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667945A - 一种仪器集群测试方法、仪器集群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仪器集群测试方法、仪器集群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667945A
CN116667945A CN202310626505.8A CN202310626505A CN116667945A CN 116667945 A CN116667945 A CN 116667945A CN 202310626505 A CN202310626505 A CN 202310626505A CN 116667945 A CN116667945 A CN 11666794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st
information
radio frequency
production line
instrument clus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62650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智红
白金龙
孙红礼
张泓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Ligo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Ligo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Ligo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Ligo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626505.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667945A/zh
Publication of CN1166679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66794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1R31/01Subjecting similar articles in turn to test, e.g. "go/no-go" tests in mass production; Testing objects at points as they pass through a testing st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02Total factory control, e.g. smart factories,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o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Electric Cloc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仪器集群测试方法、仪器集群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通过将接收到的测试请求和仪器集群信息输入预设模型中进行数据处理,得到测试序列,测试请求包括测试项目信息、待测试产品的数量、待测试产品的类型和测试时长,仪器集群信息包括接入的生产线的数量以及每一生产线的第一产线信息;根据测试序列生成测试指令和时序信息,测试指令包括第二产线信息和测试内容信息,第二产线信息包括测试指令对应控制的核心控制单元ID和射频测试仪ID;根据时序信息、核心控制单元ID和射频测试仪ID将测试指令发送至对应生产线的核心控制单元和/或射频测试仪,解决仪器仪表使用效率较低的问题,提升射频测试中的仪器仪表的使用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仪器集群测试方法、仪器集群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射频测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仪器集群测试方法、仪器集群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对于生产测试过程中的自动化程度和集成度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无线射频测试方面,基于测试仪器价格昂贵,自动化程度和集成度越高,则利用率越高,对应的测试仪器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
传统的无线射频测试中,常见的产线一般是针对一项射频测试采用一台射频测试仪器。通常针对单台射频测试仪器制定对应的测试方案,当需要测试时,通过中心控制器发送测试信号给单台射频测试仪器进行对应的测试处理。
目前通过单台射频测试仪器独立进行一项无线射频测试的方式,基于射频测试仅是产品功能测试的一部分,并且占时较少,存在其他仪器出现闲置的情况,因而整体仪器仪表的使用效率相对较低,导致生产效益相对也较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仪器集群测试方法、仪器集群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能够解决射频测试中的仪器仪表使用效率较低的问题,提升射频测试中的仪器仪表的使用效率,提高生产效益。
在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仪器集群测试方法,用于仪器集群系统,所述仪器集群系统包括至少一条生产线,每条生产线包括至少一个核心控制单元和射频测试仪,所述方法包括:
将接收到的测试请求和仪器集群信息输入预设模型中进行数据处理,得到测试序列,所述测试请求包括测试项目信息、待测试产品的数量、待测试产品的类型和测试时长,所述仪器集群信息包括接入的生产线的数量,以及每一生产线的第一产线信息,所述第一产线信息包括对应生产线中的仪器的数量和类型,所述仪器包括核心控制单元和射频测试仪,所述测试请求由所述核心控制单元发出;
根据所述测试序列生成测试指令和时序信息,所述测试指令包括第二产线信息和测试内容信息,所述第二产线信息包括所述测试指令对应控制的核心控制单元ID和射频测试仪ID,所述测试内容信息包括脚本信息、射频测试类型、启动时序信息和停止时序信息;
根据所述时序信息、所述核心控制单元ID和所述射频测试仪ID将所述测试指令发送至对应生产线的核心控制单元和/或射频测试仪,以供核心控制单元和/或射频测试仪根据所述测试内容信息进行对应的测试处理。
进一步的,所述根据所述时序信息、所述核心控制单元ID和所述射频测试仪ID,将所述测试指令发送至对应的生产线中的核心控制单元或射频测试仪,以供核心控制单元或射频测试仪根据所述测试内容信息进行对应的测试处理之后,包括:
所述核心控制单元根据接收到的所述测试指令中的测试内容信息对待测试产品进行功能测试,得到功能结果;
和/或,所述射频测试仪根据接收到的所述测试指令中的测试内容信息对待测试产品进行性能测试处理,得到性能测试结果。
所述射频测试仪根据接收到的所述测试指令中的测试内容信息对待测试产品进行性能测试处理,得到性能测试结果,包括:
所述射频测试仪接收所述测试指令;
所述射频测试仪根据所述测试指令确定测试内容信息;
根据所述测试内容信息,通过功分器对对应的待测试产品进行相同测试类型的性能测试处理,得到每一待测试产品对应的性能测试结果。
进一步的,所述将接收到的测试请求和仪器集群信息输入预设模型中进行数据处理,得到测试序列之前,包括:
获取接入所述仪器集群系统的第一产线信息,并存储在对应的储存器中,所述第一产线信息包括所述仪器集群系统接入生产线时,通过扫描局域网中的地址,对接入的生产线的局域网中的仪器进行识别而获取的仪器信息,所述仪器信息包括仪器类型和射频测试仪ID;
对所述存储器中的第一产线信息进行汇总处理,得到所述仪器集群信息。
进一步的,所述将接收到的测试请求和仪器集群信息输入预设模型中进行数据处理,得到测试序列之后,包括:
当接收到所述仪器集群系统上报的撤除请求时,根据所述撤除请求确定新的仪器集群信息;
将所述测试请求和所述新的仪器集群信息输入预设模型中进行数据处理,得到新的测试序列;
根据所述新的测试序列生成新的测试指令和新的时序信息;
