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648825A - 馈电带线、移相器、阵列天线及基站 - Google Patents

馈电带线、移相器、阵列天线及基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648825A
CN116648825A CN202080108033.1A CN202080108033A CN116648825A CN 116648825 A CN116648825 A CN 116648825A CN 202080108033 A CN202080108033 A CN 202080108033A CN 116648825 A CN116648825 A CN 11664882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ne
power branch
section
power
le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10803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魏晓东
高启强
刘新明
周杰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66488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64882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PWAVEGUIDES; RESONATORS, LINES, OR OTHER DEVICES OF THE WAVEGUIDE TYPE
    • H01P5/00Coupling devices of the waveguide type
    • H01P5/12Coupling devices having more than two por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21/00Antenna arrays or systems
    • H01Q21/0006Particular feeding systems
    • H01Q21/0075Stripline fed array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PWAVEGUIDES; RESONATORS, LINES, OR OTHER DEVICES OF THE WAVEGUIDE TYPE
    • H01P1/00Auxiliary devices
    • H01P1/18Phase-shifters
    • H01P1/184Strip line phase-shift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PWAVEGUIDES; RESONATORS, LINES, OR OTHER DEVICES OF THE WAVEGUIDE TYPE
    • H01P3/00Waveguides; Transmission lines of the waveguide type
    • H01P3/02Waveguides; Transmission lines of the waveguide type with two longitudinal conductors
    • H01P3/08Microstrips; Strip lines
    • H01P3/085Triplate lines
    • H01P3/087Suspended triplate lin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1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 H01Q1/2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 H01Q1/24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 H01Q1/241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 H01Q1/246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specially adapted for base st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3/00Arrangements for changing or varying the orientation or the shape of the directional pattern of the waves radiated from an antenna or antenna system
    • H01Q3/26Arrangements for changing or varying the orientation or the shape of the directional pattern of the waves radiated from an antenna or antenna system varying the relative phase or relative amplitude of energis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active radiating elements; varying the distribution of energy across a radiating aperture
    • H01Q3/30Arrangements for changing or varying the orientation or the shape of the directional pattern of the waves radiated from an antenna or antenna system varying the relative phase or relative amplitude of energis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active radiating elements; varying the distribution of energy across a radiating aperture varying the relative phase between the radiating elements of an array
    • H01Q3/32Arrangements for changing or varying the orientation or the shape of the directional pattern of the waves radiated from an antenna or antenna system varying the relative phase or relative amplitude of energis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active radiating elements; varying the distribution of energy across a radiating aperture varying the relative phase between the radiating elements of an array by mechanical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Variable-Direction Aerials And Aerial Array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馈电带线,包括信号输入线、第一功率支线和第二功率支线。所述信号输入线的一端导通至外部信号源,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功率支线和所述第二功率支线电连接。所述第一功率支线包括跳转结构,所述第一功率支线通过所述跳转结构从所述第二功率支线的一侧跨至所述第二功率支线的另一侧,所述跳转结构与所述第二功率支线相互间隔。本申请馈电带线通过跳转结构的设置,使得第一功率支线可以在第二功率支线的相对两侧分别排布和延伸,进而提升了馈电带线的平面面积利用率,达到缩小馈电带线整体面积的效果。本申请还涉及一种移相器、一种阵列天线以及一种基站。

Description

馈电带线、移相器、阵列天线及基站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无线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馈电带线,以及配置有该馈电带线的移相器、一种阵列天线和一种基站。
背景技术
