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639287A - 一种无动力驱动的驻塔无人机机巢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动力驱动的驻塔无人机机巢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639287A
CN116639287A CN202310634183.1A CN202310634183A CN116639287A CN 116639287 A CN116639287 A CN 116639287A CN 202310634183 A CN202310634183 A CN 202310634183A CN 116639287 A CN116639287 A CN 11663928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rging
unmanned aerial
aerial vehicle
wiring
bo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63418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Senxu General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Senxu General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Senxu General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Senxu General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634183.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639287A/zh
Publication of CN1166392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63928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UUNMANNED AERIAL VEHICLES [UAV]; EQUIPMENT THEREFOR
    • B64U70/00Launching, take-off or landing arrangements
    • B64U70/90Launching from or landing on platfor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FGROUND OR AIRCRAFT-CARRIER-DECK INSTALLAT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CONNECTION WITH AIRCRAFT; DESIGNING,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CLEAN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AIRCRAF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HANDLING, TRANSPORTING, TESTING OR INSPECTING AIRCRAFT COMPON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4F1/00Ground or aircraft-carrier-deck installations
    • B64F1/22Ground or aircraft-carrier-deck installations installed for handling aircraft
    • B64F1/222Ground or aircraft-carrier-deck installations installed for handling aircraft for storing aircraft, e.g. in hanga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UUNMANNED AERIAL VEHICLES [UAV]; EQUIPMENT THEREFOR
    • B64U80/00Transport or storage specially adapted for UAVs
    • B64U80/20Transport or storage specially adapted for UAVs with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the UAV
