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650620A - 一种自噬激活剂在制备抗抑郁症或预防抑郁症药物中的用途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噬激活剂在制备抗抑郁症或预防抑郁症药物中的用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650620A
CN116650620A CN202310756828.9A CN202310756828A CN116650620A CN 116650620 A CN116650620 A CN 116650620A CN 202310756828 A CN202310756828 A CN 202310756828A CN 116650620 A CN116650620 A CN 11665062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utophagy
antidepressant
stress
chronic
t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75682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崔一卉
杨倞
郭沉
郑志薇
郭肖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Priority to CN202310756828.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650620A/zh
Publication of CN1166506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65062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8/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peptides
    • A61K38/16Peptides having more than 20 amino acids; Gastrins; Somatostatins; Melanotropins; Derivatives thereof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25/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nervous system
    • A61P25/24Antidepressa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1/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organic active ingredients
    • A61K31/33Heterocyclic compounds
    • A61K31/395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as a ring hetero atom, e.g. guanethidine or rifamycins
    • A61K31/435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as a ring hetero atom, e.g. guanethidine or rifamycins having six-membered rings with one nitrogen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 A61K31/4353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as a ring hetero atom, e.g. guanethidine or rifamycins having six-membered rings with one nitrogen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ortho- or peri-condensed with heterocyclic ring systems
    • A61K31/436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as a ring hetero atom, e.g. guanethidine or rifamycins having six-membered rings with one nitrogen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ortho- or peri-condensed with heterocyclic ring systems the heterocyclic ring system containing a six-membered ring having oxygen as a ring hetero atom, e.g. rapamyci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30Against vector-borne diseases, e.g. mosquito-borne, fly-borne, tick-borne or waterborne diseases whose impact is exacerbated by climate change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Neurology (AREA)
  • Proteomics, Peptides & Aminoacids (AREA)
  • Gastroenterology & Hepatology (AREA)
  • Pain & Pain Management (AREA)
