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685458B - 用于布置待在用于构建车辆车轮用轮胎的工艺中使用的细长元件的工艺以及用于构建车辆车轮用轮胎的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用于布置待在用于构建车辆车轮用轮胎的工艺中使用的细长元件的工艺以及用于构建车辆车轮用轮胎的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685458B
CN116685458B CN202180088105.5A CN202180088105A CN116685458B CN 116685458 B CN116685458 B CN 116685458B CN 202180088105 A CN202180088105 A CN 202180088105A CN 116685458 B CN116685458 B CN 11668545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nding support
elongated element
winding
elongated
sup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8810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685458A (zh
Inventor
C·德科尔
A·安弗西
G·E·波尔蒂纳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irelli Tyre SpA
Original Assignee
Pirelli Tyre Sp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irelli Tyre SpA filed Critical Pirelli Tyre SpA
Publication of CN1166854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6854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68545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68545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DPRODUCING PARTICULAR ARTICLES FROM PLASTICS OR FROM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 B29D30/00Producing pneumatic or solid tyres or parts thereof
    • B29D30/0016Handling tyres or parts thereof, e.g. supplying, storing, convey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DPRODUCING PARTICULAR ARTICLES FROM PLASTICS OR FROM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 B29D30/00Producing pneumatic or solid tyres or parts thereof
    • B29D30/06Pneumatic tyres or parts thereof (e.g. produced by casting, moulding, compression moulding, injection moulding, centrifugal casting)
    • B29D30/08Building tyres
    • B29D30/20Building tyres by the flat-tyre method, i.e. building on cylindrical drums
    • B29D30/30Applying the layers; Guiding or stretching the layers during applic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18/00Winding webs
    • B65H18/08Web-winding mechanisms
    • B65H18/10Mechanisms in which power is applied to web-roll spindle
    • B65H18/106Mechanisms in which power is applied to web-roll spindle for several juxtaposed strip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DPRODUCING PARTICULAR ARTICLES FROM PLASTICS OR FROM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 B29D30/00Producing pneumatic or solid tyres or parts thereof
    • B29D30/0016Handling tyres or parts thereof, e.g. supplying, storing, conveying
    • B29D2030/0038Handling tyre parts or semi-finished parts, excluding beads, e.g., storing, transporting, transferr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301/00Handling processes for sheets or webs
    • B65H2301/40Type of handling process
    • B65H2301/41Winding, unwinding
    • B65H2301/414Winding
    • B65H2301/4143Performing winding process
    • B65H2301/41432Performing winding process special features of winding process
    • B65H2301/414324Performing winding process special features of winding process involving interleaf web/sheet, e.g. lin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801/00Application field
    • B65H2801/93Tyr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yre Moulding (AREA)
  • Packaging Of Annular Or Rod-Shaped Articles, Wearing Apparel, Cassettes, Or The Like (AREA)
  • Storing, Repeated Paying-Out, And Re-Storing Of Elongated Articles (AREA)
  • Storage Of Web-Like Or Filamentary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描述了一种用于布置待在用于构建车辆车轮用轮胎的工艺中使用的细长元件的方法,包括:将第一类型的第一细长元件(150)和第二细长元件(151)分别并行地缠绕在联接的且能够围绕第一旋转轴(X1)旋转的第一缠绕支撑件(16)和第二缠绕支撑件(19)上;将第二类型的第三细长元件(152)和第四细长元件(153)分别并行地缠绕在联接的且能够围绕第二旋转轴(X2)旋转的第三缠绕支撑件(22)和第四缠绕支撑件(23)上,其中,第二类型的各细长元件不同于第一类型的各细长元件;使第二缠绕支撑件(19)与第一缠绕支撑件(16)解除联接并且使第四缠绕支撑件(23)与第三缠绕支撑件(22)解除联接;将第二缠绕支撑件(19)与第三缠绕支撑件(22)联接并且将第四缠绕支撑件(23)与第一缠绕支撑件(16)联接。

Description

用于布置待在用于构建车辆车轮用轮胎的工艺中使用的细长 元件的工艺以及用于构建车辆车轮用轮胎的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构建车辆车轮用轮胎的工艺和设备以及用于布置待在所述工艺中使用的细长元件的方法。
背景技术
车辆车轮用轮胎通常包括胎体结构、布置在相对于胎体结构的径向外部位置中的胎冠结构和一对侧壁,所述一对侧壁代表轮胎的相对于垂直于所述轮胎的旋转轴的中平面的轴向外表面。
胎体结构包括至少一个胎体帘布层,所述胎体帘布层由结合在弹性体材料基体中的增强帘线形成。胎体帘布层具有分别与环形锚固结构接合的相对端部襟翼。环形锚固结构布置在轮胎的通常被称为“胎圈”的区域中并且通常均由被称为“胎圈芯”的基本上周向的环形插入件形成,至少一个填充插入件在径向外部位置中施加在该环形插入件上,从而随着径向远离旋转轴而渐缩。
在胎圈处可以设置具有改善转矩向轮胎的传递的功能的特定增强结构。
在“无内胎”轮胎(即没有气室)的情况下,还可以在相对于胎体结构的径向内部位置中设置通常称为“衬里”的弹性体材料层,以提供必要的对轮胎的充气空气的不可渗透性。通常,衬里从一个胎圈延伸到另一个胎圈。
胎冠结构包括带束结构并且在相对于带束结构的径向外部位置中包括由弹性体材料制成的胎面带。
带束结构包括一个带束层或多个相对于彼此径向并置地布置的带束层,所述带束层具有织物或金属增强帘线,所述织物或金属增强帘线具有基本上平行于轮胎的周向延伸方向的取向(零度层)和/或具有交叉取向。
在胎体结构和带束结构之间可以设置称为“下部带束”的弹性体材料层,其具有使胎体结构的径向外表面尽可能均匀以便随后施加带束结构的功能。
纵向沟槽和横向沟槽通常成形在胎面带上并且布置成限定期望的胎面花纹。在胎面带和带束结构之间可以布置由具有合适特性的弹性体材料制成的所谓的“下层”,以获得带束结构和胎面带之间的稳定结合。
侧壁由弹性体材料制成并且代表相对于环形锚固结构、胎体帘布层(或多个胎体帘布层)、带束层(或多个带束层)以及可能的胎面带的至少一部分的轴向外表面。例如,侧壁均从胎面带的侧边缘之一延伸直到胎圈的相应环形锚固结构。