馈电带线是通信基站中的常用组件,可用作射频功能器件如功分器、耦合器、滤波器以及电调器等,以实现无线微波信号的传输。现有馈电带线多为平面结构,馈电带线中各功分支线之间出于保证电性能的考虑,会在平面中沿不同的传输路径延伸,且避免交叉或搭接造成信号串联。由此,馈电带线的平面面积难以控制,且部分平面区域可能无法利用,导致馈电带线的面积占比较大,不利于当前基站等通信设备的小型化趋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立体形式的馈电带线结构、和一种包括该立体形式馈电带线结构的移相器、阵列天线以及基站,以缩减馈电带线的面积占比。本申请具体包括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馈电带线,包括信号输入线、第一功率支线和第二功率支线,信号输入线的一端导通至外部信号源,另一端分别与第一功率支线和第二功率支线电连接,第一功率支线包括跳转结构,第一功率支线通过跳转结构从第二功率支线的一侧跨至第二功率支线的另一侧,跳转结构与第二功率支线相互间隔。
在本申请馈电带线中,第一功率支线和第二功率支线分别与信号输入线连通,使得从信号输入线输入的外部电信号可以分别传递给第一功率支线和第二功率支线,电信号得以分别在第一功率支线的延伸路径上传输,以及在第二功率支线的延伸路径上传输。在设置第一功率支线和第二功率支线的延伸长度相互差异后,可以使得第一功率支线输出的电信号与第二功率支线输出的电信号形成相位差,并对应得到预设的下倾角。
本申请馈电带线还通过设置于第一功率支线上的跳转结构,使得第一功率支线在第二功率支线的一侧延伸一定距离之后,还能通过跳转结构跨至第二功率支线的另一侧继续延伸。其中跳转结构与第二功率支线相互间隔,也即第一功率支线在从第二功率支线的一侧跨至另一侧时,不会与第二功率支线形成搭接,保证了电信号分别在第一功率支线和第二功率支线上的正常传输。同时跳转结构拓展了第一功率支线的延伸范围,可以提升馈电带线对空间面积的利用率,进而缩小馈电带线的整体体积,并同时保证馈电带线的电性功能。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信号输入线和第二功率支线均位于第一平面内,第一功率支线包括位于第一平面内的第一段和第二段,第一段和第二段分布第二功率支线的相对两侧,跳转结构包括位于第二平面内的连接段,连接段分别与第一段和第二段电性连接。
在本实现方式中,将第一功率支线分隔为相互独立的第一段和第二段,且第一段和第 二段分布第二功率支线的相对两侧,使得第一功率支线的主体结构与信号输入线、第二功率支线一同位于第一平面内,构成了本申请馈电带线主体的平面结构,并利于第一段、第二段、信号输入线和第二功率支线的同步制作。而通过位于第二平面内的连接段来分别与第一段和第二段配合,实现第一段与第二段之间的电信号传输,可以使得跳转结构在与第二功率支线相间隔的条件下,保证第一功率支线上的电信号传输。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跳转结构还包括第一支脚和第二支脚,第一支脚和第二支脚分布连接段的相对两端,连通段通过第一支脚与第一段接触导通,连通段还通过第二支脚与第二段接触导通。
在本实现方式中,跳转结构还包括分布连接段相对两端的第一支脚和第二支脚,且第一支脚和第二支脚分别连接于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之间,以实现连接段的相对两端分别与第一段和第二段的接触导通。在第一段上传输的电信号得以先后经第一支脚、连接段和第二支脚最后被传输至第二段上,并继续通过第二段传输至第一功率支线的后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支脚、第二支脚和连接段为一体结构。
在本实现方式中,跳转结构一体形成,连接段与第一支脚、第二支脚的连接更稳固,提升了第一功率支线的可靠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支脚与第一段之间焊接固定,第二支脚与第二段之间也通过焊接固定。
在本实现方式中,通过焊接固定的方式,可以保证第一支脚与第一段之间的可靠接触并导通,以及保证第二支脚与第二段之间的可靠接触并导通。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段包括远离信号输入线的第一端,第二段包括靠近第一段的第二端,第一端和第二端上分别开设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第一支脚伸入第一开口并与第一段接触导通,第二支脚伸入第二开口并与第二段接触导通。
在本实现方式中,在第一段靠近第二段的位置设置第一开口,并使得第一支脚伸入第一开口中;并在第二段靠近第一段的位置设置第二开口,使得第二支脚也伸入第二开口中,可以保证第一支脚与第一段的可靠接触,以及保证第二支脚与第二段的可靠接触。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跳转结构具有弹性,当跳转结构分别伸入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中时,第一支脚与第二支脚之间形成弹性变形,并具有相向靠拢或相对撑开的弹力。
在本实现方式中,第一支脚与第一开口之间除焊接导通之外,还可以通过弹性变形保证二者的可靠搭接接触;第二支脚与第二开口之间除焊接导通之外,也可以通过弹性变形保证二者的可靠搭接接触。且第一支脚与第二支脚之间具有相向靠拢的弹力,或具有相对撑开的弹力,使得第一支脚与第二支脚的弹性力相互作用,保证第一支脚与第二支脚各自与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的可靠搭接接触。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连接段包括相对的第一耦合端和第二耦合端,第一耦合端在第一平面上的投影与第一段至少部分重合,第一耦合端与第一段通过耦合电性连接;
第二耦合端在第一平面上的投影与第二段至少部分重合,第二耦合端与第二段也通过耦合电性连接。
在本实现方式中,连接段与第一段和第二段均不接触,而是通过第一耦合端和第二耦合端分别与第一段及第二段形成互耦的结构,第一段上传输的电信号经耦合传输至跳转结 构上,并再一次通过耦合传输至第二段上,实现跳转结构将第一段上的电信号传输至第二段上的功能。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一耦合端与第一段之间形成第一耦合电容,第二耦合端与第二段之间形成第二耦合电容。
在本实现方式中,跳转结构分别与第一段和第二段之间形成电容结构,并通过第一耦合电容和第二耦合电容的形式实现耦合电性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耦合端与第一段之间,以及第二耦合端与第二段之间分别填充有绝缘的隔离垫。
在本实现方式中,隔离垫可通过注塑等方式形成,进而分别对第一耦合端与第一段之间形成固持,以及对第二耦合端与第二段之间形成固持。隔离垫可以保证跳转结构与第一段和第二段之间的相对位置,以保证第一耦合电容及第二耦合电容的电性能稳定。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馈电带线包括印刷电路板,印刷电路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金属面和第二金属面,第一金属面构造为第一平面,第二金属面构造为第二平面。
在本实现方式中,馈电带线制备于印刷电路板上,形成PCB(印刷电路,Printed Circuit Board,PCB)带线的形式。PCB具有相对置的第一金属面和第二金属面,其中第一金属面构造为馈电带线的第一平面,信号输入线、第一段、第二段和第二功率支线可以设置于第一金属面内,而跳转结构的连接段可以设置于第二金属面内,此时第二金属面构造为第二平面,PCB基板可以对馈电带线形成可靠的支撑。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印刷电路板包括过孔,过孔连通于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之间,第一支脚和第二支脚分别构造为穿过过孔的导电件。
在本实现方式中,利用现有工艺技术可以在印刷电路板上制作过孔,该过孔连通于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之间,且通过对过孔位置的设置,可以使得过孔位于连接段与第一段之间,以及位于连接段与第二段之间。然后设置第一支脚和第二支脚分别穿过过孔连接于连接段和第一段之间,以及连接于连接段和第二段之间,可以实现跳转结构与第一段和第二段分别可靠的搭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支脚和第二支脚分别构造为填充于过孔中的导电材料;或,
第一支脚和第二支脚分别穿过过孔并分别与第一段和第二段固定连接。
在本实现方式中,通过在过孔中填充金属或其它导电材料,以形成导电过孔,进而实现第一支脚和第二支脚的功能,保证连接段分别与第一段和第二段的可靠搭接;第一支脚和第二支脚还可以分别构造为导电件,该导电件穿过过孔后搭接于连接段和第一段之间,以及连接于连接段和第二段之间,用以实现跳转结构在第一段和第二段之间的电信号传输功能。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金属面内还设有输入匹配线、第一功率匹配线和第二功率匹配线;
输入匹配线平行于信号输入线延伸,第一功率匹配线平行于第一功率支线延伸,且连接段构造为第一功率匹配线中的一部分;
第二功率匹配线包括第三段和第四段,第三段位于连接段的一侧,并平行于第二功率 支线延伸,第四段位于连接段的另一侧,且同样平行于第二功率支线延伸。
