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663116A - 一种建筑结构设计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建筑结构设计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663116A
CN116663116A CN202310634443.5A CN202310634443A CN116663116A CN 116663116 A CN116663116 A CN 116663116A CN 202310634443 A CN202310634443 A CN 202310634443A CN 116663116 A CN116663116 A CN 11666311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ilding
target building
earthquake
wind
targ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63444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亚萌
周娟
何继涛
韩武钦
杨金峰
李学军
刘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an Hongyuan Architectural Desig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nan Hongyuan Architectural Desig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an Hongyuan Architectural Design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nan Hongyuan Architectural Desig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634443.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663116A/zh
Publication of CN1166631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66311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10Geometric CAD
    • G06F30/13Architectural design, e.g. computer-aided architectural design [CAAD] related to design of buildings, bridges, landscapes, production plants or roa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7/00Three dimensional [3D] modelling, e.g. data description of 3D objec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19/00Details relating to the type or aim of the analysis or the optimisation
    • G06F2119/02Reliability analysis or reliability optimisation; Failure analysis, e.g. worst case scenario performance, failure mode and effects analysis [FMEA]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90/00Technologies having an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90/1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supporting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e.g. for weather forecasting or climate simul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ometry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Mathematical Analysis (AREA)
  • 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AREA)
  • Pure & Applied Mathematics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omputer Graphic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Buildings Adapted To Withstand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结构设计控制方法,具体涉及建筑结构设计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目标建筑的建筑基础信息;S2:获取目标建筑区域的地质勘查报告、目标建筑的抗震标准和防风标准;S3:根据目标建筑基础信息、目标建筑周边地质勘查报告、目标建筑抗震标准、目标建筑防风标准生成多个建筑结构设计方案;S4:构建目标建筑的三维仿真模型;S5:判断目标建筑模型是否符合建筑抗震要求和防风要求;S6:对于合格的目标建筑模型计算抗震指数和防风指数,对于不合格的目标建筑仿真模型直接排除;S7:由抗震指数和防风指数计算安全性指数,同时计算建筑结构设计成本;S8:计算建筑性价比指数;S9:选择最优设计方案和备选方案。

Description

一种建筑结构设计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结构设计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结构设计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建筑结构设计就是建筑结构设计人员对所要施工的建筑的表达,在进行建筑结构设计的时候优先考虑建筑的稳定性、实用性和经济性原则。
现有一种建筑结构设计控制方法对建筑的结构质量进行控制,通过第一判断阶段判断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是否合格,通过第二判断阶段判断建筑具体结构的结构参数是否合格,二者均合格则建筑结构质量合格,该方法对建筑结构质量的检测过程实现了标准化、流程化,节省了建筑结构设计时间,提高了设计效率。
然而该方法只是对建筑的结构质量进行判断,不同建造方案对应的建造成本也不相同,在进行建造结构设计的时候还应考虑经济性原则,从而选择最优的建造方案进行施工,该方法中建筑结构设计的设计质量还有待提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建筑结构设计控制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结构设计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获取目标建筑的建筑基础信息,包括建筑所在位置、建筑用途、建筑所属类别、预期建筑楼层和预期使用年限;
S2:根据接收到的建筑位置信息进行地质勘探获取目标建筑区域的地质勘查报告,通过全国抗震设防烈度表获取目标建筑所在地区的抗震设防烈度,根据目标建筑的用途、预计使用年限以及目标建筑所在地区的抗震设防烈度确定目标建筑的抗震标准,根据以往气象数据获取目标建筑区域的最大风速,建筑高度并估算目标建筑需要承受的最大风压,由此确定目标建筑的防风标准;
S3:根据目标建筑基础信息、目标建筑周边地质勘查报告、目标建筑抗震标准、目标建筑防风标准来确认目标建筑的主体结构形式,并对目标建筑的建筑层高、高宽比、剪力墙的布置、梁的布置与配筋、楼板厚度、混凝土强度等级和钢筋材料以及地基采取不同选择方式生成多个建筑结构设计方案;
S4:将不同建筑结构设计方案导入模型构建工具生成目标建筑的多个三维仿真模型;
S5:分别对目标建筑仿真模型进行地震模拟测试和大风模拟测试,根据测试结果判断目标建筑是否符合建筑抗震要求和防风要求;
S6:对于合格的目标建筑模型计算抗震指数和防风指数,对于不合格的目标建筑仿真模型直接排除;
S7:由目标建筑模型的抗震指数和防风指数计算安全性指数,同时计算合格目标建筑模型的建筑结构设计成本;
S8:由合格建筑模型的安全性指数和建造成本计算建筑性价比指数;
S9:将不同建筑结构设计方案的建筑性价比进行排名筛选,选择性价比指数排名最高的设计方案作为首选方案,排名第二和第三的目标建筑模型对应的建筑结构设计方案作为备选方案一同发送至客户终端。
优选的,S2中防风标准的确立过程如下:
A1、查找当地气象数据,获取历史最大风速vfa
A2、估算处于目标建筑高度时的最大风速vfb,具体公式为:其中hb为目标建筑的高度、ha为气象站进行风速测试时选取的高度、n为经验指数;
A3、计算处于目标建筑高度所承受的最大风压w0,具体公式为:w0=ρ0fb 2,其中ρ0为空气密度;
A4、计算目标建筑的标准风荷载wk其中wka、wkb分别为建筑主体承重结构和局部围护结构的风荷载,zk为局部风荷载调整系数,具体公式为:,其中βh为h处的风振系数、μs为风荷载体型系数、μh为风压高度变化系数,ωkb=βhgsgh0,其中βhg为h处的风振系数、μsg为风荷载局部体型系数。
优选的,S5中对目标建筑的抗震性能和防风性能的判断过程如下:
B1、将目标建筑中需要进行抗震设计的结构参数与所属建筑类别的抗震标准建筑结构参数进行数据比较计算相同结构标准匹配度αc,具体公式为:αc=αi0,其中αi为符合抗震标准的结构数量,α0为进行数据对比的结构数量;
B2、αc=1说明需要进行抗震设计的结构均符合标准,αc<1说明部分结构的抗震设计不符合抗震标准;
B3、将建筑所在区域历史风速测试结果vf1,vf2......vfn汇总并设置等差递增区间并进行分级,对应风力级别为x1,x2......xn
B4、对目标建筑模型施加不同风速等级进行测试,计算目标建筑模型的摇摆幅度r,具体公式为:其中he为目标建筑模型的结构高度、de为目标建筑模型的结构有效宽度、rs为风力影响因子;
B5、通过当前风力等级的测试之后将进入下一等级的风力测试,直至目标建筑模型的摇摆幅度超过限值,此时将上一风力等级作为目标建筑模型的最大防风等级,计算目标建筑模型承受的最大风荷载wa与标准风荷载wk的比值we,具体公式为:若we≥1则防风设计合格,若we<1则防风设计不合格。
优选的,S6中抗震指数和防风指数的具体计算过程如下:
C1、判断目标建筑模型中需要进行抗震设计的结构对建筑抗震性能影响的关键度a1,a2......an并统计每个结构使用的数量y1,y2......yn
