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670939A - 多极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多极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670939A
CN116670939A CN202180078749.6A CN202180078749A CN116670939A CN 116670939 A CN116670939 A CN 116670939A CN 202180078749 A CN202180078749 A CN 202180078749A CN 116670939 A CN116670939 A CN 11667093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xternal terminal
ground conductor
connector
terminal
sl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7874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森田优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66709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67093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8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 H01R13/658High frequency shielding arrangements, e.g. against EMI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or EMP [Electro-Magnetic Pulse]
    • H01R13/6591Specific features or arrangements of connection of shield to conductive members
    • H01R13/6594Specific features or arrangements of connection of shield to conductive members the shield being mounted on a PCB and connected to conductive memb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1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operating with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or with a coupling device exclusively provid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 H01R12/716Coupling device provided on the PCB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50Fixed connections
    • H01R12/51Fixed connections for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55Fixed connections for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terminals
    • H01R12/57Fixed connections for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terminals surface mounting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with the edge of the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3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with the edge of the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nnecting to other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0Securing contact members in or to a base or case; Insulating of contact members
    • H01R13/405Securing in non-demountable manner, e.g. moulding, rivet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6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specially adapted for high-frequency, e.g. structures providing an impedance match or phase match
    • H01R13/6461Means for preventing cross-talk