侧壁旨在保护胎体结构免受大气因素和侧向冲击(例如,针对路缘)的影响。在自支撑轮胎中,合适的侧壁插入件适于在轮胎以放气状态使用时赋予轮胎足够的强度以充分承受车辆的负载,并且另一方面在轮胎处于正常充气操作条件下时赋予有利的舒适性能。由弹性体材料制成的侧壁插入件优选地布置在相对于衬里的轴向外部位置中和在相对于每个侧壁的轴向内部位置中,以限定适于在放气状态下充分支撑轮胎的结构,从而阻止侧壁自身屈曲或鼓起,而不损害正常行驶条件。
术语“弹性体材料”是指包括至少一种弹性体聚合物和至少一种增强填料的组合物。优选地,这种组合物还包括添加剂,例如交联剂和/或增塑剂。由于交联剂的存在,这种材料可以通过加热交联,以形成最终产品。
术语“细长元件”旨在表示由弹性体材料制成的元件,该元件沿其纵向方向具有主要延伸。这种细长元件优选地仅由弹性体材料组成。
细长元件的术语“基部表面”旨在表示细长元件的每个线圈在其缠绕在存储卷轴上时的径向内表面。这样的基部表面对应于细长元件一旦从存储卷轴退绕并且布置在基本水平的平面上后的下表面。
术语“彼此相同的细长元件”旨在表示具有相同组成和几何形状的细长元件。两个彼此相同的细长元件由相同的弹性体材料构成,沿着垂直于主延伸的纵向方向的横截面具有相同的形状并且沿着这样的横截面具有相同的尺寸。两个彼此相同的细长元件在纵向方向上也具有相同的伸长率,或者在任何情况下使得当第一细长元件和第二细长元件在纵向方向上经受相同的负载时第一细长元件的伸长率介于第二细长元件的伸长率的99%和101%之间。
术语“彼此不同的细长元件”旨在表示具有不同组成和/或几何形状的细长元件,其中,组合地或替代地,弹性体材料在组成上不同,沿着垂直于主延伸的纵向方向的横截面的相应形状彼此不同,这样的横截面具有不同的尺寸。两个彼此不同的细长元件也可以在纵向方向上具有相同的伸长率,或者在任何情况下使得当第一细长元件和第二细长元件在纵向方向上经受相同的负载时第一细长元件的伸长率介于第二细长元件的伸长率的99%和101%之间,或者它们可以在纵向方向上具有不同的伸长率,使得当第一细长元件和第二细长元件在纵向方向上经受相同的负载时第一细长元件的伸长率小于第二细长元件的伸长率的99%或大于第二细长元件的伸长率的101%。
轮胎的术语“结构部件”旨在表示轮胎的能够执行其功能或其功能的一部分的任何部分。轮胎的结构部件的示例如下:胎体结构、胎冠结构或其部分,如衬里、下部衬里、耐磨插入件、胎圈芯、胎圈区域中的填充插入件(以及因此由胎圈芯和相应的填充插入件限定的环形锚固结构)、胎体帘布层(多个胎体帘布层)、带束层(多个带束层)、带束下层、胎面带下层、侧壁、侧壁插入件、胎面带、织物或金属增强件、由弹性体材料等制成的增强元件,或其一部分。
术语“服务织物”旨在表示与细长元件相关联的织物,其布置成防止缠绕在缠绕支撑件上的细长元件的线圈粘在一起。优选地,所述服务织物还被配置成当细长元件缠绕在缠绕支撑件上时赋予细长元件期望的结构一致性。
术语“自支撑轮胎”旨在表示与标准轮胎不同的轮胎,因为其能够在相当大的或完全的压力损失下(例如当存在刺破时)支撑车辆的负载,允许驾驶员行驶一定距离以到达修理厂,而不必在潜在危险的情况下停下来更换轮胎。
两个细长元件的术语“并行地缠绕”旨在表示在一个或多个缠绕支撑件上同时缠绕一对细长元件。
存储卷轴或缠绕支撑件上的细长元件的术语“缠绕直径”旨在表示存储卷轴或缠绕支撑件的旋转轴与细长元件的仍然缠绕在存储卷轴或缠绕支撑件上并且径向最远离所述旋转轴的点之间的距离。
术语“轴向的”、“轴向地”、“径向的”、“径向地”、“周向的”和“周向地”参考在轮胎构建工艺中使用的缠绕支撑件来使用。
特别地,术语“轴向的”和“轴向地”是指在与缠绕支撑件的几何旋转轴基本平行的方向上布置/测量或延伸的参考/尺寸。
术语“径向的”和“径向地”是指在与缠绕支撑件的几何旋转轴基本垂直的方向上布置/测量或延伸的并且位于包括这样的几何旋转轴的平面中的参考/尺寸。
术语“径向内部/外部”旨在分别表示更靠近或更远离缠绕支撑件的所述几何旋转轴的位置。
术语“轴向内部/外部”旨在分别表示更靠近或更远离垂直于缠绕支撑件的几何旋转轴的中平面的位置。
术语“周向的”和“周向地”是指沿着围绕缠绕支撑件的几何旋转轴延伸的圆周布置/测量或延伸的参考/尺寸。
一种车辆车轮用轮胎包括由弹性体材料制成的多个结构部件。这些结构部件的非限制性示例包括:胎面带、侧壁、侧壁插入件、所谓的下部带束层和/或下层带束层、衬里、环形增强插入件等。
在车辆车轮用轮胎的生产工艺中,这样的结构部件中的至少一些由细长元件制成,这些细长元件在构建生产线中缠绕在成形鼓上。
根据申请人的经验,至少对于一些类型的轮胎,在成形鼓上同时铺设两个彼此相同的细长元件。同时铺设在成形鼓上的这种细长元件的示例是一对细长元件,该一对细长元件在构建自支撑轮胎期间在铺设一个或多个胎体帘布层之前或之后轴向间隔开地铺设在成形鼓上,以制造自支撑轮胎的相应的一对侧壁插入件。
申请人已经观察到,为了将两个彼此相同的细长元件同时铺设在成形鼓上,目前提供了一种工艺,其中从单个挤出装置同时拉出相同弹性体材料的两个细长元件。
当细长元件逐渐从挤出装置出来时,所述细长元件被铺设在定位在挤出线中位于挤出装置的基本下游的存储卷轴上。通过将细长元件成线圈地缠绕在存储卷轴上、同时使两组多个线圈在存储卷轴上彼此轴向相邻并间隔开来执行细长元件的铺设。在缠绕在存储卷轴上期间,细长元件的基部表面与服务织物联接,该服务织物避免相同的细长元件的线圈之间的直接接触,从而防止它们粘在一起。在与细长元件联接期间,服务织物从服务卷轴退绕。
然后将缠绕有彼此相同的两个细长元件的存储卷轴移动并容纳在存储装置中,并且在需要时,将其从存储装置中取出并布置在构建生产线中靠近成形鼓。
在构建生产线中,彼此相同的两个细长元件同时从存储卷轴退绕并同时铺设在成形鼓上以同时制造由弹性体材料制成的期望的一对结构部件。在细长元件的退绕期间,服务织物与细长元件的基部表面分离并缠绕在服务卷轴上。
申请人已经解决了构建轮胎的问题,其中同时铺设在成形鼓上的两个细长元件彼此不同。例如,根据申请人的经验,在构建其中轮胎一侧的侧壁插入件与轮胎另一侧的侧壁插入件不同的自支撑轮胎期间可能需要这样的要求。
申请人已经观察到,通过启动上述工艺将不可能同时将彼此不同的两个细长元件铺设在成形鼓上,因为每个存储卷轴包括彼此相同的两个细长元件。
然而,申请人感到需要在成型鼓上同时铺设彼此不同的两个细长元件,而不必重新设计或修改挤出生产线和/或构建生产线。
申请人确实已经认识到,这将允许使用预先存在的生产设备,从而避免重新设计、原型制作和生产新的挤出生产线和新的构建生产线的成本。这还将允许避免提供新的生产空间来容纳除了已经存在的那些生产设备之外的新的生产设备。
申请人已经观察到,为了使用相同的预先存在的构建生产线,构建生产线应当设置有存储卷轴,该存储卷轴已经配置成同时将彼此不同的两个细长元件铺设在成形鼓上。
然而,申请人已经注意到,为了使用相同的预先存在的挤出生产线,每个挤出机装置都应该继续同时挤出彼此相同的相应细长元件,并且将挤出的每对细长元件并行地缠绕在相应存储卷轴上。
申请人已经认识到,可以在挤出生产线和存储装置之间或在存储装置和构建生产线之间提供缠绕在存储卷轴上的细长元件中的至少一些的运动,以便相对于在进入构建生产线的存储卷轴上的布置而改变细长元件在离开挤出生产线的存储卷轴上的布置。
申请人已经认识到,为了使细长元件在存储卷轴上的布置的这种改变不会导致在挤出生产线和构建生产线中执行的操作发生任何改变,将有必要:
-从彼此相同的、由挤出机装置同时挤出并缠绕在第一初始卷轴上的第一对细长元件开始,以及从彼此相同但与第一对细长元件中的细长元件不同的、由挤出机装置同时挤出并缠绕在第二初始卷轴上的第二对细长元件开始;
-以彼此不同的第一对细长元件缠绕在第一最终卷轴上结束并且以彼此不同的第二对细长元件缠绕在第二最终卷轴上结束。
申请人最后发现,通过将彼此相同的两个第一细长元件分别同时缠绕在联接在一起的第一缠绕支撑件和第二缠绕支撑件上,并且通过将彼此相同且与第一细长元件不同的两个第二细长元件分别同时缠绕在联接在一起的第三缠绕支撑件和第四缠绕支撑件上,可以将第一缠绕支撑件与第二缠绕支撑件分离并且将第三缠绕支撑件与第四缠绕支撑件分离,并且将第一缠绕支撑件和第三缠绕支撑件联接在一起以及将第二缠绕支撑件和第四缠绕支撑件联接在一起,从而获得成对的缠绕支撑件,在该成对的缠绕支撑件中缠绕有可用于构建生产线的彼此不同的细长元件。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在其第一方面中涉及一种用于布置待在用于构建车辆车轮用轮胎的工艺中使用的细长元件的方法。
优选地设定:将第一类型的第一细长元件和第二细长元件分别并行地缠绕在第一缠绕支撑件和第二缠绕支撑件上。
优选地,第一缠绕支撑件和第二缠绕支撑件以可围绕第一旋转轴旋转的方式联接。
优选地,第一类型的细长元件彼此相同。
优选地设定:将第二类型的第三细长元件和第四细长元件分别并行地缠绕在第三缠绕支撑件和第四缠绕支撑件上。
优选地,第三缠绕支撑件和第四缠绕支撑件联接并且可围绕第二旋转轴旋转。
优选地,第二类型的细长元件彼此相同。
优选地,第二类型的细长元件不同于第一类型的细长元件。
优选地设定:使第二缠绕支撑件与第一缠绕支撑件解除联接。
优选地设定:使第四缠绕支撑件与第三缠绕支撑件解除联接。
优选地设定:将第二缠绕支撑件与第三缠绕支撑件联接。
优选地设定:将第四缠绕支撑件与第一缠绕支撑件联接。
申请人认为,这种方法允许在如下设备中使用预先存在的挤出生产线,该设备被配置成也在彼此不同的两个细长元件同时铺设在成形鼓上的工艺中挤出成对的彼此相同的细长元件。申请人确实已经证实,将第一类型的彼此相同的第一细长元件和第二细长元件并行地缠绕在联接在一起的第一缠绕支撑件和第二缠绕支撑件上以及将不同于第一类型的第二类型的彼此相同的第三细长元件和第四细长元件并行地缠绕在联接在一起的第三缠绕支撑件和第四缠绕支撑件上可以在包括挤出机装置的挤出生产线中进行,从所述挤出机装置同时地挤出由相同的弹性体材料获得的彼此相同的细长元件。申请人已经证实,挤出机装置在第一步骤中可以用于挤出第一类型的彼此相同的细长元件,并且在待挤出的弹性体材料改变之后可以随后用于挤出第二类型的彼此相同的细长元件。申请人还已经证实,可以使用两个挤出机装置,其均被配置成挤出两种类型的细长元件之一的成对的细长元件。
申请人还认为,这种方法允许使用预先存在的构建生产线,该构建生产线被配置成允许彼此相同的两个细长元件同时缠绕在成形鼓上。申请人确实已经证实,与第四缠绕支撑件联接的第一缠绕支撑件和/或与第三缠绕支撑件联接的第二缠绕支撑件允许同时退绕彼此不同的两个细长元件,从而允许在成形鼓上同时缠绕彼此不同的两个细长元件。
申请人还认为,这种方法允许使用预先存在的存储装置,因为所述存储装置已经被配置成存储缠绕有细长元件的缠绕支撑件。
本发明在其第二方面中涉及一种用于构建车辆车轮用轮胎的工艺。
这种工艺优选地包括应用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用于布置待在用于构建车辆车轮用轮胎的工艺中使用的细长元件的方法。
优选地,将第一缠绕支撑件与第四缠绕支撑件联接包括将第一缠绕支撑件和第四缠绕支撑件安装在第一联接装置上。
优选地,将第二缠绕支撑件与第三缠绕支撑件联接包括将第二缠绕支撑件和第三缠绕支撑件安装在第二联接装置上。
优选地设定:将其上安装有第一缠绕支撑件和第四缠绕支撑件的第一联接装置或者其上安装有第二缠绕支撑件和第三缠绕支撑件的第二联接装置布置在构建生产线中靠近成形鼓。