C2、计算每个结构的抗震指数βe,具体公式为:其中βai为每个结构的实际建造参数,βbi为每个结构的标准建造参数;
C3、统计每个结构的抗震指数βe1,βe2......βen,汇总计算房屋建筑抗震指数βm,具体公式为:
C4、计算防风指数wm,具体公式为:
优选的,S7中安全性指数和建筑结构设计成本的具体计算过程如下:
D1、计算安全性指数Ue,具体计算公式为:其中f1、f2为对应的比例系数,f1>f2
D2、计算抗震设计成本Pβ、抗风设计成本Pw和辅助结构设计成本Pt,具体计算公式如下:Pβ=∑(pβi*yi),其中pβi为每个需要进行抗震设计结构的成本,Pw=∑(pwi*zi),其中pwi为不同抗风结构成本、zi为不同抗风结构数量,Pt=∑(pti*ki),其中pti为其余辅助结构的成本、ki为其余辅助结构对应的数量;
D3、计算建筑结构设计成本Pe,具体计算公式为:Pe=Pβ+Pw+Pt
优选的,S8中建筑性价比指数Ve的具体计算公式为其中θ1、θ2、θ3为调整系数,θ1>0,Ve>0。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本发明对建筑的防风性能进行检测,体现了建筑结构能承受的水平荷载限度,设定建筑能承受的最大风荷载超过标准风荷载即为合格,对建筑的抗震性能和防风性能进行鉴定,二者均符合要求则建筑的结构质量合格,提高了建筑结构质量判断的准确性,本发明由合格建造方案的抗震指数和防风指数计算目标建筑模型的安全性指数,同时对不同建筑质量合格的建造方案计算其对应结构设计成本,由建造方案的安全性指数和结构设计成本计算建筑结构设计性价比指数,将得出的性价比指数进行排名,选择性价比指数排名最高的作为首选建造方案,排名第二和第三的目标建筑模型对应的建造方案作为备选方案,提高了建筑结构设计的设计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的系统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建筑结构设计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获取目标建筑的建筑基础信息,包括建筑所在位置、建筑用途、建筑所属类别、预期建筑楼层和预期使用年限;
S2:根据接收到的建筑位置信息进行地质勘探获取目标建筑区域的地质勘查报告,通过全国抗震设防烈度表获取目标建筑所在地区的抗震设防烈度,根据目标建筑的用途、预计使用年限以及目标建筑所在地区的抗震设防烈度确定目标建筑的抗震标准,根据以往气象数据获取目标建筑区域的最大风速,建筑高度并估算目标建筑需要承受的最大风压,由此确定目标建筑的防风标准;
进一步,S2中防风标准的确立过程如下:
A1、查找当地气象数据,获取历史最大风速vfa
A2、估算处于目标建筑高度时的最大风速vfb,具体公式为:其中hb为目标建筑的高度、ha为气象站进行风速测试时选取的高度、n为经验指数;
本实施例中具体需要说明的是,n为经验指数,取决于大气稳定度和地面粗糙度,取值范围为0.125-0.5,对于地面境界层,风速随高度的变化主要取决于地面粗糙度a,此时计算不同高度的风速只需用a代替公式中的n,不同地面情况对应不同的地面粗糙度:对于光滑地面或者硬地面海洋区域,a=0.1;对于城市高地较多、草地数目极少区域,a=0.16;对于树木多、建筑物极少区域,a∈[0.22,0.24];对于森林、村庄区域,a∈[0.28,0.30];对于城市有高层建筑区域,a=0.4。
A3、计算处于目标建筑高度所承受的最大风压w0,具体公式为:w0=ρ0fb 2,其中ρ0为空气密度;
A4、计算目标建筑的标准风荷载wk其中wka、wkb分别为建筑主体承重结构和局部围护结构的风荷载,zk为局部风荷载调整系数,具体公式为:,其中βh为h处的风振系数、μs为风荷载体型系数、μh为风压高度变化系数,ωkb=βhgsgh0,其中βhg为h处的风振系数、μsg为风荷载局部体型系数。
S3:根据目标建筑基础信息、目标建筑周边地质勘查报告、目标建筑抗震标准、目标建筑防风标准来确认目标建筑的主体结构形式,并对目标建筑的建筑层高、高宽比、剪力墙的布置、梁的布置与配筋、楼板厚度、混凝土强度等级和钢筋材料以及地基采取不同选择方式生成多个建筑结构设计方案;
本实施例中具体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中,建筑地面高度已经固定,对应层高也已经固定,可对建筑地下室层高进行控制,地下室层高直接影响地下室基坑开挖的土方量及基坑支护面积与单价,并影响其他方面的成本;高宽比并不在建筑的抗震审查范围之内,但是它对建筑的防风性能有所影响,此外建筑高宽比越大,风荷载和地震荷载对建筑物产生的倾覆力矩就越大,为了保证结构安全需要采取的相应措施就越多,对应的建筑结构成本也会增加;剪力墙的长度直接影响建筑结构成本,太长会导致建筑结构成本增加、抗震性能增加,太短则结构抗震性能不好。
S4:将不同建筑结构设计方案导入模型构建工具生成目标建筑的多个三维仿真模型;
本实施例中具体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查找不同目标建筑模型的信息,可对目标建筑模型进行编号并建立电子档案,电子档案中记录了不同目标建筑模型对应的建筑参数信息、测试信息、判断结果、数据计算过程以及结果,在进行下次建筑结构设计时可查找电子档案参考相关数据。
S5:分别对目标建筑仿真模型进行地震模拟测试和大风模拟测试,根据测试结果判断目标建筑是否符合建筑抗震要求和防风要求;
进一步,S5中对目标建筑的抗震性能和防风性能的判断过程如下:
B1、将目标建筑中需要进行抗震设计的结构参数与所属建筑类别的抗震标准建筑结构参数进行数据比较计算相同结构标准匹配度αc,具体公式为:αc=αi0,其中αi为符合抗震标准的结构数量,α0为进行数据对比的结构数量;
B2、αc=1说明需要进行抗震设计的结构均符合标准,αc<1说明部分结构的抗震设计不符合抗震标准;