在本实现方式中,在与第一外表面对置的第二外表面上,还为信号输入线设置了输入匹配线,输入匹配线与信号输入线共同作用,并用于传输信号源传来的电信号。同时,第一功率支线和第二功率支线也分别设置了第一功率匹配线和第二功率匹配线,第一功率支线和第一功率匹配线共同作用以实现电信号在第一功率支线延伸方向上的传输,第二功率支线和第二功率匹配线共同作用以实现电信号在第二功率支线延伸方向上的传输。因为PCB上第一外表面和第二外表面的隔离特点,使得两个外表面上的线路之间位置相对固定,具备相互配合实现信号导通的基础。
可以理解的,当第一功率匹配线设置于第二外表面上时,连接段可以构造为第一功率匹配线中的一部分,其同时用于实现电信号在第一段和第二段之间的传输,以及电信号在第一功率匹配线中的传输。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印刷电路板上的过孔还可以位于信号输入线和输入匹配线之间,和/或第一功率支线和第一功率匹配线之间,和/或第二功率支线和第二功率匹配线之间,用于在各条线路及其对应的匹配线路之间形成电性通路,并调整等效介电常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连接段在第一平面内的投影,与第二功率支线的夹角α满足条件:45°≤α≤90°。
在本实现方式中,因为连接段跨过第二功率支线且与第二功率支线间隔设置,即连接段与第二功率支线在空间上形成交叉,连接段在第一平面上的投影会与第二功率支线部分重叠。设置连接段与第二功率支线之间的夹角角度,可以控制连接段与第二功率支线之间的重叠面积,进而避免因为连接段与第二功率支线的重叠面积过大而造成的电信号干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平面平行于第二平面。
在本实现方式中,第一平面为第二功率支线所在的平面,第二平面则为连接段所在的平面,设置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平行,可以使得连接段在跨过第二功率支线的过程中,其始终与第二功率支线保持稳定的高度差,有利于控制连接段与第二功率支线之间的信号干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馈电带线还包括信号输入端口、第一输出端口和第二输出端口,信号输入线背离第一功率支线和第二功率支线一端连通至信号输入端口,第一功率支线背离信号输入线一端连通至第一输出端口,第二功率支线背离信号输入线一端连通至第二输出端口。
在本实现方式中,信号输入线通过连通至信号输入端口以接收信号源。第一功率支线和第二功率支线则通过各自连接的一个信号输出端口分别向后端输出信号,实现馈电带线的相位分配功能。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馈电带线还包括屏蔽腔体,输入线、第一功率支线和第二功率支线均收容并固定于屏蔽腔体内,且与屏蔽腔体之间绝缘。
在本实现方式中,馈电带线构造为悬置带线,屏蔽腔体可以遮蔽外界的信号干扰,降低本申请馈电带线在屏蔽腔体内传输的电信号损耗。
第二方面,本申请一种移相器,包括滑动介质,和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的馈电带线,滑动介质分别与第一功率支线和/或第二功率支线搭接,滑动介质相对于第一功率支线和/ 或第二功率支线滑动以调整移相器输出信号的相位。
在本申请第二方面,馈电带线用作移相器中的功分器使用,滑动介质通过相对于馈电带线的滑动,可以改变第一功率支线和第二功率支线的电长度,进而调整第一功率支线中传输的电信号和第二功率支线中传输的电信号之间的相位差。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阵列天线,包括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的馈电带线,和/或,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的移相器。
第四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基站,包括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的馈电带线,和/或,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的移相器,和/或本申请第三方面提供的阵列天线。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基站还包括室内基带处理单元、射频拉远单元和天馈系统。其中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的馈电带线,和/或,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的移相器,和/或本申请第三方面提供的阵列天线设于天馈系统中。射频拉远单元连接于室内基带处理单元和天馈系统之间,天馈系统通过射频拉远单元连接至室内基带处理单元处,以实现无线信号的收发功能。
可见,在本申请第二方面至第四方面提供的移相器、阵列天线以及基站中,因为均使用到了本申请馈电带线,从而与本申请第一方面的馈电带线一样,可以通过第一功率支线分布第二功率支线两侧的排布方式,提升馈电带线的平面利用率,进而得到体积占比更小的馈电带线,也由此有利于各方面产品整体体积的控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站中天馈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图1提供的天馈系统中阵列天线的内部架构示意图;
图3是图2提供的阵列天线中移相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提供的移相器中馈电带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5a、图5b、图5c是图4提供的馈电带线中不同功分节形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4提供的馈电带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7是现有技术中的馈电带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4提供的馈电带线中跳转结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提供的跳转结构实施方式的分解示意图;
图10是图8提供的跳转结构实施方式另一观测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8提供的跳转结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4提供的馈电带线中跳转结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图12提供的跳转结构实施方式的分解示意图;
图14是图12提供的跳转结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图4提供的馈电带线中跳转结构再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图15提供的跳转结构实施方式的分解示意图;
图17是图15提供的跳转结构实施方式另一观测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8是图15提供的跳转结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分解示意图;
图19是图15提供的跳转结构再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0是图19提供的跳转结构中第一金属面的平面示意图;
图21是图19提供的跳转结构中第二金属面的平面示意图;
图22是图4提供的馈电带线中跳转结构与第二功率支线配合区域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3是图4提供的馈电带线中跳转结构另一实施例中与第二功率支线配合区域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涉及的基站包括室内基带处理单元(building base band unite,BBU)、射频拉远单元(remote radio unit,RRU)以及图1所示的天馈系统500。射频拉远单元连接于室内基带处理单元和天馈系统500之间,天馈系统500可以为多个,射频拉远单元也为同样数量的多个,每个天馈系统500与一个射频拉远单元配合,多个天馈系统500分别通过其对应的射频拉远单元连接至一个室内基带处理单元处,以实现无线信号的收发功能。
请参见图1所示的天馈系统500的结构示意图。天馈系统500包括有阵列天线400、抱杆502、天线支架503、接头密封件504以及接地装置501。其中抱杆502相对于地面固定,天线支架503连接于阵列天线400与抱杆502之间,用于实现阵列天线400相对于抱杆502之间的固定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天线支架503还可以设置为可调支架,其用于调整阵列天线400相对于抱杆502的方位和角度,进而配合阵列天线400的信号发射角度,保证天馈系统500发出的信号能与地面形成预设的下倾角。本申请基站可以设置于任何公共场所或小区内,用于实现其对应区域的信号覆盖功能。
