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635926A - 显示装置以及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 - Google Patents

显示装置以及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635926A
CN116635926A CN202080108134.9A CN202080108134A CN116635926A CN 116635926 A CN116635926 A CN 116635926A CN 202080108134 A CN202080108134 A CN 202080108134A CN 116635926 A CN116635926 A CN 11663592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emitting
subpixel
emitting element
sub
pix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10813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须山达彦
中村数生
田中纪行
高桥和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66359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63592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2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 G09G3/3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 G09G3/3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 G09G3/3208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organic, e.g. using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OLED]
    • G09G3/3225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organic, e.g. using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OLED] using an active matrix
    • G09G3/3233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organic, e.g. using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OLED] using an active matrix with pixel circuitry controlling the current through the light-emitting el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Abstract

显示装置(10)具备显示面板(1),其包含第一发光元件的第一子像素;和与所述第一子像素相邻且包含第二发光元件的第二子像素,显示装置(10)包括电路部(11),其基于所述第二发光元件的发光状态计算所述第一发光元件的劣化量,基于计算出的所述第一发光元件的劣化量来计算所述含第一发光元件的补偿值。

Description

显示装置以及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显示装置以及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开发了具备发光元件的各种显示装置,尤其是,从能够实现低耗电化、薄型化以及高画质化等方面出发,具备OLED(Organic Lig ht 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或QLED(Quantum dot Light Emitt ing Diode:量子点发光二极管)等的显示装置备受关注。
然而,已知这些发光元件的亮度会随时间经过而变化,具体而言,随着使用时间的推移,会产生发光元件的劣化引起的亮度降低。
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补偿发光元件的亮度随时间变化的技术。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177714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然而,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补偿发光元件的亮度随时间变化的技术是根据作为补偿对象的发光元件单独的亮度随时间变化的数据求出发光元件的劣化量和发光元件的补偿值的技术。
图15是用于说明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现有技术的问题点的图。
图15示出了由包含红色发光元件(未示出)的红色子像素RSP、包含绿色发光元件(未示出)的绿色子像素GSP和包含蓝色发光元件(未示出)的蓝色子像素BSP构成的四个像素P1、P2、P3、P4。在像素P1显示红色255灰度(R255灰度),在该情况下,红色子像素RSP所包含的红色发光元件以对应于255灰度的亮度发光,绿色子像素GSP所包含的绿色发光元件以及蓝色子像素BSP所包含的蓝色发光元件分别不发光。在像素P2显示黄色255灰度(Y255灰度),在该情况下,红色子像素RSP所包含的红色发光元件以对应于255灰度的亮度发光,绿色子像素GSP所包含的绿色发光元件也以对应于255灰度的亮度发光,蓝色子像素BSP所包含的蓝色发光元件不发光。在像素P2显示品红色255灰度(M255灰度),在该情况下,红色子像素RSP所包含的红色发光元件以对应于255灰度的亮度发光,蓝色子像素BSP所包含的蓝色发光元件也以对应于255灰度的亮度发光,绿色子像素GSP所包含的绿色发光元件不发光。在像素P4显示白色255灰度(W255灰度),在该情况下,红色子像素RSP所包含的红色发光元件以对应于255灰度的亮度发光,绿色子像素GSP所包含的绿色发光元件也以对应于255灰度的亮度发光,蓝色子像素BSP所包含的蓝色发光元件也以对应于255灰度的亮度发光。
本发明的发明人关注到如下情况:使像素P1、像素P2、像素P3以及像素P4分别以一定的长时间维持所述的显示状态持续显示时(也称作“图像残留”),在所述一定的长时间期间以相当于255灰度的亮度发光的、像素P1所包含的红色子像素RSP所包含的红色发光元件、像素P2所包含的红色子像素RSP所包含的红色发光元件、像素P3所包含的红色子像素RSP所包含的红色发光元件以及像素P4所包含的红色子像素RSP所包含的红色发光元件各自的劣化量各自不同,而不是相同程度。
如上所述,某特定的子像素所包含的发光元件的劣化量依赖于与所述某特定的子像素相邻的子像素所包含的发光元件的发光状态。因此,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补偿发光元件的亮度的随时间变化的技术是不考虑相邻的子像素所包含的发光元件的发光状态,而根据作为补偿对象的发光元件单独的亮度的随时间变化的数据求出发光元件的劣化量和发光元件的补偿值的技术,因此存在完全未考虑相邻的子像素所包含的发光元件的发光状态对作为补偿对象的发光元件的劣化量造成的影响的问题。
本公开的一方面是鉴于所述问题点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补偿考虑了相邻的子像素所包含的发光元件的发光状态带来的影响的发光元件的劣化量的显示装置以及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公开的显示装置为了解决上述问题,
为具备包含第一发光元件的第一子像素和与所述第一子像素相邻且包含第二发光元件的第二子像素的显示装置,
显示装置包括电路部,其基于所述第二发光元件的发光状态计算所述第一发光元件的劣化量,基于计算出的所述第一发光元件的劣化量来计算所述含第一发光元件的补偿值。
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为了解决上述问题,
为具备包含第一发光元件的第一子像素和与所述第一子像素相邻且包含第二发光元件的第二子像素的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
基于所述第二发光元件的发光状态计算所述第一发光元件的劣化量,基于计算出的所述第一发光元件的劣化量来计算所述含第一发光元件的补偿值。
发明效果
本公开的一方面可以提供一种能够补偿考虑了相邻的子像素所包含的发光元件的发光状态带来的影响的发光元件的劣化量的显示装置以及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一的显示装置的概略构成的图。
图2的(a)是示出在作为比较例的显示装置的显示面板上显示的显示图案的图,图2的(b)是示出(a)所示的显示图案引起的发光元件的劣化程度的图。
图3是示出实施方式一的显示装置所具备的显示面板的像素的概略构成的图。
图4的(a)是示出了在实施方式一的显示装置所具备的显示面板的各像素上显示了白色255灰度的显示图案的情况的图,图4的(b)是示出在实施方式一的显示装置所具备的显示面板的各像素上显示了绿色255灰度的显示图案的情况的图。
图5是用于说明针对在实施方式一的显示装置中进行的发光元件的劣化的补偿的图。
图6是示出实施方式二的显示装置的概略构成的图。
图7的(a)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三的显示装置所具备的显示面板的绿色子像素所包含的发光元件的劣化量的计算方法的图,(b)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三的显示装置所具备的显示面板的红色子像素所包含的发光元件的劣化量的计算方法的图,(c)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三的显示装置所具备的显示面板的蓝色子像素所包含的发光元件的劣化量的计算方法的图。
图8的(a)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三的显示装置所具备的显示面板的绿色子像素所包含的发光元件的劣化量的计算方法的图,(b)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三的显示装置所具备的显示面板的红色子像素所包含的发光元件的劣化量的计算方法的图,(c)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三的显示装置所具备的显示面板的蓝色子像素所包含的发光元件的劣化量的计算方法的图。
图9是实施方式三的显示装置的概略构成的图。
图10的(a)、(b)以及(c)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四的显示装置所具备的显示面板的绿色子像素所包含的发光元件的劣化量的计算方法的图。
图11是示出实施方式4的显示装置的概略构成的图。
图12的(a)、(b)以及(c)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五的显示装置所具备的显示面板的绿色子像素所包含的发光元件的劣化量的计算方法的图。
图13是示出实施方式五的显示装置的概略构成的图。
图14是示出实施方式五的显示装置中能够具备的其他显示面板的一例的图。
