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678377A - 一种基于自动全站仪的隧道净空自动检测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自动全站仪的隧道净空自动检测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678377A
CN116678377A CN202310968533.8A CN202310968533A CN116678377A CN 116678377 A CN116678377 A CN 116678377A CN 202310968533 A CN202310968533 A CN 202310968533A CN 116678377 A CN116678377 A CN 11667837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int
mileage
measured
section
differe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96853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678377B (zh
Inventor
卜锋剑
赵艳飞
何跃宝
张佳
兰现稳
高坤
谭响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nohydro Bureau 7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nohydro Bureau 7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nohydro Bureau 7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nohydro Bureau 7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968533.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678377B/zh
Publication of CN1166783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6783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6783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67837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CMEASURING DISTANCES, LEVELS OR BEARINGS; SURVEYING; NAVIGATION; GYROSCOPIC INSTRUMENTS; PHOTOGRAMMETRY OR VIDEOGRAMMETRY
    • G01C5/00Measuring height; Measuring distances transverse to line of sight; Levelling between separated points; Surveyors' level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CMEASURING DISTANCES, LEVELS OR BEARINGS; SURVEYING; NAVIGATION; GYROSCOPIC INSTRUMENTS; PHOTOGRAMMETRY OR VIDEOGRAMMETRY
    • G01C7/00Tracing profiles
    • G01C7/06Tracing profiles of cavities, e.g. tunne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Length Measuring Devices With Unspecified Measuring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自动全站仪的隧道净空自动检测方法,涉及隧道净空测量技术领域。本发明本中手持终端机在全站仪设站后通过蓝牙获取相关的测量数据,并规划需要检测的断面数量机每个断面的里程信息,通过手持终端计算出待测点的理论坐标,通过理论坐标计算水平夹角与竖直角,通过水平夹角和竖直角来调整全站仪并获取概略坐标,并通过概略坐标计算出断面里程差和环向间距差,然后判断是否满足规定限差,位置是否符合预期,完成当前待测点的数据记录。本发明中手持终端可以规划出需要检测的断面数量及每个断面的里程位置信息,减少人工操作,提高检测效果;同时全站仪自动控制测量,不跑偏,保证测量的点都在同一断面上,提高测量精度。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自动全站仪的隧道净空自动检测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隧道净空测量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自动全站仪的隧道净空自动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隧道净空是指隧道内轮廓线所包围的空间,包括公路隧道建筑限界、通风及其它功能所需的断面积。断面形状和大小应根据结构设计力求得到最经济值。净空所包括的其它断面中,有通风机或通风管道、照明灯具及其它设备、监控设备和运行管理设备、电缆沟或电缆桥架、防灾设备等断面,以及富裕量和施工允许误差等。