根据新的测试指令和新的时序信息进行对应射频测试控制。
进一步的,所述将接收到的测试请求和仪器集群信息输入预设模型中进行数据处理,得到测试序列之后,包括:
当接收到所述仪器集群系统上报的接入请求时,根据所述接入请求获取新接入的生产线的第一产线信息;
根据新接入的生产线的第一产线信息和已存在的第一产线信息进行汇总处理,得到新的仪器集群信息;
将所述测试请求和所述新的仪器集群信息输入预设模型中进行数据处理,得到新的测试序列;
根据所述新的测试序列生成新的测试指令和新的时序信息;
根据所述新的测试指令和所述新的时序信息进行对应射频测试控制。
进一步的,所述射频测试类型包括蓝牙射频测试、近场通信射频测试和/或超宽带射频测试,所述射频测试仪包括近场通信测试仪、蓝牙通信测试仪和/或超宽带测试仪;
所述根据所述测试内容信息,通过功分器对对应的待测试产品进行相同测试类型的性能测试处理,得到每一待测试产品对应的性能测试结果,包括:
所述近场通信测试仪根据接收到的测试指令中的测试内容信息,通过功分器对对应的待测试产品按照所述测试指令中的启动时序信息和停止时序信息进行近场通信射频测试处理,得到对应的性能测试数据;
和/或,所述蓝牙测试仪根据接收到的测试指令中的测试内容信息,通过功分器对对应的待测试产品按照所述测试指令中的启动时序信息和停止时序信息进行蓝牙射频测试处理,得到对应的性能测试数据;
和/或,所述超宽带测试仪根据接收到的测试指令中的测试内容信息,通过功分器对对应的待测试产品按照所述测试指令中的启动时序信息和停止时序信息进行超宽带射频测试处理,得到对应的性能测试数据。
进一步的,所述测试请求包括优先级信息,所述优先级信息包括生产线优先级;
所述将接收到的测试请求和仪器集群信息输入预设模型中进行数据处理,得到测试序列,包括:
将接收到的测试请求和仪器集群信息输入预设模型中,在预设模型中根据优先级信息进行数据处理,输出对应的测试序列,所述测试序列中的时序信息根据优先级信息中的生产线优先级的高低进行时序前后的排序。
在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仪器集群系统,用于执行上述所述的仪器集群测试方法,所述仪器集群系统包括测试电脑和至少一条生产线,所述生产线包括至少一个核心控制单元、射频测试仪以及功分器;
所述测试电脑分别与每一所述核心控制单元以及每一所述射频测试仪连接,用于将测试指令发送至对应的核心控制单元和对应的射频测试仪,每一所述核心控制单元用于与对应的待测试产品通信连接,并根据接收到的测试指令对待测试产品进行功能测试;
每一所述射频测试仪与对应的功分器连接,每一功分器用于与至少一个待测试产品通信连接,所述射频测试仪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测试指令通过功分器对所述待测试产品进行性能测试。
在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仪器集群测试设备,包括:
存储器以及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仪器集群测试方法。
在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存储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在由计算机处理器执行时用于执行如第一方面所述的仪器集群测试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根据测试请求和仪器集群信息得到测试序列,并根据测试序列生成的测试指令和时序信息进行对应生产线的核心控制单元和射频测试仪的测试控制。采用上述技术手段,可以通过测试序列生成的测试指令和时序信息进行对应生产线的核心控制单元和射频测试仪的测试控制,以此解决射频测试中仪器仪表使用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根据时序信息进行最优控制,使得各仪器在同一时间均能进行相应的工作,提升射频测试中各仪器的使用效率,基于射频测试过程中各仪器使用效率的提升,提高了生产的整体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仪器集群测试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仪器集群测试架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热接入和热撤销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优先级更改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仪器集群测试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仪器集群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仪器集群测试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非对本申请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申请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内容。在更加详细地讨论示例性实施例之前应当提到的是,一些示例性实施例被描述成作为流程图描绘的处理或方法。虽然流程图将各项操作(或步骤)描述成顺序的处理,但是其中的许多操作可以被并行地、并发地或者同时实施。此外,各项操作的顺序可以被重新安排。当其操作完成时所述处理可以被终止,但是还可以具有未包括在附图中的附加步骤。所述处理可以对应于方法、函数、规程、子例程、子程序等等。
传统的无线射频测试中,常见的产线一般是针对一项射频测试采用一台射频测试仪器。通常针对单台射频测试仪器制定对应的测试方案,当需要测试时,通过中心控制器发送测试信号给单台射频测试仪器进行对应的测试处理。
目前通过单台射频测试仪器独立进行一项无线射频测试的方式,基于射频测试仅是产品功能测试的一部分,并且占时较少,存在其他仪器出现闲置的情况,因而整体仪器仪表的使用效率相对较低,导致生产效益相对也较低。
随着电子工业的发展和市场需求的扩大,对产品的生产周期有着严格的要求,在希望产品生产测试的时间越短越好的同时希望也能够通过高质量的产品占领市场和建立企业口碑。因此,当前已有部分厂商采用对测试仪器进行并行测试的方案,但是依旧效率低下。现有的采用并行的测试方式,通常是使用单台仪器进行多路测试,测试具有较大的局限性。
基于射频测试的仪器仪表属于高精度电子测试工具,因而射频测试的仪器仪表均属于高价格仪器。若使用单台射频测试仪器对单个待测试产品进行射频测试,会导致单个测试方案的成本极高,分布到整个产品或整个生产线的生命周期中,单个产品所消耗的成本便会随之升高。
在传统的生产线中,测试方案一旦完成部署,便会随着整个产品的生命周期进行测试,其间为了保证测试的一致性,将不会再对测试方案的硬件进行调整。因而,仪器仪表的扩展性完全被消除,无法真正发挥仪器仪表的价值与高精确度以及高自动化的优势。而实际生产时,是有可能出现生产线的撤离和接入的情况的。
本申请提供的仪器集群测试方法、仪器集群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旨在射频测试时,通过测试序列生成的测试指令和时序信息进行对应生产线的核心控制单元和射频测试仪的测试控制,以此根据时序信息进行最优控制,使得各仪器在同一时间均能进行相应的工作,以提升射频测试中各仪器的使用效率和提高生产的整体效益。相对于传统的射频测试方式,其通常通过单台射频测试仪器独立进行一项无线射频测试,基于无线测试仅是产品功能测试的一部分,占时较少,因而存在其他仪器出现闲置的情况,因而整体的仪器仪表的使用效率相对较低,导致生产效益也相对较低。基于此,提供本申请实施例的仪器集群测试方法,以解决现有射频测试过程中的仪器仪表使用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图1给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仪器集群测试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中提供的仪器集群测试方法可以由仪器集群测试设备执行,该仪器集群测试设备可以通过软件和/或硬件的方式实现,该仪器集群测试设备可以是两个或多个物理实体构成,也可以是一个物理实体构成。一般而言,该仪器集群测试设备可以是终端设备,如测试电脑等。