    • B64U80/25Transport or storage specially adapted for UAVs with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the UAV for recharging batteries; for refuell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UUNMANNED AERIAL VEHICLES [UAV]; EQUIPMENT THEREFOR
    • B64U80/00Transport or storage specially adapted for UAVs
    • B64U80/70Transport or storage specially adapted for UAVs in container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FADDITIONAL WORK, SUCH AS EQUIPPING ROADS OR THE CONSTRUCTION OF PLATFORMS, HELICOPTER LANDING STAGES, SIGNS, SNOW FENCES, OR THE LIKE
    • E01F3/00Landing stages for helicopters, e.g. located above building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动力驱动的驻塔无人机机巢,包括箱体和滑动安装于箱体上部的两个对称设置的箱门,箱体的上部开设有升降口,箱体的内部设置有充电腔室,充电腔室上下滑动安装有升降座,两个箱门分别与升降座之间设置有一传动机构,传动机构的一端传动连接升降座、另一端传动连接箱门,两个箱门做相对靠近或远离运动;两个箱门的后侧分别安装有一拉力调节机构,两个拉力调节机构分别与对应的箱门连接,拉力调节机构设置有用于驱动箱门做相对远离运动的拉力F,拉力F小于或等于无人机的自重。无需电机等带电设备作为动力源,减少电磁干扰,提高可靠性、稳定性和安全性;升降座封堵升降口,在初始状态下保证充电腔室封闭,延长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无动力驱动的驻塔无人机机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驻塔无人机机巢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无动力驱动的驻塔无人机机巢。
背景技术
无人机是无人驾驶的飞机,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或者由车载计算机完全地或间歇地自主地操作。在民用领域,主要以四旋翼无人机为主,在航拍、农业、植保、微型自拍、快递运输、灾难救援、观察野生动物、监控传染病、测绘、新闻报道、电力巡检、救灾等多个领域进行应用。而无人机受制于自身重量,能够携带的供电电池容量有限,导致无人机单次飞行的续航时间较短,在电力巡检过程中,往往需要沿输电线路间隔安装无人机机巢,通过无人机机巢在无人机巡检途中对其进行充电,以延长无人机的航行距离,提高巡检效率。
现有技术中的无人机机巢一般均安装在电力铁搭的周围空地,但由于部分输电线路需要横跨山林,无人机机巢安装在山林中时,高大的树木会阻挡无人机降落,增大无人机坠机风险,同时山林中的动物也会对无人机机巢造成威胁,导致无人机机巢故障率高,因此为解决这一问题,往往需要将无人机机巢安装在电力铁搭上,而现有技术中的驻塔无人机机巢均需要通过电机等带电设备配合开关箱门,而这些带电设备在高压的电力铁搭上极易受到电磁干扰,导致其使用寿命、安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都非常低,使无人机机巢的故障率增高,运营维护成本高。
而中国发明专利CN202010831806.0:一种驻塔式无人机起降系统,包括开口向上并固设在杆塔上的停机箱体,以及固设在无人机底部的正负极分体导电支架;停机箱体的顶部对称并滑动连接有箱体滑盖,停机箱体的内部转动嵌装有开口向上设置并由正负极分体导电支架提供旋转动力的充电转座,该停机箱体的内壁上设有传动单元,且停机箱体的底部设有向上穿透充电转座并为正负极分体导电支架提供充电电能的供电单元;传动单元的动力输入端均与充电转座动力连接,且传动单元的动力输出端均与箱体滑盖动力连接。该专利在未有无人机进行充电时,箱体滑盖始终保持开启状态,导致异物容易进入,故障率极高,而且箱体滑盖开闭的动力源来自无人机,无人机需要在降落的过程中做旋转动作,增加了无人机的降落风险,同时无人机给予的旋转力度有限,导致开闭箱体滑盖的成功率低,可靠性和稳定性差,无人机容易和箱体滑盖发生碰撞,安全性差;传动单元结构复杂,成本高,因此有必要予以改进。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动力驱动的驻塔无人机机巢,结构简单,成本低,无需电机开闭箱门,可靠性和稳定性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无动力驱动的驻塔无人机机巢,包括箱体和滑动安装于箱体上部的两个对称设置的箱门,箱体的上部开设有升降口,箱体的内部设置有充电腔室,充电腔室上下滑动安装有升降座,两个箱门分别与升降座之间设置有一传动机构,传动机构的一端传动连接升降座、另一端传动连接箱门,两个箱门做相对靠近或远离运动;
两个箱门的后侧分别安装有一拉力调节机构,两个拉力调节机构分别与对应的箱门连接,拉力调节机构设置有用于驱动箱门做相对远离运动的拉力F,拉力F小于或等于无人机的自重;
