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643361A - 一种室内单模光缆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室内单模光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643361A
CN116643361A CN202310526840.0A CN202310526840A CN116643361A CN 116643361 A CN116643361 A CN 116643361A CN 202310526840 A CN202310526840 A CN 202310526840A CN 116643361 A CN116643361 A CN 11664336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support
sleeve
optical fiber
protective slee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52684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肖毓惠
阮鹭明
蔡翠婷
孙兆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eixunda Xiame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eixunda Xiame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eixunda Xiame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eixunda Xiame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526840.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643361A/zh
Publication of CN1166433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64336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44Mechanical structures for providing tensile strength and external protection for fibres, e.g. optical transmission cables
    • G02B6/4401Optical cables
    • G02B6/4429Mea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rengthening or protecting the cables
    • G02B6/443Protective cover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ight Guides In General And Application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光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室内单模光缆,包括由外至内依次套设的外护套管、功能层和光纤组件;功能层包括支撑套管和多个设置在支撑套管的外壁上的弹性支撑件,支撑套管的外壁与外护套管的内壁围成缓冲空间,缓冲空间内具有第一填充物,弹性支撑件具有抵接在支撑套管的内壁上的活动端。本发明在室内单模光缆的外护套管内增设功能层,功能层通过支撑套管保护光纤组件,并通过弹性支撑件支撑外护套管,使得在外护套管受压时,由弹性支撑件减缓冲击力,从而保护被支撑套管套设的光纤组件。同时在缓冲空间内增设第一填充物,以防止支撑套管与外护套管之间存在较大的空隙,从而能够缓冲光纤组件受到的震动、冲击、弯曲等机械力的影响。

Description

一种室内单模光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室内单模光缆。
背景技术
光在光纤内以电磁波的方式传播,这类波可以在两种模式下的任一模式下传播,即单模光纤或多模光纤。当纤芯直径小于10μm时,只能形成单模传输,因此称为单模光纤,当纤芯直径在50μm~100μm时,光纤可容许多个光波的传播,因此称为多模光纤。
随着信息化程度的加快发展,三网融合推进,实现接入网的高速化、宽度化和智能化的需求,越来越多的智能建筑的室内布线和设备互联用光缆逐渐替代了铜缆,然而室内光缆的敷设大多走暗线,往往在施工过程中因光缆自身抗拉、抗压的机械性能不足,导致光缆损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室内单模光缆,能够降低室内敷设单模光缆损坏的风险。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室内单模光缆,包括由外至内依次套设的外护套管、功能层和光纤组件;所述功能层包括支撑套管和多个设置在支撑套管的外壁上的弹性支撑件,所述支撑套管的外壁与外护套管的内壁围成缓冲空间,所述缓冲空间内具有第一填充物,所述弹性支撑件具有抵接在支撑套管的内壁上的活动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在室内单模光缆的外护套管内增设功能层,功能层通过支撑套管保护光纤组件,并通过弹性支撑件支撑外护套管,使得在外护套管受压时,由弹性支撑件减缓冲击力,从而保护被支撑套管套设的光纤组件。