  • Psychiatr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Neurosurge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edicines That Contain Protein Lipid Enzymes And Other Medic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噬激活剂在制备抗抑郁症或预防抑郁症药物中的用途,该自噬激活剂指的是TAT‑beclin 1,抗抑郁症或预防抑郁症药物是指以促进脑内神经自噬环节为靶标进行增强以实现预防和治疗慢性压力引起的抑郁症的药物。本发明以神经自噬对小鼠神经元内稳态的调节为基础,具备扎实的科学基础,临床创新性与广阔的应用前景,对压力引起的抑郁症具有预防或改善抑郁情绪的作用。

Description

一种自噬激活剂在制备抗抑郁症或预防抑郁症药物中的用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噬激活剂在制备抗抑郁症或预防抑郁症药物中的用途。
背景技术
压力(stress)应对于个体生存而言至关重要。一定时间和强度的压力下,个体往往能够采取合适的压力应对的策略,使个体更加适应环境的变化;而长时间或高强度暴露于压力下,个体则易产生如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慢性压力现已成为抑郁症的最大诱因。
宏观自噬(以下简称“自噬”),是机体内主要的分解代谢途径之一。自噬体吞噬细胞质中多余的堆积蛋白、有缺陷的细胞器以及病原体,随后运输到溶酶体被降解。以往研究表明,自噬参与机体细胞对饥饿的适应、细胞质内容物的周转以及细胞稳态的维持。然而大多数研究关注的主要是外周心肝肾肺脾的自噬活动,对自噬在中枢系统中的功能研究目前来说还非常少。
神经元是非分裂且长寿的细胞。在生命活动中,神经元处于不断激活的状态,因此,神经元代谢水平往往会比较高。在这种高代谢的需求下,维持神经元正常生命活动需要及时去除多余的堆积蛋白和功能失调的细胞器。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自噬是神经元某些生理病理过程蛋白质和细胞器代谢的主要途径之一。神经元存在比较少的自发型自噬,在本底情况下很难观测到自噬小泡,其存在机制并不明确;然而某些刺激,或者病理状态下,比如错误折叠蛋白的堆积,能触发神经元的自噬,产生大量自噬小泡,说明自噬在众多的生理病理过程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虽然其触发的因素和机制目前属于亟待探索的研究领域,近年来,自噬对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开始引起科学家的关注。2006年,Nature在同一期上刊登了两项关于自噬的研究,两个不同的实验室同时发现了特异性的敲除神经元自噬基因能导致一系列的神经退行性疾病。这提示了自发性自噬在神经发育和生命活动中承担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自此以后,出现了一系列关于自噬调控神经系统生理和病理功能的研究,包括学习和记忆,睡眠和节律,以及一些情绪、精神类疾病。越来越多的证据证明,自噬在神经系统的一系列正常生理活动和疾病状态下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这些研究大部分都集中在相关性的层面,关于自噬调控神经元兴奋性和突触传递的具体分子和细胞机制尚且是领域内悬而未决的谜团,很少涉及因果机制和明确自噬调控相关的分子靶点。
自噬在抑郁中的作用,大部分发现集中在自噬和压力以及抗抑郁药物在脑内产生效果的相关性。研究指出,自噬是应激反应的一部分,然而急性压力,以及能诱发抑郁情绪的慢性压力究竟是激活还是抑制脑内自噬水平这一问题一直存在争议。有趣的是,大量研究表明,抗抑郁药物,包括三环类抗抑郁药、选择性五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新型抗抑郁药物氯胺酮以及电休克疗法,能激活自噬的一系列特异或非特异的分子标记物。以上证据都提示了自噬在神经系统中可能起到了对抗压力、维持稳态的保护作用,但自噬如何调控压力、情绪及抑郁的神经环路和分子机制仍旧是亟待开发的空白领域。
本领域内目前没有能够预防抑郁症发生的药物,并且已有的一些成熟的抗抑郁药物往往需要至少2-4周发挥其抗抑郁作用,导致抑郁症的细胞内稳态机制仍需要进一步探索。本领域还需要更新的包括探索自噬相关药物对抑郁情绪的影响机制,以及找到更加高效、有用的预防和治疗慢性压力引起的抑郁症的药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自噬激活剂在制备抗抑郁症或预防抑郁症药物中的用途。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弥补神经元自噬调节压力导致的抑郁情绪的神经环路和分子机制的空白。
本发明经过深入研究,利用生化分子、免疫组化、蛋白测序、转基因动物模型、病毒转染、离体及在体电生理、套管行为学、钙成像、光遗传、化学遗传、药理学等手段,首次发现外侧缰核细胞自噬和情绪调控的因果机制——急性应激可快速诱导小鼠外侧缰核的神经元自噬,而慢性应激则会损害神经元自噬。外侧缰核神经元自噬的受损能够通过干扰谷氨酸受体的内吞作用促进神经元的兴奋性和对应激的易感性。相反,增强外侧缰核神经元自噬可迅速逆转慢性应激小鼠的细胞和行为功能障碍。外侧缰核神经元自噬的这种双向调节的效应是通过调控长时程突触可塑性的强度与发生来实现的,且这种调节是依赖机体活动和需求的。本发明人还发现和证明了多种可以促进外侧缰核神经元自噬的试剂,如TAT-beclin 1和rapamycin,由此提供了提供通过自噬激活剂治疗慢性压力导致的抑郁症的用途和药物,开拓了自噬调控情绪的神经科学新领域,为压力导致抑郁的新机制和新靶点提供进一步的全新理论基础,且提供了补充内源性自噬的药物策略,为预防压力和抵抗抑郁提供了有效分子靶点和治疗方案。
进一步地,TAT-beclin 1的氨基酸序列为:
Tyr-Gly-Arg-Lys-Lys-Arg-Arg-Gln-Arg-Arg-Arg-Gly-Gly-Thr-Asn-Val-Phe-Asn-Ala-Thr-Phe-Glu-Ile-Trp-His-Asp-Gly-Glu-Phe-Gly-Thr。
进一步地,rapamycin的结构式为: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通过自噬激活剂,如TAT-beclin 1和rapamycin,促进外侧缰核自噬,进而起到预防和治疗慢性压力导致的抑郁症的用途。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自噬激活剂在制备抗抑郁症或预防抑郁症药物中的用途,所述药物为以促进脑内神经自噬环节为靶标进行增强以实现预防和治疗慢性压力引起的抑郁症的药剂,所述自噬激活剂为TAT-beclin 1。
