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669050A - 小区扩容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小区扩容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669050A
CN116669050A CN202310532406.3A CN202310532406A CN116669050A CN 116669050 A CN116669050 A CN 116669050A CN 202310532406 A CN202310532406 A CN 202310532406A CN 116669050 A CN116669050 A CN 11666905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ell
cells
load
load parameters
capacity expan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53240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建清
陈金华
司徒仲坚
邓闻韬
何棱
覃道满
刘海明
曹文鹏
沈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532406.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669050A/zh
Publication of CN1166690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66905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18Network planning too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24Cell structur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小区扩容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涉及通信技术领域,能够提高无线资源的利用率。该方法包括:获取N个第一小区对应的M个第一负载参数,每个第一小区对应至少一个第一负载参数,每个第一负载参数用于表征对应的第一小区在一个时间段内的负载情况,N为正整数,M为大于或等于N的正整数;根据M个第一负载参数,从N个第一小区中,确定对应的第一负载参数中存在第二负载参数的L个第二小区,该第二负载参数的参数值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门限,L为小于或等于N的正整数;根据L个第二小区对应的第二负载参数,从L个第二小区中,确定目标小区,并对目标小区执行扩容流程。本申请实施例用于小区扩容的过程中。

Description

小区扩容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小区扩容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通常,运营商可以根据用户投诉情况(或者现场测速的结果)来确定该运营商对应的小区的容量是否满足用户的需求,并对容量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的某些小区进行扩容,从而可以改善该运营商的网络质量,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但是,由于可能会出现运营商对应的部分小区的环境复杂多变的情况,这样可能无法根据用户投诉情况(或者现场测速的结果)准确地确定该部分小区的容量是否满足用户的需求,因此,可能会出现对容量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的小区进行扩容的情况,如此,导致无线资源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小区扩容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能够提高无线资源的利用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小区扩容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N个第一小区对应的M个第一负载参数,每个第一小区对应至少一个第一负载参数,每个第一负载参数用于表征对应的第一小区在一个时间段内的负载情况,N为正整数,M为大于或等于N的正整数;根据M个第一负载参数,从N个第一小区中,确定对应的第一负载参数中存在第二负载参数的L个第二小区,该第二负载参数的参数值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门限,L为小于或等于N的正整数;根据L个第二小区对应的第二负载参数,从L个第二小区中,确定目标小区,并对目标小区执行扩容流程。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小区扩容方法,可以先获取N个第一小区对应的M个第一负载参数,每个第一小区对应至少一个第一负载参数,每个第一负载参数用于表征对应的第一小区在一个时间段内的负载情况,然后再从N个第一小区中,确定对应的第一负载参数中存在参数值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门限的第二负载参数的L个第二小区,并根据该L个第二小区对应的第二负载参数,从该L个第二小区中确定目标小区,以及,对该目标小区执行扩容流程。由于可以先获取用于表征N个第一小区在多个时间段内的负载情况的M个第一负载参数,然后再确定出对应的第一负载参数中存在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门限的L个第二小区,并根据该L个第二小区对应的第二负载参数,确定目标小区,即可以进行多次确定,以确定出目标小区,而不是根据用户投诉情况(或者现场测速的结果)来确定,因此,可以准确地确定出容量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的小区(即目标小区),并对该目标小区进行扩容,如此,可以提高无线资源的利用率。
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M个第一负载参数中的任一个第一负载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激活用户数、小区下行流量。其中,在该任一个第一负载参数包括激活用户数的情况下,第一预设门限包括用户数门限;在该任一个第一负载参数包括小区下行流量的情况下,第一预设门限包括下行流量门限。
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任一个第一负载参数包括:激活用户数、小区下行流量;在上述获取N个第一小区对应的M个第一负载参数之前,上述方法还包括:获取Q个第一对应关系和T个第二对应关系,每个第一对应关系分别为一个体验速率满足度和一个激活用户数之间的对应关系,每个第二对应关系分别为一个激活用户数和一个小区下行流量之间的对应关系,Q、T均为正整数;采用Q个第一对应关系,确定与预设体验速率满足度对应的第一激活用户数,并将第一激活用户数确定为用户数门限;采用T个第二对应关系,将第一小区下行流量,确定为下行流量门限,该第一小区下行流量为:T个激活用户数和对应的小区下行流量的互相关曲线中拐点所对应的小区下行流量。其中,上述Q个第一对应关系和T个第二对应关系,是根据N个第一小区的历史网络数据确定的。
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根据L个第二小区对应的第二负载参数,从L个第二小区中,确定目标小区,包括:根据L个第二小区对应的第二负载参数,确定L个第二小区的扩容优先级,该L个第二小区中的任一个第二小区的扩容优先级与以下至少一项相关:该任一个第二小区对应的第二负载参数的数量、该任一个第二小区对应的第二负载参数中的第三负载参数的数量,该第三负载参数用于表征对应的第二小区在预定时间段内的负载情况;将L个第二小区中,扩容优先级最高的第二小区确定为目标小区。
