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684456A - 一种大屏的可视化部署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大屏的可视化部署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684456A
CN116684456A CN202310967529.XA CN202310967529A CN116684456A CN 116684456 A CN116684456 A CN 116684456A CN 202310967529 A CN202310967529 A CN 202310967529A CN 116684456 A CN116684456 A CN 11668445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led
equipment
released
instruction
targ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96752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684456B (zh
Inventor
韩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ccumulus Technologies Tianji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ccumulus Technologies Tianji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ccumulus Technologies Tianjin Co Ltd filed Critical Accumulus Technologies Tianji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967529.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684456B/zh
Publication of CN1166844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6844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6844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68445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2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 H04L67/125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involving control of end-device applications over a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66Checking the configuration
    • H04L41/0869Validating the configuration within one network el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06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file transfer, e.g. file transfer protocol [FTP]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02Total factory control, e.g. smart factories,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o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 Selective Calling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大屏的可视化部署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方法应用于远程控制系统中,包括:接收并根据用户的选择指令,从多个待控设备中确定目标待控设备;之后,接收用户的待投放文件上传操作;根据待投放文件上传操作,将待投放的文件分别上传至对应的目标待控设备;对目标待控设备的投放情况进行检验,以确定大屏的部署是否成功,其中,检验包括:自检操作、巡检操作以及报警操作。由此,提供一种远程大屏部署监控的方案,可压缩相应的部署成本,解放人力,并使得整套业务流程部署更加规范化、合理化。

Description

一种大屏的可视化部署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远程监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大屏的可视化部署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背景技术
电子大屏业务,常被用于对外接待来宾、客户、伙伴时,进行公司相关业务及内容的展示,通过采用电视墙外接LED电子大屏来展示相关的信息。电子大屏业务的具体部署需要依据其他部门相关人员的实际接待需求,来告知研发人员去对大屏业务进行相关的业务部署。
在部署过程中,涉及到多个环节,如设备上电、远程文件选取、上屏展示等,相关技术中的部署方式具备如下缺点:对于部署人员来说,要掌握全部部署流程,需要付出一定的学习成本,同时,当部署时间处于夜间、凌晨等时间范围时,对于部署人员的值班要求压力较高;业务的部署流程不够规范化,各个业务大屏之间的展示不够统一,需要依旧实际需求进行调整,无法为后续统一的规范化部署提供支撑;现有的业务逻辑不够清晰,设备部署和业务部署无法解耦。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大屏的可视化部署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电子大屏部署的流程对人力要求较高、效率较低且成本较高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大屏的可视化部署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远程控制系统中,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用户的选择指令;
