun Opto-Electron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Honsun Opto-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Honsun Opto-Electron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Honsun Opto-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521325.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693185A/zh
Publication of CN1166931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69318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BMANUFACTURE, SHAPING, OR SUPPLEMENTARY PROCESSES
    • C03B37/0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flakes, fibres, or filaments from softened glass, minerals, or slags
    • C03B37/01Manufacture of glass fibres or filaments
    • C03B37/02Manufacture of glass fibres or filaments by drawing or extruding, e.g. direct drawing of molten glass from nozzles; Cooling fins therefor
    • C03B37/025Manufacture of glass fibres or filaments by drawing or extruding, e.g. direct drawing of molten glass from nozzles; Cooling fins therefor from reheated softened tubes, rods, fibres or filaments, e.g. drawing fibres from preforms
    • C03B37/027Fibres composed of different sorts of glass, e.g. glass optical fibr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BMANUFACTURE, SHAPING, OR SUPPLEMENTARY PROCESSES
    • C03B37/0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flakes, fibres, or filaments from softened glass, minerals, or slags
    • C03B37/01Manufacture of glass fibres or filaments
    • C03B37/02Manufacture of glass fibres or filaments by drawing or extruding, e.g. direct drawing of molten glass from nozzles; Cooling fins therefor
    • C03B37/03Drawing means, e.g. drawing drums ; Traction or tensioning devices
    • C03B37/032Drawing means, e.g. drawing drums ; Traction or tensioning devices for glass optical fibr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BMANUFACTURE, SHAPING, OR SUPPLEMENTARY PROCESSES
    • C03B2205/00Fibre drawing or extruding details
    • C03B2205/40Monitoring or regulating the draw tension or draw rat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BMANUFACTURE, SHAPING, OR SUPPLEMENTARY PROCESSES
    • C03B2205/00Fibre drawing or extruding details
    • C03B2205/44Monotoring or regulating the preform feed rat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4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the processing of minerals
    • Y02P40/50Glass production, e.g. reusing waste heat during processing or shaping
