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655234A - 一种自动断纱的玻璃纤维拉丝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动断纱的玻璃纤维拉丝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655234A
CN116655234A CN202310815499.0A CN202310815499A CN116655234A CN 116655234 A CN116655234 A CN 116655234A CN 202310815499 A CN202310815499 A CN 202310815499A CN 116655234 A CN116655234 A CN 11665523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yarn
automatic
impeller
breaking
glass fi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81549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肖奎
唐志尧
王晋豫
张德东
袁智慧
仇振
韦彬
张强
白龙
冯强
徐继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AN JIACHENG ELECTRO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Taishan Fiberglass Inc
Original Assignee
TAI'AN JIACHENG ELECTRO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Taishan Fiberglas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AN JIACHENG ELECTRO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Taishan Fiberglass Inc filed Critical TAI'AN JIACHENG ELECTRO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815499.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655234A/zh
Publication of CN1166552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65523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4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the processing of minerals
    • Y02P40/50Glass production, e.g. reusing waste heat during processing or shaping
    • Y02P40/57Improving the yield, e-g- reduction of reject rates

Landscapes

  • Manufacture, Treatment Of Glass Fib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拉丝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自动断纱的玻璃纤维拉丝机,包括机架,机架上设置有主轴机构、叶轮机构、翻转机构、编排机构、挡丝机构、强制分束机构、水管、自动断纱机构、自动割纱机构以及控制机构,自动断纱机构包括平行于叶轮机构布置的断纱杆,断纱杆上均匀间隔布置有若干断纱刀,自动割纱机构包括薄型气缸,薄型气缸的活塞杆端部设置有拔叉,拔叉远离薄型气缸的一端安装割纱刀,叶轮机构的卷丝环侧边开设有豁口,薄型气缸驱动割纱刀在豁口内往复运动。通过自动断纱机构和自动割纱机构分别割断纱团之间的连纱、车头纱,不需要人工进行割除,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打破了玻璃纤维拉丝设备自动化的瓶颈。