根据用户的选择指令,从多个待控设备中,确定目标待控设备;
在确定所述目标待控设备之后,接收用户的待投放文件上传操作;
根据所述待投放文件上传操作,将待投放的文件分别上传至对应的所述目标待控设备;
对所述目标待控设备的投放情况进行检验,以确定大屏的部署是否成功,其中,所述大屏为所有所述目标待控设备的显示屏;所述检验包括:自检操作、巡检操作以及报警操作;
其中,所述自检操作为所述目标待控设备自身检测是否成功投放的操作;
所述巡检操作为基于点位监控设备,检测所述目标待控设备是否成功投放的操作;所述点位监控设备设置在所述目标待控设备的周围,用于对所述目标待控设备的显示界面进行监控;
所述报警操作为在所述目标待控设备投放失败时,进行报警的操作。
可选的,所述自检操作包括如下步骤:
对所述目标待控设备的显示界面进行截屏;
将所截取的屏幕内容与所述目标待控设备对应的待投放文件进行比较;
根据比较结果判断所述目标待控设备是否成功投放。
可选的,将所截取的屏幕内容与所述目标待控设备对应的待投放文件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判断所述目标待控设备是否成功投放包括:
获取所述屏幕内容上的小组件;
将所述小组件与基础小组件进行对比;
若所述小组件与基础小组件的相似度大于第一预设阈值,则判断所述目标待控设备成功投放;其中,所述基础小组件为所述待投放文件在成功投放时,所显示的小组件。
可选的,将所述小组件与基础小组件进行对比包括:
将所述小组件的以下至少一项信息与所述基础小组件进行比对:
组件位置、颜色信息、数字信息。
可选的,所述巡检操作包括如下步骤:
通过预先设置在所述目标待控设备的预设范围内的点位监控设备,对所述目标待控设备的显示界面进行拍摄;
获取拍摄的画面;
将所述拍摄的画面与预先存储的标准画面相对比,获取对比结果;
若所述对比结果为所述拍摄的画面与所述标准画面的相似度低于第二预设阈值;
则执行所述报警操作;其中,所述标准画面为所述目标待控设备对应的待投放的文件在成功投放时,所对应的画面。
可选的,在执行所述报警操作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用户的更换指令;
根据所述更换指令,将所述标准画面更新为所述拍摄的画面。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用户的调整指令;
根据所述调整指令调整所述点位监控设备的位姿,以改变所述点位监控设备对所述显示界面的拍摄角度。
可选的,所述报警操作包括如下步骤:
将所述对比结果发送至所述用户,并发送报警提示信息;
接收用户的检查指令;其中,所述检查指令包括以下至少一项:误检指令、确认指令以及取消指令;
在所述检查指令为所述确认指令时,重新执行所述接收用户的待投放文件上传操作的步骤;
在所述检查指令为所述误检指令时,忽略所述比对结果,并停止发送所述报警提示信息;
在所述检查指令为所述取消指令时,忽略所述比对结果,并停止发送所述报警提示信息。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大屏的可视化部署装置,所述装置应用于远程控制系统中,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用户的选择指令;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用户的选择指令,从多个待控设备中,确定目标待控设备;
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在确定所述目标待控设备之后,接收用户的待投放文件上传操作;
上传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待投放文件上传操作,将待投放的文件分别上传至对应的所述目标待控设备;
检验模块,用于对所述目标待控设备的投放情况进行检验,以确定大屏的部署是否成功,其中,所述大屏为所有所述目标待控设备的显示屏;所述检验包括:自检操作、巡检操作以及报警操作;
其中,所述自检操作为所述目标待控设备自身检测是否成功投放的操作;
所述巡检操作为基于点位监控设备,检测所述目标待控设备是否成功投放的操作;所述点位监控设备设置在所述目标待控设备的周围,用于对所述目标待控设备的显示界面进行监控;所述报警操作为在所述目标待控设备投放失败时,进行报警的操作。
可选的,所述检验模块,还用于对所述目标待控设备的显示界面进行截屏;
将所截取的屏幕内容与所述目标待控设备对应的待投放文件进行比较;
根据比较结果判断所述目标待控设备是否成功投放。
可选的,所述检验模块,还用于获取所述屏幕内容上的小组件;
将所述小组件与基础小组件进行对比;
若所述小组件与基础小组件的相似度大于第一预设阈值,则判断所述目标待控设备成功投放;其中,所述基础小组件为所述待投放文件在成功投放时,所显示的小组件。
可选的,所述检验模块,还用于将所述小组件的以下至少一项信息与所述基础小组件进行比对:组件位置、颜色信息、数字信息。
可选的,所述检验模块,还用于通过预先设置在所述目标待控设备的预设范围内的点位监控设备,对所述目标待控设备的显示界面进行拍摄;
获取拍摄的画面;
将所述拍摄的画面与预先存储的标准画面相对比,获取对比结果;
若所述对比结果为所述拍摄的画面与所述标准画面的相似度低于第二预设阈值;则执行所述报警操作;其中,所述标准画面为所述目标待控设备对应的待投放的文件在成功投放时,所对应的画面。
可选的,所述检验模块在执行所述报警操作之后,还用于接收用户的更换指令;
根据所述更换指令,将所述标准画面更新为所述拍摄的画面。
可选的,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用户的调整指令;
所述装置还包括:
调整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调整指令调整所述点位监控设备的位姿,以改变所述点位监控设备对所述显示界面的拍摄角度。
可选的,所述检验模块,还用于将所述对比结果发送至所述用户,并发送报警提示信息;