图15是用于说明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现有技术的问题点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若基于图1至图14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则如下所述。以下,为了便于说明,有时对与在特定的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构成具有同一功能的构成,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说明。
〔实施方式一〕
图2的(a)是示出在作为比较例的显示装置的显示面板上显示的显示图案(残留的图案)的图,图2的(b)是示出(a)所示的显示图案引起的发光元件的劣化程度的图。此外,图2的(a)及图2的(b)所示的显示面板的像素P1-1~P1-7·P2-1~P2-7·P3-1~P3-7是与图15所示的像素P1~P4相同的结构,在各像素中,蓝色子像素BSP的尺寸大于绿色子像素GSP的尺寸以及红色子像素RSP的尺寸,绿色子像素GSP的尺寸大于红色子像素RSP的尺寸。
将图2的(a)所示显示面板的各像素P1-1~P1-7·P2-1~P2-7·P3-1~P3-7以图2的(a)所示的规定的显示图案残留250小时后,如图2的(b)所示,在以绿色255灰度显示各像素P1-1~P1-7·P2-1~P2-7·P3-1~P3-7的状态下,通过测量显示状态,估算根据图2的(a)所示的显示图案的各像素的绿色子像素所包含的绿色发光元件的劣化程度。另外,在观测显示状态时,也可以适当地进行测量数值的噪声校正、差分强调等。
如图2的(a)所示,像素P2-3在绿色255灰度(R0、G255、B0)的显示图案中残留250小时,像素P2-4在红色255灰度、绿色255灰度以及蓝色255灰度(R255、G255、B255)的显示图案中残留250小时。之后,如图2的(b)所示,在以绿色255灰度(R0、G255、B0)显示像素P2-3及像素P2-4的状态下,观测该两个像素的显示状态,由此,能够对像素P2-3的绿色子像素所包含的绿色发光元件的劣化程度和像素P2-4的绿色子像素所包含的绿色发光元件的劣化程度进行比较。
如图2的(b)所示,与像素P2-3相比,像素P2-4显示得更暗。这意味着,在红色255灰度、绿色255灰度以及蓝色255灰度(R255、G255、B255)的显示图案中残留250小时后的像素P2-4的绿色子像素所包含的绿色发光元件的劣化程度,比在绿色255灰度(R0、G255、B0)的显示图案中残留250小时后的像素P2-3的绿色子像素所包含的绿色发光元件的劣化程度大。
如上所述,在像素P2-3和像素P2-4的任何一个中,包括在绿色子像素中的绿色发光元件均以作为相同条件的255灰度点亮250小时,但其劣化程度根据相邻子像素所包含的发光元件的点亮状况而不同。在像素P2-3中,红色子像素所包含的红色发光元件和蓝色子像素所包含的蓝色发光元件均以0灰度而未点亮,而在像素P2-4中,红色子像素所包含的红色发光元件和蓝色子像素所包含的蓝色发光元件均以255灰度点亮,因此,像素P2-4的绿色子像素所包含的绿色发光元件的劣化程度比像素P2-3的绿色子像素所包含的绿色发光元件的劣化程度大。
这样,作为劣化程度产生差异的原因,可以认为是由于相邻的红色子像素所包含的红色发光元件及蓝色子像素所包含的蓝色发光元件的点亮,绿色子像素所包含的绿色发光元件受到泄漏(串扰)、热等的影响。
因此,本发明的发明人提出了一种考虑了相邻的子像素所包含的发光元件的点亮状况(发光状态)所引起的劣化程度的、能够更高精度地补偿发光元件的劣化量的显示装置及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
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一的显示装置10的概略构成的图。
如图1所示,显示装置10包括显示面板1和电路部11。在本实施方式中,电路部11以包括信号补偿处理部2、显示控制部3、运算部4、历史信息存储器5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但并不限定于此。
显示面板1在显示区域具备多个像素,所述多个像素的每一个具备多个子像素。所述多个子像素中的每一个子像素包括发光元件,所述发光元件例如可以是OLED或QLED。
信号补偿处理部2是基于相应子像素(子像素的坐标x、y)中包含的发光元件的劣化量D(x、y、t-1)·D(x、y、t),计算相应子像素(子像素的坐标x、y)中包含的发光元件的补偿值,基于所述补偿值对输入影像信号进行信号补偿处理,并将其作为影像信号数据RGD、BGD、GGD输出的电路。此外,相应子像素所包含的发光元件的劣化量D(x、y、t-1)·D(x、y、t)从历史信息存储器5被发送到信号补偿处理部2。
此外,上次的劣化量D(x、y、t-1)是指在时间0~t-1的相应子像素(子像素的坐标x、y)中包含的发光元件的累计劣化量,当前次的劣化量D(x、y、t)是指在时间0~t的相应子像素(子像素的坐标x、y)中包含的发光元件的累计劣化量可以通过在上一次的劣化量D(x、y、t-1)中加上时间t-1~t为止的相应子像素(子像素的坐标x、y)中包含的发光元件的劣化量来求出。
在显示装置10从断开变为导通时,从历史信息存储器5向信号补偿处理部2发送上次的劣化量D(x、y、t-1),在信号补偿处理部2中,基于上次的劣化量D(x、y、t-1),计算相应子像素(子像素的坐标x、y)中包含的发光元件的补偿值,并基于所述补偿值对输入影像信号进行信号补偿处理。
之后,在运算部4中,在求出了当前次的劣化量D(x、y、t)之后,从历史信息存储器5向信号补偿处理部2发送当前次的劣化量D(x、y、t),在信号补偿处理部2中,基于当前次的劣化量D(x、y、t)计算出相应子像素(子像素的坐标x、y)所包含的发光元件的补偿值,并基于所述补偿值对输入影像信号进行信号补偿处理。
显示控制部3是基于经过信号补偿处理的影像信号数据RGD、BG D、GGD,驱动显示面板1的各子像素所具备的发光元件来进行显示的驱动电路。影像信号数据RGD、BGD、GGD包括表示子像素的位置的坐标数据和灰度值。显示控制部3例如可以设置在显示面板1上,也可以外接在显示面板1上。
运算部4基于历史信息存储器5发送来的相应子像素(子像素的坐标x、y)中包含的发光元件的上次的劣化量D(x、y、t-1),以及时间t-1~t间的与相应子像素(子像素的坐标x、y)相邻的子像素的灰度值或点亮期间,即时间t-1~t之间的与相应子像素(子像素的坐标x、y)相邻的子像素所包含的发光元件的发光状态,计算相应子像素(子像素的坐标x、y)中包含的发光元件的当前次的劣化量D(x、y、t)。此外,由运算部4计算出的当前次的劣化量D(x、y、t)经由历史信息存储器5被发送到信号补偿处理部2,在信号补偿处理部2中,基于当前次的劣化量D(x、y、t),计算相应子像素(子像素的坐标x、y)中包含的发光元件的补偿值,基于所述补偿值对输入影像信号进行信号补偿处理,并作为影像信号数据RGD、BGD、GGD输出。
在本实施方式中,以运算部4计算劣化量D(x、y、t)、信号补偿处理部2计算补偿值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由运算部4计算劣化量D(x、y、t)及补偿值两者。在该情况下,运算部4向信号补偿处理部2发送补偿值。
此外,表示与显示面板1的相应子像素(子像素的坐标x、y)相邻的子像素所包含的发光元件的发光状态的数据能够通过对从信号补偿处理部2提供给运算部4的经过信号补偿处理的影像信号数据RGD、BGD、GGD的灰度值的数量或点亮期间例如用计数器进行计数来求出。
历史信息存储器5优选使用非易失性存储器来构成。在使用写入次数有限制的非易失性存储器的情况下,也可以在显示装置10的动作中,使用易失性存储器进行存储,并每隔一定时间写入非易失性存储器。
图3是示出实施方式一的显示装置10所具备的显示面板1的像素P的概略构成的图。
如图3所示,显示面板1的各像素P由红色子像素RSP、绿色子像素GSP、蓝色子像素BSP构成。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以红色子像素RSP、绿色子像素GSP、蓝色子像素BSP具有相同形状且尺寸相同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定于此。
每个红色子像素RSP包括未图示的红色发光元件,每个绿色子像素GSP包括未示出的绿色发光元件,每个蓝色子像素BSP包括未示出的蓝色发光元件。
在本实施方式中,以计算图3中第一子像素SP(x,y)所包含的发光元件的当前次的劣化量D(x,y,t),并基于第一子像素SP(x,y)所包含的发光元件的当前次的劣化量D(x,y,t)来计算第一子像素SP(x,y)所包含的发光元件的补偿值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对于包含在其他子像素中的发光元件也同样能够计算补偿值。
如图3所示,包含未图示的第一发光元件的第一子像素SP(x,y)被与第一子像素SP(x,y)相邻且包含未图示的第二发光元件的第二子像素SP(x-1,y)的8个子像素包围。所述八个子像素还包括:与第一子像素SP(x,y)相邻且包含未图示的第三发光元件的第三子像素SP(x-1、y+1);与第一子像素SP(x,y)相邻且包含未图示的第四发光元件的第四子像素SP(x、y+1);与第一子像素SP(x,y)相邻且包含未图示的第五发光元件的第五子像素SP(x+1、y+1);与第一子像素SP(x,y)相邻且包含未图示的第六发光元件的第六子像素SP(x+1、y);与第一子像素SP(x,y)相邻且包含未图示的第七发光元件的第七子像素SP(x+1、y+1);与第一子像素SP(x,y)相邻且包含未图示的第八发光元件的第八子像素SP(x、y-1);以及与第一子像素SP(x,y)相邻且包含未图示的第九发光元件的第九子像素SP(x-1、y-1)。
第一子像素SP(x,y)所包含的发光元件的劣化量基于所述第二发光元件的发光状态、所述第三发光元件的发光状态、所述第四发光元件的发光状态、所述第五发光元件的发光状态、所述第六发光元件的发光状态、所述第七发光元件的发光状态、所述第八发光元件的发光状态和所述第九发光元件的发光状态来计算。
如图3所示,第一子像素SP(x,y)、第二子像素SP(x-1,y)、第三子像素SP(x-1,y+1)、第四子像素SP(x,y+1)、第五子像素SP(x+1,y+1)、第六子像素SP(x+1,y)、第七子像素SP(x+1,y-1)、第八子像素SP(x,y-1)和第九子像素SP(x-1,y-1)以3行3列的矩阵状配置,第一子像素SP(x,y)是配置在第2行2列的子像素。
在本实施方式中,以通过下述(式1)来计算第一子像素SP(x,y)所包含的发光元件的当前次的劣化量D(x,y,t)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定于此。
[数学式1]
上述(式1)中,x和y是包含第一发光元件的第一子像素SP(x,y)的坐标,t是时间,D(x,y,t-1)是所述第一发光元件的上次的劣化量,F{G(x,y)}是不考虑与所述第一子像素相邻的子像素带来的影响时的所述第一发光元件的劣化量,α{i、j}是基于与第一子像素SP(x、y)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加权系数,β[F{G(x+i,y+j)}]是表示从由与第一子像素SP(x,y)相邻的子像素的灰度值或点亮期间决定的与第一子像素SP(x,y)相邻的子像素所包含的发光元件的发光状态导出的对第一子像素SP(x,y)的影响程度的劣化促进系数。
此外,在i及j为0情况下,α{0、0},β[F{G(x,y)}]设为0或1。
基于与第一子像素SP(x、y)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加权系数即α{i、j}是由第一子像素SP(x、y)和与第一子像素SP(x、y)相邻的子像素之间的位置关系决定的系数。例如,在第一子像素SP(x,y)和与第一子像素SP(x,y)相邻子像素之间的距离比较近的情况下,与第一子像素SP(x,y)相邻的子像素对第一子像素SP(x,y)的影响大,因此能够将α{i、j}设定得大。另一方面,在第一子像素SP(x,y)和与第一子像素SP(x,y)相邻子像素之间的距离比较远的情况下,与第一子像素SP(x,y)相邻的子像素对第一子像素SP(x,y)的影响小,因此能够将α{i、j}设定得小,例如大约设定为1。此外,在与第一子像素SP(x,y)相邻的子像素对第一子像素SP(x,y)的影响是可以忽略的程度的情况下,也可以不使用α{i、j}。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以劣化促进系数β[F{G(x+i,y+j)}是表示由例如通过计数器对从信号补偿处理部2向运算部4供给的经过信号补偿处理的影像信号数据RGD·BGD·GGD的灰度值的数量或点亮期间进行计数而求出的显示面板1的与第一子像素SP(x,y)相邻的子像素所包含的发光元件的发光状态的数据导出的对第一子像素SP(x,y)的影响程度的劣化促进系数为例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于此。例如,劣化促进系数β[F{G(x+i,y+j)}也可以是表示从与第一子像素SP(x,y)相邻的子像素所包含的发光元件的劣化量(不考虑相邻的子像素的影响的情况下的劣化量)导出的对第一子像素SP(x,y)的影响的程度的劣化促进系数。