所以在完成隧道贯通、地铁隧道盾构竣工、轨道铺设等工作时,为确保隧道净空满足行车安全、管线设备布置以及轨道铺设高度的需要,必须进行隧道限界净空检测工作。
目前行业主要采用全站仪结合人工照准测量技术。沿着一个断面测量一圈,由测量员来控制测量点的密度,但这种方法有很大的局限性,很难保证测量的点都在同一个断面上面;同时人工观测的速度非常慢,特别在生成断面图进行分析的时候,点密度太低,使得测量结果不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自动全站仪的隧道净空自动检测方法,以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基于自动全站仪的隧道净空自动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包括以下步骤:
S1:全站仪设站后的位置为测站点,手持终端与全站仪通过蓝牙连接,手持终端获取所述全站仪的测站坐标、后视点坐标/>、全站仪的仪器高和全站仪的棱镜高,通过测站坐标/>、后视点坐标/>计算出测站点至后视点的定向方位角/>
S2:在所述手持终端内输入区段里程、断面间距、环向测点起讫位置、测点环向间距,通过所述手持终端规划出需要检测的断面数量及每个断面的里程位置信息;
S3:根据S2中计算出的每个断面的里程位置信息得到断面里程,根据所述断面里程匹配相应的断面类型,结合所述断面类型及S2中手持终端内输入的环向测点起讫位置、测点环向间距信息,通过手持终端计算出每个断面上各个待测点相对于断面基准点的相对关系,进而计算出任一一个待测点的偏距及到设计高程面的高差,再通过线路正算计算出相应待测点的理论坐标
S4:通过待测点的理论坐标与测站坐标/>计算水平方位角L与竖直角θ;
S5:通过S4计算出的每个测点的水平方位角减去定向方位角得到水平夹角β,所述全站仪从后视方向顺时针旋转β即可到达目标点方向;
S6:通过所述水平夹角β、竖直角θ,驱动所述全站仪转动相应角度进行试探性瞄准获取待测点的概略坐标
S7:通过所述概略坐标经过坐标反算计算出待测点的里程、偏距及在设计断面中的位置,与S3中计算得到的断面里程进行对比计算出目标断面里程差;通过与S3中计算出的待测点的偏距和高程对比,计算出待测点的环向间距差;
S8:若里程差及待测点的环向间距差满足规定限差Δ,进入超欠挖计算,在手持终端机内存储数据,返回S3进入下一个待测点的检测;若里程差及待测点的环向间距差不满足规定限差Δ进入S9;
S9:通过公式,/>,β为水平夹角、θ为竖直角,单位秒;/>为里程差或环向差;l为测站至目标点距离;ρ用于单位转换,ρ=206265,重新计算水平夹角β、竖直角θ来调整,返回S6重新判断。
进一步地,S1中所述定向方位角的定向方位角计算如下:
;/>
如果
时,/>
时,/>,则/>
时,且/>,则/>
如果
时,则/>
时,则/>
为待测点至测站点在X方向的增量,/>为待测点至测站点在Y方向的增量,/>为弧度制中180°。
进一步地,S4中所述水平方位角L的计算如下:
;/>
如果
时,/>
时,且/>,则/>
时,且/>,则/>
如果
时,则/>
时,则/>
为待测点的理论坐标至测站点在X方向的增量,/>为待测点的理论坐标至测站点在Y方向的增量,/>为弧度制中180°。
进一步地,S6中竖直角θ的计算如下,所述测站点到待测点的高差为待测点在Y方向上的理论高度,/>为测站点在Y方向上的高度,i为仪器高;
所述待测点与测站点水平距离
如果>0则/>
如果=0则θ=90°;
如果<0则/>
进一步地,S9中当里程方向不满足要求时,为里程差;当环向间距不满足要求时,/>为环向间距差;当里程方向和环向间距均不满足要求时,/>为里程差和环向间距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精确控制测量点的密度,通过手持终端可以规划出需要检测的断面数量及每个断面的里程位置信息,减少人工操作,提高检测效果。
2)提高测量精度,提高检测效率。全站仪自动控制测量,不跑偏,保证测量的点都在同一断面上。同时任一一个待测点测量完毕后可以快速进入下一待测点进行检测提高检测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基于自动全站仪的隧道净空自动检测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中断面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待测点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阅图1-图3,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如图1-图3所示,一种基于自动全站仪的隧道净空自动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全站仪设站后的位置为测站点,手持终端与全站仪通过蓝牙连接,手持终端获取所述全站仪的测站坐标、后视点坐标/>、全站仪的仪器高和全站仪的棱镜高,通过测站坐标/>、后视点坐标/>计算出测站点至后视点的定向方位角/>
S2:在所述手持终端内输入区段里程、断面间距、环向测点起讫位置、测点环向间距,通过所述手持终端规划出需要检测的断面数量及每个断面的里程位置信息;
S3:根据S2中计算出的每个断面的里程位置信息得到断面里程,根据所述断面里程匹配相应的断面类型,结合所述断面类型及S2中手持终端内输入的环向测点起讫位置、测点环向间距信息,通过手持终端计算出每个断面上各个待测点相对于断面基准点的相对关系,进而计算出任一一个待测点的偏距及到设计高程面的高差,再通过线路正算计算出相应待测点的理论坐标
S4:通过待测点的理论坐标与测站坐标/>计算水平方位角L与竖直角θ;
S5:通过S4计算出的每个测点的水平方位角减去定向方位角得到水平夹角β,所述全站仪从后视方向顺时针旋转β即可到达目标点方向;
