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670345A - 纺纱和/或捻纱机 - Google Patents

纺纱和/或捻纱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670345A
CN116670345A CN202180089643.6A CN202180089643A CN116670345A CN 116670345 A CN116670345 A CN 116670345A CN 202180089643 A CN202180089643 A CN 202180089643A CN 116670345 A CN116670345 A CN 11667034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yarn
spinning
yarn guide
diameter
ballo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8964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艾伯特·加朗·利翁格拉斯
乔迪·加朗·利翁格拉斯
宙斯·安东尼奥·拉托尔·拉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wistperfect SL
Casumconi SL
Original Assignee
Twistperfect SL
Casumconi S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wistperfect SL, Casumconi SL filed Critical Twistperfect SL
Publication of CN1166703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67034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HSPINNING OR TWISTING
    • D01H13/00Other common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 D01H13/04Guides for slivers, rovings, or yarns; Smoothing die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HSPINNING OR TWISTING
    • D01H13/00Other common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 D01H13/04Guides for slivers, rovings, or yarns; Smoothing dies
    • D01H13/06Traversing arrangement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HSPINNING OR TWISTING
    • D01H1/00Spinning or twisting machines in which the product is wound-up continuously
    • D01H1/14Details
    • D01H1/20Driving or stopping arrangements
    • D01H1/24Driving or stopping arrangements for twisting or spinning arrangements, e.g. spind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Spinning Or Twisting Of Yarns (AREA)

Abstract

一种具有多个气圈的环锭纺纱和/或捻纱机,包括用于按照在纺丝周期期间不与旋转轴线(V)对准的轨迹(T)移动所述导纱器(8)的相对于喂纱装置(1)的纱线输出点(Y1)的相对位置的装置,使得纱线的沿着导纱器(8)与行走件‑环组件(5)之间的下部区域(LB)的轨迹不妨碍纱线收集装置(4),以使纺丝过程稳定,其中,在所述下部区域(LB)中,形成有至少两个气圈。优选地,导纱器(8)的轨迹(T)具有使导纱器(8)移动到纱线收集装置(4)的旋转轴线(V)上的第一段和使导纱器(8)远离纱线拾取装置(4)的旋转轴线(V)移动的第二段。

Description

纺纱和/或捻纱机
本发明的目的
如在本说明书的标题中所述,本发明涉及纺纱和/或捻纱机,纺纱和/或捻纱机提供了达到其预期用途的优点和特征,该优点和特征被进一步详细描述,这意味着改进了当前现有技术。
本发明的目的集中于一种纺纱和/或捻纱机,该纺纱和/或捻纱机除了包括标准元件之外,还包括用于按照在纺丝周期期间不与旋转轴线对准的路径来移动导纱器的相对于喂纱装置的纱线输出点的相对位置的装置,使得纱线沿着由纱线形成的气圈的总高度的路径不与纱线拾取装置碰撞并且应力更恒定,因此使得导纱器与气圈产生装置(即环和行走件)之间的气圈的形状和数量尽可能地恒定。
此外,本发明提出使用一种导纱器,该导纱器具有大于标准导纱器的直径的导纱器的内径,使得在喂纱装置的纱线输出点与导纱器之间产生振动,该振动使纱线的应力更恒定、稳定和平衡,从而使导纱器与气圈直径产生装置之间的气圈的形状和数量更恒定。
本发明还包括如下其他技术特征:其使纱线的应力尽可能恒定,从而使导纱器与环和行走件之间的气圈的形状和数量也尽可能地恒定、稳定和平衡。
本发明的应用领域
本发明的应用领域包括在专门制造具有环和行走件的类型的纺纱和捻纱机的行业领域内。
本发明的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在利用多气圈进行环锭纺纱和捻纱的过程中,无论何种类型的机器,都期望纱线的应力和气圈的形状尽可能地恒定和稳定。