根据上述(式1),D(x、y、t)=D(x、y、t-1)+α{-1、-1}β[F{G(x-1、y-1)}]F{G(x、y)}+α{-1、0}β[F{G(x-1、y)}]F{G(x、y)}+α{-1、+1}β[F{G(x-1、y+1)}]F{G(x、y)}+α{0、-1}β[F{G(x、y-1)}]F{G(x、y)}+α{0、0}β[F{G(x、y)}]F{G(x、y)}+α{0、+1}β[F{G(x、y+1)}]F{G(x、y)}+α{+1、-1}β[F{G(x+1、y-1)}]F{G(x、y)}+α{+1、0}β[F{G(x+1、y)}]F{G(x、y)}+α{+1、+1}β[F{G(x+1、y+1)}]F{G(x、y)},在i和j为0的情况下,α{0、0}β[F{G(x,y)}]为0或1,因此α{0、0}β[F{G(x,y)}]F{G(x,y)}为0或F{G(x,y)}。
在上述(式1)中,作为i和j为0的情况,α{0、0}β[F{G(x,y)}]F{G(x,y)}是表示第一子像素SP(x,y)所包含的第一发光元件的发光状态对作为自身子像素的第一子像素SP(x,y)所包含的第一发光元件的劣化的影响的值。此外,该情况下的劣化促进系数β[F{G(x,y)}]是表示从第一子像素SP(x,y)所包含的所述第一发光元件的发光状态导出的对第一子像素SP(x,y)的影响程度的劣化促进系数,但不限于此,例如,劣化促进系数β[F{G(x,y)}]也可以是表示由第一子像素SP(x,y)所包含的所述第一发光元件的劣化量导出的对第一子像素SP(x,y)的影响程度的劣化促进系数。
上述的基于与第一子像素SP(x、y)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加权系数α{i、j}、劣化促进系数β[F{G(x+i,y+j)}]根据各个显示装置的产品而不同,因此通过使这些系数可变,能够对应于各种显示装置的产品。
如上所述,表示与显示面板1第一子像素SP(x,y)相邻的子像素所包含的发光元件的发光状态及第一子像素SP(x,y)所包含的所述第一发光元件的发光状态的数据能够通过例如由运算部4所具备的计数器对从信号补偿处理部2向运算部4供给的经过信号补偿处理的影像信号数据RGD、BGD、GGD的灰度值的数量或点亮期间进行计数来求出(也称为数据计数方式)。
作为表示相应的发光元件的发光状态的数据,可以使用从上述的的数据计数方式以外的方法求出的数据,例如也可以使用相应的发光元件的劣化量。例如,在不考虑与第一子像素SP(x,y)相邻的子像素的影响的情况下的所述第一发光元件的劣化量F{G(x,y)}、与第一子像素SP(x,y)相邻的子像素所包含的发光元件的劣化量F{G(x+i,y+j)}也可以基于显示装置10的使用时间来求出。不限定于此,这些劣化量也可以使用上述那样的数据计数方式来求出。
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对第一子像素SP(x,y)所包含的第一发光元件的劣化量产生影响的相邻的子像素的范围设为区域R1,在上述(式1)中,举例说明了i=-1、0、+1,j=-1、0、+1的情况,但不限于此,可以适当设定对第一子像素SP(x,y)所包含的第一发光元件的劣化量产生影响的相邻的子像素的范围。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构成显示面板1的各像素P的红色子像素RSP、绿色子像素GSP、蓝色子像素BSP具有相同形状且尺寸相同,因此基于与第一子像素SP(x、y)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加权系数α{i、j}的值也可以在i及j为0以外的情况下,成为固定的值而与i及j的值无关。例如,α{-1、-1}、α{0、-1}、α{+1、-1}、α{-1、0}、α{+1、0}、α{-1、+1}、α{0、+1}及α{+1、+1}也可以全部为1。
图4的(a)是示出了在实施方式一的显示装置10所具备的显示面板1的各像素P上显示了白色255灰度的显示图案的情况的图,图4的(b)是示出在实施方式一的显示装置10所具备的显示面板1的各像素P上显示了绿色255灰度的显示图案的情况的图。
在图4的(a)所示的显示面板1中,由于在各像素P上显示白色255灰度的显示图案,因此包围第一子像素SP(x,y)的8个子像素所包含的各个发光元件的发光状态成为均以255灰度点亮。
另一方面,在图4的(b)所示的显示面板1中,由于在各像素P上显示绿色255灰度的显示图案,因此包围第一子像素SP(x,y)的8个子像素所包含的各发光元件的发光状态成为只有在第一子像素SP(x,y)上的子像素所包含的发光元件和在第一子像素SP(x,y)下的子像素所包含的发光元件这两个以255灰度点亮。
图5是用于说明针对在实施方式一的显示装置10中进行的发光元件的劣化的补偿的图。
图5中的W是图4的(a)所示的显示面板1中的第一子像素SP(x,y)所包含的发光元件的劣化量,图5中的G是图4的(b)所示的显示面板1中的第一子像素SP(x,y)所包含的发光元件的劣化量。
如图5所示,即使在第一子像素SP(x,y)所包含的发光元件自身以相同的255灰度点亮的状态下,根据包围第一子像素SP(x,y)的8个子像素所包含的各个发光元件的发光状态可以知晓,第一子像素SP(x,y)所包含的发光元件的劣化量产生较大差异。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0或显示装置10的驱动方法,能够补偿考虑了与第一子像素SP(x,y)相邻的子像素所包含的发光元件的发光状态所带来的影响的第一子像素SP(x,y)所包含的发光元件的劣化量。进而,能够更高精度地求出第一子像素SP(x、y)中所包含的发光元件的劣化量,根据这样高精度地求出的劣化量,如图5所示,可以计算针对图4的(a)所示的显示面板1的第一子像素SP(x,y)所包含的发光元件的劣化量的补偿值WH和针对图4的(b)所示的显示面板1的第一子像素SP(x,y)所包含的发光元件的劣化量的补偿值GH。因此,能够更高精度地补偿发光元件的劣化量。
〔实施方式二〕
以下,基于图6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二。本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0a的电路部11a所具备的运算部4a,在第一子像素SP(x,y)所包含的发光元件的当前次的劣化量D(x,y,t)的计算中使用的式与上述的实施方式一不同。对于其他则如在实施方式一中所说明的那样。为了便于说明,对于与实施方式一的附图所示的部件具有相同功能的部件,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说明。
图6是示出实施方式二的显示装置10a的概略构成的图。
如图6所示,显示装置10a具有运算部4a,运算部4a通过下述(式2)来计算第一子像素SP(x,y)所包含的发光元件的当前次的劣化量D(x,y,t)。
[数学式2]
上述(式2)中,x和y是包含所述第一发光元件的第一子像素SP(x,y)的坐标,t是时间,D(x,y,t-1)是所述第一发光元件的上次的劣化量,α{i、j}是基于与第一子像素SP(x、y)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加权系数,β[F{G(x+i,y+j)}]是表示从由与第一子像素SP(x,y)相邻的子像素的灰度值或点亮期间决定的与第一子像素SP(x,y)相邻的子像素所包含的发光元件的发光状态导出的对第一子像素SP(x,y)的影响程度的劣化促进系数。
此外,在i及j为0情况下,α{0、0},β[F{G(x,y)}]设为0或1。
在显示装置10a的电路部11a所具备的运算部4a中,在第一子像素SP(x,y)所包含的发光元件的当前次的劣化量D(x,y,t)的计算中使用的上述(式2)中,与上述实施方式一的上述(式1)不同之处在于,将不考虑上述实施方式一的上述(式1)中的与第一子像素SP(x,y)相邻的子像素的影响时的所述第一发光元件的劣化量F{G(x,y)}设为1。
根据上述(式2),D(x、y、t)=D(x、y、t-1)+α{-1、-1}β[F{G(x-1、y-1)}]+α{-1、0}β[F{G(x-1、y)}]+α{-1、+1}β[F{G(x-1、y+1)}]+α{0、-1}β[F{G(x、y-1)}]+α{0、0}β[F{G(x、y)}]+α{0、+1}β[F{G(x、y+1)}]+α{+1、-1}β[F{G(x+1、y-1)}]+α{+1、0}β[F{G(x+1、y)}]+α{+1、+1}β[F{G(x+1、y+1)}]。
在上述(式2)中,作为i和j为0的情况,α{0、0}β[F{G(x,y)}]是表示第一子像素SP(x,y)所包含的第一发光元件的发光状态对作为自身子像素的第一子像素SP(x,y)所包含的第一发光元件的劣化的影响的值。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构成显示面板1的各像素P的红色子像素RSP、绿色子像素GSP、蓝色子像素BSP具有相同形状且尺寸相同,因此与第一子像素SP(x、y)相邻的子像素中所包含的发光元件的劣化量的加权系数α{i、j}的值也可以在i及j为0以外的情况下,成为固定的值而与i及j的值无关。例如,α{-1、-1}、α{0、-1}、α{+1、-1}、α{-1、0}、α{+1、0}、α{-1、+1}、α{0、+1}及α{+1、+1}也可以全部为1。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0a或显示装置10a的驱动方法,能够补偿考虑了与第一子像素SP(x,y)相邻的子像素所包含的发光元件的发光状态所带来的影响的第一子像素SP(x,y)所包含的发光元件的劣化量。进而,能够更高精度地求出第一子像素SP(x,y)所包含的发光元件的劣化量,基于这样高精度地求出的劣化量,能够更高精度地补偿发光元件的劣化量。
〔实施方式三〕
以下,基于图7至图9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三。本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0b与实施方式一和二中说明的显示装置的不同之处在于,具备具有不同的子像素排列的显示面板1a。对于其他则如在实施方式一和二中所说明的那样。为了便于说明,对于具有与实施方式一和二的附图所示的部件相同功能的构件,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说明。
图7的(a)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三的显示装置10b所具备的显示面板1a的绿色子像素GSP所包含的发光元件的劣化量的计算方法的图,图7的(b)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三的显示装置10b所具备的显示面板1a的红色子像素RSP所包含的发光元件的劣化量的计算方法的图,图7的(c)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三的显示装置10b所具备的显示面板1a的蓝色子像素BSP所包含的发光元件的劣化量的计算方法的图。