在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上述根据L个第二小区对应的第二负载参数,从L个第二小区中,确定目标小区之后,上述方法还包括:获取N个第一小区一一对应的N个第四负载参数,每个第四负载参数用于表征对应的第一小区的负载情况;在N个第四负载参数中的任一个第四负载参数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对N个第一小区执行负载均衡流程。
在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任一个第四负载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项:第一RRC最大连接用户数、第一无线资源利用率;在上述N个第四负载参数中的任一个第四负载参数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对N个第一小区执行负载均衡流程,包括以下至少一项:在第一RRC最大连接用户数大于预设用户数、且该第一RRC最大连接用户数与第二RRC最大连接用户数之间的比值位于第一预设范围外的情况下,对N个第一小区执行负载均衡流程;在第一无线资源利用率大于预设利用率、且该第一无线资源利用率与第二无线资源利用率之间的差值大于预设差值的情况下,对N个第一小区执行负载均衡流程。其中,第五负载参数包括:第二RRC最大连接用户数和第二无线资源利用率;该第五负载参数为:N个第四负载参数中除该任一个第四负载参数外的任意一个。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小区扩容装置,该小区扩容装置包括:获取模块和处理模块。其中,获取模块,用于获取N个第一小区对应的M个第一负载参数,每个第一小区对应至少一个第一负载参数,每个第一负载参数用于表征对应的第一小区在一个时间段内的负载情况,N为正整数,M为大于或等于N的正整数。处理模块,用于根据获取模块获取的M个第一负载参数,从N个第一小区中,确定对应的第一负载参数中存在第二负载参数的L个第二小区,该第二负载参数的参数值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门限,L为小于或等于N的正整数;并根据L个第二小区对应的第二负载参数,从L个第二小区中,确定目标小区,并对目标小区执行扩容流程。
在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M个第一负载参数中的任一个第一负载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激活用户数、小区下行流量。其中,在该任一个第一负载参数包括激活用户数的情况下,第一预设门限包括用户数门限;在该任一个第一负载参数包括小区下行流量的情况下,第一预设门限包括下行流量门限。
在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任一个第一负载参数包括:激活用户数、小区下行流量。上述获取模块,还用于获取Q个第一对应关系和T个第二对应关系,每个第一对应关系分别为一个体验速率满足度和一个激活用户数之间的对应关系,每个第二对应关系分别为一个激活用户数和一个小区下行流量之间的对应关系,Q、T均为正整数。上述处理模块,还用于采用Q个第一对应关系,确定与预设体验速率满足度对应的第一激活用户数,并将第一激活用户数确定为用户数门限;并采用T个第二对应关系,将第一小区下行流量,确定为下行流量门限,该第一小区下行流量为:T个激活用户数和对应的小区下行流量的互相关曲线中拐点所对应的小区下行流量。其中,上述Q个第一对应关系和T个第二对应关系,是根据N个第一小区的历史网络数据确定的。
在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根据L个第二小区对应的第二负载参数,确定L个第二小区的扩容优先级,该L个第二小区中的任一个第二小区的扩容优先级与以下至少一项相关:该任一个第二小区对应的第二负载参数的数量、该任一个第二小区对应的第二负载参数中的第三负载参数的数量,该第三负载参数用于表征对应的第二小区在预定时间段内的负载情况;并将L个第二小区中,扩容优先级最高的第二小区确定为目标小区。
在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获取模块,还用于获取N个第一小区一一对应的N个第四负载参数,每个第四负载参数用于表征对应的第一小区的负载情况。上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在获取模块获取的N个第四负载参数中的任一个第四负载参数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对N个第一小区执行负载均衡流程。
在第二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任一个第四负载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项:第一RRC最大连接用户数、第一无线资源利用率。上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以下至少一项:在第一RRC最大连接用户数大于预设用户数、且该第一RRC最大连接用户数与第二RRC最大连接用户数之间的比值位于第一预设范围外的情况下,对N个第一小区执行负载均衡流程;在第一无线资源利用率大于预设利用率、且该第一无线资源利用率与第二无线资源利用率之间的差值大于预设差值的情况下,对N个第一小区执行负载均衡流程。其中,第五负载参数包括:第二RRC最大连接用户数和第二无线资源利用率;该第五负载参数为:N个第四负载参数中除任一个第四负载参数外的任意一个。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小区扩容装置,该装置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通信接口和处理器耦合,处理器用于运行计算机程序或指令,以实现如第一方面和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描述的小区扩容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指令在终端上运行时,使得终端执行如第一方面和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描述的小区扩容方法。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计算机程序产品在小区扩容装置上运行时,使得小区扩容装置执行如第一方面和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描述的小区扩容方法。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芯片,芯片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通信接口和处理器耦合,处理器用于运行计算机程序或指令,以实现如第一方面和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描述的小区扩容方法。
具体的,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芯片还包括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或指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小区扩容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小区扩容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小区扩容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小区扩容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小区扩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小区扩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芯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小区扩容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进行详细地描述。