    • Y02P40/57Improving the yield, e-g- reduction of reject rat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ochemistry & Mineralogy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anufacture, Treatment Of Glass Fib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纤制备方法,包括选择尺寸相匹配的芯层玻璃棒和包层玻璃管;拼装组合光纤拉丝夹具,通过光纤拉丝夹具实现芯层玻璃棒与包层玻璃管之间的相对固定,形成光纤预制棒;将光纤预制棒的上端与送棒装置连接,将光纤预制棒的下端送入加热装置;光纤预制棒的下端加热后形成胚棒,将胚棒送入牵引装置,开启负压装置形成负压;光纤预制棒在高温负压条件下拉伸,完成光纤产品的制备。通过光纤拉丝夹具实现芯层玻璃棒与包层玻璃管的相对固定,免除高温熔缩成型的步骤,降低制备难度及生产成本,适用于不同规格的光纤预制棒。同时对芯层玻璃棒和包层玻璃管之间的间隙抽真空以加强二者之间的粘合,提升光纤强度。

Description

一种光纤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纤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光纤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光纤由高折射率的芯层玻璃棒和低折射率的包层玻璃管组成,现行的光纤产品生产制造过程中,一般通过高温将芯层玻璃棒和包层玻璃管融合在一起形成光纤预制棒,再对光纤预制棒加热软化后进行拉伸以形成光纤产品。公开号为CN115650576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预制棒制备方法及光纤制备方法,其通过对预制棒前体进行熔缩得到预制棒,再对熔缩得到的预制棒进行拉丝形成光纤。然而,在熔缩成型光纤预制棒的过程中,光纤产品容易产生气泡或气线。熔缩成型光纤预制棒的过程还存在成本高、报废率高的问题。
此外,随着行业竞争的激烈,越来越多的厂家倾向于增大光纤预制棒的尺寸以降低光纤的制造成本。囿于玻璃的低导热系数,大尺寸光纤预制棒在熔融制作过程中存在中心粘度和边缘粘度差距过大难以成型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之一,本发明提供一种光纤制备方法,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所提供的光纤制备方法包括:
选择尺寸相匹配的芯层玻璃棒和包层玻璃管;
拼装组合光纤拉丝夹具,通过光纤拉丝夹具实现芯层玻璃棒与包层玻璃管之间的相对固定,形成光纤预制棒;
将光纤预制棒的上端与送棒装置连接,将光纤预制棒的下端送入加热装置;
光纤预制棒的下端加热后形成胚棒,将胚棒送入牵引装置,开启负压装置形成负压;
光纤预制棒在高温负压条件下拉伸,完成光纤产品的制备。
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光纤预制棒在高温负压条件拉伸包括:
根据送棒装置的送棒速度和所制备光纤产品的直径,确定牵引装置的牵引速度;
或者,
根据牵引装置的牵引速度和所制备光纤产品的直径,确定送棒装置的送棒速度。
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中,牵引速度、送棒速度、光纤产品的直径、光纤预制棒的直径之间存在如下关系:
V1=V2*D2/d2
其中,V1为牵引速度,V2为送棒速度,D为光纤预制棒的直径,d为光纤产品的直径。
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选择尺寸相匹配的芯层玻璃棒和包层玻璃管这一步骤具体包括:芯层玻璃棒的外径比包层玻璃管的内径小0.5~1.5毫米。
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选择尺寸相匹配的芯层玻璃棒和包层玻璃管这一步骤具体包括:包层玻璃管的长度比芯层玻璃棒的长度长50~100毫米。
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拼装组合光纤拉丝夹具,通过光纤拉丝夹具实现芯层玻璃棒与包层玻璃管之间的相对固定,形成光纤预制棒这一步骤中,包层玻璃管的两端都长于芯层玻璃棒。
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将光纤预制棒的上端与送棒装置连接,将光纤预制棒的下端送入加热装置这一步骤,还具体包括:根据包层玻璃管的软化温度确定加热装置的加工温度。
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光纤预制棒的下端加热后形成胚棒,将胚棒送入牵引装置,开启负压装置形成负压这一步骤,具体包括:
光纤预制棒下端的包层玻璃管处于加热装置的高温区,软化收缩下落形成胚棒;
将下落的包层玻璃管送入牵引装置,使胚棒的下端密封;
开启负压装置,将芯层玻璃棒与包层玻璃管之间的空气抽出形成负压,负压值至少达到-0.08MPa。
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光纤拉丝夹具包括:
连接件,连接件与送棒装置连接,连接件的底端可拆卸地安装有紧固件;
定位件,定位件与紧固件可拆连接,定位件与芯层玻璃棒连接;
夹持组件,夹持组件包括两个半环结构,两个半环结构相对连接形成环形;