    • H01R13/6471Means for preventing cross-talk by special arrangement of ground and signal conductors, e.g. GSGS [Ground-Signal-Ground-Signa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005Guiding, mounting, polarizing or locking means; Extractors
    • H01R12/7011Locking or fixing a connector to a PCB
    • H01R12/707Soldering or welding

Abstract

提供抑制噪声泄漏的多极连接器。多极连接器是安装于具有安装面的基板的多极连接器,具备:多个内部端子;外部端子,配置为包围多个内部端子;绝缘部件,保持外部端子;以及接地导体,与基板的接地电位电连接,在外部端子形成有使绝缘部件的外侧面露出的缝隙,接地导体在从外侧面侧观察时,配置为与形成于外部端子的缝隙重叠。

Description

多极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多极连接器。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使第一连接器与第二连接器嵌合而构成的多极连接器组。
例如,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多极连接器组具备具有第一内部端子以及第一外部端子的第一连接器、和具有第二内部端子以及第二外部端子的第二连接器。若使第一连接器与第二连接器篏合,则第一内部端子与第二内部端子相互连接,且第一外部端子与第二外部端子相互连接。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20/218385号
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多极连接器组在噪声泄漏抑制这一点,仍有改善的余地。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提供抑制了噪声泄漏的多极连接器。
本发明的多极连接器是安装于具有安装面的基板的多极连接器,具备:多个内部端子;外部端子,配置为包围上述多个内部端子;绝缘部件,保持上述外部端子;以及接地导体,与上述基板的接地电位电连接,在上述外部端子形成有使上述绝缘部件的外侧面露出的缝隙,上述接地导体在从上述外侧面侧观察时,配置为与形成于上述外部端子的上述缝隙重叠。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抑制了噪声泄漏的多极连接器。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第一连接器(多极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2是从其它的方向观察图1的第一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3是图1的第一连接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省略图1的第一连接器的绝缘部件的立体图。
图5是省略图1的第一连接器的绝缘部件,并从与基板的安装面垂直的方向观察到的俯视图。
图6A是图1的第一连接器的A-A剖视图。
图6B是表示图1的第一连接器的绝缘树脂的构造的立体图。
图7A是表示与图1的第一连接器嵌合的第二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7B是图7A的第二连接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8是表示通过图1的第一连接器和图7的第二连接器构成的多极连接器组的立体图。
图9是表示具有变形例1的接地导体的第一连接器的剖视图。
图10是图9的接地导体的立体图。
图11A是变形例2的接地导体的第一延伸部的立体图以及主视图。
图11B是变形例3的接地导体的第一延伸部的立体图以及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式,提供一种多极连接器,是安装于具有安装面的基板的多极连接器,具备:多个内部端子;外部端子,配置为包围上述多个内部端子;绝缘部件,保持上述外部端子;以及接地导体,与上述基板的接地电位电连接,在上述外部端子形成有使上述绝缘部件的外侧面露出的缝隙,上述接地导体在从上述外侧面侧观察时,配置为与形成于上述外部端子的上述缝隙重叠。
根据这样的结构,通过在外部端子的缝隙配置接地导体,能够抑制噪声从外部端子的缝隙泄漏到多极连接器的外部。在传输高频的信号的情况下,有由于从外部端子的噪声泄漏而给予多极连接器的特性影响的情况。通过在外部端子的缝隙配置接地导体,能够使噪声释放到基板的接地电位,抑制向外部的噪声泄漏。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式,提供第一方式所记载的多极连接器中,上述接地导体具有与上述基板的上述接地电位连接的接地连接部、和相对于上述接地连接部向与上述基板的上述安装面交叉的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延伸部。
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通过第一延伸部高效地吸收来自内部端子的噪声。能够通过第一延伸部吸收噪声,并从接地连接部释放到接地电位,能够使噪声泄漏的抑制效果提高。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式,上述接地导体的上述接地连接部配置为通过上述外部端子的上述缝隙。
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使基板的设计自由度提高。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式,提供第二方式或者第三方式所记载的多极连接器中,上述接地导体的上述延伸部埋入上述绝缘部件。