升降座设置有充电机构和上接线机构,升降座的上部具有一起降平台,充电机构与上接线机构电性连接,充电腔室的下部设置有下接线机构和供电电路,下接线机构与供电电路电性连接,在充电时上接线机构与下接线机构抵触且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传动机构包括绳索,绳索的第一端与升降座固定连接,绳索的第二端与对应的箱门固定连接;
箱体的上部间隔设置有两个滑轨,两个滑轨分别位于升降口的前后两侧,箱门的下部至少间隔设置有两个滑块,两个滑块分别与对应的滑轨滑动连接。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两个箱门分别与升降座之间设置有两个绳索,各个绳索的第一端分别与升降座的四个角落固定连接,各个绳索的第二端分别与对应的箱门的前后两侧固定连接,每一个绳索均设置有一个滑轮机构,各个滑轮机构固定安装于箱体的上部。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两个箱门相互远离的一侧边缘向下延伸出一后挡板,两个箱门的前后两侧边缘分别向下延伸出一侧挡板,任意一个箱门或两个箱门的相对侧设置有侧密封胶条;
起降平台的边缘和/或充电腔室的上壁设置有正密封胶条,正密封胶条位于升降口的外围。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两个箱门的两个后挡板的内侧面分别设置有两个侧钩环,起降平台的四个角落分别固定安装有正钩环,绳索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固定安装有扣件,绳索第一端的扣件与对应的正钩环连接,绳索第二端的扣件与对应的侧钩环连接。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起降平台上设置有凸起的充电桩,充电桩的垂直高度与无人机底部距离起落架底部之间的距离相同;
充电机构包括无线充电线圈和充电电路,无线充电线圈设置于充电桩的顶部,充电电路固定安装于升降座的内部,无线充电线圈与充电电路电性连接,充电电路与上接线机构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升降座位于充电桩的外围设置有至少一个上排水孔,上排水孔贯穿升降座,箱体的底部开设有至少一下排水孔,上排水孔与下排水孔之间连接有排水软管;
充电腔室的底部设置有减震防护装置,减震防护装置包括下固定板、上固定板和至少一减震弹簧,下固定板固定安装于充电腔室的下壁,减震弹簧固定安装于下固定板与上固定板之间,上固定板与升降座抵顶配合。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上接线机构包括正极接线插座和负极接线插座,下接线机构包括正极接线插头和负极接线插头,正极接线插头和负极接线插头均包括下插接座和下接线端子,两个下接线端子分别与供电电路电性连接,两个下插接座间隔设置于充电腔室的底部,下接线端子设置于下插接座的上部且向上凸出于下插接座的上端面,正极接线插座和负极接线插座间隔设置于升降座的下部,正极接线插座位于正极接线插头的正上方,负极接线插座位于负极接线插头的正上方,正极接线插座和负极接线插座的中心部开设有开口朝下的充电插口,充电插口的内壁设置有导电片,两个导电片分别与充电电路电性连接,在充电时正极接线插头的下接线端子插入正极接线插座的充电插口,负极接线插头的下接线端子插入负极接线插座的充电插口,两个下接线端子分别与对应的两个导电片抵触配合。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充电桩设置有用于吸附固定无人机的磁吸机构,磁吸机构选用电磁铁环或永磁铁环,电磁铁环或永磁铁环套设于无线充电线圈的外围,电磁铁环与两个下接线端子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箱体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调节支架,拉力调节机构包括拉簧和调节件,调节件包括调节螺纹杆和两个调节螺母,调节螺纹杆的一端折弯形成一弯钩部,两个调节螺母与调节螺纹杆螺纹连接,调节支架开设有穿杆孔,调节螺纹杆穿设于穿杆孔,两个调节螺母夹紧固定于调节支架,拉簧的第一端与箱门的外侧面连接,拉簧的第二端与调节螺纹杆的弯钩部连接。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发明和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是:通过无人机的自身重量下压升降座,随着升降座下降驱动两个箱门相对滑动闭合升降口,无需电机等带电设备作为动力源,减少电磁干扰,提高可靠性和稳定性,同时也无需无人机旋转驱动,提高安全性;在无人机起飞脱离升降座,升降座失去无人机的下压力,通过拉力调节机构自动复位开启两个箱门,开闭箱门均无需电机提供动力,拉力调节机构能够根据无人机的重量调节拉力F,扩大使用范围;升降座在上升后同时封堵升降口,在初始状态下保证充电腔室封闭,保证充电腔室内的清洁度,延长使用寿命;仅通过绳索传动连接箱门和升降座,结构简单,成本低,可靠性和稳定性高,降低维护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图1的A部放大图;