如图7(a)、图7的(b)及图7的(c)所示,显示面板1a的各像素P由红色子像素RSP、绿色子像素GSP、蓝色子像素BSP构成,蓝色子像素BSP的尺寸大于红色子像素RSP的尺寸及绿色子像素GSP的尺寸绿色子像素GSP的尺寸大于红色子像素RSP的尺寸。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7的(a)所示,将显示面板1a的对绿色的第一子像素SP(x,y)所包含的绿色发光元件(第一发光元件)的劣化量产生影响的相邻的子像素的范围设为区域R2。另外,如图7的(b)所示,将显示面板1a的对红色的第一子像素SP(x,y)所包含的红色发光元件(第一发光元件)的劣化量产生影响的相邻的子像素的范围设为区域R3。进一步地,如图7的(c)所示,将对显示面板1a的蓝色的第一子像素SP(x,y)所包含的蓝色发光元件(第一发光元件)的劣化量带来影响的相邻的子像素的范围设为区域R4。
如图7的(a)所示,显示面板1a的绿色的第一子像素SP(x,y)由与绿色的第一子像素SP(x,y)相邻(配置在绿色的第一子像素的左侧)且包含红色发光元件(第二发光元件)的第二子像素、与绿色的第一子像素SP(x,y)相邻(配置在绿色的第一子像素的上方)且包含蓝色发光元件(第三发光元件)的第三子像素、与绿色的第一子像素SP(x,y)相邻(配置在绿色的第一子像素的右上方)且包含蓝色发光元件(第四发光元件)的第四子像素、与绿色的第一子像素SP(x,y)相邻(配置在绿色的第一子像素的右侧)且包含红色发光元件(第五发光元件)的第五子像素、与绿色的第一子像素SP(x,y)相邻(配置在绿色的第一子像素的右下方)且包含蓝色发光元件(第六发光元件)的第六子像素、与绿色的第一子像素SP(x,y)相邻(配置在绿色的第一子像素的下方)且包含蓝色发光元件(第七发光元件)的第七子像素这6个子像素包围。
并且,绿色的第一子像素SP(x,y)所包含的绿色发光元件(第一发光元件)的劣化量基于这6个子像素分别包含的红色发光元件(第二发光元件)的发光状态、蓝色发光元件(第三发光元件)的发光状态、蓝色发光元件(第四发光元件)的发光状态、红色发光元件(第五发光元件)的发光状态、蓝色发光元件(第六发光元件)的发光状态以及蓝色发光元件(第七发光元件)的发光状态来计算。
如图7的(b)所示,显示面板1a的红色的第一子像素SP(x,y)由与红色的第一子像素SP(x,y)相邻(配置在红色的第一子像素的左侧)且包含绿色发光元件(第二发光元件)的第二子像素、与红色的第一子像素SP(x,y)相邻(配置在红色的第一子像素的左上方)且包含蓝色发光元件(第三发光元件)的第三子像素、与红色的第一子像素SP(x,y)相邻(配置在红色的第一子像素的上方)且包含蓝色发光元件(第四发光元件)的第四子像素、与红色的第一子像素SP(x,y)相邻(配置在红色的第一子像素的右侧)且包含绿色发光元件(第五发光元件)的第五子像素、与红色的第一子像素SP(x,y)相邻(配置在红色的第一子像素的下方)且包含蓝色发光元件(第六发光元件)的第六子像素、与红色的第一子像素SP(x,y)相邻(配置在红色的第一子像素的左下方)且包含蓝色发光元件(第七发光元件)的第七子像素这6个子像素包围。
并且,红色的第一子像素SP(x,y)所包含的红色发光元件(第一发光元件)的劣化量基于这6个子像素分别包含的绿色发光元件(第二发光元件)的发光状态、蓝色发光元件(第三发光元件)的发光状态、蓝色发光元件(第四发光元件)的发光状态、绿色发光元件(第五发光元件)的发光状态、蓝色发光元件(第六发光元件)的发光状态以及蓝色发光元件(第七发光元件)的发光状态来计算。
如图7的(a)所示,显示面板1a的蓝色的第一子像素SP(x,y)由与蓝色的第一子像素SP(x,y)相邻(配置在蓝色的第一子像素的左侧)且包含蓝色发光元件(第二发光元件)的第二子像素、与蓝色的第一子像素SP(x,y)相邻(配置在蓝色的第一子像素的左上方)且包含绿色发光元件(第三发光元件)的第三子像素、与蓝色的第一子像素SP(x,y)相邻(配置在蓝色的第一子像素的上方)且包含红色发光元件(第四发光元件)的第四子像素、与蓝色的第一子像素SP(x,y)相邻(配置在蓝色的第一子像素的上方)且包含绿色发光元件(第五发光元件)的第五子像素、与蓝色的第一子像素SP(x,y)相邻(配置在蓝色的第一子像素的右上方)且包含红色发光元件(第六发光元件)的第六子像素、与蓝色的第一子像素SP(x,y)相邻(配置在蓝色的第一子像素的右侧)且包含蓝色发光元件(第七发光元件)的第七子像素、与蓝色的第一子像素SP(x,y)相邻(配置在蓝色的第一子像素的右下方)且包含红色发光元件(第八发光元件)的第八子像素、与蓝色的第一子像素SP(x,y)相邻(配置在蓝色的第一子像素的下方)且包含绿色发光元件(第九发光元件)的第九子像素、与蓝色的第一子像素SP(x,y)相邻(配置在蓝色的第一子像素的下方)且包含红色发光元件(第十发光元件)的第十子像素、与蓝色的第一子像素SP(x,y)相邻(配置在蓝色的第一子像素的左下方)且包含绿色发光元件(第十一发光元件)的第十一子像素这10个子像素包围。
并且,蓝色的第一子像素SP(x,y)所包含的蓝色发光元件(第一发光元件)的劣化量基于这10个子像素分别包含的蓝色发光元件(第二发光元件)的发光状态、绿色发光元件(第三发光元件)的发光状态、红色发光元件(第四发光元件)的发光状态、绿色发光元件(第五发光元件)的发光状态、红色发光元件(第六发光元件)的发光状态、蓝色发光元件(第七发光元件)的发光状态、红色发光元件(第八发光元件)的发光状态、绿色发光元件(第九发光元件)的发光状态、红色发光元件(第十发光元件)的发光状态以及绿色发光元件(第十一发光元件)的发光状态来计算。
图8的(a)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三的显示装置10b所具备的显示面板1a的绿色子像素所包含的发光元件的劣化量的计算方法的图,图8的(b)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三的显示装置10b所具备的显示面板1a的红色子像素所包含的发光元件的劣化量的计算方法的图,图8的(c)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三的显示装置10b所具备的显示面板1a的蓝色子像素所包含的发光元件的劣化量的计算方法的图。
图9是示出实施方式三的显示装置10b的概略构成的图。
如图9所示,显示装置10b的电路部11b还包括对与第一子像素SP(x、y)相邻的子像素进行定义的相邻像素定义部6。
相邻像素定义部6具有定义了按各颜色的每个子像素定义的相邻的子像素的区域的数据。例如,如图7的(a)所示,对于显示面板1a的绿色的第一子像素SP(x,y)被定义为区域R2,如图7的(b)所示,对于显示面板1a的红色的第一子像素SP(x,y)被定义为区域R3,如图7的(c)所示,对于显示面板1a的蓝色的第一子像素SP(x,y)被定义为区域R4。
如图9所示,从信号补偿处理部2发送到运算部4的影像信号数据RGD、BGD、GGD包含表示子像素的位置的坐标数据、即地址数据,因此能够基于对从相邻像素定义部6发送到运算部4的按各颜色的每个子像素定义的相邻的子像素的区域进行定义的数据,如图8的(a)、图8的(b)以及图8的(c)所示,计算劣化量。
如图8的(a)所示,在计算显示装置10b所具备的显示面板1a的绿色子像素中所包含的发光元件的劣化量的过程中,基于从相邻像素定义部6发送到运算部4的定义区域R2的数据,能够仅使用表示规定的子像素的位置的坐标数据、即具有规定的地址数据的影像信号数据RGD、BG D、GGD来计算劣化量。此外,如图8的(b)所示,在计算显示装置10b所具备的显示面板1a的红色子像素中所包含的发光元件的劣化量的过程中,基于从相邻像素定义部6发送到运算部4的定义区域R3的数据,能够仅使用表示规定的子像素的位置的坐标数据、即具有规定的地址数据的影像信号数据RGD、BGD、GGD来计算劣化量。进一步地,如图8的(c)所示,在计算显示装置10b所具备的显示面板1a的蓝色子像素中所包含的发光元件的劣化量的过程中,基于从相邻像素定义部6发送到运算部4的定义区域R4的数据,能够仅使用表示规定的子像素的位置的坐标数据、即具有规定的地址数据的影像信号数据RGD、BGD、GGD来计算劣化量。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图7的(a)所示的显示面板1a的绿色的第一子像素SP(x,y)所包含的绿色发光元件(第一发光元件)的当前次的劣化量D(x,y,t)或图7的(b)所示的显示面板1a的红色的第一子像素SP(x,y)所包含的红色发光元件(第一发光元件)的当前次的劣化量D(x,y,t)例如可以通过下述(式3)来计算。
D(x、y、t)=D(x、y、t-1)+α1β1F{G(x、y)}+α2β2F{G(x、y)}+α3β3F{G(x、y)}+α4β4F{G(x、y)}+α5β5F{G(x、y)}+α6β6F{G(x、y)}+α7β7F{G(x、y)}(式3)
上述(式3)中,F{G(x,y)}是不考虑与第一子像素SP(x,y)相邻的子像素带来的影响时的第一子像素SP(x,y)所包含的第一发光元件的劣化量,α1~α6分别是基于与第一子像素SP(x,y)相邻的子像素的与第一子像素SP(x,y)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加权系数,β1~β6分别是表示由与第一子像素SP(x、y)相邻的子像素的灰度值或点亮期间决定的、从与第一子像素SP(x、y)相邻的子像素所包含的发光元件的发光状态导出的对第一子像素SP(x、y)的影响程度的劣化促进系数,α7是基于第一子像素SP(x,y)所包含的所述第一发光元件的与第一子像素SP(x,y)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加权系数,β7是表示对作为从第一子像素SP(x,y)所包含的所述第一发光元件的发光状态导出的自身子像素的第一子像素SP(x,y)的影响程度的劣化促进系数,α7β7为0或1,因此α7β7F{G(x,y)}为0或F{G(x,y)}。
此外,β1~β6中的每一个也可以是表示从与第一子像素SP(x,y)相邻的子像素所包含的发光元件的劣化量导出的对第一子像素SP(x,y)的影响程度的劣化促进系数,β7也可以是表示对第一子像素SP(x,y)的影响程度的劣化促进系数,该第一子像素SP(x,y)是从第一子像素SP(x,y)所包含的所述第一发光元件的劣化量导出的自身子像素。
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能够通过下述(式4)来计算图7的(c)所示的显示面板1a的蓝色的第一子像素SP(x,y)所包含的蓝色发光元件(第一发光元件)的当前次的劣化量D(x,y,t)。
D(x、y、t)=D(x、y、t-1)+α1β1F{G(x、y)}+α2β2F{G(x、y)}+α3β3F{G(x、y)}+α4β4F{G(x、y)}+α5β5F{G(x、y)}+α6β6F{G(x、y)}+α7β7F{G(x、y)}+α8β8F{G(x、y)}+α8β8F{G(x、y)}+α9β9F{G(x、y)}+α10β10F{G(x、y)}+α11β11F{G(x、y)}(式4)上述(式4)中,F{G(x,y)}是不考虑与第一子像素SP(x,y)相邻的子像素带来的影响时的所述第一发光元件的劣化量,α1~α10分别是基于与第一子像素SP(x,y)相邻的子像素的与第一子像素SP(x,y)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加权系数,β1~β10分别是表示由与第一子像素SP(x、y)相邻的子像素的灰度值或点亮期间决定的、从与第一子像素SP(x、y)相邻的子像素所包含的发光元件的发光状态导出的对第一子像素SP(x、y)的影响程度的劣化促进系数,α11是基于第一子像素SP(x,y)所包含的所述第一发光元件的与第一子像素SP(x,y)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加权系数,β11是表示对作为从第一子像素SP(x,y)所包含的所述第一发光元件的发光状态导出的自身子像素的第一子像素SP(x,y)的影响程度的劣化促进系数,α11β11为0或1,因此α11β11F{G(x,y)}为0或F{G(x,y)}。
此外,β1~β10中的每一个也可以是表示从与第一子像素SP(x,y)相邻的子像素所包含的发光元件的劣化量导出的对第一子像素SP(x,y)的影响程度的劣化促进系数,β11也可以是表示对第一子像素SP(x,y)的影响程度的劣化促进系数,该第一子像素SP(x,y)是从第一子像素SP(x,y)所包含的所述第一发光元件的劣化量导出的自身子像素。
图7的(a)所示的显示面板1a的绿色的第一子像素SP(x,y)所包含的绿色发光元件(第一发光元件)的当前次的劣化量D(x,y,t)或图7的(b)所示的显示面板1a的红色的第一子像素SP(x,y)所包含的红色发光元件(第一发光元件)的当前次的劣化量D(x,y,t)例如也可以代替上述(式3)而通过下述(式5)来计算。