S6:通过所述水平夹角β、竖直角θ,驱动所述全站仪转动相应角度进行试探性瞄准获取待测点的概略坐标
S7:通过所述概略坐标经过坐标反算计算出待测点的里程、偏距及在设计断面中的位置,与S3中计算得到的断面里程进行对比计算出目标断面里程差;通过与S3中计算出的待测点的偏距和高程对比,计算出待测点的环向间距差;
S8:若里程差及待测点的环向间距差满足规定限差Δ,进入超欠挖计算,在手持终端机内存储数据,返回S3进入下一个待测点的检测;若里程差及待测点的环向间距差不满足规定限差Δ进入S9;
S9:通过公式,/>,β为水平夹角、θ为竖直角,单位秒;/>为里程差或环向差;l为测站至目标点距离;ρ用于单位转换,ρ=206265,重新计算水平夹角β、竖直角θ来调整,返回S6重新判断。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全站仪设置在通视良好便于完成整个测段测量作业的位置上,设站好后,然后手持终端与全站仪通过蓝牙连接获取全站仪的测量数据,手持终端内包括计算软件,用于记录和计算分析相应的数据。该手持终端可以为单独的终端机,也可以为手机,计算软件可以在手机上直接运行,减少成本,提高便携性。通过手持终端获取的测站坐标、后视点坐标/>计算出测站点至后视点的定向方位角/>,其中测站坐标和后视点坐标都是通过全站仪自动获取,定向方位角的具体计算过程如下:
;/>
如果
时,/>
时,/>,则/>
时,且/>,则/>
如果
时,则/>
时,则/>
为待测点至测站点在X方向的增量,/>为待测点至测站点在Y方向的增量,/>为弧度制中180°。
进一步地,区段里程、断面间距、环向测点起讫位置、测点环向间距提前测量获取并输入到手持终端机内,此处区段里程、断面间距等参数是根据设计图获取或是通过全站仪直接测量得出,然后由手持终端机规划处需要检测的断面数量及每个断面的里程位置信息,具体规划为确定所需测量的区间,再根据确定的断面间距划分出各检测断面并计算出每个断面的里程位置信息。同时结合断面里程相匹配的断面类型和提前测得的测点起讫位置、测点环向间距信息,可以通过手持终端机计算出每个断面上各个待测点相对于断面基准点的相对关系,而断面的聚准点根据设计图纸获取,通常采用隧道中心,进而可以计算出任一一个待测点的偏距及到设计高程面的高差,然后再通过线路正算计算出相应待测点的理论坐标(。该处的线路正算为本领域的一种公知的计算手段,在曲线要素已定的情况下,已知某点的里程及距中线的距离,计算该点的坐标,称之为线路坐标正算。
进一步地,在得到理论坐标与测站坐标/>后通过手持终端计算水平方位角L与竖直角θ,其中水平方位角L的计算如下:
;/>
如果
时,/>
时,且/>,则/>
时,且/>,则/>
如果
时,则/>
时,则/>
为待测点的理论坐标至测站点在X方向的增量,/>为待测点的理论坐标至测站点在Y方向的增量,/>为弧度制中180°。
竖直角θ的计算如下:
测站点到待测点的高差,/>为待测点在Y方向上的理论高度,/>为测站点在Y方向上的高度,i为仪器高;
所述待测点与测站点水平距离
如果>0则/>
如果=0则θ=90°;
如果<0则/>
进一步地,每个测点的水平方位角减去定向方位角得到水平夹角β,通过水平夹角β、竖直角θ,驱动所述全站仪转动相应的水平夹角β、竖直角θ度数后,可以将全站仪转动到待测点的目标方向,通过全站仪进行试探性瞄准获取待测点的概略坐标/>
进一步地,通过所述概略坐标经过坐标反算计算出待测点的里程、偏距及在设计断面中的位置,同时与S3中计算得到的断面里程进行对比计算出目标断面里程差;通过与S3中计算出的待测点的偏距和高程对比,计算出待测点的环向间距差。此处的坐标反算也是本领域人员常规的计算手段,坐标反算是指根据直线的起点和终点的坐标,计算直线的水平距离和定向方位角的过程。
进一步地,若里程差及待测点的环向间距差满足规定限差Δ,进入超欠挖计算,在手持终端机内存储数据,然后返回S3进入下一个待测点的检测,一种重复直到所有待测点检测完毕。
进一步地,若里程差及待测点的环向间距差不满足规定限差Δ进入S9,通过公式,/>,β为水平夹角、θ为竖直角,单位秒;/>为里程差或环向差;l为测站至目标点距离;ρ用于单位转换,ρ=206265,重新计算水平夹角β、竖直角θ来调整,然后返回S6用新的水平夹角β、竖直角θ来获取新的概略坐标/>,然后经过S7、S8后重新判断里程差及待测点的环向间距差是否满足规定限差Δ,如果还不满足,继续转到S9计算后再转到S6进行新一轮判断,通过不断循环逼近所要检测地断面里程。
进一步地,S9中当里程方向不满足要求时,为里程差;当环向间距不满足要求时,/>为环向间距差;当里程方向和环向间距均不满足要求时,/>为里程差和环向间距差。里程差为待测点理论位置与实测点概略位置线路(里程)方向的差值,环向间距差为待测点理论位置与实测点概略位置垂直线路方向的差值。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本发明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5)

1.一种基于自动全站仪的隧道净空自动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全站仪设站后的位置为测站点,手持终端与全站仪通过蓝牙连接,手持终端获取所述全站仪的测站坐标、后视点坐标/>、全站仪的仪器高和全站仪的棱镜高,通过测站坐标/>、后视点坐标/>计算出测站点至后视点的定向方位角/>
S2:在所述手持终端内输入区段里程、断面间距、环向测点起讫位置、测点环向间距,通过所述手持终端规划出需要检测的断面数量及每个断面的里程位置信息;
S3:根据S2中计算出的每个断面的里程位置信息得到断面里程,根据所述断面里程匹配相应的断面类型,结合所述断面类型及S2中手持终端内输入的环向测点起讫位置、测点环向间距信息,通过手持终端计算出每个断面上各个待测点相对于断面基准点的相对关系,进而计算出任一一个待测点的偏距及到设计高程面的高差,再通过线路正算计算出相应待测点的理论坐标