优选地设定:同时从第一缠绕支撑件退绕第一类型的细长元件并从第四缠绕支撑件退绕第二类型的细长元件或者同时从第二缠绕支撑件退绕第一类型的细长元件并从第三缠绕支撑件退绕第二类型的细长元件,并且同时将它们缠绕在成形鼓上。
申请人认为,以这种方式,可以在成形鼓上同时铺设成对的彼此不同的细长元件,而不必改变现有的构建生产线。
本发明在其第三方面中涉及一种用于构建车辆车轮用轮胎的设备。
优选地,提供缠绕站,该缠绕站被配置成将第一类型的彼此相同的第一细长元件和第二细长元件分别并行地缠绕在第一缠绕支撑件和第二缠绕支撑件上。
优选地,第一缠绕支撑件和第二缠绕支撑件安装在第一联接装置上。
优选地,缠绕站被配置成将第二类型的彼此相同的第三细长元件和第四细长元件分别并行地缠绕在第三缠绕支撑件和第四缠绕支撑件上。
优选地,第三缠绕支撑件和第四缠绕支撑件安装在第二联接装置上。
优选地,第一类型的细长元件不同于第二类型的细长元件。
优选地,提供配置装置,该配置装置被配置成将第二缠绕支撑件传送到第二联接装置上,从而获得安装在所述第一联接装置上的所述第一缠绕支撑件和所述第四缠绕支撑件。
优选地,该配置装置被配置成将第四缠绕支撑件传送到第一联接装置上,从而获得安装在所述第二联接装置上的所述第二缠绕支撑件和所述第三缠绕支撑件。
优选地,提供退绕站,该退绕站被配置成同时从第一缠绕支撑件退绕第一类型的细长元件并从第四缠绕支撑件退绕第二类型的细长元件或者同时从第二缠绕支撑件退绕第一类型的细长元件并从第三缠绕支撑件退绕第二类型的细长元件。
优选地,提供构建生产线,该构建生产线包括至少一个成形鼓,该成形鼓与退绕站可操作地相关联,以同时从退绕站接收细长元件。
在上述方面中的至少一个方面中,本发明可以具有下面描述的优选特征中的至少一个。
优选地,第一细长元件和第二细长元件同时在挤出生产线中制造并传送到缠绕站。
优选地,第一细长元件和第二细长元件的挤出在挤出生产线的挤出装置中进行。
优选地,在第一细长元件和第二细长元件之后,第三细长元件和第四细长元件同时在相同的挤出生产线中制成并且传送到缠绕站。
优选地,第三细长元件和第四细长元件的挤出在挤出生产线中弹性体材料改变之后进行。
优选地,第三细长元件和第四细长元件的挤出在所述挤出生产线的所述挤出装置中进行。
可替代地,第三细长元件和第四细长元件同时在另一挤出生产线中制成。
在这种情况下,优选地,第三细长元件和第四细长元件的挤出在所述另一挤出生产线的另一挤出装置中进行。
优选地,在将第一细长元件和第二细长元件分别并行地缠绕在第一缠绕支撑件和第二缠绕支撑件上之前,将第一缠绕支撑件和第二缠绕支撑件安装在第一联接装置上。
当第一细长元件和第二细长元件同时缠绕在第一缠绕支撑件和第二缠绕支撑件上时,第一联接装置允许保持第一缠绕支撑件和第二缠绕支撑件彼此相关联。
优选地,在将第三细长元件和第四细长元件分别并行地缠绕在第三缠绕支撑件和第四缠绕支撑件上之前,将第三缠绕支撑件和第四缠绕支撑件安装在第二联接装置上。
当第三细长元件和第四细长元件同时缠绕在第三缠绕支撑件和第四缠绕支撑件上时,第二联接装置允许保持第三缠绕支撑件和第四缠绕支撑件彼此相关联。
第一联接装置优选地包括可围绕旋转轴旋转的第一联接部分和第二联接部分。
优选地,将第一缠绕支撑件安装在第一联接装置上包括将第一缠绕支撑件安装在第一联接部分上。
优选地,将第二缠绕支撑件安装在第一联接装置上包括将第二缠绕支撑件安装在第二联接部分上。
在第一联接装置的第一变形实施例中,第一联接部分和第二联接部分作为一个单元围绕旋转轴旋转。
在第一联接装置的第二变形实施例中,第一联接部分和第二联接部分可围绕旋转轴相对于彼此旋转。
第二联接装置优选地包括可围绕旋转轴旋转的第一联接部分和第二联接部分。
优选地,将第三缠绕支撑件安装在第二联接装置上包括将第三缠绕支撑件安装在第二联接装置的第一联接部分上。
优选地,将第四缠绕支撑件安装在第二联接装置上包括将第四缠绕支撑件安装在第二联接装置的第二联接部分上。
在第二联接装置的第一变形实施例中,第二联接装置的第一联接部分和第二联接部分作为一个单元围绕旋转轴旋转。
在第二联接装置的第二变形实施例中,第二联接装置的第一联接部分和第二联接部分可围绕旋转轴相对于彼此旋转。
当第一细长元件和第四细长元件具有彼此相同的缠绕直径时,优选地使用第一联接装置的第一变形实施例。
当第二细长元件和第三细长元件具有彼此相同的缠绕直径时,优选地使用第二缠绕装置的第一变形实施例。
当第一细长元件和第四细长元件具有彼此不同的缠绕直径时,优选地使用第一联接装置的第二变形实施例。
当第二细长元件和第三细长元件具有彼此不同的缠绕直径时,优选地使用第二缠绕装置的第二变形实施例。
优选地,并行地缠绕第一细长元件和第二细长元件包括将第一服务织物与第一细长元件相关联并且将第二服务织物与第二细长元件相关联。
该行动优选地在缠绕站中进行。
每个服务织物优选地与相应细长元件的基部表面相关联。服务织物赋予细长元件期望的结构一致性,从而避免了细长元件在缠绕和从缠绕支撑件退绕期间变形的可能性。当细长元件成线圈地缠绕时,服务织物还避免了弹性体材料的直接接触。
优选地,第一服务织物从第一辅助缠绕支撑件退绕。
优选地,第二服务织物从第一辅助缠绕支撑件退绕。
优选地,第一服务织物和第二服务织物从第一辅助缠绕支撑件的退绕与第一细长元件和第二细长元件并行地缠绕在第一缠绕支撑件和第二缠绕支撑件上同时进行。
优选地,第一细长元件在第一缠绕支撑件上的缠绕借助于由第一服务织物在与第一细长元件联接之后所施加的拉动作用进行。
优选地,第二细长元件在第二缠绕支撑件上的缠绕借助于由第二服务织物在与第二细长元件联接之后所施加的拉动作用进行。
优选地,并行地缠绕第三细长元件和第四细长元件包括将第三服务织物与第三细长元件相关联并且将第四服务织物与第四细长元件相关联。
该行动优选地在缠绕站中进行。
每个服务织物优选地与相应细长元件的基部表面相关联。
优选地,第三服务织物从第二辅助缠绕支撑件退绕。
优选地,第四服务织物从第二辅助缠绕支撑件退绕。
优选地,第三服务织物和第四服务织物从第二辅助缠绕支撑件的退绕与第三细长元件和第四细长元件并行地缠绕在第三缠绕支撑件和第四缠绕支撑件上同时进行。
优选地,第三细长元件在第三缠绕支撑件上的缠绕借助于由第三服务织物在与第三细长元件联接之后所施加的拉动作用进行。
优选地,第四细长元件在第四缠绕支撑件上的缠绕借助于由第四服务织物在与第四细长元件联接之后所施加的拉动作用进行。
在第一服务织物的变形实施例中,其包括搁置表面和相应两个轴向端肩部。
在这种情况下,优选地设定:将第一细长元件与第一服务织物的在所述两个轴向端肩部之间的搁置表面相关联。
在第二服务织物的变形实施例中,其包括搁置表面和相应两个轴向端肩部。
在这种情况下,优选地设定:将第二细长元件与第二服务织物的在所述两个轴向端肩部之间的搁置表面相关联。
优选地,第一服务织物的两个轴向端肩部在径向方向上具有相等的延伸,并且在径向方向上的延伸大于第一细长元件在径向方向上的延伸。
优选地,第二服务织物的两个轴向端肩部在径向方向上具有相等的延伸,并且在径向方向上的延伸大于第二细长元件在径向方向上的延伸。
以这种方式,当第一细长元件和第二细长元件缠绕在相应的缠绕支撑件上、由相应的第一服务织物和第二服务织物所支撑时,第一细长元件和第二细长元件的缠绕直径变得等于第一服务织物和/或第二服务织物的缠绕直径。
优选地,当第一服务织物和第一细长元件缠绕在第一缠绕支撑件上时,一个线圈的第一服务织物的轴向端肩部与径向相邻线圈的第一服务织物的轴向端肩部接触。
类似地,优选地,当第二服务织物和第二细长元件缠绕在第二缠绕支撑件上时,一个线圈的第二服务织物的轴向端肩部与径向相邻线圈的第二服务织物的轴向端肩部接触。
在第三服务织物的变形实施例中,其包括搁置表面和相应两个轴向端肩部。
在这种情况下,优选地设定:将第三细长元件与第三服务织物的在所述两个轴向端肩部之间的搁置表面相关联。
在第四服务织物的变形实施例中,其包括搁置表面和相应两个轴向端肩部。
在这种情况下,优选地设定:将第四细长元件与第四服务织物的在所述两个轴向端肩部之间的搁置表面相关联。
优选地,第三服务织物的两个轴向端肩部在径向方向上具有相等的延伸,并且在径向方向上的延伸大于第三细长元件在径向方向上的延伸。
优选地,第四服务织物的两个轴向端肩部在径向方向上具有相等的延伸,并且在径向方向上的延伸大于第四细长元件在径向方向上的延伸。
以这种方式,当第三细长元件和第四细长元件利用相应的第三服务织物和第四服务织物缠绕在相应的缠绕支撑件上时,第三细长元件和第四细长元件的缠绕直径变得等于第三服务织物和/或第四服务织物的缠绕直径。
优选地,当第三服务织物和第三细长元件缠绕在第三缠绕支撑件上时,一个线圈的第三服务织物的轴向端肩部与径向相邻线圈的第三服务织物的轴向端肩部接触。
类似地,优选地,当第四服务织物和第四细长元件缠绕在第四缠绕支撑件上时,一个线圈的第四服务织物的轴向端肩部与径向相邻线圈的第四服务织物的轴向端肩部接触。
当第一细长元件和第四细长元件具有彼此不同的缠绕直径时以及当第二细长元件和第三细长元件具有彼此不同的缠绕直径时,这种类型的服务织物是特别优选的。
优选地,使第二缠绕支撑件与第一缠绕支撑件解除联接包括从第一联接装置拆卸第二缠绕支撑件。
优选地,使第二缠绕支撑件与第一缠绕支撑件解除联接包括保留第一缠绕支撑件安装在第一联接装置上。
优选地,使第四缠绕支撑件与第三缠绕支撑件解除联接包括从第二联接装置拆卸第四缠绕支撑件。
优选地,使第四缠绕支撑件与第三缠绕支撑件解除联接包括保留第三缠绕支撑件安装在第二联接装置上。
这些行动优选地在配置装置中进行。
优选地,所述配置装置包括第一配置结构。
优选地,第一配置结构包括被配置为接收第一缠绕支撑件的第一固定滑架。
优选地,第一配置结构包括被配置为接收第二缠绕支撑件的第一可移动滑架。
优选地,所述配置装置包括第二配置结构。
优选地,第二配置结构包括被配置为接收第三缠绕支撑件的第二固定滑架。
优选地,第二配置结构包括被配置为接收第四缠绕支撑件的第二可移动滑架。
优选地,所述第一可移动滑架可移动到相应的第一位置,在所述第一位置中其在第一固定滑架旁边。
优选地,所述第一可移动滑架可移动到相应的第二位置,在所述第二位置中其远离第一固定滑架。
优选地,所述第一可移动滑架可移动到相应的第三位置,在所述第三位置中其在所述第二固定滑架旁边。
优选地,所述第二可移动滑架可移动到相应的第一位置,在所述第一位置中其在第二固定滑架旁边。
优选地,所述第二可移动滑架可移动到相应的第二位置,在所述第二位置中其远离第二固定滑架。
优选地,所述第二可移动滑架可移动到相应的第三位置,在所述第三位置中其在所述第一固定滑架旁边。
优选地,保留第一缠绕支撑件安装在第一联接装置上包括使第一缠绕支撑件与第一固定滑架相关联。
优选地,第一缠绕支撑件被保留安装在第一联接装置的第一联接部分上。
优选地,从第一联接装置拆卸第二缠绕支撑件包括将第二缠绕支撑件与第一可移动滑架相关联。
优选地,该行动在第一可移动滑架布置在其第一位置中的情况下进行。
优选地设定:随后使第一可移动装置与相关联的第二缠绕支撑件一起移动远离第一联接装置。
优选地,该行动通过将第一可移动滑架带入其第二位置中进行。
优选地,使第一可移动装置与相关联的第二缠绕支撑件一起移动包括从第一联接装置的第二联接部分拆卸第二缠绕支撑件。
优选地,保留第三缠绕支撑件安装在第二联接装置上包括使第三缠绕支撑件与第二固定滑架相关联。