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
本申请的说明书以及附图中的术语“第一”和“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的对象,或者用于区别对同一对象的不同处理,而不是用于描述对象的特定顺序。
此外,本申请的描述中所提到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的还包括其他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的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它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相关概念。
通常,运营商可以根据用户投诉情况(或者现场测速的结果)来确定该运营商对应的小区的容量是否满足用户的需求,并对容量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的某些小区进行扩容,从而可以改善该运营商的网络质量,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但是,由于可能会出现运营商对应的部分小区的环境复杂多变的情况,这样可能无法根据用户投诉情况(或者现场测速的结果)准确地确定该部分小区的容量是否满足用户的需求,因此,可能会出现对容量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的小区进行扩容的情况,如此,导致无线资源的浪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无线资源的浪费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小区扩容方法,可以先获取N个第一小区对应的M个第一负载参数,每个第一小区对应至少一个第一负载参数,每个第一负载参数用于表征对应的第一小区在一个时间段内的负载情况,然后再从N个第一小区中,确定对应的第一负载参数中存在参数值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门限的第二负载参数的L个第二小区,并根据该L个第二小区对应的第二负载参数,从该L个第二小区中确定目标小区,以及,对该目标小区执行扩容流程。由于可以先获取用于表征N个第一小区在多个时间段内的负载情况的M个第一负载参数,然后再确定出对应的第一负载参数中存在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门限的L个第二小区,并根据该L个第二小区对应的第二负载参数,确定目标小区,即可以进行多次确定,以确定出目标小区,而不是根据用户投诉情况(或者现场测速的结果)来确定,因此,可以准确地确定出容量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的小区(即目标小区),并对该目标小区进行扩容,如此,可以提高无线资源的利用率。
本申请小区扩容方法应用于小区扩容的过程中。
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小区扩容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小区扩容方法可以包括下述的步骤101至步骤103。
步骤101、获取N个第一小区对应的M个第一负载参数。
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N个第一小区中的每个第一小区对应至少一个第一负载参数,上述M个第一负载参数中的每个第一负载参数用于表征对应的第一小区在一个时间段内的负载情况,N为正整数,M为大于或等于N的正整数。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在运营商要对该运营商的小区进行扩容时,可以获取N个第一小区对应的M个第一负载参数;或者,在运营商接收到用户投诉(或现场测速的结果不符合预定条件)的情况下,可以获取N个第一小区对应的M个第一负载参数。
可以理解,N个第一小区为运营商的全部小区或部分小区。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针对N个第一小区中的每个第一小区,一个第一小区可以为以下任一项: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小区、5G小区。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针对M个第一负载参数中的每个第一负载参数,一个第一负载参数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项:小区连接的用户数、小区的流量、用户投诉情况、现场测速情况。
其中,小区连接的用户数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激活用户数、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连接的用户数。小区的流量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项:小区上行流量、小区下行流量。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激活用户数”可以理解为:已与小区建立RRC连接、且处于激活态的用户的数量。上述“RRC连接的用户数”可以理解为:已与小区建立RRC连接的用户的数量。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针对N个第一小区中的每个第一小区,一个第一小区对应的第一负载参数可以为:在一个测量周期内采集的负载参数;一个第一小区对应的第一负载参数的数量,与其他第一小区对应的第一负载参数的数量可以相同;该其他第一小区为:N个第一小区中除该一个第一小区外的任意一个小区。其中,一个测量周期可以为以下任一项:一天、一个星期、一个月、一个季度等。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一个时间段可以为以下任一项:至少一天、至少一小时等。
示例性的,假设N个第一小区包括小区1和小区2,该小区1对应的第一负载参数包括负载参数1~7,该负载参数1~7是在一个测量周期(例如一个星期内)采集的负载参数,该负载参数1~7分别用于表征小区1在一个时间段(例如星期一~天)内的负载情况,该小区2对应的第一负载参数包括负载参数8~14,该负载参数8~14是在一个星期内采集的负载参数,该负载参数8~14分别用于表征小区2在星期一~天内的负载情况。该小区1对应的负载参数的数量(即7个)和小区2对应的负载参数的数量(即7个)相同。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通过数据采集模块,获取运营商全网的小区的周期性测量数据,从而可以得到M个第一负载参数。可以理解,该全网的小区中包括N个第一小区,该周期性测量数据中包括M个第一负载参数。
步骤102、根据M个第一负载参数,从N个第一小区中,确定对应的第一负载参数中存在第二负载参数的L个第二小区。
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第二负载参数的参数值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门限,L为小于或等于N的正整数。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M个第一负载参数中的任一个第一负载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激活用户数、小区下行流量;其中,在该任一个第一负载参数包括激活用户数的情况下,第一预设门限包括用户数门限;在该任一个第一负载参数包括小区下行流量的情况下,第一预设门限包括下行流量门限。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用户数门限具体可以为60,上述下行流量门限具体可以为60吉比特GB。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针对N个第一小区中的每个第一小区,可以通过目标确定模块将一个第一小区对应的每个负载参数分别与第一预设门限进行对比,以确定该一个第一小区对应的第一负载参数中是否存在参数值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门限的负载参数(即第二负载参数),并在该一个第一小区对应的第一负载参数中的任意一个负载参数的参数值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门限的情况下,确定该一个第一小区对应的第一负载参数中存在第二负载参数,从而可以将该一个第一小区确定为一个第二小区,以此类推,以确定出L个第二小区。