下述以测试电脑为执行仪器集群测试方法的主体为例,进行描述。参照图1,该仪器集群测试方法,用于仪器集群系统,所述仪器集群系统包括至少一条生产线,每条生产线包括至少一个核心控制单元和射频测试仪。该仪器集群测试方法具体包括:
S101、将接收到的测试请求和仪器集群信息输入预设模型中进行数据处理,得到测试序列,所述测试请求包括待测试产品的数量、待测试产品的类型、测试的射频类型、测试所需的测试脚本和测试时长,所述仪器集群信息包括接入的生产线的数量,以及每一生产线的第一产线信息,所述第一产线信息包括对应生产线中的仪器的数量和类型,所述仪器包括核心控制单元和射频测试仪。
在生产产品时,一般通过生产线进行生产。生产线可以理解为每一个生产单位只专注处理某一个片段的工作,以提高工作效率及产量。每一生产线配置对应的核心控制单元,以集中控制生产线的生产工作。核心控制单元可以理解为可以进行信息输入和接收的终端设备,例如嵌入式设备。对于无线通信产品,在生产线的生产过程中,存在进行无线射频测试的步骤,其通过无线射频测试仪进行对应的射频测试。
测试电脑可以理解为上位机,测试电脑与核心控制单元以及射频测试仪进行通信连接,以对两者进行集中控制。每一生产线对应至少一个核心控制单元和射频测试仪。在进行射频测试之前,首先需要接入初步确定的生产线,以完成仪器集群系统的构建。
接入生产线时,通过扫描生扫描局域网中的地址,对接入的生产线的局域网中的仪器进行识别而获取仪器信息,或者通过扫描生产线中的仪器对应的标识码而获取对应的仪器信息,其中仪器信息包括仪器名称、仪器类型、核心控制单元ID、射频测试仪ID、仪器IP、仪器的供应商和仪器生产日期等。需要说明的是,通过标识码记录对应仪器的仪器信息,以实现通过扫码获取对应的仪器信息。可以通过扫描仪器的二维码标识,基于仪器的二维码标识与对应的仪器信息。根据扫码得到的仪器信息,获取接入生产线的第一产线信息,其中第一产线信息包括生产线名称、核心控制单元ID、对应的生产线的仪器数量和仪器类型。其中,生产线名称可以作为测试电脑中人机界面显示的数据,以显示给用户查看对应的存在的生产线名称。核心控制单元ID可以作为负载适应层对生产线负载进行计算的标识。其中仪器包括核心控制器和射频测试仪等。需要说明的是,仪器还包括测试相关的其他工具,例如测试夹具等。对获取到的第一产线信息存储在对应的储存器中。根据储存器中的第一产线信息进行汇总处理,得到仪器集群信息,其中仪器集群信息包括接入的生产线的数量以及每一生产线的第一产线信息。
当初步的仪器集群系统构建完成后,即可以开始进行对应的射频测试工作。测试电脑通过核心控制单元接收用户输入的测试请求,其中测试请求包括测试项目信息、待测试产品的数量、待测试产品的类型、测试时长、测试的射频类型和需要使用的测试脚本等信息。其中。测试项目包括蓝牙测试项目、超宽带测试项目、近场通信测试项目和5G通信测试项目等无线通信测试项目。测试项目信息可以同时选择多个测试项项目,后续预设模型会根据测试项目信息进行计算处理得到对应不同测试项目的执行先后顺序。核心控制单元将接收到的测试请求发送至测试电脑(上位机)。测试电脑接收测试请求,将接收到的测试请求与汇总得到的仪器集群信息输入预设模型中进行数据处理,得到测试序列。
预设模型通过强化学习进行训练而得到。在训练时,通过设置多台射频测试仪,该多台射频测试仪为多种测试类型的射频测试仪。将每种射频测试仪能够测试的射频项目、每台射频测试仪能够运行的脚本类型和脚本运行时间和每条生产线所需要的射频测试脚本作为参数信息,根据参数信息得到初步的强化学习模型。其中,射频测试脚本是按照测试项目选择不同的测试脚本的,不同的无线射频技术的产品需要进行射频性能测试项以及每项的参数均不一致,因而需要根据测试项目选择对应的测试脚本。训练时使用的奖励机制为每次新的测试序列更新并执行后,总测试循环所减少的时间,就是本次测试序列给强化学习模型的奖励。在训练时使用的惩罚机制为每当执行测试序列时,出现生产线的等待时间和仪器的闲置时间,都会作出相应的惩罚。在训练时,根据每次射频测试请求和仪器集群信息作为输入,输入值初步强化学习模型中进行数据处理,初步强化学习模型每次都会计算出一个测试序列,该测试序列在一次训练过程中不会更改,但是在一轮的测试过程中允许多次更改。在训练的初始化阶段,训练程序的环境模块会随机生成一定数量的测试产线以及可用的测试设备,而强化学习模型在参数全部初始化之后,执行动作过程,给出相应的参数变化,以将该奖励值最大化。当出现惩罚时,模型同样会采取相应的参数变化,以在后续的训练过程中减少相应的惩罚分数。每次训练循环完成后,训练程序的环境模块会再次随机生成一个变化的测试序列,每次变化程度都不一致,而训练的模型会根据变化的测试序列重新给出测试序列,同时在一轮的测试过程中,模型的测试序列也会多次变化,以保证一轮的测试分数最大化。当强化学习模型训练完成之后,可将当前的模型参数进行保存。该训练完成的强化学习模型则为上述预设模型。上述,通过环境、奖励、惩罚和动作进行抽象,抽象后的数学函数给到强化学习模型进行训练,经过多次训练之后,强化学习模型达到一定指标后,可实现自适应的负载均衡,从而得到可以投入后续实际测试运行中使用的预设模型。通过强化学习训练得到预设模型,提高数据处理模型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在实际生产环境中使用该预设模型作为负载适应层确保负载均衡的核心算法。在实际执行时,将接收到的测试请求和仪器集群信息输入预设模型中,预设模型每次都会计算出一个测试序列,该测试序列用于后续控制对应的射频测试仪以及核心控制单元进行对应的测试处理。预设模型根据测试请求和仪器集群信息作为输入,测试序列作为输出,能够在数百毫秒内计算出仪器使用效率最大化的测试序列,从而有助于提高仪器集群系统的整体仪器使用效率。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仪器集群测试架构示意图,参照图2,该仪器集群测试架构置于测试电脑中,具体包括消息队列处理器11、负载适应层12、测试控制层13、仪器接口抽象层14和监控器15,消息队列处理器11、负载适应层12、测试控制层13、仪器接口抽象层14均和监控器15通讯连接,以获取监控器15监控到的信息。监控器15主要是监控消息队列的增加、减少和溢出,以及监控负载适应层12出现的超载或空载等情况,以及监控测试控制层13出现的无响应和获取数据失败等异常情况,以及监控仪器接口抽象层14出现的仪器离线和仪器热接入等情况。当监控器15监控到以上情况时,均会向核心控制单元与测试上位机的人机界面发出相应的消息和警告。该仪器集群测试架构通过监控器15进行全局的监控,以使出现异常情况时能够及时通知对应生产线的核心控制单元。
消息队列处理器11包括信息解析器111、队列管理器112和消息响应器113。消息队列处理器11与负载适应层12连接,消息队列处理器11用于接收生产线中的核心控制单元发送的测试请求和回复测试请求及结果,以及将相关测试请求解析后,传递给负载适应层12。
负载适应层12包括负载计算单元121、优先级调整单元122和测试序列输出单元123。负载适应层12与消息队列处理器11以及测试控制层13连接。负责适应层用于获取测试控制层13给的仪器数量、仪器种类和测试功能等信息,并接收消息队列处理器11发送的测试请求,以根据仪器数量、仪器种类和测试功能等信息以及测试请求进行测试序列的计算,得到最优的测试序列,并将得到的测试序列发送至测试控制层13。
测试控制层13还与仪器接口抽象层14连接。测试控制层13用于将所有测试功能整合,将仪器接口抽象层14给到的设备信息给出负载适应层12的负载计算单元121进行计算处理,并接收负载适应层12给到的测试序列(即测试指令队列和顺序),调用仪器接口抽象层14提供的接口进行测试顺序的控制和数据获取等操作。
仪器接口抽象层14用于为多台多种类型的射频测试仪的接口进行整合,并为测试控制层13提供对应的测试内容信息以及对应的功能接口,其中测试内容信息包括脚本信息、射频测试类型、启动时序信息和停止时序信息;功能接口包括仪器连接接口、获取测试结果接口和获取测试数据接口等。
上述,通常单个无线通信产品中会集成多种无线技术和多个通信频段的情况,本实施例通过仪器集群测试架构的设置,能够保证多台多种类型的射频测试仪可以同时对应多条生产线进行测试处理,提高测试效率。需要说明的是,一台射频测试仪只能进行对应的一种类型的射频测试处理,但是一台射频测试仪可以同时对多条生产线中的待测试产品进行相同类型的射频测试请求处理。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由于实际生产需求,往往会在中途进行生产线的增加或较少,这时则需要一种能够实现仪器集群系统的生产线的热接入和热撤离的方法。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热接入和热撤销方法的流程图,参照图3,该热接入和热撤销方法具体包括:
S201、测试运行。
在测试运行过程中,任何时候均可以进行该热接入和热撤销方法。当需要生产线布局变更时,可对任意一路或多路的生产线进行更改而不对其余的生产线造成影响,使得运行过程中进行生产线的增加和减少均不会影响正常的生产进度。