接收用户的检查指令;其中,所述检查指令包括以下至少一项:误检指令、确认指令以及取消指令;
在所述检查指令为所述确认指令时,重新执行所述接收用户的待投放文件上传操作的步骤;
在所述检查指令为所述误检指令时,忽略所述比对结果,并停止发送所述报警提示信息;
在所述检查指令为所述取消指令时,忽略所述比对结果,并停止发送所述报警提示信息。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所述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一种大屏的可视化部署方法的步骤。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一种大屏的可视化部署方法的步骤。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将业务部署的各个环节进行远程的自动化统一控制,使得整个部署流程更加规范化、合理化,且极大地压缩了相应的部署成本,解放了相应的人力,提高了部署效率,且本发明实施例中,检验包括:自检操作、巡检操作以及报警操作,通过上述操作,可层层递进的加大检验力度,从多个角度确定投放的成功,并在投放失败时,及时报警提醒相关工作人员,由此,可进一步保障目标待控设备上,待投放文件的成功投放。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大屏的可视化部署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大屏的可视化部署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大屏的可视化部署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大屏的可视化部署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远程控制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大屏的可视化部署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大屏的可视化部署方法,方法应用于远程控制系统中,如图1所示,方法包括:
步骤S101、接收用户的选择指令;
步骤S102、根据用户的选择指令,从多个待控设备中,确定目标待控设备;
步骤S103、在确定目标待控设备之后,接收用户的待投放文件上传操作;
步骤S104、根据待投放文件上传操作,将待投放的文件分别上传至对应的目标待控设备;
步骤S105、对目标待控设备的投放情况进行检验,以确定大屏的部署是否成功,其中,大屏为所有目标待控设备的显示屏;检验包括:自检操作、巡检操作以及报警操作;
其中,自检操作为目标待控设备自身检测是否成功投放的操作;巡检操作为基于点位监控设备,检测目标待控设备是否成功投放的操作;点位监控设备设置在目标待控设备的周围,用于对目标待控设备的显示界面进行监控;报警操作为在目标待控设备投放失败时,进行报警的操作。
需要说明的是,用户的选择指令可以是鼠标点击操作,简单便捷;还可以是语音指令,以便于工作人员在进行相应配置时,不需要腾出手去点击远程控制电脑上的按键或鼠标,可降低工作人员的操作负担,提高配置的效率和准确率。进一步地,可预先建立用户自定义词库,用于存储用户常用的语音模板信息(例如:“选择目标待控设备”、“确定目标待控设备”等)。
需要说明的是,可引入文件上传单元,在确定完目标待控设备后,可在远程控制电脑上弹出上传界面,用户可以拖动文件到文件上传区域,上传的文件会默认存放在对应的目标待控设备的固定路径下,同时上传文件的下方可以勾选使用默认文件,这样可以让用户使用历史文件,进一步提高了部署的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S104、根据待投放文件上传操作,将待投放的文件分别上传至对应的目标待控设备可通过如下方式实现:用户可在画布上拖动文件的播放顺序来调整文件在目标待控设备上的投放顺序。其中,“画布”通常用于指代一种图形用户界面(GUI)的显示区域。它是一个可视化的界面元素,用于呈现和显示用户界面的内容,如图片、文本、按钮等。
另外,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还可以针对于每一个目标待控设备,分别接收用户的投放指令,并根据投放指令确定待投放的文件在对应的目标待控设备上的投放顺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图2所示,自检操作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201、对目标待控设备的显示界面进行截屏;
步骤S202、将所截取的屏幕内容与目标待控设备对应的待投放文件进行比较;
步骤S203、根据比较结果判断目标待控设备是否成功投放。
需要说明的是,可通过Python+selenium来对界面进行截屏检验,通过比较上传文件和投放窗口的投放文件,来判断大屏是否成功投放演示,通过针对画面上的小组件,采用差异对比来判断小组件是否显示成功。具体实现时,将所截取的屏幕内容与目标待控设备对应的待投放文件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判断目标待控设备是否成功投放包括:获取屏幕内容上的小组件;将小组件与基础小组件进行对比;若小组件与基础小组件的相似度大于第一预设阈值,则判断目标待控设备成功投放;其中,基础小组件为待投放文件在成功投放时,所显示的小组件。且可以将小组件的以下至少一项信息与基础小组件进行对比,如组件位置、颜色信息或数字信息等。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图3所示,巡检操作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301、通过预先设置在目标待控设备的预设范围内的点位监控设备,对目标待控设备的显示界面进行拍摄;
步骤S302、获取拍摄的画面;
步骤S303、将拍摄的画面与预先存储的标准画面相对比,获取对比结果;
步骤S304、若对比结果为拍摄的画面与标准画面的相似度低于第二预设阈值,则执行报警操作;