Description

一种自动断纱的玻璃纤维拉丝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拉丝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动断纱的玻璃纤维拉丝机。
背景技术
玻璃纤维拉丝机是一种高速将玻璃熔液拉制呈纤维丝状并按一定规律绕制成纤维卷的机械设备。
目前,市场上玻璃纤维拉丝种类繁多,在实际使用时需要人工割除车头纱,在卸筒的时候还要割断纱团之间的连纱,使得在生产时要配备专门的操作工人。操作工人需要高频率的进行割车头纱、割连纱、卸筒、换筒工作,使得工人的劳动强度很大,工作效率较低,严重制约了拉丝生产的自动化发展。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断纱的玻璃纤维拉丝机。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自动断纱的玻璃纤维拉丝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主轴机构、叶轮机构、翻转机构、编排机构、挡丝机构、强制分束机构、水管以及控制机构,还包括自动断纱机构和自动割纱机构,所述自动断纱机构包括平行于叶轮机构布置的断纱杆,所述断纱杆上均匀间隔布置有若干断纱刀,所述自动割纱机构包括薄型气缸,所述薄型气缸的活塞杆端部固定设置有拔叉,所述拔叉远离薄型气缸的一端安装有割纱刀,所述叶轮机构的卷丝环侧边开设有豁口,所述薄型气缸驱动割纱刀在豁口内沿叶轮机构长度方向往复运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自动断纱机构和自动割纱机构,分别用于割断纱团之间的连纱、叶轮机构前端的车头纱,这样就不需要人工进行割除,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将纱团之间的连纱和叶轮前部卷丝环上的废纱割断后,卸纱机械手可以将纱直接取走,放到纱架上,整个过程无需人工进行操作,使整个玻璃纤维拉丝过程无人化、自动化,打破了玻璃纤维拉丝设备自动化的瓶颈。
进一步的,所述机架内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上转动设置有丝杆,所述丝杆远离叶轮机构的一端连接有转动电机,所述丝杆上螺旋连接有滑动座,所述滑动座上转动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一端穿过机架与断纱杆一端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丝杆转动来驱动滑动座和断纱杆滑动,驱动平稳,精确度高。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杆远离叶轮机构的一端固定设置有连接块,所述滑动座上设置有斜向布置的驱动气缸,所述驱动气缸的活塞杆端部与连接块之间通过转动轴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连接块、驱动气缸和转动轴,通过驱动气缸伸缩带动连接块转动从而使断纱杆,进而使得断纱杆前端的断纱刀转动向叶轮机构靠近,以割断叶轮机构上各纱团之间的连纱。
进一步的,所述薄型气缸设置在叶轮机构内,所述薄型气缸的活塞杆贯穿叶轮机构的卷丝环,所述割纱刀设置在卷丝环的豁口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薄型气缸设置在叶轮机构内,不需要占用额外空间,也便于割纱刀的布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进一步的,所述机架底部设置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沿竖直方向运动的升降台,所述断纱杆转动设置在升降台上且断纱刀布置在叶轮机构的纱卷之间,所述薄型气缸固定安装在升降台上,所述割纱刀竖直向上布置在叶轮机构备用叶轮的卷丝环的豁口的正下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升降机构,通过升降机构的升降运动将断纱刀和割纱刀分别运送到叶轮旁侧和叶轮端部,对连纱和车头纱进行割除,操作方便。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固定设置在机架上的固定套管,所述固定套管长度方向与叶轮机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固定套管内转动设置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靠近机架一端连接有伺服电机,所述传动轴远离机架一端的轴身上间隔布置有两个齿轮,所述固定套管远离机架一端设置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内竖向布置有两个导向套,所述连接管上方设置有升降台,所述升降台底部向下设置有两根导向柱,所述导向柱置于导向套内且导向柱靠近传动轴一侧竖向设置有齿条,所述齿条与齿轮啮合,所述升降台上设置有安装板,所述薄型气缸安装在安装板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固定套管、传动轴、伺服电机、齿轮、连接管、导向套、升降台、导向柱、齿条、安装板等,通过传动轴转动带动齿轮转动,然后带动导向柱及其上的齿条上下运动,从而带动升降台上下运动,以便将断纱刀和割纱刀送到工作位置进行割纱。