S202、是否接收到更改请求。
在运行的过程中,通过监控器一直监控是否接收到更改请求,其中,更改请求包括接入请求和撤除请求。更改请求一般是生产线中的核心控制单元发送至测试电脑端。当监控到接收到更改请求时,则执行S203。
S203、将更改请求发送至消息队列处理器。
当监控器接收到更改请求时,则将更改请求发送至消息队列处理器。消息队列处理器根据接收到的更改请求进行判断,判断更改请求是接入请求还是撤除请求。
S204、判断是接入请求还是撤除请求。
消息队列处理器根据接收到的更改请求进行判断,判断更改请求是接入请求还是撤除请求,当判断是接入请求时则执行S205,而当判断是撤除请求时,则执行S209。
S205、判断是产线接入还是仪器接入。
根据接入请求判断是产线接入还是仪器接入,当判断结果为产线接入时,则执行S206,当判断结果为仪器接入时,则执行S207。
S206、解析接入请求所需的测试项目。
热接入可以理解为不影响其他生产线的测试下,对当前生产线进行增加。当需要实现某条生产线的热接入时,需要先对该生产线的核心控制单元进行连接线处理。需要说明的是,生产线中的射频测试仪采用以太网方式与测试电脑实现通信连接,而核心控制单元通过USB连线与测试电脑建立通信连接。因而,当需要实现某条生产线的热接入时,首先进行该生产线的核心控制单元与测试电脑的USB连线的连接处理。确保连接稳定后,该生产线的核心控制单元会向测试电脑发送接入请求,测试电脑接收到该接入请求后,则根据该接入请求进行初始化检测,检测通过后,会将该接入请求发送至消息队列处理器,消息队列处理器会通过消息解析器根据接入请求对原本的测试请求进行重新解析处理,得到测试请求所需要的测试项目。消息队列处理器得到测试请求所需要的测试项目之后,则执行S208。需要说明的是,此时,仪器接口抽象层保持不变。
重新解析得到测试请求所需要的测试项目之后,根据接入请求获取新接入的生产线的第一产线信息,并根据新接入的生产线的第一产线信息和已经存在的第一产线信息进行汇总处理,得到新的仪器集群信息,以供后续进行重新计算测试序列使用。
S207、仪器接口抽象层对射频测试仪进行信息获取与接口抽象。
当需要实现某台射频测试仪的热接入时,则需要将射频测试仪的射频端口接入到功分器,以及将射频测试仪的控制端口通过以太网接入到测试电脑,之后,在测试电脑的软件操作接口中主动发起接入请求,测试电脑中的软件对射频测试仪的进行初始化,仪器接口抽象层会对仪器(射频测试仪)的信息进行获取和对接口抽象。仪器接口抽象层把仪器(射频测试仪)的信息和抽象后的接口传递给测试控制层,之后,执行S208。
仪器接口抽象层对射频测试仪进行信息获取与接口抽象之后,根据接入请求获取新接入的仪器的仪器信息,并将新接入的仪器的仪器信息更新到对应的生产线的第一产线信息中,得到新的仪器集群信息,以供后续进行重新计算测试序列使用。
S208、负载适应层重新计算测试序列,并传输给测试控制层。
负载适应层根据新的仪器集群信息和原有的测试请求进行重新计算测试序列,并将该测试序列结果返回测试控制层。
S209、判断是产线撤除还是仪器撤除。
根据撤除请求判断是产线撤除还是仪器撤除,当判断结果为产线撤除时,则执行S210,当判断结果为仪器撤除时,则执行S211。
S210、解析测试请求所需的测试项目。
热撤除可以理解为不影响其他生产线的测试下,对当前生产线进行拆除或更改。当需要实现某条生产线的热撤除时,在对应生产线,需要操作人员从核心控制单元的操作界面或者操作接口中向测试电脑发出撤除请求(也可以叫做断开请求),该核心控制单元等待请求回复。当核心控制单元接收到测试电脑发送的请求回复后,则可以对该生产线的测试方案进行断电(即对核心控制单元进行断电),此时,测试电脑内运行的软件根据该核心控制单元的断电获取对应的响应通知,并将该响应通知转发至消息队列处理器。消息队列处理器会通过消息解析器根据对应撤除的生产线的核心控制单元的断电引起的响应通知,对原本的测试请求进行重新解析处理,得到测试请求所需要的测试项目。消息队列处理器得到测试请求所需要的测试项目之后,则执行S208。需要说明的是,此时,仪器接口抽象层保持不变,但是对应的生产线的功分器已经将该生产线的射频端口关闭。
重新解析得到测试请求所需要的测试项目之后,根据撤除请求确定对应需要撤除的生产线的第一产线信息,并在对应的储存器中将该生产线对应的第一产线信息删除,根据储存器删除对应的第一产线信息后剩下的第一产线信息进行汇总处理,得到新的仪器集群信息,以供后续进行重新计算测试序列使用。
S211、仪器接口抽象层对射频测试仪进行信息删除和注销。
当需要实现某台射频测试仪的热撤除时,则需要操作人员从测试电脑的操作界面调用仪器断开接口,当指定的射频测试仪断开成功后,消息队列处理器会第一时间将断开成功信息传递给负载适应层。负载适应层接收到断开成功信息后,执行S208。
消息队列处理器会第一时间将断开成功信息传递给负载适应层之后,根据撤除请求确定撤除的仪器的仪器信息以及撤除的仪器对应的第一产线信息,将对应的生产线的第一产线信息中的对应的仪器信息删除,得到对应生产线新的第一产线信息,根据新的第一产线信息得到新的仪器集群信息,以供后续进行重新计算测试序列使用。
通过上述热接入和热撤除方式,实现在测试运行过程中,当需要生产线布局变更时,可对任意一路或多路的生产线进行更改而不对其余的生产线造成影响,使得运行过程中进行生产线的增加和减少均不会影响正常的生产进度,从而提高仪器集群测试的灵活性和可拓展性。
S102、根据所述测试序列生成测试指令和时序信息,所述测试指令包括第二产线信息和测试内容信息,所述第二产线信息包括所述测试指令对应控制的核心控制单元ID和射频测试仪ID,所述测试内容信息包括脚本信息、射频测试类型、启动时序信息和停止时序信息。
测试序列可以理解为包含测试项目与对应的测试时序的数据,根据这个测试序列可以确定每一测试项目对应的测试时序。根据测试序列可以生成对应的测试项目的测试指令以及该测试指令对应的时序信息。测试指令中包括第二产线信息和测试内容信息,其中第二产线信息包括测试指令对应的控制的核心控制单元ID和射频测试仪ID,以便根据核心控制单元ID确定对应的生产线,以及根据射频测试仪ID将对应的测试指令发送至对应的的生产线中对应的射频测试仪,或根据核心控制单元ID将对应的测试指令发送至对应的核心控制单元。其中测试内容信息包括脚本信息、射频测试类型、启动时序信息和停止时序信息,以便根据测试内容信息进行对应的测试处理。时序信息可以理解为发送该测试指令的时间信息,针对不同项目对应的测试指令,其发送的时间点可能不同,从而实现仪器集群系统时间上的协作,实现效率最优控制。
S103、根据所述时序信息、所述核心控制单元ID和所述射频测试仪ID将所述测试指令发送至对应生产线的核心控制单元和/或射频测试仪,以供核心控制单元和/或射频测试仪根据所述测试内容信息进行对应的测试处理。
根据时序信息确定对应测试指令的发送时间点,到达对应测试指令的发送时间点时,根据该测试指令中的核心控制单元ID确定该测试指令对应控制产线,并根据射频测试仪ID将该测试指令发送对应生产线的对应的射频测试仪,和/或根据核心控制单元ID将测试指令发送至对应生产线的核心控制单元,以供核心控制单元和/或射频测试仪根据该测试指令中的测试内容信息进行对应的测试处理。
可以是一个测试指令中同时包含核心控制单元ID和射频测试仪ID,以实现通过一个测试指令同时控制对应的核心控制单元和射频测试仪。也可以一个测试指令中仅包含核心控制单元ID或射频测试仪ID,以实现通过一个测试指令控制对应的核心控制单元或对应的射频测试仪。根据确定的核心控制单元ID和/或射频测试仪ID将该测试指令发送至对应生产线中的核心控制单元和/或射频测试仪,以供核心控制单元或射频测试仪根据该测试指令中的测试内容信息进行对应的测试处理。
其中,当某一生产线中的核心控制单元接收到测试指令时,该核心控制单元根据该测试指令中的测试内容信息对待测试产品进行功能测试,得到功能测试结果。一般功能测试结果为是否通过的结果,包括通过结果和不通过结果。
其中,当某一生产线中的射频测试仪接收到测试指令时,该射频测试仪根据该测试指令中的测试内容信息对测试产品进行性能测试处理,得到性能测试结果。其中该性能测试结果不仅仅包括性能测试是否通过的结果,包括性能测试数据,以供后续根据性能测试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在一实施例中,射频测试仪接收到测试指令后,根据测试指令中的确定对应的测试内容信息,根据测试内容信息通过功分器对对应的待测试产品进行相同测试类型的性能测试处理,得到每一待测试产品对应的性能测试结果。需要说明的是,一台射频测试仪可以通过功分器与多条产线中待测试产品连接,基于一台射频测试仪只能进行一种类型的射频测试处理,因而可以通过一台射频测试仪对连接的多条生产线中的待测试产品进行相同类型的射频测试处理。通过一台射频测试仪对连接的多条生产线中的待测试产品进行相同类型的射频测试处理时,可以是同时的,也可以是不同时的,主要由对应的测试指令中的测试内容决定是否同时。上述,通过一台射频测试仪进行多条生产线的多个待测试产品的性能测试处理,提高了测试的集群程度和提高了测试的工作效率,从而节约时间成本,提高整体生产效益。