进一步地,所述预防或治疗慢性压力引起的抑郁症的药剂还包括有使TAT-beclin1稳定性提高的成分。
进一步地,所述使TAT-beclin 1稳定性提高的成分为稳定剂。
本发明还提供了用TAT-beclin 1特异性促进外侧缰核自噬能够起到预防和治疗慢性压力引起的抑郁症的方法,具体地,在小鼠抑郁造模完成后通过套管给外侧缰核TAT-beclin 1能起到抗抑郁作用。
另外本发明也证明了外侧缰核套管给TAT-beclin 1和腹腔注射rapamycin,能够促进外侧缰核自噬。
在本发明的其中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的抑郁动物模型思路,具体指通过减少外侧缰核自噬实现抑郁造模的方法,通过Atg7-flox/flox转基因小鼠,结合外侧缰核注射含cre病毒的策略,实现敲除外侧缰核Atg7的抑郁模型。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本发明的预防和治疗慢性压力引起的抑郁症的方法和本发明的预防和治疗慢性压力引起的抑郁症的药物,特别适合用于预防和快速治疗慢性压力诱导的抑郁情绪。本领域目前仍然缺乏能够预防慢性压力引起抑郁症的药物,并且大多数抗抑郁药一般需要一周到几周时间才能发挥抗抑郁的作用,例如治疗抑郁症临床常用的是5-HT再摄取抑制剂(SSRI),而SSRI通常在2-4周才显效。本发明提供的思路方法和药物(如TAT-beclin1)能够起到预防作用,并且它的抗抑郁起效时间可在当日看到。
本发明提供的药物的活性成分为促进外侧缰核中神经元自噬的试剂。尽管适用于治疗的本发明的药物中的活性成分可以以原料化合物的形式给药,但优选将活性成分,任选地以生理上可接受的盐的形式,与一种或多种佐剂、赋形剂、载体、缓冲剂、稀释剂和/或其他常规的药物辅料一起引入药物。
可以通过任意方便的适合的途径给予本发明的药物。优选的给药途径包括口服给药,特别是以片剂、胶囊、锭剂、散剂和液体形式;和胃肠外给药,特别是皮肤、皮下、肌内和静脉内注射。本发明的药物可以由本领域技术人员通过使用适合于期望制剂的标准方法和常规技术制备。如果需要,则可以使用适合于使活性成分缓释的组合物。
本发明的药物可以是那些适合于口服、直肠、支气管、鼻、肺、局部(包括颊和舌下)、透皮、阴道或肠胃外(包括皮肤、皮下、肌内、腹膜内、静脉内、动脉内、脑内、眼内注射或输注)给药的药物,或那些适合于通过吸入或吹入给药(包括粉末和液体气雾剂给药)或适合于通过缓释系统给药的形式的药物。适合的缓释系统的实例包括含有本发明化合物的固体疏水性聚合物的半渗透基质,该基质可以是成形的制品形式,例如薄膜或微囊。
因此可将本发明的药物中的活性成分与常规的佐剂、载体或稀释剂一起制成药物及其单位剂量的形式。这样的形式包括固体、并尤其是片剂、填充胶囊、散剂和微丸的形式,以及液体、尤其是水溶液或非水溶液、混悬剂、乳剂、酏剂和填充上述形式的胶囊,所有这些形式均用于口服,用于直肠给药的栓剂、以及用于胃肠外的无菌可注射溶液。这样的药物及其单位剂型可包括常规比例的常规成分,含有或不含另外的活性化合物或成分,并且这样的单位剂型可含有与所需每日应用剂量范围相当的任何适合的有效量的活性成分。
为从本发明药物中的活性成分制备药物,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可以是固体或者液体。固体形式的制剂包括散剂、片剂、丸剂、胶囊、扁囊剂、栓剂以及可分散的颗粒剂。固体载体可以是一种或多种还能用作稀释剂、矫味剂、增溶剂、润滑剂、悬浮剂、粘合剂、防腐剂、片剂崩解剂或包囊材料的物质。
适合于口服使用的含水混悬剂可通过将细粉碎的活性成分分散在含黏性物质、如天然或合成的树胶、树脂、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钠、或其他众所周知的悬浮剂的水中而制备。
还包括欲在临用之前转化为用于口服给药的液体形式制剂的固体形式制剂。这样的液体形式包括溶液、混悬剂和乳剂。除活性成分之外,这样的制剂还可包含着色剂、矫味剂、稳定剂、缓冲剂、人造和天然的甜味剂、分散剂、增稠剂、增溶剂等。
为了局部施用到表皮,可将本发明化合物配制成软膏剂、霜剂,或洗剂,或透皮贴剂。例如,软膏剂和霜剂可用水性或油性基质外加适合的增稠剂和/或胶凝剂配制而成。洗剂可用水性或油性基质配制而成,且通常还含一种或多种乳化剂、稳定剂、分散剂、悬浮剂、增稠剂或着色剂。
或者,本发明药物中的活性成分可以干粉形式提供,例如化合物在适合的粉末基质(如乳糖、淀粉、淀粉衍生物(如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和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中的粉末混合物。适宜地,粉末载体将在鼻腔内形成凝胶。粉末组合物可以单位剂型呈现,例如以胶囊或药筒(如明胶的胶囊或药筒)形式,或以粉末可借助吸入器从中给药的泡罩包装形式。
需要时,可以应用适合提供活性成分缓释的组合物。
药物制剂优选为单位剂型。这类形式中,制剂被细分为含有适量活性组分的单位剂量。单位剂型可以是包装的制剂,该包装含有离散量的制剂,如包装的片剂、胶囊,以及小瓶或安瓿中的粉末。此外,单位剂型可以是胶囊、片剂、扁囊剂或锭剂本身,或者可以是适合数量的任何这些剂型的包装形式。
用于口服给药的片剂或胶囊和用于静脉内给药和连续输注的液体是优选的组合物。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当意欲使用本发明的药物治疗具有滥用倾向和因烟碱成瘾导致的脱瘾症状时,关注例如树胶、贴剂、喷雾剂、吸入剂、气雾剂等这样的制剂。
治疗有效剂量意指缓解症状或病况的活性成分的量。治疗功效和毒性,例如ED50和LD50,可以通过在细胞培养物或实验动物中的标准药理学程序而测定。治疗性和毒性效果之间的剂量比例是治疗指数,其可以通过LD50/ED50的比例而表达。
给予的剂量当然必须针对所治疗的个体的年龄、体重和病症,以及给药途径、剂型及给药方案,以及期望的结果而小心地调整,且确切的剂量当然应该由医师决定。
实际的剂量取决于所治疗疾病的性质及严重程度、确切的给药方式和给药剂型,且在医师的判断范围之内,可以根据本发明具体情况通过递增剂量而改变,以产生期望的治疗效果。
本发明以神经自噬对小鼠神经元内稳态的调节为基础,具备扎实的科学基础,临床创新性与广阔的应用前景,对压力引起的抑郁症具有预防或改善抑郁情绪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急性压力增加外侧缰核自噬水平,慢性压力导致外侧缰核自噬功能缺陷相关示意图;其中,(A)为急性应激、慢性应激下蛋白免疫印迹实验设计示意图;(B)为小鼠LHb在不同应激条件下代表自噬水平的p62(自噬体特异性标志物)免疫印迹信号强度的代表图像;(C)为小鼠LHb在不同应激条件下代表自噬水平的p62免疫印迹信号强度的定量示意图;