在下述(式5)中,与上述的上述(式3)不同之处在于,将不考虑与第一子像素SP(x,y)相邻的子像素的影响时的所述第一发光元件的劣化量F{G(x,y)}设为1。
D(x、y、t)=D(x、y、t-1)+α1β1+α2β2+α3β3+α4β4+α5β5+α6β6+α7β7(式5)
上述(式5)中,α1~α6分别是基于与第一子像素SP(x,y)相邻的子像素的与第一子像素SP(x,y)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加权系数,β1~β6分别是表示由与第一子像素SP(x、y)相邻的子像素的灰度值或点亮期间决定的、从与第一子像素SP(x、y)相邻的子像素所包含的发光元件的发光状态导出的对第一子像素SP(x、y)的影响程度的劣化促进系数,α7是基于第一子像素SP(x,y)所包含的所述第一发光元件的与第一子像素SP(x,y)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加权系数,β7是表示对作为从第一子像素SP(x,y)所包含的所述第一发光元件的发光状态导出的自身子像素的第一子像素SP(x,y)的影响程度的劣化促进系数。此外,在上述(式5)中,α7β7是表示第一子像素SP(x,y)所包含的第一发光元件的发光状态对第一子像素SP(x,y)所包含的第一发光元件的劣化的影响的值。
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也可以代替上述(式4)而通过下述(式6)来计算图7的(c)所示的显示面板1a的蓝色的第一子像素SP(x,y)所包含的蓝色发光元件(第一发光元件)的当前次的劣化量D(x,y,t)。
在下述(式6)中,与上述的上述(式4)不同之处在于,将不考虑与第一子像素SP(x,y)相邻的子像素的影响时的所述第一发光元件的劣化量F{G(x,y)}设为1。
D(x、y、t)=D(x、y、t-1)+α1β1+α2β2+α3β3+α4β4+α5β5+α6β6+α7β7+α8β8+α8β8+α9β9+α10β10+α11β11(式6)
上述(式6)中,α1~α10分别是基于与第一子像素SP(x,y)相邻的子像素的与第一子像素SP(x,y)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加权系数,β1~β10分别是表示由与第一子像素SP(x、y)相邻的子像素的灰度值或点亮期间决定的、从与第一子像素SP(x、y)相邻的子像素所包含的发光元件的发光状态导出的对第一子像素SP(x、y)的影响程度的劣化促进系数,α11是基于第一子像素SP(x,y)所包含的所述第一发光元件的与第一子像素SP(x,y)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加权系数,β11是表示从第一子像素SP(x,y)所包含的所述第一发光元件的发光状态导出的对第一子像素SP(x,y)的影响程度的劣化促进系数。此外,在上述(式6)中,α11β11是表示第一子像素SP(x,y)所包含的第一发光元件的发光状态对第一子像素SP(x,y)所包含的第一发光元件的劣化的影响的值。
此外,β1~β10中的每一个也可以是表示从与第一子像素SP(x,y)相邻的子像素所包含的发光元件的劣化量导出的对第一子像素SP(x,y)的影响程度的劣化促进系数,β11也可以是表示对第一子像素SP(x,y)的影响程度的劣化促进系数,该第一子像素SP(x,y)是从第一子像素SP(x,y)所包含的所述第一发光元件的劣化量导出的自身子像素。
如图2的(a)和图2的(b)所示,当比较以红色255灰度、蓝色0灰度及绿色255灰度显示的像素P1-5和以红色0灰度、蓝色255灰度和绿色255灰度显示的像素P3-5时可以看出,像素P3-5的绿色子像素所包含的绿色发光元件的劣化程度大于像素P1-5的绿色子像素所包含的绿色发光元件的劣化程度。同样地,当比较以红色192灰度、蓝色0灰度及绿色192灰度显示的像素P1-6和以红色0灰度、蓝色192灰度和绿色192灰度显示的像素P3-6时可以看出,像素P3-6的绿色子像素所包含的绿色发光元件的劣化程度大于像素P1-6的绿色子像素所包含的绿色发光元件的劣化程度。
从以上可知,对于绿色子像素中包含的绿色发光元件的劣化而言,相较于相邻的红色子像素中包含的红色发光元件的发光状态,更大地受到相邻的蓝色子像素中包含的蓝色发光元件的发光状态的影响。
因此,优选如本实施方式的显示面板1a那样,在蓝色子像素BSP的尺寸大于红色子像素RSP的尺寸和绿色子像素GSP的尺寸的情况下,即,在蓝色子像素BSP所包含的蓝色发光元件的尺寸大于红色子像素RSP所包含的红色发光元件的尺寸和绿色子像素GSP所包含的绿色发光元件的尺寸的情况下,将基于与第一子像素SP(x,y)相邻的蓝色子像素BSP所包含的发光元件的与第一子像素SP(x,y)的位置关系的加权系数α设定为大于基于与第一子像素SP(x,y)相邻的红色子像素RSP所包含的发光元件的第一子像素SP(x,y)的位置关系的加权系数α或基于与第一子像素SP(x,y)相邻的绿色子像素SP所包含的发光元件的第一子像素SP(x,y)的位置关系的加权系数α。基于与第一子像素SP(x,y)相邻的子像素所包含的发光元件的与第一子像素SP(x,y)的位置关系的加权系数α也可以与包含于与第一子像素SP(x,y)相邻的子像素中的发光元件的尺寸成比例。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0b或显示装置10b的驱动方法,能够补偿考虑了与第一子像素SP(x,y)相邻的子像素所包含的发光元件的发光状态所带来的影响的、第一子像素SP(x,y)所包含的发光元件的劣化量。进而,能够更高精度地求出第一子像素SP(x,y)所包含的发光元件的劣化量,基于这样高精度地求出的劣化量,能够更高精度地补偿发光元件的劣化量。
〔实施方式四〕
以下,基于图10至图11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四。本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0c与实施方式三中说明的显示装置的不同之处在于,将对显示面板1a的绿色的第一子像素SP(x,y)所包含的绿色发光元件(第一发光元件)的劣化量产生影响的相邻的子像素的范围分为第一区域R5和第二区域R6。对于其他则如在实施方式三中所说明的那样。为了便于说明,对于具有与实施方式三的附图所示的部件相同功能的构件,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说明。
图10的(a)、图10的(b)以及图10的(c)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四的显示装置10c所具备的显示面板1a的绿色子像素GSP所包含的绿色发光元件的劣化量的计算方法的图。
图11是示出实施方式四的显示装置10c的概略构成的图。
如图11所示,显示装置10c的电路部11c还包括对与图10的(a)所示的第一子像素SP(x、y)相邻的子像素进行定义的相邻像素定义部6a。
相邻像素定义部6a例如如图10的(a)所示,将对显示面板1a的绿色的第一子像素SP(x,y)所包含的绿色发光元件(第一发光元件)的劣化量产生影响的相邻的子像素的范围分为第一区域R5和第二区域R6来定义。
如图10的(a)所示,包括从显示面板1a的绿色的第一子像素SP(x,y)的中心到一定距离为止的区域即第一区域R5和包围第一区域R5的第二区域R6。
在本实施方式中,运算部4基于从相邻像素定义部6a发送来的与第一区域R5及第二区域R6相关的数据,使基于至少一部分被包含于第一区域R5中的发光元件的与第一子像素SP(x,y)的位置关系的加权系数α大于基于仅第二区域R6、或第二区域R6及第二区域R6的外侧的这两个区域所包含的发光元件的与第一子像素SP(x,y)的位置关系的加权系数α,并计算出显示面板1a的绿色的第一子像素SP(x,y)所包含的绿色发光元件(第一发光元件)的劣化量。
运算部4也可以基于从相邻像素定义部6a发送来的与第一区域R5及第二区域R6相关的数据,根据第一区域R5所包含的发光元件的面积的尺寸,来决定基于至少一部分被包含于第一区域R5中的发光元件的与第一子像素SP(x,y)的位置关系的加权系数α。
另外,运算部4也可以基于从相邻像素定义部6a发送来的与第一区域R5和第二区域R6相关的数据,根据第二区域R6所包含的发光元件的面积的尺寸,来决定基于仅第二区域R6、或第二区域R6及第二区域R6的外侧的这两个区域所包含的发光元件的与第一子像素SP(x,y)的位置关系的加权系数α。
在图10的(b)中,将基于与第一子像素SP(x,y)的位置关系的加权系数α设为0(0%)的子像素设为黑色。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0的(c)所示,基于完全进入作为从显示面板1a的绿色的第一子像素SP(x,y)的中心到一定距离的区域的第一区域(R5)内或者几乎进入的发光元件的与第一子像素SP(x,y)的位置关系的加权系数(α)为25(25%)。另外,基于完全进入或几乎进入第一区域R5和第二区域R6这两个区域的发光元件的与第一子像素SP(x,y)的位置关系的加权系数α为10(10%),基于完全进入第二区域R6或进入发光元件的面积为50%以上的发光元件的与第一子像素SP(x,y)的位置关系的加权系数α为5(5%)。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0c或显示装置10c的驱动方法,根据距显示面板1a的绿色的第一子像素SP(x、y)的中心的距离使用不同的加权系数α,能够求出第一子像素SP(x,y)所包含的发光元件的劣化量,基于这样高精度求出的劣化量,可以更高精度地补偿发光元件的劣化量。
在本实施方式中,以计算显示面板1a的绿色的第一子像素SP(x、y)所包含的发光元件的劣化量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定于此,对于蓝色的第一子像素SP(x,y)所包含的发光元件的劣化量和红色的第一子像素SP(x,y)所包含的发光元件的劣化量也可以同样地进行计算。
〔实施方式五〕
以下,基于图12至图14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五。本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0d与实施方式一和二中说明的显示装置的不同之处在于,具备具有不同的子像素排列的显示面板1b。对于其他则如在实施方式一和二中所说明的那样。为了便于说明,对于具有与实施方式一和二的附图所示的部件相同功能的构件,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说明。
图12的(a)、图12的(b)以及图12的(c)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五的显示装置10d所具备的显示面板1b的绿色子像素GSP所包含的发光元件的劣化量的计算方法的图。
如图12的(a)所示,显示面板1b的像素P1由绿色子像素GSP和蓝色子像素BSP构成,显示面板1b的像素P2由红色子像素RSP和绿色子像素GSP构成,显示面板1b的像素P3由蓝色子像素BSP和红色子像素RSP构成。此外,以红色子像素RSP、绿色子像素GSP、蓝色子像素BSP具有相同形状且尺寸相同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定于此。
图13是示出实施方式五的显示装置10d的概略构成的图。
另外,如图13所示,显示装置10d的电路部11d还包括相邻像素定义部6b,该相邻像素定义部6b对显示面板1b的绿色的第一子像素SP(x,y)所包含的绿色发光元件(第一发光元件)的劣化量产生影响的相邻的子像素的范围R7(图12的(a)中所图示)进行定义。