阵列天线400即为本申请涉及的阵列天线,阵列天线400还与接地装置501电性连接,用于实现阵列天线400的接地功能。接地装置501远离阵列天线400的一端还可以与抱杆502连接固定,并通过抱杆502实现接地功能。可以理解的,接地装置501还可以直接固定在大地上,以保证阵列天线400的可靠接地功能。阵列天线400通常收容于密封的盒体(天线罩)内,该盒体机械性能上需要具备足够的刚强度以及抗污、防水等能力,用于保护阵列天线400中的内部组件免受外部环境影响;该盒体的电气性能上则需要具备良好的电磁波穿透特性,以保证阵列天线400的信号收发功能。接地装置501与阵列天线400的盒体之间还可以设置接头密封件504。接地装置501在从阵列天线400中引出时,能通过接头密封件504实现其与阵列天线400的盒体之间的密封连接,进而实现阵列天线400盒体内部各组件的密封保护。
请参见图2所示的本申请涉及的阵列天线400的内部架构图。在本申请阵列天线400的盒体内部,设置有辐射单元401、金属反射板402和移相器403。其中辐射单元401位于金属反射板402的一侧,并与金属反射板402组成至少一个独立辐射阵列。辐射单元401也即天线振子,用于发射或接收无线电波。独立辐射阵列中多个辐射单元401的频率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进而对应到不同频段的电波的收发。金属反射板402位于辐射单元402 的一侧时,可以对无线信号形成反射,并使得无线信号聚集在辐射单元401上,以增强辐射单元401接收到的无线信号;金属反射板402还用于将辐射单元401处的无线信号形成反射并向外发射,用于增强辐射单元401发出的信号的强度。进一步的,金属反射板402还用于阻挡或屏蔽来自辐射单元401另一侧(即反方向)的无线信号,避免另一侧的无线信号对辐射单元401形成干扰。
可以理解的,阵列天线400中的移相器403也即为本申请所涉及的移相器。移相器403与辐射单元401电性连接,移相器403背离辐射单元401一侧还连通至天线接口406,并通过天线接口406连通至基站的室内基带处理单元(图中未示)。基站的室内基带处理单元可用于发生信号,经移相器403的相位分配后传递至辐射单元401端向外界发射;或,室内基带处理单元用于接收辐射单元401传输的无线信号,且该无线信号经移相器403按照一定的相位处理得到。其中本申请移相器403用于对无线信号进行相位调节,进而改变无线信号波束的下倾角,进而优化通信网络。进一步的,阵列天线400中还可以设置传动或校准网络404、以及合路器或滤波器405等功能器件,分别用于对无线信号进行校准、调整无线信号的幅度等操作。
请参见图3所示的本申请移相器403的结构示意。移相器403可以包括馈电带线100以及滑动介质301。滑动介质301可以相对于馈电带线100滑动,进而通过改变馈电带线100的电长度以调整移相器403的相位。其中,在本申请移相器403内,馈电带线100可以用于实现功分器的功能。也即,滑动介质301相对于由馈电带线100构成的功分器滑动,以改变移相器403的相位输出。可以理解的,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本申请提供的馈电带线100还可以用作耦合器、电调器或滤波器等,并应用于本申请涉及的基站中,用于实现微波无线信号的传输和/或相位调整等功能。
在本申请说明书中,为便于各实施例的描述,利用馈电带线100作为移相器403中的功分器来对各实现方式展开介绍。进一步的,本申请馈电带线100还设置于屏蔽的腔体中,形成为悬置带线300的结构。
请继续参见图3,并同步结合图4示意的本申请悬置带线300的示意图。悬置带线300包括腔体200和馈电带线100。馈电带线100位于腔体200内,并相对于腔体200固定。馈电带线100还与腔体200绝缘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馈电带线100与腔体200之间也可以设置用于防护的1/4波长防雷短路线。在一种实施例中,馈电带线100整体收容于腔体200内。且通过图4可以看出,馈电带线100在腔体200内主要沿第一方向001延伸,也可以定义第一方向001为馈电带线100的主要延伸方向。
腔体200具有电磁屏蔽性,其可以作为馈电带线100的接地结构,并同时对外界信号干扰形成屏蔽,保证馈电带线100的电信号传输。也即,腔体200用作馈电带线100的屏蔽腔体使用。在一种实施例中,腔体200可以为整体密封的结构,带线100收容于整体密封的腔体200中,可以获得更好的屏蔽效果。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腔体200可以如图3和图4所示设置通孔204。具体的,在图3和图4示意的腔体200中,腔体200具有相对置的上表面(图中未示)和下表面201,连接于上表面和下表面201之间的侧面202。侧面20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侧面202也分列带线100的相对两侧。上表面、下表面201和两个侧面202均沿第一方向001延伸,而在馈电带线100的长度延伸方向(第一方向001) 上,腔体200则为开设通孔203的结构。也即,腔体200在沿馈电带线100的长度延伸方向(第一方向001)的方向上形成贯通的结构,该通孔203沿第一方向001贯穿腔体200。两种结构的腔体200都能对馈电带线100形成可靠的屏蔽作用,且设有通孔203的腔体200还便于采用挤压、铸造等成型工艺制作,同时利于馈电带线100在腔体200中的装配。
滑动介质301滑动连接于腔体200内,并位于馈电带线100的一侧。在图3和图4的示意中,滑动介质301沿竖直方向位于馈电带线100的上方。滑动介质301可以相对于腔体200滑动,并调整其与馈电带线100的相对位置。滑动介质301与馈电带线100的相对位置不同,会造成馈电带线100的等效介电常数相应变化,即滑动介质301相对于馈电带线100的滑动可以改变馈电带线100的电长度,进而改变馈电带线100的相位输出。在一种实施例中,滑动介质301沿馈电带线100的延伸方向(第一方向001)相对于馈电带线100滑动,以对馈电带线100形成更大范围的移相效果。
请继续参见图4,馈电带线100包括有信号输入线150和至少两条功率支线。在图4的示意中,至少两条功率支线包括第一功率支线110、第二功率支线120、第三功率支线130、第四功率支线140共四条功率支线。馈电带线100还包括有信号输入端口101和信号输出端口102。其中信号输出端口102的数量也为多个,且每条功率支线均连通一个信号输出端口102。在图4的示意中,第一功率支线110则连通第一信号输出端口1021,第二功率支线120连通第二信号输出端口1022,第三功率支线130连通第三信号输出端口1023,第四功率支线140连通第四信号输出端口1024。
信号输入线150的一端连通至信号输入端口101。信号输入线150通过信号输入端口101接收或发送信号。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信号输入端口101和信号输出端口102可以为独立的接口结构,信号输入端口101也可以被定义为信号输入线150的一端,信号输出端口102也可以被定义为功率支线的一端。可以理解的,腔体200上还可以对应信号输入端口101以及信号输出端口102设置位置对应的缺口(图中未示),以实现馈电带线与外部的信号传输。
信号输入线150远离信号输入端口101的一端分别与多条功率支线导通。在图4的示意中,信号输入线150远离信号输入端口101的一端分别与第一功率支线110、第二功率支线120、第三功率支线130和第四功率支线140导通。其中,信号输入线150除连接至信号输入端口101的主体153之外,还包括分别与主体153连通的第一输入段151和第二输入段152。主体153远离信号输入端口101的一侧先分开与第一输入段151和第二输入段152连接,第一输入段151和第二输入段152在分别沿不同的方向延伸之后,第一输入段151远离信号输入端口101的一端分别与第一功率支线110和第二功率支线120连接,第二输入段152远离信号输入端口101的一端则分别与第三功率支线130和第四功率支线140连接。由此,信号输入端口101传入的电信号可以从主体153进入馈电带线100中,然后分别经第一输入段151和第二输入段152传递至各条功率支线处。
需要提出的是,第一输入段151和第二输入段152作为连接于主体153和各条功率支线之间的连接线,其也可以视为各条功率支线的一部分。即第一输入段151还可以被视为第一功率支线110和第二功率支线120合并后朝向主体153延伸的线路,第二输入段152也可以被视为第三功率支线130和第四功率支线140合并后朝向主体153延伸的线路。第 一输入段151和第二输入段152仅作为馈电带线100中的两个连接段结构作用,其具体归属划分并不影响本申请馈电带线100的功能实现。
可以理解的,当馈电带线100包括四条功率支线时,四条功率支线若直接与信号输入线150导通,即若四条功率支线直接与信号输入线150的主体153连接,则电信号在从主体153流通至各条功率支线上时,会出现电信号从较大的线宽流通至较窄的线宽上的现象,不利于馈电带线100的阻抗匹配。第一输入段151和第二输入段152的设置可以在电信号传输的路径上提供线宽变化的过渡,减少电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因为线宽变化而出现的损耗。