根据这样的结构,接地导体的第一延伸部被介电常数较高的绝缘部件包围。因此,第一延伸部更容易吸收噪声,能够使噪声泄漏的抑制效果提高。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式,提供第二方式~第四方式中任意一个所记载的多极连接器中,上述接地导体具有从上述第一延伸部的前端向与上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延伸部。
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防止接地导体从绝缘部件脱落。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式,提供第二方式~第五方式中任意一个所记载的多极连接器中,上述接地导体的上述第一延伸部的宽度比上述缝隙的宽度大。
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进一步使从外部端子的缝隙的噪声泄漏的抑制效果提高。
根据本发明的第七方式,提供第一方式~第六方式中任意一个所记载的多极连接器中,上述接地导体的长度在从上述多个内部端子输出的信号的波长的1/4以下。
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在维持多极连接器的信号特性的同时,使噪声泄漏的抑制效果提高。
根据本发明的第八方式,提供第一方式~第七方式中任意一个所记载的多极连接器中,上述外部端子在从与上述基板的上述安装面垂直的方向观察时,是具有长边以及短边的形状,上述多个内部端子具有沿着上述外部端子的上述长边延伸的方向排列的多个第一内部端子。
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高效地配置多个内部端子。
根据本发明的第九方式,提供第八方式所记载的多极连接器中,上述缝隙形成于上述外部端子的上述长边的端部。
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将接地导体配置在噪声容易泄漏的位置,能够使噪声泄漏的抑制效果提高。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方式,提供第八方式或者第九方式所记载的多极连接器中,上述多个内部端子在上述长边方向上与上述外部端子的上述短边对置的位置具有作为信号端子的第二内部端子。
根据这样的结构,通过配置高频信号用的信号端子,能够使连接器的信号特性提高。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一方式,提供第十方式所记载的多极连接器中,在从上述外部端子的上述长边侧观察时,上述接地导体配置为与上述第二内部端子以及上述缝隙的至少一部分重叠。
根据这样的结构,容易通过接地导体吸收出自第二内部端子的噪声,能够使信号特性提高。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说明。
(实施方式1)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第一连接器2的立体图。图2是从其它的方向观察图1的第一连接器2的立体图。图3是图1的第一连接器2的分解立体图。图4是省略了图1的第一连接器2的绝缘部件12的立体图。图5是省略图1的第一连接器2的绝缘部件12,并从与基板的安装面M1(参照图6A)垂直的方向观察到的立体图。图6A是图1的第一连接器2的A-A剖视图。图6B是表示图1的第一连接器2的绝缘部件12的构造的立体图。
图7A是表示与图1的第一连接器2嵌合的第二连接器4的立体图。图7B是图7A的第二连接器4的分解立体图。图8是表示通过图1的第一连接器2和图7的第二连接器4构成的多极连接器组6的立体图。
在各图中,将第一连接器2的长度方向(长边方向)设为X方向,将宽度方向(短边方向)设为Y方向,将与长边方向和短边方向正交的高度方向(上下方向)设为Z方向。
通过使图1~图5所示的第一连接器2与图7A~图7B所示的第二连接器4相互嵌合,构成图8所示的多极连接器组6。
对于第一连接器2来说,图1中的上表面侧(+Z方向)与后述的第二连接器4嵌合,图2中的上表面侧(-Z方向)安装于基板的安装面M1(参照图6A)。
如图1~图3所示,第一连接器2具备多个内部端子8、外部端子10、绝缘部件12、以及接地导体14。
内部端子8是安装于安装第一连接器2的基板(图示省略)的端子。多个内部端子8分别与后述的第二连接器4的多个内部端子18嵌合并电连接。内部端子8具有第一内部端子8A、和第二内部端子8B。
多个第一内部端子8A沿着外部端子10的长边延伸的方向(X方向)排列。具体而言,各个第一内部端子8A从多极连接器的内侧朝向外侧,向沿着外部端子10的短边10B的方向延伸,多个第一内部端子8A沿着外部端子10的长边10A排列。换句话说,各个第一内部端子8A配置为沿着外部端子10的长边10A延伸。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内部端子8A排列为两列且每列各排列五个。多个第一内部端子8A与基板的信号线或者接地电位等电连接。
第一内部端子8A分别由相同的导电性的材料(例如,磷青铜)形成。由于存在多个第一内部端子8A,所以将第一连接器2称为“多极”连接器。
如图3所示,第一内部端子8A构成为雌型端子。第一内部端子8A具有与图7B所示的第三内部端子18A的凸部32嵌合的凹部31。
第二内部端子8B是设置在与多个第一内部端子8A的列不同的位置的端子。本实施方式的第二内部端子8B与基板的信号线电连接,作为信号端子发挥作用。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内部端子8B配置在与外部端子10的短边10B对置的位置(+X侧、-X侧)。具体而言,第二内部端子8B从多极连接器的内侧朝向外侧,向沿着外部端子10的长边10A的方向延伸。换句话说,第二内部端子8B配置为朝向外部端子10的短边10B延伸。第二内部端子8B也可以一部分埋入绝缘部件12。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与外部端子10的两个短边对置的位置分别各配置一个第二内部端子8B。例如,能够作为与第一内部端子8A相比高频(例如,10MHz以上)的信号端子使用第二内部端子8B。