优选地,第三缠绕支撑件被保留安装在第二联接装置的第一联接部分上。
优选地,从第二联接装置拆卸第四缠绕支撑件包括将第四缠绕支撑件与第二可移动滑架相关联。
优选地,该行动在第二可移动滑架布置在其第一位置中的情况下进行。
优选地设定:随后使第二可移动滑架与相关联的第四缠绕支撑件一起移动远离第二联接装置。
优选地,该行动通过将第二可移动滑架带入其第二位置中进行。
使第二可移动滑架与相关联的第四缠绕支撑件一起移动包括从第二联接装置的第二联接部分拆卸第四缠绕支撑件。
优选地,将第四缠绕支撑件与第一缠绕支撑件联接包括将第四缠绕支撑件安装在第一联接装置上。
优选地,将第二缠绕支撑件与第三缠绕支撑件联接包括将第二缠绕支撑件安装在第二缠绕支撑件上。
优选地,将第四缠绕支撑件安装在第一联接装置上包括使第二可移动滑架与相关联的第四缠绕支撑件一起朝向第一联接装置移动。
优选地,该行动通过将第二可移动滑架带入其第三位置中进行。
优选地,第四缠绕支撑件安装在第一联接装置的第二部分上。
优选地,将第二缠绕支撑件安装在第二联接装置上包括使第一可移动滑架与相关联的第二缠绕支撑件一起朝向第二联接装置移动。
优选地,该行动通过将第一可移动滑架带入其第三位置中进行。
优选地,第二缠绕支撑件安装在第二联接装置的第二部分上。
优选地,第一缠绕支撑件与第一固定滑架解除联接。
该行动优选地在第一缠绕支撑件安装在第一联接装置上的情况下进行。
优选地,第四缠绕支撑件与第二可移动滑架解除联接。
该行动优选地在第四缠绕支撑件安装在第一联接装置上的情况下进行。
优选地,第一缠绕支撑件与第一固定滑架解除联接,同时第四缠绕支撑件与第二可移动滑架解除联接。
优选地,第三缠绕支撑件与第二固定滑架解除联接。
该行动优选地在第三缠绕支撑件安装在第二联接装置上的情况下进行。
优选地,第二缠绕支撑件与第一可移动滑架解除联接。
该行动优选地在第二缠绕支撑件安装在第二联接装置上的情况下进行。
优选地,第三缠绕支撑件与第二固定滑架解除联接,同时第二缠绕支撑件与第一可移动滑架解除联接。
将其上安装有第一缠绕支撑件和第四缠绕支撑件的第一联接装置布置在构建生产线中靠近成形鼓优选地包括将其上安装有第一缠绕支撑件和第四缠绕支撑件的第一联接装置带到退绕站。
优选地,同时从第一缠绕支撑件退绕第一类型的细长元件和从第四缠绕支撑件退绕第二类型的细长元件包括同时从第一细长元件移除所述第一服务织物和从第四细长元件移除所述第四服务织物。
该行动优选地在退绕站中进行。
优选地,第一细长元件从第一缠绕支撑件的退绕借助于施加在第一服务织物上的拉动作用进行。
优选地,第四细长元件从第四缠绕支撑件的退绕借助于施加在第四服务织物上的拉动作用进行。
优选地,从第一细长元件移除的第一服务织物被收集在第一收集缠绕支撑件上。
优选地,从第四细长元件移除的第四服务织物被收集在第一收集缠绕支撑件上。
优选地,第一收集缠绕支撑件在结构上与第一辅助缠绕支撑件相同。
优选地,同时移除和收集第一服务织物和第四服务织物在同时退绕第一细长元件和第四细长元件期间进行。
将其上安装有第二缠绕支撑件和第三缠绕支撑件的第二联接装置布置在构建生产线中靠近成形鼓优选地包括将其上安装有第二缠绕支撑件和第三缠绕支撑件的第二联接装置带到退绕站。
该行动在将其上安装有第一缠绕支撑件和第四缠绕支撑件的第一联接装置布置在构建生产线中靠近成形鼓之后、之前或作为替代方案进行。
优选地,同时从第二缠绕支撑件退绕第一类型的细长元件和从第三缠绕支撑件退绕第二类型的细长元件包括同时从第二细长元件移除所述第二服务织物和从第三细长元件移除所述第三服务织物。
该行动优选地在退绕站中进行。
优选地,第二细长元件从第二缠绕支撑件的退绕借助于施加在第二服务织物上的拉动作用进行。
优选地,第三细长元件从第三缠绕支撑件的退绕借助于施加在第三服务织物上的拉动作用进行。
优选地,从第二细长元件移除的第二服务织物被收集在第二收集缠绕支撑件上。
优选地,从第三细长元件移除的第三服务织物被收集在第二收集缠绕支撑件上。
优选地,第二收集缠绕支撑件在结构上与第一收集缠绕支撑件相同。
优选地,同时移除和收集第二服务织物和第三服务织物在同时退绕第二细长元件和第三细长元件期间进行。
优选地,第一缠绕支撑件包括第一存储卷轴。
优选地,第二缠绕支撑件包括第二存储卷轴。
优选地,第三缠绕支撑件包括第三存储卷轴。
优选地,第四缠绕支撑件包括第四存储卷轴。
优选地,所有存储卷轴具有相同的形状和尺寸。
优选地,并行地将第一细长元件缠绕在第一缠绕支撑件上和将第二细长元件缠绕在第二缠绕支撑件上包括将第一细长元件缠绕在第一存储卷轴上和将第二细长元件缠绕在第二存储卷轴上。
优选地,并行地将第三细长元件缠绕在第三缠绕支撑件上和将第四细长元件缠绕在第四缠绕支撑件上包括将第三细长元件缠绕在第三存储卷轴上和将第四细长元件缠绕在第四存储卷轴上。
优选地,第一辅助缠绕支撑件包括第一辅助存储卷轴,其具有尺寸被设计成接收服务织物的缠绕表面。
优选地,第一辅助缠绕支撑件包括第二辅助存储卷轴,其具有尺寸被设计成接收服务织物的缠绕表面。
第一和第二辅助存储卷轴优选地在结构上不同。
第一和第二辅助存储卷轴优选地联接在一起以围绕共同的旋转轴旋转。
优选地,第二辅助缠绕支撑件包括第一辅助存储卷轴,其具有尺寸设计成接收服务织物的缠绕表面。
优选地,第二辅助缠绕支撑件包括第二辅助存储卷轴,其具有尺寸设计成接收服务织物的缠绕表面。
第二辅助缠绕支撑件的第一辅助存储卷轴和第二辅助存储卷轴优选地在结构上不同。
第二辅助缠绕支撑件的第一和第二辅助存储卷轴优选地联接在一起以围绕共同的旋转轴旋转。
优选地,第一收集缠绕支撑件包括第一收集存储卷轴,其具有尺寸设计成接收服务织物的缠绕表面。
优选地,第一收集缠绕支撑件包括第二收集存储卷轴,其具有尺寸设计成接收服务织物的缠绕表面。
第一和第二收集存储卷轴优选地在结构上不同。
第一和第二收集存储卷轴优选地联接在一起以围绕共同的旋转轴旋转。
优选地,第二收集缠绕支撑件包括第一收集存储卷轴,其具有尺寸设计成接收服务织物的缠绕表面。
优选地,第二收集缠绕支撑件包括第二收集存储卷轴,其具有尺寸设计成接收服务织物的缠绕表面。
第二收集缠绕支撑件的第一和第二收集存储卷轴优选地在结构上不同。
第二收集缠绕支撑件的第一和第二收集存储卷轴优选地联接在一起以围绕共同的旋转轴旋转。
优选地,在将第二缠绕支撑件与第一缠绕支撑件解除联接之前,将第一缠绕支撑件和第二缠绕支撑件临时存储在存储装置中。
优选地,在已将第一细长元件和第二细长元件并行地缠绕在第一缠绕支撑件和第二缠绕支撑件上之后,将第一缠绕支撑件和第二缠绕支撑件从缠绕站传送到存储装置中。
优选地,在将第二缠绕支撑件与第一缠绕支撑件解除联接之前,将第一缠绕支撑件和第二缠绕支撑件从存储装置传送到配置装置。
优选地,在将第四缠绕支撑件与第三缠绕支撑件解除联接之前,将第三缠绕支撑件和第四缠绕支撑件临时存储在存储装置中。
优选地,在已将第三细长元件和第四细长元件并行地缠绕在第三缠绕支撑件和第四缠绕支撑件上之后,将第三缠绕支撑件和第四缠绕支撑件从缠绕站传送到存储装置中。
优选地,在将第四缠绕支撑件与第三缠绕支撑件解除联接之前,将第三缠绕支撑件和第四缠绕支撑件从存储装置传送到配置装置。
优选地,在将其上安装有第一缠绕支撑件和第四缠绕支撑件的第一联接装置布置在构建生产线中之前,第一缠绕支撑件和第四缠绕支撑件临时存储在另一存储装置中。
优选地,在已联接第一缠绕支撑件和第四缠绕支撑件之后,将它们从配置装置传送到另一存储装置。
优选地,在将其上安装有第二缠绕支撑件和第三缠绕支撑件的第二联接装置布置在构建生产线中之前,将第二缠绕支撑件和第三缠绕支撑件临时存储在另一存储装置中。
优选地,在已联接第二缠绕支撑件和第三缠绕支撑件之后,将它们从配置装置传送到另一存储装置。
优选地,提供挤出生产线,该挤出生产线包括至少一个挤出装置,该至少一个挤出装置被配置成挤出第一类型的第一细长元件和第二细长元件或第二类型的第三细长元件和第四细长元件。
优选地,所述缠绕站与挤出生产线可操作地相关联。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从以下参照附图进行的其优选实施例的详细描述中变得更清楚。
在这些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用于构建车辆车轮用轮胎的设备的示意图;
图2和图3是图1的设备的一些部分的示意图;
图4至图7表示在不同操作条件下的图1的设备的配置装置;
图8表示图4至图7的配置装置的部件;
图9至图13表示在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布置细长元件的方法中使用的一些部件;
图14A和图14B是在图1的设备中和在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布置细长元件的方法中使用的联接装置的示意性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根据本发明的用于构建车辆车轮用轮胎的设备已在整体上用附图标记10表示。
设备10包括由弹性体材料制成的细长元件的挤出生产线11。
挤出生产线11包括挤出装置12,该挤出装置被配置成对弹性体材料进行操作并将其以细长元件的形式挤出。挤出生产线11包括两个成形元件13,这两个成形元件被配置成对从挤出装置12离开的一对细长元件进行操作并获得彼此相同的第一类型的第一细长元件150和第二细长元件151。在弹性体材料改变之后,可以使用相同的挤出生产线11来提供第二对细长元件、特别是彼此相同并且与第一细长元件150和第二细长元件151不同的第二类型的第三细长元件152和第四细长元件153。
设备10还包括缠绕站14,在该缠绕站中将挤出的细长元件缠绕在缠绕支撑件上。图2示意性地表示对第一细长元件150和第二细长元件151进行操作的缠绕站14。相同的缠绕站14(或类似的缠绕站)被配置成对第三细长元件152和第四细长元件153进行操作。因此,关于缠绕站14在对第一细长元件150和第二细长元件151进行操作时所描述的内容也适用于相同的缠绕站14(或类似缠绕站)在对第三细长元件152和第四细长元件153进行操作时的情况。
缠绕站14包括框架15,可围绕共同的旋转轴X1a旋转的第一缠绕支撑件16和第二缠绕支撑件19可在框架15上安装和拆卸。在框架15上还可以安装和拆卸能够围绕相应的旋转轴X2a旋转的第一辅助缠绕支撑件17。
第一辅助缠绕支撑件17被配置为退绕第一服务织物200和第二服务织物201。第一服务织物200和第二服务织物201同时被供给到联接辊18,第一细长元件150和第二细长元件151也被供给到该联接辊。在联接辊18处,第一服务织物200与第一细长元件150的基部表面150a联接并且第二服务织物201与第二细长元件151的基部表面151a联接。
具有相应联接的服务织物200、201的第一细长元件150和第二细长元件151同时成线圈地分别缠绕在第一缠绕支撑件16和第二缠绕支撑件19上。
该行动可以通过使第一缠绕支撑件16和第二缠绕支撑件19的旋转轴X1a机动化并使联接辊18空转进行。第一辅助缠绕支撑件17的旋转轴X1a可以是空转的或优选地被略微制动。可替代地,第一缠绕支撑件16的旋转轴X1a和联接辊18都可以被机动化,并且第一辅助缠绕支撑件17的旋转轴X2a可以是空转的或优选地被略微制动。在任何情况下,第一细长元件150和第二细长元件151在第一缠绕支撑件16和第二缠绕支撑件19上的缠绕可以通过由第一缠绕支撑件16和第二缠绕支撑件19在第一服务织物200和第二服务织物201上施加拉动或牵引作用进行。