利用多气圈技术加工纱线的具有环的纺丝和加捻机主要包括:
-喂纱装置,其具有纱线输出点,该纱线输出点与用于纱线的纱线拾取装置的旋转轴线对准或不对准,
-具有旋转轴线的纱线拾取装置,
-导纱器,其位于喂纱装置与用于纱线的纱线拾取装置或锭子之间,
-气圈产生装置,其包括行走件-环组件(traveller-ring assembly),该气圈产生装置可竖直地移动并与纱线拾取装置的旋转轴线同中心,以及
-驱动装置,其连接到纱线拾取装置,
使得当纱线拾取装置因驱动装置而绕其旋转轴线旋转时,一旦纱线利用多个气圈构造并按照螺旋路径经过导纱器时,纱线就从喂纱装置行进到行走件-环组件,行走件-环组件将纱线引导至纱线拾取装置。
纱线拾取装置包括相对于固定结构旋转的锭子。为了准确地将纱线拾取或折叠到锭子上,行走件-环组件可相对于锭子上下竖直移动一定距离,直到完成纺丝周期。在纺丝周期期间,导纱器也可随着与行走件-环组件的位置有关的移动而移动,且它们之间产生的距离被定义为LB(多个气圈区域的高度)。在纺丝周期期间,该距离LB可以恒定也可以不恒定,它将取决于纱线的应力和/或气圈的数量,纱线的应力和/或气圈的数量可在纺丝周期期间被改变。
行走件是一种元件,其除了在纺纱和/或捻纱过程期间将纱线适当地引导到纱线拾取装置的锭子之外,该元件还允许通过其质量(毫克)来调整纱线的应力和多个气圈的几何形状。
存在利用多气圈的不同的特定的环锭纺纱和加捻技术:
一方面,WO2018122625描述了一种具有环的纺丝和加捻机,其利用多个气圈处理纱线,其中位于喂入系统之后的导纱器始终与锭子的旋转轴线同中心并且可在与所述轴线对准的竖向路径中移动。
当机器的尺寸允许多个气圈区域具有显著的高度时,所述系统是完全有效的,因为从喂纱系统到导纱器的纱线输出角β或纺丝角使得它相对于竖直线小于60°,并允许产生没有断头的合适且稳定的纺纱三角区。
纺纱三角区在本领域是已知的,并且被定义为离开喂纱装置的输出点的纤维束的三角区,就在此刻纤维束被加捻以转化为纱线。一个合适的纺纱三角区与纺丝角beta相关联,该纺纱角beta也是合适的,并且相对于竖直线不超过60°。
纺纱三角区不是环锭加捻的关键要素。
在气圈纺纱的现有技术中,为了减少纱线的应力的变化,一种已知的选择是移动导纱器的位置,但是总是将导纱器移动到拾取装置的锭子的旋转轴线上。
导纱器的以下移动是已知的:
i-导纱器具有与筒管导轨或行走件-环组件的相同的移动而移动。因此,导纱器与行走件-环组件之间的距离是恒定的。
ii-导纱器以与筒管导轨或行走件-环组件的移动同步的方式移动。例如,导纱器的位置在行走件-环组件与喂纱装置的纱线输出点之间的距离的中点处。
iii-导纱器不移动。导纱器是固定的,并且独立于筒管导轨或行走件-环组件的移动。导纱器位于拾取装置的锭子的旋转轴线的任意一点处。
iv-导纱器完全独立于筒管导轨或行走件-环组件的移动而移动。
有时,特别是在环锭纺纱期间,当喂纱装置的纱线输出点布置为靠近导纱器时,在导纱器相对于纱线拾取装置的旋转轴线竖直地且同中心地向上移动时,会产生导致纱线断头的非常明显的纺纱角(相对于竖直线大于60°)。
找到如下解决方案,将是令人关注的:该解决方案将出于保持纱线的应力恒定的目的允许导纱器移动,而同时将纺纱角保持在合适的参数范围内以防止断头。
其他时候,当喂纱装置的纱线输出点不与用于纱线的纱线拾取装置的旋转轴线对准时,喂纱装置与行走件-环组件之间的纱线的路径可与纱线拾取装置(诸如纱线拾取装置的锭子)碰撞。
因此,找到如下解决方案,将是令人关注的:当喂纱装置的纱线输出点不与用于纱线的纱线拾取装置的旋转轴线对准时,防止纱线的路径与纱线拾取装置在导纱器与行走件-环组件之间的距离或区域中发生碰撞。
此外,在纺丝或加捻过程期间,纱线的应力可发生变化,从而改变气圈的形状,并且最终改变行走件的相对于环的位置。导致纱线的应力的变化的原因各不相同。纱线的应力的变化改变气圈的几何形状。
在利用多个气圈工作的纺丝和/或加捻机的情况下,应力的变化有时会导致产生的气圈的数量的变化。例如,气圈的数量从2到3或从3到4,反之亦然,即从3到2或从4到3。
产生的气圈的形状或数量的这种变化导致行走件在一段时间内以不受控制的方式在环中移动,并在行走件与环之间有多个接触点,从而导致行走件的过早磨损和纱线的断头。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之一是(在环的主视图中在环的左切线端测量的)纱线与环底部的角度相对于环的底部或水平线从大于90°变为小于90°。这种变化导致应力在一定的时间内以不稳定的方式变化,直到一段时间后环返回到初始位置或改变气圈的数量,从而再次达到平衡。这种利用一个气圈的新的平衡状态或多或少导致行走件的位置再次超过90°,并且行走件与环的接触点是恰当的接触点,从而最大程度地优化行走件耐用性,防止纱线断头和/或行走件的过早更换(导致零件损耗)、机器停机(降低效率)和更换行走件的人工成本。
气圈的不稳定或从一个数量的气圈到另一数量的气圈的状态的变化,无论数量如何,通常发生在特定的纺丝条件下,所述特定的纺丝条件为诸如导纱器的相对于行走件和环组件或相对于纱线输出点的高度、行走件的重量、气圈产生的直径、导纱器的直径、纱线的种类、材质、纺丝系统(精梳、梳理等)、捻度、机器的型号、行走件和环的磨损状态、管的高度、环的直径、环的高度、管的直径等等。
因此,为了获得最佳的行走件耐用性,将期望确保的是,行走件不改变纱线与环的底部的角度并保持稳定的路径和位置。为了使其不移动,需要防止影响行走件的位置的稳定性的气圈的不稳定或一个气圈到另一个气圈的状态变化或转变。
在纺丝和/或加捻过程期间改变纱线的应力导致以下后果:行走件在一段时间内以不受控制的方式在环中移动,并在行走件与环之间有多个接触点,从而导致行走件的过早磨损和纱线的断头。
举例来说,平均而言,当纺短纤维时,行走件通常维持约4天至8天之间。在此时段之后,必须更换新的行走件。行走件在环中的位置以及行走件的摩擦和磨损区域,特别是行走件-环与行走件-纱线之间的摩擦区域,已得到广泛研究。
当不提前更换行走件时,就开始发生纱线的断头,从而需要操作员在接纱时集中注意力,由于在该位置有一段时间没有进行生产,因此降低了机器效率,并降低了纺丝质量,因为这种纱线在纺丝和加捻中会有一个薄弱区或薄弱点,该薄弱区或薄弱点的强度大约是正常强度的80%。