可以理解,若一个第一小区对应的第一负载参数中存在第二负载参数,则可以认为该一个第一小区可能为高负载小区,因此,可以先将该一个第一小区确定为一个第二小区,以在下一步骤中再次进行确定。
步骤103、根据L个第二小区对应的第二负载参数,从L个第二小区中,确定目标小区,并对目标小区执行扩容流程。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根据L个第二小区对应的第二负载参数的数量,从L个第二小区中确定目标小区;或者,可以根据L个第二小区对应的第二负载参数中的特定负载参数的数量,从L个第二小区中确定目标小区。
其中,上述特定负载参数可以为:用于表征对应的第二小区在预定时间段内的负载情况的负载参数。
下面将针对如何确定目标小区进行举例说明。
进一步的,结合图1,如图2所示,上述步骤103具体可以通过下述的步骤103a和步骤103b实现。
步骤103a、根据L个第二小区对应的第二负载参数,确定L个第二小区的扩容优先级。
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L个第二小区中的任一个第二小区的扩容优先级与以下至少一项相关:该任一个第二小区对应的第二负载参数的数量、该任一个第二小区对应的第二负载参数中的第三负载参数的数量,该第三负载参数用于表征对应的第二小区在预定时间段内的负载情况。
示例性的,假设L个第二小区包括上述示例中的小区1和小区2,第三负载参数用于表征对应的第二小区在预定时间段(例如星期六和星期天)内的负载情况,则可以根据小区1对应的负载参数1~7中参数值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门限的负载参数的数量,确定该小区1的扩容优先级,和/或,可以根据负载参数6(该负载参数6用于表征小区1在星期六的负载情况)和负载参数7(该负载参数7用于表征小区1在星期天的负载情况),确定该小区1的扩容优先级;且可以根据小区2对应的负载参数8~14中参数值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门限的负载参数的数量,确定该小区2的扩容优先级,和/或,可以根据负载参数13(该负载参数13用于表征小区2在星期六的负载情况)和负载参数14(该负载参数7用于表征小区2在星期天的负载情况),确定该小区2的扩容优先级。
具体的,针对L个第二小区中的每个第二小区,可以采用X个第三对应关系,确定一个第二小区对应的第二负载参数的数量(和/或该一个第二小区对应的第二负载参数中的第三负载参数的数量)对应的一个扩容优先级;其中,每个第三对应关系分别为一个数量和一个扩容优先级之间的对应关系。
具体的,针对L个第二小区中的每个第二小区,一个第二小区对应的第二负载参数的数量(和/或该一个第二小区对应的第二负载参数中的第三负载参数的数量)越多,则该一个第二小区的扩容优先级越高。
步骤103b、将L个第二小区中,扩容优先级最高的第二小区确定为目标小区。
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可能会出现某些小区受到环境影响的情况,此时可能会出现某些小区在某些时间段内的负载情况较高,而该某些小区的容量可以满足用户需求的情况,因此,可以先确定L个第二小区的扩容优先级,然后再将扩容优先级最高的第二小区确定为目标小区,以避免出现对上述某些小区进行扩容的情况。
如此可知,由于可以根据L个第二小区对应的第二负载参数的数量和/或L个第二小区对应的第二负载参数中的第三负载参数的数量,确定该L个第二小区的扩容优先级,并将扩容优先级最高的第二小区确定为目标小区(即待扩容小区),因此,可以提高确定待扩容小区(即容量无法满足用户需求的小区)的准确性,如此,可以节省无线资源。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确定目标小区之后,可以根据目标小区当前的配置实施载波扩容。
示例性的,假设目标小区当前的配置为3400~3500兆赫兹Mhz频段,这样可以将该目标小区的频段配置为3300~3500Mhz,以对目标小区执行扩容流程。
需要说明的是,针对目标小区执行扩容流程的流程,可以参考相关技术中的具体描述,本申请实施例是以对目标小区的频段进行扩容为例进行举例说明的。
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先获取N个第一小区对应的M个第一负载参数,然后再根据该M个第一负载参数,从N个第一小区中确定出L个第二小区,并根据该L个第二小区对应的第二负载参数,从该L个第二小区中确定出目标小区(即待扩容小区),即可以进行多次确定,以确定出待扩容小区。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小区扩容方法,可以先获取N个第一小区对应的M个第一负载参数,每个第一小区对应至少一个第一负载参数,每个第一负载参数用于表征对应的第一小区在一个时间段内的负载情况,然后再从N个第一小区中,确定对应的第一负载参数中存在参数值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门限的第二负载参数的L个第二小区,并根据该L个第二小区对应的第二负载参数,从该L个第二小区中确定目标小区,以及,对该目标小区执行扩容流程。由于可以先获取用于表征N个第一小区在多个时间段内的负载情况的M个第一负载参数,然后再确定出对应的第一负载参数中存在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门限的L个第二小区,并根据该L个第二小区对应的第二负载参数,确定目标小区,即可以进行多次确定,以确定出目标小区,而不是根据用户投诉情况(或者现场测速的结果)来确定,因此,可以准确地确定出容量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的小区(即目标小区),并对该目标小区进行扩容,如此,可以提高无线资源的利用率。
当然,为了进一步提高确定容量无法满足用户需求的小区的准确性,还可以根据N个第一小区的历史网络数据确定第一预设门限,下面将具体举例说明。
进一步的,上述任一个第一负载参数包括:激活用户数、小区下行流量。结合图1,如图3所示,在上述步骤101之前,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小区扩容方法还可以包括下述的步骤201至步骤203。
步骤201、获取Q个第一对应关系和T个第二对应关系。
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Q个第一对应关系中的每个第一对应关系分别为一个体验速率满足度和一个激活用户数之间的对应关系,上述T个第二对应关系中的每个第二对应关系分别为一个激活用户数和一个小区下行流量之间的对应关系,Q、T均为正整数。
本申请实施例中,Q个第一对应关系和T个第二对应关系,是根据N个第一小区的历史网络数据确定的。
具体的,上述历史网络数据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项:小区的无线指标、用户感知指标、在线用户数、小区流量等。
这里,小区的无线指标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项: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eferenceSignal Receiving Power,RSRP)、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eferenceSignalReceivingQuality,RSRQ)、接收的信号强度指示(Received SignalStrength Indication,RSSI)、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Signal to Interference plusNoise Ratio,SINR)。