第二内部端子8B由与第一内部端子相同的导电性的材料(例如,磷青铜)形成。
外部端子10是与后述的第二连接器4的外部端子20嵌合并电连接的端子。外部端子10是与基板(图示省略)等的接地电位连接的接地端子。外部端子10配置为包围内部端子8,作为吸收来自内部端子8的噪声并使其释放到接地电位的屏蔽件发挥作用。
在本实施方式中,外部端子10构成为雄型的端子,与作为雌型的端子的第二连接器4的外部端子20嵌合。
外部端子10在从高度方向(Z方向)观察时,是具有长边10A以及短边10B的形状。对于外部端子10来说,长边10A形成第一连接器2的长边侧的侧壁,短边10B构成第一连接器2的短边侧的侧壁。更具体而言,外部端子10具有相互对置的两个长边10A、和相互对置的两个短边10B,形成为大致矩形形状。在邻接的长边10A与短边10B之间形成有缝隙16。缝隙16形成在长边10A与短边10B之间,作为使绝缘部件12的外侧面露出的露出部发挥作用。通过在外部端子10形成缝隙16,能够容易地将外部端子10与绝缘部件12嵌合。另外,通过形成缝隙16,在对外部端子10施加了过度的应力的情况下,能够分散其负荷。其结果,能够防止外部端子10或者绝缘部件12的破损等。因此,优选缝隙16形成在外部端子10的角部。
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抑制内部端子8的信号经由缝隙16泄漏到外部,而设置接地导体14。后述详细内容。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在外部端子10中在角部形成有四个缝隙16。更具体而言,在外部端子10的长边10A各自的两端形成有缝隙16。通过像这样配置缝隙16,能够尽量增大配置为与短边10B对置的第二内部端子8B与缝隙16的距离,防止来自第二内部端子8B的噪声从缝隙16泄漏到外部。缝隙16的位置并不限定于外部端子10的角部,能够根据内部端子8的配置而在任意的位置形成缝隙16。
外部端子10由与第一内部端子8A以及第二内部端子8B相同的导电性的材料(例如,磷青铜)形成。
如图1~图3所示,绝缘部件12是以相互绝缘的状态保持第一内部端子8A、第二内部端子8B、以及外部端子10的部件。绝缘部件12例如由作为绝缘性材料的树脂(例如绝缘聚合物)形成。
接地导体14是与基板(图示省略)的接地电位连接的导体。接地导体14具有吸收来自内部端子8的噪声,并使其释放到接地电位的功能。
如图4所示,接地导体14配置为通过外部端子10的缝隙16。即,接地导体14中一部分与外部端子10相比配置在内侧,其它的部分通过外部端子10的缝隙16,与外部端子10相比配置在外侧。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外部端子10形成有四处缝隙16(参照图3),也配置有四个接地导体14。接地导体14配置为与第一内部端子8A相同的朝向。
这样,通过与缝隙16配合地配置接地导体14,能够通过接地导体14吸收噪声并使其释放到接地电位,抑制从缝隙16的噪声泄漏。
如图1~图5所示,接地导体14配置在接近第二内部端子8B的位置。第二内部端子8B作为高频的信号端子使用,所以与第一内部端子8A相比较容易产生噪声。通过在接近第二内部端子8B的位置配置接地导体14,接地导体14更容易吸收来自第二内部端子8B的噪声。因此,能够进一步抑制第一连接器2的噪声泄漏。
另外,在从外部端子10的长边侧(从Y方向)观察时,接地导体14配置为至少一部分与第二内部端子8B以及外部端子10的缝隙16重叠。即,如图5所示,若将X方向上配置接地导体14的区域设为R1,则第二内部端子8B的至少一部分以及外部端子10的缝隙16的至少一部分与区域R1重叠。通过像这样配置接地导体14,容易通过接地导体吸收来自第二内部端子8B的噪声。
接地导体14由与内部端子8或者外部端子10相同的导电性的材料(例如,磷青铜)形成。
参照图6A以及图3,对接地导体14的形状进行说明。
接地导体14具有接地连接部14A、和第一延伸部14B。接地连接部14A沿着基板的安装面M1配置,通过安装于基板的接地电极而与接地电位连接。第一延伸部14B相对于接地连接部14A向与基板的安装面交叉的第一方向D1延伸。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方向D1是与基板的安装面垂直的方向(即,连接器2、4彼此的篏合方向)。第一方向D1只要是与基板的安装面交叉的方向,则也可以不与安装面垂直。
在本实施方式中,接地连接部14A为通过缝隙16从外部端子10的内侧向外侧单向地延伸的形状,但根据基板的设计,接地连接部14A也可以形成为不同的形状。
由于接地导体14具有向Y方向延伸的接地连接部14A和向Z方向延伸的第一延伸部14B,即具有向不同的方向延伸的部分,所以能够多角度地吸收来自内部端子8的信号噪声。另外,能够使吸收的噪声从接地连接部14A释放到基板的接地电位。其结果,能够使噪声泄漏的抑制效果提高。
若将内部端子8的信号波长设为λ,则接地导体14的长度在λ/4以下即可。通过使接地导体14的长度在λ/4以下,能够防止第一延伸部14B吸收噪声以外的信号,能够抑制第一连接器2的信号特性的劣化。
例如,如图6A所示,接地导体14的长度是第一延伸部14B的长度L1。或者,接地导体14的长度也可以是接地连接部14A的长度L2。或者,接地导体14的长度也可以是第一延伸部14B的长度L1与接地连接部14A的长度L2之和。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将第二内部端子8B的波长设为λ时,第一延伸部14B的长度L1为λ/4。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6A以及图6B所示,第一延伸部14B埋设于绝缘部件12。如图6B所示,在绝缘部件12的安装面M1侧形成有用于配置接地导体14的第一延伸部14B的凹部12A。即,接地导体14中第一延伸部14B配置在绝缘部件12的凹部12A。通过将第一延伸部14B配置在绝缘部件12的凹部12A,第一延伸部14B成为被绝缘部件12包围的状态。这样,通过将第一延伸部14B埋入绝缘部件12,能够防止接地导体14从绝缘部件12脱落。另外,通过以介电常数比空气高的绝缘部件12包围第一延伸部14B,更容易吸收噪声。