S4:通过待测点的理论坐标与测站坐标/>计算水平方位角L与竖直角θ;
S5:通过S4计算出的每个测点的水平方位角减去定向方位角得到水平夹角β,所述全站仪从后视方向顺时针旋转β即可到达目标点方向;
S6:通过所述水平夹角β、竖直角θ,驱动所述全站仪转动相应角度进行试探性瞄准获取待测点的概略坐标
S7:通过所述概略坐标经过坐标反算计算出待测点的里程、偏距及在设计断面中的位置,与S3中计算得到的断面里程进行对比计算出目标断面里程差;通过与S3中计算出的待测点的偏距和高程对比,计算出待测点的环向间距差;
S8:若里程差及待测点的环向间距差满足规定限差Δ,进入超欠挖计算,在手持终端机内存储数据,返回S3进入下一个待测点的检测;若里程差及待测点的环向间距差不满足规定限差Δ进入S9;
S9:通过公式,/>,β为水平夹角、θ为竖直角,单位秒;/>为里程差或环向差;l为测站至目标点距离;ρ用于单位转换,ρ=206265,重新计算水平夹角β、竖直角θ来调整,返回S6重新判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自动全站仪的隧道净空自动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所述定向方位角的定向方位角计算如下:
;/>
如果
时,/>
时,/>,则/>
时,且/>,则/>
如果
时,则/>
时,则/>
为待测点至测站点在X方向的增量,/>为待测点至测站点在Y方向的增量,/>为弧度制中18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自动全站仪的隧道净空自动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S4中所述水平方位角L的计算如下:
;/>
如果
时,/>
时,且/>,则/>
时,且/>,则/>
如果
时,则/>
时,则/>
为待测点的理论坐标至测站点在X方向的增量,/>为待测点的理论坐标至测站点在Y方向的增量,/>为弧度制中18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自动全站仪的隧道净空自动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S6中竖直角θ的计算如下,所述测站点到待测点的高差,/>为待测点在Y方向上的理论高度,/>为测站点在Y方向上的高度,i为仪器高;
所述待测点与测站点水平距离
如果>0则/>
如果=0则θ=90°;
如果<0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自动全站仪的隧道净空自动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S9中当里程方向不满足要求时,为里程差;当环向间距不满足要求时,/>为环向间距差;当里程方向和环向间距均不满足要求时,/>为里程差和环向间距差。
CN202310968533.8A 2023-08-03 2023-08-03 一种基于自动全站仪的隧道净空自动检测方法 Active CN11667837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968533.8A CN116678377B (zh) 2023-08-03 2023-08-03 一种基于自动全站仪的隧道净空自动检测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968533.8A CN116678377B (zh) 2023-08-03 2023-08-03 一种基于自动全站仪的隧道净空自动检测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678377A true CN116678377A (zh) 2023-09-01
CN116678377B CN116678377B (zh) 2023-11-03

Family

ID=877813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968533.8A Active CN116678377B (zh) 2023-08-03 2023-08-03 一种基于自动全站仪的隧道净空自动检测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678377B (zh)

Citation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761804A (en) * 1953-04-08 1956-11-21 Filotecnica Salmoiraghi Spa 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levels
WO2012056255A1 (en) * 2010-10-25 2012-05-03 Seraphim Amvrazis Method of mapping and control of surfaces of tunnels during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CN105651251A (zh) * 2015-12-30 2016-06-08 中铁三局集团华东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单洞双线隧道超欠挖测定方法
JP2016205837A (ja) * 2015-04-15 2016-12-08 佐藤工業株式会社 トンネルの管理方法
WO2017092306A1 (zh) * 2015-12-03 2017-06-08 中车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中深孔大断面复合掏槽爆破结构及方法