因此,行走件在整个纺丝过程中具有稳定的位置尤为重要。
找到如下解决方案,将是令人关注的:该解决方案将防止产生的气圈的数量和振动的改变,并相应地防止行走件与环之间的相对位置的改变。
此外,作为对当前现有技术的参考,应注意的是,至少申请人不知道存在呈现出与由本文所要求保护的那些技术特征相同或相似的技术特征的任何其他纺丝机或发明。
本发明的描述
本发明提出的纺纱和/或捻纱机被构造为理想的解决方案,以解决如何可在受高度或喂纱系统的纱线出口与环之间的距离所限制的机器的整个纺丝或加捻过程中保持合适的纺丝角的问题,同时利用多个气圈技术处理纱线,目的是尽可能保持纱线的应力恒定,并因此防止纱线的断头。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当喂纱装置的纱线输出点不与用于纱线的纱线拾取装置的旋转轴线对准时,防止纱线的沿着导纱器与气圈产生装置之间的区域的路径与纱线拾取装置碰撞。
使本发明成为可能的本发明的特征细节在本说明书所附的最后的权利要求书中进行阐述。
具体地,与所有标准机器一样,具有环和多个气圈的纺纱和/或捻纱机包括:
-喂纱装置,其具有用于纱线的纱线拾取装置的旋转轴线对准或不对准的纱线输出点,
-用于纱线的纱线拾取装置,其具有旋转轴线,
-导纱器,其位于喂纱装置与用于纱线的纱线拾取装置之间,
-气圈产生装置,其包括行走件-环组件,该气圈产生装置可竖直移动并与拾取装置的旋转轴线同中心,
-驱动装置,其连接到用于纱线的纱线拾取装置,
并且还以新颖的方式包括用于按照在纺丝周期期间不与拾取装置的旋转轴线对准的路径移动导纱器的相对于喂纱装置的纱线输出点的相对位置的装置,使得纱线的沿着气圈产生区的路径不与纱线拾取装置碰撞并且应力更恒定,并且相应地,导纱器与行走件-环组件之间的气圈的形状和数量更恒定。
在纺丝周期开始时,当在高度上可移动的行走件-环组件位于用于纱线的纱线拾取装置的下部区域时,导纱器通常以用于纱线的纱线拾取装置的轴线为中心。
随着周期的进行,即,随着行走件-环组件竖直地向上移动,导纱器也按照不与纱线拾取装置的旋转轴线对准的路径向上移动,目的是保持导纱器与行走件-环组件之间的距离,使得不会引起纱线的应力的显著变化,因此该多个气圈的几何形状保持稳定。
在纺丝周期结束时,当行走件-环组件位于最终点或纱线拾取装置的上部处时,导纱器位于其路径的上端点处,尽可能地远离用于纱线的纱线拾取装置的旋转轴线并更靠近喂纱装置的纱线输出点。
导纱器的相对于纱线拾取装置的旋转轴线的不对准导致了不与纱线拾取装置的旋转轴线对准的多气圈结构。然而,由于导纱器与行走件-环组件相对于喂纱装置的纱线输出点的相对位置,确保了纱线的沿着气圈产生区的路径不会与纱线拾取装置碰撞。
同时,导纱器的不对准优选允许在整个纺丝周期期间、保持纺丝角相对于竖直线小于60°,并随后稳定该过程,如果导纱器始终与纱线拾取装置的旋转轴线对准且竖直地移动,以上结果将是不可能的。
纺丝角被定义为在纺丝周期的任何给定时刻,纱线输出点和导纱器的路径的上端点的直线与竖直线所形成的角。
导纱器的从下端点到上端点的路径可以是直线的也可以不是直线的,即,可以是直线移动和曲线移动的组合路径。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导纱器的定向不是水平的。
在另一优选实施例中,导纱器的定向可相对于水平位置改变。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该机器包括可编程控制装置,该可编程控制装置用于基于纱线的应力和/或行走件-环组件的位置改变导纱器的相对于行走件-环组件的位置的位置,从而尽可能恒定地保持纱线的应力,以及相应地,尽可能恒定地保持气圈的数量。在该实施例中,该机器可包括用于了解纱线的应力的装置和/或用于了解行走件-环组件的位置的装置。
由于已经描述的该机器,可执行用于纺丝和/或加捻纱线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该步骤中,使导纱器的相对位置按照在纺丝周期期间不与纱线拾取装置的旋转轴线对准的路径相对于喂纱装置的纱线输出点移动,使得纱线的沿着气圈产生区的路径不与纱线拾取装置碰撞,并且应力更恒定,并且相应地,导纱器与气圈直径产生装置之间的气圈的形状和数量更恒定。
优选地,用于纺丝和/或加捻纱线的方法可包括以下步骤中的一者或全部:
-按照直线或非直线路径移动导纱器,
-按照具有第一段和第二段的路径移动导纱器,在该第一段,使导纱器移动到用于纱线的纱线拾取装置的旋转轴线上,在第二段,使导纱器远离纱线拾取装置的旋转轴线移动,
-改变导纱器在其路径的点处相对于水平线的定向,
-基于纱线的应力和/或行走件-环组件的位置,通过可编程控制装置自动改变导纱器的相对于行走件-环组件的位置的位置,从而尽可能恒定地保持纱线的应力,以及相应地,尽可能恒定地保持气圈的数量。
也可修改标准纺纱和/或捻纱机以使其执行上述方法。
对于执行上述方法的标准纺纱和/或捻纱机而言,将执行以下步骤:
-移除原来的导纱器,
-移除气圈限制器,
-结合用于移动导纱器的系统,该系统允许按照在纺丝周期期间不与纱线拾取装置的旋转轴线对准的路径移动导纱器的相对于喂纱装置的纱线输出点的相对位置,使得纱线的沿着气圈产生区的路径不与纱线拾取装置发生碰撞,并且应力更恒定,相应地,导纱器与气圈直径产生装置之间的气圈的形状和数量也更恒定。
可选地,可执行以下步骤中的全部或一部分:
-安装用于改变导纱器的相对于水平线的定向的装置,
-安装用于了解纱线的应力的装置和/或用于了解行走件-环组件的位置的装置,
-安装可编程控制装置,该可编程控制装置用于基于纱线的应力和/或行走件-环组件的位置改变导纱器的相对于行走件-环组件的位置的位置,从而尽可能恒定地保持纱线的应力,以及相应地,尽可能恒定地保持气圈的数量。
此外,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导纱器的内径大于标准导纱器的内径并且小于气圈产生的直径的1.1倍。
在气圈纺纱和/或捻纱机中,导纱器是这样一种元件,其主要功能是将纱线定心在气圈产生装置的旋转轴线上,即,定心在环或气圈产生的直径的中心处。该元件很重要,因为在纺纱和捻纱以及纱线从牵伸单元或喂纱罗拉的输出中,它通常与气圈产生装置的旋转轴线分开,以便为纺丝卷装抽取元件留出空间和/或保持纺纱三角区的概念。