另一方面,本申请馈电带线100中也不限于第一输入段151和第二输入段152两个输入段的设置。当馈电带线100包括四条以上的功率支线时,还可以设置更多的输入段来分别与不同的功率支线连接。或,当馈电带线100的功率支线为两条或三条时,也可以不设置输入段的过渡结构,直接使得第一功率支线110和第二功率支线120与信号输入线150连接(如图5a、图5b所示),或使得第一功率支线110、第二功率支线120以及第三功率支线130与信号输入线150连接(如图5c所示),都可以实现本申请馈电带线100相位分配的功能。
在图5a、图5b和图5c各个实现方式的示意中,在信号输入线150分别与第一功率支线110和第二功率支线120导通的位置(图5c还包括第三功率支线130),信号输入线150发出的信号可以分别传导至第一功率支线110和第二功率支线120(还可以包括第三功率支线130)处,信号输入线150接收到的信号也可以分别通过第一功率支线110和第二功率支线120(还可以包括第三功率支线130)获取。信号输入线150与第一功率支线110、以及第二功率支线120(还可以包括第三功率支线130)连通的位置即为功分节。
请看回图4,第一输入段151和第二输入段152各自的延伸长度不同,配合第一功率支线110和第二功率支线120的延伸长度也不一致,第一功率支线110和第二功率支线120的等效介电常数也随之出现差异。电信号在经第一输入段151和第一功率支线110流通至第一信号输出端口1021处的相位,与电信号经第一输入段151和第二功率支线120流通至第二信号输出端口1022处的相位出现差异。相对应的,第三功率支线110和第四功率支线140的延伸长度也不一致,第三信号输出端口1023和第四信号输出端口1024处的相位也不同。由此,电信号在从信号输入端口101流入馈电带线100中之后,经不同的功率支线抵达不同信号输出端口102上时,电信号的相位分别不同。
请看回图3,对于本申请移相器300,滑动介质301还同时覆盖第一输入段151、第二输入段152以及各条功率支线。前述中提到,各条功率支线主要沿第一方向001延伸,而在设置第一输入段151和第二输入段152也主要沿第一方向001延伸后,滑动介质301可以沿第一方向001同时覆盖第一输入段151、第二输入段152以及各条功率支线。此时滑动介质301相对于腔体200的滑动,其对应覆盖第一输入段151和第二输入段152的长度、以及对应覆盖各条功率支线的长度也同步变化。
滑动介质301对第一输入段151和第一功率支线110的覆盖,可以改变其覆盖部分的等效介电常数,当第一输入段151和第一功率支线110的等效介电常数在滑动介质301的作用下同步变化时,实际从信号输入端口101至第一信号输出端口1021的电长度也随之调整。可以理解的,滑动介质301的滑动,还同步改变了其对第二功率支线120的覆盖长度, 并造成第二功率支线120的等效介电常数调整,第二功率支线120的电长度随之调整。进一步,第三功率支线130和第四功率支线140的电长度均同步调整。本申请移相器400通过滑动介质301的滑动,可以改变第一输出端口1021、第二输出端口1022、第三输出端口1023以及第四输出端口1024之间的相位角差异,进而达到调整电信号相位角的功能。
可以理解的,当电信号分别从第一输出端口1021、第二输出端口1022、第三输出端口1023以及第四输出端口1024输入并传输至信号输入端口101处时,信号输入端口101获得的电信号也因为第一功率支线110、第二功率支线120、第三功率支线130和第四功率支线140的电长度差异而发生相位调整。
需要提出的是,图3示意的结构中,滑动介质301同时覆盖了第一输入段151、第二输入段152以及各条功率支线。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滑动介质301还可以仅覆盖第一输入段151和第二输入段152,通过改变第一输入段151和第二输入段152的电长度来调节各信号输出端口102处的相位差;或,滑动介质301可以仅覆盖第一功率支线110、第二功率支线120、第三功率支线130以及第四功率支线140,通过改变各条功率支线的电长度来调节各信号输出端口102处的相位差。
请参见图6所示的馈电带线100在第一输出段151一侧的结构示意。在第一输出段151一侧还设有第一功率支线110和第二功率支线120。其中第一功率支线110沿其延伸方向被断开为第一段10和第二段20。第一段10位于靠近第一输出段151一侧,并与第一输出段151连接。第二段20位于靠近第一信号输出端1021一侧。且第一段10和第二段20分布第二功率支线120的相对两侧。也即,第一段10沿自身延伸方向包括远离第一输出段151的第一端11,且第一端11靠近第二功率支线120并位于第二功率支线120的一侧;第二段20包括靠近第二功率支线120的第二端21,第二端21还同时靠近第二功率支线120,并相较于第一端11位于第二功率支线120的另一侧。第一段10和第二段20为分布第二功率支线120两侧且互相断开的状态。
第一功率支线110还包括跳转结构30,跳转结构30位于第一段10和第二段20之间,并与第二功率支线120相互间隔。跳转结构30分别相对于第一段10和第二段20固定,并用于实现第一段10和第二段20之间的信号传输功能。具体的,因为第一功率支线110被断开为相互间隔的第一段10和第二段20,电信号在第一功率支线110上的传输在抵达第一端11处后,通过分别相对于第一段10和第二段20固定的跳转结构30的作用,得以将第一端11处的信号传输给第二端21,并使得电信号进一步经由第二段20传输至第一信号输出端口1021处,实现了电信号在整个第一功率支线110上的传输功能。
请参见图7所示的现有馈电带线100a的结构。在现有馈电带线100a中,同样包括有现有信号输入线150a、两段现有输出段151a以及多条现有功率支线110a,且现有信号输入线150a、两段现有输出段151a和多条现有功率支线110a均位于同一平面内。各条线路不会出现交叉现象。特别的,在对应本申请馈电带线100中第一输出段151一侧的位置,现有输出段151a同样连接有两条现有功率支线110a。且两条现有功率支线110a因为没有形成交叉,使得现有馈电带线100a中存在无法利用的闲置区域103a。该两条现有功率支线110a为了达到预设的延伸长度,只能在各自所在的区域内延伸,进而形成相对的相位差。可以理解的,两条现有功率支线110a分别在各自所在区域内延伸时,其所需的面积随延伸 所需的长度而相应增大。结合因为现有功率支线110a无法交叉而形成的闲置区域103a的面积,现有馈电带线100a的整体面积也相应增大,不利于馈电带线100a的尺寸控制。较大的尺寸还使得现有馈电带线100a的运输和安装成本上升,采用现有馈电带线100a的现有移相器、阵列天线以及基站等产品的体积也相应增大,并同样不利于运输和安装。
而本申请馈电带线100,通过将第一功率支线110断开为相互独立的第一段10和第二段20,并由跳转结构30实现第一段10和第二段20之间的信号传输,使得第一段10和第二段20可以分别位于第二功率支线120的相对两侧,由此拓宽了第一功率支线110的延伸面积,并消除了闲置区域的存在。本申请馈电带线100的整体尺寸得以控制,并降低了本申请馈电带线100的运输和安装成本。
尤其在对应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悬置带线300的结构中,腔体200因为成本和加工工艺的原因,其内部空间相对局限,在采用了本申请馈电带线100的结构之后,因为本申请馈电带线100的平面面积占比更小,能在实现相同下倾角的前提下压缩馈电带线100的尺寸,使得本申请悬置带线300的整体体积也得以控制。
可以理解的,因为采用或包含了本申请馈电带线100,本申请移相器403、阵列天线400以及基站都由此获得了更小的体积,也降低了运输和安装的成本。
可以理解的,对于馈电带线100中的多条功率支线,本申请并不限定设有跳转结构30并跨过另一功率支线的功率支线具体数量。即基于馈电带线100中各条功率支线的具体延伸长度需求,多条功率支线中被断开为相对两段,且通过跳转结构30连通的功率支线的数量可以任意设置。例如第三功率支线130也可以设置跳转结构30,以使得第三功率支线130能在第四功率支线140的相对两侧延伸,以提高本申请馈电带线100中靠近第二传输段152一侧的面积利用率。本申请只示意了多条功率支线中的一条包括跳转结构30的实施例。
另一方面,对于第一功率支线110而言,其还可以在断开为第一段10和第二段20的基础上,进一步设置断开的第三段(图中未示),其中第三段与第二段20之间为相互断开的结构,且第三段与第一段10同位于第二功率支线120的一侧。此时,在第二段20与第三段之间,也可以通过跳转结构30来实现信号的传输功能,且第一功率支线110两次跨过第二功率支线120的走线形式,更利于第一功率支线110的排布。可以理解的,第一功率支线110还可以设置第四段、第五段等断开的结构,并配合多个跳转结构30来实现第一功率支线110相对于第二功率支线120的跨越,具体可以基于第一功率支线110的延伸长度以及工作需求来设定。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信号输入线150和第二功率支线120均位于第一平面(图中未示)内,第一功率支线110的第一段10和第二段20也位于第一平面内,由此利于第一段10、第二段20、信号输入线150和第二功率支线120的同步制作。跳转结构30则至少部分位于第一平面之外,以实现跳转结构30与第二功率支线120之间的相互隔离。