图3是本发明充电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箱体在充电时的截面图。
图中:
1箱体、11升降口、12充电腔室、13滑轨、14滑轮机构、15排水软管、16调节支架;
2箱门、21后挡板、22侧挡板、23侧密封胶条、24滑块;
3升降座、31起降平台、32正密封胶条、33充电桩、34无线充电线圈、35磁吸机构、36上排水孔;
41绳索、42扣件、43正钩环;
51下固定板、52上固定板、53减震弹簧;
61正极接线插头、62负极接线插头、63下插接座、64下接线端子;
71正极接线插座、72负极接线插座、73充电插口;
81拉簧、82调节螺纹杆、821弯钩部、83调节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因此而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一种无动力驱动的驻塔无人机机巢,如图1至图4所示,包括箱体1和滑动安装于箱体1上部的两个对称设置的箱门2,箱体1的上部开设有升降口11,箱体1的内部设置有充电腔室12,充电腔室12上下滑动安装有升降座3,两个箱门2分别与升降座3之间设置有一传动机构,传动机构的一端传动连接升降座3、另一端传动连接箱门2,两个箱门2做相对靠近或远离运动;两个箱门2的后侧分别安装有一拉力调节机构,两个拉力调节机构分别与对应的箱门2连接,拉力调节机构设置有用于驱动箱门2做相对远离运动的拉力F,拉力F小于或等于无人机的自重;升降座3设置有充电机构和上接线机构,升降座3的上部具有一起降平台31,充电机构与上接线机构电性连接,充电腔室12的下部设置有下接线机构和供电电路,下接线机构与供电电路电性连接,在充电时上接线机构与下接线机构抵触且电性连接。
传统的驻塔无人机机巢需要通过电机或无人机自身提供动力开闭箱门2,容易受到电磁干扰,可靠性和稳定性差,传动机构复杂,成本高,故障率高,安全性差,而本发明通过无人机的自身重量下压升降座3,随着升降座3下降驱动两个箱门2相对滑动闭合升降口11,无需电机等带电设备作为动力源,减少电磁干扰,提高可靠性和稳定性,同时也无需无人机旋转驱动,提高安全性;在无人机起飞脱离升降座3,升降座3失去无人机的下压力,通过拉力调节机构自动复位开启两个箱门2,开闭箱门2均无需电机提供动力,拉力调节机构能够根据无人机的重量调节拉力F,扩大使用范围;升降座3在上升后同时封堵升降口11,在初始状态下保证充电腔室12封闭,保证充电腔室12内的清洁度,延长使用寿命。当拉力F小于无人机的自重时,无人机只需缓慢轻轻的降落至起降平台13即可,当拉力F等于无人机的自重时,无人机降落时需对升降座3产生向下的冲击力,从而使升降座3随无人机一同下降。拉力F小于无人机的自重能够保护无人机,减小对无人机的冲击,拉力F等于无人机的自重能够减少升降座3意外下降,提高稳定性。
具体地,传动机构包括绳索41,绳索41的第一端与升降座3固定连接,绳索41的第二端与对应的箱门2固定连接;箱体1的上部间隔设置有两个滑轨13,两个滑轨13分别位于升降口11的前后两侧,箱门2的下部至少间隔设置有两个滑块24,两个滑块24分别与对应的滑轨13滑动连接。绳索41采用钢丝绳,通过钢丝绳传动连接箱门2和升降座3,结构简单,成本低,可靠性和稳定性高,降低维护成本。箱门2和箱体1之间通过滑轨13和滑块24连接,滑块24在滑轨13上移动,减少摩擦力,使箱门2移动更加顺畅,避免发生卡涩导致箱门开合失败,进一步提高稳定性和可靠性。
具体地,两个箱门2分别与升降座3之间设置有两个绳索41,各个绳索41的第一端分别与升降座3的四个角落固定连接,各个绳索41的第二端分别与对应的箱门2的前后两侧固定连接,每一个绳索41均设置有一个滑轮机构14,各个滑轮机构14固定安装于箱体1的上部。通过滑轮机构14对绳索41进行导向,避免绳索41直接在箱体1边缘上摩擦,进一步降低摩擦力,延长绳索41的使用寿命,避免绳索41磨断。
具体地,两个箱门2相互远离的一侧边缘向下延伸出一后挡板21,两个箱门2的前后两侧边缘分别向下延伸出一侧挡板22,任意一个箱门2或两个箱门2的相对侧设置有侧密封胶条23;起降平台31的边缘和/或充电腔室12的上壁设置有正密封胶条32,正密封胶条32位于升降口11的外围。在闭合箱门2后,侧挡板22和后挡板21对箱体1进行包裹,侧密封胶条23对两个箱门2之间的缝隙进行密封,在闭合箱门2时提高充电腔室12的密闭性;正密封胶条32在开启箱门2时密封升降座3与箱体2之间的缝隙,在开启箱门2时提高充电腔室12的密闭性,提高防水性。
具体地,两个箱门2的两个后挡板21的内侧面分别设置有两个侧钩环,起降平台31的四个角落分别固定安装有正钩环43,绳索41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固定安装有扣件42,绳索41第一端的扣件42与对应的正钩环43连接,绳索41第二端的扣件42与对应的侧钩环连接。四个绳索41分别连接起降平台31的四个角落,使升降座3的受力更加均匀,升降过程更加平稳,绳索41的两端设置扣件42,通过扣件42直接扣设在正钩环43和侧钩环上,拆装方便,便于维修和装配。
具体地,起降平台31上设置有凸起的充电桩33,充电桩33的垂直高度与无人机底部距离起落架底部之间的距离相同;充电机构包括无线充电线圈34和充电电路,无线充电线圈34设置于充电桩33的顶部,充电电路固定安装于升降座3的内部,无线充电线圈34与充电电路电性连接,充电电路与上接线机构电性连接。无人机在降落时起落架接触起降平台31,无人机的下部设置有对应的无线充电接收机构,无线充电机构与无线充电线圈34接触对无人机进行无线充电,无需接线,无金属接线端子裸露,无氧化现象发生,可靠性和安全性高,同时充电桩33还起到定位的作用。