具有一个气圈的导纱器的内径通常趋于0,常规导纱器的内径尺寸在2mm至4mm之间,仅是为了允许纱线通过其中,以防止在气圈纺丝过程中的振动。
此外,导纱器通常定位为尽可能靠近锭子,即,试图减小导纱器与气圈直径产生装置之间的距离,使得气圈的直径尽可能最小,并且因此,更多的纺丝工位可布置在同一台机器中。如果气圈纺丝和/或加捻过程中的所述距离增加,则气圈的直径由于纱线的向心力而增加直至使纱线断头和/或接触锭子分离器的极限值。
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是,如果改变导纱器的直径,会对纱线的毛羽产生影响,即,由于在气圈纺丝过程中在导纱器前产生振动而导致纱线内径越大,纱线质量由于毛羽增加而越低。
此外,在气圈纺丝和/或加捻机中,通常使用一种被称为气圈控制环的元件,其主要功能是防止在高纺丝速度下工作时气圈的直径增加过多。当以高速执行气圈纺丝时,由于纱线的向心力,气圈的直径增大,并且当与纺丝工位分离器碰撞时,纱线可能会断头。为了防止这种负面影响并使气圈的直径可控以使纱线不与纺丝工位分离器碰撞,放置了一个控制环。控制环的直径通常大于气圈产生装置的直径,目的是允许纱线拾取装置的锭子能够在控制环内移动。控制环的内径通常为环或气圈产生的直径的至少1.1倍。
在本发明中,已经发现当进行多气圈纺丝和/或加捻时,导纱器的内径尺寸(即导纱器的孔的直径)对平衡的、自由获得的气圈的形状以及对纱线的应力具有实质性影响。
大于标准导纱器的直径的导纱器的内径使得在喂纱装置的输出点与导纱器之间的区域中以吸收纱线的应力变化的链或假气圈的形式产生振动,并使得纱线的应力更恒定,因此在导纱器与气圈直径产生装置或行走件-环组件之间的区域中的气圈的形状和数量更恒定和稳定,从而防止并减少了导致纱线过早断头的行走件的不受控制的移动。
然而,对导纱器的内径的具体测量取决于机器的几何形状(环的直径、卷绕管的直径、管的高度、管的上部与输出点之间的距离、导纱器与气圈直径产生装置之间的距离、喂纱装置的纱线输出点与导纱器之间的距离、纱线输出点与气圈直径产生装置之间的总距离以及纺丝角、过渡角和分裂角等)以及要加工的纱线的类型等等。
优选地,导纱器的内径在气圈直径产生装置的直径的0.01倍至0.9倍之间。
优选地,导纱器的内径在环锭纺纱中至少在6mm至30mm之间。
优选地,纺纱和/或捻纱机包括用于改变导纱器的内径的装置,以允许导纱器的内径在纺丝过程的任何时刻都大于标准导纱器的直径并小于气圈产生的直径的1.1倍。
改变导纱器的内径使得在喂纱装置与导纱器之间的区域中产生的振动得到控制,并且因此也使得在导纱器与气圈直径产生装置之间的区域中的纱线的应力得到控制。
因此,例如,为了利用环直径为40mm的机器以多个气圈生产20Ne的棉纱,最佳值为40mm直径的0.3倍,这对应的是,利用三个气圈的导纱器直径为12mm。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多个导纱器可布置在被包括在喂纱装置的纱线输出点与气圈直径产生装置之间的整个区域中,所述导纱器可具有不同的直径并且位于不同的位置。该实施例使得更好地控制在多气圈区域中产生的振动。
导纱器的内径可以相同或不同,也可随时间变化。导纱器的位置可随时间变化。
附图说明
为完成本文提供的描述,并为了帮助使本发明的特征更易于理解,本说明书附有构成说明书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的附图,该附图以说明而非限制的方式示出如下:
图1-A示出了描绘纺纱和/或捻纱机的示意图,该纺纱和/或捻纱机具有导纱器和行走件-环组件,该导纱器位于其直线路径的下端点并且不与拾取装置的旋转轴线对准,该行走件-环组件位于最小初始位置。
图1-B示出了描绘图1-A中所示的纺纱和/或捻纱机的示意图,在这种情况下,导纱器位于其直线路径的上端点并且不与旋转轴线对准,并且环位于最大端部位置。
图2-A再次示出了描绘纺纱和/或捻纱机的示意图,在此描绘了导纱器位于其直线路径的下端点处并且不与拾取装置的旋转轴线对准,并且环位于最小初始位置,在这种情况下,导纱器还相对于水平线具有几度的倾斜角。
图2-B示出了描绘图2-B中所示的纺纱和/或捻纱机的示意图,在这种情况下,描绘了导纱器位于其直线路径的上端点并且不与拾取装置的旋转轴线对准,并且环位于最大端位置,导纱器相对于水平线具有几度的倾斜角。
图3-A同样示出了描绘纺纱和/或捻纱机的示意图,在这种情况下,导纱器位于其非直线路径的下端点,并且不与纱线拾取装置的旋转轴线对准,并且环位于最小初始位置。
图3-B示出了描绘图3-B中所示的纺纱和/或捻纱机的示意图,但在这种情况下,导纱器位于其非直线路径的上端点并且不与纱线拾取装置的旋转轴线对准,并且环位于最大端位置。
图4示出了对根据现有技术的具有多于一个气圈的纺纱和/或捻纱机的另一示例的另一示意性描绘的正视图,其中可看到纺纱和/或捻纱机包括的主要零件和元件及其相关布置。
图5示出了类似于图4中所示的示意图,在这种情况下,导纱器具有大于标准导纱器的直径并且小于气圈产生的直径的1.1倍的导纱器的内径,这导致了喂纱装置与导纱器之间的振动。
图6示出了类似于图4和图5中所示的那些的示意图,在这种情况下,在示例中,多个导纱器具有大于标准导纱器的直径并且小于气圈产生的直径的1.1倍的导纱器的内径,这导致了喂纱装置与导纱器之间的不同振动区域。
图7示出了类似于图6中所示的示意图,在这种情况下,在示例中,行走件稳定器元件位于纱线拾取装置的锭子内部。
在附图中所描绘的在区域(LB)内的气圈(B)的数量不限于两个气圈。
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鉴于所提及的附图,根据依据以下参考数字列表所采用的编号,本发明的不同实施例可在纺纱和/或捻纱机的示意性描绘中被观察到:
1:喂纱装置。
2:管。
3:纤维结构。
4:锭子或纱线拾取装置。
5:行走件-环组件。
6:环框架。
8:导纱器,8':中间导纱器,8”:上导纱器。
9:行走件稳定器元件。
10:行走件。
12:纱线。
Y1:喂纱装置的纱线输出点。