其中,标准画面为目标待控设备对应的待投放的文件在成功投放时,所对应的画面。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部署监控点位,在自检通过之后,可弹出对应投放设备的点位监控,画布直接连入监控平台内网,将实况画面转播给用户,同时开放云台组件和焦距组件,使得用户可以调整相机的抓拍方向和抓拍距离来检查大屏业务部署是否成功。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方法还包括:接收用户的调整指令;根据调整指令调整点位监控设备的位姿,以改变点位监控设备对显示界面的拍摄角度。且可获取巡检画面,通过配置完巡检时间和巡检频率,切换为相机定期自动检验捕获巡检画面,与标准的画面进行对比,来判断业务是否正常运行。
可理解的是,在执行报警操作之后,可强制要求用户重新确认部署内容是否准确无误,如果用户认为实际拍摄的结果更为准确,则可以选择以实际拍摄的结果替换之前的标准画面,即接收用户的更换指令;根据更换指令,将标准画面更新为拍摄的画面。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报警操作包括如下步骤:将对比结果发送至用户,并发送报警提示信息;接收用户的检查指令;其中,检查指令包括以下至少一项:误检指令、确认指令以及取消指令;在检查指令为确认指令时,重新执行接收用户的待投放文件上传操作的步骤;在检查指令为误检指令时,忽略比对结果,并停止发送报警提示信息;在检查操作为取消指令时,忽略比对结果,并停止发送报警提示信息。
由此,将业务部署的各个环节进行远程控制,提供了夜间、凌晨等非常规工作时间进行部署的方式,解决了大屏业务长期占用较多人力的技术问题;且整套部署流程更加规范化且合理化。
如图4所示,整个部署可简单分为八个模块。
电源控制模块作为整套远程控制系统的开关,主要负责整个电视墙设备和电脑设备的上下电。需要说明的是,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可通过esp8266模块+继电器模块来完成电源模块的设计,将esp8266模块接入WiFi环境后,可以将服务器设备和esp8266模块接入统一网络,配置esp8266的工作模式,通过在界面下发参数,传递高电平给继电器模块,来远程控制大屏电源开关模块。esp8266一般用于连接环境中的wifi或者热点,与服务器建立TCP连接,传输数据。具体的指令信息如下:AT+CWMODE=1:设置工作模式(STA模式);
AT+RST:模块重启(生效工作模式);AT+CWJAP=“111”,“11111111”:连接当前环境的WIFI热点(热点名,密码);AT+CIPMUX=0:设置单路连接模式;AT+CIPSTART=“TCP”,“xxx.xxx.xxx.xxx”,xxxx:建立TCP连接;
AT+CIPMODE=1:开启透传模式;AT+CIPSEND:透传模式下,传输数据;
+++:退出透传模式。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esp8266模块仅作为一种示例性说明,在实际应用中,电源模块不仅局限于esp8266模块这一种设备,只要是支持WIFI控制的继电器模块都可以被应用于大屏的电源部署模块中。
远程控制模块作为整套远程控制系统的中枢模块,提供远程控制功能,保证对应的人员在任何地方都可以远程控制大屏投放电脑,如图5所示,可通过将所有的远程连接电脑(上文的目标待控设备)接入统一管理平台(远程控制系统)进行连接调度,通过远程控制电脑连接统一管理平台,实现对远程连接电脑1,2……,n的调度。
文件选择模块用于提供对应要上传的文件资源,并和云盘直连;部署模块主要负责大屏文件的投放部署,部署模块会显示远程设备连接的多台显示器,用户可以通过在画布上拖动文件的播放顺序来调整投放顺序。
自检模块用于通过Python+selenium进行画面截图并与对应文件进行对比,来校验大屏业务投放内容的正确性;巡检模块,用于通过视频监控平台,在对应部署大屏的地方部署相应的相机点位,开启定时器在视频监控平台定时巡检实况,并保存录像内容,同时结合相应人员的手动检查来保证大屏展示业务的正确性,并开启定期巡检功能,将巡检视频中的关键帧画面与对应文件进行比对,当相似度低于设定阈值时,向报警平台发送对应的报警信息和实际截图,使得业务部署人员及时关注大屏业务的展示情况,当报警模块被触发并被报警确认时,业务人员需要重新回到文件选择模块重新进行业务部署。
由此,可将整个大屏业务部署流程合理化、规范化,使得部署流程形成一个整体;通过将电源模块引入网络连接中,可以远程控制显控设备来完成大屏业务部署; 在部署规范化后,可以引入画布系统来实现大屏部署流程的可视化控制,将设备操作和部署行为进行解耦,且引入自检、监控和巡检,可多角度保障大屏部署后的业务展示,引入报警模块,可实现无人值守。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大屏的可视化部署装置,装置应用于远程控制系统中,装置60包括:
接收模块601,用于接收用户的选择指令;
确定模块602,用于根据用户的选择指令,从多个待控设备中,确定目标待控设备;
接收模块601,还用于在确定目标待控设备之后,接收用户的待投放文件上传操作;
上传模块603,用于根据待投放文件上传操作,将待投放的文件分别上传至对应的目标待控设备;
检验模块604,用于对目标待控设备的投放情况进行检验,以确定大屏的部署是否成功,其中,大屏为所有目标待控设备的显示屏;检验包括:自检操作、巡检操作以及报警操作;
其中,自检操作为目标待控设备自身检测是否成功投放的操作;
巡检操作为基于点位监控设备,检测目标待控设备是否成功投放的操作;点位监控设备设置在目标待控设备的周围,用于对目标待控设备的显示界面进行监控;报警操作为在目标待控设备投放失败时,进行报警的操作。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检验模块604,还用于对目标待控设备的显示界面进行截屏;将所截取的屏幕内容与目标待控设备对应的待投放文件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判断目标待控设备是否成功投放。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检验模块604,还用于对目标待控设备的显示界面进行截屏;
将所截取的屏幕内容与目标待控设备对应的待投放文件进行比较;
根据比较结果判断目标待控设备是否成功投放。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检验模块604,还用于获取屏幕内容上的小组件;
将小组件与基础小组件进行对比;