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台上通过铰接轴铰接设置有转动板,所述铰接轴轴向与叶轮机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断纱杆设置在转动板远离铰接轴一侧,所述升降台位于转动板下方设置有缺口,所述升降台底部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上固定设置有顶推气缸,所述顶推气缸的活塞杆向上且其端部转动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另一端与转动板远离铰接轴一侧转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转动板、驱动气缸、连接板,通过驱动气缸驱动连接板推动转动板绕铰接轴转动,从而使断纱杆摆动,将断纱刀送到贴近叶轮位置,对连纱进行割断。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申请中,通过设置自动断纱机构和自动割纱机构,分别用于割断纱团之间的连纱、叶轮机构前端的车头纱,这样就不需要人工进行割除,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将纱团之间的连纱和叶轮前部卷丝环上的废纱割断后,卸纱机械手可以将纱直接取走,放到纱架上,整个过程无需人工进行操作,使整个玻璃纤维拉丝过程无人化、自动化,打破了玻璃纤维拉丝设备自动化的瓶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自动断纱机构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A部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1自动割纱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2升降机构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的B部放大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2升降机构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的C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10、机架;11、主轴机构;12、叶轮机构;121、卷丝环;122、豁口;13、翻转机构;14、编排机构;15、挡丝机构;16、强制分束机构;17、水管;20、自动断纱机构;21、断纱杆;22、断纱刀;30、自动割纱机构;31、薄型气缸;32、拔叉;33、割纱刀;41、底座;42、丝杆;43、转动电机;44、滑动座;45、连接杆;46、连接块;47、驱动气缸;48、转动轴;50、升降机构;51、升降台;52、固定套管;53、传动轴;54、伺服电机;55、齿轮;56、连接管;57、导向套;58、导向柱;59、齿条;61、铰接轴;62、转动板;63、支架;64、顶推气缸;65、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4所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自动断纱的玻璃纤维拉丝机,包括机架10,机架10上设置有主轴机构11、叶轮机构12、翻转机构13、编排机构14、挡丝机构15、强制分束机构16、水管17、自动断纱机构20、自动割纱机构30以及控制机构,通过自动断纱机构20和自动割纱机构30分别割断纱团之间的连纱、叶轮机构12前端的车头纱,这样就不需要人工进行割除,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将纱团之间的连纱和叶轮前部卷丝环121上的废纱割断后,卸纱机械手可以将纱直接取走,放到纱架上,整个过程无需人工进行操作,使整个玻璃纤维拉丝过程无人化、自动化,打破了玻璃纤维拉丝设备自动化的瓶颈。
具体的,自动断纱机构20包括平行于叶轮机构12布置的断纱杆21,断纱杆21上均匀间隔布置有若干断纱刀22,断纱刀22的数量具体根据拉丝机的机型设置,其数量要比叶轮机构12上成型的纱卷少一个,即一个叶轮机构12上如果可以拉4个纱卷的话,那么断纱刀22就设置3个,相邻两个断纱刀22之间的距离为一个纱卷的宽度加上两个纱卷之间间隔距离的一半,这样在工作时可以保证每个断纱刀22都处在相邻两个纱卷之间,从而一次操作即可将所有纱卷之间的连纱割断,不需要进行多次割断。