V:锭子或纱线拾取装置的和气圈直径产生装置的旋转轴线。
V':相对于轴线V偏心的导纱器的轴线。
T:下端点(X)和上端点(Y)之间的导纱器的路径。
X:导纱器的路径的下端点。
Y:导纱器的路径的上端点。
Z:行走件-环组件的最小初始位置的点。
W:行走件-环组件的最大端部位置的点。
B:气圈。
B':纱线的振动或假气圈。
DB:气圈产生的直径。
DB':行走件稳定器元件(9)的直径。
LB:导纱器与纱线拾取装置或气圈直径产生装置之间的下气圈产生区。
LC:喂纱装置的纱线输出点与导纱器之间的上部区域。
LA:靠近行走件稳定器元件与行走件-环组件之间的环的区域。
LT:喂纱装置的纱线输出点与拾取装置之间的下部区域和上部区域的总区域。
α:导纱器的相对于水平线的倾斜角。
β:点(Y1)与点(Y)之间的线相对于竖直线的纺丝角。
因此,如图1-A、图1-B、图2-A、图3-A和图3-B中所看到的,纤维结构(3)或粗纱被喂给牵伸装置并在其通过牵伸装置时被牵伸。在该实施例中,喂纱装置(1)被视为牵伸装置。纤维结构(3)或粗纱通过输出点(Y1)离开喂纱装置(1),并由导纱器(8)向通常被包括在环框架(6)中的移动的行走件-环组件(5)引导。在导纱器(8)与行走件-环组件(5)之间,纤维结构(3)或粗纱产生至少两个气圈(B),加捻纤维结构并产生纱线(12)。最后,在穿过行走件-环组件(5)之后,纱线(12)被缠绕在纱线拾取装置上,诸如缠绕在管(2)上,该管(2)联接于围绕通常竖直的轴线(V)旋转的纺丝锭子(4)上。
在本发明的纺纱和/或捻纱机中,导纱器(8)遵循位于下端点(X)与上端点(Y)之间的不与拾取装置的轴线(V)重合的路径(T)。
为了防止纱线的沿着位于导纱器(8)与纱线拾取装置之间的多气圈产生区(LB)的路径与用于纱线(3)的拾取装置碰撞,并防止当喂纱装置(1)的所述纱线输出点(Y1)不与纱线拾取装置的所述旋转轴线(V)对准时,相对于拾取装置的竖直或旋转轴线(V)的纺丝角(β)(即,纱线输出角度(Y1))过度增大,导纱器(8)的路径(T)将从不与锭子(4)或纱线拾取装置的旋转轴线(V)完全对准。
具体地,图1A和图1B分别示出了在纺丝周期开始时行走件-环组件(5)和导纱器(8)的位置(分别为点Z和点X)和在纺丝周期结束时行走件-环组件(5)和导纱器(8)的位置(分别为点W和点Y),并且在这种情况下,导纱器(8)的路径(T)相对于拾取装置或锭子(4)的旋转轴线(V)是倾斜的直线。
具体地,图2A和图2B分别示出了在纺丝周期开始时行走件-环组件(5)和导纱器(8)的位置(分别为点Z和点X)和在纺丝周期结束时行走件-环组件(5)和导纱器(8)的位置(分别为点W和点Y),并且在这种情况下,导纱器(8)的路径(T)相对于锭子(4)的旋转轴线(V)是倾斜的直线。与图1A和图1B中所描绘的机器的不同之处在于,图2A和图2B中所描绘的机器包括一种导纱器(8),该导纱器(8)相对于水平位置倾斜成一定度数的角(α),以使其能够在靠近输出点(Y1)的上端点(Y)的位置改善定向。
此外,具体地,图3A和图3B分别示出了在纺丝周期开始时行走件-环组件(5)和导纱器(8)的位置(分别为点Z和点X)和在纺丝周期结束时行走件-环组件(5)和导纱器(8)的位置(分别为点W和点Y),并且在这种情况下,导纱器(8)的路径(T)是非直线的。导纱器(8)的路径(T)相对于水平位置具有成一定度数的角(α)的倾斜,这使得导纱器(8)在其上端点(Y)处倾斜并改善了其定向。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根据图3A和图3B,导纱器(8)的路径(T)的初始部分是直的且以轴线(V)为中心,并且允许导纱器(8)在导纱器(8)开始通过弯曲路径(T)的最后部分而相对于轴线(V)偏心之前充分地竖直地向上移动,以防止纱线接触纱线拾取管(2)。
附图中所描绘的路径(T)必须被绘制在导纱器(8)上,而不是被绘制在包括导纱器的致动器的相对端处。决定在这一点上绘制路径,以免理解这些附图更为困难。因此,在纺丝过程期间改变角(α)的情况下,路径(T)可能不与附图中所描绘的路径重合。
可选地,导纱器(8)的定向不是水平的。
可选地,纺纱和/或捻纱机包括用于改变导纱器(8)相对于水平位置的定向的装置。
优选地,在一个实施例中,当导纱器(8)沿着路径(T)从下端点(X)移动到上端点(Y)时,所述导纱器(8)相对于水平线成范围在-45°和+45°之间的角(α)倾斜。
用于获得非直线移动路径的方式未在本申请中详述,因为遵循所述路径来移动机器的零件的装置在本领域中是众所周知的。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取代标准导纱器的一种导纱器,其具有大于标准导纱器(8)的直径且小于产生的直径(DB)的1.1倍的导纱器(8)的内径。
如图4中所示,使用具有大于标准导纱器(8)的直径并且小于气圈产生的直径(DB)的1.1倍的导纱器(8)的内径的导纱器,允许产生具有不同功能的两个区域。
第一区域或上部区域(LC),其是位于用于纱线的喂纱装置(1)的纱线输出点(Y1)与导纱器(8)之间的区域,在此处产生了通过连续塌陷来吸收纺丝期间的应力的差异的振动或假气圈(B'),从而使第二个区域的气圈(B)更稳定。
第二区域或下部区域(LB),其是位于导纱器(8)与气圈直径产生装置(DB)之间的区域,是产生多个稳定气圈(B)的地方。
导纱器(8)的内径的选择取决于纺丝卷装形成时间期间系统中产生的应力和稳定性。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导纱器(8)的内径在气圈直径产生装置(DB)的直径的0.01倍至0.9倍之间。
在另一优选实施例中,导纱器(8)的内径至少为6mm且至多为30mm。