在一实施例中,当发生热接入和/或热撤除时,获取热接入和/或热撤除后得到的新的仪器集群信息。将测试请求和新的仪器集群信息输入预设模型中进行数据处理,得到新的测试序列。根据新的测试序列生成新的测试指令和新的时序信息。根据新的测试指令确定对应的核心控制单元ID和射频测试仪ID,并根据新的时序信息、核心控制单元ID和射频测试仪ID将对应的测试指令发送至对应生产线的核心控制单元和/或射频测试仪,以供核心控制单元和/或射频测试仪根据测试指令中的测试内容信息进行对应的测试处理。
在一实施例中,射频测试类型包括蓝牙射频测试、近场通信射频测试和/或超宽带射频测试,射频测试仪包括近场通信测试仪、蓝牙通信测试仪和/或超宽带测试仪。仪器集群系统中具体布置多少台近场通信测试仪、蓝牙通信测试仪和/或超宽带测试仪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在本实施例中不作限制。
当近场通信测试仪接收到测试指令时,近场通信测试仪根据接收到的测试指令中的测试内容信息,对测试指令中的待测试产品ID对应的待测试产品按照测试指令中的启动时序信息和停止时序信息进行对应的近场通信射频测试处理,得到对应的性能测试数据。当蓝牙测试仪接收到测试指令时,蓝牙测试仪根据接收到的测试指令中的测试内容信息,对测试指令中的待测试产品ID对应的待测试产品按照测试指令中的启动时序信息和停止时序信息进行对应的蓝牙射频测试处理,得到对应的性能测试数据。当超宽带测试仪接收到测试指令时,超宽带测试仪根据接收到的测试指令中的测试内容信息,对测试指令中的待测试产品ID对应的待测试产品按照测试指令中的启动时序信息和停止时序信息进行对应的超宽带射频测试处理,得到对应的性能测试数据。
上述,通过预设模型根据测试请求和仪器集群信息,对仪器集群系统中的近场通信测试仪、蓝牙通信测试仪和超宽带测试仪进行综合分析处理,输出的测试序列,以进行效率最优射频测试控制,从而提高仪器集群系统的整体测试工作效率,进而提高整体生产效益。
在多条生产线同时生产时,有可能存在特定插线的优先级需要设置为最高,或者存在特征的生产线需要调整的情况。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根据优先级进行测试控制的方法。测试请求包括优先级信息,该优先级信息包括生产线优先级,该生产线优先级可以在仪器集群系统构建的时候预设好对应的生产线的优先权,也可以在运行时,在通过测试请求设置对应生产线的优先级信息。整个仪器集群系统的仪器集群测试过程中,分为两种模式,分别为优先级模式和非优先级模式。
当处于非优先级模式时,则通过上述S101-S103进行对应的测试控制,实现优先保证仪器使用效率最大化。
当处于优先级模式时,则将接收到的包含优先级信息的测试请求和仪器集群信息输入预设模型中,在预设模型中根据优先级信息进行数据处理,输出对应的测试序列,该测试序列中的时序信息根据优先级信息中的生产线优先级的高低进行时序前后的排序。也就是,此时得到的测试序列中的时序信息已经是包含了优先级了,因而后续只要根据该测试序列进行后续控制即可以满足优先级需求。得到该测试序列后,根据上述S102-S103进行后续的测试控制。处于优先级模式时,会保证某一条或多条生产线(即优先级高的生产线)的测试效率最大化,其余的产线按照顺序享有测试资源,以满足实际生产的优先级需求,从而提高生产的可靠性。
在实际运行时,会出现优先级变更的情况,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优先级更改方法的流程图,参照图4,该优先级更改方法具体包括:
S301、接收到更新请求。
持续监控是否接收到优先更改对应的更新请求,当直接到更新请求时,则开始该优先级更改流程,执行S302。
S302、判断是否为主动请求。
根据接收到的更新请求判断是否为主动请求。主动请求可以理解为是对应的生产线的核心控制单元发送的更新请求,通常是操作人员输入的更改请求。当为主动请求时,则为操作人员在对应的核心控制单元手动更新每一条生产线的优先级。若判断结果为主动请求,则执行S303。若判断结果为不是主动请求,则执行S306。当不是主动请求时,则有可能是对应的优先级的任务已经完成而发送的更新请求,或者对应的仪器或产线异常导致自动发送的更新请求。
在一实施例中,在更新生产线时,无论是接入生产线还是撤除生产线,首先需要保证设备的正确连接或正确撤除。如果是需要接入生产线,系统会提示对应的操作人员手动指定对应的优先级;如果是撤除生产线,则系统会自动重新安排优先级。
S303、消息队列处理器接收优先级信息,解析优先级信息后传递给负载适应层。
当判断属于自动请求时,消息队列处理器接收对应的核心控制单元上传的优先级信息,消息队列处理器根据接收到的优先级信息进行解析处理后,传递该优先级信息给负载适应层。之后,执行S304。
S304、根据优先级信息进行重新进行负载计算并更新。
将新的优先级信息更新至测试请求中,得到新的测试请求,将新的测试请求和新的仪器集群信息输入预设模型中进行数据处理,得到新的测试序列,并执行S305。
S305、继续测试。
将新的测试序列传递给测试控制层,测试控制层根据新的测试序列继续进行后续的测试控制。
S306、判断是否为任务完成发起的更新请求。
当S302判断结果为不是主动请求时,则有可能是对应的优先级的任务已经完成而发送的更新请求,或者对应的仪器或产线异常导致自动发送的更新请求。此时,需要判断该更新请求是否为任务完成发起的更新请求。若该更新请求为任务完成发起的更新请求,则执行S307。若该更新请求不是任务完成发起的更新请求,即该更新请求为仪器或者产线异常导致自动发送的更新请求,则执行S308。
S307、由消息队列发出完成提示,在人机界面显示提醒。
在某个优先级的生产线完成生产测试任务后,系统会根据现有的测试任务的优先级重新排序,并将新的优先级信息通知消息队列管理器,消息队列管理器会将新的优先级信息同步给负载适应层中的优先级队列中。需要说明的是,该步骤无需人工干预。消息队列管理器会将新的优先级信息同步给负载适应层之后,在测试电脑或核心控制器的人机界面显示对应的提醒。
执行完S307后,执行S304-S305。
S308、监控器向人机界面发出警告。
当判断该更新请求不是任务完成发起的更新请求,即该更新请求为仪器或者产线异常导致自动发送的更新请求时,则由监控器向测试电脑或核心控制单元对应的人机界面发出警告。示例性的,警告可以为“优先级异常”。执行完S308之后,执行S309。
S309、将异常的产线或仪器挂起,并暂停相关测试。
当判断该更新请求不是任务完成发起的更新请求,即该更新请求为仪器或者产线异常导致自动发送的更新请求时,由监控器向测试电脑或核心控制单元对应的人机界面发出警告之后,将对应存在异常的将异常的产线或仪器挂起,并暂停相关测试。之后,执行S310。
S310、等待警告消除。
对应存在异常的将异常的产线或仪器挂起,并暂停相关测试之后,则等待操作人员完成异常处理之后,手动消除警告之后,执行S304-S305。
上述,通过优先级更改方法实现仪器集群测试,使得存在优先级变更时,也能维持仪器集群系统的有序正常运行,从而保障仪器集群系统的生产效率,进而保障生产效益最大化。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仪器集群测试方法的流程图,参照图5,该仪器集群测试方法,用于仪器集群系统,所述仪器集群系统包括至少一条生产线,每条生产线包括至少一个核心控制单元和射频测试仪。该仪器集群测试方法具体包括:S401、测试系统启动。S402、负载适应层初始化。S403、是否获取测试控制层传递的测试仪器信息。若是,则执行S404。若不是,则继续执行S403。S404、是否获取消息队列管理器传递的测试请求。若是,则执行S405。若不是,则继续执行S404。S405、启动负载均衡计算。根据测试请求和仪器集群信息通过预设模型进行负载均衡计算处理,得到测试序列。得到测试序列之后,执行S406和S407。S406、将测试序列传递各信息队列处理器。之后,执行S408。S407、将测试序列传递给测试控制层。之后,执行S408。S408、当前队列是否存在已完成的测试。将测试序列传递给测试控制层之后,测试控制层根据测试序列进行测试处理,则开始判断当前队列是否存在已完成的测试。当前队列存在已完成的测试时,则执行S409。当前队列不存在已完成的测试,则继续执行S408。S409、获取测试结果。S410、将测试结果传递给消息队列处理器,并传递给核心控制单元。之后,执行S411。S411、队列是否为全部清空。若判断结果为队列为全部清空,则执行S413。若队列没有全部清空,则执行S412。S412、是否有新的仪器或产线接入。若有新的仪器或产线接入,则执行S405。若没有新的仪器或产线接入,则执行S406和S407。S413、测试结束。