类似地,当缠绕站14与第三细长元件152和第四细长元件153一起使用时,能够围绕共同的旋转轴X1b旋转的第三缠绕支撑件22和第四缠绕支撑件23可以在框架15上安装和拆卸。在框架15上还可以安装和拆卸能够围绕相应的旋转轴X2b旋转的第二辅助缠绕支撑件20。
第二辅助缠绕支撑件20被配置为以与上面参考第一服务织物200和第二服务织物201所描述的方式相同的方式退绕第三服务织物202和第四服务织物203。在联接辊18处,第三服务织物202与第三细长元件152的基部表面152a联接并且第四服务织物203与第四细长元件153的基部表面153a联接。
具有相应联接的服务织物202、203的第三细长元件152和第四细长元件153以与上面参考第一细长元件150和第二细长元件151所描述的方式相同的方式同时成线圈地分别缠绕在第三缠绕支撑件22和第四缠绕支撑件23上。
如图9所示,缠绕支撑件16、19、22、23均包括相应的存储卷轴25a、25b、25c、25d。
每个存储卷轴25a、25b、25c、25d包括尺寸设计成接收细长元件的缠绕表面26a、26b、26c、26d。缠绕表面26a、26b、26c、26d由第一环形体27a、27b、27c、27d和第二环形体28a、28b、28c、28d轴向地界定。缠绕表面26a、26b、26c、26d是基本圆柱形的并且围绕能够被联接装置400a、400b穿过的贯通腔29a、29b、29c、29d延伸。
图10中示出了第一辅助缠绕支撑件17和第二辅助缠绕支撑件20。
每个辅助缠绕支撑件17、20包括第一辅助存储卷轴30、32和第二辅助存储卷轴31、33。
第一辅助存储卷轴30、32和第二辅助存储卷轴31、33包括缠绕表面34a、34b、35a、35b,其尺寸被设计成将相应的服务织物成线圈地缠绕。第一辅助存储卷轴30、32的缠绕表面34a、34b和第二辅助存储卷轴31、33的缠绕表面35a、35b由第一环形体36a、36b、38a、38b和第二环形体37a、37b、39a、39b轴向地界定。缠绕表面34a、34b、35a、35b是基本圆柱形的并且围绕能够被联接装置400a、400b穿过的相应贯通腔40a、40b延伸,所述联接装置被配置成在结构上联接第一辅助存储卷轴30、32和第二辅助存储卷轴31、33并且使它们能够围绕所述旋转轴X2a、X2b可能彼此独立地旋转。
当第一缠绕支撑件16和第二缠绕支撑件19可旋转地安装在缠绕站14中时,第一缠绕支撑件16和第二缠绕支撑件19安装在第一联接装置400a上,该第一联接装置物理地连接第一缠绕支撑件19和第二缠绕支撑件22并且使第一缠绕支撑件19和第二缠绕支撑件22可围绕所述旋转轴X1a旋转。
类似地,当第二缠绕支撑件22和第三缠绕支撑件23可旋转地安装在缠绕站14中时,第二缠绕支撑件22和第三缠绕支撑件23安装在第二联接装置400b上,该第二联接装置物理地连接第三缠绕支撑件22和第四缠绕支撑件23并且使第三缠绕支撑件22和第四缠绕支撑件23能够围绕所述旋转轴X1b旋转。
第一服务织物200、第二服务织物201、第三服务织物202和第四服务织物203优选地由聚乙烯、尼龙、聚酯或/>制成并且彼此相同。
在图12所示的第一实施例中,这种服务织物是带状元件,其轴向尺寸设计成分别接收单个细长元件并且彼此相同。
在图13所示的第二实施例中,每个服务织物200、201、202、203包括轴向尺寸设计成接收单个细长元件的搁置表面201a、201b、201c、201d。搁置表面201a、201b、201c、201d由第一轴向端肩部202a、202b、202c、202d和第二轴向端肩部203a、203b、203c、203d轴向地界定。这种肩部在径向方向上的延伸彼此相同并且大于旨在被接收在搁置表面201a、201b、201c、201d上的细长元件在径向方向上的延伸。当服务织物成线圈地缠绕时,两个径向相邻的线圈以与第一轴向端肩部202a、202b、202c、202d或第二轴向端肩部203a、203b、203c、203d在径向方向上的延伸相等的量而径向地间隔开。因此,两个径向相邻的线圈具有第一轴向端肩部202a、202b、202c、202d的并置部分和第二轴向端肩部203a、203b、203c、203d的对应并置部分。
设备10还包括存储装置250,其被配置为临时容纳缠绕支撑件16、19、22、23。缠绕支撑件16、19、22、23从缠绕站14传送到存储装置250。
设备10还包括配置装置21,其被配置成对缠绕支撑件16、19、22、23进行操作,以与这些缠绕支撑件从缠绕站出来的配置不同的配置而重新配置这些缠绕支撑件。
第一缠绕支撑件16、第二缠绕支撑件19、第三缠绕支撑件22和第四缠绕支撑件23从存储装置250传送到配置装置21。可替代地,第一缠绕支撑件16、第二缠绕支撑件19、第三缠绕支撑件22和第四缠绕支撑件23直接从缠绕装置14传送到配置装置21。
配置装置21包括彼此相同并在图8中示出的第一配置结构41a和第二配置结构41b。
如图8中所示,每个配置结构41a、41b包括被配置成支撑缠绕支撑件的第一固定滑架42a、42b。第一固定滑架42a、42b包括装载框架43a、43b,该装载框架具有装载斜坡44a、44b、卸载斜坡45a、45b以及布置在装载斜坡44a、44b和卸载斜坡45a、45b之间的定位垫46a、46b。装载斜坡44a、44b被配置成允许呈存储卷轴形式的缠绕支撑件进行滚动以到达定位垫46a、46b。卸载斜坡45a、45b被配置成允许呈存储卷轴形式的缠绕支撑件从定位垫46a、46b远离装载框架43a、43b进行滚动。装载框架43a、43b还包括一对包围板47a、47b,该一对包围板界定呈存储卷轴形式的缠绕支撑件在装载框架43a、43b上的装载路径。包围板47a、47b布置在装载斜坡44a、44b、定位垫46a、46b和卸载斜坡45a、45b的相对端处。两个包围板47a、47b分离的距离基本上等于或略大于存储卷轴的在轴向方向上的宽度。包围板47a、47b的高度略大于存储卷轴的在径向方向上的尺寸的一半,换句话说,略大于存储卷轴的半径。在定位垫46a、46b处,两个包围板47a、47b包括用于容纳存储卷轴的凹部48a、48b,使得存储卷轴在分离步骤期间不移动。保持销49a、49b可滑动地安装在辅助框架50a、50b上并且远离和朝向装载框架43a、43b移动。保持销49a、49b垂直于包围板47a、47b布置。
每个配置结构41a、41b还包括被配置为支撑缠绕支撑件的第一可移动滑架52a、52b。第一可移动滑架52a、52b包括装载框架53a、53b,该装载框架具有装载斜坡54a、54b、卸载斜坡55a、55b以及布置在装载斜坡54a、54b和卸载斜坡55a、55b之间的定位垫56a、56b。装载斜坡54a、54b被配置成允许呈存储卷轴形式的缠绕支撑件进行滚动以到达定位垫56a。卸载斜坡55a、55b被配置成允许呈存储卷轴形式的缠绕支撑件从定位垫56a、56b远离装载框架53a、53b进行滚动。装载框架53a、53b还包括一对包围板57a、57b,该一对包围板界定呈存储卷轴形式的缠绕支撑件在装载框架53a、53b上的装载路径。包围板57a、57b布置在装载斜坡54a、54b、定位垫56a、56b和卸载斜坡55a、55b的相对端处。两个包围板57a、57b分离的距离基本上等于或略大于存储卷轴的在轴向方向上的宽度。包围板57a、57b的高度略小于存储卷轴的在径向方向上的尺寸的一半,换句话说,略小于存储卷轴的半径。第一可移动滑架52a、52b还包括能够相对于第一固定滑架42a、42b移动的多个轮58a、58b。可替代地,可以通过使用叉车或拖板车来移动第一可移动滑架52a、52b。
在配置装置21处,通过第一连接装置400a连接在一起的第一缠绕支撑件16和第二缠绕支撑件19被带向第一配置结构41a,并且通过第二连接装置400b连接在一起的第三缠绕支撑件22和第四缠绕支撑件23被带向第二配置结构41b(如图4所示)。
第一缠绕支撑件16和第二缠绕支撑件19分别同时装载在第一固定滑架42a和第一可移动滑架52a上。第一可移动滑架52a位于第一位置,在所述第一位置中其在第一固定滑架42a旁边。因此,使第一存储卷轴25a在第一固定滑架42a的装载斜坡44a上(在两个包围板47a之间)滚动或滑动直到到达定位垫46a,并且使第二存储卷轴25b在第一可移动滑架52a的装载斜坡54a上(在两个包围板57a之间)滚动或滑动直到到达定位垫56a。一旦已经到达定位垫46a、56a,保持销49a就平移并插入到第一联接装置400a的腔中,以将第一存储卷轴25a和第二存储卷轴25b锁定并支撑在所到达的位置。
此时,第二存储卷轴25b与第一联接装置400a解除联接。
第一可移动滑架52a在平行于第一联接装置400a的旋转轴和保持销49a的延伸轴线的方向上相对于第一固定滑架42a平移。因此,第一可移动滑架52a从第一固定滑架42a离开(通过进一步使其平移)到达第二位置(在图5中示出)。在该第二位置中,第一存储卷轴25a布置在第一固定滑架42a上并且第二存储卷轴25b布置在第一可移动滑架52a上。
此后,同时或预先地,第三缠绕支撑件22和第四缠绕支撑件23分别同时装载在第二固定滑架42b和第二可移动滑架52b上。第二可移动滑架52b位于第一位置,在所述第一位置中其在第二固定滑架42b旁边。因此,使第三存储卷轴25c在第二固定滑架42b的装载斜坡44b上(在两个包围板47b之间)滚动或滑动直到到达定位垫46b,并且使第四存储卷轴25d在第二可移动滑架52b的装载斜坡54b上(在两个包围板57b之间)滚动或滑动直到到达定位垫56b。一旦已经到达定位垫46b、56b,保持销49b就平移并插入第二联接装置400b的腔中,以将第三存储卷轴25c和第四存储卷轴25d锁定并支撑在所到达的位置。
此时,第四存储卷轴25d与第二联接装置400b解除联接。
第二可移动滑架52b在平行于第二联接装置400b的旋转轴和保持销49b的延伸轴线的方向上相对于第二固定滑架42b平移。因此,第二可移动滑架52b从第二固定滑架42b离开(通过进一步使其平移)到达第二位置(在图5中示出)。在该第二位置中,第三存储卷轴25c布置在第二固定滑架42b上并且第四存储卷轴25d布置在第二可移动滑架52b上。
此时,第一可移动滑架52a朝向第二固定滑架42b移动,直到到达相应的第三位置,在该第三位置中,第二存储卷轴25b与第三存储卷轴25c轴向对准。一旦达到这样的对准,第一可移动滑架52a相对于第二固定滑架42b在平行于第二联接装置400b的旋转轴的方向上平移,直到第二存储卷轴25b完全插在第二联接装置400b上(如图6所示)。此时,第二存储卷轴25b稳定地连接到第二连接装置400b,并因此稳定地连接到第三存储卷轴25c。
此后,同时或预先地,第二可移动滑架52b朝向第一固定滑架42a移动,直到到达相应的第三位置,在所述第三位置中,第四存储卷轴25d与第一存储卷轴25a轴向对准。一旦达到这样的对准,第二可移动滑架52b相对于第一固定滑架42a在平行于第一联接装置400a的旋转轴的方向上平移,直到第四存储卷轴25d完全插在第一联接装置400a上(如图6所示)。此时,第四存储卷轴25d稳定地连接到第一连接装置400a并因此稳定地连接到第一存储卷轴25a。