需要说明的是,针对用户感知指标的说明,可以参考相关技术中的具体描述,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予赘述。
具体的,可以通过数据采集模块,获取N个第一小区的历史网络数据,然后再对该N个第一小区的历史网络数据进行告警排查、故障排查以及传输排查处理,再对该N个第一小区的处理后的历史网络数据进行分类汇总和筛选判断,通过相同小区的不同时间维度和不同小区的相同时间维度,分别确定Q个第一对应关系和T个第二对应关系。
步骤202、采用Q个第一对应关系,确定与预设体验速率满足度对应的第一激活用户数,并将第一激活用户数确定为用户数门限。
示例性的,目前市场上主流的是1080P视频,满足该视频的特性时要求对应的用户体验速率要求为至少20Mbps,当20Mbps的体验速率满足度达到80%,这样可以通过分析Q个第一对应关系,根据体验速率满足度确定对应的激活用户数,例如体验速率满足度为80%对应的激活用户数为60,并将对应的激活用户数确定为用户数门限。
步骤203、采用T个第二对应关系,将第一小区下行流量,确定为下行流量门限。
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第一小区下行流量为:T个激活用户数和对应的小区下行流量的互相关曲线中拐点所对应的小区下行流量。
具体的,可以根据T个第二对应关系,生成T个激活用户数和对应的小区下行流量的互相关曲线,并将该相关曲线中拐点所对应的小区下行流量确定为下行流量门限。
示例性的,可以将激活用户数作为横坐标,并将小区下行流量作为纵坐标,以得到第一坐标系,然后再根据每个激活用户数和对应的小区下行流量,在该第一坐标系中生成一个点,以生成T个点,从而可以将该T个点依次连接,得到T个激活用户数和对应的小区下行流量的互相关曲线。此时,可以从该互相关曲线得出,当激活用户数达到某个数值(例如60)时,对应的小区下行流量为某个流量(例如60GB),当激活用户继续增多时,小区下行流量的增长就因为受到压抑而明显放缓,即激活用户数60、且小区下行流量60GB对应的点,为相关曲线中的拐点,从而可以将小区下行流量60GB确定为下行流量门限。
如此可知,由于可以根据N个第一小区的历史网络数据确定Q个第一对应关系和T个第二对应关系,这样可以根据该Q个第一对应关系,确定符合预设体验速率满足度的用户数门限,且可以根据该T个第二对应关系,确定下行流量受到压抑的下行流量门限,因此,可以根据该用户数门限和/或下行流量门限,准确地确定出L个第二小区,以准确地确定出目标小区,如此,可以提高无线资源的利用率。
当然,在对目标小区执行扩容流程之后,还可以对N个第一小区执行负载均衡流程,以使得各个第一小区负载均衡,以下将举例说明。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结合图1,如图4所示,在上述步骤103之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小区扩容方法还可以包括下述的步骤301和步骤302。
步骤301、获取N个第一小区一一对应的N个第四负载参数。
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N个第四负载参数中的每个第四负载参数用于表征对应的第一小区的负载情况。
具体的,N个第四负载参数中的每个第四负载参数用于表征对应的第一小区当前的负载情况。
具体的,针对N个第四负载参数中的每个第四负载参数,一个第四负载参数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项:RRC最大连接用户数、无线资源利用率。
具体的,可以通过数据采集模块获取运营商全网的小区的周期性测量数据,从而可以得到N个第四负载参数。
步骤302、在N个第四负载参数中的任一个第四负载参数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对N个第一小区执行负载均衡流程。
具体的,上述预设条件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项:任一个第四负载参数的参数值大于预设值、该任一个第四负载参数与其他第四负载参数之间的比值位于预设范围外、该任一个第四负载参数与其他第四负载参数之间的差值大于预设差值;该其他第四负载参数为N个第四负载参数中除该任一个第四负载参数外的负载参数。
可以理解,若N个第四负载参数中的任一个第四负载参数满足预设条件,则可以认为该任一个第四负载参数对应的第一小区与其他第四负载参数对应的第一小区之间的负载不均衡,因此,可以对N个第一小区执行负载均衡流程。
进一步的,上述任一个第四负载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项:第一RRC最大连接用户数、第一无线资源利用率。上述步骤302具体可以通过下述的步骤302a和/或步骤302b实现。
步骤302a、在第一RRC最大连接用户数大于预设用户数、且第一RRC最大连接用户数与第二RRC最大连接用户数之间的比值位于第一预设范围外的情况下,对N个第一小区执行负载均衡流程。
具体的,上述预设用户数具体可以为50;上述第一预设范围具体可以为[0.5,2.0]。
步骤302b、在第一无线资源利用率大于预设利用率、且第一无线资源利用率与第二无线资源利用率之间的差值大于预设差值的情况下,对N个第一小区执行负载均衡流程。
具体的,上述预设利用率具体可以为50%;上述预设差值具体可以为30%。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五负载参数包括:第二RRC最大连接用户数和第二无线资源利用率;该第五负载参数为:N个第四负载参数中除该任一个第四负载参数外的任意一个。
可以理解,若第一RRC最大连接用户数大于预设用户数、且第一RRC最大连接用户数与第二RRC最大连接用户数之间的比值位于第一预设范围外,则可以认为上述任一个第四负载参数对应的第一小区与第五负载参数对应的第一小区之间的负载不均衡,和/或,若第一无线资源利用率大于预设利用率、且第一无线资源利用率与第二无线资源利用率之间的差值大于预设差值,可以认为上述任一个第四负载参数对应的第一小区与第五负载参数对应的第一小区之间的负载不均衡。因此,可以对N个第一小区直线负载均衡流程。
具体的,可以从N个第一小区中除上述任一个第四负载参数对应的第一小区外的小区中,确定转移小区,然后再向在该任一个第四负载参数对应的第一小区驻留的部分终端发送切换指令,从而可以使得该部分终端可以切换至该转移小区,即N个第一小区执行负载均衡流程。
其中,上述转移小区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
需要说明的是,针对确定转移小区,和确定该任一个第四负载参数对应的第一小区驻留的部分终端的说明,可以参考相关技术中的具体描述,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予赘述。
如此可知,由于可以获取用于表征N个第一小区的负载情况的N个第四负载参数,并在任一个第四负载参数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直接对该N个第一小区执行负载均衡流程,因此,可以将负载从较为繁忙的小区转移动剩余资源较多的小区,实现了网络资源利用最大化,如此,可以提升业务的接入成功率。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步骤的执行主体,可以为运营商管理设备,或其他电子设备,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作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根据上述方法示例对小区扩容装置进行功能模块或者功能单元的划分,例如,可以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或者功能单元,也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或者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其中,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模块或者单元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