具体地,升降座3位于充电桩33的外围设置有至少一个上排水孔36,上排水孔36贯穿升降座3,箱体1的底部开设有至少一下排水孔,上排水孔36与下排水孔之间连接有排水软管15;充电腔室12的底部设置有减震防护装置,减震防护装置包括下固定板51、上固定板52和至少一减震弹簧53,下固定板51固定安装于充电腔室12的下壁,减震弹簧53固定安装于下固定板51与上固定板52之间,上固定板52与升降座3抵顶配合。当开启箱门2升降座3密封升降口11时,在雨水天气下,雨水从上排水孔36经排水软管15从下排水孔排出,防止雨水在起降平台31上堆积,导致升降座3意外下降,提高可靠性和稳定性。减震防护装置则在升降座3下降至底部时提供缓冲力,降低升降座3在下降时对下接线机构产生冲击,进一步提高可靠性和稳定性。
具体地,上接线机构包括正极接线插座71和负极接线插座72,下接线机构包括正极接线插头61和负极接线插头62,正极接线插头61和负极接线插头62均包括下插接座63和下接线端子64,两个下接线端子64分别与供电电路电性连接,两个下插接座63间隔设置于充电腔室12的底部,下接线端子64设置于下插接座63的上部且向上凸出于下插接座63的上端面,正极接线插座71和负极接线插座72间隔设置于升降座3的下部,正极接线插座71位于正极接线插头61的正上方,负极接线插座72位于负极接线插头62的正上方,正极接线插座71和负极接线插座72的中心部开设有开口朝下的充电插口73,充电插口73的内壁设置有导电片,两个导电片分别与充电电路电性连接,在充电时正极接线插头61的下接线端子64插入正极接线插座71的充电插口73,负极接线插头62的下接线端子64插入负极接线插座72的充电插口73,两个下接线端子64分别与对应的两个导电片抵触配合。在升降座3上升密封升降口11时,升降座3无任何电源连接,因此无线充电线圈34并未通电,减少待机能耗,当在无人机的自重下升降座3下降时,下接线端子64插入充电插口73与导电片接触,从而通过供电电路对充电电路供电,自动开启无线充电;充电插口73朝下,避免雨水杂物进入充电插口73,可靠性和安全性更高。当然下接线机构和上接线机构不限于下接线端子64与导电片接触的方式,还能够通过弹性接线弹子和导电片接触的方式。
具体地,充电桩33设置有用于吸附固定无人机的磁吸机构35,磁吸机构35选用电磁铁环或永磁铁环,电磁铁环或永磁铁环套设于无线充电线圈34的外围,电磁铁环与两个下接线端子64电性连接。在无人机降落时磁吸机构35对无人机进行吸引,使无人机降落更加精准,同时能够固定无人机,防止无人机在充电时发生移动,提高充电成功率。
具体地,箱体1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调节支架16,拉力调节机构包括拉簧81和调节件,调节件包括调节螺纹杆82和两个调节螺母83,调节螺纹杆82的一端折弯形成一弯钩部821,两个调节螺母83与调节螺纹杆82螺纹连接,调节支架16开设有穿杆孔,调节螺纹杆82穿设于穿杆孔,两个调节螺母83夹紧固定于调节支架16,拉簧81的第一端与箱门2的外侧面连接,拉簧81的第二端与调节螺纹杆82的弯钩部821连接。通过拉簧81给予箱门2拉力F使箱门2复位,而通过两个调节螺母83以调节调节螺纹杆82的弯钩部821与调节支架16的距离,从而拉长或回缩拉簧81,以实现调节拉力F,使其能够适配不同重量的无人机,扩大适用范围。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如下:
在初始状态下,如图1和图2所示,两个箱门2在拉簧81的拉力F的作用下相互做远离运动,以打开两个箱门2,而箱门2拉动绳索41使升降座3随着两个箱门2的开启同时上升,直至升降座3闭合升降口11。
当无人机停靠充电时,如图3和图4所示,无人机降落至起降平台31,无人机的无线充电接收机构对准无线充电线圈34,磁吸机构35吸附固定无人机,在无人机的自重下,升降座3下降,拉动绳索41克服拉力F使两个箱门2相向移动,直至两个箱门2闭合,下接线端子64插入充电插口73与导电片接触,供电电路对充电电路供电,自动开启无线充电。
当完成充电后,无人机起飞,随着无人机脱离升降座3,在拉簧81的拉力F的作用下恢复至初始状态,无人机飞出充电腔室12。
以上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无动力驱动的驻塔无人机机巢,包括箱体(1)和滑动安装于箱体(1)上部的两个对称设置的箱门(2),其特征在于:箱体(1)的上部开设有升降口(11),箱体(1)的内部设置有充电腔室(12),充电腔室(12)上下滑动安装有升降座(3),两个箱门(2)分别与升降座(3)之间设置有一传动机构,传动机构的一端传动连接升降座(3)、另一端传动连接箱门(2),两个箱门(2)做相对靠近或远离运动;
两个箱门(2)的后侧分别安装有一拉力调节机构,两个拉力调节机构分别与对应的箱门(2)连接,拉力调节机构设置有用于驱动箱门(2)做相对远离运动的拉力F,拉力F小于或等于无人机的自重;
升降座(3)设置有充电机构和上接线机构,升降座(3)的上部具有一起降平台(31),充电机构与上接线机构电性连接,充电腔室(12)的下部设置有下接线机构和供电电路,下接线机构与供电电路电性连接,在充电时上接线机构与下接线机构抵触且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动力驱动的驻塔无人机机巢,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绳索(41),绳索(41)的第一端与所述升降座(3)固定连接,绳索(41)的第二端与对应的所述箱门(2)固定连接;