如图12的(a)所示,显示面板1b的绿色的第一子像素SP(x,y)由与绿色的第一子像素SP(x,y)相邻(配置在绿色的第一子像素的左侧)且包含红色发光元件(第二发光元件)的第二子像素、与绿色的第一子像素SP(x,y)相邻(配置在绿色的第一子像素的左上方)且包含绿色发光元件(第三发光元件)的第三子像素、与绿色的第一子像素SP(x,y)相邻(配置在绿色的第一子像素的上方)且包含蓝色发光元件(第四发光元件)的第四子像素、与绿色的第一子像素SP(x,y)相邻(配置在绿色的第一子像素的右上方)且包含红色发光元件(第五发光元件)的第五子像素、与绿色的第一子像素SP(x,y)相邻(配置在绿色的第一子像素的右侧)且包含蓝色发光元件(第六发光元件)的第六子像素、与绿色的第一子像素SP(x,y)相邻(配置在绿色的第一子像素的右下方)且包含绿色发光元件(第七发光元件)的第七子像素、与绿色的第一子像素SP(x,y)相邻(配置在绿色的第一子像素的下方)且包含红色发光元件(第八发光元件)的第八子像素、与绿色的第一子像素SP(x,y)相邻(配置在绿色的第一子像素的左下方)且包含蓝色发光元件(第九发光元件)的第九子像素这8个子像素包围。即,第一子像素至第九子像素配置为3行3列的矩阵状。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2的(a)所示,在显示面板1b的绿色的第一子像素SP(x,y)是配置为第2行第二列的子像素的情况下,使基于与绿色的第一子像素SP(x,y)配置成同一行或同一列的子像素所包含的发光元件的与第一子像素SP(x,y)的位置关系的加权系数α大于基于与绿色的第一子像素SP(x,y)不同的行和不同列配置的子像素所包含的发光元件的与第一子像素SP(x,y)的位置关系的加权系数α,并计算出显示面板1b的绿色的第一子像素SP(x,y)所包含的绿色发光元件(第一发光元件)的劣化量。
即,在本实施方式中,使基于配置在显示面板1b的绿色的第一子像素SP(x、y)的上下左右的相邻子像素所包含的发光元件的与第一子像素SP(x、y)的位置关系的加权系数α大于基于配置在显示面板1b的绿色的第一子像素SP(x、y)的右上、右下、左上及左下的相邻子像素所包含的发光元件的与第一子像素SP(x、y)的位置关系的加权系数α,并计算出显示面板1b的绿色的第一子像素SP(x、y)所包含的绿色发光元件(第一发光元件)的劣化量。
在图12的(b)中,将加权系数α设为0(0%)的子像素设为黑色。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2的(c)所示,将基于配置在显示面板1b的绿色的第一子像素SP(x、y)的右上、右下、左上及左下的相邻子像素所包含的发光元件的与第一子像素SP(x、y)的位置关系的加权系数α设为10(10%),将基于配置在显示面板1b的绿色的第一子像素SP(x、y)的上下左右的相邻子像素所包含的发光元件的与第一子像素SP(x、y)的位置关系的加权系数α设为20(20%)。
图14是示出实施方式五的显示装置10d能够具备的其他显示面板1b的一例的图。
图14是示出红色子像素RSP、绿色子像素GSP、蓝色子像素BSP以Pentile排列配置的显示面板的图。
由于显示装置10d具备相邻像素定义部6b,其能够自由地定义对显示面板的第一子像素SP(x、y)所包含的发光元件(第一发光元件)的劣化量产生影响的相邻的子像素的范围,因此如图14所示,也能够适用于各颜色的子像素以Pentile排列配置的显示面板。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0d或显示装置10d的驱动方法,能够补偿考虑了与第一子像素SP(x,y)相邻的子像素所包含的发光元件的发光状态所带来的影响的、第一子像素SP(x,y)所包含的发光元件的劣化量。进而,能够更高精度地求出第一子像素SP(x,y)所包含的发光元件的劣化量,基于这样高精度地求出的劣化量,能够更高精度地补偿发光元件的劣化量。
〔总结〕
〔方式1〕
一种显示装置,其具备:包含第一发光元件的第一子像素;和与所述第一子像素相邻且包含第二发光元件的第二子像素,
显示装置包括电路部,其基于所述第二发光元件的发光状态计算所述第一发光元件的劣化量,基于计算出的所述第一发光元件的劣化量来计算所述含第一发光元件的补偿值。
〔方式2〕
如方式1所述的显示装置,所述第一子像素被包括所述第二子像素的八个子像素包围,
所述八个子像素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子像素相邻且包含第三发光元件的第三子像素;与所述第一子像素相邻且包含第四发光元件的第四子像素;与所述第一子像素相邻且包含第五发光元件的第五子像素;与所述第一子像素相邻且包含第六发光元件的第六子像素;与所述第一子像素相邻且包含第七发光元件的第七子像素;与所述第一子像素相邻且包含第八发光元件的第八子像素;以及与所述第一子像素相邻且包含第九发光元件的第九子像素,
所述电路部基于所述第二发光元件的发光状态、所述第三发光元件的发光状态、所述第四发光元件的发光状态、所述第五发光元件的发光状态、所述第六发光元件的发光状态、所述第七发光元件的发光状态、所述第八发光元件的发光状态和所述第九发光元件的发光状态来计算所述第一发光元件的劣化量。
〔方式3〕
如方式1所述的显示装置,所述第一子像素被包含所述第二子像素的六个子像素包围,
所述六个子像素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子像素相邻且包含第三发光元件的第三子像素;与所述第一子像素相邻且包含第四发光元件的第四子像素;与所述第一子像素相邻且包含第五发光元件的第五子像素;与所述第一子像素相邻且包含第六发光元件的第六子像素;以及与所述第一子像素相邻且包含第七发光元件的第七子像素,
所述电路部基于所述第二发光元件的发光状态、所述第三发光元件的发光状态、所述第四发光元件的发光状态、所述第五发光元件的发光状态、所述第六发光元件的发光状态和所述第七发光元件的发光状态来计算所述第一发光元件的劣化量。
〔方式4〕
如方式1所述的显示装置,所述第一子像素被包含所述第二子像素的十个子像素包围,
所述十个子像素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子像素相邻且包含第三发光元件的第三子像素;与所述第一子像素相邻且包含第四发光元件的第四子像素;与所述第一子像素相邻且包含第五发光元件的第五子像素;与所述第一子像素相邻且包含第六发光元件的第六子像素;与所述第一子像素相邻且包含第七发光元件的第七子像素;与所述第一子像素相邻且包含第八发光元件的第八子像素;与所述第一子像素相邻且包含第九发光元件的第九子像素;与所述第一子像素相邻且包含第十发光元件的第十子像素;以及与所述第一子像素相邻且包含第十一发光元件的第十一子像素,第一子像素SP(x,y)所包含的发光元件的劣化量基于所述第二发光元件的发光状态、所述第三发光元件的发光状态、所述第四发光元件的发光状态、所述第五发光元件的发光状态、所述第六发光元件的发光状态、所述第七发光元件的发光状态、所述第八发光元件的发光状态和所述第九发光元件的发光状态来计算。
〔方式5〕
如方式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包括第一区域和包围所述第一区域的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是从所述第一子像素的中心到一定距离为止的区域,
所述电路部使基于至少一部分包含于所述第一区域中的发光元件的与所述第一子像素的位置关系的加权系数大于仅基于所述第二区域或者基于所述第二区域及所述第二区域的外侧的两个区域所包含的发光元件的与所述第一子像素的位置关系的加权系数,并计算所述第一发光元件的劣化量。
〔方式6〕
如方式5所述的显示装置,所述电路部根据所述第一区域中包含的所述发光元件的面积的尺寸,决定基于至少一部分包含于所述第一区域的发光元件的与所述第一子像素的位置关系的加权系数。
〔方式7〕
如方式5或6所述的显示装置,根据所述第二区域中包含的所述发光元件的面积的尺寸,决定基于仅所述第二区域或所述第二区域及所述第二区域的外侧的两个区域中包含的发光元件的与所述第一子像素的位置关系的加权系数。
〔方式8〕
如方式2所述的显示装置,所述第一子像素、所述第二子像素、所述第三子像素、所述第四子像素、所述第五子像素、所述第六子像素、所述第七子像素、所述第八子像素和所述第九子像素配置为3行3列的矩阵状,在所述第一子像素是配置为第2行第2列的子像素的情况下,使基于与所述第一子像素配置成同一行或同一列的子像素所包含的发光元件的与所述第一子像素的位置关系的加权系数α大于基于与所述第一子像素不同的行和不同列配置的子像素所包含的发光元件的与所述第一子像素的位置关系的加权系数。
〔方式9〕
如方式2或8所述的显示装置,在所述电路部中,所述第一发光元件的当前次的劣化量D(x、y、t)通过下述(式1)来计算出,
下述(式1)中的x和y是包含所述第一发光元件的所述第一子像素的坐标,t是时间,D(x,y,t-1)是所述第一发光元件的上次的劣化量,F{G(x,y)}是不考虑与所述第一子像素相邻的子像素带来的影响时的所述第一发光元件的劣化量,α{i、j}是基于与所述第一子像素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加权系数,β[F{G(x+i,y+j)}]是表示从由与所述第一子像素相邻的子像素的灰度值或点亮期间决定的与所述第一子像素相邻的子像素所包含的发光元件的发光状态导出的对所述第一子像素的影响程度的劣化促进系数,
在i及j为0情况下,α{0、0},β[F{G(x,y)}]为0或1。
[数学式1]
〔方式10〕
如方式2或8所述的显示装置,在所述电路部中,所述第一发光元件的当前次的劣化量D(x、y、t)通过下述(式2)来计算出,
上述(式2)中的x和y是包含所述第一发光元件的所述第一子像素的坐标,t是时间,D(x,y,t-1)是所述第一发光元件的上次的劣化量,α{i、j}是基于与第一子像素SP(x、y)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加权系数,β[F{G(x+i,y+j)}]是表示从由与所述第一子像素相邻的子像素的灰度值或点亮期间决定的与所述第一子像素相邻的子像素所包含的发光元件的发光状态导出的对所述第一子像素的影响程度的劣化促进系数。
在i及j为0情况下,α{0、0},β[F{G(x,y)}]为0或1。
[数学式2]
〔方式11〕
如方式9或10所述的显示装置,在i及j为0以外的情况下,所述α{i、j}值为固定的值而与i及j的值无关。
〔方式12〕
如方式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电路部中,所述第一发光元件的当前次的劣化量D(x、y、t)通过下述(式3)来计算出,
下述(式3)中的F{G(x,y)}是不考虑与所述第一子像素相邻的子像素带来的影响时的所述第一发光元件的劣化量,α1~α6分别是基于与所述第一子像素相邻的子像素的与所述第一子像素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加权系数,β1~β6分别是表示从由与所述第一子像素相邻的子像素的灰度值或点亮期间决定的与所述第一子像素相邻的子像素所包含的发光元件的发光状态导出的对所述第一子像素的影响程度的劣化促进系数,α7是基于所述第一子像素所包含的所述第一发光元件的与所述第一子像素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加权系数,β7是表示从所述第一子像素所包含的所述第一发光元件的发光状态导出的对所述第一子像素的影响程度的劣化促进系数,α7β7为0或1。
D(x、y、t)=D(x、y、t-1)+α1β1F{G(x、y)}+α2β2F{G(x、y)}+α3β3F{G(x、y)}+α4β4F{G(x、y)}+α5β5F{G(x、y)}+α6β6F{G(x、y)}+α7β7F{G(x、y)}(式3)
〔方式13〕
如方式4或8所述的显示装置,在所述电路部中,所述第一发光元件的当前次的劣化量D(x、y、t)通过下述(式2)来计算出,
下述(式4)中的F{G(x,y)}是不考虑与所述第一子像素相邻的子像素带来的影响时的所述第一发光元件的劣化量,α1~α10分别是基于与所述第一子像素相邻的子像素的与所述第一子像素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加权系数,β1~β10分别是表示从由与所述第一子像素相邻的子像素的灰度值或点亮期间决定的与所述第一子像素相邻的子像素所包含的发光元件的发光状态导出的对所述第一子像素的影响程度的劣化促进系数,α11是基于所述第一子像素所包含的所述第一发光元件的与所述第一子像素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加权系数,β11是表示从所述第一子像素所包含的所述第一发光元件的发光状态导出的对所述第一子像素的影响程度的劣化促进系数,α11β11为0或1。