B3、将建筑所在区域历史风速测试结果vf1,vf2......vfn汇总并设置等差递增区间并进行分级,对应风力级别为x1,x2......xn
B4、对目标建筑模型施加不同风速等级进行测试,计算目标建筑模型的摇摆幅度r,具体公式为:其中he为目标建筑模型的结构高度、de为目标建筑模型的结构有效宽度、rs为风力影响因子;
B5、通过当前风力等级的测试之后将进入下一等级的风力测试,直至目标建筑模型的摇摆幅度超过限值,此时将上一风力等级作为目标建筑模型的最大防风等级,计算目标建筑模型承受的最大风荷载wa与标准风荷载wk的比值we,具体公式为:若we≥1则防风设计合格,若we<1则防风设计不合格。
S6:对于合格的目标建筑模型计算抗震指数和防风指数,对于不合格的目标建筑仿真模型直接排除;
进一步,S6中抗震指数和防风指数的具体计算过程如下:
C1、判断目标建筑模型中需要进行抗震设计的结构对建筑抗震性能影响的关键度a1,a2......an并统计每个结构使用的数量y1,y2......yn
C2、计算每个结构的抗震指数βe,具体公式为:其中βai为每个结构的实际建造参数,βbi为每个结构的标准建造参数;
C3、统计每个结构的抗震指数βe1,βe2......βen,汇总计算房屋建筑抗震指数βm,具体公式为:
C4、计算防风指数wm,具体公式为:
S7:由目标建筑模型的抗震指数和防风指数计算安全性指数,同时计算合格目标建筑模型的建筑结构设计成本;
进一步,S7中安全性指数和建筑结构设计成本的具体计算过程如下:
D1、计算安全性指数Ue,具体计算公式为:其中f1、f2为对应的比例系数,f1>f2
D2、计算抗震设计成本Pβ、抗风设计成本Pw和辅助结构设计成本Pt,具体计算公式如下:Pβ=∑(pβi*yi),其中pβi为每个需要进行抗震设计结构的成本,Pw=∑(pwi*zi),其中pwi为不同抗风结构成本、zi为不同抗风结构数量,Pt=∑(pti*ki),其中pti为其余辅助结构的成本、ki为其余辅助结构对应的数量;
D3、计算建筑结构设计成本Pe,具体计算公式为:Pe=Pβ+Pw+Pt
S8:由合格建筑模型的安全性指数和建造成本计算建筑性价比指数;
进一步,S8中建筑性价比指数Ve的具体计算公式为其中θ1、θ2、θ3为调整系数,θ1>0,Ve>0。
S9:将不同建筑结构设计方案的建筑性价比进行排名筛选,选择性价比指数排名最高的设计方案作为首选方案,排名第二和第三的目标建筑模型对应的建筑结构设计方案作为备选方案一同发送至客户终端。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建筑结构设计控制用于实施上述一种建筑结构设计控制方法,包括:建筑基础信息接收模块、建筑结构设计背景调查模块、建筑结构设计方案生成模块、建筑模型构建模块、建筑结构质量判断模块、测试结果处理模块、建筑结构数据预处理模块、建筑性价比计算模块、建筑结构设计方案筛选模块、建筑结构设计方案输出模块和数据库。
所述建筑基础信息接收模块用于获取客户发送的目标建筑的建筑基础信息,包括建筑所在位置、建筑用途、建筑所属类别、预期建筑楼层和预期使用年限;
所述建筑结构设计背景调查模块用于获取目标建筑区域的地质勘查报告、目标建筑的抗震标准和目标建筑的防风标准,包括地质勘查报告获取单元、抗震标准获取单元和防风标准获取单元;
所述建筑结构设计方案生成模块用于根据目标建筑基础信息、目标建筑周边地质勘查报告、目标建筑抗震标准、目标建筑防风标准生成建筑结构设计方案,包括建筑主体结构确定单元、配件选择单元、设计方案生成单元;
所述建筑模型构建模块用于将不同建筑结构设计方案导入模型构建工具生成目标建筑的多个三维仿真模型;
所述建筑结构质量判断模块用于测试生成的目标建筑模型的结构质量,包括抗震性能判断单元、防风性能判断单元;
所述测试结果处理模块用于对测试结果进行处理,对于合格的目标建筑模型计算抗震指数和防风指数,对于不合格的目标建筑仿真模型直接排除;
所述建筑结构数据预处理模块用于根据目标建筑模型的抗震指数和防风指数计算安全性指数,同时计算合格目标建筑模型的建筑结构设计成本;
所述建筑性价比计算模块用于根据合格建筑模型的安全性指数和建造成本计算建筑性价比指数;
所述建筑结构设计方案筛选模块用于将不同建筑结构设计方案的建筑性价比进行排名筛选,选择性价比指数排名最高的设计方案作为首选方案,排名第二和第三的目标建筑模型对应的建筑结构设计方案作为备选方案;
所述建筑结构设计方案输出模块用于将首选方案和备选方案共同发送至客户终端;
所述数据库用于储存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的系统数据和用户数据。
最后: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建筑结构设计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获取目标建筑的建筑基础信息,包括建筑所在位置、建筑用途、建筑所属类别、预期建筑楼层和预期使用年限;
S2:根据接收到的建筑位置信息进行地质勘探获取目标建筑区域的地质勘查报告,通过全国抗震设防烈度表获取目标建筑所在地区的抗震设防烈度,根据目标建筑的用途、预计使用年限以及目标建筑所在地区的抗震设防烈度确定目标建筑的抗震标准,根据以往气象数据获取目标建筑区域的最大风速,建筑高度并估算目标建筑需要承受的最大风压,由此确定目标建筑的防风标准;
S3:根据目标建筑基础信息、目标建筑周边地质勘查报告、目标建筑抗震标准、目标建筑防风标准来确认目标建筑的主体结构形式,并对目标建筑的建筑层高、高宽比、剪力墙的布置、梁的布置与配筋、楼板厚度、混凝土强度等级和钢筋材料以及地基采取不同选择方式生成多个建筑结构设计方案;
S4:将不同建筑结构设计方案导入模型构建工具生成目标建筑的多个三维仿真模型;
S5:分别对目标建筑仿真模型进行地震模拟测试和大风模拟测试,根据测试结果判断目标建筑是否符合建筑抗震要求和防风要求;