图2是外侧缰核神经细胞自噬功能缺陷导致抑郁相关示意图;其中,(A)为病毒策略示意图;(B)为蛋白免疫印迹实验设计示意图;(C)为来自小鼠LHb的p62免疫印迹信号强度的代表图像(左)和定量(右)表明示意图;(D)-(F)为LHb中Atg7的特异性缺失的行为学结果图;
图3是外侧缰核局部激活自噬能迅速诱导抗抑郁表型相关示意图;其中,(A)为外侧缰核局部激活自噬能迅速诱导抗抑郁的工作流程图;(B)为外侧缰核局部TAT-beclin 1给药实验设计示意图;(C)为TAT-beclin 1在外侧缰核局部套管给药的对p62蛋白影响的蛋白免疫印迹实验结果图(上:代表图像;下:小鼠LHb的p62免疫印迹信号强度);(D)为套管位点示意图;(E)为在CRS造模后LHb套管局部给TAT-beclin 1的行为学结果图;(F)为腹腔注射rapamycin实验设计示意图;(G)为Rapamycin腹腔给药的对p62蛋白影响的蛋白免疫印迹实验结果图(左:代表图像;右:小鼠LHb的p62免疫印迹信号强度);(H)为CRS模型下Rapamycin腹腔给药的行为学结果图;
图4是自噬双向调控神经元突触内稳态相关示意图;其中,(A)为慢性束缚模型小鼠电生理实验设计示意图;(B)为添加TAT-beclin 1慢性束缚后LHb神经元三种放电类型(沉默型、强直放电型和簇状放电型)的比例图;(C)为添加TAT-beclin 1慢性束缚后LHb神经元自发放电频率图;(D)为慢性束缚后添加TAT-beclin 1后LHb神经元沉默型、强直放电和簇状放电三种放电类型的代表图;(E)-(F)为TAT-beclin 1s对sEPSC的频率和幅值以及sIPSC的频率和幅值的结果图;(G)为病毒策略特异性敲降LHb Atg7基因造成脑区特异自噬缺陷的电生理实验设计示意图;(H)为Atg 7-/-LHb神经元三种放电类型的代表图;(I)为Atg 7+/+(左)和Atg 7-/-(右)LHb神经元三种放电类型的比例图;(J)为Atg7+/+(上)和Atg7-/-(下)LHb神经元sEPSC的代表图;(K)-(L)为LHb中Atg7的缺失对sEPSC的频率和幅值以及sIPSC的频率和幅值的结果图;(M)为Atg 7-/-LHb神经元膜上蛋白免疫印迹鉴定GluA1和GluN1增加的实验结果图;(N)为慢性束缚后LHb膜上GluA1、GluA2和GluN1增加GABAA不变时的蛋白免疫印迹实验结果图;(O)为STORM显示急性束缚下GluA2在自噬泡内内吞的结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发明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发明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本发明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发明。在本发明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发明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发明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本实施例中,术语“簇状发放”或“簇状放电”,是指神经元在放电过程中同时产生两个或两个以上峰电位的放电模式。
本实施例中,术语“自噬”是指是真核细胞在自噬相关基因的调控下利用溶酶体降解自身细胞质蛋白和受损细胞器的过程。具体地,本发明中主要是指“巨自噬”,指通过形成具有双层膜结构的自噬体包裹胞内物质,最终自噬体与溶酶体融合。
本实施例中,“治疗”包括:改良、减轻、减少与抑郁症相关的症状的进行中的过程或结果;改善与抑郁症相关的症状的进行中的过程或结果;使处于导致特定机体功能损伤的疾病或病症中的机体功能正常化的进行中的过程或结果;或者引发疾病的一种或多种临床可测定的参数改善的进行中的过程或结果。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治疗目的是预防或减慢(减轻)不希望的生理情况、病症或疾病,或获得有益的或期望的结果。该结果可以是,例如医学的、生理学的、临床的、物理治疗、职业治疗,面向保健人员或患者;或本领域理解为“生活品质”或日常生活活动的参数。本发明中,有益的或期望的临床结果包括但不限于,减轻症状;减小/缩小该情况、病症或疾病的程度;稳定(即非恶化)该情况、病症或疾病的状态;延迟该情况、病症或疾病的开始或减慢其进展;改善或缓和该情况、病症或疾病;和减轻(无论部分或总体)、无论可检测出的或不可检测出的;或增强或改善该情况、病症或疾病。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治疗包括引发临床有效响应而没有过度水平的副作用。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治疗也包括与如果不接受治疗的预期的存活期相比延长存活期。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治疗指给药药物或对患者执行医疗程序。本发明中,治疗是治愈虚弱或病,或改良患者的临床情况,包括降低病程或疾病严重度,或主观改善患者的生活品质或延长患者的存活期。
本发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内容:
(1)实验动物:
本研究所用小鼠包括C57BL/6小鼠,Atg7-flox/flox及LC3-GFP小鼠。C57BL/6小鼠购买自上海斯莱克实验动物有限责任公司。Atg7-flox/flox及LC3-GFP小鼠由本实验室自己饲养繁殖。所有的小鼠均是四只或五只一笼饲养在温度与湿度恒定,食物与水可以自由摄取,12小时明暗循环(开灯照明期为每天早7:00至晚7:00)的房间中。所有动物的使用与操作均符合浙江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实验动物管理委员会关于实验动物操作和动物福利的要求。
(2)各种压力造模:
束缚应激压力(Chronic Restraint Stress,CRS):年龄:8周至11周,束缚应激方法参照Kyoung-Shim Kim等(2006)报道的方法,将动物置于50ml离心管(离心管上烙制直径2mm小孔数十个,用于通风),束缚一定时间。慢性束缚,每日束缚2h(10:00~12:00),连续进行14天。急性束缚应激下,C57BL/6小鼠只接受2h束缚。正常组动物4~5只/笼,不给予任何干预,放置在另一房间。