其中,包层玻璃管安装于紧固件与夹持组件之间,芯层玻璃棒通过定位件固定于包层玻璃管内。
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拼装组合光纤拉丝夹具,通过光纤拉丝夹具实现芯层玻璃棒与包层玻璃管之间的相对固定,形成光纤预制棒这一步骤,具体包括:
在芯层玻璃棒与送棒装置连接一端的柱面加工定位槽;
将连接件、紧固件和定位件从上到下依次拼接,将芯层玻璃棒通过钢绳与定位件连接;
包层玻璃管从下向上套在芯层玻璃棒外,使包层玻璃管的内壁与紧固件的外壁抵接;
将两个半环结构套在紧固件与包层玻璃管的相接处,使半环结构的内壁与包层玻璃管的外壁抵接,固定两个半环结构,形成光纤预制棒。
本发明的实施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光纤拉丝夹具实现芯层玻璃棒与包层玻璃管之间的相对固定,免除高温熔缩成型预制棒的步骤,降低制备难度;同时对芯层玻璃棒和包层玻璃管之间的间隙抽真空以加强二者之间的粘合,提升光纤强度。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适用于不同规格的光纤预制棒,降低了光纤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光纤制备方法的步骤示意图;
图2为光纤拉丝夹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光纤预制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光纤制备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100、光纤拉丝夹具;110、连接件;120、夹持组件;121、半环结构;1211、台阶部;122、螺纹固接件;130、定位件;140、紧固件;200、芯层玻璃棒;201、定位槽;300、包层玻璃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至图4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出现术语“中心”、“中部”、“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是用于区分特征名称,而非具有特殊含义,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光纤由高折射率的芯层玻璃棒和低折射率的包层玻璃管组成,现行的光纤产品生产制造过程中,一般通过高温将芯层玻璃棒和包层玻璃管融合在一起形成光纤预制棒,再对光纤预制棒加热软化后进行拉伸以形成光纤产品。然而,在熔融制备光纤预制棒及后续的加热拉制操作中,光纤产品容易产生气泡或气线。成型光纤预制棒的过程还存在成本高、报废率高的问题。
此外,随着行业竞争的激烈,越来越多的厂家倾向于增大光纤预制棒的尺寸以降低光纤的制造成本。囿于玻璃的低导热系数,大尺寸光纤预制棒在熔融制作过程中存在中心粘度和边缘粘度差距过大难以成型的问题。
本发明所提供的光纤制备方法涉及一种光纤拉丝夹具100,具体地,光纤拉丝夹具100包括连接件110、夹持组件120、定位件130,连接件110与送棒装置连接;夹持组件120与连接件110相对固定,夹持组件120包括两个半环结构121,两个半环结构121可拆卸地相对连接而形成环形;定位件130与连接件110固定连接,定位件130用于定位芯层玻璃棒200;其中,包层玻璃管300安装于连接件110与夹持组件120之间,芯层玻璃棒200通过定位件130固定于包层玻璃管300内。光纤拉丝夹具100通过夹持组件120固定包层玻璃管300,通过定位件130固定芯层玻璃棒200,通过机械结构实现芯层玻璃棒200与包层玻璃管300之间的套接固定,以实施后续的光纤拉丝步骤。光纤拉丝夹具100通过调整夹持组件120的尺寸能够实现多种规格预制棒的制作,可以降低光纤预制棒成型的制作难度及生产成本。
具体地,光纤拉丝夹具100还包括紧固件140,紧固件140与连接件110固定连接,包层玻璃管300安装于紧固件140与夹持组件120之间。结合附图,本实施例中,紧固件140可拆卸地安装于连接件110的底部。具体地,紧固件140伸入包层玻璃管300,使紧固件140的外壁与包层玻璃管300的外壁抵接以实现包层玻璃管300上端的密封,同时提供足够的夹持力以便于后续拉丝操作。具体地,紧固件140设置有外螺纹杆,连接件110设置有对应的内螺纹孔,以实现紧固件140与连接件110之间的可拆卸连接。
具体地,紧固件140具有周向布置的第一密封面,夹持组件120具有与第一密封面对应设置的第二安装面,第一密封面与第二安装面相对形成环形安装腔。可以理解的是,包层玻璃管300安装于环形安装腔内以实现包层玻璃管300与光纤拉丝夹具100的相对固定。具体地,包层玻璃管300的内壁与第一密封面配合,以确保包层玻璃管300上端的密封效果,避免后续拉丝加工的产品出现气泡或气线等缺陷。包层玻璃管300的外壁与第二安装面配合,以箍紧包层玻璃管300,确保其与紧固件140的紧密抵接。
进一步地,结合附图,第一密封面为上大下小的锥面结构,第二安装面为柱面结构,可以理解,环形安装腔不同高度处的宽度不同,能够适应不同直径的包层玻璃管300的固定。具体地,环形安装腔的宽度朝向靠近连接件110的方向逐渐减小,不同规格的包层玻璃管300固定于环形安装腔的不同高度处,通过调整第一密封面的锥度可以调节光纤拉丝夹具100所适用的包层玻璃管300的加工范围。一些实施例中,为保证紧固件140与包层玻璃管300之间的紧密相接,在二者相接处缠绕生料带以进一步密封。