同时在缓冲空间内增设第一填充物,以防止支撑套管与外护套管之间存在较大的空隙,从而能够缓冲光纤组件受到的震动、冲击、弯曲等机械力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在具体实施方式中的一种室内单模光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在具体实施方式中的一种室内单模光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在具体实施方式中的一种室内单模光缆的弹性支撑件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4为本发明在具体实施方式中的一种室内单模光缆的弹性支撑件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5为本发明在具体实施方式中的一种室内单模光缆的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
1、外护套管;11、加固钢丝;
2、功能层;21、支撑套管;
22、弹性支撑件;221、支撑杆;222、连接杆;223、顶帽;224、回弹件;
23、阻水带;
3、光纤组件;31、内护套管;
32、支撑架;321、中心加强管件;322、卡箍;323、支撑框;3231、第一肋板;3232、第二肋板;
33、光纤线缆;331、松套管;332、光纤;
4、缓冲空间;41、第一填充物;
5、第二填充物;6、出发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随着信息化程度的加快发展,三网融合推进,实现接入网的高速化、宽度化和智能化的需求,越来越多的智能建筑的室内布线和设备互联用光缆逐渐替代了铜缆,然而室内光缆的敷设大多走暗线,往往在施工过程中因光缆自身抗拉、抗压的机械性能不足,导致光缆损坏。
基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室内单模光缆,能够降低室内敷设单模光缆损坏的风险。
请参照图1和2所示,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室内单模光缆包括由外至内依次套设的外护套管1、功能层2和光纤组件3;
功能层2包括支撑套管21和多个设置在支撑套管21的外壁上的弹性支撑件22,支撑套管21的外壁与外护套管1的内壁围成缓冲空间4,缓冲空间4内具有第一填充物41,弹性支撑件22具有抵接在支撑套管21的内壁上的活动端。其中,外护套管1使用的材料包括但不限于聚氯乙烯(PVC),还可以采用阻燃聚烯烃、阻燃聚乙烯或聚氨酯(LSZH)。第一填充物41采用芳纶丝或者镀铬涂塑钢带。由于功能层2的弹性支撑件22支撑外护套管1,使得外护套管受压时,由弹性支撑件减缓冲击力,从而保护被支撑套管21套设的光纤组件3。同时在缓冲空间4内增设第一填充物41,以防止支撑套管21与外护套管1之间存在较大的空隙,从而能够缓冲光纤组件3受到的震动、冲击、弯曲等机械力的影响。
请参照图1、图3和图4所示,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弹性支撑件22包括依次连接的支撑杆221、连接杆222和顶帽223;支撑杆221与支撑套管21的外壁连接,且支撑杆221与支撑套管21构成夹角α,连接杆222与支撑杆221构成夹角β,顶帽223的顶部抵接在外护套管1的内壁上。顶帽223的形状呈圆弧状。作为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夹角α为30°,夹角β为50°;在其他等同实施例中,夹角α和夹角β也可以是其他角度小于90°的夹角。由支撑杆221和连接杆222在支撑套管21上形成一种可被压缩的缓冲结构,然后通过顶帽223来增大与外护套管1的内壁接触面积。
请参照图3所示,在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弹性支撑件22还包括回弹件224,回弹件224的两端分别连接支撑杆221的杆身和连接杆222的杆身,且回弹件224位于连接杆222与支撑杆221形成的夹角β内。通过增设回弹件224增强弹性支撑件22的强度,以免室内单模光缆太过柔软。
请参照图4所示,在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弹性支撑件22还包括回弹件224,回弹件224的两端分别连接支撑杆221的杆身和连接杆222的杆身,回弹件224位于连接杆222与支撑杆221形成的夹角β外。通过增设回弹件224增强弹性支撑件22的强度,以免室内单模光缆太过柔软。
在上述第一种可能的实施例和第二种可能的实施例中,回弹件224呈弧状,且回弹件224的弯曲方向远离夹角β。
请参照图1和图2所示,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光纤组件3包括内护套管31、支撑架32和光纤线缆33;功能层2套设在内护套管31的外壁上,支撑架32包括同轴设置在内护套管31的内腔的中心加强管件321和沿中心加强管件321外壁周向设置的卡箍322,光纤线缆33卡接在卡箍322上,内护套管31的内腔具有第二填充物5。其中,内护套管31优选采用涂塑铝带,第二填充物5优选采用芳纶丝。由内护套管31保护光纤线缆33,并且光纤线缆33卡接在支撑架32的卡箍322上,能够避免光纤线缆33在内护套管31内活动。同时由第二填充物5能够缓冲光纤线缆33受到的震动、冲击、弯曲等机械力的影响,其中,第二填充物5优选采用阻水膏或者阻水纱。