S6:对于合格的目标建筑模型计算抗震指数和防风指数,对于不合格的目标建筑仿真模型直接排除;
S7:由目标建筑模型的抗震指数和防风指数计算安全性指数,同时计算合格目标建筑模型的建筑结构设计成本;
S8:由合格建筑模型的安全性指数和建造成本计算建筑性价比指数;
S9:将不同建筑结构设计方案的建筑性价比进行排名筛选,选择性价比指数排名最高的设计方案作为首选方案,排名第二和第三的目标建筑模型对应的建筑结构设计方案作为备选方案一同发送至客户终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结构设计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防风标准的确立过程如下:
A1、查找当地气象数据,获取历史最大风速vfa
A2、估算处于目标建筑高度时的最大风速vfb,具体公式为:其中hb为目标建筑的高度、ha为气象站进行风速测试时选取的高度、n为经验指数;
A3、计算处于目标建筑高度所承受的最大风压w0,具体公式为:w0=ρ0fb 2,其中ρ0为空气密度;
A4、计算目标建筑的标准风荷载wk其中wka、wkb分别为建筑主体承重结构和局部围护结构的风荷载,zk为局部风荷载调整系数,具体公式为:其中βh为h处的风振系数、μs为风荷载体型系数、μh为风压高度变化系数,ωkb=βhgsgh0,其中βhg为h处的风振系数、μsg为风荷载局部体型系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结构设计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S5中对目标建筑的抗震性能和防风性能的判断过程如下:
B1、将目标建筑中需要进行抗震设计的结构参数与所属建筑类别的抗震标准建筑结构参数进行数据比较计算相同结构标准匹配度αc,具体公式为:αc=αi0,其中αi为符合抗震标准的结构数量,α0为进行数据对比的结构数量;
B2、αc=1说明需要进行抗震设计的结构均符合标准,αc<1说明部分结构的抗震设计不符合抗震标准;
B3、将建筑所在区域历史风速测试结果vf1,vf2......vfn汇总并设置等差递增区间并进行分级,对应风力级别为x1,x2......xn
B4、对目标建筑模型施加不同风速等级进行测试,计算目标建筑模型的摇摆幅度r,具体公式为:其中he为目标建筑模型的结构高度、de为目标建筑模型的结构有效宽度、rs为风力影响因子;
B5、通过当前风力等级的测试之后将进入下一等级的风力测试,直至目标建筑模型的摇摆幅度超过限值,此时将上一风力等级作为目标建筑模型的最大防风等级,计算目标建筑模型承受的最大风荷载wa与标准风荷载wk的比值we,具体公式为:若we≥1则防风设计合格,若we<1则防风设计不合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结构设计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S6中抗震指数和防风指数的具体计算过程如下:
C1、判断目标建筑模型中需要进行抗震设计的结构对建筑抗震性能影响的关键度a1,a2......an并统计每个结构使用的数量y1,y2......yn
C2、计算每个结构的抗震指数βe,具体公式为:其中βai为每个结构的实际建造参数,βbi为每个结构的标准建造参数;
C3、统计每个结构的抗震指数βe1,βe2......βen,汇总计算房屋建筑抗震指数βm,具体公式为:
C4、计算防风指数wm,具体公式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结构设计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S7中安全性指数和建筑结构设计成本的具体计算过程如下:
D1、计算安全性指数Ue,具体计算公式为:其中f1、f2为对应的比例系数,f1>f2
D2、计算抗震设计成本Pβ、抗风设计成本Pw和辅助结构设计成本Pt,具体计算公式如下:Pβ=∑(pβi*yi),其中pβi为每个需要进行抗震设计结构的成本,Pw=∑(pwi*zi),其中pwi为不同抗风结构成本、zi为不同抗风结构数量,Pt=∑(pti*ki),其中pti为其余辅助结构的成本、ki为其余辅助结构对应的数量;
D3、计算建筑结构设计成本Pe,具体计算公式为:Pe=Pβ+Pw+Pt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结构设计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S8中建筑性价比指数Ve的具体计算公式为其中θ1、θ2、θ3为调整系数,θ1>0,Ve>0。
CN202310634443.5A 2023-05-31 2023-05-31 一种建筑结构设计控制方法 Pending CN11666311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634443.5A CN116663116A (zh) 2023-05-31 2023-05-31 一种建筑结构设计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634443.5A CN116663116A (zh) 2023-05-31 2023-05-31 一种建筑结构设计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663116A true CN116663116A (zh) 2023-08-29

Family