社交挫败应激模型(Social defeat Stress,SDS):年龄:8周至11周,社会挫败应激方法参照Golden等(2011)报道的方法,慢性社会挫败为将C57小鼠置于筛选后对入侵者具有攻击行为的CD-1大鼠笼内,每日攻击5-10min,其余时间用透明隔板隔开,连续进行10天。急性社会挫败应激下,C57BL/6小鼠只接受5min CD-1的攻击。正常组动物4只/笼,不给予任何干预,放置在另一房间。
获得性无助模型(Learned-helplessness model,LH):年龄:8周至11周,获得性无助模型参照S.Chourbaji等(2005)报道的方法,慢性获得性无助范式下连续两天将C57BL/6小鼠单独置于电击箱中,先给小鼠5min的自由移动时间,使其适应新环境,再启动电击程序。电击程序为在60min内随机间隔(1-15s)给小鼠足部360次持续1-3s的0.8mA电流。急性足部电击应激组3min内随机间隔(1-15s)给小鼠足部15次持续1-3s的0.8mA电流。正常组动物4~5只/笼,不给予任何干预,放置在另一房间。
(3)抑郁相关行为学检测:
强迫游泳测试:强迫游泳实验在正常亮度灯光下进行。小鼠被放入有水的圆柱形桶内进行6分钟游泳,水温23-25℃。桶高25cm,直径12cm。水的深度以避免小鼠后肢触碰到桶的底部为准。使用录像设备将小鼠行为记录下来进行分析。游泳过程后4分钟不动时间的分析由不知晓实验分组的人进行。游泳中的不动行为定义为除了维持头部在水面以上的小动作以外基本保持不动或者漂浮的状态。
糖水偏好测试:糖水偏好测试前将小鼠进行单笼饲养,然后给予两瓶纯水适应两天。水剥夺24小时后,给予一瓶纯水一瓶1%的糖水在黑暗中进行3小时测试,间隔半个小时调换两个水瓶的位置,消除动物的位置偏好。分别测得两种水的消耗量后,计算急性糖水的消耗量占总消耗量的百分比。对于慢性糖水偏好测试,在接下来的两天内连续监测蔗糖消耗百分比,每24小时更换一次瓶子位置,计算慢性糖水的消耗量占总消耗量的百分比。
旷场实验:在所有其他行为进行之前进行。小鼠被放置在一个40cm x 40cm x40.5cm的方形盒,旷场上方灯光要亮于周围灯光。使用Any-maze软件(Stoelting)进行记录和数据分析。
(4)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
实验动物经过1%戊巴比妥(100毫克/公斤)深度麻醉后进行脑组织分离,相应脑组织在显微镜下被迅速剥离后放入液氮内保存。按照每个上样孔5-15ug蛋白上样量在10%的SDS-PAGE胶上将样品进行电泳分离,然后转膜后进行免疫印迹显色分析。所用抗体为anti-NR1,anti-GluA1和anti-tubulin antibody。最后使用Millipore公司的高敏感度ECL反应液进行显色。
(5)电生理脑片制备及记录:
动物用1%戊巴比妥(100mg/kg)麻醉,然后灌注20mL冰水混合物人工脑脊液ACSF(95%氧气和5%二氧化碳),ACSF中含有210mM蔗糖,125mM氯化钠,2.5mM氯化钾,25mM碳酸氢钠,1.25mM米磷酸二氢钠,1mM氯化镁,1mM氯化钙,25mM葡萄糖和1mM丙酮酸钠。使在冰水混合物状的ACSF中,用Leica VT1200S切片机对LHb进行冠状切片(300μm),脑片在32℃ASCF中进行孵育(125mM氯化钠,2.5mM氯化钾,25mM碳酸氢钠,1.25mM磷酸二氢钠,1mM氯化镁,1mM氯化钙,25mM葡萄糖)。切片后脑片恢复至少1小时,然后放至室温下继续孵育,最后进行电生理记录。在34℃下,对LHb神经元进行全细胞膜片钳记录。以2-3mL/min连续灌注ACSF(与孵育液相同)。用垂直拉针仪(PC-100,Narishige)拉制玻璃电极(Sutter Instrument),玻璃电极电阻为5-6MΩ。使用含有127k-葡萄糖酸盐、13mM氯化钾、4mM Mg3-ATP、0.3mMNa3-GTP、0.3mM EGTA、10mM HEPES和10mM磷酸肌酸钠(pH=7.25)的内液进行记录。记录使用pCLAMP 10.6软件(Axon Instruments)、MultiClamp 700B放大器放大神经元信号,然后用Digidata 1550B进行2kHz滤噪和10kHz采样。为了记录自发兴奋性(sEPSCs)和抑制性(sIPSCs)突触后电流,将神经元置于-50mV电压钳模式下。为了记录神经元自发活动,将神经元置于电流钳模式(I=0pA)。为了检测0.5μM、1μM和5μM的TAT-beclin 1对抑郁造模小鼠LHb神经元的剂量效应,我们设计了孵育实验,在记录前将tBP液灌注到记录室中孵育至少10min,然后进行sEPSC、sIPSC等参数的记录。使用Clampfit 10.6(Molecular Devices)和Mini analysis Program(Synaptosoft Inc.,NJ)对电生理数据进行分析。
(6)立体定位注射,光纤电极植入与组织学:
成年雄性小鼠异氟烷维持麻醉后,固定于立体定位仪上。每只小鼠每侧外侧缰核注射约80-100nL AAV病毒(病毒滴度约为1012病毒颗粒每ml)。外侧缰核的立体定位坐标为:前后距离bregma-1.72mm(AP),左右旁开±0.46mm(ML),深度为垂直-2.68mm(DV)。病毒在自行拉制的玻璃电极内以100-150nL/min的速度被注入。注射结束后,电极继续在脑内保留10分钟,然后将电极缓慢移出。光纤在病毒注射完成后被植入到相应脑区。病毒注射手术后让动物至少恢复7天然后进行后续行为、光纤记录实验。在所有行为测试结束后,将对动物进行注射位点检查,只有注射位点准确的动物数据才被用于分析。
(7)普通电镜:
麻醉小鼠(1%戊巴,100mg/kg),直接用4% PFA灌流小鼠,取出脑子后,在显微镜下冰上取材。取材后的组织在2.5%戊二醛PBS缓冲液中4℃固定过夜。用约1ml 0.1M PBS漂洗10min 2-3次。用约50-100μL(没过样品)的1%锇酸固定1.5h。用水漂洗10min 2-3次。100μL左右2%醋酸铀水溶液固定/染色30min。脱水(50%、70%、90%乙醇各10-15min,100%乙醇15-20min,100%丙酮20min 2次)。渗透:包埋剂+纯丙酮(1:1)500μL室温2h,之后用包埋剂+纯丙酮(1:3)过夜。纯包埋剂换液,并以正确方向包埋。聚合后,超薄切片(leica UC7),染色,上机观察。
(8)统计方法:
所有行为和电生理实验均随机分组,采用GraphPad Prism软件8进行数据分析。如果病毒注射部位或给药部位不在目标脑区,则数据点被排除在分析之外。对于所有数据,首先检查方差的正态性和齐性。如适用,使用配对或非配对t检验,或使用Welch校正的非配对t检验,使用Dunnett多重比较检验的单因素方差分析,未校正的Fisher LSD或Tukey多重比较检验,或使用Holm-Sidak多重比较检验的混合效应分析。对于非高斯分布的数据,采用了Wilcoxon检验、Mann-Whitney检验、Kruskal-Wallis检验和Dunn多重比较检验。为了比较LHb神经元的放电模式和峰值百分比,可以采用卡方检验。数据以mean±S.E.M.表示。所有统计检验均采用双侧检验,统计学显著性设p<0.05。