若小组件与基础小组件的相似度大于第一预设阈值,则判断目标待控设备成功投放;其中,基础小组件为待投放文件在成功投放时,所显示的小组件。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检验模块604,还用于将小组件的以下至少一项信息与基础小组件进行比对:组件位置、颜色信息、数字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检验模块604,还用于通过预先设置在目标待控设备的预设范围内的点位监控设备,对目标待控设备的显示界面进行拍摄;
获取拍摄的画面;
将拍摄的画面与预先存储的标准画面相对比,获取对比结果;
若对比结果为拍摄的画面与标准画面的相似度低于第二预设阈值;则执行报警操作;其中,标准画面为目标待控设备对应的待投放的文件在成功投放时,所对应的画面。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检验模块604,还用于在执行报警操作之后,接收用户的更换指令;根据所述更换指令,将所述标准画面更新为所述拍摄的画面。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接收模块601,还用于接收用户的调整指令;
装置60还包括:调整模块,用于根据调整指令调整点位监控设备的位姿,以改变点位监控设备对显示界面的拍摄角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检验模块604,还用于将对比结果发送至用户,并发送报警提示信息;
接收用户的检查指令;其中,检查指令包括以下至少一项:误检指令、确认指令以及取消指令;
在检查指令为确认指令时,重新执行接收用户的待投放文件上传操作的步骤;
在检查指令为误检指令时,忽略比对结果,并停止发送报警提示信息;
在检查操作为取消指令时,忽略比对结果,并停止发送报警提示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70,如图7所示,包括:处理器701、存储器702及存储在存储器702上并可在处理器701上运行的程序,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图1所示的大屏的可视化部署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图1所示的大屏的可视化部署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其中,所述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如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空调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之内。

Claims (11)

1.一种大屏的可视化部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远程控制系统中,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用户的选择指令;
根据用户的选择指令,从多个待控设备中,确定目标待控设备;
在确定所述目标待控设备之后,接收用户的待投放文件上传操作;
根据所述待投放文件上传操作,将待投放的文件分别上传至对应的所述目标待控设备;
对所述目标待控设备的投放情况进行检验,以确定大屏的部署是否成功,其中,所述大屏为所有所述目标待控设备的显示屏;所述检验包括:自检操作、巡检操作以及报警操作;
其中,所述自检操作为所述目标待控设备自身检测是否成功投放的操作;
所述巡检操作为基于点位监控设备,检测所述目标待控设备是否成功投放的操作;所述点位监控设备设置在所述目标待控设备的周围,用于对所述目标待控设备的显示界面进行监控;
所述报警操作为在所述目标待控设备投放失败时,进行报警的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自检操作包括如下步骤:
对所述目标待控设备的显示界面进行截屏;
将所截取的屏幕内容与所述目标待控设备对应的待投放文件进行比较;
根据比较结果判断所述目标待控设备是否成功投放。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截取的屏幕内容与所述目标待控设备对应的待投放文件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判断所述目标待控设备是否成功投放包括:
获取所述屏幕内容上的小组件;
将所述小组件与基础小组件进行对比;
若所述小组件与基础小组件的相似度大于第一预设阈值,则判断所述目标待控设备成功投放;其中,所述基础小组件为所述待投放文件在成功投放时,所显示的小组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小组件与基础小组件进行对比包括:
将所述小组件的以下至少一项信息与所述基础小组件进行比对:
组件位置、颜色信息或数字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巡检操作包括如下步骤:
通过预先设置在所述目标待控设备的预设范围内的点位监控设备,对所述目标待控设备的显示界面进行拍摄;
获取拍摄的画面;
将所述拍摄的画面与预先存储的标准画面相对比,获取对比结果;
若所述对比结果为所述拍摄的画面与所述标准画面的相似度低于第二预设阈值;
则执行所述报警操作;其中,所述标准画面为所述目标待控设备对应的待投放的文件在成功投放时,所对应的画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执行所述报警操作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用户的更换指令;
根据所述更换指令,将所述标准画面更新为所述拍摄的画面。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用户的调整指令;
根据所述调整指令调整所述点位监控设备的位姿,以改变所述点位监控设备对所述显示界面的拍摄角度。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操作包括如下步骤:
将所述对比结果发送至所述用户,并发送报警提示信息;
接收用户的检查指令;其中,所述检查指令包括以下至少一项:误检指令、确认指令以及取消指令;
在所述检查指令为所述确认指令时,重新执行所述接收用户的待投放文件上传操作的步骤;