WO2017107334A1 (zh) * 2015-12-25 2017-06-29 同济大学 一种地铁隧道结构断面变形快速检测装置
JP2018163063A (ja) * 2017-03-27 2018-10-18 西松建設株式会社 トンネル内空変位計測方法
US20180327004A1 (en) * 2015-12-15 2018-11-15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Engineering, Ltd. Course correction procedure generation device, course correction procedure generation system, course correction procedure generation method, and program
CN109736895A (zh) * 2019-03-04 2019-05-10 中铁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隧道变形预警监测系统
CN110986878A (zh) * 2019-12-03 2020-04-10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基于移动测量系统自动化提取铁轨断面的方法
US20200149885A1 (en) * 2017-07-31 2020-05-14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Structure measuring device, measurement point correcting device, and measurement point correcting method
US20210302157A1 (en) * 2020-03-25 2021-09-30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analyzing tunnel clearance based on laser point cloud
CN114440831A (zh) * 2021-12-20 2022-05-06 中国华冶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基于全站仪点投影的矿山断面检查方法
CN114739372A (zh) * 2022-06-13 2022-07-12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智能全站仪隧道自动化监测的现场测点布设方法
CN115235417A (zh) * 2022-03-31 2022-10-25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一种基于叠落式隧道之间的角度的监测点设置方法
CN115994403A (zh) * 2023-03-22 2023-04-21 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三维圆心拟合的护筒校核方法、装置和设备
CN116045906A (zh) * 2022-11-08 2023-05-02 内蒙古中电物流路港有限责任公司赤峰铁路分公司 最小建筑限界检测方法、装置及服务器

Patent Citation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761804A (en) * 1953-04-08 1956-11-21 Filotecnica Salmoiraghi Spa 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levels
WO2012056255A1 (en) * 2010-10-25 2012-05-03 Seraphim Amvrazis Method of mapping and control of surfaces of tunnels during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JP2016205837A (ja) * 2015-04-15 2016-12-08 佐藤工業株式会社 トンネルの管理方法
WO2017092306A1 (zh) * 2015-12-03 2017-06-08 中车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中深孔大断面复合掏槽爆破结构及方法
US20180327004A1 (en) * 2015-12-15 2018-11-15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Engineering, Ltd. Course correction procedure generation device, course correction procedure generation system, course correction procedure generation method, and program
WO2017107334A1 (zh) * 2015-12-25 2017-06-29 同济大学 一种地铁隧道结构断面变形快速检测装置
CN105651251A (zh) * 2015-12-30 2016-06-08 中铁三局集团华东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单洞双线隧道超欠挖测定方法
JP2018163063A (ja) * 2017-03-27 2018-10-18 西松建設株式会社 トンネル内空変位計測方法