第一配置结构41a的保持销49a轴向平移,使其脱离与第一联接装置400a的接合。与第四存储卷轴25d联接的第一存储卷轴25a远离第一固定滑架42a移动,使其在卸载斜坡45a上滚动或滑动(在两个包围板47a之间)。同时,与第一存储卷轴25a联接的第四存储卷轴25d远离第二可移动滑架52b移动,使其在卸载斜面55b上(在两个包围板57b之间)滚动或滑动,如图7所示。
此后,同时或预先地,第二配置结构41b的保持销49b轴向平移,使其脱离与第二联接装置400b的接合。与第二存储卷轴25b联接的第三存储卷轴25c远离第二固定滑架42b移动,使其在卸载斜坡45b上(在两个包围板47b之间)滚动或滑动。同时,与第三存储卷轴25c联接的第二存储卷轴25b远离第一可移动滑架52a移动,使其在卸载斜坡55a上(在两个包围板57a之间)滚动或滑动,如图7所示。
设备10还包括另一存储装置251。
另一存储装置251被配置成临时容纳与第四缠绕支撑件23联接的第一缠绕支撑件16(或与相应的多个第四缠绕支撑件联接的多个第一缠绕支撑件)以及与第三缠绕支撑件22联接的第二缠绕支撑件19(或与相应的多个第三缠绕支撑件联接的多个第二缠绕支撑件)。第一缠绕支撑件16和与其联接的第四缠绕支撑件23从配置装置21传送到另一存储装置251。类似地,第二缠绕支撑件19和与其联接的第三缠绕支撑件22从配置装置21传送到另一存储装置251。
另一存储装置251和存储装置250可以在物理上重合或者可以是在物理上彼此不同的两个存储装置。
设备10还包括退绕站60(在图3中示出),该退绕站被配置成同时从第一缠绕支撑件16和第四缠绕支撑件23退绕第一细长元件150和第四细长元件153和/或从第二缠绕支撑件19和第三缠绕支撑件22退绕第二细长元件151和第三细长元件152。
第一缠绕支撑件16和第四缠绕支撑件23从另一存储装置251传送到退绕站60。可替代地,第一缠绕支撑件16和第四缠绕支撑件23直接从配置装置21传送到退绕站60。
退绕站60对第一缠绕支撑件16和第四缠绕支撑件23进行操作,以同时退绕第一细长元件150和第四细长元件153,并且使第一服务织物200与第一细长元件150解除联接以及使第四服务织物203与第四细长元件153解除联接。可替代地,退绕站60还可以对第二缠绕支撑件19和第三缠绕支撑件22进行操作,以同时退绕第二细长元件151和第三细长元件152,并且使第二服务织物201与第二细长元件151解除联接以及使第三服务织物202与第三细长元件152解除联接。
当退绕站60对第一缠绕支撑件16和第四缠绕支撑件23进行操作时,第一缠绕支撑件16和第四缠绕支撑件23可以在框架61上安装和拆卸并且可以围绕旋转轴X3a旋转。在框架61上还可以安装和拆卸能够围绕相应的旋转轴X4a旋转的第一收集缠绕支撑件70。
第一收集缠绕支撑件70被配置成缠绕第一服务织物200和第四服务织物203。第一服务织物200和第四服务织物203从解除联接辊62供给到第一收集缠绕支撑件70,在所述解除联接辊处第一服务织物200和第四服务织物203与第一细长元件150的基部表面150a和第四细长元件153的基部表面153a解除联接。
该行动可以通过使第一收集缠绕支撑件70的旋转轴X4a机动化并使联接辊62空转进行。第一缠绕支撑件16和第四缠绕支撑件23的旋转轴X3a可以是空转的或优选地被略微制动。可替代地,第一收集缠绕支撑件70的旋转轴X4a和解除联接辊62都可以被机动化,并且第一缠绕支撑件16和第四缠绕支撑件23的旋转轴X3a可以是空转的或优选地被略微制动。在任何情况下,第一细长元件150和第四细长元件153从第一缠绕支撑件16和第四缠绕支撑件23的退绕通过由第一收集缠绕支撑件70在第一服务织物200和第四服务织物203上施加拉动或牵引作用进行。
当退绕站60对第二缠绕支撑件19和第三缠绕支撑件22进行操作时,第二缠绕支撑件19和第三缠绕支撑件22可以在框架61上安装和拆卸并且可以围绕旋转轴X3b旋转。在框架61上还可以安装和拆卸能够围绕相应的旋转轴X4b旋转的第二收集缠绕支撑件71。
第二收集缠绕支撑件71被配置为缠绕第二服务织物201和第三服务织物202。第二服务织物201和第三服务织物202从解除联接辊62供给到第二收集缠绕支撑件71,在所述解除联接辊处第二服务织物201和第三服务织物202与第二细长元件151的基部表面151a和第三细长元件152的基部表面152a解除联接。
该行动可以通过使第二收集缠绕支撑件71的旋转轴X4b机动化并使联接辊62空转进行。第二缠绕支撑件19和第三缠绕支撑件22的旋转轴X3b可以是空转的或优选地被略微制动。可替代地,第二收集缠绕支撑件71的旋转轴X4b和解除联接辊62都可以被机动化,并且第二缠绕支撑件19和第三缠绕支撑件22的旋转轴X3b可以是空转的或优选地被略微制动。在任何情况下,第二细长元件151和第三细长元件152从第二缠绕支撑件19和从第三缠绕支撑件22的退绕通过由第二收集缠绕支撑件71在第二服务织物201和第三服务织物202上施加拉动或牵引作用进行。
图11中示出了第一收集缠绕支撑件70和第二收集缠绕支撑件71。
每个收集缠绕支撑件70、71包括第一收集存储卷轴72、74和第二收集存储卷轴73、75。
每个收集存储卷轴72、74、73、75包括尺寸被设计成将相应的服务织物成线圈地缠绕的缠绕表面76a、76b、77a、77b。缠绕表面76a、76b、77a、77b由第一环形体78a、78b、80a、80b和第二环形体79a、79b、81a、81b轴向地界定。缠绕表面76a、76b、77a、77b是基本圆柱形的并且围绕能够被联接装置400a、400b穿过的相应的贯通腔82a、82b延伸,所述联接装置被配置成在结构上联接第一收集存储卷轴72、74和第二收集存储卷轴73、75并且使它们能够围绕所述旋转轴X4a、X4b可能彼此独立地旋转。
设备10包括构建生产线90,至少一个成形鼓91布置在该构建生产线中。成形鼓91与退绕站60可操作地相关联,以同时接收从两个缠绕支撑件同时退绕的两个细长元件。
在第一细长元件150和第四细长元件153同时从第一缠绕支撑件16和第四缠绕支撑件23退绕的情况下,第一细长元件150和第四细长元件153同时铺设在成形鼓91上。
在第二细长元件151和第三细长元件152同时从第二缠绕支撑件19和第三缠绕支撑件22退绕的情况下,第二细长元件151和第三细长元件152同时铺设在成形鼓91上。
图14A表示与第一联接装置400a联接的第一存储卷轴25a和第四存储卷轴25d。图14B表示与第二联接装置400b联接的第三存储卷轴25c和第二存储卷轴25b。第一联接装置400a与第二联接装置400b相同。
第一联接装置400a和第二联接装置400b包括能够围绕旋转轴X1、X2旋转的第一联接部分401a、401b和第二联接部分402a、402b。在解锁状态下,第一联接部分401a、401b可相对于第二联接部分402a、402b围绕旋转轴X1、X2旋转。在锁定状态下,第一联接部分401a、401b与第二联接部分402a、402b作为一个单元围绕旋转轴X1、X2旋转。
第一联接部分401a、401b连接到第一存储卷轴25a或第三存储卷轴25c,使得第一联接部分401a、401b和第一存储卷轴25a或第三存储卷轴25c一起旋转。第二联接部分402a、402b连接到第二存储卷轴25b或第四存储卷轴25d,使得第二联接部分402a、402b和第二存储卷轴25b或第四存储卷轴25d一起旋转。
提供用于第一联接部分401a、401b的解锁状态的配置允许同时退绕具有彼此不同的缠绕直径的两个细长元件,其均缠绕在相应的存储卷轴上。
提供用于第一联接部分的锁定状态的配置允许同时退绕具有彼此相同的缠绕直径的两个细长元件,其均缠绕在相应的存储卷轴上。
该配置可以由其中第一存储卷轴25a(或第三存储卷轴25c)和第四存储卷轴25d(或第二存储卷轴25b)通过单个刚性轴杆(未示出)结合在一起的配置代替。
已经参考一些优选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不同的修改,同时仍然包含在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25)

1.一种用于布置待在用于构建车辆车轮用轮胎的工艺中使用的细长元件的方法,包括:
将第一类型的第一细长元件(150)和第二细长元件(151)分别并行地缠绕在联接的且能够围绕第一旋转轴(X1)旋转的第一缠绕支撑件(16)和第二缠绕支撑件(19)上,其中,所述第一类型的细长元件彼此相同;
将第二类型的第三细长元件(152)和第四细长元件(153)分别并行地缠绕在联接的且能够围绕第二旋转轴(X2)旋转的第三缠绕支撑件(22)和第四缠绕支撑件(23)上,其中,所述第二类型的细长元件彼此相同并且与所述第一类型的细长元件不同;
使所述第二缠绕支撑件(19)与所述第一缠绕支撑件(16)解除联接,并且使所述第四缠绕支撑件(23)与所述第三缠绕支撑件(22)解除联接;
将所述第二缠绕支撑件(19)与所述第三缠绕支撑件(22)联接,并且将所述第四缠绕支撑件(23)与所述第一缠绕支撑件(16)联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将所述第一细长元件(150)和所述第二细长元件(151)分别并行地缠绕在所述第一缠绕支撑件(16)和所述第二缠绕支撑件(19)上之前,将所述第一缠绕支撑件(16)和所述第二缠绕支撑件(19)安装在第一联接装置(400a)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在将所述第三细长元件(152)和所述第四细长元件(153)分别并行地缠绕在所述第三缠绕支撑件(22)和所述第四缠绕支撑件(23)上之前,将所述第三缠绕支撑件(22)和所述第四缠绕支撑件(23)安装在第二联接装置(400b)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使所述第二缠绕支撑件(19)与所述第一缠绕支撑件(16)解除联接包括:将所述第二缠绕支撑件(19)从所述第一联接装置(400a)上拆卸,并且保留所述第一缠绕支撑件(16)安装在所述第一联接装置(400a)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将所述第二缠绕支撑件(19)从所述第一联接装置(400a)上拆卸包括:将所述第二缠绕支撑件(19)与第一可移动滑架(52a)相关联,并且使所述第一可移动滑架(52a)与相关联的所述第二缠绕支撑件(19)一起远离所述第一联接装置(400a)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使所述第四缠绕支撑件(23)与所述第三缠绕支撑件(22)解除联接包括:将所述第四缠绕支撑件(23)从所述第二联接装置(400b)上拆卸,并且保留所述第三缠绕支撑件(22)安装在所述第二联接装置(400b)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将所述第四缠绕支撑件(23)从所述第二联接装置(400b)上拆卸包括:将所述第四缠绕支撑件(23)与第二可移动滑架(52b)相关联,并且使所述第二可移动滑架(52b)与相关联的所述第四缠绕支撑件(23)一起远离所述第二联接装置(400b)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将所述第四缠绕支撑件(23)与所述第一缠绕支撑件(16)联接包括将所述第四缠绕支撑件(23)安装在所述第一联接装置(400a)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将所述第四缠绕支撑件(23)安装在所述第一联接装置(400a)上包括使所述第二可移动滑架(52b)与相关联的所述第四缠绕支撑件(23)一起朝向所述第一联接装置(400a)移动。