如图7A以及图7B所示,第二连接器4具备多个内部端子18、外部端子20、以及支承多个内部端子18以及外部端子20的绝缘部件22。第二连接器4安装于与第一连接器2不同的基板。
第二连接器4的内部端子18具有第三内部端子18A以及第四内部端子18B。第三内部端子18A是与第一连接器2的第一内部端子8A嵌合并电连接的端子。第四内部端子18B是与第一连接器2的第二内部端子8B嵌合并电连接的端子。内部端子18分别由相同的导电性的材料(例如,磷青铜)形成。
如图7B所示,第三内部端子18A构成为雄型的端子。第三内部端子18A具有与图3所示的第一内部端子8A的凹部31嵌合的凸部32。
第二连接器4的外部端子20具有包围多个内部端子18的形状。在本实施方式中,外部端子20具有设置于第二连接器4的两个长边的长边端子20A以及设置于两个短边的短边端子20B。外部端子20构成为雌型的端子,与作为雄型的端子的第一连接器的外部端子10嵌合。
绝缘部件22是以相互电绝缘的状态保持第二连接器4的多个内部端子18和外部端子10的部件。绝缘部件22例如由作为绝缘性的材料的树脂(例如,液晶聚合物)形成。
如图8所示,通过将第一连接器2与第二连接器4嵌合,构成多极连接器组6。在第一连接器2与第二连接器4嵌合的多极连接器组6中,也能够起到接地导体14所带来的噪声的抑制效果。
如上述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第一连接器2(多极连接器),是安装于具有安装面M1的基板的多极连接器,具有多个内部端子8、外部端子10、绝缘部件12、以及接地导体14。外部端子10配置为包围多个内部端子8,并设置有使绝缘部件12的外侧面露出的缝隙16。绝缘部件保持外部端子10。接地导体14与基板的接地电位电连接,配置为在从外侧面侧观察时,与形成于外部端子10的缝隙16重叠。
根据这样的结构,通过在外部端子10的缝隙16配置接地导体14,能够防止噪声从外部端子10的缝隙16泄漏到第一连接器2的外部。
接地导体14具有与基板的接地电位连接的接地连接部14A、和相对于接地连接部14A向与基板的安装面交叉的第一方向D1延伸的第一延伸部14B。
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通过第一延伸部14B高效地吸收来自内部端子8的噪声。
接地导体14的接地连接部14A配置为通过外部端子10的缝隙16。
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使基板的设计自由度提高。
接地导体14的第一延伸部14B埋入绝缘部件12。
根据这样的结构,接地导体14的第一延伸部14B被介电常数较高的绝缘部件12包围,而第一延伸部14B容易吸收噪声。其结果,能够使噪声泄漏的抑制效果提高。
接地导体14的长度在从内部端子8输出的信号的波长的1/4以下。
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在维持多极连接器的信号特性的同时,使噪声泄漏的抑制效果提高。
外部端子10在从与基板的安装面垂直的方向观察时,为具有长边以及短边的形状,多个内部端子8具有沿着外部端子10的长边延伸的方向排列的多个第一内部端子8A。
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高效地配置多个内部端子8。
外部端子10的缝隙16形成在外部端子10的长边的端部。
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使第一连接器2的噪声特性提高。
多个内部端子8在与外部端子10的短边对置的位置,具有埋入绝缘部件12的作为信号端子的第二内部端子8B。
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通过使第二内部端子8B为高频用的信号端子,使第一连接器2的信号特性提高。
在从外部端子10的长边侧观察时,接地导体14配置为至少一部分与第二内部端子8B以及缝隙16重叠。
根据这样的结构,容易通过接地导体14吸收出自第二内部端子8B的噪声,能够使信号特性提高。
(变形例1)
参照图9~图10对接地导体14的变形例进行说明。图9是表示具有变形例1的接地导体114的第一连接器102的剖视图。图10是图9的接地导体114的立体图。
如图9以及图10所示,接地导体114具有接地连接部114A、第一延伸部114B、以及第二延伸部114C。接地连接部114A沿着方向D10延伸,第一延伸部114B沿着第一方向D11延伸,第二延伸部114C沿着第二方向D12延伸。这里,方向D10是沿着基板的安装面的方向。第一方向D11是与方向D10交叉的方向,并倾斜为远离第一延伸部114b。第二方向D12是与第一方向D11交叉的方向,且向与第一方向D11相反侧倾斜。第二延伸部114C从第一延伸部114B的前端沿着第二方向D12朝向外部端子10的缝隙16延伸。
沿着安装面的方向D10与第一方向D11的角度、以及第一方向D11与第二方向D12的角度并不限定于图示的角度,而能够为任意的角度。
除了向第一方向D11延伸的第一延伸部114B之外,还形成朝向第二方向D12延伸的第二延伸部114C。通过分别使向不同的方向延伸的第一延伸部114B以及第二延伸部114C埋没于绝缘部件12,能够防止第一延伸部114B以及第二延伸部114C从绝缘部件12脱落。
(变形例2)
图11A是变形例2的接地导体124的第一延伸部124B的立体图以及主视图。在图11A中,在左侧示出接地导体124的立体图,在右侧示出接地导体124的主视图。
如图11A所示,变形例2的接地导体124具有接地连接部124A和第一延伸部124B。形成为接地导体124的第一延伸部124B的宽度W2比外部端子10的缝隙16(参照图1~图5)的宽度大。该情况下,在从与基板的安装面M1垂直的方向观察时,接地连接部124A形成为梯形形状。即,接地连接部124A的前端的宽度W1比接地连接部124A的与第一延伸部124B的连接部分的宽度W2小。