US20200149885A1 (en) * 2017-07-31 2020-05-14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Structure measuring device, measurement point correcting device, and measurement point correcting method
CN109736895A (zh) * 2019-03-04 2019-05-10 中铁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隧道变形预警监测系统
CN110986878A (zh) * 2019-12-03 2020-04-10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基于移动测量系统自动化提取铁轨断面的方法
US20210302157A1 (en) * 2020-03-25 2021-09-30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analyzing tunnel clearance based on laser point cloud
CN114440831A (zh) * 2021-12-20 2022-05-06 中国华冶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基于全站仪点投影的矿山断面检查方法
CN115235417A (zh) * 2022-03-31 2022-10-25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一种基于叠落式隧道之间的角度的监测点设置方法
CN114739372A (zh) * 2022-06-13 2022-07-12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智能全站仪隧道自动化监测的现场测点布设方法
CN116045906A (zh) * 2022-11-08 2023-05-02 内蒙古中电物流路港有限责任公司赤峰铁路分公司 最小建筑限界检测方法、装置及服务器
CN115994403A (zh) * 2023-03-22 2023-04-21 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三维圆心拟合的护筒校核方法、装置和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SOHN, HONG-GYOO: "Tunnel Reverse Engineering Using Terrestrial LiDAR", JOURNAL OF THE KOREAN SOCIETY OF CIVIL ENGINEERS, vol. 28, no. 6, pages 931 - 936 *
马树新: "隧道开挖断面监控三维测量技术", 科技创新导报, vol. 15, no. 34, pages 14 - 15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678377B (zh) 2023-11-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067375B (zh) 隧道无线激光放样装置
CN111412851B (zh) 一种基于激光测量形变的方法
CN111519482B (zh) 一种铺轨机的导航控制方法、铺轨机及铺轨机系统
CN106767443B (zh) 一种全自动二次元影像检测仪及测量方法
CN201031704Y (zh) 隧道无线激光放样装置
CN105043381B (zh) 一种基于磁钉的定位方法
CN110017823B (zh) 基于全站仪免置平设站的轨道定位坐标计算方法及装置
CN108225286B (zh) 一种移动站车载全站仪位姿估计方法
CN102692210A (zh) 定点扫描式快速隧道断面净空测量及收敛测量方法
CN108844490A (zh) 一种隧道轮廓定位扫描设备及相关装置与方法
CN202092653U (zh) 一种变电站巡视机器人的导航系统
CN111473780A (zh) 一种悬臂掘进机测量系统
CN116678377B (zh) 一种基于自动全站仪的隧道净空自动检测方法
CN108917711B (zh) 一种隧道工程三维激光扫描分段测量方法及系统
CN110333082A (zh) 一种用于判断车辆直线来回行驶重合度的计算方法
CN114775381B (zh) 一种道路铺装平整度检测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智能终端
RU2287187C1 (ru) Способ определения эталонной координатной модели железнодорожного пути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его осуществления
CN111649719B (zh) 一种道路高程检测中的gnss自动引导测试方法
CN111721262B (zh) 一种场地高程测量中的全站仪跟踪自动引导方法
CN109813293B (zh) 一种基于三点测量法的起重机轨道检测方法
CN113639662A (zh) 一种管环圆度测量装置及方法
CN217764945U (zh) 一种预制口字件姿态测量系统
CN217058720U (zh) 一种管环圆度测量装置
CN110962876A (zh) 一种铁路工字钢杆塔的限界测量新方法
CN109211167A (zh) 一种基于函数曲线拟合的隧道二衬厚度精确检测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