在所述检查指令为所述误检指令时,忽略所述对比结果,并停止发送所述报警提示信息;
在所述检查指令为所述取消指令时,忽略所述对比结果,并停止发送所述报警提示信息。
9.一种大屏的可视化部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应用于远程控制系统中,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用户的选择指令;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用户的选择指令,从多个待控设备中,确定目标待控设备;
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在确定所述目标待控设备之后,接收用户的待投放文件上传操作;
上传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待投放文件上传操作,将待投放的文件分别上传至对应的所述目标待控设备;
检验模块,用于对所述目标待控设备的投放情况进行检验,以确定大屏的部署是否成功,其中,所述大屏为所有所述目标待控设备的显示屏;所述检验包括:自检操作、巡检操作以及报警操作;
其中,所述自检操作为所述目标待控设备自身检测是否成功投放的操作;
所述巡检操作为基于点位监控设备,检测所述目标待控设备是否成功投放的操作;所述点位监控设备设置在所述目标待控设备的周围,用于对所述目标待控设备的显示界面进行监控;所述报警操作为在所述目标待控设备投放失败时,进行报警的操作。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所述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大屏的可视化部署方法的步骤。
11.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大屏的可视化部署方法的步骤。
CN202310967529.XA 2023-08-03 2023-08-03 一种大屏的可视化部署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Active CN11668445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967529.XA CN116684456B (zh) 2023-08-03 2023-08-03 一种大屏的可视化部署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967529.XA CN116684456B (zh) 2023-08-03 2023-08-03 一种大屏的可视化部署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684456A true CN116684456A (zh) 2023-09-01
CN116684456B CN116684456B (zh) 2023-10-03

Family

ID=877795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967529.XA Active CN116684456B (zh) 2023-08-03 2023-08-03 一种大屏的可视化部署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684456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909582A (zh) * 2023-09-13 2023-10-20 云账户技术(天津)有限公司 一种可视化大屏业务部署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97506A (zh) * 2020-07-30 2020-11-06 Tcl海外电子(惠州)有限公司 投屏方法、控制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WO2022105403A1 (zh) * 2020-11-20 2022-05-2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跨设备的内容投屏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396705A (zh) * 2022-08-19 2022-11-25 上海哔哩哔哩科技有限公司 投屏操作验证方法、平台及系统
WO2022262459A1 (zh) * 2021-06-16 2022-12-22 北京字节跳动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投屏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5729499A (zh) * 2022-03-23 2023-03-03 博泰车联网(南京)有限公司 投屏端和显示端的响应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729500A (zh) * 2022-03-23 2023-03-03 博泰车联网(南京)有限公司 投屏端和显示端的投屏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729504A (zh) * 2022-10-08 2023-03-03 珠海金智维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远程操控大屏的数据可视化系统、方法和装置