通过较大地形成第一延伸部124B的宽度,能够更可靠地覆盖外部端子10的缝隙16。因此,能够使噪声泄漏的抑制效果提高。
(变形例3)
图11B是变形例3的接地导体134的第一延伸部134B的立体图以及主视图。在图11B中,在左侧示出接地导体134的立体图,在右侧示出接地导体134的主视图。
如图11B所示,变形例3的接地导体134具有接地连接部134A和第一延伸部134B。形成为接地导体124的第一延伸部134B的宽度W4比外部端子10的缝隙16(参照图1~图5)的宽度大。该情况下,在从与基板的安装面M1垂直的方向观察时,接地连接部134A形成为梯形形状。与变形例2的情况不同,接地连接部134A的形状左右非对称。
另外,虽然图11A以及图11B所示的接地连接部124A、134A形成为从第一延伸部124B、134B开始宽度逐渐变窄,但例如也可以是接地连接部124A、134A与第一延伸部124B、134B连接为阶梯差状的形状。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对在雄型的第一连接器2配置有接地导体14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接地导体可以配置于第一连接器2或者第二连接器4的任意一方,或者配置于第一连接器2以及第二连接器4双方。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对接地导体14配置为通过外部端子10的缝隙16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接地导体14也可以并不一定配置为通过外部端子10的缝隙16。接地导体14只要至少在从外侧面侧观察时,配置为与与外部端子10的缝隙16重叠即可。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对接地导体14配置为与内部端子8(第一内部端子8A)相同的朝向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根据基板的设计等,接地导体可以配置为任意的朝向。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对在外部端子10形成四个缝隙16,并配置四个接地导体14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缝隙16以及接地导体14的数目可以是任意的数目。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对外部端子10为具有长边和短边的矩形形状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外部端子10的形状并不限定于矩形形状。外部端子10的形状也可以是圆形,椭圆形,或者多边形。
虽然参照附图并结合优选的实施方式充分地记载了本公开,但对于熟练于该技术的人来说各种变形、修正是显而易见的。应该理解这样的变形、修正只要不脱离基于附加的权力要求书的本公开的范围,则包含于其中。另外,能够在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以及思想的情况下实现各实施方式中的要素的组合、顺序的变化。
此外,通过适当地组合上述的各种实施方式中的任意的实施方式,能够起到各自具有的效果。
本发明能够广泛地应用于多极连接器。
附图标记说明
2、102…第一连接器(多极连接器),8…内部端子,8A…第一内部端子,8B…第二内部端子,10…外部端子,12…绝缘部件,14、114、124、134…接地导体,16…缝隙,14A、114A、124A、134A…接地连接部,14B、114B、124B、134B…第一延伸部,114C…第二延伸部,D1、D11…第一方向,D12…第二方向。

Claims (11)

1.一种多极连接器,是安装于具有安装面的基板的多极连接器,其中,具备:
多个内部端子;
外部端子,配置为包围上述多个内部端子;
绝缘部件,保持上述外部端子;以及
接地导体,与上述基板的接地电位电连接,
在上述外部端子形成有使上述绝缘部件的外侧面露出的缝隙,
在从上述外侧面侧观察时,上述接地导体配置为与形成于上述外部端子的上述缝隙重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极连接器,其中,
上述接地导体具有:与上述基板的上述接地电位连接的接地连接部、和相对于上述接地连接部向与上述基板的上述安装面交叉的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延伸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极连接器,其中,
上述接地导体的上述接地连接部配置为通过上述外部端子的上述缝隙。
4.根据权利要求2或者3所述的多极连接器,其中,
上述接地导体的上述第一延伸部埋入于上述绝缘部件。
5.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多极连接器,其中,
上述接地导体具有从上述第一延伸部的前端向与上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延伸部。
6.根据权利要求2~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多极连接器,其中,
上述接地导体的上述第一延伸部的宽度比上述缝隙的宽度大。
7.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多极连接器,其中,
上述接地导体的长度在从上述多个内部端子输出的信号的波长的1/4以下。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多极连接器,其中,