可以理解的是,为实现包层玻璃管300的固定,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密封面为柱面结构,第二安装面为上小下大的锥面结构,能够实现同样的效果。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密封面和第二安装面均设置为柱面结构以实现特定规格的包层玻璃管300的固定。
具体地,定位件130通过紧固件140与连接件110固定连接,定位件130与紧固件140可拆卸地连接。本实施例中,紧固件140开设有用于连接定位件130的内螺纹孔,定位件130设置有对应的外螺纹杆,定位件130通过与紧固件140的螺纹连接实现定位件130与连接件110之间的相对固定。结合附图,定位件130设置为挂钩的形式,挂钩通过钢绳钩挂住芯层玻璃棒200,以实现连接件110与芯层玻璃棒200之间的相对固定。
具体地,连接件110开设有第一通气孔,紧固件140开设有第二通气孔,第一通气孔与第二通气孔连通。可以理解,包层玻璃管300能够通过第一通气孔和第二通气孔与负压系统连接,在拉丝过程中保持包层玻璃管300与芯层玻璃棒200之间的负压状态,进一步紧固芯层玻璃棒200与包层玻璃管300之间的相对固定,提升后续光纤拉丝的产品质量。结合附图,本实施例中,连接件110为杆状结构,第一通气孔、第二通气孔与杆状结构同轴设置以便于负压系统抽出包层玻璃管300内的空气。
具体地,半环结构121靠近连接件110的一端设置有封堵结构,具体地,封堵结构与紧固件140抵接以进一步增强包层玻璃管300上端的密封效果,避免光纤拉丝过程中进入空气而导致产品中出现气泡或气线等缺陷。结合附图,封堵结构设置为向内延伸且突出于第二安装面的台阶部1211,两个台阶部1211相互抵接的同时均与紧固件140的上端抵接,以防止空气进入包层玻璃管300内,保证负压效果。可以理解的是,光纤拉制过程中,封堵结构还能够通过与紧固件140抵接以避免紧固件140与夹持组件120之间发生相对滑动,保证芯层玻璃棒200与包层玻璃管300之间的相对固定。
进一步地,夹持组件120还包括螺纹固接件122,可以理解,两个半环结构121通过螺纹固接件122连接以便于夹持组件120的拆装同时保证固接效果。在其他实施例中,两个半环结构121之间还可以通过卡扣连接或插接等方式相连接以形成环形。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为灵活调节夹持组件120对包层玻璃管300的夹紧效果,两个半环结构121之间留有调节缝隙,通过旋转螺纹固接件122改变调节缝隙的大小以调节夹持组件120对包层玻璃管300的夹紧效果。具体地,为预留出调节缝隙,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安装面的直径小于包层玻璃管300的外径;另一些实施例中,半环结构121所对应的角度小于180°设置。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光纤预制棒,光纤预制棒包括前述的光纤拉丝夹具100、包层玻璃管300、芯层玻璃棒200,夹持组件120箍紧包层玻璃管300;芯层玻璃棒200设有与定位件130对应的定位结构,芯层玻璃棒200通过定位结构与定位件130连接。可以理解,光纤预制棒中,芯层玻璃棒200与包层玻璃管300通过光纤拉丝夹具100连接实现相对固定,而无需通过熔融等方式粘合,适用于各种直径的光纤预制棒制作,提高了光纤制造的成品率,降低制造成本。
具体地,定位结构设置为定位槽201,结合附图,定位槽201环绕芯层玻璃棒200的周壁开设。具体地,定位槽201绕设有钢绳,钢绳安装于定位件130以实现芯层玻璃棒200与光纤拉丝夹具100之间的相对固定。可以理解的是,一些实施例中,定位槽201与芯层玻璃棒200的上端面之间还开设有引出槽以容纳钢绳。
本发明涉及光纤制备方法,具体包括:
S1、选择尺寸相匹配的芯层玻璃棒和包层玻璃管;
S2、拼装组合光纤拉丝夹具,通过光纤拉丝夹具实现芯层玻璃棒与包层玻璃管之间的相对固定,形成光纤预制棒;
S3、将光纤预制棒的上端与送棒装置连接,将光纤预制棒的下端送入加热装置;
S4、光纤预制棒的下端加热后形成胚棒,将胚棒送入牵引装置,开启负压装置形成负压;
S5、光纤预制棒在高温负压条件下拉伸,完成光纤产品的制备。
本发明通过光纤拉丝夹具实现芯层玻璃棒与包层玻璃管之间的相对固定,免除高温熔缩成型预制棒的步骤,降低制备难度;同时对芯层玻璃棒和包层玻璃管之间的间隙抽真空以加强二者之间的粘合,提升光纤强度。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适用于不同规格的光纤预制棒,降低了光纤生产成本。
可选地,步骤S1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1、根据光纤预制棒的尺寸确定包层玻璃管的直径和长度;
S12、根据包层玻璃管的直径选取芯层玻璃棒,芯层玻璃棒的外径小于包层玻璃管的内径,其差值限制在第一数值范围内;
S13、根据包层玻璃管的长度切割芯层玻璃棒,包层玻璃管的长度长于芯层玻璃棒的长度,其差值限制在第二数值范围内。
可以理解,控制包层玻璃管与芯层玻璃棒之间的相对大小以保证紧固效果,控制包层玻璃管与芯层玻璃棒之间的相对长度以减少材料损耗。本实施例中,第一数值范围为0.5~1.5毫米,第二数值范围为50~100毫米。
可选地,步骤S2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21、在芯层玻璃棒与送棒装置连接一端的柱面加工定位槽;
S22、将连接件、紧固件和定位件从上到下依次拼接,将芯层玻璃棒通过钢绳与定位件连接;
S23、包层玻璃管从下向上套在芯层玻璃棒外,使包层玻璃管的内壁与紧固件的外壁抵接;
S24、将两个半环结构套在紧固件与包层玻璃管的相接处,使半环结构的内壁与包层玻璃管的外壁抵接,固定两个半环结构,形成光纤预制棒。