请参见图8和图9所示的跳转结构30的一种实现方式。在图8和图9的示意中,跳转结构30被构造为桥接的跳片31的形式。跳片31具有导电性,并包括连接段313、第一支脚311和第二支脚312。其中第一支脚311和第二支脚312分布连接段313的相对两端,也即连接段313连接于第一支脚311与第二支脚312之间。连接段313的长度方向沿第一功率支线110的延伸方向设置,且第一支脚311位于靠近第一段10一侧,第二支脚312位 于靠近第二段20的一侧。连接段313与第二功率支线120间隔设置,连接段313通过第一支脚311连接于连接段313与第一段10之间,并相对于第一段10固定导通;连接段313还通过第二支脚312连接于连接段313与第二段20之间,并相对于第二端20固定导通。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一支脚311、第二支脚312和连接段313为一体结构,也即跳转结构30一体成型。此时连接段313与第一支脚311、第二支脚312的连接更稳固,提升了第一功率支线110的可靠性。
本申请实施例对跳转结构30的具体形状不做特别限定,跳转结构30可以为跨过第二功率支线120的弧形,或任意弯曲的形状,只要跳转结构与第二功率支线120相互隔离,并实现第一段10至第二段20之间的电性连接,都可以作为本申请馈电带线100中的跳转结构使用。在一种实施例中,连接段313还位于第二平面内,且第一平面平行于第二平面。由此连接段313在跨过第二功率支线120的过程中,始终与第二功率支线120保持稳定的高度差,有利于控制连接段313与第二功率支线120之间的信号干扰。
在图8和图9的示意中,第一支脚311可以通过焊接与第一段10实现相对固定并导通,第二支脚312也可以通过焊接与第二段20实现相对固定并导通。跳片31与第一段10和第二段20之间还堆积有焊料50。从第一段10输入的电信号在抵达第一端11处之后,可以通过第一支脚311传递至连接段313上,并经连接段313跨过第二功率支线120之后,输送至第二支脚312处,最后再从第二支脚312通过第二端21传输至第二段20处,并从第一信号输出端口1021输出;反之,当电信号从第一信号输出端口1021输入时,则可以依次通过第二段20传递至第二支脚312、连接段313、第一支脚311以及第一段10上,最后通过功分节将信号传递至信号输入线150上。桥接的跳片31通过架空于第一平面上并跨过第二功率支线120,再分别与第一段10和第二段20的连接导通,达到了电信号在第一段10和第二段20之间传输的效果。
在图8和图9的实施例中,第一端11处还设置了第一开口111,第一开口111的外形对应第一支脚311的外形设置,以使得第一支脚311可以穿过第一开口111(参见图10)。此时第一支脚311可以分别与第一段10的相对两面进行焊接固定,进一步提升第一支脚311与第一段10之间连接的稳定性。同时,第一开口111还可用于跳片31相对于第一段10的定位;相应的,第二端21处也设置有第二开口211,第二开口211的外形也与第二支脚312匹配,第二支脚312可以穿过第二开口211并与第二段20的相对两面焊接固定。第二开口211也可以用于跳片31与第二段20之间的定位。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跳片31具有弹性。当跳片31的第一支脚311和第二支脚312分别伸入第一开口111和第二开口211中时,第一支脚311与第二支脚312之间产生弹性变形,第一支脚311与第二支脚312之间形成相向靠拢的弹力F1(参见图11),该弹力F1使得第一支脚311与第一开口111的一侧内壁形成抵持接触,同时使得第二支脚312与第二开口211的一侧内壁形成抵持接触,也可以保持跳片31与第一段10和第二段20之间的可靠接触。此时跳片31可以与第一段10和第二段20分别抵接,也可以在具有弹性的跳片31基础上再进行焊接,都能保证第一支脚311与第二支脚312各自与第一开口111和第二开口211的可靠搭接接触。
可以理解的,当第一支脚311与第二支脚312之间产生弹性变形时,第一支脚311与 第二支脚312之间还可以形成相对撑开的弹力F2,也能实现与上述实施例类似的有益效果。
另一方面,第一支脚311与第一段10之间除焊接或搭接导通之外,还可以采用卡扣、粘合等方式搭接;相对应的,第二支脚312与第二段20之间也可以采用卡扣、粘合等方式进行搭接,都不影响本申请馈电带线100的功能实现。
在一种实施例中,还可以设置连接段313的线宽,小于或等于第一段10的线宽,并同时小于或等于第二段10的线宽。用于控制跳片31与第一段10和第二段20之间的阻抗匹配,进而减少跳片31处的损耗,提升第一功率支线110的整体电性能。
图12和图13示意了跳转结构30另一种形式的实施例。在图12和图13的示意中,跳转结构30构造为贴片32。贴片32包括第一耦合端321和第二耦合端322,以及连接于第一耦合端321和第二耦合端322之间的连接段313。贴片32与第一段10和第二段20均呈分隔设置的状态,第一耦合端321在第一平面上的投影,与第一端11至少部分重合。由此第一端11与第一耦合端321可以形成耦合的电性连接,并通过耦合的方式将第一段10上的电信号传输给第一耦合端321;相似的,第二耦合端322在第一平面上的投影也与第二端21至少部分重叠,由此第二耦合端322可以将电信号通过耦合的方式传递给第二端21,并经由第二段20实现电信号的进一步传输。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一耦合端321与第一段10之间形成第一耦合电容,第二耦合端322与第二段20之间形成第二耦合电容。跳转结构30分别与第一段10和第二段10之间形成电容结构,并通过第一耦合电容和第二耦合电容的形式实现耦合电性连接。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耦合端321与第一段10之间,以及第二耦合端322与第二段20之间也可以通过形成电感来实现耦合。
请参见图14的实施例。在贴片32形式的跳转结构30中,贴片32与第一功率支线110之间还夹设有隔离垫324。隔离垫324为绝缘材料,可以通过注塑成型。隔离垫324用于实现贴片32与第一功率支线110之间的绝缘固定,以形成第一耦合电容和第二耦合电容。
具体的,隔离垫324的数量为两个,两个隔离垫324分别位于第一耦合端321与第一段10之间,以及第二耦合段322与第二段20之间。第一耦合端321与第一段10的第二端12相互间隔设置,隔离垫324用于固定并支撑第一耦合端321。在一种实施例中,两个隔离垫324分别位于第一端11和第二端21处,第一耦合端321与位于第一端11处的隔离垫324固定连接,第二耦合端322与位于第二端21处的隔离垫324固定连接。
上述实施例中的馈电带线100均基于钣金带线的结构展开。在另一些实施例中,馈电带线100还可以为制作于印刷电路板上的PCB带线(Printed Circuit Board,PCB),或其它方式的带线形式。
请参见图15和图16示意的结构。馈电带线100还包括印刷电路板40。当馈电带线100置于腔体200内并与腔体200一并形成悬置带线300时,印刷电路板40还固定于腔体200内。信号输入线150、第二功率支线120、第一功率支线110以及跳转结构30均位于印刷电路板40上。印刷电路板40可以对馈电带线100形成可靠的支撑,并实现悬置带线300实施方式中馈电带线100相对于腔体200的绝缘固定。
具体的,请同步参见图17,印刷电路板40具有第一外表面41,信号输入线150、第二功率支线120、第一段10和第二段20均贴覆于第一外表面41上,并于第一外表面41 上构造为第一平面。也即,信号输入线150、第二功率支线120、第一段10和第二段20构造形成的第一平面贴合于第一外表面41上。印刷电路板40还包括第二外表面42,第二外表面42与第一外表面41相对设置。连接段313可以贴覆于第二外表面42上,并于第二外表面42上构造形成第二平面(图中未示)。也即,连接段313构造形成的第二平面贴合于第二外表面42设置。由此,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形成为印刷电路板40上相对置的两个金属面,其中第一平面构造为第一金属面,第二平面构造为第二金属面。在图17的示意中,连接段313的位置与第二外表面42间隔设置,也可以实现跳转结构30的信号传输功能。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外表面41和第二外表面42上还可以对应开设凹槽(图中未示),该凹槽用于收容馈电带线100各条线路,并使得馈电带线100中各条线路至少部分收容于凹槽中。此时馈电带线100的底面会低于第一外表面41和第二外表面42。在一些实施例中,馈电带线100还可以完全收容于凹槽中时,馈电带线100的顶面还与第一外表面41以及第二外表面42平齐。这些实施例均为PCB带线可能的实现方式,也属于本申请馈电带线100位于印刷电路板40上的一种实现方式。
请继续参见图16,印刷电路板40设有过孔43,过孔43贯穿第一外表面41和第二外表面42,并连通于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之间。第一支脚311和第二支脚312分别构造为穿过过孔43的导电件,并连通于第一平面上的第一段10和第二平面上的连接段313之间,以及连接于第一平面上的第二段20和第二平面上的连接段313之间。利用现有工艺技术可以在印刷电路板40上制作过孔43,然后设置第一支脚311和第二支脚312分别穿过过孔43可以实现跳转结构30与第一段10和第二段20分别可靠的搭接。
在图16的示意中,跳转结构30依然被设置为跳片31,跳片31的第一支脚311和第二支脚312分别穿过过孔43,并通过焊接分别与第一段10和第二段20固定导通,进而达到信号传输的目的。可以理解的,在图16的实施例中,过孔43也用于形成上述第一开口111和第二开口211的结构。如图17的示意,跳片31从印刷电路板40的第二外表面42一侧伸入过孔43中,并于第一外表面41一侧伸出,此时第一段10和第二段20分别在第一外表面41一侧与第一支脚311和第二支脚312焊接固定,第一支脚311和第二支脚312在焊接和过孔43的共同作用下,与第一段10和第二段20的连接更加稳固。