如图5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小区扩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小区扩容装置包括:获取模块201和处理模块202。其中,获取模块201,用于获取N个第一小区对应的M个第一负载参数,每个第一小区对应至少一个第一负载参数,每个第一负载参数用于表征对应的第一小区在一个时间段内的负载情况,N为正整数,M为大于或等于N的正整数。处理模块202,用于根据获取模块201获取的M个第一负载参数,从N个第一小区中,确定对应的第一负载参数中存在第二负载参数的L个第二小区,该第二负载参数的参数值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门限,L为小于或等于N的正整数;并根据L个第二小区对应的第二负载参数,从L个第二小区中,确定目标小区,并对目标小区执行扩容流程。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小区扩容装置,由于可以先获取用于表征N个第一小区在多个时间段内的负载情况的M个第一负载参数,然后再确定出对应的第一负载参数中存在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门限的L个第二小区,并根据该L个第二小区对应的第二负载参数,确定目标小区,即可以进行多次确定,以确定出目标小区,而不是根据用户投诉情况(或者现场测速的结果)来确定,因此,可以准确地确定出容量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的小区(即目标小区),并对该目标小区进行扩容,如此,可以提高无线资源的利用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M个第一负载参数中的任一个第一负载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激活用户数、小区下行流量。其中,在该任一个第一负载参数包括激活用户数的情况下,第一预设门限包括用户数门限;在该任一个第一负载参数包括小区下行流量的情况下,第一预设门限包括下行流量门限。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任一个第一负载参数包括:激活用户数、小区下行流量。上述获取模块201,还用于获取Q个第一对应关系和T个第二对应关系,每个第一对应关系分别为一个体验速率满足度和一个激活用户数之间的对应关系,每个第二对应关系分别为一个激活用户数和一个小区下行流量之间的对应关系,Q、T均为正整数。上述处理模块202,还用于采用Q个第一对应关系,确定与预设体验速率满足度对应的第一激活用户数,并将第一激活用户数确定为用户数门限;并采用T个第二对应关系,将第一小区下行流量,确定为下行流量门限,该第一小区下行流量为:T个激活用户数和对应的小区下行流量的互相关曲线中拐点所对应的小区下行流量。其中,上述Q个第一对应关系和T个第二对应关系,是根据N个第一小区的历史网络数据确定的。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处理模块202,具体用于根据L个第二小区对应的第二负载参数,确定L个第二小区的扩容优先级,该L个第二小区中的任一个第二小区的扩容优先级与以下至少一项相关:该任一个第二小区对应的第二负载参数的数量、该任一个第二小区对应的第二负载参数中的第三负载参数的数量,该第三负载参数用于表征对应的第二小区在预定时间段内的负载情况;并将L个第二小区中,扩容优先级最高的第二小区确定为目标小区。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获取模块201,还用于获取N个第一小区一一对应的N个第四负载参数,每个第四负载参数用于表征对应的第一小区的负载情况。上述处理模块202,还用于在获取模块201获取的N个第四负载参数中的任一个第四负载参数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对N个第一小区执行负载均衡流程。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任一个第四负载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项:第一RRC最大连接用户数、第一无线资源利用率。上述处理模块202,具体用于以下至少一项:在第一RRC最大连接用户数大于预设用户数、且该第一RRC最大连接用户数与第二RRC最大连接用户数之间的比值位于第一预设范围外的情况下,对N个第一小区执行负载均衡流程;在第一无线资源利用率大于预设利用率、且该第一无线资源利用率与第二无线资源利用率之间的差值大于预设差值的情况下,对N个第一小区执行负载均衡流程。其中,第五负载参数包括:第二RRC最大连接用户数和第二无线资源利用率;该第五负载参数为:N个第四负载参数中除任一个第四负载参数外的任意一个。
在通过硬件实现时,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获取模块201和处理模块202可以集成在处理器上。具体实现方式如图6所示。
图6示出了上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小区扩容装置的又一种可能的结构示意图。该小区扩容装置包括:处理器302和通信接口303。处理器302用于对小区扩容装置的动作进行控制管理,例如,执行上述获取模块201和处理模块202执行的步骤,和/或用于执行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它过程。小区扩容装置还可以包括存储器301和总线304,存储器301用于存储小区扩容装置的程序代码和数据。
其中,存储器301可以是小区扩容装置中的存储器等,该存储器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该存储器也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只读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硬盘或固态硬盘;该存储器还可以包括上述种类的存储器的组合。
上述处理器302可以是实现或执行结合本申请公开内容所描述的各种示例性的逻辑方框,模块和电路。该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器,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晶体管逻辑器件、硬件部件或者其任意组合。其可以实现或执行结合本申请公开内容所描述的各种示例性的逻辑方框,模块和电路。该处理器也可以是实现计算功能的组合,例如包含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组合,DSP和微处理器的组合等。
总线304可以是扩展工业标准结构(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Architecture,EISA)总线等。总线304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6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芯片170的结构示意图。芯片170包括一个或两个以上(包括两个)处理器1710和通信接口1730。
可选的,该芯片170还包括存储器1740,存储器1740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和随机存取存储器,并向处理器1710提供操作指令和数据。存储器1740的一部分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随机存取存储器(non-volatile random access memory,NVRAM)。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存储器1740存储了如下的元素,执行模块或者数据结构,或者他们的子集,或者他们的扩展集。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调用存储器1740存储的操作指令(该操作指令可存储在操作系统中),执行相应的操作。