可选地,将包层玻璃管套设在芯层玻璃棒外时,使得包层玻璃管的两端都长于芯层玻璃棒安装。
可选地,步骤S3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31、将连接件与送棒装置连接,包层玻璃管通过第一通气孔及第二通气孔与负压装置连通;
S32、根据包层玻璃管的软化温度确定加热装置的加工温度,将光纤预制棒下端的包层玻璃管送入加热装置。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加热装置的加工温度比包层玻璃管的软化温度高50~80℃。
可选地,步骤S4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41、光纤预制棒下端的包层玻璃管处于加热装置的高温区,软化收缩下落形成胚棒;
S42、将下落的包层玻璃管送入牵引装置,使胚棒的下端密封;
S43、开启负压装置,将芯层玻璃棒与包层玻璃管之间的空气抽出形成负压,使包层玻璃管与芯层玻璃棒之间的负压稳定在第一压力值。
本实施例中,第一压力值至少为-0.08MPa。
可选地,步骤S5具体包括步骤S51或步骤S52:
S51、根据送棒装置的送棒速度和所制备光纤产品的直径,确定牵引装置的牵引速度;
S52、根据牵引装置的牵引速度和所制备光纤产品的直径,确定送棒装置的送棒速度。
其中,牵引速度、送棒速度、光纤产品的直径、光纤预制棒的直径之间存在如下关系:
V1=V2*D2/d2
其中,V1为牵引速度,V2为送棒速度,D为光纤预制棒的直径,d为光纤产品的直径。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若出现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所述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Claims (10)

1.一种光纤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选择尺寸相匹配的芯层玻璃棒和包层玻璃管;
拼装组合光纤拉丝夹具,通过光纤拉丝夹具实现芯层玻璃棒与包层玻璃管之间的相对固定,形成光纤预制棒;
将光纤预制棒的上端与送棒装置连接,将光纤预制棒的下端送入加热装置;
光纤预制棒的下端加热后形成胚棒,将胚棒送入牵引装置,开启负压装置形成负压;
光纤预制棒在高温负压条件下拉伸,完成光纤产品的制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预制棒在高温负压条件拉伸包括:
根据送棒装置的送棒速度和所制备光纤产品的直径,确定牵引装置的牵引速度;
或者,
根据牵引装置的牵引速度和所制备光纤产品的直径,确定送棒装置的送棒速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纤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牵引速度、送棒速度、光纤产品的直径、光纤预制棒的直径之间存在如下关系:
V1=V2*D2/d2
其中,V1为牵引速度,V2为送棒速度,D为光纤预制棒的直径,d为光纤产品的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选择尺寸相匹配的芯层玻璃棒和包层玻璃管这一步骤具体包括:芯层玻璃棒的外径比包层玻璃管的内径小0.5~1.5毫米。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纤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选择尺寸相匹配的芯层玻璃棒和包层玻璃管这一步骤具体包括:包层玻璃管的长度比芯层玻璃棒的长度长50~100毫米。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纤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拼装组合光纤拉丝夹具,通过光纤拉丝夹具实现芯层玻璃棒与包层玻璃管之间的相对固定,形成光纤预制棒这一步骤中,包层玻璃管的两端都长于芯层玻璃棒。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光纤预制棒的上端与送棒装置连接,将光纤预制棒的下端送入加热装置这一步骤,还具体包括:根据包层玻璃管的软化温度确定加热装置的加工温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预制棒的下端加热后形成胚棒,将胚棒送入牵引装置,开启负压装置形成负压这一步骤,具体包括:
光纤预制棒下端的包层玻璃管处于加热装置的高温区,软化收缩下落形成胚棒;
将下落的包层玻璃管送入牵引装置,使胚棒的下端密封;
开启负压装置,将芯层玻璃棒与包层玻璃管之间的空气抽出形成负压,负压值至少达到-0.08MPa。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光纤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拉丝夹具包括:
连接件,连接件与送棒装置连接,连接件的底端可拆卸地安装有紧固件;
定位件,定位件与紧固件可拆连接,定位件与芯层玻璃棒连接;
夹持组件,夹持组件包括两个半环结构,两个半环结构相对连接形成环形;