设置时,在机架10内设置有底座41,底座41上转动设置有丝杆42,丝杆42上螺旋连接有滑动座44,滑动座44内转动设置有连接杆45,丝杆42、连接杆45的长度方向均与叶轮机构12的长度方向一致。丝杆42远离叶轮机构12的一端连接有转动电机43,通过转动电机43带动丝杆42转动从而使滑动座44和连接杆45沿叶轮机构12的长度方向运动。连接杆45一端穿过机架10,在机架10处可以设置直线轴承,以便于连接杆45在机架10上运动。在连接杆45远离叶轮机构12的一端固定设置有连接块46,滑动座44上设置有斜向布置的驱动气缸47,驱动气缸47的活塞杆端部与连接块46之间通过转动轴48连接。通过驱动气缸47活塞杆的伸缩运动可以实现连接杆45的转动。
断纱杆21设置在连接杆45穿过机架10的一端并与其端部固定连接。这样就可以在转动电机43和丝杆42作用使断纱杆21沿叶轮机构12长度方向运动,将断纱刀22运动到两个纱卷之间;然后再通过驱动气缸47驱动连接杆45和断纱杆21转动,使断纱刀22向也困机构方向运动并使刀口贴靠到叶轮上,这样在叶轮的低速转动下即可将纱卷之间的连纱割断。
自动割纱机构30包括薄型气缸31,薄型气缸31的活塞杆端部固定设置有拔叉32,拔叉32远离薄型气缸31的一端安装有割纱刀33。通过薄型气缸31的活塞杆的伸缩运动带动割纱刀33往复运动将车头纱割断。
设置时,将自动割纱机构30的薄型气缸31设置在叶轮机构12内,薄型气缸31的活塞杆贯穿叶轮机构12的卷丝环121设置,在卷丝环121的侧边上开设有豁口122,割纱刀33设置在卷丝环121的豁口122内且割纱刀33的刀尖伸出卷丝环121外,薄型气缸31驱动割纱刀33在豁口122内沿叶轮机构12长度方向往复运动,从而将卷丝环121上的车头纱割断。
本实施例中一种自动断纱的玻璃纤维拉丝机的使用原理为:待叶轮上的纱团全部卷好后,翻转机构13带动主轴机构11和叶轮机构12转动,将卷好纱团的叶轮机构12转到备用位置,将备用位置的叶轮机构12转到工作位置;然后转动电机43带动丝杆42转动使滑动座44带动连接杆45和断纱杆21沿叶轮机构12的长度方向运动,将断纱刀22运动到卷好纱团的叶轮机构12的各个纱团之间,然后驱动气缸47顶推连接块46使连接杆45和断纱杆21转动,将断纱刀22贴在叶轮上,通过叶轮的低速转动将各个纱团之间的连纱割断;同时,叶轮机构12内的薄型气缸31的活塞杆的伸缩运动带动割纱刀33往复运动将卷丝环121上的车头纱割断;割完后断纱刀22和割纱刀33回到原位,为后续的卸纱工作提供了便利。这样就可以实现连纱和车头纱的自动割断,也便于引进自动化设备进行自动化生产。
实施例2
如图5-9所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自动断纱的玻璃纤维拉丝机与实施例的主体结构一致,其区别在于,机架10底部设置有升降机构50,升降机构50包括沿竖直方向运动的升降台51,自动断纱机构20和自动割纱机构30均设置在升降台51上,通过升降台51的升降运动将断纱刀22和割纱刀33分别运动到工作位置,不需要对拉丝机原有结构进行更改,只需要额外增加一套机构即可,可便于工厂现有拉丝机设备的升级改造。
具体设置为,升降机构50包括固定设置在机架10上的固定套管52,固定套管52长度方向与叶轮机构12长度方向一致,固定套管52内转动设置有传动轴53,传动轴53靠近机架10一端连接有伺服电机54,传动轴53远离机架10一端的轴身上间隔布置有两个齿轮55,固定套管52远离机架10一端设置有连接管56,连接管56内竖向布置有两个导向套57,连接管56上方设置有升降台51,升降台51底部向下设置有两根导向柱58,导向柱58置于导向套57内且导向柱58靠近传动轴53一侧竖向设置有齿条59,齿条59与齿轮55啮合。通过伺服电机54驱动传动轴53转动,带动其上的两个齿轮55转动,从而带动齿轮55上啮合的齿条59上下运动,使得导向柱58在导向套57内上下运动,这样就可以实现升降台51的上下运动。
升降台51上设置有安装板,自动割纱机构30的薄型气缸31安装在安装板上,割纱刀33竖直向上布置在叶轮机构12备用叶轮的卷丝环121的豁口122的正下方。这样升降台51上升后将割纱刀33运动到卷丝环121的豁口122内,在薄型气缸31活塞杆的伸缩运动下将车头纱割断。
升降台51上通过铰接轴61铰接设置有转动板62,铰接轴61轴向与叶轮机构12长度方向平行,升降台51位于转动板62下方设置有缺口,升降台51底部设置有支架63,支架63上固定设置有顶推气缸64,顶推气缸64的活塞杆向上且其端部转动连接有连接板65,连接板65另一端通过缺口与转动板62远离铰接轴61一侧转动连接。这样顶推气缸64的活塞杆向上运动通过连接板65顶推转动板62绕铰接轴61向上转动。断纱杆21设置在转动板62远离铰接轴61一侧,转动板62转动即可带动断纱杆21运动,从而带动断纱刀22运动到贴近叶轮位置。
本实施例中一种自动断纱的玻璃纤维拉丝机的使用原理为:待叶轮上的纱团全部卷好后,翻转机构13带动主轴机构11和叶轮机构12转动,将卷好纱团的叶轮机构12转到备用位置,将备用位置的叶轮机构12转到工作位置;伺服电机54驱动传动轴53转动带动两个齿轮55转动,进而驱动齿条59和升降台51向上运动,将割纱刀33运动到工作位置高度;自动割纱机构30的薄型气缸31的活塞杆的伸缩运动带动割纱刀33往复运动将卷丝环121上的车头纱割断;然后升降机构50带动割纱刀33下降断纱刀22工作位置高度,此时割纱刀33与卷丝环121分离;顶推气缸64的活塞杆向上运动通过连接板65顶推转动板62绕铰接轴61向上转动,带动断纱杆21运动将断纱刀22运动到贴近叶轮位置,通过叶轮的低速转动将各个纱团之间的连纱割断;连纱割断后断纱刀22回位,升降机构50带动割纱刀33、断纱刀22回到初始位置,为后续的卸纱工作提供了便利。