其中,上述处理器1710可以实现或执行结合本申请公开内容所描述的各种示例性的逻辑方框,单元和电路。该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器,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晶体管逻辑器件、硬件部件或者其任意组合。其可以实现或执行结合本申请公开内容所描述的各种示例性的逻辑方框,单元和电路。所述处理器也可以是实现计算功能的组合,例如包含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组合,DSP和微处理器的组合等。
存储器1740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该存储器也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只读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硬盘或固态硬盘;该存储器还可以包括上述种类的存储器的组合。
总线1720可以是扩展工业标准结构(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Architecture,EISA)总线等。总线1720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7中仅用一条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该计算机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小区扩容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该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该计算机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所示的方法流程中的小区扩容方法。
其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EPROM)、寄存器、硬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或者本领域熟知的任何其它形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一种示例性的存储介质耦合至处理器,从而使处理器能够从该存储介质读取信息,且可向该存储介质写入信息。当然,存储介质也可以是处理器的组成部分。处理器和存储介质可以位于特定用途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所示的方法流程中的小区扩容方法。
由于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小区扩容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应用于上述方法,因此,其所能获得的技术效果也可参考上述方法实施例,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设备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2)

1.一种小区扩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N个第一小区对应的M个第一负载参数,每个第一小区对应至少一个第一负载参数,每个第一负载参数用于表征对应的第一小区在一个时间段内的负载情况,N为正整数,M为大于或等于N的正整数;
根据所述M个第一负载参数,从所述N个第一小区中,确定对应的第一负载参数中存在第二负载参数的L个第二小区,所述第二负载参数的参数值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门限,L为小于或等于N的正整数;
根据所述L个第二小区对应的所述第二负载参数,从所述L个第二小区中,确定目标小区,并对所述目标小区执行扩容流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M个第一负载参数中的任一个第一负载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激活用户数、小区下行流量;
其中,在所述任一个第一负载参数包括激活用户数的情况下,所述第一预设门限包括用户数门限;
在所述任一个第一负载参数包括小区下行流量的情况下,所述第一预设门限包括下行流量门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任一个第一负载参数包括:激活用户数、小区下行流量;
在所述获取N个第一小区对应的M个第一负载参数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Q个第一对应关系和T个第二对应关系,每个第一对应关系分别为一个体验速率满足度和一个激活用户数之间的对应关系,每个第二对应关系分别为一个激活用户数和一个小区下行流量之间的对应关系,Q、T均为正整数;
采用所述Q个第一对应关系,确定与预设体验速率满足度对应的第一激活用户数,并将所述第一激活用户数确定为所述用户数门限;
采用所述T个第二对应关系,将第一小区下行流量,确定为所述下行流量门限,所述第一小区下行流量为:T个激活用户数和对应的小区下行流量的互相关曲线中拐点所对应的小区下行流量;
其中,所述Q个第一对应关系和T个第二对应关系,是根据所述N个第一小区的历史网络数据确定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L个第二小区对应的所述第二负载参数,从所述L个第二小区中,确定目标小区,包括:
根据所述L个第二小区对应的所述第二负载参数,确定所述L个第二小区的扩容优先级,所述L个第二小区中的任一个第二小区的扩容优先级与以下至少一项相关:所述任一个第二小区对应的所述第二负载参数的数量、所述任一个第二小区对应的所述第二负载参数中的第三负载参数的数量,所述第三负载参数用于表征对应的第二小区在预定时间段内的负载情况;
将所述L个第二小区中,扩容优先级最高的第二小区确定为所述目标小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对所述目标小区执行扩容流程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N个第一小区一一对应的N个第四负载参数,每个第四负载参数用于表征对应的第一小区的负载情况;
在所述N个第四负载参数中的任一个第四负载参数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对所述N个第一小区执行负载均衡流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任一个第四负载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项:第一无线资源控制RRC最大连接用户数、第一无线资源利用率;
所述在所述N个第四负载参数中的任一个第四负载参数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对所述N个第一小区执行负载均衡流程,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在所述第一RRC最大连接用户数大于预设用户数、且所述第一RRC最大连接用户数与第二RRC最大连接用户数之间的比值位于第一预设范围外的情况下,对所述N个第一小区执行负载均衡流程;
在所述第一无线资源利用率大于预设利用率、且所述第一无线资源利用率与第二无线资源利用率之间的差值大于预设差值的情况下,对所述N个第一小区执行负载均衡流程;
其中,第五负载参数包括:所述第二RRC最大连接用户数和所述第二无线资源利用率;
所述第五负载参数为:所述N个第四负载参数中除所述任一个第四负载参数外的任意一个。
7.一种小区扩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区扩容装置包括:获取模块和处理模块;
所述获取模块,用于获取N个第一小区对应的M个第一负载参数,每个第一小区对应至少一个第一负载参数,每个第一负载参数用于表征对应的第一小区在一个时间段内的负载情况,N为正整数,M为大于或等于N的正整数;