其中,包层玻璃管安装于紧固件与夹持组件之间,芯层玻璃棒通过定位件固定于包层玻璃管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纤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拼装组合光纤拉丝夹具,通过光纤拉丝夹具实现芯层玻璃棒与包层玻璃管之间的相对固定,形成光纤预制棒这一步骤,具体包括:
在芯层玻璃棒与送棒装置连接一端的柱面加工定位槽;
将连接件、紧固件和定位件从上到下依次拼接,将芯层玻璃棒通过钢绳与定位件连接;
包层玻璃管从下向上套在芯层玻璃棒外,使包层玻璃管的内壁与紧固件的外壁抵接;
将两个半环结构套在紧固件与包层玻璃管的相接处,使半环结构的内壁与包层玻璃管的外壁抵接,固定两个半环结构,形成光纤预制棒。
CN202310521325.3A 2023-05-09 2023-05-09 一种光纤制备方法 Pending CN11669318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521325.3A CN116693185A (zh) 2023-05-09 2023-05-09 一种光纤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521325.3A CN116693185A (zh) 2023-05-09 2023-05-09 一种光纤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693185A true CN116693185A (zh) 2023-09-05

Family

ID=878318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521325.3A Pending CN116693185A (zh) 2023-05-09 2023-05-09 一种光纤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693185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333571B (zh) 双负曲率反谐振空芯光纤及其制备方法
US4882209A (en) Glass capillary tube and method for its production
US4602926A (en) Optical fibre fabrication
EP1426339B1 (en) Rod-in-tube optical fibre preform and methods of manufacturing and drawing it
EP3180293B1 (en) Method for forming a quartz glass optical component and system
US6089044A (en) Process for making preforms for multicore optical fibers
JP2006528124A (ja) 石英ガラスから光学的な構成部分を製造するための方法ならびにこの方法を実行するための石英ガラスから成る中空円筒体
US20040114895A1 (en) Polarized wave holding optical fiber,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the same
JPS62260727A (ja) 上層クラツド付き光フアイバ母材の製造方法及び装置
US6568218B1 (en) Apparatus for shaping glass tubes
CN116693185A (zh) 一种光纤制备方法
EP1390310B1 (e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glass optical fibre preforms and optical fibres
CN219603464U (zh) 一种光纤拉丝夹具及光纤预制棒
US8141392B2 (en) Optical fiber drawing methods and drawing furnaces
JP4345180B2 (ja) 光ファイバ母材製造方法、光ファイバ母材および光ファイバ製造方法
US20130283863A1 (en) Method of fusing and stretching a large diameter optical waveguide
US6810691B2 (en) Method for making glass tubing with multiple bores
US6536239B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haping glass tubes with molds
JPH0341415B2 (zh)
JP5728375B2 (ja) ダミー棒が接続された光ファイバ母材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ダミー棒の製造方法
JP3800930B2 (ja) 石英ガラスシリンダおよび石英ガラス管とその製造方法
CN116587568A (zh) 一种可调节挤出模具、微束缆制备工艺及微束缆
CN113103619B (zh) 成型较大轴径比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制件的方法
JPS5992940A (ja) 空孔を有する光フアイバの製造方法
CN100560523C (zh) 一种改善预制棒截止波长的生产工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