在图6中所示的可选实施例中,代替具有假气圈(B')的单个区域,通过放置多个导纱器(称为下导纱器(8)、中间导纱器(8')、上导纱器(8”))而存在具有假气圈(B')的多个区域,多个导纱器至少具有大于标准导纱器的直径且小于气圈产生的直径(DB)的1.1倍的导纱器的内径,从而以相同的目的、利用每个导纱器(8、8'、8”)中的变量或不可变量实现了对系统的更精确的调整。导纱器(8、8'、8”)可具有不同的内径,并且可在纺丝期间位于不同的位置。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纺纱和/或捻纱机包括如下装置:该装置用于在纺丝和/或加捻过程期间改变导纱器(8)的内径以允许导纱器的内径在纺丝过程的任何时刻都大于标准导纱器(8)直径且小于气圈直径产生器(DB)的1.1倍。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如图7的示例所看到的,纺纱和/或捻纱机包括位于纱线拾取装置的管(2)的长度内部的行走件稳定器元件(9)。为此,行走件稳定器元件(9)的内径需要大于拾取装置的管(2)的直径并小于气圈直径产生器(DB),优选小于直径(DB)。行走件稳定器元件(9)可视为导纱器,因为直径(DB)小于1.1。
行走件稳定器元件(9)靠近气圈直径产生装置(DB)定位的情况下,在行走件稳定器元件(9)与行走件(10)之间在环(LA)附近产生了一个区域。
如上所述,行走件稳定器元件(9)具有与行走件-环组件(5)相同的移动能力。
行走件稳定器元件(9)的内径可在纺丝过程期间改变。
在该实施例中,产生多个稳定气圈的区域(LB)是位于行走件稳定器元件(9)与导纱器(8)之间的区域。
在这种情况下,在靠近行走件(LA)的区域中产生假气圈(B'),假气圈(B')吸收纺丝期间的应力差异,从而使位于行走件稳定器元件(9)与上部的导纱器(8)之间的上部的区域(LB)的气圈(B)更稳定。
该实施例极大地防止了行走件与环之间的相对位置的改变,从而将行走件保持在稳定和合适的位置,并且相应地防止并吸收了由行走件与环之间的相对位置的改变所导致产生的振动。
该实施例(如图7中所示)的另一个优点是减小了产生多个气圈区域(LB)的气圈产生的直径(DB)。换言之,在该实施例中,气圈产生的直径是行走件稳定器元件(9)的直径(DB')。气圈产生的直径的减小允许通过更小长度的区域(LB)产生多个气圈。
纱线的这种应力、行走件的位置或气圈的形状可在纺丝和/或加捻过程期间以三种方式改变:
a)改变导纱器(8)的相对于喂纱装置(1)的纱线输出点(Y1)的位置;
b)改变导纱器(8的)直径;
c)使用方式a)和方式b)的结合。
通过同时改变一个变量、另一个变量或所有两个变量,系统中的纱线的应力通过增加或减少来改变,从而导致气圈状态的改变或气圈之间的过渡被消除。
通过这种技术,还可通过改变系统的应力来最小化气圈状态改变过渡时间,使得气圈改变由于所提供的高应力而立即发生。
因此,如上所述,使得穿过行走件的纱线总是相对于环的底部具有大于90°的角,且行走件在稳定的位置工作,在公共接触区域与环摩擦。
由此,减少了行走件的过早磨损和纱线的断头。
这种改变和调整气圈的新方式可通过三种方式执行:
-实时地;
-通过预先测试;
-通过为特定纺丝设定先前获得的参数。
实时地执行改变的方式包括:捕获纱线应力参数和/或行走件的位置和/或通过传感器获得的气圈形状,为此目的使用提供可被处理的数字信号、模拟信号、机械信号或任何类型的信号的任何系统或光学装置、电气装置、电子装置、机械装置、称重传感器等,并使用任何类型的机制(PLC、气动、液压、机械、电气、电子、磁等);以及实时地改变导纱器(8)的相对于喂纱装置(1)的纱线输出点(Y1)的位置和/或改变导纱器(8)的内径,使得已被改变的应力保持气圈的形状恒定。
其中一种改变导纱器(8)的相对于喂纱装置(1)的纱线输出点(Y1)的位置的方式是借助于齿轮马达、PLC屏幕和将信号转换成移动的特定软件。
以此方式,在检测到发生干扰或改变气圈的状态时,实时地改变应力,从而防止行走件遭受过早的磨损。
该系统还可用于以非常快速的方式执行气圈状态变换,而不会使行走件长时间受到干扰(其会导致行走件的过早磨损)的影响。
通过预先测试,导纱器(8)的相对于喂纱装置(1)的纱线输出点(Y1)的位置应该是怎样的和/或导纱器(8)的内径应该是多少可基于行走件-环组件(5)的位置来确定。这种学习可在可编程控制装置(未描绘)中进行编程,以便在纺丝周期期间,导纱器(8)的相对于喂纱装置(1)的纱线输出点(Y1)的位置可视情况而定地保持不变、增加或减少,和/或导纱器(8)的内径可基于行走件-环组件(5)的相对于喂纱装置(1)的纱线输出点(Y1)的位置而改变。
在其他系统中,可借助于通过软件和PLC操作的机电移动以及提供每个位置的参数的应力传感器或光学传感器等来做出这些调整。
该系统允许针对影响应力和气圈的形状的每个变量调整导纱器的距离和/或内径,所述变量为诸如纤度、捻度、材料(100%棉、PES、PA、混料……)、纺丝工艺(精梳、梳理等)、环的直径、管的高度、机器的型号、机器的品牌、紧凑型系统以及大量的变量。
在纺丝的确切参数已知的情况下,根据特定的行走件-环直径,可设立和设定下部区域(LB)和上部区域(LC),并且可预先设立导纱器的内径(8)。
由于已经充分描述了本发明的性质以及实现本发明的方式,因此认为对于本领域的任何技术人员而言无需对本发明的解释进行扩展来理解本发明的范围和从本发明得到的优点。

Claims (14)

1.一种纺纱和/或捻纱机,所述纺纱和/或捻纱机具有环并具有多个气圈,所述纺纱和/或捻纱机包括:
·喂纱装置(1),其具有纱线输出点(Y1),
·纱线拾取装置(4),其具有旋转轴线(V),
·导纱器(8),其位于所述喂纱装置(1)与所述纱线拾取装置(4)之间,
·气圈产生装置(DB),包括行走件-环组件(5),所述行走件-环组件(5)竖直可移动并且与所述轴线(V)同中心,
·驱动装置,其连接到所述纱线拾取装置(4),