请参照图5所示,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支撑架32还包括沿中心加强管件321外壁周向设置的支撑框323,支撑框323与功能层2的内壁抵接。支撑框323包括至少一个的第一肋板3231和至少两个的第二肋板3232,第一肋板3231与第二肋板3232连接,第二肋板3232的一端与中心加强管件321的外壁连接,第二肋板3232的另一端与内护套管31的内壁抵接。由第一肋板3231和第二肋板3232保证支撑框323的支撑强度,不仅能够保证整体质量的轻盈,而且能够进一步的缓冲光纤线缆33受到的震动、冲击、弯曲等机械力的影响。
请参照图1所示,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光纤线缆33包括松套管331和光纤332,松套管331卡接在卡箍322上,松套管331的内腔中设置有光纤332,且松套管331的内腔中填充有光纤油膏。其中,松套管331优选采用PBT材料。由光纤油膏将光纤332固定在松套管331内,不仅起到防止潮气侵蚀光纤332,而且对光纤332起衬垫作用,可缓冲光纤332受到的震动、冲击、弯曲等机械力的影响。
请参照图1和图2所示,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外护套管1的管壁内设置有加固钢丝11。增设的加固钢丝11能够增强室内单模光缆的抗拉能力。
请参照图1和图2所示,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功能层2还包括阻水带23,支撑套管21套设在阻水带23的外壁上,阻水带23套设在光纤组件3上。由阻水带23防止潮气侵蚀光纤组件3。
实施例一
一种室内单模光缆,请参照图1至图3所示,包括由外至内依次套设的外护套管1、功能层2和光纤组件3;功能层2包括支撑套管21和多个设置在支撑套管21的外壁上的弹性支撑件22,支撑套管21的外壁与外护套管1的内壁围成缓冲空间4,缓冲空间4内具有第一填充物41,弹性支撑件22具有抵接在支撑套管21的内壁上的活动端。弹性支撑件22包括依次连接的支撑杆221、连接杆222和顶帽223;支撑杆221与支撑套管21的外壁连接,且支撑杆221与支撑套管21构成夹角α,夹角α为30°,连接杆222与支撑杆221构成夹角β,夹角β为50°,顶帽223的顶部抵接在外护套管1的内壁上。顶帽223的形状呈圆弧状。弹性支撑件22还包括回弹件224,回弹件224的两端分别连接支撑杆221的杆身和连接杆222的杆身,且回弹件224位于连接杆222与支撑杆221形成的夹角β内。
实施例二
一种室内单模光缆,请参照图1、图2和图4所示,包括由外至内依次套设的外护套管1、功能层2和光纤组件3;功能层2包括支撑套管21和多个设置在支撑套管21的外壁上的弹性支撑件22,支撑套管21的外壁与外护套管1的内壁围成缓冲空间4,缓冲空间4内具有第一填充物41,弹性支撑件22具有抵接在支撑套管21的内壁上的活动端。弹性支撑件22包括依次连接的支撑杆221、连接杆222和顶帽223;支撑杆221与支撑套管21的外壁连接,且支撑杆221与支撑套管21构成夹角α,夹角α为30°,连接杆222与支撑杆221构成夹角β,夹角β为50°,顶帽223的顶部抵接在外护套管1的内壁上。顶帽223的形状呈圆弧状。弹性支撑件22还包括回弹件224,回弹件224的两端分别连接支撑杆221的杆身和连接杆222的杆身,回弹件224位于连接杆222与支撑杆221形成的夹角β外。
实施例三
一种室内单模光缆,请参照图1至图3所示,包括由外至内依次套设的外护套管1、功能层2和光纤组件3;功能层2包括支撑套管21和多个设置在支撑套管21的外壁上的弹性支撑件22,支撑套管21的外壁与外护套管1的内壁围成缓冲空间4,缓冲空间4内具有第一填充物41,弹性支撑件22具有抵接在支撑套管21的内壁上的活动端。弹性支撑件22包括依次连接的支撑杆221、连接杆222和顶帽223;支撑杆221与支撑套管21的外壁连接,且支撑杆221与支撑套管21构成夹角α,夹角α为35°~40°,连接杆222与支撑杆221构成夹角β,夹角β为45°~55°,顶帽223的顶部抵接在外护套管1的内壁上。顶帽223的形状呈圆弧状。弹性支撑件22还包括回弹件224,回弹件224的两端分别连接支撑杆221的杆身和连接杆222的杆身,且回弹件224位于连接杆222与支撑杆221形成的夹角β内。
实施例四
一种室内单模光缆,请参照图1、图2和图4所示,包括由外至内依次套设的外护套管1、功能层2和光纤组件3;功能层2包括支撑套管21和多个设置在支撑套管21的外壁上的弹性支撑件22,支撑套管21的外壁与外护套管1的内壁围成缓冲空间4,缓冲空间4内具有第一填充物41,弹性支撑件22具有抵接在支撑套管21的内壁上的活动端。弹性支撑件22包括依次连接的支撑杆221、连接杆222和顶帽223;支撑杆221与支撑套管21的外壁连接,且支撑杆221与支撑套管21构成夹角α,夹角α为35°~40°,连接杆222与支撑杆221构成夹角β,夹角β为45°~55°,顶帽223的顶部抵接在外护套管1的内壁上。顶帽223的形状呈圆弧状。弹性支撑件22还包括回弹件224,回弹件224的两端分别连接支撑杆221的杆身和连接杆222的杆身,回弹件224位于连接杆222与支撑杆221形成的夹角β外。
实施例五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一至实施例四的基础上进一步限定了弹性支撑件22在外护套管1与支撑套管21之间的设置,具体如下:
请参照图1所示,支撑套管21的一端沿周向具有多个出发点6,从每个出发点6沿支撑套管21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呈条状的弹性支撑件22。
实施例六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五的基础上进一步限定了弹性支撑件22的数量,具体如下:
弹性支撑件22数量为6~10个,在示例实施中,弹性支撑件22数量为6个、7个、8个、9个或10个,其中优先的,弹性支撑件22数量为8个。
实施例七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一至实施例四的基础上进一步限定了弹性支撑件22在外护套管1与支撑套管21之间的设置,具体如下:
请参照图1所示,支撑套管21的一端沿周向具有多个出发点6,从每个出发点6沿支撑套管21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呈块状的弹性支撑件22。
实施例八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七的基础上进一步限定了弹性支撑件22的数量,具体如下:
在支撑套管21的同一横截面下,支撑套管21的外壁沿周向具有3~10个弹性支撑件22,在示例实施中,在支撑套管21的同一横截面下,弹性支撑件22数量为3个、5个、7个、8个、9个或10个,其中优先的,弹性支撑件22数量为8个。
实施例九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一至实施例四的基础上进一步限定了光纤组件3的结构,具体如下:
请参照图1、图2和图5所示,光纤组件3包括内护套管31、支撑架32和光纤线缆33;功能层2套设在内护套管31的外壁上,支撑架32包括同轴设置在内护套管31的内腔的中心加强管件321和沿中心加强管件321外壁周向设置的卡箍322,光纤线缆33卡接在卡箍322上,内护套管31的内腔具有第二填充物5。支撑架32还包括沿中心加强管件321外壁周向设置的支撑框323,支撑框323与功能层2的内壁抵接。支撑框323包括至少一个的第一肋板3231和至少两个的第二肋板3232,第一肋板3231与第二肋板3232连接,第二肋板3232的一端与中心加强管件321的外壁连接,第二肋板3232的另一端与内护套管31的内壁抵接。光纤线缆33包括松套管331和光纤332,松套管331卡接在卡箍322上,松套管331的内腔中设置有光纤332,且松套管331的内腔中填充有光纤油膏。
实施例十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九的基础上进一步限定了卡箍322的结构,具体如下:
卡箍322具有抱设置松套管331外壁上的弧形抱臂,弧形抱臂的长度为松套管331外壁周长的55%~60%。在示例实施中,弧形抱臂的长度为松套管331外壁周长的55%、56%、57%、58%、59%或60%,其中优先的,弧形抱臂的长度为松套管331外壁周长的57%。使弧形抱臂的长度稍大于松套管331的外壁周长,不仅保证了光纤线缆33卡接在卡箍322上的稳定性,而且也便于安装。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室内单模光缆,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外至内依次套设的外护套管、功能层和光纤组件;所述功能层包括支撑套管和多个设置在支撑套管的外壁上的弹性支撑件,所述支撑套管的外壁与外护套管的内壁围成缓冲空间,所述缓冲空间内具有第一填充物,所述弹性支撑件具有抵接在支撑套管的内壁上的活动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室内单模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支撑件包括依次连接的支撑杆、连接杆和顶帽;所述支撑杆与支撑套管的外壁连接,且所述支撑杆与支撑套管之间构成为小于90°的夹角α,所述连接杆与支撑杆之间构成为小于90°的夹角β,所述顶帽的顶部抵接在外护套管的内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室内单模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支撑件还包括回弹件,所述回弹件的两端分别连接支撑杆的杆身和连接杆的杆身。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室内单模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回弹件呈弧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室内单模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组件包括内护套管、支撑架和光纤线缆;所述功能层套设在内护套管的外壁上,所述支撑架包括同轴设置在内护套管的内腔的中心加强管件和沿中心加强管件外壁周向设置的卡箍,所述光纤线缆卡接在卡箍上,所述内护套管的内腔具有第二填充物。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室内单模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还包括沿中心加强管件外壁周向设置的支撑框,所述支撑框与功能层的内壁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室内单模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包括至少一个的第一肋板和至少两个的第二肋板,所述第一肋板与第二肋板连接,所述第二肋板的一端与中心加强管件的外壁连接,所述第二肋板的另一端与内护套管的内壁抵接。