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过孔43还可以单独构造为导电过孔(图中未示),此时过孔43内填充有导电材料,如金属等,当连接段313贴覆于第二外表面42上,且第一段10和第二段20贴覆于第一外表面41上时,由导电过孔实现连接段313分别与第一段10和第二段20的电性导通。还有一些实施例,跳转结构30被设置为贴片32,贴片32构造为第二平面并贴合于第二外表面42处,贴片32通过耦合分别与第一段10和第二段20传输信号,也实现了第一功率支线110传输信号的功能。
请参见图18所示的一种实施例,第二金属面内还设有输入匹配线152、第一功率匹配线112和第二功率匹配线122。输入匹配线152、第一功率匹配线112和第二功率匹配线122均贴覆于第二外表面42设置。进一步的,输入匹配线152平行于信号输入线150延伸,第一功率匹配线112平行于第一功率支线110延伸,第二功率匹配线122则平行于第二功率支线120延伸。可以理解的,输入匹配线152也分别与第一功率匹配线112和第二功率匹配线122连通。且在图18的示意中,第一功率匹配线112也呈断开的状态,其断开的位 置与第一功率支线110中第一段10和第二段20的断开位置相对应。
此时,在信号输入线150的延伸路径上,信号输入线150与输入匹配线152共同作用并传输信号输入端口101送入的电信号。第二功率匹配线122也与第二功率支线120共同作用将电信号传输至第二信号输出端口1022处。第一功率匹配线122和第一功率支线110一同与跳转结构30配合,并将电信号传输至第一信号输出端口1021处。在图18的示意中,跳转结构30构造为跳片31的形式,跳片31穿过过孔43,分别与第一功率支线110和第一功率匹配线112接触,并同时导通第一功率支线110和第一功率匹配线112,由此实现电信号在第一功率支线110和第一功率匹配线112上的传输功能。
一种实施例,印刷电路板40上的过孔43还可以为多个,多个过孔43均为导电过孔,多个过孔43沿信号输入线150的延伸方向上间隔分布,并用于连通信号输入线150和输入匹配线152,以在信号输入线150和输入匹配线152之间形成电性通路,实现二者的阻抗匹配;多个过孔43还可以设置于第一功率支线110和第一功率匹配线112之间,和/或第二功率支线120和第二功率匹配线122之间,以在两条功率支线及其对应的匹配线路之间形成电性通路,并调整其各自的等效介电常数。
一种实施例请参见图19,并同步参见图20所示的第一金属面和图21所示的第二金属面的平面图。在图21的示意中,第一功率匹配线112为连贯且未断开的状态,连接段313构造为第一功率匹配线112中的一部分线结构。进一步,在图21的示意中,第二功率匹配线122包括第三段123和第四段124,第三段123位于连接段313的一侧,并平行于第二功率支线120延伸。第四段124位于连接段313的另一侧,且同样平行于第二功率支线120延伸。也即,第一功率支线110在第一金属面内呈断开的状态,且断开的第一段10和第二段20分布于第二功率支线120的两侧;第二功率匹配线122在第二金属面内也呈断开的状态,且断开的第三段123和第四段124分布于第一功率匹配线110的两侧。
因为在第一功率支线110和第一功率匹配线112之间设有多个过孔43,且过孔43为导电过孔,因此构造为第一功率匹配线112中一部分线结构的连接段313,可以通过分布于第二功率支线120两侧的过孔43,实现将第一段10上的电信号传输至第二段20上的功能,进而实现电信号在第一功率支线110上的传输;而第二功率支线120和第二功率匹配线122之间也设有多个过孔43,且多个过孔43分布于连接段313的两侧。此时第三段123上的电信号123可以经过孔43传递至第二功率支线120上之后,再随第二功率支线120跨过连接段313,并经位于连接段313另一侧的过孔43传递至第四段124上,进而实现电信号在第二功率匹配线122上的传输。
请一并参见图22和图23示意的结构,在连接段313跨过第二功率支线120的位置,连接段313在第一平面内的投影,与第二功率支线120之间形成夹角α,且夹角α需要满足条件:45°≤α≤90°。在图22和图23的实施例中,夹角α=90°。连接段313在第一平面内的投影会与第二功率支线120部分重叠,且该重叠的面积随夹角α的减小而增大。连接段313与第二功率支线120的重叠面积越大,二者之间所形成的信号干扰也越大。可以理解的,当连接段313与第二功率支线120相互平行,即夹角α=0°时,连接段313与第二功率支线120的完全重叠,此时二者的重叠面积最大,二者之间的电信号干扰也最强。而在限制夹角α的范围之后,可以控制连接段313与第二功率支线120之间的重叠面积处 于相对较小的范围内,且夹角α=90°时,连接段313与第二功率支线120之间的重叠面积最小,这样的设置能够限制连接段313与第二功率支线120之间的信号干扰,保证第一功率支线110和第二功率支线120之间各自电信号的稳定传输。
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例如减少或添加结构件,改变结构件的形状等,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6)

  1. 一种馈电带线,其特征在于,包括信号输入线、第一功率支线和第二功率支线,所述信号输入线的一端导通至外部信号源,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功率支线和所述第二功率支线电连接,所述第一功率支线包括跳转结构,所述第一功率支线通过所述跳转结构从所述第二功率支线的一侧跨至所述第二功率支线的另一侧,所述跳转结构与所述第二功率支线相互间隔。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馈电带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输入线和所述第二功率支线均位于第一平面内,所述第一功率支线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平面内的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第一段和所述第二段分布所述第二功率支线的相对两侧,所述跳转结构包括位于第二平面内的连接段,所述连接段分别与所述第一段和所述第二段电性连接。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馈电带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跳转结构还包括第一支脚和第二支脚,所述第一支脚和所述第二支脚分布所述连接段的相对两端,所述连接段通过所述第一支脚与所述第一段接触导通,所述连接段还通过所述第二支脚与所述第二段接触导通。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馈电带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脚、所述第二支脚和所述连接段为一体结构。
  5. 如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馈电带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段包括远离所述信号输入线的第一端,所述第二段包括靠近所述第一段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上分别开设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一支脚伸入所述第一开口并与所述第一段接触导通,所述第二支脚伸入所述第二开口并与所述第二段接触导通。
  6.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馈电带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段包括相对的第一耦合端和第二耦合端,所述第一耦合端在所述第一平面上的投影与所述第一段至少部分重合,所述第一耦合端与所述第一段通过耦合电性连接;
    所述第二耦合端在所述第一平面上的投影与所述第二段至少部分重合,所述第二耦合端与所述第二段也通过耦合电性连接。
  7. 如权利要求3-6任一项所述的馈电带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馈电带线包括印刷电路板,所述印刷电路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金属面和第二金属面,所述第一金属面构造为所述第一平面,所述第二金属面构造为所述第二平面。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馈电带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印刷电路板包括过孔,所述过孔连通于所述第一平面和所述第二平面之间,所述第一支脚和所述第二支脚分别构造为穿过所述过孔的导电件。
  9.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馈电带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金属面内还设有输入匹配线、第一功率匹配线和第二功率匹配线;