D(x、y、t)=D(x、y、t-1)+α1β1F{G(x、y)}+α2β2F{G(x、y)}+α3β3F{G(x、y)}+α4β4F{G(x、y)}+α5β5F{G(x、y)}+α6β6F{G(x、y)}+α7β7F{G(x、y)}+α8β8F{G(x、y)}+α8β8F{G(x、y)}+α9β9F{G(x、y)}+α10β10F{G(x、y)}+α11β11F{G(x、y)}(式4)
〔方式14〕
如方式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电路部中,所述第一发光元件的当前次的劣化量D(x、y、t)通过下述(式5)来计算出,
下述(式5)中的α1~α6分别是基于与所述第一子像素相邻的子像素的与所述第一子像素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加权系数,β1~β6分别是表示从由与所述第一子像素相邻的子像素的灰度值或点亮期间决定的与所述第一子像素相邻的子像素所包含的发光元件的发光状态导出的对所述第一子像素的影响程度的劣化促进系数,α7是基于所述第一子像素所包含的所述第一发光元件的与所述第一子像素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加权系数,β7是表示从所述第一子像素所包含的所述第一发光元件的发光状态导出的对所述第一子像素的影响程度的劣化促进系数,α7β7为0或1。
D(x、y、t)=D(x、y、t-1)+α1β1+α2β2+α3β3+α4β4+α5β5+α6β6+α7β7(式5)
〔方式15〕
如方式4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电路部中,所述第一发光元件的当前次的劣化量D(x、y、t)通过下述(式6)来计算出,
下述(式6)中的α1~α10分别是基于与所述第一子像素相邻的子像素的与所述第一子像素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加权系数,β1~β10分别是表示从由与所述第一子像素相邻的子像素的灰度值或点亮期间决定的与所述第一子像素相邻的子像素所包含的发光元件的发光状态导出的对所述第一子像素的影响程度的劣化促进系数,α11是基于所述第一子像素所包含的所述第一发光元件的与所述第一子像素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加权系数,β11是表示从所述第一子像素所包含的所述第一发光元件的发光状态导出的对所述第一子像素的影响程度的劣化促进系数,α11β11为0或1。
D(x、y、t)=D(x、y、t-1)+α1β1+α2β2+α3β3+α4β4+α5β5+α6β6+α7β7+α8β8+α8β8+α9β9+α10β10+α11β11(式6)
〔方式16〕
如方式5至10、12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基于与所述第一子像素相邻的子像素所包含的发光元件的与所述第一子像素的位置关系的加权系数与包含于与所述第一子像素相邻的子像素中的发光元件的尺寸成比例。
〔方式17〕
如方式9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所述劣化促进系数是从所述发光元件的劣化量导出的系数。
〔方式18〕
如方式1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所述电路部还包括相邻像素定义部,所述相邻像素定义部对包含与所述第一子像素相邻的所述第二子像素的相邻子像素进行定义。
〔方式19〕
一种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为具备包含第一发光元件的第一子像素和与所述第一子像素相邻且包含第二发光元件的第二子像素的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
基于所述第二发光元件的发光状态计算所述第一发光元件的劣化量,基于计算出的所述第一发光元件的劣化量来计算所述含第一发光元件的补偿值。
〔附记事项〕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各实施方式,能在权利要求所示的范围中进行各种变更,将不同的实施方式中分别公开的技术手段适当组合得到的实施方式也包含于本发明的技术范围。而且,能够通过组合各实施方式分别公开的技术方法来形成新的技术特征。
产业上的实用性
本发明能够用于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
附图标记说明
1、1a、1b显示面板
2信号补偿处理部
3显示控制部
4运算部
5历史信息存储器
6、6A、6b相邻像素定义部
10、10A、10b、10c、10d显示装置
11、11A、11b、11c、11d电路部
SP子像素
P像素
RSP红色子像素
GSP绿色子像素
BSP蓝色子像素
R1~R4、R7区域
R5第一区域
R6第二区域

Claims (19)

1.一种显示装置,其具备:包含第一发光元件的第一子像素;和与所述第一子像素相邻且包含第二发光元件的第二子像素,所述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
包括电路部,其基于所述第二发光元件的发光状态计算所述第一发光元件的劣化量,基于计算出的所述第一发光元件的劣化量来计算所述含第一发光元件的补偿值。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子像素被包括所述第二子像素的八个子像素包围,
所述八个子像素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子像素相邻且包含第三发光元件的第三子像素;与所述第一子像素相邻且包含第四发光元件的第四子像素;与所述第一子像素相邻且包含第五发光元件的第五子像素;与所述第一子像素相邻且包含第六发光元件的第六子像素;与所述第一子像素相邻且包含第七发光元件的第七子像素;与所述第一子像素相邻且包含第八发光元件的第八子像素;以及与所述第一子像素相邻且包含第九发光元件的第九子像素,
所述电路部基于所述第二发光元件的发光状态、所述第三发光元件的发光状态、所述第四发光元件的发光状态、所述第五发光元件的发光状态、所述第六发光元件的发光状态、所述第七发光元件的发光状态、所述第八发光元件的发光状态和所述第九发光元件的发光状态来计算所述第一发光元件的劣化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子像素被包含所述第二子像素的六个子像素包围,
所述六个子像素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子像素相邻且包含第三发光元件的第三子像素;与所述第一子像素相邻且包含第四发光元件的第四子像素;与所述第一子像素相邻且包含第五发光元件的第五子像素;与所述第一子像素相邻且包含第六发光元件的第六子像素;以及与所述第一子像素相邻且包含第七发光元件的第七子像素,
所述电路部基于所述第二发光元件的发光状态、所述第三发光元件的发光状态、所述第四发光元件的发光状态、所述第五发光元件的发光状态、所述第六发光元件的发光状态和所述第七发光元件的发光状态来计算所述第一发光元件的劣化量。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子像素被包含所述第二子像素的十个子像素包围,
所述十个子像素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子像素相邻且包含第三发光元件的第三子像素;与所述第一子像素相邻且包含第四发光元件的第四子像素;与所述第一子像素相邻且包含第五发光元件的第五子像素;与所述第一子像素相邻且包含第六发光元件的第六子像素;与所述第一子像素相邻且包含第七发光元件的第七子像素;与所述第一子像素相邻且包含第八发光元件的第八子像素;与所述第一子像素相邻且包含第九发光元件的第九子像素;与所述第一子像素相邻且包含第十发光元件的第十子像素;以及与所述第一子像素相邻且包含第十一发光元件的第十一子像素,
所述电路部基于所述第二发光元件的发光状态、所述第三发光元件的发光状态、所述第四发光元件的发光状态、所述第五发光元件的发光状态、所述第六发光元件的发光状态、所述第七发光元件的发光状态、所述第八发光元件的发光状态、所述第九发光元件的发光状态、所述第十发光元件的发光状态和所述第十一发光元件的发光状态来计算所述第一发光元件的劣化量。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第一区域和包围所述第一区域的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是从所述第一子像素的中心到一定距离为止的区域,
所述电路部使基于至少一部分包含于所述第一区域中的发光元件的与所述第一子像素的位置关系的加权系数大于仅基于所述第二区域或者基于所述第二区域及所述第二区域的外侧的两个区域所包含的发光元件的与所述第一子像素的位置关系的加权系数,并计算所述第一发光元件的劣化量。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路部根据所述第一区域中包含的所述发光元件的面积的尺寸,决定基于至少一部分包含于所述第一区域的发光元件的与所述第一子像素的位置关系的加权系数。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根据所述第二区域中包含的所述发光元件的面积的尺寸,决定基于仅所述第二区域或所述第二区域及所述第二区域的外侧的两个区域中包含的发光元件的与所述第一子像素的位置关系的加权系数。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子像素、所述第二子像素、所述第三子像素、所述第四子像素、所述第五子像素、所述第六子像素、所述第七子像素、所述第八子像素和所述第九子像素配置为3行3列的矩阵状,
在所述第一子像素是配置为第2行第2列的子像素的情况下,使基于与所述第一子像素配置成同一行或同一列的子像素所包含的发光元件的与所述第一子像素的位置关系的加权系数α大于基于与所述第一子像素不同的行和不同列配置的子像素所包含的发光元件的与所述第一子像素的位置关系的加权系数。
9.如权利要求2或8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电路部中,所述第一发光元件的当前次的劣化量D(x、y、t)通过下述(式1)来计算出,
下述(式1)中的x和y是包含所述第一发光元件的所述第一子像素的坐标,t是时间,D(x,y,t-1)是所述第一发光元件的上次的劣化量,F{G(x,y)}是不考虑与所述第一子像素相邻的子像素带来的影响时的所述第一发光元件的劣化量,α{i、j}是基于与所述第一子像素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加权系数,β[F{G(x+i,y+j)}]是表示从由与所述第一子像素相邻的子像素的灰度值或点亮期间决定的与所述第一子像素相邻的子像素所包含的发光元件的发光状态导出的对所述第一子像素的影响程度的劣化促进系数,
在i及j为0情况下,α{0、0},β[F{G(x,y)}]为0或1,
[数学式1]
10.如权利要求2或8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电路部中,所述第一发光元件的当前次的劣化量D(x、y、t)通过下述(式2)来计算出,
上述(式2)中的x和y是包含所述第一发光元件的所述第一子像素的坐标,t是时间,D(x,y,t-1)是所述第一发光元件的上次的劣化量,α{i、j}是基于与第一子像素SP(x、y)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加权系数,β[F{G(x+i,y+j)}]是表示从由与所述第一子像素相邻的子像素的灰度值或点亮期间决定的与所述第一子像素相邻的子像素所包含的发光元件的发光状态导出的对所述第一子像素的影响程度的劣化促进系数,
在i及j为0情况下,α{0、0},β[F{G(x,y)}]为0或1,
[数学式2]
11.如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i及j为0以外的情况下,所述α{i、j}值为固定的值而与i及j的值无关。