这样就可以实现连纱和车头纱的自动割断,也便于引进自动化设备进行自动化生产。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自动断纱的玻璃纤维拉丝机,包括机架(10),所述机架(10)上设置有主轴机构(11)、叶轮机构(12)、翻转机构(13)、编排机构(14)、挡丝机构(15)、强制分束机构(16)、水管(17)以及控制机构,其特征是:还包括自动断纱机构(20)和自动割纱机构(30),所述自动断纱机构(20)包括平行于叶轮机构(12)布置的断纱杆(21),所述断纱杆(21)上均匀间隔布置有若干断纱刀(22),所述自动割纱机构(30)包括薄型气缸(31),所述薄型气缸(31)的活塞杆端部固定设置有拔叉(32),所述拔叉(32)远离薄型气缸(31)的一端安装有割纱刀(33),所述叶轮机构(12)的卷丝环(121)侧边开设有豁口(122),所述薄型气缸(31)驱动割纱刀(33)在豁口(122)内沿叶轮机构(12)长度方向往复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断纱的玻璃纤维拉丝机,其特征是:所述机架(10)内设置有底座(41),所述底座(41)上转动设置有丝杆(42),所述丝杆(42)远离叶轮机构(12)的一端连接有转动电机(43),所述丝杆(42)上螺旋连接有滑动座(44),所述滑动座(44)上转动设置有连接杆(45),所述连接杆(45)一端穿过机架(10)与断纱杆(21)一端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断纱的玻璃纤维拉丝机,其特征是:所述连接杆(45)远离叶轮机构(12)的一端固定设置有连接块(46),所述滑动座(44)上设置有斜向布置的驱动气缸(47),所述驱动气缸(47)的活塞杆端部与连接块(46)之间通过转动轴(48)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自动断纱的玻璃纤维拉丝机,其特征是:所述薄型气缸(31)设置在叶轮机构(12)内,所述薄型气缸(31)的活塞杆贯穿叶轮机构(12)的卷丝环(121),所述割纱刀(33)设置在卷丝环(121)的豁口(122)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断纱的玻璃纤维拉丝机,其特征是:所述机架(10)底部设置有升降机构(50),所述升降机构(50)包括沿竖直方向运动的升降台(51),所述断纱杆(21)转动设置在升降台(51)上且断纱刀(22)布置在叶轮机构(12)的纱卷之间,所述薄型气缸(31)固定安装在升降台(51)上,所述割纱刀(33)竖直向上布置在叶轮机构(12)备用叶轮的卷丝环(121)的豁口(122)的正下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自动断纱的玻璃纤维拉丝机,其特征是:所述升降机构(50)包括固定设置在机架(10)上的固定套管(52),所述固定套管(52)长度方向与叶轮机构(12)长度方向一致,所述固定套管(52)内转动设置有传动轴(53),所述传动轴(53)靠近机架(10)一端连接有伺服电机(54),所述传动轴(53)远离机架(10)一端的轴身上间隔布置有两个齿轮(55),所述固定套管(52)远离机架(10)一端设置有连接管(56),所述连接管(56)内竖向布置有两个导向套(57),所述连接管(56)上方设置有升降台(51),所述升降台(51)底部向下设置有两根导向柱(58),所述导向柱(58)置于导向套(57)内且导向柱(58)靠近传动轴(53)一侧竖向设置有齿条(59),所述齿条(59)与齿轮(55)啮合,所述升降台(51)上设置有安装板,所述薄型气缸(31)安装在安装板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自动断纱的玻璃纤维拉丝机,其特征是:所述升降台(51)上通过铰接轴(61)铰接设置有转动板(62),所述铰接轴(61)轴向与叶轮机构(12)长度方向平行,所述断纱杆(21)设置在转动板(62)远离铰接轴(61)一侧,所述升降台(51)位于转动板(62)下方设置有缺口,所述升降台(51)底部设置有支架(63),所述支架(63)上固定设置有顶推气缸(64),所述顶推气缸(64)的活塞杆向上且其端部转动连接有连接板(65),所述连接板(65)另一端与转动板(62)远离铰接轴(61)一侧转动连接。
CN202310815499.0A 2023-07-05 2023-07-05 一种自动断纱的玻璃纤维拉丝机 Pending CN11665523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815499.0A CN116655234A (zh) 2023-07-05 2023-07-05 一种自动断纱的玻璃纤维拉丝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815499.0A CN116655234A (zh) 2023-07-05 2023-07-05 一种自动断纱的玻璃纤维拉丝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655234A true CN116655234A (zh) 2023-08-29