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将所述第二缠绕支撑件(19)与所述第三缠绕支撑件(22)联接包括将所述第二缠绕支撑件(19)安装在所述第二联接装置(400b)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将所述第二缠绕支撑件(19)安装在所述第二联接装置(400b)上包括使所述第一可移动滑架(52a)与相关联的所述第二缠绕支撑件(19)一起朝向所述第二联接装置(400b)移动。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并行地将所述第一细长元件(150)缠绕在所述第一缠绕支撑件(16)上并且将所述第二细长元件(151)缠绕在所述第二缠绕支撑件(19)上包括将所述第一细长元件(150)缠绕在第一存储卷轴(25a)上并且将所述第二细长元件(151)缠绕在第二存储卷轴(25b)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并行地将所述第三细长元件(152)缠绕在所述第三缠绕支撑件(22)上并且将所述第四细长元件(153)缠绕在所述第四缠绕支撑件(23)上包括将所述第三细长元件(152)缠绕在第三存储卷轴(25c)上并且将所述第四细长元件(153)缠绕在第四存储卷轴(25d)上。
1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并行地缠绕所述第一细长元件(150)和所述第二细长元件(151)包括将第一服务织物(200)与所述第一细长元件(150)相关联并且将第二服务织物(201)与所述第二细长元件(151)相关联。
1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并行地缠绕所述第三细长元件(152)和所述第四细长元件(153)包括将第三服务织物(202)与所述第三细长元件(152)相关联并且将第四服务织物(203)与所述第四细长元件(153)相关联。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服务织物(200)和所述第二服务织物(201)包括相应的搁置表面(201a、201b)以及相应的两个轴向端肩部(202a、202b、203a、203b),并且其中,将所述第一服务织物(200)与所述第一细长元件(150)相关联并将所述第二服务织物(201)与所述第二细长元件(151)相关联包括将所述第一细长元件(150)与所述第一服务织物(200)的位于所述两个轴向端肩部(202a、203a)之间的所述搁置表面(201a)相关联以及将所述第二细长元件(151)与所述第二服务织物(201)的位于所述两个轴向端肩部(202b、203b)之间的所述搁置表面(201b)相关联,其中,所述第一服务织物(200)的所述两个轴向端肩部(202a、203a)和所述第二服务织物(201)的所述两个轴向端肩部(202b、203b)在径向方向上具有相等的延伸,并且它们在径向方向上的延伸比所述第一细长元件(150)和所述第二细长元件(151)在径向方向上的延伸大。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三服务织物(202)和所述第四服务织物(203)包括相应的搁置表面(201c、201d)和相应的两个轴向端肩部(202c、202d、203c、203d),并且其中,将所述第三服务织物(202)与所述第三细长元件(152)相关联以及将所述第四服务织物(203)与所述第四细长元件(153)相关联包括将所述第三细长元件(152)与所述第三服务织物(202)的位于所述相应的轴向端肩部(202c、203c)之间的所述搁置表面(201c)相关联并且使所述第四细长元件(153)与所述第四服务织物(203)的位于所述两个轴向端肩部(202d、203d)之间的所述搁置表面(201d)相关联,其中,所述第三服务织物(202)的所述两个轴向端肩部(202c、203c)和所述第四服务织物(203)的所述两个轴向端肩部(202d、203d)在径向方向上具有相等的延伸,并且它们在径向方向上的延伸比所述第三细长元件(152)和所述第四细长元件(153)在径向方向上的延伸大。
18.一种用于构建车辆车轮用轮胎的工艺,包括:
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将所述第四缠绕支撑件(23)与所述第一缠绕支撑件(16)联接包括将所述第一缠绕支撑件(16)和所述第四缠绕支撑件(23)安装在第一联接装置(400a)上,并且其中,将所述第二缠绕支撑件(19)与所述第三缠绕支撑件(22)联接包括将所述第二缠绕支撑件(19)和所述第三缠绕支撑件(22)安装在第二联接装置(400b)上;
将其上安装有所述第一缠绕支撑件(16)和所述第四缠绕支撑件(23)的所述第一联接装置(400a)或其上安装有所述第二缠绕支撑件(19)和所述第三缠绕支撑件(22)的所述第二联接装置(400b)布置在构建生产线(90)中并靠近成形鼓(91);
同时从所述第一缠绕支撑件(16)上退绕所述第一类型的细长元件并从所述第四缠绕支撑件(23)上退绕所述第二类型的细长元件,或者同时从所述第二缠绕支撑件(19)上退绕所述第一类型的细长元件并从所述第三缠绕支撑件(22)上退绕所述第二类型的细长元件,并且同时将它们缠绕在所述成形鼓(91)上。
19.一种用于构建车辆车轮用轮胎的设备(10),包括:
缠绕站(14),其被配置成将彼此相同的第一类型的第一细长元件(150)和第二细长元件(151)分别并行地缠绕在安装于第一联接装置(400a)上的第一缠绕支撑件(16)和第二缠绕支撑件(19)上,并且将彼此相同的第二类型的第三细长元件(152)和第四细长元件(153)分别并行地缠绕在安装于第二联接装置(400b)上的第三缠绕支撑件(22)和第四缠绕支撑件(23)上,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一细长元件和第二细长元件与所述第二类型的第三细长元件和第四细长元件不同;
配置装置(21),其被配置成将所述第二缠绕支撑件(19)传送到所述第二联接装置(400b)上并且将所述第四缠绕支撑件(23)传送到所述第一联接装置(400a)上,从而获得安装在所述第一联接装置(400a)上的所述第一缠绕支撑件(16)和所述第四缠绕支撑件(23)以及安装在所述第二联接装置(400b)上的所述第二缠绕支撑件(19)和所述第三缠绕支撑件(22);
退绕站(60),其被配置成同时从所述第一缠绕支撑件(16)上退绕所述第一类型的细长元件和从所述第四缠绕支撑件(23)上退绕所述第二类型的细长元件,或者同时从所述第二缠绕支撑件(19)上退绕所述第一类型的细长元件和从所述第三缠绕支撑件(22)上退绕所述第二类型的细长元件;
构建生产线(90),其包括至少一个成形鼓(91),所述至少一个成形鼓与所述退绕站(60)可操作地相关联,以同时从所述退绕站(60)接收细长元件。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设备(10),其中,所述配置装置(21)包括第一配置结构(41a),所述第一配置结构包括第一固定滑架(42a)和第一可移动滑架(52a);所述第一固定滑架(42a)被配置成接收所述第一缠绕支撑件(16)并且所述第一可移动滑架(52a)被配置成接收所述第二缠绕支撑件(19)。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设备(10),其中,所述配置装置(21)包括第二配置结构(41b),所述第二配置结构包括第二固定滑架(42b)和第二可移动滑架(52b);所述第二固定滑架(42b)被配置成接收所述第三缠绕支撑件(22)并且所述第二可移动滑架(52b)被配置成接收所述第四缠绕支撑件(23)。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设备(10),其中,所述第一可移动滑架(52a)能够在第一位置、第二位置和第三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第一位置中所述第一可移动滑架在所述第一固定滑架(42a)旁边,在所述第二位置中所述第一可移动滑架远离所述第一固定滑架(42a),在所述第三位置中所述第一可移动滑架在所述第二固定滑架(42b)旁边。
23.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设备(10),其中,所述第二可移动滑架(52b)能够在第一位置、第二位置和第三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第一位置中所述第二可移动滑架在所述第二固定滑架(42b)旁边,在所述第二位置中所述第二可移动滑架远离所述第二固定滑架(42b),在所述第三位置中所述第二可移动滑架在所述第一固定滑架(42a)旁边。
24.根据权利要求19或20所述的设备(10),包括挤出生产线(11),所述挤出生产线包括至少一个挤出装置(12),所述至少一个挤出装置被配置成挤出第一类型的第一细长元件(150)和第二细长元件(151)或者挤出第二类型的第三细长元件(152)和第四细长元件(153)。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设备(10),其中,所述缠绕站(14)与所述挤出生产线(11)可操作地相关联。
CN202180088105.5A 2020-12-29 2021-12-28 用于布置待在用于构建车辆车轮用轮胎的工艺中使用的细长元件的工艺以及用于构建车辆车轮用轮胎的设备 Active CN11668545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IT102020000032561A IT202000032561A1 (it) 2020-12-29 2020-12-29 Processo e impianto per confezionare pneumatici di ruote di veicoli e metodo per predisporre elementi longiformi da utilizzare nel suddetto processo
IT102020000032561 2020-12-29