12.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电路部中,所述第一发光元件的当前次的劣化量D(x、y、t)通过下述(式3)来计算出,
下述(式3)中的F{G(x,y)}是不考虑与所述第一子像素相邻的子像素带来的影响时的所述第一发光元件的劣化量,α1~α6分别是基于与所述第一子像素相邻的子像素的与所述第一子像素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加权系数,β1~β6分别是表示从由与所述第一子像素相邻的子像素的灰度值或点亮期间决定的与所述第一子像素相邻的子像素所包含的发光元件的发光状态导出的对所述第一子像素的影响程度的劣化促进系数,α7是基于所述第一子像素所包含的所述第一发光元件的与所述第一子像素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加权系数,β7是表示从所述第一子像素所包含的所述第一发光元件的发光状态导出的对所述第一子像素的影响程度的劣化促进系数,α7β7为0或1,
D(x、y、t)=D(x、y、t-1)+α1β1F{G(x、y)}+α2β2F{G(x、y)}+α3β3F{G(x、y)}+α4β4F{G(x、y)}+α5β5F{G(x、y)}+α6β6F{G(x、y)}+α7β7F{G(x、y)}(式3)。
13.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电路部中,所述第一发光元件的当前次的劣化量D(x、y、t)通过下述(式4)来计算出,
下述(式4)中的F{G(x,y)}是不考虑与所述第一子像素相邻的子像素带来的影响时的所述第一发光元件的劣化量,α1~α10分别是基于与所述第一子像素相邻的子像素的与所述第一子像素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加权系数,β1~β10分别是表示从由与所述第一子像素相邻的子像素的灰度值或点亮期间决定的与所述第一子像素相邻的子像素所包含的发光元件的发光状态导出的对所述第一子像素的影响程度的劣化促进系数,α11是基于所述第一子像素所包含的所述第一发光元件的与所述第一子像素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加权系数,β11是表示从所述第一子像素所包含的所述第一发光元件的发光状态导出的对所述第一子像素的影响程度的劣化促进系数,α11β11为0或1,
D(x、y、t)=D(x、y、t-1)+α1β1F{G(x、y)}+α2β2F{G(x、y)}+α3β3F{G(x、y)}+α4β4F{G(x、y)}+α5β5F{G(x、y)}+α6β6F{G(x、y)}+α7β7F{G(x、y)}+α8β8F{G(x、y)}+α8β8F{G(x、y)}+α9β9F{G(x、y)}+α10β10F{G(x、y)}+α11β11F{G(x、y)}(式4)。
1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电路部中,所述第一发光元件的当前次的劣化量D(x、y、t)通过下述(式5)来计算出,
下述(式5)中的α1~α6分别是基于与所述第一子像素相邻的子像素的与所述第一子像素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加权系数,β1~β6分别是表示从由与所述第一子像素相邻的子像素的灰度值或点亮期间决定的与所述第一子像素相邻的子像素所包含的发光元件的发光状态导出的对所述第一子像素的影响程度的劣化促进系数,α7是基于所述第一子像素所包含的所述第一发光元件的与所述第一子像素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加权系数,β7是表示从所述第一子像素所包含的所述第一发光元件的发光状态导出的对所述第一子像素的影响程度的劣化促进系数,α7β7为0或1,
D(x、y、t)=D(x、y、t-1)+α1β1+α2β2+α3β3+α4β4+α5β5+α6β6+α7β7(式5)。
1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电路部中,所述第一发光元件的当前次的劣化量D(x、y、t)通过下述(式6)来计算出,
下述(式6)中的α1~α10分别是基于与所述第一子像素相邻的子像素的与所述第一子像素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加权系数,β1~β10分别是表示从由与所述第一子像素相邻的子像素的灰度值或点亮期间决定的与所述第一子像素相邻的子像素所包含的发光元件的发光状态导出的对所述第一子像素的影响程度的劣化促进系数,α11是基于所述第一子像素所包含的所述第一发光元件的与所述第一子像素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加权系数,β11是表示从所述第一子像素所包含的所述第一发光元件的发光状态导出的对所述第一子像素的影响程度的劣化促进系数,α11β11为0或1,
D(x、y、t)=D(x、y、t-1)+α1β1+α2β2+α3β3+α4β4+α5β5+α6β6+α7β7+α8β8+α8β8+α9β9+α10β10+α11β11(式6)。
16.如权利要求5至10、12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基于与所述第一子像素相邻的子像素所包含的发光元件的与所述第一子像素的位置关系的加权系数与包含于与所述第一子像素相邻的子像素中的发光元件的尺寸成比例。
17.如权利要求9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劣化促进系数是从所述发光元件的劣化量导出的系数。
18.如权利要求1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路部还包括相邻像素定义部,所述相邻像素定义部对包含与所述第一子像素相邻的所述第二子像素的相邻子像素进行定义。
19.一种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所述显示装置具备:包含第一发光元件的第一子像素;和与所述第一子像素相邻且包含第二发光元件的第二子像素,所述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的特征在于,
基于所述第二发光元件的发光状态计算所述第一发光元件的劣化量,基于计算出的所述第一发光元件的劣化量来计算所述含第一发光元件的补偿值。
CN202080108134.9A 2020-12-29 2020-12-29 显示装置以及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 Pending CN11663592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20/049274 WO2022145023A1 (ja) 2020-12-29 2020-12-29 表示装置及び表示装置の駆動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635926A true CN116635926A (zh) 2023-08-22

Family

ID=822591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108134.9A Pending CN116635926A (zh) 2020-12-29 2020-12-29 显示装置以及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6635926A (zh)
WO (1) WO2022145023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1203314A (ja) * 2010-03-24 2011-10-13 Sony Corp 画像表示部温度分布推定方法、画像表示部温度分布推定装置、画像表示装置、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JP2015106096A (ja) * 2013-11-29 2015-06-08 三星ディスプレイ株式會社Samsung Display Co.,Ltd. 表示装置及びその補償データ算出方法及びその駆動方法
KR102253446B1 (ko) * 2014-11-10 2021-05-20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및 이의 표시 제어 방법 및 장치
KR102469735B1 (ko) * 2016-04-12 2022-11-23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KR102453215B1 (ko) * 2016-05-31 2022-10-11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및 표시 장치의 화소 보상 모듈 및 방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145023A1 (ja) 2022-07-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20375375A1 (en)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displaying image in display device
US20130106891A1 (en) Method of sub-pixel rendering for a delta-triad structured display
EP2178072B1 (en) Four color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converting image signal thereof
US8767024B2 (en) Display apparatus and operation method thereof
CN102449682B (zh) 显示装置
JP7118518B2 (ja) 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CN106057115B (zh) 显示装置
US10373540B2 (en) Display panel
CN110720119B (zh) 显示装置及图像数据修正方法
CN104637987A (zh) 一种主动矩阵有机发光显示器及其像素结构
KR20110129531A (ko) 유기전계발광 표시장치의 화소배열구조
JP2015018242A (ja) 画素アレイ、ディスプレイ及び画像をディスプレイに表示する方法
US10789899B2 (en) Display device
JP2015094953A (ja) 画素アレイ、表示装置及び画像表示方法
KR20130128714A (ko) 데이터 렌더링 장치, 데이터 렌더링 방법, 및 이를 적용한 표시 패널
JP2016145982A (ja) 表示装置
EP3073478B1 (en) Image display method and display apparatus
CN110785803B (zh) 图像显示装置
KR20200131395A (ko) 표시 장치 및 이의 구동 방법
KR20120014074A (ko) 유기전계발광 표시장치의 화소배열구조
CN116635926A (zh) 显示装置以及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
CN110858470A (zh) 一种oled屏的显示控制方法和装置及终端设备
KR102520697B1 (ko) 서브픽셀 렌더링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그의 영상 처리 방법
CN110321907B (zh) 一种数据处理顺序的确定方法、显示装置及其显示方法
CN113129796B (zh) 显示装置及其渲染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