在从与上述基板的上述安装面垂直的方向观察时,上述外部端子是具有长边以及短边的形状,上述多个内部端子具有沿着上述外部端子的上述长边延伸的方向排列的多个第一内部端子。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极连接器,其中,
上述缝隙形成在上述外部端子的上述长边的端部。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者9所述的多极连接器,其中,
上述多个内部端子在上述长边方向上与上述外部端子的上述短边对置的位置具有作为信号端子的第二内部端子。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多极连接器,其中,
在从上述外部端子的上述长边侧观察时,上述接地导体配置为与上述第二内部端子以及上述缝隙的至少一部分重叠。
CN202180078749.6A 2020-12-23 2021-09-08 多极连接器 Pending CN11667093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214069 2020-12-23
JP2020214069 2020-12-23
PCT/JP2021/032994 WO2022137663A1 (ja) 2020-12-23 2021-09-08 多極コネク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670939A true CN116670939A (zh) 2023-08-29

Family

ID=821574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78749.6A Pending CN116670939A (zh) 2020-12-23 2021-09-08 多极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335930A1 (zh)
JP (1) JP7323081B2 (zh)
CN (1) CN116670939A (zh)
WO (1) WO2022137663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816747B2 (ja) * 2018-10-01 2021-01-20 Smk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および電気コネクタセット
JP7108531B2 (ja) * 2018-12-27 2022-07-28 モレックス エルエルシー コネクタ組立体
JP7188465B2 (ja) * 2019-02-07 2022-12-13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電気コネクタおよび該電気コネクタの検査方法
WO2020218385A1 (ja) * 2019-04-24 2020-10-29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多極コネクタセット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30335930A1 (en) 2023-10-19
JP7323081B2 (ja) 2023-08-08
WO2022137663A1 (ja) 2022-06-30
JPWO2022137663A1 (zh) 2022-06-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806028B2 (ja) 多極コネクタセット
CN108281852B (zh) 带遮挡屏蔽板的连接器
KR102633728B1 (ko) 커넥터
US11342715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socket and header having mating shielding parts
CN113924700B (zh) 阴型多极连接器以及具备该阴型多极连接器的多极连接器组
JP2021009836A (ja) マルチチャネルコネクタ及びその組立体
KR20150031199A (ko) 전기 커넥터
US11916323B2 (en) Multipolar connector set including multiple connectors mounted to substrates having conductor patterns
CN113348596B (zh) 多极连接器组
KR20040076625A (ko) 접지 컨택에 의해 잡음의 발생이 억제된 커넥터
CN116670939A (zh) 多极连接器
CN113169485B (zh) 连接器部件以及连接器组
JP2021039865A (ja) 電気コネクタ及び電気コネクタ対
WO2022185950A1 (ja) 電気コネクタおよび該電気コネクタを備える電気コネクタセット
CN218005296U (zh) 连接器
KR102219486B1 (ko) 노이즈 차단 기능을 갖는 소켓커넥터
US20230327352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nd electrical connector set provided with the electrical connector
WO2022091534A1 (ja) 電気コネクタおよび該電気コネクタを備える電気コネクタセット
CN216413336U (zh) 多极连接器以及多极连接器组件
CN215869984U (zh) 电连接器及其防积液结构
JP2022029613A (ja) コネクタ
JP2005243516A (ja) 電気コネクタ
CN113169471A (zh) 电连接器组件以及该电连接器组件的安装构造
JP2019175566A (ja) 電気コネクタ
JP2010027290A (ja) 高周波回路ユニッ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