实施例1:急性压力增加外侧缰核自噬水平,慢性压力导致外侧缰核自噬功能缺陷。
采用上述步骤(1)-步骤(8)中的方法进行实验,神经元的异常活动主要归因于突触传递异常、自身生理特性变化以及神经元内环境的改变。近期,发明人主导课题发表论文表明,外侧缰核簇状放电编码抑郁情绪,在天生抑郁大鼠模型和慢性压力抑郁小鼠模型中,外侧缰核簇状放电增加从而对下游“奖赏中心”产生更强烈的抑制。为了探索外侧缰核内稳态发生何种变化,并阐明神经细胞在压力过程中对神经内稳态产生何种调控,进一步检测了外侧缰核的自噬水平在急性压力和慢性压力中的变化。可以发现,外侧缰核在急性束缚压力下p62蛋白减少为对照组的0.5324±0.09082倍(P<0.01),说明自噬水平显著升高,而经历慢性束缚压力之后,p62蛋白增加为对照的2.643±0.6974倍(P<0.01),在经历急性社交挫败压力后p62蛋白下降为对照组的0.629±0.1223倍(P<0.01),在经历慢性社交挫败压力后CSDS p62蛋白上升为对照组的2.464±0.3406倍(P<0.01),在经历急性电击压力后p62蛋白下降为对照组0.5768±0.1195倍(P<0.01),在经历慢性电击压力后p62蛋白上升为对照组组的1.293±0.08905倍(P<0.01),说明外侧缰核在急性应激压力后自噬增加,在慢性应急压力后呈现自噬功能缺陷,如图1所示。
实施例2:外侧缰核神经细胞自噬功能缺陷导致抑郁。
采用上述步骤(1)-步骤(8)中的方法进行实验,为了探究外侧缰核神经元的自噬对抑郁表型的影响,在Atg7-flox的小鼠外侧缰核注射神经元的特异的Cre病毒,对神经细胞进行自噬基因Atg7敲除,蛋白免疫印迹实验p62蛋白上升为对照组的9.765±1.012倍(P<0.001),表明自噬明显减弱,同时发现LHb中Atg7的特异性缺失不影响OFT中的焦虑行为和运动能力,中间区域停留时间分别为105±12.8s和73.14±10.06s(n.s.),运动的距离分别为36.4±2.903m和33.31±2.013m(n.s.),但会导致FST中的行为绝望,不动时间由64.2±7.42s上升为116.6±13.29s(P<0.01)和SPT中的快感缺失的行为表型,糖水偏好由77.88±3.205%下降为71.18±2.82%(P<0.01),如图2所示。
实施例3:外侧缰核局部激活自噬能迅速诱导抗抑郁表型。
采用上述步骤(1)-步骤(8)中的方法进行实验,急性压力能迅速增加自噬水平,而慢性压力则诱导自噬功能缺陷。敲除自噬基因能迅速诱导抑郁,因此推测,自噬的增加是应激反应的有益部分,可能可以对抗压力。因此在行为学检测前通过套管向外侧缰核局部注射自噬激动剂TAT-beclin 1(20μg/μL,用生理盐水溶解),发现自噬激动剂TAT-beclin 1增加外侧缰核的自噬水平,其p62蛋白下降为CRS组的0.2877±0.05835倍(P<0.05),可以发现,TAT-beclin 1能避免慢性束缚造模引起的糖水偏好实验中的快感缺失的行为表型,糖水偏好由59.63±2.803%上升为78.46±5.333%(P<0.01),也会逆转强迫游泳实验中行为绝望的行为表型,不动时间时间由61.29±13.1s下降为15.67±3.712s(P<0.01),但是不会影响旷场实验中的焦虑行为表型和运动能力,中央区域停留时间分别为61.57±5.815s,58±5.638s(n.s.),运动距离分别为46.4±2.976m47.83±3.346m(n.s.)。此外,还可以发现行为学检测前腹腔注射rapamycin(10mg/kg体重,10% DMSO,40% PEG300,5% Tween-80and 45%生理盐水溶解)能增加外侧缰核自噬,其p62蛋白下降为CRS组的0.4869±0.01525倍,并即刻起到抗抑郁的作用,避免慢性束缚造模引起的糖水偏好实验中的快感缺失的行为表型,同对照组相比,慢性束缚造模后给溶剂组的糖水偏好由70.92±2.46s下降为60.76±3.397s(P<0.05),同慢性束缚造模后给溶剂组相比,慢性束缚造模后给rapamycin组的不动时间上升为73.1±4.413s(P<0.05)。行为学检测前腹腔注射rapamycin也能逆转CRS组的强迫游泳实验中行为绝望的行为表型,同对照组相比,慢性束缚造模后给溶剂组的不动时间由75.3±5.867s上升为100.8±7.232s(P<0.05),同慢性束缚造模后给溶剂组相比,慢性束缚造模后给rapamycin组不动时间上升为92.27±12.36s(P<0.01),但是不会影响旷场实验中的焦虑行为表型和运动能力,对照组、CRS给溶剂组以及CRS给rapamycin组中央区域停留时间分别为72.33±16.43s、58.93±5.6s(n.s)以及78.59±11.29s(n.s.),运动距离分别为35.18±2.326m(n.s.)、35.36±2.664m以及38.05±2.626m(n.s.)。如图3所示。其中,从图4中(N)可以看出,当外侧缰核在慢性压力刺激下突触联系增强,兴奋性相关蛋白GluA1、GluA2和Glu N1表达增加,同对照组相比,CRS组组GluA1表达增加2.2±0.3444倍(P<0.01)、GluA2表达增加2.361±0.4709倍(P<0.05),GluN1表达增加2.929±0.4408倍(P<0.01),抑制性相关蛋白GABAA表达不变,为对照组的0.9389±0.1862倍(n.s.);与此同时,自噬系统被激活时能增加膜蛋白的代谢以对抗急性压力产生的细胞超兴奋状态;慢性压力导致自噬系统功能缺陷,膜蛋白不能正常代谢,导致突触活性、细胞兴奋性等均增强;对外侧缰核补充外源性的自噬激活剂,能有效的重新启动自噬机制,让细胞恢复正常活性水平,从而产生抗抑郁效果。
实施例4:改变自噬双向调控神经元突触内稳态。