所述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获取模块获取的所述M个第一负载参数,从所述N个第一小区中,确定对应的第一负载参数中存在第二负载参数的L个第二小区,所述第二负载参数的参数值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门限,L为小于或等于N的正整数;并根据所述L个第二小区对应的所述第二负载参数,从所述L个第二小区中,确定目标小区,并对所述目标小区执行扩容流程。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小区扩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M个第一负载参数中的任一个第一负载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激活用户数、小区下行流量;
其中,在所述任一个第一负载参数包括激活用户数的情况下,所述第一预设门限包括用户数门限;
在所述任一个第一负载参数包括小区下行流量的情况下,所述第一预设门限包括下行流量门限。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小区扩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任一个第一负载参数包括:激活用户数、小区下行流量;
所述获取模块,还用于获取Q个第一对应关系和T个第二对应关系,每个第一对应关系分别为一个体验速率满足度和一个激活用户数之间的对应关系,每个第二对应关系分别为一个激活用户数和一个小区下行流量之间的对应关系,Q、T均为正整数;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采用所述Q个第一对应关系,确定与预设体验速率满足度对应的第一激活用户数,并将所述第一激活用户数确定为所述用户数门限;并采用所述T个第二对应关系,将第一小区下行流量,确定为所述下行流量门限,所述第一小区下行流量为:T个激活用户数和对应的小区下行流量的互相关曲线中拐点所对应的小区下行流量;
其中,所述Q个第一对应关系和T个第二对应关系,是根据所述N个第一小区的历史网络数据确定的。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小区扩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L个第二小区对应的所述第二负载参数,确定所述L个第二小区的扩容优先级,所述L个第二小区中的任一个第二小区的扩容优先级与以下至少一项相关:所述任一个第二小区对应的所述第二负载参数的数量、所述任一个第二小区对应的所述第二负载参数中的第三负载参数的数量,所述第三负载参数用于表征对应的第二小区在预定时间段内的负载情况;并将所述L个第二小区中,扩容优先级最高的第二小区确定为所述目标小区。
11.一种小区扩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所述通信接口和所述处理器耦合,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计算机程序或指令,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中所述的小区扩容方法。
12.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其特征在于,当计算机执行该指令时,该计算机执行上述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中所述的小区扩容方法。
CN202310532406.3A 2023-05-11 2023-05-11 小区扩容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666905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532406.3A CN116669050A (zh) 2023-05-11 2023-05-11 小区扩容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532406.3A CN116669050A (zh) 2023-05-11 2023-05-11 小区扩容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669050A true CN116669050A (zh) 2023-08-29

Family

ID=877109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532406.3A Pending CN116669050A (zh) 2023-05-11 2023-05-11 小区扩容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669050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195170B (zh) 小区扩容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7548086B (zh) 根因定位方法及装置
CN111954224B (zh) 一种同频干扰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1459963B (zh) 一种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动态信道分配方法
CN110337112B (zh) 终端接入方法及装置
CN115549754B (zh) 基于核心网的卫星通信高低轨切换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868737B (zh) 一种负载均衡方法及装置
CN116669050A (zh) 小区扩容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4928849B (zh) 一种基站部署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153679B (zh) 一种转网方法及装置
CN114189900B (zh) 小区测量方法、装置、终端、存储介质
CN113938992B (zh) 一种阈值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12867064B (zh) 一种负载均衡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源基站
CN114449574A (zh) 基站节能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6669094A (zh) 重叠覆盖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7735971B (zh) 基于干扰的资源分配
CN112953690B (zh) 一种载波聚合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基站
CN116156647A (zh) 小区确定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1757386B (zh) 下载控制方法及设备
CN111478739B (zh) 获取邻区干扰值的方法、参考信号配置方法及装置
CN116249168A (zh) 设备切换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634588A (zh) 网络资源调度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6321287A (zh) 邻区优化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392376B (zh) 基站工程参数核查方法及装置
CN116939774A (zh) 一种基站选择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