WO2023050730A1 (zh) * 2021-09-28 2023-04-06 北京达佳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对象投放处理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97506A (zh) * 2020-07-30 2020-11-06 Tcl海外电子(惠州)有限公司 投屏方法、控制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WO2022105403A1 (zh) * 2020-11-20 2022-05-2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跨设备的内容投屏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2262459A1 (zh) * 2021-06-16 2022-12-22 北京字节跳动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投屏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WO2023050730A1 (zh) * 2021-09-28 2023-04-06 北京达佳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对象投放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5729499A (zh) * 2022-03-23 2023-03-03 博泰车联网(南京)有限公司 投屏端和显示端的响应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729500A (zh) * 2022-03-23 2023-03-03 博泰车联网(南京)有限公司 投屏端和显示端的投屏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396705A (zh) * 2022-08-19 2022-11-25 上海哔哩哔哩科技有限公司 投屏操作验证方法、平台及系统
CN115729504A (zh) * 2022-10-08 2023-03-03 珠海金智维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远程操控大屏的数据可视化系统、方法和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909582A (zh) * 2023-09-13 2023-10-20 云账户技术(天津)有限公司 一种可视化大屏业务部署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6909582B (zh) * 2023-09-13 2024-01-30 云账户技术(天津)有限公司 一种可视化大屏业务部署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684456B (zh) 2023-10-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297129B2 (en) Fire/security service system with augmented reality
US10831167B2 (en) Fire alarm inspection application and user interface
US10074254B2 (en) Cloud-bas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figuring a fire panel
CN116684456B (zh) 一种大屏的可视化部署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0610556B (zh) 机器人巡检管理方法及系统、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US9830806B2 (en) Systems enabling testing of fire control panels together with remote control and providing text-to-speech of event data
CN105722081B (zh) 智能设备联网方法和装置
US8819313B1 (en) Traffic management system
CA2968502C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ddressably programming a notification safety device
US9167673B2 (en)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street lamps
CN110839055A (zh) 任务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AU2012308138A1 (en) Satellite communication centre
KR20170122635A (ko) 게임기 관리 시스템
US9915929B1 (en) Monitoring availability of facility equipment
EP4198938A1 (en) Event device operation
WO2023056316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utonomous robots for perimeter protection
JP2009104619A (ja) 自動火災報知設備の遠隔監視システム
KR20190026260A (ko) 장애 처리 기능을 갖는 사진 촬영 서비스 시스템 및 그 제공방법
WO2023056318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use of autonomous robots for blind spot coverage
US11138542B2 (en) Confirming field technician work based on photographic time and location device
US20190317464A1 (en) A Ticket Management System
KR101579486B1 (ko) 클라우드 기반 원격 애플리케이션 검증 시스템
CN112135087B (zh) 一种屏幕信息监控方法、装置、网络摄像机及存储介质
CN109067566B (zh) 一种在静默模式下截图的方法、终端和监管设备
CN113366857B (zh) 装备控制装置、装备控制方法和计算机程序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