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室内单模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线缆包括松套管和光纤,所述松套管卡接在卡箍上,所述松套管的内腔中设置有光纤,且所述松套管的内腔中填充有光纤油膏。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室内单模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护套管的管壁内设置有加固钢丝。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室内单模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层还包括阻水带,所述支撑套管套设在阻水带的外壁上,所述阻水带套设在光纤组件上。
CN202310526840.0A 2023-05-11 2023-05-11 一种室内单模光缆 Pending CN11664336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526840.0A CN116643361A (zh) 2023-05-11 2023-05-11 一种室内单模光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526840.0A CN116643361A (zh) 2023-05-11 2023-05-11 一种室内单模光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643361A true CN116643361A (zh) 2023-08-25

Family

ID=876180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526840.0A Pending CN116643361A (zh) 2023-05-11 2023-05-11 一种室内单模光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643361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031667A (zh) * 2023-10-07 2023-11-10 西安西古光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室外光缆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031667A (zh) * 2023-10-07 2023-11-10 西安西古光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室外光缆
CN117031667B (zh) * 2023-10-07 2024-01-30 西安西古光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室外光缆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218821B2 (en) Optical fiber cables
ES2731696T3 (es) Cable de derivación de fibra óptica con un riesgo de incendio reducido
AU2011343582B2 (en) Rugged fiber optic cable
JP6420502B2 (ja) 超フレキシブル室内付随光電気複合ケーブル
KR20060030026A (ko) 강도 부재를 구비한 광섬유 케이블
CN116643361A (zh) 一种室内单模光缆
CN216901076U (zh) 一种具有强抗拉性的光纤光缆
US20190113703A1 (en) Fiber Optic Drop Cable
US20140140670A1 (en) Small-diameter high bending-resistance fiber optic cable
CN213399003U (zh) 一种双芯扁形室内用复合光缆
CN215181083U (zh) 一种深井抗拉防腐光缆
CN102621647B (zh) 一种异型线缆
CN211857003U (zh) 一种高强度室内分支光缆
CN112151217A (zh) 一种柔软型铰链光电复合缆
KR100617746B1 (ko) 높은 압축 강도를 갖는 광케이블
CN216083204U (zh) 中心束管式非金属非铠装光缆
CN217007788U (zh) 一种中心管式钢丝铠装防鼠光缆
CN219695522U (zh) 一种耐压室内光缆
CN111090143A (zh) 一种蜂巢状光纤束及光缆
CN215895054U (zh) 防水耐用的中心束管式光缆
CN210243911U (zh) 一种微型非金属防鼠阻燃引入光缆
CN216749385U (zh) 一种层绞式铠装抗拉光电混合缆
CN219349208U (zh) 光缆
CN219163038U (zh) 一种光电复合通信用橡套软电缆
CN216161488U (zh) 一种自承式光电复合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