PCT/IB2021/062387 WO2022144770A1 (en) 2020-12-29 2021-12-28 Method for arranging elongated elements to be used in a process for building tyres for vehicle wheels and plant for building tyres for vehicle wheel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685458A CN116685458A (zh) 2023-09-01
CN116685458B true CN116685458B (zh) 2024-04-30

Family

ID=748752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88105.5A Active CN116685458B (zh) 2020-12-29 2021-12-28 用于布置待在用于构建车辆车轮用轮胎的工艺中使用的细长元件的工艺以及用于构建车辆车轮用轮胎的设备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240066820A1 (zh)
EP (1) EP4271559A1 (zh)
CN (1) CN116685458B (zh)
IT (1) IT202000032561A1 (zh)
MX (1) MX2023007253A (zh)
WO (1) WO2022144770A1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293912A (ja) * 1992-04-22 1993-11-09 Toyo Tire & Rubber Co Ltd プライ用リボンの巻取り装置
WO2011101738A1 (en) * 2010-02-22 2011-08-25 Pirelli Tyre S.P.A. Process and apparatus for unwinding an elongated element provided with two service fabrics in order to build tyres for vehicle wheels
WO2015097579A1 (en) * 2013-12-24 2015-07-02 Braun Gmbh Personal hygiene implement
CN104870177A (zh) * 2012-12-27 2015-08-26 倍耐力轮胎股份公司 管理细长元件到轮胎构造站的供给的方法
CN107214987A (zh) * 2012-10-09 2017-09-29 倍耐力轮胎股份公司 用于在构建轮胎的处理中控制由弹性体材料制造的连续细长元件的厚度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BR0318617B1 (pt) * 2003-12-09 2014-03-04 Pirelli Processo para produzir um produto semi-acabado para fabricar pneus para rodas de veículos, método para produzir pneus para veículo, aparelho para produzir um produto semi-acabado, e, instalação para produzir pneus de veículo
EP1629964B1 (en) * 2004-08-26 2008-10-15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 pneumatic tire and a pneumatic tire obtained thereby
JP6185458B2 (ja) * 2011-04-28 2017-08-23 ピレリ・タイヤ・ソチエタ・ペル・アツィオーニ 車両の車輪用タイヤを組み立て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プラント
NL2009182C2 (en) * 2012-07-13 2014-01-14 Vmi Holland Bv System for winding and/or unwinding storage reels.
ITPD20130357A1 (it) * 2013-12-23 2015-06-24 Pirelli Tyre Spa Metodo e dispositivo per gestire elementi longiformi in un impianto di confezionamento di pneumatici
EP3237188B1 (en) * 2014-12-24 2021-07-07 Pirelli Tyre S.p.A. Plant for collecting or dispensing an elongated element for building tyres and method for collecting or dispensing an elongated element wound in reels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293912A (ja) * 1992-04-22 1993-11-09 Toyo Tire & Rubber Co Ltd プライ用リボンの巻取り装置
WO2011101738A1 (en) * 2010-02-22 2011-08-25 Pirelli Tyre S.P.A. Process and apparatus for unwinding an elongated element provided with two service fabrics in order to build tyres for vehicle wheels
CN107214987A (zh) * 2012-10-09 2017-09-29 倍耐力轮胎股份公司 用于在构建轮胎的处理中控制由弹性体材料制造的连续细长元件的厚度的方法
CN104870177A (zh) * 2012-12-27 2015-08-26 倍耐力轮胎股份公司 管理细长元件到轮胎构造站的供给的方法
WO2015097579A1 (en) * 2013-12-24 2015-07-02 Braun Gmbh Personal hygiene implement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271559A1 (en) 2023-11-08
US20240066820A1 (en) 2024-02-29
WO2022144770A1 (en) 2022-07-07
IT202000032561A1 (it) 2022-06-29
CN116685458A (zh) 2023-09-01
MX2023007253A (es) 2023-07-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294803B2 (ja) 自動車用タイヤのカーカス構造体の製造方法及び自動車の車輪用タイヤのカーカス構造体
US20110083782A1 (en) Pneumatic tire
US10124551B2 (en) Split ply tires and bead area monocomponents
US20070256770A1 (en) Run Flat Tir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Run Flat Tire
EP0650855A1 (en) Pneumatic radial tires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the same
US6814119B2 (en) Self-supporting tire for a vehicle wheel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tire
EP1615783B1 (en) Tyre for vehicle wheels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CN116685458B (zh) 用于布置待在用于构建车辆车轮用轮胎的工艺中使用的细长元件的工艺以及用于构建车辆车轮用轮胎的设备
EP1429928B1 (en) Self-supporting tyre for vehicle wheels,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EP2288490B1 (en) Process and apparatus for building tyres
JP2002528309A (ja) 自動車用タイヤのカーカス構造体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のカーカス構造体
CN103889699B (zh) 用于制造充气轮胎的方法
CN116710268B (zh) 用于构建车辆车轮用轮胎的设备和用于提供待在用于构建轮胎的工艺中使用的细长元件的方法
US20130048196A1 (en) Tire production method
EP3725541A1 (en) Reversible pneumatic tyre provided with a double tread
EP1165306B1 (en) Combined bead loading and apex application system
CN116648351B (zh) 提供待在构建车辆车轮用轮胎的工艺中使用的细长元件的方法和构建车辆车轮用轮胎的设备
US20240051250A1 (en) Process for building tyres of vehicle wheels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elongated elements to be used in the aforementioned process
JP7424070B2 (ja) タイヤの製造方法及び生タイヤ
CN103129320A (zh) 充气轮胎
JP4721481B2 (ja) 空気入りラジアルタイヤ
US20060070692A1 (en) Tyre for vehicle wheels with reinforced bead structure
US20070051454A1 (en) Producing method of pneumatic tire
KR20050123168A (ko) 차량 바퀴용 타이어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JP2018075976A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