Family

ID=877138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815499.0A Pending CN116655234A (zh) 2023-07-05 2023-07-05 一种自动断纱的玻璃纤维拉丝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655234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185647A (zh) * 2023-09-18 2023-12-08 泰安佳成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断纱玻璃纤维拉丝机及其使用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185647A (zh) * 2023-09-18 2023-12-08 泰安佳成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断纱玻璃纤维拉丝机及其使用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6655234A (zh) 一种自动断纱的玻璃纤维拉丝机
CN112960436A (zh) 一种用于纺织品生产的加工装置
US4368855A (en) Web-cutting apparatus
CN210419747U (zh) 一种玻璃纤维往复式拉丝机
CN110204191B (zh) 一种玻璃纤维往复式拉丝机
CN220376577U (zh) 一种自动断纱的玻璃纤维拉丝机
CN112223358A (zh) 一种化纤丝裁断机
CN215516113U (zh) 一种透析器纤维膜丝转动收集装置
CN221028143U (zh) 一种机头纱免割脱纱玻璃纤维拉丝机
CN112848404A (zh) 一种风电叶片主梁用拉挤板材后处理生产线脱膜布方法
CN218893779U (zh) 一种梳棉机的出棉装置
CN217024862U (zh) 一种可自动穿纤的智能双收线装置
CN111112377A (zh) 一种同步旋转梅花落线机
CN220468460U (zh) 一种服装服饰生产用净裁机
CN213059399U (zh) 一种熔喷布分切机
CN214991173U (zh) 一种玻璃纤维冲切机
CN215885835U (zh) 自动成圈机储放结构
CN218621160U (zh) 一种锦纶纺丝机抽线装置
CN210231052U (zh) 一种无氧铜丝的自动切线换盘装置
CN210456980U (zh) 自动落筒机的勾断丝装置
CN117361869A (zh) 一种机头纱免割脱纱玻璃纤维拉丝机
CN220074876U (zh) 一种薄膜切边后的废边回收装置
CN220977278U (zh) 一种整经机断纱装置
CN218560721U (zh) 一种化纤丝绕卷系统的自动脱筒装置
CN220222886U (zh) 一种自动收卷换卷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Tang Zhiyao

Inventor after: Feng Qiang

Inventor after: Xu Jitao

Inventor after: Zhang Dedong

Inventor after: Zhang Qiang

Inventor after: Bai Long

Inventor after: Xiao Kui

Inventor after: Wang Jinyu

Inventor after: Yuan Zhihui

Inventor after: Qiu Zhen

Inventor after: Wei Bin

Inventor before: Xiao Kui

Inventor before: Feng Qiang

Inventor before: Xu Jitao

Inventor before: Tang Zhiyao

Inventor before: Wang Jinyu

Inventor before: Zhang Dedong

Inventor before: Yuan Zhihui

Inventor before: Qiu Zhen

Inventor before: Wei Bin

Inventor before: Zhang Qiang

Inventor before: Bai L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