在一实施例中,基于仪器集群系统中存在多条生产线和多台射频测试仪共同进行工作,因而可能会出现各种异常情况,例如仪器脱线、产线停止、负载超载或仪器空载等等。在仪器集群测试架构中设置一个监控器,该监控器可以对异常情况进行监控,同时还可以负责监测系统的运行状态,例如负载度、设备数量等其他信息。该监控器负责仪器集群测试架构各层发出的异常信息,并且会与测试电脑的显示界面实时同步异常状态。
示例性的,当仪器(例如射频测试仪)离线时,会出现以太网无法通信的异常,而该异常可以被仪器接口抽象层捕获,并上报给监测器。监测器首先会捕获异常信息,然后针对异常信息的等级,可选择地发出警报或向测试电脑上报等待操作人员处理。其中,警报可以是通知负载适应层重新计算测试序列。
示例性的,当消息队列溢出、负载超载或仪器无响应等严重异常,集群管理软件无法处理时,测试电脑会暂停某项测试或全部测试,并立即生成对应的提醒,以提醒操作人员进行处理。
示例性的,监控器对负载度进行监控和计算,并实时通知给测试电脑中的显示界面,确保操作人员能够实时监控产线情况。监控器还会计算每次测试相关的数据,包括测试时间、测试通过率、测试异常数和平均响应时间等参数,并传递相关参数给测试电脑对应的储存设备进行记录。
上述,通过监控器对测试过程中的异常和错误进行有效管理,并实时监控相关数据,确保仪器集群系统测试控制的正常运行,提高异常处理效率,从而提高生产的整体工作效率。
在一实施例中,在测试电脑和核心控制单元中均会显示对应的产线状态。产线状态包括测试中、异常和已完成等状态。
在一实施例中,每一启动测试都需要对当前请求序号进行变更,以供消息队列处理器和负载计算层进行计算,并在测试电脑中的测试软件中进行记录数据。
在一实施例中,测试电脑接收到相关信息后,需要向核心控制单元回复的内容信息包括当前请求序号、请求响应结果和预计延时等。其中,当前请求序号与请求信息发送的序号一致,以供测试电脑或测试软件内的其他层进行数据的路由。请求响应结果是向请求发送端回应相关的请求,无论失败或者成功都会回应相应的内容。预计时延是负载适应层、测试控制层或测试电脑的测试软件执行相应动作需要等待的时延(预估值),或者通知核心控制单元想要进行的某一项测试需要再等待的时间。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接口,实现上述内容信息的通信。测试电脑和核心控制单元中均具有收发器,通过通信接口实现上述内容信息的收发。测试电脑和核心控制单元中均能对于接收到的内容信息进行解析,并针对接收到的内容信息执行相应的动作。通过上述通信接口,保证了测试队列的有效运转和负载的合理计算,并且在出现异常时,能够及时通知相应的模型进行处理或者上报操作进行处理。
上述,通过多台多种类型的射频测试仪同时工作的方式,提升了仪器使用效率。此外,使用了优先级策略,进一步提升射频测试的工作效率。通过强化学习模型进行数据处理,输出测试序列,能够确保仪器测试效率最大化,避免某条产线等待时间过程而降低测试效率。根据生产线和仪器的变更实时做出新的负载安排,能够同时通过测试控制层及时变更测试序列,从而提高了测试过程的灵活性。本实施例提供的算法延迟仅有数百毫秒,完全能够适应多条产线和多仪器的测试需求。
与现有的单个射频测试仪进行一对一的射频测试的方式相比,本实施例提供的射频测试方式,能够丹田射频测试仪同时对多个待测试产品进行同类型的射频测试,降低了射频测试的成本,同时还降低了生产的人力和时间成本,从而提高了生产的整体效益。
上述,根据测试请求和仪器集群信息得到测试序列,并根据测试序列生成的测试指令和时序信息进行对应生产线的核心控制单元和射频测试仪的测试控制。采用上述技术手段,可以通过测试序列生成的测试指令和时序信息进行对应生产线的核心控制单元和射频测试仪的测试控制,以此解决射频测试中仪器仪表使用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根据时序信息进行最优控制,使得各仪器在同一时间均能进行相应的工作,提升射频测试中各仪器的使用效率,基于射频测试过程中各仪器使用效率的提升,提高了生产的整体效益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仪器集群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6,本实施例提供的仪器集群系统21,用于执行上述所述的仪器集群测试方法,该仪器集群系统21具体包括:测试电脑211和至少一条生产线,所述生产线包括至少一个核心控制单元、射频测试仪以及功分器。所述测试电脑211分别与每一所述核心控制单元以及每一所述射频测试仪连接,用于将测试指令发送至对应的核心控制单元和对应的射频测试仪,每一所述核心控制单元用于与对应的待测试产品通信连接,并根据接收到的测试指令对待测试产品进行功能测试。每一所述射频测试仪与对应的功分器连接,每一功分器用于与至少一个待测试产品通信连接,所述射频测试仪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测试指令通过功分器对所述待测试产品进行性能测试。
其中,该仪器集群包括测试电脑211和至少一条生产线。示例性的,如图6所示,该仪器集群中存在生产线1、生产线2……生产线M。每一生产线包括至少一个核心控制单元、射频测试仪以及功分器。测试电脑211分别与每一核心控制单元以及每一射频测试仪连接,每一核心控制单元用于与对应的待测试产品通信连接。每一射频测试仪与对应的功分器连接,每一功分器用于与至少一个待测试产品通信连接,即每一射频测试仪通过功分器与至少一个待测试产品连接。示例性的,射频测试仪1通过功分器1与待测试产品1以及待测试产品2连接。通过测试电脑211与每一生产线的核心控制单元连接,从而可以获取每一生产线的第一产线信息,以及后续进行射频测试控制时,可以发送对应的控制指令给每一生产线,以实现集群控制。
上述,根据测试请求和仪器集群信息得到测试序列,并根据测试序列生成的测试指令和时序信息进行对应生产线的核心控制单元和射频测试仪的测试控制。采用上述技术手段,可以通过测试序列生成的测试指令和时序信息进行对应生产线的核心控制单元和射频测试仪的测试控制,以此解决射频测试中仪器仪表使用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根据时序信息进行最优控制,使得各仪器在同一时间均能进行相应的工作,提升射频测试中各仪器的使用效率,基于射频测试过程中各仪器使用效率的提升,提高了生产的整体效益。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仪器集群系统可以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提供的仪器集群测试方法,具备相应的功能和有益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仪器集群测试设备,参照图7,该仪器集群测试设备包括:处理器31、存储器32、通信模块33、输入装置34及输出装置35。该仪器集群测试设备中处理器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者多个,该仪器集群测试设备中的存储器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者多个。该仪器集群测试设备的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模块、输入装置及输出装置可以通过总线或者其他方式连接。
存储器32作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以及模块,如本申请任意实施例所述的仪器集群测试方法对应的程序指令/模块(例如,仪器集群系统中的测试电脑、核心控制单元、射频测试仪和功分器)。存储器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设备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等。此外,存储器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非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在一些实例中,存储器可进一步包括相对于处理器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设备。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通信模块33用于进行数据传输。
处理器31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中的软件程序、指令以及模块,从而执行设备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即实现上述的仪器集群测试方法。