所述箱体(1)的上部间隔设置有两个滑轨(13),两个滑轨(13)分别位于所述升降口(11)的前后两侧,所述箱门(2)的下部至少间隔设置有两个滑块(24),两个滑块(24)分别与对应的滑轨(13)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动力驱动的驻塔无人机机巢,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箱门(2)分别与升降座(3)之间设置有两个所述绳索(41),各个绳索(41)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升降座(3)的四个角落固定连接,各个绳索(41)的第二端分别与对应的箱门(2)的前后两侧固定连接,每一个绳索(41)均设置有一个滑轮机构(14),各个滑轮机构(14)固定安装于所述箱体(1)的上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无动力驱动的驻塔无人机机巢,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箱门(2)相互远离的一侧边缘向下延伸出一后挡板(21),两个箱门(2)的前后两侧边缘分别向下延伸出一侧挡板(22),任意一个箱门(2)或两个箱门(2)的相对侧设置有侧密封胶条(23);
所述起降平台(31)的边缘和/或所述充电腔室(12)的上壁设置有正密封胶条(32),正密封胶条(32)位于所述升降口(11)的外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无动力驱动的驻塔无人机机巢,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箱门(2)的两个后挡板(21)的内侧面分别设置有两个侧钩环,所述起降平台(31)的四个角落分别固定安装有正钩环(43),所述绳索(41)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固定安装有扣件(42),绳索(41)第一端的扣件(42)与对应的正钩环(43)连接,绳索(41)第二端的扣件(42)与对应的侧钩环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动力驱动的驻塔无人机机巢,其特征在于:所述起降平台(31)上设置有凸起的充电桩(33),充电桩(33)的垂直高度与所述无人机底部距离起落架底部之间的距离相同;
所述充电机构包括无线充电线圈(34)和充电电路,无线充电线圈(34)设置于充电桩(33)的顶部,充电电路固定安装于所述升降座(3)的内部,无线充电线圈(34)与充电电路电性连接,充电电路与所述上接线机构电性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无动力驱动的驻塔无人机机巢,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座(3)位于所述充电桩(33)的外围设置有至少一个上排水孔(36),上排水孔(36)贯穿升降座(3),所述箱体(1)的底部开设有至少一下排水孔,上排水孔(36)与下排水孔之间连接有排水软管(15);
所述充电腔室(12)的底部设置有减震防护装置,减震防护装置包括下固定板(51)、上固定板(52)和至少一减震弹簧(53),下固定板(51)固定安装于充电腔室(12)的下壁,减震弹簧(53)固定安装于下固定板(51)与上固定板(52)之间,上固定板(52)与升降座(3)抵顶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无动力驱动的驻塔无人机机巢,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接线机构包括正极接线插座(71)和负极接线插座(72),所述下接线机构包括正极接线插头(61)和负极接线插头(62),正极接线插头(61)和负极接线插头(62)均包括下插接座(63)和下接线端子(64),两个下接线端子(64)分别与所述供电电路电性连接,两个下插接座(63)间隔设置于所述充电腔室(12)的底部,下接线端子(64)设置于下插接座(63)的上部且向上凸出于下插接座(63)的上端面,正极接线插座(71)和负极接线插座(72)间隔设置于所述升降座(3)的下部,正极接线插座(71)位于正极接线插头(61)的正上方,负极接线插座(72)位于负极接线插头(62)的正上方,正极接线插座(71)和负极接线插座(72)的中心部开设有开口朝下的充电插口(73),充电插口(73)的内壁设置有导电片,两个导电片分别与所述充电电路电性连接,在充电时正极接线插头(61)的下接线端子(64)插入正极接线插座(71)的充电插口(73),负极接线插头(62)的下接线端子(64)插入负极接线插座(72)的充电插口(73),两个下接线端子(64)分别与对应的两个导电片抵触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无动力驱动的驻塔无人机机巢,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