采用上述步骤(1)-步骤(8)中的方法进行实验,为了探究自噬调控情绪的细胞分子机制,进一步在慢性束缚刺激引起自噬功能缺陷和自噬激活药物引起的自噬功能增加的小鼠外侧缰核中进行了细胞电生理。以往的研究发现,慢性束缚刺激增加了外侧缰核sEPSC的频率和幅值,不改变sIPSC的频率和幅值,本实验中激活自噬呈现药物剂量依赖效应(0.1μM,1μM,5μM)的拮抗外侧僵核过度兴奋。Burst、Tonic和Silent的比例由CRS组的63%:11%:26%分别下降为0.5μM组的18.5%:18.5%:63%(P<0.0001)、1μM组的9.7%:25.8%:64.5%(P<0.0001)和5μM组的5%:9%:86%(P<0.0001),并且放电的Burst:Tonic由CRS组的78.83%:21.17%下降为0.5μM组的52.47%:47.53%(P<0.0001)、1μM组的9.22%:90.78%(P<0.0001)和5μM组的10.48%:89.52%(P<0.0001),神经元自发放电的频率由CRS组的2.837±0.6805Hz下降为0.5μM组的0.9269±0.4346Hz(P<0.01)、1μM组的1.586±0.7524Hz(P<0.01)、和5μM组的0.1439±0.1392Hz(P<0.0001),迅速降低外侧缰核的兴奋性突触后电流的幅值与频率,sEPSC的幅值由CRS组的18.56±1.901pA下降为0.5μM组的13.14±0.8273pA(P<0.05)、1μM组的13.47±1.146pA(P<0.001)、和5μM组的12.27±0.6273pA(P<0.0001),频率由CRS组的3.902±0.5572Hz下降为0.5μM组的2.45±0.3489Hz(P<0.01)、1μM组的1.755±0.2961Hz(P<0.05)和5μM组的0.9879±0.1429Hz(P<0.01),表明降低了外侧缰核神经元兴奋性,但是不会影响抑制性突触后电流的幅值和频率,sIPSC的幅值由CRS组的7.031±0.2454pA变为0.5μM组的8.176±0.4778pA(n.s.)、1μM组的6.295±0.2179pA(n.s.)和5μM组的7.733±0.5759pA(n.s.),频率由CRS组的0.5351±0.08949Hz下降为0.5μM组的0.8609±0.1694Hz(n.s.)、1μM组的0.595±0.07744Hz(n.s.)和5μM组的0.6951±0.1795Hz(n.s.)。同时可以发现,用病毒策略引起外侧缰核自噬缺陷后,Burst、Tonic和Silent的百分比从12%:24%:64%变为37%:9%:54%(P<0.0001),增加了sEPSC的频率和幅值,sEPSC的频率由1.955±0.1733Hz上升为3.8±0.5906Hz(P<0.0001),幅值由12.15±0.5784pA上升为15.46±1.359pA(P<0.05),降低了sIPSC的频率由0.8093±0.1438Hz下降为0.5332±0.08999Hz(P<0.01),不改变sIPSC的幅值,自噬正常组和自噬缺陷组幅值分别为7.664±0.4569pA、6.58±0.2756pA(n.s.)。说明自噬缺失导致外侧缰核簇状放电增加,过度兴奋,同时蛋白免疫印迹实验结果显示谷氨酸亚基受体膜蛋白增加,同对照组相比,cre组GluA1表达增加2.133±0.1542倍(P<0.01)、GluA2表达增加2.368±0.3379倍(P<0.01),和GluN1表达增加2.962±0.5918倍(P<0.05),抑制性相关蛋白GABAA表达不变,为对照组的0.8861±0.0905倍(n.s.)。说明自噬缺陷能够引起膜上谷氨酸受体的增加;在慢性束缚模型的小鼠上,也发现了膜上谷氨酸受体的增加,此外随机光学重建显微镜(STORM)实验发现2h急性束缚后,谷氨酸亚基与自噬依赖分子LC3共标,提示自噬能够通过内吞谷氨酸受体的方式调控外侧缰核神经元兴奋性,如图4所示。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4)

1.一种自噬激活剂在制备抗抑郁症或预防抑郁症药物中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为以促进脑内神经自噬环节为靶标进行增强以实现预防或治疗慢性压力引起的抑郁症的药剂,所述自噬激活剂为TAT-beclin 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药剂为片剂、胶囊、溶液、悬浮液或注射液。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预防或治疗慢性压力引起的抑郁症的药剂还包括有使TAT-beclin 1稳定性提高的成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使TAT-beclin 1稳定性提高的成分为稳定剂。
CN202310756828.9A 2023-06-26 2023-06-26 一种自噬激活剂在制备抗抑郁症或预防抑郁症药物中的用途 Pending CN11665062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756828.9A CN116650620A (zh) 2023-06-26 2023-06-26 一种自噬激活剂在制备抗抑郁症或预防抑郁症药物中的用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756828.9A CN116650620A (zh) 2023-06-26 2023-06-26 一种自噬激活剂在制备抗抑郁症或预防抑郁症药物中的用途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650620A true CN116650620A (zh) 2023-08-29

Family

ID=877190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756828.9A Pending CN116650620A (zh) 2023-06-26 2023-06-26 一种自噬激活剂在制备抗抑郁症或预防抑郁症药物中的用途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650620A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954896A1 (en) * 2014-06-13 2015-12-16 Max-Planck-Gesellschaft zur Förderung der Wissenschaften e.V. Small molecule inhibitors of the E3 Ligase Skp2 in depression and other diseases
US20160136123A1 (en) * 2013-06-14 2016-05-19 Vojo P. Deretic Treatment of autophagy-related disorders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60136123A1 (en) * 2013-06-14 2016-05-19 Vojo P. Deretic Treatment of autophagy-related disorders