    所述输入匹配线平行于所述信号输入线延伸,所述第一功率匹配线平行于所述第一功率支线延伸,且所述连接段构造为所述第一功率匹配线中的一部分;
    所述第二功率匹配线包括第三段和第四段,所述第三段位于所述连接段的一侧,并平行于所述第二功率支线延伸,第四段位于所述连接段的另一侧,且同样平行于所述第二功率支线延伸。
  10. 如权利要求2-9任一项所述的馈电带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段在所述第一平面内的投影,与所述第二功率支线的夹角α满足条件:45°≤α≤90°。
  11. 如权利要求2-10任一项所述的馈电带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平面平行于所述第二平面。
  12. 如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馈电带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馈电带线还包括信号输入端口、第一输出端口和第二输出端口,所述信号输入线背离所述第一功率支线和所述第二功率支线一端连通至所述信号输入端口,所述第一功率支线背离所述信号输入线一端连通至所述第一输出端口,所述第二功率支线背离所述信号输入线一端连通至所述第二输出端口。
  13. 如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馈电带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馈电带线还包括屏蔽腔体,所述输入线、第一功率支线和第二功率支线均收容并固定于所述屏蔽腔体内,且与所述屏蔽腔体之间绝缘。
  14. 一种移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移相器包括滑动介质,和如权利要求1-13任一项所述的馈电带线,所述滑动介质分别与所述第一功率支线和/或所述第二功率支线搭接,所述滑动介质相对于所述第一功率支线和/或所述第二功率支线滑动以调整所述移相器输出信号的相位。
  15. 一种阵列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3任一项所述的馈电带线,和/或,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移相器。
  16. 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3任一项所述的馈电带线,和/或,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移相器,和/或,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阵列天线。
CN202080108033.1A 2020-12-29 2020-12-29 馈电带线、移相器、阵列天线及基站 Pending CN11664882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20/141100 WO2022141127A1 (zh) 2020-12-29 2020-12-29 馈电带线、移相器、阵列天线及基站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648825A true CN116648825A (zh) 2023-08-25

Family

ID=822599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108033.1A Pending CN116648825A (zh) 2020-12-29 2020-12-29 馈电带线、移相器、阵列天线及基站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344146A1 (zh)
EP (1) EP4258482A4 (zh)
JP (1) JP2024501321A (zh)
CN (1) CN116648825A (zh)
WO (1) WO2022141127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NZ513770A (en) * 2001-08-24 2004-05-28 Andrew Corp Adjustable antenna feed network with integrated phase shifter
TWI395519B (zh) * 2010-06-28 2013-05-01 Wistron Neweb Corp 具跳線結構之電路板
CN205303671U (zh) * 2015-12-02 2016-06-08 成都南骄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单层耦合馈电双极化微带阵列天线
CN207559068U (zh) * 2017-07-19 2018-06-29 广东通宇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低增益低旁瓣微基站天线
CN109904597B (zh) * 2017-12-11 2020-12-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馈电设备、天线及电子设备
CN207852927U (zh) * 2017-12-28 2018-09-11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3×3Butler矩阵馈电网络及天线
CN110380168B (zh) * 2019-06-18 2021-10-08 南京理工大学 非平衡到平衡的双宽带功分滤波器
CN210984936U (zh) * 2020-01-22 2020-07-10 康普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基站天线的印制电路板
CN112003028A (zh) * 2020-07-31 2020-11-27 武汉虹信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天线馈电网络及阵列天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258482A4 (en) 2024-02-21
EP4258482A1 (en) 2023-10-11
US20230344146A1 (en) 2023-10-26
WO2022141127A1 (zh) 2022-07-07
JP2024501321A (ja) 2024-01-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819198B (zh) 一种基站天线的馈电网络,基站天线及基站
CN108899644B (zh) 一种低剖面、小型化、高隔离度的双极化贴片天线单元
US11688947B2 (en) Radio frequency connectors, omni-directional WiFi antennas, omni-directional dual antennas for 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ervice, and related devices, systems, methods, and assemblies
KR20130112518A (ko) 광대역용 이중편파 다이폴 안테나 및 안테나 어레이
CN110676566A (zh) 天线系统
CN114530693B (zh) 无线通信结构、显示面板和无线通信设备
CN109616766A (zh) 天线系统及通讯终端
WO2021244158A1 (zh) 双极化天线及客户前置设备
CN103066381B (zh) 天线
US11695197B2 (en) Radiating element, antenna assembly and base station antenna
CN210468098U (zh) 天线系统
CN209804891U (zh) 天线辐射单元
CN116648825A (zh) 馈电带线、移相器、阵列天线及基站
CN215911565U (zh) 移相器及基站天线
US11211692B2 (en) Antenna structure and electronic device
WO2022141023A9 (zh) 悬置带线、移相器及基站
KR20190015419A (ko) 방사기에 신호를 공급하기 위한 회로 보드 조립체
CN113161701A (zh) 移相器及基站天线
KR102559411B1 (ko) 안테나 디바이스
CN116601828A (zh) 基站天线
CN114256601B (zh) 天线、天线模组和电子设备
WO2023231761A1 (zh) 天线、通信设备和通信系统
WO2023082873A1 (zh) 馈电网络、天线装置及通信设备
CN220324705U (zh) Sub6G天线结构
CN217036021U (zh) 双极化定向天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