33)设置有用于吸附固定所述无人机的磁吸机构(35),磁吸机构(35)选用电磁铁环或永磁铁环,电磁铁环或永磁铁环套设于所述无线充电线圈(34)的外围,电磁铁环与两个所述下接线端子(64)电性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动力驱动的驻塔无人机机巢,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调节支架(16),所述拉力调节机构包括拉簧(81)和调节件,调节件包括调节螺纹杆(82)和两个调节螺母(83),调节螺纹杆(82)的一端折弯形成一弯钩部(821),两个调节螺母(83)与调节螺纹杆(82)螺纹连接,调节支架(16)开设有穿杆孔,调节螺纹杆(82)穿设于穿杆孔,两个调节螺母(83)夹紧固定于调节支架(16),拉簧(81)的第一端与所述箱门(2)的外侧面连接,拉簧(81)的第二端与调节螺纹杆(82)的弯钩部(821)连接。
CN202310634183.1A 2023-05-31 2023-05-31 一种无动力驱动的驻塔无人机机巢 Pending CN11663928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634183.1A CN116639287A (zh) 2023-05-31 2023-05-31 一种无动力驱动的驻塔无人机机巢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634183.1A CN116639287A (zh) 2023-05-31 2023-05-31 一种无动力驱动的驻塔无人机机巢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639287A true CN116639287A (zh) 2023-08-25

Family

ID=876184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634183.1A Pending CN116639287A (zh) 2023-05-31 2023-05-31 一种无动力驱动的驻塔无人机机巢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639287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968958A (zh) * 2023-09-20 2023-10-31 众芯汉创(江苏)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单兵移动的无人机集成起降平台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968958A (zh) * 2023-09-20 2023-10-31 众芯汉创(江苏)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单兵移动的无人机集成起降平台系统
CN116968958B (zh) * 2023-09-20 2023-12-05 众芯汉创(江苏)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单兵移动的无人机集成起降平台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6639287A (zh) 一种无动力驱动的驻塔无人机机巢
CN109245326B (zh) 一种架空线路巡检机器人杆塔驻留充电站
CN215972175U (zh) 一种智能机巢减震装置
CN109122400B (zh) 一种雏鸡的孵化装置及孵化方法
CN201981828U (zh) 一种升降平台式通信塔
CN114825121A (zh) 一种智能环网柜
CN107840055B (zh) 电池弹射装置
CN113809979A (zh) 一种智能升降式光伏发电站及其升降方法
CN111083575A (zh) 隧道通信中继器
CN216709641U (zh) 一种驱鸟剂无人机电动投放装置
CN116104338A (zh) 光储充一体化车棚
CN206130925U (zh) 一种带电气连接功能的升降机构及适时通断电的吸顶灯
CN113428376B (zh) 一种无人机停放设备
CN109855897A (zh) 一种汽车天窗风载模拟测试平台及其测试方法
CN110930709B (zh) 一种智能交通用监控设备
CN210069350U (zh) 一种便于检修的监控装置
CN114744758A (zh) 一种低压配电柜及其故障信息远程监测方法
CN103340556A (zh) 一种手自一体牵引窗帘装置
CN204661093U (zh) 一种区熔硅制造设备的升降电梯
CN105084148A (zh) 同性相斥异性相吸原理利用系统
CN210402646U (zh) 一种新型雷电预警控制装置
CN220913754U (zh) 一种交通安全管制控制设备
CN205935854U (zh) 无避让悬吊式立体车库
CN220114831U (zh) 无人机机场网络控制发射系统装置
CN219643410U (zh) 一种高空使用的滤波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