EP2954896A1 (en) * 2014-06-13 2015-12-16 Max-Planck-Gesellschaft zur Förderung der Wissenschaften e.V. Small molecule inhibitors of the E3 Ligase Skp2 in depression and other diseases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ANNE GULBINS: "Antidepressants act by inducing autophagy controlled by sphingomyelin–ceramide", 《MOLECULAR PSYCHIATRY》, vol. 23, 23 July 2018 (2018-07-23), pages 2324 - 2346, XP036856754, DOI: 10.1038/s41380-018-0090-9 *
SANAE SHOJI-KAWATA: "Identification of a candidate therapeutic autophagy-inducing peptide", 《NATURE》, vol. 494, no. 7436, 14 February 2013 (2013-02-14), pages 201 - 206, XP055225704, DOI: 10.1038/nature1186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Lin et al. The raphe dopamine system controls the expression of incentive memory
Fan et al. Metformin produces anxiolytic‐like effects in rats by facilitating GABAA receptor trafficking to membrane
CN104127434B (zh) 使用唑尼沙胺和阿坎酸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和相关病症的组合组合物
Loucks et al. Deciphering the role of Shh signaling in axial defects produced by ethanol exposure
EA021731B1 (ru) Новые композиции для лечения болезни альцгеймера
TW201605443A (zh) 治療x染色體脆折症及相關病症的方法
WO2018205935A1 (zh) 治疗抑郁症的方法和药物组合物
Shen et al. Essential role of the NO signaling pathway in the hippocampal CA1 in morphine-associated memory depends on glutaminergic receptors
Jiao et al. Sevoflurane Impairs Short‐Term Memory by Affecting PSD‐95 and AMPA Receptor in the Hippocampus of a Mouse Model
Yan et al. Effects of vestibular damage on the sleep and expression level of orexin in the hypothalamus of rats and its correlation with autophagy and Akt tumor signal pathway
CN102625707A (zh) Hip/pap或其衍生物的新应用
US10149860B2 (en)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for treating alzheimer&#39;s disease and other tauopathies
CN116650620A (zh) 一种自噬激活剂在制备抗抑郁症或预防抑郁症药物中的用途
C Brett et al. Current therapeutic advances in patients and experimental models of Huntington's disease
CN107735094A (zh) 胱氨酸‑谷氨酸转运蛋白的抑制剂的新用途
WO2017195224A1 (en) Rho gtpase activating bacterial toxins for use in the treatment of disorders of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by mucosal administration
CN101627984A (zh) 2-(α-羟基戊基)苯甲酸钾预防和/或治疗老年痴呆的用途
CN108853510A (zh) Nmdar抑制剂和t型钙离子通道抑制剂的组合对抑郁症的治疗和药物
CN106456606A (zh) 吲哚基及吲哚啉基异羟肟酸于治疗神经退化病症或认知缺乏的用途
WO2012117334A1 (en) Mglur5 positive allosteric modulators for use in the treatment phelan-mcdermid syndrome
JP2019511495A (ja) GSK3β阻害薬チデグルシブによるCDKL5障害の治療
WO2020165802A1 (en)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relating to use of agonists of alpha5-containing gabaa receptors
CN106659704A (zh) 治疗神经发育疾病和障碍的方法
Xie et al. Effects of Ambroxol Hydrochloride on Lung Tissue Cell Apoptosis and Vascular Remodeling in Rats with Smoke Induced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US20230233544A1 (en) T-type calcium channel enhancer for treating taf1 associated neurological defect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