其特征在于,所述纺纱和/或捻纱机包括用于按照在纺丝周期期间不与所述旋转轴线(V)对准的路径(T)移动所述导纱器(8)的相对于所述喂纱装置(1)的所述纱线输出点(Y1)的相对位置的装置,使得纱线的沿着所述导纱器(8)与所述行走件-环组件(5)之间的下部区域(LB)的路径不与所述纱线拾取装置(4)碰撞,以使纺丝过程稳定,其中,在所述下部区域(LB)中所述纺纱和/或捻纱机形成有至少两个气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纱和/或捻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纱器(8)的所述路径(T)是直线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纱和/或捻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纱器(8)的所述路径(T)是非直线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纱和/或捻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纱器(8)的所述路径(T)具有使所述导纱器(8)移动到所述纱线拾取装置(4)的所述旋转轴线(V)上的第一段,和使所述导纱器(8)远离所述纱线拾取装置(4)的所述旋转轴线(V)移动的第二段。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纺纱和/或捻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纱器(8)的定向不是水平的。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纺纱和/或捻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纺纱和/或捻纱机包括用于改变所述导纱器(8)相对于水平位置的定向的装置。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纺纱和/或捻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纺纱和/或捻纱机包括:
用于了解所述气圈直径产生装置(DB)相对于所述喂纱装置(1)的所述纱线输出点(Y1)的位置的装置,和/或了解所述纱线的应力的装置,以及
可编程控制装置,其基于所述纱线的应力和/或所述行走件-环组件(5)的位置改变所述导纱器(8)的相对于所述行走件-环组件(5)的位置的位置。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纺纱和/或捻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纱器(8)的内径大于用于各种类型的纱线的标准导纱器(8)的直径,并且小于气圈产生的直径(DB)的1.1倍。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纺纱和/或捻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纱器(8)的内径在所述气圈产生的直径(DB)的0.01倍至0.9倍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8-9中任一项所述的纺纱和/或捻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纱器(8)的内径至少为3mm。
11.根据权利要求8-10中任一项所述的纺纱和/或捻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纺纱和/或捻纱机包括多个导纱器(8、8'、8”),所述多个导纱器(8、8'、8”)中的至少一者具有大于用于各种类型的纱线的标准导纱器(8)的直径且小于所述气圈产生的直径(DB)的1.1倍的导纱器(8)的内径。
12.根据权利要求8-11中任一项所述的纺纱和/或捻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纺纱和/或捻纱机包括用于在纺丝和/或加捻过程期间改变所述导纱器(8)的内径的装置,以允许所述导纱器(8)的内径在纺丝过程中的任何时刻都大于用于各种类型的纱线的标准导纱器(8)的直径,并且小于所述气圈产生的直径(DB)的1.1倍。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纺纱和/或捻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纺纱和/或捻纱机包括:
·用于了解所述纱线的应力和/或行走件的位置和/或气圈的形状的装置,以及
·可编程控制装置,其基于所述纱线的应力和/或所述纺纱和/或捻纱机的其他参数,改变所述导纱器(8)内径。
1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纺纱和/或捻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纺纱和/或捻纱机包括行走件稳定器元件(9),所述行走件稳定器元件(9)位于所述纱线拾取装置(4)的所述管(2)的长度内,并且具有大于所述管(2)且小于直径(DB)的1.1倍的直径。
CN202180089643.6A 2020-11-10 2021-11-08 纺纱和/或捻纱机 Pending CN11667034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SU202032421 2020-11-10
ES202032421U ES1263680Y (es) 2020-11-10 2020-11-10 Maquina de hilado y/o torcido de hilos
PCT/ES2021/070805 WO2022101533A1 (es) 2020-11-10 2021-11-08 Máquina de hilado y/o torcido de hilos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670345A true CN116670345A (zh) 2023-08-29

Family

ID=751090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89643.6A Pending CN116670345A (zh) 2020-11-10 2021-11-08 纺纱和/或捻纱机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40035207A1 (zh)