ID=877219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634443.5A Pending CN116663116A (zh) 2023-05-31 2023-05-31 一种建筑结构设计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663116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077439A (zh) * 2023-10-13 2023-11-17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建筑抗震隐患排查技术方法、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077439A (zh) * 2023-10-13 2023-11-17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建筑抗震隐患排查技术方法、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CN117077439B (zh) * 2023-10-13 2024-02-23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建筑抗震隐患排查技术方法、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894311B (zh) 土石坝地震破坏的模型试验方法
CN116663116A (zh) 一种建筑结构设计控制方法
Butt et al. Seismic load evaluation of wind turbine support structures considering low structural damping and soil structure interaction
CN107273579B (zh) 一种内支撑建筑基坑安全性的综合评价方法
CN106327023A (zh) 输电工程工时定额测定方法及装置
CN116681320A (zh) 一种工程监控一体化的智能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12818437A (zh) 海上风电单桩基础设计计算优化出图的集成化分析方法
CN116863079A (zh) 一种架空线路的三维建模方法、系统、设备和介质
CN114971332A (zh) 变电站建筑物及设备基础健康状况检测识别方法及介质
Olivito et al. Inventory and monitoring of historical cultural heritage buildings on a territorial scale: a preliminary study of structural health monitoring based on the CARTIS approach
Seyedkazemi et al. Comparison of static pushover analysis and IDA-based probabilistic methods for assessing the seismic performance factors of diagrid structures
US20030149584A1 (en) Method for micrositing a wind park
Olivito et al. SHM systems applied to the built heritage inventory at the territorial scale. A preliminary study based on CARTIS approach
Bradley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post-elastic failure mechanisms in low-ductility braced frames and the implications for collapse performance
CN115577619A (zh) 基于机器学习预测液化土残余抗剪强度的方法
CN114493702A (zh) 一种基于有限元分析及地理信息的农村房产损失评估方法
CN108182338A (zh) 非岩质坡地水平地震动放大系数确定方法及抗震设计方法
Ayuddin Global structural analysis of high-rise hospital building using earthquake resistant design approach
CN117538430B (zh) 一种基于数据识别的建筑结构加固方法及监测系统
Ciuffreda et al. Historic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for Conservation and Maintenance: San Niccolo’s Tower Gate, Florence
Francisca Dynamic characterisation of the bell tower of Sant Cugat Monastery
CN117852894B (zh) 一种农村砌体房屋承载力评估方法和系统
CN111488637B (zh) 一种城市地下大跨结构安全系数的确定方法
Schueremans Assessing the safety of existing structures using a reliability based framework: possibilities and limitations
CN100547177C (zh) 岩体加固钻孔参数的选择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