输入装置34可用于接收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以及产生与设备的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信号输入。输出装置35可包括显示屏等显示设备。
上述提供的仪器集群测试设备可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提供的仪器集群测试方法,具备相应的功能和有益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存储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在由计算机处理器执行时用于执行一种仪器集群测试方法,该仪器集群测试方法包括:将接收到的测试请求和仪器集群信息输入预设模型中进行数据处理,得到测试序列,所述测试请求包括测试项目信息、待测试产品的数量、待测试产品的类型和测试时长,所述仪器集群信息包括接入的生产线的数量,以及每一生产线的第一产线信息,所述第一产线信息包括对应生产线中的仪器的数量和类型,所述仪器包括核心控制单元和射频测试仪,所述测试请求有所述核心控制单元发出;根据所述测试序列生成测试指令和时序信息,所述测试指令包括第二产线信息和测试内容信息,所述第二产线信息包括所述测试指令对应控制的核心控制单元ID和射频测试仪ID,所述测试内容信息包括脚本信息、射频测试类型、启动时序信息和停止时序信息;根据所述时序信息、所述核心控制单元ID和所述射频测试仪ID将所述测试指令发送至对应生产线的核心控制单元和/或射频测试仪,以供核心控制单元和/或射频测试仪根据所述测试内容信息进行对应的测试处理。
存储介质——任何的各种类型的存储器设备或存储设备。术语“存储介质”旨在包括:安装介质,例如CD-ROM、软盘或磁带装置;计算机系统存储器或随机存取存储器,诸如DRAM、DDR RAM、SRAM、EDO RAM,兰巴斯(Rambus)RAM等;非易失性存储器,诸如闪存、磁介质(例如硬盘或光存储);寄存器或其它相似类型的存储器元件等。存储介质可以还包括其它类型的存储器或其组合。另外,存储介质可以位于程序在其中被执行的第一计算机系统中,或者可以位于不同的第二计算机系统中,第二计算机系统通过网络(诸如因特网)连接到第一计算机系统。第二计算机系统可以提供程序指令给第一计算机用于执行。术语“存储介质”可以包括驻留在不同位置中(例如在通过网络连接的不同计算机系统中)的两个或更多存储介质。存储介质可以存储可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的程序指令(例如具体实现为计算机程序)。
当然,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存储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介质,其计算机可执行指令不限于如上所述的仪器集群测试方法,还可以执行本申请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仪器集群测试方法中的相关操作。
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仪器集群系统、存储介质及仪器集群测试设备可执行本申请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仪器集群测试方法,未在上述实施例中详尽描述的技术细节,可参见本申请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仪器集群测试方法。
上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的技术原理。本申请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的各种明显变化、重新调整及替代均不会脱离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申请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申请的范围由权利要求的范围决定。

Claims (11)

1.一种仪器集群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仪器集群系统,所述仪器集群系统包括至少一条生产线,每条生产线包括至少一个核心控制单元和射频测试仪,所述方法包括:
将接收到的测试请求和仪器集群信息输入预设模型中进行数据处理,得到测试序列,所述测试请求包括测试项目信息、待测试产品的数量、待测试产品的类型、测试的射频类型、测试所需的测试脚本和测试时长,所述仪器集群信息包括接入的生产线的数量,以及每一生产线的第一产线信息,所述第一产线信息包括对应生产线中的仪器的数量和类型,所述仪器包括核心控制单元和射频测试仪,所述测试请求由所述核心控制单元发出;
根据所述测试序列生成测试指令和时序信息,所述测试指令包括第二产线信息和测试内容信息,所述第二产线信息包括所述测试指令对应控制的核心控制单元ID和射频测试仪ID,所述测试内容信息包括脚本信息、射频测试类型、启动时序信息和停止时序信息;
根据所述时序信息、所述核心控制单元ID和所述射频测试仪ID将所述测试指令发送至对应生产线的核心控制单元和/或射频测试仪,以供核心控制单元和/或射频测试仪根据所述测试内容信息进行对应的测试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时序信息、所述核心控制单元ID和所述射频测试仪ID,将所述测试指令发送至对应的生产线中的核心控制单元或射频测试仪,以供核心控制单元或射频测试仪根据所述测试内容信息进行对应的测试处理之后,包括:
所述核心控制单元根据接收到的所述测试指令中的测试内容信息对待测试产品进行功能测试,得到功能结果;
和/或,所述射频测试仪根据接收到的所述测试指令中的测试内容信息对待测试产品进行性能测试处理,得到性能测试结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射频测试仪根据接收到的所述测试指令中的测试内容信息对待测试产品进行性能测试处理,得到性能测试结果,包括:
所述射频测试仪接收所述测试指令;
所述射频测试仪根据所述测试指令确定测试内容信息;
根据所述测试内容信息,通过功分器对对应的的待测试产品进行相同测试类型的性能测试处理,得到每一待测试产品对应的性能测试结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接收到的测试请求和仪器集群信息输入预设模型中进行数据处理,得到测试序列之前,包括:
获取接入所述仪器集群系统的第一产线信息,并存储在对应的储存器中,所述第一产线信息包括所述仪器集群系统接入生产线时,通过扫描局域网中的地址,对接入的生产线的局域网中的仪器进行识别而获取的仪器信息,所述仪器信息包括仪器类型和射频测试仪ID;
对所述存储器中的第一产线信息进行汇总处理,得到所述仪器集群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接收到的测试请求和仪器集群信息输入预设模型中进行数据处理,得到测试序列之后,包括:
当接收到所述仪器集群系统上报的撤除请求时,根据所述撤除请求确定新的仪器集群信息;
将所述测试请求和所述新的仪器集群信息输入预设模型中进行数据处理,得到新的测试序列;
根据所述新的测试序列生成新的测试指令和新的时序信息;
根据新的测试指令和新的时序信息进行对应射频测试控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接收到的测试请求和仪器集群信息输入预设模型中进行数据处理,得到测试序列之后,包括:
当接收到所述仪器集群系统上报的接入请求时,根据所述接入请求获取新接入的生产线的第一产线信息;
根据新接入的生产线的第一产线信息和已存在的第一产线信息进行汇总处理,得到新的仪器集群信息;
将所述测试请求和所述新的仪器集群信息输入预设模型中进行数据处理,得到新的测试序列;
根据所述新的测试序列生成新的测试指令和新的时序信息;
根据所述新的测试指令和所述新的时序信息进行对应射频测试控制。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射频测试类型包括蓝牙射频测试、近场通信射频测试和/或超宽带射频测试,所述射频测试仪包括近场通信测试仪、蓝牙通信测试仪和/或超宽带测试仪;
所述根据所述测试内容信息,通过功分器对对应的待测试产品进行相同测试类型的性能测试处理,得到每一待测试产品对应的性能测试结果,包括:
所述近场通信测试仪根据接收到的测试指令中的测试内容信息,通过功分器对对应的待测试产品按照所述测试指令中的启动时序信息和停止时序信息进行近场通信射频测试处理,得到对应的性能测试数据;
和/或,所述蓝牙测试仪根据接收到的测试指令中的测试内容信息,通过功分器对对应的待测试产品按照所述测试指令中的启动时序信息和停止时序信息进行蓝牙射频测试处理,得到对应的性能测试数据;
和/或,所述超宽带测试仪根据接收到的测试指令中的测试内容信息,通过功分器对对应的待测试产品按照所述测试指令中的启动时序信息和停止时序信息进行超宽带射频测试处理,得到对应的性能测试数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请求包括优先级信息,所述优先级信息包括生产线优先级;
所述将接收到的测试请求和仪器集群信息输入预设模型中进行数据处理,得到测试序列,包括:
将接收到的测试请求和仪器集群信息输入预设模型中,在预设模型中根据优先级信息进行数据处理,输出对应的测试序列,所述测试序列中的时序信息根据优先级信息中的生产线优先级的高低进行时序前后的排序。
9.一种仪器集群系统,其特征在于,用于执行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仪器集群测试方法,所述仪器集群系统包括测试电脑和至少一条生产线,所述生产线包括至少一个核心控制单元、射频测试仪以及功分器;
所述测试电脑分别与每一所述核心控制单元以及每一所述射频测试仪连接,用于将测试指令发送至对应的核心控制单元和对应的射频测试仪,每一所述核心控制单元用于与对应的待测试产品通信连接,并根据接收到的测试指令对待测试产品进行功能测试;
每一所述射频测试仪与对应的功分器连接,每一功分器用于与至少一个待测试产品通信连接,所述射频测试仪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测试指令通过功分器对所述待测试产品进行性能测试。
10.一种射频测试集群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以及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方法。
11.一种存储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在由处理器执行时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方法。
CN202310626505.8A 2023-05-30 2023-05-30 一种仪器集群测试方法、仪器集群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666794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626505.8A CN116667945A (zh) 2023-05-30 2023-05-30 一种仪器集群测试方法、仪器集群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626505.8A CN116667945A (zh) 2023-05-30 2023-05-30 一种仪器集群测试方法、仪器集群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667945A true CN116667945A (zh) 2023-08-29

Family

ID=877147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626505.8A Pending CN116667945A (zh) 2023-05-30 2023-05-30 一种仪器集群测试方法、仪器集群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667945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929436A (zh) * 2023-09-13 2023-10-24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测试系统及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929436A (zh) * 2023-09-13 2023-10-24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测试系统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355894B2 (ja) 局所的なテスト設備とのワイアレスインターフェースを有する遠隔テスト設備
CN116667945A (zh) 一种仪器集群测试方法、仪器集群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140236914A1 (en) Controller,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recording medium
JP7323591B2 (ja) 自動駐車に用いる異常データ収集方法、装置、記憶媒体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CN114157701B (zh) 一种任务测试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5437338A (zh) 远程诊断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3516557A (zh) 测试方法及系统
CN115437339A (zh) 远程诊断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594984A (zh) 巡检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310954B (zh) 一种it业务运行维护方法及系统
CN115469629A (zh) 远程诊断方法、装置、系统、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882939A (zh) 自动化测试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382056A (zh) 数据上报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系统
CN113407469B (zh) 一种参数配置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N111338951A (zh) 无线智能家电检测方法及系统
CN108153671B (zh) 一种面向atml信号的运行时服务的测试系统及方法
US20090083747A1 (en) Method for managing application programs by utilizing redundancy and load balance
US20220308567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non-product wafer, storage medium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07800780B (zh) 数据服务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
CN115437865A (zh) 一种硬盘异常掉电测试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5762090A (zh)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金融级系统智能监控预警方法及系统
WO2021259168A1 (zh) 移动终端的网络模式控制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CN113535560A (zh) 测试执行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计算设备
CN108334332B (zh) 一种自助售卖设备的主控程序的升级方法及系统
CN113271282B (zh) 节目更新方法、装置和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