EP (1) EP4245898A1 (zh)
CN (1) CN116670345A (zh)
ES (1) ES1263680Y (zh)
WO (1) WO2022101533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415999A1 (de) * 1983-06-03 1984-12-13 Veb Kombinat Textima, Ddr 9010 Karl-Marx-Stadt Vorrichtung zum schwenken der fadenfuehrer an ringspinn- und ringzwirnmaschinen
US4604863A (en) * 1985-01-28 1986-08-12 Monsanto Company Pigtail guide for staple spinning
JPH093733A (ja) * 1995-06-21 1997-01-07 Toyota Autom Loom Works Ltd 紡機のバルーニング制御装置
DE19523847B4 (de) * 1995-06-30 2004-08-26 Saurer Gmbh & Co. Kg Hubgetriebe für auf und ab bewegte Fadenführer in Ringspinnmaschinen
CN203807634U (zh) * 2014-05-12 2014-09-03 浙江新澳纺织股份有限公司 Tsb-36并线机上的导纱装置
CN106149119A (zh) * 2016-07-29 2016-11-23 浙江锦马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倍捻机的电子导纱装置
US11505880B2 (en) * 2016-12-30 2022-11-22 Twistperfect, S.L. Process for spinning and/or twisting yarns, machine for spinning and/or twisting yarns and method to transform a machine for spinning and/or twisting yarn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S1263680Y (es) 2021-06-15
US20240035207A1 (en) 2024-02-01
WO2022101533A1 (es) 2022-05-19
ES1263680U (es) 2021-03-25
EP4245898A1 (en) 2023-09-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134602B (zh) 用于纺纱和/或捻纱的加工方法、用于纺纱和/或捻纱的机器及改造该机器的方法
US8079206B2 (en) Ring spinning mechanism with fixed ring location
CN105177774A (zh) 半自动自由端转杯纺纱机
CN106567170A (zh) 纺织机以及控制装置
CN107829173A (zh) 环锭纺纱机以及使用环锭纺纱机的纺纱方法
US4445252A (en) Drafting apparatus in spinning machine
CN113490774B (zh) 用于使用环锭细纱机生产纱线的方法及环锭细纱机
CN109750394B (zh) 用于对纱线施以假捻的设备和方法及用于生产纱线的设备
CN116438339A (zh) 环锭纺纱机的纺纱站、环锭纺纱机以及用于操作环锭纺纱机的纺纱站的方法
CN116670345A (zh) 纺纱和/或捻纱机
CN116670346A (zh) 纺纱和/或捻纱机
EP3358054A1 (en) Core spun yarn comprising core yarn composed of variable drafted filament yarn and/or elastane yarn and fabric obtained with this core spun yarn
US2026155A (en) Textile machinery
CN108754701B (zh) 一种退捻加捻器、超细纱线纺纱机及超细纱线纺纱方法
CN106687628B (zh) 生产包芯纱的设备
CN210945895U (zh) 一种导纱装置
CN112779636A (zh) 环锭纺纱机以及用于操作纺纱机的纺纱位的方法
CN107923075A (zh) 用于制作弹力纱的装置和方法
CN113201813A (zh) 一种独立卷绕的纺纱方法以及纺纱机
CN107829180B (zh) 用于环锭纺纱机的锭轨
US9676588B2 (en) Presser finger for a roving winder, roving winder, and method of winding a roving
WO2023186722A1 (de) Spinnstelle für eine ringspinnmaschine sowie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r spinnstelle für eine ringspinnmaschine
CN103732813A (zh) 纺纱机
EP0321034A1 (en) Rotary spiral element for introducing compensation and false twist into textile fibre slivers
CN1120081A (zh) 无导纱器的细纱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30829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